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11.01.31)

2024-06-19

“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11.01.31)(精选8篇)

1.“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11.01.31) 篇一

经开区“十二五”规划之一:“十二五”发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十一五”是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取得成绩最突出的五年。五年来,经开区坚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拓展规划空间为基础,以推进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招商引资,实施人才强区,园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基础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15.3亿元,是2005年的3.5倍,年均递增28.2%;完成工商税收50亿元,是2005年的3.5 倍,年均递增28.2%;外贸出口完成4.2亿美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递增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5亿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递增14.9%;五年新增加就业岗位3.5万个。2010年,长沙经开区名列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第19位,先后成为“湖南省最具投资价值示范产业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培育和引进企业43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8家,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及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饮料、轻印包装等优势产业。区内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48家,过10亿元企业10家,上市公司16家。三

一、中联、山河智能三家上市公司2010年的市值之和超过同期全国工程机械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3,工程机械产业产值占全省同类工业总产值的3/5。区内有汽车制造企业20多家,整车年生产能力近40万辆。工程机械、汽车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的产值、税收、从业人员均占全区80%以上,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提升。

3、对外开放快速发展。积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五年来共引进项目384个,其中内资项目325个,到位内资54亿元,外资项目59个,到位外资6.8亿美元,其中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10家,投资2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26个,2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经开区。园区企业积极上市融资,三一重工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全流通股改,中联重科、广汽长丰、山河智能、娃哈哈等完成现代股权改制。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对外扩张,有效壮大产业规模。三一集团、瑞翔、千山药机等企业先后在欧洲、美洲、非洲、南亚等地区建立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4、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区现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3家,参与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直接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研人员3800余人。2010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20.7件,年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8.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截至2010年底,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8家,其企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6.6%,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

5、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十一五”期间,园区累计完成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80多亿元,拆迁腾地17000亩,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4261人。完成主次干道建设26条,总长42公里,园区城市道路骨架网初步形成。大力发展园区内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网络,开通公交线路19条,总里程达150公里。园区日供水能力达20万吨,完成城北、城南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星沙厂二期改造,日处理能力达26万吨。高速宽带通讯网络建设加快,实现了核心园区无线上网全覆盖。

6、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努力营造“阳光、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在全省率先实施“宁静日”、“无费区”制度,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和全程代办服务,优化办事流程,项目入区和建设审批时限由原来177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行政效能居全省前列。出台了产业发展的系列优惠政策,成立了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创业服务中心,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扎实开展“两帮两促”活动,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园区教育资源丰富,已建成中高等院校12所,中学2所,小学5所,玮希国际学校1所,较好地解决了园区中外职工子女就学问题。

二、形势分析

1、机遇。世界经济新一轮复苏正在进行中,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将面临重大调整,竞争更趋激烈,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结构、转方式”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重要战略任务,对外开放战略向纵深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湖南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和长沙市打造现代国际化都市,经开区和长沙县合力推进建设星沙省会副中心等,为园区的新一轮发展带来新机遇。

2、挑战。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载体的工业园区,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诸多变数、绿色低碳趋势使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国家从紧的土地和信贷政策的制约、区域赶超发展竞争更加激烈等挑战。就长沙经开区来看,产业协同性不高、结构过于单

一、单极拉动风险大;产业链不长、本地配套能力低、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制造业原创性不强、附加值不高;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要素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与环境资源瓶颈制约加剧;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创新体系还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实现园区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仍面临不少压力和困难。

2.“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11.01.31) 篇二

国家发改委近期组织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011~2015) 》编制工作会议, 研究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并讨论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编制大纲。

“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减量化优先的原则,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 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并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技术支撑4个方面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是明确提出资源产出率目标。“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根据以往资源产出率的变化情况, 综合考虑未来5年的发展, 提出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据专家预测, 循环经济未来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巨大。以汽车零部件再利用为例, 中国才刚刚起步, 而国外汽车零部件90%以上通过再制造实现, 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产品, 有的甚至超过新产品。再以轮胎行业为例, 国内已经有企业在试点, 能够明显节约生产成本, 但是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还没有认识到再制造的重要性。

其次, 国家将强调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我国将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设改造各类产业园区等方面入手,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统筹园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带的空间布局, 构筑上下链接、相互循环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循环利用体系, 实现产业循环式组合。

第三, 生产消费等领域循环经济将全面发展。“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把生活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再生产品,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限制过度包装, 推行绿色采购等工作, 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最后, 明确了循环经济发展由试点向示范升级。“十二五”时期, 循环经济要从试点走向示范和全面发展, 国家发改委将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 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 即实施循环经济十大工程, 创建100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乡镇, 培育1 00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3.“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11.01.31) 篇三

经济速度实现了较快增长,预计五年的GDP增长率是7.8%,这个速度是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2倍多一点,在主要经济体当中是最快的。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预计GDP达到68万亿人民币,折合10万多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明显超出其他的发达国家。

物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在农业方面,粮食产量保持世界第一,2015年达到 1.2万多亿斤,实现了十二连增。工业方面,生产力的水平持续提升。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工业的规模是世界第一,制造业规模也是世界第一,占了世界30%多。虽然我们还不是世界工业强国,但已是当之无愧的工业大国。在铁路、电力、电信、手机、电脑、家电等设备和产品水平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

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水利方面灌溉面积回升到50%,无论是高铁的里程、铁路的里程、公路的里程、电力的装机,在世界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手机的用户12亿户,网络用户7亿户。

经济结构调整中优化。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结构也在改善。消费额占GDP的比重,五年前是50%左右,2015年1—3季度已经超过了60%。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也在改善,五年前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4%,2015年1—3季度已经超过了50%。

城乡和区域结构不断改善。城乡人口结构,就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五年前不到50%,2015年预计是56%。城乡收入的差距五年前是3.5:1,现在已经降到3:1以下。地区的差距也在缩小。

科技教育能力明显增强。R&D占GDP的比重超过2%,达到了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企业的投入占到80%。反映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教育投入3.28万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7.5%,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就业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四年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前四年增长10.1%,都快于7.8%的GDP增长率。农民收入的增长又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所以才有了城乡差距的缩小。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接近5500万人,比规划的指标多出1000万人。

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大。单位GDP能耗前四年降低13.4%,2015年预计下降5.9%,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2015年预计要达到12%,比预期的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都持续减少。

改革开放迈出大步。在开放方面,这五年实现了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出口第一大国,货物贸易占全世界的13%左右,虽然2015年贸易的速度有所下降,甚至是负增长,但是占世界的份额还是稳住了。

4.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 篇四

——经济发展。到201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亿元,年均递增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3.9亿元,年均递增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75.8亿元,年均递增1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4.3亿元,年均递增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7亿元,年均递增15%。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6:59:25调整为11:61:28。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22%;固定资产投资在“十一五”总量的基础上,实现翻番,五年累计达到170亿元,年均递增14.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亿元,年均递增25.6%。——社会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基本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15年林草覆盖度达到4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3.5%。

5.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篇五

在指导思想的定位上,该规划突出中心村建设,坚持“一并”(适当合并乡镇、村屯)、“两建”(建设小城镇、建设中心村)、“三靠拢”(引导农民逐步向城乡结合部靠拢、向小城镇靠拢、向中心村靠拢)、“四个支撑”(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以土地规模经营为支撑、以劳动力转移为支撑、以土地置换为支撑)、“五个示范带”(以铁锋区扎龙湿地、昂昂溪区俄罗斯风情园、碾子山区蹬山漂流为主的新农村旅游示范带;以依安县丰林村、拜泉县整洁村、自治村、克山县新兴村为代表的新农村整村推进示范带;以富拉尔基区、建华区为主的新农村城乡一体化示范带;以甘南县兴十四村为代表的新农村科技园区示范带;以泰来县江桥镇、富裕县富路镇、依安县依龙镇为主的新农村小城镇建设示范带),加大推进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建设目标确定上,该规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市村数由现在的1269个撤并到869个,其中新建小城镇达到32个;屯数由现在的7877个撤并到

5100个,其中新建中心村1500个;中心村和小城镇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初步目标。全市整乡推进67个乡镇、整村推进485个村,合并450个行政村,撤消1500个自然屯。

在措施保障上,该规划重点强化以下措施。

1、调整完善规划。要按照“三个靠拢”、“一并一合一撤两建“的要求,重新调整今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一是要坚持以县为单位的整体性。在充分论证确定撤并掉多少个村、多少个屯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要按照直径不超过15公里的范围,大体上3个村左右建设一个中心村,范文《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二是要坚持规划的长远性。围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个根本来科学规划,既要考虑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也要考虑长远适用性,力争一步到位。三是要坚持规划的统一性。要从规划入手支持中心村的发展壮大、控制或限制远、边、小、穷、差的自然屯无序发展,引导农民集中到中心村和小城镇。四是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要尽可能围绕城边、镇边、路边、山边、水边建设中心村和小城镇,充分发挥其有利于经济发展,打造“五边经济”,又利于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利于资源整合,防止社会事业重复建设。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规划道路空间,还要规划绿化带、人行道等环境设施;要注重生活区、养殖区、工业区、服务区的合理分区设置。五是要坚持规划的多样性。在规划中心村和小城镇的建设模式上,要以节约土地、方便生活、有利于各项社会事业为标准,因地制宜确定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模式,要以建楼为主,不强求一律,力求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别具风格。

2、抓好中心村建设。要选择一些经济基础较好、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交通便利、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先行建设,积累经验,指导全市。要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使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两并两建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形成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

6.“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11.01.31) 篇六

一、发展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一)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115.2部/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达到67部/百户。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十一五”努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信息化体系基本健全。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

(二)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工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工业化发展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工业化的成果将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还将大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共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进一步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契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这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入崭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人均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普遍增强,现代农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迫切,农业农村信息化会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过渡。

(三)需求更加迫切

农产品数量需求压力加大。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遏制,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监测手段不足,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是原因之一,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

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农业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耕地、草原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草原生态系统监测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管理。

(四)问题仍然突出

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尚未认识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尚未认识认识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导致一些地方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措施不力。

政策不明确。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亟需各项政策扶持。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各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不足。

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主要产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所需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滞后,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机制不灵活。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尚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营机制,政府、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IT企业等主体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不够主动,企业不够积极。如何建立并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长效运营机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管理不规范。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头并进,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规范,导致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运行不畅,建设无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在当前农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合力。

坚持创新发展,示范带动。注重把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工程带动为主要手段,在全国合理布局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入、中试熟化、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协同共享、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加强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协调,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模式,并立足当前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设置建设任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规范运作、安全可控。建立规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并强化制度和标准执行力度。坚持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安全建设并重,加强政策引导,坚持自主可控,强化对非自主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监控,提高可控性。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遵循“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十二五”时期重点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国家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的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每百户达到30台,提高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渔业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

——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快速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建成,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政审批和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实现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

——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

三、主要任务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主要任务。

(一)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继续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2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信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在农村地区的融合。

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研制推广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研发和推广基本农田整理、复垦和耕地质量监管保护信息化技术与装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建设一批集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控制为一体的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促进畜禽水产增产增效。加快农机及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智能作业机具及装备。

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农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农业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农业信息系统安全。推进农业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农业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二)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

1.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

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积极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

2.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

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在设施养殖水平较高的养殖地区,开展养殖业信息化示范。研制推广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在捕捞渔船上的应用。

3.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加强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研发,努力推进农业资源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变量作业、导航、决策模型等精准农业技术的研发,对种植业用药、用水、用肥进行控制,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加强农业生物环境传感器、无线测控终端以及智能仪器仪表等信息技术产品研制,对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过程进行科学监控,实现农业信息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对各种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进行中试、熟化与转化,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三)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1.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鼓励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引导国有农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发以土地权属管理为基础,集土地经营、农业生产和职工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场经营土地的精确管理。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3.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

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示范,重点支持大型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制定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农产品标准规范,加强交易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

(四)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1.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耕地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耕地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田土壤墒情等内容的监测,为科学管理,提升地力提供决策支持。构建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网络,建立一批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实现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被长势、生产力、工程效益、草原利用、草原火灾、鼠虫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推进养殖水面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养殖水面面积、养殖结构、水面质量进行监测,重点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2.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国家农情(包括农、牧、渔、垦、机)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农业各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渔业安全通信网建设,实现对渔船的实时、可视化监管。建立国家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监控中心,监控与指导省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协调注册登记、违章处罚、事故处理、保险缴纳等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加强农产品贸易信息和国际农产品价格监测,完善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3.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

建设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完善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重点建设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行业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督察督办、档案管理等功能。加强利用信息化手段宣传农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农业违法的典型案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氛围。

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功能,为政府加强有效监管,公众及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权威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信息保障。

5.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农业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农业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

(五)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

1.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的合作,充分利用3G、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呼叫中心信息系统、短彩信服务系统、手机报、双向视频系统等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部、省、地市、县、乡、村六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及服务网络,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依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各级、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服务团队,增强服务效果。规范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继续从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农村信息员,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3.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政府主导,非公益性服务市场运作的信息服务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信息服务主体行为。建立农业信息市场,优化信息服务环境,为信息服务长效运行创造条件。

四、行业重点与区域布局

立足我国各区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实际,顺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基础、讲求实效”的原则,同时鉴于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全国垂直性和区域差异不明显性特征,在区域布局上重点考虑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结合《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本布局,拟按以下四类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

主要包括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远程诊断、自动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熟化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增强该区域信息化辐射带动能力。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先导区

主要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郊区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设施园艺信息化、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提升“菜篮子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深入融合,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三)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区

主要包括13个粮食主产省,21个产量过百亿斤的市,44个棉花、油料、糖料、水果、天然橡胶、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优势区域以及农垦经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大力推动农情监测、自动灌溉、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防控信息化、全国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种养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四)农业农村信息化攻坚区

主要包括西部偏远山区、牧区等。该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差、产业落后、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攻坚区。“十二五”时期,重点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监测管理,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深入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推动该区域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五、重点工程

为完成上述任务,依据《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提出以下重点工程。

(一)“金农工程”二期

1.完善“金农工程”一期建设

完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和各项应用系统,推动网络及有关系统应用由中央延伸到地方。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合理更新基础运行环境硬件设施,支持“金农二期”建设的系统运转。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和等级保护安全体系,确保网络及信息安全。加大农业信息标准制定和推行的力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广泛兼容和共享。

2.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物联网、3G、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农产品产量、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情等影响农产品供给安全因素的监测,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建设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实施农业遥感监测信息化工程,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数据采集系统、集成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农业空间信息综合集成服务系统和农业空间基础信息库,形成及时高效、持续稳定的业务运行能力。提高农业部门调控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科学决策水平。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完善涵盖猪肉、牛肉、鸡肉、水产品、蔬菜、茶叶等品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4.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耕地、草原、养殖水面的空间分布、面积、质量等自然属性信息以及使用权、承包权动态信息、耕地基础设施情况等经济属性信息为基础,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共享机制和校核机制,实现农业资源信息跨部门共享,为解决耕地面积不断较少、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不断增大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提供保障。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要求,以农机安全作业和渔船安全生产为重点,以农机及渔船购买、使用、出租、转让、维护、年检、报废等监控数据为基础,建设并集成农机安全作业信息系统和渔船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对农机和渔船进行统一监管和应急联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安全监管能力。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1.种植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种植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作物,利用物联网、3S、3G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设施农业生产、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化示范,实现种植业生产全程信息化监管与应用,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2.养殖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畜禽、水产养殖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利用智能感知、无线传感、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畜禽、水产养殖繁殖育种、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畜禽、水产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3.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平台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快捷地把农业经营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国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化。

4.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选择若干家信息化基础好、产业链完整的“三品一标”获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应用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技术、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与可靠传输技术,针对猪肉、牛肉、鸡肉、禽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水平。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大户、国营农场和渔业捕捞企业,开展农机、渔船安全作业信息化示范。加强农机作业导航、探测雷达、可靠性、稳定性监测信息终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升农机的安全作业水平;开展渔船信息接收终端、卫星船位监测终端、避碰设备、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应用与推广,提升渔船信息化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6.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其在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从事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产业或交叉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化示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合作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为社员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工程

按照“资源整合,协同共享”的思路,重点建设部、省、地市和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统一的运行管理标准规范,实现及时准确的针对性服务。

1.部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部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总门户,是链接各省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全国农业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省级平台管理和全国性信息共享,负责全局性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全国数据中心、部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部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农民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2.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省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门户,是链接各地市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省内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部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地市级平台的管理和全省性信息下传,负责省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省数据中心、省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省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3.地市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地市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地市子门户,是链接各县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地市内信息的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省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县级平台的管理地市信息下传,负责地市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地市数据中心、地市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地市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4.县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县级平台是农村基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入口,直接面对用户,直接面向用户开展信息服务,包括各类人才及农民的培训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县级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县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从政策、资金、组织以及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政策保障

各地应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加快制定当地农业农村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对研发和使用信息装备的单位给予一定扶持,对使用信息装备的农民进行补贴,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纳入强农惠农政策之中。

(二)资金保障

争取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引导资金,重点用于示范性项目建设。在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方面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和人员培训等。

(三)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各地要成立专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并充分发挥其决策协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认识。

(四)机制保障

7.“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11.01.31) 篇七

(一)连云港港口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港口是港口经济的依托,没有港口发展,港口经济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快港口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加快港口自身发展。截止2010年底,连云港港口虽然取得了货物吞吐量1.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87万标箱的历史最好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连云港港口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从最短路径看连云港应是陇海兰新经济带各省区的“天然”港口,但由于种种原因连云港港口建设速度比较缓慢,班轮航线较稀缺,特别是对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班轮航线稀少,出港货物难以及时装船出港,造成出口货物运输成本上升,由此又造成出港货源减少,并可能以此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港口的服务配套能力较弱,服务水平不高,导致港口服务的总费用较高,对于腹地经济的服务与上海、青岛等港口相比,目前还难以达到“总费用”最低,大大削弱了中部地区最便捷出海口的比较优势。

第三,港口硬件建设还比较落后,30万吨级深水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一直是制约连云港港口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颈。疏港交通体系与城市交通体系混杂,也较严重地影响港口发展。

(二)“十二五”连云港港口发展的重点路径

1. 加快港口硬件能力建设。

连云港要建设区域性国际枢纽大港、集装箱干线大港和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组合大港,要显著提升港口竞争力,30万吨级深水航道与泊位建设是关键。“十二五”期间,连云港港口要确保30万吨级航道与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成并投入运行。同时,根据“一体两翼”建设组合大港的要求,要加快大堤作业区4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赣榆港区5万吨级航道和灌河口港区2万吨级航道以及锚地、防波堤等其他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港口运能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不是泊位多、泊位设计能力大就能解决港口的能力问题,港口的集疏运能力是港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连云港港的外部集疏运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为辅,形成了以陇海复线铁路和同三、连霍国道主干线为主体的外部交通网络,但港内铁路运输组织存在国家铁路与港口铁路的协调问题,通过能力受到限制。港区公路数量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运输体系,且与城市交通交叉干扰,通过能力低且不畅。“十二五”期间,连云港港急需加强集疏运通道建设,除港区内铁路、公路建设外,重点改造内河航道网,基本实现海河联运。同时,要加快提升建设区域性大型机场及徐连、宁连等高速铁路,基本构筑以海港为中心,海港、公路、铁路、内河、航空、管道等“六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2. 强化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世界港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主要提供船舶停靠、海运货物的装卸、转运和仓储等;第二代港口功能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除了提供货物的装卸仓储等,还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口具有了货物的增值功能;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除了作为海运的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有形商品的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根据实际情况,适应港口转型的需要,“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应从第一代港口向第二代港口转型,要以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为目标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商贸、物流、保税、信息服务等港口功能,依托港口初步形成航运交易、保险、金融、咨询等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集聚,口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电子口岸系统基本建成。

3. 加强港口与航运企业的合作。

我国著名的港口专家,我国第一个集装箱码头创建人王海平教授指出:港口是航运的基础,航运促进港口的发展,港口保障了航运的拓展,港航从来就是一家,港航之间应坚持一体化发展战略。从现代港口的发展来看,航运公司参与了很多码头泊位投资与经营,在供应链时代,很多国际航运巨头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领跑者。连云港港口建设已经注意港航互动发展的问题。如中海集团已将连云港作为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港;中外运与连云港港合资经营大型散货码头;中远集团与江苏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重点参与连云港港的开发建设;连云港与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等也开始开展合作。港航之间广泛开展合作促进港口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力度还远远不够。基于国内外港口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我们必须在港航合作上寻求新的突破,吸引更多的国际航运巨头如丹麦的马士基、英国铁行、新加坡港务集团、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等与连云港开展港口建设、物流园区建设、航线开辟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国际航运巨头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来提升连云港港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利益是合作的纽带,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让利于国际航运巨头,让国际航运巨头既能获得短期利益,又能够在战略合作中获取长期利益。

4. 加密集装箱远洋干线航线与航班。

目前连云港港发展的功能定位是集装箱支线港,中远期发展目标是集装箱干线港,而且该进程越快越好。因为,相对于集装箱支线港,干线港在港口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干线港一般是世界性的大型枢纽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干线班轮在这些港挂靠,一次装卸较大数量的集装箱,周围中、小港口的集装箱通过支线运输的方式向这些港口集中或疏散。这类港口的国际集装箱航线、航班数多,设备先进,泊位数量多,装卸效率高,同邻近港口相比,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对集装箱的吸引力强。连云港港目前仅是支线港,暂不具备干线港的条件与实力。要使连云港港早日由支线港升级为干线港,第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通过强化服务与价格补贴的方式大幅度提升连云港港口腹地集装箱货物的供给量;第二,集中开通几条主要国际航线,做强、做精这几条特定的国际航线;第三,由于连云港港是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性港口,在“连接南北、沟通东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市政府呼吁省政府,积极寻求中央政府在政策与专项资金上的支持,在对国际航运公司的吸引、运价制定与补贴上对连云港港实行政策倾斜,早日将连云港港培育成区域性的国际集装箱干线大港,早日使连云港港在中部崛起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其应有的龙头作用。

5. 努力将连云港打造成现代物联港。

当前物联港还是个新概念,属于新兴事物。对于连云港港口发展而言,“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着要不要提物联港建设目标以及能不能提物联港建设目标的问题,前者是“需要”的问题而后者是“可能”的问题。物联港是物联网技术与港口及物流企业的结合,也就是运用物联网技术武装港口提升港口服务能力。有关物联网的应用研究及日、美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实践表明,物联网至少将在提升物流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推动物流功能整合,提高物流市场流通效率和强化物流信息获取等方面形成积极影响,从而带来物流企业整体运作模式的升级与变革。可以预见,物联网广泛应用之后,少数实力派物流企业将因此推出更高端的服务,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少数物流企业与其他物流企业之间实力差距将越来越大。

我国港口企业及相关物流企业,谁能够抢占物联港这一制高点,谁就拥有了面向未来的巨大竞争优势。基于当前物联港还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仍在探索之中,“十二五”期间,连云港港发展应该充满信心,明确提出打造物联港的目标,抢抓物联港建设机遇,争取国家及省政府在政策与资金层面上的支持。至于物联港的建设模式与路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连云港政府及港口企业可以与国内外专业性的高端研发机构及先进物流企业开展合作,联手打造具有连云港特色的现代物联港。

6. 力争连云港保税港区获得批复。

连云港港要建设成为未来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获准建立保税港区势在必行。保税港区是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一系列政策的演进,保税港区的配套政策最全面、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功能最强大、通关手续最便利。能否成为保税港区,主要因素有规划枢纽港、保税物流现有规模、港口服务经济腹地、港口水深、后方土地资源等。连云港已拥有出口加工区,在建的中云台国际物流园区已经获批保税物流中心(B型),根据连云港港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以及自身发展的基础与条件,连云港港具备了较好的申报国家保税港区的条件。“十二五”期间,应专门成立连云港保税港区建设与申报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业内高级顾问,研究并完善保税港区建设工作,强力推进保税港区的申报工作,力争连云港港获准国家保税港区的地位。

二、港口经济发展必须以临港产业发展为支撑

(一)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不仅是由连云港市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所决定,而且也是由连云港区位资源优势及其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定位所决定。加快壮大临港工业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形成连云港产业经济的竞争优势,而且能够与港口发展互相促进、互为依托,形成良性内生发展机制。“十二五”期间,港口经济发展首先必须着力解决好临港工业的发展问题,实现“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城乡一体、港城共荣”的局面。在临港工业的发展思路上也要进一步拓宽,目前,我们将临港工业定义在“石化、钢铁、装备制造、IGCC多联产”等四大产业范围,这会限制临港工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树立港口即资源的理念,凡是能够利用港口运输、港口服务、港口政策等条件与优势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属于临港工业的发展范畴。这样,除上述四大工业产业之外,其他在连云港口岸进出口中具有比较优势的金属材料加工、木材加工、畜牧产品加工、粮食深加工、化肥再加工以及依托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内的工业产业等,都应纳入临港工业的发展视野。

(二)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与综合服务业

第一,狭义的港口经济就是港口物流经济,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港口的竞争力。因此,“十二五”期间在强调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的同时,绝不能削弱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相反,还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提升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水平,尤其要在“现代物流”上做文章。第二,要加大综合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与发展水平,做强港口服务经济。要将港口的主要服务领域从装卸存储、中转换装拓展到配送、流通加工、仓储调节、保税服务,以及需要建立包括金融、保险、国际贸易咨询、信息服务以及外贸进出口代理、船代、货代服务等与港口、航运、贸易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第三,完善信息服务功能,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以打造物联港为目标,实现电子化的信息发布、信息查询、信息采集、服务预订、数据交换、文件传送、货物跟踪、动态监控、财务结算及智能化组织管理,围绕港口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各服务主体之间建立起广泛、及时而精确的信息服务体系。第四,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现代化港口必须提供优质的边防检查、海关检查、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海事、法律等口岸服务,而且还要保证船舶检验与维修及船、车生活资料供应和船员、客商与港口服务相关的各类从业人员的餐饮、娱乐、居住及其他生活服务。此外,港口作为国际交往的主要窗口,还应创造环境宜人、景色优美的海景区,提供风格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三)推进港口与贸易、金融业的融合,提高港口经济的附加价值

传统的观念认为港口是一个运输的概念,是一个物流系统,很难将港口发展与贸易、金融业发展直接联系起来,这种认识必须改变。基于贸易、金融业之于港口发展的重要性,“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在重推港口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推进贸易、金融业的大发展。第一,在发展理念上应转变港口企业的传统发展模式,要从传统的物流港向物流与贸易大港的协同发展转变;第二,确立连云港贸易大港的目标,打造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贸易中心;第三,要充分发挥陇海兰新经济带所具有的资源供给与资源需求优势,大力进行市场开发,做强、做特连云港的港口贸易业;第四,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朝着区域性金融中心目标迈进;第五,进行服务创新,扩展港口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三、港口经济发展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

(一)建立有利于港口群体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港口的有效建设与运营仍将是连云港“十二五”港口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按照“一体两翼”的组合建港的战略规划,“一体港”(连云港区)与“北翼港”(赣榆港区、前三岛港区)以及“南翼港”(徐圩港区、灌河港区)之间,互有分工,相互配合。事实上,由于体制上的条块分割,这五个港口在建设及运营上存在竞争发展的可能。我们知道,一定程度的竞争有利于激发活力,改进服务质量,但过度竞争就会产生资源浪费,不利于提高连云港港口的整体效益。为此,在港口建设与运营之初,就要从体制上理顺关系,克服多头建设、分散经营、过度竞争的问题。要发挥好港口集团在港口建设与运营中的核心作用与龙头作用,运用好市场机制(如公司化运作、公司间控股、持股)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港区的一体化建设与运营,追求整体效果最优化、整体效益最大化。

此外,连云港港与南通、盐城港口群体在江苏沿海开发中也可能面临过度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内耗问题,因此,建议市政府向省政府提出议案,尽早成立江苏沿海港口发展协作组织,或者建立市场化的公司制组织,以避免三市港口群之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二)建立有利于港口经济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

为避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产业发展、土地与园区开发、项目招商等工作上的盲目性,减少因决策失误、随意决策或分散决策造成的经济损失,除在港口建设与运营上需要建立宏观协调组织外,其他重要工作也需要建立有效的宏观管理组织。首先,政府要做好科学的规划工作,并严肃执行规划;其次,要建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管理职能,有效指导临港产业的健康发展;第三,根据需要建立临时性或持久性的专项工作管理委员会,以增强各有关利益主体的合作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四,政府要建立各部门工作信息通报与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各部门工作的透明度;第五,政府要建立面向社会大众的合理化建议制度,充分挖掘社会公民的智慧,全面调动各类人员参与港口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建立有利于民营企业家快速成长的体制机制

美国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说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家或地区企业家拥有的数量以及企业家主客观的努力。这句话对于连云港“十二五”港口经济发展同样适用。连云港港口经济的发展不能主要依靠政府,必须主要依靠企业家的创新与冒险来发展港口经济、壮大港口经济。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企业家是制度的产物,企业家犹如种子,遇到适宜的“土壤、空气、阳光”就会发芽、成长并结出硕果。因此,政府在发展港口经济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企业家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与法律环境,激发企业家的创业热情,排除企业家的后顾之忧,让企业家通过创新与创业获得满意的经济回报、政治回报以及社会价值回报。其次,民营企业家快速成长与建立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紧密相关。政府在服务经济过程中,要找准定位,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要切实为企业提供行之高效的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制度环境好,自然就会激发出经营者的投资创业动力,在市场竞争与企业发展中,一部分经营者就会成长为优秀的企业家。

(四)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8.“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11.01.31) 篇八

山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解读

姜大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对“十二五”纲要草案的说明中,对“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了系统阐释,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巨大反响。大家回顾“十一五”,谋划“十二五”,对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充满必胜信心。

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GDP年均增长9%——富民与强省同步推进

承继“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全面启动“富民战略”和“内需战略”,更加强调经济增长质量和惠及民生,“纲要说明”中,把“十二五”主要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四大类,将发展预期目标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48∶4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纲要说明”提出坚持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统筹兼顾、民生优先、绿色发展和改革开放原则,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力争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社会建设方面,使教育质量和结构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在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方面,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达到25%,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的新形象。

在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均期望寿命力争达到77岁,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认为,“纲要说明”最鲜明的特点是凸显了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方式主线和富民强省目标,最受关注的是弱化了对经济增速的考核,着力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体现了富民强省目标要求,是“十二五”鲜明的发展导向。

区域经济统筹联动,中小城市星罗棋布,空间优化四类开发——“三大布局”支撑发展

按照“纲要说明”,我省将通过区域经济统筹联动、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国土空间优化开发三大布局,构建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发展协调、人口聚集加快、城镇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突出重点区域带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大城市集聚辐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推进各具特色的主体功能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鼎立支撑“十二五”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经济布局中,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支持特色经济区加快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相互融合联动发展。

城乡布局中,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到2015年,全省17市建成区人口全部达到50万人以上,其中超100万的城市16个,济南、青岛分别达到400万人和450万人;大力发展县级市、县城和重点镇,到2015年,全省建成20万-50万人的中等城市35个,3万-20万人的小城市133个;规范有序建设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到2015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全覆盖,完成8000个村庄整体改造。同时,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都市辐射型、外向经济型、资源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特色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空间布局中,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全省国土空间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区域,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

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到2015年,三大布局将有力支撑山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工业优化,服务业跨越,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四大产业”擎起“转调”新体系

没有产业转型升级,就不可能实现高端高效高质发展。“纲要说明”中提出,提升农业、优化工业、跨越发展服务业、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促进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

农业产业化方面,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为重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农业装备规模和质量、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农业产业化层次,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保障,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十大产业体系建设,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

工业优化方面,按照创新驱动、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要求,加快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力争到2015年,支柱产

业和骨干企业的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普遍提高到3%以上,山东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分别达到2100个、230件。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为支撑,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通过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园区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服务业跨越发展方面,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实现跨越发展为目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面向生产、面向生活、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加快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区域中心城市要尽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力争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以上。

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全力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积极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培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构筑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力争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通读‘纲要说明’,产业体系中的新兴产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省人大代表、烟台市长张江汀说,以实现工业由大变强为核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节能减排水平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调整振兴,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未来五年,山东产业体系将更趋优化,经济综合竞争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全面提升能源、交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水平——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能源、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基础设施。“纲要说明”特别突出了薄弱环节,着力优化结构,提出全面提升能源、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水平,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

能源建设中,推进“上大压小”电源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机组,优化发展电力。东部沿海地区核电产业带、推进风电开发、发展太阳能热利用等,大力发展新能源。强化能源输送保障。加快发展智能电网,优化发展输电网,积极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实施好“外电入鲁”战略,建设能源基地,建立省内大型煤炭集散基地和较稳定的海外石油供应基地,构建完善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到2015年,煤炭产量继续控制在1.5亿吨左右,原油产量持续稳定在2700万吨,电力可用装机容量由目前的6465万千瓦增加到1.12亿千瓦,其中接纳省外来电1600万千瓦以上。

交通建设方面,按照布局优化、通道顺畅、效能提高的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路网完善、港航协调、衔接高效、管理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铁路建设进一步完善主干线铁路运输网络,积极推进客货线路分离,尽快形成“四纵四横”的铁路运输格局。公路建设加快完善提升“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加快一般公路改造升级,基本形成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畅通的干线公路网和便捷的农村公路网。港口建设以改造提升为重点,优化港口布局,加快资源整合,完善主体功能,建设现代港口管理体系。航空建设以优化机场布局、完善空运网络、增强吞吐能力为重点,形成干线和支线分工协调、航线网络层次分明的航空运输体系。

提高水利保障能力,重点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三个体系建设,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节水10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城乡、工农业用水需要。

市政建设适应城市规模扩张的趋势,以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用设施、城市安全保障设施规划建设为重点,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城市公共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综合市政服务体系,大幅度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营造良好居住发展环境。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让生活更美好应该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旨。省人大代表、荣成市长侯世超说,着眼于适度超前,着力于综合提升,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力点。

提高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才强省——创新型省份呼之欲出

“纲要说明”对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着墨很多,把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提出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以上。

优先发展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高质量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

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打造“人才山东”品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由目前的975万人增加到1380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200万人。

据记者调查,当前我省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紧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布局不尽合理,农村、企业、基层人才比较缺乏;人才队伍的素质不适应创新创业需要,人才国际化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省人大代表、安丘市长张韶华表示,“纲要说明”不

仅强调尽快改变这些短板,加快缩小这些差距,而且提出“人才山东”品牌建设,必将加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对山东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带来巨大提升。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壮大文化产业实力、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路径

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目标,“纲要说明”提出,未来5年,要充分利用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全面提升文化引领力、凝聚力、竞争力和创新力,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

“纲要说明”认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基层为重点,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精心筹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规划建设省科技馆新馆等一批省级重大文化设施,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等,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壮大文化产业实力。通过重点支持发展100个文化产业项目,打造10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一批创意产业基地,优先培植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旗舰式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加快培育重点文化产业品牌,形成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品牌体系,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丰富繁荣城乡文化市场等,壮大文化产业实力,到2015年,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通过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文化传播方式、文化投融资体制、文化市场管理模式等,推动文化改革创新,深化出版发行、影视制作、一般性文艺院团改革,有效打击各类扰乱文化市场秩序的行为,提升文化骨干企业整体竞争力。

上一篇:品质部的月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