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通用版

2024-11-18

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通用版(精选4篇)

1.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通用版 篇一

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推荐

各位副主任: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

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于2014年10月份正式启动,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及时确定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县政府于2014年10月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基本导向、主要内容、工作步骤和组织保障,同时围绕规划体系的构建确定了总体规划1个、重点专项规划22个、乡镇规划14个。二是强化规划编制的组织推进工作。及时成立了五河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委托安徽省经济研究院进行《五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经过多次调研和集中研究,起草了五河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和《规划纲要》初稿。

三是积极推进“十三五”重大项目库建设。为了有效支撑“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县政府谋划、储备、编报一批“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和推进的重大项目,分为农林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道路交通、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房建设、社会事业及民生工程行业领域,共x个项目,总投资规模x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x亿元。

目前,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总体顺利,具体进展情况如下:总体规划委托安徽省经济研究院编制,主要包括规划基本思路、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起草三个阶段,已相继完成了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和《规划纲要》初稿,并征求了县直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意见。现处在《规划纲要》初稿修改完善阶段。专项规划正在推进。县直各部门承担的专项规划和各乡镇、开发区承担的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少部分已形成初稿。

二、“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相关精神,县政府研究提出了“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形成了《规划纲要》初稿,主要包括“十二五”发展回顾、形势判断、战略构想和主要任务等。

(一)关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十二五”以来,我县深入推进“工业强县”、“统筹城乡”、“投资拉动”、“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深化改革,加强创新,推进转型,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每年跨越一个10亿元台阶,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全面提升。预计“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年均增长x%;完成财政收入x亿元,年均增长x%;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年均增长x%;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亿元,年均增长x%;人均GDP达到24672元。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41.4:26.3:32.3(“十一五”预计38.4:31.8:29.8)调整为31.2:34.0:34.8(“十二五”规划纲要预计为21.4:48.3:30.3)。预计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4.2亿元,年均增长x%,工业化率达到26.7%;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传统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金融、商贸、物流、房地产等快速发展,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x亿元,年均增长x%。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蔬菜产量均达到近x万吨,土地流转占比达到x%。

生态水城展现新貌。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以城市大建设为重点,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为保障,着力增强中心城区和小城镇综合承载力,城南新区建设加快,老城改造成效显著,中心城镇稳步发展,“一心三轴”城镇空间布局基本形成,皖北水乡的城市风貌初步显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6%,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9万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保障房建设成效显著,城镇人居环境大幅提升。项目建设取得突破。以省“861”和市“3461”重点项目为抓手,坚持扩大有效投入,狠抓项目带动,强力推进一批涉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重点产业的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徐明高速、104国道改线、五蚌路大修改造、园集大桥、漴河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顺利竣工,蚌五高速顺利开工,现代牧业、华芳纺织、富士控股、欧塑科技、皖商物流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村村通”、农村安全饮水、美好乡村建设、淮干行洪区调整等一批涉农工程成效显著。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坚持民生优先,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5年城镇非私营在岗职工人均工资达到4500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9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3.0%、16.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新农合等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14个乡镇卫生院和228个村卫生室建成。县规划馆、城南中小学和五和医院建成,龙河公园、新浍河公园等惠民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数字电视投入使用,县图书馆、老年大学、乡镇文化站等陆续建成。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和计生工作水平稳中有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以内。社会救助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灾有所救、困有所助的目标基本实现。

改革开放有效推进。加强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行政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水利林业产权市场化改革、农村“两权”抵押融资试点等相继开展,设立政府新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小圩、申集引进市场主体进行小型水利管护办法在全市推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15年个体工商户突破x户,私营企业达到x家,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超过63%。招商引资提质提效,五年累计实际到位县外资金x亿元;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x万美元,年均增长x%,外商直接投资达到x万美元,年均增长x%。

(二)关于“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加快发展、转型提质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进“双轮驱动”和“四化”同步,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着力强化生态文明,着力加强法治建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争当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排头兵。

(三)关于“十三五”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转型发展。围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主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二是坚持创新发展。积极营造创新氛围,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制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努力形成全社会崇尚、支持和参与创业、创新的风尚。三是坚持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促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四是坚持共享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促发展、惠民生,富民强县同步推进。

(四)关于“十三五”发展的战略。

工业强县战略。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推进产业协作配套,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中小企业,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城镇化提升战略。顺应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趋势,突出县域主体功能,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提高美好乡村建设水平,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和内涵。

项目带动战略。牢固树立项目优先发展理念,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入政策机遇,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引进,发挥产业项目对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作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项目投资提质增效,保持和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撑。

创新创业战略。倡导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引进培育创新主体,大力引导全民创业,集聚创新要素,健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打造创新载体平台,鼓励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利用,鼓励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强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

(五)关于“十三五”发展主要目标安排。立足我县县情,设计三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方案。1.方案分析。

方案一(GDP年均增长11%):基于对经济形势的保守预期。更多考虑我县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不高、园区发展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大、区域竞争压力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适度考虑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不确定性风险,降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推动力的预期。在此背景下,我县“十三五”GDP以11%的增速估算,到2020年达到268.6亿元,人均GDP达到38620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至21.7:41.1:37.2;投资和消费年均增长14%和1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分别达到34.7%和56%;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5%和11%,分别达到67665元和19700元。方案二(GDP年均增长13%):基于对经济形势的较乐观预期,研究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我县“十三五”GDP增速有望达到13%,到2020年总量达到293亿元,人均GDP达到42232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至19.9:42.8:37.3;投资和消费年均增长15%和13.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分别达到36.4%和58%;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和13%,分别达到69240元和21500元。方案三(GDP年均增长14%):基于对经济形势的乐观预期,基于“十三五”时期我县产业实力显著增强,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发展潜力持续发挥,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国家和省宏观政策适度宽松。在此背景下我县“十三五”GDP以14%的增速估算,到2020年达到306.1亿元,人均GDP达到44231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至19.1:43.6:37.3;投资和消费年均增长16%和1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分别达到37.2%和60%;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5%和14%,分别达到70840元和22500元。2.方案选择。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县政府研究认为,“十三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3%的方案二更符合县情和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具备现实基础,这一目标是稳妥的。“十二五”时期,我县GDP年均增长预计13.6%,2015年达到165.3亿元。“十三五”时期,我县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工业化、城镇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工业化主导作用将更加凸显,城镇化对拉动效应将显著提高,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预计GDP年均增速13%是稳妥的。二是对接省市目标,这一目标符合加快发展的现实要求。方案确定的13%的经济增速目标,约比全省预测的9%的平均增速高4个百分点,比全市预测11%的增速高2个百分点,既体现了发展目标的客观性,也能更加体现我县加快发展的现实要求。把发展目标定的相对积极一点,也有利于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发展信心。三是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一目标适度留有余地。我县经济总量基数低,尤其“十二五”后期受区划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拉低了基数,因此“十三五”经济增长的潜在空间大,提出更高的经济增速也有可能实现。3.方案二主要指标增长情况。

经济总量:GDP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20年达到293亿元。产业结构:三产比重调整为19.9:42.8:37.3,一产比重继续下降,二产比重大幅上升,三产比重小幅上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达到x亿元,五年累计超过11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到2020年达到11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x%,到2020年达到28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分别年均增长9%和x%,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初步预计,“十三五”时期,城镇非私营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2%,2020年分别达到x元和x元。

(六)关于“十三五”发展的重点任务。按照确定的“十三五”发展原则、战略及主要目标,我们提出了九项重点任务:

一是全力推进产业升级发展。强调产业发展核心,全力推进工业优先发展,实现服务业新突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发展。重点围绕城乡统筹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明确提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域和统筹城乡发展、构筑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三是继续深化开放合作。强调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打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深入推进区域合作发展,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强化对外贸易合作,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

四是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扩大有效投入,促进项目提质增效,促进社会投资,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五是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作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六是加快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七是全面建设法治五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社会政策体系,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建立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健全社会风险预警和应对体系。八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不断提升环境综合质量,努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三、关于下阶段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

下一步,县政府将在继续完善、深化思路的基础上,跟踪衔接国家和省、市“十三五”规划重要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加强力量、集中精力做好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一)持续推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认真总结好、宣传好“十二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切实利益。“十三五”发展规划思路要谋深、谋细、谋实,充分调动全县上下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广谋良策、广集众智、增进共识和汇聚能量的过程。

(二)建立健全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在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进一步加强力量,加快工作进度,全力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县发改委作为总体规划牵头负责单位,将集中全委力量,继续深化与规划编制单位的合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规划建议、规划纲要和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三)增强规划编制公众参与度。坚持“开门编规划”的工作原则,采取座谈会、研讨会、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根据规划纲要编制进程,适时安排好相关座谈会,充分保障规划编制内容和形式上的广泛性、科学性、合理性。

(四)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互相协调的原则,不断加强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深入实际、加强调研。同时,加强与省、市规划的衔接,争取省、市更多的政策支持。继续加强“十三五”重大项目库建设与完善,为规划提供支撑。十三五规划编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工作涉及面广,以上简要汇报请各位领导指正并提出意见建议。

2.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通用版 篇二

一、阳长镇概况

阳长镇位于纳雍县西南面,距县城30公里,距六盘水市约60公里,北与本县中岭镇相邻,西与新房乡相连,东与曙光乡接壤,南与水城县比德乡毗邻,纳水公路横贯南北,长兴公路连接东西,区位优势明显,系周边乡镇出境的交通要道,素有纳雍“南大门”之称。

二、“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强镇富民”为目标,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国民经济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全面进步。

“十二五”期间,我镇紧紧围绕“以工业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保质保量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的特色小城镇建设、阳长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核桃寨片区综合治理项目、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各项重大项目建设。实施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土地整理、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治等项目,整合资金,致力于镇、村面貌改变和基础设施改善。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经济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工作强势发展。镇内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改善,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项目建设用地难,招商引资形势严峻,有项目或项目扩建无土地,成为直接制约全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全镇经济总量还比较小,配套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落后,特别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由于镇村两级财力薄弱,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农田水利、道路交通、集镇建设等方面配套仍较落后,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规模、效益不到位。

三、“十三五”发展思路、定位及项目谋划

(一)发展思路及定位:

“十三五”期间,我镇将以生态优先、加快发展统揽全局,依靠工业强镇的基础,加大对交通、水利、生态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发展现代工业、加强城镇建设为主体思路,紧抓机遇,围绕建设工业重镇、商贸物流集散大镇、和谐新镇、生态城镇、乡村旅游等发展战略,加大项目投资,加快村庄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基本消除贫困,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伴随我镇工业发展,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刻不容缓。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小康路建设、村庄整治、荒山造林等工作成为我镇建设良好生态文明环境的重点工作。我镇将在“十三五”阶段广泛打造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一是认真做好镇区内石漠化治理和荒山造林等工作。二要继续加强纳水公路、长兴公路等交通干道沿线绿化和镇区内生产生活建筑等垃圾清运处理能力,加大对镇区内生产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力争在“十三五”阶段全面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生态文明新阳长。

2、全面发展小城镇建设。一是加大对老镇区内道路改造、维修投入力度,修建连接新老镇区的A、B大桥项目,开发建设沙坝新区,为促进我镇工农商贸行业社会经济发展和升级奠定基础。二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推进村组道路硬化建设,确保公共设施、美化绿化亮化、商贸农贸市场等得到完善,不断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三是加强对镇区内文化、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的提升工作。早日完成卫计服务中心整体迁移建设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建完善休闲文化广场;实现镇中心农贸市场转移;大力发展民众娱乐文化,丰富群众生活;提高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四是不断规范镇区街道工商农贸店铺及建房规划管理。不断壮大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坚决打击沿路、沿村乱建乱搭的违章建筑和违法占地行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3、突出重点行业升级发展。在“十三五”规划发展阶段。我镇将加大对工业、特色农业、商业的帮扶和管理。一是继续利用我镇现有资源优势,帮助我镇重点企业特别现有砂石企业做强做大。发展新型节能企业,充分利用电厂粉煤灰综合节能利用优势,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引入新型环保节能企业入驻,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和发展。二是促进特色种养殖业升级发展。全力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的种养殖业。着力打造促进以核桃寨村和堰塘村为代表的养殖业、海子村为代表的蔬菜种植业、堰塘村、丰家丫口村、滥木桥村及骂仲村等为代表的果、茶、中药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打造特色的精品果茶园。

4、实施创业强镇战略。一是我镇将继续以工业强镇为契机,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利用便利交通和快递物流基础,大力发展物流行业,建设物流集散中心。二是伴随工农商贸和交通运输业不断升级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优势,吸收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活跃行业经济发展。

(二)项目谋划规划:

“十三五”规划编制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工作要求高,必须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形成合力。结合我镇实际,镇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讨,决定突出项目支撑,做实项目谋划,争取更多的重大项目建设,拉动镇区经济发展,谋划了阳长镇未来五年发展思路,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拉动,完成杭瑞高速新房出口连接阳长公路建设,新老镇区链接大桥A、B项目建设、海子大塘恢复、硐口村及堰塘村小河流域治理、跳花坡村石漠化治理等18个重大项目建设。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责任大、时间紧、任务重。我镇将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统筹安排、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3.十三五规划编制会议讲话 篇三

一、把握大势,充分认识编制“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去年4月份,国家就召开了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和部署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去年9月份,主持召开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那么“十二五”规划执行的怎么样,“十三五”时期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的战略方针,顺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都要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中研究解决。因此,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意义非常重大。

一是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思考。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深刻变化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立足全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的正确判断,从9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发展的趋势性变化,明确指出全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速度、方式、结构、动力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省委王书记、市委张书记分别在省委全委扩大会议和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上,立足省、市发展实际,对新常态下全省、全市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分别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论断。深刻认识、准确把握这些国情、省情和市情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也是我们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据。我们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必须对顺应好、把握好、引领好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深入思考,把我市发展放在国际、国内发展的大背景下,谋划提出新常态下的思路目标、战略定位、任务措施等等,自觉做到因势利导、务实创新,牢牢抓住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

二是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是抓住政策新机遇的根本保障。“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以来,国家、省上为应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变化,针对各地区不同的发展方向,新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极强的政策方针。从国家层面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等“四个全面”的总体框架;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总体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等发展战略,构成了“十三五”时期国家的宏观政策新体系。从全省层面来讲,围绕《甘肃意见》的贯彻落实,省上大力实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等重大战略,全面落实“3341”项目工程、“1236”扶贫攻坚行动、“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等重大举措,奋力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生态、城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十三五”时期的政策导向基本明确。就我市而言,《__意见》站在国家和省级层面,明确了我市的发展定位、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省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实验区试点市、甘肃__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将全面推进,引洮一期及配套工程、兰渝铁路和宝兰客专、兰海高速__段、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引洮二期工程等重大项目为我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说,当前我市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编制“十三五”规划,必须牢牢抓住并用足、用活、用好这些政策机遇,为“十三五”发展建立健全政策支撑。

三是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是引领发展新趋势的行动纲领。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常态下的深刻变革中。在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张书记重点总结提出了6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即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扶贫开发由传统单一向综合创新转变、特色产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兴起并重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消费并重转变、招商引资由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向注重营造良好环境转变。围绕这6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如何把握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趋势,就需要我们通过编制“十三五”规划来做好路径设计,制定行动纲领。

四是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是破解发展新难题的必然要求。从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来看,“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将不仅受到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融资渠道不畅通、民生保障水平较低等老问题的制约,而且还会受到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性债务、企业债务违约等潜在风险加大,工业产出品价格持续低迷、企业去库存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不足,社会矛盾更加突出等一些新问题的影响。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困难更多、难题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必须深入分析提出破解这些困难和问题的举措,以确保“十三五”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总之,“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政策环境、阶段特征、基础条件、困难问题等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新变化,这些都对我们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积极主动、务实创新开展好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我们编制“十三五”规划,归根结底是要描绘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做好重点工作任务的总体谋划设计。因此,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做到全面系统、重点突出。

一要突出扶贫攻坚。“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我们要确保全市到20_年实现整体脱贫,另一方面,到,我市要努力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此可见,推进扶贫攻坚的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探索精准扶贫与“双联”行动协同共进的有效措施,依靠全社会加快扶贫步伐的举措,继续大力实施好“1236”扶贫攻坚行动。各县区、各部门在编制本地区、本部门规划时,要将促进扶贫攻坚作为重要规划导向,通过规划引导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倾斜,切实加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广电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扶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突破。

二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明显加大,虽然部分小区域气候正在逐渐变好,但是我市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十三五”时期,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空前加大,启动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省上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我市又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前所未有。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黄金期。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在规划编制中,要切实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五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__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当前,产业发展水平低、效益差仍然是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市上紧紧围绕中医药、马铃薯、草食畜牧业和蔬菜产业,以及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很大一部分内容都需要在“十三五”时期逐步落实。因此,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在规划编制中,要把落实好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科学规划实施区域产业开发体系,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力争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突破。

四要突出“四化同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是“十三五”时期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本质是“四化”互动,是一个整体系统,其中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因此,促进“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从目前我市发展趋势来看,“十三五”时期将步入城镇化率突破30%以上的加快提升阶段,工业结构将逐步迈进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针对这一情况,各县区、各部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要紧紧围绕促进“四化同步”来谋划实施项目,优化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布局。要积极引导工业经济向经济开发区加快聚集,大力发展科技水平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高、能耗污染小的新型工业经济;要大力推动供水、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及文化、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建设向重点小城镇和人口聚集区集中,努力提高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现代化推进力度的机遇,突出地域特色和主体功能,全力促进马铃薯、中医药、草食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要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培育新型业态的重点内容,将信息化建设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水平。

五要突出保障改善民生。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地,围绕提升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引导构建政府、社会机构、个人共同组成、覆盖城乡的社会化民生服务体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在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的基础上,在县城城区和人口集中行政村改造建设幼儿园,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普及三年学前教育。要切实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在“十三五”末达到95%。要全面实施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优化卫生基本条件,确保到“十三五”末,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同时,要继续实施好文化、养老等民生工程,加快提升民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各类保险标准,强化民生安全及价格监管,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改革创新,强化“十三五”规划编制措施办法

相对于以往的规划编制,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的难度更大,主要是因为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经济发展不可预见的因素也随之增多,变数更大。为此,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必须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

一是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十三五”规划要实现全面系统、科学合理、适应形势、突出重点、着眼长远的要求,就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各县区、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深入调研了解本县区、本部门、本行业发展情况、困难问题和舆情导向,特别是对一些关系全局、影响全局的困难和问题,要切实通过调查研究来提出破解的办法,并形成统一的认识,力争又好又快解决。各县区、各部门编制的每一个规划或者方案,都必须有相关的调研报告作支撑,调研报告要与规划初稿同时报送市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留存,作为我市“十三五”规划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必须履行法定程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而作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的“十三五”规划,是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履行法定程序。这项工作由市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政府法制办共同牵头负责,原则上全市总体规划和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必须履行5道程序,对于其他规划及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接相关部门、专家,尽快提出意见,印发各部门参照执行。各县区要参照市上安排履行好规划编制法定程序,并将情况说明与规划同时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是必须扎实谋划项目。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上的政策机遇,确保“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必须坚持以项目为载体。近年来,随着“3341”项目工程的深入实施,各县区、各部门谋划入库的项目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纳入全市“3341”项目库的项目已经达到5218个,总投资8276亿元。但实事求是地讲,这5000多个项目,有多少已经开展了前期工作?有多少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仍然是未知数。对“一句话”项目、“拍脑袋”项目、“没下文”项目,各县区、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切实杜绝在“十三五”时期再出现。市发改委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切实抓好新常态下的项目谋划工作,督促协调各县区、各部门,一方面对谋划生成的项目进行梳理分析,并及早开展相关前期工作,把项目做实做细;另一方面紧盯国家和省上政策导向,立足本地区、本行业发展实际,积极谋划一批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并及早完善相关材料,建立__市“十三五”规划项目库。

四是必须抓好规划环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这是《环保法》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二五”规划编制期间,由于国家和省上的相关要求下达较晚,基本所有的规划都没有做环境影响评价,甚至部分应该有环境影响 篇章的规划都没有相关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部分地区环境的不断恶化,国家和省上对规划环评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省政府刘伟平省长就我市环保工作作出的批示中,第一条就是要求加强规划环评工作。刚才,鹏珍同志依据市环保局的意见,对全市“十三五”规划环评工作也做出了具体安排,各县区、各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好相关工作。同时,市环保局要加强协调指导,对各部门做好这项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五是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事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也不例外。一方面,市发改委要加强与市委改革办的衔接,对“十三五”时期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面上安排,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并推动各县区、各部门抓好本县区、本行业领域的改革。另一方面,各县区、各部门要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举措统筹推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好“多规合一”等规划编制工作试点,努力提高规划编制工作水平。

六是必须加强衔接协调。编制“十三五”规划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必须将协调衔接贯穿于规划编制始终,确保我们编制的规划与国家和省市已经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如在编制全市总体规划时,要紧密衔接《西部意见》、《甘肃意见》、《__意见》等利好政策中已经明确的扶持重点和发展目标;在编制扶贫攻坚规划、城乡居民增收规划等时,要紧密衔接“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意见;在编制马铃薯、中医药、草食畜牧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紧密衔接国家一号文件和省上制定出台的“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意见,以及去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中医药、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和草食畜牧业、蔬菜产业发展壮大意见,避免发生各自为政、衔接不一致的现象。同时,要强化规划衔接协调,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强市级总体规划与省级总体规划、市级专项规划与省级专项规划的衔接,加强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与相关规划以及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城市规划的相互衔接,确保各类规划科学合理、目标一致。

四、通力协作,确保“十三五”规划编制顺利完成

编制“十三五”规划是对全市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准确定位、认真求证和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工作措施,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编制任务。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县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坚决克服“经济发展是硬指标,规划编制是软任务”的错误思想,把规划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抓紧抓好。各县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一把手要切实发挥好规划编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一名分管负责人,全面负责规划编制工作,合力推进规划编制顺利进行。会后,各单位、各县区要将负责人名单和联络方式尽快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市发改委作为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牵头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规划编制的协调、组织、督查职责,在与上级部门搞好衔接的基础上,注重加强与各部门、各县区的衔接配合,做好政策信息传递和规划编制释疑等工作。各县区、各部门要根据市政府确定的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明确各自职责,尤其是要认真抓好30个重点专项规划和7个县区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有力有序开展。同时,为确保总体规划与各县区规划、各行业专项规划相互衔接一致,市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适当的时候将抽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规划起草班子,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修改完善总体规划,被抽调人员的单位负责人要全力支持,积极配合,确保人员按时到位。

三要科学民主,广纳谏言。一个科学的规划,应当是一个以人为本、尊重民意、集思广益的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开展好“十三五”规划大家谈活动,广泛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等一系列座谈会,积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注重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合理回应公众诉求,努力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既是一个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又是一个民主参与、集中民智的过程。

4.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通用版 篇四

0 2020 年 “十三五”指标完成情况及“十四五”规划建议 稿

“十三五”以来,XXX 市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了 XX、省、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具体指导帮带下,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规划引领,不断提升基层民政服务水平,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发展基础更加稳固、结构更加优化、后劲更加强劲,各项指标均超预期目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日益增强。

一、“十三五”指标完成情况

(一)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志愿服务队 XXX 支,实名注册志愿者 XXX 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XXX%,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中志愿者注册比例 XXX%的目标任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 XXX 万余个,开展志愿服务时长 XXX 万小时,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出了突出贡献。出政策。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引导、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扎实

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流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了<关于加快推广和规范使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通知>的通知》等文件通知,就加强和规范志愿服务工作作出细化明确。搭平台。依托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以节日和重大突发事件为主轴,围绕扶贫、扶老、助残、助学、疫情防控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支持社工机构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推广“社工+志愿者”模式,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专业作用;采取“志愿者+APP”模式,开设社区雷锋广场或志愿服务广场,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及活动内容,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体系之中。抓规范。每年组织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操作培训会,开通志愿服务问题答疑热线,编撰发放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操作指南和常见问题处理规程;建立通报制度,不定期对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每月对各县(市、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数、志愿者人数、志愿服务项目数和服务时长等进行通报;严格开展社区及机关事业单位志愿服务队伍覆盖和党员注册审查评定,两项指标均达 100%。促长效。分区划片,明确标准,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常态化开展文明导乘、文明劝导、双捡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学雷锋活动月”“党建带群建”,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走访慰问困难群体等活动。组织“月评十佳”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并在各类网络平台、报纸上公示;拟制志愿者兑换服务及褒奖激励方案,将志愿者服务时长统计汇总,换算成积分,可以到街道、村(社区)兑换米、面、油、香皂、毛巾等生活物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挂号等服务,激发志愿者工作动力。

(二)慈善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XXX 获评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20xx 年以来,全市新成立慈善组织 XXX 家,有 XXX家社会组织(基金会)被认定为慈善组织。广宣传。充分利用宣传牌、小册子、“两微一站”等媒介,大力宣传慈善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和《XXX 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等各项政策法规,解读重点法律条款和群众关心关切热点;结合“中华慈善日”组织系列活动,开展优秀慈善典型事迹及个人宣扬,积极申报参加“中华慈善奖”等慈善表彰项目,推广我市先进慈善组织和慈善楷模,激发全社会慈善“内动力”。优服务。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培育慈善组织规范发展。制定慈善组织认定、公开募捐资格认定、公开募捐方案备案等事项的办事指南、服务规范和服务流程,配套《慈善组织认定申请书》《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申请书》《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申领表》《公开募捐方案备案表》等相关系列格式表格。严监管。严格慈善组织资格认定和公开募捐备案、管理,要求慈善组织定期公布捐赠收入和支出明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并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通过书面汇报、实地查看工作台账等方式,严密组织慈善组织年检年报。规范慈善资金使用,加强慈善组织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及时通报、整改出现的各类问题;运用好通报、约谈等手段等加强慈善项目监管,依法履行职责,坚决依法查处、严厉打击骗捐、侵占和破坏慈善财产等违法行为。倡捐赠。积极动员慈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力量、汇聚人民群众爱心,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

统,依法有序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定期开展扶贫济困、爱心捐助等慈善活动。20xx 年以来,全市各类慈善组织累计接收捐款XXX 余万元、各类物资 XXX 万余件(套)(不含疫情防控专项捐赠);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类慈善组织、各级红十字会累计接收疫情防控专项捐款 XXX 余万元、各类物资 XXX 万余件(套)。

(三)社会工作建设实现新突破。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广泛采取出台政策文件支持、提高工资福利待遇、鼓励参加职业考试、加强培训培养帮带等方法,不断发展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提升社工人才专业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XXX 家,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XXX 人(助理社会工作师 XXX 人,中级社会工作师 XXX 人)。出政策强支撑。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提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持有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每 350 户左右居民配备 1 名社区专职工作者” “对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的社区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另分别增加岗位补贴XX 元、XX 元、XX 元”,并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人员组成、进入渠道、能力提升、发展空间等作出明确。重宣传强引导。结合“社工周”“雷锋月”等时机,举办社工主题宣传展示活动,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科普,扩大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者的知悉度,让群众了解社工队伍、参与社工活动、成为社工人才。组织专题培训,积极引导社区工作者

等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考试和学历教育。提素质强能力。持续孵化培育新兴社工机构,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工机构开展活动,提高社工人才专业能力水平;组织社工专业人才参加“社工论坛”“社工专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社工人才助力脱贫攻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等辅导培训班,提升社工队伍知识储备;开展“牵手计划”、“十百千”工程、“三社联动”试点工程建设等项目,与省内外优秀社工机构对接,协同开展活动,在实践中丰富服务经验、提高专业水平、开拓发展道路。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志愿服务发展方面。一是社会认同不够深入。部分群众对志愿者事业缺乏了解、存有偏见,误解志愿者是“出风头”“博取名利”,借服务“作秀”和吸引社会关注;有的把志愿服务当做“政府购买服务”,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有的志愿服务对象把志愿者当作免费或廉价劳动力。在志愿者受到误解、斥责和责骂时,无处诉说,难以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自主参与不够积极。志愿服务主要按照各级要求和工作任务开展,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因素,没有吸引和汇聚民间资源和社会力量,欠缺富有活力的民间志愿组织,导致居民对志愿服务意识淡薄,参与积极性不高。三是服务人员不够专业。一方面,大多数志愿者不具备专业服务技能,只能从事比较简单、缺乏专业技术含量的“大众性”“劳力型”志愿服务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实际从事的也非本专业志愿服务。四是培

育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大多数志愿服务组织仅能完成志愿者的统一注册,尚未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项目机制和档案管理制度等,志愿服务团队凝聚力不够强;同时,部分未注册但也在开展活动的志愿者,因无固定组织管理、监督和引导,长期处于地下、游离、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慈善事业发展方面。一是行政色彩浓厚。慈善事业的开展仍以政府主导为主,慈善组织和各级政府联系过于密切、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过高,有的慈善组织甚至就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由政府在职或退休人员主导的,以类似于政府部门的运作方式和思维逻辑来开展慈善工作,难以突破机关工作的固定套路,其组织机构、管理思想和理念长期得不到改善创新,缺乏专业人才,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技能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慈善组织的发展。目前全市 XXX 家慈善协会均由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兼职负责运行管理,因精力有限,每年仅开展例行性的慈善活动,年接收捐赠金额均在 XXX 万元以内(不含疫情防控专项捐赠),同时还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二是政策不够清晰。慈善组织监管多以行政监督居多,尚未建立健全的行业自律机制,缺少捐赠资金物资使用方面的规范监督,缺乏对违规行为的具体惩处措施;没有激发出民众对慈善组织监管的积极性,除部分捐赠人和少数社会热心群体外,民众普遍对慈善组织正常工作缺乏兴趣,主动参与监督的热情不高,导致慈善组织在接收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上做的不够。同时,配套完善的慈善工作体系尚未形

成,如“慈善组织的认定”“慈善公开募捐方案备案”等,仅有事项的办事指南,缺少政策文件予以明确规定具体流程,基层普遍反映对慈善工作了解的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自然也不够支持。三是社会公信欠缺。一方面,浓厚的“官方”背景、行政手段和时而出现的负面新闻,降低了个别慈善组织的公信度,拉低了人民对整个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同时,由于捐赠人不愿意自己捐赠的资金用于慈善组织管理运转上,部分慈善组织为了维持自身运转和吸引民众捐赠,可能会采取不公开信息、部分公开信息甚至“做假账”的行为。另一方面,部分慈善组织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审计机制,其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慈善组织内部结构失衡,制度章程“成为摆设”,造成少数慈善组织有时会做出一些违背公益慈善宗旨和捐赠人意愿的错误决定,在慈善捐助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可能出现侵占、挪用捐赠款物的现象,加之目前网络发达,稍有负面消息便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全国”,使得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效率经常被质疑。四是资金来源有限。普遍的慈善观念尚未形成,除特殊时期和特殊事件外,民众主动了解慈善组织、参与慈善捐赠的积极性不高。据了解,目前大多数慈善组织捐赠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赞助、慈善组织内部人员或亲朋好友的捐赠以及行政色彩的募集等,没有充分调动民众捐赠的积极性,难以广泛吸纳社会慈善资源,也缺乏慈善义卖、义演等多元化募捐方式的组织经验和实际行动。目前全市 XXX 家慈善组织中,年接收捐赠收入达百万的仅 XXX 家。五是管理经费制约。《慈善法》《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

明确,“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三)”,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管理费用最高为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二十,并设置了 20 万元的下限。对部分小型慈善组织来说,因每年接收捐赠有限,没有公开募捐资格反而更“划算”。如,按年总支出 200 万元计,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管理费用最高为 20 万(26 万)元,没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管理费用最高可达 40万元。目前全市 XXX 家慈善组织中,仅 XXX 家慈善协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占比 XXX%。

(三)社会工作发展方面。一是认识不清。民众普遍不知道“社会工作者”是做什么工作、有什么条件要求的,或把“社会工作者”错误理解为“志愿者”,或片面理解为“社区工作人员”,或简单理解为“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甚至连部分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也说不清自己的身份。二是支持不力。一方面,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不足,部分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机关、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也没有明确规定相关职位的从业者应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有的设立了社会工作岗位,但存在岗职不符、职责不清等现象。另一方面,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较少,社工机构规模小,难以与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形成紧密联系,社工机构生存存在一定困难,社工人才得不到培养锻炼。三是分布不均。从地域分布来看,社会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在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较少;从岗位分布看,社会工作人员大多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社会组织工作的人员较少;从业务领域看,从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卫生和社区建设的社会工作人员居多,从事医疗、司法、教育、婚姻家庭的较少。四是人才不多。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总量偏少,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基本没有专业毕业生,虽年年倡导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但通过率不高,一定程度影响了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的进程。五是激励不够。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建立了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提出了关心关爱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办法举措,明确对取得证书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给予 200-1000 元岗位补贴。但对社会工作师的引进和奖补不够明确,对未取得证书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和不在社区工作或不属于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没有相应的补贴,也未建立统一规范的考试补助机制,社会工作者普遍收入不高,职业吸引力不强。

三、“十四五”规划建议

(一)志愿服务发展方面。一是出台实施细则。健全认定、考核、激励、表彰等制度,对加强和支持志愿服务组织、优待志愿服务人员的具体举措作出细化,对侮辱、妨碍志愿服务活动的行为明确具体处罚措施。二是加强宣传引导。不断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宣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引导人们尊重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三是建强专业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吸收专业人才参加志愿服务,积极鼓励广大志愿者参加各类技能培训

和资格考试,合力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水平。四是完善培育机制。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监管,建立志愿服务社会评价体系,抓好志愿者基本常识培训和活动前专业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志愿服务资金募集、投入保障和人身保险等机制。

(二)慈善事业发展方面。一是摒弃行政色彩。打破现有部分慈善组织运行模式,推进“政会分开”,明确慈善组织与行政机关不得合署办公,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领导职务不得由现职公务人员兼任,培育更多慈善公益主体。二是完善法规体系。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慈善组织认定、慈善公开募捐方案备案等具体程序,规范慈善资金使用,加强慈善组织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建立慈善组织考核评估制度,及时通报、整改出现的各类问题。三是强化监督监管。严格落实了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规定,健全“民政部门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组织内部自我规范”的多元化监督体系,对款物募集、管理、使用、增值等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督,提高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度。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宣扬慈善活动的意义、成效,弘扬慈善精神,营造浓厚慈善文化氛围,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引导人们自觉参与慈善活动,主动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监督。五是统一经费标准。统一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和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仍按上年末净资产确定不同比例),引导慈善组织主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推动发展慈善长效事业。

(三)社会工作发展方面。一是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利用各种时机、场合,大力宣扬社会工作的职责定位、价值意义和取得成就,引导广大群众尊重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工活动,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号召力。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方案或实施意见,就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选拔晋升以及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力度作出细化明确,加大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比例,推动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人才健康发展。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具体目标,推动各部门和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强本系统、本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健全激励体系。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加大人才引进和奖补力度,鼓励更多社会工作者报名参加职业水平考试,调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0 2020 年 在全县 某领导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0 3670 字范文

刚才,各位领导、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发展谈了很好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国家宏观大势的了解,体现了对 X 县情实际的把握,体现了对 X 发展的期盼和负责,体现了对X 的热爱和感情,这对于进步修改完善好《规划》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请起草组对会上各位领导的发言及会后收集到的各位领导的意

见建议,进行认真的搜集、整理、汇总、吸纳。应该说起草组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总体看,目前形成的这个规划纲要框架基本合理,思路比较清晰,也比较符合上级要求和 X 实际。接下来,请 X 县长牵头,发改委负责,尽快按照这次会议要求,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在深度、厚度、特色上下工夫,增强科学性、前瞻性、引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广泛听取各阶层、各方面意见,成熟后提交政府常务会研究、报县委审定后提交县人代会审议。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编制“十四五”规划是县委、政府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县人民关注的一件大事。作为中长期规划,“十四五”规划对我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将发挥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引导作用。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对于 X“十四五”期间推动科学发展、循环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实现追赶超越,争取国家和省市各方面的支持,至关重要。

一要结合自身实际体现特色。我们的规划一定要立足自身,发挥优势,激发潜能,符合 X 实际,体现 X 特色,既有前瞻性、引领性,也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要一看就是 X 的规划。一要体现 X 特色的发展路径。X 是限制开发的主体功能区,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保护生态、加快发展、改善民生都是我们最大的责任、最紧迫的任务,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县情。我们立足县情提出的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战略,是符合生态文明建

设理念和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的,也是与 XX 提出的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理念相契合的,在实践中证明是可持续的,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思考如何按照 XX 五大新的发展理念和省市新的要求,结合 X 实际,在坚持中赋予新的内涵,谋划新的支撑,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与生态融合互动,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更加符合县情实际、更能体现 X 特色的发展路径,避免同质化,促进差异化发展。

二要放大生态 X 的竞争优势。生态 X 是我们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在“十四五”期间要挖掘潜力,壮大优势,引领全市、全省、全国 X产业发展。我们 X 资源是全国一流的,也是 X 名符其实的“X”,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 X 产业打造成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十四五”我们要在 X 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突破,占领高地,要推动 X 产业向高端产业迈进,有标准、有品质、有含金量,真正是绿色健康的,做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从粗放发展向高端、集群、链式转变。比如,我们的 X 茶和 X,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步在扩大和提升,但我们的产业规模、发展质量、综合效益与富民强县的目标还有差距,“十四五”要更加突出主导地位,要有强有力地举措,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提质,提升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度,提高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真正使两大产业既富民又强县。比如,我们 X 中药材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还处于开发链的低端,“十四五”要在 X 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上下功夫、求突破,使生物医药产业成为 X 产业新的增长极。

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地域文化是我们的特色,要立足“XXX”旅游品牌,按照打造 X 一流旅游目的地和山水休闲度假养生胜地的目标定位,采取“党政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突出“生态、休闲、养生、文化”四大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善、突出旅游文化挖掘、突出旅游商品开发、突出旅游宣传推介,统筹推进茶旅一体化、休闲养生一体化、观光体验一体化和游购娱一体化,努力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新格局,做特、做优、做强 X 旅游业。要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推动 X 三产发展的有力抓手。

三要发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的引领带动。天猫 2019 年双十一,全天成交额达到 XX 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 X%,X 双十一单日网上销售额突破了 X 万元,再一次证明了“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和每个人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对消费的巨大拉动作用。“十四五”要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和新型业态的培育,把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作为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带动健康养生、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业态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总之,在规划编制中要立足我们的优势,把最大的潜能激发出来,大胆去想、科学论证、求实去干。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弥补短板。

近年来,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民计民生得到较大改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县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够优、产业质量效益不高、重大项目

支撑不足、需求拉动不够强等等。民生改善上也存在一些差距:在社会保障方面,还有占全县总人口 X%贫困人口没有脱贫、X 万城乡居民处于低保水平;在教育发展方面,城乡教育资源还不够均衡,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在医疗卫生方面,全县卫生医疗机构床位数仅有 X 张,医疗卫生资源还不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得到根本缓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乡道路等级不高,区域交通环线还没形成,还有近X%的行政村群众没有用上优质安全电,等等,这些都是发展中的短板。一方面要充分总结“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用“十三五”的成果坚定我们的发展信心,用“十三五”的成果激发我们的发展潜能,一些好的思路和做法要坚持,保持规划的连续性。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县情,找准问题,抓住矛盾,看清差距,明确补上什么短板、突破什么瓶颈、解决什么难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最大限度争取获得更多项目资金支持,把影响发展亟待拉长的短板和缺项一一补齐,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要谋划重大项目强化支撑。

我县财力薄弱,要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仅靠我县财力支撑不可能实现。只有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才能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更快,民生改善就更好。编制规划,其实也就是提出项目、研究项目、编制项目。项目的谋划程度和争取数量直接决定着我县“十四五”期间发展空间与成效。要紧盯国家“十四五”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 10 个方面的突破重点,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进一步策划、筛选、论证一批重大项目,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和对策建议进入中、省、市层面的规划,为增后劲、促均衡、上水平提供支撑。同时,要了解掌握我们没有规划而上级有安排的项目,市上在编制规划时,为加快我县旅游发展,就为我们编制了小飞机直升机场项目。比如,在社会事业方面,国家全面放开二孩后,随着学龄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对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大,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带来的变化和需求,要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上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提前做好规划布局。

四要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突出改革创新、思想解放,要突出转方式、调结构,要突出生态文明和扶贫攻坚,要突出追赶超越、稳中求进,要突出对外开放和协调发展。一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分工要求,扎实做好本行业、本领域的编制工作,需要联合编制的专项规划,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搞好配合。各位分管副县长要亲力亲为,督促检查,严格把关;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必须亲自挂帅,专人负责。同时,各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服从县发改局的总体安排。二要加强宣传,广纳谏言。要提高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进一步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要邀请专家参与

上一篇:反邪教宣传月活动方案下一篇: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