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舞课程实施

2024-08-02

集体舞课程实施(共8篇)

1.集体舞课程实施 篇一

关于推广第一套校园集体舞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推广《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的通知精神,结合“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贯彻实施,充分利用每周“三课二操二活动”的体育锻炼时间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时间,组织学生推广、普及、开展校园集体舞班班跳活动,达到活跃身心,强健体魄,浓厚校园艺术氛围的目的。

二、活动时间与参与人员

1、活动时间:2008年3月——2008年6月

2、参与人员:全校师生

三、活动领导小组以及工作小组成员

1、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吴军陆叶李华 殷莉莉

2、主要工作小组成员:

(1)南校:

余璇郭忠南丁芬牛增荣黄慧萍

(2)北校:

金春梅陆季红沈洁陈静

四、活动目标与具体内容:

1、活动目标:

(1)本学期全体镇小师生都要学会第一套校园集体舞(共三个),并能在校艺术节上进行全校性展示与评比。

(2)组织校集体舞队,认真训练,争取在区艺术节校园集体舞专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2、本学期将要学习的集体舞名称:

(1)、好朋友(2)、阳光校园(3)、小白船

五、活动实施阶段与过程设想

(一、)准备阶段:(2月)

1、召开相关老师会议,明确活动实施过程与方法。

(1)召开音乐教师与相关体育、体活课老师会议,明确活动要求。

(2)在班主任会议上对本次活动进行宣传与工作布置。

2、组建好两支开展活动的骨干队伍,安排相关老师定时开展培训活动。

(1)班级小辅导员队伍(每班男女同学各两名),由各班音乐老师负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挑选与指导。

(2)校集体舞示范队伍(二、三年级部分优秀学生,男女各20名),由陆季红和金春梅老师负责挑选队员并安排时间对其进行指导和训练。

3、每周三早上7:50——8:20,北校由金春梅、陈静负责,南校由丁芬、黄慧萍负责,对全体教师先进行这三个舞蹈的培训和学习,要求人人都会跳。

4、拷贝相关音乐带与CD,作好音响与场地的安排工作。

(二、)推广实施阶段(3月-5月)

1、利用音乐课堂上的律动教学时间段,由音乐老师负责进行各舞蹈基本动作的学习,并视学习情况挑选落实好班级小辅导员人选。(2男2女)

2、由体育和体活课老师负责,利用体育或体活课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拉成圆圈,指导学生在队形上进行舞蹈的反复练习与巩固提高。

3、每周利用周三早操时间,北校由金春梅陈静负责,南校由丁芬和黄慧萍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性校园集体舞周周跳活动,使全校师生形成互相观摩不断进步的竞争意识。

4、各班主任要及时关心本班开展活动的情况,并主动与相关音乐、体育和体活课老师进行联系与沟通,做好三者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本班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与掌握。

(三)成果展示阶段(5月——六月)

1、在2008年5月开展的校园艺术节活动中,集体舞作为该节的一个专项比赛,将在期间进行全校性的评比与展示。(五月底)

2、积极参加区08艺术节活动,争取在区集体舞专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五月初或中)

3、进行一次《我与校园集体舞》的征文比赛,发动学生撰写活动感受。(五月中)

4、在校园艺术节上进行以“快乐的校园生活”为主题的书画作品比赛。(五月底)

5、相关老师做好本次活动的总结工作。(六月初)

六、几点说明

1、利用天天唱时间,组织学生学唱这三个舞蹈的歌曲。如遇体育或体活课上进行集体舞排练,教师可带装有干电池的录音机,播放音乐进行教学。(如几个班级同时有课,可错开时间进行排练)也可直接让学生边哼唱歌曲边复习舞蹈。

2、对于舞蹈学习的内容,我们将视客客观原因以及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进度,只要按《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的统一顺序进行教学,争取在本学期完成全部舞蹈的学习。

3、三年级学生是活动的骨干力量,但由于涉及统测统考,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和学习会有所冲突,(特别是参加区比赛的个别队员)。届时希望得到相关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协商确保该生学习与活动两不误。

4、因三个舞蹈的难易程度有差别,在学习中各年级的接受与掌握程度可能因此也会有差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年级段特点各有侧重,在展示与评比时也可按各年级段,选择相应的舞蹈参赛。

各位老师:推广全国第一套校园集体舞是阳光体育活动与文体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的开展和落实虽然体育和音乐老师责无旁贷,但绝不能离开班主任的关心与重视,更需要得到全体老师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能够同心协力,为镇小的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幸福、和谐的校园!

谢谢各位老师对于本次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艺术组、体育组

2008-3-3

【打印

2.集体舞课程实施 篇二

一、网络集体备课实施困境分析

网络集体备课在应用过程中不仅有优势, 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 这些问题与不足导致网络集体备课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在当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么, 是什么因素制约了网络集体备课的发展呢?

1、教师方面的原因。网络集体备课的主体是一线教师, 教师的网络集体备课参与意识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素养直接影响到网络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备课效率的高低与教师的参与度有着极大的关系, 只有更多的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网络集体备课, 网络集体备课的质量才会得到保证。其次, 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也有待提高。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普遍偏低, 一部分教师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往往局限于上网、下载资料, 而课件制作的能力较差, 在网上与同行自由交流的能力不足。

2、制度方面的原因。目前针对网络集体备课还缺乏完善的管理和考核制度。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重视学生学业发展的指标, 这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关系到学校和教师的形象和声誉, 致使学校和教师参加网络集体备课的内驱力不足。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在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上竞争非常激烈, 教学资源被相互封锁, 不能够与同行之间进行真诚的交流与合作, 还不能实现教育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使得网络集体备课很难开展。同时教育主管部门更加注重检查传统集体备课开展情况, 缺乏网络集体备课管理和考核制度, 缺乏有力的评价导向和考核激励机制, 对于教师难于管理和考核, 致使教师参与网络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不高。

3、学校软、硬件设施方面的原因。推进网络集体备课, 学校需要一定的软、硬件条件。软、硬件设施落后不仅制约了网络集体备课的开展, 也会影响参与网络集体备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全国基本实施了“校校通”工程, 但有些学校的电脑数量不足, 电脑配置也较低, 上网速度慢甚至不能上网, 一人一机的条件基本达不到。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的匮乏, 学校软、硬件设施质量和数量还达不到教师进行网络集体备课的要求, 这确实阻碍了网络集体备课的开展。

二、促进网络集体备课发展的策略分析

1、提高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参与意识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参与意识与信息技术素养直接影响了网络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果。首先,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网上集体备课, 要让广大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应用价值, 增强教师利用网络的意识, 积极投入到新形式的网络集体备课之中。其次,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对一线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和操作能力, 使网络集体备课得以顺利进行。

2、完善网络集体备课管理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将网络集体备课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之中, 是提高网络集体备课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途径。目前要不断地完善网络集体备课管理和考核制度。首先学校要把网络集体备课活动和传统集体备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网络集体备课活动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之中, 把教师是否参加网络集体备课列入到教学考核、评估等标准中。学校统一要求备课人将个人备课预案提前上传到资源库内, 由备课组长在网上组织本年级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讨论, 教师可随意下载所需教案、课件, 备课组长也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以此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网络集体备课活动。

3、加强软硬件配置。网络软、硬件设施的完善是网络集体备课开展的重要物质前提。为了保证网络集体备课能够顺利实施, 学校要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 配置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构建畅通的网络运行环境, 让教师能很方便地利用网络进行备课、教学、研究, 让网络集体备课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结语

3.信息技术集体备课实施探讨 篇三

关键词:集体备课;网络教学;课程管理

一、集体备课的组织

根据定义,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以信息技术备课组为组织单位,由备课组长牵头,定时组织组内教师开展信息技术集体备课讨论,控制备课流程,反馈备课信息。

每位备课组成员拥有网络教学平台的账号,用于进行讨论后开展网络备课,最终形成共享的网络课程。

二、集体备课的过程

1.集中讨论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集中讨论:

(1)定时、定点、定主发言人对指定章节内容开展讨论;

(2)利用即时通讯软件qq的讨论组功能开展网络讨论。在备课组长的牵头下每周开展一次集中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对指定教材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的处理、教学思路等。由主发言人发言,备课组成员进行讨论,充实完善集体备课的内容。根据个人特长及轮流制作课程的原则指定网络课程制作者。

2.网络备课

网络备课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由集中讨论中确定的网络课程制作者领衔制作。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讨论中确定的课程的项目,包括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word文件或ppt文件)、教学资源(根据需求确定是否需要)、课堂测验、调查问卷等。

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免费软件搭建,在平台里,信息技术教师上课使用的教学功能已经模块化,包括作业提交、ppt页面、课堂测验、调查页面、座位表、学生作品展示、操作题批阅等功能模块。

如图1为备好的网络课程截图,内容是photoshop图层及变形的应用教学内容,主要模块包括基础任务、进阶任务、作业提交、自测练习、问题汇总、教学资源。

图1

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引用备好的课程开展教学,学生通过账号登陆后,可查看教师准备的网络课程的模块,完成学习任务,提交作业,完成测试。

3.再次讨论

由网络课程的制作教师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说明,并由备课组成员进行讨论,修正大家一致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完善网络课程。

4.网络课程个性化

备课组成员根据主备课人备好的网络课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水平可选择是否采用集体备课完成的网络课程,如不采用集体完成的网络课程,可制作自己的网络课程,主要内容可引用已经存在的课程中的模块,调整教学中采用的例子、课堂测试题目等。

如图2,选择结构1和选择结构2的课程分别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某位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网络课程个性化后得到的。

5.信息反馈

根据备好的网络课程进行授课教学,然后在qq讨论组里反馈信息,如学生掌握情况、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等情况,为下一学年开展教学积累经验。

三、集体备课的思考

1.要防止流于形式,更要防止拿来主义

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体现,要备课组教师人人积极参与才能体现集体备课的价值,如果只是个别教师参与或者大家经过集体讨论后就各自为政那就流于形式了。集体备课并不是说由主发言人说课,主制作人制作网络课程就可以了,没有个人的钻研,仅仅拿来主义,使用别人的课程,个人的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

2.要有良好的软件平台支持

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特殊性,光有纸质的教案还无法开展教学,要有教学素材、教学支持软件的配合。以往集体备课讨论后最多形成教案,而且共享困难,没有统一的共享平台,而且根据教案教师还无法直接开展教学,还要准备教学软件,如教学课件、课堂测试软件、调查网页等工具软件。有了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后,教师的备课成果都展示在统一的平台中,便于积累资源,而且使用网络课程可直接开展教学活动,能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增加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3.要有效开展集体讨论

集体讨论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要提高讨论的效率,每次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教学章节;不拘讨论形式,定时定点集中讨论和随时qq讨论组联系有机结合。

集体备课能发挥集体优势,拓展教师个人的思路,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在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防止“拿来主义”盛行、采用的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

编辑 薄跃华

摘 要:集体备课能够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促进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并提升教师自身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认识水平、时间因素、缺乏交流平台等原因的限制,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或仅仅作为口号,而未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介绍利用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过程,与同行共探讨。

关键词:集体备课;网络教学;课程管理

一、集体备课的组织

根据定义,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以信息技术备课组为组织单位,由备课组长牵头,定时组织组内教师开展信息技术集体备课讨论,控制备课流程,反馈备课信息。

每位备课组成员拥有网络教学平台的账号,用于进行讨论后开展网络备课,最终形成共享的网络课程。

二、集体备课的过程

1.集中讨论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集中讨论:

(1)定时、定点、定主发言人对指定章节内容开展讨论;

(2)利用即时通讯软件qq的讨论组功能开展网络讨论。在备课组长的牵头下每周开展一次集中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对指定教材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的处理、教学思路等。由主发言人发言,备课组成员进行讨论,充实完善集体备课的内容。根据个人特长及轮流制作课程的原则指定网络课程制作者。

2.网络备课

网络备课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由集中讨论中确定的网络课程制作者领衔制作。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讨论中确定的课程的项目,包括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word文件或ppt文件)、教学资源(根据需求确定是否需要)、课堂测验、调查问卷等。

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免费软件搭建,在平台里,信息技术教师上课使用的教学功能已经模块化,包括作业提交、ppt页面、课堂测验、调查页面、座位表、学生作品展示、操作题批阅等功能模块。

如图1为备好的网络课程截图,内容是photoshop图层及变形的应用教学内容,主要模块包括基础任务、进阶任务、作业提交、自测练习、问题汇总、教学资源。

图1

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引用备好的课程开展教学,学生通过账号登陆后,可查看教师准备的网络课程的模块,完成学习任务,提交作业,完成测试。

3.再次讨论

由网络课程的制作教师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说明,并由备课组成员进行讨论,修正大家一致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完善网络课程。

4.网络课程个性化

备课组成员根据主备课人备好的网络课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水平可选择是否采用集体备课完成的网络课程,如不采用集体完成的网络课程,可制作自己的网络课程,主要内容可引用已经存在的课程中的模块,调整教学中采用的例子、课堂测试题目等。

如图2,选择结构1和选择结构2的课程分别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某位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网络课程个性化后得到的。

5.信息反馈

根据备好的网络课程进行授课教学,然后在qq讨论组里反馈信息,如学生掌握情况、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等情况,为下一学年开展教学积累经验。

三、集体备课的思考

1.要防止流于形式,更要防止拿来主义

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体现,要备课组教师人人积极参与才能体现集体备课的价值,如果只是个别教师参与或者大家经过集体讨论后就各自为政那就流于形式了。集体备课并不是说由主发言人说课,主制作人制作网络课程就可以了,没有个人的钻研,仅仅拿来主义,使用别人的课程,个人的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

2.要有良好的软件平台支持

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特殊性,光有纸质的教案还无法开展教学,要有教学素材、教学支持软件的配合。以往集体备课讨论后最多形成教案,而且共享困难,没有统一的共享平台,而且根据教案教师还无法直接开展教学,还要准备教学软件,如教学课件、课堂测试软件、调查网页等工具软件。有了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后,教师的备课成果都展示在统一的平台中,便于积累资源,而且使用网络课程可直接开展教学活动,能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增加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3.要有效开展集体讨论

集体讨论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要提高讨论的效率,每次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教学章节;不拘讨论形式,定时定点集中讨论和随时qq讨论组联系有机结合。

集体备课能发挥集体优势,拓展教师个人的思路,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在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防止“拿来主义”盛行、采用的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

编辑 薄跃华

摘 要:集体备课能够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促进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并提升教师自身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认识水平、时间因素、缺乏交流平台等原因的限制,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或仅仅作为口号,而未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介绍利用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过程,与同行共探讨。

关键词:集体备课;网络教学;课程管理

一、集体备课的组织

根据定义,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以信息技术备课组为组织单位,由备课组长牵头,定时组织组内教师开展信息技术集体备课讨论,控制备课流程,反馈备课信息。

每位备课组成员拥有网络教学平台的账号,用于进行讨论后开展网络备课,最终形成共享的网络课程。

二、集体备课的过程

1.集中讨论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集中讨论:

(1)定时、定点、定主发言人对指定章节内容开展讨论;

(2)利用即时通讯软件qq的讨论组功能开展网络讨论。在备课组长的牵头下每周开展一次集中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对指定教材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的处理、教学思路等。由主发言人发言,备课组成员进行讨论,充实完善集体备课的内容。根据个人特长及轮流制作课程的原则指定网络课程制作者。

2.网络备课

网络备课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由集中讨论中确定的网络课程制作者领衔制作。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讨论中确定的课程的项目,包括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word文件或ppt文件)、教学资源(根据需求确定是否需要)、课堂测验、调查问卷等。

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免费软件搭建,在平台里,信息技术教师上课使用的教学功能已经模块化,包括作业提交、ppt页面、课堂测验、调查页面、座位表、学生作品展示、操作题批阅等功能模块。

如图1为备好的网络课程截图,内容是photoshop图层及变形的应用教学内容,主要模块包括基础任务、进阶任务、作业提交、自测练习、问题汇总、教学资源。

图1

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引用备好的课程开展教学,学生通过账号登陆后,可查看教师准备的网络课程的模块,完成学习任务,提交作业,完成测试。

3.再次讨论

由网络课程的制作教师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说明,并由备课组成员进行讨论,修正大家一致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完善网络课程。

4.网络课程个性化

备课组成员根据主备课人备好的网络课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水平可选择是否采用集体备课完成的网络课程,如不采用集体完成的网络课程,可制作自己的网络课程,主要内容可引用已经存在的课程中的模块,调整教学中采用的例子、课堂测试题目等。

如图2,选择结构1和选择结构2的课程分别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某位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网络课程个性化后得到的。

5.信息反馈

根据备好的网络课程进行授课教学,然后在qq讨论组里反馈信息,如学生掌握情况、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等情况,为下一学年开展教学积累经验。

三、集体备课的思考

1.要防止流于形式,更要防止拿来主义

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体现,要备课组教师人人积极参与才能体现集体备课的价值,如果只是个别教师参与或者大家经过集体讨论后就各自为政那就流于形式了。集体备课并不是说由主发言人说课,主制作人制作网络课程就可以了,没有个人的钻研,仅仅拿来主义,使用别人的课程,个人的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

2.要有良好的软件平台支持

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特殊性,光有纸质的教案还无法开展教学,要有教学素材、教学支持软件的配合。以往集体备课讨论后最多形成教案,而且共享困难,没有统一的共享平台,而且根据教案教师还无法直接开展教学,还要准备教学软件,如教学课件、课堂测试软件、调查网页等工具软件。有了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后,教师的备课成果都展示在统一的平台中,便于积累资源,而且使用网络课程可直接开展教学活动,能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增加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3.要有效开展集体讨论

集体讨论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要提高讨论的效率,每次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教学章节;不拘讨论形式,定时定点集中讨论和随时qq讨论组联系有机结合。

集体备课能发挥集体优势,拓展教师个人的思路,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在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防止“拿来主义”盛行、采用的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

4.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篇四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及现代教育资源的作用,提高备课实效性,实现资源共享,经学校研究制订集体备课方案如下:

一、集体备课的机构。

1、集体备课以学科为单位,在组内实行集体备课、议课。教导处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管理。

2、集体备课的备课人。集体备课的备课人分为主备人和参备人。主备人根据领受到的备课任务,独立或与他人合作钻研教材,准备集体议课发言稿,编写教案。参备人为组内除主备人以外的其他成员。参备人根据主备人的备课发言及教案设计思路,提出积极的补充和修改意见,以便主备人修改教案。

二、集体备课的程序

1、分配任务。教导主任根据教研室集体备课计划将备课任务合理地分配给组内成员。

2、个人准备。组内成员领受任务以后,个人进行备课准备,撰写主备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于一周前上传到校园博客。

3、集体议课。主备发言人上传教案后,组内人员根据主备人的教学设计情况,以跟帖的形式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统一认识后,由主备人完善教案,以二稿的形式再次上传博客。

4、个人执教。每个执教人将修改后的教案(二稿)付诸教学实践。执教后写好教学反思。参备人参与听课,课后进行评课,并写出个人听课心得。

三、具体要求

1、主备人

(1)主备人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课标、教材,搞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即纵、横向联系:纵向是给什么内容作铺垫的,横向与那些内容有联系。

(2)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编制的教案要重点突出。

(3)提出教学目标。编制的教案要从三个纬度上体现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备教法和学法。教师采取的教法必须有效,学生的学法诸如小组学习法、探究法等必须符合教学实际。

(5)备教具。根据学校实际,寻找或自制教、学具;搜寻、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6)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如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的体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的使用,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课内外作业的设计,教具、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时机,对学生的评价等等,都必须考虑周全。

(7)主备人的备课发言和编制的教案,是个人能力、学识等的具体体现,必须精心准备,不得抄袭。如引用了他人的教案,必须注明出处。

2、参备人

参备人除认真履行好主备人的职责外,还必须做到:

(1)认真学习课标,通读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知识点及重难点,做到宏观上把握全册教材,微观上重点吃透所领受的任务的部分。

5.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篇五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搞好“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高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的困难,使我校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学生,全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制定我校“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我校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教学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学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克服以往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以量为本,形式主义;以本为本,本本主义;以我为主,自我主义等现象,根据学校“有实效”的要求,决定以实施“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科的均衡发展。

二、集体备课领导组织机构

长:李长焕

副组长:丛万忠

成员:丛广慧、白国锋、张友良、王勋辉及各科组长、备课组长。

三、组织形式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分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和品社组和科学组负责,分年级成立备课组,以科组为单位灵活组织实施集体备课。

1、具体的教学内容备课以年级为主,由备课组长组织实施,主备人负责制。

2、集体备课与常规课、公开课相结合,形式为:个人初备——集体研备(形成学案、教案)——教师再备(针对班级、个人情况)——上课。

四、基本流程:

1、个人初备: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完成备课(学案、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课件)。

(1)主备人的职责:要将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稿(包括学案、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课件)。(2)辅备人的职责: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为了确保集体交流、讨论的重点和效果,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自己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明确书面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这是确保集体备课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

2、集体研备:

集体研备前,由备课组长检查个人初备时的课本标注情况,并记录。(1)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

(2)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周周清”的内容、学案的安排、教案的设计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了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交流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发言时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强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说几句,才入门的,经验欠缺的可以多听听,学学别人的方法。交流时要做好记录,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可以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

(3)、形成学案、教案及课件。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学案、教案及课件。此环节力求达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划分课时、统一确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思考题和检测题)、统一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统一课堂作业。

3、教师再备。

教师可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特点及个人风格,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写出适合自己的学情、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学案和个性教案。

五、备课管理 :

教师集体备课的成功与否,是能否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组织机构即集体备课领导组,领导组全面负责集体备课的管理工作和指导工作,督促检查集体备课,指导教师备好课,确保实效,不走过场;同时,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审核;科组长具体负责各备课小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健全集体备课工作网络,教师们共同参与,指导、管理同步进行,为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提供管理保证。

1、科组长全权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备课组长在开学第一周安排好一学期的备课分工(本学期在第十周安排好后半学期的备课分工)。

2、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前要检查自备情况(课本批注),集体备课时记录好每位教师发言情况(不允许教师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集体备课后收集好备课记录及下一周学案、教案及“周周清”内容。

3、集体备课做到“二规范”、“四定”、“四统一”。(1)“二规范”是指集体备课记录规范、集体备课材料交存规范。

(2)“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备课人;(3)“四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已的实际,写出个人教案。既要相互借鉴,又要体现个人特点。

4、严格考勤制度,所有教师要按时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体备课,实行签到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不得随意变换时间和地点。如有特殊情况,备课组长需提前半天向教学处申请批准。

6.关于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 篇六

关于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

彩虹计划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0‟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加强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设,既有利于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也有利于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特别是劳动合同法施行以来,各地按照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的部署,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区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不够广、协商机制不完善以及实效性不够强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更好地搭建企业与职工沟通协调的虹桥,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1 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相结合,整体部署,依法推进,因企制宜,分类指导,不断扩大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增强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实效性,推动完善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协调机制,努力实现企业与职工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促进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从2010年到2012年,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其中,2010年集体合同制度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1年集体合同制度覆盖率达到80%以上。对未建工会的小企业,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努力提高覆盖比例。集体协商机制逐步完善,集体合同的实效性明显增强。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集体合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实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对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深入宣传集体合同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宣传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先进典型。创新宣传方式和宣传活动组织形式,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和社会各界对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企 2 业与职工开展平等协商的意识和自觉性,为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进一步增强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深化“共同约定行动”与加强集体合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继续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内容,以非公有制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对象,推动企业与职工就工资水平(计件单价)、劳动定额等涉及劳动报酬的事项开展集体协商并订立专项集体合同,推进建立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引导其重点就职工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进行集体协商,实现职工工资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相应增长;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重点通过协商薪酬努力稳定工作岗位、保障工资支付,鼓励和支持工会组织职工与企业开展以稳员增效、协商薪酬为重点内容的“共同约定行动”,促进双方共同应对困难,稳定劳动关系;对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引导其重点就劳动定额标准和计件单价进行集体协商,保障职工取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益和休息权。同时,要针对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女职工权益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突出问题,推动开展集体协商,签订专项集体合同。

(三)进一步扩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范围。积极推进企业集体协商工作,由企业工会代表职工或者上级工会指导企 3 业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开展平等协商,订立集体合同。同时,要大力推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工作。在县级以下区域内非公有制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开展区域性集体协商,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在同行业企业特别是建筑、采矿、餐饮服务等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县级以下区域内,要重点推动开展行业性集体协商,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县(市、区)一级积极探索开展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

(四)进一步广泛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和工会开展“要约行动”,重点支持工会提出要约。基层工会要主动开展协商要约,上级工会要帮助和指导基层工会依法行使要约权。当前应把开展集体协商要约的重点放在五类企业,即没有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集体合同已经到期需要续签或重新签订的企业;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协议的企业;职工工资长期不增长、低增长,或50%职工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50%的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企业工会组织提出协商要约有困难的,上一级工会可依法代替企业工会提出协商要约。在未建工会的企业,上级工会要指导职工推举协商代表,并向企业提出协商要约。在非公有制小企业或同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县级以下区域内,可 4 由区域工会组织或行业工会组织向相应的区域企业组织、行业协会提出协商要约;尚未建立基层企业组织的,也可直接向区域、行业所属企业提出协商要约。企业或企业组织也可就有关问题向职工方提出集体协商要约。

(五)进一步规范集体协商程序。要把依法规范集体协商程序作为增强集体合同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保证集体协商双方代表具有合法性,协商过程充分表达职工和企业方的意愿和要求,协商内容得到双方一致认可。一是要规范集体协商代表产生程序,指导双方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协商代表,赋予其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权力。二是要规范集体协商启动程序,指导职工方或企业方协商代表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协商要求,另一方积极予以回应。三是要规范集体协商会议程序,指导双方协商代表采取召开集体协商会议的形式,就协商事项进行充分讨论,形成集体合同草案。四是要规范审议通过程序,指导企业将经双方协商一致形成的集体合同草案依法提交职代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并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

(六)进一步加强集体协商主体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和基层企业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工会组织覆盖面,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积极推进建立县级以下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加强职业化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直接选举工作,加大对基层工会主席合法 5 权益的保护力度,创新基层工会组织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组织履行维权职责的能力和工作活力。进一步加强企业组织建设,加快建立县(市、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的步伐,支持加强其他基层企业组织、行业协会的建设,推动企业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向乡镇、街道、社区和工业园区延伸,积极培育企业方集体协商主体。继续加强对集体协商双方代表特别是职工代表的培训工作,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召开交流研讨会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进一步加大对协商代表的劳动法律知识和协商技巧的专项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协商代表的集体协商能力和水平。

(七)进一步加强对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要组织力量深入企业、深入基层,主动为集体协商提供从确定协商代表、拟订协商议题到召开协商会议、起草合同文本等环节的全程指导。要制定推广集体协商指导手册以及适合本地区不同行业特点的企业、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示范文本和集体协商要约示范文本,供集体协商双方参考借鉴。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集体协商工作的专门指导机构和指导员队伍建设,聘请一批懂政策、精业务、会协商的专业人员担任专兼职集体协商指导员,为开展集体协商提供咨询服务等专业技术支持。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行业人工成本指导信息等制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及时发布有关指导信 6 息,为开展集体协商提供参考依据。加强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处理工作,对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要指导双方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时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组织共同协调处理。

(八)进一步加强集体合同的审查管理和履约监督。加强集体合同审查备案工作,督促企业或企业组织将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的集体合同在规定时间内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及时对集体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书》,同时做好集体合同审查情况统计上报和审查资料存档工作。加强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指导集体协商双方代表及时将生效的集体合同以适当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督促企业定期向职代会或全体职工报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接受职工监督。对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权益的,工会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企业纠正。对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工会应与企业协商解决;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九)进一步加强集体合同立法工作。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和有关部颁规章,积极参与和推动制订或修订本地区的集体合同法规或规章,增强法律、法规的操作性。要重点针对解决当前集体协商工作中存在的“不愿谈”、“不敢谈”、“不会谈”和“谈不成”等突出问题,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创新制度机 7 制,及时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立法,为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提供法制保障。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和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集体合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作为协调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建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要领导牵头,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领导机构,形成政府部门主导、三方协同、多方支持、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各地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统筹规划三年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或完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间进度。要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加强对工作进展情况的检查考评和定期通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要深入基层联合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的特点和规律,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做好信息交流和典型推广工作,8 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彩虹”计划顺利实施。

(三)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彩虹”计划实施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抓好组织协调、政策制定和监督检查工作。各级工会要宣传发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彩虹”计划,提高职工依法与企业开展平等协商的意识,提升基层工会和职工代表的集体协商能力和水平,加强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各级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要切实做好企业经营者的组织引导工作,提高经营管理人员对实施 “彩虹”计划的认识,引导广大企业牢固树立平等协商、共享成果、和谐发展的经营理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7.集体舞课程实施 篇七

一、民营企业实施集体谈判工资的意义

(一) 有利于增强工会的凝聚力

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 是劳动者大众为了获得并维护自身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而自愿结合的有组织的群体或团体。工会的凝聚力与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程度是成正相关的关系, 职工通过工会得到民主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越多, 职工成为会员的意愿就越强, 工会的号召力、向心力就越强。建立集体工资谈判制度, 工会通过开展工资集体谈判和监督集体工资协议的履行, 提高了对职工的经济权益的维护程度, 从而也就提高了职工对工会代表性的认可程度, 增强了工会对职工的凝聚力, 有利于工会更深入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 有利于为员工提供更公平公正的报酬

我国人口数量大, 劳动力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买方市场, 相对于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管理的严格性, 民营企业在员工工资支付上有着充分的决定权。再加上大多数民营企业管理上亟待完善, 如何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员工确定合理的工资缺乏科学的方法, 无法确保同工同酬, 无法确保劳有所得、得有其值。而集体谈判工资制度很大程度弥补了这些不足, 雇佣关系双方通过协商来制定工资, 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在工资决定上的随意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兼顾企业与员工的利益, 让双方考虑更多影响工资的因素, 从而使员工的工资更加公平公正, 能够反映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物价水平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势。

(三) 有利于企业协调劳资矛盾, 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益

工资水平的高低及年度工资增长问题不仅决定着劳动者收入与生活水平, 也决定着企业的人工成本、生产费用和利润效益的变化。因此, 在诸多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中工资一直是最为直接、最为敏感、最为关注的问题, 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劳资矛盾和劳动争议。集体谈判工资制度可以提供给双方特别是劳动者话语权的载体, 促进充分沟通, 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使双方通过博弈、妥协最终达成一致。采取这种形式确定的工资会更容易让劳动者接受, 使广大员工从被管理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去管理的地位, 提高了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不必要生产成本的降低, 最终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没有公平也就无所谓和谐。和谐社会不但要能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 而且要财富的创造与分配过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各群体之间利益矛盾的凸显期, 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基尼系数一度达到0.46的国际警戒线,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而企业的集体谈判工资制度是职工群体参与企业分配一种有效形式, 是促进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集体谈判工资制度可以建立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促进分配更加公平, 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二、民营企业实施集体谈判工资的现状与问题

(一) 工会在工资集体谈判中为未发挥其应用有的作用

民营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 规模小、发展时间短、员工人数少, 根本没有实力建立工会, 使得集体谈判工资制度成为空谈。虽然近几年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很多民营企业纷纷组建工会, 但是工会的独立性与代表性问题却阻扰着工会在集体谈判中发挥作用。理论上讲工会应独立于企业中, 应代表广大劳动者的权益, 但在我国却有着先天不足的缺陷。在我国, 工会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 成员大都是企业领导兼职, 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受到企业意识的影响, 要维护企业的利益, 而理论上工会成立的目的又在于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样使得工会在工资的集体谈判中陷入一个尴尬的境遇, 弱化了工会对谈判的影响力, 弱化了工会在广大员工中的领导力, 一个无法独立代表广大员工利益反而受到企业利益影响的工会组织是无法在集体谈判中更多的为广大员工谋取福利的, 甚至会出现工会站在企业雇主一方的局面。

(二) 集体谈判缺乏科学合理性

工资集体谈判中谈判双方缺乏必要的谈判信息和科学的谈判方法, 使得谈判过程缺乏科学合理性, 最终导致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谈判破裂。科学的谈判应如图1 (a) 所示, AB表示雇员 (工会) 一方工资需求的上下限, CD表示企业一方原意支付工资的上下限, 双方在交叉区域即工资谈判区间内进行谈判, 通过协商、妥协最终达成一致协议。但在现实民营企业的工资集体谈判中, 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雇员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了解, 为了保持高的工资与生活水平会尽量提高工资需求的上下限;而企业对员工的实际生活需要也不熟悉, 为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会尽量降低工资支付的上下限, 使得双方无谈判区间可言, 如图1 (b) 所示。再加上谈判双方都未进过谈判技巧、谈判方法的培训, 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导致谈判不欢而散。

(三) 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未形成对工资的正确认识

民营企业大都未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 即便是那些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也仍然仅将工资看成一项经营成本。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 企业为了减少成本, 会千方百计地减少工资的支出, 在工资的集体谈判中会尽量压低工资支付的上下限, 使得谈判区间缩小甚至成为无谈判区间。

(四) 缺乏健全的法律来规范集体谈判工作

法律法规是任何工作开展的依据, 必须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工资集体谈判必须依照法律来进行并依法产生集体劳动合同。但目前我国的集体谈判法律很不完善, 虽然国家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但其主要侧重个体劳动权, 在集体劳动权方面的规定不尽详细, 导致操作性不强。在集体谈判工资的执行过程中, 其局限性会越来越明显, 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护劳动者与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 雇员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人口规模庞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 使得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极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大多数岗位上的工人都受到失业者的竞争压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得企业宁愿选择在市场上重新招聘可以接受企业工资支付水平的员工, 也不愿意通过建立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来影响其工资的决定权。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者处于维护自身岗位的需要, 大都不会积极主动地同企业进行工资谈判。此外, 我国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 维权意识不强, 也是导致劳动者参加工资集体谈判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民营企业实施集体谈判工资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措施

(一) 提高工会的独立性和代表性, 发挥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决定了劳动者在谈判中的弱势地位, 作为员工利益代表的工会是否能在企业中保持独立的地位, 是否能真正地代表员工的利益就直接决定了集体谈判工资制度能否顺利进行, 能否最终达成一致协议。工会应作为企业的独立部门, 工会的领导应从企业员工中选出, 而不应由企业领导兼任。在其任职期间保留雇员的资格, 但工资由工会进行支付, 在经济上脱离企业对工会的控制, 保持其独立性。此外为了使工会更好地代表员工的利益, 为员工谋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 对工会管理层要实行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绩效工资应该根据员工对工会工作的满意程度等相关指标的考核结果来确定。

(二) 以区域行业工会带动企业内部工会, 扩大集体谈判的范围

考虑到工会在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力量薄弱、地位尴尬, 仅仅依靠企业内部工同企业进行谈判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扩大集体谈判的范围, 以区域性的行业性的工会来引导企业内部工会。通过区域行业性的工会与企业或企业联盟进行工资谈判, 不仅能提高工会的实力, 而且相对于企业内部工会的谈判更能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盈利情况等因素出发,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谈判的水平与质量。而针对区域行业内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 企业内部工会可以在区域行业性工会集体谈判的基础之上在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 民营企业要逐步改善管理理念, 提高管理水平

在企业的管理上, 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工资的激励性效果, 将工资看成一项长期的投资, 具有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的工资可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 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 就必须摆正对工资的认识, 勿只顾短期利益, 而忽视长远利益。因此, 在工资集体谈判中不要一味地降低工资支付上下限, 要为员工提供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工资。此外, 企业的管理要逐步实现公开化、透明化, 促进员工对公司的了解, 保证双方信息的对称。让员工根据公司的经营业绩来决定是否提出涨薪要求, 在经营状况好的时候员工提出涨薪要求, 在经营状况不好的时候维持原工资水平, 这样既能保证工资集体谈判能够顺利进行, 也能兼顾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利益。

(四) 发挥政府在民营企业集体工资谈判中的作用

民营企业的工资集体谈判需要国家政府在其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信息, 参加经济形势研究, 对工资集体谈判提出权威性的参考意见和建议;可以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等社会经济指标制定年度工资与物价指导线, 定期向社会公布, 从而达到影响企业和工会的目的;也可以与工会和企业直接举行工资谈判, 达成三方工资协议, 通过改变所得税率、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等手段, 争取工会和企业的合作, 将工资水平的变动限制在政府提出的范围内。

(五) 完善集体谈判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国家立法机构要建立健全集体谈判法律, 加强法律的操作性与实施性, 一些细节性的事项条款以及集体谈判工资的操作程序都应该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保证谈判能够依照法律进行, 确保双方签订的集体谈判工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与此同时, 还要保证执法力度,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加强对民营企业集体谈判的监督和检察, 确保程序和内容都合法, 对于那些不合法的行为与企业应予以适当的惩处。

摘要:文章从当前民营企业实施集体谈判工资制度的实际出发, 分析集体谈判工资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革与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民营企业,集体谈判,工资,工会

参考文献

[1]、杨河清, 王守志.劳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周常玉.企业建立集体谈判[J].企业导报, 2009 (12) .

[3]、关明鑫.中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9) .

[4]、李德学.工资集体协商的做法和体会[J].兵团工会, 2005 (8) .

8.区域性学科集体备课的规划与实施 篇八

一、区域性学科集体备课的规划

教师之所以愿意参加全区集体备课是希望通过聆听、思索、交流和分享获取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最适合本校的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备课负担。因此,质量是维系区域性集体备课正常运作的关键,健全的制度是质量的保证。为此,我们与区信息技术教研会委员、中心组成员反复筹划,出台了《广州市海珠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集体备课方案》,规范集体备课的开展。

1.以“准分层”组织备课活动

据了解,不少学科实施区域性集体备课都是先根据生源状况将学校分层,再开展活动,力求更多的共同话语。我们调查后发现,学校间的差异主要在于设施条件和师资水平,而不同学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其实并不大,因此在“分层”上没有像其他学科那样迫切。另外,信息技术教师总数偏少,片面强调分层、按年级、分模块(目前我市信息技术课在高一和高二开设,分必修、网络和多媒体三个模块)备课会使每组仅剩下5位教师参与研讨,这显然不利于集思广益。所以本学科的集体备课通常在分年级后,先统一进行中心发言,再按学校的层次(教学环境、设备条件接近的学校教师为同一层次)分两组对中心发言的内容按本校实际进行研讨、修订,力求在平衡中取得最大的备课效益。这种分年级后先集中宣讲,再分组研讨的集备方式我们谓之“准分层”。学校分层如下:

A类(省级学校)——41中、5中、97中、南武中学、中大附中。

B类(市、区级学校)——42中、76中、78中、95中、北大附中、海珠中学。

2.建立相对统一的备课标准

区域性集体备课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备课能创造出优秀的教学方案,而且可以为学校内部的集体备课起到示范作用,提升校内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为达成此目的,我们制定了以点带面的工作策略,以学科集体备课相对规范的学校为龙头,先进行集体备课和中心发言,无形中设立了活动规范与发言的质量标准,以此带动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如2007学年第二学期的区高一信息技术教研与集体备课工作任务安排如下表。

实施中,我们以“逐步推进”为原则。第一年主要是尝试和体验。第一学期侧重于“方法示范”,分章节进行备课;第二学期以基本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备课,使集体备课内容能在本区内通用。第二年逐步完善各模块每节课的教学方案。每次的集体备课内容要求与下一次的集体备课内容完整衔接,从而覆盖整册教材。

3.协调教研 提升实效

为使全区的集体备课工作既符合教改精神,又贴近课堂教学,我们在每学年进行的8次集体备课之余,还安排了两次常规教研,以提高集体备课实效,避免闭门造车。一次是请省、市教研员,高校的专家、学者或知名教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和教师困惑的问题,进行指导与对话。另一次是挑选一位承担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的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备课方案。

二、区域性学科集体备课的实施

为了使集体备课这一平台能够真正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差距;求同存异,彰显个性”的初衷,我们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特点,采用“模块式”进行集体备课,并建立相应制度使教师人人参与其中,保证备课质量。

1.择长备课 综合发展

我区校际间的信息技术教学力量较为悬殊,规模大的学校有七八位信息技术教师,小的仅一位。因此,我们针对各校信息技术教师的情况确立了“大校独立承担,小校联合协作”、“强弱结对,骨干牵头”的实施方案,以一学期为一个阶段,要求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有具体的备课任务。

模块的备课组长根据本校备课组或备课联合体内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经验、兴趣专长等,按共同约定的思路分配任务,分别撰写和准备整章教学规划、各课教学安排、重点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课件、素材、成品、课程网站等)、练习题、学案(制作帮助)等,从而有效避免了将集体备课局限为中心学校备课或是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共享。

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分配集体备课任务时,我们在保持择长备课,保证质量的大前提下,适当让教师尝试各种不同的备课任务,避免了青年教师只从事技术开发,老教师仅胜任课堂教学,专业能力不断退化,教学风格过早定型的现象。

2.规范程序 营造氛围

在集体备课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部分教师有坐享其成的思想,极少数教师研讨时一言不发,复制他人资料时奋勇争先;二是有时备课活动不紧凑,有东拉西扯现象。为此,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参考程序,充分利用好时间,使每位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都能深入参与其中,杜绝“思维抄袭”的现象。

①中心发言:30分钟,内容包括章节授课规划、各课简要安排、本章重点课时的说课(学习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环境分析和教学法分析、资源使用演示、习题和学案的编写说明等)。

②学校个案修订:15分钟,采用头脑风暴法独立进行,将个人体会回帖至教研博客。

③学校个案完善:20分钟,分层研讨,交流学校个案,提出建议并进一步完善学校个案。

④分层代表汇报:10分钟,每层派一名代表发言,组长结合以往发言教师及发言质量负责协调和推荐。

⑤形成标案:5分钟,由中心发言教师承担。

⑥前一次集体备课的实践体会交流(10分钟)。

以一次全区集体备课为例。许多教师认为教材必修模块“信息的编程加工”中的例子不能很好地体现Visual Basic的可视化特点。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理解程序设计,而且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因此,我们选取了这一节作为集体备课的重点来分析。中心发言学校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整合建议,设计了控制小球向各个方向移动的程序例子。另一所学校则根据本校生源特点在原方案上提出了加入循环结构的设想,将学生自己设计小球游戏作为教学切入点。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认为,此课修订后更符合学生希望了解程序设计是如何实现电脑游戏这一需求,而且实践任务易于被学生理解和实施,可望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果然,实施后,受到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要实现“以对话为场景、以师生互动为中心,以探究为动力”的课堂教学新要求,单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团体协作的集体备课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变得更易于实现。“倾听、思索、对话”成了每次集体备课的主题词,10余人的“沙龙”式研讨型教研使每一位教师都有充分的話语权,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是任何其他教研形式所不能比拟的,集中教研的优势在此尽显。网络教研则在减轻教师奔波劳碌之苦的同时,将集体备课活动的研讨过程及各种资源长久保存,教师个人的成长轨迹尽显其中,一目了然。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博客中写到:“作为一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教师,承担全区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的任务使我战战兢兢,备感压力。通过备课组的合作,尤其是组长王老师的指点,我的任务完成得还算基本顺利。相信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下,收获将伴随着我的付出,汗水积攒起成功的希望。”

3.审核把关 确保质量

中心发言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每次集体备课活动的质量。为确保正确的教研导向,我们以教研会委员和中心组成员为班底成立了发言材料审核小组,轮流负责审核每次中心发言的有关材料,并提出修改建议。要求发言材料必须提前两周交给教研员,再由教研员分发给审核员。审核员审核后,在活动前一周向发言学校提出修改建议,发言学校提前三天完成发言材料的修改并将修改稿返给教研员,由教研员将有关材料上传教研博客供教师提前下载浏览,准备各校的教案附稿。活动后的“标准教案”由中心发言学校修改后,于下一周再次上传到教研博客。各校在教学实践后,以学校为单位在教研博客中撰写教学反思。

三、区域性学科集体备课的成效

区域性集体备课使原来松散、目的性不强的教师个体劳动变成了劲儿往一处使的团体作战,不仅工作负担减轻了,而且人人都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在集体备课团队中,教师消除了原有的孤独感,学习他人的长处,共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进步。

1.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短短几次集体备课活动,我区信息技术教师都感受到了自身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的成长。在这过程中,良好的教研氛围水到渠成,教师现场发言的热情很高,教研博客中的浏览与回帖率持续上升,做教研主人的意识不断增强。

2.建设一支骨干队伍

广州市的高中教研一直由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规划与实施,由于规模所限,我区教师较难在此有充分的展示空間,而且一些知名老教师退休后队伍变得青黄不接。在我区教育发展中心成立高中部,开始规划、组织区域性高中教研后,我们组建了中心教研组,并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以对话为实施手段,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平台。我们的活动质量得到了市教研室的认可,连续两个学期承担了市高中信息技术公开研讨课,作为集体备课结晶的这两节课得到了市教研会专家和其他区听课教师的好评。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逐渐走向成熟。

3.积累、充实学科资源

无论是承担中心发言的学校提供的资源,还是其他学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案,以及教研博客中的回帖都成为我区教研的宝贵资源,由专人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进度相对统一,资源的可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

4.指明学科发展方向

教研是教师心灵沟通的桥梁,而集体备课活动则提供了让教师认识、交流的平台。一个个困扰教学的问题在此被发掘、被解决,而一个个的新问题又随之产生,教师的所思所想以及对区教研工作的需求十分清晰。集体备课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也为今后区教研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四、区域性学科集体备课的完善

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我们的初衷,而实现高质量的集体备课活动与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尚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努力。

1.合理分工,促使教师全面成长

明确的分工和简约的操作流程是避免“分摊式”、“承包式”等形式主义集体备课的关键。同时,为了防止将集体备课变成“流水线”式生产,适时换人、换任务、变要求是有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教研员和各级的备课组长要熟悉所管辖教师的特点,做到知人善任与指明方向相结合。

2.完善集体备课活动评价机制

如何使参与集体备课的每一位教师都全力以赴,都得到充分发展,如何使承担集体备课任务的普通学校提出的教学方案质量达到课标要求,我们认为,除了感受龙头学校的示范这一相对标准外,还应制定针对活动本身的客观评价标准和激励教师、学科组认真参与的机制,保护其积极性。

综上所述,自我区开展区域性集体备课活动以来,教师们畅所欲言,各展所长,在思维的碰撞和善意的指点下不断成长。我区的高中信息技术教研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黄丽君.结合校情,创新集体备课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9),39-41.

[2]杨磊,汤向东.高中信息技术区域网络教研的实践与研究[A].

[3]黄宪.行动与创新——通用技术、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分册[C].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区雪原.把好集体备课关,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DB/OL].http://www.hzjyfz.net/hpt/hpt_main.htm.

上一篇:民事判决书格式范文下一篇:价值与价值观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