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坛(共8篇)
1.教师论坛 篇一
教师论坛稿----快乐工作,做幸福教师
(A老师)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们数学组论坛的题目是《快乐工作,做幸福教师》。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工作已不仅仅是为了丰富社会的物质财富和满足个人的温饱生活,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共建幸福温暖的人类社会和追求幸福美好的人生。学会享受工作、快乐工作、幸福工作,应成为当下人们普遍追求的工作方式,因唯如此才更易于实现幸福社会和幸福人生的工作目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快乐工作”,如何做一名“幸福教师”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第一、热爱工作,是快乐工作,获得幸福感的前提
(B老师)快乐来自于认同,只有热爱工作,才能快乐工作。对工作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心态的问题。医生的快乐来自于药到病除,救死扶伤;歌手的快乐在于用优美的旋律带给观众听觉的享受;同样,教师的快乐来自于运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快乐成长中体味自己价值的伟大。所以,只有认同和热爱工作,才能体会出工作的快乐。2007年10月,在英国,一位叫卡尔·普兰斯的火车司机幸运地中了690万英镑的大奖。他中大奖后花了6.4万英镑买了一辆房车开始了他的环球旅行,并尽情地享受着金钱带给他的乐趣。但是就在几个月后,普兰斯居然提出申请要回到铁路部门,由于他的听
力受损,公司拒绝了他的申请。后来在他的万般恳求之下,他终于重回自己心爱的岗位。当人们问他是不是疯了的时候,他发自内心地说:“我不能把自己的余生花在无聊的度假上,我要与我亲爱的同事及心爱的火车一起快乐地工作下去。”于是,他继续着自己充实而特别的生活,工作时间他继续与火车、同事为伴,下班后他开着自己的豪华轿车回家。人们都相信,他是快乐的,因为他热爱着自己有工作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工作的目的等同于赚钱,于是工作便成为一种庸俗的劳累。如果你试着把工作和钱分开,和快乐挂上钩,也许会发现工作将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细细想来,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中头彩的命,可能要将人生大部分的时间献给工作,如果不把工作当成快乐的事情,不去从工作中寻找快乐,那我们长长的一生不是注定要悲哀地度过吗?
(C老师)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平凡的职业,而我在这种个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了二十九年,热爱这个职业让我找到了幸福的真谛。记得我还是在乡镇工作时,有一天在大街上一个当兵的迎面走来,站在我面前,啪一个军礼,老师您好!当时我一愣马上记起是我教的一个学生,我正和他亲切交谈时,周围有意无意的围上了一些人,而且在切切私语:原来这军官是这个老师的学生啊,那一刻我那种自豪、幸福的体验真的无法以语言表达。其实教师的幸福很简单,幸福就是当你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把黑板和
讲台收拾得干干净净;幸福就是当你讲课时学生积极认真听讲的场面,幸福就是学生一句甜甜的老师好,所以选择这个职业但我从不后悔,因为热爱工作让我感爱到幸福。
(F老师)的确,只要你喜欢这项工作了,你就不会感觉一节课的时间那么长了,工作生活中的苦和累、疲和倦也会大大减少,而更多的是充满干劲、充满激情!比如,当你的讲解使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当你的耐心辅导使学生成绩提高;当节日收到学生的一个个祝福的短信;当学生诚心道一声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这时,工作中的幸福感已离你不远了,或者你已经是幸福的啦.一个人如果本身不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他也不会感受到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更难以想象他会以什么态度去对待所从事的工作,当然他也无法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首先喜欢,我想我们既然选择了做一名教师,那么我们就应该喜欢,另外我们不但应该将教师作为我们的职业,更应该作为我们的事业,我想只要我们热爱我们的工作,将它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了,那么即使我们做不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同样会感到很充实!即使我们哪怕天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我们同样会感到很快乐!
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领域中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为它而废寝忘食。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学习,而是为了“享受”而学习了。
第二、阳光心态,是快乐工作,获得幸福感的关键
(G老师)对于任何教师而言,心态决定着他的幸福。幸福的心态应该是阳光般的。所以我们要用平常心对待学生,不要总是期望每个学生都能出于蓝而胜于蓝。要冷静地对待学生,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理智地教育学生。要用平常心对待工作中的诸多不如意,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应该接受现实。海明威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未来的永恒的心。”
(H老师)诚然,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也时常听到一些抱怨,自己也不免有些同感,也时常苦恼。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从中领悟人生的道理,调整心态。过去人们习惯于说自己在为他人打工,如何辛苦,只知做好本职工作,其他的一律不予考虑,甚至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视工作如鸡肋。凡事想当然,只认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就该回报,没达目的就心怀不满。不从公正的角度看问题,更不懂得丰厚的物质报酬是建立在认真工作的基础上的,也就不懂即使薪水微薄,也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技能。只是一味地抱怨,抱怨使人思想肤浅,心胸狭隘,自己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后一事无成。是的,任何指责与抱怨都不能提高自己,只能破坏自己的进取心,我们应该想念市场永远是公平的它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公平。只要你是努力的!
(I老师)幸福地教学,心中必然怀着幸福的人生态度,有无幸福感关键看教师是否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否怀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人说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可理解为:心灵间的感知,精神上的催生,品格上的熏染.例如,我在课上解答问题时,由于时间、难易度等等方面的影响.表示图形、书写的格式并不够规范,有的学生在作业或测试中,就会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充分地说明了我们做教师的必须端正态度,才能体会幸福的教学。
(J老师)我们常说心态很重要,其实快不快乐主要是心态决定的,跟工作量关系不是很大,为什么有些人天天玩也不快乐,而有些人工作很忙,看上去很累但人家同样很快乐,这就是心态的事,只要在工作中保持阳光心态,积极面对,肯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觉得在平日工作中不必过于计较得失,计较的多了自然挂心的事就多了,随之而来的是烦心的事就来了!当然消极怠慢的态度是最最使不得的,如果一个人消极怠慢,那么肯定工作效率低、质量差,他也不可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的,更不可能有幸福感!
(K老师)快乐工作的治本方法是培养阳光心态。阳光心态,在这几年是属于形象而又时髦的词语。我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经常用下面这些方法有效调适心理使自己能快乐工作,获得幸福感。
1.经常跟朋友倾诉倾诉,聊聊天,可以减缓心理压力,使心理和精神恢复活力,提高生活质量。
2.生活作息合理安排。按时上下班,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研、教学工作。
3.当我烦躁不安,抑郁焦虑急需发泄自己的愤懑时,我就听一些音乐,宣泄情绪,使心情平复。
4. 选择一个宁静舒适的场所,闭上眼睛,发一会儿呆,使自己逐渐进入一种舒缓、宁静的氛围中,融入自然,忘却烦恼,从而使心灵得以平静。
教师是树,心理健康是阳光。愿我们的每位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能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第三、主动学习,是快乐工作,获得幸福感的有益延伸(A老师)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主动学习,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上学期我校实施导学案教学后,为了使自己快速的跟上课改的步伐,我积极主动的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利用网络资源看视频,查资料,同时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转变,我感受到了快乐工作后的幸福。
(B老师)多读书,勤学习,不仅能够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而且也能让我们体验到快乐,捕捉到幸福。记得在八年级的上学期学习习近平方根时,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24n的算术平方根是整数,n的最小正整数值是多少?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给学生的解释是:这个问题你们现在还不一定真正领会上去,但
我的解释你们能听懂就行。我解释完之后,学生果然就听懂了。然后我接着说:“这道题是九年级上册书上第二十一章的第一节的课后习题”,而且是拓广探索部分的。本来我是想通过这么说去表扬提问题的学生,结果,我话音刚落,学生们在下面发出惊叹:“哎呀!老师你太历害了,连这你都记得?”。学生的这一声惊叹让我感受到主动学习,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C老师)人生离不开工作,工作必须要快乐。而学习是一种必须,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是打开“快乐工作”之锁的“金钥匙”。学习有很多方式,读书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是一次次心灵的交流与净化,从中可以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与美的享受。交流也是一种学习,我经常和同事聊学生在信中日记里称老师为他“最信赖的朋友”时的那份感动;聊毕业的学生仍旧记得发来教师节的问候的那份幸福;聊如何让某个孩子的什么陋习改变过来,如何帮助学困生爱上学习等等,同志们集思广益,坦诚布公,畅所欲言。我们就在这种主动学习中得到了快乐,获得了幸福。
(D老师)多读书、勤学习是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最好方法。一方面我们要向身边的人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每一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说听课,有的老师可能觉得他讲的不如我,我不屑去听,实则错误!只要你去听就肯定会有所收获,别人讲课的长处你可直接借鉴,不足之处说不准也从发生在你身上,你同样可以改正,这对个人来说是多好的学习机会!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书刊、利用网络等多途径学习,我们没学期都给老师订阅书刊,目的是希望老师们通过阅读有所收获!一早一晚躺在床上,或办公闲暇时,静心读上几页书,并顺手写写读书心得,时间久了积累多了自然也就提高了,自己提高了,你说我们能不快乐嘛!如今国家都很重视创建读书型社会,我们“书香即墨”活动去年就开始了,作为身负“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的老师,工作和生活中更需要我们多读书,在读书中进步。我想只要我们注重学习、自愿学习,而不是将学习作为一项下达给我们的任务,那么我们一定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也一定会充满书香,我们的人生也定会更精彩!(E老师)幸福地教学,心中必然怀着长远的专业追求,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幸福的教学,也就没有高尚的教育,在工作中,我重视知识的积累.例如:在学生刚刚接触几何图形时,我给学生讲解了五角星的来历的故事,刚学勾股定理时,为突出它的证明方法,我举出了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徽,每每此时学生渴望知识的眼神,让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充实的工作中,不断让我体会着幸福.第四、创新发展,是快乐工作,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F老师)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的工作也应象太阳一样充满新意,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比如在我校的“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集体教研课上,在校领导的正确引领下,我们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使我们的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教成为现在主动的学,由原来沉寂的课堂变成现在的更有生命力,由原来的老师滔滔不绝变成为小组间默契的合作,而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我们教师内心是激动的,是幸福的,不由得使我们有种向前冲的动力。
(G老师)创新的快乐,基于对教育工作纯粹的热爱。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心得:“搞教育要对教育有热爱”。对自己所从事的学问有真诚的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乐道的情怀,把治学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了这种热爱,学者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创新是艰难曲折的,但也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而只是喜剧”。为了教学改革,我校教师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了无数的险峰,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进展中,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体验,不断享受由此带来的种种乐趣。
(H老师)大家想一下,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n多年,我们始终循环着初中阶段的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的上同样的课,难免会产生职业倦怠,这就更需要创新,也只有创
新才能避免所谓的重复、枯燥,有效地防止职业倦怠,激发人的斗志、挖掘人的潜能!收获人生的幸福!例如:
(I老师)要做“幸福教师”,肯定不止这几方面,比如还得要学会处理好同事关系、家庭关系,跟一个单位的文化氛围以及个人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等都有关系。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树立积极的阳光心态,善于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我们一定会达到预期目的,相信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是快乐的,生活一定会是幸福的!
2.教师论坛 篇二
来稿要求:
1.来稿内容须紧密结合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选题新颖、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文字简练。
2.严禁一稿多投,严禁抄袭。作者文责自负。
3.篇幅规定:每页1600汉字字符或3200英文字符(包括标点、英文空格),每篇2至3页。
4.来稿请用电子文档,主题写明“教师论坛”投稿,并请注明姓名、学校、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电子信箱等。
来稿信箱:epicph@163.com投稿QQ:524389409本刊将对来稿进行认真审核、择优录用。收到稿件后将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3.《教师论坛》,我的良师益友 篇三
初次相遇是2001年秋季,正值太仓市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之际,当我偶然看到《小学语文研究》这本杂志时,立刻被其全新的理念、朴实的文字、深厚的底蕴吸引住了。杂志以“为课改实验服务,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服务”的宗旨,为一线教师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开展教研活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不知不觉中我爱上了这本杂志。在与《小学语文研究》相伴的日子里,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不断实践着,以课堂案例、随笔等形式记录着自己的教学生涯。
一次,我在《小学语文研究》杂志上,读到张庆老师撰写的《强化自我体验,促进学生发展》一文,张老师结合李平老师《三袋麦子》的教学,对课堂中落实新课改理念的做法进行深入剖析,对新“课标”中“体验”一词做了形象化的解读。读着文章,我不由想到,什么是“体验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推进“体验性学习”?我找来多期《小学语文研究》杂志,对“标准专栏”中的文章细细品读,认真思考,发现了其中巨大的研究价值。2003年暑假,我把思考写成了“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成功地被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可以说,是《小学语文研究》杂志,把我引入了科研的天地。
为了将课题研究做深,我带领着朱棣文小学课题组二十多位教师投入到再学习之中。《小学语文研究》更是我们精读的刊物,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让我们萌发了从识字写字、阅读、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四大板块来做“大体验”课题的想法。在三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会、《小学语文研究》编辑部很多专家的支持和指导。课题组先后在《小学语文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加强角色体验,促进读书感悟》《知情并重,以情促知的尝试——体验教学》《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创造》等十多篇科研论文和教学案例。2007年1月,《小学语文研究》杂志还开辟专栏介绍了我们的课题成果,促进了体验教学成果在更大区域推广。
2008年初,体验教学课题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我想把多年来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结集,以专著形式出版。这个想法得到了《小学语文研究》杂志副主编钱锡铭先生的支持。他细致阅读了我们所有的成果材料,对专著的整体思路进行了耐心的指导,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还一章章地帮助审核。4月份,《体验教学实践研究》正式出版了,得到了许多赞誉。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项研究成果还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我想,这与多年来《小学语文研究》杂志的支持和引领是分不开的。
2009年元月,《小学语文研究》杂志扩版更名为《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为了帮助更多的教师尽快进入科研天地,杂志的“课题研究”栏目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课题实验的培训”系列活动,特意约请我撰写一期培训文章——《课题研究,为教师成长注入“生命活水”》。我以前几年撰写的研究报告《课题研究,伴我走过一路阳光》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切身体会,具体谈了如何引领教师走进课题研究的园地,如何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活水”。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老师们,只要热爱教育、投身科研,与《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为伴,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成果。
去年8月,我调入太仓市明德小学工作。当我为如何发挥校内骨干教师优势,引领这所全市“航母”学校的诸多教师走上良好的专业发展之路而发愁时,我又读到了杂志的专访《名师工作室——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启发。我想:我们学校数十位语文教师,一定能够在规范、科学、有效推进课题研究过程中,习得方法和理念,提升教师和学生整体水平和素养。说干就干,“语文体验教学研究工作室”成立了!我作为导师,和二十多位学员一起开始了新一轮的体验教学研究,在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我们享受着语文教学浓浓的快乐和幸福!杂志的一个专访,给了我灵感,在我面前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视野、全新的工作方式,我真的感谢她!
多年来,《教师论坛》像一位无声的老师关怀、指导着我,给予我春风化雨般的帮助,又像一位朋友,与我分享成长的快乐。《教师论坛》,我永远的良师益友!
4.教师论坛材料 篇四
王
凤
英
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夹河小学
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科学引领
摘要:
自主探究学习应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拔、帮助下,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全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作相应的启发、引导、点拔与帮助外,主要是靠学生自主探究,即包括学生个体独立自学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与群体协商互动结合起来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主体性是人类文化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人类进化的结果,而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不仅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主体,这是现代教学论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课题,作为语文教学不仅研究主体,而且要更多更好地让学生回归主体、发展主体。
小学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在主体性教育上担负重任,因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因此,语文不只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民族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精神风貌等的体现,所以,语文教学应回归主体,发展主体。处理好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的讲解关系是发挥好学生自主的关键。我认为自主探究学习应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拔、帮助下,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全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作相应的启发、引导、点拔与帮助外,主要是靠学生自主探究,即包括学生个体独立自学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与群体协商互动结合起来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育人,而当前语文教学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传授上,而忽视了“育人”这个根本。因此,师生关系平等言、民主有时只是一句套话。那么在教学中,必然要重视“学生”这个主体,特别是语文的文学作品,由于不同的接受,学生极易产生见仁见智的不同理解,这就更需要民主性,更需要发展学生的人格意识与创新能力。这一点从于漪、魏书生等名师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教学民主是现代民主意识在教师身上的美丽折射,是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粲然的云彩,它要求教师放开师道尊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我认为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合作,还要做到师生合作。在合作中教师要转变角色,由过去的设计问题,改为设计学习任务,以任务促进学生独立自学和合作学习;,由过去的发号施令,改为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对学生合作学习实践进行管理、监控;组织实施合作学习评价,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1、以趣导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少,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差,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些都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负担,产生厌学心理。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使其充分发挥光亮。千万不要因为学生学习或纪律差,便采取歧视、体罚等手段惩罚学生。特别是一些教师为了片面地提高教学成绩和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一些作业辅导使得学生
喘不过气来,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看成是一件苦差事,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所以,教师要以正确态度教育学生学习,不要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厌学思想。这是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前提。
3、要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实际上也是一种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不是被动地等待学习,而是自觉地、主动地追求知识。教师在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兴趣的同时,要注意恰当地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以激趣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先问学生:“谁到过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没去过的同学想一起来了解这祖国的宝岛吗?”学生们没有去过,当然情绪很高了。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我趁机说:“22课生动的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小朋友快到书中去看一看吧,读完后说说你有何感受。”这时全班学生都急不可耐地打开书,专注地读着。这样不仅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呈现形式,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导带牵,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精神。
我认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都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所以有时候三者之间不能分得一清二楚,也没有必要去分得一清二楚。合作时你必须有自主的学习,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质量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高,没有学生自主的学习、思考,上来就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容易流于形式。而自主与合作都是种探究性学习,离开了探究的实质,自主与合作还有什么意义呢。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最终的语文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在过渡后师生进行合作读,我读每段当头的“季节”词语,学生读其它几句,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读;然后再次进行合作读,师读第一句,分小组读以下各句,再次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
读;然后第三次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读,各组有各组不同的方式,然后交流各组为什么这样读。这样,似乎只是一种读的形式而已,那也许不进行合作也是可以的,但老师的真正目的是要让学生探究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合作的方式就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也有很好的合作之例:在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和学生玩了一个游戏,首先让一学生蒙住老师的眼睛,要求学生能让老师听出“高兴”来,然后又让学生捂住老师的耳朵,要求学生能让老师看出“高兴”来。一种游戏性的合作,既让学习充满了兴趣,又让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最终激发了学生情感的表达,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就象中国画中的留白一样,教师在课堂上也应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心理处于暂时的不平衡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收到更大的教学效益。新课程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然而没有自主的学习就没有个性,没有自主的学习也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学习比合作学习更重要。自主学习要以老师的有效引导为辅助,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探究学习要以强化语文本体为原则。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前的语文教学受各种外在条件的影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使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我们都知道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有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人的主体性发挥才有质量和效益。因此,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当前语文教育应侧重于这一方面,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教”的前提下,能自主地“思考”,自主地学习,充分运用好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有人曾希望把课上成“放羊课”,“牧羊人只要把羊群带到草地上,让羊儿自己跑,自己去吃草,用不着领,它们自己会吃饱吃足。当然把羊群带到什么地方这是关键,要是把它们带到沙漠中,它们就会饿死、干死。”这实在令我们深思,教师的“导”是多么重要。也只有“导”才能让羊儿吃得饱,吃得好,因为
牧羊人不能代替羊儿去吃草。同样,教师也不能代替学生去掌握知识、获取能力,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以导为主,精讲或不讲,学生才会学得开心,学得顺心,学得有信心。“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关注,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得也是“导”,一种更高层次的“导”,一定要待学生苦思冥想,有所体会而语言不能表达时才去启发他,开导他,这样的“导”才有实效,才有价值。
5.教师论坛材料 篇五
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张维二中
翟金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阅读课教学研究得较浅,远不如高中阅读课教学的研究和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量增加、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提出了研究的问题,探讨解决的策略,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加强了“问题情景教学法”研究。以“问题”的形式,以“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曾一再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
新英语课程标准把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为: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意,找出或获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相关信息。根据情景、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理顺事件发生顺序,人物行为,预测事件情节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用参考资料、工具书、网络等不同资源、渠道,推理、提取筛选、重组加工信息,解决各种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 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意义。因而对它的研究不够重视。
2、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能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3、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够、实践不多,学校教研氛围不浓的老师更会忽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4、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虽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阅读仅是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训练。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得不到保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没有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
根据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阅读教学的现状的分析,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研究,解决初中英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有如下策略:
一、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对发展个性,磨励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级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购买符合本校特点并具有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教材,或者广泛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健康、丰富的阅读资源自编阅读材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我在开发校本阅读课程方面做了一些探究工作,积累了一些材料。例如有关文娱、运动,饮食文化,著名的节假日,旅游胜地,交通,外国音乐,国外家庭教育,服装与礼仪,常用典故和俗语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实际意义,受学生的欢迎。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材料来组织初中阅读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素养,全面规划,保障阅读教学顺利实施。
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阅读教学的理论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和课本阅读材料、校本课程阅读材料的难易,制定教学计划,确立阅读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阅读课程的计划、目标,每周确定阅读课时间(不一定是整节课或45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阅读训练。从而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对英语阅读的训练提供有利保障。
四、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般来说,在高中、大学里,对英语教学方法有着很多研究。但在初中,针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新的英语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师和学生都充分认识到了学生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研究和实践。
根据我个人学习和教学实践,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我在英语日常阅读课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实施了“问题情景教学法”的尝试,形成了以下的认识:
1、“语言点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根据阅读课文材料,老师精心设计部分“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语言知识的展现,这些问题浅而易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或听力训练),了解材料内容,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成功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2、“整体理解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随着词汇、语言点的处理,老师再精心设计部分“大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人物行为,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意思。同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老师可精选几个重点段落,篇章,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猜测生词、难句的意思,加深对句子章节、文章的理解,体验作者意图、态度、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
3、“趣味思考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在处理了语言点知识,对文章整体认识后,老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问题,有些问题可让学生相互讨论。进一步促使学生去了解作者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能力。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而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平时考试中常出现的难度较大的问题。例如:在初中英语第二册(上)Unit12 Lesson4中有一篇对话形式的阅读短文,我是如下安排来组织教学的:
(1)听(看)短文,回答“语言点问题”。what are they doing? Where is Xingjiang? Is the weather in Xingjiang very strange?
通过听力(阅读)训练,学生初步了解这是一个讨论中国西部新疆的电话对话。学生能较容易地回答“小问题”,教师借此机会展现和教授本课重点词汇ring up, in the west ,strange 等。这样就既增强了他们听读的信心,又提高了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2)快速阅读短文,回答“整体理解性问题”。How is the weather in Xingjiang? Can you talk about the fruit there?
学生快速阅读后,回答以上的“大问题”,加深对重点段落和整篇文章的理解:新疆天气和水果的奇特处。而在这基础上可以精选这二段加强阅读,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在新疆旅游的惊奇和快乐的感受,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享受阅读文章的目的,升华了阅读的目的。
(3)“趣味思考性问题”的设计和使用。(设计问题如下)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Sydney? A.warm B.hot C.cold 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Why? A.warm B.cold C.hot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须理顺电话对话者所处的地点。而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必须通过捕捉、加工对话信息,在正确判断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联想Unit11,Lesson43中,The weather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ather in Australia.It is opposite.用选择和口头描述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思考、判断,通过排除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对材料加工、整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面所举的仅仅是一简单的对话形式的阅读课教学片段,从学生阅读的角度讲,通过三类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接着可以进行朗读和表演训练),课堂很活跃,有生气,学生能积极地配合教学,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6.教师论坛体会 篇六
——蒲城县第二期教师论坛心得体会
带着一份期待,3月2日早,我有幸参加了蒲城县第二期教师论坛会议。8时整,会议在桥山中学多功能厅召开。来自全县中小学的四百多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持续1个半小时。
会上,有关负责人通报了2011—2012学第二学期期中小学期末考试成绩。对成绩优秀的学校和班级提出了表扬,并做了《2011—2012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报告分析了本次期末考试在命题优点和不足,总结了得失;运用数据分析法,分析了各学科期中考试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难度系数情况,对各学科命题作出了定性评价;对相同层次班级各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异常情况结合三月月考和2010年高考情况进行了横向对比,给任课教师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数据。要求全体老师认真分析期末考试各项数据,以质量为中心,调整教学思路,加强辅导,提高教学效率,为夺取进一步提升我县的教学质量而努力。大会结束后,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分坛由教研室陈静老师主持,会上,来自各校的老师各抒己见,谈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气氛热烈,总结了成绩,指出了不足。通过本次论坛,我受益匪浅。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每想及此,我就会忐忑不安地暗问自己:“你是哪种老师呢?你应该成为一位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才无愧于孩子们和自己?”听了这次课后
让我感触颇深。我打心底里感到惭愧,肩上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我也更好的领悟到了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的一些问题。
第一,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绝不能只守着一本教案和几份参考资料,而是要自己更多钻研教材,要多的熟悉整个中学的教材。陈静老师在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后,给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要加强学生对文史哲的积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自己还必须博览群书,有较渊博的语言学知识、文艺学知识、文章学知识,还要粗通一些边缘学科如哲学、历史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总而言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各方面的知识都得涉猎。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裕如;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能对教学提出那么多精彩的评论。
第二,以预习课文为抓手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 预习课文”这一教学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抓好这一教学环节,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它既能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电力学校党老师谈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前一周布置搜集信息,每课按四步预习法学习。
(一)、初读课文,合作学习,排除字词障碍。(注意:字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各部分及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搜集与文本相关链的信息);
(三)、进一步读文,质疑探究,掌握文
章的脉络。(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理解)
(四)、发展思维,拓展想象空间。每次的课前预习中,她会在课前收集学生对作品的疑问,然后对收集的问题进行筛选、重组,保留有价值的问题,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结合学生的思路,将教学目标分解在学生们关注的问题中,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教师还应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明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不会过分地把精力放在所谓“课堂教学艺术”上,关键还是在于看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看你是否给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党睦中学 老师列举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好做法,老师非常重视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如她在讲《享受生活》这篇课文时,就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理解享受生活这个题目的?就简单的几分钟让孩子们对学习本科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原来还可以像海伦那样享受生活。城关镇中 老师谈及写作教学说,其实写作就是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教学生作文、能否激发、点燃他们强烈、持久的兴趣之火,是教师有无办法的重要标志。学生对作文没兴趣,语文课至少失败一半。因为,如学生厌烦作文,视其为沉重“包袱”,提起来即“头疼”,写起来就“对付”,这反映了主体想像力、创造力的危险萎缩,其后果严重。这次论坛,老师的训练学生创作的方法,值得借鉴。
第四、开放语文课堂 注重课内外沟通
书本以外的生活,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它是人生的教科书,也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同学们渴望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参与社会,进行开放式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培养学生建立“大语文观”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建立“留心处处皆学习”的研究意识。会上,孝通中学冉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做法:语文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他目的地、有计划地引导同学们开展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搜集春联,看电视时搜集广告语,街头(作业)错别字800多个,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语文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思想也得到了升华。
第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的“奥秘”是不可能由教师传导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引路和点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他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在他自己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代替不了的。学生虽然能得到教师的指点,但要登堂入室,窥视宏奥,养成良好的语文素质,则主要还得靠自己的努力。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过,语文可以无师自通。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教师会学得更好。那么,作为学习主体的“引路人”,教师应当为学生做哪些事呢?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治学方法,如“快速阅读法”、“精读法”、“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做卡片、编索引的方法”、“快速作文法”等等。其次,要优化课堂结构。这几堂
公开课,老师们尽可能地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在问题抛出以后才能有学生精彩的回答,才能让领导对孩子们有很高的评价。
7.教师论坛 篇七
各院校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或教科研课题撰写论文, 参与论坛活动。请各会员院校教育研究所 (室) 在本校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推荐稿件。每校入录《论文集》文章不超过三篇。
论文可通过电子邮件发至“论坛”秘书处邮箱wxzjlt@yahoo.com.cn。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12年9月10日。详情敬请查阅:http://jxjyxh.wxit.edu.cn
8.教师论坛 篇八
头脑风暴:各抒己见谈感悟
提升教师素质,首先应该从思想政治方面开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才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集体,才能做好小事,做成大事。
“云骨讲坛”是学校校本政治学习的重要平台,在这里,没有直接灌输式地让老师来学习文献中的纯政治,而是采用了头脑风暴的形式。由校长、特级教师李国娟确定每次论坛头脑风暴的具体内容,现场生成,按自荐的顺序选择前5位教师作为论坛的选手,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谈谈启示和感悟,最后再由李校长联系政治学习要求作总结点评。
一幅图画、一个故事、一只花瓶、一个话题……都成了教师们争先恐后、畅所欲言的精神大餐。由于走上讲坛发言的教师都是即兴演讲,所以不用特意关联什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只要围绕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就可以。李校长提到了“全脑开发”理论,大脑的开发要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智商、情商;秦老师认为,教师应该不断积累教育经验,充实自己的教学理念,积蓄自己的能量,从内而外,让潜力冲破坚硬的外壳,必定能收获更多更甜美的教育之果;严老师认为,教师就应该做“核桃式”的教师,既有核桃坚硬外壳般的身体,又有核桃营养果肉般的素质和涵养;唐老师觉得,学校应该把教师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刘老师认为,不管是哪类学生,我们都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只要当时他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如那些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们同样要报以热烈的掌声;金老师以为,有经验有时未必是好事,思考如果建立在原有的经验之上,行事缺少了一点新意,就显得短浅、狭隘了一点;钱老师认为:有限的一生,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珍惜每天、每时、每刻,让自己多做一些事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延长了生命。面对已经过去的昨天,我们无法挽回,但是我们可以从昨天,吸取深刻的教训、积累丰富的经验;眺望无可预测的明天,我们可以有远大的理想,但不应不切实际地祈求和奢望;而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今天。这些都是曾经的思维碰撞所擦出的美妙的火花。
所谈的感悟、启示可以天马行空般的任意驰骋,在一定的程度上拉近了教师与讲坛的距离,激发了教师的言语欲望,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价值观在这里激烈碰撞后,凝聚成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正能量,播撒在每一位教师的心田。
直面学情:且行且议说反思
教师培训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学生素质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最有研讨意义和价值的。本学期,论坛确立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大主题,让教师通过论坛的交流展示,促进自主研究。教师以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组成不同的项目团队。首先,由这些项目团队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研训小主题,自主选择研究内容。这样可以激起教师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和激情。然后,由教科室进行审核分类,根据论坛的小主题,按内容进行排序,统一纳入专项校本研训学习计划。最后,在特级教师李校长的指导下,教科室进行统一规划、资源整合,对于相近研究方向的教师,联合组成研训团队,便于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把论坛安排具体落实。
校本研训的核心在于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的反思学习和案例研究自然成为教师研修范式,而且案例研究降低了研究本身的难度。因此,指导老师在选择研究内容,提出问题的时候,尽量选择切口较小的内容。通过研究一个具体的案例,培养教师“从现象看本质”“从过程看规律”的意识与能力,在感受、描述教育的故事中分析朴素的道理,在整理经验或检讨教训中发现对今后工作有所启示的想法与建议。主题研究的实施流程为:提出问题—分析现状(归因与分析)—行动实践(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同一项目团队须人人参与四个过程。最后,根据学期初的安排,研究团队派代表上“云骨讲坛”,其他教师分享团队在学科案例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或教训。借助“云骨讲坛”这个平台,有效提高教师专业研究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研训活动内容,贴近普通一线教师的需要。研训活动中讨论的话题往往是大家平常比较关注的课堂教学问题。尽管不是所有的研讨都与教师个体的需要接近,但由于是比较实用的研训活动,而且与教师的“最近发展区”相对接近,教师在研训活动中的角色又比较主动和自由,往往是在同伴学习的基础上稍加提高与引领。所以教师在对同行研究的课题的观察中,容易激发思考,产生共同语言,形成模仿学习与迁移学习。
关注细节:低吟浅唱讲案例
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学校工作的缩影,学校的全部工作几乎都与班主任有关。因此,班主任管理的提升自然也是学校校本研训的主要内容。
“云骨讲坛” 在2015年5月份安排了以“班主任的生情把握”为主题的论坛专场。论坛让教师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着眼“生情把握”,研究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论坛中,班主任讲述了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案例。钱老师对犯错学生的“我向信息传递”,祁老师对动作缓慢学生的“给‘拖拉机 提速”,张老师对留守学生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潘老师对高段学生的“日记开启你的心扉”等,让我们感受了一次次“春风化雨”;李老师在处理学生纠纷过程中使用的“心和则宁”,祁老师对班级中的学困生使用的“欲擒故纵” ,陈老师在艺术教育中还孩子快乐的“以艺代乐”,俞老师运用于行为顽固生的“明争奖章,暗改陋习”等,让我们领略了一个个“美人心计”;吴老师的“给孩子一个平台,让他出彩”, 何老师的“学点望闻问切”,蒋老师的“有一种感动叫包容”,宋老师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孙老师的“给点阳光就灿烂”等,让我们聆听了一曲曲“低吟浅唱”;赵老师的“‘无所作为和‘大有作为”告诉我们班主任可以“懒懒”地当,钱老师的“示弱的力量并不弱”展示了以退为进地与学生沟通的效果,高老师“耐心寻找教育的最佳时机”诠释了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王老师“孩子般的教育孩子”论述了从事小学教育应有的儿童观等,让我们分享了种种“真情智慧”。
每一份案例,都是一颗热忱温润的心;每一段叙述,都是一支至爱深情的乐曲。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故事,就是一条条具体实用的管理经验。期末进行“精品论坛”评比,由全体教师参与投票,把评价权交给教师,使校本学习从被动式评价走向自身参与式评价。
定期梳理:厚积薄发论观点
“云骨讲坛”注重不同层次教师的研修需要,对学校里的一些名师工作室则推出了专题讲座的论坛形式。
学校现有李国娟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朱铁琴数学工作室、李升语文工作室、王滟英语工作室、吴军科学工作室等名师工作室,这些都是学校可以现成利用的宝贵研训资源。学校从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倡名师工作室老师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因为,名师工作室平日就根据各自的计划在进行着教学研究活动,也都做了比较详尽的记录。一段时间下来,名师工作室有必要对各自所开展的一些活动和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心得,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汇总。而“云骨讲坛”就提供了这样一个为名师工作室展示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
学期最后几周的“云骨讲坛”,让名师工作室的老师登上讲坛,给老师们讲讲自己最近教学研究的收获,让老师们成为工作室教学观点的第一批听众。此举可谓是一举两得。因为,做讲座的老师和倾听讲座的老师都在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层面上有所提升。倾听者通过“云骨讲坛”获得了教学改进的间接经验,并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讲述者通过“云骨讲坛”获得了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以及报告宣讲方面的经验。
以往“输血”式的培训,给参与培训的教师传达了教育新观念和新方法,让教师的整体教育观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可是,在培训活动中,教师基本都是倾听者的角色,一直都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机会静下来思考和实践。教师们还是期待一种具有“造血”机制的研训活动。而校本研训就是基层教师以研究为途径、以修炼进步为目标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是对学校业务工作整体进行反思与改进后的行动。
学校依托“云骨讲坛”扎实推进特色校本研训,是学校立足校情和大胆创新有机结合的做法。以案例研究作为主要形式,然后上“讲坛”进行展示交流,同时把小团体的合作研究的成果,直接与其他教师分享。因此,在这个实践式、浸入式的校本学习研训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研究后的直接所得,又有听讲坛时的间接收获,两者都可以指导教学实践的改进。教师在认识与改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教育规律的理解,促使教育思想的进步,同时形成对改进教育活动的建议,逐步建立和提升专业自信,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