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题解析

2024-08-07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析(共8篇)

1.高考化学实验题解析 篇一

2017届高考备考《生活与哲学》主观题典型题

一、考查辩证的唯物论(一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1、屠呦呦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终于从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随即另辟蹊径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创造性地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屠呦呦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是怎样发挥意识的作用的?

2、理念引领行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就了十三五规划的蓝图,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引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有利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体制机制,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根据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理由?(9分)

(二)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从1971 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是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4、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长期来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治贫方式:精确识别,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精确帮扶,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精确管理,农户信息管理,阳光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做到公开、公正,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和责。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阐述为什么要从粗放扶贫转变为精准扶贫?

5、党的十八大报告出现了“美丽中国”的提法。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

6、“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政府采用了“西医”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12 分)

二、考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7、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意义。8、21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从“K时代”到“G时代”,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一直在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主张”:“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互联网迈向全球共治时代,中国不仅在说,更在努力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建设“中国主张”的发展演变过程所蕴涵的哲学道理。(10分)

9、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科学家们在2月1 1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引力波: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个世纪前就预言的时空涟漪。1916年6月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预测,时空会产生涟漪并产生“引力波”,以光速从物体向外扩张。很多科学家怀疑这种波是否真实存在。1969年6月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物理学家约瑟夫〃韦伯宣布发现在引力波撞击探测装臵时发出了“声响”。但他的实验结果从未被再现过,最终所有人都不认同这种结论。1974年马萨诸塞州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教授约瑟夫〃泰勒和他的学生拉塞尔〃赫尔斯,首次发现了脉冲双星PSR B1913+16,以爱因斯坦预测的速度螺旋式向内靠拢。此次发现被认为是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观测证据,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人类对引力波的探测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10、“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解决我国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党是如何正确处理理论创新与解决实践课题之间的关系的?

11、近年来,某省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截至2015年底,该省已完成18家国有文艺院团和20家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完成全省图书出版发行、省级和地市级电影公司和电影院的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请运用“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原理评析该观点。

三、考查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一)联系的观点

12、人口问题跟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尽管依然顶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帽子,但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出现严重扭曲。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新常态:一方面,中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另一方面,青少年人口减少将对未来的消费、劳动力供应、创新等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直接给未来养老带来挑战。为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出现的新变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增加劳动力供给、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继“双独二胎”、“单独二胎”之后的又一次调整生育政策。

请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谈谈你对国家调整人口政策的理解。

13、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习近平主席针对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立足于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信息鸿沟的客观现实,顺应人们对互联网安全与发展的强烈诉求,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倡导各民族文化的交流,锁定智能互联带给人类的空前发展机遇,直面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网络谣言等网络空间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的五点主张: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提出“中国方案”五点主张的正确性。14、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所谓“相机调控”,就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市场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种或者几种政策措施,做好“预调”、“微调”。

根据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才能做好相机调控?(12分)

(二)发展的观点

1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所坚持的方法论。

1、量变与质变

16、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原因的影响,我国外部需求明显减弱,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增长的压力增大。同时,我国外贸企业的研发、设计等核心竞争力与外贸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议价能力差。长期的贸易顺差也容易导致贸易摩擦。为此,我国政府提出,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这三个支柱开展工作,保住外贸企业多年苦心经营的国际市场份额,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2、综合考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7、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各国具有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但是,各国又是有着共同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复杂关系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制定方针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目前已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蕴涵的哲学道理。(12分)

(四)矛盾的观点

1、矛盾的基本属性

18、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侧”的三大需求是投资、消费、出口,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长期以来,我国将“需求侧”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中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据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关系。(10分)

2、矛盾的对立同一关系原理

19、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词。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互联网+”与“工匠精神”能够实现融合的哲学依据。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20、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分类推进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亮点。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关于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着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主要措施: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的正确性。(8分)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方式经历了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扶贫向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的转变,扶贫方式日渐科学精准。开展精准扶贫,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工程,坚持了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有效衔接。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

5、综合考查矛盾的观点

22、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2013年,中央提出“区间调控”概念,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着力调结构、转方式;2014年,进一步提出要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即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2015年以来,又提出要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相机调控’’,强调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不断提高相机抉择的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央是如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12分)

23、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地区着重发展传媒出版、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等高端和新兴文化产业;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同时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五)辩正否定观 24、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原因?

(六)综合考查唯物辩证法

25、“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达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

26、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个世纪70年代,在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克有效治疗疟疾的方法。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通过翻阅大量中医药典,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屠呦呦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由于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作出的革命性的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蒿素提取成功的原因。

四、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发展规律 27、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变身为市民后,这就必须要打破二元化户籍结构,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意见》要求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化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进行户籍改革的哲学依据。

(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28、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被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

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6分)

(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9、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四)综合考查唯物史观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虚高、管理粗放、应急迟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结合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在实现城市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的必要性。

31、改革开放以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需求侧政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运用唯物史观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当前加快供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性。

(五)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

32、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实验,但没有发现有效成分。“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用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提取的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药。”因其在治疗疟疾方面的杰出贡献,、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

请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谈谈屠呦呦获奖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答案:

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屠呦呦在科学探索中发挥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发现了提取青蒿素的方法。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屠呦呦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保持高昂的斗志,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屠呦呦坚持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2、①理念引领行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五大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2分)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新阶段发展实践中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新认识。(3分)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的正确认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才能有效化解风险,应对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4分)

3、①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既要立足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又要随着当前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②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遵循了人口发展的规律。③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逐步调整生育政策,稳妥有序推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粗放扶贫对贫困的状况不明,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准,未真正做到从贫困的实际情况出发。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贫困状况和扶贫的任务、难度在变化,粗放扶贫存在不足,需要我们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创新扶贫政策措施。③把发挥主动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精准扶贫由于精确把握贫困的实际情况,遵循经济规律办事,能取得更好的扶贫效果。

5、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美丽中国”是立足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客观实际所作出的正确决策。(4分)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实现人富山水绿。(4分)

6、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4分)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尊重客观规律,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4分)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4分)

7、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群众路线教育是新形势下顺应群众期盼、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深人开展,有利于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效果将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每点3分,共12分)

8、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国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主张并推动互联网共建理论发展。(4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体的认识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③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关于互联网共建的理论随着实践深入,不断向前发展。(3分)

9、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探测引力波的实践水平是不同的。(3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物理学界对引力波的认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是会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③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引力波探测实践水平不断提高,探测设备的更新,人们对引力波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3分)④人类的认识是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中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引力波探测和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变化过程。(3分)

10、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目前中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坚持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①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体制改革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防止真理在某种条件下转化成谬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既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又要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而不是全盘搞文化产业化。

12、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口问题与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党和国家根据国家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人口政策,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③关键局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整体功能,要求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人口问题对国家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④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综合思维。国家的长远发展要求合理的人口结构。

13、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中国方案”五点主张锁定网络空间,兼顾各类联系,坚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②“中国方案”五点主张立足客观现实,顺应人们诉求,既注意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③“中国方案”五点主张尊重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关注文化间的交流,既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关注事物外部条件;④“中国方案”五点主张锁定智能互联带给人类的空前发展机遇,正视互联网存在的问题,既认识事物有利条件,又重视事物不利条件。

14、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正确认识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联系,增强调控的预见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准备不同的预案,做好“预调”。(4分)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确认识和把握相机调控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灵活机动的决定和选择采用哪种政策措施。(4分)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整体统帅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在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局部进行“微调”,做到既顾全大局,又重视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4分)(若答系统优化酬情给分)

15、①全会要求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体现创新精神,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全会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坚持了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③全会要求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不断开拓新境界,坚持了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④全会要求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坚持了在解决问题时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因。(每点各3分)

16、①量变是质变的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钩,增强外贸竞争新优势,实现外贸稳定增长。②质变是量变的的必然结果,当我们留要保待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须坚持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我国政府在支持出口的同时,要积极鼓励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减少贸易摩擦。

17、①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认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形成之后变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3分)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通过“一带一路”建立起新联系,使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更加紧密,来往更加方便。(3分)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带一路”的开辟和建设,立足长远加强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其广阔的前景是可以预见的。(3分)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大胆支持新事物的成长。“一带一路”的愿景是美好的,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但是其发展过程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的健康发展。(3分)

18、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供给和需求是现代经济活动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能够引领和推动供给,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③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由原来着重扩大内需转向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9、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贯通。“互联网+”与传统“工匠精神”既存在相互冲击,也可以相互适应,双方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②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打造品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让“互联网+”与传统“工匠精神”在取长补短中促进企业发展。

20、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必须坚持以普遍性为指导,国企改革要遵循中央的总体要求。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根据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改革措施。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深化国企改革,要把贯彻中央指导方针和把握不同企业的实际和特点结合起来。

21、①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五个一批”工程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因人因地施策,以提高扶贫实效。③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五个一批”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根据当前贫困问题实际情况,实现扶贫方式的与时俱进的结果。④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起其特殊性。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相衔接。

22、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视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以利于新问题的解决。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调控思路和方式。③坚持个性与共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遵循宏观调控总体思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具体方式,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文化建设既取得了重大成就,又存在不足。(4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文化建设要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时要充分发挥广东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4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省文化建设要把突出地方特色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结合起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4分)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广东省文化建设既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又要发展好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4分)

24、①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新兴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辩证否定,是媒体形式的发展;②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新兴媒体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又在传播手段上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发展;③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其实质是“扬弃”,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特色,因此要形成生态互动,融合发展。

25、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供给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消费结构。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处理好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④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26、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善于从事物的固有联系出发,建立新的联系。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中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体现这一点。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疟疾给人类带来危害,中国科学家敢于直面问题,努力协作攻克这一难关体现这一观点。③系统和要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青蒿素的发明是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不断改进提取方法,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体现这一观点。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办事情。青蒿素能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的作用不可限量反映这一观点。

27、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要打破二元化户籍结构,必须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3分)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说明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城镇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

28、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3分)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分)

29、①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②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2分)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④依法推动社区协同共治,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2分)

30、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是对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的正确反映。城市工作发展牢固树立并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自觉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利于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幸福,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提升的需求。

32、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评价,归根到底要看他的贡献。屠呦呦在治疗疟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才获得了诺贝尔奖。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屠呦呦的成就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离不开同事的合作。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也没有放弃,最终获得成功。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屠呦呦及其同事树立了集体主义价值观,才能坚持以身试药,最终收获成功。

2.高考化学实验题解析 篇二

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知识主干,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复习中把三角函数作为一种重要的函数, 突出考察它的图像与性质, 尤其是形如y=Asin (ωx+φ) +B的函数图像与性质, 并结合三角公式和三角变换, 应用正弦、余弦定理往往能使问题简化.在化简求值中, 不仅考查考生对相关变换公式的熟练程度, 更重要的是以平面向量为背景, 以三角变换公式为素材, 重点考察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主要是方程思想和换元法.在高考中, 除小题外, 通常还设置一道解答题来考察上述内容.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 谈谈高考三角函数解答题的解析.

1三角函数有关的化简求值题型

这是高考中三角函数解答题最基本的题型, 这种题型的特点就是它的基础性.作为对双基知识的重点考察题型, 在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1 (2002年高考题) 已知cos (α+π4) =35π2α3π2, 求cos (2α+π4) 的值.

解析 运用和角公式、弦切转化以及方程组的思想.

π2α3π2, 得3π4α+π47π4, 所以sin (α+π4) =-45, 从而则有

{22 (cosα-sinα) =3522 (cosα+sinα) =-45.

cosα-sinαcosα+sinα=-34tanα=7.cos (2α+π4) =22 (cos2α-sin2α) cos2α+sin2α=22 (1-tan2α-2tanα) 1+tan2α=-31250.

例2 (2006年安徽卷第17题) 已题3π4απtanα+cotα=-103.

(Ⅰ) 求tan α的值;

(Ⅱ) 求5sin2α2+8sinα2cosα2+11cos2α2-82sin (α-π4) .

解析 (Ⅰ) 已知3π4απtanα+cotα=-103, 根据tan αcot α=1得tanα=-13;

() =4sinα+5+6cos2α2-8sinα-cosα=4sinα+3cosαsinα-cosα=4tanα+3tanα-1=-54.

2形如y=Asin (ωx+φ) +B的函数图像与性质有关的题型

三角函数考试内容中,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周期函数, 形如y=Asin (ωx+φ) +B的函数等这些基础知识是考察的重点内容.以形如y=Asin (ωx+φ) +B的函数的考察为核心, 重点考察基本的函数变换思想, 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 从而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全面考察, 这种题型体现着“重点知识、重点考察”的考试要求.属于三角函数解答题的重点题型.

例3 (2006年浙江卷第15题) 如图1, 函数y=2sin (πx+φ) , x∈R (其中0≤φ≤π/2) 的图像与y轴交于点 (0, 1) (部分) .

(Ⅰ) 求φ的值;

(Ⅱ) 设P是图像上的最高点, M, N是图像与x轴的交点, 求ΡΜΡΝ的夹角.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三角函数的图像、已知三角函数求角、向量夹角的计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通过与y轴交点坐标可得sin φ=1/2, 注意φ的取值范围求出φ.求出P, M, N的坐标, 通过向量夹角公式便可得解.

(Ⅰ) 因为函数图像过点 (0, 1) , 所以2sin φ=1, 即sin φ=1/2.因为0≤φ≤π/2, 所以φ=π/6.

(Ⅱ) 由函数y=2sin (πx+ (π/6) ) 及其图像, 得P (1/3, 2) , M (-1/6, 0) , N (5/6, 0) , 所以

ΡΜ= (-1/2-2) ΡΝ= (1/2-2) cosΡΜΡΝ=ΡΜΡΝ|ΡΜ||ΡΝ|=1517

ΡΜΡΝ=arccos1517.

例4 (2006年山东卷第17题) 已知函数f (x) =Asin2 (ωx+φ) (A>0, ω>0, 0<φ<π/2) , 且y=f (x) 的最大值为2, 其图像相邻两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2, 并过点 (1, 2) .

(Ⅰ) 求φ的值;

(Ⅱ) 计算f (1) +f (2) +f (3) +…+f (2008) .

解析 本题综合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变换, 重点考察学生的双基知识和运用.利用三角变换、周期性易得.

(Ⅰ) 因为y=A2-A2cos (2ωx+φ) , 所以ymax=A=2.并且Τ=2π2ω=8, 则有ω=π8.根据y=f (1) =20φπ2cos (π4+2φ) =-1φ=3π8.

(Ⅱ) 由 (Ⅰ) 得f (x) =1-cos (π4x+3π4) , 根据周期性T=8, 得f (1) +f (2) +…+f (8) =8.而2008=8×251, 因此

f (1) +f (2) +…+f (2008) =251×8=2008.

3与三角形有关的题型

以三角函数为载体, 考察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综合应用, 这种题型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高考中出现较多!重点考察了学生的双基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也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对象.

例5 (2006年全国卷Ⅰ第17题) △ABC的3个内角为A, B, C, 求当A为何值时, cosA+2cosA+B2取得最大值, 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解析 结合三角形内角和, 运用二次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即得.

因为A+B+C=π, 所以B+C2=π2-A2.

y=cosA+2cosB+C2, 则

y=cosA+2sinA2=-2sin2A2+2sinA2+1=-2 (sinA2-12) 2+32.

故当sinA2=12A=π3时, y有最大值ymax=32.

例6 (2006年四川卷第17题) 已知A, B, C是△ABC的3个内角, 向量m= (-13) n= (cosAsinA) , 且m·n=1.

(Ⅰ) 求角A;

(Ⅱ) 若1+sin2Bcos2B-sin2B=-3.求tan C.

解析 向量知识与三角函数的结合是近年来命题的创新点.本题综合三角函数、向量、三角形的基础知识, 是一个难得的高考训练题.

(Ⅰ) 由m= (-13) n= (cosAsinA) , 且m·n=1, 得3sinA-cosA=1, 即

sin (A-π6) =12A=π3. () 1+sin2Bcos2B-sin2B=-3cosB+sinBcosB-sinB=-3tanB=2.

由 (Ⅰ) 得B+C=2π3, 即

tan (B+C) =-3tanB+tanC1-tanBtanC=-3tanC=8+5311.

4思考与展望

结合近年来高考命题趋势.笔者认为由于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三角函数的工具性逐渐被向量所替代, 偏、难、怪以及运算量大的问题已经退出了高考的舞台.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近几年的三角函数解答题, 充分重视、渗透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以下几例将是对今后教学方向的几种建议, 仅供参考!

例7 (2006年全国卷Ⅱ第17题) 已知向量a= (sinθ1) b= (1cosθ) -π2θπ2.

(Ⅰ) 若ab, 求θ;

(Ⅱ) 求|a+b|的最大值.

解 (Ⅰ) 若ab, 则sin θ+cos θ=0, 由此得

tanθ=-1 (-π2θπ2) , 即θ=-π4.

(Ⅱ) 由a= (sin θ, 1) , b= (1, cos θ) 得

|a+b|= (sinθ+1) 2+ (1+cosθ) 2=3+2 (sinθ+cosθ) =3+22sin (θ+π4) .

sin (θ+π4) =1时, |a+b|取得最大值, 即当θ=π4时, |a+b|最大值为2+1.

例8 (2007年全国卷Ⅱ第17题) 在△ABC中, 已知内角A=π/3, 边长BC=23.设内角B=x, 周长为y.

(Ⅰ) 求函数y=f (x) 的解析式和定义域;

(Ⅱ) 求y的最大值.

解 (Ⅰ) △ABC的内角和A+B+C=π, 由A=π/3, B>0, C>0, 得0<B<2π/3.

应用正弦定理, 知

AC=BCsinAsinB=23sin (π/3) sinx=4sinxAB=BCsinAsinC=4sin (2π3-x) .

因为y=AB+BC+AC, 所以

y=4sinx+4sin (2π3-x) +23 (0x2π3) . () y=4 (sinx+32cosx+12sinx) +23=43sin (x+π6) +23 (π6x+π65π6) .

x+π6=π2, 即x=π3时, y取得最大值63.

3.一道化学高考题的解析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 高考化学题 试题解析 复习方法

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摇?摇?摇 ?摇?摇?摇。

【说命题立意及考点】本题主要以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为背景,重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并与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无机实验中物质的分离相结合,是高考的常考点和必考点,通常为高考卷的16题和19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信息的读取、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处理和应用能力。看似复杂,但难度中等,有时候即使弄不清楚流程的每一个步骤,也不影响做题。对这类题应从心理上疏导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说解题过程】工业流程题常见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物质的制备类,二是物质的除杂类,本题属于物质的制备。首先要清楚流程的目的,制备什么物质,给的什么原料,杂质是谁,杂质要除去,接下来分析流程。

【说题目价值】本题的第(1)小题及第(4)小题的第③问考查的都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有:审题不清,看不清要求,要求写离子方程式但写成了化学方程式,把MgCO拆成了离子形式,以及书写不规范,没配平,没写反应条件,没标气体符号等。平时要注意强化基础,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第(2)小题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学生的问题是找不准反应物和生成物,忽略了反应条件,漏写反应物硫酸,不会配平。要让学生知道有条件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找出主要反应物及生成物,结合反应条件补全其余物质,依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通过电荷守恒与质量守恒检查书写是否正确。第(4)小题中学生主要不会分析,不会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让学生知道工业流程题一般的解题思路:浏览题目,明确流程目的→清楚原料及杂质→加入了什么物质→发生了什么反应→如何分离→规范答题,准确表达。

参考文献: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2]201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汇编全解.天利全国高考命题研究中心.

4.高考语文阅读的句子作用题解析 篇四

1点题

2总领全文

3点明题旨

4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5奠定某种感情基调

6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如《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7首尾呼应

8强调观点

9为下文铺垫

二、末段的作用

1总结全文

2点明题旨,主旨升华

3深化中心,4呼应开头

5有时候,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这一句偏偏又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学生说的“看不懂”。那么,“看不懂”正是写这一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的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例如,“作用(或好处)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6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其志”的传统技法,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

7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如2004年浙江卷第20题“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根据上述概括,其答案为“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8首尾呼应

三、中间段的作用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如2001年上海试卷第㈢题的甲段,描述的主要对象是“大江流日夜”的气势及意味,而在描述之前,先在第3段中赞美大海的宽广与汹涌,那么,面对第13题“从写作角度看,甲段写海的作用是什么”的提问,其作用恰如参考答案所说:烘托“大江流日夜”的气势及意味。

2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如2004年全国卷Ⅳ《痛哭和珍》第19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其作用肯定就是反衬。再联系选文中 “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等描写作者自己的语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如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3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根据题目,先找到第四段,发现它是选文中最长的一段,当属较长的中间段,而且叙写的正是选文的主要物象——乡土情结,所以,它的作用和好处应当是在“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的基础上再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发挥。那么看看答案,果然如此: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

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4承上启下

四 第二人称的作用

1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

2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如2000年卷第22题第(1)小题“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的参考答案即为:“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又如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的参考答案即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3指一群人

七、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1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括性语句或总结性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的作用。如《微山湖上静悄悄》,开篇就提出“这(指微山湖)是个在野的湖”的基本观点,然后连续插入“收留殷微子”、“接纳张子房”、“汉朝出高士”三段史实,那么,这三段史实的作用就是举例证明开篇的基本观点。

2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如2004年天津卷选文《春从心出》第20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其结构上的作用无疑是“起过渡作用”,并“引发议论以深化作者的思考”;其内容上的作用则是“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八、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5.高考化学实验题解析 篇五

2014年四川省地理高考试题及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 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市场占有率(%)100 80 60 40 20 0 200

400

600

1800

1000

1200 运距(Km)

高速铁路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kmB.600—800kmC.500—700kmD.400—600km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

108°

120°

城市

国界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7—8题。

Ⅴ级

第1页

4河流

湖泊

2时令河

山峰及高程 等高线及高程

3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

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千米)5 4 3 2 1 0 图

41990年

2010年

离市中心距离(千米)

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图5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1—12题。

降雨量(mm

气温(℃)

径流深度(mm)图

月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1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 1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3.(28分)图6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果园 耕地 居民点 公路及桥梁

河流

00

等高线及高程 200

400m

图6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4分)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6分)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12分)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6分)

14.(24分)图7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15°

0° 15°

图回答下列问题。°(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请在答题卡图中

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4分)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10分)°

(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10分)°

图7

第一卷 选择题

答案:1.A2.D

解析:第一题考时间的计算,考生要知道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零时区的区时可以代入区时计算公式计算。第二题考的是卫星发射的条件为晴朗的天气,结合天气的形成知识,可知高压控制下为晴朗天气

答案:3.B4.C

解析:此题组考查读图析图能力。第3题从关键词“变化幅度最大”可从图中看出600—800km。第4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运输方式最适合长距离运输,而小于500KM的市场占有率为零,可知为航空。

答案:5.A6.B

解析:此组题考查考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读图能力。第5题由关键词“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冬季“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而南海的冬季以东北季风为主,可选。第6题从关键词“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一要考虑风能资源丰富,二是开发的区位条件(如市场)好可知②地满足条件。

答案:7.C8.C

解析:此组题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和区域地理知识。由经纬度和等高线、风向,降水量及河湖分布,可知为我国天山地区。第7题考查地形雨的形成,由题知“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雨。①地虽然也位于迎风坡但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地形雨较少。第8题“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该地“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气候干旱,多为荒漠草原。

答案:9.D10.D 解析:此组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城市化。第9题关键词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从图中可直接找出。第10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市中心附近人口密度下降,郊区附近上升,郊区城市化明显,可推断。

答案:11.C.12.B

解析:此组题考查学习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及区域定位能力。由各月降水量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小于200mm,为我国某地干旱地区。第11题从图中可看出流域径流深度与气温、降雨量成正相关,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除雨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第12题由此地我国某地干旱地区,由图可知此地冬冷夏热,为我国西北地区,山麓地带水源丰富,多绿洲。

第二卷 综合题

13.(1)答案:丘陵鞍部

解析:考查等高线的阅读能力。由等高线的分布可知该地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大多低于500M,为丘陵地形。甲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处,为鞍部。

(2)答案: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解析:考查图表分析能力,由图可知冬季(12、1、2月)气温在6.5-9.0,大于0°C,所以温和;

夏季(6、7、8月)气温在25.0-27.5.大于20°C,所以高温

(3)答案:冬季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解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气象灾害,通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和该地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可知主要灾害有寒潮,干旱和洪涝。

(4)答案: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中东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临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该地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市试题,考生可从自己熟悉的结论去回答,要求自圆其说,言之有理。主要考察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有利影响就赞成;不利影响就反对。要求“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看图例可知库区内(高程不超过390米)有耕地、居民点,公路及桥梁、河流。可找出答案。

14.(1)答案:在图中N处画,箭头指向东北;在图中M处画,箭头指向西南 解析:该题主要考察世界洋流的分布及性质。由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和分布可知为欧洲西部,非洲西北部及大西洋东北部。N为北大西洋暖流;M为加那利寒流。

(2)答案:冬半年两渔场都盛行西风,多阴雨天气,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是西风;而M渔场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解析:“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图示区域的大气环流主要有西风和副热带高压带; “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主要是大风、雨、晴等天气条件。

(3)答案:原料导向型临近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工资水平低);邻近欧洲,渔业产品加工的消费市场广阔;临近大西洋,海运交通便利。

6.高考化学实验题解析 篇六

一、原题回放: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二、知人论世:朱熹(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

(一)、《水调歌头》

(一)、《南乡子》、《忆秦娥》

(二)等。其中以《菩萨蛮》

(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 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三、试译:江边的几树梅花绽放,惹人爱恋,令人惆怅,我住着藜杖绕着它欣赏,刚离开不久又回到它的身边。先前皑皑白雪覆盖,是雪是花难以分辨寻找,昨夜雪霁,月色朗朗,梅花在寒风中依然绽放。想折几支梅花送给远方如玉的美人,聊表相思之情,但这一切已成劫后余灰,令人怅惘不已。在梅花下沉吟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回望暮色已笼罩柴门,才独自离开回家。

四、试题简析: 题目中的“次韵”什么意思?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09年全国卷有姜夔《次石湖书扇韵》,另外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最为有名。顺便说说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 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 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而本诗可能是朱熹与刘子翚叔父刘韫的倡酬。朱熹与刘韫的倡酬诗不落理窟,较少体道适性的意蕴,多以感性丰韵和浪漫情调表现封建士大夫离开政治中心后安顿个体生命的情形。“雪后书事”即雪后记事之意。

答题时,学生要注意题干本身就是一种提示。本诗是写梅花的,但全诗八句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描写梅花的形色味香或精神品质的,只是写到了它怒放的环境以及诗人围绕它的活动及内心感受。这使我们在考虑第八题的表现手法时,很明显属于侧面表现,首联中的“江边”,颈联中的“雪”“夜”“明月”,尾联中的“日暮”“鸦”,属于环境描写,用以上事物(意象)去暗写梅花,可见运用的是烘托手法。在冰封的江岸,几树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绽放了;雪花飞舞,积在枝头,哪里能分清白雪和白梅呢?雪霁天晴,月光朗照,白梅该是何等的清幽美丽,惹人爱怜,使诗人魂牵梦绕。对着梅花,浮想联翩,日暮时分寒鸦归巢,诗人才独自回家,而无人欣赏的梅花又该是何等的孤独落寞。同时我们注意到本诗以写诗人的举动层层渲染,去表现诗人对梅花的复杂感情,第二句的“行绕去还来”,第七句的“沉吟日落”,极力渲染诗人对梅的喜爱留恋以及不忍离去之情。本诗最令人费解的是颈联,诗人似乎在痴痴的看着梅花,由美丽的花联想到了美丽的人,一时情不自已,真想折一只梅花送给同样是冰清玉洁的人,可惜,相思虽在,但万劫成灰,“只是当时已惘然”,空留惆怅与落寞。解答高考表达技巧试题,首先从修辞上考虑,如有景物描写,再去想抒情方式,最后去考虑表现手法。考生应当记住常见的表达技巧,以便一一印证排除,要视难若易,举重若轻。这一点对所读古诗本来就不多的学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得分方法。

第9题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考查。本诗其实写的够朦胧,理学家在酬和中居然和友人也玩起了那种不清不楚的感情游戏。但很显然,学生不须深究,直接抓诗歌中表达情感的词语“惆怅”“独”等字眼,以及颈联中的“相思已恨劫成灰”语句,落寞孤独惆怅,若有所失之情不难答出。

五、参考答案: 8.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形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6分)

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折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花下沉吟良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7.两道函数高考题的解析与推广 篇七

(A) 0. (B) m. (C) 2m. (D) 4m.

(2016年全国Ⅱ卷·文)

解因为函数f (x) (x∈R) 满足

所以函数y=f (x) 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又因为函数y=|x2-2x-3| (即y=| (x-1) 2-4|) 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所以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 (x1, y1) , (x2, y2) , …, (xm, ym) 也关于直线x=1对称.

不妨设x1<x2<…<xm, 则

故选 (B) .

(A) 0. (B) m. (C) 2m. (D) 4m.

(2016年全国Ⅱ卷)

解因为函数f (x) (x∈R) 满足

所以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 (x1, y1) , (x2, y2) , …, (xm, ym) 也关于点 (0, 1) 对称.

不妨设x1<x2<…<xm, 则

故选 (B) .

推广4已知函数f (x) (x∈R) 满足f (x) +f (2a-x) =0 (或f (a+x) +f (a-x) =0) , 则函数y=f (x) 图象关于点 (a, 0) 对称.

推广5已知函数f (x) (x∈R) 满足f (x) +f (2a-x) =2b (或f (a+x) +f (a-x) =2b) , 则函数y=f (x) 图象关于点 (a, b) 对称.

推广6已知函数y=f (x) (x∈R) 与函数y=g (x) (x∈R) 的图象都关于点 (a, b) 对称, 它们的交点为

8.高考成语题解析及备考指导 篇八

一.望文生义

[考点解读]成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如果缺乏对成语意义的准确理解,仅从字面意思来推测,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真题透析]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浙江卷第3题B项)

[解析]望文生义。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舍弃,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不能误用为大的小的都不捐献。

[备考锦囊]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有:火中取栗、因人成事、高山流水、数典忘祖、久假不归、耿耿于怀、下里巴人、江河日下、文不加点、罪不容诛、不赞一词、三人成虎、明日黄花、振聋发聩、登堂入室、空谷足音、不足为训、目光如炬、别无长物、坐地分赃等。

二.用错对象

[考点解读]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有的指个体,群体;有的指人,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真题透析]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山东卷第3题D项)

[解析]用错对象。鼎足而立:指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选项中只指两方。

[备考锦囊]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有: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人老珠黄(指妇女)、举案齐眉(指夫妻)、耳提面命(指长辈对晚辈)、三令五申(指上级对下级)、汗牛充栋(指书籍)、罄竹难书(指罪恶)、草长莺飞(指江南春色)、春秋鼎盛(指人,不指时代)、风姿绰约(指女子,不指花木)、休戚相关(指人物之间,不指事物之间)等。

三.不合语境

[考点解读]不合语境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有时从意义上初一看,似乎没有错误,但从逻辑角度考虑则可能于事理不通。

[真题透析]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新课标Ⅱ卷第13题C项)

[解析]不合语境。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相互对立。选项中陈述的是竞争之意。

[备考锦囊]下列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处心积虑与殚精竭虑、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耳闻目睹与耳濡目染、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休戚相关与休戚与共、本末倒置与舍本逐末、身临其境与设身处地、异曲同工与殊途同归等。

四.褒贬误用

[考点解读]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真题透析]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新课标Ⅰ卷第13题A项)

[解析]贬词褒用。“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

[备考锦囊] 误用作褒义的贬词有:一团和气、改头换面、巧舌如簧、衣冠楚楚、巧言令色、趋之若骛、粉墨登场、闪烁其词、官样文章、神气活现等。误用作贬义的褒词有:胸无城府、耳提面命、惨淡经营、差强人意、苦心孤诣、别出机杼、有头有脸、目无全牛、名躁一时、洋洋大观等。

五.不合语法

[考点解读]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如果对句子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功能混乱的错误。

[真题透析]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安徽卷第16题A项)

[解析]不合语法。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作谓语、定语,不能作状语。

[备考锦囊]有的成语不能带宾语,如信手拈来、不期而遇等;有的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如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有的多适用于诙谐讽刺句,如神通广大、五体投地等。

重复累赘和谦敬错位两种类型在今年的成语考查中轮空,但并不意味着明年不考。

上一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教案下一篇:爱带给人温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