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2024-10-05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共11篇)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篇一

领导干部必须着力加强执行力建设

房山区住建委副主任 柳 旻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动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既要有科学正确的决策、政策,更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执行力,执行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2010年10月21日—30日,我有幸参加了房山区委组织部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共同举办的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提升高级研修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教授广博而又精彩的讲座,对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总体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自己在加强执行力建设方面有了更深度的认识。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领导干部执行力,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以及上级指示、决定、命令,从而实现预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具体说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狠抓落实、坚决完成任务的能力。一句话,也就是贯彻落实的能力。领导干部加强执行力建设必须要从四个方面做起:

一要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提高执行力,理念要先行。理念是行动的基础与核心,有好的理念,才会有好的执行力。要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理念,培养创优的执行意识。领导干部要在执行上比精神、比速度、见高低,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要树立“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执行理念,培养雷厉风行的执行意识。说干就干,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一项一项执行到位,把各个重点项目一项一项推进到位,把各项工作一项一项落实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要提升执行的素质能力。当前,我们面临的执行环境日益复杂、执行任务日益艰巨、执行对象不断变化,过去有效的执行经验今天可能会变得毫无用处。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只有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才有执行的底气和勇气。执行力是多种素质的展现,它体现为一种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干部的素质,提升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提升协调各方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提升促进自主创新、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升坚持公平正义、依法行政办事的能力。

三要改进执行的方法和手段。没有执行就没有作为,但是执行绝不是乱作为,执行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政策为界限。依法行政是健康发展的轨道,是通向民主、文明、和谐的必由之路。当前,如何坚持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应对突发性事件,是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城镇拆迁、农村征地及涉法涉诉等敏感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按法律按政策办事,决不能因执法不规范、执行政策走样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而引发事端。要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执行方法,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执行的效率。

四要完善执行的制度保障。提升执行力,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制度创新,把制度建设作为解决执行不力问题的关键环节,以确保行政机关运转规范高效、各项政策政令贯彻执行到位。要健全工作责任制。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全面健全和强化工作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要健全主体明确、职责清楚、权责对等、量化具体的岗位责任制。要强化目标责任制,倒排目标计划,加强目标考核,把执行力强弱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完善激励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体量化每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本,坚持业绩导向,严格绩效评价。要改进绩效评估方法,把内部考核和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等结合起来。要严格行政问责制。建立健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把问责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对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不力,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单位和部门,坚决问责,责令整改,严肃查究。

执行力体现了对工作深入落实的一种思想观念,体现了对工作的一种激情和热情,因此,领导干部加强执行力建设必须培养良好的执行素质。

一要培养优良的政治素质。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政治品格、严明的政治纪律、敏锐的政治鉴别力、高度的思想觉悟、深厚的理论修养、正派的思想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等。只有具备这些思想政治素质,摒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虚伪作为,才能在决策及实践中自觉维护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才能坚定执行信念,不会见到风险躲着走,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往回走,在思想和行为上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政令畅通。

二要培养广博的文化素质。新时期对领导干部要求是多方面的,领导干部除了要具备懂科学、有知识、有文化的特点,还要掌握一般的社会科学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除了要懂得领导学、管理学、法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还要在钻研市场经济理论、宏观操作方面下工夫;除了要研究宏观经济的发展规律,还要知晓微观经济的运行法则。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素质,才能以科学知识与正确的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在通观全局中把握局部,在纵览全过程中照应各阶段,在急处站得稳、在高处看得远、在难处立得住,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领导的智能化相统一。

三是培养过硬的意志素质。作为领导干部,要想有效地落实组织的目标,执行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就必须具有过硬的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实际上,我们常说的力量并不是体力的代名词,它需要真抓实干的韧劲和意志,真正的执行力是由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在执行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才干、天资等所代替不了的。惟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心,才能不为挫折所折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压力所屈服;才能宠辱不惊,真正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强者。

总之,增强执行力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地区发展,只有把执行力融入到发展之中,体现在工作之内,执行力才有意义。加强执行力建设,对每位领导干部而言,是一个基本的长期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开放的思维、精湛的业务、严谨的作风,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执行力,不断修练和完善自我。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篇二

1.政府执行力的涵义

我国一般把政府界定为执行国家权力, 进行政治统治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政府执行力就是政府部门战略方向和战术行为实施到位的基石, 也是政府履行职能, 行使公权力的根本, 是“执行”的程序与过程。“执行”的有效性, 可以界定为政策能否准确、畅通地实施。政府执行力的本质就是政府把制定的政策转化为现实、应用于现实的能力, 是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能力。

2.我国政府执行力的现状

目前我国政府的执行力水平还有待提高, 政府执行力低下甚至是缺失使得一些重大的政策变成一纸空文或一场空谈, 严重影响了政策执行。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执行认识上有差距, 执行主体素质有待提高;二是执行效率上有待提高, 表现为职能交叉分散、权力部门化、执行合力不足等;三是执行行为不够规范, 表现为执行有偏差、执法程序不规范、政策随意性大等;四是执行监督上不够有力, 表现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的权威性不够、监督力度不够等。

二、内部控制机制

1.政府管理意义上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原本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的, 是现代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取的一种手段, 我们将内部控制机制引进并应用于现代政府管理中。在政府管理层面上的内部控制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指政府的各级管理部门为明确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 提高工作效率, 控制和协调管理活动, 促进政策贯彻实施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方法措施和程序所形成的控制机制。

2.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1) 控制环境。

任何管理的核心是政府中的人及其活动。人的活动在环境中进行, 人的品性包括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等, 它们既是构成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 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 控制活动。

政府内部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及程序, 并予以执行, 以帮助管理当局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当局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

(3) 信息和沟通。

围绕在控制活动周围的是信息与沟通系统。这些系统使政府的行政人员能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政策实施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并交换这些信息。执行主体间的沟通能促进政策得以深入的贯彻和执行, 使得政策目标顺利实现。

(4) 监督。

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执行主体加以修正。

3.内部控制机制的内涵

其一, 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是为了达到某个或某些目的而进行的动态的过程, 它本身是一种手段而非一种目的。其二, 内部控制深受政府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政府控制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其三, 政府中的每一个行政人员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 既对所负责的作业实施控制, 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其四, 所有的内部控制都是针对“人”而设立和实施的, 政府内部会因此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 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控制效率和政策执行的效果。

三、引进内部控制机制, 提高政府执行力

政府管理的内容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变动性, 决定了一切政策实施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内部控制在于保证政府活动沿着政策的目标方向顺利进行, 从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其实现:

1.围绕控制环境, 提高执政主体的能力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有利于执政主体依据环境的变化发展, 加强执行文化建设, 提高执行力的水平。人的因素在控制环境中是第一位的。价值取向、执行方式和对政策的理解等因素都在影响政策贯彻实施, 有一个素质高且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执行团队是提高政府执行力水平的关键。这就需要形成执行文化。它是政府组织内的全体执行主体所共享的关于“执行”价值观念、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总称。“执政为民”的思想应该成为执行力文化的基石。政府和行政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 将“公平正义”原则作为自身的价值标准, 将“诚实守信”原则作为自己在执行中的人格原则, 真正使得中央的政令畅通。目前, 执行主体的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重经济、轻政治的现象普遍存在, 执行主体只是进行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例行的政治学习, 对政治的投入非常小, 因此, 执行主体的综合素质不高,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再由于有些行政人员不能经受挫折和诱惑, 也导致政策执行的不力。

树立人本化的执行理念, 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团队合作精神, 促进行政人员间的互动合作, 调动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形成执行的合力, 并通过执行文化的建设, 深化行政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是提高执行主体执行力的途径。

2.加大控制活动的力度, 提高执行力水平

为了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 主体要制定各种措施程序, 一般包括授权和批准、职责划分等。为了保证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 政府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 并予以执行, 执行主体必须确保其辨认并用以处理政策执行行动已经有效落实。我国政府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由于执行主体没有去考核、去检查或者说没有认真地去考核、去检查, 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 其政策执行效果往往很差。无论政府制定的政策多先进、多完备, 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 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 保证执行主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政府的内部控制活动, 使执行主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措施贯彻实施政策, 从而提高执行主体的执行力的水平。

3.加强信息流通和执行主体及公众间的沟通与协调, 促进执行力水平的提高

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务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以及自己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目前我国政府的许多行政人员对此并不是十分的清楚, 与内外部的信息交流差, 甚至就像个机器人, 一切以政府要求为准, 上级机关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 机械地执行, 不问其行为是否合理合法, 执行方式灵活性差, 造成执行力效率低下, 政策贯彻和执行难以深入。首先, 人治、集权、管制型行政文化和“官本位”意识的存在, 使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作风, 与公众在政策执行方面的沟通差, 导致公众对政策贯彻实施的参与性不强, 政策的执行效果自然就差了。其次, 事权分离也是导致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之一。在我国还存在中央和地方、职能部门之间事权划分不清的情况, 或者执行政策所需的财权、事权不统一。再次, 我国行政组织的权力链较长削弱了政策管理的控制力和监督力。执行链条较长使得执行主体的权力和权威在逐级传递过程中遭到削弱, 政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难免失真, 也给政策执行的控制和监督带来困难。

为了加强信息的流动与沟通, 要求行政人员能够对来自政府内外的信息及时予以识别、获取和加工, 并采用便于有关部门及其行政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使用这些信息的形式, 在政府内部各部门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信息有效传递。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 使公众充分了解政策的内容和意义, 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减少执行中的阻力, 提高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 减少部门间权力链层级数, 以提高执行力水平。

4.建设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 提高执行力水平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必须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政策执行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监督制度是政策执行监控部门根据一定标准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监督的制度。当前, 虽然我国的政策执行监督制度已经初步建立, 但还很不完善;监督机构缺乏相对的独立性, 监督力度不够;各监督机构间责任不明确, 监督非常混乱, 谁都在监督, 谁都没有监督;某些监督人员素质缺陷, 结果是严重影响了政策目标的实现。

建立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追究制度, 使政策执行不力、执行失误, 甚至违背政策、对抗政策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者身上。完善监督和制约机制, 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加强舆论宣传, 使政府上下形成一种真正提高执行力的良好氛围,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摘要:政府执行力是维系一个政府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政府执行力的高低, 决定着政府有关政策、决策是否能贯彻实施。政府执行力所体现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贯彻党和政府的意志和主张的质量, 直接关系到执政为民的水平和质量。内部控制机制是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或实现某种目标而加强管理当局内部的管理和控制, 从而实现目的和目标的内部管理过程。引进内部控制机制, 对加强政府的执政力建设, 提高政府执政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府执政力,内部控制,执政力建设

参考文献

[1]莫勇波.政府执行力刍议[J].上海大学学报, 2005 (9) .

[2]向加吾.当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表现、原因及对策[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 .

[3]吴江.提高政府执行力之路径选择[J].开发潮, 2006 (3) .

[4]莫勇波.政府执行力:当前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课题[J].中山大学学报, 2005 (1) .

[5]崔冠勇, 杨进军.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 2006 (6) .

[6]张莉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完善的探讨.会计之友, 2006 (8) .

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篇三

[关键词]党委班子;民主集中制;作风建设;制度

党委班子建设是“龙头”工程,也是各级强调和建设的一个重点,建班子、带队伍、促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必须把目标统领作为党委班子建设的首要来抓

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是班子建设的第一要务。要让习主席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就必须不断强化“只争朝夕,创先争优”的思想,这也是紧跟看齐的主旨。工作中,要严格理论学习“七项”制度,过好党的组织生活,分段推进古田政工会精神落实,分层强化新《纲要》、《三十条》等规定的贯彻落实,坚定紧跟看齐强军改革的步伐;深刻学习好上级的指示精神,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方法和各种载体引导官兵理解上级对团队建设寄予的厚望,明确紧跟看齐的目标;下大力解决好制约团队建设发展的疑难问题,采取群众性自我教育,话传统,忆辉煌,找差距,消除官兵自满情绪。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思维层次,结合实际搞好融合,提高顶层设计的水平;引导广大官兵认清建设形势,认清目标要求,认清责任担当,克服小进则满的思想,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凝神聚力,真正把思想和力量凝聚到争创先进的目标上来。

2 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党委班子建设的根本来建

制度建设是班子建设的重点,要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使党委依法决策的思想和行为更加自觉;对待重大问题、敏感事务要始终坚持民主决策,发挥班子集体智慧,确保在完成急难险重和事关部队长远建设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不出现任何决策失误;扭住按《纲》抓建这一重心,探索和完善“四部”系统细化的规定统揽全面建设,分层分级明确职责,规范工作,强化标准,使按制度部署、按制度检查、按制度评比形成自觉,不断增强党委依法抓建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就是要增强对制度的信仰。没有形成对制度的信仰,制度只是一句空话。对此,要注重对班子成员的教育管理,让制度真正把大家规范起来,凝聚起来,形成合力;要调动班子成员和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大力培养全体官兵“畏法度者宽”的纪律认识,使部队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制度真正治下去、不走样,严起来、用起来。

3 必须把提升部队战斗力作为党委班子建设的核心来量

“能打仗、打胜仗”,这是班子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习主席和军委对我们的期望和使命要求。按照战斗力标准筹划开展、检验衡量各项工作,开展战斗力标准和训练价值观大讨论,规范重大任务中考核评价干部办法,完善练兵备战有奖的奖惩激励机制,切实形成聚焦中心的工作导向、精武吃香的用人导向、打赢有功的激励导向、兴武强军的舆论导向;倡导严打实备、真训实练,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部队训练不降低标准,不减轻难度,不减少内容,形成一整套战备训练方法。特别在重大任务、敏感节点备勤等时机,要召开党委会进行科学统筹,班子成员要躬身践行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分工把关,不断提高指挥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

4 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党委班子建设的根基来保

“风正一帆悬”,只有作风好的班子才能带出好的部队。实践中,要狠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活动和“五超四过”问题治理,形成“倾听基层呼声、减轻基层负担、解决基层难题和服务基层满意”的良好局面。班子成员要带头勤政廉政,贯彻严实要求,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为官兵作出表率,按照党委分工的要求,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帮带力度,提升末端落实质量。要畅通民主渠道,真心实意帮难解困,定期安排蹲点帮建,深入基层深入兵心,让官兵更加信服党委抓作风建设的举措。要端正工作的指导思想,把真心为兵、真情为兵、真行为兵作为作风建设的目标和考量,安排部署工作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检查讲评听取基层意见,形成上下互动、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在涉及部队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官兵切身利益上,要坚持原则,严守规定,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搞好关闸分流,减少会议文件,充分保障官兵的自主权、休息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避免基层的忙乱、乱忙。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武警8673部队政治部

4.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篇四

加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建设,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领导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一个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必须是一个敢于做事、敢于负责、敢于承担风险的干部,必须是一个思维敏锐、作风干练、执行力强的干部。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执行力简单地说就是抓好落实的能力,领导干部的执行能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点,是影响全局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决定性因素。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制定的计划、制度、规定都是正确的,上上下下也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在结合实际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就出现问题了,有的是偏差很大,有的是完全走样,有的干脆是半途而废甚至于不了了之了。为什么抓落实这么难?根本问题是我们有不少干部抓落实的能力不强,就是说我们没有注重加强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领导干部执行力弱的集中表现一是习惯于当“推磨先生”,做事没激情,工作不主动,得过且过,应付差事;二是热衷于做“原则领导”,喜欢讲大道理,搞大场面,“做而不谋,谋而不行,行而无果”;三是唯上不唯实,不愿意琢磨事,喜欢琢磨人,特别是善于琢磨所谓“领导的眼色”,不注意结合,不研究规律;四是不协作,不配合,凡事以自己为中心,大局观念差;五是人情圈子至上,责任意识淡薄,重面子轻原则;六是制度管理滞后,在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上不奖勤不罚懒,干部缺乏动力,没有危机感。

加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建设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持续安全发展的需要。总结过去,我们有一条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越是发展的困难时期,越是变化的关键节点,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期望值越高,依赖性越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越加显得重要。当前我们正处于民航业持续快速发展与空管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凸显时期,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持续性地存在着运行安全、队伍稳定、廉政建设三大压力,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执行力的强弱,关系全局,影响长远。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指出的“管理观念跟不上、队伍建设跟不上、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管理手段跟不上”,都和领导干部的执行能力不强密切相关。干部干部,关键在于干,要动真格的,不能玩虚活。执行力就是“做”的能力。执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随着职务的提升而提高,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磨炼,是一种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现在对干部来说“说什么、怎么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问题在于“怎么做”或者是“做得怎么样”。执行力是检验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上级的指示、要求都是一样的,到下面表现出的实际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原因在哪里?就在于干部执行力的强弱。我们可以传达上级要求,可以引进外边的经验,而决定工作效果的执行能力不可能靠上级赋予,也不能从外边引进,只能是自身培养。

加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建设重在建立教育、培养、使用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执行力是一种工作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精神状态,是连接目标和结果之间的桥梁或纽带。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实践能力,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的要求,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把培养和提高作为加强干部执行力建设的突破口。加强领导干部执行力建设要从建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工作责任心入手,以完善制度、严格纪律为保证,以加大监督力度、优化领导环境为基础。具体讲要通过四个途径,加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建设: 一是学习引导。学习是一个干部政治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学习能力决定执行能力,是每一个干部的“生存能力”。时至今日,关于学习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很久了,现在的问题是要尽快建立一种严格有效的机制,从“学”和“用”两个方面把“提倡学”变成“强制学”。“学”,就是要把干部的学习培训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帮助岗位自学,强制完成任期培训,使干部有学习的压力。“用”,就是要从用人导向入手,及时把学习能力强,思想观念新的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使干部有学习的动力。

二是制度环境。制度是什么?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实施和检验、改进和调整这几个环节形成的管理机制就如同使用工具的人,再好的制度和管理机制结合不起来,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制度环境就是管理机制与具体制度共同构成的制度体系,是一种稳定的制度氛围,可以形成显而易见的约束力,减少因个体行为的差异带来的种种问题,制约干部群体的不良行为表现。如果说思想教育解决的是人的行为动机的话,制度环境是对人的行为外在的规范和导向。在干部的管理上现在的问题是具体制度的执行和管理机制结合得不够紧密,总是解决不了制度落实得不认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没有从管理机制的角度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找不准病灶,自然去不了病根。我们要把制度的标杆作用和管理机制的制衡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良好的制度环境形成良好的整体风气,减少个体的不良行为。

三是交流提高,重在培养。干部不可能自然成长,要把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重在培养。学习是培养,使用也是培养,而且是更重要的培养。干部交流和干部问责是培养干部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很有潜力的干部,适时进行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交流,接受不同环境的磨炼,这在干部成长期内是非常关键的时段。这重要的一、两步,往往会决定干部的发展方向,影响他的一生。我们必须从单位持续发展、事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实施干部交流制度,要实现良性循环,不能放任不管,随其自然成长,也不能交而不流,变成死水一潭。而干部问责制的推行,就把领导活动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实现了公开公正、透明可控的要求。现在干部问责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受到问责而被追究甚至免职的干部,还只是局限于对重大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或者是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力的领导干部。尽管这项制度在问责、处置、再起用等环节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它产生的冲击波对官场内外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5.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篇五

上海海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冯思佳

企业制度是企业运作过程中赖以遵循的行为准则,制度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基础管理能力。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促使企业不仅能使企业处于协调、稳定、和谐的状态,还能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课题,现在的企业虽然明白制度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需要克服的难题。制度建设工作之所以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可以归纳到两个层面,一是制度制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制订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一是对制度的执行没有规定相应的保障条款。比如在公司管理条例中列明禁止事项,但是对于出现禁止行为后如何处理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制度表述不够明确。比如“表现优秀者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违反规定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等条文,没有明确具体是怎样的奖励或者处罚,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以落实。三是对制度的执行者缺乏必要的约束。比如规定对在施工场所不配戴安全帽者,发现一次罚款5元。如果管理者发现员工不戴安全帽却不进行处罚,就会导致这条规定形同虚设。然而规定并没有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就会很大程度地削弱制度的实际操作性。

2、制度的制订者过于单一。企业制度的制订者往往是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的管理者在制订制度时容易过于强调机构的利益,希望员工规范言行,服从指挥,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事,很少考虑被管理者的立场和个体利益,这样的制度很难被大多数员工认同和接受。

3、制度更新速度过慢。制度建设的速度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许多制度存在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但制度却依然照旧,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企业制度需要配合企业的发展不断修订,只有符合企业当前实际情况的制度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如果企业制度长期没有得到更新,很多制度早已不实行了却依然存在,这些过期的制度会影响到企业制度整体的权威,从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起到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制度的制订工作绝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要进行定期修订,才能始发挥长期作用。

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制度本身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制度的实施行为是主观能动的,制度难以执行除了客观的因素外,也有其人为的主观原因。

1、制度执行缺乏严肃性。制度中的惩罚性条款往往很难得到落实,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制度执行者缺乏公心和责任感,或碍于情面,或存有心偏袒,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执行制度不能持之以恒,热一阵,冷一阵,时间一长便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三是制度的学习宣传不到位,甚至连执行者自己都很难把制度的详细规定说清楚,更何况是一般员工,早已将其抛之脑后。

2、制度执行缺乏权威性。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弹性过大、灵活性太多、原则性不够”的现象,对出现的问题自作主张、先斩后奏、明知故犯等行为。有观点认为制度遭到破坏,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缘于领导者自己首先破坏制度。这一观点固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作为普通的员工或者管理者,他们迫于压力一般不敢违反制度,而只有领导者有权超越、甚至改变制度,因为领导即使违反企业的内部制度往往并不会因此受到处罚。若要维护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需要领导者严于律人,起到表率作用。

3、制度执行缺乏监督考核。有的企业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公司制度完成发布,通知各部门组织学习,就认为大功告成。事实上,制度的落实过程如果缺少监督,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制度的执行情况需要有专业部门去考核,做到责任明确。而且监督考核机制需要切实可行,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如何提升制度执行力

1、制度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企业制度不在于多,在于科学、规范,在于能够被更好地遵守执行。衡量的标准有四点:一是制订制度是否有明确标准;二是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三是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四是与上级要求是否合拍。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三个人要分一块金币,如果由第一个人切金币并且又先挑金币,尽管你对切金币的人进行反复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很难保证他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如果我们从制度上这样规定,可以由你第一个切分金币,但是必须让其他两个人先挑。制度稍作调整,结果会怎样?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做到平均,因为一旦分得不均,吃亏的是他自己。检讨一下我们的工作方法,往往就像第一种分币法,热衷于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空洞的说教和作指示上,对制度本身的缺陷却关注甚少,而这恰恰是制度难以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

2、制度的制订程序要规范。既然是制度就必须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凌驾或超越国家法律法规。但如何保证实现上述目标?这就要规范制度的制订程序,企业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直接面对广大企业员工,这些制度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经济效益,制度的发布更应规范、透明。应遵循以下程序:(1)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共同制订制度初稿;(2)基层管理部门初审并修改;(3)专业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修改意见;(4)根据两级管理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初稿;(5)基层管理人员将修改后的制度报专业管理部门审批;(6)企业高级管理层审查,签署审批意见后的制度发布执行。只有按照规范的程序所制订规范的制度,才能规范各项管理工作,才能保护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才能避免以上各种问题的出现和发生。

3、制度的内容要量化。管理是一门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管理者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能否让高素质的员工把事情办好,更重要的是让素质一般的员工把工作做好,让每一位员工在执行同一项命令时,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意识,把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好。这里所说的 “保质、保量、按时”就是一个量化管理的概念。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制度的内容就要量化,要让企业员工知道去做什么,到哪做,什么时间做,怎么做或做到什么程度。这些内容都要在制度里明确量化,这样才能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知道工作怎么干,工作标准是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有的员工认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订的太多,不利于员工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企业十分赞赏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员工,企业的发展也需要许许多多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职工,企业才能健康地发展。但任何个性和创造性都必须有利于企业整体的利益,否则其个性越强,创造力越强,对企业利益的损害就越大。所以对于企业的所有员工,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制度来约束每一个人,只要你是企业的员工,你就必须接受,而且必须按现有制度来执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就是说,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制度不管的人。制度的执行标准都一样,这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一个保障。有了好的制度还要有规范的执行者,人的因素不可忽略,毕竟制度的执行、考核还是要由执行制度的人来完成,所以制度的执行者要一碗水端平,保证制度执行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制度的考核要严格。有两个著名的管理学定律——酒与污水定律和木桶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污水和短木板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惊人的破坏力。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间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如何提高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不是光有完善的制度就行了,还要有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一经公布,就对企业组织内部任何人都具有约束力,人人都要严格遵守执行,领导也不例外。只有领导以身作则,一旦有违反行为,同样接受处罚,坚决不搞特殊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与有效,企业的管理才能真正的提高。

5、制度的修改要及时。企业的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否则“污水和短木板”就会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妨碍企业的发展。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及生产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制度的修订要注意及时和定期。当设备更新改造了、当工艺流程发生变化了、当运行参数重新调整了,那么制度就要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就要及时修改,应急预案就要及时变动,巡回检查路线图就要及时重新制作,这就是制度的及时修订。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时,就要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和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是执行力不够的要加强考核力度,是制度有缺陷、不完善的,要组织有关人员修订完善制度,这就是制度的定期修订。

6.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篇六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成功大广场项目党支部自2011年8月成立以来,以生产施工工作为中心,强化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提升了党支部凝聚力执行力。下面,就党支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汇报如下。

一、成功大广场党支部现状

党支部现有党员5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递交入党申请书8人。项目目前有36人,分别占 %。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主要做法

1、创建学习型支部,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党支部结合项目施工生产情况,完善党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每月一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并充分利用宣传栏、OA办公平台等,开辟学习园地,学习典型,交流工作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继续开展“三个一”学习活动,即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培训、每半年撰写一份学习心得。今年侧重党章学习,网上下载最新党章打印装订成册,送给每个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集中学习和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相结合,并把党章列为发展党员和培养积极分子的重要课程,利用党员干部培训时机进行宣讲学习。同时,举行考试和开展竞赛促学,对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党章知识测试,对考试不合格的进行“补课”,对成绩优异的给予表彰奖励,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学习党章的热情,真正领会党章的内涵和实质,务求真学真懂真信。

2、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员亮出身份,强化党员意识,项目党支部要求每位党员具体做到“六个一”:一枚党徽、一张标牌、一个桌牌、一块卡片、一句口号、一面旗帜。例如,党员佩戴党徽上岗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加强党员自我约束、接受群众监督重要渠道,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具体体现。佩戴党徽上岗,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可使党员的一举一动更公开地展现在广大职工群众的面前,以此接受群众评议。佩戴党徽上岗,有助于展示党员的整体形象,有利于扩大党组织和党员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够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先进意识、责任意识、争优意识,引导党员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党员每天都有新的精神状态,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通过活动,进而把党员的身份亮出来,有效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激发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广大党员的一言一行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3、搭建平台,发挥党员作用。积极拓展活动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支部注重生产一线党员在模范带头方面发挥作用。“技术好不好,看党员;思想好不好,也要党员”一线党员是直接参与生产员工中的一部分,生活、工作中,与员工关系最为密切,接触最为广泛。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其他的员工。实施结对联系制度,即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联系群众,支部要求每位党员联系了1名积极分子和3-5名群众,指导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入到目的,使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组织上早日符合党员标准。党员联系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工作生活困难。通过这样的结对联系,为党员搭建了一个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平台,强化了党员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施工中的骨干作用、主力军作用,突击队作用,以及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作用。

4、认真抓了党员发展工作。把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技术好及现实表现好的员工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及时吸收到党内来。今年在一线发展新党员 名,办理了 名预备党员转正手续,为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同时建立了一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组织发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5、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党支部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注意明确责任目标,把年度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月度、落实到每位党员,并在工作中加以考核,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成效

1、党员党性修养不断提高。通过深入学习,支部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尤其是章的内容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对党章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自己所肩负的职责使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党性修养明显提高,党员意识明显增强。在生产施工高峰期,党员骨干积极带头,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发挥模范作用,有力地带动广大群众投身到项目施工生产活动中。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既增强了党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又强化了群众对党员的监督,促使广大党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不仅自己带头发挥作用,还主动配合支部做好群众工作。

3、党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广大党员的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自觉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经常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努力做到想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2 职工群众有困难更愿意找党员倾诉,逐步改善了党群关系。

4、党组织凝聚力切实增强。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方面,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广大党员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自觉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提升了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活动开展以来,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较过去明显增多,申请入党的人数 人。

三、几点启示

1、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开展“学党章、戴党徽、树形象”活动,是为了强化党员意识,加强党性锻炼,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因此,应把此项活动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积极行动、积极参与,让每名共产党员都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发挥作用,切忌蜻蜓点水、浮在面上、流于形式。尤其是对党章的学习,要做到真学真懂、入脑入心。

2、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由于基层党组织的党员队伍状况存在差异,开展活动必须联系实际、各有侧重。一方面,要根据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党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确定活动内容和工作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把开展活动与促进工作融合起来,把活动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避免理论脱离实际。

7.信息化视角下政府执行力提升初探 篇七

1 政务信息化与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内在关联

1.1 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诉求

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公众对政府信息需求不对称性矛盾日渐凸显。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政府公共信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 信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政务信息传播和信息公开产生直接效力是提升政府执行力, 本质是为公民和社会发展建设服务的, 这就要求政府把公共信息化建设提到日程上来。因此, 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我国提升服务型政府执行力的必然趋势。

1.2 提升执行力影响政务信息大众化传播定位

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效率对公众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 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以全新、快捷的平台方式出现, 在国家公共服务及政务建设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并被纳入各级地方政府发展建设战略中。公众可以通过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了解相关法律、政策、法规并参与社会管理等活动, 同时政府通过这一重要“窗口”, 政务信息大众化传播过程, 使公共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并服务于社会, 从而提升了政府的行政能力。

2 完善政务信息平台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前提审视

2.1 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可持续发展过程分析

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发展过程是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过程的过程。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数字化是公共信息的应用和积累的过程, 网络化是评价有用性的方式和整合开发方式, 社会化是整合优质政治信息资源为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体现的主导模式。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努力建设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为主体的国家信息体系, 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信息服务, 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体系, 全面增强公共组织信息服务能力。

2.2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

政府信息建设过程要重视和确保公共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及时性, 改变基层组织供给的公共信息在数量与质量上的低效性, 缩小公众获取信息过程中的机会与实践、能力与水平上的差异, 以提高公共信息资源利用整合的最优化。政府管理处理日常事务时可以选择在政务信息平台中开展交流和合作, 改善以往政府网络服务“面子工程”的形象, 切实发展公共信息为民的政务信息平台环境, 让“执政为民”管理思想深入人心, 树立良好的政府服务形象。

3 以信息化为媒介推动提升执行力大众化传播的取向

3.1 公众素养提升对于执行力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取向

传统政府的信息长期处于“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的状态, 现代社会中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效率对公众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常常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理论上来讲, 在政府公共信息服务领域中这种均等化实现起来并非易事, 但是信息化优势可以弥补以往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种种弊端。依据系统论的观点, 整个政府信息化管理过程是由一个个政府行为构成的, 政府管理的效率来自于每个政府行为的有效性和各个政府行为之间的协调运作, 从而达到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转。政府公共信息化战略理论与应用实践都表明, 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意识与利用是政务公共信息公开透明、提升服务的催化剂, 公众知情权对公共信息供给意识与信息诉求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3.2 信息化模式奠定执行力提升的社会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 政务信息公开在政府信息过程中是具体管理活动体现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也是建立社会道德信念, 体现执政价值观的基础。一方面要实现政务管理功能, 另一方面要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政务信息化模式是提高政务工作透明度的一个有效手段, 建立完善过程也是漫长艰辛的过程。政府信息管理部门不要局限于宣传政策主张、法律知识和政治成就等方面, 在人事、民生发展、部门财务等方面也突出些, 注重对于普通公众解决问题的实效。我国宪法中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双向沟通的机制, 逐渐进入良性政府信息化管理模式状态。所以, 政务信息化也是履行宪法实现现代政府的基本责任, 现代化信息化模式奠定执行力提升的社会基础。

3.3 优化整合信息资源拓展服务提升执行力的传播渠道

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政治资源, 同时也是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政务执行信息大众化传播的可能前提是审视各种主要媒介传播广度与深度。同时要确立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理念, 内容要及时、完整、真实, 形式要新颖、健康。政府制定回应机制要深入挖掘现有公共信息资源。政府部门具有对公共信息进行管理、普及和推广的职责, 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 政府应综合信息资源, 挖掘政府信息资源中潜在的信息, 发挥好公共信息资源的功能。提升政府信息化平台整合处理事务的能力, 政府网站建设逐渐成为对内布置工作时具体业务部门首先想到的网站平台, 对外协调处理突发事件时首先想到的“基地”, 公众要办理公务时首先要上网请教的“场所”, 将其建成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 实现政务信息“一站式”服务。

参考文献

8.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篇八

执行力通俗地讲,就是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发出指令到达成目标的中间环节;是把学校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教育效益、成果的关键。“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不管决策多好、思路多清,如果不付诸实施,不执行到位,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一、提升领导班子执行力必须强化执行意识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一切”。当前,一些学校领导班子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执行不力,往往并不是能力问题,更多的是认识问题。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将不折不扣执行学校战略、规划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才能使执行更加全面、准确和富有成效。为此,必须着力增强三个方面的意识。着力增强危机意识。“人在虎豹丛中健,天在峰峦缺处明”。常存危机意识是化危机为转机,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着力增强责任意识。对领导班子而言,抓落实是本职,抓不好落实是失职,不抓落实是不称职。为了严格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各级都层层签订了责任状,这些责任状能否得到真正落实,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责任心,如果没有责任心,抓落实就是一句空话。要着力增强大局意识。学校的战略、规划是从全局出发,站在学校发展这一全局利益的高度制定的,不可避免地会与一些局部利益产生矛盾,我们应该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破除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思想,自觉做到局部服从整体、下级服从上级。

二、提升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必须注重能力培养

“打铁还须自身硬”,领导班子执行力的提升,首先有赖于领导班子成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提升执行力,仅靠提升思想境界、强化责任心是不够的。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想把工作干好,都想在工作上取得突出业绩,没有谁真正想甘为人后,但为什么实际工作效果却千差万别呢?除了思想境界不高、责任心不强以及环境差异外,个人业务素质欠缺、能力难当其任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当前教育处于新课改特殊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人驾轻就熟的工作经验、工作路子变得不那么管用了,面对种种新情况,不少人出现了所谓的“本领恐慌”。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切实提高基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所谓基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从小的方面讲,包括能表达、会书写、善协调、会做学生思想工作、会操作现代办公设备等;从大的方面讲,包括决策能力(管理团队、班级与课堂)、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发动能力、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等。没有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一个执行力强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必定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三、提升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蔡林森说:“学校出了问题,根子都在制度上,不是因为没有制度,而是因为制度上有漏洞,或者有制度不执行而被钻了空子。针对问题,制定有效的制度,并坚决执行,就能很快解决问题。一个好制度,就像一个法宝。”因此,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尽量科学、合理和全面。学校制度要使组织结构扁平化,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管理重心下移,做到集中决策、统一管理,增强学校的应变能力。一方面,制度要随着形势和要求的变化及时修正优化,要体现人性化特征。另一方面,制度要有一定的持久性,不能多变,要有时间和过程让教师逐渐习惯,逐渐内化。

绝大多数学校并不是没有好的制度,校与校之间的差距在于对制度是否坚强有力地执行。有的学校的制度只是纸质的文本,只是口头的要求,没有化为师生的行为规范。有的学校只有计划和总结,没有过程和检查,明显过于浮躁。有的学校执行制度因人而异,没有掌握“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制度的公正性和持久性就令人怀疑。因此,学校必须实行“制度管人”的管理方式,令出禁止,以强势推动制度的执行,强化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所有领导、员工和所有工作无一例外,从而有力保障学校的执行力。

四、提升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必须注重细节落实

提升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就要树立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作风,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校园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我们永远要牢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树立榜样。美国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认为,执行力就是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切实执行。

落实细节就是要大力提倡实、细、严的管理要求,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建立民主、科学、严密的管理机制;要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要大力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做到互相沟通、协作支持、协调配合,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战斗力;要大力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责任落实、监督到位。学校执行力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指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五、提升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必须大胆改革创新

很多人总是满足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总把目标定得很低,强调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总怕自己完不成,对执行力的把握没有很高的标准。总是满足于后面还有谁不如自己,而很少去研究前面都有谁,自己能否超越他们。我们总是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其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工作中是没有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是没有任何借口的。我们要善于把总结提到反思的高度,在成功时不沾沾自喜,在失误时勇于承担责任,推卸责任是一种比失误更严重的错误。反思是自我评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基础。平时要习惯自省反思,要坚持对自己在学习、工作过程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已和团队工作的评价,提炼成功经验,析透问题根源,查找失败教训,明确改进措施,作为今后工作的启迪和借鉴,切实提升学校领导班子的执行力。

9.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篇九

2011年是公司非常困难的一年。原材料的大幅上升,使得公司是否会再亏损的心理阴影一直盘旋在职工心里;销售生产规模的大幅扩张,使得企业的技术、资金、人员、设备等资源始终处于匮乏紧张中;国际金融风暴的发生,以及宏观经济的巨大变化,又进一步让相当多的干部职工感到11年的心理压力、工作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是历年来最大的一年。为了快速解决问题,公司相继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因为观念理解上的不同,方法落实上的差异,利益调整上的矛盾,使得决策的内容经常在执行中与目标发生偏差。对于当前企业来说,迫切需要一个内外部相对稳定和高度和谐的企业环境,以切实有效提升企业执行力。那么我们如何来有效提升执行力呢?

执行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是人员、战略和运营,作为一个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发展的中型国有企业,统领这三个要素并能使其协调发展,关键是人员。“企”字无人则止,员工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启动员工的兴奋点,开发员工的创造性,发挥员工的积极作用是发展企业的关键环节。制度管理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文化管理引导人达到最高标准,给员工以希望,给工作以意义,使组织有前途,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文化管理能使企业管理达到和谐境界。因此,我们更应从积极推进企业的人本文化、诚信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等四种文化入手,加强企业“速度、专业、坦诚、合作”核心价值观培养,提升员工工作执行力。

人本文化——团结合作,追求和谐

企业以人为本、传播人文思想,包含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崇尚人性、实现自我等多方面的文化精髓,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氛围。因此,我们在推行文化建设方面,就要把“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作为基本出发点,树立以团结协作、追求和谐为取向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树立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景,把企业与员工凝结成为命运共同体;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以价值观驱动其产生强大持续的前进动力。

在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要有这样的思路:首先,描绘共同的愿景目标。只有描绘出一个企业与员工共同的愿景目标,让员工感到美好的企业前景,才能提升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感召力。其次,导入企业的危机感。企业的危机是改革调整的重要契机,危机的存在是员工行为改变的有效催化剂。面对环境变化,企业的适时转型是必然的、无法逃避的,员工只有为适应转型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才能与企业未来的发展合拍同步。再次,培育利益共享的价值理念。改革调整必然意味着承担风险和利益的调整,设计一个强调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的价值理念体系,消除当前企业与员工的某些对立情绪,在此基础 上,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营造一个同舟共济,尊重历史,尊重员工,领导与员工同心同力、共享荣辱的企业氛围,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将为企业努力工作看做是愉悦舒畅之事,最终促使员工自觉地投入到企业的改革实践中来。

11年,我们坚持形势任务教育和厂务公开,让职工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困难。落实领导班子深入基层班组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到联系班组参与班组活动,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了解职工信息,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开展每季一次的职工满意度调查,对干部的执行、沟通、廉政,管理层对员工的尊重与信任、公平与合作,以及员工对激励、培训、发展、薪酬、团队合作等方面了解情况,再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发挥群众工作的优势,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创和谐”系列活动,倡导“强身健体,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和谐关爱。努力以和谐的思想认识问题,以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以和谐的方式处理问题,尽可能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诚信文化——承担责任,坦诚相待

由于人与人在学识上的差异,会致使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人与人之间在品格上的差异,会致使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所有的差异都会在工作、学习、生活上体现出分化和分歧,一旦由分化和分歧所产生的矛盾激化会直接影响经营管理秩序,导致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松散,企 业失去了和谐,就无从谈执行力的提高,更无从谈健康发展。

企业诚信文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以规范和调节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信用关系的一种道德理念。它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利益,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不损害对方和公众利益。它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一种行为,表现于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中,表现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理念中,表现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推进诚信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规范和约束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品牌和企业在社会上的口碑。

当前推进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建设“四好”班子,领导班子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前进的火车头,班子必须目标一致、步调统一、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和谐相处、团结共事,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有机整体。其次要加强中层干部的作风和能力建设,中层干部处于企业决策落实执行的第一环,第一环出问题,必定环环脱节;第三要在员工中开展义利观教育,实现言义与言利、利他与利己的和谐统一。

在11年开展的“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中,我们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在把握好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上统一班子成员思想,增强领导能力,提高领导效率;对中层干部一方面布置了14项调研课题,要求认真总结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思考方法,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突出执行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求干部多与员工心灵沟通,认认真真访民情,勤勤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把握解决基层职工的所需、所急、所忧、所盼;对广大员工开展好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团结凝聚最大多数职工,形成共创双赢的氛围。

创新文化——点燃激情,不断精进

执行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也是创新的基础。有效执行和执行创新能帮助企业在任何情况下得以建立和维系自身的竞争优势。很难想象一个追求保守、平稳文化的企业能把一个极具成长发展型的企业战略或决策执行得令人满意。

追求企业创新文化应注重激情管理。我们应充分运用激情管理点燃员工们学习和自我实现的激情,创建企业共同愿景并成功实现企业目标。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类从低到高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激情管理就是对员工自我实现需要阶段的管理。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理想中的人物。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并学有所成,马斯洛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

当前,我们要帮助员工认清企业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帮助员工找出他们的价值观与所在企业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也许有些员工热衷竞争,有些员工认同服务客户的重要性,有些员工则重视相关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者的责任是:了解每位员工的价 值观,使员工扮演的角色和企业的目的相关联,并通过自身岗位的需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以适应岗位,且通过卓有成效地工作,完成企业目标,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此,企业领导和管理者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鼓励员工创新,继而对其工作产生责任、充分授权,把学习、工作当成自身理想事业般去经营的企业文化环境,让其主宰学习和工作而非让学习、工作主宰自身;要运用非官僚化而更具情感化的管理方式,让全体员工与管理阶层都能在相互信任、互相合作及支持下的和谐环境中学习、工作,产生备受肯定的业绩,感受自觉学习、满意工作的快感。我们应让全体员工明白:一个以绝佳品质及最高服务水准为依归的企业;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一样的重要,都应共同为一个卓越的目标提高自己并全力以赴。我们应重视员工的自尊与能力,让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热情及使命感,相信自己通过学习和努力而共创企业价值。

11年,加强针对性的中层干部、青年技术人员、班组长的专业培训,强化结果导向和过程控制的绩效考核,理顺薪酬分配体系,建立“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工作机制,建立了技术创新管理和奖励制度,对开发成功的产品新品种予以超过大家想象力的重奖。引导、鼓励、激发、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让企业员工从学习、提高中得到成就感,在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同时,尊重别人的创造活动和创造成果,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团结协作、宽松融洽的良好氛围。服务文化——完善机制,提升价值

业务流程优化是有效提升执行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业务流程优化,剔除其繁琐、相互矛盾的部分,建立一套协调、简洁、透明、高效的业务流程,使其协调化,可以减小并排解单位或个人执行力的阻力,提升整体执行力,提高创新和应变能力,体现企业价值链的增值效果。

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再造和优化,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的体现,而应是管理技术与企业文化的结合。业务流程要面向客户——包括组织外部的和组织内部的客户,所以,流程是跨越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下属单位的,既有边界,又无边界,流程再造和优化应将以职能为核心的传统企业模式改造成以流程为核心的新型服务链模式,这样,边界就应以便利服务客户来界定。服务文化是将“用心服务”作为服务宗旨,最终让用户对企业的产品乃至企业本身产生信任。推进服务文化,我们就得从致力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交货期,以及方便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维护等方面出发,将服务文化的理念延伸到产品设计、生产制作、公共关系、产品服务和质量保证等各环节,通过服务文化的理念让全体员工认知,让广大客户认知,让合作伙伴认知,只有这三者都认同了,并相应“行动”了,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工作执行力,用户就会乐意使用我们的产品,就会觉得我们亲切坦诚,就会成为我们的忠实用户,与我们结成牢不可破的产销价值链。

11年,我们重组生产基地管理体制和流程。整合生产管理、工程和质保部分资源,形成较完整的产品生产、运输、安装和服务业务 链,提高了产品进度、质量的控制力和响应用户要求的速度。完善客户导向的营运体系,成立了计划项目部,对重点产品全程实施计划进度与成本控制,产品交货和服务的完整性、及时性得到用户肯定。11年,我们的合同承接额和资金回笼额均创历史最高,为12年企业各项工作能够开展,职工收入能够保证,队伍实现稳定打好了最根本的基础。

10.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篇十

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出一支纪律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今年以来,县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市局工作要求,以县委、政府确立的重点工作为主线,抢抓机遇,细化目标、细化责任、细化措施,全面提升机关效能,全面提升“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日常学习。通过每个礼拜一全体机关干部例会和党员会,学习国土资源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及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切实增强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廉洁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工作水平。

二是加大考勤力度。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做到上下班签到、请假有手续、出差明去向,健全考勤档案,由局办公室定期对考勤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并将平时考勤与年终考核紧密结合,充分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是建立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局党组经过认真讨论和反思,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了《党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严格车辆管理制度》、《严格公款招待审批制度》、《财务重大开支公开制度》等各项制度,从党组成员带头,率先抓好各项制度落实,节假日期间,全局车辆统一封存,坚决杜绝节日期间的请客送礼现象发生。四是加强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适应当前国土工作的能力,每周六组织全局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业务学习交流,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1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篇十一

坚持按需培训,做好需求调研和分析,

实现领导人员培训工作实效化

近年来,随着北方重工集团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打造百亿集团,建设有抱负、负责任、受尊重新北重”战略目标的确立,对领导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公司发展的新要求,加强领导人员培训成为重要工作。针对“什么样的培训是有效的、受欢迎的培训?”“培训内容很好,但是不知道如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何通过培训解决实践问题”等问题,我们一直在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今年以来,按照公司党委对领导人员培训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我们内外结合、双管齐下,开展了一系列调研、问卷调查活动。

综合调研、调查情况来看,97%的领导人员从内心讲是“愿意学”的,95%的领导人员希望采用交流研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8%以上的领导人员都认为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枯燥、学用脱节,致使产生一种培训“没有用”或“用不上”的负面效果。因此,现实逼迫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按需培训的新理念,真正实现领导人员培训工作的实效化。

坚持以人为本,改变培训内容和方式,

实现领导人员培训工作创新化

创新是搞好领导人员培训工作的活力源泉。2010年,公司结合体制变革需要和提高领导人员科学治企能力的发展背景,改变培训方式和内容,坚持“请进来”,于4月3日~4日,4月24日~25日,聘请了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培训首席顾问、国家级企业培训师杜锐,在公司中层正职领导人员中开展了具有很强实战性、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训练、沟通创造价值——关键时刻行为模式等培训,极大地激发了中层领导人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公司学习、工作的实际,做到三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互动学习。我们改变以往培训“上大课”的形式,实行“小班制”,每次培训分为6组,每组7~8人。各小组成员由分子公司行政领导、党委书记、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验式互动学习。比如,历时两天的沙盘模拟训练,由各小组7名成员按各自分工,对各自的企业模拟经营5年,具有互动性、竞争性、趣味性,深受领导人员喜爱和欢迎。尽管模拟训练只有两个小组在5年内所有者权益是正数,但是领导人员在错误与失败的体验中,体会到了经营运作企业的不易、感悟到经营运作企业的规律。

二是更加注重能力提升。通过沟通创造价值——关键时刻行为模式的培训,积极引导领导人员掌握和运用关键时刻行为模式EOAC(探索—建议—行动—确认)模型进行沟通。特别是6个小组每组都要抽两人进行现场模拟案例中的故事,使领导人员真实地感受到了自身沟通水平与案例中沟通人物的巨大差距。案例中,MYCO公司总裁南希力挽狂澜、反败为胜式的经典沟通,给领导人员带来思想上的强烈震撼,大家真切感受到沟通对于形成团队战斗力、对于经营管理的重大价值。

三是更加注重成果转化。通过把领导人员参加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训练、沟通创造价值——关键时刻行为模式培训的89篇心得体会,汇编成两册文集,发给公司所有领导人员,供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对此高度重视,阅读了每一篇文章,并进行了点评,有效地提高了领导人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促进了学习成果向实际的转化。

坚持知行统一,大力推行行动学习法,

实现领导人员培训工作常态化

行动学习法是通过行动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行动学习倡导“干中学”、“学中干”。目前,行动学习法是国内优秀大企业中粮、华润、用友的通行做法。今年,我们学习借鉴先进企业,聘请负责中粮集团行动学习的培训师杜锐作为公司行动学习的培训顾问, 由公司总经理蔺建成作为发起人,在公司大力推行行动学习法,把理论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提高知识素养同提高领导人员科学治企业能力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形成了一套理论上聚焦问题、操作上便于推行、实践上促进工作的学习方法。

一是把行动学习与解决生产经营问题相结合,实现学习与生产经营零距离。今年是公司实现“打造百亿集团”目标的最后一年,更是整体股份制改造的第一个考核年,完成全年各项经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公司把行动学习与解决公司生产经营问题相结合,紧紧围绕“如何完成今年业绩指标”这一突出问题,于5月15日~5月30日、7月10日~7月28日分两批在14家分子公司中开展了行动学习。

在行动学习中,14家经营单位围绕“如何完成今年业绩指标”这一主题,每个分子公司根据发展实际,查找的三个重要问题和三个重要目标,经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课堂点评和严格把关审定后,作为完成公司今年业绩指标的重要问题来解决。14家分子公司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按照行动学习法的方法和步骤,应用团队列名法、头脑风暴法、解决问题的十步法进行深度研讨,通过查找差距、分析原因、确定目标、画鱼骨刺图、制定方案、确立具体解决问题的责任人、时间节点等步骤和环节,完成了行动学习方案PPT的编制。公司5月29日、7月28日举行了分子公司行动学习答辩会,公司高管人员和职能部门的领导全部参加,提问质疑,特别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亲自点评、逐一审定,使14家分子公司的行动学习方案更有针对性、更具实际意义。

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的经营业绩,前六家分子公司行动学习后,公司以《关于印发特殊钢分公司等六家分子公司行动学习确定的需要完成的主要经济指标的通知》文件明确了六家分子公司的承诺,且六家分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集体签字承诺;以《关于印发特殊钢分公司等六家分子公司行动学习确定的需要集团公司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通知》文件明确了职能部门的责任,两个文件都列为公司的A类考核计划。后八家分子公司的行动学习方案,同样以两个文件下发,并纳入A类考核。为确保14家分子公司行动学习方案中确定的各项指标落到实处,公司下发了《关于对行动学习方案进行考核督查的通知》文件,成立了以总经理蔺建成为组长的考核督查领导小组,由党委组织部等七家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落实。考核督查落实情况,以《北方重工集团分子公司行动学习方案落实情况通报》红头文件在全公司进行反馈,促进行动

方案的落实。

二是把行动学习与提高履职能力相结合,实现学习与提升能力双促进。5月份,六家分子公司行动学习的实践告诉我们,行动学习是破解难题、促进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催化剂,是提高领导人员履职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公司在自5月18日开始的18个职能部门开展的提高责任心、主动性、履职能力“三个提高”主题活动中,以提高领导人员履职能力为主线,把行动学习贯穿活动始终。此次行动学习,由公司培养出的行动学习内部培训师,对18个职能部门进行了培训,实现了行动学习培训工作的本土化。18个职能部门充分学习借鉴在分子公司中开展的行动学习的工具和方法,按照“找差距,问题在哪?挖根源,为何出现?定目标,用数据说话。开药方,如何提高?”四个方面,灵活运用行动学习解决问题的十步法中的七个步骤制定部门分析检查报告,实现了对行动学习法的活学活用。7月4日,公司高管人员及有关人员200人听取了18个职能部门行动学习能力提升方案PPT汇报,并进行了现场测评,方案通过后同样列入了

A类考核计划。

三是把行动学习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实现行动学习全员常态化。为了使行动学习确实成为公司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有效工具和方法。一方面,公司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广行动学习的通知》文件,积极引导全公司应用行动学习这个工具和方法,特别是在召开一些重要会议、解决一些棘手的难题等都要求采用行动学习,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三期32个单位的行动学习,分子公司、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应用行动学习法破解难题、推动工作。比如,特殊钢分公司围绕“差距: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低于8%;目标:实现产品综合毛利率≥10%”;运营管理部围绕“差距:经济运行的计划和指导性差”;党委工作部围绕“差距:在提升中层领导人员的执行力上所采取的办法不多”开展了行动学习。

通过今年上半年公司对领导人员实实在在的培训,特别是行动学习的开展,我们感受到:

一是培训的效果取决于培训的方式方法,只要选对了就能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行动学习法是将学习与实践合二为一的学习与培训的有效方法,是一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培训中“学用脱节”的弊端,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二是培训只有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张力和成长活力。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行动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培训方法,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坚持以学促用、以用促学,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

三是行动学习法是提高领导能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公司领导人员从思想认识上,认为行动学习是公司目前探寻到的最有效、最好的一个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是破解公司发展难题、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的一把“钥匙”和“利器”,从内心深处喜爱行动学习这个工具和方法。

上一篇:突出“三个重点”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下一篇:消防方案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