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工学交替实习

2024-06-21

暑假工学交替实习(通用8篇)

1.暑假工学交替实习 篇一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工学交替实习总结

市场营销11.1班

实习地点: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

实习时间:2013年7月20日至2014年1月10日 组织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畜牧系 实习班级:畜牧系市场开发与营销11.1班 实习人员:畜牧系营销11.1班全体学生(36人)

实习目的:实习时每个大学生毕业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工学交替”作为我系整个教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来检验教学成果,看看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公司简介: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中川分公司位于中川乡高庙村,公司于2012年4月注册成立,占地149.58亩,是一家以饲草料加工,奶牛规模养殖,鲜奶集中销售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从2012年7月投资建设,计划建成饲草料加工,优质奶牛规模养殖、繁育,鲜奶集中销售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规划分二期建成,一期工程已建成干草棚、青贮池、青年牛棚、产房病房及办公区等基础设施,引进奶牛1000头,二期工程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成年牛棚、挤奶站等。公司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化”的经营理念,引进优质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1057头,与国内大型企业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健全饲草料加工及奶牛养殖标准化体系。采用TMR技术,致力于饲草料加工,奶牛标准化饲草料饲养管理技术及优质奶牛繁育推广,实行订单式经营管理。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公司建成投产后,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草产品加工可推进当地大力发展优质苜蓿种植及全膜玉米种植,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当地草蓄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实习小结:工学交替是职业学校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其实质是产学结合、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因而我们很荣幸地被学校派到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 实习。

我们全体同学在刘瑞玲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开始了我们为期半年的工学交替。来到公司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后来班上同学被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场子,10个同学分到了新堡子场;26人被分到了中川场。在正式实习之前,公司的领导花了两天的时间给我们培训。在培训的这两天是我们收获最大,学到了许多在学校没有学到的知识。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员工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后果。“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半年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但是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学的跟本就是皮毛,有的时候甚至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我们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就算再寒冷再差的天气,都得去上班,我们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虽然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麻烦或损失,还是得认真完成。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我们马上就要毕业,工资水平普遍不高,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但此时我们再也不好意思伸手向父母要,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要合理支配我们手中的这笔少的可怜的钱。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像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勾心斗角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肩膀不断地往上爬,因此刚出校门的我们很多时候无法适应。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氛围,大家情绪就会低落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每天只是在等待着下班,早点回去。而偶尔的为同事搞一个生日party,生病时的轻轻一句慰问,都有助于营造一个齐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心情好,大家工作开心,才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在电视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职场的险恶,公司里同事之间的是非,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闲话”。且在离毕业走人仅剩的几个月,要更加珍惜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此次实习增强了我们毕业就业的信心和勇气。这次实习,我班同学表现得都不错,公司领导也给予了认可。许多同学都认为,经过这次实习,自己去此类型的公司还是可以胜任的。所以,我们有就业危机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自卑和担忧,否则会妨碍自己的学习。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更好的工作之路做准备。

本次“工学交替”实习进行的非常顺利,首先,使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生命的重要性及其企业的奋斗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团队精神。因为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是事情,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在完成每一项工作时,我们都要积极的与别人沟通,交流,以能够与别人合作,要有勇气,有激情的去接近每一个人;其次,本次“工学交替”实习也让我们了解了真正的生产活动是如何进行的,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在实习过程中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完善,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好育种、诊断、治疗疾病,每天做好实习笔记,记录实习情况等,对有关实地调研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要认清自我、放低身段、从基层做起,要调整心态,尽快的能够融入到社会环境中;要主动出击,积极获取更多的社会经验。

在“工学交替”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第一,“工学交替”时间太短,对于部分技能不能完全掌握;第二,在“工学交替”期间,学校应安排指导教师不间断地对学生的实习情况、生活及工作心态进行了解,在实习中开展专题教学,并反馈系部;第三,“工学交替”对学生的生活补助较低,学生往返学校较为繁琐,返校上课心情浮躁,态度消极;第四,学校应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及时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实习总结大会。

实习结束了,我们虽然离开了公司,可是这段实习经历让我们收获了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这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中寻找应用实例,促使我们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

最后,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公司给我们提供的这一实习机会,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成就自己的未来。

2014年4月3日

2.暑假工学交替实习 篇二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 它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结合、合作育人, 即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避免校内学习与企业实习两张皮的现象, 这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但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 真正意义上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并没有被普遍采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以下简称“路桥专业”) 结合路桥工程开展的季节特点, 探索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实现了实习期间教学内容的理实交替, 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知名学者莱夫 (Jear Lave) 和温格 (Etienne Wenger) 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提出了“实践共同体”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概念。实践共同体是情境学习理论的重要概念。莱夫等人把共同体定义为“一群追求共同事业, 一起从事着通过协商的实践活动, 分享着共同信念和理解的个体的集合”, 它强调要有共同的任务, 使用工具、利用资源并通过实践活动完成任务, 有共同的历史、知识基础与假设, 以及各自担负的责任。与实践共同体相关的概念“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情境学习理论的中心概念和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特征, 基于情境的学习者必须是共同体中的“合法”参与者, 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 同时他们的活动也应该在共同体工作的情境中进行。“参与”意味着学徒 (或新手) 应该在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中, 通过与专家、同伴的互动, 学习他们为建构知识所做的事情。

根据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在实践中创建实践共同体对高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有重要作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利用企业一线实践锻炼与校内学习之间的交替进行, 能够创建多元的实践共同体。学生在工程一线不同岗位的实习锻炼期间, 专业教师与多个企业多个岗位的技术专家联合开展实践教学, 建立顶岗实习实践共同体;在实习间歇期, 学生返校参与校内实训, 在专业实践基础上, 专业教师再次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构建师生共同参与技术难题研讨的实践共同体。不同的实践共同体成员之间 (包括学生与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技术专家之间、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 的交往互动、相互观摩和相互模仿, 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获得,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运行模式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路桥专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将企业顶岗实习与校内项目实训交替进行, 充分考虑路桥工程施工的季节性特点。施工旺季时安排学生到企业工程一线顶岗实习, 施工淡季时布置学生返校实训。学生在企业、学校创建的多元化的实践共同体中交替轮换学习, 实践技能递进提升, 专业理论知识不断积累, 最终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实施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要建立合适的考核评价体系,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 准备工作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实施前应成立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联动的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以及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等组成。系主任、企业负责人任正、副组长, 负责对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检查等, 教研室主任、项目经理具体负责顶岗实习工作, 指导教师直接指导管理学生的实习。实习前学校与企业事先做好沟通, 必要时可进行工程现场实地考察, 挑选满足要求的实习企业, 制定实习计划, 确定校内外指导教师, 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动员, 使学生明确实习目的、内容、要求和程序等。

(二) 工学交替教学组织

学院将路桥工程一线实习和项目强化实训交替进行,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轮岗实习, 第二阶段项目强化实训, 第三阶段定岗实习。具体教学组织如图所示 (见图1) 。

1. 第一阶段:轮岗实习

由于气候适宜, 7月至12月一般为工程旺季, 企业迫切需要技术人员, 实习生很受企业欢迎, 而且工程类型繁多、工程量大, 特别适合学生深入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一线, 在施工员、测量员、资料员、质检员、试验检测员、造价员等所有技术岗位上进行轮岗实习, 弄清各岗位的工作职责, 承担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 并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 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 掌握各专业岗位的实践技能。

轮岗实习期间, 校企双方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控制和指导,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服从实习单位和企业指导教师的管理, 遵守实习岗位工作职责。学院开发了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 师生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实习情况。学生每周登录学院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汇报实习情况, 校内指导教师每周对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汇报的实习内容和提出的问题等进行回复, 并对学生进行远程管理, 督促学生完成实习任务, 关心学生的生活,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为学生排忧解难;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加强配合, 经常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校内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到学生实习地点至少巡视两次, 巡视时与企业人员、学生当面交流实习情况, 重点检查学生岗位轮换的情况以及在各岗位上的实习效果, 保证实习质量。

轮岗实习有利于学生熟悉各个专业方向的实践要求和实际做法, 促进专业技术技能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有利于学生找出自身的专业特长, 合理定位职业方向;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水平, 通过多个岗位的实践锻炼, 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前提下, 根据实习环境变化, 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干预和自我调整, 随时审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不断克服消极因素, 充分利用积极因素, 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2. 第二阶段:项目强化实训

来年的1月至3月, 一般气温较低, 工程基本处于停工状态, 属于施工间歇期, 学生在工程一线可学习的实践内容较少, 第一阶段轮岗实习已为学生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此时安排学生返校参加项目强化实训是非常适合的。学生在校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与实习内容相吻合的实训任务, 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第一阶段实习中遇到的难题, 使学生弄清工程实践原理, 巩固第一阶段的实习成果。同时, 根据第一阶段实习单位的评价和学生的实习体会, 确定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特长, 为定岗实习做好准备。

3. 第三阶段:定岗实习

来年的4月至5月, 气温回暖, 大部分工程重新开工,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而具备了一定专业实践基础的实习生正是企业迫切需求的。此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长, 安排学生到工程一线具体岗位定岗实习, 将轮岗实习和项目强化实训的成果运用到具体岗位中, 使学生熟练掌握某具体专业方向的实践技能, 最终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 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 考核评价

学生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完成后, 总结实习情况, 完成与实习内容相关的专题作业, 撰写实习报告, 接受考核评价。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考核实行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包括实习单位考核、网络汇报考核、实习成果考核、综合知识考核以及毕业答辩考核。实习单位考核贯穿轮岗实习和定岗实习全过程, 企业指导教师每两个月对学生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评, 定期检查学生的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实习结束后, 学生参加学校精心安排的综合考试, 考试内容都是与专业实践技能相关的知识, 考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专业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毕业答辩考核由实习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共同实施, 根据学生实习情况针对性地提问, 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的意义

(一) 符合工程的施工季节特点

既充分利用了最后一学年的实习时间, 保障了学生安全实习, 又迎合了企业的需求。传统“2+1”模式最后一学年全部在企业顶岗实习违背了路桥工程施工季节性强的客观规律。路桥工程的施工一般集中在气温较高的月份, 每年4月至10月是路桥工程施工的旺季, 这段时间企业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 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安排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 学生能够学习到全面的专业实践技能, 而且能够解决企业人手紧缺的问题, 非常受企业欢迎。但每年1月到3月气温较低, 大部分路桥工程的建设处于停顿状态, 这段时间是路桥工程建设的淡季, 学生在企业很难遇到工程一线的实践机会。但不少学校仍将学生完全交给企业管理, 导致施工淡季学生处于无人管的状态, 意外事故常有发生。部分企业以给实习学生放假的方式减轻负担, 有的学生自己做生意, 有的学生随意打工, 这完全脱离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完全背离了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方针, 也虚耗了学生宝贵的实习时间。部分学生甚至从事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短期打工, 安全事故常有发生, 学校无形中承担了高风险。故这种全学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不能完全与路桥工程的施工季节特点相吻合, 而学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更加符合路桥工程的建设规律。

(二) 明确了学生的顶岗实习目标, 强化了实习的理论指导

顶岗实习前可给学生布置具体任务,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实习, 中途返校时教师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 并给予专业指导, 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专业实践技能的原理, 不但知道怎么做, 还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而传统“2+1”顶岗实习模式则脱离了专业理论的指导。学校根据这种模式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将高职的前两年设置成全部在校学习, 第三年设置成完全在工程一线顶岗实习, 导致在校专业学习和企业实习成为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 无法相互促进。学生在校专业学习阶段渴望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 而到了顶岗实习阶段, 在接触了职业岗位工作后发现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 但由于工程现场人员往往理论知识水平不高, 无法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帮助, 故这一学年学生完全学习工程实践技能, 理论性、实践原理性的知识几乎接触不到, 导致学生发展后劲不足, 甚至留下后遗症, 影响企业的发展, 不少企业已经发现了这个制约自身发展的根本原因, 故他们重金聘请高校教师到企业做讲座或上课, 在此来弥补员工理论知识的不足,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 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

学生经过工程一线的实践锻炼, 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也懂得了自己缺乏哪方面的专业知识。返校学习一般带着很多在实际工程锻炼时遇到的比较迷茫的问题, 当校内教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时, 他们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注意力集中, 课堂学习氛围良好, 学生往往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讨论热烈, 效果非凡。

(四) 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明确了就业方向

通过各工作岗位实践锻炼与返校校内教师指导下的专业实训的交替进行, 学生已拥有了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并对自身的专业强项了如指掌, 完全清楚将来自己适合做什么, 便于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五) 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 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实现了校企双赢

工学交替模式加强了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为了能够解决学生在施工间歇期带回的实际问题, 教师必须到工程一线加强锻炼, 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 否则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将来必然会被淘汰, 这就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将学生返校学习时带回的企业难题作为课题加以研究, 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显示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受到企业欢迎, 企业更加渴望与学校加强合作, 以帮助他们解决技术瓶颈,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四、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的实践效果

2010年学院在2008级路桥1、2班试点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大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表现优秀, 已被企业录用, 企业闻讯前来学院招聘路桥专业毕业生, 毕业生供不应求, 该班一次性就业率达100%。试点成功之后,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于2011年开始在学院路桥专业所有班级全面实行,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 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在路桥专业传统的顶岗实习模式下, 学生往往集中在一两个岗位上锻炼, 形成的专业实践能力比较单一。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在路桥专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下, 学生在工程一线各个岗位进行轮岗锻炼, 形成了较强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能够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麦可思报告显示, 学院路桥专业2013届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的满足度达98%, 和传统的顶岗实习模式相比有明显提高 (见图2) 。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的满足度是指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满足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学院路桥专业2010届毕业生采用传统顶岗实习模式, 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仅为75%。自2011届开始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以来, 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明显提升, 近两年学院路桥专业不断完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培养方案, 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 学生具有明显的专业特长

路桥专业传统的顶岗实习模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 实习结束后学生仍不清楚自身专业水平的高低以及能胜任哪些方面的专业工作。就业的岗位与实习期间形成的专业特长往往不吻合, 不得不再次接受企业的基础培训, 延长了试用期, 降低了工资待遇, 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学院2010届路桥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与顶岗实习岗位吻合度仅为45%。从2011届毕业生开始, 学院路桥专业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 在轮岗实习结束返校期间, 学院组织学生填报专业实践方向志愿, 根据学生志愿和特长确定定岗实习岗位, 定岗实习提高了专项实践能力, 形成了专业特长, 确定了就业方向。毕业答辩时每位学生都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将来的工作定位, 2013届毕业生就业方向与定岗实习岗位吻合度达93%。

(三)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学院路桥专业每年组织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 自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以来, 用人企业评价学院路桥专业学生精施工、懂管理、会造价, 适应能力强, 上手快, 能吃苦耐劳, 有创新工作能力。学院路桥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工资待遇显著增长 (见图3) 。2011届毕业生首次按照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培养, 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比2010届毕业生增加45%。近两年随着学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 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进一步增长。

五、结语

自学院路桥专业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以来, 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显著增强, 毕业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学院路桥专业近几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100%, 毕业生供不应求, 毕业生的起薪额高, 吸引了广大应届高中生踊跃报考。路桥专业已成为学院唯一被麦可思推荐的绿牌专业, 进一步凸显了学院路桥专业的社会影响力。用人单位就业数据和毕业生反馈调查统计表明:学院的毕业生得到了路桥行业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收入满意度较高, 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涉及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 但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学生在工程一线, 校内教师不可能常驻现场, 故需要学校合理地组织与管理, 构建规范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弥补了传统顶岗实习模式与路桥工程施工季节特点不符的缺陷, 将高职学生的企业实习与校内学习有机结合, 实现了校企双赢。组织教学时将顶岗实习分为轮岗实习、项目强化实训和定岗实习三个阶段, 实行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制度,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教学实践证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毕业生专业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具有明显的专业特长, 工资待遇显著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关键词:高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运行模式,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坤建, 温和, 郭剑英.“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8 (21) .

3.暑假工学交替实习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 工学交替 实习管理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的,要求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近年来,职业学校都在大张旗鼓地开展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目的的各类工学交替实习活动。本文将探讨适合中职学校教育要求及企业用人要求的工学交替实习管理模式。

一、工学交替实习管理模式基本概念界定

1.实习管理模式

实习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工作及实習目标,而采取的工作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模式和运行方式。实习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一定的特征或风格,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

2.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将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工作只是一种手段,或者说是途径,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是职业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学生既应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也应符合学校的专业考核。

3.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实习

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实习是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园内、外不同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相结合,贯穿于学生职业教育培养的过程之中。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坚持产学结合的专业改革道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互利互惠”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而中职学校工学交替实习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此类实习活动,对于增强中职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二、目前中职教育中工学交替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为适应企业用人需求及职业学校办学要求,各所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工学交替实习活动,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暴露出不少实际问题。

1.所学知识滞后于工作技能

通常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相较于企业实际的工作技能需求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职业教育在这方面的问题更显突出。

一方面,我国中职教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缺乏赴企业实践的机会,使得中职教师不能及时与企业方沟通,不能第一时间了解企业专业工作需求;而纵观职业教育发展的较为领先的国家,会发现这些国家的职业教师通常有一半左右的工作时间是与企业方结合在一起的。

另一方面,我国中职学校所用的传统教材多是沿袭大专、本科一类的学术性较强的书籍,虽然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所谓模块结构、任务引领的职业化教材,但是这些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换汤不换药,书的结构有所调整,而内容与传统教材大同小异,教材编写没有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联系。

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有差距,从而影响学生顺利进行工学交替活动。

2. 实习学生与学校及教师沟通不畅

目前,多数职业学校为方便管理会单纯地选择“2+1”的工学结合实习模式,而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学生三年级赴企业实习后与学校和专业教师的联系缺失。学生利用两年的在校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这期间走出校门接触企业的机会并不多;第三年进入实习单位开展实践工作,遇到不懂的问题又很难找回熟悉的学校老师寻求帮助。

职业学校单纯地选择“2+1”工学结合实习模式,还容易造成学校教师不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实习生的工作困惑,对教师的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不能起到帮助及借鉴作用。反观职业教育发展的较为领先的国家,是将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国内的职业学校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职业办学经验,比如说一、二年级在校学习期间,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短期的企业实践,让教师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让学生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之间逐步适应、逐渐过渡。

3.学校生存环境与企业生存环境有差异

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常规管理工作是有较大不同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要遵守校规校纪,学习成绩过关就是一名不错的学生;而员工在企业工作时总是要通过各类工作质量指标来考核其工作完成情况,这与学校的考核标准是有一定差距的。还有,在学校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纪律卫生达标情况,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往常常不被重视;而在企业工作时,员工要与自己的上下级和公司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的,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学校的生存环境与企业的生存环境总是存有差异的,学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这些差异变化。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建立某种管理模式,让这种差异最小化,让学生能够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这种转变。

三、构建适合中职教育的工学交替实习管理模式

针对目前中职教育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下面将探讨如何构建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工学交替实习管理模式,使之能够兼顾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地促进中职生的职业能力提升,达到服务于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的目的。

1.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建立完善的教师及学生培训体系是工学交替实习顺利完成的基础。对于中职学校的常规化实习,应借助于企业和学校的双方力量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一方面,开展实践专题培训,最好是实习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一起编写系统的教师工作指导书和学生工作指导书,并由历届优秀实习教师及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主讲,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实习工作,帮助教师了解企业要求。

另一方面,开展德育专题教育,在实习前有计划可将爱岗敬业这类专题教育融入德育课或是班会课中,为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做好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以方便实习教师及学生开展相关工作。

2.建立规范的考核制度

学校及企业方应规范考勤、奖惩等各项规章制度,与学生的绩效工资和实习成绩严格挂钩,既可以严格督促学生完成本职工作,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工作的不易。如编制《员工手册》,以帮助教师及学生清晰用人方对中职生的要求所在,更好地完成实习工作,适应社会环境。

3.建立逐级责任制

建立分组责任制,搭建梯队、明确权责。无论是实习教师、还是实习学生,都应建立三级以上的责任制,如教师设置基层实习教师、区域(或部门)实习教师、总项目负责人等阶梯岗位;学生设置基础岗、小组长、区域(或部门)负责人,等阶梯岗位,工作岗位层层递进,责任环环相扣,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逐级汇报工作。

4.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1)建立校企双方的沟通机制

为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带队教师应充当学校和企业间沟通的桥梁,及时解决企业、学校及学生间存在的各类问题,包括工作、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这需要企业与学校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设立各阶层的校企对口负责人,落实其责任范围。

(2)建立师生之间的沟通机制

鼓励师生、学生之间良性沟通。巡点、晨晚会都是现场沟通的最好方式每天准时召开晨会及晚会,两会可现由各组长发言,再由带队教师总结。晨会主要是强调当天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晚会主要是总结当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遗留问题。以确保大会制证收银工作的顺利完成。

网络(飞信、微信、QQ群等)是线上沟通的基本途径。有效的沟通既可以了解企业在用人方面对毕业生的知识及技能需求的同时,也有意识地了解了企业对新员工的性格、工作态度等方面的需求,这也让我在日后开展班主任工作时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因材施教;又可以解决学生的工作问题、的生活及情感问题,这些都可以确保带队教师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友爱互助的精神,在确保学生完成实习期间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让同学们帮助组员及企业工作人员完成工作。

5.制定工作记录办法

针对企业实习工作设计学生工作日志簿,让学生每天下班后撰写工作日记、总结工作情况,已达到反思后促进工作质量提升的目的;并在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总结,为今后明确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出台教师及学生的工作日志及工作总结的撰写办法,让教师能够清晰认识工作流程,体会实际工作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今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确地把握教学深浅度,从而更好的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反思后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并为今后明确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6.建立健全反思制度

每一次校企合作实习机会,老师和学生都应好好把握,既要在实习过程中积极吸取工作经验,还要将实习经历待会学校,回馈课堂,这就需要学校建立健全反思制度。(1)教师、学生通过实习总结以文字形式反思实习中的收获与不足,对未来的工作和学习进行一定的规划,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2)通过汇报表彰大会,将实习经验和职业精神传递给全校学生,并为师生树立学习的榜样;(3)通过经验交流会,教师可以将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學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了解实际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主观上积极提高专业的工作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职业素养。

小结:基于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需求,应从多角度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沟通、反思等制度,并执行责任制,完善工作记录,以构建适合中职学校工学交替的实习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教育新闻网,2010年12月.

[2]孟巍.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习绩效管理模式探索.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1期.

[3]李娟.胡波.工学交替: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课外阅读,2011年第3期.

4.工学交替实习个人总结 篇四

实习目的:实习时每个大学生毕业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工学交替”作为我系整个教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来检验教学成果,看看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公司简介: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中川分公司位于中川乡高庙村,公司于20--年4月注册成立,占地149.58亩,是一家以饲草料加工,奶牛规模养殖,鲜奶集中销售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从20--年7月投资建设,计划建成饲草料加工,优质奶牛规模养殖、繁育,鲜奶集中销售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规划分二期建成,一期工程已建成干草棚、青贮池、青年牛棚、产房病房及办公区等基础设施,引进奶牛1000头,二期工程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成年牛棚、挤奶站等。公司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化”的经营理念,引进优质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1057头,与国内大型企业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健全饲草料加工及奶牛养殖标准化体系。采用TMR技术,致力于饲草料加工,奶牛标准化饲草料饲养管理技术及优质奶牛繁育推广,实行订单式经营管理。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公司建成投产后,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草产品加工可推进当地大力发展优质苜蓿种植及全膜玉米种植,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当地草蓄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实习小结:工学交替是职业学校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其实质是产学结合、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因而我们很荣幸地被学校派到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 实习。

我们全体同学在刘瑞玲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会宁县金铃养殖有限公司开始了我们为期半年的工学交替。来到公司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后来班上同学被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场子,10个同学分到了新堡子场;26人被分到了中川场。在正式实习之前,公司的领导花了两天的时间给我们培训。在培训的这两天是我们收获最大,学到了许多在学校没有学到的知识。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员工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后果。“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半年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但是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学的跟本就是皮毛,有的时候甚至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我们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就算再寒冷再差的天气,都得去上班,我们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虽然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麻烦或损失,还是得认真完成。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我们马上就要毕业,工资水平普遍不高,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但此时我们再也不好意思伸手向父母要,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要合理支配我们手中的这笔少的可怜的钱。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像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勾心斗角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肩膀不断地往上爬,因此刚出校门的我们很多时候无法适应。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氛围,大家情绪就会低落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每天只是在等待着下班,早点回去。而偶尔的为同事搞一个生日party,生病时的轻轻一句慰问,都有助于营造一个齐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心情好,大家工作开心,才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在电视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职场的险恶,公司里同事之间的是非,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闲话”。且在离毕业走人仅剩的几个月,要更加珍惜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此次实习增强了我们毕业就业的信心和勇气。这次实习,我班同学表现得都不错,公司领导也给予了认可。许多同学都认为,经过这次实习,自己去此类型的公司还是可以胜任的。所以,我们有就业危机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自卑和担忧,否则会妨碍自己的学习。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更好的工作之路做准备。

本次“工学交替”实习进行的非常顺利,首先,使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生命的重要性及其企业的奋斗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团队精神。因为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是事情,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在完成每一项工作时,我们都要积极的与别人沟通,交流,以能够与别人合作,要有勇气,有激情的去接近每一个人;其次,本次“工学交替”实习也让我们了解了真正的生产活动是如何进行的,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在实习过程中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完善,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好育种、诊断、治疗疾病,每天做好实习笔记,记录实习情况等,对有关实地调研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要认清自我、放低身段、从基层做起,要调整心态,尽快的能够融入到社会环境中;要主动出击,积极获取更多的社会经验。

在“工学交替”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第一,“工学交替”时间太短,对于部分技能不能完全掌握;第二,在“工学交替”期间,学校应安排指导教师不间断地对学生的实习情况、生活及工作心态进行了解,在实习中开展专题教学,并反馈系部;第三,“工学交替”对学生的生活补助较低,学生往返学校较为繁琐,返校上课心情浮躁,态度消极;第四,学校应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及时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实习总结大会。

实习结束了,我们虽然离开了公司,可是这段实习经历让我们收获了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这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中寻找应用实例,促使我们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

5.暑假工学交替实习 篇五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及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施方案。一、认真学习,明确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目的和意义 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深化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可以密切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增强办学的适应性,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2.有利于减少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通过工学交替,学生可以取得劳动报酬,解决学习中的一些生活困难。3.有利于缓解学校实践实习条件不足的困难。学生在交替实习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实践动手机会,强化技能的培养,在毕业前,提前与社会接轨。

4.有利于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向。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更有针对性,达到学有所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5.有利于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优势。实行工学结合,能发挥企业的设备、实践、实习场地及技能人才优势,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学的吸引力。

基于此,全校教职员工要切实提高对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认识,积极参与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二、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学校已成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江 伟 副组长

李昆仑 崔智博 成 员

毛 辉 苏树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顾和国

三、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学生身份

2015年7月份,利用学校暑期期间12届春秋季、13届春秋季、14届春季数控专业学生通过学校就业指处组织到山东烟台富士康长达3个月(7月、8月、9月份)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工作,主要从事质检、一线操作工作。

四、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方法与步骤

1、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专业

根据我校目前专业师资和实验实习条件,充分考虑社会对相关专业的用工需求,决定在计算机及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摄影彩妆与形象设计专业、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等全部5个专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2、更新教育理念,调整培养模式

适应教学改革需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办学模式,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据,积极寻求企业合作伙伴,探索校企合作途径,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包括教学计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等),实践“订单式”培养,“菜单式”教学。

改进教学管理方法,允许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与工作交替,学校与企业共育,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增强学生实际技能,形成学校与企业的直通途径,减少企业毕业生参加工作而进行的二次培训。

合理调配课程,认真设计实践课程内容。进一步加大教学模式改革的力度,按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实行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工学交替过程中,运用技能鉴定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取得该模块相应等级的岗位资格证书,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3、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

加大课程体系创新力度,广泛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瞄准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建立有较强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体系。(1)突出职业技术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2)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

(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基本形成讲、练、做相统一的结构。

(5)课程内容选择上贯彻“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四新原则,着眼于实现不同层次教学阶段的课程衔接,采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合理组合模块,以利于形成一定职业岗位所需要人才的合理知识结构。

4、改革收费办法,减缓学费缴纳时间

研究制定《关于半工半读学生缴纳学费的具体实施办法》,对申请参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学生,将通过延缓收费方式,进一步扩大受益学生面,具体做法包括:

(1)学生入学后,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签订顶岗实习缴纳学费协议。(2)从第二学期开始,安排学生一个学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一个学期在企业实习,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阶段性学习。利用实习机会,获取学习及生活费用。

(3)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期间,学校根据实习企业和岗位酬金具体的情况,学生工资自己保存,返校后一部分交学费,一部分自己充当生活费。

5、适应发展需要,改进管理方法

研究制订并出台《关于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的学籍管理办法》及《关于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的成绩考核办法》,以适应管理需要。

对接纳工学交替实习学生数较多、专业相对集中、且有较大用工需求的企业,将实行校企共同管理,学校派教师去企业进行教学,教学时间根据企业实际,适时调整。

加大对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跟踪管理,完善实习学生档案,按区域建立顶岗实习管理站,确定管理人。通过电话、电子信箱及网络等多种途径对顶岗实习进行跟踪管理,从保障学生实习安全、保障学生实习内容、维护学生合法报酬、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以确保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的健康开展。

6、加强校企合作,确保学生工学交替的实习岗位

借助于已成立的周口联营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这一平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与企业沟通、协调,构建具有长效机制的校企合作教育框架,落实学生在交替学习中的工作岗位。目前,我校已经与深圳富士康集团、烟台富康集团、上海达丰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苏州新绿舟教育等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多种方式的联合办学协议。下一步将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专业调研和企业需求调研,与专业对口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确保学生工学交替的实习岗位。

7、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把企业的生产方式引入教学,缩短教学和生产之间的距离,改进实习方式,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帮助困难家庭学生通过半工半读方式实现学生自习挣钱,减轻父母负担接受职业教育,培养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8、时间安排

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学习基础课程,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可通过申请,自主选择专业模块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在第三学期,根据专业对口原则送派至相关企业进行带薪实习,第四学期回学校进行专业后续模块和相关技能学习。依此类推,直至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取得合格成绩,达到毕业要求为止。

周口联营职业中专

6.工学交替带队总结 篇六

2011——2012学年“工学交替”带队老师工作总结

为期四个半月的顶岗实习即将结束了,在学校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深切关注下,在各位班主任及企业人事部门的配合下,今年上半年在苏州住电装有限公司工学交替工作圆满地结束了,下面将这阶段工作向学校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学校学生处的的部署,我校2011级电信、动漫、数控1班共99名学生于2011年5月12日到达苏州住电装,14日开始上班,本次学生共分两批,第一批88人由王主任负责带到企业,第二批10人是我负责队,于20日到达企业,21号开始上班,22号我就全面负责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本次99名学生中,男生人49,女生40人,分别在住电装机电部的压接、装配、品管三个人分部工作,行为期四个半月的实习,共有60名学生坚持到最后,9月29日共有在苏州乘坐K696次火车,在30日下午顺利返校。

苏州住电装是一个日资企业,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郊,离市区较远。该厂主要为汽车、复印机、打印机等生产线束,该厂待遇一般,管理相当严格。

二、主要工作成绩

1、狠抓安全管理工作,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同学们的人身安全是实习过程重中之重。为了尽可能避免发生安全问题,我们通过召开学生大会及与个别学生谈话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每位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

⑴在工作中,时时处处按照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⑵要求同学之间,同学与员工之间,特别是安徽实习学生说话要和气,行为要文明,待人要礼貌,学会尊重,避免发生磨擦;(3)要求每个同学树立起自我保健意识,有病及时就医,预防为主,减少疾病的发生,(4)制定严格的就寝制度,每晚9:30起我与部分学生干部一起开始查寝,这样规定同学们的就寝时间,减少同学们在外逗留的时间,避免了意外事情的发生。(5)教育学生提高防范意识,无一例学生上当受骗发生。

2、积极为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使学生更加安心工作。除了生活方面,在工作方面,多次到厂里与相关生产领导协调,为问题学生解决困难,为了留住学生,多次领导面前说好话,为学生求情,给学生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特别是前两前,几乎每天都因学生的问题去厂里解决。

3、采取各种方式给学生作思想工作,稳定了大部分同学生的思想情绪(1)定期召开学生大会,进行团队意识、吃苦精神、责任意识、沟通能力的教育,认识实习的意义。(2)对问题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对思想波动大的学生,单独找他们聊,耐心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明确的告知学生,要学会承担责任,本次顶岗实习是一个团队行为,不是个人的行为,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要么服从管理,要么走人,放弃实习,承担后果前两个月,常给部分学生作思想工作长达三小时。

(3)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面对思想波动较大的整体情况,带头闹事的学生只有个别,学生干部是和学生交流沟通最好的渠道,并且学生干部占了学生总数的30%,我们积极把各班班委会成员、学生会成员、各社团成员名单统计好,每周六晚9:00~10:00召集学生干部会议,刚柔并重将顶岗实习的成与败意义及现状如实的告知大家,鼓励学生干部积极面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干部要积极起模范带头作用,勇于吃苦,在艰难的时候发挥学生出干部应有的毅力、素质,无论在哪都要将学校的精神、名誉体现出来,符合一个优秀学生干部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干部要积极与同学们交流、沟通,了解同学们的各方面情况,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上、思想上的问题,体现同学之间的友爱与关心。

(4)发挥班主任与家长的作用

通过做学生家长的工作,毕竟多数学生还是听家长的话,让家长给他们一些压力,同时各个班主任还是非常了解学生身上的弱点和优点,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通过三方的努力,效果较明显。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工作,同学们大多能改变观念,乐观而积极地面对工作。另外,我们也经常要求同学们多些跟企业的正式员工交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经历,心路历程。告诉他们有些正式员工比他们的年龄还要小,而且是单枪匹马过来找工作,比他们还把心思投入到实习中去。

3、教育学生转变社会角色,尽快适应工厂管理。

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环境和角色的转变学生需要一个过程,要平息学生情绪和思想的波动,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要求,转变思想观念,面对困难,需要细致而持续的工作,要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同时也要解决他们实际的问题。稳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能安心地积极地面对工作,完成实习的任务。

同学们在现场进行实习时,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加上企业的订单多,因而每天加在同学们身上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对于刚刚才离开校园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比较严峻的考验。要同学们保持高昂的士气,坚持每天繁重的工作,对于远离亲人而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工作的学生来说,老师是他们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要坚持完成每天高强度的工作,没有什么比得上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更加重要了。

5、做好后勤管理,按时给学生发放生活费,并记好相关工作日志

我们坚持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到在下班时在食堂里上看望同学们,每天坚持在下班时到同学们必经的路口等候同学们,坚持到同学们寝室看望同学们,和同学们打招呼,问候同学们,几句简单的问候,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感觉到温暖,消除同学们工作中产生的劳累和厌倦的感觉,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辛劳,这样师生的关系融洽了,同学们在很多方面也都能配合我们老师了。

每月7、17、27按时发放生活费,不定时还给部分学生借发生活费,6月我还在自己的银行卡上取出2000多借给学生零用。

6、每天作好查寝工作。

为了使同学们正确认识实习的意义,端正对实习的态度,我们积极地每天晚上都走访每一个学生宿舍,跟同学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安抚他们的情绪,化解他们的疑虑,同时积极整理印发相关学习资料与文件,帮助同学们理解,平和心态,使同学们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理解什么是社会?什么是企业?什么是工作?对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薪酬、提升通道、区域等有一个了解;告诉他们如果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今后毕业后企业会因为我们没有现场经验,失去工作机会,或应聘上后,同样的必须从基层、简单劳动岗 3 位干起,后期必须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同时,针对同学们认为实习学不到多少东西这个想法,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单纯把目光放在手头上从事的作业,而应该“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嘴巴去交流,用脑袋去思考”,通过全方位的观察和沟通,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我们特别强调,在一间现代化大企业,只要用心,就能感受到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针对工作的强度较大,时间较长,告诉同学们这都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机会。

7、作好日常工作

及时与学校学生处联系,上报相关表册数据、并与企业人事部门及时沟通,作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带有病的学生去医院看病就医。在工学交替期间,我共带了10名学生去当地医院看病就医。在9月中旬及时去火车站及代售点买好返回的车票。

8、离职学生的处理。

在这三个月中,虽然大部分学生在认真的工作,但还有少数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工厂的生活节奏,对于这些部分学生,我及时和他们家长取得联系,一起动员学生继续工作,如果学生还是无法适应,我就与学校取得联系,还将离厂部分的学生买好车票并送上火车,让这些学生继续回学校就读。

9、本次顶岗实习在通过在企业实地实习后,使学生增强运用专业能力,并在实践中增强动手能力,提高个人素养,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使学生增强自己的礼貌、服务意识、社会交往能力。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反馈结果,本次实习在企业和学生满意度、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组织纪律等方面都得到比较高的评价。

三、存在问题

1、企业是生产线束,装配部门对学生的手有一定的影响,加上劳动强度较大,好多学生都会掉皮、打起泡,特别是11数1的马定国同学,手有些惨不忍睹。

2、住电装的工资较一般,底薪较低,开始两月才1250,而宁波奇美相比,4 普通待遇每月要低三百以上,对学生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3、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确实需要提高。部分学生吃苦意识不够、团队意识、及责任心不强,不能受气。部分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太差,与师傅之间出现了矛盾,产生与公司相抵触的情绪,对企业没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厂里不能正常地与同事及领导交流沟通,不会处事。

4、我对学生不够严,有些过份地关心他们,体谅他们,批评太少 如才开始的一个月,有个别学生因太累请假,我就带学生厂里请假,厂里的领导非常不高兴,认为我们没有让学生自己去面对,毕竟是学生在上班,一切该让他们自己去学会面对,学会与领导沟通。

3、没有适时放弃问题学生。

顶岗实习学生有这么多人,是一个大的团体,提升岗位认知、吃苦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就是一个奋斗理想,四个半月顺利完成返校就是基本目标。一两个问题学生,会把我们耗得精疲力竭,会让我们丧失工作重心,没有及时放走,导致对后面的学生的负面影响,所以该拿掉的时候就把他拿掉,我们也绝不心软,不能让他让整个团队动摇信心。

4、由于苏州住电装是日资企业,管理很严,学生一旦旷工三天就得算自离,自离的员工又不得再进,导致中途离厂的学生数量较大

5、老员工的不实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影响较大,给学生的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6、由于江苏这边的饮食偏甜,部分学生不太习惯,加上一开始上夜班,学生不适应生物钟的颠倒,特别是女生好多反应要呕吐。晚班的学生饱一餐、饿一餐,特别是晚班上到2:00~3:00的时候,学生饥饿难熬,有些同学也因此而出现身体疾病症状

7、有些家长不能理解学校的做法,不忍心孩子吃苦受累,不支持学校顶岗实习的做法,要求让孩子回家,更有甚至对老师恶语相对,学生抵触情绪高涨。

8、学生对实习的工作内容不感兴趣,与所学的知识没有关联,在还没有出来实习之前,同学们都对实习感到很新鲜,很想出来尝试一下。但到了企业,每天从事重复而单调的工作,他们觉得在学校的学的知识用不上,在企业也学不到很有用的技能,企业给实习生的待遇也不高。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部分同学的心 5 理变得消极、低沉。

四、建议

1、一开始就将生产线上的管理人员和人事领导的电话号码记上,最好能将他们请出来一起聚个餐,相互认识一下,便于以后处理问题学生。

2.返校后及时对学生进行表彰,最好人力资源公司拿一部分钱对优秀员工进行物质奖励。

3. 建议学校领导将工学交替纳入学生的实习成绩或实行学分制,加大对对学生的工学交替的考核。

4.在工学交替前就将收取管理费、保险费及实习期限等相关问题给学生说清楚,避免事后学生有意见。

5、平时班主任多给学生介绍社会的相关经验,特别是企业管理相关问题多给学生宣讲,如压力、沟通、责任心、6S管理等。在教他们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教他们做人。“做事必先做人”,学生只有懂礼,才能立于社会。

本次顶岗实习,喜忧参半。在带队管理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学生管理的经验,给我今后学生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罗小明

7.暑假工学交替实习 篇七

一、我院“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

“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 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在大学期间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 含校内必要实训 (简称理论学期) 和校外顶岗工作, 含必要的现场理论指导 (简称工作学期) 。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目标是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 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该模式的特点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学校、学生三者构成一个校企合作系统的三个主体, 这三者虽然存在利益互不相同的一面, 但又具有互为资源要素的供求关系, 表现为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的支持;学生需要成才和就业;学校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三者寻找到紧密合作的契机, 形成某种利益共同体, 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方式, 合作的成果又为校企双方共享, 合作过程必将使学生受益。实践证明采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 可实现校企之间达到合作共赢的深度结合, 弥补目前校企合作制度环境的不足, 解决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合作动力的难题, 营造出具有浓郁职场氛围的育人环境。合作中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紧密结合, 构建起合作的共同利益平台。

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特色

“工学交替”即遵循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规律, 试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 在充分利用好学校教育资源的同时, 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对学生实施“工学交替”式的合作教育, 努力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我们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试验中, 探索并遵循了如下该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准确定位, 确立了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

确立了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 找到了一条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的途径。这一模式表述为:订立双边协议, 实行决策层面的结合;建立两个基地, 实行资源层面的结合;配备双方导师, 实行操作层面的结合;实施工学交替, 实行个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明确了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 具有一定实践工作经历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目标。改变目前通常把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或接受学生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深度合作以“工学交替”为载体, 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 构建合作的共同利益平台。

2、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提出了“建立机构、密切合作、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互利互惠、讲求效益”的运行程序;构建了“一个依托、两个延伸、三个有利、四个步骤、五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完善机制, 强化领导;加大投入, 改善条件;政策倾斜, 制度保证”的三个保障体系, 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以寻求双方利益结合点为契机, 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为途径, 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优势, 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技能型人才, 从而建立起一种校企互惠互利、持久合作的新机制。

3、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

8.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篇八

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学校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将教育规律、经济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结合在一起,增强学校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将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职业教育的使命。

一、职业教育为什么要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

1.工学交替符合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工学交替的过程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完全符合认识论的科学原理。

我国政府部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999年的“专门人才”到2000年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再到2004年后的“高技能人才”,尤其到2006年,国家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技能人才”。这不同阶段的目标是渐进发展的,但共性就是都要求培养出能动手实做的专门人才。即强调的是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工学交替无疑是十分合适的一种培养手段。另外,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来说,在基本文化素质和智商水平上有一定差别。研究证明,智商达不到一定程度的人,通过文字这种过于抽象的媒介来接受知识就会很慢,但可以通过音响和图像来模仿,可以跟着师傅迅速掌握某些具体的技艺。他们对超出自己直接生活经验的东西很难产生兴趣,但对身边具体的生活经验却能很快领悟。我国过去几年的大学“扩招”,对高职的直接影响就是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因为在社会普遍的心态里,上职业院校还是不得已的选择。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更应当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避免理论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2.当前世界各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

(1)德国。德国实行的是“双元制”(GermanDualSystem),也称现代学徒制度,是指学生既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又在企业里学习实践技能。办学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受训者有1/3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教学,2/3的时间在企业内参加培训。

(2)英国。英国采用的是所谓的“三明治”(SandwichProgram)模式,也就是学习一实践一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结合模式。此模式最早是在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的工程和船舶建筑系实施的,由于这一模式像一块肉夹在两片面包中,类似于三明治,因此而得名。在工读教学时间安排上,“三明治”式教学方法有以学年为单位交替,也有以月为单位交替。

(3)美国。“合作教育”是美国的工学结合模式。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对合作教育的定义是:“合作教育是把课堂学习与通过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学生工作的领域是与其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合作教育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渐进的经验。”

(4)俄罗斯。“教学生产联合体”是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所采取的主要模式,主张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职业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从数量上、结构上满足企业的需求。职业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不仅使企业成为学校的生产实习基地,为学校提供物资、技术和经费支持,而且企业通过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

(5)日本。“产学合作”的模式来源于美国的“合作教育”,1956年日本通产省产业合理化审议会提出了“产学合作的教育制度”的咨询报告,1958年7月设置了“产学合作委员会”。日本产学合作在中等教育阶段的实施形式有双结合、三结合、委托培养、巡回指导、集体入学等。

3.我国的模式

(1)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理实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技术实训中心,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3)工学交替。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以企业为依托,充分体现了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的宗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特点有:一是技能训练贯串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做到技能训练几年连续不断线;二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间隔安排,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三是教学内容重视新知识的传授和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四是教学过程吸收工厂积极参与,做到厂校联合、产学结合。

(4)两段式预分配模式。两段式预分配教学模式是将学制分成两段,第一阶段进行公共课程、职业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第二阶段是预分配阶段教学,针对职业岗位进行顶岗专业训练,学校和企业双方分别派出教师进行指导帮助。

二、完善工学交替模式的建议

综观我国职业教育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发展现状和国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成功模式,我们认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

建立“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校、企业在政府规定政策下,依据“职业培训合同”开展培训。借鉴德国成功经验,我们迅速修改职业教育法,制订工学结合教学方案;根据培训职业规定的不同教学内容、时间,使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章可循;职业院校与企业必须基于合同基础上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加强校企合作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可以借鉴“双元制”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即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根据社会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双方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开发项目的产、学、研结合平台。一是与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建立实习基地、教师培训、学生职业培训、项目合作等;二是聘请企业的专家、骨干亲自指导学生的实训练习,保证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的同时,参加一些具体项目的运作。

3.打造师资队伍

师资是实现“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关键,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状况难以满足完善“工学交替、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任职;二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鼓励教师通过职业技能评定获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上一篇:异常分析报告格式下一篇:并购融资方式及其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