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精神的真正意义

2024-10-25

儒家精神的真正意义(精选8篇)

1.儒家精神的真正意义 篇一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

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

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

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

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

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看来更显卓越。

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

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

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

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

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

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

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礼 乐文化等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巾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华民族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其中庸思想、仁学体系、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哲学ltl煎要的思想范畴之一。予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元沦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秋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 “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 Il要起列撼础性作用。

(一)“仁”者“爱人”

“仁者,爱 人也。”《论语 ·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把握_r一个最 本的价值要索,这就足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己”与“克已”。在儒者看来,见“爱人”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予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 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 ·里仁》)

2.“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沧语 ·灵公》)意为,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三的 予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儒家思恕要求人们应该有荣誉心、所谢:“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 ;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 自珍《明良论二》)“仁则荣,不仁则辱”充分概括了儒家荣辱思想的精神实质。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 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 1|对人生的发腰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 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 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二程论 ·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足不讨’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不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三、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 问的关系,使之 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学而》有‘r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 ·学而》。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 “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放群物皆别”(《礼记 ·乐记》)。“和”,意味着和合、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巾必须遵守的行 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发情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 ·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 ·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巾”,就是按“1l1”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也不是 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巾正” 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巾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 ”解释为 :“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 也。”“巾和”一词的含义为按“巾”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荚的理想化状态。

《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 ·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 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 ·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徙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总的来说,它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和谐社会,以“中庸 ”为方法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在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生命系统中,儒者所倡导“仁民爱物”、“民胞 物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以礼乐之文化修仁义之德性,正如明朝王阳明所说:“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一也”(《王阳明全集 ·大学问》)。

2.儒家精神的真正意义 篇二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及历史影响

(一)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一种文化的形成必然需要特定的经济与社会环境, 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出现与形成与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奴隶制、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君主专政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它既是一种经济基础的反映, 也是一种社会整体思想潮流的折射。“传统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农耕型的自然经济, 与这一基础相适应的是以血缘宗法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从国家行政管理制度、法律制度、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到民间礼仪俗规, 传统社会的各项制度无不具有农业宗法社会的文化特色。”[1]这段话深刻地解释了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出现形成乃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并成长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仁, 礼治 (德治) 达“仁”

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一直被公认为是儒家思想中最完善、最严格的思想体系, 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礼治”是达到仁的途径。仁有多重含义, 但其最根本的就是“爱人”[2]。爱人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最根本的基本原则, 以此建立一个家庭关系和睦, 君臣关系是“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3], 一般人际关系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4]的礼制社会。众所周知, 儒家思想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 而这个基础是在改良了西周的礼的基础上的礼治——即以道德为主, 以制度为辅[5]。由此可见, 在以伦理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 制度虽然不可缺少, 但居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礼”。

2. 民贵君轻”理念

“民贵君轻”理念是儒家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史书记载:“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6]我们可以从许多的古代实践中得出这一结论。例如:“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7];“君者, 舟也:民者, 水也: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8]。“民贵君轻”理念能够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 甚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封建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统治者的民本思想实为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但在客观上, 民本思想的出现却为仁义之君开创太平盛世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导。

3.“人治”思想

“人治”思想在儒家思想体系中, 荀子对其阐述的最为完善, 他提出了”有治人, 无治法”[9]的观点。荀子认为:法是由人制定并执行的。因此, 法的良恶主要取决于制定法的统治者“人”的好坏, 所以说“君子者, 法之原也”[10]。即使有了良法也需要由有德才的人来执行, 否则法就成了一纸空文。同时, 荀子认为, 法是一成不变的, 面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家大事、社会琐事, 法为了保持其权威性和稳定性, 就需要人来弥补其不灵活的缺陷。由此, 荀子主张“人治”而非“法治”, 这也成为了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又一重要内容。

(二) 法制儒家化的历史进程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 经过孟子、荀子的补充和完善成为体系, 至汉代董仲舒吸收阴阳、法、道等诸家学说, 建构完成新的儒学思想体系。自此“以天人感应为哲学基础, 德主刑辅、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学说, 自西汉中期被采纳为官方学说以后, 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袭发展,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法律思想。”[11]在此基础之上,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秦始律》确定“准五服以治罪”;《新律》“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的“八议”制度, 至《北齐律》的“重罪十条”, 直到唐朝的《唐律疏议》这部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的出现, 标志着我国法制儒家化最终完成。

(三) 伦理道德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法制建设的影响

研究儒家思想, 我们不能以现代的人权、公平、公正的价值标准去苛求, 而是应该将其放在当时的背景、环境下来研究、分析、评价它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宰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走向, 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构成, 而法制的儒家化也就成为了这种大势所趋下的必然。法制的儒家化, 也确实在客观上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缓和了社会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促成了“开明专制”局面的出现。

1. 缓和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的稳定

以儒家思想为本的正统法律思想的主导地位自秦至清不曾动摇过。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 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以伦理道德的“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法。这种法“以礼为本, 礼法并举”, 同时主张个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 以“爱人”之心处理人际关系, 这一思想不仅仅适用于贫民百姓, 同时更适用于封建统治者。在执行方面, 以“礼”为指导的伦理法突出教育的作用, 执法以教为首务。法律条款的确立也要体现人的伦理道德。这种“礼法并举, 刑教结合”的制度极大地缓和了专制制度下的残暴, 缓和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 使社会趋于稳定。

2. 人民生活安定, 呈现出“开明专制”的气象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法制建设的另一重大影响则是:儒家的伦理道德通过“以礼入法”的形式宣扬了“重民”思想, 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重视百姓。也正是在这种“重民”思想的指引下, 才会出现“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等太平盛世的局面。另一方面, 儒家的礼与教虽然没有赋予百姓选举、罢免官吏的权利, 但实际上也使百姓享有了“议政”的权利。百姓可以依据礼教评判官吏的善恶, 甚至皇帝的昏明,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必然提升了封建制度下百姓的幸福感。

二、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对现代的启示——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和法律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于一种在特定环境中产生并发展的文化理念我们应该将眼光放在这种文化对于现世的实际意义上。笔者认为, 儒家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最大贡献在于:引发人们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思考。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历来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法学家争论的问题。西方法谚说: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美国庞德说:道德乃是潜在的法律。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论述, 曾经出现了自然法学学派和分析法学学派。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 国家制定法律必须反映人类的普遍道德。分析法学派主张:法律和道德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笔者赞同张文显“法是道德的政治支柱, 道德是法律的精神支柱”的观点。

第一, “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 它是人民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因此, 它是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实行的。”这句话说明了道德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 道德不仅包括个人道德, 还包括社会道德。因此, 只有当法律体现和反映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符合广大民众的道德期望时, 才能获得广大民众的尊重和信服, 才能广泛地被人们遵守。

第二, 虽然法律与道德有诸多的不同, 如表现形式、违反的结果、调节形式、调整的对象等。但是, 他们在内在价值标准和最终目的上应该是一致的。道德的出现早于法律, 因此, 在统治者制定法律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将道德规范作为法律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法律和道德的最终目的都是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由此说明, 法律与道德既是统一的, 又是相辅相成的。

三、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几点建议

研究一种事物, 应该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研究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也应如此。

(一) 活用民本思想, 维护人权

“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而法治建设需要民本思想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认为, 法制建设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落实“民本思想”的实践。

1. 立法以民为本, 感知人民意愿

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利益, 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以及和平和安定。民安, 则社会安, 社会安则国家安。法律作为国家维护社会安定和利益的利器, 必须充分考虑人民的心理需要。根据人民的现实情况制定符合民愿的法律, 这样, 法律才有可能贯彻执行下去。民心所向, 才能和平安定。

2. 司法、执法要公平正义, 维护人权

这要求在法制建设的进程中, 政府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要培养政府工作人员, 司法工作人员依法公平、公正地为民办事。与此同时, 还要要求司法工作人员在司法工作时按照程序进行工作, 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权。

(二) 德法结合:以道德标准指导法律, 以法律制度维护道德

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中, 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争议从未平息, 在21世纪的今天, 我们可以使这两者和谐发展, 充分发挥法律与道德的优势, 建设新的法制社会。法律道德化, 意为在立法、司法、执法的过程之中, 工作人员一方面要维护法律的权威, 依法办事, 公正执法;另一方面, 可以根据道德标准, 以道德的教化、仁爱感化、化解当事人之间的恩怨, 教化犯罪人, 进而达到社会安定、和谐。道德法律化, 是指将儒家思想中被大众认可并且深入人心, 具有社会认同性的道德标准通过习惯法或者其他形式固定为法律标准, 这样法律就具有了道德的“温暖”, 而不再是冷冰冰、枯涩的法律, 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进而, 使人人自愿遵守法律, 而不是因为恐惧被制裁而被动地遵守法律。

四、结语

我国的法制建设必然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博采众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我们要吸取西方的先进法律制度, 同时更不能抛弃我们的传统文化, 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儒家思想不仅仅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其更具有非常之高的现实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2002年版159页.[1]王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2002年版159页.

[2]论语颜渊.[2]论语颜渊.

[3]论语.[3]论语.

[4]论语雍也.[4]论语雍也.

[5]曾宪义, 王利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十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50页.[5]曾宪义, 王利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十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50页.

[6]孟子尽心.[6]孟子尽心.

[7]荀子王制.[7]荀子王制.

[8]贞观政要君道、政体.[8]贞观政要君道、政体.

[9]荀子君道.[9]荀子君道.

[10]荀子君道.[10]荀子君道.

3.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篇三

回到儒家是中国特有的主流文化的说法,这是对儒家的一个原始想法的背叛。因为孔子、孟子从来没有觉得儒家这一套东西,是只为自己国家设计的,为鲁国或邹国设计的。他们是为所有华夏人设计的。华夏最开始指的是文明人,所有的文明人都叫“华夏”。所以他们觉得这套东西华夏人都要去遵守。《论语》里面还说,孔子想要去夷狄的地方住,并且说:“君子之居,何陋之有?”就是说君子过去以后,哪怕就是蛮夷、不文明、不开化的人听了君子的这套说法以后,也会接受。这才是儒家的“原教旨”,即自认为是一套普世价值,只要是人都可以接受,不用限定文化、种族,大家都能接受的一套东西。我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儒家。

在普世的意义上,现在流行的另一套说法是中国哲学是处理心性道德修养的。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韩非子》,《韩非子》里没有任何正面处理心性道德修养的问题。在我看来,儒家其实也是政治哲学在先的,心性问题是处理政治问题的副产品。与此相对,比如,海外新儒学代表人物刘述先说,儒家分三类:一类是精神性的,就是他们自己那套心性儒学;第二类是庸俗的,就是民间信仰,是“封建迷信”;第三类是“政治化”的,在他看来,儒家在政治层面不过是给封建专制做帮凶的。海外新儒家的这种态度,表面看好像是保守的,但实际上对以儒家为基础之一的传统政治是否定的。所以他们一般讲儒家讲传统的时候,只愿意从心性的角度去讲,从精神层面的角度去讲。

为什么连所谓的文化保守主义者都如此排斥传统的政治层面?这跟对传统的判断有关系,认为传统政治一片黑暗,一无是处,标志性的说法就是“两千年的封建专制”。那么,什么是封建制度?中国历史上有文本记载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西周的开国者天才地创立起了这么一套军事殖民制度。商帝国是个大帝国,而周帝国是在商国附近的一个小国。所以当时即使周国在牧野之战中意外地打败了商,也只能控制周国原来的地方和商国首都附近的一小块地方,而大多数以前服于商帝国管理的势力对周采取的是一种敌视的态度。所以周国是处于一种群敌环视的状态的。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周的先祖武王和周公想出了一套天才的制度,就是封建制度。“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自己的亲戚派去当时周国控制不了的地方封土建国。大家看国这个字是方框围着,其实建国就是建一座有城墙的城,把自己保护起来,同时慢慢去殖民周围的土地和人口。

怎么去发展、殖民、扩土周王是不管的,由诸侯自己去做。这是封建制度的精髓之一。封建制度实际上是一套军事殖民制度,为了让这套军事殖民制度在那个时代能够成功,必须允许诸侯有极大的自治权。当然周王建立诸侯国的时候是有战略考虑的,一般都是在战略要地,成群地建,建两三个,互相之间能够援助,以防外来势力的威胁。

所以,封建制度是鼓励自治的,不是专制的。只有在诸侯任免、继承上发生问题时,或者比如诸侯要去支持周王打仗,或周王领导一些诸侯去救或者惩戒另外一个诸侯的时候,这个时候诸侯有义务去帮忙,周王就有干涉诸侯国事务的合法权利。除此之外,周王没什么权利去干涉诸侯国内部事务。

一个诸侯国开始就是一座城。诸侯国做大了以后,就原样照抄,按照周国的办法继续去干,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分封到下一级的统治单位里面去,所以就有了大夫。大夫做大了以后,就让自己的家臣再管理一个城。春秋时代的鲁国有三个最有实力的大夫家族,即所谓三桓。这三桓每个家族都有不止一个城。所以封建制度其实是一级一级分封代理的一套制度,像一个金字塔一样。周王在最顶层,他有自己直接管理的一小片土地,而对整个周帝国的管理是通过这些诸侯。往下再分到大夫,大夫分到家臣。所以周帝国看来是个大国,实际上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共同体。

大家理解了封建制度的本质以后,就会知道封建制度不能搞专制,而是要鼓励下边的人去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封建制度和专制扯不到一块去。后来秦帝国建立以后,采用的是郡县制。秦始皇有合法的权利任命郡县各级官员,这才是真正中央集权的、带有专制色彩的制度。所以如果非要说中国专制的话,秦以后的郡县制是有很强的专制成分的。但是郡县制恰恰是封建制垮台以后出来的替代品,所以无论是从名词含义还是从历史发展来看,“封建专制”都是自相矛盾的说法。

回到周秦之变,也就是先秦诸子面对的那个大变局。以前的封建制度崩溃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要重新建立一套制度,以适应新的政治、社会形态。也就是说,先秦诸子首先关注的是政治问题,不是个人层面上的心性道德修养问题。谈到政治问题,我认为有三个根本问题:第一个是政治实体的内在凝聚,就是任何的政治实体都要想一个办法去凝聚起来,包括每个机构(大学、单位、公司),都要有认同,通过一种认同有了内在的凝聚感,而不是一盘散沙;第二,一个大的政治实体,要有一套政治秩序,得有一帮人在管。那么这帮人凭什么是管理者呢?像陈胜、吴广起义时说的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或者用现在的话叫作政权合法性。统治者的政权合法性何在,凭什么去选拔这些人,选拔的标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这些政治势力之间发生冲突了怎么办,有没有一个原则在?我想这是政治里最根本的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在西周封建时代解决得很好,而且这个解决听来很简单,就是《左传》里说的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一个大臣的话,应该代表了当时对封建制的一种共同见解,就是国家大事就两件,祭祀和打仗。我刚才说的是三个问题,《左传》里说的更加简单了,就这两件事情。但如果大家想想的话,祭祀和打仗恰恰能回答我刚才说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内在凝聚。周国看起来大,实际上是把一个大国分成一层一层的小的统治群体,周王管理诸侯,诸侯管理大夫,一级一级下来。周王与诸侯定期会盟,然后祭祀祖先,又或是打猎、吃饭、喝酒,然后祭拜。所以就是大家定期聚在一起联络感情。这是祭祀要达到的一个功能—内在凝聚。

nlc202309051342

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要强化统治秩序,强化政权合法性。诸侯会问凭什么你能做周王,我不能做周王呢?祭祀要祭祀先祖,周王带着这些诸侯祭祀周国的开国者,而这个开国者是周王的祖先。而诸侯之所以能当诸侯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周王的祖先给分出去的。所以祭祀相当于现任的周王对这些诸侯说,我之所以是周王,是周的开国者一路嫡传下来的,你们之所以服从我是因为你们的合法性来自于我的合法性,来自于我祖先给你们的合法性。类似地,诸侯和他们的大夫的祭祀也是要强调这样一种封建等级的合法性,强化等级秩序。诸侯国之间要是有纷争怎么办呢?周王是最后的调解者,这也是祭祀背后整个的礼法秩序所规定下来的,所以诸侯国之间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的,因为有一个诸侯国之上的仲裁者,一个拥有合法权利并且也有权力的仲裁者。所以“戎”不是针对周帝国内部的,是针对外界的不服从周帝国统治的蛮夷。跟他们只有用打,没道理或者说没周礼可讲。

但是,周帝国垮掉以后这些办法实行不下去了。这是因为整个周帝国是建立在一个像金字塔一样的封建统治秩序之上的,周王在这个金字塔的最上面。西周灭亡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周王失去了权力,西周最后的周王被杀掉后,国都迁到了东边,东周就开始了。孟子说过,得天子做诸侯,得诸侯做大夫。周王的合法性没有了,整个统治秩序也跟着垮掉了。在这种旧秩序的崩溃中,诸侯不尊重周王,大夫不尊重诸侯,家臣也天天想着去反叛大夫,这就进入了一种丛林政治的社会,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想去消灭对方。当时每个人都遇到了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存在或者死亡,就这两条路可选。要么消灭别人,要么被别人消灭。当然平民是没有直接参与进来,因为平民没有任何实力。在这种贵族的混战中,剩下了七个最不择手段的贵族集团,即所谓战国七雄。这七雄的每一个国家控制的土地可能都不小于周帝国的土地(因为周帝国统治的土地内经常是夷夏交错,而这些蛮夷的土地在战国是多被“华夏”吞并,所以看似是周帝国一部分的战国时代各大国,控制的土地面积可能并不比周帝国小),人口也不少于周国的人口(人口自然增长),但问题是周那么一个大帝国的统治是靠分封,而贵族的这一套体系已经彻底瓦解了。所以战国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形态,中央政府还在,王还在,但是下面的“代理”都没有了,整个政治组织被毁掉了。在这种国家形态下,每个国家的大小和周帝国比都在一个量级上,有着千千万万的陌生人,但他们之间没有封建宗族纽带。大家看《孟子》里齐宣王、梁惠王经常问孟子,我为什么要管我人民的事情呢?我不认识他们,我为什么要管他们的事情?内部凝聚的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而除非恢复封建的体系,这个问题就要找到新的回答。

另外一个问题是统治阶级的产生和合法性的问题。以前封建贵族统治的合法性来自周王本身的合法性。周王没有了,诸侯的合法性也就没有了。并且,战国的王也无法诉诸祖先的合法性。齐宣王就不能说,“我是齐宣王,因为我的爷爷的爷爷是齐王”,因为他的先祖不是齐王,是齐王手底下的大夫,篡位当了齐王。那么,别人就会说,如果你的爷爷的爷爷可以篡位当齐王,我为什么不能篡位?所以这个时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问题才被提出来。以前封建社会王侯将相确实是“有种”的,即有贵族血缘。到了战国时代,统治者无法再诉诸血缘上的合法性,所以这个政权合法性也被提了出来。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前齐国、鲁国之间有问题的话,周天子出来做调解。现在周天子不在了,让谁来调解呢?因此,当时那些国家都是主权国家,虽然他们没有用这个两千年以后在欧洲才出现的术语。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主权都不能被国家之上的什么政治实体合法地侵犯,周王不能再做最终的仲裁。那么,国与国的关系,靠什么来仲裁呢?

我想,先秦儒家其实是在试图回答这三个问题。儒家怎么去回答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常听到的说法是儒家是保守的,孔子无非是想要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但是,按我的理解,儒家其实是打着保守的旗号干着革命的事业。他们表面上好像用了很多周代封建的术语,但其实把这些术语的意思都变掉了,所以儒家实际上是要重建一套制度。但是,以前那套东西不适用了,现在要根据什么原则去重建?所以孔子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仁”,即“仁”作为重建一套礼乐制度的基础。比如,他和弟子宰我有一个关于三年之丧的讨论。三年之丧应该是周礼的规定,是指贵族在父亲死了以后要守三年丧,三年内不能做官,不能吃好的喝好的。宰我说,现在已经礼崩乐坏了,只有那些守规矩的贵族才会守三年丧,而那些坏的贵族不会守。所以管理这个世界的好人越来越少,坏人越来越多,这样国家会更加乱下去的。这个三年之丧不能废掉,但可以改成一年。所以宰我实际上是一个改良派,他希望保有周代的一套制度,但是发现这套制度的一些规定对于维护现有制度的整体不利,就要去改掉。但是孔子却说,如果你不守三年丧,你父母去世以后,你吃好的喝好的,你心里安不安?宰我说,安。宰我走后孔子就说他不仁。这里孔子提出来的仁,指的是人对父母乃至他人要有基本的关爱,这就是仁,而这种关爱的情感应该成为重建礼教的基础。这好像是在恢复周代的东西,实际上孔子是要给出一套封建制度新的道理,新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孔子要建立一套新的制度。

孔子讲的更多的是仁,但孟子在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恻隐之心的说法。他说,你要管理一个国家,要实行“不忍人之政”,用现代话讲就是建立在同情心上的政治。为什么要提这个说法呢?这恰恰要回应齐宣王和梁惠王的问话:我为什么要关心我的人民?孟子的回答是你当王的原因(合法性)来自于你的不忍人之心,即最不忍心看别人受苦,也就是你的人民受苦你是受不了的,要去帮助他们。你要去保民而王,保护你的人民、关爱你的人民,这样才能配得上王的称号。那么,怎么能知道人会有这样的同情心呢?他就给出了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证明人都有这个心。他说,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马上要掉进井里去了,你心里会不会怵惕恻隐?这是四个独立的单字,但是它们的意思比较接近,就是说人心里的那种难受与紧张。这个例子设计得很巧妙。第一,他举了小孩子的例子,小孩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天真无辜的。要是换个成人,并且比如是昨天刚批评过你的一个处长,你可能就从恻隐之心到幸灾乐祸了;第二是乍见,因为如果你仔细看看,发现他是那个处长的孩子,可能又会幸灾乐祸起来。在这么巧妙的设计下,恐怕每个人都会承认,他的心里会难受一下。

nlc202309051342

如果我们把每个人都有的恻隐之心,也就是孔子说的仁的发端,好好地“养一养”,养到足够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关心爱护陌生人,甚至动物乃至世间万物。孔子讲仁和孟子讲的恻隐之心,最终目的是要为战国时代新出现的广土众民的陌生人的大国提供一个内在凝聚力的办法。以前在西周封建制度里大家都是熟人,而现在都是陌生人。孟子讲的恻隐之心,指向的是陌生人。一个人拥有最大的“恻隐之心”,才有资格当王。但是,孟子上面所说的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只是一个小小的萌芽,它如果要承担社会凝聚的任务,就要被培养。怎么培养呢?儒家发现了一个最好的场所,就是家庭。因为家庭是每个人都有的,是给人提供关爱养育的场所。同时家庭又是每个人学会去关爱人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小孩子三岁以后很懂事的重要标志是知道谦让,如果家里有一块糖,家长就会教育孩子要让给弟弟妹妹吃。如果家里有长辈,饭桌上吃饭要长辈先吃。儒家非常重视家庭,其实恰恰是讲要学会关爱他人,从爱家人开始慢慢往外推到爱邻里、爱陌生人、爱本国人、爱外国人。最终的理想是达到“民胞物与”的状态,这是宋代张载说的话,就是把所有的人民都当作我自己的亲戚,把所有的东西都当作我的朋友。所以儒家强调家庭,不是说让你为了家庭不顾一切,是让你通过家庭培养对他人的关爱。

五四以来,一些反传统的人士,都把“家”当作是一个父权专制压抑的地方。他们认为,儒家通过子对父的孝强调臣对君的忠,是专制的帮凶。这对照我上面讲的儒家对家庭的重视是解释不通的。并且,儒家讲“父慈子孝”,其中包含着父亲要尽父亲的义务。汉代大儒董仲舒著名的《春秋决狱》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父亲在儿子生出来以后就将其抛弃了。后来儿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了这个突然冒出来声称是自己父亲的人。这个父亲很生气,告了官,要按儿子打父亲来严惩这个儿子。董仲舒就说这个人不能算父亲,而养父才应该被当作父亲对待。所以儒家讲的父慈子孝是双向的。确实儒家是强调孝道,就是子对父的敬爱。但是,儒家之所以要强调孝道,是因为儒家希望通过父子之间的关爱来跳出自我,培养对他人的关爱。而父子之间的这种关爱,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就是大人对自己孩子的关爱是天生的,不需要培养,而对老人的关心是需要努力才能做到的。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给自己的小孩子打扫各种各样的脏东西一点都不觉得厌恶,但是同样对待老人,哪怕是再孝顺的孩子都会有天然的排斥感。其实想想很简单,从生物进化上来讲,关心下一代是生物使然,关心上一代恰恰是生物进化里不会给我们提供的东西。下一代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关爱上一代。因此儒家才要强调孝道,这并不是给专制做帮凶,而是希望人能够关心他人,这是儒家强调孝的意图。通过这样一种培养,我们就可以对他人产生一种关心,这样陌生人的社会才可以凝聚起来。

但是,有人批评儒家说,如果这样培养的仁爱达到民胞物与的状态,也就没有本国人、外国人的区分了,所以近代以来梁启超等人就说中国之所以被人打败了,是因为中国人受儒家的影响,只知道家和天下,但是不知道国,不区分本国人和外国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儒家讲的理想虽然是对谁都爱,但同时儒家还有一个根本的思想就是爱有等级差别。儒家讲的是从关爱自己家人开始,然后再关爱其他人。《论语》里讲本立而道生,对家人的关爱是根本,这个树根长好了以后,对他人关爱的树枝才会长出来。如果树枝长得比树根还要粗的话,这棵树是站不住的。所以这是儒家很关键的一点,爱要有差等。

儒家其实不是不讲爱国,只是儒家的爱国是比较弱的一种爱,爱本国要超过爱外国人,但是不能为了本国人的利益不顾一切。儒家这种讲法,可能比我们现在很流行的民族国家的讲法要好得多。从欧洲发展出来的最主流的陌生人的大国的凝聚方式是民族国家,因为我们是同一个民族的,所以我们是同一个国家,这是欧洲提出的解决办法。这个解决办法和儒家的解决办法比较起来的话,好处在于内部凝聚力会很强,因为“我们同属一个种族”,是比较好想象和理解的事情。坏处在于排他,尤其是种族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在欧洲发展起来以后,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不顾一切,所以它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内王道,对外霸道。

而儒家的恻隐之心、差等之爱,一方面强调爱国,一方面又说爱国不是绝对的,它不会不讲理地爱国,而要讲仁义。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两个国家都被大水淹掉了,那么从儒家来看我们当然应该先救本国人,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同时儒家又会讲不能因为洪水把自己的国家淹了,就开渠把洪水引导到另外一个国家去,把别人淹死。以邻为壑,这是儒家不能接受的。但是对某些民族国家,这完全没有问题。儒家讲的爱国不是一种排他性的爱国。

另外一个儒家发展内在凝聚力的办法就是夷夏之辨—蛮夷和华夏的区别。华夏指的是文明人,但蛮夷也可以变成文明人,反过来文明人不好好做人的话也可以变成蛮夷。所以儒家另外一个认同的办法是通过这种广义的文明认同,而文明的认同具有开放性。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被征服那么多次,华夏作为一个文明的连续体还能存在下来,就是因为所有被征服的民族来了以后想待下来的话,必须接受华夏的一套治理的安排。

根据儒家的说法,内在凝聚可以通过差等之爱来认可较弱一点的爱国主义,而在国家之上还有一套架构。《春秋·公羊传》里面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如果有很多的文明国家,本国利益优先,内其国而外诸夏。但是不同国家之间,所有的文明国家要联合起来,内诸夏而外夷狄。这个是儒家的一套天下体系的观念。只是后来不同的文明国家都被秦国统一到一块儿了,只有天下没有国家,因为国已经被消灭掉了,整个文明世界都被统一起来了。

一般地讲,儒家的国家凝聚方式,较现在流行的两套方式,民族国家也好,世界主义也好,其实都更有一种优越性。它比民族国家更包容,但是又没有试图彻底超越国家、搞兼爱的世界主义那么过度理想。这种体系对中国内部的民族关系、外部的国际形象都会有一个正面的修正作用。国家凝聚和国际关系,儒家都是以仁义和恻隐之心来对待的。我觉得这种做法有利于在世界和平的基础上,鼓励国家之间的竞争。

nlc202309051342

最后一个问题,国家内部统治的合法性。对此,儒家很早就提出了主权在民的观点。一个政权的合法性最终来自于为人民提供基本服务。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为人民提供基本服务的话,这样一个国家、政府就丧失了合法性。所以政权有没有合法性最终来自于人民。即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下的领袖,即天子是老天任命的,但天不言,老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和耳朵去看去听的。如果做不好天子,统治者是要被问责的。孟子和齐宣王有段对话,如果你出门远行将家人托付给朋友,回来以后发现家人挨冻受饿,你会对朋友怎么办?齐宣王想也不想就说断交。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孟子说,如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王要怎么办?答案很明显要把王废掉。齐宣王不想把自己废掉,《孟子》里面少有的一段让人能笑起来的话说:“王顾左右而言他。”过了一段时间,齐宣王又来对孟子说,你们儒家都是忠君爱国的人,为什么会支持汤武革命,而汤武是把自己的王都给推翻甚至杀掉的?《论语》里孔子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经常被当作儒家支持专制的话。但是,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干君该干的事,臣才要做臣。君若不做君该做的事情,臣可以不臣。这话是两边说的。孟子就把这句话隐含的意思直接说了出来,即儒家反对弑君,但商纣王空有君的名号,没做君该做的事情,是一夫,而儒家不反对杀独夫民贼。

由这些说法,现在有人说儒家其实一直都是民主派,很早就有民主的想法。但我认为这也是为儒家辩护太过的说法,违反孟子的原意。林肯讲过,民主有三个要素,民有、民享、民治。前两个孟子都会接受,国家是人民所有的,国家需要为满足人民的愿望去服务。但是孟子不会接受民治。这是因为虽然孟子一方面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是真正成为尧舜的在现实里永远是少数。我们要把现实里面同情之心、恻隐之心发挥得足够强的人选出来,让他们作为政治领袖。我们也可以说,孟子在“恢复”封建时代的金字塔式的统治秩序,但这时候各级官员不是靠血缘而是靠儒家最关注的恻隐之心来选拔,当然还包括实践这种恻隐之心的智慧,据此去任命各级统治者,重建一套统治的金字塔。这是儒家讲的一套统治秩序。

最后再说一说,为什么儒家的这种政治制度是一套好的政治制度呢?整个西方的自由民主体系,其中的宪政、法治、人权等观念,我认为是其精华,并且是儒家可以接受的,也应该接受。这个体系里最有问题的恰恰是一人一票。但很不幸的是,西方以及中国的某些政治人士,在推进自由民主的时候最爱推的是一人一票。我认为这是自由民主体系里最有问题的制度。一人一票所带着的观念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跟这个观念相关的就是世界上没有救世主,没有精英。所以民主国家经常有很强的反精英、反政府的特征,政府收到来自人民的很大的敌意,这样政治会落入一种不良的恶性循环,这是一种理念上的问题;实践上来讲,一人一票只有投票人才对政治有决定权,但是现在很不幸的是,国家的政策不但跟这些投票人相关,也跟很多没有投票权的人相关,比如还没出生或者还没有投票权的本国人以及外国人。比如财政赤字,这是花将来人的钱来满足现在人的生活,但是将来的人没有投票权,所以民主国家里面财政赤字很难解决。再比如美国的国债,欠的是外国人的钱。他们可以通过印钞来让外国人持有的国债不值钱,变相地抵赖国债,但是外国人没有投票权来制止。现在国家之间联系这么紧密,一国政治和他国政治和将来人的政治有很大关系,但是他国人和将来人没有投票权,这是民主的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在这些投票人中间,强势压制弱势。所以很不幸,后民主国家发生的第一件事常常是种族清洗,就是强势要把弱势清洗光。当然,在完善的宪政民主国家里面,这种事情不会发生。但是,虽然有宪政保护,强势对弱势依然有很大的压制作用。最后,哪怕是有说话声音的这些强势选民,民主的一个假设是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利益投票,综合起来就是国家利益,个人利益被平衡掉。因此,整个民主的运作是建立在我至少对我自己个人利益有一个理性判断的基础上的。但是事实证明,人民经常被欺骗,看不清楚自己的利益。为什么人民这么容易被欺骗呢?现代国家有两个最根本的标志。第一是都是大国,国家太大了,人民分不清楚什么东西对他们有好处,国家事务变得极度复杂,让人没法了解。第二,现代绝大多数国家是全民劳动的国家,人民也因而没有时间去想这些问题。所以这种局限是根深蒂固的、改变不了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既讲民意的重要,又讲精英的政治决策的角色,因此,他们的理想政体,可以是一套混合政体:既有民意的成分,又有精英干预的成分。这也许是解决民主问题的一个理想出路,一方面没有由于民意的局限而彻底回到精英政治里面去,但另一方面又想办法制约一人一票所带来的民粹政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中庸之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欧洲民主的发展是对以前贵族滥权的修正,而现在是对无知、缺德的民意滥权的修正。

最后说一点,我今天讲的这些内容没有所谓中国特色,不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用得着,这些理论全世界都可以用。这才是儒家的理想,为全天下提出一套普世价值。

本文系作者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在新华·知本读书会所作演讲的记录稿,经作者修订。录音整理:潘

4.儒家精神的真正意义 篇四

善治: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治理意义

儒家伦理思想从社会个体入手,层层展开,由个体推及社会直至国家,终极目标在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把这种从个体到全体渐次推进,同时强调各要素之间协调互动的方法论从道德领域引入政治领域,不难发现其内在机制与目前西方学者正致力于研究“善治”有契合之处.目前我国社会资本下降,导致重重社会危机,挖掘儒家伦理思想中深刻的`理论资源,对于我们消弭这种危机,实现社会“善治”有着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和资源意义.

作 者:金丹 Jin Dan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7 刊 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ARTY COLLEGE OF SICHUAN PROVINCE COMMITTEE OF CCP 年,卷(期):2004 “”(4) 分类号:B222 关键词:儒家伦理   善治   现实意义  

5.儒家精神的真正意义 篇五

儒家文化精华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对文化遗产的扬弃即是对现代文明的`发展.充分利用和发展儒家文化中优秀的思想和理论,为我们目前所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服务,是我们不应该回避也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阐述了儒家思想中具有现实借鉴价值的观点和理念,论证了儒家思想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 者:燕维英 Yan Weiying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30刊 名: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RADIO & TV UNIVERSITY年,卷(期):2(4)分类号:B2关键词:儒家 文化 思想 公民道德建设 影响

6.儒家精神的真正意义 篇六

“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提倡“仁爱”、崇尚“礼仪”,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在此基础上,随着后人的不断补充,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其思想中包括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譬如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倡导的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念,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以及兼收并蓄的实用理性,以及诚实守信、忠恕等思想,均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对现代企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已经日益显示出对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现代企业管理意义

一、儒家思想中的主要管理理念

(一)义利并举,义以生利的价值观念

儒家将价值观的问题论述为义与利的关系的问题。儒家非常强调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可是,在义与利的权衡之中,儒家认为义应该首先被考虑,它是衡量利之取舍的标准,作为君子应深明大义。

现代社会中,任何人,任何企业都不能回避利与义的选择问题。义与利说到底并无必然对立,义也是一种利,只不过不是一人之私利,而是一种整体的利,或称“公利”。我们强调义,即是强调应该把整体的利放在首位,私利的追求应以不损害公利为原则。从长远利益看,以义(公利)为先,可能会使企业暂时损失一定的利益,但其公益行为必能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经济环境,从而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于企业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反之,若企业局限于短期利益,制造伪劣商品,做虚假广告,可能使企业获取暴利,但这种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必会使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一落千丈,到头来只能被消费者冷落,被市场淘汰,或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群体至上,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

儒家传统思想是以维护社会安定和群体协调为宗旨的。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认为,人从道德修养到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经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目。其中“修身”是根本,它是个人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问题,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将个人价值置于群体之中进行衡量和评定。儒家并非完全忽视人的个性,只是比较强调整体,要求把个人、家庭、国家、天下统一起来,在社会整体中确立个人的价值,强调培养个人对社会、国家的使命感,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

现代管理中,既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又要注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充分发挥员工

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从而产生对企业的满意感,增强其归属感。同时,还应宏扬群体意识和忧国忧民的高度责任感、义务感,培

养员工和企业荣辱与共的感情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将使企业成为实现个人价值与奉献群体相结合、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团队,也使

企业的维系和发展有了更坚定的基础。

(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

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他还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人心向背看作是统治者是否具备“人和”的基本条件。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才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大家才能群策群力,保证

企业有强大的竞争力。孔子倡导“和为贵”,但他也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可见,“和”是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而”同"不讲差别,盲

目追求一致、同一,没有自我,这是不可取的。

在现代企业中,盲目服从,追求一致是很危险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就每天都有这种

担心。他说,因为他在海尔的决策都是正确的,企业其他人就产生了迷信,认为反正张总的决策总是对的,他们也不必深想了,也不认真论证了,即使面前有个坑让他们跳,他们也会

跳下去,这是非常危险的。我国大多成功企业者遇到过或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处

理得好,企业就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否则,企业可能出现决策危机。

二、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的作用

(一)儒家“重视人伦和谐”的思想可以创造企业良好氛围

个体总是生活在群体中,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儒家非常重视人类生活的群体性,并以伦理关系解释群体生活的特征,强调人伦和谐。其主

要人伦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讲求以和为贵,重视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二是讲

求“仁者爱人”,三是强调“五伦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要维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就要明确每人在不同伦理关系中的位置,及相应的权利

和义务,将其以适当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确立下来;四是要求“知礼以立”“克己复礼”。

“礼”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制度化体现,主张在等级秩序之下协调人们的行为。孔子认为社会

要安定团结,个人要发展完善,没有礼的约束熏陶是不行的。日本筑波大学高桥进教授在分

析日本企业经营与儒家思想之间的联系时说,日本企业的组织原则为“集体主义”“终生雇

佣”和“年功序列制”;组织伦理强调忠诚,孝顺、智慧,否定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其中

“集体主义”体现了“礼”“和”,“终生雇佣”体现了“仁”“孝”,“年功序列制”体

现了“礼”“五伦十义”。美国环太平洋研究所所长兼大英百科全书主编弗兰克·吉布尼则

认为,日本将中国古老的儒家文化与战后的美国企业引入的现代经济观念糅合在一起并加以

巧妙运用,形成东西合壁的“儒家资本主义”,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思想”,“和谐高

于一切”的人际关系,这才是日本经济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

(二)儒家“育人为本”的思想可以提高企业人才素质

重视教育是儒家思想的另一重要特征。儒家思想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著名论述说明了儒家进行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

通过对事物、人心的了解(格物、至知)做到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不为各种私欲邪念所动摇

(诚意、正心),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修身)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

人都积极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齐家)为国家的安定繁荣作出贡献(治国平天下)这是教

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中,教育培训是基础的、根本的环节,培训如何做事、教育如

何做人对企业的影响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可见到的,但却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深厚坚实的基础。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不依靠各领域的人才而跻身与尖端企业中,也没有一个企业

能够不通过学习—探索—创新就长久不衰的,并且企业中每个个体素质的提高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教育培训人才应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使命。

(三)儒家“以德为先”的思想可以引导企业文化倾向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是儒家思想的一贯主张。《大学》开篇中就提到“自天子

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要求先

做人后做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仁是

儒家思想的最高思想境界,认为“能行五者(恭、宽、敬、敏、惠)于天下,仁矣”,而“仁

者能好人能恶人”,“末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等观点也是要求人们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才

能处理好同他人的关系。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仁学”管理思想虽然产生在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并且服务于其

时的当政者,但是这种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理论具有珍贵的普世价值,尤其在如今物欲化的现代社会中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语

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一个人、一个民族不可能割裂传统文化的影响,企业管理

活动也离不开特定的民族文化的印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仁学”管理思想虽然产生在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并且服务于其时的当政者,但是这种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理论具有珍贵的普世价值,尤其在如今物欲化的现代社会中更具有积极的意义。于是,有人预言儒学即将

成为21世纪的管理主流。

参考文献:

[1] 杜维明.儒家哲学与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2]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刘军,黄少军.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杨仲山.美日企业文化比较.企业经济,1993,(8).[5]吴朝玉.论企业营销战略发展与营销观念创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6]孟丽.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探讨[J].安徽科技,2006,(04).[7]巨天中,李放.孟子智慧今说.北京I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9.62—63.

7.儒家精神的真正意义 篇七

关键词:儒家文化,德育,道德

面对大学德育建设的问题, 我们从儒家精髓中抽取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论述, 希望能为寻求建设途径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先秦的儒家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有很高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

一、内在价值

我们所说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身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对心性的修养上。在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特色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见儒家思想讲求自身的修为, 强调要以“君子”、“圣人”为理想人格的规范, 不断地以“自省”、“克己”等修为方式, 沿着“道”走向“仁”, 完成对自身的塑造过程。

1理想人格

孔子在对理想人格论述的时候, 把理想的典型定义为“君子”, 他认为的“君子”应该是“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的。这种要求实际上是十分高的, “大丈夫”就应该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品格。这对于大学生来说, 可以说是一种很深刻的启迪方式。当代青年人就应该具有这种刚健有为的理想精神, 应该从古代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总结经验。古往今来, 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偶然成功的, 没有预先的设想和计划, 就不会有后来的收获。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整天在迷茫和郁闷中度过, 那么何不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去奋斗呢?

2仁爱诚信

“仁、义、礼、智、信”是先秦儒家思想家统一信奉的五种品德, 其中仁是核心, 而其他品格也十分重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这五种道德品质就是指恭、宽、信、敏、惠。可见, “信”是“仁”的体现, 而“仁”是“信”的核心。关于“仁”的论述有很多, 例如“不仁者不可以久处月,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在之前的德育内容中我们也有相关论述。所以大学生及大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让儒家的“仁义”和“诚信”观念被教育客体接受并成为他们内心自觉的规范。这两个问题不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 还是包含着经济利益因素的法律问题。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 他们的道德观念往往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能让他们经受得住考验呢?我想, 深厚的民族传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事实也证明, 成功人士都有仁爱和诚信的品质, 想靠一时的贪心和手段成功是不可能的。

3内省自律

在先秦儒家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中, 很重要的两条就是内省和克己。孔子等思想家把内省和自律看成是主要的修为方式, 认为只有从自身寻找原因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其实事实正是如此, 我们从辩证法角度来看, 内因起决定作用, 而外因只起影响作用。现代的大学生正是欠缺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导致了他们生活上的散漫, 并且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不能虚心改正, 不能认识到错误的关键所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正是说给学习的学生听的, 大部分的大学生只是在死读书、读死书, 而不知道去思考书本背后的人生哲理。孟子重视通过自我发现的方式改过自新, 所以提出“反求诸己”, “求放心”的思想, 我们大学生应该学习这种自我批评的方法, 在批判中改良。

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儒家文明在对个体塑造上有很系统的借鉴价值, 它是一个从目标到内容再到方法的理论。如果能把儒家文明中的优良传统同学校的德育结合起来, 将会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外在价值1仁者爱人

在樊迟问到“仁”的时候,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 其实他的意思就是社会的各个阶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 特别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等级来说, 爱人尤其重要。在将“仁”这个概念具体化的时候, 就出现了“孝悌”和“忠恕”的两个分支。在家庭内部要对长辈合同辈秉持应有的伦理观念, 做到“孝悌”, 而对他人, 尤其是君主的时候要做到“忠恕”。这样的思想品德也应该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会中出现的对父母不孝, 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比比皆是, 针对这样的社会现象, 高校德育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教育。把“忠”的观念引申一下, 我们可以联想到一种更深层次的含义, 那就是尽心竭力。其实“忠”就是对别人实实在在的一种作风。大学生在面对即将走上社会的事实, 必须要有这种精神, 不管是对自己, 对同学, 对老师, 还是对社会, 对国家, 都要有一种踏实求实的作风。这样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脍炙人口的“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都对大学生的相处有一定的启示。

2重义轻利

这是儒家思想在大学生社会交往中的价值之一, 儒家学者强调“重义轻利”并不是反对人们追求利益, 但是这种思想有的时候被现代人曲解, 说儒家压抑了人们的合理利益追求。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是值得借鉴的,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孟子的“舍身取义”思想更是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祖国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 成为很多名人志士的座右铭。现代很多大学生的口头禅都是“良心值几个钱?”这不禁让我们把传统道德中的利与义的关系重新提上来。可以说, “仁义道德”还是很重要的, 人与人的交往总要以一定的人格品质作为前提, 而没有人际交往的人就等于被社会隔绝了。

3普遍和谐

先秦儒家思想家都向“复礼”, 他们认为这是达到和谐社会的唯一方式。所谓普遍和谐指的是三个方面, 即是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表现在“孝悌”和“忠恕”上, 因为只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是真正的和谐状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以孟子位代表追求“天人合一”, 人的修炼和学习都是为了存心养性, 最终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儒家是入世的思维方式, 他们认为“学而优则仕”, 优秀的人当然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可以看到, 先秦儒家思想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都对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些思想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思想空间, 对大学德育建设提供的新的视角。大学的德育建设可以从儒家文明的研究入手, 复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为大学德育提供文化素材。

先秦儒家思想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掘的“闪光点”, 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 如果大学的德育工作者能够将先秦儒家文化作为一个考察的视角, 从中找到积极的教育因素, 然后提取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及原则, 那么大学的德育工作首先就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的实践。”所以, 先秦儒家思想将对大学德育建设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丽颖, 《论儒家传统文化的现实教育意义》, 《学术交流》, 2004年11月

[2]李爱良, 《论儒家文化的泛道德性》, 《伦理学研究》, 2005年3月第二期

[3]祁新荣, 《论儒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第7期

[4]杨杰, 《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辽宁大学学报》, 2002年11月

[5]《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色》, 文艺出版社

[6]曹德本, 《中国政治思想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8.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篇八

自从2001年我接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邀请参加推动文明对话的知名人士小组以来,在北美、西欧、中东、东亚和南亚参加了各种类型的文明对话。我深深地感到,在“和而不同”的气氛中进行平等、互惠的对话,真正体现了儒家的人文精神。对话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不是强调自己的信念合情合理,也不是借机表述自己的立场,而是聆听对方的声音,增长知识,拓展心胸,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文明对话的基本要求是容忍,但只有容忍是不够的,还要承认对方的存在,尊重对方的存在,甚至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对方为参照系,互相学习。

儒者是通过对话来体现核心价值的。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荀子的礼、董仲舒的天、朱熹的理、陆象山的心、王阳明的良知、李退溪的敬、李栗谷的气、刘宗周的诚、戴震的欲,都是主动、自觉地在人文关系中逐渐来发展起来的。每一位儒家的大师大德至少汲取了四种资源:第一种是自身内在资源,也就是通过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宋明儒学所说的心性之学、身心之学、圣人之学、君子之学而建构的主体性,并且由这种主体性而孕育出来的如孟子所说“左右逢源”的自得之趣。第二种是社会资源,通过对社会的关怀、体现社会良知,即孟子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民本思想。这种资源是和社会群体大众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依仗权势而获得的。第三种是历史文化的资源,通过对话,发展出自己学术的谱系,形成既有特殊性又有普世性的自我认同。最后一种资源来自天道,儒者都有终极关怀,认同天命,替天行道,从对天的理解来展现儒家的核心价值。

儒家对人的了解,不是用归约主义的方式。何为人?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不仅是使用工具与语言的动物,也是《诗经》所体现的能够欣赏文学艺术的情感动物,《书经》所体现的政治动物,《易经》所体现的形而上动物,《礼记》所体现的社会动物,和《春秋》所体现的有历史意识的动物。这种对人的认识是多维的,也是深刻的。

什么是儒家的核心价值?总体来说,我认为是“仁”。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义,从“中庸”的三达德(智仁勇),到孟子的四端(仁义礼智),到汉代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乃至郭店出土木简的五行(仁义礼智圣),都体现了“仁”的价值。“仁”是基本价值,通过仁,各种价值都能得到滋润与扩展。有勇而无仁是可能的,有仁而无勇是不可能的。有礼而无仁是可能的,有仁而无礼是不可能的。“仁”也是综合价值,每一种特殊价值都能丰富与深化“仁”的内涵。

我认为,儒家的人文思想应该从四个不可分割的侧面来考虑:自我、社会、自然和天道。儒家的理想是个人身心的整合,甚至可以进一步说是身、心、灵、神的整合,是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人类和自然的持久和谐,人心和天道的相辅相成。横向看,它是一个向外扩展的同心圆,每一圈都是开放的:超越个人主义,超越家族主义,超越狭隘的文化主义、民族主义,甚至人类中心主义,是和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另外,它的根源性是突出人的个性、家庭、社会、国家、全球社群的重要性。所以,这是个既纵深又横向的发展,“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第二十七章)这句话,最能说明这种有涵盖性的人文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公》)的恕道即是认识、理解和体会他人的特殊性,就是俗话说的“将心比心”。从不忍而推向忍,使得路人,使得所有人,使得天地万物都成为我们关切的对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仁道,也就是说,我发展我自己,我也帮助其他人。从和我关系最近、最密切的人,拓展到所有的人。这种思想既有根源性,又有开放性,同时又都是在对话中进行,我认为可以成为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虽然有消极性,但是能体谅他人,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是积极的,与恕道结合便成为文明对话的基础。每一个人都是关系网络的中心点,真正的文明对话必须通过关系网络所形成的重叠共识来发展。

今天,在我们的年轻朋友中,传统文化的声音是相当薄弱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遥远的回响。但是西方的普世价值,在一般年轻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之中分量不轻。如果我们不希望市场经济导致市场社会、市场家庭、市场婚姻乃至市场的人际关系,假如我们要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破坏生态环境的工具理性,超越不计后果的浮士德的精神及无限膨胀的个人主义,我们就要重视孔子思想的价值。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学而不厌,教而不倦,以好学的精神,身体力行,充分展现了儒家人文精神。儒家的核心价值不仅是中国的,是东亚的,也是世界的。“仁义礼智信”,都是植根于儒家传统的普世价值。孔子不仅是山东的、中国的、东亚的,也是世界的。孔子思想和其他的精神文明一样丰富,一样重要,它们都是人类的财富,都能为人类文明走出困境提供参照。

上一篇:《茶馆》的观后感1000字左右下一篇:旅游教育培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