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

2024-08-14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共14篇)

1.《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一

课文《黄山奇石》的优秀教学设计

【情景说明】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的感叹。《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孩子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一一表述出来。朗读是得以完成这一目标的载体,因而组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是本课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让学生在初读中向往黄山的神奇,在研读中欣赏黄山的怪石,在品读中回味黄山的魅力。教师要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能以不同的角色在感悟语言、摹仿语言的同时也能创造语言,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在假期中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你认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今天呀,我们也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玩一玩,看看那里有些什么东西最能吸引你呢?

板书:黄山

一、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黄山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我们呢?先听一听朗读吧!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之后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些什么。板书:奇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找出来,并试着读通顺。

3、⑴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⑵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字。

二、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黄山奇石真是太有趣了,你认为哪几处怪石最有趣呢?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有趣的地方。

1、学习“猴子观海”段落:

⑴指名朗读,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有趣?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呢?

⑵结合插图理解“陡峭”、

“云海”;动作演示理解“一动不动”;认读“峰、胳膊”。

⑶练读这一段,怎么读出趣味来呢,试背诵。

⑷表演读:我们能把“猴子观海”介绍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吗?指名说。

⑸换角色读:石猴可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还会说话,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哦!(指名学生可以加进适当的动作。)

⑹情景表演:石猴在黄山顶上呆了好长时间,无数游客都与它合影留念,它想为大家介绍一次观海的景象呢!

2、黄山的奇石数可多了,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几处吧!(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段落)

三、品读课文,拓展想象

1、我们知道黄山的奇石数都数不完,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敢和书上写的挑战吗?

“天狗望月”为例:

⑴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

⑵“天狗”望到了什么呢?它心里在想什么呢?

⑶学生先可以一句一句的说,然后连起来说。

2、“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的栩栩如生,

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听后,可着急了,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出示奇石图片。

⑴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图片,然后讨论怎样说。

⑵指名说。

二、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游览了黄山,见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你回家准备给爸爸妈妈怎么说你的收获呢?

学生交流。

【教学反思】

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在赞美声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教师一句恰当的赞美更会让孩子欣喜若狂,拥有一种成就感。一句赞美的话并不难说,但是发自老师内心对学生的赞美确实很少。其实,学生身上有很多动人之处,这都是要*老师用心去发现的。赞美在孩子们的眼里,是老师对自己的认可、肯定奖励,他们常常从老师的赞美中来悄悄地衡量自己,从赞美中获得成功、信心。既然一句赞美的话对孩子们如此重要,我们为什么还还要那么吝惜赞美的语言呢?

保护学生大胆、奇特的想象。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才踏进校园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渴望,他们也很想通过老师、课堂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来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成人看来,可能是滑稽可笑,更有可能是嗤之以鼻。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甚至是不允许的。不管什么问题,都求唯一答案,不允许独立思考。可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才得以让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束缚,特别是不受外界的约束,从而畅快的表情达意。为什么儿童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慢慢地下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为的破坏。作为教师再也不能成为破坏者,而应该是保护者、开发者。

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们充分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尽情地表演。有很多老师忽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经常是越俎代庖,这样一来,教得省事,教学任务又完成得快。但这样造成的后果确实相当严重,完全背离《课标》的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习方式,改变一种学习习惯,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来实施课程改革。因而,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成为主人,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中的知识生成,它意味着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因而自主对话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唱主角的舞台,也不再是部分学生成功的乐园,而是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天地。

2.对美术公开课教学的思考 篇二

首先,从总体上讲参加这种比赛一定要精心准备这是大前提,包括语言、服装、教案、教具、课件等元素的准备,但我认为最关键是上课时教师要有一种气势,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这种气势我个人理解为是一种累加,需要教师厚积薄发,他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具备全面的文化修养,对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美学、哲学、历史、美术史融会贯通。其次,上课时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用词再准确一点也就是教者要有激情,要让激情贯穿课堂的始终,要给听课的教师、学生带来心灵上震撼和艺术上的享受。下面就《时间的“表情”》这节课具体谈几点感受:

一、视听结合,导入新课

导课很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有新意,时间要快,不能拖泥带水,我采用视听结合,导入课题。就是利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加上新颖独特的声响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感知时间的存在。

【片段1】

上课开始,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几组声音。(点击课件)

然后提问学生听到了哪些声音?他们都和什么有关?学生回答有公鸡的打鸣声、教堂的钟声、布谷鸟的报时声。他们都和时间有关。我总结了一下,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时间就是生命、时不我待、时不再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通过片段一让学生聆听几组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了时间的概念。

【片段2】

提问:同学们平时都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时间的呢?

生答:看手表、教室墙上的挂钟、听学校的铃声等。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知道这些计时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是怎样计时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吧。(播放时钟的发展史)

视听结合中的第二元素“视”粉墨登场。利用鲜活的视觉图像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了解了钟表的发展历史,深深的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教师再从侧面点拨一下,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古人的计时工具都很原始,计时不够精确而且携带也不方便,而今天的设计师已经能够制造出计时精确、携带方便的钟表,而且设计师还给他们添加了许多美丽而又有趣的“表情”。然后正式导入课题《时间的“表情”》。

二、巧用、会用、用好多媒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21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了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于学生。这次比赛大部分教师都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还有少数动画课件。可以这么说,多媒体的正确使用扩大了教学效果,它直观的表现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片段3】

首先,多媒体展示几组时钟设计的图片。这几组图片都是有针对性的选出。分别从时钟设计的几个要素挑选(外形设计、指针设计、钟面设计)然后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一款?

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多媒体的使用也与听课的老师产生了共鸣。学生立刻活跃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生答:我喜欢这一款,因为她有着天使般的外形,非常可爱。(外形设计)

紧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两张图表,图片和文字都是精心设计,学生一目了然。通过图表的展示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有效的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人,美中育人。

三、重视多元评价

师评很重要,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也可以促进课后学生持续关注美术。道理很简单,学生认为我的作业连老师都赞叹不已,肯定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这个学生肯定在这方面会多留意,假以时日说不定就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在巡视辅导作业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个学生的作业很特别。刚开始我很奇怪,时钟的指针在哪里?后来我仔细观察,感觉很棒。在课堂上我对这个学生大加赞赏。这是一个直升机造型的时钟。这款时钟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指针,设计独具匠心,他用直升机上的螺旋桨作为指针,很有创意!

3.《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三

黄山奇石

1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の奇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の部分。3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の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黄山,缺少对黄山の直观感受。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观看有关の风光片,认识黄山,欣赏美丽の自然风光,使学生喜欢黄山。同时本课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更有利于感受黄山奇石の神奇,领略祖国大好山河の壮美。3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の奇特,有趣。难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の热爱之情。

4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黄山奇石

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の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2此时,.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法,谁愿意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黄山の奇石,看看它奇在哪里?

活动2【讲授】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感“奇”

1.词语过关。(开火车)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の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把具体介绍の石名圈出来,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3.你们觉得黄山石の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 4.生齐读这些石名。

三、细品课文,探“奇”

1.(1)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展示图片“仙桃石”)哪块石头像仙桃?

(2)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の呢?(生读课文部分)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大家互相说说。(小组交流)2. 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是什么样子? 自己读读这个自然段,说一说你觉得哪儿有趣?随学生发言指导体会奇石の有趣:

(1)体会“一动不动”:

【1】 学生自己先说

【2】 教师引导:对比平时猴子好动の特点,想象说说为什么会一动不动?(观云海)小石猴看着这翻滚の云海,都看得出神了,会想什么呢?

教师导语:通过“一动不动”这个词就把小猴认真观云海のの神态和样子写出来。这样の词语真神奇啊。(2)体会表示样子の句子。(两只胳膊抱着腿)

【1】生说自己觉得有趣の词语,说感受。

【2】对比句子:情景设置:老师也看着奇石写了一句话,你们感觉哪句更有意思?

fpg

fpg 猴子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

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

【3】教师引导: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加上“两只胳膊抱着腿”你就觉得有意思了呢?(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通过这些词使我们看到奇石不只外形像猴子,连它の胳膊和腿都那么清楚,那么逼真。不是人工雕刻,是在大自然中形成の,真是太有趣啦。

【5】训练朗读:这么神奇,有趣の语言,让我们多读读,记在脑子里。(3)体会“翻滚の云海”:

【1】自己说说你认为云海什么样啊?

【2】观看云海の图片。感受云海の美丽:看完黄山四绝之一の云海,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连接语:这么美丽の云海,难怪小石猴会看得入迷呢?

(4)训练朗读:通过同学们の讲解,我觉得“猴子观海”太有趣了,这只小石猴太可爱啦!,你们能用读の方式,让更多の同学感受到“猴子观海”这块奇石の有趣吗?(同桌互读——推荐读)

3.“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另有一番趣味。(展示图片“仙人指路”)指名读。(1)谁来学着做一下这个仙人の样子?(生模仿)

(2)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の山峰上有一块这样の石头,你会觉得怎么样?(生:神奇、前去看个究竟)

(3)用你现在の感觉,看着眼前の景象,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4)请问这位仙人,你所指の地方是哪儿呀?那里の风景美吗?(生即兴回答)(5)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の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5)师:谢谢各位小仙人。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呀!让我们一起美美の把这一段读出来,好吗?(生齐读)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の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の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齐读一遍。

活动3【活动】黄山奇石

四.观图联想,写“奇”

1、黄山の奇石真有趣呀,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の语言给大家介绍,敢和书上写の挑战吗?

“天狗望月”为例:

⑴学生上台做“望”の动作。

⑵“天狗”望到了什么呢?它心里在想什么呢?

⑶学生先可以一句一句の说,然后连起来说。比如:“一只雪白の天狗蹲在山头,呆呆の望着银盘似の月亮,它心想,我怎么把他吃掉呢?”“一位漂亮の仙女,端坐在平台上,聚精会神地弹奏一支美妙の乐曲。

2、“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の栩栩如生,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の奇形怪状の岩石听后,可着急了,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展示课后奇石图片

⑴分小组选择喜欢の图片,然后讨论怎样说。⑵指名说。

五、总结升华,激发欲望

记得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比五岳の景色还要美、还要神奇。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那奇石の美景。活动4【作业】黄山奇石

六、作业超市:

fpg

fpg

1、我会利用老师の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先说再把它写下来)

2、我会选最喜欢の奇石一两块,介绍给你の父母听。2 黄山奇石

fpg

fpg fpg

fpg

fpg

fpg fpg

fpg

fpg

fpg fpg

fpg

4.《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四

对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资源的开发者。于是,我在指导学生品味奇石的基础上,增加看图联想,给其他怪石起名字,写“奇石”这一环节,学生在与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加上先前的语言积累,通过儿童特有的思维,写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如:有的学生写道:“两只张牙舞爪的大狮子,你争我夺的抢着一个漂亮的绣球。”再比如:“一只雪白的天狗蹲在山头,呆呆的望着银盘似的月亮,它心想,我怎么把他吃掉呢?”“一位漂亮的仙女,端坐在平台上,聚精会神地弹奏一支美妙的乐曲。”这一环节也使学生他们的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可以尽情想象和创造的乐园。

如果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那么想象则是“维系美丽花朵生命的源泉”。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和模拟表演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如品味“猴子观海”时,我引导学生说说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想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峰间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我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这时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谈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这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对翻滚的云海,它会想到什么?”这是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它会想,我要是孙悟空踏着云彩飞过去见观世音有多好。”有的说:“我要是会游泳,跳下去游个痛快。”还有的说:“我要是长出翅膀,飞到对岸去该多好!”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创设了想象思维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5.课文《黄山奇石》的教学设计 篇五

一、课前游戏。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山奇石》的生字,老师设计了两个小游戏,你们想玩吗?

请点击桌面上的“黄山奇石”进入“黄山奇石——游戏”,去玩一玩吧。

二、复习导入。

看得出,大家的生字掌握得不错嘛!我刚才发现××同学做得又快又好,现在我们请他做小老师,大家跟着他读一读吧。

三、图文结合,深入理解。

1、昨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了黄山,小朋友们,黄山有没有特别吸引你们的地方呢?

今天我们再登一次黄山,去欣赏你最喜欢的石头,好吗?

2、请大家进入我们学校的网站,打开“黄山奇石”,点击“我爱读”,找到你最喜欢的石头,点击图片,看看图,读读课文,细细欣赏吧。

3、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到哪儿就学哪儿。)

(1)“仙桃石”:学生能简单说出就行,指导朗读。

(2)“猴子观海”:指导学生找描写动作的词和想象: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会想些什么?指导朗读。

(3)“仙人指路”:引导学生想象:这位仙人怎么会站在这儿指路呢?指导朗读。

(4)“金鸡叫天都”:通过和“公鸡叫天都”的名字作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名字中的美,指导朗读。

4、黄山的怪石不仅神奇,而且有趣,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这几段吧,把这几块石头的“奇”和“趣” 读出来。

三、发挥想象,自由练说。

1、除了这几块奇石,黄山还有别的奇石吗?(引导学生明白“……”的用法。)

我很想知道这些奇石的样子,可是,老师都找不到图片。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它们的名字,发挥自己的想象,像课文那样,给老师介绍一下它们的样子,好吗?

2、请同学们点击“动动脑”,和自己周围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选其中的`一块奇石,一起商量商量怎样把这块奇石给老师介绍清楚。

3、汇报交流。

4、引读最后一段,引出“我来起名”。

5、(1)请点击“我来起名”,给这几块奇石起名,把你起的名字写在“留言板”中,并打上你的名字,提交留言。

(2)交流所起的名字。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有关黄山的资料吗?快点击“我想学”去看看吧!

五、作业:

1、点击“动动手”,回家写一写或画一画。

6.公开课教学反思 篇六

一、过度包装,成本太高

据笔者观察,现今流行的公开课大都经过精心的包装,并且评比的级别越高,包装就越厉害。如,为准备一节上档次的公开课,往往兴师动众,有的甚至竟准备一个月有余,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节课往往经过多次修改教案,反复地试讲,准备各种教具,请教研员或专家指导、讨论等等,一般说来,经过这样的多次打磨,好课居多。即便成功,也是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但这是得不偿失的。首先,它打乱了教师和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其次,使学生的课业受到干扰;再者,这样的课是刻意打造出来的,非常态的,一般教师即便是作课者也难以做到平时这样上课,因为投入太大。耗费学校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花费教师过多的精力。

二、功利性太强

既是评比,就难免把讲课者分个三六九等,无论是观摩课、研讨课,还是评优课等,对讲课者本人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能够参评县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优质课,一旦评上,各种荣誉和利益就会接踵而至,因此就助长了部分教师为获奖而讲的不良局面,唯获奖是从,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心讨好听课者和评课者,曲意逢迎,其课甚至是讲给听评课者听的。

讲公开课的教师大都追求完美无缺,在各方面尽善尽美,十分挑剔。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太多的课都一窝蜂地使用课件教学,一味追求看点、图热闹,于是,把课上成了课件的展示课者有之;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虚情假意的伪讨论和庸俗做作的表演者有之;一味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以至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者更有之。

当然,公开课作为积极有益的教研活动,我们不能因为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因噎废食,而是应该尽力发挥它的长处,规避它的弊端。

三、教师应苦练基本功,勿作秀

上公开课的教师为了脱颖而出,或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往往有—些做法会与众不同。如用影视、诗歌等新颖别致的导语,精心选取知识内容作铺垫,以及教学细节的处理与教学机智的运用、教具的制作,或课堂分组讨论,或组织学生表演等等,适度运用是正当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热闹,甚至哗众取宠,都是不适当的。我们应该看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要取决于讲课的科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应因材施教,不能一成不变,更要力戒矫揉造作。

上公开课的教师,受名利等因素的影响,常在课题的选择上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往往会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教学内容,或较易出彩的课,鲜有讲一些教师普遍感到困惑或新课程急需解决的课题。如就语文而言,讲课文者居多,很少有教师讲怎样作文和修改作文的。就是讲课文,也大都喜欢讲散文和诗歌,讲议论文的不多。因此,我们应提倡一课多讲,几人上同一节课,以利比较和取长补短。

四、正确运用课件

时下用课件上课日渐泛滥,尤其是公开课,简直到了无课件不成课的地步。当然,课件运用得当,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功效,但是不宜过多过滥,否则五光十色的画面会使学生转移注意力,产生审美疲劳。我们不能把生动活泼的师生对话变成生硬的人机对话,更不能把课件变成现代化的黑板。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使用课件,我们应运用课件去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手段紧密结合。

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评优质课的标准不应以是否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为唯一标准,评价一堂课课件的运用成功与否的标准应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是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拓展与三个纬度的充分落实。

五、追求常态化

教学应该是真实自然的,大可不必去追求完美,不必去追求面面俱到。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可一味模仿他人。无论是讲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应摆正心态,不要刻意追求功利化,而应充分展示自己平时教学的风格,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力戒浮夸,追求真实。一劳永逸式的讲课不可取。

7.《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读通文;

2了解黄山石的神奇,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抓住石的特点,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1学习文2、3自然段;

2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抓住石的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黄山吗?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素有“人间仙境”之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黄山奇石》这篇文,去欣赏黄山奇石。

二、初学文

(一)出示题,齐读题。

师: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要告诉我们的吗?

生自由说。

(二)过度:

师:黄山奇石真是千奇百怪,神奇至极啊,让我们打开本,再到文中去欣赏。请你自由朗读文,要求读通文,再思考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块奇石?

生自由朗读文。

反馈,师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在这几块奇石中,挑选你喜欢最感兴趣的一块或几块,快速到文中去找找,仔细读读,研究一下,你为什么喜欢它?然后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大家。

(三)分层学习(随机)

1师:你喜欢哪个?为我们读读

生:我喜欢猴子观海。生朗读(教师出示图片)

师:能说说猴子观海吸引你的理由吗?

生:这只猴子的动作……

师:谁也喜欢这块,谁也来说说?

生:……

师:读得真到位,你能为我们表演一下吗?

请学生表演。师随即询问:请问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啊?

这只猴子在想些什么?面对这猴子观海,你有什么要说吗?

请别的同学有也说说;

一起把这几句话读读。

2师:还有别的吗?

生(仙人指路),朗读。图片出示

师:谁也喜欢这个,请你读。

讲讲你为什么喜欢这幅?

生:……

师:请喜欢这幅的同学一起朗读。

3仙桃石

学生朗读。

你为什么喜欢这块?

生:……

师:这样一块神奇的石头,它的来历你想都过吗?

生:……

师:你能说得那么好,相信你一定能把这奇与美读出来。请你再读一遍。

谁也来试试。(指名2、3位)

请女生读

4金鸡叫天都

师:为什么喜欢?

生……

师: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对这块石头的喜爱吗?

谁也喜欢?

理由,朗读

师:几块巨石组成的金鸡叫天都太神奇了,我仿佛看到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伸长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啼叫。

让我也来读读,如果你们愿意也可以和我一起读,好吗?

师范读。

三、整体感知

1出示文2、3自然段,齐读。

师:黄山奇石果然名不虚传,让我们一起再来品味它的神奇美丽。

品读文2、3自然段

四、堂实践

同学们对黄山奇石有了这么深的理解,我觉得都能做做小导游了。请你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说说。当一回小导游,介绍给你的同学,介绍给我们老师,好吗?也可以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学生做导游

(师引导:你觉得这位导游怎么样?)学生评价

(师评价:我觉得如果这位导游能够加上自己对这块石头的理解,那么游客就会更加感兴趣了)

再请学生表演五、六、延伸巩固

1师:黄山的奇石又何止这四种,有些石头还没有取名字,正等着你去发觉呢!

2出示图片,请学生取名。再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来形容这幅画。

3朗读全文

大自然真是神奇,她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好好的把黄山奇石的奇、趣夸一夸,把我们祖国山河的壮丽赞一赞,把整篇文轻声读一读。

4黄山真是令人向往。这里有介绍黄山的一段影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8.《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八

台儿庄区实验小学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文章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总体上讲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引出黄山奇石。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重点介绍黄山的四块奇石,其构段方式有所不同。第六自然段写出黄山还有其它奇石,引发读者的想象和对黄山石的喜爱之情。本文图文并茂,文章抓住一个“奇”字,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令人无限神往,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较强,可以采取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品尝、舞蹈、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5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内容,理解黄山石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黄山石的赞美。

四、教学方法

(一)先学后教

利用自学指导开展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后继教育打下基础。

(二)情境教学法

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

(三)诵读品味

理解课文,体会文章主旨。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辅助环节)

(一)板题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2.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出示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第一次先学后教)出示自学指导: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词。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直到读熟练。

(一)自学自测

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篇课文。

(二)小组纠错

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 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和他一起读,如果他读的不对,大家帮他指正后,再齐读。

闻 名 景 区 省 部 秀 尤 其 仙 巨 位 著 形 状

2.指名读,去拼音读,小组比赛读等方式进行拼读。

(1)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词

闻名 景区 安徽省 南部 秀丽 尤其 仙桃石 巨石 一位 著名 奇形怪状(2)课件出示:多音字

省 都 弹 还

1.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指导。闻名:有名。

秀丽神奇:景色清秀美丽,非常奇妙。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陡峭:山势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三、读通课文,理清脉络(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一)自学自测

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课文,尝试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小组纠错

小组轮流朗读课文,互说课文主要内容,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错。2.教师重点指导攻克难读的长句子。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明确:这篇课文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四、识记生字,描摹临写(第三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

1.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和笔画,注意易错笔画、笔顺。2.完成课后题“用铅笔描红”。

(一)自学自测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自主书写生字,老师强调书写姿势。

(二)小组纠错

同桌互相评议生字,指出优缺点。

(三)质疑拓展

出示生字:南 部 些 巨 位

1.师生交流易错字和易错笔画笔顺。

2.出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比较好差。重点评不规范的字,激励书写水平高的同学,教师可范写。3.让学生每个字再练写一遍,同桌互批,订正。4.师生共同评议。

五、归纳总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的美丽壮观,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六、达标训练

1.词语黄金搭档。(根据课文内容连线)陡峭的黄山 翻滚的雄鸡 奇形怪状的山峰 中外闻名的云海

金光闪闪的岩石 2.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秀丽

美丽

(1)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景色()神奇。(2)松鼠是一种()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2)黄山的怪石多有趣啊(3)你去过黄山吗

七、日清作业,拓展延伸 1.抄写本课写字。

2.同桌之间互相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5自然段。3.搜集黄山风景区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板题导入

谈话导入,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一起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出示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2-5自然段。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精读感悟,感情朗读(第四次先学后教)

(一)个人自学

1.出示自学指导 :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看能分为几个部分并思考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

2.生自学。(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纠错

小组内交流:互相讨论。

(三)班内质疑——课文内容分析

学生提出不会的或不清楚的问题,老师予以解决。

(二)逐段学习。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5)学习第5自然段。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三、识记生字,描摹临写(第五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

1.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和笔画,注意易错笔画、笔顺。2.完成课后题“用铅笔描红”。

(一)自学自测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自主书写生字,老师强调书写姿势。

(二)小组纠错

同桌互相评议生字,指出优缺点。

(四)质疑拓展

出示生字: 每 升 闪 狗

1.师生交流易错字和易错笔画笔顺。

2.出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比较好差。重点评不规范的字,激励书写水平高的同学,教师可范写。

3.让学生每个字再练写一遍,同桌互批,订正。

四、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五、达标训练 1.认一认,连一连。

xínɡ

zhù

xiù

shěnɡ

wén jǐnɡ 2.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2)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3)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3.填一填。()的山峰

()的云海()的风景区()的雄鸡()的岩石()的手臂

七、日清作业,拓展延伸 1.会默写本课生字词。

9.《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九

关键词:生本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生本教育在我校开展以来初见成效。本人有幸能在全校展示一堂“生本”理念下的公开课。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仁爱版七年级Unit 7 Topic 3 We Had a Wonderful Party第一课时Section A。下面结合本节课,粗浅地谈谈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自主,教师又是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

一、设置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前置任务,做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帮助者和欣赏者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持久性比较差。他们争强好胜,思维方式逐渐从感性转向理性,喜欢“钻牛角尖”,关注所有人给予的评价。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让学生探讨新目标语言——一般过去时的特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经过认真分析教材,研究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初步整合教材内容后,我设计了探究型前置作业。通过给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包含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两种句型的小谜语,让学生一边寻找答案,一边从已经学过的现在进行时句型特点入手,以旧引新,抓住重点,总结本课新目标语言——一般过去时的特点。在学生以使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自己自主学习探究前置作业成果的过程中,当学生陷入僵局时给出几个词进行引导,当学生偏离重点时及时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当学生给出精彩看法时给予眼神、肢体、语言的欣赏与表扬,这时候教师既是推动者、帮助者,也是欣赏者。

二、明确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任务,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学生对目标语言的特点初步掌握后,就进入课堂交流活动中。课堂交流是“生本”课的中心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本课为了明确各组成员的任务,在合作之前我给学生做了示范与提示,这样学生可以做到任务明确,也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让学生通过了解课文中Jane,Helen,Sally和Tom昨天做过什么事情之后,设置一个调查任务,即调查“你的组员昨天做了什么”。学生分工合作,体验到相互帮助、相互依赖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深入其中,做好参与者与合作者。

三、鼓励全班交流、展示与评价,做好补充者、评价者

新课程标准的六条先进理念中有一条:要“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将已经学会的目标语言运用于真实的情景交流中,自编自演小组对话,进行全班展示,这是“生本”课的高潮部分。学生的全面参与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转换了师生的角色。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教师成了“导演”。每组学生编的对话内容不一,但紧扣本课重点——使用一般过去时,教师把好舵,学生同时成为表演者和评价者。他们在观看其他小组表演时聚精会神,点评生动有趣,而且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教师及时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利用课堂已生成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在最后的小结反馈中,本课采用了学生对完成前置作业的自我反思,对前置作业满意度进行自评、组长评、教师评,让评价方式更多元化、丰富化,激发了每个学生的自信与参与热情。

四、课上及時记录,课下及时整理,做好反思者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集体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做好记录,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简单的几个词,课下及时整理成文,做好反思者。如本课前我内心对学生总是不放心,而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实在让我惊喜。我及时地在相应环节记下了“惊喜、相信、不限制”这样的词。课后整理时我这样写道:“因为对学生不放心,在课堂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生本教育——以生为本,确实要求我们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也要相信孩子们带给我们的会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生本之路漫漫,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生本”,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材上多下工夫,使生本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更加到位,教师的点拨更能起到一针见血、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十

目标、重难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运用网络尽情欣赏黄山奇石的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介绍奇石的方法并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发送自己学习的收获。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灵活运用课文中作者介绍奇石的方法进行仿说练习——描述其他的奇石并正确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发送自己学习的收获及困惑。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师简介黄山: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山体雄伟奇特,有岩、洞、潭、瀑等自然景观,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一记。想一想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2.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3.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半包围结构,先里面再封口。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4.理解词义。

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5.说说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点名读。评议:他读得怎么样?听了他的读之后有什么感受? 2.指导朗读。

3.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秀丽神奇”和“尤其”练习说话,介绍一下别的风景区的特点。

四、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五、作业。

1.熟读课文。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

2.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哪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它们?

二、品读课文 展开想象 体会“奇”“趣”“多”

1.过渡:这些石头怎么有这么有趣的名字呢?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块石头?为什么?

2.指导学习第二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翻开书找一找。(出示图片)(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块石头为什么叫“仙桃石”?(看着图加上想像说一说)

(3)指导朗读,感受“仙桃石”神奇有趣。

(4)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介绍了“仙桃石”的什么?(先介绍名字,再介绍样子)

3.指导学习第三段

(1)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猴子观海”的呢?(出示图片,指名朗读。)

(2)你从哪儿体会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请你们小组四人先一块儿读一读,然后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从样子、位置来引导。)

①哪句话写出了猴子的样子?看看图,再从课文中找一找。(出示句子)

②课文用了哪些词描写了猴子的动作?(抱、蹲、望)

③出示课件,理解“翻滚的云海”

(欣赏云海:云上下翻滚,十分壮观,能看到这么美的云海,是因为黄山太高了。)

④课文中哪个词也讲了黄山高呢?(陡峭)

(3)指导朗读

(4)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与“仙桃石”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学习第四、五段

请同学们从“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两处奇石中选一出你喜欢的,自己读一读,展开想象,说一说它的神奇、有趣。

(1)“仙人指路”

这段共有——句话,先介绍了奇石的————,后介绍了奇石的————。因为这块奇石——————,所以称它为————。

指导朗读,想象情境。

(2)“金鸡叫天都”

书上没有画“金鸡叫天都”,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来把这块奇石画出来呢?

师范读课文,生“随文配图”,画一画“金鸡叫天都”。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画。师生评议。

4.指导背诵

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黄山那一处处奇石,请选一处你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谁来背一背?(放音乐和画面)

5.学习第六段

(1)同学们,黄山的奇石何止这四种啊,还有很多很多„„.(出示课件展现黄山奇石)我们也来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起个名字,好吗?

(2)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当小导游:请你选一处,模仿着课文的写法,加上丰富的想象,向游客们介绍黄山的奇石(练习,指名说)

6.齐读全文 共同体会它的“奇”“趣”“多”。

三、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想?

2.师述:我们伟大祖国还有许多名山大川,还有许多秀丽神奇的自然风景区,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许多美丽的景区,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依照《黄山奇石》的方法,仔细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与同学交流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

板书:

猴子观海

一动不动 望 翻滚

仙人指路

伸着手臂 巨石

仙桃石

像大桃子 奇 趣 多

黄山奇石 金鸡叫天都 金光闪闪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11.《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十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中感受他们的样子。

3、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彩笔、白纸、钢琴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那里有无数的奇石、怪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你们想去看看吗?

(出示课件)先出示黄山全景图,然后分别出示“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

教师:这些奇石究竟神奇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就走进第4课《黄山奇石》中去领略一番吧!

二、朗读课文。

1、范读课文。(学生在优美的钢琴曲中,聆听老师朗读课文。)

2、分组分段读课文。(五个学习小组每组读一段,最后一段全班一起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请六个学生到前面,每人读一段。)

三、理解课文。

1、图文对照,在书上画出作者写了哪些奇石,说说分别是哪幅图。(学生在书上画,老师板书。)

2、教师:本课作者抓住这些石头的外形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静”的石头写“活”了。下面就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老师板书。)

3、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想像,体会这读一读。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奇石,具体说说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配有课件出示)

5、听老师说奇石的特点,猜猜奇石的名字。(配有课件出示)

6、教师:课文还提到了哪些奇石呢?为什么没有象前面那些奇石那样,作详细地描写呢?(教师板书)

7、想一想、试一试。

教师:你能根据“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名字想像出它们的具体样子吗?

8、总结: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不仅能引发我们的联想,而且吸引着我们去游览,去想像,去尝试着起名字。通过对本课地学习,谁能谈一谈黄山风景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黄山的奇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板书:秀丽神奇、奇形怪状)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仙桃石——飞、落

猴子观海——抱、蹲、望

黄山奇石 仙人指路——站、伸、指 秀丽神奇

金鸡叫天都——变、伸、啼叫 奇形怪状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第二课时

一、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分组分段读课文。

二、识字。

1、认读词语。

教师:这篇课文中有不少词语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快,读得最准,记得最牢。

(1)出示课件,把学生带入一片花丛中,将十个认读字组成词语藏在每朵花的后面。点击花朵,逐个显示词语,指名让学生读,读对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2)比一比。

小组开火车比赛,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最后全班齐读。

2、认读生字。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是今天要求认识的生字。(课件出示认读生字)请同学用笔在课文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大声练读。

(2)小组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

(3)小组开火车比赛,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4)学生听读音找生字卡片。

(5)小组学习: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小组讨论)

三、写字。

1、指导生字结构、部首、笔顺。

2、区别形近字。

区——巨 神——伸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

要求学生描红,把生字写在田字格正中,要写匀称,写好看。

4、组词、造句。

(1)让学生给生字组词,能组多少就组多少。

(2)教师选择词语让学生造句。

四、你说,我也说。

完成课后习题,说一说“你曾经去过哪些地方?给同学介绍一下那里都有什么?”

12.《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十二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公开课 教学经验 移植

公开课教学是有效促进各学科老师教学能力快速提升的有效形式,在我国各级学校得到广泛而有效的推广。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将公开课教学的研究重点放在公开课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公开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等问题上,对于公开课的教学经验移植方面的研究却着墨不多。笔者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着在有效教学目标理论的指引下,对公开课教学经验移植方面的问题做一番研究,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1.有效教学

大多数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来讲是有效的,最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说到底,有效教学就是一种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追求的一种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有效教学的理念应该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效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既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益;二是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方式和方法,策略性地提高教学成效。

2.教学经验移植

教学经验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个体与外部因素不断的相互的作用而获得的经历和体验。它既是一名教师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教学的资本。新加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学难题。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难题,年轻教师经常会移植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这也是年轻教师成长的一种捷径。其实,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单是新加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需要移植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其他的老教师面临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知识也须要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这就涉及到教学经验移植的有关问题。

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指教师在现有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和引进外来的先进教学经验,经过自己的深加工之后再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改善教学质量。须要注意的是,教学经验的移植并不是简单的拿来就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全盘照搬,而是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经过深入的加工、尝试和取长补短之后,用于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该方式方法并不完全排斥自己现有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它是在现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引进吸收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有效教学视角下教师教学经验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达到有效教学目标的有力支撑,也是公开课教学之所以得到有效推广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受教师个人阅历、学校师资保障以及学生的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1.合理性

教师教学经验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教学经验能够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正是由于新进老师与有经验的老师之间教学效果的不同,才使得教师的教学经验有着更为清晰的合理性。

一方面,教学经验能够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是长期以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经过了无数次的教学演练和教学实践。特别是各级学校推广的公开课,更是优秀教师的辛苦结晶。缺乏相关经验的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要通过借鉴优秀公开课的教学经验,弥补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与优秀的公开课教师相比,缺乏相关经验的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说课、课后总结以及对学生的教学辅导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优秀的公开课教师能够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注重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新进的教师则缺乏相关的经验,在教学上也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2.局限性

在看到教师教学经验有其合理性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受教师个人阅历、学校师资保障以及学生的基础等方面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也就是说,新进教师很可能受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思维惯性影响,不能自由地伸展开来,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有些公开课的教学经验,并不能随着课改的进程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反而是继续固守原来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很多公开课上,一讲合作方面的内容就是小组讨论、小组协作等,其原因一是有的教学经验缺乏随机应变,不能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合本课程的合作模式;二是根本没有结合课程考虑本课程是否需要合作方面的内容,只是照搬公开课的相关内容。如此一来,无法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有效教学视角下公开课教学经验的移植过程

1.选定移植对象

有些教师在选择教学经验时,不加选择地拿来使用,不考虑是否适合本人的教学风格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导致学生不适应的情况出现,教学经验移植失败。因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教学经验的选择问题,认真选择移植对象。

(1)教学经验要适合自己的教学特点

有的教学经验看起来非常优秀,且其他教师移植得也不错,但是并不代表该教学经验也适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因此,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认真分析,在多种教学经验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移植。

(2)教学经验要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学就是为学生而教,再优秀的教学经验,如果不能适用于学生的个人学习,也是不成功的教学经验移植。因此,在选择教学经验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适应程度,选择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经验进行移植。

2.提炼教学父本

经过第一个阶段的选定移植对象后,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对选定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提炼出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内容,并加以改造。在提炼教学父本的时候,要注意分析教学经验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差异,考虑到教学父本对所有学生的照顾程度。如果提炼出来的教学父本没有注意到教学经验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差异,也未考虑教学父本对所有学生的照顾程度,那么提炼出来的教学父本就是无效的,不能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提炼教学父本这一过程是教学经验移植的关键一步,如果提炼得合适,将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如果提炼不好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经验的移植中,必须高度重视这一个环节。

3.教学母本确定

这一环节是教学经验移植的提升环节。提炼出的教学父本要想发挥作用,成为教学的母本,还要经历一个不断自我扬弃的过程。虽然教学父本是从优秀的教学经验中进一步提炼出来的,但是该教学父本是不是有利于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还是一个未知数。这时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将那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父本内容吸收引进进来,将那些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父本内容剔除出去。然后将自己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融入提炼出来的教学父本中去,经过一系列的磨合,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母本。如此形成的教学母本既适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契合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学母本。

4.教学父本母本融合

教学父本母本融合创新是教学经验移植的最后一个环节。父本和母本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粘贴复制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将教学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父本和确定的母本进行融合贯通的过程。教学父本母本融合创新是教学经验移植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它决定了教学经验移植的成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教学父本母本的融合创新,很难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父本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母本的教学结构之中,进而在教学理念上引进和吸收父本的有关内容,最后达到父本和母本的实质融合。

四、有效教学视角下公开课教学经验有效移植的对策

1.实现公开课教学责任性与完美性的统一

什么样的公开课才是优秀的、完美的公开课,这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的学者认为,目前的公开课都是多名老师和学生参与其中,经过演练多遍的造假过程。也就是说,这部分学者追求的是最原始的公开课,即公开课应当贴近实际,与日常的教学过程相一致。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探讨。我们之所以要移植优秀的教学经验,就是要提炼其中的优秀点,而不是原始的常态化课程。同时,追求公开课教学的完美化还应该坚持公开课教学的责任心,杜绝任何形式的作弊造假行为,打造科学、完美、有责任心的公开课。因此,我们在公开课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开课教学责任性与完美性的有机统一。

2.注重公开课教学优质元素的选择与搭配

公开课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经过多次演练而产生的优秀成果。公开课教学里融入了大量的教学闪光点,我们不可能一一复制。这就要求我们在移植公开课教学经验时不要全部纳入其中,而是应该积极选择公开课教学中的优质元素,将其中的优质元素引入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选择一些适合自身实际的公开课教学优质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3.强化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并提高其业务能力

移植公开课教学的经验,最终还要落实到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老师身上。老师是公开课教学经验移植的重要主体,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决定了公开课教学经验能否移植成功。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认真分析综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4.搭建平台强化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推广

打造科学完美的公开课不是最终的目的,加强公开课教学经验的研究推广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大面积推广公开课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对提升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公开课教学经验的研究和推广。实现公开课教学经验的研究推广,要注重协作的精神。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要结合自身的特长,注重与其他老师的合作,以长补短,实现1+1>2的效果;同时,也要为推广公开课教学经验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并对开展公开课教学的教师给予资金、职称等方面的支持,以保障公开课教学经验的研究推广。

笔者在界定有效教学与教学经验移植概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教师教学经验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以及公开课教学经验的移植过程,并就下一步如何有效实现公开课教学经验移植提出了几点对策。但是,公开课教学的经验移植问题还未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公开课教学经验的移植,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目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金锋,等.教学经验移植——新手教师的成长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1).

[2] 张云霞.论公开课教学经验的有效推广[J].当代教育科学,2011(4).

[3] 余德英.有效教学视阈下的教师教学经验探讨[J].肇庆学院学报,2010(4).

[4] 高金锋,等.论教师的教学经验移植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

13.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篇十三

金山中心小学

执教者

庄艺灵

本课我主要采用的是愉快教学法。首先创设轻松的情境,引学生入境,愉快进文,然后引导学生在愉快的品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最后再引导学生想象,使感情得到升华。总体回顾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揭示课题,理解“奇”字

在导入时用桂林山水和西湖美景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进而引出黄山,接着展示黄山四绝,由四绝突出奇石从而揭题进入课文的奇石。原先的预设是有对题目中的“奇”进行质疑,理解“奇”的意思,但是在实际上课中并未体现对该字的质疑释义。二,初读课文,找出“奇石” 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但是在学生回答时我要求学生按顺序回答,这扼杀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接着进入生字教学,在教授我会认的生字时我遗漏了让学生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环节,再加上我将生字书写环节放在最后让许多老师认为课堂环节缺失很大,问题很多。

三,讲读课文,欣赏“奇石” 在教授第一自然段时我原本的设计意图是抓住中外闻名、尤其以及课文中心句进行体会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但是由于课前让学生预习不够到位变成这段教学主要以我讲解为主,让听课老师觉得我牵着学生走,整堂课以我的讲为主而不是以学生的学为主。

学生真正领略黄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还是在学课文之时。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1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十四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孩子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一一表述出来。朗读是得以完成这一目标的载体,因而组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是本课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让学生在初读中向往黄山的神奇,在研读中欣赏黄山的怪石,在品读中回味黄山的魅力。教师要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能以不同的角色在感悟语言、摹仿语言的同时也能创造语言,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独自识字的能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更多的以学生的自主识字为主,这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尤其在学习初期更是如此。我们班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敢想敢说,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针对这一特点,我为学生提供的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尽情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设计思路: 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结合插图叙述石头的奇特。

以读为主线。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地自由度,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怡情。采用组块教学形式,以词 带讲,围绕一个语文学习主题,融合听、说、读、写、思考、感悟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方式,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学习。这种组块教学更提倡言语智慧的表达,课堂上至始至终都在关注课文的言语表达,比较,揣摩品味,鉴赏课文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或者段落,领悟语言的精妙,传神之处,从而磨练学生对言语的敏感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态度、情感、价值观: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在假期中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你认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今天呀,我们也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玩一玩,看看那里有些什么东西最能吸引你呢?(设计意图:玩是孩子的天性,说到玩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以此引入,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教学中。)

板书:黄山

三、板块一:听朗读发现结构。

黄山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我们呢?先听一听朗读吧!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之后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些什么。板书:奇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找出来,并试着读通顺。

3、⑴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⑵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字。

(设计意图:经过两学期的识字教学,学生基本上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做到了将认字语言化,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

四、板块二:自由朗读,运用结构。

黄山奇石真是太有趣了,你认为哪几处怪石最有趣呢?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有趣的地方。

1、学习“猴子观海”段落:

⑴指名朗读,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有趣?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呢?

⑵结合插图理解“陡峭”、“云海”; 动作演示理解“一动不动”; 认读“峰、胳膊”。

(设计意图:在课文中识字,轻松愉快,效果颇佳。)⑶练读这一段,怎么读出趣味来呢。

⑷表演读:我们能把“猴子观海”介绍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吗?指名说。

(设计意图:表演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学生的活动不仅是肢体的,更是思维的,表演中包含着对文章内容的感悟。)

⑸换角色读:石猴可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还会说话,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哦!

(指名学生可以加进适当的动作。)

⑹情景表演:石猴在黄山顶上呆了好长时间,无数游客都与它合影留念,它想为大家介绍一次观海的景象呢!

2、黄山的奇石数可多了,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几处吧!(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段落)

(设计意图:培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完成对第一部分的学习后,放手让学生自学,达到了学法迁移的目的。)

五、板块三:学生仿写,内化言语。

1、我们知道黄山的奇石数都数不完,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敢和书上写的挑战吗? “天狗望月”为例:

⑴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

⑵“天狗”望到了什么呢?它心里在想什么呢?

⑶学生先可以一句一句的说,然后连起来说。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品读中升华情感,陶冶情操。)

2、“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的栩栩如生,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听后,可着急了,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出示奇石图片。

⑴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图片,然后讨论怎样说。

⑵指名说。

(设计意图: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插上想象的翅膀,说出奇石之“奇”。)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游览了黄山,见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你回家准备给爸爸妈妈怎么说你的收获呢?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更是汲取他人学习收获的途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在赞美声中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在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活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一句恰当的赞美能让让孩子欣喜若狂,拥有一种成就感。一句赞美的话并不难说,但是在平日的教学中发自我们内心对学生的赞美确实很少。其实,学生身上有很多动人之处,这都是要靠老师用心去发现的。赞美在孩子们的眼里,是老师对自己的认可、肯定奖励,他们常常从老师的赞美中来悄悄地衡量自己,从赞美中获得成功、信心。既然一句赞美的话对孩子们如此重要,我们为什么还还要那么吝惜赞美的语言呢?

保护学生大胆、奇特的想象。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结合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天女弹琴,天狗望月,让学生大胆想像,可以在另写奇石,自命其名,然后根据文本的写作结构,续写新的奇石,最后请学生来当小导游,介绍自己笔下的黄山奇石。通过这样的言语结构的运用,实现了语文教学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们充分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尽情地表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习方式,改变一种学习习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来实施课程改革。因而,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成为主人,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虽然孩子们表达的不够

上一篇:秘书写作综合练习下一篇:党员教师思想汇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