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校本课程

2024-08-06

儿童诗校本课程(8篇)

1.儿童诗校本课程 篇一

儿童漫画校本课程计划

一、活动目标

1、第一阶段:漫画欣赏课。

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使受教育者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漫画蕴含着丰富的意蕴。黑格尔曾经说过:“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漫画,特别是讽刺漫画,往往是漫画家把自己的思想,把对社会、生活中的思考,深刻地蕴含在画中;同样在儿童漫画中,儿童常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包含在画中。漫画的欣赏形式以多元化、多方位的欣赏为主。可以是漫画构图的欣赏,也可以是漫画构思的欣赏,或是漫画表现风格的欣赏等。

2、第二阶段:漫画创作课。

(1)“重组”创作。漫画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关系。学生刚接触漫画时,对人物的创作有一定的困难,往往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所画的人物形象不能表现整幅漫画的用意。“重组”创作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临摹各种不同的人物表情、造型,临摹不同的人物动态,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画面需要进行“重组”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画面需要进行“重组”。

(2)续画创作。续画要求按照前幅或前几幅画,根据画中情节的发展,结合自己的想象,绘制一个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幽默结尾。也就是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想象,续一个情节“大转折”而且幽默结局。续画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机智、想象的能力。教师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前几幅画,画面中告诉我们什么?人物有何动态、表情?有何场景?讨论:你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而且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呢?这种创作,避免了学生想象的“空洞”,又给了学生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在一定的思路上拓宽角度,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培养。

(3)联想创作。联想指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联想有相似律、因果律、接近律、对比律等特点。漫画创作中,可以利用事物的形、音、义等各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巧妙的创作,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利用谐音:“拷机”与“烤鸡”,老爸说拷机拿来,儿子却以为是烤鸡;利用形的相似性:如《误会一场》,考试的“O”分与动物的蛋;利用音、义的,如“机蛋”与“鸡蛋”等。这种方法的创作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极为有益的。

(4)主题创作。主题漫画创作是指给予学生一定的范围或内容,要求创作者能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规定的范围内创作。如:《减负》的漫画创作。首先,请学生谈谈有关“减负”的一些情况,再欣赏一些有关“减负”的漫画„„通过欣赏,讲解,交流,一步步的诱发,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足球》的创作,把活动中的足球作为创作的对象,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又有利于学生打开创作的思维。

(5)自由创作法。它不受题材、范围、形式等的约束,可以是对生活、对社会想象、观察的结果;可以是自己联想的结果。自由创作法给了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给了学生更多的表现个性的机会,学生也更容易抒发自己的情感。自由创作法是较常用的一种,但是可能学生无处着手,无内容可画,这时,需要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引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多种元素对各种景物、动物、人物进行创作。并 展开各种大胆的想像。

难点:学习大幅作品的创作。以增强构图的合理性及其合作意识。

三、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绘画作品。

2、利用区域活动的时间,指导对此感兴趣的学生熟练的装饰出较高质量的作品,并指导对此有困难的学生,在符合学生意愿的情况下装饰出作品。

3、给每个小朋友布置任务,要把自己的小作品展示在墙饰中,在班级环境中展示学生的作品,从而给学生无形的动力支持。

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对作品装饰与创作。

2.儿童诗校本课程 篇二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 其以富有个性特色的活动模式, 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人本取向,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延伸和补充, 在新一轮课改中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学校多年的社团活动情况来看, 学校社团建设应当从活动走向规范的课程建设, 顺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 拓展时代赋予的巨大发展空间, 做适合孩子本性、天性、个体性向的教育, 使孩子们多样化的个性需求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

一、从社团活动到社团课程的理性思考

1.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校本课程是综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由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课改以来, 很多学校在建设校本课程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其中由兴趣小组发展而来的社团活动是各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他们尝试从课程的角度构建社团活动, 通过基于儿童适性发展的社团课程建设, 张扬个性, 挖掘潜能, 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和持续发展, 最后达到全面优质。

2. 从活动走向课程是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学生社团最初是从兴趣小组发展而来的, 只要一位教师具备某项特长, 有能力有兴趣开设这项活动, 组织几个有同样兴趣的学生就能形成一个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符合学生发展的差异要求, 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 能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教益的空间。但是如果把学生社团仅作为一项活动来开展, 没有完备的组织系统, 没有一定的发展目标, 没有完整的活动规划, 没有科学的评价方式等, 便没有发展的生命力, 有些社团可能因随意性强、无法调动学生活动积极性而夭折。如果按课程来设计, 就要系统地、规范地考虑社团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要素,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社团、选择参加社团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社团课程才是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

二、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实践基础

1. 敬业的师资队伍是社团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教师是社团课程建设的主力军, 教师的专业特长、业余爱好等都可以成为社团课程的资源, 调动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使他们愿意带社团, 主动建设精品社团, 成为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 是社团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2. 热情的学生梯队是社团课程实施的有力保障

学生对学校社团关注度较高, 乐于参加社团并以此为荣, 各社团成员相对稳定, 学生参加社团受益匪浅, 学生的这些特长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成为优势, 使孩子们自信倍增, 这些都是社团课程开发的优势。

3. 良好的社会影响是社团课程建设的发展动力

学校社团在社会上的良好影响也能有效促进社团建设, 如定期邀请街道领导、兄弟学校、学生家长、幼儿园学生等参观社团活动, 在社会上提高知名度。各社团经常在各种比赛中获取优异成绩, 文艺社团走向街道、社区展演等, 受到居民和家长们的好评和热捧, 都是社团发展的动力。

4. 规范的活动管理是社团课程化建设的必备要素

社团要从活动走向课程关键在于管理, 《宁波市关于推进义务段校本课程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要做到‘六有三明确’。‘六有’即校本课程有基地、有教案、有教师、有课时、有评价、有成效。‘三明确’即要明确目标、明确职责、明确内容。”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也应日益规范, 从社团基地的建设到社团活动时间的安排, 从社团活动内容的选择到社团活动的展示评价都要纳入学校教育活动计划中。通盘考虑和统筹安排, 为社团活动走向社团校本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适应儿童发展的社团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相对于国家、地方课程开发而言的, 国家、地方课程主要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 难以照顾到学生的层次性、差异性,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 以学校特色为课程开发的活动基础, 以学校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由学校自主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课程, 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是国家、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社团课程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 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着眼于儿童适性发展, 尊重儿童的天性、本性, 挖掘符合儿童个体性向的最佳潜能, 在适当的时机, 施以符合儿童天赋的适量的教育, 使儿童朝着最佳性向获得个体最优发展。

1. 社团课程的内容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决定社团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因素是儿童的兴趣与需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将人类的智能分为八种, 包括: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每个孩子在八种智能中各有高低, 比如有些孩子运动智能高, 可是语数智能可能很低, 有些孩子语数智能高, 人际智能却不怎么样, 所以教育很难达到让孩子完全具备八种智能。因此, 基于儿童适性发展的教育重点就是发掘孩子八种智能中的优势智能, 因材施教, 以有效开启孩子的学习潜能。这为社团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社团活动门类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如我校小学社团课程以一个大本营———“兜乐苑”为中心, 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开辟五大门类:动动俱乐部 (健体类) 、思思研究社 (科技类) 、美美艺术团 (艺术类) 、乐乐阳光营 (拓展类) 和洋洋爱心坊 (服务类) 。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特长爱好, 同时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 聘请社区志愿者、家长志愿者等担任社团指导老师, 最大限度地开设社团课程。如下表:

社团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适性发展的活动空间和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 规范社团课程建设, 让学生通过自觉自愿地选择, 自主能动地参与, 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发展个性、获得自信,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 增强人际交往, 激发思维火花, 锻造健康心理, 通过社团课程的学习活动发现自己的最佳性向, 为未来的特长和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 社团课程的运作管理力求在规范中体现自主

(1) 成立组织

学校成立两个组织, 一个是以校长为核心的社团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由学校中层领导共同参与课程总体决策和管理建设, 内部分工明确;另一个是学校社团课程审定委员会, 以教导部门为中心, 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 审定各门社团校本课程的申报、确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等。

(2) 课程申报

课程建设前期, 学校对学校内外资源、学生需要、教师兴趣特长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 制定出社团课程开发指导纲要。教师们根据学校社团课程总纲要, 面对五大课程门类, 开始思考:我能开出什么课?我开的课学生需要吗?喜欢吗?适合哪些学生参加?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何在?在理性分析后, 认真填写《社团课程申报表》, 交由学校社团课程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方可实施。

(3) 选择课程

学生有选择课程的自主权, 学校社团课程审定委员会下发社团课程报名单, 让学生“点单”。鉴于低年级学生对个人需求不明的实际情况, 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观各社团活动情况, 使其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达成个人意向, 尊重家长意见和孩子兴趣, 让他们自主选择合适的项目。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申请“退社”或“换社”, 学校社团课程审定委员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4) 招新互动

社团成员的确定是双向互动的, 当学生达成选择课程的初步意向后, 要对照社团招聘要求进行充分准备。学校统一安排时间, 举行大规模的“社团招新会”, 各社团指导教师、社长大力宣传本社团, 营造氛围以吸引社员, 而孩子们则带着自己的申请单奔向心仪的社团应聘, 如果第一志愿应聘不成功立即转向第二喜欢社团。

(5) 场地调配

确定社团项目和人员后, 学校要为每个社团提供场地和设施, 本着集中管理、充分利用的原则, 可以把专用教室开辟出来作为社团活动大本营———兜乐苑, 添置每个社团必备设施。社团教师和成员发挥自觉能动性, 齐心协力把社团教室装修得充满特色, 发挥环境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

(6) 课程实施

社团课程属于选修课, 打破班级授课制, 为兼顾“满足需求”和“培养特长”, 设置“草根式社团”和“精品型社团”, “草根式社团”以兴趣爱好组团, 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精品型社团”则注重激发学生潜能, 让有特长的学生更优更特。在社团活动时间上, 可根据各社团特点安排, 如体艺类社团可每天安排活动;有些社团可每周安排一次活动, 如心理社团、护绿小卫队等;也有些社团是在特定时间临时组织并活动的, 如小导游队、马灯队等。

3. 社团课程的评价激励在全方位中体现过程性

形成和创新基于儿童适性发展的社团评价和激励机制是社团保持持久生命力的保障, 全方位的社团课程评价包括对各门社团课程建设和发展的评价, 对社团指导老师的评价和对学生适性发展的评价三部分。

(1) 对课程的评价

看一个社团课程建设, 除了横向比较, 还要对该社团的纵向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除了看该社团的比赛成绩, 还要看该社团课程的受欢迎度, 从学生的学习反馈、成果展演的效果度等进行全面评价。

(2) 对教师的评价

主要是对校本课程教师在开发方案、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成果等方面的评价, 这样做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 同时重视学生、家长、同行、校长的评价, 方法有调查问卷、现场观看、案例评析等。

(3) 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是社团课程评价的重点, 因为它对学生有很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学生评价要遵循分散渗透性和形式多样性原则———评价不仅要关注活动的成果, 更要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要注重分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不同体验和活动后的感悟, 以及对活动的建议和新的认识, 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评价的目标要力求多元化, 评价的手段要力求多样化。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全班互动、教师评价, 同时, 还可以采取成长档案袋、展演展评等评价方式。

要注意的是, 评价不是终极目的, 评优也不是唯一方式, 要在评价中促进社团课程的自我完善, 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福田.三适连环教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

3.“儿童版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篇三

[关键词] 儿童版画;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一、“儿童版画”校本课程提出的背景

张槎中心小学的学生约有40%是土生土长的佛山人,在佛山居住的约有50%。他们从小就受到佛山版画文化的熏陶,对版画有着特别的感情,对学版画有迫切的愿望。学校曾做过调查:90%的学生都喜欢版画。

经验证明,好的环境是教育的良田沃土。很多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表现出学习版画的强烈兴趣,创作出的作品充满童趣,在各级竞赛中均获好成绩。

学生的家长同样对学校开设版画课程感兴趣,他们十分支持学校的举措。而作为版画之乡的后代,孩子们完全有责任早一点、多一些接触了解版画,了解本地优秀的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

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支持,是学校开发“儿童版画”校本课程的坚强后盾。

本课题所指的“儿童版画”课程,是以国家设置的美术课程的要求为基础,以传承与发展佛山版画为主旨,立足于学校,利用本土资源,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一年级先进行吹塑版画、KT版画教学,二至六年级进行铝塑板版画教学。对学生传授版画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版画技能和版画鉴赏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儿童版画”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

1.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儿童版画”校本课程实施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爱好、个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儿童版画”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有利于建立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和评价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三、“儿童版画”校本课程实施的举措和过程

近年来,学校实施“特色带动、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办学策略,坚持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以打造特色引领发展”的办学之路,蓬勃开展丰富多彩的版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发展和身心素质全面提高上的功能,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1.传承中创新,阶段式推进,夯实“儿童版画”的课程根基

版画教育在学校有着传统优势,版画特色创建十多年来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从版画兴趣小组起步。1996年,学校开设了儿童版画兴趣小组活动。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的学生,为版画教学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从版画兴趣小组到版画实验班。如果版画教学只停留在兴趣小组活动这一层面,成为极少数学生的“美味佳肴”,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要是能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版画,将是更有意义的行动。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后,版画实验班就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实验。校长牵头成立了课程开发小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调查,向学生发放“增设版画课问卷调查表”。当了解到90%的学生选择喜欢版画时,无疑给学校开设这一课程带来莫大的鼓舞。学校领导果断决定:把儿童版画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来开发,以二、三年级四个班作为试点,每学期增设三到四节版画课。版画课教学主要由美术教师兼任。学校尽力为课程的开设提供条件:购买版画机、版画工具,设专用教室等。一年后,对版画实验班教学进行了总结,收获良多。实验班学生反映最喜欢上的课就是版画课。

在学校版画实验班开设和教学的进程中,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可以令人欣慰地看到,学校版画实验班的开设与当代美术教育思潮不谋而合。版画实验班的开设、探索和研究的成功,增强了学校普及版画教学的勇气和信心。2009年9月,版画课程正式在学校各班全面铺开,并同步开展了以版画教学研究为主题的教科研课题研究

2.科学化研究,规范化管理,提高教学绩效

“儿童版画”课程有效实施,关键是对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扎实深入的研究,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为此,学校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是制定《儿童版画课程纲要》。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美术课程标准》,从儿童版画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课程总目标与子目标、课程内容及其结构、课时安排与师资配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培训与提高方式、课程的管理与实施、课程评价建议八个方面研制出“儿童版画”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二是确定“儿童版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儿童版画有利于与佛山版画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儿童版画课程内容设置贴近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儿童版画”课程成为承载绘画、手工、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一体的课程。

三是编写“儿童版画”教材。把岭南版《美术》教材中的吹塑纸版、佛山市乡土美术教材中的手工和儿童版画特色结合起来,加以延伸、改编、创造,形成“儿童版画”教材的雏形。

四、“儿童版画”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版画教育既是学校创特色的一个有效载体,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多年的版画教育探索,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功地驱动了学校特色和品牌的创建。

1.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学生通过版画学习,融入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由于版画教育传承和发扬了佛山木版年画的本土文化,是一种乡土艺术,因而能直接触动孩子的情感中枢,震撼他们的心灵。

其次,学生通过版画学习发展了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在版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用眼睛来看,用手刻画、拓印,用脑袋来创造等。版画教育培养了儿童的多方面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

此外,学生通过版画学习培养了执着追求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品格。版画作品都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完成的,大多数作品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在这过程中,只有认真对待,持之以恒,不断地琢磨、反复地练习、重复地制作,作品才能渐渐成型。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起了对待艺术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是教师练就了编写教材能力。儿童版画校本课程开发初期,并无完备的教材,这就要求编者(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在完全没有现成课本的情况下广泛搜集材料写出教案,教师编写教材的能力就这样培养出来了。

二是教师提高了实施课程能力。由于儿童版画课程只是基于学校多年开设兴趣小组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而开发的,因而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供参考。学校结合儿童的需要,创设学生喜欢的教育教学环境,实行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或独立操作,或小组合作,主动参与学习,在实践中感受儿童版画作品的艺术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儿童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反思、研究自己的行动,将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并反过来指导实践,从而提高了教育研究能力。

美术科组的老师在儿童版画课程研究中专业水平提升很快,产生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论文,辅导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上的版画课多次获省、市、区美术优质课奖;对外公开版画研究课几十节,获得同行、各级领导的好评;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论文获奖的有二十多篇;课题组老师已编写了《儿童版画》校本教材,并把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经验与阶段性成果整理归纳成书,书中从课程目标的设计到内容的组织,从课程的实施到管理评估,从途径的探索到方法的选择,呈现出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还整理出《案例集》《教案集》《论文集》《学生版画作品集》《活动影集》等系列成果集。编写小组的成员,直接参与了版画特色课程的实验,有实践的亲历和感悟,所以书中无论是选题的确定、观点的提炼、案例的选取、问题的列举,尽可能反映最新的、最前沿的特色课程研究成果。儿童版画教育成果的整理,也提升了学校版画教育的品位。

3.驱动了学校特色和品牌的创建

首先,版画进课堂,推动了学校特色的发展。版画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正式排入课程表,成了学校课程改革特色的组成部分。

版画教学在推动本学科发展的同时,还给其他学科带来创作的灵感和发展的空间,如:舞蹈队以佛山版画为脚本创编舞蹈《版趣》;信息技术组也以版画为内容制作网页《版画童印,浸润人生》,获禅城区中小学生网页制作比赛一等奖。佛山古镇的剪纸、版画资源、人文资源、地理资源、科技资源,成了老师和同学特别关注的对象。如:南风古灶、创意产业园、民间艺术社、工艺美术厂等,都已成为同学考察的基地,成为放飞研究成果的舞台。《版画悠扬,浸润人生——版画对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荣获佛山市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儿童版画”课程的开设有力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其次,版画课程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一是国际影响深远。2010年,由英国梅德韦市政府语言教育顾问塔拉·迪维雅、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各学校校长等100人组成的英国教育代表团深入课堂听了学校的校本课程版画课、参观了学校的版画作品展览。通过版画特色课程展示了传承佛山传统文化的情怀,给客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2009年,香港教育局组织初中及高小学生200多名师生到学校进行了“同根同心,和谐共进”禅港学生交流活动,受到港方的赞赏。再就是社会影响大,示范辐射广。2008年7月,“古灶小学学生木刻版画展”在佛山市图书馆展出。2011年3月2日~11日学校在佛山图书馆开办禅城区首个小学生个人书画展——“双子星”书画展,引起了本地各大媒体的竞相追捧。佛山电视台、《佛山日报》、《珠江时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等均对此做了专门的报道。2012年4月9日,学校的版画特色项目受邀佛山公共频道“快乐班会”节目录制,这次受邀,是社会各界对学校版画特色教育的高度认同,充分展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2008年,禅城区教育局在学校举办版画教学现场会。2011年,学校在禅城区“特色化办学工作动员会暨特色教育工作现场会”上,作题为“画魂乐韵,艺术育人”的版画特色书面经验交流。学校积极开发出“儿童版画”“儿童民乐”等多个系列校本课程,取得可喜的特色成果。学校先后接待了区内外多批校长、同行到学校参观版画特色教育,示范一方,影响一片。

五、“儿童版画”校本课程实施的反思

1.儿童版画要不断推陈出新

在今后的儿童版画教学中,学校将引领学生恪守艺术创作的精神,不断推陈出新,始终将艺术之根扎在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上,用版画叙事,用版画言情,用稚嫩的技巧探究佛山的历史文化,展示当地人的生命轨迹,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基本信念。

2.儿童版画要助力区域课程特色的形成

儿童版画的开发也让学校重新审视身边的教育资源。学校身边有着很多本地的特色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需要大力去发掘,把它规范化后成为独特的教育资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立足于本地,充分发掘本地资源,发展本土文化,正是二十一世纪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杜卫,等.儿童美育概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4]李白坚.走向素质教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5]何克抗.创造性思维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儿童诗校本课程 篇四

一、定义:是指父母在外经商、务工半年以上,由监护人或没有监护人监护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部分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大部分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的愿意参加。

2、逆反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3、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心态

“留守儿童”有的是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有的是好友监护,还有少数是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犯罪现象。

6、自卑心理比较普遍

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自卑心理问题越明显。

三、教育对策:

1、“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学校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要求班主任、教师要多了解“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经常与“留守儿童”促膝谈心,使老师成为“留守儿童”最信任的朋友!学校教师经常在节假日把留守儿童带回家和他们一起过节,跟他们辅导,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此外,学校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教育。在课余时间,学校还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子的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2、联系监护人,与监护人交流。学校老师经常利用有利时机(如家长会),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如电话、书信、家访等)与监护人交流,使老师、监护人相互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问题,使双方有的放矢地对“留守儿童”加强教育,使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5.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篇五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为二级课程和三级课程,其内容有学科交叉现象。山东省地方课程共三科,分别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汇总来说,都是一段材料学习。如何设计教学法,让学生学会,会学,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两级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开放思想,敢于创新。

一、全面了解地方和校本课程标准(目标、实施、评价)。

1.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探索领域为课程分类形式,以课程模块为课程呈现形式。

2.“改革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要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发展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资源”。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所生成的课程,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工厂、农村、企业以及社会实践基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单位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4.学校对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防止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过于偏重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的倾向,一般不用考试的方法。

二、怎样进行小学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怎么学、怎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2.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知识,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用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地方课程来源于生活,地方课程服务于生活。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融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

3.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腊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

4.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5.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它表现为:(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从教师设计角度来看:

“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信息而不是处理加工;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相同的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的地方课程应视为应用课而不是理论课的学习,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地方课程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正确理解湖屯镇1246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可简称“六步循环教学法”

“1246双主体、互动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即

围绕一个中心:实现绿色高质量;

立足两个基点:教师、学生“双主体、互动式”;

实施四条策略:学练结合、师生互动、分层递进、当堂达标; 采取六个步骤:“(引)明确目标—(导)问题导入—(学)启发探究—(教)归纳提升—(练)跟踪训练—(评)快速反馈”。

实现“湖屯镇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六大特征:一是“有目标”;二是“高成绩”;三是“师生对话”;四是“小组落实”;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六是“学练结合”。

四、关于校本课程的教学法:(以《走进陶山》和《范蠡文化》为例)

(一)学会设计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1、知道、记住或了解陶山的、或范蠡的相关知识。

2、学会探究陶山或范蠡相关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开发建设,实现人人当小设计家。

3、学会当小导游,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激发开发建设家乡之情。了解范蠡文化,增强自豪感,进而掌握范蠡文化。

(二)正确理解校本课程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区别:

1、在校本课程课堂上,知识性目标是第一位的,要在知识性目标完成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能力培养是第一位的。

2、在校本课堂上要把综合实践活动形式用在课堂上,用多种实践活动形式来实现知识的落实,但不能上成综合实践活动课。

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要把校本的内容“实践化”“拓展化”“活动化”,即如何开展研究、怎样行动、呈现怎样的成果等,首要目标是过程与方法层面的。

(三)《走进陶山》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方法:

根据“引—导—学—教—练—评六步循环”教学步骤,《范蠡文化》课堂教学流程可以这样设计:

1、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经验走进课堂,教师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如谁去过陶山?谁知道有关陶山的传说故事?你调查了解了陶山的洞、树、草、等?你上网查查有关的内容?针对每一课内容布置相应的预习内容。

2、激趣引入。课堂一开始,或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或让学生讲故事、讲传说,或教师讲故事等方式,将学生引入一美丽的旅游境界。

3、提出目标。提出具体的本课的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并提出具体的学习方式,生生合作,小组完成,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4、自主学习。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中呈现的一段段材料,都很精美、简洁,图文并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学会。要求小组内真正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5、系统整理。采取问题抢答、击鼓传花、问题接龙、小组质疑、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性目标,知道、或记住材料。

6、当堂训练。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之一,要让学生人人都能当小导游,人人当小设计家,那么教师就要对于如何当好小导游提出具体的要求,如礼仪、如讲解、如形体等;对于如何合理科学设计给予一定的指导。

7、拓展升华。对于每一课、每一段材料,我们都可以用说、读、写文章、写诗、画、唱、演、做手抄报、做知识卡片、做特色旅游产品等动手实践活动。

8、总结评价。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开展多种性的评比,如优秀小组、如优秀小导游、优秀小设计家、优秀小辩手等等,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四)《范蠡文化》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数学设计方法:

根据“引—导—学—教—练—评六步循环”教学步骤,《范蠡文化》课堂教学流程可以这样设计:

1、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经验走进课堂,教师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如学习《范蠡文化》时,教师安排预习内容:谁知道范蠡的故事?谁听过范蠡的传说?有什么样的相关的成语?你上网查查有关的内容?针对每一课内容布置相应的预习内容。

2、激趣引入。课堂一开始,或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范蠡材料,或让学生讲故事、讲传说,或教师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3、提出目标。提出具体的本课的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并提出具体的学习方式,生生合作,小组完成,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4、自主学习。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中呈现的一段段材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学会。要求小组内真正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5、系统整理。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范蠡文化,采取知识问答、教师讲解、生生合作,共同系统整理相关知识内容。

6、当堂训练。采取问题抢答、击鼓传花、问题接龙、小组质疑、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性目标,知道、或记住材料。

7、拓展升华。对于每一课、每一段材料,我们都可以用说、读、讲、画、唱、演、做手抄报、做知识卡片、做编剧等动手实践活动。

8、总结评价。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开展多种性的评比,如优秀小组、如优秀编剧、优秀小演员、优秀故事家等等,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五、《地方课程》教法学法设计:

1、教师要多做引导、指导,要学会做导演。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学习、多研究、多积累,才能做到引导时循序渐进、不蔓不枝,指导时游刃有余,指导到位。

2、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不能上成语文课、地理课、历史课,但要把多种学习方法用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解放教师和学生,解放头脑感想,解放嘴巴敢说,解放手脚敢做,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方式诠释、演绎、展示、交流。在活动中得到知识、增强能力、升华情感。

3、采取“六步循环”:“(引)明确目标—(导)问题导入—(学)启发探究—(教)归纳提升—(练)跟踪训练—(评)快速反馈”。

4、体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特征”:一是“有目标”;二是“学练结合”;三是“师生对话”;四是“小组落实”;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六是“高成绩”。

(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首先要定好位,再谈怎么教学。每一册教材的扉页都印着同样的一封信,具有指导作用。让我们先看看编这套教材的专家怎么说:

同学们,你是不是很多次设想过:长大了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呢?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应当是人生的第一课,《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就能给予你必要的帮助。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当你知道了这一切,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叹: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从以上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套《传统文化》教材强调的育人功能,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紧接着在下文中,编者提出了本套教材的学法,让我们明确了:《传统文化》的教学,适合运用语文教学手段诵读法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应该怎样学习才好呢?学习这门课程,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诵、记、背;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童年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记住、背诵下来的东西,能终生不忘——这叫“童子功”。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中特别有兴趣的课题,搞一点“研究”。这样不断地学下去,你自然就有一颗“中国心”了,从气派到做派,就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

《传统文化》的编者指出了以“读背法”浸润学生的人格,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由“知”到“行”,从而最终成为“真正的中国人”。那么,编者的建议是否真的适合《传统文化》这门课的教学呢?

“记诵浸润式”教学法。课上采用海量阅读教学,糅合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和运用对学生进行层层浸润。主要做法多读、多背、多用,与《传统文化》教材的编者提出的“读、诵、记、背”的学法如出一辙,符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课题会出现不同的教案设计,《传统文化》课要达成最终的教学目的,显示其“传统”“经典”的力量,把握以下授课原则很重要:

1.读诵为主,扎实提效。

《传统文化》这套教材每本书每个单元的目标达成都依托于经典文化典籍中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学典籍就要以诵读为主。教学《传统文化》更要以读背为主,理解为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反刍品味。

以下做法实用有效:

多读:开课复习环节减少繁文缛节,可以领诵一句,学生顺着往下背,作为组织教学;新授环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拼音自己读、自己悟;练习时调动学生主动性,学生领读,领一遍跟三遍。正音为主,理解为次。

多背:运用减字辅背、顶针背诵、镂空背诵、看译文背诵、触类旁通背诵。扎扎实实提高诵读效果,避免“学过有印象,一背全忘光”的现象。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反复运用所学语言,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见识均来自于生活,将知识运用于生活时,会让知识充满生机,学生变得兴奋、灵动。例如:学了“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那么可以看看谁做到了,有点像思品学科的“导行”环节,并互相评价。再如,设计生活情境填空题,让学生根据前后文的意思运用经典词句;引导孩子课外结合生活情境主动运用所学的经典篇章句并进行集锦。

3.尊重、相信学生。相对于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并不要求深度理解,因此我们老师更应该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解答和争论来自学生的疑难等等。给学生自己“披荆斩棘”的机会,就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机会,也是学生“内化”传统文化“精髓”的机会!教师得有尊重、相信学生的做法。如:通过“可以上课了吗?”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体地位上,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如:在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自悟,相机询问学生:“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哪里不明白?”根据学情调整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4.探究性原则。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集体探究难点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的,搞点“课题研究”,例如:“歇后语里的故事”、“唐诗宋词唱起来”等小课题。纯粹的语言文字上的难点不要“恋战”,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留待“反刍”时的无师自通,保持学生的探究状态。

5.活动性原则。不要为活动而活动,这是诵读的补充。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例如唱一唱唐诗宋词、拿出画笔描绘意境、创设“情境串”演练、设置闯关、小组竞赛、说说生活中自己怎么做的、猜一猜字谜、画谜、歇后语等。

横观《传统文化》每本教材,都分为这样几个单元: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表面上单元侧重不同,实际上都是教学诗词歌赋,通过诗词中的意境了解人物、地理等,感知中华灿烂文化。因此教学中应借鉴语文诗词教学,并以记诵感悟为主要教学方式,根据经典篇章的内容不同进行分类教学和补充。

纵观整套12本教材,每课都分为这样几个板块:1.经典回放(或:人物剪影、诗话揽胜、艺海拾贝),2.温馨点击,3.活动广角,4.成长袋(或:成长阶梯)。以上4板块大体与六步教学法(引入—诱导—学习—总结—练习—评价)一一对应。我们完全可以依照教材的编排,顺势构建《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注意突出以“记诵为主”的教学思路。具体的参考流程如下:

一、引导。迅速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习主动性。

二、学习,位于“经典回放”的那部分。

1.范读原文。学生模读,正音。

2.自读自悟。

3.质疑问难,略知文意。

4.回读感悟,依境自背。

其中可穿插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背诵:

减字扶背、顶针背诵、镂空背诵、看译文背诵、触类旁通背诵等。

三、小结,学习“温馨点击”部分。

1.围绕课题谈谈自己的所知。

2.读一读课本上的“温馨点击”。

四、练习,进行“活动广角”。

多种活动巩固、拓展,重视学以致用。参考每课“活动广角”提供的活动和上文中的“活动性原则”。

五、评价,参考每课“成长阶梯”的建议进行。

六、作业:根据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和学生的研究兴趣而确定是否布置“小课题研究”。

(实际教学时根据每课课题不同进行细节改进。例如后附《歇后语》一课的教案中,练习环节1、2步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背诵歇后语,而是设计了多种情境反复运用歇后语,实际上每次都是在读、在背、在理解、在运用所学。第3步拓展活动“猜一猜”,活动形式可以细化为:猜儿歌里的歇后语、讲故事猜歇后语,看表演猜歇后语、出示实物猜歇后语,看画谜猜歇后语等。而评价环节是随机运用歇后语评价,贯穿于整个新授、练习环节,并没有在第五步单独进行。)

以上教学流程是基于对《传统文化》教材研究和教法研究后初步小结出来的,这样教学能比较适合这套教材,也比较适合学生动起来的需要。但是,上述流程还比较保守。还应做足诵读环节,减少讲解和拓展活动。

中国传统的快乐教学法——吟诵。吟诵的声调和音韵有助于学生理解经典,避免枯燥的讲解,识字、正音、表义一举多得,而且吟诵过的内容会经久不忘。

古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蕴含着上述道理。因此,“读诵浸润法”成为《传统文化》教学中最经济、最适用的教学方式就不是那么难理解了。

(二)《环境教育》课堂教学

《环境教育》是以身边的环境问题为中心设计内容,基本上我们要“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1、问题探讨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探讨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小学生对某一个有争议性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讨论,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法的主要步骤是:

第一、提供含有问题的材料或者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材料可以直接反映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需要动一番心思。

第二、讨论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小学中年级学生,问题的难度要小一些,教师随时进行指导说明,解决的问题也要尽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小学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讨论难度大一些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总结讨论,写出个人体会。通过激烈的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每人递交一份自己的解决方案。

2、“综合学习—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

《环境教育》课程中,将自然现象、科学常识和法律知识等融为一体,其中所涉及的领域包罗万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实现与语文、音乐、美术、自然、科技、哲学等学科的整合,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进而进行合理的归纳综合,实现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课程目标。该模式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①课前收集,自主整理

收集和分析环境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认知环境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重要途径。收集信息是分析信息的前提,分析信息是将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内化为学习者心智结构的过程。而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的知识领域为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因此,上课伊始,根据专题内容搜集相关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专题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

收集环境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应注意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针对所获取的信息,对照书中内容及主题,进行合理的筛选、甄别,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前搜集、自主整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才能为下一环节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保证。

②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创设一定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可以师生共同创设,可以由学生利用上一环节搜集的资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除自创外,想方设法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想出各种办法。如通过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具体事例导入新课,运用栩栩如生的描绘,吸引学生;再如针对专题内容,可选取相关内容的歌曲,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满足学生欣赏美的需要,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如身临其境一般,进入美的天地;又如灵活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提供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这个阶段在课堂开始时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这一环节是这一课的核心部分,经过了上一环节的小组内部交流,学生已经了解了本组研究的内容,但是对于其他组的研究内容却不知道或知之甚少。于是,小组的汇报成为了其他小组了解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听取其他组的汇报,否则是不会获取知识更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

④课内巩固、课外延伸

所谓课内巩固,指在教学中,针对本节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巧妙进行小结,整合交流的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等以达到对本节内容的巩固、升华。一堂成功的环境教育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为止的“句号”。

所谓课外延伸,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将学生有可能适用的常识、经验等补充进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可以是教师的点拨,学生课下再留心环境,获取新信息,达到新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并精心设计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认知、形成能力、升华情感。

(三)《安全教育》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式教学模式

本模式适合于“在社会中”这一领域中的安全常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虚拟生活场景,即虚拟生活中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另一种是模拟社会角色,即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社会角色,现场表演。

这一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①自读文本,自主设计

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②创设情境,模拟表演

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或播放一段生活录象,或展示一处社会场面。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模拟表演活动,让最具代表性的小组在全班公演。学生模拟表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生活原型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基础。

③评价反馈,提升感知

模拟表演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表演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现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效过程;是形成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辨别美丑能力的有效途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感知,在错误与正确的交互认识中,学生会逐渐明晰自己的观念,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社会观的目标。

2、“参与实践——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参与实践——体验探究”教学模式,适合于课外实践活动。本模式是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安全常识,培养学生安全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在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安全自救、自护能力的提高。

这一模式的基本环节有:

①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激情,是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引趣,是引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设问引思,是提出问题、是激情引趣的有效手段。

②展示思路,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之后,就要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行分析,展示学生的思维,理顺学生思路,规划参与安全实践的方案,论证进行活动的可行性,制定参与实践的具体步骤,设计带着怎样的问题去实践,明确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③参与实践,体验探究

实施这一环节,学生是主体,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是合作者,甚至是服务者。

④归纳总结,指导实践

6.校本课程 口风琴课程纲要 篇六

口风琴属于“键盘簧片乐器”,它具备口琴和竖笛的演奏特点。口风琴师五十年代中期由日本东京大学音乐教育家大厂善一在吸收,借鉴簧片乐器与键盘乐器结合的基础上研制的,它可以吹奏旋律,也可以进行多声部演奏。口风琴是适合在农村学校的音乐课堂中推广的,它有利于艺术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成本也较为低廉,在农村学校的经济范围内。

农村学校口风琴的普及与推广具有实际提高音乐素养的优势。1 口风琴易于提供良好的音乐,音色和音准,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音感基础。口风琴简单易学,表现力丰富,利于集体教学。口风琴即可独奏又可合奏,组合灵活,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单独组成乐队,也可以配合其他乐器演奏。口风琴教学促进对键盘的认识,对于乐理的教授起到直观作用。5 口风琴教学有助于学生尝试音乐的节奏,旋律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口风琴学习可以使用五线谱也可以使用简谱,助于识谱的学习也有助于学习转调,即兴旋律演奏。口风琴在使用中要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卫生,自备“吹嘴”,吹奏前漱口,保证口腔卫生,在吹奏完毕口进行琴体排水。上册

横奏 初次见面,我叫“口风琴” 2 手指热身操high起来 爬一爬五线谱,彩色键盘真可爱 4 气息开车练习5 摇啊摇 6 小宝宝要睡觉 7 玛丽有只小羔羊 8 划船歌 9 小小鸭子 10 音乐台阶 11 乘音乐列车去旅游 12 小蜜蜂 13 小猫圆舞曲 14 穿越大拇指 15 转圈 16 祝你生日快乐 17 鹰 扩指缩指真灵活 19 小摇篮 20 三个魔法师 21 欢乐颂 22 DO RE MI 23 踏级石

下册

7.儿童诗校本课程 篇七

《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 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 具有重要价值。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包括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艺术教师要充分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因地制宜, 多渠道、多方式地加以开发和利用。笔者认为, 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利用本地资源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欣赏》校本课程, 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进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整合资源, 科学开发

在开发《艺术欣赏》校本课程时, 教师应以学生兴趣培养为出发点, 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能力基础, 把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按照不同地域、民族、艺术门类等编排教学内容, 制定好不同年级的学习主题和课程框架, 每单元教学内容应以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主, 并适当引入一些其他艺术领域知识, 以使校本课程的内容更具广度和深度, 更具科学性。

二、循序渐进, 注重实效

《艺术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循序渐进, 既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 又要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体要求为:一、二年级课程主要是采用大量鲜活有趣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真善美,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 充分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四年级课程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模仿等方式, 使其初步了解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拓展学生视野, 以培养其初步的艺术理解能力;五、六年级课程则要求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欣赏、改编、表演等形式, 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并能够初步进行对相关艺术知识的研究, 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兼收并蓄, 内容多样

1. 以地方戏曲为基础, 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形式多种多样, 涉及内容丰富多彩, 影响长久而深远。因此, 在开发《艺术欣赏》校本课程时,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地方戏曲内容, 如, 秦腔、黄梅戏、越剧、豫剧等, 可选取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代表性选段作为欣赏内容, 充分介绍其艺术特色, 发挥其良好的育人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 并编写寓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于一体的校本教材, 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2. 引入民间歌舞, 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情趣。

民间歌舞是产生并流传于民间, 以自娱自乐为主要功能的即兴表演艺术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歌舞, 由于受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 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其形式多种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如, 兰州太平鼓、安塞腰鼓、东北秧歌、彝族芦笙舞、山西绛州盘鼓、安徽凤阳花鼓等民间歌舞形式, 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艺术欣赏》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教师要深入挖掘不同民间歌舞的艺术特色和社会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其强烈的时代内涵。

3. 引入民间工艺文化,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8.校本文化:儿童“生长”的沃土 篇八

生长是成长,但却是别样的成长:首先是更顺应自然、符合规律的成长;其次是更注重主体,以生为本,减少过多大人意志的成长;再次是更关注内因,以激发本性、激发自身潜能为方法的成长。这种成长健康、阳光,因而更强更壮。儿童生长需要文化的滋养,而校本文化氤氲于儿童身边,不陌生,有亲切感,便于心理认同,容易产生共鸣,所以,挖掘并利用好校本文化,能够培植利于儿童生长的肥沃土壤。

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校园原址曾是千年资福寺,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落脚寺中,并留下了他为东莞而做的三篇文稿——《罗汉阁记》、《舍利塔铭》、《再生柏赞》。至今,校园还保存着光绪年间所建云的石舍利塔、青石大天井,两棵据传由资福寺僧人所栽的500多岁的大榕树,清朝东莞解元祖屋,后堂无病井,以及元朝至正六年所铸的至正大铜钟。学校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从生长的视角,构建了莞城中心小学校园“六节”文化活动系列,为学生搭建了丰富而多元的成长舞台。

1.挖掘“洪钟”文化,构建“至正洪钟节”,激励学生努力奋进。“至正大铜钟”为东莞资福寺之宝,莞城中心小学于1933年迁入资福寺,与大铜钟相伴近百年,很多校友朝闻钟响上学,暮随钟韵而归,对铜钟很有感情。2006年2月18日,莞城中心小学举行建校一百周年庆典,市领导、学校优秀教师、知名校友和家长代表共一百人,依次撞响“百年钟声”,其薪火相传之意,催人奋进之情,成为了新一代师生的文化印记。钟的宏阔,钟的正气,钟的励志,正是学子所要追求的精神。于是,学校把每年的校庆纪念日(2月18日)定为“至正洪钟节”庆典日,在1、2月份进行以“今天我为中心骄傲,明天中心为我自豪”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了解校史、评选洪钟少年、举办校庆等活动,营造“洪钟文化”,让学生知晓学校光荣的历史,增强身为中心人的自豪感和爱校情怀,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做到“至正、至好”,为校争光。

2.挖掘“资福”文化,构建“养德资福节”,引领学生感恩乐助。资福寺是东莞有名的千年古寺,它建造的初衷是借助超越尘世的佛力,保境安民。莞城中心小学的前身是资福寺,“资”解释为“获取、给予”,“资福”现今可理解为“祈福、感恩”。我们把这一资源与学校德育整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资福学生,资福家庭,资福社会,努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把每年4月的第四个星期一定为“养德资福节”,在3、4月份开展以“孝感乐助,养德资福”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通过“讲资福寺故事,感悟养德资福”、“学雷锋,帮助别人我幸福!”、“让妈妈幸福过三八”、“为地球,添点绿,保护幸福家园——植树”、“感恩先辈,惜福今天——清明扫墓”、“寻找身边感人故事”以及“手拉手,幸福齐分享——对口帮扶”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孝顺、懂得感恩、乐于助人。

3.挖掘榕树文化,构建“大榕树文艺节”,搭建多元艺术舞台。学校校园内有两棵见证了五百多年沧桑岁月的参天古榕,它们像是飘着长须的长者,牵着手,微笑地看着孩子们在他身边欢乐地唱歌跳舞、读书绘画……老榕树那种不求人类供养,却无私为人类奉献的精神也感染着每一个学子。学校把每年的5、6月份定为“大榕树文艺节”,开展以“七彩校园,展我才艺”为主题的系列竞赛、展示活动,通过歌唱、舞蹈、器乐、书法、绘画、手工艺、文学表演等活动,给每一位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激励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为多彩的人生奠基。

4.挖掘东坡文化,构建“东坡悦读节”,鼓励学生海量阅读。据史书记载,苏东坡被贬到惠州,经东莞时,得资福寺的比丘祖唐禅师热情款待。元符三年(1100年),苏东坡以佛舍利施以资福寺的罗汉阁供养,并为东莞撰写《罗汉阁记》、《舍利塔名》和《再生柏赞》。苏东坡的文人风骨和旷世文才一直是历代莘莘学子的不懈追求。学校为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这一教育资源优势,便以“东坡”为学校悦读节命名,把每年7—9月定为“东坡悦读节”。其间开展以“悦纳万卷,至正人生”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以东坡文化为突破口,弘扬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举行阅读考级、评选“阅读之星”、“学习之家”以及辩论、演讲、朗诵、讲故事、作文等比赛活动,激励学生“悦纳万卷书,至正人生路”。

5.挖掘名人文化,构建“镜堂科技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拥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作品。他是莞城中心小学的校友,同时也是我们新校区的设计者。他业绩显赫,令后辈敬仰;他主动思维的习惯和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勇敢攀登、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是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生动教材。学校把每年10、11月定为“镜堂科技节”,开展以“主动思维,勇于创新”为主题的科技系列活动,通过“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大赛”、“科技实践活动展示”、“评选科技小明星”等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及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6.挖掘社区文化,构建“万寿康体节”,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莞城中心小学位于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的万寿路。“万寿”体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求,它与我校体育节“康体、健美”的宗旨相吻合。每年12月,学校都举办“万寿康体节”活动,开展大课间展示、队形队列比赛、篮球比赛、田径比赛、趣味体育、亲子游戏等各种体育活动。康体节旨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体质,锤炼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团队精神。每年康体节不仅项目多,而且范围广,涉及学生多,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强身健体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打造的校园“六节”,其目的就是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节日这个载体,赋予它精神内涵和教育价值。这一系列的节日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使校园文化活动井然有序,生机盎然。在“六节”文化活动过程中,学校始终重视“两深”思想,即深度策划和深刻体验;始终贯彻“三全”原则,即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始终坚持多方联动,即家、校联动,区、校联动。在活动中,我们还注意强化仪式、组织竞赛、评选优秀:

1.强化仪式。一个好的仪式能够成为节日活动的灵魂,一个好的仪式能让学校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在行动中得到强化和升华,在一定程度上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念。学校在每个节日文化活动中都举行开幕式和闭幕式,精心的策划让活动的内涵得以升华。

2.组织竞赛。竞赛是学校体艺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它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在校园文化节上,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格,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3.评选优秀。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评优,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六节”活动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各类型的大规模的评选优秀活动,并把先进人物及优秀作品在展区内展示。如“洪钟节”活动中评选“洪钟少年”;“资福节”活动中评选“孝感好孩子”、“乐助好儿童”;“文艺节”活动中评选“十大书法之星”、“十大绘画之星”、“十大手工艺之星”、“十大小歌手”、“十大小演奏家”、“十大小舞蹈家”、“十大小表演家”……

上一篇:水工隧洞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下一篇:高三年级组上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