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资料

2024-10-08

关于中秋节资料(12篇)

1.关于中秋节资料 篇一

中秋节的传说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 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节日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照亮大地和给大地带来温暖,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却一起出现,大地上的农作物都被烤焦了。这时,有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个太阳射了下来,替万民消除了灾难。人们于是把他拥立为王。后羿当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随意杀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长生不老,跑到昆仑山盗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长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药偷来吃了,于是她自己就轻飘飘地飞上了月宫。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2.关于中秋节资料 篇二

有单样本t检验, 配对t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单样本t检验:是用样本均数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和已知总体均数进行比较, 来观察此组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性。配对t检验:是采用配对设计方法观察以下几种情形;1.两个同质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2.同一受试对象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3.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从两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 要对这两个样本进行比较的时候, 首先要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同, 即方差齐性。若两总体方差相等, 则直接用t检验, 若不等, 可采用t'检验或变量变换或秩和检验等方法。

3.关于文本与课外资料的关系思考 篇三

1.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学生交流的内容不是关于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而是搜集来的连篇累牍的课外资料;一节课中对于课外资料的用时介绍,长达10余分钟,甚至二十分钟左右,不能很快地切入正题,进到文章的深处时剩下学习文本的时间已寥寥无几,占用了课堂上大量有效的阅读、揣摩文本的时间。

2.对于相同的资料,同时要有几个学生来说,重复罗嗦,没有选择,语文课堂成了课外资料汇集的空间,冲淡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极易给一部分学生留下“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搜集资料、罗列资料的过程,”“学习语文就是罗列资料”,再无其他的感受,很难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3.语文课堂上,长长的人名、地名,繁琐的人物生活介绍,工作经历,一系列人物作品的罗列,这些资料使那些优秀的、善言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而一些无法查阅到资料的、自学有困难的学生却不知所云,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参与、学习,至少在“预习”这一环节上拉开了学生之间学习语文的距离,甚至有些学生以自己能够查到大量的资料为荣,在真真实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却放松了自己的学习。

4.大量图片的引入,大量文字的堆砌,缩短了利用文本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简化了利用文本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环节,也使得学生失去了触摸文字、理解文字、运用文字、享受文字的过程及体验。

剖析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确确实实存在着的这些现象,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是否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过于看重课外资料的引进而冲淡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否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过于看重课外资料的引进而忽视了对文本本身所蕴涵着的有效信息的开发、挖掘?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该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课外资料并且进行评价呢?

带着这个问题,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对“课外资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达到的实效”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在本校范围内展开观察与思考:

前不久,随机随班听了我校五年级三位教师所做的人教版第十册老舍先生的《养花》,三位老师均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了课外资料。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通过对这三节课的观察,我们有了下列的思考:

1.并非每一节课都要进行资料的展示,资料的展示应随着教材的深入,学生年龄的增长有所延续、拓宽、加深。否则,虽然也是引用资料,但也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无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时候引用课外资料这一环节可以略去。比如闫小新老师的课,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并没有拓宽、加深自己的理解,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因此,这样的资料亦可放弃交流展示引用。

2.并非要在正式授课前将所讲的内容与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看似有关,实则没有内在的联系,浪费了时间。比如程国华老师的《养花》一课,虽然在正式授课前给了学生相互交流展示关于“花”的成语、段落的时间,但与文本的主题却有一段距离,因而,这样的课外资料还是不使用为好。

3.资料交流的时间也并非一定要在正式授课之前进行,可以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结合课堂中生成的资源逐渐进行,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张洁民老师的课。

(二)为了使我们的分析更清晰、明朗、科学,现将我校2008年4月语文课中关于课外资料的使用情况做了统计:

(三)相关结论:

学生上语文课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文本培养自己语文能力,利用文本培养自己解读文章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也因此,阅读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要根植于文本”。

课外资料的使用,对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品词析句、布局谋篇的语文能力作用并不大。因此对于课外资料的使用也要“因材进行”,而不必堂堂进行,更不能喧宾夺主,以资料代替对文本的解读。

4.中秋节的资料 篇四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中秋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中秋节祝福语:

明月圆,桂花香,祝你永远都健康;鱼儿游,鸟儿叫,愿你天天哈哈笑;水中花,杯中酒,愿你好运常常有!幸福多,烦恼少,祝你中秋快乐多!

天渐凉,叶渐黄,一声问候暖心肠;酒正烈,花正香,一缕关怀情荡漾;月很圆,饼很香,一声祝福送安康。中秋佳节,敬祝快乐、吉祥。

一生相识,来自天意;一份真情,来自秋季;一份美丽,来自惦记;一句祝福,来自心底,愿健康平安快乐幸福永远伴随您。祝中秋节快乐!

你知道吗?嫦娥姐姐昨晚托梦告诉我,说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寂寞的天蓬元帅将再次袭击广寒宫,解围的办法就是那天你务必带上月饼,站在月亮底下,心里默念“猪”你中秋快乐五百次哦!

我要亲手做一个月饼送给您。以我的美好祝愿和面,以我的诚挚问候作馅儿,以我的团圆期盼作模,以我的想念关怀烘焙,以我的精致短信包装。祝您中秋团圆!

在这个月饼香甜,家人团聚的日子,送一个圆圆的祝福给您,祝您的梦想都能圆满实现,美好的“圆”望都能成真,什么事情都能圆圆满满,中秋吉祥。

撷几缕花香,融进美酒;邀一轮圆月,千里婵娟;采一份思念,酿成月光;寄一声祝福,愿您安康;中秋佳节,短信传情,祝您事业圆,生活圆,万事圆!

中秋佳节月儿圆,圆出全家聚一堂;桂花散香飘祥瑞,嫦娥送福美万年;愿你福圆满家园;花好月圆人团圆;事业顺利步步高,阖家幸福永平安。祝你中秋节快乐!

八月中秋月儿圆,对着嫦娥表思念,心中的人啊你可看见,嫦娥也在默默祝愿,愿你生活比蜜甜!

月儿圆又圆,思念藏心间;满纸肺腑言,对酒诗百篇;拨开窗前月,千里共婵娟;桂香已飘远,捎来问和愿;翩翩祥云来,映你福无边。中秋佳节,祝你心欢!

清风送去了我的祝福,明月带来了我的问候,流星记载了往日的故事,玉兔留下了永恒的吉祥。祝你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今年中秋节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快乐唱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还有让我告诉你,财神已经跟随你,钞票珠宝都给你,幸福人生属于你!中秋假日快乐!

月儿圆圆挂天边,荷叶圆圆水中间。梦想圆圆都实现,成功圆圆舞翩跹。快乐圆圆永不变,祝福圆圆情无限:中秋花好月又圆,幸福与你两团圆。

草儿青青,花儿幽幽,月儿圆圆,梦儿绵绵,心儿甜甜——此刻情飞千里——明月寄相思——中秋节快乐!

中秋临近了,我准备了一件特别的礼物,在中秋那天送给特别的你。礼物是什么呢?抬头看天空,就会看到那轮写满我的关怀和牵挂的月亮哦!如果你正与家人团聚,那我祝你阖家幸福美满;如果你感到孤单,请记住:至少还有我在念着你。朋友,中秋一定要过的快乐!

中秋快乐!如果有什么值得庆祝的话,那一定是团圆;如果有什么值得庆幸的话,那就是平安。

不管你此时身在何方,看看那被你遗忘很久的月亮;因为它满载我的祝福。祝中秋节快乐!

趁着时间尚早,心儿尚未凌乱,夜色还未上演,月亮还不很圆,月饼还未端出,短信尚未拥堵,我赶在中秋到来之前,送你祝福,共享喜悦。

5.中秋节资料有哪些 篇五

(一)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是特别的皎洁与圆满,具有象征团圆的意义。古代就有许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吴刚伐木,现代人是欣赏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饼:

吃月饼的习俗有文字记载是始于明代,传说把节庆的食品神奇化,并赋予爱国的意义。

中秋应景的是“月饼”,与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月饼是庆团圆或是纪念反抗异族的统治。

(三)团圆:

大家吃月饼、赏月、酬谢土地公等习俗,都在祈求人生圆满光辉,家庭团圆幸福,社区平安,表现出月圆人亦圆的理想。

中秋节来源的故事

(一)嫦娥奔月

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体恤民间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长生不老,从昆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于后羿长期残暴统治,乃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二)推翻元朝

相传,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残暴统治,爱国之士纷纷奋起抗元,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挂起来,起义声势大振,元人大为吃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就纷纷奋起把鞑子杀了,元朝就被推翻了。

月饼的名称演变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天宝初年的一个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大明宫的蓬莱池畔赏月,“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开元天宝遗事》)。大约蓬莱池畔没有一个望月的最佳之处,皇帝不高兴。这还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胡人给先人高祖送来的圆饼一直叫做“胡饼”,这名字也不怎么好听,玄宗的赏月乏味极了。杨贵妃本来就是一个很有才情的人物,情急之下,她仰望明月,智由心生,随口说出“月饼”这个名字。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1.传统中秋节资料

2.中秋节小报资料

3.英语中秋节资料

4.关于中秋节的资料

5.关于中秋节的资料汇总

6.中秋节的有关资料

7.中秋节小报内容资料

8.跟中秋节有关的资料

9.有关中秋节英语资料

6.中秋节手抄报资料内容 篇六

中秋节手抄报



中秋诗词: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佳节作文

今天是中秋节,开帘见圆月,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楼顶上,似乎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鹃花的叶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见影子,我呆呆地瞧着月亮,仿佛看见了在看书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吃完晚饭,爸爸、妈妈早早地在阳台的方桌上摆上了月饼,月饼有桂花味的、果仁的、枣泥的……我们说说笑笑,我还让爸爸给讲了好多关于月亮的神话、新闻。

望着那圆圆的月儿,我脑海中浮现出王维的优美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啊,我是多么思念我的姥爷啊!以前他们也蒸饼代替月饼,现在富了,他们不但自己吃 上了香油月饼,还特地叫人给我们捎来很多,还有桌上的水果,也是姥爷承包的果园里生长的。

7.关于中秋节资料 篇七

一、新闻资料的特点

新闻资料具有客观真实性、内容广泛、种类繁多、形式复杂等特点。

(一) 内容客观真实

新闻资料的内容具有真实性的这一特性是其他种类资料所不具有的。比如某些会议的会议资料中, 报表的内容是否具有真实性, 讲话内容是否符合具体实际情况, 无法得到准确的判断。新闻资料则有很大不同, 由于客观真实性是新闻资料的生命, 具有客观真实的显著特点。

(二) 内容广泛、分散

新闻是党和国家的特别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 它用以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贯彻落实的实际情况, 能够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呼声, 反映出全国各行各业在不同时期的革命和建设以及精神面貌, 因此形成的新闻资料在日后的工作运用和社会工作中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三) 种类繁多, 形式复杂

新闻资料物质的载体各式各样, 同时它也是在不断进行自我演变、自我发展。就目前形态来看, 新闻资料是借助纸张、磁带、胶片与光盘等方式作为基本制作材料, 借助手写、印制、晒制以及摄录作为主要的记录方法, 借助文字、图表、声音与影像等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二、新闻资料管理的实践方法

(一) 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更新思想观念

想要改进与做好新闻单位资料管理工作, 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新闻单位尤其是新闻资料的各主管部门, 都必须学会从思想层面上深刻领会新闻资料工作的本质内涵, 要切实转变以往资料管理工作中重事轻人、重物轻人以及重典型人物而轻普通人物的观念与认识, 要重视涉及人的全部资料价值所在, 要逐渐地建立覆盖新闻人物与本单位所有职工群众资料资源的体系;要切实转变传统资料管理工作中只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老做法, 努力学会从利用者的这一视角来全面考虑问题, 使得新形势下对于新闻资料的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做到主动、方便、快捷、有效, 切实服务好本单位所有职工, 服务好各类新闻人物, 服务好社会实际民生, 服务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 健全制度, 加强管理

新闻单位要切实建立与完善落实各类新闻资料的归档、整理与借阅等各种规章制度, 依照《资料法》和国家与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资料管理工作的详细规定要求, 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 使得新闻资料的管理工作逐渐能够走向法制化与制度化的轨道, 从而确保资料具有完整性与安全性。

(三) 及时做好归档收集工作

新闻资料的管理人员要依照具体的归档范围, 定期定时切实做好各类新闻资料的分类归档工作。新闻单位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闻报道, 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分类、收集、归档, 避免资料出现遗漏与损坏。归档工作由于涉及很多部门,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归档工作, 及时归还上送。

(四) 新闻资料的科学管理

资料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把所收集到的各类新闻资料材料及时有效地进行科学的整理:一般的文字稿件可以按刊登、刊播时间, 节目以及栏目或者事件等进行分类整理, 要分别装订成册;整理好的资料应该按照年度与类别有序地进行固定存放。新闻资料当中除了文字资料之外, 还有很多录音带、录像带与图片等资料, 保护管理一定要按照它的实际特点来进行科学的管理员, 从而保证新闻资料的实际质量。

新闻单位资料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当地在宣传工作活动中的历史, 反映各新闻单位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也反映全国各行各业不同时期建设的面貌, 是进行工作查考和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因此, 做好新闻单位资料管理工作是新闻单位的重要任务, 新闻单位一定要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予以高度重视。

摘要:新闻类资料是国家资料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对于有保存价值的文字稿、录音带、录像带、图片以及新闻影片的具体收集、整理、登记入册、保管、鉴定等一系列工作, 保证它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是各大新闻单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介绍新闻单位资料特点, 详细分析了有关新闻资料管理的实践方法, 以期能够为新闻单位的资料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单位,资料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詹灵仙, 周赟.现代资料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8.

8.关于中秋节资料 篇八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生 资料管理

高校图书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快捷的知识信息传递,对于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良好的资料基础,同时也扩充学校图书馆藏书量以及非书藏书量。如何才能合理运用这一学校的有限资源,以避免浪费,是当前学校形成代表自身形象的馆藏特点,从而提高学校图书馆的美誉度,增强知名度,不断良性循环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源来源。学生可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不同种类的自身需要的书籍和资料,便于学习研究工作的开展。另外,各个高校图书馆根据自己所在学校学生的专业,根据学生使用资料的特点,收集一些资源不多的资料或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去买的资料,比如不出版的刊物、统计年鉴或者报告等等。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免费开放资源,它的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高校图书馆资料作为高校的一种开放性资源,服务于广大的学生和老师。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收藏的重地,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尤其是面对学生的资料,更应该加强图书借阅人、学号、班级等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防一部分图书因为管理的缺失而丢失。因此,怎样才能既能满足学生借阅的需求,又能保证高校图书馆资料的集中性,是现在高校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挑战,也应是图书馆人员需要更加重视的地方,但是从现在的图书馆对于学生资料管理的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如何解决也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瓶颈。

一、高校图书馆面对学生的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一向以来就重视资料的收藏,往往忽略了学生需要使用某一部分书籍,从而造成了图书馆某部分资料的资源浪费,图书资料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笔者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可以思考。

1.非书资料管理的缺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已经从原本的纸质书籍逐渐向多媒体转变,尤其是一些向学生开放的依托多媒体建立的声像、光盘等,都为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增添了难度。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高校为了响应国家对教育改革,构建了现代网络远程教育体系,让不在学校内的学生也可以接受到学习的机会。同时,学校向外界购买的图书资料数据库也对学生开放,因此,高等院校重视这些非书资料的管理。

根据1985年我国颁布的《非书资料著录规则》来要求高校图书馆非书资料的管理其实是有缺陷的,规则对于著录款目内容等具体的管理措施并没有涉及。从一些图书馆对非书资料的管理,从网上或者是录像带资料中选取的信息源并不是很适合管理检索。另外,高校图书馆的款目内容没有进行严格的分类,每一个图书馆的相似著录款目内容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会影响到对非书资料的管理。

2.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

高校对图书管理员和学生的档案资料往往会存在着缺陷,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化的流程。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因素的夹杂,对管理团队的建设没有起到一个领导作用,导致一部分人员的岗位职责不清,资料管理人员流动性强。学生在借阅资料后,没有一个提醒系统告诫学生在某一刻应该还书。导致资料管理缺乏一定的盲目性,加上一些管理员本身专业素质欠缺,对该如何收回资料、如何使用管理系统、如何确保资料不遗失都不是很熟悉,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迟迟没有归还所借的资料。高校图书馆也没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管理员和学生进行约束,有些学校仅仅采用罚钱的机制来收回资料,这也往往导致了一部分市面上已经不多的资料的流失。同时,管理员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也导致了一部分资料无法收回。

3.管理人员和学生素质不高

无论是图书馆管理人员还是学生都认为资料管理只是对书进行一个简单的归整,有学生来借了就借出去,还了就放回原处,对工作人员业务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学校也没有重视对资料管理人员的培养,甚至一部分资料管理人员都不懂怎么样才能合理应用资料管理系统。资料管理人员对资料的处理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学生也会对借阅和归还不屑一顾,认为资料随时还都可以,甚至一部分学生把资料丢在一旁,到了要归还的日期也没有进行归还。高校图书馆管理采用是现代化管理方式,运用数据库对资料进行归档,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理论、操作、计算机使用要求都比较高。管理人员应学习更多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做好这份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以更好地适应图书馆资料管理技术的发展,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二、深化高校图书馆对学生资料管理的对策

1.建立非书数据库,便于检索

现代化程度不断进步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不仅仅只有纸质资料供学生借阅,更多的还是非书资料,如何才能使得非书数据库既然便于管理又能便于学生的检索,就应该建立一个非书数据库。从现有的高校图书馆数据库检索来看,一部分学校甚至还没有完整的体系来支撑,因此,非书数据库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非书数据库我们应建立检索系统,以题名目录为主要检索点,方便读者利用[1]。学生只要进入系统进行检索就可以知道在图书馆的哪一个藏馆,从而学生能够快速地借阅这一非书资料,以免造成时间上和资源上的浪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搜索。再者,学校应该加大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力度,使得资料共享,学校资料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学习资料,从而扩大信息拥有量。

2.增强管理意识,建立管理制度

面向学生的资料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管理工作。学校领导也应该对把图书管理作为学校的日常工作重要部分,转变图书馆资料管理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图书馆资料的重要性,同時把资料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管理项目,建立以图书馆相关领导为主要管理领导团队,学生也可以成为资料收集员,使得全校的资料管理形成一个良好的系统,这样就能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明确。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根据各个不同专业学生对资料的需要,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比如最近的报告、国家或者各个地方的统计年鉴、以及关于某个具体专业的规定等等资料。另外,还可以发动学生成为信息收集员,对定期给学生信息远培训,从了解图书馆概况,明确图书信息源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和工作方式,教育学生信息员要发扬奉献精神,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在学生中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宣传[2]。另外,高校图书馆根据自身学校重要专业,有意识地对某些重要资料进行整理,以便学生在收集资料时尽快尽全面的检索到。学校还应该尽可能的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对非书、纸质等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在管理的同时,还应该知道资料的利用率是否高。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资料进行管理,以免到时出现不一样的麻烦。

3.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实现与学生的双向交流

检索数据库以及借阅数据库的建立要求管理人员有着更加多的知识技能,从而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技术。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当前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料管理的重点,对于学生学习的服务更好的打下基础。学校应该鼓励管理人员加强各种各样的知识的学习,打开自身的知识面,能够了解到资料具体内容到底是做什么用,在分类归类时也就更加准确,同时学校召开各种讲座、研究会议、专题报告等,或者聘请相关专家对图书馆资料管理进行指导,更加全面了解学生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熟悉材料的鉴别、分类、装订等整理方法,完整、准确、系统地分类管理档案[3]。鼓励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图书馆资料管理的评比工作,对管理出色的管理人员进行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奖励,促进管理工作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学生要查找某一项资料时,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就能准确掌握学生的需求,减少学生大量查找的麻烦,实现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从学生的表述中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大致需要的资料,在下一次的收集中把这一类资料收集进来,既能丰富高校图书馆的资料,又能满足学生需求。

参考文献:

[1] 秦凤梅.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非书资料管理,甘肃科技,2006(10):225-257

[2] 蔺晓霞,姜珍.浅议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信息员制度.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6):199-200

9.中秋节黑板报内容资料 篇九

中秋节黑板报



中秋节快乐作文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还有奶奶一起吃团圆饭。团圆饭里的东西可多了,不信你看,有螃蟹、虾、红烧鹅,最引人注目的那就是月饼了,月饼的馅可多了。有 草莓的、香芋的、还有牛肉的,真是种类繁多,月饼有形状也有许多,有三角形、圆形、方形,真是五花八门,但是都非常好吃!

吃完了月饼,爸爸、妈妈带着我去龙川广场赏月。站在广场中央,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中,酒下一片银光,让我想起了《静夜思》这首诗,爸爸说:“还有许多描写月亮的诗呢!比如说《月下独酌》、《望月怀远》。”“快点过来吧,可以放孔明灯了。”妈妈拿着孔明灯招手叫我们过去。我和爸爸连忙跑过去,天空中星星点点地孔明灯,好像一闪一闪的小星星眨着眼睛,“快点,快点。”我焦急的 催促着爸爸,爸爸点好了孔明灯,不一会儿我们的孔明灯就徐徐上升,向夜空中飞去。“为什么要放孔明灯啊?”我好奇地问“这也是中秋节的习俗啊,是人们为了祈祷将来能免除灾难的仪式。”哦,中秋节的风俗可真多哪!

中秋节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啊!

2050年的中秋节想象作文

朦胧间,我们一家置身于一个新颖别致、风景优美、鸟语花香的地方。我定眼一看,原来这里就是地球与月球之间的那个空中卫星站。“哦,这个地球空间站真是漂亮,我们终于搬到‘空间之家’了!”妈妈兴奋地说。“咱们地球科技发达,终于可以解决人口多的问题了!”爸爸在一旁喜笑颜开地说。我也在一旁欢呼着,一看电子手表,哟,我们来到了2050年,真巧,今天还是中秋节呢!

空间站采用了最先进的核心引力、高分子材料、新型生物材料和航空光电工程等高科技技术精密合成。在这里感受不到任何失重、呼机困难等现象,反而感觉非常舒适。这里城市建造吸纳了地球村多种元素,同时非常新颖现代及环保。走在“星际步行街”,只见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游人如织,大家都喜气洋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银河大酒店”和“嫦娥饭店”顾客更是比以往多,大多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在这象征着团圆的中秋节,吃团圆饭的环节可是必不可少。

中秋节,当然最重要的习俗是吃月饼啦。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星空商场”,只见柜台上,一盒盒月饼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那边,是散装月饼,我们拿起一个月饼一看,咦,名字怎么叫“火星月饼”呢?我们疑惑不解的望着售货员,售货员笑着说:呵呵,你们不知道吧,现在科学技术已登峰造极,我们专门从火星、水星、木星、土星和金星等星球采来了一些可以食用的植物原料,研制成了新型的月饼,绝对天然,绝对环保,绝对健康。来,请你们尝尝吧!”我迫不及待挑了一小块一尝,哇,感觉很柔滑,很细腻,不禁拍手叫好,一口气买了许多。

回到家里,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俗话说,月是故乡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不禁想起在地球上的外婆了。我兴奋地打开立体电视,找到遥控器上的“可视电话”键,一按,输入电话号码,“滴一”“滴一”,这时,外婆和蔼亲切的面容便展示在了屏幕上,因为有8D效果,屏幕中的外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真神奇,好像她本来就在家里一样!我们吃着月饼,和外婆聊聊家常,说说笑笑,无比快乐,那头的外婆也咧开嘴开心地笑着,好像年轻了好几岁。蓦地,一抹月光款款的,悄无声息的溜了进来,出现在客厅的茶几上,顿时,整个房间都明亮了起来。我抬头仰望,今夜的月儿特别明亮,又大又圆,哟,那估计是空间站离月球近的缘故吧。

“甘卜丹,起床了!”“我还要吃火星月饼!”“什么?火星月饼?今天是中秋节,肯定会有你喜欢的月饼,但是没有你说的什么火星月饼!”我猛然醒来,原来一切都是个梦!我望着妈妈不解的表情,又想想我做的梦,不禁傻笑起来。

10.教师节、中秋节黑板报资料 篇十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中秋节的习俗有以下几种:

(一)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是特别的皎洁与圆满,具有象征团圆的意义。古代就有许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吴刚伐木,现代人是欣赏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饼:

吃月饼的习俗有文字记载是始于明代,传说把节庆的食品神奇化,并赋予爱国的意义。

中秋应景的是“月饼”,与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月饼是庆团圆或是纪念反抗异族的统治。

(三)团圆:

大家吃月饼、赏月、酬谢土地公等习俗,都在祈求人生圆满光辉,家庭团圆幸福,社区平安,表现出月圆人亦圆的理想。

 中秋诗词欣赏

1.嫦娥

(李商隐 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月下独酌

(李白

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即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中秋月(苏轼

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中秋笑话摘点

1、字母过中秋节。O:我长得最像月饼。C:我也是月饼,被人咬了一口。D:我也是月饼,被人切了一刀。Q:我也是月饼,嗯……露了点儿馅。

2、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不知饼中陷,居然比蜜甜!

一、中国的教师节的来历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而从此以来,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二、世界教师节 10月5日

为纪念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颁《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

二、有关教师的名言

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捷克]夸美纽斯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德国]黑格尔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前苏联]捷尔任斯基

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法国]卢梭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美国]海明威

11.关于中秋节资料 篇十一

关键词: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分配;交换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095—02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从整个生产过程的角度看,“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者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表现为生产劳动。”[1]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资料实质上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会生产中,人们总是借助于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生产资料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成为特定生产关系的物质承担者。

“生产者相互发生的这些社会关系,他们借以互相交换其活动和参与全部生产活动的条件,当然依照生产资料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2] 这说明在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具有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而所谓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具体地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使用等诸方面的经济关系。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不同,因而生产资料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也就是劳动者与客观生产条件发生能动和现实的关系即进行直接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中,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做了这样的论述:“不论生产的社会的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在当前考察的场合,自由工人和他的生产资料分离,是既定的出发点,并且我们已经看到,二者在资本家手中是怎样和在什么条件下结合起来的——就是作为他的资本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因此,形成商品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这样结合起来一同进入的实际过程,即生产过程,本身就成为资本的一种职能,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3]

从表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实质上它是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经济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同时,生产资料所有制又总是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得以实现的,这些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着反作用。对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和交换的决定作用,我认为,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决定了生产的性质,又由于生产决定分配和交换,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和交换具有决定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地位以及它对分配和交换的决定作用,在马克思的许多著作中都有体现,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资本论》这两部著作中。恩格斯也对这一命题做了很多的论述,例如《反杜林论》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资本论》这部全面研究资本的生产、流通过程,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科学分析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著作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和交换的决定作用得到了完整地体现。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和交换的决定作用

分配是指对于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分配,具体又分为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消费资料的分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分析“生产和分配”时指出,分配首先是生产资料的分配,“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个人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这是同一关系的进一步规定。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是这种分配的结果……有了这种本来构成生产的一个要素的分配,产品的分配自然也就确定了。” [4] 这种意义上的分配其实本身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这种分配关系“是在生产关系本身范围内,落到同直接生产者相对立的、生产关系赋予生产条件本身及其代表以特有的社会性质。它们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 [5] 其次是以生产要素分配为基础的产品或生产要素收益的分配,“人们用这种分配关系来表示对产品归个人消费的部分的各种要求权” [6]。这两种形式都是由生产决定的, 分配本质上是生产的分配。社会产品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资本主义生产出现以前,生产者以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和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产品归生产者自己占有。马克思对以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是这样论述的:“劳动资料——土地、农具、作坊、手工业工具——都是个人的劳动资料,只供个人使用……正因为如此,它们也照例是属于生产者自己的……。”“個体生产者通常都用自己所有的、往往是自己生产的原料,用自己的劳动资料,用自己或家属的手工劳动来制造产品。这样的产品根本用不着他去占有,它自然是属于他的。因此,产品的所有权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 [7]

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当然就占有产品并把它们变为商品……社会的产品被个别资本家所占有……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工人注定要终身从事雇佣劳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对立。” [8] “这些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 [9]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和生产者的结合是通过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资本家购买丧失了生产资料的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方式实现的。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从而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生产条件的这种一定的社会形式为前提……不断地再生产出产品在其中生产出来的那种生产关系,因而也不断地再生产出相应的分配关系。” [10]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具体体现在它决定了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平等地位;决定了生产资料是为劳动者共同利益服务的手段,为劳动者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条件;决定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方面的新型关系,使劳动成果按照有利于劳动者利益的原则进行分配;为全社会自觉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起来后,才有社会主义生产,才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后,“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的有用性质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直接成为社会劳动。” [11] “……劳动是按照习惯和需要来分配的,产品只要是供消费的……直接的社会生产以及直接的分配排除一切商品交换……。” [12]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将逐渐成长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生产关系。

交换是人们互相交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在存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它通常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分析“交换和流通”时所阐述的,“(1)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许本身已经是历史的结果,也就没有交换;(2)私人交换以私人生产为前提;(3)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 [13] 交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联结生产及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和消费的桥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交换的性质、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性质、发展水平和结构决定的。而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决定了交换的关系和方式,这种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系,正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使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的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完全由生产者自己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支配。这就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性,是私人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要让社会得到承认,也就是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性质决定了必须通过交换商品来满足商品生产者各自的需要。但是“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找寻它的监护人,商品占有者……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約形式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权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14]

参考文献:

[1][3][4][5][6][9][10][13][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58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12.关于中秋节资料 篇十二

要注重明确服务对象及工作内容

系资料室与校图书馆虽然工作性质相同, 但服务对象却不完全一样。图书馆面对全校教职工、学生, 服务面广, 层次悬殊, 学科广泛;系资料室主要面对本系教师、研究生、进修生和毕业班学生, 他们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学术水平, 对文献资料内容的要求上专业性较强。系资料室应根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科研课题的需要, 采取教学科研图书重点收藏、有关图书适当收藏、无关图书不予收藏的原则, 保留种数, 减少复本。由于某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往往在专业期刊或学术会议文献上公开发表, 因而资料室还应加强期刊订购, 尤其是非正式期刊的订购, 以保证教学科研不受损失。系资料员除了完成书刊资料的保管、流通和阅览工作外, 另一项主要工作是整理专业资料, 搞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是原始文献, 如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资料等。二、三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加工整理的产物, 它具有信息包容量大、覆盖面广、有较高参考价值、有一定深度、理论性强的特点。主要有专题目录、专主题索引、文摘等。二次和三次文献对教学科研起先导作用, 有利于资料的查全和查准, 可以节约教师与科研人员的时间。在制订科研、教改规划时, 有关人员要先查阅二次或三次文献, 了解相关专业领域过去及现在的水平, 预测发展趋势, 避免重复劳动。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即: (1) 确定专题要结合教学、科研的需要, 经常和有关教师商讨、研究, 根据他们的需要来设立专题, 这样才有针对性。 (2) 为了保证归类正确和收录的文章有一定水平, 应尽量查找原始文献。 (3) 收编的论文、译文、资料等篇目应包括不同学术观点的作品, 以利于开拓学术探讨的视野, 防止以偏概全。 (4) 索引编排要科学, 如按时间的排列、按事情发展的逻辑性排列等。 (5) 编辑专题索引所需要的资料力求全面、准确, 在浩瀚的资料中去杂取精。当前, 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 系资料室已进入人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时代。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 提高系资料室自动化程度。利用网络资源和自身资源优势, 与教研室合作建立专业资料库。结合主干课中的基础知识, 补充新知识,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强调知识广度的同时, 加强理论与经验资料的收集, 要重视知识的深度及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构建理论资料库、实践经验与方法等方面的资料库、案例资料库等,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尽管我国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十分迅速, 但系资料室工作的网络化还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尽管信息类图书会上网、工具类图书会进光盘, 但知识类图书仍会保持纸质印刷形式。基于此, 系资料室要紧跟校图书馆系统的发展, 充分利用校园网, 尽早建立资料室的信息系统、电子阅览系统。

要注重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经费紧张, 各系资料室不可能把全国所有有关的报刊、图书订购全, 所保存的资料是有限的。为了能充分利用其他单位的资料, 系资料室应加强横向联系。首先是各系资料室之间要加强联系, 彼此了解所藏的文献资料情况。其次是加强与其他院校有关专业资料室的交往, 建立密切的资料交换关系, 相互交换本单位编印的期刊和资料, 定期开展学术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和重要信息。对涉及专题多、收编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的专题资料, 可由各相关资料室或不同院校相关资料室联合搞, 进行双边或多边协作, 共同编写。再次, 系资料室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加强文献资源的应用环节, 加速专业资料库的建设, 发展自身的资源建设, 促进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向整体化方向发展。最后, 为了体现藏书是为了使用这一目的, 应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除保证本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的需求外, 对其他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也应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 向他们提供方便;对外单位人员也应根据不同层次用户的要求, 恰当处理, 尽量满足。

要注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资料员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社会科学领域思想活跃, 资料员要随时掌握新技术, 广览和探讨各种理论观点, 拓宽知识面, 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资料员作为资料室工作的主体, 要求其知识素养不仅限于保管、分编或检索, 而应在系统内容上要宏观地了解本室的信息分布, 在学科内容上微观地理解各类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 这就要求资料员除了完成管理、整编和采购等业务工作外, 还要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要加强外语、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学习。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一个合格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双重学位———图书馆学专业学位和所服务的学科学位或计算机专业学位等。根据我国国情, 目前虽然还不可能达到这一点, 但这是个努力方向。要切实加强资料员的继续教育, 制订出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培训计划。资料员必须有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 尽量抽出一定时间参加有关学习班、专业讲座、业务培训, 有条件的可以脱产进修, 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每年自定题目, 写一些专题报告或学术论文, 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吕志文.试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J].现代情报, 2001. (8) .

[2]张原.加强高校系资料室建设的几点看法[J].北科技图苑, 2002. (3) .

[3]戴碧露.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初探[J].教育与教学, 2004. (3) .

上一篇:16岁生日简短祝福语下一篇:漫画老师500字优秀作文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