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综合实践学校作文(精选8篇)
1.西山综合实践学校作文 篇一
一、以教材为依据,开展语文综合学习
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资源之一,依托教材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让语文活动课有的放矢地开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及语文综合能力。
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组织开展的以“说不尽的桥”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次活动。这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石拱桥》《桥之美》等文章,对各种桥产生了浓厚兴趣的时候开展的。活动开始前,笔者提出了一些关于桥的问题,指导学生从书本或网上查找,以便学生了解桥的力学原理及桥的分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鼓励学生们合作制作关于桥梁的小报,实地拍摄一些本地有名的桥梁照片,搜集“桥梁之最”、“桥的故事”、“桥的命名”、“桥诗”等,笔者适时地进行抽查、点拨、督促,随时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控,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整理,学生们对桥有了一定的认识后,笔者组织学生通过汇报展示的形式,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综合实践课。
二、利用乡土资源,上好语文综合实践课
1. 将农村的自然资源融入语文综合实践课。
农村虽然没有奇山异水,没有天下独绝的旅游胜地,但是浓郁纯朴的乡土风情、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恬淡安逸的田园风光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天然课堂。在学习《感受自然》这一单元时,笔者设计了与之相配套的“徜徉家乡的美景”、“激发热情,爱我家园”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挖掘、开发、利用家乡的美景,既达到新课标中要求的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目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2. 结合身边的乡土资源,灵活处理、活用教材。
作为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根据实际灵活处理教材,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发,结合乡土资源对课本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进行改编、拓展、完善。如,在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这一综合活动时,笔者就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领学生走进田野,使学生在对自然的观察中拓宽视野,融入自然,感悟自然,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利用乡土资源上好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更广阔、鲜活的天地,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是智慧的摇篮,是培养能力的练兵场,同时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语文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主题活动需要搜集大量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而网络中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借助这一平台,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带领学生以网络为信息主渠道,简捷、迅速、有效地搜集信息。为了使学生不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学习资源并进行指导,包括提供相关的网络地址、参考书目、文献索引,以及其他多种媒体资源,方便学生查找信息,从而减少学生在搜集信息.过程中的盲目性。
总之,在语文综合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途径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条件有限的农村地区,教师更应该想办法利用独一无二的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牢固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摒弃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时刻铭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城区学校综合实践基地的开辟路径 篇二
一、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资源
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发展的常态环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许多学校往往没有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作为学生综合实践的基地。
(一)开发校园绿化资源作基地
校园环境绿化不仅能为师生创造一个景色幽雅、空气清新、舒适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还能调节气候、吸尘杀菌、降低噪音,同时也能成为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基地。如可针对校园内不同种类的植物,开展“校园绿化植物调查”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走进学校绿色环境中,对校园内的各种植物的名称、分布、特点等做详细的调查,并对校园绿化布局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让学生调查各种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如每种植物分别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吸尘杀菌、降低噪音的具体数据,然后结合学校所处的位置,建议学校种植哪些植物。如果条件允许,学校还可邀请相关的园艺设计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指导,最终评选出学生心目中的最美绿化设计,此活动还可以与美术学科联系,让学生画一画设计方案,与语文学科联系,让学生写一写设计思路;与科学学科联系,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观察和认识的植物。通过这一系列的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校、社会建设的热情。
(二)开辟校史展厅做基地
城区许多学校大多办学历史悠久,有的甚至是以当地历史名人的名字作为校名,如笔者所在学校即如此。在这样历史积淀及文化熏陶下,每一所学校都会逐渐形成一套独有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育传统。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而这样不可多得的教育财富是需要传承和铭记的。学校可利用空闲的教室或图书馆资源开辟校史展厅,让学生走进展厅、走进学校风雨积淀的历史中,通过交流、讨论、演讲、小小讲解员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学校,增强集体归属感。校史展厅的陈列是固态的校史资源,而遍布于各地各行业的校友风采则是动态的校史资源。学校可以邀请校友回校为学生做读书报告,由学生小记者对校友进行采访。校友的成长经历和创业成绩,能让学生受到启发,获得启迪。政界科技界知名人物固然有教育意义,一般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其对生活工作的乐观态度和勤奋精神对学生同样有教育意义,而校友的教育作用,则更为亲切,更为有效。
(三)开发食堂资源做基地
城区学校的食堂设施及人员配置较好,具有宽敞、明亮的场地以及必须的专业人士,这对于资源相对紧张的城区学校而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实践基地。特别是现在的城区的孩子,他们大多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基本上不会干家务活,更不用说烧菜做饭,就连成家立业的年轻夫妇,也要依仗父母来照料,以学校食堂作为学生学习、实践的练兵基地,让他们学习如何挑选新鲜的食物、怎样清洗食物、了解简单的配菜方法、刀工的基本要求、常用的烹调技法及配料等知识。对各个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具体要求,每学期安排几次,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进食堂具体实习操作。中高年级学生已在科学课《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课后,初步了解了一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在这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网上、书刊上收集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卫生知识。让学生自行设计学校一周的食谱,并说说理由,其他学生做出评论。每个学期也可举办烹调方面的知识竞赛和烹调技术大比拼等比赛活动。
二、开辟学校边缘资源作基地
学校边缘资源,是指学校各幢建筑物的墙面、围墙的墙面、墙角、校内的一些空地等。
城区相对土地资源紧缺,校园面积不大,向外扩展不现实,只能在现有的校园内,在不影响教学设施设备、整体美观和学生正常活动场地及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空闲的学校边缘资源,作为校内实践基地。
(一)开辟边角空地做种植基地
开辟种植基地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在农村小学比较多见,而在原本面积就不大的城区小学,其实也可以实现。作为种植的基地,其目的更多的还是让学生体会农耕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并且能够从中认识一些常见的蔬果植物,因此种植空间的大小并不是问题,城区学校可以尽可能利用学校中的边缘空地,如花坛、操场边未有植被覆盖的区域,也可以使用现下在家庭中比较多见的阳台蔬菜种植架,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发屋顶蔬菜种植基地。培植的相关植物,可以是蔬菜类、瓜类、果类(葡萄)等。从选择种子,到播种、培育管理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一系列的过程需要学生调查、了解、收集许多相关种植类的信息,不同的植物又有不同的种植和培植方法,需要学生不断探索。当然也可以邀请有种植经验的老农现场指导,并协助搞好植物种植工具和基地管理。同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学生通过跟踪观察、记录、分析、讨论,了解和掌握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墙边面积虽然不大,但分期分类考虑安排,一个年头甚至多个年头下来,学生对于种植类的相关知识,也足以满足。
(二)利用学校墙面做艺术基地
小学教学楼一般三四层楼,在每层通道墙面上可以设立一个展示栏,展现学生书画、手抄报等作品。这样既为校园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又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潜能,同时又是为学生搭建成才阶梯的又一个有效的平台。
另外可以开发的一块巨大的校园艺术基地就是学校的围墙及教学楼的外墙面等。这种手段其实在旧城改造中经常被使用,即对刷白的墙面做墙体彩绘。教师给每个学生分配一小块墙面,自由设计、自主创作,构思、绘图、上色,雪白的围墙天然就是学生的创造美的舞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彩绘做主题要求,如以爱护母亲河为主题、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等。每个学期,可以更换一批彩绘墙面。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留下自己的色彩。
三、借助学校周边资源做基地
社区即资源,生活即教育。作为长期生活在城区的学生,无论居住的小区,还是所读的学校,那些周边的社区、老年公寓、银行、医院(药店)、商场(超市)、公园、旅行社及汽车4S店和文化古迹等都不陌生,这些场所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优先、深厚的影响。
(一)在社区居委会建立活动基地
在社区居委会定期举办学生书画作品展览和艺术表演,展示才艺激发兴趣。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开展保护环境、服务社区、弘扬传统美德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寒暑假;重大节假日去老年公寓开展敬老尊老活动,培育孝心锻炼能力。
(二)在周边企事业单位建立体验基地
走进医院,熟悉看病程序,了解各种病人的状态,关爱身体积累经验;跟着家长在商场(超市)购物,经历如何当好小主人的感受,体验生活学会本领;跟随父母去汽车4S店,了解汽车品牌、汽车标志、汽车厂家、汽车价格及汽车的构造等,学懂知识适应社会。这些学生虽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但有意识地引导和有目标地体验,收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三)在名胜古迹建立探索基地。
几乎每一座城市都会有博物馆、文化古迹等场所,有的还有名人故居等。特别是博物馆,文化气息浓厚,而且大多是免费的,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理想的校外基地。学校可以与这些单位联系合作,让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体验性学习活动,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中,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这些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更好地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整合,还能给学生创造广阔的生长的空间,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和精神。利用好这些周边资源对学生成长其实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工程。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创建,相信其必定会像雨后春笋般茁壮而起。
3.西山综合实践学校作文 篇三
一、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从实践的层面说, 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设计, 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专题讲座型。这是向学生提供信息技术前沿新信息、新技术和简单地介绍信息技术史实等方面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渗透和贯穿思想教育、启迪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2、课题研究型。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 在此基础上, 尝试撰写信息技术科学小论文、研究性报告。它既是学生对信息技术活动过程中各种发现的总结, 也是艰辛的创新活动的升华, 更是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一般信息技术小论文的类型包括理论知识归纳型、操作技巧探究型、电脑作品探索型、调查访问报告型, 以及信息技术学史型等。
3、知识竞赛型。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竞赛、电脑作品制作比赛、电脑智能机器人比赛等, 既是对学科和活动内容的大检阅, 又是学生学识、智能、心理素质的大较量。通过组织竞赛活动, 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丰富他们的知识背景, 优化他们的思维品质。
4、游艺娱乐型。游艺娱乐类的活动形式较为活泼,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寓信息技术知识于综合活动之中, 如举办信息技术艺术节、开展网络搜索活动、做游戏、办信息技术作品展, 是让学生在娱乐中激发兴趣、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
二、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 又是活动方案的研究者、实施者、推进者、管理者, 其中学生的开发角色需要加以重视和强调,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有效的实施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 从实际的操作需要来看,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一要注意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二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选择的方式可以由一个学生独立选择, 也可以是同伴互动中进行选择, 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 学生从中加以选择;三是在课题的展开阶段, 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 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四是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 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自主发展”的原则, 倡导亲身体验的信息技术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
2、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与学科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其目的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摒除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弊端, 创设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 促成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从而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整合的实质就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 优化教学过程, 实现“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转化。通过整合, 实现信息技术与整合学科的综合发展、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主动探究中勤于动手、乐于动手, 切实将整合研究落实到实处。
3、认真探讨和实施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活动。网络教学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信息传递迅捷性等特点, 网络环境下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丰富教学资料, 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教师要积极成长为网络教学的促进者、研究者、评价者、培训者, 认真结合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特征, 确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中注重学生协作能力、实践、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监管能力等进行合理化引导。同时, 应积极开展网络教学设计的评价、修改、完善,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改进, 逐步完善教学设计, 提高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
4.西山综合实践学校作文 篇四
关键词: 限制 综合实践 帮助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其实是因学生素质的提高。以下是我对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几点看法。
一、围绕教材,但又不受教材及课时的限制
安排专门课时进行语文综合实践课是必要的,也是正常的。在我看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语文综合实践训练应该放在课后,因为通过适当的课外活动历练,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明晰,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广泛,这一切都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如上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并不急于教内容,而是安排学生利用一周时间寻找描写并能体现母爱的各类文学作品;搜集生活中或媒体上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搜集动物世界里能反映母子之情的作品;搜集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作品;搜集能反映与母爱有关的格言、俗语,同时准备几张不同年龄段自己母亲的照片,在下周利用晚自习组织一节名为《献给母亲的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这次活动可以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及对伦理亲情的感悟,通过这次亲情的感触,他们写出很不错的文章。这一切成效如果没有课后收集及实践活动,仅课堂中的活动根本无法达到。
同时,语文综合实践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围绕教材进行,否则就会无的放矢,难以提高。
二、语文综合实践课要面向学生
面向学生就是考虑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为了综合实践而实践。中职学生底子本来就差,再加上中职学生所学科目多,厌学情绪严重,不可能每篇课文都深入地讲,更不可能每篇课文都采用综合实践课的方式,因为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综合实践课过多的话,会无形中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使学生厌学情绪更严重,更不要说取得什么好的效果了。根据我的经验,一学年适时安排4~6次专门综合实践课教学比较适当。这样安排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进行实践,从而使他们逐步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当然,还要说明的一点是面向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根据社会要求精心设计综合实践课,进而纠正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中的误区。在新生入校第一学期,我会专门安排一节以《学会感恩》为话题的综合实践课,因为中职生在小学及初中学习过程中总是抱怨这抱怨那,总认为社会对他们不公平。通过《学会感恩》这一节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正确定位,可以更准确地认识到自己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误区,也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及义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我会选《献给父母的歌》作为综合实践课,在绝大多数中职生的观念中,只有没钱吃饭时才会想起自己的父母,才会想起给母亲打电话。中职生只是一味向父母索取,不会从父母及家庭负担角度考虑问题而理解自己的父母,为父母减负。
因此,我认为精心安排几节面向中职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平常课堂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理念
语文综合实践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平常课堂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理念,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按综合实践理念,我在上《劝学》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疏通课文大意,在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大胆对这篇辩论散文做出评价,或对课文某部分描写论述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后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根据以证明自己的评价或看法,通过这样一堂课,可以更好地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又如我在讲解莫泊桑的《项链》这篇小说时,首先引导学生熟悉理解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在认识到不同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分角色现场表演,使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创作目的有更深的认识,这样一节课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不再怯场或者怯场心理有所改善,进而使学生在更多方面得到锻炼。有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马蒂尔德这个人物反映出的性格特点不可能存在。”问他的根据,他说:“马蒂尔德所在的家庭连吃上一顿饱饭都有问题,怎么可能有机会参加上层阶级的舞会呢?怎么可能认识佛来思节夫人呢?更不要说借项链。”针对此问题,我趁机让班里同学展开讨论。从培养学生角度来讲,看法对与错并不重要,最后的答案我也看得不重,我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我认为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5.西山综合实践学校作文 篇五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特色 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9-02
随着我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兴起,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各小学开始重视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各种不同种类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在增多,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增多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也成为小学生们钟爱的课程活动,在不同的小学坏境下,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应用也产生了细微差别,根据学校特色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
一、综合实践活动种类
依据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阶段,现今我国常见的实践活动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对一种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主要以对对象的参观、考查及课堂教学为主,通过主题设定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参观或开展课堂教学,对学生做一个基础知识的基本认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阶段,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采访、实验等方式的实践过程为主,通过学生自主进行的实践活动对课题对象进行具体细致的了解;在这两个阶段之后就是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知识进行总结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方式便是通过交流沟通、汇报演出、展览、校报等方式进行,通过这三个阶段的不同形式活动种类的举办实践,使学生自主的在兴趣引导下得到获取知识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小学教育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增多,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现状问题,这些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综合实践活动很受小学生喜欢,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行为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态度能够直接决定其学习能力及水平的效果。其次,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综合实践课对他们个体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学生在实践活动课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水平和习惯对他们实践课后的学习效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有些中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询问与书本进行资料搜集,而较高年级的学生则能够通过实践调查与统计获取知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下,许多学生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资料,这些不同获取方式能够对小学生共同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与促进作用;最后,许多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方式还需要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式虽然受到许多学生喜爱与学校重视,但总体来说,在小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受到学校学生人数、教师人数、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实践课也都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们渴望得到去校外实践的机会,在家长、学校、教师的综合因素下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便成了问题,对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管理也成了许多学校面临的问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对学校特色发展的影响
综合实践活动是能够从学生兴趣出发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能够对学校特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校实力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课程能够改变学生以往只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模式,使小学生走出课堂,从生活中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小学生们普遍都认为,他们在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兴趣自主自发的进行实践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源泉,综合实践活动的进行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小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是学校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2.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特色深度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特色发展并不指形象上的外部体现,而是学校内部综合教学力量的体现,通过学校特色实践活动的创立,能够提高学习学生在体育、音乐等全方位素质能力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很好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实践活动项目的内容与主题,使实践活动在已经具有的广度上得到拓展,通过过程的关注达到结果,使每一种特色教育深入到学生生活中,从而对学生一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在本文上述的简单探讨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有着很大影响,面对这种现状,依据学校特点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实行,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发挥自身特点对学校整体发展起到帮助,各小学应该合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彰显学校个性、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6.西山综合实践学校作文 篇六
一、带着课本游, 游出开放的课堂
曾几何时, 那百草园内“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给鲁迅先生留下了无限的童年回忆, 而“支竹筛捕鸟”更增添了少年鲁迅的童年欢乐。我们尝试开展了在春、秋游中寻找课本内的知识, 课堂内外相结合, 借以突破班级授课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如同围墙一样把学生框在书本中的禁锢。
《百草园里寻乐趣》这是二年级段开展的秋游主题, 听鲁迅童年的故事, 做鲁迅童年的游戏, 寻鲁迅童年的乐趣, “朝花小队”、“夕拾小队”、“百草小队”、“早字小队”, 连小队名都起得那么有鲁迅的味道。作为以鲁迅先生英名命名的鲁迅小学, 挖掘鲁迅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 使学生了解鲁迅、亲近鲁迅, 是学校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今, 借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平台, 把课程与春、秋游活动相结合, 成为了学校的一大特色。“我和鲁迅先生比童年”“三味早读”等活动, 都是学校分年级必须完成的春、秋游“课程”。
绍兴作为一个历史名城, 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而, 这也成为了我们在春、秋游时开展实践活动的途径之一。《唱起老酒谣》是全校比较普及的春、秋游实践活动。绍兴作为黄酒之乡, 黄酒博物馆、黄酒展览厅、酿酒公司不计其数, 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我们把秋游的触角伸向了绍兴的这一骄傲, 游黄酒圣地, 观黄酒工艺, 查黄酒渊源, 说黄酒、唱黄酒、品黄酒、赞黄酒, 把春、秋游的地点放在了酒馆、酒厂, 让学生们边游边学边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优势往往使这场春、秋之游特别生动。同样的, 《寻访古越文化, 爱我古城绍兴》也是作为绍兴人的鲁小学子特别喜欢的春、秋游主题, 登越王台, 讲述越国名人的故事, 爬飞翼楼感受家乡欣欣向荣之景……
《漫谈英式教育》中的一段话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学生其实犹如一群蝴蝶, 千万不要把他们网在网兜里, 更不要把他们制成标本钉在墙上。教师应该让孩子们像蝴蝶一样自由地飞翔, 那样的蝴蝶才是美丽的。”一次次别出心裁的春、秋游, 把学生带出了封闭的课堂, 让学生的视野靠近了鲜活的大千世界, 让学生的知识结出了实践的甜果, 让学生拥有了读大自然、大社会这本厚书的机会。
二、带着发现游, 游出研究的兴趣
结合春、秋游, 开展“研究性学习”, 这是我校中、高年级经常选择的一种春、秋游方式。并且, 学生们还善于从身边去发现小课题, 借春、秋游的契机开展实践与研究。
每次春、秋游, 不少同学总要带些零食, 而“膨化食品”好像是孩子的最爱, 什么薯片呀、妙脆角呀, 因而有的班级就开展了《走近膨化食品》的大讨论, 去调查膨化食品为什么那么受欢迎?由于是大家都喜爱的食品, 这一活动建议受到了整个年段的一致欢迎。春、秋游时, 同学们将春、秋游的地点放在了各大超市。有的当起了小记者, 去采访超市的经理, 了解膨化食品的销售情况;有的当起了小摄影师, 对膨化食品的宣传和包装展开了研究;有的当起了小小记录员, 登记膨化食品的各种成分, 研究它们的特点;还有的当起了小小调查员, 把设计好的问卷调查分发给超市里的顾客, 开展起了问卷调查, 忙得不亦乐乎。这才是学生们自己的实践, 他们是自己课程的主体, 实践的快乐浸润着这些兴高采烈的孩子, 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动。不少同学春、秋游结束后, 还专程跑到人民医院采访了儿科医学专家, 在专家处得知膨化食品是十大垃圾食品之一, 多吃会造成肥胖、发育不良等症状, 还会引起老年痴呆症。队员们又开始了“膨化食品中含有哪些有害成分?”的问题研究, 最终惊人地发现膨化食品中竟然含有对任何年龄层的人都极有害的“铝元素”的事实。于是, 他们就把活动主题改名为“揭密膨化食品”, 并开始探讨“怎样揭开膨化食品的神秘面纱”。在全校的国旗下讲话中, 在学校的宣传窗中, 在他们自己撰写的倡议书中, 他们对揭密膨化食品的成果做了充分地宣传, 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就这样, 一个个源自于春、秋游的活动成了一份份无法掂量的学生成长之礼, 我们发现这样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的能力极为有效, 并且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擦亮眼睛看生活, 从浅入深爱钻研”的研究意识。春、秋游, 不经意间游出了学生研究的兴趣。
三、带着游戏游, 游出童年的烂漫
作为每一次的春、秋游活动组织者, 要尽可能地了解孩子的需要, 通过开展系列活动, 让孩子在玩耍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因而, 不少班级就想到了用“游戏”这个实践主题来设计春、秋游。“不能轻看游戏这一童年活动, 游戏的意义还不只是具有帮助儿童成长的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 游戏本身就是儿童真实而最重要的生活之一, 没有身体游戏的童年注定是残缺不全的。”在春秋游中, 老师和学生们根据春秋游前的活动计划和活动准备, 想方设法地玩了个痛快, 曾经的打弹子比赛、滚铁圈等传统游戏, 让孩子们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同学们不断更新玩的花样, 在公园、在广场, 从“太爷爷太奶奶小时候的游戏”玩到“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游戏”, 从“空手游戏”玩到“道具游戏”, 从“室内游戏”玩到“室外游戏”, 从“改编游戏”玩到“创造游戏”……游戏中的学问不断地被发掘着, 快乐弥漫了有这些孩子的每一个春、秋游点。
三年级段创编的“落叶和我们做游戏”系列活动着实让孩子们“疯”上了一回。“吹树叶”考验的是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怎样选择最轻飘的落叶?怎样用劲可以让落叶在空中舞动更长的时间?……孩子们动足了脑筋。“落叶时装”让爱美的小姑娘们快乐地秀上了一回, 一番装点之后, 原来身着素色上衣或裙子的孩子们“穿”上了五彩的“落叶时装”, 像模像样地在公园走起了时装秀, 常常吸引无数游人驻足观赏。“寻找属于我的落叶”也特别有意思, 每人在公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落叶, 并记住它的特征, 然后大伙儿的落叶放在一起, 再寻找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落叶。这一找可找出了大学问, 原来同一棵树的落叶纹理并不相同, 原来落叶上留下了大自然那么多与众不同的痕迹……就这样, “落叶之舞”、“落叶小诗”、“落叶画”……普普通通的落叶让秋阳下的孩子们沐浴着游戏的快乐, 脸上洋溢的微笑格外亮泽。他们在游戏的戏耍中培养着创造的能力, 增强着自信心, 更锻炼了解决冲突、互相协调及合理领导和组织能各种技能。春、秋游, 津津有味地游出了童年的味道。
7.西山综合实践学校作文 篇七
1 成本控制措施
1.1 加强质量计划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是工程项目工期目标和成本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和立足点,因此,在该项目施工中,加强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工作,确定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质量目标。
工程项目质量计划是实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现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事前规划。它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分解和具体体现。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工作总体上包括计划的编制、实施、检查调整和总结4个阶段。在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的实施、检查和调整阶段,特别注意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执行情况,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及严肃性,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1.2 确保安全提高文明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项目只有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其他工作,所以,在安全施工和抢工期中一直存在较突出的分歧,因为如果要抢工期必然在各个工序都要压缩时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一个工程项目如果出现伤亡事故,说明它的管理存在漏洞,不但影响一个企业的形象,对个人,对企业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且工程没有资格参加评选任何荣誉评选,所有的前期为创建各类荣誉而投入资金都白白损失。所以,为了确保安全施工,在该项目施工中采取了全员风险责任制,即项目部全体员工都是安全责任人,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并采取项目施工安全旁站制,即只要施工现场有人作业,安全工作人员就不能离开。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经济上的投入能正常发挥作用。
公司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场地条件将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以配合施工为前提合理安排。例如:材料、预制构件、周转材料等按规定地点进行堆放,这样既不浪费人力、材料,构件在搬运过程中也会避免造成损失。
1.3 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工期控制的重要措施,公司项目部为了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施工,在工程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协调和准备工作,并制定了计划安排,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实施、检查、分析调整等非常重视。
在编制准备工作开始,公司项目部就综合考虑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因素:施工进度计划、建设单位提供的条件(水、电供应量,水压、电压能否满足施工要求)、本工程的资源配备情况(施工单位能提供的劳动力情况、材料、预制构件)和施工机具及设备的配备及其生产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条件(地形、地貌、地上及地政障碍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资料、交通运输道路及其场地面积等条件。
在了解工程外部情况后,项目部对工程合同书进行认真分析,对有关工期要求的事项重点做出标记并合理安排工期。对工程项目施工的范围、内容,工程项目开、竣工日期,工程造价,工程价款的支付、结算的方法,工程竣工验收办法,提供日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和进场期限,工程质量要求,违约责任,工程质量保修期及保养条件等都仔细考虑认真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
工期计划在确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按照合理的施工程序及组织施工的原则,先编制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然后确定其他工程的施工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既要考虑工程项目各工序在时间上的安排,又要考虑各工序之间的搭接关系。这样不仅能保证工期,而且能降低人工费及其他费用,降低项目成本。项目部主要采取关键线路图(网络图法)对本工程进行了认真编排。
为更好地实施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项目部同时编制了月、旬、施工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并做好施工记录及施工调度工作。这样施工进度随时都处于可控状态,有利于工程管理,对成本管理也减少了难度。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执行是联系在一起的。计划检查是计划执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施工进度调整和分析的主要依据,是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步骤。公司项目部每周都对项目进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将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偏差,以便调整或修改进度计划,避免增加工程成本。
2 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2.1 目标成本确定
由于工程项目受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工期和质量、承包性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司项目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目标成本为创市级安全文明工地,根据太原市质监站对文明工地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平面布置,这就要比不创建多花一些费用。目标成本力争控制在合同范围内。
2.2 目标成本的控制目标
成本管理的核心是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应是全员、全过程的控制,须严格按目标成本进行控制。项目经理部作为成本控制中心,应根据确定的目标成本总额分解到各施工作业班组,各施工作业班组应做好施工日志记录,真实反映每一日工作,每一工序的成本,并定期与项目经理部下达的目标成本计划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成本费用差异,分析成本费用脱离实际目标的程度和性质,确定造成成本费用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消除成本费用差异,防止成本费用失控。公司项目部在确定目标成本后,主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日常控制上来,定期对施工班组的实际成本进行考核分析,确保总目标成本的实现。
2.2.1 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用占工程成本较大的比例,因此,合理调度劳动力,避免管理不畅造成窝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占用降到最低水平,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项目部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施工高峰期尽量避开夏收和秋收时节,将劳动力合理安排,切实加强和提高劳动生产,最大限度降低人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在劳动力选用上,全部选用技能水平较高的熟练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只需要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就可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极大地降低了管理费用,这样不仅确保了工程质量,也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
2.2.2 加强物资管理严格控制材料费用
由于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比例最大,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首先,公司项目部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根据工程进度,在开工前严格按照材料消耗定额计算出每个时段所需的材料用量,交由材料管理部门进行执行。材料管理部门根据此计划用量,将施工材料下发至各施工队。在执行过程中,每周开一次成本分析会,如有超过定额用量,认真分析原因,确因施工队工人未按施工要求而造成材料浪费的,应在工程结算时从施工队的工程款中扣出。
其次,对各种材料坚持余料回收,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仓储和摊销损耗。工程施工中,周转料具占有很大的比重,周转料具都是外租的,虽然一根钢管或一块模板的租赁费每天只有几分钱,但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很大的费用。所以,公司项目部定期对周转料具进行盘点,对丢失的和损坏的周转料具及时结账或打报废,进行一次性处理,避免再产生租赁费用。
公司项目部还根据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材料采购时间,避免因材料价格上涨而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如施工项目开工前,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根据施工中材料价格有涨有跌的价格趋势,项目部在材料价格上涨前采购好材料价格上涨期的数量,避免因材料价格上涨期采购材料而增加成本。
2.2.3 机械费的控制
机械费约占工程成本的5%,但实际由于机械台班市场价格往往比定额台班价格高,而导致实际机械费支出超出定额预算成本,机械费亏损现象非常普遍。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做好协调组织工作,合理使用施工机械,最大限度提高机械利用效率是节约机械费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
1)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准备工作,防止因操作不当或不熟悉而影响施工机械使用率;
2)实行机械操作员考核制度,把机械设备的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结合起来,以定额为基础,确定单机或组机的生产率、消耗费用、保修费用,按标准进行考核,把机械设备使用的经济效益与个人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实行奖惩;
3)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要求操作人员坚持搞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使机械设备经常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3 结论
西山南寒商品楼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全体人员一致努力下,该工程获得2007年太原市安全文明工地称号,实现了工程项目安全无事故、质量最优、工期最短、成本最低的目标。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和实施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中需注意的问题,对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具有良好的效果。
8.西山综合实践学校作文 篇八
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教育者确实已注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技术的引入,给课堂注入了新鲜与活力,我们可以在语文课上欣赏经典的视频片段,也可以组织学生编排表演话剧,甚至可以配合着音乐唱上一段古诗词,一种被大家理解为“实践环节”的全新的课堂模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可是,这是真正的“实践”吗?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教材中赫然编排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被老师遗忘在了教学计划之外,或者在课堂上一带而过,尴尬地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一点恐怕有点出乎教材编写者的意料,也违背了教材编写的初衷。
笔者多年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深感实际操作的难度颇大。在此,笔者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谁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被冷落买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教材中是一道华丽的摆设,在课堂上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就这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被堂而皇之地打入“冷宫”。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一)考试的导向性对教学内容安排未起到积极作用
考试是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2014年1月,江苏省启动试点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各职业学校开始紧急备战,课堂上讲知识点,课后埋头做练习,学生老师重新投入“应试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吃力不讨好、费力不出活的事情,谁干?
在一些关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中,我们也看到了相关的试题:
1.根据《眉山日报》报道: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馒头、假牛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食品问题就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
读后,你一定有很多话要想说!请你面对下面两种人,把你内心最想说的忠告,郑重地说给他们听。
我对食品企业说 我对食品监管部门说___________
2.前不久,媒体报道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感谢公安部门所送的锦旗把“捍”错写成了“撼”,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代表故宫博物院向社会致歉,或说说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看到这些试题,我们不禁感到遗憾,虽然这些题目的设计与“实践”有关,但更像是政治考试中的热点问答,不需要实践,只要关注并有自己的思考就可以顺利完成,而考查的重点更倾向于语言表达,并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实践情况。
(二)实践活动内容的综合性影响了老师的积极性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苏教版)中安排了《我的亲人们》、《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低碳生活”社区宣传活动筹备工作》、《生活中的文化冲入与融合》、《面对新媒体》、《“科学的历程”主题报告会》、《青春诗会》、《我们将来的事业》等24个实践活动内容。仔细分析一下,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与语文学科处于若即若离的关系,如《社会热点问题调查》,这些内容在政治课上的接触必定比语文课多,在语文课上兴师动众搞一次实践活动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有些内容的科学性较强,实践起来难度大,老师不愿投入双倍甚至多倍的精力去做一件没有显性效果的事情,如《“科学的历程”报告会》,师生在这个领域知之甚少,想要在实践中出效果,有成果,必定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这在如今课务重的情况下,很难让老师有热情和积极性。
(三)老教师们对于实践活动的心理压力颇大
老教师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在课堂上是知识的占有者,位尊而权威,重视师道尊严。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经有了一套固定而成熟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但这些经验方法是用在分析文章、传授知识中。如今,让他们走下讲台,看着学生们去做,他们不适应,不自在,更重要的是,实践中的“自由”、“沟通”、“合作”、“开放”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老教师们无形的心理压力。
笔者最近与一些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奋斗了二十多年深受学生喜欢的老教师们畅谈,谈到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没法进行,即使去做,效果也不会太好,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学生年龄差距较大,思想观念跟不上学生的脚步,这些因素导致老教师们在开放的实践活动中力不从心。所以,老教师们宁愿多讲几篇经典美文,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去做实践活动。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腰板要“挺”起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像一个不受婆家欢迎的小媳妇,畏畏缩缩躲在角落,受尽白眼,更多时候直接被遗忘。但是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心里都十分明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要的,是有价值的,但是怎么做才能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走入课堂,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这个问题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尝试
(一)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编写进教材
实践活动环节,既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内容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编写进教材,一则从方向上导引了教学,二则从内容上规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编写进教材也非一劳永逸,现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已经设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但是正如笔者以上所说的各种原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依然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进教材”是登台亮相的第一步,继而安排入教学计划并引入评价机制,各方面共同启动才能保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致成为语文教材中的装饰品甚至是牺牲品。
(二)安排入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学的标准,教师应该严格按照计划实施课堂教学,所以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排入教学计划,才能保证教师将其真正带入课堂。在教学计划中,应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方案等设计清晰,以保证教学质量,而不是让教师空洞的“纸上谈兵”取代学生亲自的实践活动,更不能让老师的“感悟”代替学生亲身的实践。endprint
(三)引入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教学无形的指挥棒,一般是上面考什么,老师教什么,所以为了提高老师包括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势必要将这块内容引入评价机制。可以考虑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单独考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像写论文报告似的写出内容详尽的相关活动的设想、过程与体会,或者以更丰富的形式提交实践成果,如录音、视频、PPT。
当然,如何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我们所有语文老师在改革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和提高。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稳扎稳打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仍然属于新鲜事物,让其在朝夕之间如同传统经典文章一样被师生接受是不容易的,所以教师应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教学观念、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学元素中改变想法,并引导学生逐步接受实践活动的特殊性。笔者从教学难度和实践范围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走进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传统阵地,教师和学生早已深深习惯于在这块阵地上冲锋陷阵,所以首先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搬到课堂上进行,师生都较为容易接受,教学控制方面的难度也大为降低。
例如《青春诗会》、《模拟求职应聘洽谈会》,这些实践活动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准备在课堂上进行。由传统的讲授到学生的活动,场合还是师生熟悉的教室,不同的只是角色的互换,这样的角色互换在传统的教学中也会有,所以对于师生来说并不难,适应期会比较短暂。
笔者分别在2013级(在校一年级学生)和2012级(在校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结果显示,2012级学生自主高质地完成了活动内容,2013级学生被动完成甚至最终无法完成。这种情况表明,实践活动还需要教师慢慢引导,让学生逐步接受这种自主计划、组织、合作的活动形式。
(二)走进校园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毕竟是要锻炼学生的能力,将活动范围局限在课堂,可想而知,实践的效果也会有一定的折扣。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决定了实践活动必定要走出教室,那么接下来可以将活动范围扩大至校园。
校园是师生熟悉度仅次于教室的地方,对于初次走出教室的学生来说,刚开始会有手足无措的表现,此时需要教师的引导,给予一定的方向,新鲜感和自由性会让他们很快适应这种方式的实践,甚至会越做越好。
例如《校园热点问题调查》、《我们将来的事业》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采访、调查校园内的老师、学生和后勤服务人员。在进行校园实践时,学生可能刚开始会逃避陌生环境,只与认识的人打交道,甚至仍然只在自己的班级内进行,这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度的关注和鼓励,让学生大胆走出熟悉的人群,探索更多领域的问题。
(三)走入社会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专业指向、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安排活动内容,创设活动情景,设计活动项目,让同学们在语文实践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因此,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职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活动为形式整合知识与方法,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
职业学校的学生必将走上社会,那么将学生的活动始终局限于校园闭门造车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所以我们可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尽早走入社会,与职场人物对话,认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加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例如在《职场人物访谈》、《走进企业文化》等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邀请一些企业成功人士,面对面与其交谈;或者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联系走出校园并有一定成就的师哥师姐们,进行面对面交流。我们也可以组织班级到企业中参观,了解企业文化,之后班级内部进行宣讲。总之,社会是广阔的,可提供给我们的实践素材也是丰富的,只要我们善加利用,一定可以创造出有活力的课堂。
从目前看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仍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老师们的努力,前进路上碰到的困难一定会得到较好的解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一定会真正会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颜维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路在何方[EB/OL].http://mypage.zhyww.cn/post/200607/119562.html,2006-07-29.
【西山综合实践学校作文】推荐阅读:
北京西山散文08-25
西山煤矿粉尘检测制度07-07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09-16
始得西山宴游记(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0-09
综合实践课本08-03
综合实践活动体会06-23
综合实践课教材07-01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07-17
综合实践调查问卷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