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报告(通用10篇)
1.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报告 篇一
CT、彩超、心电图质量管理与
持续改进自查报告
为加强我科的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和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就20 年
月份,医疗质量控制分析如下:
1.工作量:CT:
人次,彩超:
人次,心电图:
人次。2.阳性率:CT:
%,彩超:
%,心电图:
%。3.与临床诊断符合率:CT:
%
彩超:
%
心电图:
% 4.工作人员无违规、违纪现象,无旷工、早退现象,无投诉,出勤率:
%。
5.机器运行,彩超运行(正常、故障
次),CT机运行(正常、故障
次)。
6.工作人员紧张,排班困难。
7.彩超机得不到及时维护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
8.我科人员不能够完全熟记核心医疗制度。9.工作积极性不够高涨(人员紧张,工作量大)。建议解决措施: 1.以此次创等级医院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2.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学习,定期抽查,腰做到有制度,就的掌握,并落实到位。
3.4.建议医院增加医务人员。建议对彩超机定期维护。
小结: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为全面加强我科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加强医疗安全及医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切实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陈旧理念,扎实医疗质量工作,丰富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服务。增进医患和谐。
功能科
年
月
2.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报告 篇二
创新思维, 实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持续改进是以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管理理念和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 围绕克服企业发展瓶颈的重点工作, 通过全员参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目标化、日常化、制度化的改进活动, 促使企业管理水平渐进地、螺旋式地上升。2009年, 昊华宇航引入持续改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时, 在思想认识上经历了由不理解到主动实施的转变。经过四年的实施, 持续改进工作已成为公司稳定运行、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路径和重要的改进方法。
转变理念, 提高认识。任何事物都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刚推行此项工作的时候, 部分干部职工不是太理解, 积极性不高。其主要原因:一是对持续改进这种全新的理念感觉不好接受;二是认识片面, 对持续改进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认为持续改进就是搞小改小革, 凭几个收效甚微的项目, 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三是认为公司管理水平已经差不多了, 没有必要在全公司范围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耗费精力。针对这种情况, 昊华宇航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持续改进的理念、方法和工具, 依靠持续改进、精益生产、世界级制造, 切实提高装置运行水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电石、工业盐、燃煤价格持续攀升, PVC售价低位徘徊。面对外部市场形势的严峻挑战, 公司充分认识到推行持续改进、精益生产、世界级制造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依托现有规模、提高装置运行质量、提升产能的必然选择, 是内涵式增长、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只有抓好持续改进、精益生产,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加强培训, 持续宣贯。自2009年导入持续改进工作理念后, 昊华宇航组织公司高管、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参加了倡导者培训、认知培训及黄带培训。领导班子成员、绝大多数中层干部及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均进行了认知培训, 使管理层对精益六西格玛理念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通过培训和学习, 他们能够借助所学的精益六西格玛理念对公司开展的持续改进项目进行指导和检查。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担任倡导者, 按照公司的战略目标及关键绩效指标确定改善方向, 经过讨论后分解成具体的项目, 并要求各单位行政一把手必须参加绿带培训并亲自带项目。目前, 培训人数达到646人, 4名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级别人员参加了绿带培训并通过了绿带资质的认证, 参与项目并取得黑带资质的3人, 绿带资质26人, 黄带累计受培训646人。
成立机构, 建章立制。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2009年11月, 宇航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担任组长的持续改进指导委员会, 相关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持续改进工作的指导实施。同时, 成立了公司、生产厂区两级持续改进工作办公室, 具体负责持续改进工作的实施。2012年, 根据组织变革后机构调整的实际, 对公司持续改进工作机构进行了调整, 明确了公司、职能处室、分厂和班组在持续改进工作中的定位, 形成了指导委员会、持续改进工作办公室、分厂推进小组三级组织网络。在此基础上, 制订了《2012年昊华宇航世界级制造/持续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昊华宇航持续改进项目管理办法》, 为推进基层持续改进工作奠定了基础。
点面结合, 全力抓好项目的选择和实施
在持续改进工作中, 昊华宇航坚持项目推动、以点带面的原则, 结合实际, 采取“自上而下”分解完成公司确定的项目和“自下而上”改善身边工作质量申报项目相结合的方式, 推进持续改进工作。
重点推进, 全员参与。“自上而下”即由领导层根据年度关键绩效目标, 提出年度运营改善的重大课题, 由基层管理者进行分解落实。2013年确定的“降低电石消耗、降低PVC废料率”等项目由相关分厂、处室分解成具体项目并实施;“自下而上”即动员全体职工树立“持续改进, 从我做起”的理念, 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 从解决生产运营、物资供应、产品库存、设备管理、质量保证、产品研发、技术或产品创新、技术进步、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与销售、信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 形成具体改善项目, 通过实施、改进、完善, 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关键绩效指标。
精心组织, 认真实施。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立项之初, 该公司采取视频会议、座谈会等形式和员工交流如何选项立项, 对上报的项目由相关领导层层把关。2013年以来, 先后下发了《持续改进项目分级管理的通知》, 《关于组织实施持续改进项目的通知》, 明确项目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同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坚持定期召开持续改进指导委员会及持续改进办公室会议, 有效保证了领导与项目成员思想的高度统一, 信息的上下通畅, 问题的及时解决。在此基础上, 无条件满足项目成员投入持续改进项目的时间。
领导带头, 层层负责。为调动员工参与持续改进工作的积极性, 公司要求各级领导都要负责一项持续改进项目。公司级领导负责项目群课题 (黑带项目) , 处室负责人及分厂负责人至少负责一项持续改进项目 (绿带项目) , 技术人员至少负责一个项目, 岗位职工及管理人员负责实施黄带项目, 公司获得黑、绿带资质的带级人员每年至少完成一个项目。
过程监督, 注重质量。持续改进重在持续和过程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由持续改进办公室负责项目整个过程的监督、考核, 实行“周检查、月考核”机制,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黑带、绿带的传帮带作用, 组织现有黑绿带级人员对2012年持续改进项目团队进行指导帮助, 快速提升项目团队的核心能力。在进行项目中期评审前期, 我们组织上年度带级人员组成评审组模拟现场评审, 不仅有效减少了项目报告中的缺陷, 更锻炼了带级人员的心理素质, 保证了项目顺利通过评审。2013年4月, 公司实施的提高乙炔渣浆乙炔气回收量等10个项目全部通过了中国化工集团和昊华总公司组织的关闭评审。
持续改进, 基础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随着持续改进工作的不断深入,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念与公司现有管理文化不断融合, 内控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思路创新,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的管理创新,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销创新。
装置运行负荷较高。2013年以来, 公司把持续改进与TPM精益管理相结合, 选择样板区, 以点带面, 快速复制, 大力开展设备点检、设备清扫、员工提案等活动, 保证了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 烧碱、PVC主要产品产量创建厂以来最高水平。沁阳氯碱生产厂区年度检修由两次压缩为一次, 节约检修费用1500余万元。在同行业烧碱开工率70%, PVC开工率不足60%的形势下, 公司装置开工率达到95%以上。
应对市场能力增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 宇航公司逐步改进和创新经营理念, 选择经营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作为应对困难局面的突破口, 着力实施液氯槽车充装、PVC吨包等多项经营最佳实践, 化解了经营风险, 改变了被动局面, 提高应对市场变化能力。通过增加液氯槽车充装装置, 扩大了液氯销售半径, 增加了液氯销量,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烧碱产能。2013年以来, 通过液氯槽车充装增加液氯销售量1.36万吨, 有效解决了2台电解槽闲置问题, 同时增加烧碱产量4.4万吨, 增加销售收入约9489万元。为了降低PVC产品包装成本, 解决过去纸塑复合袋包装成本高、不可回收且易产生漏粉、破包等问题, 2012年9月份, 在行业内率先使用了PVC吨包包装, 即PVC包装由25千克一袋变为1吨一包装, 吨包装成本每吨比纸袋包装成本节省37元, 不仅大幅减少了漏粉、破包等问题, 而且稳定了PVC直销渠道, 降低了下游生产厂家的卸车费用, 深受客户青睐。今年以来, 共销售吨包PVC 6.3万吨, 节约包装成本250万元。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2年以来, 公司把降低电石消耗列为持续改进项目, 设立了电石科, 与先进企业进行对标, 健全了电石扣灰、分析、监管等规章制度, 供户与公司相互信任, 电石质量明显提高, 电石消耗不断降低。2012年, 昊华宇航公司电石平均发气量由2011年的275L/Kg提高到284L/Kg;电石平均单耗由2011年的1.405吨降到1.376吨, 节约实物电石13000余吨 (相当于为社会节约电量4200万度) , 降低PVC生产成本4030余万元。2013年, 公司继续开展降低电石消耗活动, 严把电石进厂、分析关。目前, 电石消耗已经下降到1.36吨/吨, 同比降低15公斤, 降低电石成本3000余万元。此项工作得到了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充分肯定, 电石科科长刘军良获中国化工管理奖章。在节能降耗方面, 我们还完成了100余项节能改造项目。2009年以来累计实现节能降耗价值2.5亿元。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和河南省下达的“十一五”节标煤2.87万吨的任务, 荣获“十一五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先进单位”、“河南省节能减排先进单位”, 被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确定为“中国终端能效项目能效对标试点企业”。
安全管理持续加强。开展了SHE管理体系建设, 形成了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构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开展“每周一题或一案”安全教育, 创办了“安全文化月刊”, 设置安全文化专题长廊, 广泛宣传安全简讯、身边的事故案例、安全管理知识等内容, 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组织推广“安全五步法”和“七想七不干”, 引导职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公司获得河南省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称号。由于安全基础工作扎实, 公司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 并获得国家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资质, 目前正在开展创建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
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先后在沁阳氯碱厂区建设实施上线了DCS生产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厂区安全监控系统和OA办公应用系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2012年11月份, ERP系统顺利上线运行, 实现了财务管理、物料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设备管理六大业务模块的集中管控, 通过优化业务流程, 使得企业内部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达到了高度的集成和实时共享。
3.护理文书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 篇三
【关键词】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质量控制PDCA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836-01
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文字记载,是医疗文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原始记录,是病人住院期间诊疗及护理情况的客观反映,是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也是护士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的体现,折射出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护理文书确定为患者有权复印的客观资料,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护理文书将成为医疗机构举证的重要依据。因此,保持护理文书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就尤显重要。为了应对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带来的挑战,减少由于护理记录书写缺陷引起的纠纷,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我院于2013年1~12月针对护理记录书写存在的质量问题,运用PDCA(P: Plan(计划)、D:Do(执行)、C: Check(检查)、A:Act(纠正))循环的方法管理, 使全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实施对策前的2012年12月与实施对策后的2013年12月住院病历各110份,进行对比。其中外科病历86份,内科病历90份,其他科病历44份。住院时间为5~28 d,平均12 d。
1.2 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于2013年1月~12月对我院住院病历进行质控,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书写水平。
2 现状调查
2.1 法律意识淡薄,未充分认识到护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如护理记录不及时签名,或其他护理人员代签;护理记录与医嘱、医生记录不相符;皮试结果误写、错写;护理记录单有黏刮、涂改、错别字等现象。
2.2护理记录内容不规范、不认真、不完整,如症状、体征描写不全面,书写顺序混乱,针对相应症状护理措施不到位;术后护理措施千篇一律,术后进食时间不具体;护理记录缺乏连续性、完整性、客观性,不能反映患者的病情转归。
2.3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患者的评估、护理、健康教育等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医护工作的隶属关系以及受功能制护理思想的束缚,增加了护士的依赖性,使一些护士缺乏全面的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1]。
3 对策实施
3.1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结合临床实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讲座,让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准确、及时、客观地记录各种护理记录,减少医患纠纷。每月组织差错事故分析会和差错事故隐患研讨会,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合法性,提高护士的责任心。
3.2加强护理记录规范管理
3.2.1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力度。 护理部进一步加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对护士长和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授课,并要求科室每月强化学习,使全院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理文书书写管理质量标准。督促临床科室科室加强业务学习,利用科内讲课、病历讨论、业务查房等形式学习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内容的知识,并适当安排相关边缘学科的讲课,从而提高护士各专科知识水平和护理文件书写水平。
3.2.2 加强床头交接班评价工作。利用床头交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讨论有关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巩固学习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2.3 各科制订专科疾病护理记录路径表:包括新入院、手术前、手术后、住院患者、出院记录等的观察及护理记录要点。护士在工作时可根据其内容对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评估,然后客观、真实、准确地按路径的内容记录患者的病情,并体现患者的个体差异,提高观察技巧和书写能力。
3.2.4加强低年资、新调入护士的培训力度。
(1)各科室定期组织学习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并指定年资高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书写护理记录时首先由带教老师进行检查,合格后再记录在病历中,本着观察到什么、做什么、写什么的原则,不能凭空想象。
(2)对于新招聘的护士、新调入我院的护士、产假返岗的护士、休假超过2个月后返岗的护士等,根据护士所在科室的专科特点,分别抽取死亡病历或疑难病历、输血病历、手术病历、顺产病历、跌倒∕压疮的高危人群病历和一级护理病历各一份,通过对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和护士在实际书写中易犯的书写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与剖析。使她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减少书写错误。以最佳的工作状态服务于伤病员。
(3)对低年资(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新调入护士进行规范化护士培训,3年内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基本理论必须人人过关,以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3.2.5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注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书写护理文件的能力。
3.3加强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管理
3.3.1 成立护理病历质量控制小组,质控小组成员制订护理书写质量控制标准,组织全院护士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要求,护理记录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方法。
3.3.2 设计并应用“护理病历书写质控本”:我院于2013年1月设计并应用了“护理病历书写质控本”。内容有日期、床号、姓名、存在缺陷、责任人、检查人、纠正情况,检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质控小组成员来担任,质控成员按要求每班必须检查并填写,即使未发现病历缺陷也要写上“质控无问题”并签名。同时由质控小组将护理质量检查登记本上的内容每月及时整理,综合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一周内在全科护士会上进行总结并提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3.3.3科室护士长对科室护理质量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并与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护理部每月对科室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一次大检查,对个别科室的薄弱环节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方式进行检查,督察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及时向科室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效果评价
实施对策前后对全院住院病历各110份作统计分析,检查标准按《安徽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存在缺陷的护理病历分别为37份、14份,存在缺陷项数分别为53项、15项。2012年1~12月的出院病历反馈率由2012年1~12月的15~28%降至5~15%。
5 讨论 护理文件书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必须充分重视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通过开展护理文件书写的持续改进活动,我院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明显提高,对规范护理文件记录,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质量改进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没有终点[2],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仍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虽然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有明显提高,但落实中发现,个别护士只重视护理记录书写,而忽视对患者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使记录的内容落实到实处,做到“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
参考文献:
[1] 肖又姑 我院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 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5): 51
4.质量持续改进 篇四
时间:2012年10月20日
地点:神内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xxx主任医师、xxx副主任医师、xxx主治医师、xxx、xxxx、xxxx住院医师
主持人:xxx主任医师 记录人:xxx住院医师
一、总结本月工作完成情况
xxxx主任医师:今天我们召开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会议,研究医疗质量持 续改进工作,我先总结一下本月工作情况。
(1)工作量:8月份我科共收治138人,出院140人,好转131人,总收入58万(见表1).病人执行首诊负责制,无推诿病人,无投诉
表1 2001501005007月份8月份9月份 7月份8月份9月份7月份9月份8月份7月份8月份7月份9月份8月份9月份1******
9月份延袭新农合报销新规定,避免过于滥收住院病人,限制病人入院人数,9月底10月初为全县农忙时节,病人就诊及住院人数明显下降,这是我科多年入住院病人情况的一大特点。病情相对轻的病人平均住院日缩短,所以出院人数较8月份增加,(2)质量持续改进情况:
8月份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4.1%,好转率97%,实际病床使用率162.1%,平均病床工作日48.6天,平均住院日11.5天,由于农忙时节,病情相对轻的病人平均住院日缩短,但病情重的病人相对总住院人数住院率增加,平均住院日较8月份延长。经过学习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流程,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个人专业素质,病人住院人数下降,但病情好转率升高,提高了诊疗质量。9月份共抽查病例30份,其中入院48小时完成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29份,24小时完入院记录30份、病例讨论记录3份、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12小时内完成查房记录、更改治疗方案及重要医嘱记录、诊疗操作记录、病情变化记录,发现2例危急值未及时记录。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30份: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9月份48小时主治查房较8月少1例,需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完善病历书写规范,24小时入院记录书写完成情况较8月份好。(见表2);
表2
30.23029.829.629.429.22928.828.628.48月9月8月9月 首程303048h主治3029入院记录2930
常规会诊当日均能完成,急会诊10分钟内到场,会诊医师有主治医师以上的人承担。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严格一二线听班制度。但上述制度有个别医师未能严格执行,严格执行会诊制度,9月份抽查20例会诊记录,仍发现会诊单时间与医嘱不一致,但书写内容过于简单5例,较8月份减少,书写内容完整15例,较8月份增加,会诊书写完整率有所提高。(见表3)
表3
书写简单577月份8月份9月份6
在日常诊疗中,严格执行医患沟通制度,未发现沟通中有病例未书写授权委托书,8月份抽查20份,有20份病历书写授权委托书,较7月份减少,但发现2例未及时签字,有3例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均书写完整并及时签字。(见表4)。
表4
书写20187月8月9月19合理用药情况: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根据药敏+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及时记录上报,对于限制用药及时上报医务科申请用药。未发现更改医嘱记录不及时的情况,发现应用抗生素前部分未行药敏+培养,有部分行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无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无药物不良反应,无输血病例。患者抽查30份病例,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9月份使用抗生素4例,限制用抗生素2例,较8月份有所下降(见表5)。
表5
抗生素使用302520151050使用未使用限制用7月份62448月份52539月份4262使用未使用限制用
(3)临床路径:临床路径入围20人,3例病例退出。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 ,退出临床路径。1例病情持续加重。8例变异,11例因治疗效果好,恢复快,提前出院,为正性变异,1例为负性变异,要求继续住院治疗,为患方变异。
(4)单病种管理:单病种上报工作较7月份有改进,能及时准确上报,能做到出院1天内及时上报。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xxxx:(1)部分医师不熟悉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未能做好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个别病程未注明某某医师查房记录:查房前住院医师未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如:病历及辅助检查结果报告不详细,病情变化观察不详细。(2)手卫生:大家查体前后能及时洗手,但查房时接触不同患者前后未能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进行无菌操作前部分医师未能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xxxx:(1)上月质控重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科室已经进行了培训、考核,1查房前住院医师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报告病历摘要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三级详细,检查化验结果汇报不完全,不能提出对该病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3住查房记录雷同较多,内容空洞,缺少调理,体现不出三级查房医师的差别;○院医师对所管病人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个别医师未能完全履行。(2)上月终末病历检查存在问题较8月份明显减少,但仍有一些问题:医疗保险报销意外药物未及时让患者家属签字,个别医生现病史叙述不详细,上级医师查房缺少分析内容,危急值处理未及时病程记录。
三、提出整改措施
xxxx任:(1)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学习:大家对三级查房的内容能掌握,但执行情况完成不够好,每个人自己安排时间学习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并将每项内容完善实施,将于下月仍重点考核医师的执行情况,对于考核不合格人员进行再培训、再考核。神经内科病种多,疑难病例多,患者相对多,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变化,因此大家应熟练掌握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对病人负责管理,熟悉自己负责的病人,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病情变化,提高个人诊疗水平。
(2)病历质量时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希望大家继续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同时努力提高学习业务技术知识,提高病历书写内涵,让我们的病历质量达到二甲医院水平,体现我们二甲医院医疗技术水平。9月份病历质量较前几个月份病历质量有提高,病历内容仍缺少内涵如现病史中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发病后诊治情况描述不详,应详细询问病史,并整理翔实记录,提高各位医师现病史书写水平。上级医师查房缺少分析内容,上级医师查房时应对本病的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支持点、不支持点)、相关检查结果分析、下一步诊疗计划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最近进展情况,向下级医师传授知识。我科将严格遵循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提高上级医师查房质量和水平。
(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科室宣教,在走廊宣传栏中制作脑血管病、癫痫宣教材料,制作脑动脉支架植入、动脉瘤栓塞宣传教材,由护士长负责。提高医生各自的水平,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应积极做好随访工作,一是对疾病的转归进行追踪,提高我们自己的水平;二是仍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在出院小结中加上我们病区医疗组医生的联系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4)加强手卫生规范:按照洗手指征在操作前后及时洗手,不方便洗手时用快速手消毒剂,护士长给每位医护人员各备1瓶干手消毒剂。
四、部署本月质控重点
5.ICU持续质量改进 篇五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指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CQI的基本方法是:测量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解决办法、实施解决办法、测量实施结果。
组织计划 成立由护士长为组长、护理骨干为组员的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过程性、持续性、预防性的全面管理。制定ICU护理质量标准
基础标准(人员、环境、设施),环节标准(护士的护理过程),终末标准(护理结果),对每一项标准均按照“检查→分析→改进→评价→再检查→再评价”的程序实施质量管理。确定存在问题
对每季度护理部各科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与科内自查的问题,进行归纳终结,查漏补缺,制定防范措施。存在的问题如:①管理力度不够,主要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质控不得力;②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强;③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不够熟练;④对病人健康宣教不到位;⑤护理文书书写不够规范等。分析问题的原因
护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未做到强有力的督促检查,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服务意识、护理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等参差不齐,尤其是年轻护士,需要加强培训。建立预期目标
通过CQI使护士认识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使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到:①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②基础护理合格率100%;③急救物品完好率100%;④无菌物品合格率100%;⑤护理技术操作合标率100%;⑥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⑦健康教育覆盖率≥95%;⑧年护理事故发生率为零、无院内产生的压疮;⑨患者服务满意度≥95%,患者投诉率为零。实施对策
6.1 加强质量控制
成立六个质控小组,如:仪器检查维护小组、药物检查登记小组、院感控制小组、病历检查小组、业务培训、带教小组。制定各小组职责及建立检查登记制度,把护理文书、护士操作培训考核、急救物品管理、感染控制等各项工作具体分到个人管理,分工合作。质控小组按质量标准每月检查考评两次,每周不定期检查,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各小组工作落实情况。使护理工作各个方面做到有人监督、有人控制,事事处处都在受控状态。质控小组每月召开质控会议,讨论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形成一个质控循环系统,达到持续质量改进
6.2 健全各项护理制度
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检查考评制度、ICU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等各项制度,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落实。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如停电停水的应急预案、吸痰和吸氧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仪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等,并组织护士演练,使护士在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不慌乱,能沉着应对。
6.3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①加强ICU专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根据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的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重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选择技术熟练、工作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负责带教,指导低年资的护士。低年资护士值夜班后,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实行弹性排班制。针对ICU护理的特点,重点培训专科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观察记录,除颤仪的操作,气管插管的配合,呼吸机的连接及注意事项,吸痰等。②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自学考试,进行高学历的深造。参加各种学术讲座,订阅护理杂志,吸取国内外先进护理经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③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能力: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病历书写规范》,经常提问,使每位护士均熟练掌握护理文件书写标准,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质控小组每周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6.4 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
①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一切为了患者,想方设法为患者解除病痛,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护理服务的目标。认真落实“便民措施”,千方百计满足患者的需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②重视法制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依法行医,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护理人员。6.5 加强沟通,消除纠纷隐患
重视家属探视机会,利用此时间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落实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制度,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沟通,使病人及家属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护士在治疗护理患者时,多与之交流沟通,缩小彼此间的距离,增加信任度,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并对患者适宜地进行健康宣教,如用药知识的宣教、辅助检查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由于ICU病人病情重、变化多、各种侵袭性操作频繁,有时病情需要须用约束带固定。家属会不理解我们的做法,往往会提出异议,这就需要做好沟通工作,取得理解与配合 7 效果评价
6.口服药发送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篇六
关键词:口服药,发药,护理管理
口服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疾病最基本的手段, 具有安全、简捷、痛苦小、患者易接受的特点。但随着一品多规格及包装相似药物的出现, 增加了护理人员在发放口服药过程中的隐患。患者能否得到及时、准确、安全的药物治疗, 关键取决于护士的责任心和工作质量[1]。
我科2 0 1 2年7月至今发生给药错误案例2例, 1例是药站摆药机少摆一种药物, 因责任心不强, 未及时发现, 经患者发现后补发;1例因护士过于自信, 当患者提出此次发放的口服药与以前发放的口服药外观颜色不一样时, 护士不能及时认真核对, 造成给药错误。
1 影响安全发药的主要原因
1.1 不能严格落实药品发放制度
发药过程中不能双重身份识别患者, 普遍存在发药不到手, 吃药不到口, 将整瓶药发给患者, 由患者自己取药, 护理人员不能主动介绍药物的名称、药理作用、注意事项。患者在未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治疗等原因都是造成不安全的因素。
1.2 业务知识欠缺
1.2.1 药物知识欠缺
护理人员不注重相关专业理论学习, 对非本专业疾病药物的治疗, 不能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剂量和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在发药过程中只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 对医生的安全用药不能起到把关作用。对临床新引进的药物不加强学习, 只是机械地被动发药, 忽略对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1.2.2 护士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 以及患者的合并症
实验室检测的阳性结果及查体的阳性体征不了解, 每天只是机械性的完成治疗工作, 致使患者的治疗与药物的使用脱节, 特别是高年资护士对本专业的常规药物治疗比较熟悉, 当患者对治疗提出疑问时不认真核对, 造成差错发生。
1.3 护士的责任心不强
不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不能坚守工作岗位, 这些都是诱发差错的因素。
1.4 患者自身的因素
部分患者认为口服药疗效慢, 没有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药物疗效快, 所以造成患者随意减少口服药服药次数, 严重者拒绝口服药治疗, 还有部分患者自认为进口药物和贵重药物治疗效果才好, 对普通药物治疗认为可有可无, 造成药物治疗剂量不足。
2 对策
2.1 严格落实口服药发放流程
加强发药质量管理, 强化护士责任心, 成立由护士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小组, 采取跟班、深入病房、检查发药工作定时查与随时查相结合, 发现问题, 责任到人, 每日如遇特殊药物, 要列入交班内容, 严格落实药品发放流程, 认真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给药途径, 以防错发及漏发。
2.2 病房设有药典
将病房内的口服药说明书分类收集成药典, 随时增加新药的使用说明书。新药在使用前, 护理质量小组应组织学习相关知识, 并且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在用药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2]。
2.3 加强对患者安全用药的核对
口服药发放前, 药物与药物执行应双人核对, 核对后双人签字后再发放。在发药过程中, 应双重身份对患者进行识别, 并且告知患者口服药的名称及治疗目的。在药品的用法与剂量变化时, 应及时告诉患者, 让患者享有知情权, 配合治疗, 严禁患者私自停药及擅自使用药物。
2.4 加强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护士应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沟通, 询问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主动介绍专科疾病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 认真聆听患者的主诉, 把患者服药期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医生。
3 体会
由于科室内经常组织不同形式的讲课, 使护理人员掌握了专科疾病的诊疗程序, 不但能配合医嘱的落实, 而且能对用药安全起到把关的作用, 从而提高了护士参与医疗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药品能够正确使用及保管, 提高了医疗质量[3]。
参考文献
[1]毕爱军, 李志喜.浅谈口服药的管理及注意事项[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5, 11 (11) :1577.
[2]许义江.病区药品管理质量体会[J].海峡医药, 2009, 11 (21) :269.
7.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报告 篇七
【关键词】质量;改进;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91-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6项卫生行业标准,我院于2013年元月至11月近一年来对供应室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为控制医院感染作出了突出贡献。具体改进方案如下:
1 建立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科学实验证明一般洗手细菌污染只能降低 18%,采用卫生洗手法洗手则手部卫生的合格率能提升30%-40%。因此严格手卫生制度能有效控制交叉污染。
1.1掌握洗手指征 接触病人前;接触无菌物品前;打包前。接触病人及周围环境、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接触污染物后;脱手套后。
1.2严格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消毒液洗手的前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洗手前0分钟80%,1分钟后为15%,3分钟后为0。因此建立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2 建立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化。
2.1环境改进 本院对供应室的环境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一部:管理规范》规定进行了整改。供应室各区分区清楚,有独立的屏障隔离,空气不逆流。杜绝交叉污染。建立每天清洁、消毒并保证各区环境温度、湿度在各区适度范围内。
2.2建立清洗制度 改人工清洗为人工清洗与超声清洗相结合。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操作员必须做好职业防护。对从临床科室回收来的可以重复使用的物品进行分类,打开各器械的轴、节,拆开可拆洗部件。按正规程序和步骤进行清洗(管、腔、镜用高压水枪冲洗、)消毒。对特殊感染的物品按特殊感染器械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后再按常规清洗、消毒。
2.3建立检查包装制度 每天必须由专人负责对包装前的器械进行检查;对包装者的手进行监测,防止器械被手污染。根据不同物品和器械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对已包装好的待消包进行检查,合格后送消毒室。
2.4建立消毒制度 消毒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保证高压灭菌器性能良好,做好每天的各项监测。掌握各种物品的性能 ,根据其不同的性能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再次进行检查、分类消毒物品。按正确程序装载和灭菌。对灭菌后的物品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送无菌储存室。
2.5建立无菌物品存放制度 无菌物品保管员对已灭菌物品进行查对后方可进行存放。做好无菌物品储存、发放工作,严格遵守无菌物品存放制度和先进先出制度。掌握各种无菌物品的消毒日期和失效期,禁止过期物品流入临床科室。做好一次性用品的管理。保证本区域的卫生安全,防止无菌物品在本区被污染。登记各种无菌物品的进出时间、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及每天检查无菌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2.6建立外来器械管理制度 建立外来器械花名册,做好外来器械收发登记。按照外来器械管理进行规范操作送去污区,再按照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查看各项监测合格后登记监测结果,放行手术室。
3 建立追溯制度
3.1去污区工作员登记每天从临床回收来的物品的种类、件数、时间;登记清洗流程中各清洗过程、清洗剂的配置浓度、配置时间、操作员以及干燥过程。
3.2检查包装区工作员登记检查的器械种类、件数、检测方法、检测者等。包装员登记好自己当天包装的各种包的数量、种类、及包装时间。
3.3消毒员登记当天消毒的各种包的种类、个数、消毒时间、锅号、锅次、消毒员签名。登记高压灭菌器的运行情况、过程、时间、各项监测时间、监测结果及签名。
3.4无菌物品管理员除无菌物品储存室内的登记外,还必须登记每天发放的包的去向和时间。
4 建立召回制度
4.1每天对供应室供应的物品进行检查、登记检查结果,并登记其去向。
4.2对发现各项监测中有一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必须立即召回自上次监测各项结果均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迅速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如已使用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备案,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及时收集医生的反溃意见。
4.3若临床使用同一批次处理的无菌物品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立即召回自上次各项监测结果均合格的物品,查找原因并重新处理,再次监测。
4.4随时收集内部、外部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不断提高供应质量。
5 质控员工作制度
本科质控员每天对供应室各个工作环节进行实时控制。
5.1每天检查清洗区的清洗流程、清洗剂的种类、浓度和剂量是否合格、清洗质量是否合格。
5.2抽样检查包装区各种器械的清洁度、光亮度,器械吻合度等进行检测登记。
5.3对消毒区进行抽样检查包的质量、体积是否合格、高压灭菌的质量是否合格进行登记。
5.4每天抽查无菌物品包装的外观质量及摆放情况等,并登记检查结果。每周抽查2-3个无菌包进行细菌培养,登记培养结果并把结果反溃给无菌物品管理员。
5.5每天收集各种物品在临床科室的使用情况及时间、使用结果、患者情况等。
6 总结
我院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后,有效地控制了医院因使用无菌物品而引起的医院感染。通过调查发现我院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后没发生过因手术或使用其他无菌物品而发生的医院感染,我院的医院感染率在2012年同期基础上总体下降了85%。这说明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是非常重要。
8.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篇八
为全面实施市卫生局“医院规范化建设”和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和谐,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成立组织机构
1.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需要改进的内容
均按一级综合医院的要求执行。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
责 任 人:各科室负责人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并做好环节质控。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周由医务科、护理部组织对科室进行抽查,每月由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小组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2、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临床和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3、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管理。尤其对产科、手术室等重要科室,应加大管理力度。
4、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
5、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医务科、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三基”考试,不定期组织技能操作考核。
6、完善技术准入制度,尤其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应严格审核,层层把关。
(二)医疗文书书写
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
责 任 人:各科室负责人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各科室要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1至2名病历质控员,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对住院病历进行质量检查,作出科室病历质量自查、评价。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格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4、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麻醉知情同意谈话记录、手术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5、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6、医保病人治疗和审批是否按照医院有关规定执行,转院手续是否按有关规定程序执行;
7、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8、医技科室对病人的检查时效、报告的准确性、随访情况。以上各条均按各专项规定检查。
三、检查和奖罚
1、根据医院有关规定,每周由医务科、护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科室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每月由医院质量管理小组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分析汇总,结果直接纳入绩效考核与当月奖金直接挂钩。各科室住院医师每年上交病历(抽2份)进行评比,对前三名医院进行奖励,对病历得分小于95分的进行全院通报批评。
2、每月由业务院长主持,召开质量控制、医疗安全等内容的会议。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要听取一线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检查的意见和建议。
3、建立院科沟通机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罚意见,医务
科要同相关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和责任人沟通交流;重大问题可由业务院长或院长直接沟通交流。
9.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会议 篇九
息
人民医院护理部
第4期
2018年1月19日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会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围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全面加强了护理安全工作监管,定期召开相关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于1月18日17:00-18:00在五楼会议室召开了2017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会议,会议由护理部张主任主持,高主任及各科室护士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护理质量安全贯穿在我们整个的护理工作之中,卫生部“医疗护理质量万里行”的主题就是“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各位委员要充分发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及沟通技巧,为提高护理质量积极谏言献策;继续做好敏感指标的监控工作,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进落实,做到标准化管理及前瞻性预防;不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同时护士长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护理质量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承担起管理的职责,从管理的概念上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科室管理要精细化管理,要健全预警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要敏感,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告。
10.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报告 篇十
[关键词]北京顺义;“深刻理解”;“持续改进”;校长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7-0039-04
一、“深刻理解”与“持续改进”对校长培训的意义
1、“深刻理解”与“持续改进”是校长实现有效学习的关键环节
依据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成人的学习一般经过信息摄取、理解内化、实践应用等不断循环的几个关键环节。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专家雪伦·B·梅里安说过,“当我们试图更好地理解我们生存的周围环境时,当我们努力‘应对新的挑战时,当我们赋予个人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以意义时,我们就是在学习。”我们认为,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说,“深刻理解”与持续的行动改进是校长实现有效学习的关键。真正的学习就是能够深刻理解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事件,并赋予它们以教育意义,以最终实现教育观念与手段的不断改进,真正帮助每一位孩子、教师乃至自己获得持续的成长。
因此,基于校长有效学习的培训应该帮助校长不断加深对教育现象、教育行为、教育观念以及彼此关系的深刻理解,并通过持续的行动改进不断趋近教育理想。对于二者来说,理解是前提,行动是关键,初步的理解需要通过行动来检验,更需要通过行动感悟其深刻的内涵,行动学习即是对培训应关注行动的倡导。
2、未能促进校长“深刻理解”与“持续改进”使培训陷入尴尬境地
第一,未能实现“深刻理解”使培训丧失了直接的吸引力
与“深刻理解”相背离,一些校长对某些教育概念以及教育情境的理解过于肤浅与狭窄。培训者经常笼统地说,有效培训在于具有实践针对性。但实践针对性是什么?并没有人具体解释。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实践针对性不仅是帮助学习者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还在于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教育情境中的种种事件、种种行为,进而形成赋予每个事件以教育价值的能力。如果培训中提供的相关理论、经验未能促进校长实现上述深刻理解,就难以指导校长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于是,培训就会在培训双方的低效甚至是负效的互动中陷入无奈的境地。
例如:课堂提问的教育价值在哪里?其价值不应仅仅局限于促进听讲、反馈信息,还在于树立同伴榜样、促进信息交流与思维碰撞,尤其是当学生的答案存在异议或较为独特时,教师能够带给学生的知识、思维乃至价值引导均会在瞬间完成,这便是教育无小事的具体体现。但如果校长缺少作为教育人的上述视野及敏感度,就难以引导教师去创造课题提问的深层价值。
如果培训者平时未能帮助校长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深刻理解,则培训必将丧失对校长的吸引力。
第二,未能促进“持续改进”使培训后效中途而废
由于目前的培训一般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内完成,且多数情况下以补充现代理论、分享已有经验为主要内容,缺少实践操练,因此,学员参加培训往往是开阔一下视野,“学几个新词、认几个新人”而已,回到学校后能够用心行动的寥寥无几。为了避免上述弊端,在近几年的培训中,我们尝试安排了“专项行动改进”环节,以求通过“小问题、深思考”的基本思路,帮助校长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及工作方式,但这一尝试往往随着培训的结束告一段落。此外,对于一些积极行动的校长来讲,由于他们理论功底、实践视野有限,行动一段时间以后往往会因为改革的阻力巨大而使目标发生动摇,或者在持续深入中迷失方向而陷入茫然状态。正是由于上述三种状况的存在,使培训在引发并帮助校长实现管理实践的持续改进方面效果欠佳,导致培训难以满足校长们的实际需求,进而使培训因后效不佳而受到质疑。
总之,培训低效最直接的根源在于培训不能很好地帮助校长深刻理解教育情境中的事件,进而也就难以促成其改造教育情境的能力的形成。
二、实现“深刻理解”与“持续改进”的培训路径
我区在“十一五”时期,为帮助校长实现“深刻理解”与“持续改进”采取了以下措施。
行动一:五年一轮的大单元设计为校长的“持续改进”提供时间保障
依据美国著名的体验式学习大师大卫·库博的学习圈理论,成人的学习是从经验到反思与提升,再通过行动回到高水平经验的多个螺旋式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深刻理解”需要时间,从知到行需要时间,行动改进直至获得一定效果更需要时间,即这个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时间做保障,则学习很难奏效。为此,我们将“十一五”的各层培训以五年为一个整体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中研修(引领感悟),以小组为单位的成果提炼(思考提升),以专题论坛为载体的日常交流(深化解困),使培训逐渐跟进、层层深入。在上述三个阶段的培训中,遵从脚手架式教学原则,专家指导渐次减弱,校长则逐渐通过理论更新一反思实践一行动探索一深度思考一持续改进等环节,不断提升学习层次与能力,延长了学习、理解、行动乃至内化的时间,校长的主体性逐渐凸显,培训帮助校长在实践与思考提升中获得了持久的学习动力与改革驾驭力。
行动二:
多元对话为校长实现“深刻理解”提供多维视角与实例
首先,多元对话使校长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深刻理解”
多元对话有利于校长从多个角度交流、反思已有经验,有利于校长更加有效地建构自己的观念体系及行动框架。正如日本课程理论专家佐藤学所言:“所谓学习,就是跟客观世界的交往与对话,跟他人的交往与对话,跟自身的交往与对话。”即通过对话促成“合作性实践”。
我们通过专家讲座、方案论证、实践诊断、论坛交流、个别指导等方式,充分保证校长与理论专家、知名校长、身边同伴的多元对话。近几年,我们分别组织全区中小幼正校级干部与陶西平、朱永新、郑日昌、熊川武、杨瑞清、李镇西、卓立、李烈等名家对话,组织了顺义区首届“解读教师、解读学生”校长专题论坛,组织了两期校长班的“学校发展与校长领导力”专题论坛。初中教学干部研修班在季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干部的听评课能力提升、实践反思及改进能力提升为主题,系统探索了“基于行动的对话式培训模式”。目前,
融入与专家对话的专题讲座、嵌入与专家对话的实践改进、基于与同伴对话的专题论坛已经成为我区校长培训的基本形式,正在各培训班的各培训阶段得以应用。
其次,系统表达使校长在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中实现“深刻理解”
我们发现,把自己做的事清晰地说出来、把自己说的话层次分明地写出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校长也感到很难。说清楚、写明白,是“深刻理解”的具体表现。于是,我们从2008年开始明确提出,让校长走上讲台,让校长写些随笔,让行动、思考、表达(说和写)、理解相互促进。近一年来,先后有35位校长走上各个干部培训班的讲台做专题讲座或发言。走上讲台的校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学员一致认为,听身边的校长讲述其成长及管理的故事,感觉更为亲切,可学的东西更多。随着更多的校长走上讲台,我区尝试构建的立体式循环培训模式逐渐形成。为了进一步拓宽对话渠道,我们分别在中小学校长高研班、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中小学后备干部强化培训班尝试创建了班级博客,供学员们进一步交流。
行动三:行动学习为校长“深刻理解”与“持续改进”提供机会与榜样示范
首先,在集中研修中关注专项行动改进
如上所述,五年一轮的校长培训中第一个阶段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中研修,其主要目的有两个:在理论补充与拓展中反思实践,明确自己行动中的关键问题;在专家指导、同伴互助中通过专项行动改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该主题的设计是在已有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改进,重点关注行动中的反思提升,尽力避免目前一些基层研究过度追求学术化、成果化、功利化的倾向,归还实践者从事行动研究的本意——认识实践、改进实践。因此,我们以“小问题、深思考、定措施、见行动、有收获”为基本准则,组织本阶段的培训活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过程:(1)对校长们进行一定的理论武装,拓宽校长的视野,提高校长审视现实问题的能力。(2)引导校长在群体互动中梳理学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与困惑,选择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作为改进的主题。(3)引领校长通过简短的调研分解、分析主要问题。该环节对校长来说是难点,大多数校长难以清晰地分解并分析学校管理中的核心问题。(4)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措施,并加以实施。(5)回顾整个改进过程,整体构建从问题——分析——设计——行动——问题解决程度评估——再分析——再设计循环往复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方式,即研究状态下的管理。到目前为止,各班校长分别围绕30余个专题进行了实践探索。赵全营中心小学裴艳玲校长参加了第二期中小学校长高研班的学习之后,颇有感触地说:“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的专项改进活动,我感觉效果最好。专家和同行下校诊断这项活动,使我受益最多。单是准备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迫使我认真分析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哪些是最急需解决的,如何解决?在思考中行动,思考着、改进着。虽然觉得改进方案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在诊断过程中,同行的点拨、专家的总结提升,又使我茅塞顿开。”
其次,异地挂职学习拓宽思维空间及行动路径
近年来,我们先后选派中小学校长、后备干部近80人,分别到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名校挂职学习。出发前,我们明确学习的基本程序与要求。学习期间,校长们通过参加挂职学校的各种活动、与干部教师学生座谈、查阅相关资料,尤其是观察那里校长的工作过程并与之进行深度交流,全方位领悟先进地区中小学的改革样态。回来后,他们认真整理学习记录,撰写学习报告,并在区教育工作会上向全区中小学中层以上干部汇报。这样即可让少部分人的收获成为全区的学习资源,为全区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行动四:加大“伴飞”性、嵌入式专家指导力度,使行动改进得以持续
农村的中小学校长大多属于经验型领导者,领悟理论并外化为行动的精力及能力是有限的,反思力明显不足。关键时刻如果有专家的点拨则会使他们更有信心、行动更加有效。我们通过3种方式,基本保障了校长的行动随时有专家的陪伴,又不会喧宾夺主,我们称之为“伴飞”性、嵌入式指导。(1)举办专家讲座。专家的讲解、指导应以校长工作情景中的真实事件为切入点。我们通过前期调研汇总实践中的困惑,尽可能与专家充分沟通讲座的主要内容与思路;在集中研修阶段的专项行动改进环节,把半数以上的培训课堂安排在基层学校,展示、研讨学员的实践,专家针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讲解。(2)组织专题论坛。在集中培训结束以后,为了进一步追踪、指导校长的行动,我们结合区教委工作重点,不定期地组织专题论坛,且每次论坛都邀请相关理论及实践专家参与指导。(3)为中青年骨干校长配备专业导师。2007年,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合作,为12名中青年骨干校长配备了专业导师,随时帮他们解决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困惑,4位导师走进校长所在学校近30次,分别通过与校长交流、与教师座谈、听课、举办讲座、观摩校园等方式,引导校长反思自身实践、规划学校及自身发展;组织12位校长与导师围绕读书、学困生教育、学校现状分析、专项行动设计与行动等专题进行对话交流5次,校长们学思研的氛围渐趋浓厚。总之,在专家的专业支持中,校长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在专家的权威肯定中,校长们获得了前进的勇气;在专家的真诚赞叹中,校长们增强了自信、体验了成功,校长们的行动改进得以持续。
【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报告】推荐阅读:
质量持续改进探讨10-01
分娩质量持续改进方案08-21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09-16
压疮质量检查持续改进07-27
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08-07
2017年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06-15
2024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10-21
XXX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范文07-13
加强安全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10-15
二十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