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旗谱》有感

2024-10-16

读《红旗谱》有感(共12篇)

1.读《红旗谱》有感 篇一

感受奋斗

——读《红旗谱》有感

在教室里无意间看见了黑板上方天天与我们一起上课的国旗。想起了《红旗谱》。

想起了那里面无法无天的恶霸冯兰池。

想起了那斗争的小虎子朱老忠。

想起了那一辈一辈的农民、知识分子,为了“反割头税”和“二师**”,拼上了命也要斗争的故事。

毫无预兆地,一丝淡淡的愁漫上心头。

又一次看到那本书,轻轻掀开封面,慢慢回忆这故事,渐渐想,激动如同火山爆发,“轰”地一声点燃了心头的火,看着书中白底黑字,耳边不仅仅是自己的心脏吸收血液的声音,仿佛还有那些人物的说话声。

闭上眼睛,似乎看到了,看到了那一个个奋斗的人们。唇角弯出了一个弧度,我感觉得到。

我感觉得到,我想笑。

眼眶却又红了,眼角漫上一丝水意,我感觉得到。

我感觉得到,我想为他们,为那些死去的却活下的,活下的在文案中让人永远必须要记住的人们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那一代一代啊。

叹息从左心房蔓延,渐渐从心中扩散到身体。

想着想着,书页从右手脱落,一下子翻到了最后一页。

“这句话预示:在冀中平原上,将要掀起波澜壮阔的风暴啊!” 就是这个不是结局的结局,让我年年想想念叨了好长时间。思绪被外面倏地鸟叫声拉回。

不禁要感叹,那时候人们的坚韧。

想起了现在,又对比着从前。

觉得那时候的人们,真的不容易。

想问问那时候,法律起什么用?

发自内心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

是那时候的斗争,换来了现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同样是孩子,想起了儿时的大贵二贵,想起了运涛严萍。想起了同样该在和平天空下享受童年,享受快乐的孩子。却又悲伤了。

又想起那些抗击的胜利,却又是想笑。

心里默默想着,以后当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一定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去拼,用智慧去拼,坚韧地拼。

那是一种精神。

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精神。

又想起了那喜欢说“出水才见两腿泥”的朱老忠。

合上书,又看到了那庄严的三个大字,红旗谱。

又是一种轻轻地愁与淡淡的喜„„

2.读《红旗谱》有感 篇二

我国明代不仅造园活动有较大的发展, 造园理论也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特别是计成所著, 并于崇帧七年 (1634年) 刊版印行的《园冶》 (1) 一书, 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计成, 字无否, 江苏苏州吴江县人, 生于明万历十年 (公元1582年) 。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 而且能诗善画, 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园冶》共三卷, 第一卷卷首冠以《兴造论》和《园说》, 是全书的纲领和立论所在, 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 《园说》阐明园林用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在十篇的论述中, 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 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 而屋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

《园冶》一书的精髓, 可归纳为“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两句话, 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说明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 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 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 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 经过艺术剪裁, 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 又不露斧凿的痕迹。

例如在园林中叠山, 就“最忌居中, 更宜散漫”。亭子是园林中不可少的建筑, 但“安亭有式, 基立无凭”。建造在什么地方, 如何建造, 要依周围的环境来决定, 使之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 使环境显得更丰富自然。例如在厅堂前置山, “耸起高高三峰, 排列于前”, 那就是败笔。长廊是游览的路线, “宜曲宜长则胜”, 要“随形而弯, 依势而曲或蟠山腰, 或穷水际, 通花渡壑, 蜿蜒无尽”。楼阁必须建在厅堂之后, 可“立半山半水之间”, “下望上是楼, 山半拟为平屋, 更上一层, 可穷千里目也”。

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 再现原物, 而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 又高于自然, 尽可能做到使远近、高低、大小互相制约, 达到有机地统一, 要体现出大地的多姿。园林有的似山林, 有的似水乡, 有的庭院深深, 有的野味横溢, 各具特色。如苏州拙政园, 经过造园家的巧妙布置, 这一带原来的一片洼地便形成了池水迂回环抱、似断似续, 崖壑花木屋宇相互掩映、清澈幽曲的园林景色, 真可谓“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佳作。“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是《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 亦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因”是讲园内, 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园冶》说:“因者, 随基势高下, 体形之端正, 碍木删桠, 泉流石注, 互相借资;宜亭斯亭, 宜榭斯谢, 小妨偏径, 顿置婉转, 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而“借”则是指园内外的联系。《园冶》特别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借者, 园虽别内外, 得景则无拘远近”, 它的原则是“极目所至, 俗则屏之, 嘉则收之”, 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 使视线越出园垣, 使园之景尽收眼底。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 古寺凌空的胜景, 绿油油的田野之趣, 都可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 为我所用。这样, 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 随机因借, 就能做到得体合宜。

计成所阐述的造园理论与具体经验, 不仅对研究古典园林非常重要, 而且对于今天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卷一《兴造论》里, 开篇作者就提出:“世之兴造, 专主鸠匠, 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强调了“主人” (即相当于今天的建筑规划设计师) 的重要性。其后又说:“半间一广, 自然雅称, 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第园筑之主, 犹须什九, 而用匠什一, 何也?园林巧於因借, 精在体宜, 愈非匠作可为, 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需求得人, 当要节用。”更是强调了主持造园规划设计人的重要性。

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计成做规划设计的过程。

计成说:“相地, 立基。”首先对项目要进行定位, 对基地各要素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规划设计的原则、设计的依据及设计的理念。

园基可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等。计成说园地只有山林地区为最好, “园地惟山林最胜, 有高有凹, 有曲有深, 有峻而悬, 有平而坦, 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但也各有偏好———“古之乐田园者, 居于畎亩之中;今耽丘壑者, 选村庄之胜”, 且不同的园基有不同的情趣———“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园, 不第便于乐闲, 斯谓护宅之佳境也”, “江干湖畔, 深柳疏芦之际, 略成小筑, 足征大观也”。

“相地”是从卜邻、究源、察地等几个方面考虑。卜邻就是选择园地时, 要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 包括地理位置、地貌条件、林木植被及周围的构筑物等多种因素。主要考虑“因借”的因素。“倘嵌他人之胜, 有一线相通, 非为间绝, 借景偏宜;若对邻氏之花, 才几分消息;可以招呼, 收春无尽”。

究源, 指探究水的源头———“卜筑贵从水面, 立基先究源头, 疏源之去由, 察水之来历”。水也宜合理利用, “临溪越地, 虚阁堪支;夹巷借天, 浮廊可度”, 且“架桥通隔水, 别馆堪图”, 隔水接以桥梁可以另建馆舍, 从而形成很好的对景关系。

察地亦包括植被。“多年树木, 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 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 荫槐挺玉成难”。

作者最后强调“相地”的原则要因地制宜, “相地合宜, 构园得体”。

先相地, 后立基。先要布置厅、堂、阁、室等屋宇的位置, 然后因地制宜, 考虑“宜亭斯亭, 宜榭斯榭”, 再后“开土堆山, 沿池驳岸”, 间杂植物配置。植物配置不但讲究“栽培得致”, 随季候的不同有所变化, “曲曲一湾柳月”“遥遥十里荷风”“编篱种菊”“锄岭栽梅”“寻幽移竹, 对景莳花”“桃李不言”, 而且强调了植被随季节变化的重要功用性, “一派涵秋, 重阴结夏”。

对于局部小地形的构筑, 作者提倡“高阜可培, 低方宜挖”, 才能达到“适兴平芜眺远, 壮观乔岳瞻遥”的境界。

立基的顺序, 要按重要性。接待客人的地方, “厅堂”先定, 必须正中, 光线要好。“古者之堂, 自半已前, 虚之为堂。堂者, 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 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然后可以布置“室”等起居用所。一般“书房”也比较重要, 应优先选择位置。要满足幽静、优雅、敞亮等要求, 要能激发灵感。“书房之基, 立於园林者, 无拘内外, 择偏僻处, 随便通园, 令游人莫知有此”。

沿这些重要建筑布置游“廊”, 设计观景路线及视点。“廊基未立, 地局先留, 或余屋之前后, 渐通林许。蹑山腰, 落水面, 任高低曲折, 自然断续蜿蜒, 园林中不可少斯一断境界”。

考虑路线时要依据景点位置, 景点位置要考虑视点及观景路线, 并互动调整。“寻幽移竹, 对景莳花”, “高阜可培, 低方宜挖”, “围墙隐约于萝间, 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楼凭远, 纵目皆然;竹坞寻幽, 醉心既是”。

游廊、亭、榭、花径构成了游园的路线与节点。“花间隐榭, 水际安亭”, 这是造园中构成风致的要素, “斯园林而得致者”。但“亭安有式, 基立无凭”, 选地立基并无准则, “惟榭只隐花间, 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 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 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 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 非歌濯足”。说到游廊, 或蟠山腰, 或穷水际, 通花渡壑, 蜿蜒无尽, “斯寤园之‘篆云也’”。

厅、堂、书房等建筑应考虑窗的位置, 确定对景。“桃李不言, 似通津信;池塘倒影, 拟入鲛宫”, “疏水若为无尽, 断处通桥;开林须酌有因, 按时架屋。房廊蜒蜿, 楼阁崔巍, 动‘江流天地外’之情, 合‘山色有无中’之句”。

同时设计园林构图布局, 这两者相辅相成。在构图中, 作者始终强调造园要追求画的意境。“园说”篇中提道:“窗牖无拘, 随宜合用;栏杆信画, 因境而成。”在“村庄地”中作者描绘:“桃李成蹊, 楼台入画。”在“掇山”中作者又重申:“深意画图, 余情丘壑。”从而最终达到“景到随机”,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景观专项设计是对于规划内容进行深化的阶段, 与施工紧密结合, 如屋宇的做法 (包括门楼、厅、堂、斋、室、书房、亭、台、楼、阁、榭、轩、卷、广、廊等) 、花径做法 (乱石路、鹅子地、冰裂地、诸砖地等, 还包括具体的很多花样) 、装折做法 (栏杆、屏门、仰尘、风窗等装饰物件) 、门窗、墙垣、掇山、叠石等。还有一些诸如匾额、对联、题词等由文人游园时有感而发完成, 如红楼梦大观园题词等。

规划设计的过程, 最有价值的有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方面是怎么做。规划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作者以中国古典诗画为底蕴, 以实践为基础, 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 为后世的园林设计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摘要:《园冶》集中体现了中国园林的传统造园思想, 影响远及海外。本文旨在对其造园精髓思想加以提炼, 力图变换一种视角, 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将其加以剖析、引申, 希望有益于我国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园冶》,精髓,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年5月第2版.

[2][美]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年7月第1版.

3.读《菜汤》有感 篇三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很简单,但它给予人们的启示还未结束。要是女财主还活着的话,也许至今仍不会明白塔齐娜的话。因为毕竟她是女财主,不是塔齐娜,不是和塔齐娜一样的穷人。对她来说,盐——是微不足道的。她有钱,要多少就能有多少。这样廉价的物品不值得去珍惜。看看现实生活中,“女财主”似乎越来越多。在学校学习的我们,由于学习机会来得太易而不予以重视,有的人反而感觉读书是在害自己,不是好事情。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对于父母和没有学习机会的同龄人是那样的不可理喻,那样的无法理解。父母会说:“你们为什么不认真学呢!当初……”没有学习机会的同龄人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学呢,要换成我的话,我一定会……”

女财主永远不会明白塔齐娜的感受,毕竟她不是穷人。对于塔齐娜来说——盐,真的是太奢侈了,太重要了。瓦夏的离去,难道不是为了能换来那“微不足道”的盐吗?她因失去儿子而痛心。但瓦夏毕竟已经离开了她。现实是残酷的,现实又是真实的。面对冷冷的菜汤,盐并没错,所以她还得喝下它。感受那淡淡的咸味,也只能在这淡淡的咸味中去找回失去的孩子。

现实生活中,像塔齐娜那样相似遭遇的人还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把求学看成一件多么遥不可及而奢侈的事啊!他们拼命地勤工俭学,想方设法地向着目标努力,放牧、劈柴、劳作……无一不是想换回那一点点的“盐”,那是如此的珍贵。

我们希望已尝到了那菜汤的人别埋怨它的咸或淡,那样的机会来得并不是很容易;也希望尚未尝到菜汤的人不要放弃,生活有许许多多不得意需要你努力跨过。

4.读《一面五星红旗》有感 篇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读书时,一天他去漂流,举着一面五星红旗后就出发了。可是,不料筏子漂到了水势最急的一段河面,被激流卷得无影无踪,他也在筏子上晕倒了,他走了3天3夜才到了一座小镇,在求食时,面包老板想让他用一面五星红旗换取面包,可是他就是不肯,在公路上晕倒了。好心的老板送他到医院,承担了药费,并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插在鲜花丛中的五星红旗显得更加鲜艳。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感慨万分。那位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情怀让我感动,在困难面前,他仍不肯低头,把五星红旗当成了中国人的尊严,为了祖国的尊严,宁愿放弃让自己存活的机会。这种爱国情操让人佩服,更让人觉得伟大。

一想到这位中国留学生在饥饿难耐中,却意志坚定、绝不把五星红旗换成面包,这让我佩服,又让我惭愧。以前,妈妈为了让我多劳动,就跟我谈成了“合同”:我每干一件家务,就给我2元做报酬。而且为了考验我的毅力,总在我干活时,拿些零食来诱惑我。每一次,我都经不住妈妈的考验,总在半途中跑去拿零食。家务也总是干不成,最终的报酬也都落了空,而留学生在国家尊严和充饥两个选择中,毅然选择了国家尊严,保卫了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那是我们中国人的尊严啊!想到了留学生爱国旗胜过爱自己,在自己情况困难时,也不丢弃国旗,不会视国旗妨碍了自己会让自己行动不方便,把五星红旗当作自己来对待。我读到那里时,心里又想起了往事。有一次,去外地游玩时,因为觉得手中的国旗碍事,便顺手把国旗扔在地上,当我回头走了后,却感到心里很难受,也异常后悔。回去后,五星红旗的光芒总在我眼前闪动,到现在我都后悔莫及,也自责了很久。如今读了这篇文章,我更加为当年的事愧疚了。也让我更加钦佩这位中国留学生。

5.读《红旗飘飘引我成长》有感 篇五

肉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你把生命的能量和欲求

转化为不朽的精神

这是张笃德写给杨靖宇及抗联英雄们的诗。

胃是什么?什么是胃?

胃就是人体的消化器官,是肉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乃“六腑”之一。

正常情况下,我们吃进食物,胃经过一系列的消化后把食物转化成能量传导给身体。胃,也是一个极其“娇惯”的器官,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为痉挛、病痛而罢工。可见,人要想好好工作就必须先把胃伺候好了。

可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我们无法想象像杨靖宇将军一样的抗联战士的胃是什么样的:在1940年2月,杨靖宇和400余人陷入日军“讨伐”队重围,最后只剩下杨靖宇一人,敌人让他投降,可他壮烈殉国。残忍的日寇只能割下杨靖宇的头颅,剖开他的肺部,可是,敌人发现他肠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根本就没有一粒粮食。

震惊!震惊!还是震惊!这些有着强烈意志品质的人怎能吃下这些“食物”而不投降?因为,他们人人长着一个“中国胃”!

当日蹄踏上我们的祖国,杨靖宇将军和战士们饮松花江水,食树皮野菜。当日本兵的子弹呼啸而来,杨将军和战士们穿越在茫茫雪地,脚穿乌拉草鞋。面对敌人的诱惑,他们没有投降,面对敌人的围剿,他们没有投降,面对弹尽粮绝,他们依旧没有投降。

吃着树皮,啃着雪渣,这群战士以大无畏的精神面对绝境,因为他们是一支有着理想的,这群军人人人长着一个“中国胃”!

6.读《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有感 篇六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这是一个神话般的传奇,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带着对红旗渠精神的好奇,我翻开了《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这本书,开篇“人工天河”——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深深吸引了我,把我带进林县,带进了当时那个年代。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历时10年建造起来的一条“人工天河”。1960年2月开工,1965年4月总干渠竣工,1966年4月三条干渠修建竣工,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完成。红旗渠工程渠道总长1500千米,灌溉土地达到54万亩。它的不易是在不可能的时间完成的不可思议的工程。三年的自然灾害是1959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那个时候人们群众连吃顿饱饭都是奢望,大家还要上山拼命凿山挖洞修渠,为什么?因为林县人民缺水严重,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看了让人心痛。民国初年,任村桑耳庄有位叫桑林茂的老汉,为了全家能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吃上一顿饺子,天不亮就到离家十几里的黄崖去担水,由于人多、泉水小,等了一天才接满一担水。而在腊月,才刚娶进家门的新媳妇在家等着老公公担水回来煮饺子,左等右等不回——等到天黑才终于在半路迎到了挑满水回家的老公公。天黑山路不好走,小脚一滑,一桶水全洒在了地上。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发现了上吊自杀的新媳妇……这一桶水摧毁了这一家人对于生活的全部勇气和希望。因干旱缺水而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留给当地人灾难与贫穷。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已不单纯是一个水利工程。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有形的物质载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伟大象征。红旗渠精神是新的时代精神的基础,影响着新的时代精神的思维品质和精神风貌。时代精神总是立足于现实实践的,总是在一定民族实践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我们才能够摆脱困境,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之上,我们才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根源于社会实践的,具有时代性特征、实践性特征,但这种时代精神深层次上是由民族精神所决定和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而红旗渠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弘扬红旗渠精神,既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把红旗渠精神的优秀传统熔铸到时代精神中去,红旗渠精神,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林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县。“引漳入林”的红旗渠工程,是林县人民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修小型水利工程到修大型工程的过程。兴水符合林县县情,兴水就是为林县父老乡亲办实事,兴水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群众从兴办水利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更加热爱党,党指向哪里,群众就干到哪里。

红旗渠为什么能建起来?就是靠的一种理想,靠的一种精神,靠的一种信念。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缺水盼水,不管天大的困难,不管万难的险阻,一定要把漳河水引到林县来,这就是林县共产党人的信仰,体现着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

总书记讲,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红旗渠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力量。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关键时刻,探讨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今天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对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红旗渠精神:一是要心怀梦想,坚守信念;二是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三是要依靠人民,万众一心;四是要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五是要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7.读《教育小语》有感 篇七

《晏阳初教育论著选》指出:要做一个“现代人”, 一方面不要忘本, 换句话说, 就是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一方面要应用欧美的科学, 要有驾驭自然的本领, 一扫从前那种靠天吃饭、信赖命运的行为, 换上一副创造新天地的气魄, 这才能有办法。古人说:“民为邦本”。一个共和国的基础稳固不稳固, 全看国民有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到相当的教育, 能够和衷共济, 努力为国家负责, 国基一定稳固。

杰斐逊《反对愚昧无知运动》一书中说:“除了教育外, 任何东西都不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和幸福。”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国家富强在于开启民智, 人的发展取决于教育。国家的强大, 人民的幸福与教书育人密切联系。一个国家, 少年强则国家强, 少年兴则国家兴。作为一名教师, 一名普通的教育者, 我深感肩上担负的重任。要真正地与孩子很好地相处, 你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上的特点, 懂得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孩子喜欢具体的东西, 不能理解比较抽象的道理, 所以无论是什么东西, 以生活化的形式出现, 其效果总是令人满意的。就如:

一、生活化、趣味化的课前研学单

学生毕竟是孩子, 更多的是喜欢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东西, 或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知识。我们都是数学老师, 我们都经历过布置预习作业, 该做的会做, 不做的还是不做, 甚至久了, 都不做了的情况。不怪学生的不完成, 而是我们的作业真的提起不了他们的兴趣。所以我的课前研学单虽也有知识性的东西, 但是我更多的是将知识结合到生活中去, 提高课前研学单的趣味性和神秘性, 激起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比如本学期, 我在教学负数的时候, 知道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 就在研学单中提出:“今天的温度是多少?我记得去年6月份时是20°C, 它们区别在哪?能分别说出它们的意义么?”还有, “一个朋友, 最近买房, 钱不够, 找银行贷款了20万, 于是其他朋友都叫他“负二贷”, 这是什么意思?”等等。这比让学生预习了解什么是负数, 负数的意义等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比如教学简算时, 我会提供我的购物清单, 让学生通过笔算, 找出最好的计算方法, 研究简算的技巧, 也让他们知道简算在生活中如何使用。

学生的想象和创意是无限的, 得力于家长和网络, 在得到我所想让他们知道的知识同时, 他们给我的意外却也是巨大的, 尤其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

二、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

课前研学单的设计, 我会根据工作日与节假日进行设计, 工作日的设计偏于理论和研讨, 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得到了解, 而节假日的研学单我更侧重于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般在这个时段, 我会布置很少的理论作业用于巩固知识, 将大部分作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教学表面积的时候, 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认为太简单了。在假期我就布置任务, 让同学们去测量学校的门卫室, 我们要刷门卫室的里面。结果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直接 (长×宽+长×高+宽×高) ×2算的, 有算五个面的, 有减去门窗的, 甚至有人考虑到房檐的等等。在课堂上, 各小组就开始争论谁对谁错, 一个一个发言, 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不足, 找到最合理的。当最后的结果出来时, 我知道是我上场的时候来, 所以在作出结论前, 我告诉他们,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有的时候是生活的理想化结果, 不要以为我们学了知识, 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我们要谦虚谨慎, 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 这才是真正的学会了、学懂了。

其实任何学科的教学只要我们用心, 只要我们善于了解孩子, 只要我们善于关注他们的需求, 引起他们思考, 就都能上得让他们所喜欢, 上得富有美感, 上得带有生活的启迪。

8.读鲁迅《立论》有感 篇八

人是有智慧的高等灵长类动物。人不会像动物那样对周围环境和发生的大小事件只是被动接受。人有思维,会思考,对客观事物或问题,或多或少总是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人有语言,有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的能力,还有通过语言与同类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欲望。当人类不停进化,社会不断进步,以至发明了文字之后,人们也开始使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了。人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立论的条件,需要和能力。

然而,中国人是最怕表态,最怕站队,最怕“立论”的。

赵高指鹿为马,就是典型的逼人立论的手段。到底是鹿是马,只要是视力正常,智力健全,具备基本常识的人,都不难得出答案。但关键在于,这绝不仅仅是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要向一个拥有野心和势力的残暴强权者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选择站队的重大抉择。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从强权,固然能保全性命与前程,但实在是有违良心;遵从良心,反对强权,就必须要有牺牲性命的觉悟。而不表态立论的人,若不是自身拥有足够的地位和实力能加以牵制,或是让人忌惮到无法逼迫的明泽保身之辈,就只能是被视为墙头草加以消灭以防后患的炮灰了。

上下五千年,无数血泪铸就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一旦“立论”,就意味着将自身乃至整个家族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赌桌上,买定离手,不可更改了。押对了,飞黄腾达;押错了,血本无归;两边押注,立场不坚定,左右不讨好,犹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两边都不押,难以独立生存。所以说,立论,难!

鲁迅《立论》中老师讲的故事更有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

“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这其实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最通常的做法是说些好听的、祝福的话,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好。将心比心,大喜的日子谁也不想触霉头,何必惹人不痛快,给自己找麻烦呢?

但小孩子大多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磨光了棱角,所以《皇帝的新装》里才有了唯一的真话。

鲁迅《立论》中纯洁而善良的“我”,心存道德良知,胸怀美好愿望,向成人提出了让自己纠结的问题: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两不得罪,又保全自身,这问题成人是怎么解决的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he,he he he he!’”

“这孩子呵!”——怎样?您可以自己想。

“您瞧!”——瞧什么?您想瞧见什么就瞧见什么。

“那么……。”——那么啥?您想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

“阿唷!哈哈!Hehe!he,he he he he!”——打什么哈哈?我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说了。

我给出了基本的句式,留给您去填上最让您满意的内容。

我没有说慌,也绝不会遭打,更不会被跨省。

我们只是平凡的大多数,趋吉避凶成了本能和生存法则。有人说:“别跟我谈理想,戒了。”所以,真理、道德、良知,在生存的现实面前那就是浮云啊浮云。

所以,群众表示情绪稳定,淡定围观,悄悄路过,被采访也只会说:“我是来打酱油的”。

如果哪天网络实行实名制,我想,还有多少人会出来“立论”?恐怕都成了万年潜水艇了吧。

9.读《红旗谱》有感 篇九

一、巍峨太行丈几许,蜿蜒渠水行千里 巍峨太行丈几许,蜿蜒渠水行 太行丈几许 渠水 经过这次参观,我们都被太行山的雄伟和这鬼斧神工的“人工天 河”深深的折服,为这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所感动。红旗渠地处河 南、山西、河北三省的交界处,全长千余里,蜿蜒于太行山区崇山峻 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刚到入口处的时候,望着眼前的高山,想着马 上就要将这巍巍太行征服于脚下,我们感到特别的兴奋。起初的道路 还算平坦,路上观山看水甚是惬意。直到我们来到了“一线天”“二、线天”。以前游览的很多景区也都有“一线天”,其实也就是观观景罢 了,这次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个“线”的窄度——仅容一人宽、甚 至有时还会卡着身子爬过去,再加上没有尽头的台阶和冰冷的铁链,无数次的心里在默念: “怎么还没有到头啊?!”经过了一个多小时艰 辛的攀爬,我们终于顺利登顶,望着脚下的太行山,望着山下的美丽 的红旗渠和秀美的村庄,心里面说不出的兴奋。下山的时候,踏着脚下一级级的石阶,很多人抱怨石阶太窄,宽 度不一,只能侧着身一点点的往下挪。走着走着一个问题由然而生—

—如今的红旗渠是人工开发过的,尚且如此险峻,当初是怎么开发 的?

二、山高路窄多艰险,十年开山美名传 山高路窄多艰险,十年开 这个人间奇迹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林州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重重困难修建起来的。10 万人苦干 10 个 春秋,削平1250 个山头,架设 152 个渡槽,凿通 211 个隧洞,共挖 砌土石 1515.82 万立方米,建成总干渠长 70.6 公里,灌区渠道总长 4013.6 公里,建成了这个“世界第八奇迹”。红旗渠的施工期正值三 年自然灾害时期和“文革”时期,修渠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技术 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自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林县人凭借自 己的智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障碍——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水泥自 己制,没有炸药自己造,不会技术从头学;他们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 难,住工棚、住窑洞、住石崖、住石洞。最困难的时期,每天每人只 有六两粮食,为了填饱肚子,他们上山挖野菜,下河捞水草充饥。在 这样的困境下大

家还苦中作乐,风趣地作诗吟唱“蓝天白云做絮被,大土绿草做绒毡,高山为我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为了修建红旗 渠,许多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一些重伤致残,他们用血 肉之躯乃至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英雄赞歌。最终,林县 人以一县之力,凭着原始的工具,艰苦奋斗了十年,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千秋伟业。“红旗渠精神”是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

承的。在安逸的和平时期我们尤其不能忘记这可歌可泣的“红旗渠精 神”!

10.参观红旗渠有感 篇十

参观红旗渠给我最深的感受是,红旗渠的修建,迄今发挥效用造福于人类四十余年,这一工程的伟大享用于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红旗渠是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的修建成功,就是依靠群众力量,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观点。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根本。

红旗渠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豪情壮志。红旗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事业的感召力,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大力弘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不可缺少的凝聚力。

11.读《示儿》有感 篇十一

爱国诗人陆游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热切盼望着收复失地。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告诫自己的儿子:“我本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到来时,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的父亲。”

读完这首诗,其他爱国诗词又在耳畔响起,深深地震撼着我: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岳飞的《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林升的《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焦虑……

想着这些爱国诗词,我的脑海中又闪现出一个个光辉的人物形象:苏武牧羊十九载不辱使命,郑成功带领军民浴血奋战收复台湾,王二小将日寇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这些诗词、人物激励着我们,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真本领,将来保卫我们的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12.读《江村经济》有感 篇十二

《江村经济》通过一个村庄的全面描述, 从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在当时环境下中国江南乡村的生存、发展及幻灭的历程。全书共分十六章。纵观全书内容, 可划分为四部分:第一步部分是第一章, 本章是全书内容的引子, 也是对内容的总括。本部分内容虽然不多, 但语言凝炼易懂, 观点鲜明, 意蕴深邃。作者用一句话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即“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 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并且确信, 中国在即将遭到日本全面侵略的时刻, 中国“不管过去的错误和当前的不幸, 人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定“将再一次以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上”。第二部分是第二章, 本章从地理、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概括调研的内容, 并指出调研的原因, 尤其看重经济的原因, 因为“开玄弓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由此作者认识到“在中国, 工业的发展问题更有其实际意义, 但至今没有任何人在全面了解农村社会组织的同时, 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这句话说明在中国农村乡村工业的重要性和它存在的必要性, 研究它将具有重大意义。第三部分是第三章至第十五章, 分别从家庭关系 (第三四章) 、邻里关系 (第五六章) 、生存方式 (第七至十三章) 等几个方面, 描述了该村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第四部分是第十六章, 作者根据上文所述, 画龙点睛、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农村的根本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 作者认为, “但当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 农民起义便发生了”, 纵观中国历史, 除去北宋中期发生农民起义外, 几乎所有农民起义都发生在一个王朝的末期, 鲜明地印证了作者观察问题的睿智眼光和深刻洞察力。如果没有共产党用先进的理论改造这些“饥饿”的人们, 在当时的环境下, 中国革命成功的机率极小。虽然, 作者不是一个革命者, 但以学者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一是改进技术;二是社会再组织;三是“最终取决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并且把这个艰巨的任务寄托在“有能力的科学家和政治家”身上。

作者在《江村经济》中虽以叙事为重, 但考查其深层含义, 不难看出作者的独运匠心, 巧妙地把自己的观点置于字里行间。

1.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

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 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位于太湖附近的开弦弓村, 由于气候适宜, 水源充足, 自然条件优越, 适宜于水稻的种植和桑蚕的饲养, 因此, 一直以来水稻就成为当地人们的主要作物, 又因为便利的水路交通, 蚕丝业也成为“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 且“农民从事家庭蚕丝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作者以事实证明了中国农村混合型的经济结构,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决了一般人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的说法, 从当时农村看来, 中国是农工业大国, 只是农村工业是分散型的, 未能使人易于觉察。

2.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根源论

《江村经济》主要从农村乡土经济的崩溃上进行了分析, 乡土经济的崩溃激化了“传统里早就潜伏着土地问题”, 这是因为“中国的租佃制度并不直接建筑在土地生产的剩余上, 而是间接地建筑在农民兼营的乡土工业上”, 且“地主并没有丧失它收地租的权利……相反的, 因为西洋舶来品的刺激, 更提高了他们的享受, 消费增加, 依赖于地租的收入也更不能放松”, 这就加剧了乡土工业的崩溃, 沉重打击了中国“地租”的基础, 于是, “佃户们眼里的收租者却变了, 成了来要他最后一颗谷的催命鬼。”可见, 乡土经济的崩溃是阶级矛盾激化的根源。

3.对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壮大的认识

作者认为:“如果人民不能支付不断增加的利息地租和捐税, 它不仅将遭受高利贷者和收租人税吏的威胁和虐待, 而且还会受到监禁和法律制裁。但当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 农民起义便发生了。也许就是这种情况导致了华北的‘红枪会’, 华中的共产党运动。如果《西行漫记》的作者是正确的话, 驱使成百万农民进行英勇的长征, 其主要动力不是别的, 而是饥饿和对土地所有者及收租人的仇恨。”费老从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 初步得出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和壮大的原因, 尽管缺乏全面和本质的分析, 也丝毫不影响作者认识和判断问题的可贵之处。

4.造成农村经济萧条的根源

一般认为, 农村经济萧条是源于内外交困和阶级的压迫, 但作者却有独到见解:“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 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在这个村里, 当前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 经济萧条并非由于产品的质量低劣或数量下降。如果农民生产同等品质和同样数量的蚕丝, 他们却不能从市场上得到同过去等量的纸币, 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费老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了外来因素挤压了中国农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导致中国乡土工业的衰退, 造成农村经济萧条。

5.为中国农村走出困境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虽然, 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具体使用“两步走”一词, 但结合上下文, 作者却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乡村经济发展必须“两步走”的战略思想。第一步是社会再组织问题。作者同样主张“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的“改革是必要的, 也是紧迫的, 因为它是解除农民痛苦的不可缺少的步骤, 它将给农民以喘息的机会, 排除了引起‘反叛’的原因, 才得以团结一切力量寻求工业发展的道路。”在这里可引申为对国家进行重组的问题, 有了这个前提, 才能有一个和平的环境, 进行工业发展。第二步是恢复农村企业, 发展中国式工业。作者把前者看成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 而后者对前者的有效组织和发展壮大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作者把当时“合作社”的实验看成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它将对“中国乡村工业的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江村经济》一书的以上特点, 可看出作者对现实社会认识是何等深刻、独到, 即使今天看来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稍微有些美中不足的是, 作者对有些观点缺乏进一步论证或认识问题带有片面性。对此,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发展模式点到为止, 缺乏进一步理论总结及论证。作者在书中提出, 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虽然, 作者用大量篇幅从事实上分析了开弦弓村的经济发展模式, 但并没有进一步进行理论总结、分析与论证, 据有不明确性、不彻底性、不完整性。后来, 作者又经过12年的考察、分析和总结, 才于1948年所写的《乡土重建》中, 对此问题作了明确的界定和论证, “中国从来不是个纯粹的农业国家, 而一直有着相当发达的工业。可是, 传统的工业并不集中在都市里, 而分散在无数的乡村里, 所以是乡土工业……乡土工业在劳力利用上和农业互相配合来维持农工混合的经济。也只有这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才能维持原有的土地分配形态……同时也是传统的地主们收取产量一般的地租, 并不引起农民的反抗。”至此, 作者鲜明地提出了农村经济结构模式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这种观点, 当时并不为某些同行所理解、承认和接受, 但等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 乡镇企业不同时代对乡土经济的不同称呼) 在农村雨后春笋地出现, 并不断发展、壮大,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这时许多人才认识到乡土经济的威力和潜力, 也才认识到费老的真知灼见。第二, 阶级矛盾根源分析具有偏颇性。作者在分析阶级矛盾的根源时, 主要从乡村工业的崩溃上探讨, 并指出崩溃的原因是“完全由于西方工业扩展的缘故”。这种观点具有很大的偏颇性, 我们知道, 任何事物的最终变化都是由内因所引起, 外因仅仅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当时, 西方社会经过几次技术革命, 工业飞速发展, 国家日益强盛而中国执政者昏庸无能, 不思进取, 盲目排外, 致使国家愈来愈落后。再加上中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墨守成规, 因循守旧, 固步自封, 夜郎自大, 最后是新技术难以推广和应用, 这样两者中一升一降, 一强一弱, 在那“强权即公理”的国际社会中, 列强中国的侵略和掠夺自然加重了国家的贫穷与落后。但是, 当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 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与壮大, 并没有因西方的更加强大而把我们挤垮。可见, 只有如此, 外国的强大不但不是坏事, 反而能为我所用。

河北有一句民谚“种地交上粮, 活像自在王”, 此句谚语说明中国旧时国家管理模式是“无为而治”, 城市对农村的管理与约束相对较弱, 即像毛泽东说的“中国农村能脱离城市而独立存在”。那么, 在《江村经济》一书中, 在实践上也鲜明地表现出中央政府及中心城市急欲摆脱中国旧有的管理模式。文中写道:“国民党政府在纸上写下了种种诺言和政策, 但事实上……它不可能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和措施来进行改革。”在这里, 作者透漏出一个信息, 即国民政府也进行过种种改革, 欲在农村“试图建立起强有力的抽取农村资源的基层组织体系”, 满足日益增大的国家开支, 但在当时环境中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几千年来惯有的管理模式, 凭国民党的党政力量无法撼动它的根基。

除此之外, 作者之所以有这部专著问世, 其直接原因在于费老家姊费达生在开弦弓村帮助农民建立了合作丝厂, 这是中国当时实业救国、科技下乡的典型事例之一。从另一方面来说, 也表明了中国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看到中国城市与乡村的隔阂。他们认为, 消除这种隔阂, 必须进行一场改良运动, 早在1919年, 孙中山就建议, 在工人、农民中促进合作企业。对此进行躬身实践的教育上有陶行知的教育下乡, 经济上有费达生与其师的科技下乡。另外, 粱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对理论的实践在解决农村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等方面, 勾勒了一幅农村新社会的蓝图。有了这些运动, 就能实现农村城市有效连接, 最终拯救中国, 走中国化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从中国整体上探讨国家的出路。费老在书中提出:改变乡村工业的困境, 必须实现技术下乡。对此, 费老追求了一生, 改革开放后, 相继提出株洲模式、温州模式等, 就是先前理想实现的结果。

当然,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江村经济》也有一点遗憾, 即散文化的写法折扣了理论价值, 未能使著作理论性表征化和系统化, 需要作者及读者进行解读, 才能知晓其理论内涵和价值所在。在现代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上, 多数学科起源和兴盛于西方, 原因就是他们的著作观点鲜明, 体系完整。中国古代各学科也有丰富的理论, 但却没有影响力, 原因在于理论大多蕴含于文章内容之中, 必须经人注解方使人明白。比如, 《江村经济》这部著作“是对一个样本进行微观分析”, 企图通过“局部”揭示“中国绝大多数……村子……居于共同的过程”。对此, 作者仅是点到而已, 没有结合自己的大量调查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的理论。后来, 弗里德曼由于受此书的影响和提示而构建出“微观社会学”概念, 后经弗思 (他与费老都是马林诺夫斯基德弟子) 的发扬光大, 成了一大理论体系。为什么作者未能建构出这一理论框架, 其机会让西方“夺”去了呢?我相信, 如果中国历史上的理论家也像西方那样善于逻辑分析和归纳, 善于总结理论, 那么这个功劳一定是费老提出而非西方人了。列宁说过一句话:“真理, 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走的一小步, 真理也就变成了谬误。”笔者给其改变一下则是:中国的理论, 哪怕是再向前迈一小步, 我们在理论建构上就不会做“跟屁虫”了。

这部著作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今人好好学习和研究, 我就现实中论文写作再谈一下看法。

《江村经济》一书被作者的博士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称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并说“此书有一些杰出的优点, 每一点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发展。”其导师从本国的立场和学术的角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那么, 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 有两点值得学习, 一是文风朴实。作者无论叙事说理都极力避免那种晦涩、拗口的语句, 皆以简明流畅的语句写出, 叙事言简意赅, 说理明白易懂, 即使没有高深知识的人, 也能看懂。二是引用不多。今天的一些学者在著书立说时, 大肆引用原文, 如果把这些原文抽掉, 原有的内容所剩无几。而《江村经济》作为博士论文基本无引文, 不但没有受到批判, 反而受到其师的高度赞扬。原因何在?用费老的话说就是他把它当成了历史来写, 意思就是费老是用自己的“心”去写的, 而现代人则是用“手”去写的, 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没“东西”了。

总之, 本文在归纳《江村经济》一书的写作特点上, 提出了作者在书中暗含的寓意, 以此为基础, 把它与其他观点作了简要比较分析, 得出作者探讨理论工作的同时, 更加注重现实的发展, 尽管某些观点存有片面性和不彻底性, 但仍能做到实践中探讨问题, 问题来自于实践, 这对当今某些知识分子投机取巧、空话连篇、浑水摸鱼提出警醒, 并希望产生中国本身的大理论家。《江村经济》一书仅仅是一个引子, 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与探讨, 即用我们自己的思想去注解它, 结合我们的创造, 建构出中国自己的上乘理论。

摘要:《江村经济》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用英文根据实地调查所写的一篇博士论文。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通过对江南小村开弦弓村的描述, 阐明了乡村经济存在的状态、发展模式及崩溃衰败的根源, 并指出乡村经济发展的途径、方法与出路。本文结合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 运用比较的方法, 重新对《江村经济》一书的部分观点进行了归纳和阐释, 除说明本书的一些观点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外, 对作者某些偏颇性的观点做出了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重新归纳和界定本书的部分观点, 例如, 农村阶级矛盾激化的根源、乡村经济两步走战略, 等等。

关键词:农村,乡土经济,江村经济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1.22-238.

[2]甘阳.《江村经济》再认识[J].读书, 1994, (10) .

[3]费孝通.乡土重建[M].上海:上海出版社, 1948.82-84.

上一篇:我国消费税改革的思考下一篇:规避五大数据安全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