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评价

2024-07-11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精选10篇)

1.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一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启动后,我们广大教师要积极参与、努力探索、认真总结经验,创造出有价值的实验成果,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中学生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合格人才。根据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经验,认为新课程比旧课程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具体概括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重视教师的导向作用,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整个语文训练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老师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都完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我教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在讨论亨特在山崖上上下为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作为他的朋友应该怎样帮助他呢?同学们讨论可热烈了:有的说,给他鼓舞勇气,让他树立信心爬上去;有的说,借个长梯把他接下来;有的说,找一根长绳把他拉上去等等。这些想法都是同学们用脑尽心想出来的方法,当然错误的要讲解,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讨论到通过这件事我们受到了什么启发时,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面对困难不要怕,要想方克服。我抓住机会进一步把道理引得深远一些;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就能克服了,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真理。点到为止,这就是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更重视学生的品德、审美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

新课程语文教学抛弃了单纯字、词、名、段意的教学,而把字、词、名、段意的教学渗透到理解课文,发展课文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并受到美的熏陶。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选了《羚羊木雕》《散步》《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使人易懂,意义深刻。从不同侧面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人文精神。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学习中,讨论辨别真、善、美、好、恶、科学与迷信,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价值观。

三、重视达标性内容和终结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更重视形成性和拓展性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人的本领,指人们在从事某种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语言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指人们在从事语文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地讲,所谓语文能力就是在听、说、读、写语文活动中形成的能力,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能力。它关系到信息的传达、知识的吸收、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所以培养这三种基本能力是语文学科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还有文学鉴赏能力、阅读能力和学习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自学语文能力等。新课程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并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发、挖掘潜能。灵活多样的课后练习设置和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解答形式,这就从各方面进行了形成性和拓展性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些能力通过主观性和综合性的测试形式可以反映出来。

四、重视知识的科学传授,更重视学生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

科学地传授知识,当然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但是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收集知识信息和筛选材料并进行整理分类,就较复杂困难。正因为复杂困难,我们才要坚持引导学生做,克服这些困难,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和生活信息、帮助他们写作。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六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就集中体现了要求学生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通过筛选运用资料帮助完成写作知识的综合性训练。这些活动通过教师参与指导、家长的帮助、图书管理员的帮助才收集到这些资料,通过筛选、整理才能完成写作任务。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运用动手、动脑能力和社交能力、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基本能力、科学探索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为学生以后建设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新课程语文改革最突出的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结合、群体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重点提倡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既是教与学的统一,又是一种人际交往,交往论认为只有师生之间的交往而无学生之间的交往的课堂教学,不可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相反会在相当程度上压抑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单向的师生交往,新课程标准则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建立合作小组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措施。“目标一致,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是组成互动小组的原则,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论是自探还是共探,都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设置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新课标语文教学要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去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套中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还有许多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开拓,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这一主题。

参考文献:

李永锋.浅议中学语文教学特点[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2).

2.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二

一、改进教学手段, 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都是三尺讲台, 三寸粉笔, 两袖清风。后来多了一块小黑板、投影器, 配了录音机, 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 但总吃菠菜豆腐会腻的, 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 时间久了, 就索然无味。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 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它几乎无所不包, 无所不容, 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 学生走进多媒体教室, 尝到课件教学的甜头, 容量大, 效率高, 很容易激发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 都激起学生极大的极浓的兴趣, 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 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 激发灵感, 求得最佳创新状态, 淋漓尽致地发挥创新精神。

二、采取现代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 学生乐于创新

教学方法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 或讲授法, 或讨论法, 或练习法, 或点拨法, 或读书笔记法, 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运用多媒体, 不仅一节课就完成了教学重点, 而且让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 眼看林冲等人物的画面介绍, 头脑中想象双方矛盾冲突, 兴趣盎然, 思维灵活, 不断创新。只有教学方法不断更新, 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敢于突破传统教学 方法

长此以往, 教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围绕教师转的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习惯性地配合与适应教师的教学工作, 从而在被动学习中逐渐丧失主动性, 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形成极大的阻力。素质教育下, 中学语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应当转变观念, 改进方法,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策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完整、独立的发展个体, 他们在兴趣、爱好、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 所谓“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语文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个性, 而且要培养具有个性的人,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使语文教学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把教学过程建立成师生来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使教学成为课程的创新和开发过程, 使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体, 使课堂成为在交流合作、注重获取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地方。

四、改进教学方法, 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是注射器, 学生是接收容器, 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 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却苍白无力, 教师一时口舌快活, 而学生却“雾里看花”。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于漪语) 。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采用灵活的教法, 引导学生创新。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教师不仅仅是传播者, 而且还是模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另外,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 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 敢于“冒险”, 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 自然而然会使学生大惑不解, 这样, 就有效地启发学生研究课文, 不仅很快掌握教学内容, 而且从教师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的成分, 萌发创新的欲望。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 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 可见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质疑解疑, 鼓励学生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 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 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不仅限制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 更压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心存疑虑时, 正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时机, 教师应“相机诱导”。

(三)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 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创新精神包括敢于否定、大胆怀疑批判的精 神, 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

摘要:语文教师要承前启后, 展望未来, 与时俱进, 坚持学习研究, 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 勇于挑起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赋予的重任, 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浅论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篇三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教学活动及其成果更为理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究竟由谁来担当评价的主体呢?根据教学活动的要求以及现代教学评价的特点,一般来说,评价主体应能实现下列任务:1、能亲自参加教学活动并能对其目标的完成与否直接起作用的。2、能对教学活动的结果直接承担责任的。3、能根据评价结果,就教学活动的改善及时采取某些对策的。当然,还应拥有办学的决策权,能为办学创造各种条件的。根据上述要求,可以看出,能够直接成为评价主体的是: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以及教育行政机构。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多元化评价及其原则

多元教学评价90年代以来已成为美国教学评价发展的方向,并开始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校学科领域,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的重要策略。美国教育界希望通过多元教学评价来推进教学改革,强调多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情景,即致力于整体性评价,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从中得到启发并参照杭州市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标准,制定的评价原则为: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是被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的主体、自主评价的主体。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差异,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增强其自主评价的积极性。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评价应有的价值取向。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对他们的评价也应是全方位的。教师应以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因素、努力程度和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是同一个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这些差异,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而不是看重他们是否都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标准。

4、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并及时反馈评价信息,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水平准确定位,以指引学生发挥优势、克服弱点,为达到发展目标而作不懈的努力。

5、激发学生内在评价的需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变贬损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以克服因评价而带来的“消极效应”。并以不断的“激励性评价”唤醒学生“我要评价”的意识。

二、评价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以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我们尝试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将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的接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等的考查。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制定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试行)由情感态度、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三项内容组成。(1)情感态度(平时成绩):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时,采用基准分上加分或扣分的方法。合格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95%左右。对于评定为“待评”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对于在学期结束前有明显改进的,可重新评定。(2)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部分。(3)技能技巧:采用作品式评价。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基本技能评价(平时作业)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期末综合作业)。基本技能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可根据教材中各分册的相关内容来确定。由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学进度,在平时及期末进行评价。

三、实作评价是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

4.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四

[作者] 蒲雪雁

[内容]

。进行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可分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着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道德品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政治思想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中学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与政治思想及美育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5.浅论中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五

摘要:对于所有的当代中国国民而言,对于良好的健康状况的客观需求都是具有首要性意义的,随着我国普通初级和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不断建构与完备,考虑到我国初级中学开展田径相项目的客观实际,兼顾国家寻找后备性田径运动人才的客观需求,我们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基本人文关怀理念,同时也为了充分地促进广大学生个体的综合自身素质的协调发展,我们将在本文中针对我国中学在田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客观问题展开一个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中学 田径教学 问题论述

当今时代,随着以国际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代表的世界性竞技体育赛事制度的日益发展完善,世界各国有关领域的一线研究人员日益展开了有关如何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迅速成长成才的专项性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随着全球化世界发展浪潮的深化演进,竞技体育实力的竞争已经日渐成为国家之间进行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体现指标。新中国成立五十余年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已经雄辩地表明:就田径类运动项目而言,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往往能够在比较小的年龄阶段就能够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级别的赛事上获得比较耀眼的优异成绩,但是他们中有很大数量比例的个体对象往往在成年以后很少能够取得与之前获取的成绩相较而言同样耀眼的成绩,这一现象在事实层面上充分暴露了我国基础阶段田径类运动项目在训练环节中所存在的客观问题,接下来,笔者结合对这一问题的前在考量,简要地论述一下,我国现阶段的中学田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田径教学训练活动的综合化层级较低

要想迅速而有效地提升一个运动员的综合性竞技能力,那么,就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运动员个体的训练过程的综合化程度水平,现下阶段,我国中学田径运动水平不高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关学生的日常化训练流程的综合化不高所引致的,比如,我们现下阶段对中学在校年龄阶段的广大学生所开展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路径具有较为鲜明的简化性特征,致使很多从事田径运动项目的中学生个体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顺境中洋洋得意,居功自傲,在逆境中垂头丧气,破罐破摔,以至于出现情绪状态直接影响训练结果走向的不利结果。与此同时,为数繁多的一线中学体育教师缺乏与自身所教授的田径项目运动员学生个体之间在心理接受层面和情感层面的交流,这里也就要求我们的相关体育教师个体时刻关注自己所带教学生个体的训练与生活动态,依据其具体的生理和心理指标特征,时刻调整他们的训练计划,以此来促进训练实际效果的大幅有效提升。

二、田径教学训练活动缺乏理论指引

现下阶段,我国暂时还不具备权威而系统的适用于青少年年龄阶段的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教学规范性大纲以及指引性教材。这里所导致的一个直接性的客观后果就是我们的一线体育教师在为每一位具体的运动员学生个体在制定训练实施计划的时候会感到一定程度的茫然无措,无法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详尽训练计划,有鉴于如上所述的客观实际条件,在很大的导向性程度倾向之上,我们的为数繁多的一线体育教师采用了退而求其次策略,直接简单粗暴地根据根据各种田径比赛的实际比赛技能需要制定自身所带的运动员的实践训练计划,在表现十足的功利性价值取向目标的同时,也在很大的实际程度上扼杀了有关运动员个体的运动员生涯的个性化发展走向。

现下阶段,虽然我国以竞技应用目标为价值取向的中学田径项目教学实践行为价值取向正在发生着较为深刻的转变,但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模式依然为能良好而充分地遵循素质教育的宏观设计以及以人为本的社会化客观人文情怀,我们的中学田径项目教学实践活动依然在中考和高考色双重叠加的升学压力的作用之下保留着它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所以,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之下,我们的中学田径项目一线教师要切实地转变自身的实践性的教学理念,破除功利性,回归到教育事业本该具有的唯素质论和以人为本的宏观场域上来。

三、“一刀切”式的教学训练模式

我国当前的中学体育科目的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的客观影响,中学一线体育教师人员配备数额往往有所缺欠,这就导致了一些比较严重的客观影响后果,受到田径体育运动项目在教学活动时间、教学所需体育运动器材以及场地占用客观情形的限制,为数繁多的一线中学体育教师往往会在同一个时间点统一安排一个班的所有学生开展相同的训练科目,从而极其严重地男、女学生之间在其自身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育状况方面的客观差异,我们为男、女学安排相同的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实践流程中的负荷强度,如果比照严格的体育运动科学的有关结论,这是一种极其缺乏客观科学性的安排方式。根据当下阶段我国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阶段性发育特征,考虑到男、女生个体在青春发育期所具有的特殊性生理发育特征,对他们实行彼此有所差别的训练科目安排以及负荷预期。

结束语:

基于所有的当代中国国民的自身利益视角出发,对于良好的健康状况的客观需求都是具有首要性意义的,随着我国普通初级和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不断建构与完备,考虑到我国初级中学开展田径相项目的客观实际,兼顾国家寻找后备性田径运动人才的客观需求,我们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基本人文关怀理念,同时也为了充分地促进广大学生个体的综合自身素质的协调发展,我们在本文中针对我国中学在田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客观问题展开了一个初步的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三个比较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不同方面来展开,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的如上论述能够具有比较充分的现实性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6.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篇六

其次,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课程的设置上讲,环境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指出,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进而提出“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决定着个人的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课程的丰富的、全面的、生气勃勃的,个人就可能拥有广博的精神世界、美好高尚的修养和情操,相反,贫乏的、狭隘的、沉闷呆板的课程只能使个人的发展带上畸形片面的色彩”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忽略了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教育,片面强调考试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中指出,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环境教育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学生对人类自身生存境况的了解,培养他们全面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成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缺失

虽然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天然的环境教育的功能,又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历史教学的环境教育功能却没有发挥出来。究其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课程目标中环境教育的缺失。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如前所述,环境教育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不管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还是今天的课程标准,都没有将环境教育纳入课程目标中。致使教师在确定具有的教学目标时,难以融入环境教育的内容,忽略的环境教育。新课程标准下,有部分课文加入了环境教育的内容,比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探究学习总结”中插入了一幅图片――“机器时代的‘享受’”,并提供相应材料,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是一些有益的改变。但这些知识点散落在教材中,难以达到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等要求。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缺失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2、应试模式下的环境教育无足轻重。

环境教育是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但当它游离于考试范围之外时,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新课改下,教师被要求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任何一个教育应该做的。但教师们同时要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升学率成为衡量教师教学的最直接、最容易量化的标准。在教学任务繁重的中学历史课堂中,当环境教育脱离考试时,教师宁可舍弃这一较高的`情感教育的要求而追求最直接的考试目标。这是应试模式下环境教育的一个尴尬处境。

3、教师环境教育意识的缺失。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如果自身缺乏一定的环境素养,也很难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而目前的状况是,很多教师在自己的学生时代,很少接触到环境教育的内容,工作以后也鲜有涉足。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意识、环境素养的不足,以致于即使教师有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也会因为无法制定切实的环境教育目标,挖掘隐含的环保知识等原因,而无法设计、组织和开展环境教育。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好的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呢?针对以上总结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将环境教育融入课程与教学目标之中。

历史学科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所反映的是人类发展进程的方方面面,涉及的是多个领域。因此,历史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将环境教育融入历史课程的编写,是历史课程综合化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项。环境教育融入历史课程,可以采取多种类型。(历史教学论文 )但不论采取哪一种类型,都必须符合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将环境教育作为一个体系贯穿于历史教学中。这样做,可以加深历史与环境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深化历史教学的内涵,体现出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历史课程目标的制定者、历史教材的编写者给予高度重视,并在课标与教材的编写上潜心钻研。

2、将环境教育纳入历史教学评价之中。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将环境教育纳入历史教学的评价,主要指后一个环节。具有包括考试、探究性学习成果等。在目前不能改变应试模式的情况下,将环境教育纳入各类考试之中,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应试的环境教育往往会流于形式,因此平时的各类测试以及涉及环境教育的探究性学习,将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各个学校历史教学中能够开设相应的活动,环境教育的成效将会特别显著。

3、培养和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

从课程到教学,再到评价,所有步骤的实施都有赖于教师。教师缺乏足够的环境教育意识,上位的工作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培养和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是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关键。如何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当然还得依赖于教育――对教育从业者的教育。其中,一类人群是师范院校学生。师范院校应当将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必修或选修课,如同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技能等,以保证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发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达到足以胜任环境教育的能力。另一类则是在职教师。虽然不可能要求在职教师像在校大学生一样,参加完整的课程,对环境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但也可以参加相应的培训,提高自身素养,做到有能力完成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

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够真正地将环境教育实施在历史教学中。希望这些简单的思考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引起更多历史教育的同行对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朱秋叶,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学苑教育 (14)

2、杨秋梅、林凯,试论历史教学与环境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 (5)

3、钟启泉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7.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七

一、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中学历史教师自身的水平亟待提高。

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尽管如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知难而上,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

(二)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

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应该体现在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结论进行重新审视,创设全新情境,从而把握历史真正的内涵,使之变得鲜活。

(三)中学历史教师要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

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相反,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能力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

二、在历史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秘密,自己的一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趣味的小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倾注着自己的热情和精力。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自己的个性被抹平了,创造力就不易被激发出来。缺少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也就不可能有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没有人才,在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就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这是教学的永恒追求。创造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培养出来,近期历史教材的改编和中考、会考的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考试仍在进行,但难度大大降低,题型的变化也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在历史教学中就一改过去的那种以讲为主、以记为辅的教学方法,代之以讨论为主、并辅之以辩论、归纳的教学方法,同时大胆删去一部分内容,每课进行一、两个重点标题的讨论。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教师作适当引导,或帮助学生查找一部分资料。最初的几节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并帮助他们寻找疑点,并制定相应的鼓励和轻微“惩罚”措施(如,唱歌、讲故事、朗诵诗歌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较特别的问题进行探究,时间一长,学生就慢慢形成一种寻找疑点和进行答疑的基本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创新意识,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奠定基础。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本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这样说了以后,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学生发现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1.用人多疑,不会招贤;2.事无大小,亲自过问;3.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等创新教育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创新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更完善。

四、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教育论文,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进行表达,甚至用手工制作、排练的短剧或小品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为让学生对史实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课后我安排了一次精彩的讲成语故事的比赛。在讲商鞅变法时,为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过程有所了解,我安排学生课后排练了一段商鞅与公子虔、公孙贾辩论的历史短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和热情程度我知道了这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

8.浅论中学语文“沉浸式”视听教学 篇八

一、自然式沉浸

自然式沉浸,即学生直接被教材吸引而进入沉浸状态。充分利用文本本身的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地走近文本,激发学生高涨的阅读兴趣,以达到读书至于沉浸的境地,应该是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因此我借鉴典范课文,确定倾听要求,进行理解性听力训练。利用有感情的朗读进行听力训练,以读促听。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尤其是一些内容深刻、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散文、诗歌,更是朗读的好材料。文字的静默无声,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天然的隔阂,语言的声情并茂就有利于沟通。教师应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美读,用细腻、优美的语言,以及富有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引领学生感受事物的声光色彩,人情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直接走进文本,主动构建意义,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听力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需要去感染、去引发,情感是学生由认识向行动转化的“中介式”纽带。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演说,定能拨动学生听的心弦,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情激情和“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技能的学习。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也是”以声传情“感染学生的过程,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光感情的火焰被点燃,同时很快集中了注意力,进入课文情境,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无疑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增强了语音的辨识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

语文教育的人格塑造重在熏陶、感染。它可能催人泪下,使人的灵魂得以净化;它可能震撼人心,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也可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例如:在教<<再别康桥>>时,设计了如下朗读环节:

(1)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徐志摩同时代作品来知人论世,感受老人内心世界。(2)学生带着想象,听教师用心用情地配乐朗读,来感悟诗之画、诗中情。在这一环节之后,学生提出了作者离别之情与其他诗歌不一样的疑惑。(3)学生各自配乐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感知,之后选择印象最深刻的语句,运用多种感官对作品进行赏析,将所得记录在读书卡上。(4)交流赏析心得,理解作者离别之情是什么。(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感受作者徐志摩的这首诗歌以诗人自由的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和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

二、情境式沉浸

情境式沉浸,则是因情境感染而进入沉浸状态。由各种手段、各种方式成功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生动具体的体验,激发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活动,点燃学生灵魂深处的智慧火花。

1.学生们喜欢听故事。兴趣可以引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故事的语境、上下文、情节中,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而理解则是激发、维持兴趣的基础。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头脑空空地进入课堂进行学习的。为了听懂故事的内容,学生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听。理解会给学生带来满足感、成就感,学生就会有兴趣进一步提高理解故事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故事本质上具有兴趣和价值两个特点。在课堂上听、讲故事是分享社会经验的体验。对于欢乐、悲哀、兴奋或期待,故事会引起师生们产生可以共享的回应。学生在构建欣赏、自信的心理特征的同时,社会意识和情感意识都得到发展。故事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激励性、挑战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体验文化和语言,熟悉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建立良好的语感。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倾听兴趣。

2.播放优秀影视作品。学校购买了中外经典影片百部,定期向学生播放。教师根据作品的语言风格,将作品分为幽默类、抒情类、含蓄类、典雅类等,让学生培养对各种语言的感受理解能力。

3.选听各种类型的优秀文艺作品,将相声、小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精品引入课堂,感受汉语的幽默、丰富、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语文听力。听过之后,模仿片断,布置学生写听后感。学生为了准确地模仿和深入地写作,就要对听得不清或不理解的部分回憶或提问,如此以来,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听力。

三、激励式沉浸

激励式沉浸,是受到挑战、竞争、褒扬等的激励而进入沉浸状态。学习任务富于挑战性,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挑战性、竞争型的各项活动中去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积极和及时地鼓励等,会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成就感的推动下,沉浸于语文学习。

1.让学生反复听一些童谣,饶口令,并养成随手记下来的习惯,看哪个学生记得最好,并及时鼓励,谈谈能记下来的经验。

2.依照电视综艺节目中进行接力听记比赛,这种活动就在教室里的座位上进行,每一行为一组,发给第一个同学写有一句话的字条。在有限的时间内次第传话。第一个传话者和最后接话的语句误差最少为胜利组。这个活动既要求说话者要说清楚,听话者要听清楚,传话者吐字要清晰,语音要恰当。听话者还要记清说话内容。

3.组织诗词吟诵活动

我们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了诗歌朗诵大赛、诗词吟唱大赛、当代优秀歌曲歌词朗读大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听力,培养了美感,增强了素质。

“沉浸式”语文教学视听训练的目的,在于探寻适当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让学生把教与学的过程融于生活娱乐之中,从而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心的学习渴望,在沉浸的语言环境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达到“沉浸”式语文学习的理想境界。

通过一系列的视听训练,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1.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记忆能力,培养了观察能力。

2.提高概括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培养了交际能力。

3.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增强了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5.丰富了学生表达的词汇。

9.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九

由于我国煤矿企业的地域比较分散、工程环节繁琐、信息源多样造成我国的煤矿企业管理手段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在现代煤矿企业生产中,带式输送机的控制系统对煤炭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所介绍的采用计算机串行的通信技术实现了带式传送机的稳定安全协调工作,这样能够达到提高煤矿企业煤炭产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我国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现状

为了减少煤矿瓦斯爆炸的发生,我国煤矿全面采用监控报警系统,实践表明,安全监控系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设计不断被创新研究,地面单微机监控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化检测的连网监控,通过环境检测、生产监控、中心站软件的设计这几个系统结构,促成了煤矿监控系统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在我国很多地区,随着矿井开采强度的加大,瓦斯含量小的煤层越来越少,局域网络的运用虽然能检测煤矿开采区的各个位置,提供完备的安全信息监管功能,却不能完善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配套使用的其他安全装备,例如温度、井下运输、压力监测以及通信等设备,现有的设备不仅功能落后,而且严重老化,这也影响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必须提高对煤矿瓦斯监控报警的设计。

10.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十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为中学语文人文精神的提升奠定了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利用传统文化特别是课本中的文言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是当今中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放在首位的是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高尚情感和精神品格,常常表现在许多爱国诗人、文人的作品之中。忧患是表,爱国是本,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正是爱国爱民的爱国精神。教师应该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忧患爱国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提升教师的文言文素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更加具有艺术特性。通常而言,教师自身人文素养不高,是制约语文人文教育改进提高的瓶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主导者,去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和独创冲动。实现这一要求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应该充分理解文言文中作者要表达的爱国精神的实质性内容,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比如,在讲授杜甫《春望》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应当了解,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一直坚守着“仕不可不弘毅”的传统的士人精神。而“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使得他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患,并以安定国家为己任。因此,当国家危乱的时候,他会“济时敢爱死”,立志“再使风俗纯”。教师只有在这样深刻理解作者爱国意识的前提下,才能明白杜甫与三春花、鸟移情共感的人文背景,感动自己,从而引导学生领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惊心动魄,凄呛销魂。而在讲授这一文本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诗句,体会作者既因国事而忧,亦为国事而乐的完整爱国情怀。在古文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一切教学活动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一旦缺乏对人文精神的体悟,教师的教学就会常常易带匠气,难以迸发出创造的激情,也无从感染学生,领会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包括知识的积累程度、审美的感受力度、创造力的提升程度等,加强文言文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2.在文言文中培养学生的忧患爱国意识

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许多篇章,高扬着古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这是伟大人格凝聚的结晶,理应为当代青少年学习和继承。教师应积极开发文言文中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爱国和悯民的人文情怀教育。《离骚》中,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甚至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换取“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唯不辱使命》中,唐唯义正言辞,力退强敌;《五人墓碑记》中,民众视死如归,勇于赴死,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悯缅民众的人格力量,正是我们人文精神教育需要的范本,也是用来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最好的精神食粮。

但是,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等人文精神教育的同时,务必要防止走进以下误区。首先,不能只讲“人文精神”,忽视文本。新课标在“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基本要求外,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部分教师在理解上走向极端,从过去单纯追求文白对译,直接走向只讲人文,不讲文本。文言文教学成了道德宣讲的论坛,教师越姐代厄地进行传统美德说教;其次,不能要求学生全盘接受,不加引导。古诗文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但也包含着文化的糟粕。如《陋室铭》中,既宣扬了洁身自好、不与世俗流化的高尚人格精神,也包含着随遇而安、躲避尘世的消极思想。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情感的流露,文言文教学必须有利于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最后,不能只是鼓励,缺乏指导。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重视人性化教学,许多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只是一味鼓励,缺乏必要的指导。只看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而忘了教师才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比如,对于学生在理解古诗文时,只关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蹲空对月”的纵情,而忽略诗文背后蕴涵着的对人生的沉重思考,教师不能忽略正确引导。”

3.文言文中培养忧患爱国意识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通过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忧患爱国意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相对稳定的内在人格和气质修养,这正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这样的一种人文素质,与语文素质要求是交融并生的。因此,忧患爱国意识等人文精神的传承发扬,必须与文言文教学听、读、说、写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才能深入人心,内化为人格。

3.1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在文言文中,有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可作为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素材。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吟读、细致体悟,并以作者挚热的情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汉语由于是单音字、双音节词为主,能工整的对仗,有平仄声调,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在诗词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反复体会语言的美。同时,结合课文讲古今语言巨匠们锤炼字句的佳话,如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爱。

3.2阅读分析能力培养。在文言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它自然成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如《沁园春·雪》一文,可以抓住作者对“长城”、“大河”、“群山”、“高原”、“千里”等崇高伟大形象的描写,借助关键动词如“舞”、“弛”等,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雄壮磅礴之美,为生在“江山如此多娇”的祖国自豪骄傲。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美感,又让学生自然生出热爱祖国的感情。让他们在感奋中激发爱国、爱民、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从而培养人文品格。

3.3作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章,往往是检验学生人文品格最直观的途径。而写作训练,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首先,应帮助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和分析事物,确立爱国爱民的基调;其次,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从文言文中分析出一些爱国爱民的健康主题,引导学生创作;最后,在作文评改中,可以鼓励学生爱国爱民的思想,而不应只着眼于对语言文字的片面追求。

上一篇:中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方案下一篇:餐饮安全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