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11篇)
1.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篇一
以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理念开展高中历史教
学
摘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多种能力,如学习、动手、合作、沟通、组织、运动、分析论证、口头表达、写作等,但是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这样下去非常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我国在21世纪建立创新型国家是非常不利的。而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真正以学生为中心,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除了考试能力之外的其他能力,更加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高中历史的各个专题史内容,为开展类似于综合实践课模式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实践证明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理念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实际上也是不难操作的。
为什么要以综合实践课的方式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这是由我们现行通常的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和综合实践课教学方式的优点所决定的。
那么我们现行的大家普遍都在进行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哪些缺点呢?
首先,传统教学过分以老师为中心,完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采用“满堂灌”,每节课都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以机械练为主,重显性目标的实现,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强记,进行模仿训练。过分注重双基知识的落实,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总之,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垄断者、传授者,是教材、教参的忠实执行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课堂教学的“接收器”.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最终导致学生只是老师的“复制品”,而全体学生成为教学这条流水线的统一“制成品”,完全缺乏个性,只会成为人云亦云的应声虫。
其次,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功利化,完全是为考试而学,为分数而学。考试要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要分数不要能力。学生通过十几年的学习什么都没有学到,只学会如何解题,怎样获得各种考试的高分数,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如何生存都是问题,更不用说创新能力,长此以往,对国家的发展没有半点益处,钱学森之叹的实现只会遥遥无期!
再次,传统教学方式一考定终身。评价一个人行不行就看考试的分数怎么样,分数高就是人才,根本不考虑学生除学习考试以外的其他能力,也因此埋没了很多人才。
综合实践课教学方式有很多优点,这些优点刚好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没有的:
第一,综合实践课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以学生为中心。综合实践课教学学生是主角,老师是配角。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规定角色中走出来,充当了“问”者、“论”者、“思”者等角色,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的角色是组织、协调、配合、指导、帮助,提供评价的标准,推进课程及时完成,完全处于配角的地位。
第二,综合实践课教学更重视能力培养,更重视学生各种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实践课教学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兴趣出发,强调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操作、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以主题单元设计的方式把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劳技教育等有机整合;在学习方式上,注重把观察、手工制作、访问、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在功能上,关注学生兴趣、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注重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比方说: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资料收集、团结协作、整理资料、论证写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综合实践课教学的评价不仅看结果,更看重过程性的评价。不会只看一个方面的评价,更会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有许多学生可能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他们的其他能力很强,比如上述能力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能力很强。这种情况就好像有的学生基础课程学习能力不行,但他的美术、音乐或体育能力很强,这些科目里也有可能是某一方面能力很强。比方美术有中国画和西洋画,人体和花鸟虫鱼,各有擅长,音乐和体育能力也类似,一个人不可能擅长所有东西。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综合实践课教学方式远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大力推广综合实践课教学方式,让更多中国学生受益。
那么综合实践课教学应该怎么开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操作呢?我认为并不难。下面我先把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流程介绍一下: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确立活动主题。
2.明确工作目标,制订活动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步骤。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3.建立研究小组,确定各小组要完成的任务,各个任务分别由哪些学生负责完成。
4.组织实施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做实验、收集资料(上网百度和去图书馆查找)、访问专家学者、整理资料等,这些工作都要专人负责,及时完成。
5.论证写作,成果交流和展示。对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或口头汇报材料。展示的成果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研究报告、论文、读书报告、项目设计书、活动日记、心得体会、模型、艺术作品、多媒体、网页等,展示方式也可多种多样,如展览、讨论会、墙报、黑板报、编辑刊物、制作网页、表演等多种形式。
6.反思评价。评价标准要多元化,即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学生有多种能力,应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更应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就算结果失败,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总有值得赞扬的地方,不可能一无是处。
从上述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流程可以看到,这种模式应该是不难借鉴的,我认为高中的历史专题史教学为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多素材。下面我根据这个流程以现代中国的外交这个专题为例示范一下如何开展综合实践课的教学。
首先可以让学生仔细通读整个专题的课本内容,然后让学生提出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学生读完这个专题后很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1.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建国初、70年代、新时期)分别取得哪些外交成就?
2.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各有什么含义?
3.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为什么“一边倒”?后来是怎样一步一步突破这个政策的?突破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突破有什么意义?
4.建国初的《中苏友好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70年代的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新时期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上述重要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来龙去脉怎么样?分别有哪些意义?
5.还会有学生提出:美苏冷战是怎么回事?二战后,美国是如何支持台湾,反对新中国的?联合国是一个什么组织?尼克松是一个什么人?乒乓外交是怎么回事?周恩来对中国的外交有哪些贡献?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怎么回事等等有意义的问题。
然后经过师生讨论,并根据课程标准选出上述前四个问题来进行研究,第五个问题由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完成。这样既能完成课标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改变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包办过多的状况。
其次,确定好研究课题后,应及时建立研究小组。现在的班级教学一般独有四个组,每个组有10人到12人,上述前四个问题完全可以由老师分配给四个组,一个组一题,或者由四个组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来研究。当然也可以重新建立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搭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应视情况适当干预,让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干事,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适当的任务。
再次,研究小组建立后,开始展开研究。再次让学生细读课本摘抄与问题有关的资料,对书上语焉不详的事件和人物可以让学生课下上网搜索相关的文本、图片、影像资料,并做好摘录。还有不懂可以问老师,甚至是专家学者。
最后,汇报交流,及时评价。让各个研究小组把收集的各种摘录分门别类整理好,并根据各个小组的问题整理成文,或者做好演示的幻灯片。做完这些后,由四个小组推举代表展示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最后由小组学生之间互相给予对方恰当的评价,老师再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做总结性评价,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给一个分数或等级了事,从而挫伤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这种学生的研究成果甚至可以在学校内展览,供其他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上述问题的研究,学生最终不仅获得了比课堂教学还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主学习、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论证写作、动手(多媒体制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学生再也不会觉得历史学习是一个只需要背的科目,是一个无聊的科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可以记住很久,不用说能容易地应付那些考试,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种自主学习获得的研究方法受用一辈子。
我认为现行高中历史课本各个专题史的内容,不论是大专题还是小专题,甚至整个必修都可以用这种模式来开展教学和学习,而且我认为高中各门课程中,也许思想政治课也能用这种模式来开展。这种方法学会,我认为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对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也会帮助巨大,至少对我来讲,开展历史专业的课题研究应该不是很大问题。
参考文献:
张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与案例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
2.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篇二
一、开放性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 历史学科是内容最固定的一门课程, 因为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 已经造成的历史影响是不可改变的。然而, 我们要明白, 虽然已经发生的历史不可改变,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人们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推断以及一些历史观念可能会发生变化, 而且很多的历史问题直到现在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性。因此, 为了适应历史发展的时代要求, 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习题课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例如, 在评价康乾盛世时期的康熙皇帝时, 就要用开放性思维去进行人物评价。可从统一多民族的发展和巩固角度, 当时农业发展的角度, 政治稳定的角度以及康熙个人品质的角度等方面来对康熙皇帝进行客观而多角度的评价。又比如, 在讲到如何对隋炀帝进行评价的时候, 所有的学生基本上都会用“昏庸无道”来形容, 然而, 隋炀帝对历史发展是不是真的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呢?事实上, 隋炀帝在位期间, 在统一全国、开凿运河、创立进士制度、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只有让学生了解这些情况他们才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隋炀帝。
二、层次性
人们在认知和探究事物现象和本质的过程中都是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进行的, 可以说, 这一规律也是整个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培养学生具有层次性、逻辑性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正确地认知未知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在高中历史习题课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层次性的练习, 使学生思路更加清晰, 并学会按照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去分析历史现象, 认识历史规律, 了解历史事物。例如, 在讲到“戊戌变法”的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全面而客观地认识戊戌变法, 教师在设计习题的时候就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层层设问:第一, 思考戊戌变法发生的原因。这就必然会涉及当时戊戌变法发生的背景, 从而扩展学生思路的范围。第二, 思考戊戌变法产生的影响。通过这个问题, 可以让学生突破历史时间的限制, 不仅要思考戊戌变法对当时历史的影响, 同时还要思考戊戌变法对以后乃至今天都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三, 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这个问题既要从戊戌变法失败的偶然性上分析, 又要着重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从而加深对戊戌变法结果的认识。第四, 如果当时的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会对当时乃至今天的历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增强可比性, 还可以把戊戌变法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比较。这样, 学生的思维会在大胆假设下变得更加自由灵活。就这样, 在层层递进的习题练习中, 学生不但对戊戌变法有了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 同时,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归纳能力、总结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而这些正是我们开展习题课教学的主要目的。
三、综合性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人文学科, 在历史学科中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在古代历史上, 几乎每一次起义运动都与当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历史上一些农业发达地区、农业文明的形成就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是因为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强, 历史高考才会以文综的形式出现, 目的就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顺应历史学科的发展潮流, 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习题教学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习题的综合性, 要让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这样,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而且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分析归纳, 还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知, 并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规律,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教学过程中包含有习题教学的内容, 因此, 习题教学质量对于整个历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习题教学的时候, 要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入手来设计习题, 通过科学有效的习题教学提升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科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成波.如何上好高中历史习题课[J].学知报 (教师版) , 2011 (36) .
[2]王志红.浅谈高中历史习题课教法[J].中国教师, 2011 (S1) .
3.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篇三
【关键词】教育 高中历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78-0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以来,高中历史都被号称为“副科”,这门学科也就因此被打入了冷宫,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时也很被动,丝毫没有兴趣可言,更别说让他们学精了。老师们在讲授这门课的时候也很头疼,不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甚至就只是圈划下考试大纲的知识点就算完事了。完完全全是应试教育模式。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寻求出路,穷则思变。下面就笔者个人的一些观点,跟大家分享一二。
一、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在课堂上学生很难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体。
现代心理学家指出,主动,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动机萌发的主观原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行为。而历史学科被公认为是最没意思的课,一方面,教材内容枯燥,概括庞杂,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这门学科的目的和意义。
一直以来,对于历史学科,我们始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同学们在课堂上只是背背记记,并没有依据自己的喜好主动地去记忆,而只是一味的应付考试,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在我们身边,甚至处于主导地位。这样下去,同学们怎么才能在课堂上去自主的学习呢?
(二)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态度决定一切”,一直以来,我们高中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同学们一直都在为考试得高分来学习,对于历史这门学科而言,在学科的划分上,历史被归类为小科,所以只是抽课余时间背背记记就行了。这样的学习态度显然是不行的,他们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去理解,有兴趣的去记忆,这样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三)多媒体引入历史教学中产生不少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但是有的老师在引入这种教学手段后,产生了依赖心理,天天播放历史教学视频,既省口舌,又免去了板书,这种做法是全然不正确的。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知识点。
二、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要采取的一些改进。
(一)日常生活方面,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在学生的印象中,历史学科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我们作为历史教师,要从这点入手,要改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切入相关的故事和典故,激发学习兴趣。重点强调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中国的发展形势以及中国教育形势的发展对高考形势的影响,这样,自然而然就引发了他们的注意力。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作好指路,多创设他们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争取把课堂掌控的轻松自如,使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关心爱护学生。
“爱屋及乌”,一点都不假,让学生们喜欢上你,这样你才能与他们亲近,可以时常与他们沟通,与他们谈心,谈生活,谈爱好,谈学习等,做可以交心的好朋友,这样他们会在感受你的爱的同时,也会把这份爱投入到与你相关的学科——所教授的历史学科中去,这样同样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模式相结合。
要想搞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针对历史学科,我们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以电影片段或音乐的形式开头引入课题,激发兴趣,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相关的历史事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所造成的影响。这样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地去思考,去理解,去掌握。
比如,在学习《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节课时,可以通过故事片或者是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1.“皇帝”称号的由来。2.皇帝制度。3.巩固统一的措施。这样,使学生们把注意力投入到故事中去,其实也就是引导他们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四)编织梦想课堂。
高中生,具有天真烂漫的想法,富有青春的朝气,最近两年流行一些穿越剧,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课堂让他们自己来实现历史穿越的梦想。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几个组,分别分为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让他们来扮演不同的朝代的相关角色,然后再互换感受,这样他们不仅置身于历史中,而且感受到了各个朝代的生活方式,相关制度等,这样让他们既实现了穿越的梦想,又牢固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三、提高我们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品行方面。
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就告诉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就是要拥有足够多的知识,为人师表,品行端正则是我们能受到学生爱戴,尊敬的标杆。以身作则,就是说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师。身教很重要,其实,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外亦然,实践表明,学生们一般都是部是先欣赏喜欢一个老师,然后才会喜欢其把传授的学科,由此,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品行端正,树立自己最美好的形象。
(二)专业知识方面。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识面必须要宽广。历史这门学科本身涉及的知识面就很宽,波及到各个学科,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时的充电,拓宽知识面,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偶尔在课堂上天马行空下,未尝不是好事,这样既能吸引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能充实他们的知识。俗话说,要授予同学们一杯水,前提是老师得有一桶水。由此可见,专业知识对于老师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教学意义及相关价值的体现并非是一堂历史课成功的最佳标识,最终的标准是同学们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本节课的相关内容,理解的是否深刻,掌握的是否牢固。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手段,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大胆的突破和创新,以适应高中年龄段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考试周刊. 2010(40)
[2]赵彦志.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7)
4.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如何开展 篇四
小组合作并不是将任务完成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必须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任务要难度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要通过科学的任务引入,为学生创设良好以及积极的合作气氛,保证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最后,教师要相对任务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前收集以及查阅相关资料。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首先,小组成员要进行角色的协作和替换,进而激发创造灵感。例如在创作命题作文《我的梦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几名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带动开展小组合作,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组长。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所有成员都要加入到对作文内容、要求以及形式的讨论中,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吸取他人的经验,实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效果。以命题作文《我的梦想》为例,当小组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要交换意见,并且以打分投票的形式,选择出最佳的创作方案,交流可以突破学生的思维限制,激发学生的斗志心以及好奇心。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表达想法的冲动,将内心的感受与想法充分结合,涌现新的创作思路,进而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写作,提高自身的写作技巧和水平。
三、通过批改实现提高
5.如何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 篇五
该讲则讲
在新课程实施伊始,有些教师害怕“讲”,似乎一提到讲就是“旧观念”,其实讲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离不开讲。但是“讲亦有道”一是讲的必须是必要的,“该讲则讲”在教学中,有些内容必须通过讲来完成的就不必害怕讲,但不当讲时不必讲,应该由学生自主来完成的,教师千万不能越俎代庖。如有的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对时代背景不了解,老师就要言简意赅的讲一点时代背景,如有的课文比较深奥、丰富,教师如果过分的追求直观的教学情景,则使语文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是讲的内容和形式要设计好,力求精辟,新颖。所以说,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于学生的价值取向或对课文的理解出现困难时,教师还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该讲的时候就要讲。只让学生诵读感悟没有老师缜密的思维和两里的思想以及优美的语言在课堂上发光,学生的心灵世界就缺少了一缕明媚的阳光。孔子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此意。
6.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分层教学 篇六
摘 要:受个体差异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接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不能指望用同一种教学手段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从事多年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出与学生实际学习相契合的教学方法,那就是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分析、思考分享给各位教师同仁。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思考
学生升入初中,学习科目增加,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加之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小学、初中阶段积累的数学基础和努力程度不同,所吸收的数学知识也存在差异。这时,数学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师在备课中,预先设定好本堂课讲完后将会收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如果一堂课下来,没有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那么无疑这堂课的教学是不完美的,或者说是失败的。一堂课的节奏有条不紊,应该传授的知识全部传授完毕,学生达到较高的接受程度,那么这堂课就是成功的。
因此,教师衡量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否,就可以通过划分教学目的得知。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最起码要学会、掌握哪些知识,教师都要做到心里
有数。
二、对学生水平的分层
数学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才能教好数学这门课程。了解学生差异,可以给学生划分层次。对于结构简单的数学知识,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两部分,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而对于相对复杂的数学知识,则要将学生划分为较高水平、中等水平和较低水平三个部分,然后分层设置题目。在课堂提问中,按照自己心中的学生水平划分,向学生提问难易问题。
三、对讲课内容分层
给学生呈现水平最契合、接受范围内最大容量的知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因此,教师要对讲课内容做好层次安排。对于大纲要求必须掌握、被定位是重点内容的知识点,教师要花时间、花心思讲给学生,这部分内容通常要用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或是连续几堂课进行讲解;而对于大纲定位“只需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简要简洁,而不是浪费大量时间。
总之,数学教师所肩负的教学任务是长远而艰巨的。运用分层教学,既能让教师的课堂有条不紊,又能惠及班里的每个学生,是数学教师需要研究和琢磨的一种好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7.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篇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学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各学科在教学成效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业绩。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研究推进力度不够强,部分高中历史教师观念守旧,不能够及时汲取教学改革最前沿的精华,导致历史教学工作中出现了“高投入低效益”的现象,教学成效提高不快。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必须强化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学成效,本课题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
二、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开展的途径
在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中,我主要针对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突破口,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当前制约历史教学成效提升的主要方面有五个,分别是师生关系淡漠制约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学生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不够明显、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空间不广、课外拓展活动难以满足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要求等。我主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针对性改进与优化,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1. 注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有效教学营造浓厚氛围。
高中生处于16—20岁之间,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较为敏感,希望在学习活动中受到教师的重视与尊重,许多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淡漠。我在教学研究中,尝试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在教学中保持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乐于接近教师,同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发挥鼓励、表扬等积极情感促进的作用,在学生学习活动取得成效的时候,总是在第一时间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活动的快乐,从而增强积极情感体验,为有效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 注重强化良好习惯培养,为有效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在课堂中基础不扎实,知识面不广,对教学内容了解不多,内容不熟悉。其实许多时候,这样的现象是教师不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造成的,即便在高中阶段,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学生缺乏科学的预习习惯,在课堂听讲与学习中也缺乏科学高效的方法。我在教学工作中,从强化课前预习和课堂高效学习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将一些补充信息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搜集,丰富学习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熟悉了解,知道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够理解,提高学习针对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边听边想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抓住重点进行历史学习,提高学习成效。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有效教学优化实施过程。
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已经不再满足于充当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角色,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更为高涨。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没有能够充分体现。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主要通过搭建平台、优化载体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我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将讲授内容设计成为探究题,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学习活动,我进行启发引导,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改进,我将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出来,学生更加乐于参加教学双边活动,在学习中思维积极性与探究性得到了充分培养与发挥,相互之间的协作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学生深入开展历史学习活动的能力与自主探究水平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注重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为有效教学增加丰富信息。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可以发挥出明显的作用,这一点在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需要在历史教学中予以强调。我在教学中,将多媒体手段作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主要在补充教学丰富信息和提高思想教育成效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在教学《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繁荣》内容时,我发现单纯的口头讲解难以让学生产生直观的理解,于是在教学网站上下载了配套资料短片《共和国回顾———文艺体育篇》,在课堂中进行播放,让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强烈的直观感知,不仅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再比如教学《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结束时,为了将教学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播放了一曲《走进新时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5. 注重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有效教学拓展发挥空间。
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课外活动的作用,认为只要抓住课堂教学就行了,其实这种理念是不正确的,教师应当注重建立起全面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我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抓住课堂教学重点,而且将课外主题活动延伸作为重要的着力点,一方面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专题研究,指导学生运用资料搜集法、实地考察法、座谈访问法等,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另一方面结合教材内容与时政热点开展主题教育,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如结合近年发生的日本教科书恶意篡改我国钓鱼岛领土主权归属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日本历年来在这些方面的小丑表现展开讨论,学生群情激愤,纷纷表达了对日本这种卑劣行径的抨击,深化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在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我注重理念创新,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方面的优化与改进,对于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引意义,广大历史教师要充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改进与创新,努力促进历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 教学成效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了不少努力, 但是收到的教学成效并不理想。针对这样的现象,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强化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努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作者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 近年来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进行了“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着重在提高教学主体性、生动性、实效性、拓展性和思想性等方面下功夫, 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对此作简要论述。
8.浅谈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篇八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一个东西产生兴趣,就是教师不去督促他们,他们也会主动地去观察、学习它。所以历史教师就应该很好地抓住这一点,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可能就是一味地平铺直叙,对着课本念,如果讲不好就成为学生的催眠曲。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上课睡大觉,下课背课本,觉得历史课毫无乐趣可言。所以对于历史教师来讲,上课不能只是严肃地给学生讲解历史,有时候也可以天马行空一番,给学生讲讲贴近生活一点的历史小故事,让学生融入到你的讲课中去,把历史课变得丰富多彩一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备课工作
现在很多历史教师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所以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可能更偏向于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授课,而很少深入去了解学生想要在本堂课上学到什么,他们对本堂课哪个知识点更感兴趣。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是例行公事般地写一份教案出来,而不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到现实中或者网络中去多搜集一些课外的历史题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每一堂历史课之前,认真备好课是至关重要的。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
许多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给学生传授该讲的、会考的知识点,而对于那些不常考的,大部分教师都会一带而过。一直采用填鸭式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历史是非常不利的。我们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播者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对于学生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该予以鼓励和支持,并建议他们跟同学展开讨论,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并且引出更多有趣的话题。同时,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多学习运用一些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四、多积累一些历史材料,并与现实相结合
历史这一门学科包罗万象,跟现实又是联系紧密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历史的影子。许多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因为在他们眼里历史只是一些需要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的东西而已。他们认为历史不够鲜活,如果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音、画面,让学生眼中乏味无趣的历史,鲜活地再现在他们眼前,他们肯定会对历史充满好奇心。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的一些章节,但是如果让他们观看一些电视剧,他们却看得津津有味,比如《辛亥革命》、《开国大典》、《建党伟业》、《甄嬛传》等等,他们对其中的情节可能了解得比老师还清楚。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妨插入一些电视剧情节,跟学生探讨一下,将历史跟学生了解的电视情节紧密结合,更方便学生去记忆和了解历史。
五、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往往是在教师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的,而现代的教学理念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去学习历史。
1.教师精心设疑,学生大胆质疑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不要一味地只是去讲解课本知识,不跟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是不行的。教师应该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去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一起来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在历史课堂上,对于学生懂的问题教师就不必一遍遍来讲,否则学生既会觉得枯燥乏味,又会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学生存在问题的地方和有疑问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及时组织学生来进行讨论,这样不只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还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很好地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穿新鞋走老路肯定是不行的,当然,穿旧鞋走新路同样是行不通的。我们要跟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既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历史知识,真正达到学史明智、知史做人的目的。
9.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篇九
一、为什么要进行历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在实行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改变不是很大。很多的教师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水平之上,没有教学的创新性。这样的教学只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状态,缺乏内在的改变,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要在历史学科上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
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历史教学的发展。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目标不一致,无法产生共鸣,对教学的效果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例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在讲课中面面俱到,课堂的内容很多,这样对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产生负面影响。课堂成了教师的主场,学生的参与度很低,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深入了解。而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课堂不能带来学习的高效性。所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实施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
1.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个方面是激励、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拥有一个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积极地引导,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教学的有效性。另一个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讲究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挖掘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样有助于有效地实施历史教学。
2.教学时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完美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个积极向上、愉快活跃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将一些优秀的、有内涵的东西发扬下去。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改正,努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充分了解和深刻认识祖国的悠久历史,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长海。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补充性整合[J]。中学课程资源,(12)。
[2]陈林。挖掘课标内涵,有效整合历史教材资源[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Z1)。
10.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篇十
摘 要: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高中体育健康课程强特别强调选项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为了开展好高中阶段体育选项教学,可从特长发现、教育手段、训练机制等方面展开工作。
关键词:高中体育 选项教学 特长训练
过去,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依靠传统的教法和内容去进行选项教学,势必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遏制学生体育特长的培养与发挥。
加上学生的选项差异较大,不易相对集中,且选项教学又增加了体育教师的课时量,受师资限制,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相对不足,导致选项课在实际教学中难以组织开展。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选项教学实践。
一、对高中开设选项教学必要性的认识
1.高中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高中体育健康课程强特别强调选项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
2.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高中学生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其独立性、自我控制能力开始明显增强,对体育的兴趣趋向于集中、稳定,对体育教学内容、形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而且此阶段的.学生通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学习,有一定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基础,具备选项教学条件,如果仍按传统的教法和内容进行教学,势必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遏制学生体育特长的培养与发挥。
3.选项学习是学生从事终身锻炼的基础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高中阶段的学生运动兴趣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又是终身体育的前提。高中阶段实施选项课的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同时通过专项学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至几项有助于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是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二、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选项内容
由于各个地区环境、气候不一,各个学校的场地器材有别,学生的基础有别,教师风格有别,因此教师应综合上述因素开展选项。可以是传统的项目,如田径、球类、武术等;也可以是非传统的项目或新兴体育项目,如游泳、跆拳道、攀岩、滑轮车等;还可以开展自创项目,如健身操、搏击操、街舞、溜旱冰等。总之,高中体育选项教学要遵循有利于学生的爱好、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教学秩序的良好开展的原则,并结合学校的师资及场地器材情况,针对学生普遍感兴趣且容易开展的项目,确定选项内容。同时教师在学生选课前应将该项目需考核的内容、标准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三、合理调控各选项人数,以利于教学的开展
在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选”的自主权在学生,但学生选择项目的基本依据和方式还是要由教师帮助确立。在学生选择项目时,一部分学生缺乏主见,看见别人选什么自己就选什么,不是从兴趣爱好出发;相反,还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只会选择自己爱好的一个或者两个项目,而不去尝试其它项目。这样就造成了学生选项不均衡,有的项目学生人数多,有的项目人数比较少,导致教学中难以组织开展。
因此,要加强对学生选择项目的指导,具体做法是在开学初根据师资和学校的场地器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选项内容,然后再指导学生选项,让每个学生可以填报两到三个志愿,以第一志愿为主,经统计后,再根据报名人数和项目,进行有机动的改变,均衡各选项人数,以利于选项教学的开展。
四、加强思想教育,确立学生选项学习的信心
许多同学对自己所选项目的认识往往是十分肤浅的,对学习的效果抱有过高的期望,而对学练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困难则估计不足,当想象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学生的学习决心就会发生动摇。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因此体育教师要经常利用理论课介绍该项目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项目健身和娱乐功能的理解,要用终身体育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
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一选项组的学生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基础差距较大,如仍按传统的组织教法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练习去授课,很难兼顾到学生的差异,会出现“吃不了”和“吃不饱”的局面,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此应根据选项教学的实际情况,转变体育教学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由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多样、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
课中要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如: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可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水平上有所提高。另外在专项技术练习中,同一练习从方法上、数量上、难度上也要分层次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专项教学效果。
六、改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评价侧重于素质和技能的评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到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就应在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的前提下,突出评价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在评价的方式选择上,要做到自评、互评、师评和专项技能考核相结合,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不同体质、不同起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只有给学生准确的评价,才能激发其学习热情,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
11.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有效性
历史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重要学科,也是一门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该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展开论述,希望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
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入高中以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历史相关知识的学习,然而学生的学习仅仅是一些基本的学习,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对学生进行了更深入的历史学科教学。
虽然高中学生的历史水平相当,然而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进行,受学习兴趣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学生的历史水平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学生整体的历史学习情况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有些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拔高性的教学,而有些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扎实,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在高中阶段打下良好的历史基础。
二、发挥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这就使得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为了使这一教学理念切实的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思想上都要实现一次重要的突破。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而言,要想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有教师的密切配合,高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到更深层次的历史学习,学生的知识量还较小,因此自主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能力不强,在心理上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实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教学之后,就要求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能够运用历史经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教学时间归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历史作为一门能够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重要学科,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进行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历史学科学习,因此不仅是学生打好历史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也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历史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在课余时间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历史实际应用能力的途径就更加多样化,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握每一个能够提升自身实际应用能力的机会,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学生要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加以分析。当然学生历史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过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也需要学生个人能够不断地努力。
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十分开心的,而不应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种,其中将游戏教学法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趣味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因此渴望得到放松,这就为有效应用游戏教学法创造了条件。当然通过采用游戏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虽然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却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组织游戏,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责任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趣的历史课堂教学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高中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新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很多人认为新课改过程中对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重新定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降低了,实际上不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没有降低,反而教师肩负着更加重大的任务,教师扮演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角色,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教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管理,使整个课堂教学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对话就是发挥教师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
目前,部分高中历史教师还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有些教师虽然在心理上能够适应教学角色的转变,然而却缺乏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管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的学习一些有助于提升自身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与技巧,进而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管理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够为学生的历史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新课改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推荐阅读:
高中数学如何开展参与式教学08-04
如何开展课堂有效教学10-30
如何在高中化学中开展环保教育教育论文08-26
如何开展绘本教学09-29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创造教育07-05
如何开展逆境教育07-05
如何开展6s管理07-08
创三甲工作如何开展07-02
三会一课如何开展07-06
品质主管如何开展工作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