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t宏观环境分析(精选8篇)
1.pest宏观环境分析 篇一
中国化妆品市场环境PEST分析
1.政治因素。我国自从加入WTO,遵守对世贸组织的若言,降低了进口关税,为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条件,国际品牌大举进入,我国化妆品市场鱼与国际化,对本国企业家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不但从经济上不断改善还在政策上给予实在的扶持。
2.经济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经济能力也相应的提高,购买力逐渐上升,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3.社会因素。在人们的观念里,进口的东西就是好的,包括了质量好,时尚,有面子,因此在选购化妆品时,大多数女性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上更愿意选择进口化妆品。
4.技术因素。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技术的更新也意味着产品的更新,化妆品的更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短,一种化妆品上市,就要爱上为下一期的做准备。由于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更多的渠道上购买化妆品,企业与顾客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所以说技术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所在。
人力资源企业2班沈济育20072331048
2.pest宏观环境分析 篇二
关键词:OTC,市场营销,PEST
1 前言
非处方药(通称OTC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购买的药物。非处方药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近年来,我国民众“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的意识不断提高,自我保健与自我药疗已经成为医疗保健消费领域的一道崭新风景线。由此,也带动了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中国OTC市场自2000年推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以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增速高于全球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到2014年,中国OTC市场规模达到约2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近7倍,并且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OTC市场。自我药疗是OTC主要的命脉,是中国OTC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机会,中国正好处在初期的发展阶段,中国每个人吃OTC药的比例跟国际相比,远远低于国际性的水平,自我用药的水平还偏低,整个行业还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此外,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OTC市场也将得以壮大。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OTC市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的医药制造业在不断推出各类OTC药品的同时,也更加注重OTC药品的市场营销,力争在我国快速增长的OTC市场中抢先占据有利地位以促进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
PEST是分析企业所处宏观环境的模型,其中P(Political)为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及其稳定性、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E(Economic)为经济环境,主要包含经济增长率、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环境等因素;S(Social)即社会环境,包括人口(年龄、密度、受教育程度、地理区域分布等)、生活方式变迁、文化传统等因素;T(Technological)则是指技术环境,包括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技术变迁,技术突破对企业影响,以及技术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现等方面。下面将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医药企业OTC产品市场营销面临的宏观环境。
2 OTC药品面临的政治环境
2.1 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OTC药品面临的政治环境主要是在新医改方案下OTC药品面临的冲击和销售模式的转变。在2009年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中,着重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针对国家基本药,要“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同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而对于药品的生产和流通,《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严格市场准入和药品注册审批,大力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1]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明确提出2015年的重点任务是“破除以药补医,推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虚高药价”。[2]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关于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明确指出,要“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构建药品生产流通新秩序”和“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3]
2.2 医药产业的产业政策
2.2.1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未来将“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4]
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突破生物医药核心技术,“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深化药品、耗材流通体制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将已上市创新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列入医保目录”,同时“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中药标准化建设,提升中药产业水平”,支持民族药发展。
2.2.3 医药工业发展“五年”规划
根据工信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应“抓住国内外医药需求快速增长和全球市场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落实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加快推进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并重点发展缓释、控释、速释、靶向、透皮及黏膜给药等DDS技术”。[5]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虽然尚未出台,但从目前能够得到的消息看,医疗信息化、高性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被确定为重点突破领域。而在生物技术药物方面,目前制约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资金短缺、研发力量薄弱、缺乏产业化机制、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6],因此要从这些方面推动生物医药实现重点突破。
3 OTC药品面临的经济环境
3.1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到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67.7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为6.1万亿元、27.4万亿元和34.2万亿元,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9.0%、40.5%和50.5%。到2015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49531元,折合美元将近8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13年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到2015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为7.7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6.1%,相比于1990年的26.41%、2000年的36.22%和2010年的49.95%,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3.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的经济增长新常态
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到2015年间的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7.7%、7.7%、7.3%和6.9%,是进入2000年以来经济增长最低值,并且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是结构调整主导与周期因素叠加的综合反映。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因此,要适应从数量型追赶逐步向质量型追赶,从过去铺摊子、上规模转向提质量、上台阶转变,宏观调控必须重视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的有效结合,在保持总需求基本稳定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加快建立有利于出清过剩产能和激发企业家精神的体制机制,加大资产重组力度,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内在活力,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阶段和更高水平上建立新的平衡。[7]
3.3 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
与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相伴随的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到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12元,实际可比增长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92元,可比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23元,可比增长8.6%。[8]与之相比,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14491.4元和13220.4元,依次递增1220.6元和1271元。从消费结构对比看,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和衣着的比重合计达到了46.39%,而2014年仅为38.60%。但在2010年的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的比例为12.08%,教育为14.73%,而2014年则分别只有7.21%和10.60%。与此同时,交通通信和居住支出所占比例则分别从6.47%和9.89%上升到12.90%和22.09%。这意味着,近年来,由于居民出行的增加,以及房价的不断上升,大大压缩了居民消费在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
4 OTC药品面临的社会环境
4.1 人口因素
到2015年,我国有人口13.75亿,其中男性人口7.04亿,女性人口6.70亿。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07‰,死亡率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6‰。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87年的16.61‰下降到了目前的不足5‰。但近年来,在我国先后实施了单独二孩和全面放开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率有一定的升高趋势。2010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仅为11.90‰,到2015年提高了2.17个千分点。由于我国的人口死亡率从大致上自2008年之后即保持在7‰左右,因而人口出生率的提高将可能逐渐提高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因素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990—2014年间,我国总人口中,0~14岁人口所占比例从将近30%下降到了15%左右,25年间下降将近一半。与之相对应的是,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则不断上升,从1990年的不足6%上升到2014年的超过10%,期间则上升了一半多。
4.2 我国的人口受教育程度
到2014年,我国共有高等学校2529所,在校研究生184.8万、本专科学生2547.7万,此外,还有成人本科生653.1万。中等教育方面,我国到2014年有2415.4万高中生、1755.3万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和4430.9万初中生。在各级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到2014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例达到了11.53%,与之相比较,2000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例则分别只有3.61%和8.93%。到2014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北京达到了38.15%,上海和天津也分别达到了27.13%和22.85%。相较之下,其他地区的这一比例则均低于20%,其中河北、山西、江西、山东、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11个省区低于10%。
4.3 居民健康意识加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尤其是城乡居民。这不但保障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也使其卫生健康意识不断加强,促使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不断上升,直接带动了药品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增长迅速,同时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据德勤中国医药市场研究报告预测,至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将达13.6亿。而据老龄委预测,从2011年至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由1.78亿增加到2.48亿。老年人数的增长及占总人口比例的提高,都将大幅度推动医药市场的扩容。
5 OTC药品面临的技术环境
5.1 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由“以市场换技术”向“技术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整体社会技术变迁经历了由“以市场换技术”向“技术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需要快速获得大量用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因而采取了“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帮助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大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廉价技术,也因此带来了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技术发展战略也在不断转变。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由于“我国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因此,需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9]
5.2 我国医药行业技术环境的转变
技术水平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著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投资项目数量少,且多集中于低水平的制剂如普通片剂和胶囊的生产等,这一时期西方大跨国医药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战略意图是迅速占领低水平用药的中国医药市场。90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水平包括总体技术水平、引进吸收技术的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产业也逐步高级化,专利药品、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新型制剂等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发展。
综上分析,从我国医药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来看,未来我国的OTC药品市场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从社会和技术环境来看,都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医药制造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加快推出具有自主技术优势而又满足市场客观需求的OTC产品,从而以此获得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对于医药企业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EB/OL].http://www.zgylbx.com/kllcxztfnew20759_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09/content_9716.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EB/OL].http://www.jxxd.gov.cn/article/201606/458216.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wgk/2010-10/18/content_1724848.htm.
[5]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Z].http://www.gov.cn/gzdt/2012-01/19/content_2049023.htm.
[6]医药工业与医疗卫生“十三五”规划已编制完成[Z].http://stock.sohu.com/20150730/n417818364.shtml.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课题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N].经济日报,2016-02-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3.如何分析宏观环境 篇三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涵义
宏观环境分析着眼于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经济(Economy)、生态(Ecology)和政治/法律(Politics)等五方面,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着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往往被认为超出了单个企业的直接影响范畴。
分析家通常把环境划分成三个层面:大环境、经营环境和内部环境。图1展示的是每个层面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本分析方法能让你理解在所有层面上发生的事情。
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这些环境层面,懂得它们所包含的因素,尽量理解每个因素以及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组织的业绩。大环境范围广泛,对组织及其战略的意义深远。通常认为,这些含义超出组织的直接影响范畴,比如说,政府的作用以及政府对某一行业的立法。
大环境可以划分为几大部分。一种有效的划分就是STEEP分类方案,此类方案还有PEST、PESTLE、SEP-Tember、STEEPLES等。重要的不是选择哪个方案,而是意识到你作全面分析时不能忽视的一些主要方面。
表1显示的是几个关键变量,它们都出现在图2确定的每个STEEP要素下面。STEEP各部分并不相互排斥,各部分之间的界线是可以改变的。问题、事件或利益相关者实际上一次可以经历几个阶段。
环境条件影响整个决策管理过程。组织不是在真空中经营,而有效决策管理的关键是能让做出的决定使所采取的行动与环境协调。在某种程度上,组织的内部条件尤其是它的优劣势、资源和实力将决定行动的成败。同时,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受制于外部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可以改变环境,使之有利于自己,或者采取措施使自己受到的损害小于竞争者。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优点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明确提出了管理高层面临的任务,其思维超出了当前的活动和短期的范畴,但依然与目前的短期活动保持联系。STEEP方法能够让决策过程认识到外部发展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组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如何准确解读宏观环境、如何作出回应。因此,管理者必须谨慎考虑由谁来收集信息,如何组织和运用信息流—组织内部的专家组成的跨功能小组往往能够有效地进行宏观环境分析。得到管理高层的支持与鼓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建立合适的支持体系也对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组织的决策者必须在STEEP的条件下制定结构化方法来识别和分析相关的趋势、事件和股东的期望。这包括对企业的业务及行动规划所涉及的环境变化进行系统性评估,在组织的决策水平上可以做到这一点,也可以通过突出功能的方式实现这个目标(例如营销经理的新产品,政府关系部门经理的游说战略)。
为了实现宏观环境分析的目的,分析必须“符合”组织的战略、文化、规划流程以及决策者的独特风格。此外,成功的宏观环境分析也需要符合决策者的信息需求。当然,这些信息需求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你要根据这些变化对宏观环境分析作出调整。如果行动和评估都做得恰到好处,有效的宏观环境分析对竞争力是有积极影响的。长期来看,适时的行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宏观环境分析法的缺陷
几个实证研究表明,宏观环境分析的STEEP法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很难有效地操作。不同的宏观环境背景也会对分析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宏观环境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分成以下几种:
◎解读。组织的决策者常常难于界定他们的宏观环境是什么,难于解读宏观环境变量所产生的具体类型的影响,对组织选择作出的有效反应的本质也难于解读。在解读宏观环境要素方面存在的不足包括:不能组织有意义的研究,不能显现经济影响,不能综合长短期的启示,缺乏管理高层参与分析,难于把潜在的机遇转化成行动规划以及挪用精确分析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
◎缺乏准确性和不确定性。这类问题包括分析结果不精确、对结果的不信任,原因是存在太多的含糊与不确定之处。这可能是因为很难对宏观环境事件及其趋势进行描述,难以用恰当的语言来恰当地描述不确定的内容。此外,对STEEP的影响力、社会与技术的变革和发展趋势也很难作出准确预测。
◎短期性。很多决策者不喜欢现在把“真”钱花在明天的投资上,他们主要关注短期的事情。STEEP的很多变量需要很多年才能发生变化,常常比组织中的分析师和决策者的任职期限长。
◎不被接受。宏观环境分析的价值不被接受,这可能是由于管理层对该分析的价值缺乏理解,难于鼓励部门管理者运用该分析结果,加之他们抵制改变预测的方法。此外,在管理者中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即,他们已经是这个过程执行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没有把STEEP的分析与竞争的含义联系起来。使用这个方法的主要目标应该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认清其对组织的竞争意义。
◎感知错误。管理层的视野有限,或者对宏观环境的感知有偏差,比如,从国家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从全球角度看。
◎多样化的企业。人类的弱点、已有经验和偏见都能对宏观环境分析产生影响,特别在跨国环境下更是如此。因为母国的偏见和态度往往让组织把自己的经历、观点和理解加在变量上,而变量发挥作用的方式不被STEEP因素所理解或支持。
如何操作
你所界定的宏观环境范围包括分析的宽度、深度和预测广度。宽度指的是所收集的宏观环境资料的主题范围;深度决定了所收集和分析的STEEP数据详细的程度;预测广度通常跨越短、中、长期,并受相关组织所处的特定环境的制约。
为了确立宏观环境范围,要从以下各方面来核查组织的战略规划:地理范围(竞争的区域和不竞争的区域),产品或服务范围(细分市场、种类),承诺固定资源回报的时限、技术与创新,资源的来源(人力资源、资本以及其他财务资料与原材料),管理问题及弹性。请注意,这个过程的目的是执行任务,但同时受到现有资源的制约。
一旦确定了宏观环境范围,STEEP的五个部分可以用下面的五步法来进行分析。
步骤一:了解正在分析的细分环境
细分环境中的主要事件及趋势是什么?在不同的STEEP范畴里,事件是很重要的。趋势是事件发生的总走势及过程。比如说,在社会细分环境里,你要注意掌握工作与娱乐、消费与储蓄、教育、旅行、宗教活动以及家务的发展趋势。
支持这些趋势存在的证据是什么?掌握支持趋势存在的数据或证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些趋势的发展方向及变化情况进行不断的监控和预测。
历史上,这些趋势是如何演变的?如同产业、产品和组织一样,趋势也有明确的生命周期—起步、发展、高潮和衰退。你需要认清趋势位于其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了解趋势的周期对于认清它们以后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趋势出现的变化和骚动的性质及程度是什么?趋势是根据变化率、大小和分级来波动的。趋势的变化率要求你集中精力注意趋势在生命周期中是加速的、减速的,还是保持静止不变的。趋势的大小看的是趋势展开的程度,以及它是否在或大或小地影响着或多或少的群体。趋势的分级看的是趋势与其他趋势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了解焦点趋势是否在影响其他趋势,或者被其他趋势所影响。
趋势对组织的影响属于哪一类?从概念上讲,趋势对组织的影响有三类:
◎消极影响。这与影响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有关。此外,这些影响也妨碍组织执行当前的战略,加大执行现有战略所产生的风险,提高执行这些战略所需要的资源水平,或者认为这个战略不再适合。
◎积极影响。这些影响与组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相关。这类趋势会支持或强化现有的战略,增加组织实施可执行战略的可能性,或者在组织现有的任务框架内,一个或多个战略发生变化的时候,提出可利用的新契机。
◎中性影响或零影响。这可能是起稳定作用的因素或是不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可以让决策者对自己的战略更加充满信心。
步骤二:了解趋势间的内在关系
趋势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想要了解内在关系,你要认清STEEP的不同部分和子部分的影响。看看在哪些领域里,趋势暗示着要对预期的演变路线进行重新界定或更改,它们在哪些领域里相互补充。
趋势间的矛盾是什么?趋势往往此消彼长,相互抵制。例如,人们在更加勤奋工作的同时,也在寻求工作之外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步骤三:把趋势与议题联系起来
对一个组织或产业来说,不是所有的趋势都是同等重要的。有些趋势会直接影响组织,而另外一些趋势对组织的影响微乎其微,这要取决于它们与组织的战略和执行情况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机敏的分析家会认清那些对组织的目标影响最大的趋势以及各种趋势的组合。最重要的趋势被界定为组织的“议题”。
步骤四:预测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评估基本要素。要想预测“议题”里的一个趋势或一系列趋势的未来变化动向,需要对议题后面的推动因素进行分析。你必须具备分清表征与原因的能力。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因为推动因素往往相互抵消,而且同时朝多个方向发展变化。一旦准确地识别了原因,就能作出议题演变的多种预测。
对议题作出多种预测。为了避免单一预测带来的局限性,制订多个预测方案或预测情景是很有用的。每个情景都代表着围绕已被认清的趋势所形成的对未来的不同看法。比如说,为议题发展确定一个最佳的、最差的和中性的案例情景。然后,针对情景提出一系列问题,来测试它的准确性,如:推动趋势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继续推动的可能性有多大?
步骤五:推导启示
宏观环境分析应该有助于组织的战略规划,应该为规划的形成提供信息。从分析中得到的启示应该集中在三个方面,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围绕你们产业及产业内的任何一个战略群的结构性力量; 2. 它们如何影响你们组织的战略; 3. 它们会怎样影响竞争者的战略。
这类评估应该为确定未来战略提供重要的信息。
本文改编自《决策的10个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闫敏yanmin@guanlixuejia.com
4.车展宏观环境分析 篇四
1. 行业分析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汽车消费的迅速普及,汽车终究会成为一种代步工具进入千家万户,就像冰箱、彩电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一样。随着汽车家庭化,大众化,人、车一体化的生活已经逐渐成为时尚,不仅爱车养车理念渐入人心,而且时尚、个性、新奇又成为有车族的追逐目标。2.人口环境
人口环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年龄分布、区域分布、家庭结构、民族状况等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这些因素对汽车产品的市场规模、产品结构、消费层次、购买行为等有决定性的作用。3.经济环境
任何市场都离不开人和需求,同时也需要购买力。购买力依赖于现实收入、产品价格、居民储蓄、债务、消费信贷等因素。汽车工业是一个典型的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产业,也就是说,随着产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提高,单位成本将有明显的下降。4.政策与法律环境
政策与法律环境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有很大的影响,它包含了影响和限制企业和个人行为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制定、执行这些政策的政府机构。5.科技环境
汽车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其新产品的开发必然涉及到新技术的应用 6.自然环境
比如石油价格的变化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7.社会文化环境
人类某种长久的社会生活,逐步会形成对某种特定文化,包括对某一种事物的态度、看法、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等。
《二》 市场环境分析
2012年成都车展在汽车城隆重举行。此次车展,有1500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吸引30多家汽车商家、40多个汽车品牌前来参展。同时,包括保时捷、英菲尼迪、宝马、奔驰、法拉利等十余个进口顶级汽车品牌的奢华豪车也将在本次车展中空降成都。此次车展的特点:一是参展商多,品种齐。有51家车商、77个品牌近200种车型参展,基本囊括了国内汽车市场的主力车型,让市民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二是进口高档车型参展。纯进口车以及豪华高档车的集中亮相,奔驰、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等名车参展,加速提升了市民的购车档次。此次车展中价值50万元以上的高档车成交量超过30台,其中价值180万元的林肯房车也在此次车展中售出。三是团购吸引众多消费者。车展活动中的电视团购是成都首次,亮点纷呈,团购过程公开透明,市民享受了团队侃价的最大实惠,团购近50台车的成交量也极大的显示了媒体强大号召力 《三》 消费者分析
目前的汽车服务满足不了车主的高标准要求,众多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取而代之的是:品牌店——品牌店信誉度高、店面形象好、经营规范、服务意识强;信誉,质量可靠的汽车美容养护店。因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变强,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自我消费的需求,还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心理消费的需求。
《四》 产品分析
1.已确定参展品牌 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雷克萨斯、进口大众、凯迪拉克、VOLVO、捷豹、悍马、路虎等39个品牌 2.待确定参展品牌
英菲尼迪、法拉利、福特、海马、铃木、黄海、长安奔奔等。3.计划参展新车
比亚迪F1
F6、新凯越、日产逍客、标志307两厢、道奇
博酷、宝马1系6系等 参展范围:
1、汽车整车:进口及国产汽车
2、汽车配件:进口及国产汽车配件
3、汽车月用品:汽车装饰件、汽车美容件、改装用具等
4、汽车延伸产品:汽车模型、电子产品、自行车等
5.方太(厨具)宏观环境分析 篇五
一、人口环境
方太厨具瞄准的是中高档消费人群,一般以25-44岁的中青年为主,多数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良好的职业,多数为社会中坚阶层。
这类人群关注高科技产品,有一定品牌意识,喜欢消费高档名牌产品,购物时比较理性。在投资方面比较谨慎,倾向于规避高风险。非常重视家庭,也努力工作,是以家庭和工作为重心的人群。
这类人群主要集中于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等,这些城市居住人口众多,很大一部分属于外来人口,男女比例均匀,多数是已婚,对厨具用品的需求量较大,这就为方太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二、经济环境
方太认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法律责任,其次是发展责任和道义责任。法律规定的都要做到,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底线;企业要做到和谐的、科学的发展,同时要让员工得到很好的发展,既包括对他们职业的发展,还包括为人修身方面的发展,这是发展责任;道义的责任,包括慈善公益事业与传统美德的传播,传统美德的传播不仅是对内向员工,还要对外向我们的消费者进行传播。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啸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慈溪以制造业、外向型及中小企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轮因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带来的又一次冲击下,面临严峻的考验。作为国内厨电领军品牌的方太,如何度过这次经济难关成为整个行业甚至是小家电产业关注的焦点。
在大家都感到经济压力紧迫的时候,方太接二连三的大动作却让社会各界侧目:国内集成化程度最高的展厅在方太亮相;占地面积400余亩,耗资几亿的方太杭州湾新园区落成使用;目前世界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厨电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当然这并不足以表明方太没有受到这次金融海啸的影响,在下半年房地产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方太以家装为主要需求的嵌入式厨房电器销售自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茅忠群坦言:“2008年上半年的业绩我们没有受到影响,但从今年9月开始由于国内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我们的销售受到了一定压力;但我们自有资金相对充裕,相信依靠科技创新,我们一定能顺利度过这次经济难关。”
三、社会文化环境
(一)人口因素
1.人口总数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总规模;
2.人口的地理分布影响着企业的厂址选择;
3.人口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需求结构,进而影响社会供给结构和企业生产结构;
4.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
5.家庭户数及其结构的变化与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和变化趋势密切相关,因而也就影响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规模等。
(二)价值观
1.价值观是指社会公众评价各种行为的观念标准。
2.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价值观是不同的。
(三)文化传统
1.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较长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
2.文化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间接、潜在和持久的。
3.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哲学、宗教、语言与文字、文学艺术等,它们共同构成文化系统,对企业文化有重大的影响。
4.哲学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整个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
5.宗教作为文化的一个侧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6.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是文化的具体表现,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对企业职工的心理、人生观、价值观、性格、道德及审美观点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不容忽视。
(四)社会发展趋势
1.近一二十年来,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日趋加快,打破了传统习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追求和生活方式,穿着款式、消费倾向、业余爱好,以及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不断变化,从而使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2.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倾向之一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人们已从“重义轻利”转向注重功利和实惠,有些人甚至走到唯利是图的地步;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速;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给企业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正在产生更加强烈的社交、自尊、信仰、求知、审美、成就等高层次需求。人们希望从事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消费者心理
1.在当代物质丰富的条件下,人们购买商品不仅是要满足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还要获得心理或精神上的享受。
2.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必须注意到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树立“创造市场、创造需求”的观念。
(六)社会各阶层对企业的期望
1.社会各阶层包括股东、董事会成员、原材料供应者、产品销售人员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阶层。
2.各阶层对企业的期望是不同的,例如:股东集团评价战略的标准主要是看投资回报率、股东权益增长率等;
3.企业工作人员评价战略的标准主要是看工资收益、福利待遇及其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等;
4.消费者则主要关心企业产品的价格、质量、服务态度等;
5.政府机构评价企业的立足点主要是看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有关各项行政规章制度。
四、自然地理环境
厨卫作为住宅的心脏,其水、电、气综合资源消耗占整个家庭资源消耗的比例高达80% 以上,而中国的厨卫环境仍存在着如环保性差,能耗高等诸多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有一定数量的家庭抽油烟机使用年限已经超过十年,因此,更新换还代也为抽油烟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我国西部地区居民家庭拥有量比东部地区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人处于起步阶段,如果电力等基础设施解决好了,农民家庭对愁油烟机也有潜在需求。
除抽油烟机外,厨具行业包含的产品还有灶具、消毒碗柜、洗碗机、橱柜等,目前不太的产品有不同的企业唱主角,如抽油烟机行业的帅康和方太,灶具行业的华帝和万家乐,微波炉行业的格兰仕等,厨具行业大多数名牌企业规模较小,虽然一些品牌的知名度较高i。但由于品牌较多,新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的忠诚度不高。因此,中国厨具行业格局上不稳定,将面临重新洗牌。
费者对各种型号抽油烟机的价格承受能力相差很大。在农村,受欢迎的抽油烟机价位在200-300元,而城市居民普遍能接受的价位在400-800元(我国城市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水平参见附录表3)。从整个市场消费的情况看,最畅销的是500-800元、价格相对便宜的抽油烟机。从区域角度看,东北地区的平均价格较高,其次是西北和华东地区,华北地区的平均价格最低。从产品类型看,平顶型吸油烟机平均价格比深罩型低200多元。与大家电市场接连不断的“价格战”相比,抽油烟机市场显得相对平静, 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目前,方太在北京市场销售的抽油烟机的平均价格在1100元以上,700多元的产品不好销。消费者极大多数购买方太价格高的几款产品,价格敏感的顾客一般选择500元左右的其它品牌。
抽油烟机市场的消费者购买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排油烟效果,其次是价格、外观、噪音、售后服务、易拆洗等因素。抽油烟机消费者满意程度的调查表明,有49.8%的人认为所使用的抽油烟机不能将油烟完全排净,消费者对油污的清洗处理存在着抱怨,对噪音也不甚满意。抽油烟机市场的消费者购买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排油烟效果,其次是价格、外观、噪音、售后服务、易拆洗等因素。抽油烟机消费者满意程度的调查表明,有49.8%的人认为所使用的抽油烟机不能将油烟完全排净,消费者对油污的清洗处理存在着抱怨,对噪音也不甚满意。
大多数品牌规模较小,一些杂牌也混在其中,从而使整个市场的品牌分布显得十分杂乱。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浙江和广东,其中浙江省的抽油烟机产量约占全国的70%左右。经历了价格、质量、服务等角逐,不断优胜劣汰,一些全国性知名品牌,如帅康、方太、老板已在市场占有一定优势,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均明显提高,市场占有率也显著提高。
五、政治法律环境
法律政治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的重要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引导着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向,法律环境则为企业规定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政治与法律相互联系,共同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对企业的影响,1、直接性。即国家政治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
2、难于预测性。对于企业来说,很难预测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趋势。
3、不可逆转性。政治环境因素一旦影响到企业,就会使企业发生十分迅速和明显的变化,而这一变化企业是驾驭不了的。
政治环境是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政治形势。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与否,会给企业营销活动带来重大的影响。如果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就会给企业营销造成良好的环境。相反,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尖锐,秩序混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稳定。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特别是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一定要考虑东道国政局变动和社会稳定情况可能造成的影响。
政治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家政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如人口政策、能源政策、物价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都会对企业营销活动带来影响。例如,国家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的增长;通过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调节消费者收入的差异,从而影响人们的购买
法律环境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条例等,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准则,企业只有依法进行各种营销活动,才能受到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近年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企业法》、《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广告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等等。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必须熟知有关的法律条文,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性,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企业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科学技术环境
方太,从成立之初即专注于高端嵌入式厨房电器的研发和制造,致力于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们提供具有设计领先、人性化厨房科技、可靠品质的高端嵌入式厨房电器产品。拥有大量来自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地的国际知名设计师,具备德国、意大利原装进口高端厨房生产设备及国际工业制造先进技术。方太还创立了高端集成厨房品牌“BORCCI方太柏厨”和高端家庭热水系统专业品牌“MIBOI米博”。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方太已成为中国高端厨房电器市场的第一品牌,高端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和销量)持续保持行业第一(赛诺和中怡康监测数据)。在中国厨房领域,方太拥有顶尖专利技术3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方太是厨房行业中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专利申请连年高于100%增长。公司承担了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由民营企业主导的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之一“厨房卫生间污染控制与环境功能改善”。在2008年中,方太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技术进步奖”、“第五届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屡获工业奥斯卡“德国IF全球奖”;评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厨电行业首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消毒柜04C从来自49个国家的三千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凭借出色的品质与设计荣获了国际权威
工业设计大奖——2009德国红点奖,得到了国际工业设计界的认可。
十八年来始终专注于高端嵌入式厨房电器的研发和制造,致力于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们提供具有设计领先、人性化厨房科技和可靠品质的高端嵌入式厨房电器产品,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让千万家庭享受更加幸福的居家生活。
随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面提速,作为计划重大项目内容之一的“厨房卫生间污染控制与环境功能改善技术研究”课题,即日起在宁波方太正式启动,建设部正式确定由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主持该课题的研究。据悉,方太是此次“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承担单位中唯一的企业单位。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计划,其前身即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此次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的“厨房卫生间污染控制与环境功能改善技术研究”课题,将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攻关,解决我国现行住宅中厨房卫生间上述问题,为厨房卫生间更加健康、环保、节能、安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全面的技术支撑,以提升我国厨房卫生间的科学化和产业化水平,从而创造更加舒适环保的人居环境。预计2010年底之前,将有厨卫功能设计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厨卫污染控制与环境产品开发、整体厨房与整体卫浴环境改善集成研究、改善厨卫环境的技术标准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出现。
6.旅游产生的宏观环境分析 篇六
一、引言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旅游产生的客观条件又分为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宏观条件是旅游产生的重要外部条件,宏观条件是由一些大范围的、与宏观条件相关的因素或力量构成,是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技术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等的总称。这些条件既为旅游产生提供了机遇,也对旅游产生构成了挑战。本文试就影响旅游产生的宏观条件进行初步分析。
二、旅游产生的宏观条件
(一)经济条件
旅游活动发生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旅游活动能否开展,一定程度受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经济环境影响。经济环境是指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对经济环境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准,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等。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也较为发达。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接待国。与此相反,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交通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了旅游的发展。
2、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人民币升值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国内游客,人民币的升值后居民境外消费能力相对变强,一些潜在游客会在升值的心理下加入到出境游的队伍中去。对于国外游客,人民币升值后,美元和欧元价值相对缩水,入境旅游价格相对抬升,日本、韩国、美国、英国这几个客源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3、经济全球化趋势
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经验及创新的机遇。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的畅通、服务的提高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同时也提高了入境旅游流量。
(二)政治法律条件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着旅游决策。
1、政治条件
政治环境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大背景。政治环境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旅游活动的开展。
首先,国家的政治制度影响着旅游的规模。政治制度包括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往往使旅游限制在少数贵族范围内,限制了旅游的发展。民主制度使旅游成为人人均可参与的大众化活动。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与形式。
其次,国家政治局势影响旅游活动进展。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各种因素的稍微变动都会对旅游产生影响,如国际关系的恶化、政府政策的恶化、政局的不稳、社会的**、恐怖活动的出现、战争的爆发等等都会导致旅游活动的萧条。
最后,国家基础政策影响旅游需求。基础政策对旅游的影响表现在它为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对现行休假政策的完善和带薪休假政策的落实,人们有了更多的空暇时间,对外出旅游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这对旅游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法律条件
法律环境主要是法律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所形成的有机整体。旅游相关法规的制定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了保障,使旅游者可以更安心的进行旅游活动。我国用来规范旅游行业和保障旅游者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旅游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国家旅游局行政许可实施暂行办法》、《旅行社关于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的规定》等。
(三)技术条件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旅游的发展中,科学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对旅游发展产生过二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由于航空技术的商业化,为人们提供了进行远程旅游的交通工具,使国际旅游成为大众化,旅游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第二次是90年代,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成为推动旅游又一次重大变革的直接动因。由此可以看来,旅游需求量的大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技术环境主要在旅游体验形式、交通状况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影响着旅游发展。
1、旅游体验形式
新的科技成果可以使旅游者的活动空间和体验突破极限。随着技术的发展,21世纪的旅游者能够进行星际旅游,到北极南极高山深海去做探险旅游,以迪斯尼、环球影城为代表的高科技含量的模拟情景旅游为更多旅游者所经历。
2、交通运输状况
旅游者要实现从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游,必须借助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同时,特色交通方式本身也会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交通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旅游交通工具种类增加、速度加快、舒适感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越来越高。从居民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距离的缩短,使得旅游者的出行更加便捷,旅游者游览时间相对延长,同时旅游需求需量也随之增加。
3、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媒介,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效率,丰富了旅游者信息搜索的选择性,满足了旅游者对信息搜寻主动性和互动性的需求。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预定机票、车票、酒店房间、旅游路线、景点介绍等只需在家中操作即可完成,极大的方便了旅游者出游。
(四)社会文化条件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以个人身份同社会环境发生关系的行为,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各地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性质、人们共享的价值观以及人口状况、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这些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要件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活动内容、形式、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等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1、人口结构
旅游客源市场的潜在容量是由人口总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的。人口总量、年龄结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特征会对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数量和消费逐渐增加,老龄人员并不像年轻一样喜欢刺激和冒险,他们可能会偏向休闲度假,旅游业要多开发些适合中老年的旅游产品,如疗养等。
2、文化吸引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的程度逐步提高,对精神文化追求日益强烈,文化旅游成为深受旅游者追捧的旅游活动之一。文化既是一个区域的形象也是灵魂,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具备独特的区域个性和风格,才能获得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够转化成一种无形的资源,极大的提高一个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拓宽该地区的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
(五)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是旅游产生的重要前提,没有高山大川、珍禽异兽,没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旅游的产生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下面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情况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地理位置
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旅游发达程度也不同,如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人口也众多,旅游需求相对较高,而西部经济不发达,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不利于了旅游的发展。
2、气候条件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四季分明,气候变化幅度大。四季的景色不同,便于组织适宜不同季节条件的旅游活动,使一个地区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而不单调。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便是四季景色的真实写照。不同时节观赏的景色不同,这也就使同一旅游景点有了重复游览的意义。
3、自然资源
我国不仅四季分明而且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貌并存,正是这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在这种地形下形成的地质地貌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花岗岩景观、砂岩景观、山岳峡谷、丹霞地貌景观等,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这些自然资源给旅游者的观光浏览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总结
综上所述,旅游的产生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技术、自然等宏观条件的影响,这些宏观层面的客观条件是旅游产生的基础条件,同时旅游产生之后也会对宏观条件产生一定的反作用。旅游与宏观条件之间的这种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正是其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而获得发展的动力和途径的过程。为了促进旅游的蓬勃发展,提高旅游需求,旅游经营、管理部门均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快旅游立法进程,实现依法之旅,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旅游内容和增加旅游形式,增加旅游者的多样选择。p
参考文献
7.pest宏观环境分析 篇七
上世纪80年代,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充分借鉴工业企业生产管理创新成果的基础之上, 在银行业兴起新一轮的业务转型浪潮,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瑞士银行、荷兰银行等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国际性银行, 率先在运营管理领域采取全球或区域共享的后台中心集中作业的模式[1], 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 也大大加强了其在运营管理领域的先进性。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仍处于探索改进阶段, 因此, 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宏观环境进行系统分析, 对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与其他行业不同, 银行业与各个均行业密切相关, 这种特殊性也是社会宏观环境对银行业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重要原因。
二、商业银行运营环境分析
下面本文借助PEST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四个方面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宏观环境进行深入分析。
1. 政治环境
政府行为和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在2010年12月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金融改革的重要性, 金融机构需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2012年1月份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会议明确提出了“五个坚持”原则, 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放在了首要位置。
2011年5月, 银监会在下发的《指导意见》中正式公布了我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杠杆率和贷款损失准备的国家标准。11月,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我国应该继续提高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提高我国金融体系弹性, 并强调商业银行需对微型企业提供更好且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促进我国微型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且有能力遵守、实施并维护国际金融规则。《巴塞尔协议Ⅲ》要求, 为了提高银行的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到2015年1月,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需上调其资本充足率, 由原来的4%升至6%, 同时提高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 由原来的2%升至4.5%。同时指出, 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 全球银行需设立总额不低于银行风险资产2.5%的“资本防护缓冲资金”。2011年初, 中国人民银行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 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政策结合起来, 有效地促进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2. 经济环境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逐步增大, 到2012年的第三季度为止, 我国商业银行的本外币合计总资产已经接近100.4万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万亿元, 同比增长接近20.5%[2]。但受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 我国经济增速趋缓, 经济减速的直接后果是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的下降, 间接导致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正面临着的巨大挑战。目前, 我国房地产价格走势的极度不确定性是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巨大挑战。我国的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有资金均很少, 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贷款, 根据2011年央行和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显示, 我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资金中, 直接来自银行系统的资金占资金总额的55%, 显然, 我国房地产业对银行贷款过度依赖现象十分严重, 导致房地产业的经营风险将直接转变为银行的金融风险, 并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我国的金融业。
3. 社会文化环境
金融业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核心, 最近几年,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金融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初步建立, 但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至今都没有被撼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
我国民众在很长一段时间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存款意识较强, 缺乏理财观念, 同时, 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国民的诚信意识淡薄[3], 这也是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但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却是利好消息, 国民存款意识强有助于银行持续的获得较低成本的稳定的资金来源。此外, 受国民风险防范意识较弱的影响, 保险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在我国的发展也不尽如意, 保费收入远低于银行业。不可否认, 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在近些年也发生了许多令人欣慰的变化。我国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已经形成了“超前消费”观念, 极大的促进了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及住房抵押贷款等银行业务的发展。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末, 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已达到2.9亿张, 和2011年第四季度末相比增长1.8%, 同比增长20%;信用卡授信总额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33.2%[4]。
4. 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的不断改进对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现代银行普遍使用的各类产品和服务系统均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 例如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信用打分系统等等。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银行提供了多样化的经营服务渠道。随处可见的ATM、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的普遍使用彻底弥补了银行营业网点数量的局限性, 并未客户提供了更多更好方便快捷的服务——顾客可以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银行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调查数据显示[2], 一季度我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218.58万亿元, 环比增长4.1%, 同比增长37.3%。截至2012年3月底, 网上银行注册用户数达到4.56亿。以上数据足以看出人们对网上银行的喜爱和欢迎程度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银行带来的巨大的推动力。
三、结论和建议
我国银行业的宏观环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及宏观经济政策对银行业具有显著影响。第二, 宏观经济走势与银行业具有一定的同步性。第三, 银行经营及资本结构受到银行业监管的显著影响。第四, 金融开放程度对银行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总之, 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改革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 应该充分考虑本国国情, 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以国内宏观环境为依托, 制定出与国家宏观环境相适应的运营管理战略, 实现效率、效益和服务质量的有机统一, 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争取早日达到国际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先进水平。
摘要:运营管理是决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正处于不断探索和调整阶段, 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对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PEST方法对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进行系统分析, 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运营环境,PEST
参考文献
[1]张玉庆, 马树江, 宋利鹏.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探讨[J].华北金融, 2011, (5) :30-32.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R].2012.
[3]何树红, 杨采燕.我国信用体系的健全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2) :97-100.
8.pest宏观环境分析 篇八
摘 要 由于金融危机,公允价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试运用管理学中PEST分析法对公允价值应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制约公允价值有效应用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些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 公允价值 PEST分析 会计环境
为了更好的与国际趋同,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然而,我国的应用环境是否能够满足公允价值的需要?哪些因素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具有制约性?这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公允价值应用的PEST分析
PEST分析,是管理学中用于分析企业环境的一种方法,所谓PEST指的就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技术四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分析
从公允价值的内涵中我们可以知道,公允价值对经济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一方面,市场的活跃程度是制约公允价值有效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都不够理想,特别是要素市场建设更加滞后。同时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地区差异。东南沿海地区市场自由度比较高,能够满足活跃市场的要求。但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很难在中西部地区有效的发挥作用,公允价值计量也应慎重实行。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允价值的应用。资本市场越发达,融资越是倾向于外向型,也就越需要公允价值计量。反之,则适合用历史成本计量。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却很单一,发展很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相对较快,各类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比较活跃的市场,具备了应用公允价值的条件。
2.我国已经建立了期货市场,各类衍生金融工具也在高速发展中,历史成本计量已经对衍生金融工具无能为力,强烈需要公允价值计量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问题。
3.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债权市场建设比较滞后,企业融资还是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告的社会性比较低,历史成本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二)政治因素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作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企业税收的征管者和国有企业的第一大股东,要求会计体系必须以维护国有资产为前提,应体现与国家的经济政策、法规制度及社会利益一致,强调统一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可靠性要求较高,要求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方法。
另外,各国政府之间的博弈也影响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的会计信息也应该满足国外使用者的需要。由于国际上公允价值在会计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外投资者对我国基于历史成本计量编制的会计报表质量提出了质疑,严重影响了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于是我国会计准则开始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而在会计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也就成为必然。
(三)文化环境分析
我国几千年来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的人治、追求和谐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导致人们法制观念不强。人们的决策以个人的直觉判断为导向,更多的是在追求和谐、包容。那么,对于公允价值的引入,我国的文化对其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相反,我国的会计从业者会倾向于把公允价值计量融入会计计量体系,吸收它的长处为我所用。
另一方面,集体主义、尊重长者的文化特征体现了我国文化中保守的一面。我国人民的阶级观念很强,总是对权威深信不疑,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在这种环境下,由于从业者对历史成本计量的观念根深蒂固,并且已经十分习惯于这种计量方法,突然间让他们做出改变,恐怕实行起来有些困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见利忘义、不择手段谋取私利的不正之风有所抬头,社会诚信水平也有所下降,给公允价值更有效的应用造成了威胁。
(四)技术环境分析
这里所谓技术环境,指的是会计学本身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以及会计从业人员对该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两个方面。
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仍十分有限,还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如何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在缺乏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价格情况下,如何更好的使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以及公允价值审计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确认、计量的要求及方法分散于各个具体准则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允价值应用指南,这些都影响了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
从业人员方面,公允价值应用要求会计人员运用职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对市场信息加以判断,以确定公允价值的数值。尤其是在缺乏前两个层级信息的时候,更是如此,这就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暂时还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二、PEST分析后的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具体见下表:
总的来说,我国引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必然的,但是现在的市场环境还不适合公允价值的全面应用。我们不能因为环境的制约而因噎废食,而是应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来改善公允价值应用环境,使公允价值在我国慢慢扎根。
三、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引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一种趋势,但我国应用环境对其应用的制约因素也很多,有些因素在短期内也无法改变,但有些因素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善的。
(一)完善我国的市场环境
可以说滞后的市场环境是制约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有效应用的最主要的因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善:
1.继续完善证券市场。我国的股票市场的市场的交易量比较小,创新能力不强,且波动比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允价值的应用。我们应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力度,保证交易的公平以及股票市场的稳定。同时也应该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尤其是企业债券,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融资渠道,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允价值应用环境。
2.大力营造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活跃的商品市场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如健全原材料市场、产权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使各种资产和负债的市价能更好的反映其自身的价值。
3.建立配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良好的市场环境自身是无法得到维系的,只有通过配套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我国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形成良好的价格发现机制。我国应加大对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打击力度,同时也应增强对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惩罚力度,制定具体详细的奖惩条例,以保证公允价值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充分发挥评估界的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公允价值的应用是离不开评估技术的,而评估中介组织因其独立性、专业性而能够更好的保证公允价值的质量,建立起评估质量高、业务操作规范、人员素质高、评估组织与企业相互独立的评估机构,能很好的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我国应当加强评估组织的建设,加强对公允价值概念及现值确认方法的研究和学习,以利用资产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来增强公允价值的可信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同时应当完善相配套的法规,提高我国企业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为评估界做出合理公允的价值评估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最为关键的是,应当加强会计界和评估界的合作,鼓励企业通过合格的评估机构对其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以他们提供的合理数据作为公允价值的入账基础。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人永远是最具有能动性和决定意义的因素,而我国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公允价值的正常应用。
首先,应该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学习,弄懂吃透相关的标准和实务处理方法。会计人员应该与时俱进,学习最新的会计学知识,不断的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以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
其次,应该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业务水平再高,若无守法和诚信意识,公允价值的应用也得不到保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自己平时注重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注重培养自己的守法和诚信意识。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不要盲目崇拜权威,大胆破除等级观念。更为重要的是法律法规的保证要到位。应当健全会计奖惩机制,对于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必须予以及时纠正和处理,情节严重者必须严惩,以确保会计准则的权威性,保证其有效实施。
(四)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的研究
首先,应加强公允价值基本理论的研究。如何在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的情况下保证计量的可靠性,如何在合理体现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如何在不泄露公司商业秘密的情况下充分披露公允价值确定过程,以及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增加了注册会计师执业成本和审计风险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审计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研究。
其次,应加强公允价值可操作性问题的研究。我国应尽快建立起全面的、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应用规范,来具体指导公允价值应用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其可操作性。我国还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来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得市场上资产和负债的交易资料,降低公允价值的获得成本,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通过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价格信息。
参考文献:
[1]孙铮,杨世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大连出版社.2005.
[2]葛家澍.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
【pest宏观环境分析】推荐阅读:
分析宏观环境09-08
服装行业宏观环境分析10-11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08-03
证券市场宏观经济分析08-15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试卷09-03
2008年上半年宏观形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11-04
宏观经济管理概论07-01
宏观经济学讨论题07-09
宏观经济学重点归纳07-30
宏观经济管理考试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