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建设建议

2024-11-04

职业院校建设建议(精选8篇)

1.职业院校建设建议 篇一

高职高专院校田径队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摘 要】本文使用走访调查、资料分析、数据计算等方法,以广西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学生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为研究对象,结合几个高职高专院校的田径主教练的访谈,探究高职高专院校田径队建设现状,总结影响高职高专院校田径队发展的各个因素及发展建议,以期为田径队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 田径队 建设 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165-02

田径是“运动之母”,是竞技体育的根源。田径运动队的整体水平是各大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体育训练水准的映射,如果体育教学的质量不高、水准太低,显然培养不出高水准的田径健儿。因此,对于一所高校而言,一支高质量的田径运动队在为学校的体育教学理念宣传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广西高职高专田径队的现状与分析

(一)广西学生运动会概况。广西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是由广西教育厅、体育局共同主办,广西体育协会、田径运动协会共同协办,其采用比赛的方式来促进广西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广西大学生体质的提高。参加比赛的队伍,来自广西的各类学校,包括各类高校、高职院校、各级中学等,这一运动会的规模较大,影响范围较广,比赛分为体育专业组、中学组、专科组、本科组等几个组,高职高专院校隶属于专科组。

(二)高职高专院校对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分析。学校对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学校能否参加比赛或者比赛的成绩如何。从表1各院校在广西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中的参赛情况不难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的参赛比例相对较低,可见,高职高专院校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田径运动队的作用非常关键。就学校而言,可以为学校宣传教学理念,让其被更多的人熟知并且认可,为学校的招生、毕业生就业等工作起到应有的宣传作用。对于学生而言,田径训练可以激起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利于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而就学校的重视程度而言,总体来说,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院校领导本身的重视意识;二是学校的资金实际。广西学生运动会规模很大,影响深远,按理说,每一所高职高职院校都应该积极参加,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还是有部分高职院校没法参加这一体育盛会。

(三)运动员情况。具体如下:

1.招生情况。广西高职类院校,招收的大都是初中毕业生或是高中毕业生,而且招生分数不高,高专院校和高职院校相比,招生分数要高一些,因为这一类院校只招收高中毕业的学生,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职高专组团体得分前八中,高职类院校占大多数。此外,师专类的学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自己的体育专业,因而自身优势较为突出,田径队队员选拔的空间较大,其中,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凭借自身优势挤入高职高专组团体前八。

2.运动员入选方法。选择优质的运动员,是参赛获取好成绩的关键前提。高校在选拔运动员时,会参照以下办法:(1)特招。特招只有本科院校才有,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参照学生的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2)学校运动会选拔。这是学运会的职责,也是高职高专院校选拔体育人才时较为关键的、重要的办法。(3)在体育课上选拔。在体育课上可以充分观察一个学生的意志力,而这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4)体质测试选择。体质测试是高校必须进行的项目,这一测?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一测试还会获得精准的、科学合理的数据,有着相对较高的科学性。

3.运动员参加比赛目的。大学生运动员参加比赛是有一定动机的,这一动机会化作成为他们奋发向上、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增强他们的意志,战胜常人难以战胜的困难,实现自我超越。大学生运动会是参照体育界的国际惯例,颁发荣誉证书给成绩优异者(成绩前八名),证书由广西体育局盖公章,这一荣誉是对运动员辛苦训练、顽强意志的肯定和奖励,也是对教练员、父母的感恩,同时也是见证了运动员的自我超越。当然,除了荣誉,运动员的收获还有很多,比如可以收获一份成就感,因为他们为学校的教育宣传作出了贡献;同时,学校还会为他们颁发一定数额的奖金,并公开表扬;他们还和其他的同学相比多学会了某项技能,能够为自己日后的就业增加砝码。

(四)教练员情况浅析。作为教练员,其教学质量、专业水平可以说直接决定着整个田径队的整体水平和比赛成绩好坏。广西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高职高专组团体总分前八的院校中,一共有40位教练,其中,讲师、助理级别的教练占到总数的七成,教授级别的教练仅仅三成,这一数据反映出,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田径训练的教练员主力军为青年老师。在访谈中笔者还了解到,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中,教授仅仅在理论方面给予训练指导,并不参加实践训练。

另外,田径运动的特性决定着教练的数量不可以少于两名,一些个别的项目,甚至会需要数名教练。本次研究发现,有六成以上的高职高专院校在田径训练时最少配备三名教练,约有四成的高等院校最少配备四名教练(如表3)。此外,教练受教育程度、自己的带队经验、训练实战经验、参与培训的数量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教练的教学水准产生较大的影响。

(五)训练时间。训练时间是指参加训练的人员(包括教练、运动员)要按时、按量科学训练,这也是保证比赛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广西高职高专院校运动员的训练时间为每天三小时左右,即早上6:00-7:00、下午4:00-6:00;教练的训练时间安排相对灵活,如果训练时间和日常教学冲突,可以自行调整。同时,运动员的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诸如日常训练和课程相矛盾,赛前训练和准备考试相矛盾。训练阶段主要有三个:一是日常训练;二是赛前训练;三是赛后恢复。训练的内容还包括心理方面,如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质、争强好胜的竞争意识等,训练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广西学生运动会大多在7月5日-10日举办,此时正是各高职高专院校期末考试的时间,于是,赛前训练、比赛和考试相冲突,对于运动员而言,很难作出选择。针对这一现状,高职高专院校要结合自己的特点,优化教学资源、体育资源配置,形成跨越式的发展模式,让教学和体育有机融合。

(六)运动队奖励机制。对运动员、教练的奖励,是对他们刻苦训练的积极肯定,也是他们提升训练质量的动力。访谈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对运动队伍都实施奖励,只是奖励的办法以及具体的数额有一定的区别,常见的奖励措施有:精神方面,例如在公众场合表扬;物质方面,按照具体的比赛成绩颁发一定数额的奖金;累计分数,这一分值可以作为优秀教师评定的重要依据,作为奖学金数额确定的重要依据;综合措施,也就是上述几种奖励措施同时进行。

二、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综上可见,当前广西高职高专组田径队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广西有71.42%的高职高专院校组建了自己的运动队,并且能够如期参加比赛,各高职高专院校都较为看重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自己的运动队特色和专长。二是运动员是参赛的主力军,学校要大力拓展优秀运动员选拔渠道、增加运动员的比赛动力。三是教练是日常训练、比赛成绩好与坏的关键影响因素,学校要为田径训练最少配备三名教练员,有助于提升训练质量,提高比赛成绩。四是教练在日常训练中,如果和教学实践发生冲突,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予以解决,但是,运动员训练、比赛和日常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冲突仍然很明显,而且急需各高职高专院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情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五是各高职高专院校都制定了相关的奖励机制,对运动员、教练的奖励措施都不同。

(二)发展建议。具体如下:

1.结合高职院校的基本状况、田径运动的基本特点,运动队的人数以10人左右较为科学。各院校要特别关注运动队的建设、发展,广西教育厅可以在宏观层面予以调整。同时,各高职高专院校要成立自己的体育职能部门,完善相关机制,大力支持体育成绩优异的同学们参与训练。

2.就教练员队伍而言,其体育训练水平可以说和学校运动员的水平提升息息相关,因此,学校要结合自身田径运动队的需求,建设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吸引高层次田径教练员加入进来,也可以通过招募的方式直接引入专职运动员。另外,还可以以老带新,增强田径教练的层次感,并且,定期组织教练队伍进行理论与实践相?Y合的培训工作,使得教练队伍的职业水平能够得以整体提高。

3.增强运动员能吃苦的精神。要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为运动员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让其将自身训练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通过这个过程提高自身的成就感。同时,尽最大努力解决训练、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健全田径相关的奖励机制,增强机制的合理性、整体性。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做法,该校对比赛中成绩优异的运动员采取减免课程学分两分的措施,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了一定缓解。另外,也可以采取成绩系数奖励的措施,对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可以采取在学习成绩实际得分基础上乘以一定系数的策略,使得运动员的学习压力得以缓解,以更大热情投入训练。同时,也可结合一定的奖金激励对策,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热情。

【参考文献】

[1]张燕.四川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运动员现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13)

[2]王大贵,郭春风,刘冬.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现状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1)

[3]关富余,郭俊清,曾巧巧,等.黑龙江省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3)

[4]周国海.江苏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作者简介】王自琦(1982―),男,河南安阳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教研室助讲。

(责编 黎 原)

2.职业院校建设建议 篇二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总体上说,国外虽然没有提出阳光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建设的概念,但不少国家的学者进行了人类运动体质的研究。日本学者提出“现在人类处在一个以环境为核心的地球危机,人类必须增强体质以应对危机。”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的所长莱斯特系统地研究了环境对人类体质的影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都已走在我国前面。从检索资料的结果看,国内研究,目前影响比较大的是习近平 的《人民身 体健康是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的重要内 涵》(2013),习近平体育观《常将体育运动智慧运用到工作中》(2014),研究的有刘 鹏《深入贯 彻习近平 讲话从体 育大国迈 进体育强 国》(201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2013-12-23),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通知》(2014),芮松《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阳光体育相促进的研究》(2012),李振聪《阳光体育,让校园活起来》(2011)。

近年来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问题的研究,目前都还属于初步的、不完整、无特色的认识层面。由于近3年国家着力抓体育内涵建设,才在社会初见成效,但没有看到知名的专家和相关的较为成熟、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有关研究现行社会背景下高职阳光体育发展的诸多问题,目前人们都还比较模糊,这也给我们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和创新领域。

2 内涵建设的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研究高职阳光体育教育在内涵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高职阳光体育教育的影响和要求、实现高职阳光体育教育发展。使高职阳光体育教育获得一个新的更大的学术视野和研究平台。

(2)实践意义:通过探讨实现高职阳光体育教育内涵建设发展的内容、途径、策略,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为湖南职院校学生服务社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思路。使学生能够自主锻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锻炼。

3 提升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建设要求

(1)提升校园内涵建设,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对于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因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组织作用,通过开展活动、协调资源、出台政策、创新手段等,着重促进以班级、宿舍为单位的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增强体质认知、提高体育锻炼自觉性、提升身体素质,努力培养青春健康、朝气蓬勃、体魄强健的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既是创新职业教育体制,发展壮大职业教育事业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科学赶超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现实要求。该文的研究将对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教育者提供帮助。

(2)高职院阳光体育内涵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推进社会建设,一靠科技进步,二靠提高劳动者基础素质。高职院阳光体育内涵教育对于社会建设最大功能就是提供强大的、合格的人力资源支撑。

(3)高职院阳光体育教育内涵建设是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职阳光体育内涵教育是劳动者基础素质教育,又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发展阳光体育教育既是体现社会公平、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整个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 实际应用价值

(1)高职院校阳光体育内涵建设是课程内容改革是关键。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人员素质发展的职业岗位为依据,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为发展方向来综合考虑专业设置,从内涵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框架,并加强专业人员基础素质教育。

(2)高职院校阳光体育内涵建设的发展必须在服务社会建设中处于领先位置,并起到辐射作用。第一,内涵建设能够推进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帮助高校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第二,内涵建设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等优质教育的需求。第三,内涵建设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出各高等院校自己的校园文化和主体精神。

5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建设现实意义

(1)进行户外阳光运动,有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是健康生活方式“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 h的活动时间,以此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的目的。同时,通过运动技能知识,健康知识传授,使学生从内心感知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选择科学的锻炼项目,形成终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方的终身受益。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能够及时疏导学生心理疾病,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于受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和竞争加剧,青少年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多。阳光体育运动是让青少年走到户外,走到阳光下,让心情放松,让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大脑神经系统才能得以及时调整。体育运动本身也是让人愉快的事,青少年尤其容易从中获得快乐,精神上得到了放松与释放,从而减少了心理疾病。

(3)优化地域环境,农村学生同样享受“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不是为了孩子们去应付考试,应付升学,而是为了让体育运动能真正成为广大学生在生活中的一部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理念。广大农村学校应该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社会家庭共同参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经费投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利用空间大,活动范围充足的优势,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学生喜爱的本土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们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从心底里真正喜欢上体育锻炼,并能够自觉的锻炼,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

(4)“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营建健康和谐校园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进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实需要。阳光体育在学校的实施,依赖于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抓好体育基础课程,选择广大青少年喜欢的且与普及开展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并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知识指导实践,形成科学的体育锻炼观念。结合教学,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形成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及健康水平,建立起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

3.职业院校建设建议 篇三

关键词:重要性结构引进培养考核评审体制校企合作师资水平

1我国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高度重视

1996年5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回顾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1991-2009年在近十九年的立法历程,看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的提升,同时足以肯定对其以立法形势加以规范与完善的支撑力度,我国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视程度清晰可见。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提出“标准分类”将大学教育(第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5B指的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它的发展是世界教育的总趋势,而不是一个国家的现象。标准分类的颁布,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权威性的确认。2008年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教育部1151所独立设置高职院校数据。占全国高校总数量的68%,高职在校生800万左右,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多,俗称“半壁江山”多年的发展历程与数据的汇总,足以看到一股强大的高职风暴正应市场的需求而登陆中国的教育舞台。

2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及发达国家水平,而科研技术成果转换为生产力的能力也不及国际高端水平,我国明确提出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不长,对大多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说,虽各有成绩,为我国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若立志形成各学校自身办学特色优秀高职院校,将依旧会是一条充满曲折及希望的道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经济前景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为了避免高职院校全国泛滥却多而不精的现象,高职院校的教师担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非匠工。由于高职院校特殊的办学模式和办学要求,加之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院校的师资结构,师资引进培养,师资队伍职业与技能素养等多方面,都对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师资资源作为纽带,将不利于达到我国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

3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不良现状分析与改进

3.1新师招纳评审机制不健全,教师考核实效性差高职院校在历年招纳新师时,片面强调学历学位,应聘成功后,经过入校试讲,资格证书考核后,在实战教学的试用期内,对其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实际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阶段性考核力度不够,均以全校通用的诸如教评教,学评教等评教表格加以考核,难以发现其角色转换及经验不足而导致的教学问题,同时缺乏对年轻教师的教学监督与指导,不利干其成熟与完善,全凭自身摸索。同时院校任课教师评教表格本就存在不规范不科学合理的设计,需要改进,建议高职院校逐步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和长期的教师评估和考核机制,完善并坚持实施,不走形式化,提高考核的实效性,建立奖惩制度,根据本期教学水平限定其下学期教学计划,促进教师成长,整体水平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立与完善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有个别院校把对师资的多引进看做为“负担”,但若入口严格把关,入后坚持评审,进来的新教师,则是优秀的,而非负担,可以将知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

3.2优秀教师与企业骨干的“二合一”趋势优秀教师与企业骨干的“二合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一是教师队伍内部整体上,是一个专任优秀教师教学群体与外聘企业骨干技师指导群体并存的综合体,二是内部存在一定比例的个体,为优秀教学教师与企业骨干技师双重素质并存的双师型教师。

若干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重视的状态,但缺乏一套完整可行的实施方案,包括校内教师派送企业方案与企业骨干引进方案。同时,由于过于重视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获得的途径,而忽视了双师型教师对自身教学手法的定位与应具备的双师型教学能力。普遍存在将教师派送到企业一线去争取实践工程经验的积极性,校企长期合作的网络不成熟的问题。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应该注意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提高企业方与院校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企业能够再学校内看到人才与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互动效益。让企业技师深入学校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探究高职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方案,提出特色专业的建设性建议,深入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树立学生的企业实战意识,逐步成熟职业理念与职业素养,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水平,同时力争为合作企业填补人才与技术空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半学校半企业状态培养,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而非匠。

3.3重视高素质、针对性师资的引进与培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师资的引进与培养上,在数量上不够充足,在结构上不够合理,同时带来教师队伍的考核制度不够健全和未有效落实的问题,出现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平衡的现象,缺乏建立既宽松又有竞争的机制,使教师明确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学校甚至对自身的认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校的发展都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对于自身特殊的教学要求理解不到位,导致其教学手法不具有很好的职教性质,缺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效结合。随着学生数量的膨胀,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等基础教学设施实际上应力求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对于此方面,除政府行为外,建议能够通过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等途径,实现在经济上的进步,同时提升扩充教学资源的实现能力,否则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挑战。

同时加强引导教师参加科学研究,包括参加工程实践、从事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也包括相应领域里的应用技术研究,将知识与技术,技能有效结合,力争使其转变为生产力,实现院校教育的半企业化状态,为学院创收的同时,为企业提高利润,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项岗实践基础。

3.4行政岗位高职称高水平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由于管理体制上重科研、轻教学的原因,许多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忙于压力之大的行政工作没有精力从事教学。从而出现高职院校水平越高的教师,副教授,因委以重任投入院校行政教学管理工作而逐渐脱离原本属于他们的讲台,职称与年度授课数量几乎成反比,对于学生与知识的传播而言,形成教师资源的严重浪费与不充分利用,如果能将高水平师资人才在科研工作的同时尽量的用在学院人才培养上,引进包括教学实践,学术讲座之类的诸多传播形式,避免出现明显的教授不教现象,将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大收益。

4结束语

高职院校“半壁江山”若要顶天,则不能泛滥其外,空无其内,只有活其思维,严谨体制,有效落实,方能为我国经济的有效发展及莘莘学子的成才之梦,发挥应有之力。

参考文献:

[1]许茂祖.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北京,教育部,2008年.

4.职业院校建设建议 篇四

一、会计职业道德缺失有哪些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会计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会计人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存在的问题。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通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2.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3.违背准则,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和故意造假的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1.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近年来,造假账、虚列资产权益等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出现了贪污、漏税等严重问题,这都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2.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

会计的目的就是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经营状况,而国家宏观调控便依赖于报表等会计成果,认为其反映的经营与资产列报是合理的,并做出宏观的经济决策。但是,在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条件下,会计结论的可信度受到威胁,更何谈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呢? 3.侵害投资者利益

此种危害在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会使得会计工作丧失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企业及上市公司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与验资报告,从而欺骗投资者,侵害其利益。

三、造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

随着经济改革向纵深进展,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社会关系大大的复杂化,从而使不少人在物质财富中失去方向,导致一些贪污舞弊,滥用职权,行贿受贿等等行为的泛滥。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环境影响下,其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2.法规滞后内控制度不健全 会计制度只是个别条款涉及到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缺乏系统全面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引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难以形成防范会计造假的自我约束机制;而有的单位财务部门内部职责不明确,内控制度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力,有章不循,循章不严,重查轻处,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使得监督制约弱化。3.工作地位“服从命令”作用

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地位上的从属性,带来其职业道德行为上的从属性。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下进行,单位负责人拥有充分的用人权,会计人员只有通过单位任命才能上岗。由于这种从属性往往使会计人员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单位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处在两难境地。在工作中,会计人员经常会遇到领导的意图与财经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度、规定相抵触的情况,有时,会计人员虽提出合理建议,但单位领导仍坚持其做法,最终导致会计行为失范。

四、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建立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评价指标应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会计科学的发展、有利于财务会计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与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方式主要有社会方式、制度方式和自我方式等。2.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我国会计的职业道德处于放纵阶段向顺从阶段的过渡时期,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仍是一个需要常抓不懈的问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是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二是要提高会计的道德境界。不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还是提高会计的道德境界,均离不开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所以要加强高等院校中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继续教育。3.坚持法制与德治相结合

在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和十七大精神实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制定与会计“道德立法”相配套的道德规范,发挥其具体的协调约束作用。

4.吸取东西方职业道德精华 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重视人伦价值,追求精神境界,推崇诚信无欺、信誉至上、取财有道、公而忘私的职业道德准则。国外学者对会计职业道德也做了许多研究,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与资料。我们应当从中国历史中充分吸取有价值的思想营养,并借鉴和融合西方会计职业道德的价值目标、体系结构和精神内涵,充实和发展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总之,会计人员是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特殊行业,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因而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的职业道德优劣,势必直接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道德。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参考文献:

5.日本院校留学申请建议 篇五

在日本考大学院,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尤其是文科生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将来要跟导师一起进行学术研究,还要写硕士论文,如果日语不达标,那么竞争力就弱了一大截。无论专业怎样,有日语一级的学生在导师眼里,至少是个学习努力的学生。在日本人眼中,能力和努力有时候仅一步之遥。

2、导师

在日本升大学院也要重视导师。一个好的导师,不仅可以指导你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有的导师还能推荐工作。而对于想继续攻读博士的学生来说,导师就更加关键了,将来继续请导师指导博士课程,可以减少很多升学换校的压力。所以,调查好大学院和专业以后,要尽量联系一下导师,争取亲自到研究室拜访一下。这样,能更好地彼此了解,而且将来的入学面试,导师的感情分也很重要啊。

3、研究计划书

进入大学院就是在专门领域跟随导师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所以选定的研究课题,首先要和导师有极大的重合性,这样才会获得导师的重视,愿意接受你一起研究。然后,就是写研究计划书了。对于自己要研究的课题有条理有逻辑性的进行阐述,要让老师明白,你要研究的是什么,为什么研究,用什么方法研究,研究哪些具体内容,还有预期的研究结果是什么。大学教授也是通过研究计划书来判断你的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研究意义,是否可以指导。写好研究计划书不仅显示日语能力,还有专业基础以及文章写作能力。研究计划书要有独创性,到处乱抄是学术研究的大忌!

4、英语

日本很多大学院的导师除了重视日语能力,还很重视英语水平。不仅上课会用到英语资料,甚至有的导师用英语资料进行专业研究,这就要求留学生也能具备相应的英语能力。换言之,托福成绩在85分以上的人挑战东大、名大、京大这样的国际名校才有胜算。

5、过去试题

绝大多数的大学图书馆里都保存着该校的大学院考试的过去试题集。作为留学生,尤其是外校生,一定要抽时间到要报考的大学去调查一下,看一下以往出题的方向、回答的要点。这些对于应对将来的入试会有很大帮助。如果是本校生,一定要多和导师沟通,请他帮助提示一些要点,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6.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 篇六

一、更新教育理念,适应市场经济对多种人才的需求

1.加大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各新闻媒体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减少对普通高校及高考状元的过度炒作,增加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内容,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发展观。

2.建立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考核体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尽快建立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及任务的综合考核与评价体系,将其作为对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二、建立市职业教育领导小组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一筹化职业教育。

领导小组要督促有关部门及县区政府切实落实《实施意见》有关政策,把职业教育纳入对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目标之中。部门联席会议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及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市委、市政府决策落到实处。

三、切实增加经费投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督促《实施意见》中有关专项资金的落实,加大职教基础能力建设投入,同时争取国家、省级建设项目,以满足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县区财政也要增加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的政策落到实处。

四、加大职业教育基础建设的力度

1、注重实训基地建设。尽快建立起适合学校专业设置和学校发展的较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一方面政府要有计划的重点投入,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与企业联系,依托企业建设实训基地。

2、加大设备添置投入。职业学校的发展,老专业的改造,新专业的发展,特别是适应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有吸引力的专业开发,都需要添置和更新设备。这些靠学校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需由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解决。

五、给职业学校增加编制,增强职业学校用人的灵活性。

对职业学校的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职业学校所缺的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由学校自主招聘。

六、强化就业准入,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行为监管

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要坚决执行国家规定的“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政策。各用人单位要严格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加大对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察力度。对那些违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的用人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坚决予以相应的处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教育、劳动、经贸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强化执法监察工作,使广大经营者了解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性,自觉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逐步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七、重新核定各类职业学校的收费标准。

7.职业院校建设建议 篇七

一、安徽省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安徽省教育人才发展“十二五”(2010—2020年)规划》总结了安徽省高等教育(含高职)的现状:

1.教师队伍总量基本满足办学需要,结构趋于改善。

2.高层次、高水平教师队伍持续壮大,建设成效初显。

3.教师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4.辅导员队伍、管理人才、教辅人才队伍层次结构逐步优化,整体素质稳步提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底子薄制约高职院校发展速度和质量。全省75所高职高专院校几乎都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起来的,40岁以上的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几乎都是通过攻读在职研究生,通过攻读全日制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的比例很低。据调查,50多岁的教师队伍中能获得硕士学位的比例只有11%。通过优惠政策从中职身份转岗为高职的教师,缺乏基本的学术研究理想与追求,教育教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能力较弱,因而他们离高等职业教育体现“高教性”的要求有较大距离。

2.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据调查,我省高职高专教师来源主要以普通高校硕士毕业生为主,从企业调入的数量很少。从高等院校毕业到高职院校教师,理论上一般都可以满足要求,而实践方面很难满足对实验实训的要求。尽管不少学校对有企业背景紧缺型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但招聘的结果也常常不尽人意,要么是招不到,要么是不符合要求。将一直从教的教师培训进修为“双师型”教师,不失为一项有用的举措,而实际情况是水分较多。

3.激励机制不足制约高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我省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的量化,更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行配套。部分高职院校制定了量化的规定文件,但缺乏科学性,且具有不合理性或不完整性。导致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本校干少,校外多干”等不正常现象。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到校外去挣外快,其自身的业务素质就很难得到提升。

4.生源学习能力低制约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到高职来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其中很多学生从小就是留守儿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能力很低,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厌学,再加上手机、网络的影响,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比例很低。目前这些成了普遍现象,教师也就很难找到当教师的感觉,更难以获得教书育人的荣誉感。

5.工资收入水平低制约教师工作的责任心。我省高职学院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每月仅拿3000元工资的教师不在少数,与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更没办法进行比较。就是建筑工地一名熟练建筑工每月也可以挣到5000至6000月的工资,甚至更高。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就会产生工作没有得到社会认可的感觉,自然降低教师的工作责任心。

6.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据调查,我省大多数高职院校师生比例都没有达到低于18⿹1的要求,有的甚至达到33∶1。达到要求的院校,兼职教师的比例往往较高。而兼职教师很大部分是在校研究生,他们没有经过培训就登上讲台,有些人上课也就是给学生念念课本。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是无法得到保证的。

7.教师队伍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根据对10所安徽省高职院校的调查,我们对教育专任教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职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多,中老年教师少,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16%,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而学历结构中,学士学位多,硕士、博士少。职称结构中,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其中讲师和助教占56.38%。这种现象说明高职教师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30至40岁年龄段的教师比例少,这不利于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8.师资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较快。目前,安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比较不稳定,特别是地级市或县城所在的高职院校人才引进相当困难,甚至出现教师队伍负增长的局面。尤其是热门专业,部分教师在提高学历后,尤其是攻读博士后,就选择了跳槽,甚至出现流失的教师数比引进的还要多的尴尬局面。

9.师资培训不力制约高职毕业生的市场适应能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培训应该具有系统性、持续性、专业对口性等特点。然而实际情况常常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教师需要获得某一领域的培训,却又常常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教学内容很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设备及制造工艺已经在市场中得到应用,教师授课的内容却还是10年前的工艺水平。尽管高职毕业生在校也进行了实验实训,落后的实训内容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

二、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

高职院校正在经历从外延发展逐步向内涵发展的变革历程,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即为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本质属性发展的总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保障。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确立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的基础;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的根本;实训基地建设是教学质量建设的保障;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好,才可以保障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培养“双师型”、“三能型”教师队伍。多渠道培养或引进“双师型”教师,对此类人才的引进可以开通绿色通道,可适当降低学历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及校际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培养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逐步由“双师型”教师向“三能型”教师过渡。这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胜任理论教学,能具备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能具备科研能力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

3.完善培训体系,促进高职教师全面发展。首先,要完善高职教师培训机制,树立科学的终身教育理念,为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与培训,通过把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有机衔接,探索和创造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教师需求的多元化培训机制,从而为教师构建一个高质、高效的平台。其次,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逐步改变以往整齐划一、压抑教师多样化需要的培训模式,应综合考虑教龄、年龄、学科专业等的差异,构造出符合不同群体的培训模式。第三,要实现培训内容多元化,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实用性。第四,要增加高职教师参与培训的自主性,实现高校与教师的良性互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培训的效果。最终达到促进高职教师全面发展。

4.完善激励机制,调动高职教师工作积极性。好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高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首先,要尽可能地根据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消费水平,有条件有限度地满足高职教师对改善工资待遇以及物质生活、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合理需要。其次,要创新大学文化,创造和培养大学的人文精神,使校园中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以此激发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科学精神。第三,高校管理者在处理工作任务的分配、总结评比、工资调整、奖励和晋升等实际问题时,应做到公平合理,各得其所。第四,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参与制定激励方案。第五,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包括培训机会融入激励手段,形成全面、多样、灵活的激励机制。

5.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高高职教师成就感。高职院校要重视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整体推进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会及学生团体的作用,加大学生自我管理力度。增加学生的实验实训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在操作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必将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6.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增大高职教师社会服务面。师资队伍的管理模式根据管理范围可以分为校内管理模式和社会管理模式。对于校内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可以参照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该校为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竞争力,提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四化”模式,即“职业化、标准化、表格化、精细化”。通过“四化”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具体来说就是:加强教师职业化建设,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标准化建设,提高教学效果;积极推进表格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精细化建设,提升教学业绩。

对于师资队伍的社会管理模式,我们应该顺应人才市场发展趋势将眼光扩大全省,甚至全社会,去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模式,以适应现阶段高职院校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我们既要提倡有序竞争?合理流动,又要防止恶性竞争?在建设高水平教队伍的过程中,可以主动探索建立合理有序的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机制?让高职教师有序地在高职院校间以及在学校与企业间流动,不断增大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面,创造条件让他们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十一五”以来,安徽省职业教育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多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议

参考文献

[1]梅建安,谭玉林.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2,(11).

[2]刘如意.浅谈如何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J].教育与职业,2008,(26).

8.职业院校建设建议 篇八

关键词:校园网 安全管理 防范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许多技工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这无疑对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技工院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我们在使用校园网的同时,却经常忽略安全问题,导致了校园网系统崩溃,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在积极建设发展校园网时,应切实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搞好网络安全,就成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校园网日常管理使用中的安全问题,简要介绍一下我省技工院校校园网建设情况及安全状况,分析校园网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陕西技工院校校园网建设简介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技工院校抢抓机遇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必由之路,更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技工教育品牌的必要推手。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各技工院校校园网建设的水平和规模很不一样。当前的基本情况是,陕西省各技工院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网建设,大部分技工院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实现了与因特网的互联,校园网网速能满足办公和教学的需要,个别学院的网络能达到10M甚至100M。在发达省区,已有技工院校把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上了日程,希望以高性能的校园网络为基础,实现学校办公、财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后勤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数字资源全面整合,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最终达到其增值服务的目的。但仍有部分技工院校的校园网建设还比较滞后,网络覆盖率还不高,网络连接速度也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技工院校校园网安全问题现状及表现特征

就目前来说,各技工院校的校园网建设水平和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在使用校园网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问题,但就安全问题而言,各技工院校面临的问题基本一致。即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扩大,校园网上运行的服务越来越多, 网络用户也日趋增多,网络规模变得庞大和复杂。另外许多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缺乏,造成了校园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校园是以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场所,所以校园网安全问题具体自身的一些特点,下面从安全问题源头和表现特征进行分析。

1.安全问题源头

经过调查发现,校园网受到的安全威胁大部分来自校园网内部,少部分来自校园网外部,因此可以得出校园网安全问题主要是内部安全问题,其次是外部安全问题。

2.安全问题表现形式

经过调研分析得出,目前校园网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法访问。由于黑客技术的普及,怀有不同目的的外来人员对校园网内部用户的攻击逐渐增加,而且这种攻击一旦成功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病毒危害。校园网使用人员比较多,水平也参差不齐,在信息交流或者资源下载时,病毒很容易渗透进校园网内部。同时由于网络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不够强,杀毒软件使用和升级不及时,使病毒常在网络内传播扩散开来,造成破坏。

(3)设备问题。因为网络和计算机升级换代很快,应用建好的技术和设备相对很容易就落后了。而且各技工院校通常在校园网建设时要考虑成本问题,往往对设备升级和扩容考虑不够,使得网络性能不能随业务相应提升,导致负荷过大,网络不能稳定良好运行。当然也存在因网管人员责任心和技术问题,导致网络配置维护不当带来的安全问题。

(4)不良信息的传播。现在网络谣言很多,校园网也不能幸免,许多谣言由不明事理的学生传播到校园网内部,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受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观看下载色情视频或图片造成病毒感染,带来的安全问题。

(5)密码外泄或遗失。由于管理上的漏洞或者技术人员的缺失,校园网存在密码管理上的漏洞,如部分重要密码,除网管人员外,许多教职工为了方便索要密码,导致密码外泄,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许多学校的网管人员多为临时聘用人员,待遇水平偏低,往往不能长时间安心工作,离职现象时有发生,在人员交替过程,容易造成密码遗失或外泄,对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资源保护造成影响。

三、技工院校校园网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经过对校园网安全问题现状及表现特征分析,得出当前威胁校园网安全问题是由管理、技术、使用人员等内部原因及环境等外部原因造成的,具体情况为:

1.网络安全技术不完善

在实际运用中,校园网主要存在以下技术方面安全隐患。

(1)校园网安全防护设备缺乏,许多校园网是直接通过主路由器与因特网相连,或者防火墙防护能力不足,学校在享受因特网方便的同时,忽略了安全隐患。

(2)校园网结构上存在技术上的安全隐患,许多师生对学校网络的结构模式都比较了解,因此来自内部的安全性威胁更大。由于校园网用户大多以年轻学生为主,他们思想上还不成熟,出于逆反心理或猎奇意识,利用一些黑客工具进行网络攻击,使得网络出现故障甚至瘫痪。

(3)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存在安全漏洞,也是造成网络安全的一大隐患,如操作系统等。就目前而言,校园网服务器安装的操作系统通常以Windows2003为主,而Windows2003操作系统使用比较普及,其性能及缺点广为人所知,容易被人攻击。操作系统系统的漏洞包括浏览器访问出现的漏洞、IIS服务的漏洞、邮件服务器出现的漏洞、访问端口出现的漏洞等。

(4)校园网设备容量与使用规模不匹配。随着校园网使用者的数量增大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接入校园网的客户终端日益增多,导致校园网性能逐步下降,安全隐患增大。同时随着终端设备的增加,管理的难度也加大,一些终端可能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就进入到校园网并与互联网连接,随时导致网络受到攻击。endprint

(5)服务器及数据库备份不足。校园网校许多服务器没有备份,当服务器或数据库被攻击而遭到破坏时,造成网络瘫痪或数据丢失。

2.网络病毒泛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病毒水平也越来越高且不断变种,以 “熊猫烧香”为例,其2个月内就变异了50多种。近年来的“熊猫烧香”“灰鸽子”“特洛伊木马”“蠕虫病毒”等网络病毒的爆发中可以看出,网络病毒的传播越来越厉害。由网络病毒造成的危害近年来急剧上升,对校园网及其信息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

3.网络管理不严

网络管理不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网络中心及普通机房管理不严,存在随意出入和不按规定使用网络设备的问题;二是网络管理人员管理网络的权限和范围不清,存在密码外泄或遗失的现象;三是管理员的责任心不强,没有按规定进行网络设备升级,进行数据库、工作日志的日常备份和及时网络监控等。

4.网络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网络安全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没有一个长期性的网络软硬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是不行的。目前各技工院校校园网建设发展面临一个相同问题就是经费不足,其经费主要用于购买有限的硬件设备上,而对维护、管理和培训的投入普遍不足。

5.网络安全教育不够

任何先进的系统都是人来管理的,人永远起决定性因素。目前各技工院校对网络管理员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培训,管理员及使用者普遍安全意识淡薄,由于疏忽和不正确使用网络设备造成的安全问题明显增加。

四、加强技工院校校园网安全防范的建议

校园网安全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安全策略,包括设备、用户、技术、意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安全措施,针对当前技工院校校园网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分析,特提出以下安全建议。

1.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并配备完整的网络安全设备

技术防护是网络安全防护的基础,通过配置安全设备可以对校园网络进行有效的防护、预警和监控,对大量的网络病毒、非法访问和不健康信息起到必要的隔离清除作用,对网络故障也可以迅速定位并解决。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防护措施有配置防火墙、采用入侵检测系统、针对Web、Email、BBS的安全监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IP绑定、虚拟局域网等,各技工院校可以全部或部分选择技术防护措施,保证其校园网安全。另外,在校园网内部的使用终端上也必须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如360、金山等。

2.加强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包括管理员和用户

具有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技术团队是网络安全管理的根本,对于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网络管理能力,可以做到定期检查,并能及时修补漏洞。对于用户,特别是新生,应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使用水平,增强安全使用网络的自觉性和遵守安全制度的纪律意识。

3.建设一整套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校园网内部人员对网络的使用办法

各技工院校要进一步梳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从制度建设上保障学校信息设备和网络资源的安全,必要时还要签订相关安全保密协议,确保学校重要信息不外泄。

校园网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重要标志。校园网安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也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一个安全的校园网必定是各种安全技术与管理手段结合,也定是学校管理者和使用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陕西省技工院校从学校长远发展考虑并结合自身实际,综观全局、统筹安排,建立起相应的安全防御体系和管理维护制度,以确保校园网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上一篇:省林业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呈报材料下一篇:小学生自我总结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