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修作业(精选11篇)
1.语文研修作业 篇一
浅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
文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做语文作业,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以及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语文作业的现状令人很不满意,教师设计的作业量多且单调。机械的重复写作业过程,不仅压抑了学生思想,还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优化小学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是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为题,并对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便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质量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小学语文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老师不顾及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具体情况,也不管部分学生是否能接受设计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设计语文作业时一律是相同的作业量和作业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使学生做的无用功多很多。
2.机械地重复抄写作业比较多,老师设计作业时,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抄写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简单知识、生词、优美语句、重点段落等,使大量的作业,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质量没有多大的帮助,不仅浪费时间,还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3.老师对学生进行课文生词读写训练时,随意性比较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把对课文及生词的读写训练纳入到语文作业中来,而是突发性地抽查学生读写训练,导致学生在心理上缺乏作业准备,技能上缺乏积累,因此,对老师的突然袭击只能报以应付的态度,没有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的方向
1.语文作业要适量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想要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技能,就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消化。因此,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注意作业量,不能因为急于提升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加大学生的作业量。老师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完成作业,而不是以大量的作业使学生盲目应对,甚至造成学生出现抄袭、让别人代写作业等现象,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行为。
2.语文作业趣味化
由于小学生处于玩心比较重的年龄阶段,再加上语文作业的形式过于呆板,内容比较枯燥,趣味性不高,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紧跟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的语文作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泼水节》这篇课文,老师可以举行以这篇文章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场面并写出感想,在这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兴趣大幅度提升。
3.语文作业要开放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开放性强是语文显著的特点之一,在语文作业设计时,应将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使课内和课外的教育资源相融合。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不仅要结合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做到与社会息息相关。此外,老师还应充分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语文作业,供学生选择,使语文作业不但开放,且丰富灵活。
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语文质量的策略 1.多元化学习策略
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对学习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多元化设计,帮助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打破传统教学和作业模式的局限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和需求,使作业设计具备个性化和丰富化等多元化特点。
2.营造趣味性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者过于被动的学习状况,语文学习的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因此,兴趣才是学生完成作业最有效的方法。老师在作业设计中一定要借助多种感官共同融合的作业。例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中,老师可以用手机或者录音机给学生播放这首歌,把学生带到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然后提问学生小时候都在干什么,或者他们童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然后学生们就会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把生活中的小细节带到语文课堂中,在生活点滴中提炼美感,情境结合,让学生写出他们的童年趣事,使学生在实践探究和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作业,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3.强化探究性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倡导学生探究发现、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老师在作业设计上要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把教材中动人场景,或漂亮的风景,通过自己的想象画下来,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描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意识,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质量。
总而言之,语文作业对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因此,老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作业是否有趣、有效,并以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核心,真正做到小学语文的作业改革,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完成作业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作业点评时应尊重每位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小学的语文质量。
2.语文研修作业 篇二
方校长认为:透过作业折射出的不仅有学生的问题, 更有教师对于作业的认识。方校长希望以这次调研的结果为抓手, 让全校教师卷入到与作业相关的研究中, 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小学生作业减负增效的途径和方法, 并且在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者的我们, 在把事情的前前后后捋了一遍之后, 为实验小学的一群教师“量身定制”了一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活动。
一、决定: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
本次研修活动中, 我们首先采用了阿吉里斯 (Argyris, 1970) 组织学习理论中的“防卫性习惯”的概念。克瑞斯.阿吉瑞斯是哈佛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当代西方组织学习理论领域的领军人物。阿吉瑞斯组织学习理论由核心概念“防卫性习惯”开始, 依次提出“名义理论”和“应用理论”、Ⅰ型应用理论和Ⅱ型应用理论、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等, 是一个内容清晰、结构完整、逻辑缜密的组织学习理论。
“防卫性习惯”是指“阻止组织员工正视组织中现实问题的行动和政策, 这些行动和政策同时也使员工很难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1]。组织的“防卫性习惯”会“鼓励人们坚持自己的假设、推理和理论, 避免对其进行真正独立的、客观的检查和反思, 通过将问题外部化来逃脱责任”[1]。
之所以以此理论作为研修活动的基础, 是源于我们的发现: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对报告中呈现的四个问题, (1) 作业量较大; (2) 学科间作业布置不均衡; (3) 作业形式单一; (4) 各学科作业阶段性目标不清, 作业时效性不强等的讨论, 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 对事情归因于外部, 并进行着自圆其说的推演, 听听似乎都不无道理, 但是无法达成进一步研究的共识。
为什么会这样?产生的根本缘由何在?我们认为, 就是这个“防卫性习惯”阻止了我们的革新和进步。如何抛开我们的“防卫性习惯”?讨论之后, 我们找到了一个突破点: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声音, 了解他们对于作业的真实想法。
二、开始:可以联手行动的项目
如何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声音?问卷自然是最好的方法。那么问卷应该如何设计?由谁来设计?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寻寻觅觅之间, 我们再次学习了阿吉里斯的组织学习理论, 其中“第二型使用理论”[3]学习过程中的三个行动策略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阿吉里斯“第二型使用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行动策略[4]: (1) 设计参与者能够开始行动并且能够体验高级的个人因果关系的情境或者环境 (心理成功、认可) ; (2) 共同控制任务; (3) 根据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下结论, 力图减少自身的不一致性以及不相合性。
按照阿吉里斯的行动策略, 结合我们的经验和对现实问题的洞察, 我们开始了从设计问卷开始的联合行动。我们相信:问卷设计的指向、维度等是可以转化为可以理解或者可以归因的意义。
1. 决定问卷的内容
如果说, 前一次问卷的制定主要是由科研室的几个老师完成的, 这次是我们两群人共同讨论、相互学习的结果。作为研究人员的我们, 有着专业优势, 理论的积累和对学习与教学内涵的把握是我们的长处;实验小学的教师天天和学生一起, 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等的了解细微而深入, 是我们所不具备的。我们向方校长的团队介绍了一般做问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之后, 两群人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问卷的框架, 最后确定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1) 学生作业的整体情况, 包括各科作业的量、学生完成的时间及主观感受; (2) 学生喜欢与不喜欢的作业类型及原因; (3) 学生做作业的习惯; (4) 学生对作业评价方式及反馈情况的感受; (5) 家长对作业的关注情况等。
2. 决定调研的方式
我们还确定了调研的方式为:问卷数据统计与个案叙事相互印证。换言之, 问卷能为我们提供面上学生作业的总体并作出判断的依据, 但数据的统计是笼统的, 很难为我们提供普遍现象之下的特殊细节和复杂关系。为了能使我们对总体把握之下的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 甚至了解问题之下的可能成因, 我们采用统计分析与个案叙事相互印证的方法, 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新的看问题的视角。具体来说:对3-5年级学生的全样本问卷、座谈和个别访谈;1-2年级的学生则全部采用座谈会及个别访谈等方式。此外, 还组织了部分家长的问卷和电话访谈。
三、过程:在内部和外部的不同观点之间建立对话
问卷完成之后, 是数据的录入和统计。虽然普教所的研究人员就“如何录入数据、如何进行初步的统计”, 对学校的部分老师进行了初步的培训, 但最终数据处理工作还是由研究人员完成的。在初步结果出来之后, 我们组织由实验小学的校长、教师以及研究者集体对数据进行深度解读, 试图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 有所发现。
这种集体解读是“内部和外部的”不同观点间的对话。当研究者和教师在一个相互信任的氛围中, 针对某一个事实提出各自的主张和观点时, “创造的对话”与之相伴产生了, 两群人从维护自我的立场到停止维护, 再到对话。这样的对话重新整理了我们现有的知识, 帮助我们———一线的老师和研究者———规避或者是远离各自的“防卫性习惯”, 以新的视角来了解所知道的事情, 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我们双方协调, 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方便操作的角度, 将数据初步解读的结果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小专题。教师和研究者组成若干个联合小组, 通过观察、访谈、实物收集、个案研究等搜集“行动结果”, 在发现“行动结果”与预想相悖的、有“冲突”的情况下, 进而回头质疑、反思原有的经验和习惯, 形成新的有效经验。在这里, “冲突”被作为深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下面是我们分解出来的小专题:
(1) 为什么有40%的孩子自述, 需要花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作业?
(2) 为什么有近20%的学生感到“比较累”“很累”?
(3) 为什么有82.5%的家长会主动为孩子检查作业?
(4) 数据显示“家长对学生语数外作业的强烈关注, 而对其它方面的明显忽略”, 我们怎么办?
(5) 对作业的评价方式及教师反馈, 四年级的学生为什么特别不一样?
(6) 为什么1-5年级的学生, 对语文作业的喜欢会呈现出“马鞍型”?
(7) 为什么二年级学生对英语作业“突然不喜欢” (与一年级和三年级相比) ?
(8) 为什么学生对“科学”“社会”课上布置的作业, 其兴趣随年级增高, 明显下降?
(9) 单独订正、面批一直是教师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 为什么在现实中学生并不欢迎?
(10) 老师认为:同学间相互批改作业能培养学生的自省和自我纠错能力。为什么学生不喜欢?
我们期待:教师在“掂量”个人经验的基础上, 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几个老师自由组合, 认领不同的小专题, 通过调研, 递交报告。这样更多的教师被卷入到这个过程中来。当然, 我们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过程, 即必须佐以观察、访谈、实物收集、个案研究等方法展开调研, 并且由学校科研室安排定时交流。
四、重点:通过设计来加以改进
三个月的研修活动, 我们通过“设计”研修学习, 试图打破教师的“防卫性习惯”。因为我们知道:找到最好的办法不是来自于日常的发现或者意外之喜, 而是通过设计和评价逐渐得来的;我们还知道:“大多数经验学习, 最多帮助个体改变他们的行为, 而没有改变他们的防卫性推理和他们的应用理论”[5]。
鉴于以上两方面的缘由, 我们研修活动的“设计”以“制造认知冲突———帮助建立关系———支持自觉行动”为技术路线, 在内容上设计了四个模块 (见下表) : (1) 问卷制作的基本方法; (2) 数据的初步分析方法; (3) 小专题研究的展开; (4) 分享交流会。我们所设计的四个模块, 一方面对过去的行动反思, 另一方面探究目前的事情和问题, 是一个以建设性的方式透过经验进行学习的具体过程。
研修的过程, 不是研究者用理论去阐述, 传授给教师一些消解“冲突”的技能和方法, 而是通过教师自身的探索, 以研究为基础的行动, 去质疑、反思已有的做法、或者说经验, 厘清一些观念, 重组个人的经验, 形成新的行动理论。
当研修活动告一段落, 回眸这段历程时, 我们感到:如果说这次研修活动, 让教师得到了很多, 也让研究者颇有收获;如果说这次研修活动, 让教师能够反省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 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的话, 那么下面三点大概是有关键作用的。
第一, 创造了“开放的、实事求是的交谈”环境, 使得两群人———教师与研究者———能公开检验那些私下进行的假设和归因, 而且这种检验就是在“模糊的、不确定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 研修的方式是“由里及外”。设计了一种能够调动所有教师积极性和认知能力的活动 (问卷) , 把“权利和地位”交给教师, 使得教师能够采取与自身能力相一致的行动, 对自己的行动进行修正。
第三, “依据数据作出决策”, 决策是由数据推动的, 权利和情绪偏见是不起任何作用。虽然数据被公认含有奇闻轶事, 但将他们看成是问题的启发和暗示是合适的。在研修过程中, 老师们对问卷得出的结论, 进行深度的、精确化的剖析, 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 作出智慧的行动。
三个月的时间里, 我们不仅观察事件, 而且创造能够改变现状的各种行动情境, 发展能够引发关键事件的介入措施。由研究者和教师组成的行动小组, 聚拢在一起做问卷、访谈、开座谈会, 学习数据统计的方法, 寻找典型个案研究, 召开分享会议, 进行专业的对话、反省性的讨论, 澄清教师与研究者对某一个事件因观察点不同而产生的歧义, 是一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方法,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并改进教学的途径。
摘要:以阿吉里斯 (Argyris, 1970) 组织学习理论中的“防卫性习惯”概念为框架, 剖析一次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活动的开始与展开过程, 概括出有意义的教师研修活动开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开放的、实事求是的互动环境“;由里及外”的研修方式;由数据推动的决策。
关键词:防卫性习惯,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2]高章存.克瑞斯.阿吉瑞斯组织学习理论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4) :129~133.
[3]为了深入分析影响组织学习能力的“防卫性习惯”产生的机理, Argyris再次开创性地提出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 即Ⅰ型应用理论和Ⅱ型应用理论。前者助长了“防卫性习惯”, 抑制组织学习;后者克服“防卫性习惯”, 促进组织学习。
[4] (美) 克里斯.阿吉里斯, 唐纳德.A.舍恩著.邢清清等译.实践理论——提高专业效能[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86.
3.实施校本研修 构建语文教研文化 篇三
一、要制定校本研修的实施制度
以“半日教研制”为例,教师要为校本研修保障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周三下午,安排语文教师不排课务,并全员参与研修活动,活动组长负责点名登记,保障校本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每次的研修活动都要确保有明确主题,通过方案记录,分享交流成果。同时,明确规定活动开展的次数,比如开展的活动每学期都要进行四次,同时保证备课活动定期举办六次。此外,学校还要针对语文校本研究工作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与考核评价制度,按时检查并督促,及时进行总结,在交流活动中分享成功效果与经验,分析反馈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根据对应的激励机制给予教师一定的奖励。
二、需要校本理念引领,搭建研修平台
小学语文的教研组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与保障才能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要实现在组内“学校——教务处——教研组——教师”研修网的建立,通过健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具体研修工作的实施,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与奖励制度,在完善继续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校本评价机制与长效机制,保障小学语文校本研究策略的稳定实施与发展。由于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集合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具体到学科的教学与备课,就要注重到汉字书写、应用功能教育的强化,并加大对于阅读量与阅读范围的重视,实施作文渗透化教学,以校本研修的形式培养教学“引领者”专业化成长,建立并应用优质课程的资源。
三、要立足语文学科,拓展语文空间
语文校本研修工作开展必须保证重点突出、步骤清晰、反思有效、小结准确,在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自主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与模式,并逐渐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教师要在其中发挥引导的作用,并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发展,教与学相长,师生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更为良好的环境。例如围绕“我的语文课堂”、“在这里我能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成为一个更加专业的语文教师”、“构建阅读艺术的语文课堂”等形式的交流,此外,还要加强在培训工作上的力度,扩大研修的普及面和覆盖面。
四、需要创新教学课堂,落实知识目标
语文的教学不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同时也是知识性与创造性的结合,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时代背景下对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将兴趣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将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动力,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研讨能力,并形成新时代背景下核心的课题。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更要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常规教学为基础,强化自身对基本功的掌握程度,并落实教学目标的三维方向,以学生的知识水平构造和语文学习能力为准循序渐进地完成从“知识训练”到“强化能力”的转化,并真正形成提高语文素养的改变。
五、要潜心研究教学,促进语文发展
常规教学多采用全程互动的形式展开,通过丰富语言表达、增强实践应用的方式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并设置相应的教学论坛、教育论文等形式,丰富教学技能的提升渠道,提高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努力向科研型与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与成长。比如,针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与特点,在教堂上侧重强调“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经验,并针对平时反馈的各种问题如“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如何处理语文的教学练笔”等方式展开校本研修,将“语文教学”转变为“发展教学”,将描摹书写转变为应用书写,打破过去教师同教案,学生同课堂的操控式模式,使得对话课堂、互动课堂、创新课堂成为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模式。
六、要聚焦校本核心,形成课例反思
将关注点聚焦到校本研修课堂上,并以具体实践为问题的核心,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通过课中观察,案例研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课堂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不断调整并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是确定主题,语文组组长分析教师的笔录以后,召开座谈会,针对教师们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梳理分类,确定主题,拟定计划,安排探讨时间及观察内容。其次,观摩课堂与分析案例,教师在研修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详细记录参与者的课堂行为,得到第一手资料,并围绕主题,探讨感触最深的课堂事件,分析案例,集体会诊,进行反思性课改,不断完善教学措施。最后是实现创新,由教研组集体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体验与收获,最终以论文或案例评论的形式发表总结与经验,以做创新参考。
4.远程培训研修作业 篇四
远程全员培训研修作业
太和四小 王胜男
作为一名新老师,开学初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很陌生,很迷茫。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布置作业,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一个知识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等等很多个疑问的困惑。于是,我开始找名师视频来观看,模仿他们的教态,语言,甚至是上课流程。久而久之,又有很多问题出现了:设置问题太过于拔高,教学环节太琐碎,无法把握学生的兴趣特点等等。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的人文环境影响了这一代的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好老师。现在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此问题: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于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上,我是从以下两点进行的:1.对看书,从专业书籍和课外书籍中不断学习,提升地理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的专业素质和个人为人处世的素质。读书既是一种知识的获取方式,也是个人心里素养的培养方式。2.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在网络中有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并合理有效的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打开眼界,不能只限于现有知识和眼界的寻找,多从网络、电视等媒体上获取新鲜事物、新鲜信息,让自己眼界开阔。并在生活中带着发现的眼睛。3.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如幕课(反转课堂),从网上找取反转课堂的教学视频,教学文档,学习如何制作并把幕课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中,增加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时俱进。
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
作为年轻教师,尽快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是最重要的。在提升教学能力上,现在我采取的方法是:1.充分备课,看课标,读教材。反复理解课标,找准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思考如何设置排列重难点的讲解思路,先后顺序。把知识点先给自己讲明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对于某一个知识点上我自己存在哪些疑问,哪些疑问有碍于重难点的理解,试着把它们融入在重难点的授课中。2.多书写,多反思。上课思路和教学构思,一遍遍反反复复的在脑海中展开、推敲。把上课的过程写成教学详案,一遍遍的演练,从中发现问题。试着把思路,把环节,把过渡语,把课堂组织,课堂评价写出来。不断的梳理和学习。3.多听课。抓住一切机会听本校有经验教师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学习老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教学语言和用词,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以及对于一些知识点的讲述技巧和记忆技巧,从中汲取经验。更可以从老教师的课堂中学习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何应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如说话、作业等。
三、教师的以身作则方面的表率
以身作则,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在孩子面前你是一个示范者,你的一言一举孩子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中,老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那么作为一名老师,以身作则是必备的素养。倪强老师说过,好老师是严格与亲善完美统一的。其中的严格就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说到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做到《教育法》以及《教师法》等规定的内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要求我们必须要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四、爱心和责任的体现。
5.研修作业 篇五
又是一年研修季,又开一方新天地。2015年的研修不同往年,研修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课例,供我们学习研究。我静心观看课例,认真完成观评课,从一位位同仁提供的优秀课例中不断汲取养分。
1.从学生出发的新课堂。六节课观看下来,发现六位老师都将学生的需要与发展放在了首位,关注到每一位。从目标设计到环节设计和落实,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教学环节。
2.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大部分老师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自读悟、讨论交流,尤其是四位一年级的执教教师都在进行如此的尝试,效果很好。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在观课量表中不发现,学生参与的面也是很广,例如在崔香珍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回答问题40次,参与度80%以上。
3.注重了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是发展智力、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条件,识字写字教学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纵观这六节课,每一节都有对写字识字方法的渗透,作为老师率先垂范,一笔一划,做好表率。对于识字方法,除了常用方法,更加上了字理识字和了解汉字演变等识字方法。帮助学生从音、形、义对汉字深入理解,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6.在岗研修作业 篇六
打造“母校情结”,深化学校文化建设
蔡甸区第二中学
杨云飞
我校(蔡甸区第二中学)位于武汉西郊的荆楚明星镇——奓山,紧邻江城十大最美社区之一的星光村社区,是蔡甸区唯一的一所市级示范高中。学校占地面积72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整个校园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人文氛围更见突出,至今已发展成理想的读书之地。
近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坚定实施素质教育方针,努力打造优质市级示范高中”的办学愿景,积极践行“以人为本、以德树人、科学管理、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并遵循时代发展要求与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主体教育”的内涵。特别是针对部分师生在教与学两方面呈现出的“倦怠感”,提出了“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思路,重点挖掘本校人文资源,重点培育“感恩母校、激发学习激情”的校园文化氛围,提炼出了“厚德笃行、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并以此深化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和教师主体活力,满足他们主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他们成长发展、促进学校文明和谐发展,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为了让师生充满工作、学习、合作和自我发展的激情,我们提倡: 少让甚至不让“外因(如检查评比、各类奖惩等)成为师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让内因(如希望、信心、韧性和乐观等积极心态)上升为自我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充分利用标语、广播、晨会、橱窗、宣传栏、升国旗、主题班会、文艺汇演、名人名言(包括部分优秀师生)、校园网站、道德讲堂、校歌练唱、二中骄子事迹讲座、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争做“阳光少年”实践等阵地,着力宣讲我校的办学理念、“二中精神”和“三风一训”(校风:文明 和谐 务实 创新; 教风:敬业 重研 乐教 爱生;学风:求真 尚美 乐学 感恩;校训: 诚实友爱 勤学奋进),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校园人文精神氛围,以期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我们重点发挥我校的像计佑铭、龙乐豪、刘富道、陈祖新这样的二中骄子效应,反复练唱我们的校歌《园丁情》(一树桃李一路荫,天高水远景宜人,凤凰山下春来早,小奓湖畔书有声。德智体艺全发展,诗画歌舞俱长进,笑看新苗更茁壮,不汪园丁一片情),不断传承
二中校徽中所蕴含的寓意(中间黄色图案由中文汉字“二中”组成的一个奔跑的图形,背景红色图案是太阳,红色小山的图案代表学校所处的位臵——奓山,白色代表天空,整体寓意为就是:二中人像初升的太阳,在知识的殿堂里,迈着矫健的步伐开始了人生的跨越),着力打造校园文化中的“母校情结”,让优秀学子的进取精神和感恩母校的高尚情怀,如同一个无形模型,塑造着在校师生的心灵,来培育一种“感恩母校、激发学习激情”的校园文化氛围。
如我校优秀学子计佑铭,毕业后白手也能起家,通过艰苦奋斗,终于成功创建和壮大了香港志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名“志成”,取“有志者事竟成”之义)。该集团在香港、广东、湖北、贵州等地均有投资,属于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其每年生产的电发剪,占世界总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被誉为世界“电剪大王”。计先生特别热心教育事业,致力宏扬中华文化。1999年,他捐赠200万元,为母校修建科技楼,2000年他应邀回母校参观,学校借此机会,举行“计佑铭科技楼”落成典礼,并为之刻石记功,以宣扬其拼搏进取的卓越精神和感恩母校造福桑梓的高尚情怀。很多学子为计先生的精神和情怀所感染,纷纷为母校发展贡献力量,为全体师生的成长做出表率:一届一届的学生相约来到母校举行毕业1年、5年、10年、20年、30年和40年聚会,这些学子,不论是年轻有为、意气风发,还是白发苍苍、事业有成,面对培养了自己的母校,面对发展中的二中,面对学弟学妹,他们无不充满深情,充满期待;79级学生为感谢母校的培养之恩,捐资修建“春晖亭”;二中考出去的清华骄子,中南建筑 设计院的设计师陈祖赢,为学校部分建筑进行了义务图纸设计;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文学院院长及《长江》文学丛刊主编,专业作家刘富道先生也欣然应邀前来为师生举行写作与人生教学讲座,并赠送他的长篇传记文学《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等。在神州系列飞船成功发射的时候,我们也会不失时机地宣传从我校毕业的,时任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校友的事迹和精神,激发全校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学习的热情。
除了骄子在各自事业方面所做的成绩有强大的感染力外,优秀学子对母校的关注,他们对母校充满的感恩情怀,本身就又形成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母校,是培育他们的圣地,“母校情结”,是每位学子心中最朴实的感情,而二中骄子的“母校情结”,则更是我校校园文化最突出的要素,它让更多后来学子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个人的成长阶段,你在这里总会遇到最好的老师,这里也在尽最大的能力为你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每位学子,总会在此感受到欣喜、紧张、苦累、彷徨、成功、欣慰等滋味,作为学子,你不仅有责任感激这里的一切,更应该恋上这里的一切!
当然,为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我们在重视本校“骄子效应”的同时,也围绕“名”字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如在橱窗、墙壁上张贴名人(包括在校师生)名言,开展读名著、摘录名言、了解名人事迹、发现身边“名人”等以“名”字为内容的活动,运用更多更广泛的名人名言名事例来促进教育教学。
挖掘本校人文资源,也应该细化到日常工作之中,不能一阵风过 之后就风平浪静了。如在每周例行的升旗、班会和课外实践活动之中。我们往往让身边涌现出的名人(先进典型)来作国旗下的讲话,高二(1)班吴佳枫的国旗下的演讲《人生因文明而精彩》、高一(5)班的主题班会《文明素质高一分,校园校貌美十分》、程信斌副校长的讲话《知音文化永流传》、李小安书记的演讲《让我们沐浴在校园人文氛围中》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我们还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学习先进活动,并且号召党团员和青年志愿者走出学校,与奓山村、星光社区等实行文明共建,主动参与社会公益等活动,这些举措,活跃了教职工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示师生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使我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也必将促使更多的二中人成长为厚德笃行、自强不息的优秀人才。
2013-6-16
二、在岗研修之心得体会
学校工作贵在真抓实干
------在岗研修郑杰《学校的秘密》之感悟
蔡甸区第二中学
杨云飞
在岗研修期间,我把郑杰校长的《学校的秘密》认真地读了几遍,切实地感觉到此书就是对一所学校的具体而微的解剖。作者郑杰详细描述了一所学校创建、发展、变革的过程,对学校中诸多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考视角。作者关于学校制度、文化、教师发展、学校改革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为我们提供了很好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校运作的真实状况,进而增强对学校教育的反思、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在党校集中学习了近一个月后,随着自身理论素养的不断提高,我对郑洁杰校长的思想的理解也显得深入了许多,特别是对本书第二部《创新》篇中第十一张《怎么才算是真抓实干》感受最多最深,联想到党的十八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重点指出部分党员干部热衷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联想到总书记多次讲到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思想,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作为一名校长,猛然发现在国人的日常工作、学习中,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领域中,林林种种、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占了很大比重!从领导的“狠抓”到各项“检查”,从教师的“做课”彩排到各种“资料准备”,从学生的“活动安排”到各类“迎检”,有 多少不带形式主义色彩? 面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面对这种只务虚而不务实、重“面子”而不重“里子”、片面地注重形式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我们应该大声疾呼:学校工作贵在真抓实干,应力戒形式主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总书记的谆谆告诫,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发展的期望,也是对全党8300多万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警示和要求。它切中了时弊,给出了良方,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广泛共鸣。郑校长在书中谈到,“真抓实干”是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在教学这件事上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并对“怎么才算是真抓实干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对新小蒋明珠校长等领导层以“质量调研”方式来抓实教学五环节的等等做法做了描述。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空谈”“空做”“空演”等形式主义,确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教学活动,似乎正朝着那缺乏诚信的方向疾驶。谈到重视某个问题,就开会发文拉条幅,成立个机构、拟几条制度了事;谈到课改创新,连教育教学常规都不愿抓实,就琢磨出几句“理念”、编排几节供人观摩的课了事;谈到迎接检查,不是在“常态”下多下功夫,而是突击做些资料、多做些“准备”了事;谈到科学发展,就喊出一串空话、搬出一大堆荣誉奖证了事;谈到创建某个品牌,不是重在日积月累、真抓实干中去研究提炼归纳,而是东挪西仿,凭借生花妙笔,总结出一套所谓的特色——凡此总总形式主义的做法,不仅劳民伤财,毫无实效,而且危及新课改,更伤及民族精神的内核——诚信。如果任其在学校工作中大行其道,那将不仅仅是校长的失职的 问题,不仅仅教育者诚信的缺失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它会导致学生整体道德素质的滑坡,让下一代的失真与失实成为常态,进而动摇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近几天总书记刚发表重要讲话,要集中清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也足见形式主义等风气的严重和危害。
当然,在一定的场合下,为渲染气氛,造成一定的态势,采取一定的“形式”来加以烘托,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过于偏重于形式而忽视了内容,那就会走向形式主义,就会滋养人的惰性,助长应付交差、不思进取、没有创新的恶习,就会对人、对事业产生无穷的危害。作为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我们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的是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要的富有实际效果的改革措施。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好的宏伟蓝图,要把蓝图变成现实,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我们必须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教育这块净土,决不能让“秀”、“演”、“空谈”等形式主义杂草在上面自由滋生!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应该认真学习郑校长身上的那种不管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校长管理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实干”精神,把我们的责任尽到位,把我们的工作做到位,时刻牢记: “空做”只会误“生”,“实干”才能兴校!
7.信息技术学习---研修作业 篇七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的激增和“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展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教师通过恰如其分的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变抽象教学为直观形象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也有于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2.结合您任教的学科,谈谈教师在哪些具体教学行为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有利于教师的观念转变,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而小学数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小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并能在教学中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通过自加压力,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课件制作技术,提高自己处理**的能力。
二、将多媒体技术融于课堂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网络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多媒体技术逐步显现出了它在数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结合起来,将多媒体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性,激发动机和兴趣。
8.2018年远程培训研修作业 篇八
第一次参加远程培训,收获颇多。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许多,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通过这次培训,我也深深的体会到自己的不足,这次培训犹如雪中送炭,让我对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充满了信心。下面我就本次培训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具备雄厚的知识功底,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全面的认识,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对考试大纲要有深入的研究,绝不打不准备之战。要做到这些必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认真充分的备课、磨课,争取做到教学知识点无死角,争取把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都准备进去,争取用多种形式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仅局限于网络培训,同时也要积极参加教体局组织的教学论坛,听取优秀教师的课程。我们只有不断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其次,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要想提高教学技能,必须要多学习。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问方式,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怎么让学生喜欢你,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去学习,去体会,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当然,在新时代,我们老师也要与时俱进,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得学习使用新进的数字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率,从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这是能否做到为人师表的基础。一个教师一时一事给学生做出榜样是容易的,但时时、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则是很难的,需要持之以恒,自觉进行道德修养。人的道德品质善恶优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一个教师的道德品质也不是先天的,需要加强自我修养。如果每位教师都真正的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那么,我们教师就真正无悔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就真正无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师寄于的厚望。
最后,教师应具有爱心与责任心。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代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的理解教学中的“爱”和“责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没有好的教育,所以,教师除了履行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外,还必需付出自己无私的爱心和责任心。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新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起平等师生关系,当然,这里的平等还要注意个度,必须把握好度,不然你的平等就变成伤害,伤害自己,伤害学生。老师对学生一个爱中有严,严在爱中。
9.语文研修作业 篇九
今年的远程研修中,有幸观看了章丘区绣惠街道中心中学徐文魁老师的《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初四专题复习课,对比自己的专题复习课,我着重谈谈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课后思考。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对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的复习,是初中阶段的重点知识,也是升学考的重点知识,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设计和改进是气体制取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欲通过回顾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分析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引进洗气瓶,介绍洗气瓶的多种用途。在设计和改进气体发生装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理解:由于反应物的不同和反应条件的不同,产生同一种气体不一定选择同一种装置;考虑到要节约药品、使反应更加合理、易于操作等实际需要,同一种实验装置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改进。
本节专题复习课,意在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方法、规律。其中以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知识为基础,层层递进到总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为高中化学中氯气的实验室制取进行有效衔接。二.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主线1: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反应原理 → 发生装置 → 装置要求 → 装置纠错 → 练习:制氢气、氨气的装置选择 → 小结:归纳气体发生装置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主线2:比较气体的收集方法、装置、装置要求 → 气体的有关性质 → 练习:选择三种气体的收集方法 →小结:归纳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性质有关 → 链接中考,综合练习,巩固
在课的开头部分,先运用列表的方式来比较这两种装置的异同点,在学生对于比较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再来系统介绍比较法的特点和运用方法,然后通过两组练习的复习来加以应用,在应用的基础上,拓展到实验室气体制法的装置选择的一般思路。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小组实验、讨论等环节,扩大学生活动的自由度,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气体的收集方法复习中,通过气体收集装置的比较,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通过阅读题中给予的信息,不仅考查学生对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中,老师再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这时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老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这次听课让我感觉,一定要对二期课改的理念有很好的理解,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注意落实,老师的心中有学生,才能适当地引导学生,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当然,如果教学中老师能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当中,那么我们的课堂才能呈现出这样一种很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围。
10.国培第一阶段 研修作业 篇十
我挚爱教育事业,有强烈责任心。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课堂上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下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平时与同伴团结协作,能主动关心他人,先人后己,能与时俱进,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性格开朗。不足之处:
1、个人教学风格不明显,需培养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拥有较强的、独立的教学能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下,在学科教学中还需抛弃模仿和惰性,发扬自身长处,寻找数学教学中的创新。
2、对新的教育理念转换较慢,教学过程的更新、转换等方面尚需主动组织学习。另外,自己总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充电。
二、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分析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英语报》等报纸。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资源。关注专业网站上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搜索教学素材,更新教学理念。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和教研活动,开阔视野,追踪最新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理念,促进理论学习研讨与教学实践探索的融合,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推动在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
4、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尽量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充实和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很有必要。
三、本次研修内容的确定
1.认真听取专 家教授的讲座,踏踏实实地学习理论知识。
2.积极参与班级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3.每天听课后做到及时反思,记录感悟的点点滴滴,认真完成作业。4.钻研教学专著,努力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读后反思。
5.填写好研修日志,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四、个人研修安排
第一阶段:自我诊断,围绕研修主题,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完成网络研修学习45分钟,制定本次研修计划。
第二阶段:完成网络研修学习30分钟,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参与坊主发起的线上研修,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三阶段:学案例。完成网络研修学习60分钟,在实践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有机融合
第四阶段:磨优课,完成网络研修 60分钟,进行小组研修。
第五阶段:出精品,完成30分钟的网络学习,并按要求提交作业,积极参加整理,总结工作。
第六阶段,展成果,整理完善本次国培所需资料,为本次研修画上完美的句号。
五、所需要的支持
1、向专家提问。
2、多与学员交流。
11.个人校本研修计划活动选修作业 篇十一
一、前提思考:
根据学校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培养工作基础,拟定一份三年的教师队伍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管理、考核制度。建立新教师培养和骨干教师自我提升的机制,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整合性研究中,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规划的目标及要求:
1、在学校完成新三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化发展3年(个人)目标。以通过专业化发展目标的管理,各阶段实施管理的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
2、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教师工作综合考核机制,使之科学、合理、突出发展的过程性考核,使之具有指导性。
3、确定以“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思路与分期目标,逐步达到学校转型的规划目标。
4、落实做好新一轮的教师职务培训工作,尤其需做好校本研训的课程的开发和落实。
5、落实做好新教师的指导培训工作。
三、具体工作
1、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实施教师职务聘任与岗位聘任相结合的办法,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完善、规范学校以岗位为依据的分配制度改革和考评制度改革,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和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建立与各校的教师培养、交流制度,促进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和教育均衡化发展。
2、落实做好各级骨干教师自培发展工作
(1)、区、校级骨干教师各层次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或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作为选择方向,制定本学期的自我发展目标与自培计划。
(2)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作用。指导骨干教师发展路径,激励教师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次展示性的研究课。
3、落实做好新教师的指教工作
(1)新教师的指导应该重视教育思想、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基本素养、教学常规要求等方面的培养,学校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考核指标,使新教师在实习期间通过自身努力、指导教师的帮教及教研组的集体培养等途径,获得较有成效的提高和发展。
(2)新任的教师应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2节工具性学科的课堂教学;指导教师每周至少听1节新教师的随堂课,并及时反馈教学情况。
(3)任教已满1年的新教师每学期至少听(指导教师)的随堂课8节;指导教师应至少听5节随堂课。
(4)新教师应经常对班级的教育内容、班级管理方法及教育学生的方法、内容,经常向任指导的班主任教师联系,并自己确定2、3名学生作为思想教育的个体案例,以切实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育(转化)学生的能力。
4、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
(1)建立校本制度,突出校本培训。根据上一个三年规划期间教师的培训要求,申报和实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让教师取得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提高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能力,争创心理教育实验基地。
(2)与教学、科研、信息技术、新基础教育等条线工作培训结合,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培训,使教师通过培训的整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采用各种形式,邀请专家来校作教育、教学讲座和具体指导带教的形式,重点培养各学科骨干尖子,做到榜样引路,滚动发展。
5、引导教师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制定3年专业化发展规划。
鼓励教师学有所长,学有所精,岗位成材。实施教师的“新三年发展规划”和实行跟踪指导,期末进行小结、认定。通过区、市的二级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组织参加区中青年教师的教育论坛活动。在学校确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3年规划的基础上,发动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制定个人的3年发展规划。使教师的个人专业化发展具有目标性、前瞻性、可发展性。搭建舞台,让教师有展示与发挥才能的天地,走出去请进来,逐步把我校一批好的教师推出去,让他们能有足够的平台体现自我价值。
6、完成校本研训的课程开发及教材内容的设定。
7、继续做好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员培训工作。
8、进一步组织做好教师和中层干部的系列考核工作
【语文研修作业】推荐阅读:
研修成果初中语文07-04
中学语文研修日志08-18
小学语文研修报告11-01
网上培训研修日志-国培研修日志小学语文10-22
小学语文校本研修小结11-12
小学语文创新素养研修总结07-14
语文校本研修申请书08-10
语文教师网络研修心得10-29
小学语文网络研修学习总结11-10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研修日记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