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作文我

2024-08-12

一年级作文我(共15篇)

1.一年级作文我 篇一

谁,都有自己最敬佩的人。我敬佩我的爸爸,我的姐姐,我的老师……但我最敬佩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善良和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我的妈妈很善良,记得有一次,妈妈和我到街上买衣服,正走在路上,妈妈看见有一位老爷爷的眼睛瞎了,还坐在一张小破车上,到处讨钱。妈妈拿出20元钱,正准备放进去时,我拉住了妈妈,说:“捐几元就行了。”可妈妈说:“你别那么小气,人家是个老人,并且眼睛都看不见了。捐一点钱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你没听过一句话‘助人助己’吗?”我听了之后很惭愧。

我的妈妈不但善良,而且还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妈妈告诉我一些关于妈妈小时候的故事。记得妈妈说过:妈妈小时候,读书成绩非常好,常常拿奖状。妈妈读到初一就没有再读书了。因为家里生活条件差,所以外公不让妈妈读书。妈妈在家中排老二,成绩却是最好的。妈妈不想放弃学业,就外出打工,那是妈妈才12岁。可外公不准妈妈去,妈妈只好晚上偷偷在晚上溜出去了。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妈妈也赚了一些钱。妈妈赚了钱,又回来继续读书。可才读了几个月,外公就把妈妈赚的钱拿去了,因为外公没钱买酒,可身上没有钱,所以,外公就拿这些钱去买酒喝。妈妈经常去劝外公,可外公还是不停。但勤奋的妈妈,并没有这样就放弃了。妈妈经常跑到以前的学校里,同学们在里面读,她就在外面读。不管下雨,不管下雪。她终于读完了初二。外公让妈妈不要再读了,就每天让他做活。哎!今日,妈妈告诉我,不管怎样,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她一定会供我读完的。

我敬佩我的妈妈,敬佩她的坚持不懈,敬佩她用往直前的精神。

2.一年级作文我 篇二

一、充分利用教材, 拓展文本内容

低年级教材较为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每篇课文都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一次丰富的积累, 学生乐于接受而且易于接受, 趣高情浓。例如学完识字1和《秋天的图画》后, 既有词的积累, 又有景的描绘。阅读课后《秋天》一文, 再联系到实际当中, 我们所看到的秋天景色, 学生通过景文的结合, 自然创造出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 如果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学生的笔就流畅起来。再如学习了《蓝色的树叶》一文, 老师拓展文本训练, 你想对文中的林园园说些什么?学生马上议论纷纷, 有的说林园园真小气;有的说林园园应与同桌互帮互助等, 接着教师因势利导, 问学生同学之间应该怎样做才对?孩子们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最后总结出:同学之间应该互帮互助, 互相关心爱护、称赞对方。最后, 教师出示第三个问题, 举出同学之间的一件互相关心、帮助爱护的例子来说一说, 然后写下来。这时候, 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身边的好人好事, 使学生在文本与生活找到了一个紧密的结合点, 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

二、激读促想, 拓展思维的空间

想象是将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如根据圆的外形特征进行想象, 可以想到皎洁的满月、明亮的眼睛、高高的石拱桥、地动仪、圆周率等等。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教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象, 可以帮助学生透过文本的学习、图画的观察联想、情境设置、童话创造等, 营造写作氛围, 让学生想说想写。

一是抓住文本的空白启发想象。低年级的教材中童话故事占了很大的比例, 就其语言内容、形式不仅让学生充满兴趣, 而且童话故事中还存在了很大的想象空间。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又乐于想象的特点。教学时我因文而设, 有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如在《我要的是葫芦》一文学后, 设问: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 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他, 你会怎么做?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讨论、交流, 体会自己生活中真实体验, 联想出种葫芦的人的沮丧与懊悔。如果你是他, 你会怎样做?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 我才不会像那个那样, 只看着葫芦而不给葫芦浇水、治虫、施肥。我会……角色的转换给课文创造出新的情境与意境, 启发学生的想象,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再如《假如》一文, 诗歌中前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假设, 而把第四节留给了我们,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们会做出些什么?老师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一画, 说一说。孩子们兴趣盎然, 齐刷刷地动起笔来, 有的画出了一只白鸽, 为台湾的小朋友送去了想念;有的画了对耳朵, 送给了爷爷, 让爷爷的耳朵不再失聪等等。友情、亲情, 小爱、大爱在孩子的言语里言无不尽, 激发了写的动机。

二是美读与欣赏中激情畅想。美读是一种语感的积累, 在读中感受文字美好的情境, 体会情境的至情至境, 才能促动内心的情感, 也放飞了学生的想象。例如《我们成功了》一文, 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瞬间人们激动、兴奋、令人疯狂的喜悦, 教师是无法传递给学生的。如何带领学生体验当时的心境, 想象当时的场面呢?我带领着学生美读课文, 让学生一遍一遍地用心用情地读, 边读边放飞自己的思绪去想象当时的场面。特别是这么几句,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欢呼、呐喊、兴奋, 就在学生的美读中体会出来了, 欣赏与感受到场面文章就是这么描绘, 人、声、景的交融, 唤起共鸣。以读促想, 以读代写, 让孩子在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 说说自己的感受。于是一句句带着童真童趣的话语便洋溢出来了。有说我仿佛看到了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有说我仿佛听到了人们的歌声与欢笑声……

三、创设氛围, 说故事、写故事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讲实话、谈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二年级的识字8里的有四个神话故事, 《后弈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学生在电视剧、动画片里已初步涉及过, 一读到这些词学生就手舞足蹈, 特别想表达。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显得十分激动, 教师要趁着学生说得兴致, 因势利导在旁边当针当线串学生的语言, 导之有向、归纳、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与大家说一说, 再试着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说的写下来, 一篇简易的神话小故事就轻而易举地跃于纸上了。

“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是写作教学本真的指向, 坚持这样的教学实践, 就是要倡导学生写真话、写实话, 写爱写爱说的话, 尊重孩子的本真与个性。在低年级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也经常发现有些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喜欢替代学生的思维, 要求作文开头“今天, 天空万里无云”, 结尾“今天, 我过得很开心”, 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个作文模式, 但不久后便对作文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在低年级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心中要学会等待, 关注孩子作文的起步与成长, 鼓励孩子大胆说出来, 认真写下来, 让孩子快乐地迈出作文第一步。

钱梦龙老师曾说:“创造往往以摹仿为先行, 而摹仿又必须以创造为目标。”童真带给低年级学生直言、畅言的天性, 也带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学中畅言, 在畅言中想象、借助文本, 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语感, 我们要鼓励创见, 为提笔写作文开辟了一条通天大道。

摘要:低年级作文是学生写作的开始, 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语文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情特点, 重视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 充分利用教材, 拓展文本内容, 拓展思维的空间, 创设氛围,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说故事、写故事,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迈出写作的第一步。

3.四年级:我敬佩的一个人 篇三

外公今年65岁,瘦瘦的身材,背有点驼,头发已经花白了。

每个星期天,我都会跟着爸爸妈妈去看外公。外公家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小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每次去外公家,我都会沿着那条旧石板搭成的有些陡峭的小路,走到小溪边去玩耍。一天,我去小溪时,发现有一些石板松动了,踩上去会摇晃。今年雨水特别多,一些石板上冒出了许多青苔,我看到附近的人走下去洗菜时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滑倒。

我在小溪边玩了一会儿,准备走回家时,发现外公正弯着腰在那条有些陡峭的石板小路上忙碌着。我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原来外公在检查石板的松动情况呢!检查好后,外公走到小溪边,弯下腰搬起一块非常厚实而且表面很平整的大石块,慢慢地直起腰往石板小路走去。石块很重,外公两手紧紧地托着石块的两头,抵着肚子。因为太用力,走了一小段路后,外公的脸涨红了,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石块也有点向下滑,但他咬紧牙关,借助腿向上的力量调整好石块继续挪动脚步。终于到了,放下石块后,外公吁了一口气,顾不上擦擦额头的汗珠,又继续忙碌起来。外公蹲下身子,不断调整着石块的位置,使它更平稳,再用土把石块周围的缝隙填实。填好后,外公还在石块上用力踩几下,看看是否还有松动。确定没有松动后,外公再去检查下一块。有时候石块放不稳,外公要用锄头挖一个坑,把石块埋一大半到坑里,再用泥土把四周夯实;有时候石块容易往下滑,外公就在石块的下方钉上两个短木桩……石板一块块在被修复,外公的脸上也流下了一滴滴汗水。夕阳的余晖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闪烁着迷离的光彩……

看到这儿,我突然想到外公的身体状况。前年外公得了胃癌,当时医生说情况十分凶险,很可能熬不过这一关。但是外公凭借着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熬过了一次大手术和八次化疗,顽强地战胜了病魔,连医生都惊叹了!生病的外公瘦得厉害,脸色也很不好。想到这里,我赶紧跑过去说:“外公,快别干了,这么多人走过这里,都没有修这条小路,您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要修呢?”外公喘了喘气,笑着说:“恬恬,那可能是别人还没有想到吧,反正我有空,修一修,大家走路就不用提心吊胆了。”听了外公的话,我深深地被打动了,也弯下腰,帮着刮掉石板上的青苔,填一填土。在我和外公的努力下,小路变得安全了。我们祖孙俩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小溪听了,唱着歌流得更欢了……

此后,每当我看到附近的人很轻松地来往于这条小路时,每当我听到人们的欢笑声回荡在小溪上空时,我就会想到我的外公,一个手中只能干小事心中却有大爱的老人。

老师点评:

于生活中的细微小事入手,刻画出一位朴实的老人的品质。小作者独具慧眼,用这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外公与己方便更是与人方便的举动中蕴含的人物品质。与此同时,以石板小路作为线索,文路清晰,行文自然。文章开头和结尾用环境描写相呼应渲染,文中大量的动作描写更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形象。

要求: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需要向大家介绍自己最敬佩的人,写清敬佩他(她)的原因,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表现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快乐导航:

敬佩是一种从心底里油然而生的感情,这种感情产生的基础是人物身上优秀的品质带给你的感动、震撼,或是情不自禁为其“点赞”的冲动。是什么触动了你这些感情的喷发,肯定是他(她)所做的事,可能是长期坚持的大事,也可能是信手而为的小事……总之,都是生活中的实在事。我们以事亮德,以事写人,就能让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词语加油站:

一身正气 无所畏惧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顶天立地

正直无私 表里如一 无私奉献 谦虚谨慎 襟怀坦白

句子加油站:

你用粗糙的手为孩子们支起课桌,你用宽厚的背为孩子们挡住风雨,你的爱像种子一样撒进孩子们的心里,它将滋润出无数颗爱心温暖他们的一生,温暖他们周围的每一个人。

4.我不怕一年级叙事作文 篇四

从上小学到现在,我已经很放心了。整个暑假我都很担心到底小学识怎样的呢?有没有玩具呢?是不是跟幼儿园一样有老师看着,管着吃饭呢?有没有幼儿园的同学跟我一个班呢?最害怕的就是要学习什么呢?我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又不会字。真的很害怕!

但是现在我一点都不怕的,原来小学比幼儿园还要好玩还要自由。虽然只认识何嘉桐,但是我还认识的更多的`朋友。不过我还不认识他们的名字,但是已经很熟悉了。我们还组成了三兄弟,一下课就一起玩自己发明的游戏打僵尸,真的很开心。

还有就是我可以学到很多的本领,现在我已经认识了17个拼音了。真的很厉害。不用妈妈提醒我都会顺利的读出来。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棒。还有谢老师一点都不可怕,而且还整天笑呢。妈妈你知道吗?我坐第一排,所以看老师更清楚,如果谢老师教的拼音小朋友能读出来谢老师就会笑!但是如果不会读,谢老师就不笑了,而且还很严肃。我还是喜欢谢老师笑,所以我一定要认真的读,下次问到我一定能够顺利的都读出来。

5.爱我中华一年级作文 篇五

今天,当尖厉的防空警报划过杭州的天空时,我的眼睛湿润了。1937年的昨天,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攻入东北三省,将驻守在东北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一道强而有力的命令,迫使军队放弃东北,无数的东北人民沦为亡国奴,甚至失去了生命。

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当第一枚我国制造的人造卫星上天时,当《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时,中国便跨入了一个强大的新时代。中国的科技突飞猛进,青藏铁路顺利完工,各种人造卫星相继发射成功,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上海世博会即将拉开帷幕,还有顺利进行的探月工程·····每一次成功,都标志着中国已经是个世界强国了,日本人眼中的“熟睡的雄狮”现在站起来了,也不再畏惧任何挑衅与侵略。中国仍然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欧美发达国家强大,但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勿忘国耻,发奋图强,中国的强大是靠着几代人的牺牲和努力,让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长大为国争光。

6.做我介绍作文一年级 篇六

我眼睛不大,嘴巴也不大,耳朵可不小,几十米以外的声音都能听到。我这个人特别讲卫生,穿衣服、吃东西,干什么都得干干净净才行。我学习态度可认真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按时完成。

我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非常挑食,不爱吃主食,只爱吃蔬菜。

八岁的人啦,妈妈还说我身体像根火柴棍。

妈妈可伤神了,这也是我身体不强壮,长得矮小精瘦的原因吧!

7.我知道一种信仰 篇七

我知道一头老牛。风梳理着它弓驼的背脊, 原本结实的肌肉已被岁月蚀得消瘦。细细的牛尾摇曳着它终生不悔的耕耘和即使死去也矢志不渝的收获。它自然知道这块地对已不能进食的它意味着什么, 它最后一次走过去, 低低的牛头吻着那有着原始芳香的泥土。忽地, 明丽的清风托出悲壮的画面。它低低地垂着头, 安详地合上了浑浊的眼睛———它没有损毁它勤奋的使命。

我知道一只凤凰。风炫耀着它俏丽的身姿, 身上绚烂的羽毛被烈火烧焦。彩虹似的凤尾毫不顾惜地扫向熊熊的火焰, 扫出它奋不顾身的圣洁。它自然知道这火对已全身烧伤的它意味着什么, 它最后一次飞进去, 无力的身躯投入到无边的火海, 刹那间翻腾的烈火燃出生命的烈焰。它舞动着美丽的头, 宽慰地闭上了眼睛———它对得起凤凰的威名。

我知道一粒火种。风帮它展开艳丽的姿容, 浑身跳跃着燃烧的天性。它流着热泪歌颂光明, 它相信短暂的永恒。它自然知道这一瞬间的灿烂意味着什么, 它最后一次爆起灯花, 红亮的生命无悔地映着夜空, 那是它在祈祷成为星星。它收拢了灰烬。消散了轻烟———它的一生没有虚度, 它放出了它全部的光热!

我知道一种神圣。爱燃起了灰烬中的火星!我知道猎豹的兄弟向长空呜咽;我知道田地旁老牛的坟冢;我还知道凤凰终于等到了它重生的那一天;我更知道热情的火种化做阳光一片……

我知道一种神圣, 可以超越生死的界限。当爱划过人间, 无论是深沉还是热烈, 走向永恒的归宿, 灵魂的平安, 是生命曾走过的轨迹, 用鲜血渲染!

8.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作文意识 篇八

一、结合拼音,写好一句话

“拼音”日记是一种夹拼音、汉字的日记。一年级学生学完汉语拼音,教师就可以指导他们借助汉语拼音写一句话日记,来记录他们最想说的话。刚开始写时,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一句话中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只要能把这句话写通顺完整就行,至于好词佳句,可以放到以后再慢慢提高要求。训练中,我强调日记的内容应该每天都是新鲜的,不能每天都写差不多的话,那就没有意义了。这样的日记形式,既对学生所学过的汉字和拼音进行了运用和巩固,又学习了书面表达。

二、图文并茂,写好一段话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识字量和词汇都增加了,他们可以写出两、三句话的日记,甚至能写出一段话的日记。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让学生利用图画进行创作,为他们的日记配上插图并涂上颜色,这样的写日记形式,学生兴趣浓厚,写出了图文并茂的绘画日记。在日记中,出现了郊游活动,探望老人,手工制作等场面,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样的日记,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成熟度,难度不高,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结合阅读,学写读后感

阅读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写话教学要与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学生在阅读一些文章之后,他们在写日记的时候就会仿写、运用学会的语言进行写话。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经典童话故事,请学生交流听故事的感想;在课后,教师为家长提供阅读指导,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有的学生就会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下自己阅读故事的感受。

四、巧用课文留白,拓展学生思维

利用文章叙述中的留白,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即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叙述中的空白,设计练习,读写结合。如《我为你骄傲》一文,有这样一段话:“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向她道歉。”这里就隐含了一个情节空白:“我”给老奶奶写了一封道歉信,道歉信的内容是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想象:道歉信的内容文中没有写出来,你能帮小男孩写出来吗?此处空白,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的体验较多,思维的火花会一下子点燃。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很快一篇篇小练笔出炉了,学生们在替小男孩写道歉信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我”终于承认了错误,承担了该负的责任,所以心里感到一阵轻松。经过合理的想象和拓展,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自然而然受到了“做人要诚信”的思想教育。通过对文本留白的补充,学生们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超越了文本,可谓一举两得。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们还慢慢学会了编故事,续写故事,改写故事。

9.七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我作文 篇九

――题记

小时候,我总是俯视着门前那棵高大的苹果树,淡咸的阳光穿功树梢,在我的脸上映成淡淡的、绿色的光影,这时我的心中就会充斥空想。

“我什么时候才干够着它啊?”这是我时常问爷爷的问题,爷爷总是啼笑地瞅着我,看着爷爷晶莹的眼珠,小小的我感到很热很暖。

匆匆地我长大了,苹果树却结束了成长,这时他像步进老年一样的沧桑,望着他曲折的树枝,谦是褶皱的树皮,斑驳点点的叶,小小的我有些怅惘。

“它怎么不长了?”我答爷爷。爷爷佝偻着腹,呼着旱烟,像是悼念某种逝往感情,说:“它老了,是你爸爸小时候就种的,三十多年了!还记得你爸小时候,常常缠着我摘果子给他吃,可你爸懂事,每次戴下去,总是拣小的吃,留下大的售……一转瞬,我皆老了,瞧,我的乖孙父都这么大喽……”

我不禁看向那棵树,又望着爷爷孤独的身影,设想着爷爷取爸爸的“小时候”和他与我的“小时候”,突然觉得,这些离我竟是那么边远,远不可及;实在的却又那么近,触手可得……就像记忆里失去了什么货色,我只能感到它一点点的从我身边溜走,但我怎么也抓不住它,只能感觉到生生的疼。

老树睹证了我跟爸爸的成长。现在他未结不没果名了,躯干充满着岁月的痕迹,就像一个被抛弃的玩具,耸立在我野门心。

听到他要被砍了的新闻,我像一条放浅的鱼口也轻到了水顶,忽然生出莫名的伤感。可是替什么?它只是一棵树啊!一棵一般的树!竟残暴地也需阅历这酸甜苦辣。

想到那棵陪同我走过童年纪月的老树,突然认为性命如斯懦弱不堪一击。记忆行将丧失,在这年这月这地这个有血一样红的旦阳的傍晚。小小的我看着窗外,悄悄的持续迷茫 ……

后记:当初身处这个乡市,该被极度的清静吞没时,尔老是潜藏着,找到一个安静的角降,默默的蹲下身,觅找欠久的静谧,而后,晕眩的窒息让我觉得极真个充实。

这棵老树总是在这个时候突兀的闯入我的大脑,不容我忙乱着抗拒。充斥着的记忆里,爷爷满脸笑颜的抚摩着我,咱们卧在那棵树下,笑脸清洁的像盛启的菊花……每每想到这里,下意识的返后仰,异样的红润湮灭了我的记忆。

我想,我不须要再为一棵老树去考虑什么了, 低头,风轻云淡……

10.一年级作文我 篇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 (1) 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3) 不得少于800字。(4)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真正的科学精神与高尚的道德伦理并非背道而驰,而是相辅相成的。题目要求同学们直视科技与道德的关联,对素材中爱因斯坦的论断明示立场和态度,在此基础上达成合宜的情感态度与判断,并进一步启发同学们自觉捍卫道德伦理。

【写作立意】

审题时只要围绕爱因斯坦信中的“道德伦理”和“科学和技术”两者的关系展开即可,可从两方面立意、构思。

一是赞成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科技的进步与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是相互对立的,因为科技的发展会使人产生惰性,丧失思考,所以我们应自觉、主动地捍卫道德,拒绝沉沦。

二是不赞成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道德沦丧并非科技发展的灾难性副产品,而是因为人性出了问题。既然科技的发展以及对科技的应用不可遏止,人类更应端正自己的道德伦理,守住内心的温软良善!

【评分标准】

观点具有启发性,态度明确,论证严密,材料丰富,语言简明、生动、有张力,可得54分以上。

观点较明确,论证有条理,材料能准确用于说理,语言富有表现力,得49—54分。

观点较明确,论证较有条理,材料缺乏新鲜度,语言平淡但还算清晰流畅,得42—48分。

有观点,但观点游离于题意,内容空洞,缺乏逻辑,表达不够清晰流畅,得36—41分。

11.我不是一位旅者 篇十一

风景这边独好

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清晨, 我来到教室, 只见讲台上静静地搁着一束不知名的野花。说是野花, 倒不如说是野草更合适, 因为不仔细看, 还真难发现有米粒大小的花朵藏在里面。它露珠闪耀, 清香扑鼻, 青翠欲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呀!我心中的愉悦顿时弥漫开来。我激动地问:“是谁给老师带来了这束美丽的花儿?”学生们齐刷刷地把头扭向张国祥。哦!是他, 我们班最调皮、最爱捣乱的学生。这时, 我激动得都想去拥抱他了, 我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感情, 对学生们说:“孩子们, 老师今天真高兴, 因为老师收到了国祥同学珍贵的礼物。虽然老师经常批评他, 可是他还是这么尊敬老师。”到检查生字抄写作业时, 我照例挨个检查, 发现全班就他一个人没写。我恍然大悟——敢情他不是喜欢我, 而是怕挨我批评才送花给我。

下课后, 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朋友式的谈心。他告诉我, 他不写生字作业是因为已经全会了。我不信, 随机挑选了一些学过的和将要学习的生字听写, 结果他无一错误。这时, 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过低估计了学生的识字量和学习的能力。我摸摸他的脑袋, 答应了他一个貌似不合理的条件: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你都会的话, 就可以不做, 但每天要用野花装饰我们的教室。

据有关媒体报道, 南京市的一所小学对一年级新生的识字量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 学生在识字量 上有较大 的差异——最少的认字7个, 最多的已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达3000多个。学生识字量的巨大差异, 已成为低年级识字教学不容忽视的普遍问题,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抄写生字。毋庸置疑, 布置作业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做作业的目的是进一步消化、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如果作业布置“一刀切”, 不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显然是不科学的。正如花有四季, 春兰、夏荷、秋菊、冬梅, 要想让它们在同一季节开放是不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所以,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才是聪明教师的选择。

真没想到, 我的一个简单的决定, 却在班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许多学生都要求“照此办理”, 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一个新的学习热潮在班里悄然兴起, 随之而来的, 便是班里每天清晨都洋溢着花香, 我的讲桌上也时时流淌着沁人的芬芳与愉悦。

风景这边独好, 妙在一个“独”字, 而我的收获却是“双份”的。

弯下腰和孩子交流

有一次, 我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 文章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在马戏团里有一种奇怪的现象, 年幼的小象都是用一根粗壮的铁链拴着, 而成年的大象则是用一根普通的铁链锁着。这根普通的铁链实际上根本不能束缚强壮的大象, 可大象为什么能乖乖受束缚呢?答案显而易见:人类的“教育”造就了大象灵性的丧失!看到这里, 在为大象感到悲哀的同时, 我的心久久平静不下来。我联想到了教育, 自我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自己是否也做过这样一根铁链?

我想到这样一种现象:低年级孩子的课堂, 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 一只只小手就马上纷纷举起, 他们争着要发言;到了中年级, 仍有很多学生愿意举手发言;升入高年级, 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 上课总是只有那几个孩子在举手, 更多的都是在埋着头“沉思”。看看低年级课堂里雨后春笋般的小手、活跃的课堂气氛真是羡慕!我非常奇怪, 为什么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举手发言了?是因为没有学会?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 我在我的班里做了一次调查, 让学生以匿名的形式写下自己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原因, 结果令我震惊。有5个学生写道:我害怕说错, 被老师和同学笑话;有8个学生写道:老师爱叫学习好的, 我多次举手都不叫我, 所以我也就不再举了;有2个学生写道:我上次说错了答案, 被你批评了一顿, 还不如不举手呢……要知道, 当时我的班里只有30个学生, 一半的学生竟然是因为我的态度失去了举手的激情———他们的手是被老师的铁链捆住了。老师的铁链是什么?是对孩子发言热情的无动于衷, 是对孩子创造性想象的漫不经心, 是对孩子错误答案的当头一棒, 是对孩子闪光点的熟视无睹, 是对孩子犯错后的“铁面无私”……

通过这次调查, 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不了解学生!为什么师生之间一不小心就会产生“鸿沟”?用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概括就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这里的世界, 不是指物质世界, 是指内心世界。用成人的尺子去衡量孩子们的世界, 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已经讲清楚了学生该掌握的内容, 学生应该会了, 却忘记了成人和儿童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方面的截然不同, 导致80%的知识到学生那儿已经走了样。这也可以解释我们心头的一个疑惑:考试的内容平时都讲过, 怎么一到考试学生老是考不好?针对这个问题, 我做了两年的实验,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就是, 我在备课前常常找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课文内容和课后习题进行谈话交流, 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他们已经理解的, 我就略讲, 他们不理解的, 我就作为重点、难点来突破。在这一点上, 我不盲从教参上规定的重点、难点。实施这项实验后, 我的教案在与学生谈话后总是会有改变。现在我找到了窍门, 干脆先谈话后备课。我把这种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作为备课的重要依据的方法, 形象地称作“弯腰备课法”。名字虽然不雅, 却很是适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现在, 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 他们已经不再把我当成老师了, 而是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员。看着他们快乐成长, 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

漫漫远路上下求索

记得那是我从教第二年的深秋, 校长说教育局的教研员要来我校听青年教师的课。得到消息后, 我备课自然不敢马虎。临近讲课时我“胸有成竹”, 有所期待, 课堂上不仅没有紧张, 反而滔滔不绝地讲解。评课时, 教研员说:“你的教学环节很连贯, 讲解比较透彻, 课堂气氛也不错。但是, 整节课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教案讲课, 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情, 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啊!”

在后来的几年里, 我经常思索这么一个问题:到底该如何教学?于是就开始有意识地去关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信息, 希望从中找到指导自己前进的灯塔。

一次, 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个经典故事:北京, 一所很好的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 学生已经坐得整整齐齐, 外国的教育专家们要来听课。执教者是一位特级教师, 头发花白。整堂课无懈可击, 教学过程流畅, 教师语言精练, 学生回答踊跃, 而且回答得相当有水平。教师板书也非常漂亮, 极有条理, 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课结束了, 教师自己很满意, 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教育部门领导们也很满意, 学生也很高兴。外国专家们却有疑惑了, 他们问:“学生回答得很好, 看起来都会了, 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中国的同行们被问住了。外国专家说, 他们想看到的是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习的, 但他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 他们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 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看老师表演。对一堂课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差距就在于关注的角度不同。一个关注的是教师的表现, 一个关注的是学生的表现。

这个故事醍醐灌顶, 使我平日上课更多地关注学生如何学。后来, 我参加了各级各类优质课评选, 虽然在高手如林的竞技场上几乎屡战屡败, 但我却愈战愈勇。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头, 才使我有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2003年的一天, 我参加了“濮阳市首届青年教师识字教学大赛”, 初次登大雅之堂, 难免有些慌乱, 不到半节课, 已是汗流浃背。这时, 一位老者提醒我可以将外衣脱掉, 我依言行事, 果然清爽了许多。下了课, 才发现衣服在市教研室教研员王庆华老师的手上, 他正是提醒我的老者。听见王老师说了一句“课堂很真实, 孺子可教也”, 我开心地笑了。此后, 我不断向王老师请教教学中的困惑, 也有机会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教学方法。这种口耳相授的悉心指点, 持续至今, 令我受益终身!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又参加了省优质课评选大赛。备课如备战。我在不同的学校磨课, 从教学目标的把握到教学环节的设计, 从不同学情的分析到具体时间的分配, 从课件的制作到板书的设计……每个细节都得到了多位名师的悉心指导, 每节课都浸润了许多专家的智慧与汗水。这次比赛我不辱使命, 获得了一等奖。

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就这样, 我从一个稚嫩的青年教师, 成为省、市级教学名师, 成长为特级教师……一路走来, 我认识了许多的教育名家, 汲取了众多的教学理念, 也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离真正意义上的名师尚有很远的距离。故常鞭策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 唯有继续求索!

让书籍伴随生命的全程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无须绿荫长椅的悠闲与舒适, 谢绝鸟语花香的绚丽与热闹, 远离市中心的喧嚣, 甩掉一个“俗”字, 独自钻进属于自己的“三味书屋”, 让倦怠了红尘的眼睛在书籍的字里行间休憩, 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记得我拜读过的一本书是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翻开扉页, 仅是《爱的教育》这个书名就令人思考:在这个世界里, 爱究竟是什么?爱和教育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带着这两个问题, 我认真读了三遍, 领悟到一句话:爱是一种被关注的感觉。换句话说, 爱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爱。这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我进一步思考:我懂得爱吗?我会爱吗?我的爱洒向了每个学生了吗?在一遍一遍这样的拷问中我常常无言以对, 甚至无地自容。后来我又读了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 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李践的《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 还有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艺术》《名师教学思想和经典课堂》、杨瑞清的《走在行知路上》、记述韩珍德管理艺术的《向阳的智慧》, 等等。说实话, 这些大家的书直到现在我还没有真正读透。不是我没有认真读, 而是读一遍有一遍的理解, 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如果有人问我:读书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我只能答非所问而又感慨地说:书读得越多, 越感到自己知道得少!

《成长·感悟人生》一书中写道:“书籍, 饥之以当食, 寒之以当裘, 忧患以当安乐, 孤寂以当金石琴瑟。成长可以舍弃白昼, 但却不能缺少这盏明灯!”“无怪乎这么多年来人们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如果生命还要来一次孤单的旅行, 那么, 我只愿带上一个简单的行囊, 装着一本契合心灵的小书, 让它深掘、呵护内心的梦想, 安抚那永无静止的生命拍打羽翼时的躁动和拥挤时光的轰鸣。”读书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此吧!

“人的一生也许不会成功, 但一定在成长。”岁月如歌, 生活像一条小河, 有时高歌向前, 有时浅唱低吟甚至呜咽前行, 但它的每一个音符都为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顺利时别忘乎所以, 逆境中也要奋力划桨。在教育的道路上, 我们每个人都在承受着生活的洗礼, 承受着一双双渴求未来的眼睛的审视。

12.一年级我的祖国作文 篇十二

现在以来,我国已实现了‘一个国两制’的自治方针,但是我们要遵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要坚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要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我国要民族社会责任,要树立远大理想,要努力学习,要提高综合素质,还要大力宣传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更要紧密团结,共同奋斗,这样祖国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我们要保守祖国的秘密,决不能泄露国家的秘密。如果人们发现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该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把这一列事情告诉安全机关的有关人员受护。那么那些泄露国家秘密的人就会受到法育的制裁。

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就是要国家的卫生,保护国家的花草树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是努力学习,尊重创尉然成风,再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出来。

现在我们要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的人们要富强起来,国家也要强大起来。现在;中国是发展最快和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国际地位还在不断地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要和各国进行作,这样就更利于我国的发展,还要强调各国要热爱和平,这样就更有利于我国的发展和需求。

13.这就是我小学一年级作文 篇十三

我的爱好是画画、看书、听音乐等等,但我最喜欢的是看书,因为书是无价之宝,所以我才喜欢看书。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购物,我走到卖书的地方就不想出来。《成语故事》、《古诗101首》等书成为我最好的精神粮食。

每当我上学的时候,我都会带一两本书放在书包里。每当下课的时候,我都会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来看。我一当拿上书,很快就像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每当上课时,老师都会表扬我的,那是因为我作业做得好,每次上课都在认认真真听讲。由于我很爱学习,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

粗心大意是我的老毛病。每次考试我都不能上一百分,我总是有点遗憾。

14.《我敬佩的一个人》教学设计 篇十四

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的专题是“执著的追求”。前两篇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 叙述名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后两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父亲的菜园》, 赞扬了普通人专注、执著的精神。四篇课文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刻画出可敬的人物形象, 这为本次“口语交际·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本次“口语交际·习作”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恰当运用从课文中习得的写作知识, 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貌, 抒发自己的敬佩之情。

在这里, 口语交际和习作内容合二为一。“合”的本意, 在于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 “说”“写”同源, 口头表达和书面习作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本设计充分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 “说”“写”兼顾, 求得共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采访等形式, 丰富“口语交际·习作”素材。

2.选择一位值得敬佩的人, 通过具体事例, 夸夸他 (她) 执著追求的精神或其他好品质, 能把事情说清楚, 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3.初步掌握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抒发自己的敬佩之情。

4.通过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习作, 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披文入境, 切入主题

1. 在本组课文中, 我们认识了四个人。 (映示:伽利略罗丹聋哑青年父亲) 其中, 你最敬佩的是谁?为什么?

2. 是啊, 敬佩一个人总是有缘由的。伽利略执著求实, 罗丹不懈追求, 聋哑青年专注画画, 父亲不辞辛苦开辟菜园, 这些品质都令人敬佩!

其实, 在我们身边, 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他们有许多优秀品质, 比如说——

(引导学生说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如:勤学苦练、坚持不懈、默默工作、助人为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关爱他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夸夸…… (读题:我敬佩的一个人。)

【设计意图:由课文人物很自然地引出“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 唤起学生对身边可敬人物的回忆, 激起学生倾吐的欲望。】

二、仔细审题, 明确要求

1. 学生自读“口语交际·习作”要求, 思考:

(1)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以什么为题? (2) “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习作”的要求又是什么?

2. 交流、归纳:

(1) 说写对象:一个人。 (2) 说写范围:自己身边的、值得自己尊敬、佩服的人。 (3) 说写重点:围绕“为什么敬佩他 (她) ”展开。 (4) 具体要求: (1) 通过具体事例, 表现所说、所写人物的精神风貌, 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2) 说的时候, 能把事情说清楚;写的时候做到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3) 写完以后能认真修改。 (4) 习作题目可以用“我敬佩的一个人”, 也可以自拟。

【设计意图:审题是“取材与组织的依据”。此环节的设计意在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

三、创设情境, 示例引路

1. 映示图片: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要求:认真看图, 用心倾听教师“下水文” (画外音) :

我最敬佩的人是一位清洁工阿姨, 我虽然与她素不相识, 但她那双明亮的眼睛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 妈妈让我把一袋垃圾扔掉。我一手提着垃圾袋、一手捏着鼻子下了楼。

垃圾房门口, 一位身着橘黄色衣服、头戴橘黄色帽子的阿姨正在清扫垃圾, 她弯着腰, 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 紧贴在身上。我随手把垃圾袋扔向垃圾车, 只听“砰”的一声, 袋子砸在了车沿上。袋子破了, 垃圾撒了一地, 一股难闻的气味顿时散发开来。阿姨转身看我, 我窘得脸儿通红, 以为她会批评我。可是, 她的目光里没有一丝埋怨, 反而笑了, 说:“要当心点!”她弯下身子, 将垃圾扫进簸箕, 倒进垃圾车里, 随后, 骑上车, “吱嘎吱嘎”地离开了。

我呆呆地站着, 好久才回过神来。是啊, 不正是普普通通、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才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这么干净美丽吗?

我敬佩你———默默工作的清洁工阿姨!

2. 思考问题:

在这里, “我”敬佩的人是谁?为什么敬佩她?“我”是怎么来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的? (同桌相互说说。)

3. 谁来说给大家听?

(引导互动: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直接和他交流交流。)

4. 要把事情说清楚, 必须注意什么?

(要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说具体。) 要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该怎么做? (通过心理活动和由衷的赞美来表达。)

5. 夸夸自己敬佩的人, 怎么夸?

你找到办法了吗? (先说自己最敬佩的人是谁———再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清楚为什么敬佩他———最后通过心理活动或由衷的赞美来表达敬佩之情。)

【设计意图: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掌握了方法, 才能事半功倍。在这里, 教师的“下水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在用心倾听中捕捉到了“把事情说清楚, 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的方法, 为后面的有效语言实践打下了基础。】

四、实践演练, 提高能力

1. 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或采访记录, 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自己试着练说。

2. 小组内交流, 相互提出修改建议。

3. 各小组推选说得最好的同学参加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相机引导互动: (1) 对大家:他说得怎么样?想对这位同学说什么? (2) 对小组选手:对于同学的评价, 你有什么要说的? (3) 对大家:他把事情说得这样清楚, 你不想向他讨教讨教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一定要拨响“互动”这根弦儿。在这一环节中, 通过小组交流和为学生提供多向评价, 既可丰富学生的情智, 又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五、指导构思, 拟写初稿

1. 在口语交际中, 我们畅谈了令自己敬佩的人物, 这些人物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不已。下面, 就让“我敬佩的一个人”走进我们的习作中, 让他的优秀品质时时激励我们前进。

2. 有了自己想写的内容, 你打算按怎样的顺序来写呢?

(1) 回顾课文, 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开头概写伽利略的身份和特点, 接着围绕他的所“想”、所“做”写出人物执著求实的精神风貌。《全神贯注》则以罗丹的挚友茨威格所见来表现罗丹醉心艺术的品质, 以茨威格的感触结尾, 点明中心。《鱼游到了纸上》以环境描写开头, 引出人物, 然后具体描写青年如何看鱼、画鱼, 通过人物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表现人物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特点。《父亲的菜园》则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 先写父亲因失去菜园, 决定新开一块菜地, 再写父亲选地开荒, 可是新菜园被暴雨冲刷得一干二净, 接着写父亲没有气馁, 终于开出菜园, 最后写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 菜园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2) 你打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根据自己的选材尝试拟出写作提纲, 以“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 先和同桌交流, 再进一步修改完善。

3. 学生根据习作提纲拟定初稿;教师巡视, 相机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可写的内容且理清习作思路后, 就应该让他们在“丰富的安静”的环境中现场习作, 将自己在口语交际环节中口述的内容形成文字, 凝神静气, 一气呵成, 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独特见解必将得到展现。】

六、评议修改, 完善习作

1. 自我修改。

安东尼·罗宾说过:“生命就像一种回声, 你付出什么, 就得到什么。”修改作文也是这样。经过各自的思考, “我敬佩的一个人”已显现在我们的习作中。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自己的习作, 边读边问, 边问边改:

一读, 问:有错别字吗?词语用得恰当吗?该怎么改呢?

二读, 问:有病句吗?句子通顺吗?哪里还可以写得具体些?

三读, 问:标点符号用对了吗?

四读, 问:对照习作要求, 我还有哪个方面需要注意呢?

2. 互评互改。

针对本次习作要求, 先梳理主要的评价标准: (1) 是否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 (2) 有没有通过由衷的赞美来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小组中选一名组长, 组织好本组的互评互改活动。小组成员围一圈, 逐一朗读自己的习作, 其他同学安静倾听并思考, 听后对同学习作进行评价, 并提出修改见解。

3. 师生共评。

同学们, 文章不厌百回改, 字斟句酌有佳文。谁来读一读自己的习作, 让大家评一评?

映示不同层次的习作各一篇, 引导学生共同评议, 或欣赏, 或建议, 让每个学生既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又明确努力的方向。

同时结合本组课文中的具体实例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情、语言写具体, 对共性问题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学生由于阅历较浅, 语言积累不够丰富, 写出的初稿难免存在不足。通过自我修改、互评互改、集体评议, 不仅搭建起让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 更利于他们取长补短, 达到人人参与, 个个受益的目的。】

七、佳作欣赏, 畅谈收获

1. 映示在选材、构思、语言表达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 请小作者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共享成功的欢乐。

2. 在大家的努力下, 我们圆满完成了本次习作。谁愿意谈谈自己的感受?

3. 将优秀习作汇编, 出一期班刊《快乐作文》。

15.一年级作文我 篇十五

【关键词】新生 作文写作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96-02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学习环境、课程内容、教师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许多初一新生来说会有新奇、新鲜的感觉,但学习方面也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从小学到初中的语文课程标准有了很大变化,对学生作文写作教学的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一新生的作文写作教学应该怎样去做,才能让学生学习自然轻松的过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

学生升入中学也就进入了七-九年级的第四个学段,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要“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要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些课程目标都要通过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来达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室)和学生家庭藏书等,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明确的要求,每周读一篇文章,每学期要读两部名著。倡导广泛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对学生自己感觉优美的词句、动人的篇章、感人的名人事迹和典故等能做好读书摘录,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在写作的遣词造句、文从字顺、语言达意等方面得到很大提高,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对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引导

学生经常反映作文:“没有什么可写的,不知道写什么,认为自己的生活内容单调乏味,不值得去写,写的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园内、回家途中、家庭生活等各各方面,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去思考,要学生自己从身边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等找出写作的素材,中学初始的学生作文写作不要去刻意限定学生作文的字数,不要求多长,可以是几十字、一二百字组成的篇章,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能写出多少就写多少,要让学生能“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引导学生要通过循序渐进、以少积多的方式让学生去积累写作素材。曾经有一次我一个学生写了一篇不足400字的小作文,记述了他的父亲要出国去打工,自己帮着母亲一起为父亲收拾行装的过程,作文表达了学生为父亲远行的不舍和父亲不在时母亲劳作的辛苦,因为现在的很多家庭都是类似的情况,小作文在班上由学生自己读出来后,在全班同学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借利用这个机会我让所有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情况进行描述,引导他们和这个同学一样写了一篇对他们来说非常有意义的习作,同时也使他们懂得了去收集作文写作素材的方法。

三、积极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作文写作练习机会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可以坚持在每次作文写作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不拘于形式和内容进行口头说话方面的训练,学生们可以评议时事和社会现象、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倾诉家庭中的亲情、朗读优美的诗词、说说有趣的笑话;可以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读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室),也可以利用学生家庭藏书来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以同桌或是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读书心得,相互点评,教师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大家展开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通过在班级中定期的举办朗诵会、故事会、名篇名著讲解、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大胆的怀疑,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创新,可以鼓励学生对同学之间共同的看法或意见提出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体验和展示的机会

在初一新生的作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手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等主导资源,把学生中写得好的,或者是有很大进步的学生习作和文章在班级或学校里展现出来;可以成立中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校刊,鼓励学生积极写作和投稿;让学生自己来当小记者小编辑,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校园内外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等素材,自己动手进行收集和整理,在班级和学校专栏上进行刊登;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市、省、国家等各级组织的作文写作竞赛,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努力为作文写作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促进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所在地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历史人物等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民情、民间文化,使他们的写作能拥有独特的自身特点,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以上几点建议是平常自己在作文写作教学所体会到的,希望能对大家的初一新生作文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上一篇:观看第三组商务谈判小结下一篇:仪征市古井中心小学创建市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