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系统服务项目

2024-09-24

档案管理系统服务项目(共9篇)

1.档案管理系统服务项目 篇一

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评级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评级档案,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评级项目档案是指委托初次评级项目在业务承接阶段形成的评级档案和作业阶段形成的评级档案,主要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部分。跟踪评级、主动评级、研究报告、评级方法、业务内控与管理制度等项目档案管理参照本制度进行。

第三条 评级项目档案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管理;业务发展部门秘书负责业务承接阶段所形成评级档案的归档手续;评级作业部门的部门秘书负责本部门所承做评级项目在作业阶段所形成评级档案的归档手续。综合管理部档案管理部门应负责将同一项目在业务承接阶段和作业阶段的档案合并存档。

第二章 档案的收集

第四条 评级作业部门秘书负责督促本部门分析师收集委托评级项目作业阶段形成的所有档案资料。其中,标准评级项目的初评按照《评级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附件一)进行收集,标准评级项目的跟踪评级按照《评级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跟踪评级)》(附件二)进行收集;非标评级项目的初评按照《非标评级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附件三)进行收集;非标评级项目的跟踪评级按照《非标评级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跟踪评级)》(附件四)进行收集;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初评按照《资产证券化评级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附件五)进行收集;资产证券化项目的跟踪按照《资产证券化评级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跟踪评级)》(附件六)进行收集。数据更新和报告重出所形成的资料并入初评或跟踪评级存档。

档案收集范围:

1.《评级协议》(仅适用于委托评级项目);

2.《主承销商出具的集团企业认定函》(无主承销商的委托评级项目和资产证券化项目除外);

3.《委托评级项目流程控制单》(仅适用于委托评级初评项目)或《评级报告作业流程控制单》(仅适用于主动评级项目、跟踪评级、数据更新与报告重出作业);

4.《工作方案》,包括评级资料清单、访谈提纲(仅适用于尽职调查方案中安排了现场访谈的情形)、尽职调查表及现场工作方案;

5.《尽职调查报告》、《访谈记录》(仅适用于尽职调查方案中安排了现场访谈的情形);

6.《信评委委员评审意见及信用等级表决表》; 7.《信用评审纪要》;

8.复评相关材料(仅适用于存在复评的情形),包括《复评申请》及复评补充资料、《复评评审纪要》、《复评报告修改搞》;

9.《信用等级通知书》(适用于委托评级项目的初评、跟踪评级)及《信用等级公告》(适用于公开发债评级项目的初评和跟踪、主动评级项目,以及协议约定公开披露的非公开债项评级项目);

10.经核稿人员、分管高级分析师(可由部门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兼任)、部门总经理(部门副总经理)、评级总监(或其授权人)签字的《评级报告终稿》(加盖公司公章的纸质版报告);

11.《信用评级机构评级作业主要流程单》(仅适用于除担保公司和资产证券化项目之外的委托评级项目); 12.《现场尽职调查客户反馈意见表》(适用于存在现场尽职调查环节的评级项目);

13.《评级报告意见反馈书》(适用于委托评级初评项目); 14.《评级报告意见反馈回执》(适用于委托评级初评项目); 15.《评级项目承诺书》(公开评级);

16.公开评级需提供发行人原始材料(盖章原件),主要包括发行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贷款卡复印件、公司章程、近三年审计报告及附注;非公开评级需提供与投资计划、基础资产、相关参与方等资料(盖章原件或经提供方核实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

17.存在增信措施的评级项目,需提供与增信措施相关的文件,具体包括《担保函》、《抵质押协议》、流动性支持函等;

18.行业研究资料,主要为支持评级观点和构成信用评级报告分析内容的内部研究报告;

19.工作底稿、一审、二审、三审评级报告(电子档案); 20.其他资料,主要包括与发行人、主承销商及相关机构进行业务联系的相关文件、函件、往来邮件、会议记录、电话访谈记录(如有)以及评级作业部门根据作业特点规定需存档的其他资料。

第三章 档案的整理

第五条 评级作业项目组负责档案的整理工作,部门秘书负责对评级项目组整理情况进行审核。档案整理及审核的基本要求是:

1.纸质档案和电子文档资料分别整理;

2.对上述档案收集范围中的1~16项,需提供纸质文件,对发行人提供的原始材料需加盖企业公章;对根据《公开资料使用办法》采集的公开资料应打印存档; 3.对上述档案收集范围中的17~19项,提供电子文档即可; 4.对于涉密档案,按照《信息保密制度》,在档案提交时对档案的保管期限及保密级别进行确认。

第四章 档案的移交

第六条 档案移交的工作要求是:

1.评级项目负责人应在报告出具时根据《存档标准化目录》对项目作业阶段的档案按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分别进行分类整理后,移交本部门秘书;特殊情况下如出具报告时部分评级资料未能归档的,未归档资料应在报告出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存档移交手续;

2.评级作业部门秘书进行初步审查和整理后,将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分别随同档案清单(存档标准化目录)报综合部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归档;

3.评级作业部门秘书应于评级报告出具后的一周内将业务档案移交给综合管理部档案管理专员,并填写《东方金诚归档确认单》;

4.评级委托协议或合同、收款凭证由业务发展部秘书在合同签订或费用到账后5个工作内日移交综合部档案管理人员归档;公司对合同管理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5.研究报告、评级方法、业务内控与管理制度等在定稿或颁布实施后5个工作日内,由研究项目负责人或相关责任人员提交综合部档案管理人员归档;

6.一个评级项目由几个部门参与办理,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业务文件,由主办部门负责收集归档;

7.员工工作变动或离职时,应将经办的评级业务档案向接办人员进行移交,符合归档条件的应进行归档;

8.项目负责人有义务及时将相关文件按照本制度规定移交档案管理人员,评级作业部门秘书和综合管理部档案管理人员有权敦促业务人员将应归档而未归档的文档资料进行归档。

第五章 档案的借阅及复印

第七条 公司档案利用方式主要有:提供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复印件;提供档案索引资料三种方式。

第八条 档案的借阅及复印

1.凡需使用档案者,均需填写《调档申请单》,依据调阅权限和档案密级,经各级领导签批后方能调阅;

2.案卷一般仅供在档案保管区域内阅看,未立卷的文件、资料不可外借与阅看。原则上调阅者不允许摘抄所借阅文档内容,因工作需要摘抄须部门总经理同意。外借档案须办理登记手续,并经各级领导签批后方能外借;

3.借阅期限不得超过1天;如需再借,应办理续借手续; 4.借阅档案者应爱护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保持整洁,不得擅自涂改、勾画、剪裁、抽取、拆散或损毁;注意安全和保密,严禁擅自翻印、抄录、转借、遗失,如泄密而给公司带来损失,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5.凡需复印档案者,均需填写《调档申请单》,依据档案密级,经各级领导签批后方能复印,并在调档申请单上注明用途。

第九条 档案的借阅程序

1.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借阅档案资料可经档案管理专员直接提取;

2.部门经理借阅非密级档案资料可经档案管理专员直接提取,借阅密级档案资料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提取;

3.其他人员借阅非密级档案须经部门经理批准后提取,借阅密级档案资料须经部门经理、分管领导批准后提取,并在档案室查看,阅后归还。

第十条 档案的复印程序

档案的复印程序同借阅程序,并由综合管理部档案管理专员负责复印。

第十一条 所有借阅及复印记录由综合管理部档案管理专员负责登记并保存,借阅人及复印人签字。

第十二条 已超过保存期限或确无必要保存,经确定需销毁的档案,由档案管理员编制销毁清单,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销毁。销毁的档案清单应永久保存。

第十三条 项目档案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0年,且不低于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满或受评主体违约后5年。

附件一:评级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

附件二:评级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跟踪评级)附件三:非标评级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

附件四:非标评级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跟踪评级)附件五:资产证券化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

附件六:资产证券化项目资料存档标准化目录(跟踪评级)

2.档案管理系统服务项目 篇二

由于新技术的应用, 使档案载体形态、记录方法、管理方法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就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必须提上档案部门的议事日程。

1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1.1 管理人才现代化。

它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保证, 应当有一批掌握现代化技术, 具有管理才能和专业知识的现代化人才。社会的需要, 档案工作者仅仅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还必须掌握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 特别是现代化科学知识。另外, 要重视新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一批高级档案专业人才, 实现人才的更新。

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多年的实践证明, 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长久保管档案和快速准确的提供利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两项基本任务, 要完成好这两项基本任务, 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可以说科学技术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档案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转变观念, 更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从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来看, 现有的档案保护条件和管理手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还不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由此可见, 要加强档案的保管和保护, 进一步延长档案的寿命, 迫切需要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硬件设施现代化, 也包括软件配置现代化, 又包括检索手段现代化.管理人员知识与水平的现代化。

1.2 管理思想现代化。

它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灵魂, 主要是指科学化、高效化和系统化管理思想。所谓管理思想现代化。就是要更新观念, 提高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认识。要转变档案管理现代化可搞可不搞的思想, 必须认识到管理是科学。管理是生产力, 管理出效率。要实现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做到“洋为中用”。在认识上, 要大力宣传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在此基础上争取领导对这项工作的支持。

1.3 管理方法现代化。

它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体现, 主要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具体到档案工作也是如此,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是档案管理方法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1.4 管理手段现代化。

它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它包括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对档案进行管理。充分和利用现代化管理设备和保护措施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 尽快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现代化, 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各级档案部门要在档案管理软件和硬件建设上舍得下本钱, 充分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档案管理, 保存和利用管理,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自动化水平。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光盘技术, 以超出平常的速度走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同时也影响到档案领域, 没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档案队伍, 将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

2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2.1 强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识。

特别是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的现代化管理意识。领导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加强了, 才能领导、组织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同时, 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使传统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对广大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 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档案现代化管理理论、电子计算技术、现代保护技术等现代化知识。

2.2 强化档案业务基础工作。档案业务基础工作的好坏, 将直接

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 档案部门要把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保管等基础工作搞好, 使之标准化、规范化, 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2.3 突出工作重点, 稳步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 要根据各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选择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最佳途径和最好方法, 以免造成物资上的浪费和人力上的无效劳动。

2.4 建立一支能与实现档案现代化相适应的档案队伍。

现代化的设备和现代化的技术都需要具备现代化思想的人去掌握运用, 没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档案队伍, 将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所以,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备现代化技术知识, 档案业务管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 才能切实担当起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任。

3 现代化档案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1 坚定的政治素质。

档案人员必须有明确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 要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 必须有为档案事业忠诚献身的精神,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甘愿将个人的毕生精力献给档案事业。

3.2 优良的思想品质。

要干一行爱一行, 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能忠于职守, 严守秘密, 无私无畏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历史真实。

3.3 扎实的工作作风。工作中要做到积极主动, 热情周到, 把能为利用者解决问题看成是工作中的最大乐趣。

3.4 广博的科学知识。

作为一个称职的档案人员, 既要学习本专业知识, 又要学习有关的科学文化知识, 有较为广泛的知识涉猎和较高的文化水平。

3.5 过硬的技术本领。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档案人员必须很好地学习掌握档案业务知识, 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成为业务精通的行家里手。

3.6 良好的心理素质。

3.档案管理系统服务项目 篇三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档案在机关和组织中具有很大的文字保存价值,通过图表音像等方式,方便今后的資料留存。是资源信息的统一载体。但现在很多单位存在档案资源管理冗杂、保管条件较差、资料利用率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信息化档案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征

1、存取自动化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无论是电子档案或电子文件生成,还是传统的纸质档案,在存取的时候都要运用自动化管理。

2、信息资源的智能化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档案管理,电脑取代传统的体力劳动并要进行一部分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因而档案工作人员有大部分精力把自己的劳动集中于档案的深度开发领域上。针对档案信息管理的深层次开发就是档案智能开发,主要提供有效的系统加工精炼信息,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需求。

3、檔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推进。网络时代是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计算机在信息获取以及传递上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方便快捷的方式有效满足了人们目前的需求,因而档案网站、数字档案馆也随之产生。当这些部门不断增多并且得到普及的时候,其档案信息资源在信息化条件下可以得到共享。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措施的有效开展

1、管理设备统一调配。为了让档案变得具有流动性,并且能够方便查阅,并将纸质档案信息逐步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实现这一技术要依靠网络化设施的配备,实现计算机网络部门的全覆盖。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要得到充分的运用:因为其功能有档案的自动编目以及检索、档案自动全文存储与检索等相关的信息化工作流程。因此,使用的计算机要型号和规格统一,这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硬件保障。计算机内部要运用内存较大的高容量载体,满足数字信息的全部要求。在各单位档案数量逐步增加的过程中,档案部门库房压力也增大,同时面临纸质档案的自然老化以及人员管理不科学造成的损坏,所以大容量的载体运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工作中运用计算机的磁盘存储以及光盘存储系统,尤其是光盘存储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档案存储难点。高容量的存储载体不但能解决工作量大的问题,并对档案的搜索分类带来便利。行业中的“地面通信骨干网”快速的实现档案的交流以及共享。高速信息网络中快速的信息传递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全新的档案管理方式,并且成为信息时代的信息管理和交流工作的重要基础。因而档案管理也要逐步适应这一趋势,选用规范性、通用性及稳定性的档案管理体系,实现档案的信息、传输资源共享。

2、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明确相关的责任,确保网络以及数据的安全运行,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制定相关制度和管理章程。档案管理部门关键是要严格地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制度建立,以期建立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制度。第一,对档案管理的流程以及技术进行管理和规范,将工作环节和工作流程细化。第二,建立制度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尤其是在电子文件以及电子档案这部分,要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性。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有高度责任感,具备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树立服务思想。在效率上求发展,让其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标准之一。并且档案馆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有:档案整理标准、统计标准等,这些相关标准可有效平衡工作情况,对工作情况也可做到量化检查。如果评定过程中没有各项标准的设立,其信息库资源建立衡量标准不完善,则不能监督信息数据库,保障其合理性工作过程中各个单位的档案部门按照标准统一开展工作,各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就不能形成畅通的档案网络建设,资源共享也不会得以实现。

3、需要建设复合型的管理队伍。第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检查,其队伍的建设对信息化发展速度以及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培养人员的信息化意识非常有必要,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时间比较长,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对计算机、网络在主观心理上就非常排斥,特别是前期使用中因为技术操作不熟练导致工作速度没有传统方式快,导致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持怀疑态度,因而要经常给工作人员普及相关知识,让其对信息技术的优点有全面了解,使其在平时的运用和学习中具有主观积极性。

第二,档案信息化是指在信息查阅中要自动登记、辅助立卷、检索,因而其传递和安全利用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实施。所以管理人员就要对计算机操作流程熟悉并且能熟练地开展操作,掌握相关的系统网络安全知识,确保管理中的安全与完整性。管理人员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其自身的学习意识,对信息教育培训进行参与,更新专业知识,对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进行熟悉。档案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义务,不但做好档案的收集和保管工作,并且为基层服务提供比较优质的档案服务,并强化自身的法务档案意识,严格执行相关的政治和工作纪律。档案部门也要举行相关的业务培训交流,让工作人员说出自己工作中面临的困惑以及平时的工作感悟,有好的经验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并创造条件聘请专家进行上门业务指导以及座谈交流会,在工作交流和经验分享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三、结语

信息化管理能够让档案管理制度得到初步完善,在设备统一调配,管理机制规范以及管理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加大管理规模和管理范围,有效推进信息管理流程。

4.档案管理系统服务项目 篇四

玄武区档案服务中心隶属区档案馆领导,由具有较高档案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组成,能提供档案业务方面的各项技术服务,同时具有保管档案的先进设施和管理经验。为适应社会发展及满足各类单位及个人对档案服务的需求,本中心特向社会提供档案服务,办法如下:

一、服务对象

本中心坚持“服务、信誉、优质、高效”的原则,承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档案事务(属于非法定移交进馆范围的档案),为社会提供档案事务服务。

二、服务项目

1.档案寄存服务。为单位、个人提供代保存、代管理档案业务。凡文书档案、专业档案、声像档案以及个人收藏的日记、信札、手迹、照片、录音录像带及其他实物珍品等,均可寄存。

2.档案整理服务。为单位、个人提供各种门类档案的规范整理,包括分类、组卷、编目、装订、装盒等。

3.档案咨询服务。为单位、个人提供档案业务技术指导,包括各业务规范、标准的指导和培训。

4.档案用品服务。为单位、个人提供档案专业书籍、用品、橱柜以及相关的文化用品服务。

三、服务程序

1.需要档案寄存服务和档案咨询服务的单位、个人可与档案服务中心联系并填写《玄武区档案服务中心档案服务登记表》。

2.服务中心与申请单位或个人商定有关事宜,并签订档案服务协议书。一式两份,申请者和档案服务中心各存一份。

3.档案实体的寄存和整理,双方须严格履行清点手续,对实体的各门类和种类的数量、质量等按清单逐一进行核对,检查。

4.核对无误后双方在清单上签名、盖章,此清单一式两份,作为协议书附件双方保存。

5.需要档案用品服务的单位、个人,可直接来档案服务中心购置,若需定制档案卷、盒、橱等均签订档案服务协议书。

四、服务费用

本中心采取先付费后服务的方式。服务费的支付按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服务方式、不同的要求确定相应的服务收费标准(详见玄武区档案服务中心收费项目标准)。

五、服务项目的问题处置

1.寄存档案的利用。寄存档案的所有权归寄存者所有,对寄存的查阅、利用,只限于寄存者。其他人员需查阅、利用,须征得寄存者书面同意。

2.档案寄存期满,寄存者如需继续寄存,应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内与本中心重新签订协议。如需取出寄存档案,应填写《玄武区档案馆寄存档案移出登记表》,并办理手续。档案寄存期满后,寄存者不续签协议又不取走寄存档案的,则视为寄存方自愿放弃寄存档案的所有权,寄存中心有权将寄存的仍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移交区档案馆,所有权归国家;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处理,并对处置结果记录归档。对协议期间,寄存者拒付应付款项的,视为寄存方终止合同,本中心按档案寄存期满不续签协议性质处置。

3.寄存档案因不可抗拒力因素造成物品受损,本中心不负责赔偿,但因管理不善而发生虫蛀、霉变、遗失,寄存者有权要求本中心给予合理的赔偿。

4.代整理档案。本中心按专业标准要求进行规范整理,若不符合专业标准,申请人有权要求重新整理。

5.已在本中心定制档案用品单位、个人必须按照协议书履行,若定制档案用品在质量、规格上有不符合要求的,由本中心承担责任。

除协议中所规定的双方权利、义务外,在档案服务中出现的其他权益问题,双方协商解决。

5.完善档案管理 服务各项工作 篇五

——全县档案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07年1月30日

刘彦成

砚峡社区辖4个居民小组,310户1155人,其中,回族212人,占总人口的20%,全社区总面积9.2平方里,耕地3757亩,人均3.4亩。区域内煤炭资源富集,地下有6户煤炭企业开采,现有集体企业2户,其中,煤炭企业1户、养殖企业1户。2006年全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集体积累达到2059万元。先后荣获甘肃省小康村、全省农村基层党支部、全省“三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全市十强村、全县经济强村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一、档案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社区党总支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在县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努力,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迈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1998年在原村部设立了高标准的档案室,1999年经华亭县村级建档领导小组审查,达到村级建档标准,颁发了《合格证书》。2003年率先在全县实现了档案微机化管理。2004年,被市档案局命名“全市村级档案管理先进集体”。2005年8月由于地质塌陷,对档案室进行了搬迁,重新修建了档案室,并积极努力,规范档案管理,通过了省、市、县的验收,2006年被甘肃省档案局评为“甘肃省档案工作示范单位”。

(一)工作认真、业务熟练。在社区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他主要负责文书工作,在干好日常业务的同时,他抽时间学习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把档案管理、应用工作纳入了自己每天的工作安排,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制度》、《文书材料立卷归档制度》和《保密制度》管理和整理档案,业务熟悉、能熟练操作微机,使我社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制度、措施“五到位”。同时,落实了“六防”措施,切实做到了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使档案的管理、归档和利用做到了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整理编写规范、收集档案资料齐全。在日常工作当中,对于产生的各种资料或文件,他都及时的按照自己的方式先归类到一起,每月抽出两天时间对本月的档案及时整理,用零时准备的档案盒先整理,方便有人查找;对涉及到的重大事件、主要过程他都及时的拍摄下来,制作成光盘,以便日后查看,每年年终时,他就提前动手,认真仔细的分类档案,编写档案号,按照装订标准,整齐的把每本档案的目录全部输入电脑,全部统一管理,在全乡村级档案管理中,他所收集的档案资料最完善。全乡各个单位不同程度都参阅过他所收集的档案资料。

(三)发挥档案效益,服务中心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档案提供利用的职能,深挖档案综合利用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把现存的档案优势转化变为服务优势,把“死档案”转变为“活资源”,提供利用档案125卷(次),查询档案资料200人(次),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2002年,通过对文书档案、统计档案的综合利用,查阅农户土地档案资料,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核产定税的工作;2004年,通过对声像资料的编辑管理,完成了《日新月异砚峡村》等书刊编辑;2005年后,对社区发生的大事,有利于群众的事,我们都及时的把资料送到电视台做报道,扩大了砚峡社区对外的影响和知名度,引起了社会对该社区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快发展。

6.技改项目档案管理探索 篇六

一、首秦公司技改项目档案的特点及收集难点

技改项目一般是采用先进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技术装备, 从而实现产品升级。项目投资的大小不同, 规模也不同。例如, 首秦公司近几年来比较大型的技改项目有烧结机扩容改造、轧钢超快冷项目, 规模较小的有厂房刷漆、安装报警仪等。收集难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档案内容覆盖范围广, 涉及项目立项报告、施工文件、设备调试报告、随机资料、验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单靠档案部门无法确保技改项目档案收集的齐全性和真实性。

2. 建设单位存在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 专业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到位, 增大了重点技改工程档案收集的难度, 专业人员在验收项目实体的同时档案的验收往往被忽视, 造成技改项目档案归档不齐全。

3. 技改项目档案验收标准不明确。

技改项目档案不同于工程档案, 工程档案的归档范围过于详细, 而技改项目一般没有监理公司, 档案编制方式与工程档案不同, 工程档案的管理标准不适用于技改项目档案。

4. 技改项目未形成统一管理, 主管部门多。

首秦公司的技改项目分为技改、福措、安措、环措、科技项目等类别, 其中福措归办公室管理, 科研项目归技术质量部管理, 安措归安全部管理等等, 各部门的标准、要求不一致, 导致技改档案管理混乱。

二、保证技改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1. 提前介入, 加强技改项目档案的管理。

(1) 严格执行档案工作“三纳入”:即将技改项目档案纳入到项目计划中, 要求计财部在项目立项时必须及时通知档案部门, 确保项目档案的及时收集;将技改项目档案管理纳入合同管理, 首秦公司要求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或设备合同的同时签订档案归档协议, 明确规定项目竣工后必须移交齐全完整、准确规范的技改档案;将技改项目档案管理纳入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有效确保技改项目档案的监督检查。通过这些措施, 从源头上保证了技改项目档案的科学管理。

(2)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可以有效规范技改项目档案的管理。首秦公司按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结合企业实际和技改项目的内容和规律, 制定了《首秦公司技改工程档案验收管理办法》, 包括管理职责、技改工程档案验收过程控制以及技改档案的收集范围和移交要求等内容, 使技改工程档案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其中, 结合技改项目的特点, 制定详细的归档范围, 有效指导了技改项目的档案收集工作;针对技改项目管理混乱、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建立了全面的技改档案验收标准, 制定了统一的技改项目验收表, 改善了原来技改项目验收表格式不一致的情况等。

(3) 建立技改项目管理体系。技改项目过程中涉及到工程、财务、设备及档案管理等部门, 每个职能部门都会或多或少地参与项目建设, 也都会产生相关文件资料, 档案部门要想确保技改项目档案收集的齐全, 必须建立有效的技改项目管理网络, 建立技改档案组织机构。首秦公司针对作业部无技改专业员的问题, 通过与相关领导的沟通协商, 取得了部门领导的支持, 各部门确定了1~2名技改专业员, 明确技改专业员的监督和审核职责。技改项目档案网络的建立, 推动了技改项目档案的规范管理。

(4) 理顺管理流程。技改项目的验收分为:技改项目实体验收和技改档案验收。但是技改档案验收往往被专业人员所忽视。要想规范好技改档案的全过程管理, 必须找准根源, 严抓验收这个环节, 进行改善。因此, 有必要建立职能部门、建设单位专业员对资料的审核和验收, 档案人员归档、指导检查等环节。

2. 注重过程管理。

(1) 技改项目过程中, 档案人员要参与到项目中, 一是参加项目例会, 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掌握项目档案的去向、形成过程等, 随时指导、督促施工单位收集日常产生的各类文件;二是加大检查力度, 建立《技改工程档案跟踪台账》, 档案人员在参与施工时, 将指导内容填写在台账上, 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解决;三是主动与专业部门做好沟通, 及时掌握技改项目数量及最新动态;四是加大档案宣传力度, 提高专业人员的档案意识, 强化管理职责, 档案人员主动上门收集专业员手中档案。

(2) 在验收技改项目档案时, 经常会发现施工中的设备随机资料等缺失或不够完整、规范的现象, 因此, 必须在项目过程中侧重抓文件资料的积累和收集。在收集方法上, 要求施工单位随时收集, 档案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尤其是设备合格证、说明书等资料要在开箱验收时进行收集, 防止遗失;在收集内容上, 注重重点内容的收集, 例如设备随机资料、安装图纸、管线资料、技改图纸、隐蔽工程等资料的准确、系统, 都对以后设备维护和改扩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开展档案培训, 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直接关系到技改项目档案水平。由于各部门专业员档案认识程度不一, 施工单位资料员水平参差不齐, 掌握的技改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知识不够, 往往直接影响技改项目档案验收管理。要想提高人员档案意识, 必须加强档案知识的宣传和技改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的宣贯, 而且要不定期对专业员、资料员进行指导, 才能提高技改项目档案管理水平。

4. 强化后端控制保障。

为确保技改项目档案按时移交, 首秦公司与各职能部门协商后, 在资金结算单上设置档案部门审批意见, 即施工单位办理结算时, 要同时经过建设单位、专业部门、档案部门和计财部的同意后, 方能进行决算。档案部门可通过这种途径, 防止技改项目档案未移交、档案漏交不全等问题出现, 确保技改项目档案的系统和完整。

7.刍议高校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 篇七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089—02

高校档案是学校各个历史时期、各方面发展的缩影和真实记录。跨入新世纪近十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快速普及,我国已进入一个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新时代,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高科技,正在日益深入地渗透影响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高校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尽快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呢?目前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显然无法适应新情况和新要求。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已是势在必行。

一、高校档案管理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档案工作是办好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建设的综合效益和整体风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与服务层次仍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许多高校的档案利用率都不高,多数珍贵的档案资料并没有体现出它的利用价值,特别是院校史料档案,甚至被长期搁置,处于蒙尘状态。除此之外,档案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档案工作职责就是抄抄写写、收藏保管等事务性工作,还认为档案管理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学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做到资料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方便查档就行了。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形成“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的状况。

2.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落后。很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特别是兼职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岗位不很稳定,工作重心偏离,对档案的重要性、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加之对档案资料的识别能力差,收集不及时,往往导致了重要资料的流失。

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目前设施硬件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而价格在不断下跌,但档案馆网络化的实现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高校档案馆的经费投入明显较少,用于档案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无法购置好的硬软件,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成为影响高校档案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高校档案管理服务创新的技术条件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彻底改变了档案工作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历史,手工劳动逐渐由计算机取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网络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激光扫描技术也为档案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将这些设施配套普及,才能改变档案设施的滞后问题。

2.新存储介质的出现和应用。纸张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档案工作唯一的存储介质。20世纪90年代后,新型载体大量出现,如移动硬盘、数码图像等存储介质的应用,使档案管理的手段从纸质走向电子媒介,过去的一些纸质资料被计算机磁盘、移动硬盘等新的存储介质所替代,从而使档案信息服务更完善、更便捷。

3.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的优势在于具有完善的校园网,校园网的产生使档案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而这也就要求高校档案人员必须直接运用计算机网络操作来进行电子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输等实施一系列管理活动,达到信息传输方便快捷的效果。因而,尽快将档案管理系统与高校管理部分的电脑实施联网,才能方便教职工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和全文,大大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实现了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

三、高校档案管理服务创新的措施

首先,服务观念要创新。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主动适应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档案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转变旧观念,因为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的过程将始终贯穿着观念创新的思想。我认为,要实现管理创新,就必须树立现代管理意识,要把知识更新和观念创新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动力,增强“以师生为本,服务教学工作”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师生需求和教学需要,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落脚点,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带动档案管理,不断开创档案管理服务的新局面。

其次,服务内容要创新。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档案工作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档案工作从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方式向全面的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信息服务方向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档案的价值在于被利用,高校的档案资源就像一座宝库。高校档案工作者要实现服务内容的创新,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利用为中心”的档案工作指导方针,加大档案资源多样性收集、编研的工作力度。档案编研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抓住服务方式的主动性、提供信息的系统性、编研成果的创造性等优势,档案工作必将在经济建设中的很多领域发挥突出作用。档案编研工作就是充分挖掘和发挥档案资源作用,适时把相关的信息转化成编研成果,直接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服务,从而使编研成果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再次,服务方式要创新。高校档案部门应着眼于长远和未来,要在现有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要注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服务化和开放性,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重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管理者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及时了解并迅速掌握学校的改革发展情况。要深入到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及时发现、收集倾听教职工对档案资源以及管理方面好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工作。

最后,服务手段要创新。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档案管理和服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科技含量,实现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基于此,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的能力,高校一方面必须加强档案部门的人才储备,积极吸纳既精通档案管理专业,同时又通晓计算机基本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对现有档案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档案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增强档案人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优秀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总之,高校档案的潜在价值是很大的,它对高校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更需要广大档案工作者爱岗敬业,扎实工作,才能开创高校档案工作的新局面。为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互联网等新兴科技载体为依托,努力在档案管理服务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围绕学校的工作中心,以师生为服务对象,以馆藏信息为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为高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兴旺发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淑琴.论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要求[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

[2]石为群.新形式下如何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J].杭州科技图书情报,2004,(2).

[3]程音娟.对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再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8.档案管理系统服务项目 篇八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医改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根据实习生卫生厅、财政厅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陕卫办发„2009‟332号)文件要求,制定我县2010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提高城乡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缩小城乡差异,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的实施,逐步在全县建立统一、标准化得居民健康档案,实施农村社区健康报告制度,利用健康档案,规范、科学的记录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加快信息化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到2010年底,以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为重点的健康管理体系在城乡居民中基本建立。具体目标是年度辖区内:

(一)健康档案建档率≥90%;

(二)健康档案合格率≥90%;

(三)健康档案使用率≥90%。

三、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四、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上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3.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并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5.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

五、服务流程

(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

服务对象分类确定建档对象否到机构接受服务者您的健康档案信息卡?调取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更新档案内容您是在本辖区常住么?已经建档复诊是您建立过健康档案吗?尚未建档还不想建立0~36个月儿童辖区重点管理人群孕产妇首诊新生儿访视产后访视您愿意建立健康档案吗?(解释健康档案作用)同意建立预约建档即时建档建立健康档案老年人入户服务、疾病筛查等携带相关材料做好建档准备否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入户前责任人员检查受访者是否建立了健康档案是责任人员调取并携带受访者健康档案入户服务更新档案内容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核查填写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健康体检表居民健康档案室一般人群复诊者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和维护必要时更新个人基本信息询问病情,并填写接诊记录建立健康档案填写各相关服务记录表填写档案封面核查归档复诊或随访0~36个月儿童调取档案重点管理人群孕产妇是否需要转、会诊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填写相关重点人群管理记录表是填写转、会诊记录表填写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发放给居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到机构复诊者或随访者出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调取复诊者健康档案。入户服务或随访重点管理人群由责任医务人员调取管理对象健康档案。

六、服务要求

(一)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三)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四)按照国家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

(五)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应利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成立由卫生局王忠毅局长任组长的镇安县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工作小组(名单附后),负责项目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工作。各乡镇卫生院要成立相应机构并安排专职办公人员,负责做好项目宣传、调查摸底、信息采集、基本信息录入及档案管理和更新工作。

(二)严格规范管理

按照项目要求,省财政将按照每人10元给予本项目工作经费补助,为严格经费管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群众真正受益,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认识。各乡镇卫生院要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和指标,合理安排进度,认真组织实施。二是提高服务能力。各单位要结合当地和本单位实际,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操作,规范服务,保证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录入质量。三是要加强项目宣传。各乡镇卫生院要召开好职工和乡村医生会议,层层宣传动员,让广大农村居民了解建立健康档案的内容和好处,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踊跃参加。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考评体系和方法,保证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同时,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9.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篇九

第一条

为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和交通部、国家档案局《交通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交通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交通部审批初步设计的交通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登记工作。

第三条

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交通部档案馆负责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项目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及部属单位档案机构负责本地区、本系统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

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工作采取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定期填报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表(见附件)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

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表共分表

一、表

二、表三三种,分别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于开工后6个月内、合同段交通工验收后1个月内和项目档案通过专项验收后1个月内填报。

第六条

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工作应做到登记全面、填报准确、上报及时。

第七条

各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档案机构应根据项目的审批、计划工期及进度情况,组织、督促、指导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及时开展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工作,并将有关登记表于每年10月31日前汇总上报交通部档案馆。交通部档案馆于每年12月底对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情况进行通报。

第八条

各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及项目主管单位负责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工作机构,应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等设备,在交通部档案馆统一规划和组织下,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工作需要的信息系统,以实现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手段的现代化。

第九条

凡登记项目中属于国家档案局登记范围的,由交通部档案馆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要求进行汇总转报,同时抄送项目所在地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交通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交通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的管理,规范验收组织工作,保证交通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质量,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和交通部《交通档案管理办法》、《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港口工程验收办法》、《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交通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交通部组织或委托组织档案专项验收工作的交通建设项目。

第三条

交通建设项目档案是指在交通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能够真实反映项目建设全过程、对项目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查考价值、并经过系统整理的各类不同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

交通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是交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档案专项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或通过项目的竣工验收。

第五条

各级交通建设项目主管单位档案机构应加强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前的检查和指导,同时接受项目所在地上级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检查和指导。

第二章

验收组织

第六条

凡经交通部审批初步设计的交通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由交通部档案馆组织或委托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部属单位的档案部门组织。

第七条

交通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的组成:

(一)凡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或核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交通部审批初步设计的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验收组由交通部档案馆、项目所在地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项目主管单位、项目质量监督机构组成。

(二)凡由交通部负责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的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验收组成员由交通部档案馆、项目主管单位、项目质量监督机构组成。

(三)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的单数,组长由交通部档案馆或受委托组织验收单位人员担任。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验收组。

第三章

验收申请

第八条 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申请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前,应组织有关参建单位按照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有关要求进行自检,并形成自检报告。如在交工验收阶段已经完成了项目档案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的,可不单独进行建设项目档案自检。第九条

申请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条件:

(一)已按规定进行项目档案登记;

(二)完成了建设项目档案自检工作或已在交工验收阶段完成对建设项目档案审查工作;

(三)竣工文件已按交通部有关规定编制完成;

(四)竣工文件分类、组卷及编目工作已按《交通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办法》、《公路工程竣工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等规定完成。

第十条

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及时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请,经审核同意后,转报交通部档案馆。

其中港口建设项目应由项目法人向港口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请,经报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转报交通部档案馆。

第十一条

交通部档案馆接到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组织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或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单位发出委托验收函。接受委托组织验收单位应于收到委托函10个工作日内组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应在项目竣工验收3个月之前完成。

第十二条

申请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时,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请报告;

(二)《交通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请表》(见附件);

(三)建设项目档案自检报告或建设项目档案审查意见;

(四)建设项目档案案卷目录。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档案自检报告或审查意见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建设及项目档案管理概况;

(二)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三)项目文件材料收集整理所依据的标准;

(四)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编目与归档情况,竣工图的编制情况及质量状况,案卷数量;

(五)档案在项目建设、管理、试运行中的作用;

(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四章 验收工作

第十四条交通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应依据国家档案局DA/T28-2002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和交通部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及《交通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办法》、《公路工程竣工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对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规范性进行审查。

第十五条

验收工作以验收组织单位召开验收会议的形式进行。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全体成员参加验收会议,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设计、施工、监理和生产运行管理或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第十七条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

(一)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汇报项目建设概况、项目档案工作情况;

(二)施工单位汇报项目档案编制情况;

(三)监理单位汇报项目档案质量的审核情况;

(四)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检查项目档案及档案管理情况;

(五)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对项目档案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六)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形成并宣布项目档案验收意见。

第十八条

验收组检查项目档案采用咨询、现场查验、抽查案卷的方式进行。视建设项目档案形成情况,抽查案卷数不少于案卷总数的5%-10%。抽查重点为立项审批文件、征地拆迁文件、质量检验评定文件、隐蔽工程记录、工程变更文件、竣工图等。

第十九条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建设概况;

(二)项目档案管理情况,包括项目档案工作的基础管理工作,各类不同载体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与归档情况,竣工图的编制情况及质量,档案的种类和数量,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及安全保管评价,档案验收的结论性意见;

(三)存在问题、整改要求与建议。

第二十条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项目档案验收组半数以上成员同意通过验收的为合格。

第二十一条

验收合格的项目由验收组出具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意见。受委托组织验收单位须将验收意见报交通部档案馆备案。

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由验收组提请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一个月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交通部档案馆重新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组织验收。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上一篇:社区干部事迹材料下一篇:高三学子毕业励志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