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共9篇)
1.独立学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篇一
浅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人力资源管理11级蒲若如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教育业界的一个新生事物,发展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独立院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本文希望对独立院校的文化建设做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自从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稳步进行着,中国开放国门后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本土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开始了新的探索与思考.在当今世界文化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还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而代表着一国文化素质的关键一点就是所在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而受教育程度在现代社会中的高低判定已不是数十年前的高中毕业就可以直接就业那么简单了,现今的世界已经呈现给世人一种知识爆炸的发展状态,作为国家前沿高等教育的大学已经慢慢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中,大学的数量对于中国的国民高等教育需求仍然是极其紧缺的,出现了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的情况,中国的高学历人才市场也是供不应求,当国家的发展建设与对外交流对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时,民办高校开始出现在国人的视野当中,为许多,自此开始,一批批地民办高校开始脱颖而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文化产业从此逐步开始探索着发展。
一、认识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的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8年2月2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十六号令》又有了新的定义,将其定义为“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且其第三至第五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独立学院及其举办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独立学院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国家保障独立学院及其举办者的合法权益。独立学院依法享有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励与扶持政策。”明确了独立学院建立和发展的要求与管理办法。关于独立学院法律界定和规定的变动说明独立学院的确是新型式
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次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有
效途径。是应中国现代化发展对人才需求产生的合理教育实体与模式。独立学院
办学经费不由政府做财政性投入,按民办机制运营。从高等学院办学体制改革与
创新的角度看,新型的独立学院与传统的政府办学模式相比,它即是依托名校,又借助社会企业等社会社会办学力量,引入民营机制,是一种实施全新管理模式
和运行机制的新型二级学院。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新兴的高等教育力量,数量上已经初具规模。截至二零零
六年五月,全国共有二十五个省市举办的独立学院共313所,在校学生五十余万
人,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群体,但是社会中任然存在一些人对独立学院是
“三流本科”的偏见,甚至一些高中毕业的学生宁可复读也不上独立学院。这说
明独立学院在文化的构建和影响在整体上仍较为薄弱,在社会中没有一个让大众
信服的名号。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创新对于中国现有的独立学院成了一个极大的发
展壮大的契机和挑战。
二、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
文化,在广义上讲就是作为群体的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凝结,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包括精神、行为、制度和物质几个方面;
狭义上讲就是精神生长的能力和精神产品的生产。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国家的发展
中展现初越来越巨大的力量,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为美
国的高端技术发展与社会管理输送了大量人才,同时也为美国吸引了国际上的大
量人才前往学校,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且拓展出了极大的发展领域。
所以大学文化的影响力可以展示出以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环境中,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积极向上、健康
有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
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包括大学校园的整体
布局、学科建设、卫生状况、人际关系、精神风貌、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学识
智能、行为方式、语言风格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大学校园文化的建立和形成,必
须有相应的制度和众多的社团组织来保证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在江服校园,学
生社团是彰显青春活力和人本关怀的集合体,是大学校园文化最积极的创造者,始终为大学校园文化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增光添彩。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之贴近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培养目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校园文化具
有无限生命力,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也是校园文
化的魅力所在。由此可以总结出吓偶按文化对了独立学院的意义,加强独立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具有时代特色和学院特性的先进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在中
国教育市场上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和价值并加强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三.独立学院面临的挑战
造成社会公众对独立学院的劣质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独立学院一般来
说学风比普通本科差很多,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因为学风建设是教育工作的重
要内容。学风的好坏现已成为社会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流的学
风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独立学院学风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意识淡薄
这一学风问题在独立学院的学生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据统计,46.2%的学生认为
自己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7.3%的学生认为学习只是在完成作为一名学生的责
任,根本处于“无目的”状态,对为什么而学和怎样学习都一脸茫然,完全机械
地应付,以图“过关”。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
(三)缺乏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急待提高
而要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优良的教学质量促进学风建设
(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
育是加强学风建设的保障。
(三)加强师德建设与辅导员队伍建设,以高素质的教辅队伍促进学风建设
(四)大力加强建设校园文化,以良好的育人环境增进学风建设。
四.独立学院面临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挑战
(一)文化底子相对薄弱
文化底蕴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重要标志,它是前人在认识和实践中逐步
积累的精神财富,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深厚的文化基础有利于大学的良性发
展。但是,独立学院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很多学院是由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改
建的,有的学院甚至是完全新建的,由于缺乏厚重的文化底子,独立学院就更需
要在办学实践中加强文化建设。
(二)文化体系相对不完整
完整的校园文化是一个体系,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由于独立学院
多处于建设的初始状态,因此制度及精神层面的建设往往滞后于物质层面的建设。这就带来许多问题,如:校园文化体系内部,由于核心价值观念尚未形成,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争夺激烈;专业设置因过分强调以社会和市场需要为导向,往往不能兼顾学科门类的多样化,导致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不对称性等。
(三)文化功能相对不健全
“校园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准以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能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产生激励、诱导和规范的作用。”概括起来,校园文化大致有教育导向功能、渗透熏陶功能、管理和规范功能、筛选和激励功能以及传播和辐射功能。但是,独立学院自身文化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自身文化功能的不健全,如:学生难以获得城市和其他高校特别是著名高校的高密度信息量和先进文化思潮的有效感化。相反,由于缺乏文化反思能力,一些不良信息会以自我复制的形式在校园内迅速传播,对校风建设发生不良影响。又如:现在国家明文规定,独立学院毕业的学生不再颁发申请学校的毕业证明,这导致部分学生的归属感不强,专业思想不稳定,失落感明显,对校园文化管理、规范功能的发挥带来消极影响。
五.独立学院文化建设的目标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确立独立学院的文化主体地位。这要求独立学院辨清它与作为申请者的“母体”的文化关系。独立学院往往是以“母体”为依据申请下来的,在管理上还要受母体的限制,在名称上也往往有“某某大学某某学院”的称呼。但在办学定位上,国家明文规定“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的短线专业”,这就必然要求独立学院在专业上与“母体”互补,不能承袭母体的衣钵,相反,要求独立学院走特色办学之路,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文化上应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
同时,独立学院与母体的关系还不同于一般高校与其所建的新校区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合并高校之间的各老校区关系,大学新校区可以通过文化移植的方式完成文化构建,合并的大学可以通过文化融合来形成新的校园文化体系。独立学院不能走这样的路:因为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以及不同大学的合并往往是基于原有大学的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但独立学院在形成之后就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尤其是在独立发展方面无固定模式可以借鉴,这种独立性要求独立学院确立自己的文化主体地位。
六.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校园文化一般有两个方面,即物质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做到互相衔接、共同促进。
(一)物质文化的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实质上就是学校文化的物化形态,比如校园的环境布局、建筑物的造型装饰、教学设施的配置管理、树木花草的种植培育、教室宿舍内部的陈设布置、师生员工的服饰仪表等等。”独立学院的物质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要体现学校主体价值取向。
2.要加强整体规划
(二)精神文化的建设
精神文化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一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校园文化的根本标志,它主要指校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价值观,包括学校理念、价值观、成才观、治学观等,往往通过校训、校风、学风等表现出来。精神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也由于它相对于其他两种层次的文化显得更加不好把握。
参考文献
[1]李书琴.《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性与策略》
[2]2008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令》第一章
[3]太湖学院《论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
[4]陈华云.《浅析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
[5]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
2.独立学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篇二
一、立德树人融入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国家对高校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 为扩大高等教育资源, 国家鼓励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 举办独立的学院,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 全国25个省市举办独立学院就达300多所, 独立学院的学生数量占到了高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其快速发展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独立学院校园建设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 是独立学院提升其文化意蕴的需要
随着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而连续多年应届高考生的人数的持续减少, 独立学院的生源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 独立学院间的生源竞争也更加的激烈, 如何提升独立学院的文化意蕴和竞争优势, 成为各个独立学院关注的重点。
独立学院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楼堂馆所和高精尖的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 更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能展现自身办学理念、精神信念、学术风范、文化底蕴等软件设施, 而软件设施中最重要的就是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因此, 独立学院将立德树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可以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实现自身文化意蕴的提升。
(二) 是独立学院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德育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根本, 哲学家海尔巴脱曾说过, 道德一词足以说明教育的全部目的。哲学家洛克也说过, 教育的目的最有价值的、最难的一部分是德行。这足以看出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就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协调学生的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 使德育工作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能满足学生的个人愿望, 从而实现和谐德育的目标。另外, 和谐德育也应该采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很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有利于创造健康、向上、高雅的校园环境, 更有利于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 是独立学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需要
2007年10月16日,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 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强调说, 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问题, 导致学生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高考科目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类课程的学习, 进入大学后, 这些学生又因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致使其人文知识匮乏。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一) 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 西方的腐朽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向中国渗透, 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正在从一元化日益走向多元化。金钱主义、权钱至上、权钱交易、官本位思想成了一部分人的主流价值观。大学是海纳百川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 也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中不断前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多元文化影响越来越大, 甚至会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由多元文化所滋养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趋势亟待去研究。
(二) 网络媒体的作用越发突出
如今社会, 网络媒体作为即广播媒体、纸质媒体、电视媒体后的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方式, 也是目前大学生应用最广泛的媒体。网络媒体除了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极强的互动性、运营成本低廉等正面作用外, 其也存在信息不尽准确、随意发泄不满情绪等负面影响。网络媒体平台使大量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导致他们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时间减少, 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参与文化体验的机会, 弱化了学生明辨别是非的能力, 容易受其迷惑而盲目信从。在情感和内心世界高度依附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极容易产生情感上的焦虑和孤独。这种由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发展趋势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 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
大学社会功能的体现在于做到“培养人才、钻研学术、沟通精神、教化社会”, 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 是培养区域人才的主阵地, 培养的是既有一定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面向经济社会, 融入市场, 紧扣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需求, 从工程实践、岗位实务出发, 加强实践教学, 将教学拓展到教室之外, 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运用理论和技术解决问题并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独立学院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生广泛联系, 互相促进, 互惠共赢。因此, 独立学院要努力营造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氛围, 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一) 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努力将德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因子, 以其独特的精神特质和文化魅力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旗帜,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科学发展观的性质和方向, 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校园和提升高等教育内涵的需要, 又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和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强有力保障。因此,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不动摇,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才能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意识和娱乐活动, 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浓厚的学术氛围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独立学院有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竞争中才有优越性。尤其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学风、教风、工作作风的“三风”建设。通过教师的学术精神与学术思想去影响并带动学生, 真正承担起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的重任。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 提高青年学生普及率及满意度, 从而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四) 加强校企合作, 构建校园内外多元文化连接的桥梁, 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独立学院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要求独立学院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校企合作, 构建独立学院校园内外多元文化连接的桥梁, 形成明显企业特征的校园文化。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从物质、精神、活动等不同层面来帮助学生, 让学生形成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健康的职业心态, 坚定的职业意识与信仰, 了解行业质量标准和先进的企业理念, 对职业技术形成正确的态度倾向、价值判断和行为反映。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决定着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因此,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倡导时代文化主旋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为我国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分支, 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从独立学院走出的学生的道德素养、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对我国社会和全民的素质有着重要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 明确了“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文章将指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将立德树人融入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于淼.立德树人视角下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
[2]王玉荣.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0 (30) .
[3]张静.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3.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构建浅析 篇三
关键字:校园文化;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
独立学院雏形是普通本科院校利用自身优势教学资源,引进社会资金,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在建校之初多依托母体(举办高校),教育部26号令明确要求独立学院与母体分离,因此,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面临如何横向切入、纵向深入以及更好辅助学院发展的问题。
一、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反映着师生在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精神状态上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凝聚和塑造学校团体的精神力量。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属可视的表层的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实现途径。校园精神文化是内隐文化,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人生态度、教风学风等。
二、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缺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导致校园文化底蕴不足。同时独立学院随着母体分离,学生数量增加,办学规模扩大的需要,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2、照搬母体,缺乏特色和准确定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主线。独立学院更多是母体的缩小版,从学科设置、管理模式、校园建设等方面几乎毫无变化的借鉴母体学校,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准确的定位。同时,独立学院的学术、课外活动等也多数借鉴母体学校的形式,对自身特色发展认识不到位,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主线。
3、师生认同感不强,爱校荣校意识薄弱,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支持。首先独立学院在办学层次上属于三本、非重点院校,这导致在校师生在心理上的失落。其次独立学院处于发展期,各项制度、基础设施、校园环境、人文关怀、课余活动等方面不完善,也使得师生对学院有所抱怨。第三,独立学院多数教师把自己摆在一个打工者的位置上,缺少主人翁意识,缺乏对独立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更不去关心独立学院的建设,很难形成独立学院自主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受制于母体及政府的“指导”,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自主性和活力。尽管教育部26号令明确了独立学院的性质,强调了“独”的特性,但现实中母体对独立学院办学过多的“指导”,让独立学院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因办学盈余合理回报的收取,使政府在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的监管和指导,都造成独立学院办学僵化,对学校外在硬件关注多,内涵文化重视不够。
三、独立学院精神文化构建途径
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校园精神文化对师生既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浸润作用,又有强烈的凝聚、激励作用,是塑造学校形象的关键。独立学院全体成员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学院精神文化建设的提升,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使广大师生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推动者、进而成为优秀校园精神文化的受益者。
2、准确定位,具有特色。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院办学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同时强调“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独立学校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开辟了新的天地,但是,独立学院从出生起就像一棵被移植的小树苗,要茁壮成长必须要自己汲取养分,找到适合生长的肥沃的土壤。因此,独立学院应该突破母体学校对自身建设发展的影响,大胆创新,准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奠定基调。
3、创新形式,力求实效。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情感的认同,是一种精神信念和力量。因此,独立学院应该结合学院及师生特点,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质量,坚定信念,并使之不断地提升。移通学院开辟的“文化移通”,开设的“名师讲堂”等为学院精神文化建设的提升开启先河。此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还可以通过校史报告,校史展览覆盖到课堂、通过文明寝室,你我共建覆盖到宿舍、通过文明用餐,节约环保覆盖到食堂、通过文明用语,遵守法纪覆盖到网络等。
4、人文关怀,增进感情。校园精神文化是和谐的文化,是以全体师生价值取向、情感认同为基础的,因此,独立学院在精神文化构建过程中更需注重人的培养,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改善师生关系、改善领导与员工关系,增进全院全员的感情,激发师生爱校、荣校意识,切实做到“以真情教育人,以真情感动人,以真情激发人”,在全院营造积极的价值认同体系。
5、自主办学,持久发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其坚不可摧的基础,不能因为利益的驱动、上层的干涉而左右摇摆,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能够坚持自由、自主的办学,坚持学术自由、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著名的耶鲁大学算是独立学院的鼻祖,其以自由的学术气息、深厚的文化氛围、庄严凝重的历史感赢得世界的认同,它的成功之处值得所有学校学习和思考。
四、结语
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的保障,更离不开全院师生以主人翁的精神赋予其深厚的内涵和影响力,只有共建校园精神文化,尊重和发展校园精神文化,才能以校园精神文化强大的内动力推动独立学院走的更远。
基金项目: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10SKS28),本文系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校应特别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23日第2版
【2】严学仕.《试谈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论文在线.2010年
4.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四
校园文化具有多种独特的正向功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想思政治教育和提高师生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思考,使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办学质量的的重要动力。
(一)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厚德博学、善思致用”的优良校风。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努力建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二)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
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比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四)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使校园的规划、景观、环境呈现一种和谐美。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积极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系处的评比活动,清除校园
5.浅谈如何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篇五
内容摘要: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培养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地。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青年人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青年人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作用问题对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和窗口,而校园文化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水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和窗口,而校园文化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水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那么怎样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呢?
一、校园文化目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
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大学校园文化更应具有以上的优点。那么优秀的校园文化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1.提升素质
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2.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 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营造积极向上 的文化氛围
3.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再次,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4.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院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从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学校常规管理的水平来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
(一)校园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多元文化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校园文化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不能作出及时的、恰当的应对,导致教师在更多的场合考虑的不是怎样有利于教学、怎样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是眼前利益和效果。因此,高校应找到一个契合点,既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交融下保持自身的特色,又能培育更适合大学生长远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部分高校对校园文化的重视不够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组织领导,缺乏整体设计和综合管理,普遍处于松散无序状态。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自觉地建设和正确导向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从高校内部抓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问题。高校要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工作,而这三个方面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任何一部分出问题都会对高校整体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模糊不清
各个高校的发展特色不尽相同,每个学校都会有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校园文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如果面面俱到或者放任自流都是不可取的。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对本校校园文化的定位不够清晰,没有鲜明地体现出要提倡什么,展示出学校特色文化,如诚信教育、责任意识培养等方面,因此高校内部要从整体考虑,达成统一的认识,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充分考虑到大学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保持自身发展特色。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二)加强领导,注重实效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纳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注意克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共青团、党组织、职代会、学生会及校园文化社团组织的作用,齐抓共管;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突出特色;要加强督导检查,定期考核评价,促进其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在能量是巨大的能动资源,所以,要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方方面面的代表组成,要确定以人为本的思想,学会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善于发挥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新精神。
(三)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
针对我们的校园绿化美化建设,我建议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要从我们学校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
(四)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德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不可能用一固定的模式、手段来完成,要使高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想在新时期有所作为,取得更大的、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6.独立学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篇六
彩云镇石洞完小黄小勇
【摘要】校园文化是文明形象的窗口,也是无声无息的思想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工作,它代表着一所学校的风格和历史,能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陶冶人的情操,规范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对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造精神氛围
校园文化从整体上来说就是指学校整体文化,它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全体师生的共同目标和所遵循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它是展示学校文明的一个窗口,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历史和风格,也是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对文化有更高的要求,加强持续的、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精神氛围具有特殊功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意义深远。那么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理所当然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营造者。在低碳经济的时代,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校精神氛围。我不断地在思考。
一、校园绿化、美化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学校里,大多数领导只重教学,只抓管理,轻视校园的园林建设,熟不知独具特色的校园绿化表现校园文化的内涵,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历史和风格。把校园绿化搞好,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专心念书,陶冶情操,顺应现在的创建绿色城市生活,倡导的低碳经济时代的主
题。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在更新,创建绿色学校也是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比如大面积种草,绿化草地,选择花卉、盆景,保护校园的花草树木等措施来绿化校园,改变校园的校容校貌。
二、加强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首先要抓住校园文化核心,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观念文化。此外还包括制定文化、器物文化。它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群体意识的形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1、校园文化的观念是校园文化的精髓
学校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它是学校精神的集中表现,是一个学校独有的群体意识。这种思想意识的形成,主要是学校内部的所有教师共同劳动中产生的一种情感、思想意识、共同的信念和兴趣的体现,也是教师们心理素质的综合。校园观念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它是情感意向型的意识,是学校师生的共同情感、志趣和理想;其二,它是评价型的意识,是学校全体师生关于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评价,这与全体师生对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需要有关;其三,它是实践型意识,是全体师生共同选择的行为、目标以及实现的方针和教育战略。校园观念文化集中表现了学校管理者及全体师生的主体能动性意识。因此,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抓住学校的观念文化,也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这个核心,它促进着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为。
2、学校的制度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价值观和思想品德的规范化。我们常说,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正确的,但除此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个“约之以规”。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教育的要求就会空乏无力。实践证明:严格的校纪可以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为了教育者先受教育,学校管理者必先抓“校风”“师德”及各种规章制度、公约守则、各种庆典集体组织的活动。这些制度文化对全体教职工在一定意义上有强制性和约束力,也有强大的号召性和感召力。它以文字、条约的形式出现在教职工面前,实际上就形成了人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检验标准,它对教职工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和正确习惯的养成起着导向作用。
3、学校器物文化是校园文化集思想与艺术为一体的物质表现形式,它也可以称为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无声无息的思想工作。学校有了优雅、健康、奋发向上的环境,各种器物的设置也是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比较直观而固定的文化。学校环境设计既要有整体的统筹,也要注重局部的精雕细刻。总之,每一处环境都要起到潜移默化熏陶作用。比如: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美术室透出温馨、和谐。名人名言、宣传画报、美术书法作品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学校还应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比如利用国庆下讲话、主题班会进行“诚信、爱校、环保”为主的教育。利用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劳动节组织学生开展纪念或庆祝活动,利用收看重
大新闻、看影视片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广大教职工和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不断提高。
4、学校文化艺术活动是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形成学校凝聚了的有效途径
学校文化艺术活动是校园文化中群众性最强的一部分,它的教育效果是人所共知的。教职工参与学校文化艺术活动是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其中师生和谐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师生关系和谐并不是无原则的放纵,一味的包办,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和谐,而是在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基础上,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和谐。在文化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调动学生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这些都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我们成年人经常回首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时,记忆犹新的往往是学校组织的一些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而正是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团结协作促进事业发展,也能培育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校园文化是无声无息的思想工作,因为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自学自愿地接受教育,这就是名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艺术力量,校园是社会的敏感区,社会文化的变动有时会涉及校园,在改革开放,低碳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都在影响着学生。教育工作者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需要依据教
育目的,精心组织和管理。绝不可放任自流,使广大教职工和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提,为建设和谐美好的校园,师生需要共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刑改萍,《教育理论研究荟萃》下卷3[A];刘燕“加强校园建设”P45;甘红梅“校园之美”P46。
7.独立学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篇七
独立学院是在20世纪末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它集母体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及社会民营机制于一体, 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建立的普通高校。但是, 由于其建校历史相对较短等原因, 校园文化建设遇到许多困难, 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改革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因此, 如何利用其办学优势, 充分传承母体高校的优良校园文化, 同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 培育出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 将是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 建校历史短,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历史积淀。
独立学院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办学实体, 至今多数有独立的校区。独立学院由于建校时间短, 无法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 缺乏母体高校的历史厚重感。另外, 独立学院在这十几年办学历程中, 将主要用于解决招生、就业、师资等方面的即时性问题, 以及接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与评估, 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 很难集中精力进行系统的思考、研究和规划, 其校园文化建设还处在浅层面水平, 未能深入探索。
(二) 主体有“缺陷”,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合力。
党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他们制约着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其一, 独立学院的党政领导多为母体高校委派, 他们的治校理念和管理模式深受母体高校的影响, 导致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模仿多于创新。其二, 独立学院师资主要来源于母体高校, 少部分为自主招聘教师和外聘教师。母体高校教师既承担母体高校教学科研任务, 又承担独立学院教学任务, 无论时间还是精力都很难兼顾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自主招聘和外聘教师, 与独立学院主要是中短期的聘用关系, 归属感不强。因而, 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三, 独立学院的生源多为富裕家庭的独生子女, 自制能力不强、学习习惯较差, 导致优良学风、校风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
(三) 目标定位不准,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战略思考。
在独立学院建校之初, 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准确的目标定位, 缺乏战略思考。在物质文化建设中, 追求规模大、科技新、景观奇, 很少考虑人文内涵;制度文化建设则照搬或模仿母体高校, 在实际符合程度或执行力方面缺乏论证;精神文化建设上形式多于内容, 多为“喊口号”, 少有实际行动。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文化的属性, 决定其在传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独立学院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后起之秀, 其文化建设要想实现快速发展, 更必须在传承与创新中摆脱困境, 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一)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传承。
在办学之初, 学院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多为母体高校委派, 师资则与母体高校共享, 使得独立学院对母体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具有了客观的可行性。
1. 选择性移植母体高校物质文化元素, 增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历史厚重感。
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的硬件设施条件、建筑的格调及自然景观设计等, 它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生活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独立学院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对母体高校的传承, 它不是简单“复制”, 而是有目的性地选择。比如, 标志性建筑、文化长廊、景观风格等能代表母体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元素, 它们既是母体高校校史的见证, 又是学校风格的体现, 将它们移植到独立学院, 既可以增强独立学院校园物质文化的历史厚重感, 又能为师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氛围。
2. 批判性继承母体高校制度文化, 完善独立学院制度文化体系。
制度文化是指维持校园活动正常进行的一系列规范和习惯文化, 包括校园文化活动中成文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规范和条例、各种学生行为准则和要求。[1]它对学校的整体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母体高校的制度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完善的, 它具有规范化、稳定性。而独立学院建校历史短, 制度文化在同类型高校中无借鉴之处, 因此选择传承母体高校制度文化是必然之路。在传承母体高校制度文化时, 应清醒地认识到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差异, 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人才培养目标批判性继承, 扬长避短, 从而使独立学院的制度文化彰显自身的特色。
3. 互动性吸收母体高校精神文化, 提升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于拥有崭新的物质环境、全新的人文环境的独立学院而言, 最缺乏的就是深度的精神文化。对母体高校精神文化的传承可以使母体高校的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使师生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 从而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具体来讲, 就是通过互动性交流, 吸收母体高校精神文化。对学生而言, 可以组织独立学院学生参与到母体高校的学术讲座、科技文艺活动、社团活动中来, 通过活动载体, 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母体高校精神文化的熏陶;对教师而言, 可以组织独立学院自聘教师参与到母体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环节中来, 通过听课、试教比武、学术交流、共组科研团队等方式, 让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母体高校精神文化的洗礼。
(二)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创新。
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自身发展规律, 决定了文化必须创新。而且, 独立学院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及生源与母体高校存在着差异, 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在对母体高校的校园文化传承时, 不是采取“拿来主义”, 全盘吸收, 而是要结合实际, 开拓创新, 只有不断进行校园文化的创新, 才能真正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和任务, 这样才能彰显自身的办学特色。
1. 校园文化创新的理论框架。
(1) 校园物质文化创新是基础。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 是凝固的精神文化。校园里的每一幢建筑、每一尊雕塑、每一处景观都会散发出人文气息, 影响着校园里的每个人。独立学院校园物质文化的创新是确立自己的文化主体地位。校园的环境布局、建筑的造型装饰、教学设施的配置管理、树木花草的种植培育、教室宿舍内部的陈设布置等, 应体现学校的主体价值取向。这个取向往往是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相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校园制度文化创新是保证。制度文化创新是进行校园文化创新的保证。改革管理机制是切入点, 这是校园文化创新的瓶颈。独立学院的体制、机制有别于母体高校, 应积极改革学校的管理机构, 优化学校的管理制度, 制定好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激励制度, 比如用人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干部培养选拔考核制度等。因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基础不同, 教学管理制度、校纪校规等制度的创新空间也很大。在制度文化建设上要充分激发师生的创新热情, 凝聚他们的聪明才智, 通过共同参与让制度文化彰显独立学院的个性特点, 并得到学校成员的广泛认同, 从而凝结为一种无需强制就能在师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
(3) 校园精神文化创新是核心。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是校园文化创新的核心,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校园文化建设主体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提炼, 才能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才能推动制度和物质文化的创新。独立学院的精神文化的创新, 对内体现在创设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 影响师生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关系的教育环境和组织氛围;对外体现在明确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 突出学校的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
2. 校园文化创新的保障机制。
(1) 加强学院党委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校园文化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复杂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因此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创新必须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作为保障。独立学院应建立党委统一领导, 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齐抓共管, 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工作机制, 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之中, 列入学校工作的检查评估体系, 并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 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加强文化载体建设, 形成全校上下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局面。
(2) 加强教师队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独立学院教师是学院校园文化创新的主导力量, 教师的个人魅力就是一股股不竭的动力, 它对学生、对学校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然而, 独立学院的自聘教师大多比较年轻, 缺乏人生阅历和教育教学经验,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上要逊色于母体高校教师;而来自母体高校的教师虽然教育教学经验丰富, 但与独立学院之间多为松散的聘用关系, 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关心, 精力投入不够。因此, 独立学院必须充分调动母体高校教师对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投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且聘请他们为学科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 做好传、帮、带工作, 使独立学院自聘教师迅速地成熟, 更好地发挥其校园文化创新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高尚的师德、师风促进优秀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 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培育者;二是发挥教师在传授最新文化知识与创新理念方面的作用, 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者;三是对学生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给予指导, 成为校园文化的引领者。
(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独立学院学生是校园文化创新的主体, 也是校园文化的最大受益者。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母体高校的学生存在着差异, 一方面, 相较于母体高校的学生而言, 独立学院学生文化成绩、学习习惯、自律意识、抗挫能力等普遍较差。另一方面,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富于想象、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因此, 独立学院应因势利导, 坚持参与性、多样性和教育性等原则, 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创新活动, 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之成为繁荣校园文化的主力军。
(4) 加强文化建设骨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 但多数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主要偏重于丰富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很少纳入学校长远规划, 随意性较大。然而,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创新任务尤为繁重, 靠一时一刻的活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 独立学院应在建设一支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基础上, 加强其对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包括建设规划、政策措施等, 并将理论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3. 校园文化创新的路径选择。
(1) 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尤其是远离母体而新建校区的独立学院, 应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学生社团的作用,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爱好,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高品质、高品位的科技、文化、学术、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 并通过活动、总结、提炼、提高、形成品牌的思路, 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从而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2) 调动社会资源共建。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是进行校园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首先, 独立学院的学生多来自经济条件好、社会关系丰富的家庭, 而完成对学生教育培养,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 因而, 通过与学生家庭充分的交流、沟通, 达成共识, 可以充分利用其社会资源参与到文化创新中来;其次, 独立学院的党政领导和教师拥有诸多优质资源, 这些资源遍布各行各业, 比如:政府、企业、高校、公检法系统等。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制度建设, 引入这些社会资源, 在专家、学者、社会成功人士讲学, 与知名企业共建社会实践基地, 请社会知名人士, 知名企业在校设立奖学金, 发挥杰出校友的示范作用等方面发挥其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
(3) 融合区域文化。区域文化与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共存的两种亚文化。区域文化是文化存在的普遍状态, 是民族文化的基础, 是大社区或城市各种文化的统一体。[2]它是某一区域内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经过历史积淀的、稳定的、被生活其间的人所认同的、代代相承的一种文化形式, 它包含了文化的糟粕和精华。因此, 对于身处区域之中的独立学院来说, 整合并汲取区域文化的精华, 将使独立学院的文化更加充盈, 有利于独立学院特色文化的凝练与形成。
综上所述,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 在对母体高校的传承中, 获得文化发展的根基, 在超越母体高校的创新中, 获得文化繁荣的动力, 进而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邹世享, 李杨.新时期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途径探析[J].求实, 2009, (Ⅰ) :215-216.
8.独立学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篇八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特殊性;建设策略
普通高校所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更加依赖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而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独立学院并没有这种独特优势,因此,独立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认识到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咯血规划、积极引导来构建起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并在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强调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推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成效的持续提升。
1 独立学院及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独立学院指的是普通高校与社会机构或者社会个体合作创办的本科学历教育机构,这种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并不依靠国家财政。从1992年天津师范大学创办国际女子学院以来,我国独立学院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当前的独立学院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办学条件在得以持续改善的同时,办学经验也在持续的丰富,并且不断清晰的办学思路不仅让许多独立学院体现出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而且也体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由于独立学院与公办普通高校具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独立学院也不能对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进行照搬。具体而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独立学院的文化教育环境具有着明显的特殊性。现对于具有公办性质的普通高校而言,独立学院所具有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许多独立学院在教育部的要求下进行了搬迁,这类独立学院无论是在硬件环境还是软件环境方面,都难以与具有悠久历史的普通高校相提并论,而这也暴露出了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问题,独立学院中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人文底蕴等都有待强化。另外,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着紧密的关系,并且独立学院并不能依靠国家教育财政进行发展,因此,独立学院体现需要根据市场逻辑制定发展策略,这也让独立学院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主义思想和唯利倾向;二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具有着特殊性。无论是具有公办性质的普通高校还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者都是师生以及高校管理工作者,然而独立学院自身性质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与公办普通高校的差异性。从学生主体方面来看,学生群体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服务对象。但是独立学院中的学生录取批次为本科三批,这也决定了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着一般的知识素养、学习能力以及自律自控能力等。并且,很多学生在进入独立学院之后,并没有明确的规划与学习目标,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等都延续了高中时期的特点。但是需要承认的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普遍具有着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活跃的思维,他们不仅兴趣广泛并且还具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与特长,这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从独立学院教师以及管理领导者方面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领导者,都在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引导作用,特别是管理领导者可以通过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决策来决定校园文化建设方向。但是,当前独立学院中的教师团队主要是通过聘任制来进行组建,也就是说,独立学院中的专职师资力量并不雄厚。更应当引起重视的是,独立学院教师团队不仅具有着较低的年龄、有限的工作经验,而且具有着较大的流动性,这对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
2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2.1 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观念
在独立学院中,无论是学生群体、教师群体亦或是学校的领导管理工作者,所具有的校园文化建设意识都有待强化,因此,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日常化、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并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评估考察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独立学院领导小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独立学院领导管理层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中统一认知与价值观,将推动办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做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并在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紧迫性的基礎上,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独立学院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完善制度、统筹管理来引导独立学院师生群体形成合力,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动力。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独立学院应当突出“服务育人”的理念,这要求高校领导管理层在针对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与独立学院师生群体开展广泛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了解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与期望,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另外,独立学院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构建起科学的评估考核制度,通过“以评促建”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在评估考核指标的制定中,评估考核指标应当包括独立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思想、师资建设工作进展、课程体系构建、教材编写情况、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专业特色、文娱活动的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举办等多个方面,从而体现出评估考核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贴近性,并确保评估考核制度的构建能够有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当然,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意识的革新还是评估考核机制的建设,都离不开科学的领导,因此高校也应当构建起专门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小组,从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独立学院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与协调,并充分发挥出各个部门以及师生群体的聚合力量,从而提升独立学院教职工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决策的执行力,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2 强化独立学院校园环境建设
独立学院校园环境建设,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同时也是推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内容方面来看,独立学院校园环境建设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建设、标识文化建设以及人文资料建设三个层面。
从独立学院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方面来看,独立学院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在物质环境建设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同样是因为独立学院属于后期之秀,所以独立学院在物质环境建设方面更容易体现出时代特点,从而彰显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在物质环境建设过程中,独立学院不仅要重视学生宿舍、教学楼等设施的完善,同时应当重点强调文体配套设施的完善。为了体现出物质环境建设中的人文性与特色,独立学院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物质环境的设计与规划中来,从而发挥出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的优势,并彰显出学生群体在物质环境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独立学院有必要将地域文化融入到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如将当地具有鲜明民俗色彩的建筑应用到独立学院建筑设计中,从而实现独立学院物质环境审美性与文化性的紧密结合;从独立学院校园标识文化的建设方面来看,独立学院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目标、办学方向明确校训、校歌,并选取对独立学院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或者从独立学院走出的标志性人物作为校园的代言人等,从而对独立学院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做出充分的挖掘。当然,在独立学院这些文化因素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也可以对母体院校的文化元素做出借鉴,但是事实上,这并非是独立学院的最优化选择。这是因为校训、校歌以及标致人物等不仅关系着校园的名誉,体现着自身在办学历程中所取得成就与所坚持的方向,同时也能够在师生群体中发挥出凝聚作用,而独立学院虽然由母体院校创办,但是与母体院校的性质、办学模式等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对校园标志文化做出原创性的设计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独立学院人文资料的整理与建设过程中,独立学院需要收集能够反映自身发展与自身成就的校史资料、管理档案资料、教学档案资料等,这些具有历史性与真实性的内容,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自然也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师生群体通过对这些校园文化因素的了解,不仅能够对独立学院优良的校风传统等做出继承,也能够树立起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这对于提升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质量具有着很重要意义。
3 结语
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也具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独立院校应当树立起正确的校园文化意识,通过强化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来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更好推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馮雯.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2:23-25.
[2]李阔,李继利.甘肃省独立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5,06:228-230.
[3]刘国平.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途径分析[J].品牌,2015,02:136.
[4]黄亚羡.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为例[J]. 成功(教育),2010,11:202-203.
作者简介
邓蓉蓉(1988-),女,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作者单位
9.独立学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篇九
一、基本情况
(一)调查背景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的要素,是使学生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撑。优秀的校园文化品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大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大学文化,建设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本校特点的大学文化,是摆在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和各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对于昆明学院来说,刚刚搬迁及升本,进行加强昆明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则成为了昆明学院的关键。
(二)调查目的1.初步、有效地了解当前昆明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的现状;
2.针对学院这个地区作一定的调查,探究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存在的问题;
3.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得到完善与发展。
4.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对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在对昆明学院的调查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一)校园文化的畸形化
1.课桌文化。当前,在大学生中有一个不良现象,就是在课桌上舞文弄墨,乱写滥画,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课桌上字迹斑斑,划痕累累,几乎很难找到一处“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此外,刻画现象也很严重。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格调高雅的“精品”不多,而平庸之作过滥。或以桌面为考试作弊之依托,或宣泄个人情感之体验。课桌的整洁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公德修养,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灵世界。随手在课桌上涂画,顺便把课桌当作稿纸挥洒,这便是大学生公德意识淡化的表现,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下降、自律意识淡薄。
2.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体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学子们在这个自由天地里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宿舍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于培养合格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宿舍文化中出现了许多恢色的潜流,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风貌的形成。宿舍装饰渐趋世俗化,各种明星风采、美人玉照把宿舍装扮得花里胡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个人内在精神素养的提高。宿舍语言渐趋庸俗化,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频率极高,宿舍里的污言秽语与公共场所的高谈阔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广告文化。在五花八门的校园文化中,还有一种“广告文化”。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宿舍楼的黑板、食堂的墙面以及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都形成了广告文化的地盘。广告名目繁多,海报、通知当属家常便饭,其他家教信息、售货广告也是屡见不鲜,其中更混杂着诸多非主流广告。近来,代考广告也名目张胆地出现在高校的广告栏中。
(二)校园文化现象的不良表现:
1.平时的轻松,考试时的紧张——成绩作为积分体制中最重要的元素,使得曾经风靡校园的“59分自费、61分浪费”的口号悄然无声,取而代之的是对高分的狂热追求。但大多数同学在平常不原付出太多努力,仅愿在最后一个月中打拼。
2.逃课现象——上课虽然重要,但一些“逃课者”总会为自己构建各种理由,使自己信服。
(三)校园非主流文化
校园非主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同时也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关系密切。它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1.社会变革的影响。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大学生较之其他群体对社会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激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接受、复制乃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总起来说,社会变革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一股健康、清新和鲜活的血液。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就是激情与浮躁同存。成功期望目标与自身总体素质不相适应,许多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的青年学子一时很难适应,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困惑、行为无序等。校园非主流文化正是这一现象的折射与投影。
2.大学生自身心态因素。社会变革使青年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困惑与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浮躁化的言行,校园非主流文化即是其反映。
三.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的精神,针对昆明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将采取一些措施:
1.深入开展高校校风建设
要在充分挖掘昆明学院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厚德博学、善思致用”的优良校风。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努力建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2.精心组织昆明学院校园文化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比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积极开拓昆明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4.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使校园的规划、景观、环境呈现一种和谐美。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积极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系处的评比活动,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上赌博等情趣低下的活动,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5.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⒍ 加强昆明学院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保证。学校应该强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约之以规”。实践证明,严格的校规校纪,可以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学校要狠抓“教风”“学风”“师德”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工作。
⒎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它能使师生自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环境育人”已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都直接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理念。因此,我们要从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建设校园文化
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众文化相接轨。
大众文化,也有人称之为“通俗文化”,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正在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支配性影响力,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意识,还影响着人们的主流生活。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亚文化,对学校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校园文化中渗透大众文化,成为校园与社会之间联系的纽带,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论和建议
结论、依据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完全认可的比例太小,不无说明我校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还有待完善。
2.学生对我校校园建设前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这会是我校未来各方面建设的一股精神筹码,是对我校校园发展的有力支持。
总之,通过调查研究以及相关数据说明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加强和完善,需要不断的创新,创造出新的校园文化。通过调查,我们不仅充分了解了学校同学对于学院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及看法,而且也能为加强和完善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调查分析发现 :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作法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奠定了跨越式发展本校坚实的基础。昆明学院侧重于理念形成和形象塑造;综合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侧重于科技氛围的营造,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大学的长远发展结合,赋予校园文化建设以新的内容。
【独立学院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论文08-27
论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提升论文10-31
试析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探讨教育论文11-02
独立学院辅导员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影响论文09-15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10-08
独立钻石棋教案08-06
尝试独立英语作文08-19
独立六年级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