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的定位

2024-06-16

辅导员的定位(精选8篇)

1.辅导员的定位 篇一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历史过程

辅导员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指挥员,是确保学校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走过了政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到辅导员的演进过程,其角色定位从主要负责政治工作到政治思想工作,再到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到现在成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扣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以及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尤其是在德育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是经过了历史验证的.

作 者:江丽媚 揭育通 JIANG Limei JIE Yutong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00 刊 名:安康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1(1) 分类号:G641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角色定位   历史过程  

 

2.辅导员的定位 篇二

高校辅导员职位出现于1953年,清华大学首次设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作为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指导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学生的知心人,具体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引导、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学生矛盾调解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同时,辅导员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传播者,校园和谐稳定的维护者,是高校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扩招促使辅导员的队伍人数持续增长,身上肩负的责任和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辅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因此,作为将要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必须要对自己的工作角色进行科学化的定位,创建合理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正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适应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辅导员的角色科学定位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正确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辅导员又叫思想政治辅导员,顾名思义辅导员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公民素质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等等;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还包括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组织领导学生进行社团建设、党支部建设、班集体建设,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就业指导等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最核心的工作内容,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各种时间、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倡导学生们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者。日常管理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1)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辅导员工作最常规的内容,组建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召开班会、加强班级班风建设和学风建设。(2)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是最繁杂、最琐碎的工作,学生评奖评优、贫困生认定工作、学生入党工作等,都需要辅导员付出很多精力。(3)学生考勤。要对学生上课和晚自习的出勤率、在校住宿情况进行统计,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4)学生档案管理。在大一新生入校报到时,由辅导员统一保管,作为将来升学、就业、当兵等的依据。

第三,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者。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从小娇生惯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辅导员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他们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动态,遇到情况比较严重的,要建议学生及时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专业心理咨询师处寻求帮助。辅导员要努力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人。

第四,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业和就业问题的指导者。高中和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差异较大,很多学生会对大学的学习产生迷茫,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辅导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尽快适应学业;另外,辅导员也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指导者,毕业生普遍没有经验,辅导员要认真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课的授课,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环境、正视自身条件、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五,辅导员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做学生的心灵导师,用自己的知识修养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成长,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

三、辅导员角色定位存在的偏差

虽然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障学校的正常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大多数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产生了偏差,主要包括:

首先,辅导员的身份模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高校辅导员应该具有教师和管理的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但是目前,高校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并不明确,有的辅导员偏向于教师的身份,一心钻研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时会减少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有的辅导员偏向于管理干部的身份,将行政职位晋升作为最大的工作目标,因而注重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有时会减少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辅导员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不足。很多辅导员没有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只是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跳板,便于将来更换新的部门和岗位,因此对本职工作并不上心,得过且过,只要不出大的问题即可,这是高校没有保持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有关措施导致的,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再次,辅导员对角色的职责不明确。虽然高校普遍都规定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但是在辅导员实际工作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以外,往往多了很多额外的工作,一些人认为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都是辅导员的工作,因此不管学生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会找到辅导员处理;学生也习惯事事找辅导员,甚至会出现要求老师帮忙找宠物玩具的现象,这样使得许多辅导员陷于日常琐碎杂事的处理之中不得抽身,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辅导员的配备数量不足。国家规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200,即每200名学生应当配备一名辅导员。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高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认识不够,不注重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导致各高校辅导员的数量普遍不足,一名辅导员所带学生数量大概300-400人,有的甚至带700多人,这样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四、如何转变角色定位

第一,要明确辅导员的身份。高校辅导员既不是专任教师,也不是纯粹的行政管理干部,因此,不能单独用对这两种身份的要求来衡量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应当明确其的身份,是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教育工作或者只注重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应当把二者结合起来,在教育中管理,在管理中教育。

第二,要细化辅导员的职责。还可以根据学生工作的具体职责不同,分为思想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规划辅导、心理辅导等,减少辅导员工作中的日常琐碎事务,使辅导员的身份越来越专业化和专职化,促进辅导员自身的发展。

3.高校辅导员管理的定位 篇三

高等学校的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引导、指导、实施者,是高校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的一份子,更是维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安全纽带。所以,高校针对辅导员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辅导员再准确的演绎自己的角色,就会对实现高校学生工作目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创新,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责任也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要求。辅导员已经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转型为以“塑造大学生成为国家栋梁”为核心的教育、服务、管理和人生领航者,并逐步的向着“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知心朋友”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引领者

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人才。学校进行高标准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更是大学生成为有用之才的前提要求。因此,高校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就是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秉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政府的政策、方针等传递给大学生,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能力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力以及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并以此帮助他们耐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与此同时,辅导员要引导、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他们对国情、社会的了解程度以及正确的认识祖国建设、社会改革,并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来引导大学生从实践中、社会中得到学习和启发,不断加强培养其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以及坚定其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

做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知心朋友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大学生的挑战也在逐步呈现上升趋势,他们越发觉得“学习难,就业更难”,以至于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目前,高校学生多为“90后”,他们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最大,这使得高校管理者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以此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高校辅导员工作处于大学生工作的最“前线”,是和大学生有着密切接触的工作者,他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力。辅导员要多关心、关注大学生,多了解、倾听他们的心声,成为他们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知心朋友,并对他们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等工作,努力培养他们阳光和健康的心灵。因此,辅导员要多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提升自我心理素质的同时更要培养自身的洞察、沟通能力,并注重对心理咨询技巧的提高,以利于及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通和引导。另外,高校相关部门也应对此多加重视,比如定期选派辅导员参加校内、校外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争取在短时间内使所有辅导员都能接受正规、专业的培训,以此来提高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水平,并为校园的稳定和谐提供保障。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传授给大学生各种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其做人的道理以及如何做人,并解答大学生的人生困惑和传授他们文明之道,努力利用自身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成才。

做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者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高等学校招生目标在不断的扩大,导致大学生增长速度领先国民经济增长水平,以至于造成大学生供给和社会需求不平衡的局面,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造成这种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由于高等学校扩大招生目标造成供需不平衡,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以及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和国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高校针对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职业目标普遍存在比较模糊的现象。要想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进行良好改观,首先,高校要对专业设置进行积极的改革,辅导员要从大学生的大一阶段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技巧,调整就业期望值等。其次,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培养其创业能力的同时为其提供创业机会,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提供基础保障。

做大学生工作的理论研究者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大众和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业规划和职业指导等多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90后”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学生主体,使学生工作出现新挑战和新矛盾,学校必须要采用科学的理论体系,对辅导员工作实践进行指导。也可以这样说,如果工作实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那它往往是盲目性的,会给工作带来偏差和失误。高校辅导员务必要提升完成工作的实效性,向着专业、职业和专家化的方向实现自身可持续的发展,努力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过程中的理论研究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快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研究的脚步,将发现的问题和案例融入到学生工作的理论研究中去,以此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辅导员的定位 篇四

一、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校生源的复杂性。民办高校的学生层次众多,分为本科、专科、自考。民办高校是董事长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资金自主筹备,所以学费比公办学校高,因此民办高校的.本科生大多是在省内二本最低控制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专科生一般考分低,上公办高校无门才来;除此还有一部分连最低专科控制线还没达到的自考生。学生普遍表现为求知欲不强,文化基础偏弱。

2.民办高校学生认同感普遍偏低、自信心不够。很多学生认为来民办院校是高考失利后无奈的选择,在这样的社会认知下,虽然他们走入了大学校园,但与同龄人相比,认同感偏低,自信心不够,抗挫折能力较差,往往会使学生把过多的外在原因归于自身,容易导致思想迷茫、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3.民办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民办高校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和参与意识强,对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有极高的热情,同时在相关活动组织和策划上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创新意识强,但是功利性浓厚,缺乏务实精神。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这是因为“以学养学”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经济保障,他们明白自己掏钱读书,有义务要求学校提供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质的师资。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特点及存在问题

1.辅导员角色多重性。民办高校辅导员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于一身,成了学校各个部门与学生之间的纽带,辅导员是勤务员、办事员、保安员、心理咨询员。尤其是民办高校特别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关注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事无巨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辅导员的生活。

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差,自身待遇偏低。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差,工作热情不高,大多数辅导员把他当成自己的“临时工作”,一有机会,就会选择转岗或考研,辅导员队伍极其不稳定。原因主要有:辅导员工资待遇与专业教师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加班有超课时费,而辅导员加班则属于正常工作范围之内;辅导员社会地位也明显低于从事教学的教师,长期处于“有人用,没人管”的境遇,在职称评定、晋级、培训等方面得不到重视和落实,发展路径不明;辅导员管理体制不顺畅,在组织上无归属感。

3.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辅导员的职业要求针对不同的情况转换自身的角色,然而社会和学校又对他们提出了相互矛盾的要求,角色冲突在辅导员身上时有发生。如一方面要求辅导员深入学生,关心学生,解决学生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出台政策将辅导员考核与学费收缴挂钩,尤其是民办高校学费是学校维持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强烈的高压政策促使辅导员尽其所能催缴学费,用不发教材、不发毕业证等来向学生施压。这种一时“慈眉善目”,一时“横眉冷对”,常使辅导员对自身职业产生矛盾和困惑。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科学而正确的角色定位

民办高校学生特点既不同于公办高校学生,也不同于职高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大体表现在求知欲不强、文化基础偏低,自我约束力低、敏感多疑、认同感偏低、自信心不够,抗挫折能力较差,但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这就决定了民办高校的学生工作既不能像公办院校一样放手不管,让学生自主管理,也不能像职高院校一样大包大揽,面面俱到。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复杂,没有固定的模式,创新性强。作为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只有认真工作、大胆创新、求实务细,才能做好学生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民办高校辅导员角色的认知定位。十六号文件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按照文件的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最主要的职责。但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工作存在一定的错位情况,只要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务都与辅导员工作有关,包括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学生费用的缴纳、学生上课纪律和到课人数等。民办高校辅导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深入研究,勇于开拓,联系实际开展特色、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由于民办高校学生的特殊性,班级管理和日常事务也须严抓不懈,这些事务性工作辅导员可以指导班干部或聘请高年级的学生来完成,既锻炼了学生能力,也可以让其从自身从繁冗的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

2.增强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建立健全的考核薪酬体系。职业的认同感直接决定着人的工作状态,辅导员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但因“做人”的工作效果很难立竿见影,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影响工作情绪。这就需要其他群体(学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支持。主要可以在校园里加大学辅导员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晋级、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要定政策、给出路。这样不仅可提高辅导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且能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辅导员考核是对其工作业绩的综合评价,要根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采取本人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任课教师反馈、学部考核的办法综合进行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使辅导员的德、能、勤、绩同其他老师一样得到认可,并作为评优、评先、晋级、培训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对辅导员的超工作量要予以认可,增加其岗位津贴,对辅导员工作突出的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3.民办高校辅导员恰当的情感定位,树立科学的工作理念。民办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在接人待物上,尤其在与青年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技巧,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不以个人的情绪和好恶待人、行事,培养一种健康成熟的心理,做出恰当的情感定位。这样可以淡化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身份,仅以“朋友”“私人”“普通人”的身份开展交往活动,其潜在的作用不容忽视。如碰到社会和学校提出的要求与学生要求发生矛盾时,辅导员可进行身份转换开展学生工作,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辅导员要成为一个有爱心、有信心、有细心、有恒心、有决心、有公平心的人,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有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学科,既有复杂性,又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于民办高校辅导员来说,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在千头万绪中始终把握工作的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健,王慧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侯璐.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

[3]廖海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5.辅导员的定位 篇五

摘 要:作为研究生工作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的职责重要而光荣。本文通过对研究生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分析,提出有效开展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思路。

关键词:研究生辅导员;角色定位;研究生管理;工作思路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总人数为51.72万人。自2009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连续8年稳定在50万人左右。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对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研究生辅导员作为承担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理解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管理和指导作用,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描述是:“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规定中提出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定位,但并未对本科生辅导员和研究生辅导员提出细分性要求。笔者认为,研究生群体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他们在年龄层次、知?R架构、社会阅历等方面与本科生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意味着研究生辅导员需要注意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异性,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明确职责,使工作更有针对性。

一、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加强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研究生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首先,努力学好思想政治理论,完善思政教育所需的理论知识;其次,在做好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同时,时刻关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再次,对社会上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观念进行预判,及时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研究生辅导员只有自身在思想上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坚定信念、站稳立场,成长为健康、积极的有为青年。

2.研究生学业的指导者。研究生辅导员是沟通学校、学院、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内外实践、论文写作答辩、毕业就业等培养环节十分熟悉,也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之一。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应以自身对学科重点、课程结构、科研成果积累、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理解,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

3.研究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者。由于研究生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家庭环境等方面相较本科生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关注研究生学业的同时,辅导员还应及时了解他们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求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伴随着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频发,时刻把握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家庭情况、心理动态以及思考如何提升学生适应能力、增强抗压能力、提高他们在逆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生辅导员需要重视的方面。

二、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思路

针对研究生辅导员的三点定位,结合工作实践,笔者提出有效开展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1.加强思政工作,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开设党课、团课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教育等课程,提高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素养。身为一线教师,研究生辅导员应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积极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党团与班级开展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丰富活动,真正使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落实思政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

2.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排忧解难。新时期的研究生辅导员不能仅仅是研究生生活的“照顾者”和“救火员”,更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对所辖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从而能够了解研究生在学习中的所思所想,形成良好的沟通,并可以站在一定高度,高屋建瓴,为研究生排忧解难。

3.积极主动沟通,落实贴心管理。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往往具有更为鲜明的特点,他们中有应届本科毕业直接入学的学生,也有在外工作后重归校园的求学者;有未婚的青年才俊,也有成家立业的学生。研究生辅导员需要积极主动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生活需求,多理解、多包容。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沟通,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启发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从而有效解决研究生存在的种种问题。

加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是高校做好高层次教育的必要条件。新时期研究生辅导员的准确定位及工作方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健康成长。研究生辅导员必须提升教育观念,拓展教育方式,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追求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特色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6.辅导员的定位 篇六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抓住学业辅导这个有效载体,统筹学校、学院两种资源,统筹教师、优秀学生两种力量,统筹学业问题解决和学业发展指导两种功能,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北京林业大学高度重视学业辅导工作,较早探索并建立了学业辅导员队伍,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困难、促进智力发展和激发情商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一、高校学业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学业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新兴力量 研究生已经实施了全面的导师责任制,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对研究生的学业辅导直接负责。因此,北林大将学业辅导工作主要面向本科生开展的,除了发挥专业教师的专业教育资源和优势外,还从2002年起,就开始组建兼职辅导员队伍,到目前已经形成了学业辅导员的队伍体系,主要包含四类群体:一是从本科生高年级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学业辅导员的,二是从研究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学业辅导员的,三是从离退休老教师中选聘担任学业辅导员的,四是大学生学业辅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专门机构聘请担任学业辅导员的。这四类统称为学业辅导员。北林大把学业辅导员队伍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举措,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学校把学业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力量,与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一起,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备的队伍体系,有效覆盖了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学校出台了《北京林业大学学业辅导员工作条例(试行)》,对学业辅导员的选拔聘用、工作职责和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学校成立学业辅导员办公室,对学业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提升学业辅导员工作能力,还定期组织学业辅导员开展集体学习、例会、经验交流等活动,建立了学业辅导员运行发展的工作机制。

2.学业辅导员是有明确工作领域的专业化发展队伍

学业辅导员和辅导员、班主任都工作在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一线,与学生的日常思想、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工作既有交叉渗透的地方,也有区别侧重的方面。北林大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精神,通过梳理学业辅导员、班主任和辅导员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学业辅导员的工作领域和职责:

一是从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从宏观的角度统筹和兼顾学生的文化、社会活动的组织开展,集中开展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班主任侧重于更加细致和深入的学生教育管理,对个别学生的思想问题要给予引导和疏通。学业辅导员则主要负责新 生班级的学风建设,引导新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其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并在学习方法、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营造民主、互竞、互助、和谐的班风学风氛围。

二是从工作对象来看,辅导员负责全系(或几个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班主任则负责一个教学班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业辅导员负责一个教学班级学生的学风建设和个别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学业辅导员、班主任与辅导员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学业辅导、班主任工作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有益补充。

三是从组织领导来看,三者都在学校和院(系)党的领导下,独立地从事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是平等的教育主体,不存在一方领导和管理另一方的问题,共同对学校和学院负责。学业辅导员在工作中若发现学生学业外的问题或疑惑要积极给予回答和帮助,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辅导员;学业辅导员还应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及时与辅导员和班主任沟通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业状况。

3.学业辅导员与其他兼职辅导员的关系

北林大在基层班级中除了配备专职辅导员外,还配备了学生干部辅导员、职业导师、党员辅导员等,其主要工作是协助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班级建设、职业发展、党团建设等专项工作。学业辅导员与他们从组织领导没有归属关系,但要求在工作上要保持一致性,树立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进行班会和活动整合,及时沟通交流,联动学生干部辅导员、党员辅导员等开展学术活动和学风建设工作,提高 工作效率。

二、高校学业辅导员的工作实践

学业辅导员队伍建立以来,北林大以学业辅导员的作用机制为切入,积极推进学业辅导工作,作用效应不断突显。

1.发挥学业辅导员资源优势的作用机制,有效整合学校教育资源 学业辅导员的人员构成确定了其资源优势,这些优势也是其成为学业辅导员,发挥学业辅导功能的基础。北林大着力加强学业辅导员培训,建立了学业辅导员月例会制度,积极实施新生引航工程,组织学业辅导员发挥自身在人生阅历、专业学习、社会资本、学业人脉等方面的突出优势,通过正面知识教育、鲜活典型实例、团队活动设计、成长体验教育等方式,指导本科新生的专业学习和生涯规划。学业辅导员积极参与新生班级建设,引导学生及早进行定位、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帮助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为新生班级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勤奋刻苦的学习风气,营造浓厚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学习活动也极大促进和带动了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

2.发挥学业辅导员榜样示范的作用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北林大在学业辅导员选拔时,把是“在学业学习和发展上的先进典型”作为基本选拔条件,因此,学业辅导员本身就带有示范引领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体现在学业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每次辅导的言传身教之中,是每一个学生行为价值理念重要的参照系,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途径。依托榜样的辐 射功能,北林大学业辅导员在学业辅导的同时,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爱国爱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诚实守信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发挥学业辅导员朋辈辅导作用的机制,建设和谐良好的学业辅导环境

作为兼职队伍,北林大学业辅导员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年级优秀学生和优秀研究生。这些学生刚刚经历过被辅导者的学业阶段,对之前一个阶段的学业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与此同时,作为年纪相仿者,他们与被辅导者之间在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话语体系等方面较为接近,心理相容性好,与被辅导者产生天然的亲近感和情感链接,消除了学生心里的“管理障碍”。他们通过学生宿舍走访、个别聊天谈心等方式,和学生打成一片,在非传统教育环境下重点掌握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群体动态,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辅导效果。

4.发挥学业辅导员统合综效的作用机制,形成互联互通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

统合综效是一种双赢思维,是集思广益、发挥统筹协调效应的管理学理念。学业辅导员作用发挥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合综效的理念应用的如何。学业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一支,如果就学业辅导工作又单独开辟一个工作战线,设立一个独立的工作体系,不仅浪费了资源,更是加重了高校管理特别是学生的负担。北林 大始终把学业辅导工作纳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支持学业辅导员善于利用已有的工作渠道和工作平台,主动把学业辅导工作融入其中,与现有的工作体系实现端口对接,与现有的工作队伍形成合力,促进了学业辅导与其他工作的互联互通、协同推进。此外,学校每学期汇编学业辅导员的工作总结,形成学业辅导工作第一手翔实的资料,以便其他工作队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料,从中掌握工作情况,汲取经验启迪,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发挥学业辅导员双向育人的作用机制,深层次激发队伍建设活力

随着学业辅导员的发展,北林大学业辅导员岗位的双向育人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彰显。一方面,学业辅导员通过进班级、进宿舍,讲学习、谈未来,聊人生、解疑惑,既关心呵护又严格要求,组织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的活动,对于帮助学生转换角色、排除困难,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积极营造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笃志求学的优良学风,对本科新生起到良好的“传、帮、带”的作用。另一方面,面对这份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这批主要由在读研究生、高年级优秀本科生担任的学业辅导员能够任劳任怨,在摸索中学习、在奉献中收获,逐渐成为本科新生学业上的领航人、生活中的好榜样,而通过实际岗位的工作锻炼,这些学业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激发了更好开展学业辅导工作的内生动力。我校一批批学业辅导员毕业后,陆续走上了满意的工作岗位,就业质量显然高于同届平均水平。其中,4名学业辅导员还因此 走上了我校专职辅导员和行政管理的工作岗位,从事专职的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说,学业辅导员制度的实施,为我校干部队伍培养了优秀的后备人才。

三、高校学业辅导员工作发展的思考

经过多年的积淀,北林大学业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已经迈向了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做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科学研究工作,明确了学业辅导员工作发展的方向。

1.突出发展性特征

发展性是学业辅导的本质属性。除了解决学生的学业问题和学业困难外,学业辅导员更要在辅导目标上注重预防性和主动性,致力于开发被辅导者的学习潜力,给予学生在本阶段有关的人格、情感、社会、职业等各种学习经验,使学生熟练运用已习得的经验技巧,去解决所面临的学业发展问题,帮助每个个体都能够在普遍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学业发展。学业辅导员要着眼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志向,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研究精神。学业辅导员要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突破口,向学生们讲透所学的专业学科,引导学生认识、探究所学专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前沿,并帮助他们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和学业发展方向,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提升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要通过学业辅导员自身的学习成长感受,给学生分享学习中的乐趣,教会他们如何找探寻大学学习的规律,鼓励他们喜欢学习、喜欢课堂。2.突出预警性特征

学业预警是发现学生学业问题和学业障碍的基本前提,也是学业辅导的重要内容。学业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学习,高度熟知学校有关学习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掌握学生学业发展升值是生涯规划的主要方向、基本路径和必要条件,为建立合理实际的学业预警系统做好基础准备。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业发展规划,分类别的建立学业发展档案,档案既要包括学生的出勤、成绩记录、发展方向、家庭经济状况、奖罚情况等教学和学生管理信息,准确反应学生学业生活的总体情况;又要设立学业预警的黄线标准和红线标准,按照不同的预警等级采取干预和辅导措施。要发挥学业预警的评估反馈功能,及时通过学业预警反馈当前学业辅导的工作进展和成效,通过阶段性的评估和总结,不断的调整和修正学业辅导的方向和方式。

3.突出辅导性特征

学业辅导机制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主体意识、自觉意识、责任意识,明确学习目的,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业辅导员从学习方法获取、课程选修指导、专业意识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层面为学生提供精致服务,多采用“一对一”、“迷你团体辅导”等方式的开展辅导工作,加强共情、探讨、觉察等柔性辅导理念的实践运用,避免批评式、灌输式、命令式等粗放的辅导手段,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满足“90后”大学生强烈的个性化、多元化、自主化成长需求。要和学生建立融洽轻松的辅导关系,建立师生平等畅通交流的渠道和亦师亦友文化氛围的平台,发挥朋辈教育在促进学 生人际交往和心智成熟方面的积极作用。在辅导过程中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接受程度和个性特点,针对性做好学业指导工作。对个别学习吃力的学生要重点关注,了解深层次的原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必要时要联合家长共同来做好他们的学习辅导工作。

4.突出共享性特征

7.高校辅导员角色理想定位的思考 篇七

1. 双重身份的不稳定性。

长久以来,辅导员队伍面临着角色认识不清的问题。我国高校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一是党政管理干部,二是专业教师。这既为辅导员的未来出路提供了双重选择,同时也使辅导员队伍面临不稳定的问题。双肩挑的模式使辅导员介于教师和行政干部的尴尬身份,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大多是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硕士研究生和大学毕业生居多。他们在辅导员的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要想谋求今后的发展,必然要面临着专业教师和行政干部的取舍。这样就造成了辅导员成为一种过渡性的角色,在职的辅导员无法专心于本职工作,难以培养出较强的职业归属感。同时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体制的不完善,也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

2. 角色超载,分身乏术。

在高校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有学者形象地评价“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中,任教时间最长,任课门数最多的教师”,这样的说法是不为过的。辅导员主要工作任务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学生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但实际工作中仅学生日常管理一项,已经让辅导员面临着分身乏术的困境。此外,鉴于辅导员和学生的密切联系,辅导员成为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与学生相关工作的政策执行者和施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职工作被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所冲淡。

3. 角色压力,身心疲惫。

辅导员在工作中普遍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压力源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长期高强度、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每天24小时随时准备应对学生的突发事件精神高度紧张带来的压力;二是辅导员面对当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新情况,自身知识结构和素质亟待提高的压力;三是个人发展前途、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体制有待完善等所带来的压力。在以上的压力之下,工作几年之后身心疲惫几乎是大部分辅导员的共性,辅导员扮演的角色过多,而目前尚缺乏合理的角色划分和工作分工。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辅导员负责的学生数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这些客观情况,导致辅导员目前的工作水平距离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有很大距离,而只能停留在杜绝和尽量避免恶性突发学生事件的层面。

二、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

1. 社会期待多元化。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实行以来其角色发展变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对大学生政治引领的学生政工干部;第二阶段是在政治引领同时兼顾大学生德育教育,此时辅导员被赋予了教师的双重身份。至此辅导员的角色发展已经进入全新阶段即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管理、服务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辅导员的这种角色变迁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相适应的,是当前大学制度发展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

2. 学校期待多层次。

辅导员身上除承载社会所赋予的多元期待外,在高校的具体工作环境中也承载着来自学校各个层次、各个部门的角色期待:高校管理层面的学生安全稳定期待、良好的学风校风期待;各职能部门对辅导员配合完成好本部门的工作期待,专业教师对辅导员配合好教学工作期待,全体职工对辅导员做好对学生日常文明养成教育期待,等等。

3. 学生期待多样化。

辅导员是大学生步入大学校门后第一位接触的教师,学生对辅导员有很高的期待,他们期望辅导员是他们大学生活中问寒问暖的贴心人,是能说心里话的知心人,能引领思想方向的领路人,同时能指导专业学习,公正公平处理问题,学生最关心的是辅导员做好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替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争取权益。

4. 家长期待高度化。

许多家长因自小学至高中对班主任教师的根深蒂固的印象,往往把辅导员与其等同。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孩子在异地求学的家长们甚至对辅导员寄托了更多“保姆式”的期待。期待辅导员代替自己在异地照顾好自己的子女,这本无可厚非,但由于学生数过多等客观原因,辅导员是很难事无巨细照顾好每一名学生的。家长们把学生送到学校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就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了”,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家长对辅导员在思想上的教育和生活上的关怀寄予了极高的期待。

三、辅导员角色理性定位

辅导员的角色纷繁复杂,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理清思路,分清主次,才能有侧重地开展好工作,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会使辅导员深陷角色冲突中,无法有效开展好工作。这里我认为辅导员众多的角色中理性定位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三个支撑。这是指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开展好大学生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心理咨询三方面工作。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尽管辅导员的角色日趋多元化,但仍明确辅导员的主要角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其他一切角色都不应离开这个中心。辅导员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辅导员作为德育教师的特点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凸现出来,避免被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冲淡。

2. 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的指导者。

学生进入大学后,四年的大学生活直接决定其今后人生的发展方向。在这个阶段中辅导员帮助其进行科学的学业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这不是局限在专业学习知识上的答疑解惑,而是从学生个体的特点、兴趣特征等出发,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考研等各类深造学习长远发展指导。帮助学生依据自身特点,设定科学合理的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不虚度时光,学有所成。帮助学生完成大学阶段第一个重要过渡即高中到大学的学业过渡。大学生就业是毕业之后面临的必然课题,在指导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辅导员的另一重要角色就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者。帮助学生完成第二个人生的重要过渡即大学校园到社会的职业过渡。

3. 心理咨询者。

大学生频发的各种心理问题,使辅导员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这一工作迫在眉睫。辅导员一直扮演着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心理危机、不良情绪的发现者和疏导者,但在解决深层次和复杂的心理问题上,仅仅单纯的说教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为提高辅导员心理指导工作的效率,辅导员在心理咨询方面应向专业化发展,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逐渐深入, 现代大学制度的不断完善, 辅导员的角色面临着新的期待和困境。本文拟从辅导员面临的角色困境、角色期待入手浅谈辅导员角色理性定位。

关键词:辅导员,角色定位,高等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教育部令第24号, 2006.

[2]袁颖.加强高校辅导员建设关键在于确立四个机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8, (5) :61-62.

[3]冷开振.新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8:34.

8.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分析 篇八

高等学校的学生辅导员制度在保证人才培养规格、促进高校各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正确定位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层次,培养出更多的符合高等教育目标的合格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

主要内容和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及职能

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及职能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基本上可以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范围和职能分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日常事务性工作的管理三个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武装和教育大学生,即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我们教育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培养大学生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举办的学校即是社会主义大学,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任务。我国高校现在普遍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突出了党对高校在政治上的领导,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而从我国高校现行的工作体制上看,辅导员队伍主要归属学校党委领导,因此,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基本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均衡而有重点地发展。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促进、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均衡而合理的发展。具体来说,辅导员是要围绕学生的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开展工作,他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某一个方面。

日常事务性工作的管理。管理学生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基本工作。主要包括纪律管理、奖惩管理、资助管理和生活管理等。这些工作虽都是纯事务性的工作,但这些工作要由辅导员来做就不是简单的行政的、事务性的工作了,因为他们的工作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这样的目的必然要求辅导员的工作必须伴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这就使得事务性的行政工作增加了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

但必须明确,辅导员绝对不是学生专职的“父母”或是“保姆”,他们不能代替父母,更不能成为大学生进入校园后的“生活保姆”,这不仅与辅导员工作的初衷相违背,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已经实施很多年了,可是社会对其了解程度还不是很深,“班主任”往往成了辅导员的代名词。这种情况不仅影响辅导员的自身潜力的发挥,更会影响整个学生工作的发展。正确定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地位,使辅导员明确自身的主要职责和功能,对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辅导员工作上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意义重大。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应该定位如下:

学生前进方向的引导者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大家习惯上称辅导员为政治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助党组织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成了辅导员的基本工作和职能。

事实上,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只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我们不能硬性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成为政治家或思想政治工作者,这是个事实。现实中,大学生可选择的方向是多元的,所以只要是科学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选择都应该是允许和鼓励的。特别是对那些一提政治就“谈政色变”的学生来说,辅导员就更不能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职业的甚至是机械的政治工作者,这样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只有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在尊重大学生们合理愿望的基础上,在肯定大学生们思想中合理成分的前提下,对他们的思想加以正确的引导,不搞一刀切、千篇一律,才是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真正活起来,不至于尴尬和软弱无力!

学生成长过程的服务者

因为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要求了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接触比学校里其他人员和大学生的接触更广泛和深入,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治学态度和处事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使大学生们成为有头脑、有见识,对社会有用的人。

具体说来,这样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当然,这种服务不是那种低成本、低水平的简单给予和付出,而是有着丰厚的内容和明确目标的,并体现一定专业性的服务。

学校是个特定的育人环境,“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说明了学校的方方面面都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课表内安排的课程,更包括课外的一切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学校的课程分为学术性课程和非学术性课程,也有人将其称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但不管如何划分,都说明了学校里课外的一些内容在培养学生方面与课内的内容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辅导员首先是个师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生工作者。

学生事务工作的管理者

有人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是要当好“消防员”,千万不能让学生出点什么事。这样的一种角色认知,使得人们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是,只要不出事,你的工作就是成功的,而一旦學生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你的一切工作成绩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正因为如此,辅导员们在开展工作时,处处谨小慎微,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就怕出现什么问题。

这样的一种观念,时间久了,使得原本是朝气蓬勃的学生工作变得死气沉沉,辅导员的思想也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和进取了。

上一篇:感悟初三作文800字下一篇:你不是不优秀,而是太着急励志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