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精选8篇)
1.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篇一
根据国际贸易的标的不同,可以把国际贸易分为三个部分,即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国际货物贸易即是国际货物贸易,提以货物为标的国际买卖交易。
在不同国家的法律及有关的国际条约上,可能对国际货物贸易的国际性作不同的规定,即以不同的标准来确定一个贸易是否是国际货物贸易。
一般地,确定国际性的标准主要有:
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
作为交易标的货物跨越国境的货物买卖;
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
国际货物贸易交易的当事人有买方和卖方。但是,在国际货物贸易交易的过程中,通常还必然会涉及到其他一些交易,主要是: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支付和担保;等等。
2.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篇二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定义,特征,管理策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动力就是源源不断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 (白南生、李靖, 2008) 。随着民工潮的风起云涌, 农民工阵营内部慢慢经历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从以往的同质性逐渐地变得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 随之“新生代农民工”悄然登场, 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 老一辈农民工因年龄、能力等因素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 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 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的特征。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 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明显不同于父辈, 表现出更为多元化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作为一个新兴群体, 他们也必然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新的影响和挑战。目前,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已被明确提出并展开了丰富研究, 内容涉及城市适应与融入、身份认同、利益诉求与权益维护等诸多方面。本文拟重新梳理相关研究成果, 剖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王春光 (2001) 提出的。随后, 罗霞和王春光 (2003) 又将其修正为两层含义:一是年龄在25岁以下, 在20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 与老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阅历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二是与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相区别, 因为他们不是老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外出过程中出生和长大起来的, 而是介于老一代和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此后直到2010年, 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称呼, 主要是指出生于上个世纪八零年之后、九零年之后的外出务工农民工。目前理论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有多种观点, 经过整理与分析, 我们发现现有研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主要涉及以下六类关键词:年龄、代际、籍贯、工作内容、教育程度和外出动机。
我们认为上述六类关键词都不足以单独支撑起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传统的以年龄、代际和籍贯作为定义标准也较为片面, 不能准确描述这一特殊群体, 更不可能深层次地揭示新生代农民工的独特性, 也不便于后续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调查研究。因此, 我们仍沿用王春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以期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本研究拟采用频次分析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特征进行系统的探讨。我们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文献, 并以手工检索为辅助。初次检索文献1 7 6篇, 其中检索2 0 0 0-2 0 0 8年的文献共5 0篇, 而检索2009-2013年的文献达到126篇。文献收集齐后, 我们对所有文献进行了筛选, 评判标准有三:第一, 剔除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题的非学术性文献;第二, 剔除内容并不涉及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的文献;第三, 剔除引用他人观点而提出特征的文献。根据上述评判标准, 我们剔除84篇无效文献, 最终获得92篇有效文献。我们将某些特征拆分合并, 最终提取新生代农民工特征40项, 其中频次达到10次以上 (即占文献总量的10%) 的特征有5项, 即城市向心力强、外出动因转变、受教育程度高、权利意识强、学习意识强。 (见表1)
(1) 城市向心力强。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出生于农村, 但大多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务工, 或从小就随父辈进城务工并在城市里长大, 于是在这种经历下长大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家乡和城市具有很复杂的感情。一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对家乡的认同感越来越淡漠, 不愿意再回到农村, 乡土意识淡薄。他们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 基本上脱离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 对家乡的理解更多是“亲情”, 而不是“乡土情”。另一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留在城市, 摆脱“农民”的身份, 成为城里人。与老一辈农民工的“过客心理”, 过着“候鸟式”的城乡流动的生活不同, 他们希望能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2) 外出动因转变。与老一代民工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动机不再停留在经济层面上, 见世面、开眼界已经成为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外出的主要动因。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是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长大, 其外出动因已经由经济型转为生活型, 他们受到老一代农民工的示范作用影响, 看到外出务工明显改善了生活水平, 普遍认为留在农村会阻碍个人发展前途。罗霞和王春光 (2003) 的研究认为, 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进城务工, 除了与老一辈农民工拥有相同的经济型动机外, 更是考虑把进城务工作为改变生活和人生道路的一种途径, 其动机具有经济型和生活型并存的特点。
(3) 受教育程度高。从文化程度上来看, 受教育程度高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研究课题组 (2009) 的调研结果显示, 在全部外出农民工中, 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更高, 其中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8年, 中专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15.4%, 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达到30.4%, 均明显高于上一代农民工。所以, 有人说“上一代农民工是带着工具来的, 新生代农民工是带着文凭证书来的”。
(4) 权利意识强。相比于老一辈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没有太多的农业生产经历, 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在城里工作就应当享有与城里人同等的权利。他们不太可能像老一辈农民工那样, 为了保住工作而逆来顺受, 权益一旦受到损害就会采取反抗措施, 更有甚者做出极端举动。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比上一代更强, 维权方式也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 对劳动权益的诉求更多, 追求精神生活和发展机会的意愿更强烈。
(5) 学习意识强。新生代农民大部分受过初中等教育, 他们深知知识和技术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都具有很强的学习意愿。他们的学习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第一, 择业观产生很大转变, 他们愿意“干中学”, 能接受初始较低的工资在车间流水线工作, 得到师傅的技术指导;第二, 他们会利用休息时间自发学习英语、计算机、烹饪等课程, 希望多掌握一项过硬的技术, 为自己寻找更好的工作增加筹码。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策略
随着富士康跳楼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 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界都开始意识到实施相应的新生代员工管理策略已经是一个不能再拖的课题了。因此, 本研究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对新生代农民工管理策略的讨论。
(1) 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 帮助他们逐步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组织文化, 成为他们快速学习和成长的利器。与此同时,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更清楚新生代农民工与哪些职位更为匹配, 从而对他们进行恰当的职业指导。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设定更清晰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 明确自己的未来奋斗方向与人生发展规划, 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措施。
(2) 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对于政府而言, 有必要通过顶层制度设计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坚决杜绝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对于企业而言, 就需要设计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 它不仅包括保底的基本工资, 而且还需要绩效工资一同来发挥激励作用。绩效工资就是将员工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 体现出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激励性。物质激励是对新生代农民工最直接有力的鞭策方式, 但激励强度必须得当, 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3) 实现宽容的组织文化再造。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实现组织文化再造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在传统理念中注入人性化的因素, 让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组织文化再造中来, 达到思想与行为的整合, 使得再造后的组织文化深入人心。在管理实践上, 企业要努力从多方面营造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和个性的人文环境。企业可以利用传统佳节,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趣味运动会来娱乐员工, 更重要的是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一个彰显个性的平台。
(4) 采取开放式的双向沟通。上级主管需要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 要避免采取威权式的领导风格, 而是采取要多采取参与式、授权式的领导风格, 这样才能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活力, 取得团队的进步。管理者要加强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沟通, 在沟通方式上要采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 如朋友谈心、网上聊天、电子邮件、运动交流等多种方式, 尽量避免传统的说教, 这样才能提高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白南生, 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 2008, 22 (4) :2-10.
[2]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研究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J].数据, 2011, 27 (4) :68-70.
[3]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 2001, 16 (3) :63-76.
[4]罗霞,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 2003, 19 (1) :109-113.
[5]邓大才.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 2008, 31 (9) :83-93.
[6]罗恩立.就业能力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 2012, 31 (12) :70-74.
3.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篇三
一、劳动关系的内涵、特征及法律适用
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在以前的社会阶段中应当是没有的,劳动关系为什么会产生,那是因为一边是拥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而另一边是仅有劳动力提供的劳动者,拥有了生产资料如果没有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不会变成产品,生产资料成为一堆废物,而作为劳动者则只能提供劳动以换取报酬,这两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由此产生了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的内涵
劳动关系是生产资料拥有者(用人单位)与劳动力提供者(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具有从属性且权利义务明确,劳动者提供其职业上之劳动而他方给付报酬的契约性关系。
我国《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这一定义其实相当简陋,易使人将雇佣关系也作劳动关系理解。我国台湾著名法学家史尚宽先生对劳动契约的表述比较能准确地反映劳动关系的内容:“劳动法(亦称劳工法)上之劳工契约,谓当事人之一方对于他方在从属的关系下提供其职业上之劳动力,而他方给付报酬之契约乃为特种之雇佣契约,可称为从属性契约。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劳动关系系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从属性劳动,提供职业之劳动力,并由此获取报酬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此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由平等的民事主体成为不平等的从属性主体。劳动关系一方的劳动者和另一方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建立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及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由双方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确定。而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职工,处于提供劳动力的被领导地位,用人单位则成为劳动力的使用者,处于管理劳动者的领导地位,双方由此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从属关系。劳动关系的这一特征既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也不同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自始至终平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则自始至终不平等。
(2)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外形成统一的整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后,就是用人单位的一员,对外一般以用人单位的名义从事活动,可以代表用人单位与外面的主体进行民事行为,同时对外称呼时在自己的名字前也冠上单位名称。这点和劳务关系雇佣关系都有所不同。
(3)劳动关系国家干预较大,劳动关系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生产的重要方面,作这国家而言,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将其纳入管理是很必然的,这也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劳动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就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都用法律的方式确定劳动关系。我国建国以来,八十年代以前的观点认为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劳动者,以长期以来形成的家庭观念教育管理劳动者,劳动者的付出就像是对家庭的付出,那怕是付出生命,家人悲伤一下即可,劳动过程中也是任劳任怨,不計报酬。即使如此,国家也是干预的,在国家层面上设置了人事劳动管理机构,只是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但随着社会发展显然不能适应,于是先后颁布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人事劳动部门及有关国家机关对于劳动方面的法规、规章更是不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无效。如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违约责任等都由法律进行规定。同时用人单位必须达到用人条件否则按非法用工处理,而作为劳动者也必须年满十六周岁,否则不能形成劳动关系。这些都是劳务及雇佣关系不要求的。
(4)劳动关系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因生产资料相对集中同时又有一批缺乏生产资料的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生存劳动者的存在,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三)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
劳动关系确立后,在适用法律上规定得很明确,在确立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方面有《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进行规定。在劳动者受到伤害后有《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调整。
在处理程序上,劳动关系也有不同于其它法律关系的处理程序。首先如果产生劳动合同纠纷,如用人单位不缴纳保险等不履约的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对劳动仲裁不服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救济等。产生了劳动者受到伤害的可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通过劳动仲裁及诉讼解决纠纷。总之,目前劳动关系适用法律从实体到程序都比较完善。
二、劳务关系的内涵、特征及法律适用
劳务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法律方面没有解释,《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在该法第五章第二节专门就劳务合同有关事宜进行了规定。《劳动合同法》上的劳务工隶属于劳务公司,与劳务公司系劳动关系,而作为用人单位而言,劳动合同用工是主要用工方式,劳务用工只是补充方式。公允许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法律这一规定笔者认为是在帮助用人单位逃避劳动关系责任。在现实中劳务派遣单位往往实力较差,很容易侵犯劳动者的利益。当然由此及相关其他法律的规定,我们可从中得出劳务关系的实质内涵。
(一)勞务关系的内涵
劳务关系指的是人们以活协的方式提供给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其涵盖范围较广,内容可及劳动、雇佣、承揽、居间、委托、运输、保管等。在立法过程中因各方面的不同有些劳务关系有着自己的名称,因而很少提及劳务关系一词。1999年版《辞海》对劳务一词的解释就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的活动。是不是贴切不一定。但应当肯定的是劳务关系不同于劳动关系。
(二)劳务关系的特征
(1)劳务关系是以工作完成为目的的契约。劳务不是用人单位工作的主要方面。
(2)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应为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工作成果是劳务者提供劳务获取报酬的条件,而作为使用劳务的一方仅据工作成果按合同约定付酬。
(3)劳务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这是区分劳动与劳务关系的关键,劳务提供者与劳务成果享有者之间以民事合同约定,地位平等没有从属。劳务提供者一般以自己的设备,枝术和劳力独立完成工作成果,不受劳务成果享有者的管理。
(4)劳务提供者风险自担。劳动关系下生产资料和劳者者相结合产生新产品或提高了生产资料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这当中存在了劳动力的价值,而作为劳动者劳动力价值是不是都付与劳动者本人,很难清楚,但按马克思的观点认为生产资料只是改变了形态,对其提值的原因都是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中含了提值后的劳动力报酬、国家参与分配的税收及生产资料拥有者的利润等,而除了劳动报酬外的价值都叫剩余价值。生产资料拥有者拥有了这部份价值当然应当承担为其提供劳动的劳动者的风险,而作为劳务提供者其劳动力价值已含在劳务报酬中,其风险自应当承担。其次,劳动者一般是仅有劳动力提供的自然人,根本承担不了劳动受到伤害的风险,从平衡几者的关系而言风险承提如此划分也是公平的。
(三)劳务关系的法律适用
劳务关系因其不同于劳动关系,系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在法律适用方面也就是适用一般民事法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等。
三、雇佣关系的内涵、特征及法律适用
雇佣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初始形态,在最早的生产时期,生产资料少,社会化大生产难以形成,而存大着需要劳动力提供的情况下产生雇佣关系,时至今日,这样的劳动力提供方式也必不可少。
(一)雇佣关系的内涵
我国的法律对雇佣关系没有法律进行明确规定。在大陆法系国家各国一般都对雇佣设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及《中华民国民法典》等,另外,英美法系国家中的英国也有成文法对雇佣合同进行规定。
雇佣关系指雇用人与受雇人约定在一定时期内,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劳动并由雇用人支付报酬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雇佣关系的特征
(1)主体地位平等,雇佣关系双方主体地位平等,没有隶属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关系的产生、变更、履行和消灭均是平等的。
(2)当事人意思自治,国家不干预。
(3)主体范围较大,雇主可以是单位也可是公民,而劳动关系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只能是单位而不能是个人,提供劳动力的人也没有限制。
(三)雇佣关系的法律适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雇佣关系是私有制下的用工制度,因此虽然其在现实社会中作用仍很强大,但由于雇佣关系为一种古老的法律关系,在目前我国的体制体现在法律中并无名分。对于雇佣《民法通则》中没有规定,《合同法》也没将其作为一类独立的有名合同。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围绕是否规定雇佣合同产生了很多争论,草案中也曾对雇佣合同进行了专章设计,但最终还是消失了。
目前为止,对于雇佣关系产生的纠纷只有当雇工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而合同订立及其它方面并无一字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五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用的人员在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这三类组织其实按照《劳动法》的观点应当属于用人单位,因而与其劳动者之间完全可以形成劳动关系,但因这一解释,在这三类组织中劳动的人员就成了雇工而不能适用劳动关系处理了,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组织与劳动者的关系也在改变。
其次,对于雇工受到损害的情况目前为止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进行了规定,在该经《解释》的第九条、第十一条分别规定了雇主责任、雇员责任,才使得对这类纠纷的处理有了实体法上的依据。
总之,在以提供劳动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及雇佣关系,由于其基础都是提供劳动力,所以在现实之中特别是针对劳动力提供是以自然人个体进行的情况下,这几种关系变得难以区分,而由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当出现纠纷后所带来的责任承担及应承担责任的大小、方式都有所不同,不仅法学理论界应认真研究,更应当在立法方面予以解决。以便于司法实践。
参考文献:
[1]史尚宽:《债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吕琳:《劳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张克勇、郭才森:《浅析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与劳务合同》,法律教育网。
4.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篇四
摘要伴随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遭受到新媒体的剧烈冲击。新媒体凭借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等特点迅速霸占了媒体领域,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学习、社交行为等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归纳,从青少年性别、年级、父母职业等方面对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和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新媒体;社交媒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1-0048-03
近年来,在网络的推动下,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同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社交媒体范围中,受影响最大的群体就是青少年[1]。根据我国网络信息相关部门实际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网民的数量在2015年暴增至2.77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9.6%,占整体网民的42.7%,近一半左右,依然是我国网民规模最大的群体,并且人数呈稳步上升的态势。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自然成为社交网络的主力。通过调查发现,在青少年网民中,人数最多的是12~18岁的中学生群体,占到了38%左右。由于这一年龄段的群体思想尚不成熟,因此社交媒体的应用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对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及行为进行分析,能够帮助青少年合理、正确利用社交媒体。新媒体的特征
1.1 高交互
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较为广泛包括报纸、影视、广播等,虽然向大众传播了大量的社会新闻,但是人们不能参与讨论、交流。新媒体作为网络通信手段,具备非常高的交互性,人们可以在论坛、微博上实现媒体和受众的双向交流。受众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媒体,同时也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与其他人交流看法。
1.2 即时性
当事情发生后,传统媒体才能进行报道,而一些正在进行的事情人们是无法看到的。而新媒体则正好相反,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卫星直播电视就能够将世界范围内的大小事件快速呈现在人们的眼中,而且互联网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人们将拍摄到的照片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2]。
1.3 大容量
传统媒体向受众提供的信息形态较为单一,并且信息容量也比较小,以报纸为例,报纸能够给观众提供的信息形式只有文字和图片,而且信息量只有几个版面。而网络则不同,我们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它的信息都是非常丰富的,并且还有许多信息链接,同时人们也能够看到与此相近的议论和新闻。
1.4 区分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属于一对一的大众传播方式。而新媒体可以把目标受众划分开来,把新闻信息区分成不同的内容板块,根据受众的需要,向目标受众传达合适的信息,更能体现新闻媒体的人性化,可以满足不同民众的需要。人们也能及时利用新媒体了解日常信息。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及行为分析
为了对新媒体背景下我国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和行为进行调查,本研究选取1 200名南京青少年学生为访谈对象,力图了解社交媒体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关系。根据相关调查表示,我国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比较广泛,对社交媒体的发展非常
认可。
2.1 使用情况
1)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非常多。根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85%以上的青少年拥有电子设备,其中手机占比最高,达到了85%,其次是电脑,占到50%。电子设备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广泛应用为青少年群体社交媒体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社交媒体被青少年大量接触。根据相关调查发现,青少年接触比较多的媒体是论坛、微博、聊天工具等新媒体,这些社交媒体应用远远超过传统媒体,而在新媒体中,占比最高为QQ/微信类社交媒体。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发表个人意见的主要渠道。
3)社交媒体是青少年通信交往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显示,青少年应用的新媒体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通过对1 200名调查者的调查发现,在这些青少年中,每个人都拥有QQ和微信,使用率达到了100%。在他们的社交软件中,有亲人、同学、朋友,也有家人群、班级群。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应用率达到100%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青少年自身原因,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长大,QQ/微信在他们看来就像电话簿,是必备的。另一方面是学校的原因。过去教师通知一些事项主要是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需要一个个通知,浪费时间。而现在大多数教师要求学生创建QQ号和微信号,建立班级群和家长群,将作业、重要事项等发布在QQ群和微信群中,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传达效果也非常好。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依赖,使得社交媒体成为他们开展人际交往的主要渠道,除校园外,他们的大多数人际交往活动都是在社交媒体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聚会正在逐渐减少。
除此之外,我还对1 200名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46%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超过了4小时,只有5%的青少年每天很少使用社交媒体。
2.2 行为
对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行为进行了分析。在被调查的1 200名学生中,有100%的学生利用社交媒体中的QQ和微信与朋友、家人、同学进行交流、事项通知。在微博方面,青少年利用这一社交媒体主要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和周边新闻,了解喜爱的明星最近有哪些活动,了解身边发生了哪些事,对身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论坛方面,青少年更热衷于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话题,在论坛中发表自己对某些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在论坛中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对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行为总体情况来看,不免让我们有所担忧。社交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社交媒体过于依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他们开展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但社交媒体对拓宽青少年视野的积极作用也是不能否定的。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应用社交媒体
3.1 利用社交媒体,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社交媒体的出现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但是社交媒体带给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也非常多。对于青少年过于迷恋社交媒体,从而影响其正常休息的问题可以通过规定上网时间、限制手机流量的方式[4]。作为学校,可以通过手机、校园网络等渠道将对青少年自身成长有利的文体信息传递给他们,同时学校还应当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比如趣味运动会、球类比赛、文艺表演等等。学会利用校园网络教育和家庭监督,改正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习惯,定期在网络上宣传社交媒体的消极后果,对青少年的上网时间进行限制,让他们少上网。
3.2 运用社交媒体,形成良好道德
社会和学校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正确的思想宣传,在思想上为青少年起到引导作用,使他们逐渐吸收正确的思想教育。相关教育工作者也要充分意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进行调查,合理利用这些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不仅做到了教育的针对性,而且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来说,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青少年常用的社交媒体与青少年进行交流,在交谈中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了解他们的心理。这种有别于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使得交流双方变得更加隐蔽,学生对教师放下了戒备,愿意把自己心里的话跟教师说,而教师将具有更好的引导效果。在和青少年交流时,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判断社交媒体不良信息的方法。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新媒体逐渐融入我们的社交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既有不利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新媒体信息作为一把双刃剑,受众一定要学会利用它的优势,摒弃其中的糟粕,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便利。
参考文献
5.定修的定义、根据与特征 篇五
在工厂主要生产作业线设备停产条件下进行的计划检修称之为定修,
顾名思义,定修可以解释为固定周期的计划修理。在钢铁企业中推行点检的基础上,按把握状态实行预防维修的原则,以自身最精干的检修力量,严格的周期,做到生产主作业线设备停修时间最短,物流损失和能源损失最少,使日常修理和定期修理负荷最均衡的一种检修制度。
定修的根据
( 1 )定修模型
适合于主作业线设备物流特点,能源平衡,维修合理的组合以及维修工作量均衡的定修模型。
( 2 )维修作业标准
具有检修工艺网络图及完善的安全措施的维修作业标准和修理质量基准。
( 3 )维修分工协议书
有明确的生产方、点检方、检修方(包括固定社会协作方)的业务分工协议书。[next]
( 4 )施工手段
具备较为合适的现代设备化施工的机具和检修仪表等手段,
( 5 )推行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现代化基层管理方法。
定修的特征
( 1 )改变了计划预修制由大、中、小修的修理周期结构,采用定期不定项目内容的针对性维修方法。是在点检制推行的条件下把检修负荷压到最低限度,消灭了大规模、长工期的大、中修理,强化了停机时间有限的定修和日常修理的方法。
( 2 )定修的力量除自身的中央机修外,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协力组织的检修力量,并逐步实现外协力量预测,做到均衡与准确性。
( 3 )定修的停机修理计划时间追求 100 %准确,超过规定时间和提前完成在管理的精度上来讲都是一样不好,所以追求的是命中率 100 %。推行“维修计划值”是形成企业计划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修计划值”的准确度体现了点检、日修和维修人员的综合水平。
( 4 )定修计划项目、内容的完成也是追求 100 %准确,减项和增项都是同等水平,体现了点检人员的管理水平和预测精度。计划、判断的不准确都会造成增、减项,所以修理效果的提高一方面依靠修理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
6.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教学反思 篇六
踏入教坛一年多,接触新课程也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来,虽然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但上完课后总有很多遗憾,崔我反思。
《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这节课的引入有两方面。第一,让学生进行接力赛,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和对称性说出矩形和菱形的特征;第二,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正方形的东西出来。
“接力赛”调动了学生的好胜心,“找正方形的例子”调动的学生的好奇心。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看来这样的情景创设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从而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使学生体味到数学的趣味。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引入还算成功。回想一下,假如在“接力赛”中,能画出图形,让学生根据图形说出矩形和菱形的特征,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岂不更好?
接下来进入主题:我让学生动手做两个实验,并从实验中寻找正方形的定义。实验一,让学生利用手中已有的可以活动的菱形模型变成一个正方形;实验二,利用手中已有的矩形用最快的方法剪(画)出一个正方形。这一下子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对于实验一,由于受到前面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变矩形的启发,几乎全班的同学都能自己动手完成;对于实验二,学生的剪法更是出乎我的意料,有的用尺子量了之后剪出,有的用对折的方法剪出,甚至有的模仿前面剪菱形的方法剪出……实验完毕,我提出了三个问题:1、如果四边形ABCD已经是一个菱形,那么再加上什么条件就可以变为正方形?2、如果四边形ABCD已经是一个矩形,那么再加上什么条件就可以变为正方形?3、如果四边形ABCD是一般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再加上什么条件就可以变为正方形呢?
两个实验,富有吸引力,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正方形的三个定义。对于我班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扎实的情况,我觉得假如当时我乘机提出第四个问题“如果是普通的四边形,那么必须再加上什么条件才可以变成正方形呢?”可能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好处。
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几何画板的课件,让学生在观察动画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关系。
从课堂学生的反映以及课后的情况看来,简简单单的一个多媒体课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学生对“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印象非常深刻。
在学生掌握了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关系之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从边、角、对角线和对称性四个方面归纳出正方形的特征。由于学生对正方形的定义以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关系这两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所以不用三分钟的时间,各个小组已有了答案。概括出正方形的特征后,我马上就让学生进行练习。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学习正方形的特征,为的就是应用,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看到的比较多的还是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的`特征,而当时只是将正方形的特征用文字表示出来后就马上进行练习。假如当时能再花两三分钟的时间画出图形,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将其特征表示出来,对于学生解后面的习题岂不是有更大的帮助?
大概过了七八分钟后,我看到很多学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练习题,我就开始评讲练习。对于练习第7题,其实也是书上的例题,题目的内容是:如图12.2.8,在正方形ABCD中,求∠ABD、∠DAC、∠DOC的度数。
我拿了两个学生的答案,让全班同学比较。学生A:∠ABD=45°,∠DAC=45°,∠DOC=90°。这位学生只是将答案写了出来,没有说理过程。学生B:由于正方形是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所以∠ABD=∠DAC=90×=45,∠DOC=90。
评讲试题一直是我的弱项,我不知怎样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做到触类旁通、举一仿三。本节课的练习评讲,我反思了一下,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以后注意的。第一,留给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不够多;第二,没能放手,让学生评学生的练习;第三,对于练习第7题,我不应该过分的强调学生B的做法,其实学生B的解法不见的就是完美的,应该让学生从这一道题慢慢学会说理的过程。
这一节课通过学生接力赛、实验、观察、讨论、思考以及教师的点拨和启发等,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主要得意于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尤其是两个实验,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活泼。
7.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篇七
一、社交媒体信源使用的原因
社交媒体容易形成话题效应,是亲历者表达的首要渠道。社交媒体拥有数量可观的用户群体和流量,在这里,事件和话题很容易引起大范围的关注,从而形成话题效应。人们经历突发事件时会马上拍摄、记录。因此,社交媒体成了信息发布和扩散的首要出口。社交媒体为公民不断提升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一个实现平台,使得公民力量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迅速整合,还可借助传统媒体形成社会热点。
媒体资源的有限和网络资源的无限。传统媒体在传播时效、话题热度等多方面都遇到了挑战。传统媒体若还是依靠原来的经营模式,只会丢失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网络资源却是无限的,网友自发提供亲历的信息甚至是照片等多媒体形式的现场资源,可以弥补媒体资源的不足,使记者凭借专业优势进一步追踪调查热点话题。网络资源的无限性极大地有利于传统媒体弥补自身的资源不足。
二、社交媒体信源使用存在的问题
(一)真实性和报道价值有待考察
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社交网络存在的匿名性,给信源判断带来了困难。部分发布人会出于某种目的,传播虚假消息,媒体在未经调查的情况下跟风报道,只会造成新闻闹剧。由于社交媒体传播环境的特性,信源本身并不缺乏热议度和关注度,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交媒体热议话题都符合新闻传播价值。网络热点一经传统媒体报道,会成为全社会的舆论关注点,错误的信源使用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报道浅层化,媒体沦为传播工具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的特点,现在对于新闻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导致网络热点出现后,媒体扎堆报道、转发的现象。同时,媒体过度重视时效性,为了抢占新闻报道有利地位,会大大降低对信源的核查力度,容易形成新闻报道内容同质化。新闻媒体没有完全履行自身的新闻使命,沦为了单一的传播工具。这种情况下,如果社交媒体信源出现问题,将会有损于媒体形象的塑造。
三、新闻媒体使用社交媒体信源的基本策略
(一)精于分辨,深入还原
媒体在面对冗杂的社交媒体信源时,要善于挑选出有传播价值的信息源进行跟进,首要的就是实际核查信源的真实性,因为这直接影响了后续新闻的报道价值。传统媒体在新闻时效性方面无法和实时全天更新的网络相抗衡,所以更应该在报道深度方面下足功夫,发挥深度报道和采访调查的专业优势,将有价值的社交媒体信源制作成新闻报道。
(二)实时监测,提前判断
媒体应该高度重视来自社交媒体的信源信息,借助其已有的热议度和话题度,介入跟进报道。这有利于媒介形象的维护,有利于吸引相关群体的关注。网上信息具有冗杂性,媒体要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对事态的大致走向进行预测,提前判断信源是否可以形成热点事件。其中,事件传播价值的判断尤为重要,这有利于媒体抢占报道先机。
(三)碎片整合,保持客观
社交媒体的信源发布者可能会受到自身了解程度和社交媒体平台的限制,来自同一事件的不同亲历者公布的消息会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因此,媒体记者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综合信息,系统梳理研究,对新闻信源进行整体的把握,形成对新闻事件的全面认识。同时,媒体还要尽量排除亲历者的情绪、立场等主观因素的干扰,在新闻报道中保持记者一贯的客观性。
(四)严守把关,履行责任
新闻把关是媒体和记者的重要职责,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交媒体信源,媒体要禁得住单纯追求速度和时效的诱惑,严格履行新闻把关责任。本着对事实和受众负责的原则,筛除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坚守新闻价值原则,传递对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有益的信息。将无聊、恶搞、炒作、虚假等不适合扩大传播的信源一一排除,严格履行新闻把关人职责。
摘要:近期,来自社交媒体的信源频频吸引着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社交媒体本身的特性使得该平台上的新闻信源同传统的新闻线索提供方式有很大差别。本文研究社交媒体信源使用的原因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媒体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望社交媒体信源的使用更合理。
关键词:社交媒体,信源,新闻媒体
参考文献
[1]丁晓洋.中法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文化差异[J].青年记者,2016(15):45.
[2]黎勇.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J].中国记者,2016(06):78.
[3]胡建.移动办公社交媒体的组织传播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2):121.
[4]陈维俊.高校社交媒体传播内容问题、成因及对策[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2):98.
[5]胡翼青,余晓敏.社交媒体如何盈利:对Buzz Feed的个案研究[J].编辑之友,2016(07):71.
[6]黄晓军,王敏.社交媒体时代政府辟谣失灵及其应对[J].今传媒,2016(06):32.
[7]赵前卫.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场新变化[J].今传媒,2016(06):89.
[8]张荟,杜春丽.社交媒体的兴起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3):111.
[9]曹思宁.从“饭前拍照”看社交媒体对人的异化[J].视听,2016(07):153.
8.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篇八
【关键词】新媒体 行为习惯 策略
青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对新型社交媒体的热衷已持续多年,大学生群体尤其如此。几年之前,高校工作者一般通过飞信发送通知。而近几年相当一部分教师已经选择QQ群、微信群等渠道发送通知。这一转变不难看出,大学生对新型社交媒体的使用率很高。因而利用新型社交媒体对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更显重要性。
一、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及其影响
不可否认,新型社交媒体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带来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它节约了沟通成本,提高了沟通的便捷性;它带来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作为一名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笔者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很多大学生过度依赖新型社交媒体,忽略现实生活和传统社交,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一)过度使用新媒体,影响学业
一些大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三学习状态转变为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状态,并没有找到在过渡期适合新环境的学习方法,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沉迷于社交网络。碎片化的信息传输方式使大学生能够在刷朋友圈的短暂几秒至几分钟内获得各种信息,快速且便利。然而,正是由于这种便捷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在课堂上使用qq、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体,互相点赞、留言、聊天,看似碎片化时间分布在一天中的每个时段,占据大学生每天的大量时间,严重地影响了专业学习。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手机“寸步不离”。他们在课堂、晚自习、讲座等各种场合发布自己的信息,回复他人的信息,哪怕在时间紧张的考前时期,他们也愿意花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这就直接导致了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相关调研显示,社交媒体依赖和学业拖延呈显著正向关。大学生学业拖延人数构成中55.39%为社交媒体依赖群体。
(二)不当使用新媒体,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信息传达效率降低
随着新型社交媒体的普及,特别是即时社交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人际交往。笔者发现大学生由于对新型社交媒体形成依赖,在社交中多有不当之处。首先,社交媒体上的交流一般没有称呼。他们习惯以“在吗?”“在?”等网络用语开场,或者直接提出自己关心的事情,没有任何礼貌性的问候、称呼;其次,在没有立刻得到回复后,他们习惯使用“抖动窗口”功能进行催促;再次,他们常常在邮件和即时聊天中直接发送文件或者截图等,却没有只言片语,不做任何解释;最后,他们用QQ、微信等社交媒体取代当面交流,特别是不愿和教师沟通。从宿舍中闹矛盾到选课、考试、评优等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他们全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交流,而不会选择就某一问题进行当面沟通。笔者就曾收到学生的QQ消息:学生张某通知开会的短信截图,另附“请假”两字,颇感无奈。
以上种种不恰当的使用新媒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称呼问候,没有邮件内容,长久以往,大学生会慢慢丧失与人交流的基本礼貌用语和礼仪。无疑,这样碎片化的信息发送方式也是会干扰信息接收方的正常工作。同时,发送者缺少了表情、肢体语言的表达,不利于信息的完整传达,容易引发误会。曾有学生因为信息发送延迟、表达不准确等原因在QQ群引发争吵,这正是新型社交媒体的信息传达效率低下引起的。长久处在这样过分轻松和随意的社交环境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是可以预见的。
(三)被动接收各种信息,导致辨别能力下降
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QQ、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体的信息量更大,涵盖范围更广,互动性更强,更受大学生欢迎,这也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刷朋友圈、刷QQ空间是每个大学生每天重复的事情,也是获取各类信息的第一来源,却也导致了大学生辨识能力的下降。这一方面表现在辨别不清信息真伪,误信误传虚假信息;另一方面表现在辨别不清社交媒体环境的安全性,暴露个人信息。
新型社交媒体的自由开放性和低门槛,使得信息满天飞,也出现了信息良莠不齐的状况。而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在繁杂的信息中难以辨别真伪,容易误信虚假信息。特别是“匿名消息”这一功能的普及,一些学生选择匿名发布不当信息,乃至在朋友圈、QQ空间转发不当不实信息,如谩骂他人的信息、兼职信息、找人代课乃至考试的信息等;另外,一些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较弱,警惕性不强,在社交媒体上活动时易暴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个人手机号等。这些都是社交媒体不可避免的负面因素。
二、引导策略
针对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及影响,结合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实际及传播学相关知识,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校教师以身作则,合理引导,注重传播的仪式观
对新型社交媒体的依赖不仅仅体现在大学生身上,高校教师也会出现类似不恰当的行为习惯,如利用QQ群发布通知、与学生沟通工作相关事宜等。这样的通知和谈话方式没有仪式感,不易引人重视,具有随意性。与电话通知、短信通知、现场谈话相比,QQ、微信上的沟通虽然传递的信息不变,但仪式感明显偏弱。因此,高校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对比较重要的通知尽量使用电话、短信、会议等形式告知;对涉及学业问题、心理问题等重点问题尽量使用当面谈话的方式以增强交流效果,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教师要告知学生,什么样的情况该选择新型社交媒体传播信息,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
(二)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人际交往的随意性与网络环境的个性化、开放性息息相关。然而,网络环境同时具有虚拟性,因此社交媒体上的人际交往也具有虚拟性,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教师积极组织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将大学生从虚拟网络中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教师对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学生,还应举办相关讲座讲述人际交往的技巧、注意事项等,避免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分依赖网络而出现挫折的情况。
(三)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让人人都成为“把关人”
媒介素养最早是针对大众传播媒介提出的概念。在自媒体时代,对当今大学生而言,媒介素养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学课程,是促使每一个大学生正确认识并运用新型社交媒体的能力,从而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这就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法制意识教育,使其形成以诚为本的网络交往观,正确的网络学习观,从根本上改善社交媒体环境。
(四)培养“意见领袖”,使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得力助手
在當前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理念,善于运用微信、QQ等新型社交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及时了解信息,发布信息,回复信息,为大学生答疑解惑,从而融入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去。教师在融入学生群体的同时,要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引导学生关注专业学习的相关网站,发现有独到见解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成员思想的大学生作为“意见领袖”,让他们充分发挥正能量,教师通过“意见领袖”有效引导一批学生正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解丽.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群体学业拖延研究——以微博、微信、QQ等网络即时社交平台为例[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4.
[2][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社交媒体的定义及特征】推荐阅读:
社交礼仪考试题库及答案11-18
社交的名言警句09-18
社交语言的艺术技巧10-12
国际社交礼仪的分析08-22
祝酒的技巧社交礼仪11-13
媒体融合的现状及发展11-24
社交礼仪的优秀论文09-14
职场社交07-04
传授社交礼仪08-08
社交礼仪 资料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