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母亲的记忆(通用8篇)
1.孙犁:母亲的记忆 篇一
母亲晚上躺着床上看着西游记,嘴里念念有词。“哎,三十年了,我也能静下心来看看书了。”“妈妈你在干什么,咦西游记,妈你还看这个。”我躺在母亲床边,看着手机。“这可是妈妈的回忆啊……。”母亲没说完就流下了泪,我看着哭了的母亲,心里十分难受。“这可是妈的回忆啊。”母亲停止住泪花,看看开外面的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奶奶。“儿子,妈睡觉了,明天给你说。”说完母亲变睡下,我替母亲关上了灯,正准备走时,那本西游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把它拿到了我的房间里,注视着母亲所谓的回忆。“一本旧书有什么好看的。”说完我就睡觉了。
“这是哪里,我在哪。”我醒来发现我来到了一个村庄。“妈你在哪。”我大喊到,我走在这陌生的地方,虽说是陌生,但有一丝熟悉感,走了一会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妈妈。”我喊到,“咦,这是我妈吗吗?”“小朋友,你怎么了,我不是你妈妈呀。”年轻的妈妈说到,“那姐姐我能住你家吗,我妈妈有事回不来,我爸爸他…呜呜呜,还没有。”“那行吧,不过你要老实点。”妈妈说。
于是我跟着妈妈回到了她的家,我看到了还没有我大的舅舅,看到了我未来的五个姨,看到了年轻的姥姥姥爷,看到了我妈日思夜想的老姥娘,她很和蔼,对我也很好。当一切安逸时,画面突然裂开了,我疯狂的找妈妈,可就是没找到,突然发现她在门口看天,我拉着她就跑,眼泪流了下来,“妈,妈,不要离开我,不要离开我,不。”画面彻底碎了,我的心也随着碎了,“呜呜呜妈妈。”
我从梦里醒来,母亲着急的看着我,我连忙起来,扑向了妈妈的怀抱,“妈,我。”母亲看着哭了的我,心中是无比的疑惑,我告诉了母亲我的一切,母亲笑了
2.关于母亲的记忆 篇二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最痛苦的一件事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的时候,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最后悔的一件事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儿子,你不丑”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念,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节选自2012年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学院的演说)
赏 析
这是莫言获奖演说中回忆母亲那部分内容的节选。
文章充满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件事:“我”打碎热水瓶,母亲抚摸“我”的头;母亲不让报复欺负过她的人;给乞丐半碗饺子;儿子多算别人一毛钱觉得丢脸;对儿子说:你不丑。文章感情真挚、深沉、浓郁,歌颂了母亲慈爱、宽容、善良、朴实的胸襟与品格,反映了“我”的幼稚、不懂事及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对“我”思想成长的深刻影响。
文章用小标题分段,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3.记忆中的母亲散文 篇三
我结婚的时候,母亲61岁。
能清晰的记得丈夫第一次领我见母亲的情景;那时她已到了花甲之年,但头发一点都不花,一头乌黑的齐耳短发,圆圆的脸,个头不高,穿一件灰色小西装,干净得体,她手脚麻利,说话热情爽朗,母亲见到我很喜欢,很快给我做了很多好吃的饭菜,饭桌上又不停的为我夹菜,和我说话,由此给母亲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结婚以后,和母亲断断续续的相处了近十几年,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意日益深厚。
母亲有着上辈人传统的美德-勤劳.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着收拾房间,打扫庭院,然后烧水做饭.当我们把自己收拾好的时候,她已沏好茶水等我们吃早餐了.母亲的茶饭做的特别好,她擀的面条又细又长,吃起来筋道爽口.哥哥姐姐回来,问他们中午吃什么,准说吃面条吧,咱妈做的面比什么都好吃.可我总喜欢她烙的煎饼,又大又圆又薄,淡淡的黄色的焦火,上面点缀着嫩绿的花椒叶,点上蒜泥,卷上精心调配的蔬菜,咬上一口,真是很好的美味.无论哪一位儿女回家,无论什么时候回家,母亲总是十分的开心,总要耐心的为我们做好吃的,当她把一碗碗热腾腾的面食捧在了餐桌上,当她把一盘盘精心炒制的菜捧在餐桌上,我们能不存一颗感恩的心吗?随着年岁的增长,我逐渐理解了母亲这一份爱子的心意。
除了做家务外,母亲在田里也是一把好手.母亲虽身材矮小,但她干活很舍得力气,又很利索,所以她常常要比我们干的多的多.前几年我们有一处果园,虽然没有什么收入,但是父母总舍不得放弃,也许这是对土地的一种依恋吧,他们辛苦的经营者.每到春天,到了打药的季节,母亲不顾自己近70高龄,拖着年迈的身体,拉着水,担着药桶打药的情景印在我的脑海中.中午的果园里,十分的闷热,药味非常的刺鼻,树叶密不透风,母亲满脸汗水,忙不停歇的提水,踩机子,拉皮带,拿喷头,直到自己干不动的时候才停下来歇歇, 用衣袖擦擦头上的汗水.母亲十分喜爱自己的劳动果实,眼看着苹果一天天的长大,变红,母亲的心里总是十分的喜悦.对着园子里生长的一行嫩嫩的韭菜,一把红红的辣椒,一只只泛着紫光的茄子,母亲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母亲还有着一种特别的手艺,花饭做得特别的精致,漂亮.谁家有了丧事葬礼,总是来请母亲.母亲不厌其烦地给人帮忙,随叫随到.随着她年龄的增大,我们劝她关系不对近的就推辞掉算了,可母亲却说:“我老了,又给人家帮不上什么忙,能来叫的都是想了好一阵的,咋能不去呢?” 别人一叫,她拍拍身上的尘土就跟着走了.母亲曾告诉我,她年轻的时候,农村医疗条件很差,生孩子很不方便,她给很多家都接过生,经她手出世的孩子有一大串.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后怕,可那时实在是没办法啊!因此母亲在村里有着极好的人缘,很受周围人的`尊重。
母亲总是精心经营着她的一方小院,每天早晨把它打扫得洁白干净.院子里她亲手栽种的花杏树已长得很粗壮.茂密的树叶散发着清新的气味,几颗葡萄缠在支架上.新结的葡萄一串一串,水池边有三四杆竹子,也不知在哪移来的,长势很好.她经常在院子里务弄一些花花草草,又开的红艳的红苕花,叶子很绿很大的美人蕉,一盆盆小而很嫩的太阳花.而她闲的时候,坐在院子里做她的针线活.冬季的中午,她搬来一方小凳坐在院中,暖暖的阳光照在她身上.她戴着老花镜,面前摆放着她的针线盒,里面放着五颜六色的丝线.她在精心绣着她手中的花鞋,这是她老年时最喜爱做的针线活.她的手总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啊!一次搬家,她搬来一大纸箱花鞋,告诉我说:“这双是给你孙子的,这双是给你哥的孙子的,这双是给你姐的孙子的,每个人都有.”当时我很不以为然,心想我的孩子还小,孙子还远着呢!事后和丈夫谈起此事,丈夫说:“这是咱妈的梦想.”想想也是,当她在太阳底下一针一线描这些花鞋的时候,心里存在着一个多么美好的梦啊,尽管她那时亦77岁高龄了。
4.配乐诗朗诵《母亲山的记忆》 篇四
(配乐诗朗诵)
我生长在我们的母亲山——大乳山下,从小听爷爷讲过一个美丽的神话。
在很久很久以前,三圣母和她的义妹结伴下凡,沉鱼落雁般飞到咱这海边的山涯。
战海妖,护渔家,解开几多黎民百姓眉间紧锁的疙瘩。
献母爱,救婴儿,甘甜的乳汁哺育无数饥饿的娃娃。
秀美的大乳山和睡美人山,正是神仙姐妹奇妙的幻化。
从此,世间有了圣洁的母亲山,山海大地融入了她们的青春年华。
不知度过了几番春秋冬夏,不知经历了几度风吹雨打。
母亲山失却了秀丽的容颜,滴滴山泉溅出妈妈历尽沧桑的泪花。
像一块纯净的美玉埋入尘土,荒芜的山野遮掩了母亲的芳华。
直到公元两千零五年,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新利董事长,带领一支钢铁般的队伍进驻大乳山下。
领导者慧眼识福地,用如椽的巨笔在山海间挥洒。
匠心独运,点石成金,须臾间,描绘出一幅梦幻的天堂图画。
啊!多美的人间天堂图画!
有人赞美,有人担心,有人摇头,有人惊诧。谁能有这样大的胆识和气魄,将天文数字的巨额资金,投入到几十平方公里荒山秃岭的绿化开发?
规划的宏伟蓝图,会不会是镜中月,水中花? 创业者用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沉睡千年的母亲山,在二十一世纪醒来啦!
母亲山看到了,看到山中那几十座简陋的工棚,看到领导与员工一起在生态建设中摸爬滚打。看到凛冽的寒风,炎炎的烈日,挡不住创业者坚定的步伐。
母亲山听到了,听到海边那七彩的机械奏鸣曲,听到山顶那绿色美容师的笑语喧哗,听到涌动的海潮赞颂领导者博大的胸怀,徐徐的海浪把建设者的绿色之梦轻轻拍打。
母亲山曾看到这样一位老人,年届七旬还是那样意气风发。
大乳山的山山水水留下他不知疲倦的足迹,度假区的座座景观留下他精心设计的艺术奇葩。巡福天路、东夷部落、药师佛殿、琉璃双塔,奇思妙想让挑剔的同行都感到惊讶。
母亲山也看到这样一支园林铁军,曾经带着春天的步伐北上南下。
如今又投入母亲山的怀抱,让数百万棵苗木在景区安家。
用汗水和真诚浇灌希望的大地,打造出风景怡人的绿野山花。
母亲山还看到这样一群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为了人间的华彩乐章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铺路架桥,清淤建岛,淘洗滩沙。
亮丽的景点没有镌刻下他们的名字,可他们用双手托起了美丽中国的擎天大厦。
母亲山还看到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设计者,为了早日扮靓母亲山,主动放弃了春节休假。除夕之夜举起杯,酒未沾唇泪沙沙。
面对滔滔黄海浪,大声呼喊:“爸爸妈妈,过年啦!我们不想家!” 是啊,好久没回家,不是不想家,孩儿要为四海宾客打造福寿康宁乐的梦幻天下。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弹指间五个春秋冬夏。
山变绿啦!水变清啦!沙滩变美啦!
水碧天蓝天连水,仿佛是神灵变魔法。
滴滴山泉又欢跳起母亲山幸福的泪花。
母爱圣地,养生福地,休闲乐园,人与自然是那样的和谐融洽。
五洲宾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阵阵笑语飞过天边的彩霞:
你们献给了母亲山最美的容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泽全天下。
岁月有更替,人世有沧桑。
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一次穿越,到未来的年代与历史对话。
今天年轻的建设者,那时候已然满头白发。
面对绕膝的儿孙,谈起这或许尘封已久的创业佳话。
也许人们不会再记起我们青春的英姿勃发,不会记起参天大树当初的幼芽,不会记起我们洒下的汗水泪水,不会记起我们笑对困难的坚韧不拔。
但总会有人记起,大海记得他,长空记得他,母亲山记得他!今天的历史将承载着母亲的梦,向未来的彼岸进发。
一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区,必将像一块绝美的翡翠,镶嵌在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制高点,闪耀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崛起的中华!
5.孙犁:吃饭的故事 篇五
我幼小时,因为母亲没有奶水,家境又不富裕,体质就很不好。但从上了小学,一直到参加革命工作,一日三餐,还是能够维持的,并没有真正挨过饿。当然,常年吃的也不过是高粱小米,遇到荒年,也吃过野菜蝗虫,饽饽里也掺些谷糠。
一九三八年,参加抗日,在冀中吃得还是好的。离家近,花钱也方便,还经常吃吃小馆。后来到了阜平,就开始一天三钱油三钱盐的生活,吃不饱的时候就多了。吃不饱,就到野外去转游,但转游还是当不了饭吃。
菜汤里的萝卜条,一根赶着一根跑,像游鱼似的。有时是杨叶汤,一片追着一片,像飞蝶似的。又不断行军打仗,就是这样的饭食,也常常难以为继。
一九四四年到了延安,丰衣足食;不久我又当了教员,吃上小灶。
日本投降以后,我从张家口一个人徒步回家,每天行程百里,一路上吃的是派饭。有时夜晚赶到一处,桌上放着两个糠饼子,一碟干辣子,干渴得很,实在难以下咽,只好忍饥睡下,明天再碰运气。
到家以后,经过八年战争,随后是土地改革,家中又无劳动力,生活已经非常困难。我的妻子,就是想给我做些好吃的,也力不从心了。
此后几年,我过的是到处吃派饭的生活。土改平分,我跟着工作组住在村里,吃派饭。工作组走了,我想写点东西,留在村里,还是吃派饭。对给我饭吃,给我房住的农民,特别有感情,总是恋恋不舍,不愿离开。在博野的大西章村,饶阳的大张岗村,都是如此。在土改正在进行时,农民对工作组是很热情的;经过急风暴雨,工作组一撤,农民或者因为分到的东西少,或者因为怕翻天,心情就很复杂了。我不离开,房东的态度,已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表现在饭食上。后来有人警告我:继续留在村里,还有危险。我当时确实没有想到。
有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我还带上大女儿,到一个农村去住几天,叫她跟着孩子们到地里去拣花生,或是跟着房东大娘纺线。我则体验生活,写点小说。
这种生活,实际上也是饥一顿,饱一顿,持续了有二三年的时间。
进城以后,算是结束了这种吃饭方式。
一九五三年,我又到安国县下乡半年。吃派饭有些不习惯,我就自己做饭,每天买点馒头,煮点挂面,炒个鸡蛋。按说这是好饭食,但有时我嫌麻烦,就三顿改为两顿,有时还是饿着肚子,到沙岗上去散步。
我还进城买些点心、冰糖,放在房东家的橱柜里。房东家有两房儿媳妇,都在如花之年,每逢我从外面回来,就一齐笑脸相迎说:
“老孙,我们又偷吃你的()冰糖了。”
这样,吃到我肚子里去的,就很有限了。虽然如此,我还是很高兴的。能得到她们的欢心,我就忘记饥饿了。
6.孙犁:母亲的记忆 篇六
女儿:“妈妈呀!劈开我的大脑,那里面盛满的全是美丽的康乃馨。”
身患顽症的母亲为了让女儿留下美丽的记忆,对女儿“撒谎”了900多天,直到死亡。这位母亲在阴间也想不到,身为大学生的妙龄女儿用更大的秘密也同时在“反欺骗”着妈妈。更想不到的是,啼血的母爱竟化为一味“经典良药”,成了女儿战胜病魔的强大武器。
母亲遗嘱:笑容是妈妈惟一的“遗产”
1982年6月19日,山东泰安市一户贫民百姓家里喜添“千金”。孩子的父亲朱正祥和母亲姜培香都是泰安市双丰化肥有限公司员工,这对新婚不久的小俩口给“爱情结晶”取名朱琳。朱琳从小聪明乖巧,上学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小学到中学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校园十佳优秀学生”。女儿的成绩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了无限安慰。
就在这时,姜培香的身体发生了“三级跳”。
1994年夏天,姜培香发现自己的脾气越来越烦躁,而且常常感到发热、出汗、心慌、饭量大,但身体却越来越消廋,后来发展到眼球凸突。经医院检查,确诊为患有严重的甲亢疾病。姜培香在本地医院治疗很长时间不见好转,她借钱去了南京一家医院,手术后病情基本好转。
康复不久的姜培香气色刚刚好转,病魔再一次光顾了她,1995年深秋又患上了肾炎。按医嘱,急性肾炎并不可怕,经过及时有效的系统治疗,一般不会复发。
因为家境贫寒,女儿面临升学,她便将病忍着,瞒着丈夫和女儿,只从医院开一些便宜的药服用。对病情的“轻视”为日后的病魔“致命报复”埋下了伏笔。
几年来,姜培香用瘦弱的身子与病魔“抗衡”着。2001年4月,她发现自己的视力急剧下降,眼前一片朦胧,几乎看不清东西了。她这才悄悄将病情告诉了丈夫。到医院检查,诊断报告很快出来了,惊得夫妻二人目瞪口呆!
医生说:“你的肾炎已转化成尿毒症。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所共有的临床综合症,是肾功能衰竭的末期表现。这种疾病是目前国际十大疑难杂症之一,病人要想存活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如果可能,换肾最好。”
这不异于晴天霹雳。他知道,若不换肾,就意味着妻子一步步走向死亡。但夫妻所在的企业不景气,一贫如洗的家庭从哪里筹到这么多的钱啊?
朱正祥发现妻子在一阵惊恐之后,表现得异常冷静。这个形容枯蒿的女人在获知自己被医学判处“死缓”后,开始做两件事。
“不准借钱!”姜培香坚决阻止丈夫四处筹集巨额换肾手术费。在姜培香看来,自己多年的病魔侵蚀,家里已债台高筑,亲朋好友慷慨解囊早已尽到了道义的责任。换肾巨资不能再拖累他人了,更不能把巨额债务转嫁给女儿承担。
“老朱,我想求你一件事,你必须首先答应我。”查出病情的当天晚上,姜培香牵着丈夫的手,语调近乎哀求。
“行!你说啥俺都依你。”朱正祥望着眼前深情的妻子,联想到结婚20多年来,夫妻走过的风雨兼程的日子,在这个时候,无论爱人提什么要求都不过分。
在得到丈夫的首肯后,姜培香一字一句地说:“不要将我的病情告诉琳琳,以免让她读书分心,带来痛苦和牵挂。”姜培香进一步恳求:在她死亡之前,与女儿保持“距离”,不和女儿见面。
“这怎么能行啊?”还没等姜培香讲完,朱正祥便打断了妻子的话。他觉得妻子的要求“不近人情”,无论对母亲和女儿都有些“残忍”。而朱琳此时正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外语系读书。
夫妻俩争吵到半夜,各不相让。就在双方精疲力尽时,只见姜培香突然“扑通”一声双腿跪地,泪流满襟:“正祥啊!求求你,答应我吧!”
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朱正祥慢慢扶起妻子,郑重地点了点头。当天夜里,夫妻俩签订了一份“枕边协议”:一、每周由姜培香给女儿打一个长途电话,联络母女感情;二、夫妻俩合作阻止女儿回家;三、母亲死亡之前,父亲不得将病情通过任何渠道直接或暗示告诉女儿。
协议执行的最开始还比较顺利。姜培香每周一个电话,向女儿问寒问暖,同时不忘报告自己的“快乐生活”。母女俩在电话中有说有笑。鉴于女儿已婷婷玉立,姜培香还与女儿在电话中说“悄悄话”,关心女儿的情感生活,甚至对女儿说:“别的家长都反对子女早恋,娘理解你,只要女娃儿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娘相信你能把握好自己。”
临近2002年春节,姜培香的内心翻江倒海。按照她的设想,将女儿骗到外地阻止其回家。丈夫有些于心不忍,与妻子协商:“平时不见,大过年的,讲个团团圆圆,是不是让女娃吃个团圆饭后再将她赶走?”姜培香沉默了许久,最后咬着牙做出决定:编造一个故事,最终将女儿“调虎离山”,赶到其远在南京的伯父家过年。
大年三十夜晚,泰安市万家灯火,合家团聚。姜培香的年夜饭餐桌上,摆着三套碗筷。她端起一杯红葡萄酒,先和丈夫碰了一下,然后举杯对着独生女朱琳那套空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朱正祥喉咙哽咽,他看到妻子的两行泪珠无声地滚落在酒杯中……
病情在继续恶化。姜培香大小便失禁,尿撒不出来憋在腹中,痛得额头冒汗。2002年春夏之交,姜培香四肢浮肿得像面包,几乎不能动弹。靠少量的稀粥和矿泉水维持生命。姜培香将女儿的照片压在枕头下,病疼时翻出来细细端详,女儿的照片成了她的“止痛药”。她常常梦呓中喃喃呼唤着女儿的乳名:“琳琳……娘要走了,娘想你啊……”
见此情景,朱正祥“反悔”了。他要撕毁那个“枕边协议”,因为生命倒计时的妻子随时都有可能闭上眼睛。一个生命垂危的母亲,多么渴望亲人的陪护与安慰啊!他在抓起床头电话之前,用眼睛征询了一下妻子的意见。姜培香挣扎着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丈夫不要给女儿打电话。然后,她用微弱的含混不清的语音立下口头遗嘱:“我是一个贫穷的母亲,不能给琳琳留下什么,临终前把笑容留给咱女儿,也算是做妈妈的留给女儿的惟一遗产……”
女儿秘密:美丽是反哺母亲最好的回报
姜培香怎么也想不到,就在她煞费苦心地对女儿编织“谎言”的同时,朱琳用一个更大的秘密,同时也在对母亲进行“反欺骗”。
进入大学后,为了减轻母亲负担,朱琳开始做家教,同时又去餐厅打工时常累得腰酸腿疼。忙点累点朱琳都不在乎,最让她时刻担心的是母亲的安康,她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寻问母亲的病情。电话另端,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笑声盈盈,快快乐乐,听到母亲平安,朱琳的心里宽慰了许多。
2001年5月,朱琳和她的同学去学校附近的海边散步,走着走着朱琳就觉得腿不听使唤,突然腿一软摔倒在地。同学们急忙扶起她问她是不是病了,她摇摇头说不是。接下来又发生了几次同类现象。但她没有往深处想,只以为是因疲劳过度或营养不良造成的。
每当母亲在电话里问起她生活、学习、身体怎么样时,她一向用快乐的口气告诉家人,一切都好。朱琳在校的一年半时间里,从不逛商店,她靠打工挣钱支付下学期学费,把生活费每月都控制在100元钱以下,每天吃素菜,三顿饭她改成了二顿;她的衣物多数都是小姨送的。因此,这段时间的几次摔倒事件她都以为是“饿晕了”。
2001年暑假,朱琳在一家餐馆打工端盘子时,两眼突然发黑,晕倒在地,吓得老板和宾客惊慌失措。朱琳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当她苏醒后,检查报告也出来了:她的大脑里长着一个如核桃般大小的肿瘤!
诊断书写着:左侧小脑桥脑角肿瘤,贴近脑干生命中枢,体积为4×4×4.5cm3。医生特别忠告:立即住院用“伽玛刀”射线放射治疗,一次性、致死性地摧毁肿瘤组织,以达到外科手术刀损毁的效果。
“需要多少费用?”朱琳询问医生。当她得知医疗费用对她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时,朱琳失声痛哭。
在朱琳心中,母亲身体欠安,债台高筑,不能再给家庭增加负担了,特别是不能让母亲为自己操心。因此,朱琳将病历藏起,对父母和同学们实行“消息封锁”。
几个月后,“消息封锁”带来了严重后果:朱琳头疼耳鸣;右腿失去神经控制,麻木得几近瘫痪。
朱琳害怕了!但她仍没告诉父母,而是悄悄乘车来到家住南京的大伯家里,一五一十地将病情告诉了大伯。
“不要!不要!”朱琳见伯父要打电话通知远在泰安的母亲,她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伯父:“妈妈多病多灾,为这个家操碎了心,说什么也不能让妈妈知道啊,不然她精神上受不了啊!”为了有效阻止伯父泄密,朱琳抛出了很绝的一招杀手锏:“假若伯父执意告诉我妈妈,我将拒绝到医院治疗。我说到做到!”望着侄女那双坚定的眼神,再看一眼这位21岁女孩子那条“疲软”的右腿,伯父鼻子一酸,双眼潮湿了。
在和伯父达成“保密协议”后,朱琳跟着伯父到医院就诊。这次诊断的结果如五雷轰顶,令所有人瞠目结舌。
诊断报告指出:由于朱琳错过了最佳的“伽玛刀”放射治疗最佳时机,必须尽快劈开大脑剥离肿瘤。而且由于肿瘤贴进生命中枢脑干,需要数次剥离,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非常之大!
惊恐不安的朱琳极力稳住自己的情绪,她在上手术台之前有许多事要做,首当其中的是对母亲进行持续欺骗。曾在请假治疗之前,她已安排好同学“演戏”,这期间一旦母亲打电话到学校,同学们会帮她“打掩护”。为了不引起母亲的怀疑,朱琳“先发制人”从南京用电话卡给母亲打电话(以免母亲看到来电显示的区号),谎称自己近期在校学习紧张,请求母亲不要过多打电话分心。
2002年3月21日,朱琳在大伯的陪同下,来到南京鼓楼医院做了第一次脑体开颅手术。这次只剥离下来一部分,医生说如果继续剥离,病人可能就永远起不了床了。这次手术花费20000多元。
手术后,一个月要复查五六次。这种脑体复查是要通过一种高级影像“核磁共振”来完成,每查一次费用需1400多元。经过反复检查,南京医院又做了第二套手术方案,在2002年4月28日,用“伽玛刀”做放射性治疗,用来摧毁脑内肿瘤组织。
这一切都是在极度保密下进行的,姜培香对女儿的一切都蒙在鼓里。
就在朱琳继续“反欺骗”时,他接到同学发来的急电:速返泰安,家有急事。一年多没回家了,朱琳顾不得多想,忍着伤痛直奔老家。
灵堂、花圈、黑袖章、哀乐低诉。2002年5月5日,朱琳踏进家院那一刻便惊呆了:母亲静静地躺在灵床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妈妈!……”朱琳挣脱亲友的拦抱,发疯般扑倒在母亲身上,嘶声裂肺地放声痛哭。
“妈妈是怎么死的?”朱琳抓住父亲的胳膊使劲地摇晃,“你不是说妈妈一直都很好吗?有病为什么不早通知我?”
“她是脑溢血发作突然暴亡,是意外啊!”朱正祥低着头,仍然在欺骗着女儿。他怕说出真相后女儿会过度悲伤。
母亲出葬这天,朱琳仍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现实,仿佛只是一个噩梦。因为母亲的遗容是那样安详,嘴角挂着笑容,僵硬定格成一种永恒。朱琳手捧着的母亲骨灰随送葬队伍走着走着,猛然倒地,昏迷了过去……
母爱化药:“真实谎言”成为战胜病魔的精神支柱
葬礼完毕,朱正祥这才发觉女儿的“不正常”:大声呼唤她的名字,女儿有时竟没有一点反应;朱琳走路时歪歪斜斜,像喝醉了酒,右腿像个瘸子。经再三追问,朱琳伏在父亲的肩头,将自己“开颅”的事情和盘托出……
“我的娃啊!你怎么这么傻呀!”目瞪口呆的父亲明白过来后,一把将朱琳揽在怀里,像个孩子似地呜咽不止。
“快,快上医院!”46岁的朱正祥一夜之前头发变白,妻瞒女骗,祸不单行,生离死别,他再也不能失去乖乖女儿了。
由于健康恶化和丧母的精神打击,朱琳几乎夜夜失眠。她要求父亲每晚给她买两粒安定片,以便能睡个囫囵觉。半个月后,朱正祥在伺候女儿帮其拽被角时,无意中在枕头下翻出一包安眠药,一数,不多不少30粒,不禁大吃一惊!同时在安定片旁边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敬爱的爸爸、伯父、伯母:我知道作出这个轻生决定也许是错误的,但我不能再拖累亲人了。第三次手术后也许有生命之危,即使保住性命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废人,到那时我恐怕连自杀的意识和能力也没有了。为了治病,家人和亲戚已欠下20多万元的债务,我不能偿还债务和报答恩情会终生良心不安。我是个成年人了,爱的最高境界是承担责任。请原谅女儿的不孝,我在天堂里仍会想念着我的亲人……”
朱正祥的泪水早已打湿了女儿的“绝笔”。但他没有哭出声,他明白:在生死钢丝线上跳舞的女儿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就在这时,“枕边协议”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孩子,爸爸给你讲个故事,”一天晚上,朱正祥坐在女儿的病床上,轻轻握住朱琳的手,“你想知道妈妈是怎么死的吗?”
朱琳原打算等积攒够100粒安眠药后一口服下,以死报答亲人的关爱。当她听完父亲关于母亲如诉如泣的“枕边协议”后,父女俩抱头痛哭……
母亲“真实的谎言”鼓足了朱琳第三次走向手术台的勇气。
2002年11月14日,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第三次“开颅”。
“我不要麻醉!”手术前的朱琳哀求医生。她听说麻醉会影响大脑记忆,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坚决拒绝麻醉,只为了保留对母亲温馨如康乃馨般的美丽的记忆。
2003年春节前,笔者再次拨通了仍在南京疗养的朱琳的电话,获悉朱琳因无钱缴纳巨额后期治疗费用而停止了治疗,目前病情恶化,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语言含混不清,咳嗽不止,肿瘤复发仍在不断长大,生命危在旦夕。但她的思维和记忆仍然清晰。朱琳每天的“功课”就是翻看妈妈的影集,母亲的音容笑貌化作一束美丽的康乃馨,芬芳着她的记忆和生命蓓蕾。当病魔折磨得她全身疼痛难忍、死去活来时,她细细端详着妈妈的每一张照片,像在倾听一个故事或一种声音。
母爱如血,“真实谎言”竟化为一味“经典良药”,成了朱琳战胜病魔的强大武器。
“为了母亲的微笑、请救救我女儿的记忆!”朱琳的父亲朱正祥心急如焚地通过记者向社会发出了呼唤。
编者的话:
对于朱琳及其一家今后的命运,本刊将继续给予关注。并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请救救这位珍藏美丽微笑的女孩吧!您的一点爱心,一滴恩泉,就能汇集成我们爱的海洋。
所有赞助及爱心问候,请直接寄至本刊编辑部(注明)转朱正祥收。为了表达本文主人公及我们的谢意,本刊将辟出金版,专门刊登即时赞助名录。
7.《带套袖的孙犁先生》阅读答案 篇七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 “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15.作者写了三次见到孙犁先生,孙犁先生都是带着套袖,孙犁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带套袖?分别带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觉?阅读完文章以后,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情 况
作者的感觉
第一次
捡豆粒时带着套袖
①第二次
②
③
第三次
④
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16.文章第⑧段作者叙述与孙犁先生书信往来的内容,似乎与孙犁先生的套袖无关,这一段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4分)
8.孙犁简介 篇八
一、生平
孙犁(191—2002),原名孙树勉,河北安平人。孙犁幼时家境贫寒.据说外祖母拆了个破鸡笼才有柴火给产后的母亲熬的饭。但他从小就接触并喜爱文学艺术,上小学时就常看河北梆子和各种地方戏,村里德胜大伯说的评书、村人刘四喜的藏书《金玉缘》、山西来的说书人的鼓词和充满着欢乐与痛苦的童年牛活,都给孙犁深深的影响,这对他以后的创作和作品风格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安国县上高小时,孙犁就开始阅读文学研究会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14岁那年,他来到保定西关育德中学读书,更爱上了新文学,尤其是鲁迅的文章。他也喜欢读茅盾、巴金、叶圣陶的作品和外国作家梅里美、普希金、契诃夫、高尔基的小说,这些作品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精练、含蓄、明快的艺术风格,都深刻影响了孙犁。而十月革命以后的苏联文学作品,更使孙犁受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熏陶。因此,本想报考邮政学校的孙犁,选定了以“反映现实生活并推动现实牛活前进”的文学作为自己的事业。此间,他还读了很多哲学、伦理、文化、社会学和生物学方面的书。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知识基础。
高中毕业后,他曾在河北省白洋淀边同口镇当了一年小学教员,“清晨黄昏,我有机会熟悉这一带的风上和人民的劳动、生活”。他作品中白洋淀儿女的形象及荷淀、苇塘的风光就是作家在此基础上的体验。
1937年,孙犁在冀中投身抗日洪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那“随手可以拾到的碎小石块,随便向那里一碰,都可以迸射出火花来”的时代,给了他深厚的生活体验,加上他独到的分析观察和从古今中外大帅的作品中学到的精湛的艺术技巧,形成了他忠于生活真实、追求和歌颂美、为人生也就是为人民的艺术观,并逐步发展完善为至今仍有许多人在学习的独具特色的文学流派。
1949年1月15日,孙犁随军进人天津,在《天津日报》社工作。他发现并培育了一批很有才华的工人作者。1956年后的十年间,孙犁一直在病中,加上文革十年,前后约二十年一直搁笔。从1977年7月开始,又重新开始创作,“老作家焕发青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作品。
12岁在安国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孙犁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期间,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在大学旁听,曾用“芸夫”的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还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当过职员。
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编印出版革命诗抄《海燕之歌》,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刊上发表过《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等论文。
1938年秋,在冀中区办的抗战学院任教,1939年春调阜平,在晋察冀通讯社工作。此后,在晋察冀文联、《晋察冀日报》、华北联大做过编辑和教员,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1941年回冀中区参加编辑群众性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并写成《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后改名《写作入门》《文艺学习》,多次重印)。
1944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冀中农村从事写作,直至解放。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写有《钟》《碑》《嘱咐》等短篇小说和一些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犁在《天津日报》工作,同时继续文学创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写于50年代初,以滹沱河沿岸两个村庄为背景,围绕着高、吴、田、蒋四姓五家在抗战初期的生活史,细致地勾勒了冀中平原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展现了七七事变后,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壮丽画卷。作者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抗日根据地的风云变幻,虽语多风趣而不落轻佻。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写成于1956年。小说通过铁(匠)、木(匠)两家十几年间友谊的建立和破裂的过程,揭示了5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的生活风貌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给予农村社会的深刻影响。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小满儿这个处在生活的十字路口,性格矛盾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年以后,作者因病长期搁笔,但他以《天津日报》副刊《文艺周刊》为阵地,发现和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这个时期,他还写有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
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1958),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二、评价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图。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孙犁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他的作品有: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结合。
作为孙犁文学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孙犁同志长期从事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为解放区文学和天津文学的繁荣,为天津业余作者特别是工人作者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开创了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热心扶植青年作者的优秀传统,几十年来为天津和全国文坛培养了一批批知名作家和业余创作骨干。他是我国报刊史上一代编辑典范。孙犁同志是我国革命文学的一面旗帜,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位大师。他始终不渝地遵循党的文艺方针,身体力行发扬并丰富了我国革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对中国革命文学的卓越贡献,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赢得了广大作家和读者的敬爱。
三、作品简介
1.《吴召儿》这篇小说中,对吴召儿这个形象的观察就只是抓住了特别打动人的几个瞬间:反扫荡开始,村长派吴召儿给“我”当向导,在兵荒马乱中她居然从容不迫地换上一件红棉袄,在爬山途中尽管山“黑得怕人,高得怕人,危险得怕人”吴召儿却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在这乱石山上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当一大批敌人包围了大山,吴召儿毫不犹豫地迎上去,把棉袄翻过来她就象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在不断被风吹着象从她身上撒出一朵朵火花,落在她身上,——尽管只是几个瞬间,描写对象外在、内在的美,与作者主观感情上对美的赞赏,完全融为一体了。作者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特殊的部分,“强调它,突出它,更多的提出它,用重笔描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凸现起来,发射亮光,照人眼目。”让读者通过这样一个鲜亮的环节,抓住整条链接,看到全部的生活,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其他部分,非主要特点不鲜明的部分,则坚决的舍弃,已达到单纯与完整的统一,同时在客观形象中倾注了作家的主观情感,在某种程度上,作家写人也是在写自己,达到主客体的完美融合。
孙犁从1930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作品,到1949年创作了三十多篇小说,结集出版过《荷花淀》(1947,小说散文合集)、《芦花荡》(1949)、《嘱咐》(1949)和《采蒲台》(1950)等,还写过辅导文学青年的小册子《文艺学习》。解放后写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和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1981年孙《犁文集》出版,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散文、杂文、小说、文艺随笔等,结集的有《晚华集》、《秀露集》、《无为集》、《远道集》、《如云集》、《曲终集》、《陋巷集》、《尺泽集》、《澹定集》、《老荒集》及《耕堂杂录》、《芸斋小说》等。孙犁一生的创作不算很多,但他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却有重要的影响。
其早年的主要作品,首先是关于抗日战争的。“其次是反映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的作品,还有根据地生产运动的作品”。对这些作品,作者认为:“我最喜欢我写的抗日小说,因为它们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我的这一组作品,是对时代和故乡人民的赞歌。我喜欢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
写于1950至1953年间的《风云初记》,展现的就是伟大抗日战争初期的风云变幻。作者描写了冀中根据地一个叫王龙堂的小村庄。十年前.这个村庄第一次打出红旗。后来暴动失败,但红旗不倒,十年前参加过农民暴动的英雄人物高四海和他的儿子高庆山,如今又带领着劳动群众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战争,人民革命蓬勃地发展起来。通过对各阶级各阶层的人对待抗日的不同态度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高四海、高庆山、春儿、芒种、李佩钟等正面人物和俗儿、高疤这样的反动、落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春儿等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的塑造.更使这部小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小说与散文的合集《白洋淀纪事》,收入1939到1953年间的58篇作品,其中有32篇“抗日小说”,而以女人为主人公的就有21篇,占三分之二,且大多数都篇幅短小,没有紧张的戏剧性冲突和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生活见长,颇有诗意。《出走以后》里的王振中,出走前被封建婚姻羁绊在一个顽固落后的家庭里,出走后则在短时间内变成了另一个人,洗去了愁闷,面颊红润,举止大方,充分展示出了解放区人民思想境界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巨变。《吴召儿》中的吴召儿,热情爽朗,坚定乐观,时代气息强烈。《山地回忆》通过“我”与妞儿在河边拌嘴以及后来她为我做袜子的描写,让我们备感军民鱼水之情的温暖和真切。《白洋淀纪事》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也让人称赞不已。作者往往几笔,就做到了“象、意”并茂,情景交融。如《采蒲台》中,作者这样写解冻的白洋淀:“风越刮越大,整整刮了一夜。第二天.我从窗口一看,淀里的凌一些也不见,全荡开了,一片汪洋大水,打的岸边劈劈啪啪的响。”让人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立体地感受到了白洋淀的风光。
而写于1949年初的中篇小说《村歌》,反映了冀中平原土改后农民翻身获得土地的喜悦并自发组织互助组的情形。写于1956年的《铁木前传》,说的是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以及他们的下一代九儿和六儿两代人友谊变化的事。远在抗战前,傅老刚和黎老东就结成“亲家”——亲密无间.相互照顾的两家。抗日开始的那年,傅老刚把女儿九儿带了过来,并生活在黎老东的村里。两家人相依为命,而九儿和黎老东家的六儿也在这相依为命中“青梅竹马”,发展起了友情。到抗战结束傅老刚回老家看望临别时,二人已成了真亲家。黎老东在根据地,上改中分到好地,领到二儿子的抚恤粮,又收到在大津做生意的大儿子的现款,生活富裕起来了。他新买了宅子,还忙着发家致富,盼“亲家”早日回来与他合作打好大车,然后去赚钱。这时,越发贫困的傅老刚带着女儿再次来到村里,_二位老友相聚.可黎老东对老友感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最后一次铁木合作中,二人似乎成了“东家和雇工”的关系,于是傅老刚“他叫出女儿来,提起水桶,泼灭了炉灶”,二人多年的友谊宣告破裂。六儿也因他父亲的影响,无心上进。沉迷于赚钱、玩乐,整天和小满儿呆在一起,九儿则积极上进,六儿和九儿也因志向不同,友情(甚至是刚刚发展了一点的爱情)完结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农业合作化初,作者没有像柳青《创业史》那样,通过梁三老汉和梁生宝的父子关系来揭示这种两条道路的斗争对十人们思想的影响,而是从经济状况变化之后铁木二人的友谊悲剧这样一个侧面来写,这是因为作者觉得“进城以后,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因为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我很为这种变化所苦恼”。作者侧重写人情变化,写人生,写内心感受,即从人情与道德角度切入生活,别具一格。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小说中的一个性格复杂的独特人物——小满儿。她美丽、热、大胆、伶俐,却又狡黠、尖刻,乃至有点放荡;她聪明能于却又常常逃避开会、学习,野性难驯;她被人称为“落后的女人”,但内心非常自尊,充满着对幸福的渴求,生命力充盈。这是在那个年代徘徊在人生交叉路口的“圆形人物”。这样丰满复杂形象的成功塑造,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技巧与风格。
茅盾先生曾称赞过孙犁的风格:“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人轻怫。”
孙犁晚年的(斋小说)风格大变,古朴凝重,篇幅极短,且后附“芸斋主人”的议论,蕴含了作者一生的思索和睿智。这位精神田园的执著守望者,在晚年形成了自己崇尚自然之道的美学思想。
下面就来专门谈谈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它写于延安,发表于1945年5月15日《解放日报》副刊。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农村里,有七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里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厂一个叫水生的游击组长回去跟他们的家里人说明白。水生连夜赶回家,到别人家里做了些说服工作,又与妻子话别,第二天便匆匆走了。过了两天,这些青年妇女想去看看参了军的丈夫,给他们捎点衣裳。她们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的马庄去。可部队刚好在前一晚开走了。于是她们回家,路上碰到了一只日本鬼子的大船。她们拼命地逃,鬼子在后面穷追不舍。在她们把小船划进荷花淀里的同时,埋伏在淀里的一支部队给了鬼子迎头痛击,打沉敌船,全歼鬼子。她们这时才发现,原来伏击鬼子,在危急关头救了她们性命的,正是她们想见的新参军的丈夫。战士们完成了任务,又见到了爱人,高高兴兴地带着战利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这年秋天,这群妇女也学会了射击,在冬天配合子弟兵作战。
作品肯定了人民战争,热情歌颂了根据地人民英勇、乐观和自觉的精神。但艺术表现上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可以说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标志着孙犁短篇小说创作的成熟,体现了孙犁小说的鲜明特色。
四、特色
第一,善于运用日常生活画面来展示时代风貌。作者在五千多字的篇幅中,用来写伏击战的只有十分之一的文字,重要笔墨都用来写夫妻话别、探亲遇敌、见到丈夫等场面,但这些平凡的场面却别有深意。如夫妻话别,写的是水生他们报名参军抗日,可作者没将笔墨放到水生他们如何报名的场面上,而是通过水生嫂识大体、顾大局,勇挑家庭重担,支持丈夫参军的举动,写出了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尤其是年轻妇女的崇高品德和革命觉悟。丈夫走了几天后,水生嫂和女伴们想念丈夫,借日去看他们,足见爱之深。而爱得那么深切又能毫无怨言地送自己的丈夫参军,更见民族大义。亲眼见到丈夫的伏击战后,她们说“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这样的“儿女情”,正是对新时代英雄儿女的一曲赞歌。《荷花淀》的续篇《嘱咐》(1946),写的是离家八年的水生回家,只呆了一晚又匆匆与妻子离别的故事。水生嫂的临别嘱托看似夫妻告别的日常画面,写出的却是广大人民的嘱托、历史的嘱托,反映了解放区人民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和殷切希望。孙犁的小说致力于挖掘日常生活画面中解放区劳动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新风貌和高贵品质,“至于那些年轻妇女,我已经屡次声言,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时代精神最闪亮之处被孙犁捕捉到了,显示出他小说的敏锐和深刻。
第二,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这、点是和孙犁的艺术追求分不开的。孙犁不止一次地说过,他很喜欢普希金、梅里美、果戈理、契诃夫、高尔基的作品,“我喜欢他们作品里那股浪漫气息、,诗一样的调子,和对美的追求”(《勤学苦练》),要“表现真善美的极致”。《荷花淀》一开篇,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饱含着诗情画意的风景画,同时也是风俗画。“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女主人公在这美丽的画中,愈见其心灵手巧、勤劳能干。劳动生活也不似往常那般枯燥,而以一种诗意般的描写将劳动的愉快表现得含蓄、优美,作者对于乡下、对于人民的赞美和想念也全在这画里。这是一幅白描的画,但画中分明有诗,一首不露痕迹的“抒情诗”,显得那么浪漫。又如后面的文字:“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L生长去了。”描写于净利落,照实写出却处处弥漫着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展示出一幅解放区安闲宁静的美好生活画面,更激发人们对破坏这种生活的鬼子的痛恨。
第三,善于运用对话和细节描写人物。如写水生嫂和四个年轻妇女想念丈夫却又找借口的那一段:“我不想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我本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虽每人只一句,却活画出了处于战争环境中的一群活泼可爱的青年妇女形象。她们在见到丈夫后回来的路L的那些议论也是如此。孙犁不但善于通过外在的言谈举止塑造人物,而目,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典型细节。例如,当水生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苇眉子划破了手”,内心瞬间剧烈的心理活动,借助手指的震动传达出来。听了丈夫的解释后,她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低着头说出这句话,与仰着头、歪着头、笑着说、撇着嘴说是不同的。它生动地表现了这时的妻子对丈夫那种爱中有怨,怨中有爱的复杂感情和矛盾心理。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对家乡人民话语、动作的熟悉,是作者生活、思想和艺术修养深厚的一种表现。
第四,语言简洁、优美,富于诗情画意。大家常喜欢用“诗的语言”来概括孙犁的作品的语言。孙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并善于运用饱含诗情的笔触来表现它。不论是对话,还是叙述、描写,用的哪怕是最通俗的口语,都能像诗句一样优雅。如几个女人没见到丈夫往回走时,有句这样的话:“可慌(高兴的意思)哩,比什么都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一个“慌”字生动地表现了青年妇女那种既兴高采烈又急不可待的心情,看到了青年们火热的心。而那位女人说到“娶新”时,心里一羞,脸上一红,灵机一动,舌头一卷,忙把吐到嘴边的“媳妇”两字咽下去了,诗境一般地显现了人物心灵深处的一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