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2024-10-24

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11篇)

1.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篇一

诸城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指导意见

(2014-2015学年)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本学年,我们将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积极探讨、不断实践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逐步提高全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学科现状 1.取得的成绩

(1)通过新课程培训、教研活动、教学实践,大部分任课教师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初步熟悉了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能较好完成教学任务。

(2)通过与市、镇街、校各级教研部门的互相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许多教师热爱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成为本学科的骨干教师和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师。

(3)一些教师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积极实验,对一些专题引入国内外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进行了课改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主要有: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教法学法的研究、学科评价的研究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推动了我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获得的经验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以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教学活动,既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 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又注意纠正前一阶段过于忽略基础知识的偏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整体实现课程目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改变了过去教学中,老师教、学生跟着学的被动接受局面,呈现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2)注意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已经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如学生角色扮演、社会调查、搜集图片、资料等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3)教学中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改变了过去教学中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在教学中呈现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也体现出多样的内容,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思考的变化、成长以及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状态,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4)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实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注重学生生活和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师生搜集大量资源,以充实教学内容。

(5)教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入手,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6)教师能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机整合,为教学有效服务。教师能紧密结合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提供有效服务和支撑。有的老师制作了生动的课 件;有的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了大量图片、音像资料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提供有效服务。

3.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新理念的接受、理解及教学行为转化到完成教学改革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实验、形成、成熟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个进步,但有些教师仍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分成若干个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看似学生主动,实际还是一切按教师设定的轨道运行,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2)有的教师采用问题学习,其基本做法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老师,学生课前参与,记下问题,上课质疑;教师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质疑。疑难问题解决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学习目标就达到了。这是目前采用较多,是一般认为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关键的问题是学生虽有思考,但提出的问题还是停留在知识层面,目的仍旧只是弄懂教材。

三、教学建议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话题目标之间的关系 从课程目标看,本课程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这就构成了本课程的性质,它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课程目标”部分,总目标之下还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这三方面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我们既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教学,也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抽象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综合性 也表现在课程内容部分。内容标准的每一条,几乎都包含了课程分目标的三个方面。教师要在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把握住单元目标、话题目标之间的关系,一定要细化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创设学有所获的空间。

2.运用学生已有经验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儿童的社会生活。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本课程的教学应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不断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教材的编写有个过程,教材内容总是相对滞后的,而社会的发展是永不停步的,所以,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与时俱进。

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改的关键

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地用各种形式组织教学,但目的性还比较差,为活动而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忽视学生认知,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

四、教学实施

1.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容量适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验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开展活动教学的方式。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体现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课程核心理念。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能力培养,体现学科性的特点,相关知识概念、技能传授准确。

3.根据学习主题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感悟。让学生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低年级宜以活动体验式教学为主,中高年级宜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4.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可以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相关教育场所。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根据学习主题需要,布置行为练习、资料搜集和阅读、调查访问等课外延伸活动。课外 延伸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实践性活动需要考虑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五、学习评价

1.学习评价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

2.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学习结果指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3.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4.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

六、工作要点

1.继续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为了促进我市品德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本学年我们将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对全市品德教师加强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2.因地制宜地拓宽教学时空

(1)灵活使用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学习教科书本身不是目的,教科书只是学 生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杖,是调动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手段。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动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本课程“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综合性”的性质决定了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除教科书之外,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的活动;学校、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场馆,名胜古迹;各种文化活动、民俗节日、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动植物、河流山川等等都可以作为本课程的资源,有效撷取,合理利用。

(3)有效利用图书、媒体、网络等资源。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以及儿童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充分利用与本课程教学有关的电视节目或其他音像资料,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健全镇街(学校)中心教研组,加强教学研究

各镇街(学校)要建立品德学科中心教研组,机构要健全,教研组要有详实的学期活动计划,要有明确的活动安排,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还要有学期总结。中心教研组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主题要明确、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开展研究讨论,活动方式多样,活动过程要有记载。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品德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展示成果、促进自身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平台。

4.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管理

(1)备课。我们倡导有效的备课方式,但坚决杜绝为了应付检 查照抄教学参考书、教案和完全从网上下载的现象。专职教师必须手写备课,当然在个人手写备课的基础上,集体备课的成果也可以以活页的形式夹在其中。兼职教师可以电子备课,但必须保证对备课的二次修改。无论专兼职教师都需要课课有反思,且反思字数不能低于100字。“反思”不只是已上课堂教学的简单重现或片段截取,也不是好或不好的感觉,而是理性的分析。

(2)上课。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是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问题辨析等等。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的、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通过感知和直接体验,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本学年,将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对初步构建的“亲历体验型”、“讨论思辩型”、“情境模拟型”、“成果展示型”等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再优化,本学科任课教师要围绕以上要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和研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作业。本学科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形式展开的,是活动型综合课程,一般不留书面作业,根据需要可以于课前或课后安排一些观察、调查、访问、小实验、小制作等实践性的作业。

5.组织开展好联合(片)教研活动

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认真参与每一次活动,锤炼自我。把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带回去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改进,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以说联合(片)教研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为每个教师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与展示个性特长的大舞台,特别是通过联合(片)教研,让学科教研活动成为“人人是学习研究之人,处处是学习研究之地,时时是学习研究之时” 的研究氛围,为教师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条件。镇街(学校)教研室和学科中心教研组要组织好,教师应积极参加。

6.利用密州网络教研学院开展好网络教研

密州网络教研学院为我们拓展了教学教研的空间、资源共享的空间、成果交流的空间。教师应积极开展网络集体备课、观课议课研讨等网上教研活动,把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挖掘,把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把教学的感悟和疑惑,把阅读到的精品统统通过密州网络教研学院这个平台与老师们分享、交流、研究。通过交流互动,丰富自我,成长自我。

2.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篇二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各地经济、教育等发展很不均衡, 特别是农村小学, 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与城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 必须从农村教育开始, 只有农村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均衡发展。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作为一门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对改变理念落后的农村教育来说不亚于改革开拓的急先锋, 把握和运用好《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精神和实质, 对今后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程度不够, 被边缘化

素质教育虽然进行了很多年, 但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学校、老师、家长对语文和数学课重视程度过高, 其表现为:《品德与生活》课经常被挤占, 进行一些大型活动或开展教研活动, 甚至是班主任因为没有完成语文或数学教学进度可以随意串课、要课。基本上被占的都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师授课态度远远比不上语文和数学, 基本不留《品德与生活》作业。家长对孩子学习好坏只关注语文和数学, 认为副科学好学坏没有多大关系, 几乎鲜有家长过问孩子的《品德与生活》课学习成绩或收获。久而久之, 《品德与生活》课没有了应有的地位, 逐渐被边缘化。

(二) 教学手段滞后

由于农村学校学教学设备、教学环境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课堂教学还比较传统, 基本上是教师在照本宣科地讲, 学生漫无目的地听, 单调枯燥的教学教法和教学手段,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很大程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师资专业化程度低

据不完全统计, 70%的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师, 大部分都是兼职的, 也有相当一大部分是年龄偏大的老教师从语文、数学主科退下来担任《品德与生活》课授课任务。这些人精力有限, 没有自修、进修的主动愿望。由于《品德与生活》课没有相应的地位,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外出进修学习、教研活动课、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够很难与其挂钩。没有交流学习的机会, 自身又缺乏主动研修的意愿, 没有及时学习补充新鲜的信息和理念, 知识储备陈旧, 只能闭门造车,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师资专业化程度低下, 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健康发展。

二、如何上好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

(一) 提高重视度

《品德与生活》虽然是小学低年级的必修课, 但是地位远远不如语文、数学的重要, 教师和学生用在这方面的功夫少之又少。《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和主要渠道, 是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是从小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桥梁。《品德与生活》课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影响是长久和深远的, 绝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连老师都不重视, 自身认识上就有偏差, 行动上就不可能做到重视——上课没精神, 讲课没激情, 照本宣科, 单向灌输, 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喜欢吗?因此, 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要提高认识, 首先就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关注社会、亲近社会、走进社会的关键时期, 加强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要用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 要积极开展多项主题活动, 勤奋学习, 专研业务, 把《品德与生活》上得生动有趣、变化多样, 让学生真正喜欢《品德与生活》课, 用实际行动来奠定其地位。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只要把《品德与生活》教学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相信学校和家长一定会认可思品课, 也一定会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

(二) 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 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教师是主角, 在台上尽情表演, 大显身手, 只有教师讲学生听, 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的课程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 这种一个人在上, 多人端坐的“满堂灌一言堂”与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相悖。让学生走进课堂, 成为课堂的主人, 能够积极主动去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育理念的转变, 也体现在课前的任务、课堂的教学活动、课后的辅导方面:课前的任务要把预习要求明确, 让学生明白课文中的要表达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对自己有什么启示、本课的主题是什么;课堂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采用分组研讨、探究互动、角色扮演等,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指导其行为;课后的辅导主要是活动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 给学生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 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如在《幅员辽阔的祖国》这一课, 我是这样进行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 人口众多, 地大物博, 下面请同学们把我们的首都——北京在图中标出来。接着我就把其它直辖市列出来让学生找出并在图中标明, 随后我把东北三省一一标出。这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观察能力, 也让他们记住了直辖市的定义、东北三省区域特征等信息, 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他们从小就感受到我们祖国的美丽富饶、繁荣富强, 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扎下“我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 这正是思品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 教师要加强专业化建设,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育界带来勃勃生机, 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 这也给农村小学思品课带来了活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是多种因素, 但其核心内容是教师因素。任何一项教育变革的实施、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的推进, 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这个主要因素上。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 在课堂中要把这些理念和观点付诸实际, 反之, 没有教师这个能动主体参与并投入, 一切改革就会成为“水中雾、镜中花”, 不可能得到实效。因此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一方面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增强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扬敬业奉献精神, 使其把精力放到教学、科研中来, 自觉增强自主学习的愿望和意识, 深入学习思品课新课程标准, 把握其精神实质, 从思想和理念上重视思品课。其次要为思品课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通过校内外的教学交流以及观看录像课、示范课、电脑学习等途径, 提高教师看课、听课、评课的能力。最后要建立教师专业化建设长效机制, 通过师徒结对子、科研型团队活动的推进, 加强骨干教师的梯队建设和引领作用, 在思品课教师之间形成伙伴合作式教研氛围, 促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 善于合作、勇于探究、开拓创新, 让教师学会反思、学会研究, 提升专业化水平, 从而提高思品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四) 结合农村小学实际, 因材施教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思品课是一门全新的活动性综合课程, 在授课时, 教师一定要结合农村小学实际情况, 不要好高骛远, 不切实际片面追求假、大、空。农村小学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目前还不完善, 不可能像城市那些学校多媒体、投影仪、录放机进课堂, 而且在教学进度的把握和教材的开发上, 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教师要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 想方设法, 多动脑、勤思考, 尽量采用农村学生能够接受的手段和方法。比如教师可以自制挂图、简笔画、手机图片等形式来弥补教学设备的不足, 还可以多围绕自己家乡制作素材,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农村人的朴实善良、农村的山是巍峨挺拔的、农村的水是清澈见底的、农村的天是湛蓝无比的……教师要把劣势变为优势, 要利用乡土气息, 要充分运用农村天蓝水清原生态的前景, 培养孩子热爱农村、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怀, 并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早日成才, 为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挥洒青春。

三、结语

我们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中深知, 小学阶段形成的思想品质对儿童一生都有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道德、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的重要阶段, 孩子很多行为习惯和情感的培养都和小学阶段分不开。这个时期如果放松了思想品德教育或方法不当, 孩子容易误入歧途, 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严重的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 只有多方协调配合, 形成合力, 才能为农村思品课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全新课程, 它是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而开设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各地经济、教育等发展很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小学, 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与城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 必须从农村教育开始, 只有农村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均衡发展。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作为一门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对改变理念落后的农村教育来说不亚于改革开拓的急先锋, 掌握《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精神实质, 对今后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上好《品德与生活》课

参考文献

[1]陈香兰.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教学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04) .

[2]刘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8) .

[3]刘建效.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思考[J].人民教育, 2015 (11) .

[4]黄凯华.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1年.

3.探析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篇三

一、找准目标,重视思品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而,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以往,我们老师在上这门课程时,总是会用来上语文或是数学课,要不然就是叫学生自习。说到底就是认为它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课,上不上都不重要。如今,它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旧的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并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联系生活,调动学生情趣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三、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新课程的三个特点。我们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必须要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这样才能丰富他们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是营造可教学时刻的重要方面和环节。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

五、上好品德课要抓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的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使他们对思品学习产生怀疑。因此,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思品课程的重要作用。

4.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 篇四

新课标中也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一些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了。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科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透过丰富多彩的读物内容,学生将吸收精神养料,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学生还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对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有重大的意义。为了使课外阅读能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读,读什么和怎样读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从阅读兴趣说起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引导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立足课内,带动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为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的因素。首先,要让学生爱书,和书成为朋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读书还不太懂,认字也不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他的兴趣。其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再次,课内与课外阅读活动应有计划地全面安排。如从第二册开始,“基础训练”都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参加朗读比赛或故事会,教师应认真组织这些活动,用课内训练促进课外阅读。

二、从推荐读物抓起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适合儿童兴趣特点。小学生过早地阅读内容繁杂、语言艰深的书籍,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有损健康,而且因为无法理解,会养成看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读物时,要注意适合学生实际水平。

2.推荐的书籍语言要生活活泼、规范。读物的语言文字应明白流畅、生动活泼,要规范,使小学生从小学会用普通话,减少方言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

3.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小学生一般最喜爱阅读故事性强的战斗故事书,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介绍和鼓励学生读历史、地理故事、游记和各种科普读物、科学文艺读物,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条件不同,教师要配合学生家长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箱,把学生个人零散的图书集中起来,供班级集体轮流阅读。

三、从指导课外阅读做起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不能只停留在书目的选择上,我们还要开展辅导性活动,进一步帮助他们解决怎样读的问题。通常可开展以下几种辅导性活动。

1.朗读比赛、故事会。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朗读比赛或故事会,是常用的辅导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以班级为单位,应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

2.作文、手抄报。这种作文命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评述自己所阅读的书籍,如《我喜欢的一本书》等。

3.开展读报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报刊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因为报刊等于百科全书,各种知识无所不包,人们从报刊上得到的知识,比在学校里学到的多得多;二是因为报刊主要反映当前的情报和信息,能让读者了解到最新的社会动态。因此,我们应使读报刊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内容。

同时,还可以结合教材开展其它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幻灯,收听广播,根据读物内容排练文艺节目等。

开展以上各项辅导性活动,必须体现这样的精神:既不放任自流,又不包办代替;既要指导帮助,又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为指导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而且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来发展智力。同时,还要避免把课外阅读局限在课堂上。

四、从阅读习惯练起

1、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要求。

2、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的好习惯。不但要做个有心人,还要能很好的运用到作文当中去。

3.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思考,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要注意分析。

5.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篇五

一、何谓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也在进一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呢?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说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 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性也是如此,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

二、制约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制约课堂有效性的发展近些年,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小学生受家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品德倾向,导致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同。由此,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方法不同,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同, 从而制约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从学生方面讲,在城镇地区,大班化教学现状突出,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难以调动整体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在农村及边远山区,部分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属于负课, 可以不像数学、语文那样学得认真扎实,导致课堂纪律涣散,从而阻碍了课堂有效性的实施。

(三)教学方法流于形式缺乏实效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小组讨论、情境创设等场景,出现“学生讨论注重气氛,情境表演注重形式”等现象。 这样的课堂看似红红火火,但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发展。 学生讨论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 在情境教学中的体验不深刻,又如何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三、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陶行知提出了:“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 ”只要教育的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真实的现实生活就会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在体验中学习。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性很强, 要改变学生不良的态度和行为。 为了提高这门课的有效性,就要让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每个小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认知、判断、评价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能够做的事,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看一些视频或讲一些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这些事情是否正确,换做是自己应该怎么做等。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优秀的品质和恶劣的品质有什么不同。 同时还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生活的鲜活事例, 体验社会生活和将要经历的人生。 之所以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 是因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对学生的一生有很大影响。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通过研究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好、更实际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教学过程与培养习惯相结合课堂犹如饱满的种子, 细节犹如灿烂的瞬间。 假如能捕捉细节, 就能让课堂如虎添翼,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一个动作、一记眼神、一种自信的神情及独到的见解等都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息息相关。 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表演的欲望及模仿力非常强烈。我在设计课外延伸时, 让学生来排练课本剧或生活情景剧,让学生在表演模仿中提高品德情感,培养良好品质。 如学完《我们的班集体》之后,结合班里有个小朋友脚扭伤事件, 我引导学生当你遇到有困难的人时, 是否能够伸出援助之手。

我设置一个场景,一位老奶奶提着一件很重的东西在路上走,你看到了会怎么做?学生积极要求上台表演, 有搀扶老奶奶走到家里的, 有帮老奶奶提东西的……学生从不同的表现中, 可以看到学生幼小心灵的闪光点。 如教学《共建文明家庭》时,让学生先说说招待客人有哪些基本礼节后, 然后安排小组表演小品,每一小组先进行充分准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最后请学生上台正式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知道如何招待客人, 培养学生如何与人相处的能力。 假如一节课能让学生学会一个好习惯, 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必将是终生受益的。

(三)精妙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氛围相结合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为主,通过眼看、耳听、脑想、嘴说、手做,全身心地学习,如果在品德与社会中能抓住这一特点采取余文森教授的“化难为易”的教学策略之一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 这正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精髓所在。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的地方 》时 ,虽然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都会用到水,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水的情景却是很抽象的。 我通过让学生思考: 假如没有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 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水会发生多么麻烦的事情,并让学生谈自己的亲身体验,让学生体会没有水给我们带来的不便之处。 所以,我们应努力从抽象的知识中找到与学生形象思维相吻合的切入口, 精妙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情境创设、交流辩论、提问解决、实践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课堂高效相结合在品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 以其新颖、生动、活泼的形象,改变了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现象,带给学生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变枯燥无味为生动具体, 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为达到高效的学习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四十分钟课堂教学是短暂的,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 通过一节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 我觉得应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 根据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适宜的方法,掌握必备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品德,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必定能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6.如何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论文 篇六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实施新课改后,教材体系、知识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也应该转变,为此本文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的定位、课堂结构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创新、学习氛围的营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课堂 教学目标 课堂结构 教学方法 学习氛围 师生关系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新课改的核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课改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上课的质量。笔者愚见,要上好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实现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目标教学”的理论,要求每一堂课都要根据课标、教材和本班学生实际,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又分为德育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作为思想品德课,理应把德育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知识和能力目标要协调统一。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有很多同仁把传输知识放在首位,这样就弱化了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违背了新课标要求。其实,在每课的导语中,都蕴含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上课伊始可引导学生通过导语感悟体验,最后老师把它揭示出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二、课堂结构应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课堂结构要合理、紧凑,既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又要力戒凝固化和模式化,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具体地说:新课导入要简洁,漂亮好似凤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入,能象磁铁那样,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新课教学是课堂实施的中心环节,要丰实犹如猪肚,要贯彻好教学设计中的各种原则,运用好各种方法,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双突”是一堂课的两击重拳,处理是否得当,事关教学目标能否很好地实现,课堂结构是否合理。这里处理好了,则课堂详略得当,跌宕起伏,展收平衡;新课小结要简短,有力如同豹尾,要能落到实处,以收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之功效。如:西昌的周老师在结束新课时,总结了四句话:“消费领域唤诚信,一法六权维诚信,三方共赢靠诚信,政府合力铸诚信”。可谓铿锵有力,恰到好处。

三、教学方法要得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主要是通过“教师提问置疑――学生思考回答”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教师提问成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

提问是艺术,要考究,一般提的“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你赞同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等属于较低层次的思维,不具有新颖性和思维的`挑战性,难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而较高层次的提问诸如:“为什么”“什么道理”“怎么样”“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你是否有其他的想法或相反的观点”“请对这个事情发表评论”等,这样的提问创设了情境,能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去探索获得新知、能鼓励学生去创新。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引申二级提问也是有意义的。当然,这要求老师要有较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敏捷的思维及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同时,提问还需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意难易度,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 四、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相互作用的心理环境的总和,它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参与程度,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影响老师的发挥。活泼、生动、轻松而严肃认真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而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主要是老师。教学实践表明:课前学生状态不佳时,不宜立即上课,这时可以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或笑话,或全班唱支流行歌曲,或来个“新闻发布会”。待师生情绪高涨,互动充分后再上课,则会一气呵成。在课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课堂激励机制,给学生及时有效的鼓励,是调动学生“三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法宝。

值得一提的是课堂沉闷,学生不活跃不利于教学,但是,课堂形式上比较“闹”未必就“热”,学生七嘴八舌,但活动的有效性未必就强,多数人活动未必每个人都在活动。教师应注意观察,及时调控,有放有收,以使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犹如经济活动中,经济过热和经济过冷都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样,所以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一样。

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师生关系是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正如教育家赞科夫说的: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交往在时间上频率的增加,在心理上距离的缩短,教学会在融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实践证明,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惩人,表扬和批评就会成为教育的障碍。可见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教学实践中,学生不喜欢老师或师生发生矛盾冲突,是因为师生心灵未沟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师生心灵相通,则一通百通。这是教育成功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3、李孟高青兰《思想政治课教学导轮》。

7.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思想品德课 篇七

一、做好教学组织准备, 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流程

要想让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明确道理、规范行为, 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 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方法。如一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我上学了》, 针对“我将在这可爱的学校里学习、活动”这一段设置情境环节。学校怎么“可爱”在大人看来很简单, 但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讲, 上学是一个新生事物, 是他们接受新环境的转折点, 他们小脑袋里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有兴奋, 有自豪, 甚至还有胆怯、疑问或者排斥。教师就是要紧紧抓住小学生不同的想法, 充分利用挂图、投影、视频等教学附件, 引导学生回忆第一次走进校门时的感觉, 例如门口悬挂了“欢迎”之类的横幅、大哥哥大姐姐佩戴的红领巾、走到教室后认识的第一个同学、遇见的第一位老师, 等等。这堂课如果能引发起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就起到了水到渠成的影响。

二、唤起学生注意, 灵活运用教学小技巧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培养, 无意注意仍然占据着很主要的作用, 情绪不稳、精力分散是经常会出现的普遍现象。因此, 有效唤起学生注意需要一些小技巧。如形式变换: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类感官, 引导他们听、看、说、想、画、演, 通过活动、游戏、插图、幻灯等, 把道理寓于游戏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 唤起学生的注意。竞赛吸引:因人因地、适境适情地开展一些趣味竞赛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随机应变, 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呈跳跃式集中, 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目光注视:带有暗示性和感情色彩的目光注视, 可以引起学生的心理互动, 彼此产生亲近、尊重、认同的心理诱因, 进而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行为提示:以其他学生不易觉察手势提示, 或者在教室里恰当行走时看似无意的拍肩等动作, 传递给个别学生集中注意力、警告等信息。声音控制:通过提高音量、加重语气或者加快节奏等方法, 以声音的变化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情感暗示:愉悦是可以感染学生的, 并且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培养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引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首先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尤其是思想品德这一类彰显活动性的课程, 课堂教学中幽默效果的教学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它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其次是注重学习的主动性。现代小学生知识面广, 信息量大, 自主意识强, 思维日益成熟, 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平台容易搭建, 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精神焕发, 积极性大大提高。此外是让思品课贴近生活。低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编排紧, 是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的, 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校园里面、家庭中的事例, 让事实说话, 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深刻的问题通俗化。让思品课贴近生活, 让学生易于接受。

四、引导学生思考, 自觉提高学识水平

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根据“学一点, 懂一点, 做一点”的原则, 教师在课堂上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每节课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 强化道德观念;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 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 学生明白了是与非, 加强了自我行为培养, 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动情、晓理、导行的目的。在思想品德课中, 提高学生明理能力的途径很多, 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是学生协作和师生互动这两种。

五、指导课外实践, 增强学生责任感、自信心和进取心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 教师要用现实生活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密切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分析。在指导课外实践时,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撰写日常生活体验“小纸条”。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随时记录生活记事和生活感受的习惯, 使其所学的知识得到深化和升华。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心声,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积累了学习经验, 教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量的词汇是很重要的, 也是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语言当然离不开死记, 但是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记忆单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讲了记忆英语单词的几种方法。

8.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篇八

一、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教材和乡村小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如上六年级第一单元《学会合作》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把班里的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组给一个窄口瓶,每个瓶子里都装有相同数量且系着小绳子的纸团,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纸团从窄瓶里拉出,看看哪组能拿第一。为了争第一,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拉绳子,可是纸团却堵在瓶口,拉不出来。只有一个组的学生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外拉,最后获得了第一名。做完游戏后,我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拉不出纸团?拿到第一的小组是怎样做的?”此时学生们恍然大悟,很快就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样一个游戏,不仅与课本的内容紧密相关,而且活跃了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调动他们的情感和积极性,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易用。

二、贴近学生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来自生活中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事物拉近,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比如,教三年级《学做生活中的小主人》一课时,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要做家里的小主人,他们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隔代抚养,祖辈们的教养方式使得这些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不具备独立承担家庭琐事的能力。基于这一现实因素,我将授课内容改为《生活中的小事我能行》。在课堂上,我采用情景剧的方式。从早上起床穿衣服、叠棉被到系红领巾、吃饭,将学生带入了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接着,我引领学生采用比赛的方式模拟生活情景,使学生能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出来。在这个充满童趣的展示活动中,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强化,一些学生也体验到了自理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小事能自理了,就能为自立打下基础,那么他们离真正的小主人也就不远了。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学于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如我在上五年级《圆明园的诉说》一课时,由于小学生对中国的屈辱历史认识不够,单凭文字的解说、图片的说明以及师生的想象,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更达不到“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先用课件形式介绍了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再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最后播放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现在的颓废以及外国侵略者残暴、丑恶的行径,用不同感官去感受1840年以来中国所遭受的侵略。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生们看了影片和图片后,个个义愤填膺、群情激昂。这时,我就抓住学生的感受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由富有情感的诉说,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再度升华。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也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四、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参与生活实践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它综合了多门学科知识,而这些知识又贯穿于大量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实践,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如上六年级的《走进车间》这一课之前,我首先带领学生来到制作传统工艺(用泥土制作药罐)的乡下工厂,让学生当场观看泥瓦匠制作药罐的全过程(和泥、制坯、烘干、烧窑),并要求学生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学习制作药罐的技能,感受劳动的艰辛。学生们卷起袖子,手拿工具,个个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制作起来。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既把课本知识融入了实践的过程中,也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我们平时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唤起了学生对劳动者的崇敬之感,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总而言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它对学生了解社会、形成美好的品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要我们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注重更新观念,按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通过创设丰富、灵活、直观、开放的学习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就能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9.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

3.掌握报警的方法。

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30~131页。

教学准备

教师走访交通部门,了解教学所需要的情况。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上节课,大家就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了讨论,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课下同学们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有哪些发现?”

2.发表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都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

3.全班讨论。

“对比教科书中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65页后予以回答。(教科书中所采用的照片有一些反映的是比较先进的交通设施,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这里出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

4.阅读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例如:在有些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外出的人们都难以忍耐,可交通警察在地面温度高达摄氏40多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岗位。

教师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要尽可能简要地讲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车辆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等。)

5.交流与建议。

“在调查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缺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就此可以让学生提出建议。书写时可参考教科书第65页“给交通管理部门的建议”一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1)写出地点。(2)写出目前的交通状况。(3)写出具体的建议。并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交到交通管理部门。(寄信或托人带去等。)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对于交通设施和交通警察的工作,许多学生往往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不以为然。教师应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提升原有的认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课程理念。

2.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如果对于提出具体的建议有困难,也可以写有关行人或车辆安全方面的建议。

3.如果可能,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到交通部门去递交自己的建议,或者请交通警察来学校接受建议,并进行安全教育。

家庭作业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评价建议

1.对于学生开展的有关交通设施、交通警察等方面的调查和采访情况进行评定。

10.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篇十

冷水滩区通化街小学 廖春林 ***

【摘 要】在课改全面推行的今天,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品德与社会课凸现出了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弊端,那就是“重说教”、“轻实践”,因而造成学生“知”“行”脱节、“说”“做”不一。其实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紧密结合的学科,笔者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传承以往品德课教法的基础上创新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即从开放性导入,开放性教学内容,开放性教学过程,开放性评价机制四方面着手,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认知、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真正实现知行的统一。

【关键词】创新教法 开放性教学 评价机制

一、注重导入的开放性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品社课的新课导入,犹如一台戏、一部电影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就能主动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可见,良好的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前提。

1、音乐渲染。针对小学生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容易被新异的刺激吸引这一特点,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导入新课,能很快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劳动光荣》一课,教师可播放《劳动光荣》,在学生受到美妙的歌曲感染之后,教师可顺势揭示课题。

2、实验操作。运用实验操作法有利于学生在动手、动脑操作中,很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3、趣味游戏。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师通过设计学生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入课堂学习。

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利用电教媒体、讲述故事、实物演示、小品表演、猜测谜语等,如果教师能在“趣”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就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践告诉我们,各种导入方法各有各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条件与学生实际,灵活,交替地运用,才会使学生感到新鲜,使新课充满活力,从而达到开放性教学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我们的课堂应既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

1、教材内容向生活开放

事实证明,那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真实、可靠的事例,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期望目标。因此,只有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切合点,巧妙地选取学生的事例整合教材,才

2、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这说明只有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活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形成。因此我本着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的思想进行教学。

三、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品社课是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更应以德育人、以情感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应有充分的情感交流,以心灵撞击心灵,以心灵赢得心灵。为此,笔者认为教者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和孩子“平等”的和谐气氛,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坦露一切,把个性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要实施开放化、活动化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

1、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台上台下”式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妨改为“茶馆式”,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团团围坐,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推选出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活动成果;也可改成组与组竞赛的“对垒”式。

2、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让每个孩子

,让每个孩子的情感都受到激发,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茶馆式”教学模式就为人人参与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四、尝试开放性的品德评价机制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评价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评价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特别是如何提高思想品德的测试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我在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改革,通过尝试“开放性”的品德评价机制,明显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1、调整评价目标

教师对学生在思品活动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评价时,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良好心理素质、关注生活和社会程度。

2、充实评价内容

在思品活动中,评价学生对道德认知的掌握,侧重于“再认、再现能力”;评价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能力侧重于合作能力及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评价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正确与否侧重于平时活动中的态度、真实表现及是否关注社会。

3、尝试开放性品德成绩测试

所谓“开放性”是相对于闭卷测试或开卷测试而言的,即测试内容、测试时间、测试地点都开放。它无须教师或其他人员监考,不要求学生在教室或统一地点答题,测试时间长达一天。一天内若因调查、,时间还可延长,直到做完为止。

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性,必将引起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变化,从而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真正实现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加强育人教育。当然,开放的内涵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进一步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1.怎样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篇十一

关键词:读懂;创新;精心设计;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33-01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优良的品德,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它往往表现在小事中,表现在细节上,它体现在一个人的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品德的重要性,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通过《品德与社会》课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良好的品德,作为一个小学品德教师有着不可推缷的责任。那么,该怎样上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几点建议:

一、读懂教材,用好教材,不断创新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目标,我们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这个单元总目标来选取的,这些内容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品德教师,我们应该深入大纲,深入教材认真钻研,读懂教材,从而让教材为我们的教学服好务。

另外,我们在使用手中的教材时,还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法也理所当然要改变。我们要读懂教材,善于利用教材,又要敢于跳出课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课本只是一个蓝本,三分得于课内,七分得于课外。比如,我在上《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家问一问,让他们深入老人的生活,去了解老人的内心,感受一下老人是否幸福。然后再让学生做一做,回家亲自为爷爷奶奶捶背、洗脚、剪指甲等,让学生明白,我们尊敬老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寓教于活动之中的课程。因此,本课程的活动是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中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就应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例如: 《学做小雄鹰》这课,要求学生能分辨哪只雄鹰做得好,并向它学习,从而让学生愿意做勇敢、坚强的孩子,不娇气,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地给他们讲解这些道理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故事导入:给学生讲两只雄鹰的故事,一只勇敢,常常练习飞翔,一只懒惰,一天到晚只想玩。在大风雨来临时,勇敢的那只拍拍翅膀飞上了蓝天,懒惰的那只只能躲在窝里。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所以一下子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让学生在纸条上写出自己想做又不敢去做的事情,再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展开“帮一帮”的活动,花传到哪个孩子手里,就让他说出自己的困难,其他同学帮帮他。这样,就把枯燥的知识寓教于游戏中,活动中,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就把知识掌握了。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抓好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庭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改变。很多父母给子女带来了丰厚的物质生活,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却让孩子们滋生了好吃懒做的思想。一些离异家庭的子女要么脾气怪,行为习惯差,要么自卑,内向;留守儿童们要么没人管,要么被娇惯成小少爷,小公主。据有关心理专家研究结果表明,21.65%-32% 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为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切实抓好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十分重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情感,真实的而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抓好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例如:《伸出爱的手》一课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残疾人需要我们的同情、关心、帮助.让学生自觉地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

上一篇:西塞罗论法律下一篇:一位大三学生的个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