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车雷达实验报告

2024-08-19

倒车雷达实验报告(通用8篇)

1.倒车雷达实验报告 篇一

《激光雷达测量实习》二周实习任务书

一、实习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该实习课程时间为二周,是《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与应用》的后续课程。该课程主要侧重于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与数据建模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二周的集中实习,可以使学生巩固课程理论知识,熟悉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软、硬件环境,掌握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和过程,熟悉相关软件的功能和相关操作命令,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构建实体三维仿真模型,提高学生技能、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二、实习内容、安排方式

(一)实习内容

1、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外业采集;

2、利用Cyclone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及点云模型的建立;

3、基于Imageware软件构建点云截面线画图;

4、利用Imageware软件构建三维实体曲面模型和利用geomagic软件构建三维网格模型;

5、利用geomagic软件构建三维仿真模型;

5、基于任一编程语言完成点云数据读取、点云数据配准参数的求解、基于点云拟合平面的程序设计和实现。

(二)安排方式

1、三维激光扫描数据采集在户外进行,以小组为单位。

2、数据预处理及点云模型的建立、基于点云构建截面线画图、三维实体曲面模型和三维实体网格模型及三维仿真模型的构建及程序设计实现在校机房网四进行,以个人为单位,每人一台电脑独立进行独立实习,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成果。

三、实习要求

时间:2012/2013学年(1)学期第19-20周,1-8节。

考勤:每天进行不定时不定次点名,无论何种原因未到者均记缺勤一次。缺席1/3以上实习时间者没有成绩。

成果:所有要提交的实习成果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一经发现有任何抄袭行为,该课程记为0分。机房:严格遵守实验机房的上机要求,不得在机房吃食品、带入任何饮料,不得在机房打闹、大声喧哗,严禁玩电脑游戏等其他与课程无关的事项。违反机房管理规则,实习成绩降一档。

四、成果提交内容及要求:

(一)、按以下内容的顺序打印、装订成册,打印纸张大小一律采用A4纸张。

1、封面。

2、《激光雷达测量实习》二周实习任务书。

3、实习成果图。(实验成果图包括:基于cyclone软件构建点云模型时每步操作界面的截屏;在Imageware构建截面线画图的每步操作界面截图;在Imageware软件中构建三维曲面模型时的每步操作界面截图;在Geomagic软件中构建三维网格模型及三维仿真模型时的每步截图;点云数据处理程序的截屏。)

4、实习总结:不少于1000字。

5、实习日志(每天的工作内容及收获,不少于300字)。

(二)、上交电子成果

实习成果图、实习总结、截面线画模型、三维实体模型和三维网格模型、三维仿真模型、点云数据处理程序等电子成果。

以本人的学号(13位)建立文件夹,将所有文件复制到该文件夹中,实习结束时上交。

五、图形技术要求:

Cyclone软件配准精度要求:中误差±5mm以内。

六、综合成绩评定的方法

(一)考核内容:实习成果,实习日志,出勤。

(二)成绩评定方法:根据实习的认真程度、实验成果的优劣、出勤情况等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实习成果占60%,实习日志占20%,出勤占20%。

(三)缺席1/3以上实习时间者没有成绩。

激光雷达测量实习报告

一、利用Cyclone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及点云模型的建立

(一)控制点法配准步骤如下图1~3所示:

图1

图2

图3

(二)科研楼台阶公共点云法配准,如下图4~6-1所示:

图4

图5

图6

图6-1

(三)铁牛公共点云配准法,贴图并进行三维建模,如下图7~9-2所示:

图7

图8

图9

图9-1

图9-2

二、利用Geomagic软件构建三维网格模型和三维仿真模型

(一)去噪,减少噪音点,如下图10~14所示: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二)对配准建模数据1、2点云进行封装wrap并进行贴图三维建模,如下图15~24所示: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三、Imageware构建三维实体表面模型。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四、编程

(一)空间坐标转换,如下图31~33所示:

图31

图32 坐标转换 Private Sub cmdCalc3D_Click()

m3 = cdcs

Ex = xxz

Ey = yxz

Ez = zxz

dX3 = xpy

dY3 = ypy

dZ3 = zpy

txtK3.Text = Str(m3)

txtEx.Text = Str(Ex)

Ex = DoToHu(Ex)

txtEy.Text = Str(Ey)

Ey = DoToHu(Ey)

txtEz.Text = Str(Ez)

Ez = DoToHu(Ez)

txtdX3.Text = Str(dX3)

txtdY3.Text = Str(dY3)

txtDz3.Text = Str(dZ3)

X3 = Val(txtX3.Text)

Y3 = Val(txtY3.Text)

Z3 = Val(txtZ3.Text)

Xx3 =(m3 + 1)*(X3 * Cos(Ey)* Cos(Ez)+ Y3 * Cos(Ey)* Sin(Ez)dX3)* Cos(Ey)* Cos(Ez)+(Yy3dZ3)*(Sin(Ex)* Sin(Ez)+ Cos(Ex)* Sin(Ey)* Cos(Ez)))/(m3 + 1)

Y3 =((Xx3dY3)*(Sin(Ex)* Sin(Ey)* Sin(Ez)+ Cos(Ex)* Cos(Ez))+(Zz3dX3)*(-Sin(Ey))+(Yy3dZ3)*(Cos(Ex)* Cos(Ey)))/(m3 + 1)

txtX3.Text = Format(X3, “0.0000”)

txtY3.Text = Format(Y3, “0.0000”)

txtZ3.Text = Format(Z3, “0.0000”)End Sub

Private Sub cmdExit_Click()

End End Sub

Private Sub cmdParaCalu_Click()

frmParameterCal3D.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Dateh As String

Dim iposh%, i%

Open Text1.Text For Input As #1

Line Input #1, Dateh

n = Val(Dateh)

ReDim x1#(n), y1#(n), z1#(n), x2#(n), y2#(n), z2#(n)

ReDim jx#(n), jy#(n), jz#(n)

For i = 1 To n

Line Input #1, Dateh

iposh = InStr(Dateh, “,”)

x1(i)= Val(Left(Dateh, iposh1))

Dateh = Mid(Dateh, iposh + 1)

iposh = InStr(Dateh, “,”)

z1(i)= Val(Left(Dateh, iposh1))

Dateh = Mid(Dateh, iposh + 1)

iposh = InStr(Dateh, “,”)

y2(i)= Val(Left(Dateh, iposhz1(i)* Sin(Ey))+ dX3

jy(i)=(m3 + 1)*(x1(i)*(-Cos(Ex)* Sin(Ez)+ Sin(Ex)* Sin(Ey)* Cos(Ez))+ y1(i)*(Cos(Ex)* Cos(Ez)+ Sin(Ex)* Sin(Ey)* Sin(Ez))+ z1(i)*(Sin(Ex)* Cos(Ey)))+ dY3

jz(i)=(m3 + 1)*(x1(i)*(Sin(Ex)* Sin(Ez)+ Cos(Ex)* Sin(Ey)* Cos(Ez))+ y1(i)*(-Sin(Ex)* Cos(Ez)+ Cos(Ex)* Sin(Ey)* Sin(Ez))+ z1(i)*(Cos(Ex)* Cos(Ey)))+ dZ3 Next i 转换后坐标

图33

(二)点云坐标读取,如下图34~ 设置点云模型的坐标范围

图34 设置点间距

图35 临近点去噪

图36 模型空间显示

图37

图38

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历时两周时间,在这两周时间里我按照老师的实习任务安排进行实习,实习的内容和安排方式如下:

(一)实习内容:

1、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外业采集;

2、利用Cyclone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及点云模型的建立;

3、基于Imageware软件构建点云截面线画图;

4、利用Imageware软件构建三维实体曲面模型和利用geomagic软件构建三维网格模型;

5、利用geomagic软件构建三维仿真模型;

6、基于任一编程语言完成点云数据读取、点云数据配准参数的求解、基于点云拟合平面的程序设计和实现。

(二)安排方式:

1、三维激光扫描数据采集在户外进行,以小组为单位;

2、数据预处理及点云模型的建立、基于点云构建截面线画图、三维实体曲面模型和三维实体网格模型及三维仿真模型的构建及程序设计实现在校机房网四进行,以个人为单位,每人一台电脑独立进行独立实习,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成果。

而在了解以上的内容后,按照实习任务的时间安排在校机房网四进行实习,实习后将以下成果上交即完成整个实习过程:

(一)、按以下内容的顺序打印、装订成册,打印纸张大小一律采用A4纸张。

1、封面;

2、《激光雷达测量实习》二周实习任务书;

3、实习成果图。(实验成果图包括:基于cyclone软件构建点云模型时每步操作界面的截屏;在Imageware构建截面线画图的每步操作界面截图;在Imageware软件中构建三维曲面模型时的每步操作界面截图;在Geomagic软件中构建三维网格模型及三维仿真模型时的每步截图;点云数据处理程序的截屏。);

4、实习总结:不少于1000字;

5、实习日志(每天的工作内容及收获,不少于300字);

(二)、上交电子成果:实习成果图、实习总结、截面线画模型、三维实体模型和三维网格模型、三维仿真模型、点云数据处理程序等电子成果。

实习过程时间虽长,但实习内容丰富,因此在这两周时间里每一天的实习都是很充实地度过了,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我还掌握了Cyclone软件和Geomagic以及Imageware软件的操作,对我以后工作学习又增添了一份保障。本次实习由张瑞菊老师带领,在每次实习课程中,老师都伴随左右,为同学们解答疑惑,因此,张瑞菊老师也是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每一次的实习时间都是来之不易,再加上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在每次实习中都得到了异常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实习已经结束,在此作一个结束语,平生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在校实习已经结束,阶下来就是工作的时间了,我要从一个学生角色转换到一个职场人士,前方的路还很长,我应该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对待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这在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必会收获颇丰,我要做好准备工作,投身到工作生活之中,这是我的使命,同时也是我要经历的一切,实习就是以后工作的影子,我看到了影子就会大致想象到以后的工作,这是适合我走的道路。

再见,大学生活。

2.倒车雷达实验报告 篇二

连续波生物雷达属于一种新的生命信息检测手段,通过接收装置检测发射电磁波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后获取人体呼吸和心跳信号,具有非接触、可穿透的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地震灾害救援、反恐防爆等领域,且在健康监护和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在生理学方面,人体的呼吸和心跳等心肺活动会引起人体表面胸廓的微动,通过检测和监测这些微动信息可以反映人体的某项生理状况[1]。

近年来,生物雷达应用于生命体征的检测和监测受到广泛关注[2,3,4]。XIAO等[5]将微功率雷达应用于人体心肺活动检测。Morgan等[6]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生命体征信号处理方法,未见实测数据的分析。

本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雷达的相关研究,对信号分离更有效的方法进行积极探索。目前,比较常用的2种方式分别为自适应滤波和同态滤波。前者由于参考信号与噪声信号的相关性不高,滤波效果不理想。后者回波信号的成分不明确,信号分离效果差。小波变换算法不适用于雷达信号的消噪,效果不好[7,8]。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呼吸模式下获取雷达式生命参数监护系统的回波信号,应用改进的信号分离算法分离出呼吸和心跳信号,并提取对应信号的参数特征。

1 基于最小均方算法(least mean square,LMS)自适应谐波抵消算法

1.1 LMS 自适应算法

基于LMS最小均方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用于自适应调节非递归型(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滤波器的系数,滤波器的输入信号、噪声的特性未知或随时间变化,但是变化信号的统计特性未知,得到输入信号和期望信号的最小均方误差滤波效果。自适应滤波器的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x(n)为信号输入,通过自适应调节FIR滤波器的系数得到输出信号y(n),e(n)是输出信号y(n)与期望信号d(n)比较得到的误差信号。e(n)和x(n)通过自适应算法对滤波器的系数进行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使误差信号e(n)最小[9,10]。

1.2 改进的 LMS 自适应谐波抵消算法

将原始信号的谐波组合设置为滤波器的输入信号,改进自适应滤波算法,具体的实现框图如图2所示。图2中,自适应滤波器的参考输入为S(x,n,ω0)呼吸信号的谐波组合,H为参考的心跳信号,自适应滤波器的原始输入为D(n),将混合的体动信号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设为h′,则

误差为

在LMS准则下的自适应调整滤波器的系数若为最小,那么在得到最佳滤波后输出的信号即为心跳信号。

2 家庭监护的实验场景

2.1 雷达实验系统

该系统硬件平台主要有4个模块,分别是雷达发射与接收、信号采集单元、信号预处理以及信号处理显示模块。该系统工作参数的频率为35 GHz,发射功率为1 m W,采取双向天线阵列,系统增益17 d B。信号采集与控制单元为多导生理记录仪,由美国BIOPAC公司生产。

2.2 实验设计

2.2.1实验对象

16名平均年龄为(24±2)岁的男性青年,健康状况良好,实验开始前相关事宜知情同意。

2.2.2 实验方法

实验对象距实验信号采集系统正前方4 m处,取坐姿,实验过程分为平静呼吸和深呼吸2种模式。平静呼吸不加任何限制,实验对象正常自由呼吸状态;深呼吸设置时间限制为10 s/次。实验开始后,应尽量避免实验对象的身体出现晃动,以减少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干扰信号。

由多导生理参数记录仪完成实验数据采集,得到实验对象的呼吸和体动信号,且同步采集心电放大器输出的心电信号。对实验数据统一进行后续的信号处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深呼吸模式

图3为深呼吸模式下被测对象原始体动信号和滤波后体动信号的频谱分析图。

如图3(a)所示,滤波前信号的频域图中1.124 Hz处出现幅值最大信号,且干扰信号的频率主要集中在1.5~4 Hz频率内。在自适应滤波器处理,滤波后的波形表现为图3(b):滤波后信号的时域波形光滑,周期性重复。频域中显示幅值最大信号在1.124 Hz处,且位于1和1.6 Hz频点的干扰有效抑制,1.124 Hz处的能量相对增强,1.5~4 Hz频带内的噪声削弱。滤波后频谱中1.124 Hz信号能量最强,而同步得到实验对象的心率值为1.19 Hz,因此证实滤波输出信号为心跳信号。统计分析16名实验对象滤波后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与其同步得到的心电信号频率一致,且中心频率信号以外的频点信号幅值被减弱,表明该算法有效实现了信号分离得到心跳信号。

2.3.2 平静自由正常呼吸模式

图4为平静自由呼吸模式下被测对象原始体动信号和滤波后体动信号的频谱分析图。

如图4(a)所示,滤波前最大幅值为1.417 Hz处,而其有较大幅值的干扰处则在1、2、2.5 Hz频率点附近。其中,噪声信号主要集中在0.7~2.8 Hz。如图4(b)所示,滤波后输出信号的波形平滑,周期性重复。频域中信号最大幅值在1.584 Hz处,其他幅值较小的频率点受到抑制,那么1.584 Hz处的幅值相对会被显著增强。同步记录实验对象的心率1.312 Hz,输出频谱中1.584 Hz的信号能量最强,说明为心跳信号。统计分析16名实验对象滤波后的中心频率与其心率一致,且中心频率以外频点信号幅值被减弱,说明通过该算法可以分离出心跳信号,同时有效抑制其他干扰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LMS自适应谐波抵消器对体动信号处理后可以分离出心跳信号,而对其他频率的信号则会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

3 结论

该实验结果充分表明,当实验体在深呼吸时,由心电记录仪检测的心电信号和滤波后的心跳信号二者之间的心率值误差为0.066 Hz;当实验体在平静呼吸时,其心率误差仅为0.27 Hz。因此,实验对象深呼吸时检测分离出的心跳信号心率相较于其平静呼吸时分离出的心跳信号心率有着更高的准确性。

然而由于机体在深呼吸时主要采取的是腹式呼吸,依靠膈肌上下运动来控制肺通气,而胸部保持不动;机体在平静呼吸时主要进行的是胸式呼吸,依靠胸廓和肋骨运动为主导,而腹部则保持不动。而基于雷达式的生命检测系统主要是检测胸廓的体表微动,因此当机体平静呼吸时,其胸廓运动的幅度加大,导致叠加在体动信号的干扰变大,这样就给信号分离带来了很大困难,分离结果也会存在较大误差。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还需对自适应谐波抵消参考输入信号的设置进行深入改进,从而使分离效果达到更好。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雷达监护过程中,不同呼吸模式对雷达信号分离提取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呼吸模式下,获取雷达式生命参数监护系统的回波信号,应用改进的信号分离算法,分离出呼吸和心跳信号,并提取对应信号的参数特征。结果:2种呼吸模式下,自适应滤波器输出的信号中心频率与心跳信号频率一致,且其余频点信号得到有效抑制。结论: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出心跳信号,同时有效抑制其他干扰信号。

3.实验力学实验报告 篇三

关键词 应变片;静态应变仪;动态应变仪;电桥;拉伸机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82-0141-01

1 标定试验

1.1 利用YE29003B应变标定仪标定动态应变仪

1)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接入动态应变仪中:接完后相应的接口通道指示灯变暗,选折合适的拱桥电压和增益。本文选取:10V和2K欧姆,通道为3通道。

2)先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拨到0欧姆,然后将动态应变仪选定通道电压调零,按下AUTO按钮机器会自动调零,若没有完全为零,可以用螺丝刀调节左边的微调FINE。

3)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拨到1000欧姆,调节动态应变仪选定通道电压,并使其成为整数。

4)将YE29003B应变标定仪分别拨到800、600、400、200、0欧姆,记录每组的电压。

5)处理数据、得到回归曲线,由图可知应变与电压的关系。

1.2 模拟标定动态应变仪

本实验是用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接好电桥,模拟应变。因为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某变形点应变片会随之变形,从而自身电阻改变,导致电桥不平衡。如此标定动态应变仪时完全可以用可调电阻代替应变片。

将可变电阻调到59880欧姆,将动态应变仪调零后接入刚调好的可变电阻,再将接入可变电阻后的电压调到整数。

依次调节可变电阻使分别其为74880欧姆、99880欧姆、149880欧姆、299880欧姆,并照如上操作得到五组电压如下表:,然后和YE29003B应变标定仪得出结论比较。

2 弯曲、拉伸试验

2.1 拉伸试验测量弹性模量E,泊松比v

1)应变片的粘贴、连接仪器。因为要测两个量故使用两片应变片,一片测纵向,另一片测横向,贴片贴好后将两片应变片接入YE2538A程控静态应变仪的两个不同通道中,并接成1/4桥电路,其中纵向应变接入通道1,横向应变片接入通道2。

2)试样加载、数据收集。摇动YE6253多功能材料力学试验台的加力手柄,使试样受拉,同时YE2538A程控静态应变仪会显示拉力和应变,选取合适的数据并记录。本文中以拉力为准,大约隔50N到100N记录一组数据。每次记录时先点通道1,记录纵向应变,再点通道2,记录横向应变。

3)数据处理,计算E和v。用Excel处理得到的数据并绘图,由竖向应变-应力图可得弹性模量E。由竖向应变和横向应变可得泊松比v。

2.2 弯曲试验正应力试验

1)试验用三点弯梁、应变片粘贴及电桥接法。本实验所用材料为已粘贴好五片应变片的三点弯曲梁:五片应变片(至上而下)本别测量上表面、中性层与上表面间、中性层、中性层与下表面间、下表面五个位置的应变,故有五片应变片接入YE2538A程控静态应变仪中,每片接入不同的通道中,规定应变片按至上而下的顺序接入通道1至通道5。

2)测量五点应变并与理论作比较。实验前先调零,测试时将拉力规定为某一特定值,本文使用600N,加载后先按通道1,記录上表面应变片的应变,以此类推测得其他点的应变。为消除误差,此过程复测量三次,每次拉力一定,取三组数据平均值。最后与理论值比较,得应变平均值,实际应力值,应力理论值和相对误差=|σ实-σ|/σ。

3 K片的测定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描述

本实验用的是截面为18.1*18.1的正方形梁,简支梁表面放一幅梁,中点受集中力并用千分尺测梁中点位移。应变片贴在上下表面,测出梁上下表面的应变量。由《力学CAT基础》推导K片的值。

3.2 K片的推导

根据《力学CAT基础》,纯弯梁应变与应变片电阻率测量装置如下图所示。供货应变片粘贴在梁的纯弯区段内下表面,应变片纵向与梁的轴线方向重合,给定载荷后通过绕度计测量纯弯梁在加力线上的位移f,并由材料力学梁弯曲公式计算出应变片粘贴处梁的应变:

ε纵=fh/(l2+f2+fh)

1)用电阻仪表在贴片前测出应变片的阻值R;

2)将应变片和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桥路调零后,按给定载荷P加载到位后测出应变仪的电压输出V;

3)将载荷卸去并使应变仪调零,随后对测量应变片电阻并联一个可调电阻仪,而后调并联电阻值到Rn,使对应应变仪的输出电压仍为V。此时应变片和外并电阻Rn的总电阻为:RRn/(R+Rn);

4)根据1)、3)步得到的电阻数值可以求出电阻变化率为:

ΔR/R=[RRn/(R+Rn)-R]/R=-R/(R+Rn)

5)灵敏系数Κ片的测量结果为:

Κ片=|ΔR/R|/ε纵=|ΔR/R|l2/fh

3.3 测量ε仪、千分表读数f

测出数据千分表读数f,ε仪(µε),ε纵(µε),△R/R,拉力(N)。由ε纵(µε)—△R/R曲线可得K片的大小。

4 COD引伸计标定、测量裂纹长度

4.1 COD引伸计侧线

因COD引伸计的五条输出线是混乱的我们必须对此整理,方法如下:

首先,COD引伸计内部桥路如下:

引线是4条桥线加一条地线,每个电阻120欧姆

如对于1线,将其和其他颜色的先接到欧姆表上若读数为90可知是1、4两端或1、3两端,二若欧姆表上若读数为120可知是1、2两端,这样便知道电桥的内部链接只要将对面的两端接入YE29003A盒中的V+、V—,或IN+、IN—中即可。

4.2 COD引伸计位移与动态应变仪电压的关系

在使用COD引伸计前必须标定引伸计位移与动态应变仪电压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进行下一步试验。

4.3 测量裂纹长度

(本实验使用柔度法来测量裂纹长度,试验在弹性范围内进行,每次试验加载一次并马上卸载同时记录载荷与位移关系。

根据SET柔度公式:a/w=β0+β1µ 其中:β0=1.0056;β1=-2.8744

µ=1/(1+sqrt(E`*BefC));Bef=B-(B-Bn)/B

a是裂纹长度;B为式样的厚度,W为其宽度;测得B=2mm,W=18mm,E是弹性模量,C是测得的柔度即本实验的δ。

将数据代入得:a。

参考文献

[1]蔡立勋.力学CAT.西南交通大学.

4.初级会计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篇四

模拟实践操作过程

1)准备会计模拟的一些资料,其中包括总分类账户的期初余额以及其中一部分明细账期初余额,该公司1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

2)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然后根据会计分录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编制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的明细账,以及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

4)根据各种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

5)开设总分类账户,并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户,结出期末余额。

6)根据全部的总分类账的记录编制试算平衡表。

7)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模拟实验的收获与感想

学习基础会计已经差不多有一个学期了,课堂上都是针对书本每一章节做练习。这是第一次把之前的练习合起来作为一次综合练习。之前做练习会觉得比较简单,但是把所有练习综合起来就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虽然如此,但是在班导师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把账做好,最后编制报表。当今天把报表编制出来之后,我回顾自己这几个星期做过的账,之前一开始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没有了,反之,我现在对于企业做账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

经过这次模拟实验之后,让我亲身感受到做一名会计人员必须有耐心和细心,绝不能粗心大意,马虎了事。

模拟实验的建议

5.实验报告实验心得 篇五

经过几年的尝试,觉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是明显的。首先是课堂上同学们得到表现的机会增多了;另外就是同学们觉得面对老师时那种无形的压力变小了,在小组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序。

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迸发出火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能刺激学生课堂的信息接受量,而且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合作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从不愿意和人交流到愿意与人合作,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将来参与竞争和培养团队精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一种尝试,要做的事还不少。首先,要把合作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行为。不能把合作学习当成一种时髦的东西去简单的效仿,如果仅仅追求一种表面的东西,就完全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了。其次,合作学习在形式和方法上要多样化。我们不应拘泥于小组合作的单一形式,还应探讨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在方法上还应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最后,还要把合作中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限度。要注意在合作过程中绩差生的思想情况和参与情况,以及合作失败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应估量到小学生的可能受江湖义气、哥们义气等的影响,产生一团和气的恶习等。此外,合作学习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的问题还需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的东西,但只要我们始终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尽量避免合作学习中的不利因素,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就一定会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6.小鼠缺氧实验实验报告 篇六

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实验学习复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方法,观察缺氧过程中呼吸的反应及血液色泽和全身一般情况的变化,并了解温度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的影响以及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重要性。方法:通过复制缺氧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呼吸、黏膜和血液色泽的变化。通过测定耗氧量和小鼠的存活时间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动物耐受缺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和总耗氧率有显著性差异;复制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同缺氧类型小鼠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呼吸频率和存活时间的变化。结论:给小鼠注射氯丙嗪、冰浴降温可显著降低总耗氧率,延长其存活时间(p<0.01)。co 中毒、亚硝酸盐可显著缩短小鼠存活时间,降低呼吸频率。美兰可以缓解亚硝酸盐对小鼠的作用,已定程度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延缓呼吸频率的下降。

【关键词】缺氧 氯丙嗪 总耗氧率 co 亚硝酸盐 美兰 存活时间

当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缺氧,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小白鼠(雌性)。

1.2 药品:氯丙嗪(chlorpromazine)、钠石灰(soda lime),亚硝酸钠(sodium nitrite)、亚甲基蓝(美蓝)(methylene blue,mb)、0.9%nacl(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co(carbon monoxide)。

1.3 器材:100、500ml 广口瓶和测耗氧装置。

1.4 方法

1.4.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取 2 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准确称取体重,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氯丙嗪组。氯丙嗪组按 0.1ml/10g 体重腹腔注射 0.25%氯丙嗪,随即安放在冰浴的纱布上

10~15min,使呼吸频率降至 70~80 次/min;生理盐水组按0.1ml/10g 体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室温放置 10-15min,作为对照。/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 之后将 2 只小鼠分别放入 100ml 的广口瓶内,连接好测耗氧装置。如右图。

1.4.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取 2 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乏氧性缺氧组和一氧化碳中毒组。乏氧性缺氧组小鼠放入含有 5g 钠石灰的 100ml 密闭瓶中;一氧化碳中毒组小鼠放入 500ml 密闭瓶,注入 10ml co 气体。

另取 2 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疗组。亚硝酸纳组小鼠腹腔注射 50g/l 亚硝酸纳 0.2ml,并随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2ml;亚硝酸纳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 50g/l 亚硝酸纳0.2ml 后即刻腹腔注射 10g/l 亚甲基蓝 0.2ml。

2.观察项目

2.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记录下小鼠的体重 w(g)。从密闭测耗氧装置开始记时到小鼠死亡,分别观察氯丙嗪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的存活时间 t(min)、总耗氧量 a(ml)。按以下公式计算出总耗氧率 r[ml/(g·min)]:

r[ml/(g·min)]= a(ml)÷w(g)÷t(min)

2.2.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乏氧性缺氧组和一氧化碳中毒组:处理前分别测出两鼠的正常呼吸频率(次/min)。待塞紧瓶塞开始记时后,每隔 5min 测一次呼吸频率(次/min),并观察两鼠的行为以及耳、尾、口唇等的颜色变化,直至小鼠死亡。记录死亡时间。

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疗组:处理前分别测出两鼠的正常呼吸频率(次/min)。待注射药品后,每隔 5min 测一次呼吸频率(次/min),并观察两鼠的行为以及耳、尾、口唇等的颜色变化,直至小鼠死亡。记录死亡时间。

将 4 只鼠分别解剖取出小块肝脏组织置于滤纸上观察颜色的不同。

3.实验结果

4.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氯丙嗪组小鼠体重与生理盐水组小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氯丙嗪组小鼠的耗氧量为 12.7±5.02 ml,生理盐水组小鼠的耗氧量为 16.0±3.01 ml,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氯丙嗪组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为 44.7±17.21 min,生理盐水组小鼠耐缺氧时间为 21.0±3.61,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p<0.01);氯丙嗪组小鼠的耗氧率为 0.013±0.005(ml/g/min),生理盐水组小鼠的耗氧率 0.03±0.002(ml/g/min),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 1。

表 1.氯丙嗪、冰浴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实验结果统计表

小鼠体重(g)

样本 1 2 3 4 5 6 7 8 9

对照 23 19

实验 22 25 22 25 24 22 23 22 22 23.0±1.32&

总耗氧量(ml)

对照

19.5

14.0

16.0

14.0

17.4

17.0

11.5

21.0

13.5

16.0±

3.01

实验

存活时间(min)

总耗氧率((ml/g/min)

对照

实验 47

35 23 24 59 31 60 71 44.7±17.21*

对照

0.034

0.035

0.033 0.035 0.033 0.034 0.031 0.037 0.029 0.03±

0.002

实验 0.01 0.011 0.013 0.014 0.016 0.015 0.024 0.005 0.012 0.013±0.005#

10.514.310.0

8.0

9.5

19.9

17.0

6.0

19.0

12.7±5.02$

2621.0±

3.6125 25 23 25 22 22 22.9±

x?s

1.96

注:*p<0.01 vs 对照组 ;p<0.01 vs 对照组;&p>0.05 vs 对照组,$p>0.05 vs 对照组 3.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由表 2 可知,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最短,其次为 co中毒组。存活时间最长的是亚硝酸钠+美兰组,可见美兰具有抗亚硝酸钠中毒的作用。

表 2.乏氧、co 中毒、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呼吸频率(次/10 秒)

缺氧类型 乏氧 co 中毒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

美兰

0min 29.7±4.90 29.7±5.90 29.7±3.54 29.7± 5.68

5min 31.2±6.96 24.7±8.72 26.1±7.13 25.9± 4.99/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 10min 30.4±7.52 26.8±9.31

28.7± 8.38

15min 25.0±8.97

28.5± 6.02

20min

30.1±6.83

25min

29.5±6.07

30min

28.9±6.24

5.3 亚硝酸钠中毒与亚硝酸钠+美兰的两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美兰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见表 3。

表 3.亚硝酸盐中毒及其美兰的治疗效果

缺氧类型

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 亚硝酸盐中毒性+美兰 存活时间 9.56±1.59 48.67±14.23*

注:p<0.01

3.4 分别观察乏氧性缺氧组、一氧化碳中毒组、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疗组的小鼠肝脏组织颜色,如表 3。

表 4.乏氧、co 中毒、亚硝酸钠中毒的小鼠存活时间和肝血、耳尾唇颜色比较 类别 乏氧

体重(g)19

存活时间(min)

肝血颜色 暗红色

耳尾唇颜色 青紫色(紫绀)

co

nano2 nano2+mb18 18.512 30

樱桃红色 深咖啡色 浅咖啡色

樱桃红色 青石板色 青石板色,稍浅

6.讨论

6.1.实验结果显示氯丙嗪组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生理盐水组,耗氧率也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氯丙嗪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和 α 肾上腺素受体和 m 胆碱受体,具有神经安定作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小鼠注射氯丙嗪后,置于低温使其进入假冬眠状态。小鼠外界活动停止,新陈代谢率降至最低,因此能量利用减/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 少,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减少,即耗氧率减小。在氧总量相等的情况下,存活时间就比生理盐水组长。

6.2.乏氧性缺氧,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含量减少,组织供养不足。正常毛细血管的血液中氧离血红蛋白浓度约为 26g/l。乏氧性缺氧时,动静脉血中的氧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当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离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 50 g/l时,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

co 与 hb 的亲和力比 o2 大 210 倍,hb 与 co 结合形成碳氢 hb,从而失去运氧功能。co 同时还能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其 2,3-dpg 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妨碍 hbo2 中的氧解离,从而造成组织严重缺氧。此时外呼吸功能正常,故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但 hb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氧容量降低。组织中 hbco 增多,故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亚硝酸盐可使 hb 中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 hb(hbfe3+oh),三价铁因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氧能力,加上 hb 四个二价铁中有一部分氧化为三价铁后使剩余的 fe2+与氧亲和力增高,导致氧离曲线左移,使组织缺氧。高铁 hb 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因而使皮肤和粘膜呈现相同颜色[2]。低浓度美兰为还原剂,抑制了氧化剂(亚硝酸钠)的中毒反应,中毒后即刻肌注可有效使小鼠存活时间延长 2 倍以上。本实验结果也显示,亚硝酸钠+美兰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表 3),说明美兰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6.3.钠石灰的作用:钠石灰在两个实验中的用途也有很大区别:实验一中缺氧瓶内钠石灰吸收小鼠呼吸产生的 co2 造成负压,利于正确地测出耗氧量;实验二中加入钠石灰是为了排除高碳酸血症对缺氧实验的影响。

参考资料:

1.陆源,夏强.生理科学实验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40.

2.陈季强.基础医学各论(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92,495-496.篇三: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

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高伟飞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级

临床专业临滨 1 班 4 组

20102090114)/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

根据大纲要求:

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

熟悉并理解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熟悉反映血氧情况的一些指标(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掌握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发病机制,掌握各型缺氧的特征(血氧变化的特点和皮肤黏膜颜色变化)。

二、实验原理:

当组织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不同类型的缺氧,其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也不同。根据缺氧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机体的代谢、功能状况以及锻炼适应等。本实验才缺氧的不同环节入手观察呼吸变化及皮肤黏膜的颜色改变。实验通过动物的不同代谢状况、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动物所处环境温度,观察动物的缺氧耐受性。

三、实验对象:小鼠

四、实验材料:电子秤、注射器、钠石灰、广口瓶、测耗氧量装置、剪刀、镊子、滤纸;生理盐水、美兰亚硝酸钠、氯丙嗪、冰块、量筒等

五、实验方法:

1、

取 2 只小鼠,注射及处理:号:亚硝酸钠及美兰 0.2ml,左下腹注射号:亚硝酸钠及生理盐水各 0.2ml,左下腹注射

注射完,观察,2 号小鼠立即死亡,1 号小鼠仍存活;然后处死解剖,剪下一片肝脏组

织放于滤纸上,观察肝的颜色。

2、取 2 只小鼠称重,编号 3、4

注射及处理:号:氯丙嗪

0.2ml,左下腹注射号:生理盐水 0.2ml 左下腹注射/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 将 3、4 号小鼠分别分别放入钠石灰的广口瓶,塞上塞子,记录下量筒的液面,连通耗氧装置,开始计时,直至小鼠死亡,记录下时间和量筒下降的液面刻度

计算两只小鼠的耗氧量

小鼠耗氧率 r(ml/min/g)=a/(w*t.)

六、实验结果:

1、几种类型的缺氧

序号

1.注射及处理 nano2+美兰

0.2ml

2.nano2+生理盐

水 0.2ml

2、不同条件下小鼠缺氧耐受性

序体重注射及处理 存活时

氯丙嗪 0.2ml

(冰浴)20.6 生理盐水(常

温)分 18 0.032 27 分 总耗氧量(ml)8 耗氧率(ml/min/g)0.016 血液性缺氧 青石板色 缺氧类型 血液性缺氧 肝脏颜色 暗红色 号(g)18.8

七、实验分析:

1、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的质或量的改变引起的缺氧。

亚硝酸盐可使血红素中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美兰为还原剂,可抑制氧化剂的中毒反应。因此 1 号小鼠存活,2 号小鼠死亡。

2、不同条件下小鼠缺氧耐受性

氯丙嗪是中枢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具有镇静、抗精神病、镇吐、降低体温及基础代谢、α-肾上腺素能受体及 m-胆碱能受体阻断、抗组织胺、影响内分泌等作用,再加上冰浴,制造低温环境,使得 3 号小鼠的基础代谢率将为最低,可延长其死亡时间。

八、实验结论:

1、缺氧是这 2 小鼠死亡的共同原因,不同的药物是小鼠死亡的条件,氯丙嗪加上低温可延长小鼠的死亡时间。/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 2、高铁蛋白血症(亚硝酸盐中毒)属于血液性缺氧,原因:二价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肝脏呈青石板色。篇四:抗缺氧实验

《中药药理学》

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中药学、五年制中医学类本科学生使用)

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中药学、五年制中医学类本科学生使用。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药药理学基础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中药药理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能正确、合理地使用仪器,为学习中医学基础课、中药学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巩固和加深对中药药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边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 12 学时。

四 使用教材:《中药药理学实验指导》,由中药药剂教研室自编。

正文

实验一

柴胡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

一 教学目的观察柴胡对发热家兔及正常兔体温的影响,了解柴胡解热作用的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发热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四)掌握肛温计测定家兔体温的方法。

(五)掌握动物模型分组方法。

(六)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七)了解实验数据座标图示法。/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 三 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正常体温值。

(三)分组。

(四)家兔发热模型的制作。

(五)给药。

(六)测量不同时段的体温值。

(七)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图示法。

(八)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实验二

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芒硝配伍对小白鼠小肠运动的影响(炭末法)

一 教学目的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的影响以及大黄、芒硝配伍的药理意义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泻下药推进小肠运动的实验方法。

(二)熟悉炭末法。

(三)掌握炭末推进率测量与计算方法。

(四)了解小白鼠幽门与回盲部解剖部位。

三 教学内容

(一)

动物选择原则。

(二)

称重,标记。

(三)分组。

(四)灌胃给药。

(五)处死动物,解剖。

(六)测量尺寸。

(七)计算,实验数据处理。

(八)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实验三 延胡索及金铃子散镇痛作用

一 教学目的了解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筛选镇痛药的实验方法;观察延胡索及金铃子散的镇痛作用。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热板法与扭体法。

(二)掌握痛阈值的测定方法。/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三)掌握合格小鼠筛选方法。

(四)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五)了解实验数据座标图示法。

(六)掌握判定扭体反应的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正常痛阈值。

(三)筛选,分组。

(四)给药。

(五)测量不同时段的痛阈值。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图示法。

(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实验四 人参抗应激作用

一 教学目的学习小白鼠游泳和耐常压缺氧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参抗应激作用。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小白鼠游泳实验方法。

(二)掌握小白鼠耐常压缺氧的实验方法。

(三)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水温。

(三)筛选,分组。

(四)给药,记时。

(五)测量小鼠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

(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教学组织与考核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中药药剂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 教学方法:

(一)实验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二)教学点:在中药药剂实验室教学,承担教师由中药药剂教研室委派。

(三)辅导形式:课堂答疑、讨论、复习等结合。

四 考核办法:每次实验后批改实验报告,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报告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 20%;实验要点考核占课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10%左右。

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验内容

教学时数

实验类型

实验一

柴胡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

验证型 实验二

大黄对小白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验证型 实验三 元胡及金铃子散对小白鼠的镇痛作用

验证型 实验四

人参抗应激作用

验证型

合计

篇五:小白鼠的缺氧实验

缺氧对小白鼠体征的影响

(潍坊医学院 2009 级临床 26 班 山东潍坊 261053)

[摘要]目的:观察缺氧对小白鼠体征的影响。

方法:取五只小白鼠,通过制作小白鼠的乏氧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三种模型并与正常状态的小白鼠作对比,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及皮肤、黏膜、肝脏的变化。

结果:小白鼠的乏氧性缺氧模型肝脏为青紫色,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模型为樱桃红色,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模型肝脏青石板颜色,正常小白鼠肝脏为红色。

结论:不同的缺氧因素对小白鼠肝脏颜色有不同影响。

[关键词]乏氧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青石板颜色

前言

缺氧是由于机体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引起的机体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1]。理论上由于不同机制的缺氧通过对血红蛋白的影响改变了血红蛋白的颜色从而我们可以复制相应模型以观察其血液的变化。至于类似的实验,前人已经将其机制研究清楚了,做本次实验只是加以验证,观察是否与理论相符合,有时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但主要是为以后的临床学习打下基础。

材料与方法/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 1.实验材料

器材:小白鼠缺氧瓶、co 发生装置、1ml 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

药品: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亚硝酸钠、1%亚硝酸钠、1%美兰、生理盐水。

动物:小白鼠

2.缺氧模型的制备

2.1 乏氧性缺氧模型的制备

(1)取钠石灰约 5g 及小白鼠一只放入缺氧瓶内。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频率(次/10s),深度,皮肤和口唇粘膜颜色,然后紧塞瓶塞,记录时间,以后每 3min 重复观察上述指标 1 次(如有其他变化则随时记录)直到动物死亡为止。

(2)动物尸体留待 2.2、2.3、2.4 实验做完后,再依次打开其腹腔,比较血液或肝脏颜色。

3.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模型的制备

(1)装好 co 发生装置。

(2)将小白鼠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然后与 co 发生装置连接。

(3)取甲酸 3ml 放入试管中,加入浓硫酸 2ml,塞紧。(可用酒精灯加热,加速 co 产生,但不可过热以至液体沸腾,因 co 产生过多过快动物迅速死亡,血液颜色改变不明显。)

(4)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上。

4.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模型的制备

(1)取体重相近的两只小鼠,观察正常表现后,向腹腔注入 5%亚硝酸钠 0.3ml,其中一只注入亚硝酸钠后,立即再向腹腔注入 1%美兰溶液 0.3ml,另一只再注入生理盐水 0.3ml。

(2)观察指标与方法同 2.1,比较两鼠表现及死亡时间有无差异。

5.4 解剖正常小白鼠

取一只未做处理正常的小鼠,观察体表特征,后处死,观察其肝脏颜色。

实验结果

类型

呼吸频率、幅度 肝脏颜色

皮肤粘膜颜色

先加深加快

低张性缺氧

后变浅变慢 暗红色

青紫色/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 一氧化碳中毒 无改变 樱桃红色

樱桃红色

亚硝酸钠中毒 无改变 青石板颜色 青石板颜色

正常小白鼠 无改变 红色

红色

讨论

1.乏氧性缺氧:轻度缺氧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先加深加快,重度缺氧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浅变慢,皮肤黏膜呈暗红色则是由于 hb 结合的氧气过少引起,钠石灰用于吸于甁中 co2 以排除 co2 的干扰,po2 降低里,也因肺通气量的增加,呼出较多的co2,使体内 pco2 和 h+浓度降低,从而减弱低氧的刺激作用[2]。

2.co 中毒:呼吸无改变,主要与 pao2 正常有关,皮肤黏膜、肝脏呈樱桃红色。是由于 cohb 引起,co 中毒性缺氧属等张性缺氧,呼吸系统的代偿不明显,故观察到小白鼠的呼吸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死亡因此加热时不能过猛,以免 co 产

生过多、过快,使小白鼠迅速死亡,来不及观察。

7.倒车雷达实验报告 篇七

关键词:航空雷达,实验课程,岗位任职

航空雷达检测技术课程是航空雷达维修工程专业生长干部层次任职岗位课程中一门实践和理论结合的必修课程,前接航空雷达设备课程,后续航空雷达维护课程,重点培养学员检测仪器操作能力和对航空雷达实施检测的能力。岗位任职教育是一种以“岗位需求、能力为本、系统设计、突出特色”的教育模式,具有“缺什么补什么”和“需要什么学什么”的特点。在岗位任职教育形式下如何推行航空雷达检测实验课程?

一、认真分析航空雷达检测实验课程与部队岗位任职需求的差距

2008年办学转型前,航空雷达检测实验课程与部队岗位任职需求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教学雷达装备落后于部队主战飞机典型雷达装备

2000年以来,海航陆续装备了多种机载PD雷达、机载警戒雷达、机载相控阵雷达,海航机载雷达最大特点是装备数量少、种类多、价格昂贵。2008年机载神鹰火控雷达实验室建成前,航空雷达检测课程检测平台为HL-3雷达,部队已经淘汰十多年。

(二)教学仪器落后于部队配发仪器

在2008年底投入200万元购置程控仪器前,航空雷达检测教学仪器为70年代电子管仪器。

(三)检测理论和检测技术落后于部队

自2000年以来,海航陆续配备十多套自动测试系统,雷达检测教学没有涉及基于航空雷达分机LRU的自动测试。

(四)教材内容陈旧

2008年检测实验课程教学采用1996年版雷达测量与测量仪器,80%的内容老旧,缺少程控信号源AFG/AWG、数字示波器DSO、数据域和总线检测、自动测试设备论述等。

二、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打造优秀航空雷达检测教材、实验指导书和网络课程

(一)教材内容改革实现“三个适应”

无论程控AFG/AWG、DSO等通用仪器,还是射频信号源、功率计、频谱仪等微波仪器都能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求,学员具备典型航空雷达检测仪器的操作能力,能够完成航空雷达性能检测工作。以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作为检测平台,在电压、频率、相位、功率、噪声等通用检测方法基础上,详细描述数据域和航空总线检测,重点突出了发射信号频谱、杂散和本振信号的相位噪声、杂波抑制度等频域检测内容,适应部队装备发展需求。

(二)教材内容改革克服原教材“四个缺点”

航空雷达检测课程的前身是雷达测量与维护课程,使用1996年版《雷达测量与测量仪器》教材。新编《航空雷达检测仪器与测量技术》教材最大改进就是克服了原教材的四个缺点———教学雷达装备落后于部队主战飞机典型雷达装备,教学仪器落后于部队配备仪器,检测理论和检测技术落后于部队,教材内容陈旧缺少数据域和总线检测、空域检测和统计检测。

(三)新编教材做到“五个改革”

检测平台从轰五飞机的244雷达换成神鹰雷达,适应航空雷达装备以PD体制雷达为主的新局面,体现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保障。从面向典型设备的检测改成面向信号的检测,介绍雷达波形、性能参数的通用检测方法,以保证检测方法覆盖海航典型机载雷达装备。增加ARINC429、1553B航空总线检测、ATE、故障诊断等内容,以保证检测课程适应部队检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教学仪器从七十年代电子管仪器,跨越到GPIB程控台式仪器和VXI/PXI程控模块仪器,以保证检测仪器符合部队检测仪器的发展。

三、以海航ATE和部队配发仪器为标准,加快更新雷达检测课程教学仪器

2008年前,青岛校区航空雷达检测实验教学仪器多为70年代学员学习部队已经淘汰的电子管仪器,学生学习兴趣全无。2008年以来,以海航ATE和部队配发仪器为标准,校区、系、教研室、课题组累计投入200万元购置程控仪器,表1给出办学转型前后航空雷达检测教学仪器对比。

教学仪器选型依据ATE程控仪器和部队实际情况。目前海航多数机场配备了自动测试系统ATE。2004年至2011年青岛校区先后为海航研制了运输机、轰炸机、教练机等多种型ATE。在建设检测课程实验模块时,购置航空雷达检测仪器,一是尽量选用海航ATE中广泛采用的各种程控仪器。二是选用海航部队修理厂配发较多型号的仪器。这样通过本课程20多学时测量仪器操作使用,缩短了院校与部队检测仪器的差距。生长干部学员具备较强的测量仪器操作能力,能够完成航空雷达性能检测工作,迅速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求。

四、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建设符合岗位任职需求的航空雷达检测实验室

机载PD火控雷达实验室是校区“2110”第二批重点建设实验室之一,主要围绕机载PD雷达为核心建设。2008年根据海军现役机载雷达情况,确定海航装备最多的国产PD雷达为典型教学装备,积极向海装机关申领S型样机XX雷达。配套液压系统、冷却系统、电源供电系统。在实验环境上进行电磁环境、静电环境、噪声环境设计,建设微波暗室,防止电磁波反射,产生多路径效应,影响雷达性能检测。二是保护人员、设备安全。静电环境设计主要解决机载雷达和检测仪器工作时静电释放通道,保障雷达装备和检测仪器的安全。建设内置独立吸音室,隔离液压泵和供电电源噪声,给航空雷达检测提供良好环境。在2008年底建设成功机载PD火控雷达实验室,借助相关检测仪器,实现“机载XX雷达”400小时定检所有性能检测项目,主要包括雷达不同工作模式脉冲宽度/PRF、第一本振信号频谱纯度/杂散检测、24个跳频点频谱检查、发射激励信号检测、雷达发射功率测试、雷达接收机灵敏度测量、雷达增益控制检查等。

2009年至2010年,为了解决机载气象雷达教学装备短板,课题组开始研制机载气象雷达模拟器实验室,提供海航三种典型机载气象雷达设备教学。在建设过程中课题组充分考虑航空雷达检测实验课程需求,在机载气象雷达模拟器实验室,增加检测实验课程教学功能,为此购置PXI机箱、双通道波形函数发生器板卡,可以提供气象雷达26.6 MHz中频信号、10 MHz中频信号、雷达正弦波、方波、矩形波等典型低频信号和调制信号、系统触发脉冲、AZ DR/AZ DR±90°天线驱动信号、DATA1/DATA2雷达数字视频等,解决机载气象雷达中频以下常见波形检测。

五、以提升岗位任职能力为目标,贴近实际,开设航空雷达检测实验课程

为了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校区、系、教研室、课题组通力合作,投入200万元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50学时,授课28学时,实验32学时。为此全新设计本课程实验,如表2所示。

在开设的8个实验课目中,其中12学时熟悉操作程控检测仪器和通用检测方法;8学时用于机载雷达性能参数测试,机载雷达性能检测基于部队神鹰火控雷达和机载气象雷达200小时/40小时定检内容设置性能检测项目,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64%。

六、结论

从教学内容与部队需求同步、教学装备与部队主战机种典型装备同步,到教学仪器与部队检测仪器同步,真正实现课程教学与部队实际三同步,岗位任职教育特色鲜明。以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为标准,以职业技能奠定为牵引,增加实操训练针对性。在检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更新检测仪器,不断追求检测理论和技术的先进性,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8.实验报告(二) 篇八

在我校师生积极参与和精心准备下,我们满怀信心开展爆破英语实验课程,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实验结果并不理想,深表遗憾。下面把我们的做法和经验教训与各位同仁及爆破英语课题组的领导和老师们分享。

一、问题背景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普遍存在用时多、效率低的问题。通常,英语教改从阅读入手,因而,集中记忆大量词汇成了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新课标所规定的大词汇量和阅读量要求,使英语教学任务的完成面临很大困难,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

英语单词在英语学习中是重要的。事实上单词记忆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记忆,另一项很重要的易被忽视的技能是对记忆的单词的反应速度。如果前期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则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容量,从而提高英语成绩;否则,再优秀的老师对词汇不能掌握的学生都会束手无策。同时事实证明,对于学生来说,英语差是学生导致双差的极其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些学习态度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学科成绩唯独英语成绩差,我们分析 ,不是他们不聪明,也不是他们不用功,而是不能解决单词的有效记忆问题。

二、积极思考

我校英语教学主要以任务型教学的研究成果为指导,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英语教材的不断变化及教学内容的更新,此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是由老师来自主决定英语单词重复背诵的时间和次数,不能解决学生个性化的记忆问题,因此无法坚持。事实上,每个人对每个单词的不同记忆状态下的遗忘时间是不同的,比如,基础好的与差的不同,记忆能力强与弱的也不同,从而造成了个体性的差异,很难用统一的方法来解决。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让我们想到,能否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生的根本的词汇记忆问题呢?此时,爆破英语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校领导及周鑫梅主任的亲自指导下,我们对爆破英语的设计理念、解决方案及其他学校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评估,对我校实施此项课程的时间安排、师资配备等影响因素也进行研究后,决定进行小范围尝试。

基于以上理解,我校准备积极参与到北师大远程教育“核心爆破英语”课题中,并使用 “核心爆破英语”课题中的单词网络课程,进而达到参与课题的学生单词量“爆破”增长之目的。

三、精心组织和准备

1. 石家庄爆破英语教师培训

我校实验开展前,周鑫梅和陈彦萍老师就赴石家庄参加爆破英语教师培训,了解本课题优势、实施步骤、基本流程和开题动员组织形式。其中爆破英语能给学生提供个性的学习平台,从而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记住英语单词,扩充单词量,锻炼听力,提高发音和口语水平等优势都让两位老师跃跃欲试。

2.我校教师培训

学校建立的以周鑫梅主任为课题组长的领导机构,快速建立实验组,通力合作,分工负责,扎实实施。我们特意挑选了责任心强并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陈彦萍、孔祥宇、李雅梅老师担任辅导教师,负责教学的组织、检查评估、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总结工作。三位老师同在高一年级,可以随时研讨、改进实施方案。她们对学生情况了解,可以更好地和参与实验的学生沟通,并及时通知实验组。

作为外国语学校,我校的教学处也全力支持这次试验过程,信息技术组的曹娟老师对我们的工作负责全面的技术支持。开题前面临最棘手的困难是计算机普遍存在反应慢,急需更新换代的问题,所以在参与试验老师的努力争取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次试验的60名学生有机会使用一个最新的微机室。机房里有40台液晶显示屏电脑,而这个微机室只是高三大型考试全保定市统一网上判卷时,或学生们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时才能使用,平时上微机课是不允许使用的。

3.学生开题动员

开始试验前,三位负责实验的老师商讨认为“爆破英语”所给的例句难度不适合英语水平太差的学生。所以,我们精选了我校高一六班和八班的六十个学生参与课题实验,所选学生英语水平中等的占50%,优秀的占30%,另外20%的学生比及格分稍高一些。我们认为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更丰富,更有对比性。对于这六十名同学,我们先进行实验指导,然后才是上机操作。

四、实验预期效果

核心“爆破英语”是北京师范大学安博教育发展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级“十一·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它是携手美国硅谷先进技术、遵循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规律开发出的一套科学的英语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收到词汇爆破、阅读跟进、练测结合、科学记忆、提高成绩的效果。 与传统教学、补习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一是省时、高效。时间只有二个月,掌握的英语词汇是高一全年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学生提前掌握了以后才需要学习的英语知识,大大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可流畅的阅读课外英语作品。有更多的时间主攻其他学科,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二是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标准化的“一对一”培训辅导。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一人一机,听、说、读、写、唱、演、游戏、竞赛交替进行,限时完成。边学习、边完成作业、边检测。比传统的师生“一对一”效率高出很多倍,学生能达到痴迷的程度。不需提前预习,也没有课外作业,是学习负担最轻的学习方式。

三是培训成本低,“核心爆破英语”不仅补习了当学期课程,提高了本学期考试成绩,还提前学完了三年全部的英语课程,识记了在校五年才能学完的词汇。所以,出现了整班小学毕业生能做中考试卷、成绩优异的奇迹。传统的补课方法一般只是补习当学期的知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不会补哪里。

四是老师也很轻松。老师主要是管理、引导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习系统本身也随即显示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班内名次)。只需简单备课,不需要批改作业和试卷。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教师的工作量还不足四分之一。

五、实验过程面临的问题及结果

有了软件和硬件的支持,学校各部门的配合,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正式开课实验。然而事情并不像期待的那样顺利。在第一次上课过程中就发现人为不可逆转的因素。

1.网络原因

这里的电脑虽新,速度虽快,可网速不能满足需要。据专门负责的微机老师介绍,此处的电脑上网受保定市教育局控制,所用的端口和学校的网络不是同一个,如果私自更改上网速度会造成保定市教育局网络瘫痪。当30名同学同时实验下载flash插件时速度极慢,需要长时间等待,又无所事事,心里很浮躁。有时学生禁不起长时间等待,总觉得下载出了问题,就选择关闭,可重新下载就等于重新等待。

2.电脑设置本身的问题

学校为了保护电脑不被学生恶意破坏,程序设定为不能保存临时文件。上第一节课下载完,退出自己的学习界面后,紧接着上第二节课的其他同学进入自己的账号时,又需要重新下载。

3.学生的现状局限

我校是全日制寄宿高中,学校各科课程安排紧张,统一学习爆破英语的时间本已不足,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以下问题:六班学生来自农村,大部分都没有接触过电脑,稍微有些障碍就举手提问,老师也是手忙脚乱;八班学生虽然来自于本市,但每周只有一天回家时间,除了完成各科作业外,加上家长对学生上网学习心存顾虑,同学们在家继续学习爆破课程的机会很少。

六、实验的反思

虽然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作为参与实验的老师,经过研讨和反思,提出以下几点,和课题组的各位专家一起思考。

1.和家长沟通

我校大部分学生家长的观念中都认为网络的害处远远大于益处,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所以,家长们都严格限制学生上网。在实验过程中,有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是不是有网上学习这回事。所以我们认为,除了要给学生老师培训外,还要通过某种途径让家长们了解“爆破英语”,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顺利实验。

2.电脑和网络支持

其实一般家里和办公用的电脑和上网速度都是可以参加“爆破英语”学习的,只不过我们学校确实是电脑和网络不搭。学生机房的电脑是2002年购买的,速度跟不上要求。配置电脑的新机房网速远远慢于老师办公室和学生学习用机房的网速。

3.学生基本的电脑知识

参与实验的学生要会基本的电脑操作,会修改密码,关键是懂得下载。

4.学习频率和时间

“爆破英语”的学习频率是以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设计的。由于学生寄宿在学校,而微机房资源有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因为其他年级的计算机学业水平测试中断学习2次,破坏了记忆规律,所以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七、结束语

实验结果虽然不像想象的那样完美,但“爆破英语”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案并没有问题,我们的实验老师对此是深信不疑的,否则也不会参加这次的课题。只不过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果能和家长好好沟通,走读的同学能在家每周进行2到3次的学习,效果应该会相当不错,肯定比只背课本上的单词效果好得多。因为他调动了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而且这个学习软件是音,形,意,例句和自我检测相结合。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还是希望有机会参与此实验,调整好我们的工作思路。我们对“爆破英语”充满信心。

附录2:爆破英语问卷调查

(爆破英语实验结束时,共发下去60份调查问卷,收回57份,现在把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摘要如下。)

1.爆破英语学习对你的英语学习有哪些帮助?(详写)

高鑫鑫:爆破英语使我的英语成绩大幅度提高,对单词的记忆更加深刻,通过反复练习,单词记得更牢,更准。

王瑞:有助于提高记忆单词的能力以及单词的发音。

于森:爆破英语让我对英语的学习有了时间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单词不断重复出现,可以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赵月:英语单词记忆的更清楚,对于单词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更加了解。

李秋月:帮助我巩固已学知识,提高了我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夯实基础,再次提升。

周智义:通过爆破英语的学习,我的发音比以前准确多了;记忆单词的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和其他同学比较,也增强了我的上进心。

潘林:单词发音更准一些,听力也明显提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养成了手,心,口并用的习惯。

吕梦谣:首先,用爆破英语学习大大增加了学习的新鲜感,让我不再感觉枯燥乏味。其次,爆破英语学习不再只局限于书本上,而是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电脑上,使我真正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最后:爆破英语学习时,提高了学习效率,不仅节约了时间,并且使记忆更为深刻。

管婷:使用爆破英语,让我对每个知识点都能充分掌握,还能大大提高我的听力水平。

李瑞迎:培养学习兴趣,强化单词记忆。以前背英语单词觉得枯燥,往往背上一两遍就进行不下去了,当时记住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爆破英语课堂中,电脑系统让我反复记忆单词,而且每一小节后就会自我检测,让我对单词记忆的非常牢固。同时,因为是网上学习英语,新鲜感浓厚,不知不觉提升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林晓颖:把握整体框架,有助于学习记忆。自主学习,弹性学习,既可以加深课本理解,又可以拓展书本内容和加大知识面。

2.你认为爆破英语还能从哪方面改善来取得最佳效果?

高鑫鑫:口语练习对发音进行纠正,提高能力。

王瑞:纠正发音。

于森:学单词时应该增加单词在句子中出现的频率。必要时将陌生的单词放置于语境中,让学生翻译,再给出适当答案。

赵月:可以加一些语法方面的知识。

李秋月:可以增加学生和老师互动的板块。

周智义:最好能和老师视频交流。

潘林:和名师视频对话。

吕梦谣:在进入学习前,步骤和程序更少一些。

管婷:在教学之余,设置一些智力问答或小游戏,使学习和娱乐结合到一起。

李瑞迎:尽可能再人性化,系统自动记录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每次登陆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和检测。

林晓颖:单词拼写记忆,整体记忆,不用死记硬背。

3.对网络与学科知识整合的这种学习方法有什么感想?

高鑫鑫:更加牢固。

王瑞: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整体提高成绩。

于森:这种方法利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赵月:让学生感到新鲜,提高学习兴趣,并取得更好成绩。

李秋月:很新鲜有趣,因材施教,方法很好。

周智义:可以帮助我们在网络上及时补充,帮助我们预习复习,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潘林:拓宽了学习途径,使我的知识储备更充足,清楚的知识网络使头脑更清晰,有利于英语的提高。

吕梦谣: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式,促使学习内容在学生脑子里更为具体化,有助于加深记忆。

管婷:很好,能够充分快速的学习。

李瑞迎:这种方法大胆而新颖,非常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同学,还应该想办法避免他们深陷网络。

林晓颖:充实课余学习,对课本起到补充辅助作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作为高中生,在时间、课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你认为学辅资料必要吗?若需要,较实用是什么样子?请描述。

高鑫鑫: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

王瑞:有必要。全部是典型的题目最好,可以简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于森:有必要,较实用的应该是题目不多,但习题有代表性,“言简意赅”的同步效果。

赵月:有必要,又对课本知识的解释总结,有解析十分清楚的针对章节的题目和答案。

李秋月:必要,多层次,由简入深,有历年考题分析,也有新题奇题。

周智义:有必要。较实用的就是能把知识点统一总结,能有较详细的解释。

潘林:必要。要有较详细的解释。

吕梦谣:必要。学辅资料不必补充太多的延伸知识,但应该包含将老师没有细节化的却是必考的内容。

管婷:有必要。紧追课本,知识点全,解析清楚,完整。题目设置全面,有针对性。

李瑞迎:有必要。要学习重点单词短语和语法,进行模块练习。

上一篇:中国梦财政梦个人梦“三梦同心”下一篇:技术部质量月活动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