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程变更材料汇报

2024-11-06

农村工程变更材料汇报(精选6篇)

1.农村工程变更材料汇报 篇一

腊口镇农村“135”工程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高兴,今天各位到我们腊口镇来视察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腊口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真诚恳请各位领导给予指导。

一、农村“135”工程推进情况

在推进农村“135”工程工作中,我镇以基层党建“百千工程”为载体,以“驻乡进村、组团服务”活动为依托,结合基层政权调控力建设,坚持在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指导下,切实抓2个后进村整顿转化和2个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

(一)生态文明村推进基本情况

我镇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把“坑口村”、“垟岙村”作为全镇“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经过上阶段的努力,取得了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优化生态班子,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效益,不断提升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促进了我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现将两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农村“135”工程开始之初,我镇党委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村“135”工程工作,建立了

“党委主导、政府主动、指导组牵头、片组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腊口镇农村“135”工程总体方案》《腊口镇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牵头领导,党委副书记为分管领导,各农村片片长为联络人,住村干部为具体负责人的工作指导组,会同“驻乡进村、组团服务”工作组,全面推进腊口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

2.制定方案,明确任务。我镇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生态文明村创建评比实施办法》,在召开了村两委干部会议、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广泛的调查摸底,制定出台了《腊口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具体责任和工作措施。

一是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创建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对各村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梳理,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逐一制定解决方案,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使问题切实得到解决,前一阶段,通过调查梳理,在2个生态文明村共梳理生产发展、项目建设、组织建设、干部作风等各类问题36件,已全部落实责任人,逐步进行解决。

二是把生态村创建与基层政权调控力建设有机结合,在开展基层调控建设过程中,突出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公约的制定、“村务员”确定、党建述职评议和村干部绩效考核等环节。

三是按照“生态班子”建设的要求,重点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队伍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

聚力、战斗力和发展经济的能力。

3.依托载体、整合资源。在农村“135”工程推进过程中,我镇将基层党建“百千工程”与“驻乡进村、组团服务”活动有机衔接,通过两大载体,充分整合资源,切实破解“三难”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基层党建。

一是通过结对帮扶,找准发展路子。充分利用部门机关党支部结对和“驻乡进村”工作组进驻的有力优势,全力帮助共建村找准发展路子,制定发展规划,兴办集体经济项目,壮大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目前,我镇已根据生态文明村创建的不同要求,结合2个村的实际,分别制定了初步发展规划,确定了短平快的项目5 个,联系帮扶资金5万多元。生态文明村垟岙村,纪委的石立和同志驻村,根据垟岙村目前柑桔这一主导产业品种退化,产出效益低的特点,主动与省科技特派员联系,确定了优良早熟品种改良项目,在垟岙村村口显要地段选取了10亩桔园作为品种改良基地,通过柑树嫁接的方式引进优良早熟品种,改良柑桔品种,并积极与县科技局联系,争取县部门的资金支持。生态文明村坑口村,县质监局的陈建清同志驻村,根据坑口村每年有大中型水库5万7千元的项目资金补助的特点,确定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进行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对村内道路、环境进行治理,修建公厕。

二是通过结对帮扶,夯实基层党建基础。通过结对党支部和“驻乡进村”工作组,帮助指导结对共建村健全村党组织领

导的民主决策机制,推广“四议两公开”制度;协助村党组织研究制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加强农村党员的培训和发展工作。每年在结对共建村开展上1次党课、做1次专题报告、举办1次警示教育活动。

三是通过结对帮扶,解决民生难题。按照县委“民生和谐年”的要求,把为基层群众、党员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作为重要内容,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要求每个机关结对党员和干部每月进村走访党员1次以上,为群众、基层党员解决生产经营、就业就学、社会事务办理等方面难题3件以上。

四是抓环境卫生整治,促生态文明。我镇抓住整治“脏、乱、差”为突破口,全力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通过引导,组织村民群众进行义务投工,大抓环境卫生整治,确保生态文明村创建有序开展。特别在两个生态村组织村民大搞村内卫生环境,清理卫生死角,并在村边规划出合理的地方,进行垃圾集中堆放,填埋处理。积极规划生态环境中改厕项目,积极跟有关部门协调赞助资金解决污水处理工程和生态文化户外休闲场的建设。

(二)后进村整改基本情况

腊口镇两个“后进村”平斜村和石塔村,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精神,切实解决两个后进村党组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把开

展后进村集中整顿转化工作作为深化基层改革、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在认真总结以前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完成“一解决五推进”工作,两村整顿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平斜村

(1)后进主要原因

该村两委班子不合,书记与村长闹矛盾,使得村里工作不能及时正常开展。康庄工程路面硬化一直跟不上,引起村民反响很大。

(2)整顿转化措施和成效

一是深入调查摸底,加强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加强村两委领导班子沟通,努力化解隔阂,形成服务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全面了解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准整顿转化工作的突破口,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工作方案。

二是建立工作制度,健全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建立镇主要领导联系后进村制度,加强对平斜村转化工作领导,同时成立平斜村网格化管理服务队,切实帮助解决村实际问题。强化村务、财务公开与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是努力促民增收。帮助党员群众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推进平斜村康庄工程路面硬化,协助村制定经济发展规划。

四是完成民主管理公约制度建设,认真开展了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及村干部绩效考核。

五是扎实推进农村危机房改造,建立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六是着力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完善落实长效机制,下决心解决好当前平斜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石塔村

(1)后进主要原因

1.村两委换届后新老干部思想、意见不统一,因选举引发的后遗症较多;2.由于工业区征地引发的群众上访问题突出;3.老班子存在账务不清的问题,新班子中个别干部自身形象不佳,群众意见大;4.村账号未能启用,经济来往不能运作。

(2)整顿转化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是深入调查摸底,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开展谈心交心,召开座谈会、分析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干部的意见。同时采取走访调研等形式,全面了解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找到整顿转化工作的突破口,制定工作方案。

二是加强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工作能力。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加强班子建设:一是靠学习提高素质增强团结,认真学习上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提高执行水平;二是靠交流沟通思想增强团结,通过组织村干部汇报思想,交换意见,提高认识水平;三是靠民主集中结合增强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无

原则的团结,提高凝聚力;四是靠制度约束增强团结,继续完善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兑现力度,提高战斗力。

三是与县纪委沟通,在2010年4月份对老班子的账务进行一次清查,以澄清事实。同时加强村务公开工作,提高村两委班子在群众中的信任度。

四是举行新老干部思想交流恳谈会,消除隔阂,提高认识,增强团结,增进感情,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五是完成民主管理公约制度建设,认真开展了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及村干部绩效考核和村务员的确定。

六是扎实推进农村危机房改造和村庄建设规划,建立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

七是完成村委换届,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确定村务员。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两个文明村工作进度不平衡;经济不发达,经济指标实现难度大,创建文明生态村须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乡镇和村缺乏资金扶持。

后进村中石塔村存在村账务未公布;选举后新老干部思想、意见不统一等问题。平斜村存在村两委班子还不够健全,书记、村长不团结;康庄工程路面未硬化,政策处理问题未到位;村财务部不清楚,不公开等问题。

三、下阶段进一步工作

下阶段,我镇创建工作将进入攻坚阶段。为使创建工作按期达标,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强化工作责任制,强化资金筹集,确保工作如期完成:

(一)垟岙村主要工作任务

1.生态经济方面做柑桔高接换种工作。垟岙行政村有柑桔树989亩,年产柑桔1385吨,由于近几年桔树的老化和品种的单一化,农民增产不增收,出现卖桔难、收入低的普遍状况,为了生态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我镇领导和县工作组同志与县科技局取得联系,拟在垟岙搞8至10亩柑桔高接换种示范性试验,具体嫁接工作准备2010年8月份完成。

2.生态环境中的“三化”工作,我村拟在2010年10月份建造一条垟岙村至马岙自然村的水泥路面。该段路长0.7公里,路宽4米,水泥路面厚度18厘米,预测工程造价20多万元。需县“驻村进乡,组团服务”工作组领导与有关单位联系,争取县职能单位的资金支持。

3.生态文化中的“村村通”,马岙自然村有22户有72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通有线电视,我们与县广电局联系,争取2010年户户通上有线电视。

(二)坑口村主要工作任务

1.在叶岙山自然村和丁埠头自然村各建一处公厕,以便解决处理路边的茅厕,方便群众,村庄整洁,需要县直属部门10万元资金赞助。

2.在丁埠头建造一处室外娱乐休闲场所,面积约300平方米,搞好人民群众的健身、娱乐活动,需要县直属部门10万元资金赞助。

3.由于坑口村金岙至乌坦底自然村原来1500米的路只有2米宽,泥泞、凹凸不平,给坑口村800多人口和移民500多人口的用地生产与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拓宽并硬化这条路,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生产、运输方便等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4.原来章村通往丽水的县级公路经过坑口村绕过轮渡的,现轮渡废止直通三塘汇村,在坑口村丁埠头有一座桥,长18米,宽6米,现此桥低矮,拦杆破损松懈,常被水淹,有危险隐患,修建此座大桥以确保运输与人身安全,方便人民。

5.坑口大弄山小坑水排水问题,由于原来修建的涵洞出水处水位低于五里亭电站蓄水的水位,水排不出去,常年积在公路里面,很是不妥,重新修建水管、涵洞,以解决排水问题。

6.由于上京村造路,路基铲下的泥石随意倒在路外的山上,又高又松,莫拉克台风暴雨,把那又高又松的泥石全部冲下来,正好冲到坑口村乌坦底的农田,沿下一大片农田约20多亩的柑桔田、地被泥石填埋,坑口村民受损惨重。目标在又高又松的路段修建挡墙,避免日后再受暴风雨的冲击。确保坑口村民与移民沿下100多亩的农田,保护生产。

(三)石塔村主要工作目标

1.继续清理村财务。

2.加强新老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3.建议村庄建设中的给予资金支持。

(四)石塔村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与县纪委加强结对支部联系和帮助,召开村支部会议对原村支部书记开除党籍处分,并委任带片片长为村委书记,健全两委班子机构。

2.扎实推进康庄工程建设,努力将政策处理到位,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加大项目资金扶持。

3.公开村财务制度。

2.农村工程变更材料汇报 篇二

关键词:工程变更,原因,影响,控制

工程变更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般包含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两大类。设计变更, 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 完善工程设计, 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一般包括由原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由施工单位征得由原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洽商单两种。工程签证, 是指承包商就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 由于施工现场的各种原因, 出现了与合同规定的情况、条件和事实不符, 需要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共同签署的, 用于证实施工活动中某些特殊情况的一种书面手续。

工程变更内容广泛, 构成原因复杂, 规律性较差, 发生时间较长, 难以确定其造价。因此, 施工管理人员应将其摆在重要位置上, 重视和搞好这项工作是顺利推进工程建设、正确确定工程造价、严格控制投资的重要依据之一。

1 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

1.1 设计方面的原因

设计质量不高, 深度不够是产生这方面工程变更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勘察设计工作粗糙会直接导致设计变更。

1.2 业主方面的原因

业主随意改变建筑功能要求, 以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许多招标文件中没有考虑或估算不准确的工程量, 因而不得不改变施工项目或增减工程量, 产生工程变更。

1.3 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工程变更

监理工程师可以根据本人或本单位的丰富经验, 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这也可能导致工程变更, 如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的改进等。

1.4 材料价格波动的原因

材料价格的涨幅变化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大的工程项目, 从可行性研究到设计, 直至开工、竣工, 一般都要经过几年时间, 期间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均要随着市场的波动而相应调整, 会造成工程变更;还有工程施工期间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也会造成工程变更。

1.5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引起的工程变更

如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 或者发现地下障碍物等原因通常引起建筑物基础或交通工程路基处理方案的改变, 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以及建设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会造成建设项目工期的延误或停工。

2 工程变更对工程产生的影响

2.1 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任何工程上的变更势必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运行, 都会对工期、造价、成本等产生影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 反之就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 则只须修改图纸, 其他费用尚未发生, 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 不仅需要修改图纸, 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 除上述费用外, 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 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加强工程变更管理,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 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工程变更, 要先算帐后变更。甲方乙方共同把关, 建好工程, 做好项目, 取得共赢。

2.2 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工程变更原则上有严格的程序要求, “监理规范”第6.2.1条, 明确规定了监理机构处理工程变更的相关程序。因此, 频繁的工程变更会增加和扰乱业主方和承包方正常的工作步骤和内容, 还会增加监理工程师的组织协调工作量, 对合同管理和质量控制都不利, 增加项目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并间接导致工程造价成本的增加。

3 对工程变更的控制和管理

工程管理各方应分别工程变更的种类, 制订不同的变更处理程序, 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 进行有效的控制。工程变更管理控制必须惯彻于整个建设周期。

3.1 事前控制——推广限额设计, 控制设计缺陷

(1) 限额设计是指初步设计的设计概算与施工图设计预算差额不应超过5%。推广限额设计, 要求设计人员设计更细致, 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也要更规范和严谨, 减少施工过程中重要变更和重大变更的发生。

(2) 对设计缺陷引起的设计变更, 制定奖惩措施。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在设计合同中约定因设计缺陷和失误的设计变更的限额额度及奖惩额度, 从合同上和制度上使设计单位控制设计缺陷, 有效控制设计变更。

3.2 事中控制——重视合同管理, 建立健全工程变更管理制度

(1) 重视合同管理, 推广工程量清单招标及计价模式。从合同管理角度, 任何导致合同内容发生变更的事项均属于工程变更, 因此, 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对合同范围的约定要细致, 对属于合同边缘或合同外的事项应在合同内约定处理办法。另外, 为了便于建设单位对变更费用的控制, 工程量清单招标及计价应得到广泛推广。

(2) 建立工程变更管理岗位责任制。建设单位应明确工程变更签证人员的职权、分工和签署限额, 防止“变更黑洞”产生, 确保工程变更签署的质量。

(3) 规范工程变更工作程序。建设单位应设专人保管工程技术相关文件、资料, 保证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专业变更文件真实、完整、连续。工程变更签证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 防止施工方工程变更只计增项, 不报减项, 防止工程变更项目施工方实际未实施。

(4) 建立重要及重大设计变更的评审制。工程变更伴随施工过程发生,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及其各个专业均可提出工程变更, 造成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的繁杂。对于变更费用超过万元重要变更、超过3万元的重大变更, 由建设单位总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主管领导组织相关单位专业技术和技术经济人员对变更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5) 规范统一工程变更格式。工程开工前, 建设单位要向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通报并要求所有工程变更格式统一, 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将按照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执行, 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变更一律退回。

3.3 事后控制——加强工程变更整理、对比、分析, 建立控制工程变更的指标体系

(1) 按专业分类:根据施工图纸专业分类, 将各专业的设计概算、施工合同价及施工结算进行对比分析, 针对各专业费用调整的内容进行总结, 提出各专业的改进方向和控制措施。

(2) 按变更原因进行分类:通过对设计原因、甲方原因、施工方改进设计等产生的变更数量和费用进行对比, 并按各专业汇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总结控制工程变更数量和增加金额的关键点, 提出技术组织措施改进的方向和内容。

(3) 按变更金额进行分类:将重大变更、重要变更和一般变更的数量和费用进行整理、对比, 并分配至各专业, 根据产生重大和重要变更的原因及责任, 兑现工程变更管理的奖惩措施, 形成工程变更管理的激励机制。

4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或项目部, 不希望工程开展后总是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工程变更。建设单位也应该重视工程变更管理, 规范工程变更的工作程序, 控制工程变更费用, 更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保证工程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谢洪学, 等.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M].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6.

[2]陈建国.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

3.农村工程变更材料汇报 篇三

区自农村清洁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组织,积极行动,把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与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突出重点、综合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及运行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清洁工程实施效果

农村清洁工程实施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5座垃圾中转站,购买垃圾运输车13辆,垃圾收集板车1000个,垃圾桶5500个,建垃圾收集房(池)250个,对农村乱搭乱建进行拆除,对乱堆乱放的杂物进行了清理,建立了镇级环卫所3个,全区环卫工人已达360多人,形成了“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流程。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乡村道路及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为加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环境,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XX区农村清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市容局局长任副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市容局,统筹负责组织协调、督查落实等工作,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制定方案,明确责任。一是制定落实方案。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市的要求和区情实际,充分考虑阶段重点和分步实施的关系,明确整治重点和工作职责、细化分工、确定时限,制定了《XX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按照“分级管理、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属地为主”的原则,各镇办、各责任单位按照各自职责成立相应组织,明确各镇办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和市容管理办公室承担文明创建、镇容村(居)貌整治、乱搭乱建拆除及河道环境治理等工作,区环卫所和镇(办)环卫所重点抓好农村清洁工程的运行。

(三)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针对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秸秆杂物乱堆乱放、棚舍乱搭,网线乱拉乱扯、广告乱贴、禽畜乱跑、污水乱流等现象,迅速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杂物的“三清”活动。突出抓好工人村大街、镇办集贸市场、城市出入口、铁路公路沿线等重点部位的环境整治以及违法建设的查处,实施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的规范管理,同时加强对洗车行业的规范治理。

二是开展村庄清理整治。

1、开展以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为主要目标的村庄整治行动;

2、开展杆线规范工程,确保杆线竖立和线路拉线走向规范;

3、开展河、沟、溏清理;

4、拆除乱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

5、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6、成立清扫保洁队伍,各村配备环卫工人,建立工作制度,实现常态化管理,确保清理整治后不反弹。

三是开展煤场、采石场整治活动。梧桐路烈山段、迎宾路两侧的煤场、煤矿、石料厂、混凝土搅拌厂等15家企业,是造成路面上运输车辆抛洒滴漏大气污染的根源,我区对道路周边的煤场、石料场、煤矿进行了专项综合治理,坚决杜绝不符合条件的运输车辆上路;同时与交警部门联合执法,在重点路段设置了多个检查点查扣处罚抛洒滴漏的渣土车辆,彻底改变了渣土等运输车辆抛洒对路面造成的损坏、污染,净化了路面环境。

四是加强河道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一是开展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为做好区内河道环境治理,我区召集农水、市容等部门以及各镇办,针对烈山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重点任务,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计划,将镇办属地管理与职能部门职能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现了责任落实、分工明确。二是进一步落实好河道长效管理机制,搞好宣传教育,加强监督检查,做到管理人员、经费、措施三落实,实现了由专人负责打捞河道内的漂浮物及两旁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三是加强河道两侧工棚、畜禽栏舍、简易住房等违法建设的拆除、违法违规用地和河坝、护坡耕地的清理。

五是开展“三边三线”环境整治。围绕“垃圾要清、道路要绿、河道要净、景区要靓、乡村要洁、城市形象要美”的整治方向,按照“分级管理、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单位、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以全区公路沿线、铁路沿线、河流沿线以及区际周边、景区周边、矿区周边等 “三线三边”为突破口,全面开展 “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六是美好乡村环境整治及长效机制的建设。制订了美好乡村示范点榴园村、王店村、秦楼村、宋疃村环境整治标准和管理标准,全面开展4个村环境综合整治,清除了三个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拆除沿路的旱厕,破旧围墙及违章建筑,清理河道沟塘及四周的垃圾。给4个村配置了收集转运生活垃圾工具,制定了工作制度、督查考核办法,实现了长效管理。

(四)加强督查,严格问责。按照“工作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考核科学化”的要求,坚持 “城乡同治、条块结合、各负其责、依考促管、以管促干”的方针,对各镇办、各责任单位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工作进行严格考核。我区采取严格的奖惩制度,聘请了第三方,每月对农村清洁工程运行情况进行考评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限期整改。

三、创新机制,推进清洁工程市场化运作

坚持管干分离,职责明确,鼓励竞争,强化考核,严格奖惩,提质增效的原则,按照环卫作业精细化、长效化,管理的要求,改革传统的环卫保洁作业管理模式,建立“市场化、全覆盖、高标准”的环卫作业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全区农村清洁工程运行专业化工作、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目标。现已进入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区、镇(办)分别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环卫、财政、纪委、文明办参加的领导小组,具体抓好市场化运作的相关工作。

2、摸清底数。各镇办正在组织人员认真核实主次干道面积、自然庄个数、小集市数目、沟河长宽,全面测算市场化运作所需的费用,为招投标提供必要数字依据。

3、制定工作方案。各镇办现正在针对本区域的实际和区政府的要求,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化运作方案。

4、资金筹集。

(一)由区政府牵头,整合所有涉及环境治理的资金,把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美好乡村环境治理资金统筹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

(二)各镇办将农村清洁工程运行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对清洁工程的有效投入。

(三)各镇办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对集镇商铺和企业单位提供有偿服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对服务的居民收取一定数目的清扫保洁费,弥补资金缺口。

(四)农村清洁工程需要资金量较大,需区镇政府共同承担,区、镇(办)将按7:3的比例共同承担,解决镇办资金投入的压力。

四、存在问题

(一)农村清洁工程需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参与率。

(二)由于经费短缺的原因,影响了清洁工程运行的质量。

五、工作建议

(一)农村清洁工程在实现全覆盖的情况上要突出抓好集贸市场、偏远村庄的环境治理。

(二)XX区所属的镇人口较多,区域较大,1个垃圾中转站不能覆盖全镇,建议增设一个中转站,完善村级垃圾收集设施,给村级配置转运车辆。

(三)要建立省、市、县(区)经费投入机制,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4.农村工程变更材料汇报 篇四

在省、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校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在2005年10月中旬实施并安装调试完毕。现已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这将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我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现将我校实施“远程教育”工程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龙里县湾寨中学基本情况

龙里县湾寨中学位于龙里县南郊,与羊场、摆省、草原三乡接壤,交通便利,是龙里南部乡镇的中心。1997年5月19日从湾寨小学分离出来,尚处在摇篮之中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全校占地二万五千多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全校学生382人,分9个教学班,教师27人,其中男教师21人,女教师6人,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2003年“两基”验收达标合格,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27位教师已经全部通过了计算机省级测试,学校有一支年轻有为的管理队伍,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得到了县局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我校“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情况

2004年5月,在省、州、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一个(模式二),全校积极响应,选派两名教师(王斌、王如平)到贵州工业大学参加培训,就此揭开了我校远教工程实施序幕,回校后成立了湾寨中学远教工程领导小组,总计投入资金近5000元,组建了湾寨中学远程教育室。2005年9月底,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第二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模式三)硬、软件供货到位,多功能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全部集成安装完工。10月初,学校又选派了两名教师(王如平、岑祖贵)到都匀参加远教培训,以加强他们对各种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能力,回校后分别聘为多功能教室管理员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员。自2004年全面启动来,在省、州、县党政部门高度重视下,教育部门和安装公司共同克服困难下,抢抓时间和进度,已于2005年10月15日前安装调试完毕,现已全部运行正常投入使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后,将对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现代教育研究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农民适用技术水平,促进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具体的做法

1、加强管理、明确职责

按照《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要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发挥农村学校作为当地文化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的作用,为达到‘三教统筹’,农村科技推广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的总体要求。学校成立子以陈光兵校长为组长的“远教工程”领导小组,下设“湾寨中学远程教育”办公室,负责处理远程教育相关事务。校领导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后勤部门大力支持,形成了齐抓共管“远教工程”的良好局面。

2、严密组织、认真实施

在建设方面,按照“以质量求生存”的原则,狠抓了建设工作。一是做好前期准备,按照县远教办有关要求,建立远教工程领导小组,选派专职人员负责对实施“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二是精心选择专用教室,严格按照要求制作铁门、铁窗,安装窗帘,以及其它配套设施,共投入资金达10000元,为工程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明确职责任务,项目学校校长是工程实施的直接责任人,办公室主任对校长负责,要求校长和专职管理人员必须全程参与项目实施的工作,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和培训等,及时将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向县教育局远教办和工程安装公司反馈。四是严把设备验收质量关。积极配合县远教办送货到我校,学校专职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分层把关、验货,做到逐项登记、审查验收,确保了设备准确无误到位。同时积极配合安装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培训等工作,使远教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投入使用。为了规范我校的“远程教育”资料,制作了远程教育工作日志、资源接收日记、多功能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使用登记册、远程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和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服务计划等,并分别进行归类立卷;

3、组建管理队伍

在我校教师队伍中抽选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师(王如平、岑祖贵)作为专职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县远教办组织的各种培训,并明确了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量和职责,并认真开展了二次培训。

4、组织好各种培训

一是由县远教办、教育局组织、我校选派3名管理技术骨干参加了省、州远教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一级培训;二是一级培训后3名管理人员分别对我校教师组织了二级培训,参培人员达30次;此外,还采取跟班学习、巡回辅导等形式对个别教师进行了重点培训。

5、收集整理资源、发挥各自作用

我校远程教育建成投入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收集整理各类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农民适用技术培训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一是积极应用于我校教育教学中。远教IP资源通过点播下载、资源共享、刻录光盘播放等方式开展了大量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课堂实录、优秀的课件、先进的教育理念等教育资源,结合新课程改革,全面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培训,大力开展教育教研活动,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接受现代教育新观念,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认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进行培训。一方面组织农村党员干部收看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典型经验等大量教学资源,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上发挥较好的作用;另一方面组织骨干农民结合各地产结构调整和时令季节收看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资金紧缺,运转困难。我校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两个机房和一个多功能教室每月电费、设备维护就将增加开支5000余元,由于我校实行“一费制”收费政策,难以承担,经费紧缺将严重影响和制约远程教育设备的正常维护、管理和使用。

2、学校教师紧缺,要配备专职的远教管理技术人员的难度较大。

五、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对我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组建一支适应工作需要的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把中小学远程教育与农科技培训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结合起来,抓好课件开发和利用,开辟“乡土教材”,进一步做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

2、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把远教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使远教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3、下学年准备组建一个远程教育实验班;

4、加强对资源利用的检查力度,使远教资源最大限度得到应用。

5.农村工程变更材料汇报 篇五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情况及“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汇报

去年以来,邓州市大力宣传贯彻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和2005年“省委一号”、“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狠抓了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现代化中等城市),“三抓”带动(抓优势农户、抓经济能人、抓企业家)、“四轮”驱动(中小企业、城镇建设、市场流通、特色农业),走好“三条路子”(工农互动,走农区工业化路子;城乡互动,走城镇化路子;经济生态互动,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0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农业总产值7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8元,同比增长19.7%,粮食面积213万亩,总产达69.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跨入全省10强,全国200强县市行列。现就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和“中央、省、市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邓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29个乡(镇、办),572个行政村,总面积2294平方公里,耕地240万亩,人口1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86万,按现有土地承载能力计算,农村需要劳动力约30万人,除去现有30万外出打工人员,尚有近30万人亟待转移。去年以来,邓州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突出培训,狠抓输出,打造品牌,从而使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我市承担“阳光工程”项目培训任务1500名,实际培训农村劳动力1500名,转移1358人,培训转移率达90.5%。2005年我市承担“阳光工程”技能培训2000人,引导性培训4000人,目前已召开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已认定的10家培训机构正在填写上报项目申请书,项目招投标工作将在近日举行。预计7月上旬可全面启动今年的“阳光工程”工作。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亲自抓。农业局一名副局长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2、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劳动力培训工作,先后下发了《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通知》(邓政[2004]18号)、《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农业局等部门2004―2010年邓州市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邓政办 [2004]39号)文件、《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邓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邓政文[2004]37号)文件。制订了《“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管理细则》,从而形成了由农业局牵头,财政、劳动、教育等有关部门参与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每月定期召开有培训单位参加的工作现场会,由各单位汇报本月工作进展情况,介绍本单位在培训输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归纳整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订下步规划。在召开现场会的基础上,定期编制简报,印发给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及各乡镇办。

3、强化监控,确保效果。我们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的操作规程,实施监控。首先,实行招生汇报制。培训基地每招一个专业或一期新生,必须及时报“阳光工程”办公室,“阳光工程”办公室对招生简章、收费标准、合同等进行审查,对不按规定招生的限期改正;其次,实行月报制。每月月底,培训基地要按时上报培训台帐和就业台帐,同时汇报下步培训计划,培训措施。第三,实行点名制。培训基地自开学之日起五日内,由“阳光工程”办公室派专人进行点名,每次点名情况都有培训基地负责人签名备案,并以此做为拨付经费的一项重要依据。第四,实行跟踪服务。“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培训基地提供的培训就业台帐,定期进行电话采访,并记录在案。第五,严格奖罚。“阳光工程”办公室规定,对培训基地实行硬性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搞好监控,如培训转移率不低于85%,达不到这个指标,按比例扣减补助资金。对于培训转移速度慢的基地在11月上旬调减培训指标,分配给转移培训工作好的基地。

“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邓州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邓州市已把劳务经济列入中心工作之一,“四大家”各抽出一位领导分管此项工作。目前,我市劳务经济专题工作会议已经召开,市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劳务经济服务中心已经成立,并制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和《邓州市劳动力培训工作方案》。从6月20日开始,全市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劳务经济宣传月活动,可以说,邓州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热潮已经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邓州市财力有限,致使“阳光工程”办公经费落实不足,办公条件有待改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由于“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刚刚起步,管理和培训单位缺乏经验,致使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如培训时间不足,培训对象不够准确,培训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够紧密等。

(三)下步工作打算

1、以规范操作为重点,加强全过程监管服务,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阳光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2、以“阳光工程”为引导带动,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等措施,调动方方面面的办学力量加入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来,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输出质量。

3、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阳光工程”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使其在劳务经济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掀起邓州劳务经济新热潮。

二、2004年、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及2005年“省委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

2004年以来,我市把”三农“工作当作全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2005年“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贯彻活动

邓州市委、市政府对落实“中央一号”和“省委一号”文件高度重视,行动迅速,精心组织,采取得力措施做好贯彻落实工作,2004年、2005年先后两次抽调干部1766人,分别派驻29个乡(镇、办)的578个行政村,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宣传周”活动。主要负责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宣传落实好“中央一号”、“省委一号”文件,并发放“中央一号”和“省委一号”文件有关宣传资料。二是走访贫困户,并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通过调查研究,制定所包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公路建设规划。

(二)积极落实支农政策,全面兑现惠农政策

为确保国家支农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免税和直补政策的落实。为了保证粮食直补发放到户,市政府多次抽调纪检、监察、农负办、农税办等有关人员,分赴全市29个乡镇督促检查落实。2004年降税后,亩均减税25.9元,人均减免42.1元,全市总计减税5800万元;在减税的基础上粮食每亩补助11.18元,全市补贴2489万元;同时,认真做好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工作,全市补贴金额达20万元。2005年全省开始免征农业税,我市免除农业税1.35亿元,并对种粮农户进行补贴的政策不变。至5月底前,我市粮食补贴资金2508万元已全实到户;又经多方筹集大型农机补贴30万元,退耕还林补贴345万元,已全部到位,良种补贴项目已基本得到省农业厅确定,预计补贴500余万元。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坚持多措并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去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积极谋划思路,制定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培育壮大林、牧、烟、棉为主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市优质麦种植已发展到135万亩,粮食产量连续两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林业产业异军突起,目前全市林业总面积达47万亩,板材加工企业103家。林业产业化的格局已初现雏形。畜牧、棉花、烟叶等产业均保持快速增长。二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按照“城乡一体,优势互补,以城带镇(乡)促城”的思路,做强做优做美市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和重要举措来抓,制定出台了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在鼓励各类人员创办民营企业、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规模项目占地优惠等方面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彻底放开放活。为扶优扶强,我们选择了六和饲料公司等规模骨干企业,实行重点扶持,挂牌保护。四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了送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和“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在全市农口系统抽调百名技术人员分包100个村,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近几年,全市培训绿证学员1.3万人,这些学员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领头人。

(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一是抓好村村通工程。全市规划村村通油路工程435个行政村1399.99公里。计划今年完成全部路基工程,铺油或修筑水泥路面800公里以上,2006年完成所有遗留任务。目前,全市已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3674.909万元,已处理路基1278公里,已修通328.6公里(其中:水泥路178.5公里,沥青路150.1公里)。二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今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用于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旱保1.3万亩,小流域治理60平方公里,节水浇灌 1.5万亩,新增除涝5.6万亩,解决人畜吃水1.1万人。三是投资400万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四是实施村村上网工程。全市已发展农村电话11.96万门,578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话;宽带可接入行政村145个,光纤可覆盖行政村318个,可拨号上网的行政村545个,通过整合广电、电信网络资源,电信、电视、计算机、远程教育四网融合,预计年底可实现村村上网。五是积极发放小额贷款,加大对农民的资金扶持力度。我们积极协调市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农民“不用请、不用送,只凭一张信用证”,即可申请到小额贷款。到目前,我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1亿元,支持农户8000户,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资金难问题。

三、贯彻落实“市委一号”文件情况

今年以来,邓州市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和“省委一号”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市委一号”文件,大力推进了邓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狠抓基地建设,形成适度规模

邓州市把搞好生产基地建设作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集中精力抓基地、强支柱、兴特色。2005年夏收优质专用小麦135万亩,总产达4.5亿公斤,“双低”油菜17万亩,总产0.25亿公斤,秋播优质专用玉米20万亩,优质脱毒红薯15万亩。种植棉花45万亩(其中彩棉2万亩),花生55万亩,.芝麻10万亩,蔬菜61万亩(其中小椒35万亩,莲菜2万亩),烟叶5万亩,药材4万亩,已发展林地47万亩,其中速生杨树37万亩,畜产品产量达13.87万吨(肉8.5万吨,蛋5.1万吨,奶0.27万吨)。

(二)面向市场,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邓州市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当作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全力培植壮大和引进新的龙头企业。一是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主要有南阳金星啤酒有限公司、正兴纺织有限公司、邓州金叶公司、久友面粉有限公司等,扶持其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其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能力。二是大力培育有雏形、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如油料加工企业邓州市永盛油脂公司、饲料加工企业六和饲料有限公司等,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加快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使这些企业扩张规模,增强实力,成 为拉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三是大力引进新兴龙企业。如彩棉加工的雪阳彩棉有限公司,板材加工的北园胶合板厂、穰东纸业有限公司,新建秸秆发电厂等,这些企业的建立,开辟了邓州市农产品加工新领域。

(三)加大培育力度,完善市场体系

6.工程变更与造价控制 篇六

1 工程变更中造价控制的理论分析

1.1 工程变更概念

工程变更是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对合同工程或其任何部分的形式、数量或质量做出的变更。工程变更的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工程变更包含合同变更的全部内容, 如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变更, 工程量清单数量的增减, 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变动, 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的调整, 政府行政法规的调整, 合同条款的修改以及合同主体的变更等等;而狭义的工程变更只包括以工程变更令形式变更的内容, 如建筑物尺寸的变动, 桥梁基础型式的调整, 施工条件的变化等等。

1.2 工程变更的范围

由于工程变更属于合同改造过程中的正常管理工作, 工程师可以根据施工进展的实际情况, 在认为必要时就以下几个方面发布变更指令。1) 对合同中任何工作工程量的改变。由于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列的工程量是依据设计图纸预算的量值, 是为承包人编制投标书时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报价使用, 因此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实际工程量与预算不符的情况。为了便于合同管理, 当事人双方应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工程量变化较大可以调整单价的百分比。2) 任何工作质量或其他特性的变更。如在强制性标准外提高或者降低质量标准。3) 工程任何部分标高、位置和尺寸的改变。这方面的改变无疑会增加或者减少工程量, 因此也属于工程变更。4) 删减任何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省略的工作应是不再需要的工程, 不允许用变更指令的方式将承包范围内的工作变更给其他承包商实施。5) 新增工程按单独合同对待。进行永久工程所必需的任何附加工作、永久设备、材料供应或其他服务, 包括任何联合竣工检验、钻孔和其他检验以及勘察工作。这种变更指令应是增加与合同工作范围性质一致的新增工作内容, 而且不应以变更指令的形式要求承包人使用超过他目前正在使用或计划使用的施工设备范围去完成新增工程。除非承包人同意此项工作按变更对待, 一般应将新增工程按一个单独的合同来对待。6) 改变原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此类属于合同工期的变更, 既可能由于增加工程量、增加工作内容等情况, 也可能源于工程师为了协调几个承包人施工的干扰而发布的变更指示。

1.3 变更程序

颁发工程接受证书前的任何时间, 工程师可以通过发布变更指示或以要求承包商递交建议书的任何一种方式提出变更。

1.3.1 指示变更

工程师在业主授权范围内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在确属需要时有权发布变更指示。指示的内容应包括详细的变更内容、变更工程量、变更项目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有关部门文件图纸, 以及变更处理的原则。

1.3.2 要求承包商递交建议书后再确定的变更

其程序如下。1) 工程师将计划变更事项通知承包商, 并要求他递交实施变更的建议书。2) 承包商应尽快予以答复。一种情况可能是通知工程师由于受到某些非自身原因的限制而无法执行此项变更, 如无法得到变更所需的物资等, 工程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的需要再次发出取消、确认或修改变更指示的通知。另一种情况是承包商依据工程师的指示递交实施此项变更的说明, 内容包括:将要实施的工作的说明书以及该工作实施的进度计划;承包商依据合同规定对进度计划和竣工时间作出任何必要个性的建议, 提出工期顺延要求;承包商对变更估价的建议, 提出变更费用要求。3) 工程师做出是否变更的决定, 尽快通知承包商记录支出的费用。4) 承包商在等待答复期间, 不应延误任何工作。5) 工程师发出每一项实施变更的指示, 应要求承包商记录支出的费用。6) 承包商提出的变更建议书, 只是作为工程师决定是否实施变更的参考。除了工程师做出指示或批准以总价方式支付的情况外, 每一项变更应根据计量工程量进行估价和支付。

2 施工阶段工程变更造价控制措施

2.1 变更工程计价原则

承包人按照工程师的变更指示实施变更工作后, 往往会涉及对变更工程的估价问题。变更工程的价格或费率, 往往是双方协商时的焦点。计算变更工程应采用的费率或价格, 可分为三种情况。1) 变更工作。在工程量表中有同种工作内容的单价或价格, 应以该单价计算变更工程费用。实施变更工作未引起工程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发生实质性变动, 不应调整该项目的单价。2) 工程量表中虽然列有同种工作内容的单价或价格, 但对具体变更工作而言已不适用, 则应在原单价或价格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新单价或价格。3) 变更工作的内容在工程量表中没有同类工作的单价或价格, 应按照与合同单价水平相一致的原则, 确定新的单价或价格。任何一方不能以工程量表中没有此项价格为借口, 将变更工作的单价定得过高或过低。

2.2 可以调整合同工作单价的原则

具备以下条件时, 允许对某一项工作规定的单价或价格加以调整:1) 此项工作实际测量的工程量比工程量表或其他报表中规定的工程量的变动大于10%;2) 工程量的变更与对该项工作规定费率的乘积超过了中标的合同金额的0.01%;3) 由此工程量的变化直接造成该项工作单位成本的变动超过1%。

2.3 删减原定工作后对承包商的补偿

工程师发布删减工作的变更指示后承包商不再实施部分工作, 合同价款中包括的直接费部分没有受到损害, 但摊销在该部分的间接费、税金和利润则实际不能合理回收。因此承包商可以就其损失向工程师发出通知并提供具体的证明资料, 工程师与合同双方协商后确定一笔补偿金额加入到合同价。

为了控制工程造价, 应严格控制变更工程发生。变更工程除按有关规定外, 必须在合同中注明, 哪些情况下可以批准签发变更工程通知书, 从而改变合同价。在项目决策阶段, 一定要考虑周到, 做到以后尽量不发生或少发生变更工程, 以确保原合同价的不变。施工阶段, 主要抓变更工程, 以控制工程造价。

3 结语

上一篇:小鼠MK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下一篇:我国化肥使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