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通用11篇)
1.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 篇一
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规律及调控对策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和定点观测数据,结合历年环境监测资料,初步揭示了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与近十年来的时空演变规律:河网干流水质基本良好,中小河流污染突出;城市河流有机污染严重,普遍出现水体黑臭现象;湖泊氮磷含量逐年增高,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市郊小城镇河网水质急剧恶化,已成为新的`水环境污染中心.造成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物源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田化肥、底泥等.针对上述污染规律和成因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作 者:陈振楼 许世远 徐启新 胡雪峰 俞立中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刊 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年,卷(期): 10(4) 分类号:X52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地表水环境 水污染 污染规律 调控对策2.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 篇二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
2008年, 全县废水排放量62.62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22万吨, 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58.4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78.5吨,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585吨, 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76吨。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02.2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302.68吨, 生活废水处理率0.2%。2008年, 秦安县地表水主要污染段为安伏、郭嘉、叶堡、兴国四乡镇, 主要污染源为乡镇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废水,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排放, 全县局部水域的污染主要是受到点污染源影响, , 但农业生产等产生的污染源, 给水体带来农药、化肥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水污染原因
当入河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时, 就开始产生水体污染。在主要污染源影响的河段, 水环境承载能力与枯水期流量呈正相关。因此, 入河排污量和稀释流量就成为决定河段水质状况的两个主要对立因素。
㈠生活废水处理率低是造成部分城镇河段污染的主要因素2008年全县废水排放量62.62万吨。其中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58.4万吨、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76吨、氨氮排放量102.2吨。全县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78.6吨、氨氮排放量102.2吨。其中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总量的99%、氨氮排放量占总量的100%、生活污水处理率为0.2%。由于全县生活污水处理率极低, 所排放的污染物 (化学需氧量、氨氮) 占总量的比例达80%以上, 因此成为全县部分河段污染的主要原因。
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废水达标率不高是造成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2008年全县工业用水总量为5.178万吨, 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22万吨, 月平均废水排放量5.21万吨, 但重复利用只有0.482万吨, 重复利用率为9.3%, 而废水排放量高达80%, 虽然全县工业废水排放的污染物 (化学需氧量、氨氮) 占总量的比例较小, 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小于生活污水, 但由于其大部分排放在城镇附近河段, 与生活废水造成的污染具有叠加效应, 从而加重了水体污染程度。此外, 秦安作为农业大县, 其农田施用的化肥、农药以及农村畜禽饲养场粪肥流失形成的农业污染源的影响, 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秦安县的经济相对落后, 且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较低, 水污染物排放量也相对较少, 水染问题只是在局部河段比较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 用水量和排污量也在逐年增加,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区域性污染会逐年加重, 不但需要巨大的治理费用, 还将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保护对策
㈠科学制定水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成果对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 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县政府、水务局编制了水污染防治规划。根据污染现状及特点, 坚持“以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总方针, 坚持“节污水之流, 开清水之源, 公平、公正、公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控制水污染, 做到水 (环境) 功能分区;制定出境断面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控制排放总量;重点排污河段 (一般为城区河段) 水环境承载能力及主要污染物控制排放量;制定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方案及水源地划界;制定现状排污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河段的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㈡科学决策, 统筹兼顾秦安县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初期, 按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等方面的重大规划, 都应该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因素, 并按环评法规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以避免因战略性失误, 造成难以治理的区域性水污染。秦安县水资源短缺, 如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 或者上了耗水多、排污量大的建设项目, 结果必然导致严重的污染问题。
㈢加大水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我国已有了比较系统的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并且近年来在可操作性方面也得到明显的完善。但是,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及狭隘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干扰, 不少地方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相关法律、法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从而导致我国区域性水污染问题越来越难以控制, 恶性水污染事件明显增多。秦安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 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时要避免造成因片面追求招商引资数量而导致排污严重的项目进入县内。因此,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加大水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以有效落实, 是当前我们水环境保护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
3.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解析 篇三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5-0065-02
水资源的短缺是我国一直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正常生活秩序与社会经济发展,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十分重要。地表水是人们生活最主要的来源,要想做好地表水保护、加强地表水的防治,就需要采取高效的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提高监测能力,因此,对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展开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
1 地表水环境监测的进展概述
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中,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加上环保意识的薄弱,对水资源保护工作并不够重视,导致我国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地表水,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共同影响下,出现十分严重的污染问题,各种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污染,严重破坏了地表水原有生态环境,地表水污染状况令人堪忧。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地表水环境问题得到人们充分重视,地表水环境污染整治与预防成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地表水环境监测发展迅猛,取得许多成就,主要体现在:
一是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完善,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各大流域、江河湖库的监测体系,主要的监测中心有350余个,不同水质监测站点有3 000多个;监测站共有国家、省、市、县四级,各级监测站基本都可以完成地表水环境监测任务,为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环境[1]。
二是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质自动化监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建立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监测数据系统,可以完成水体污染各项指标数据的分析、预测,包括PH值、TOC值、COD值以及氮氧含量值等,为水污染预防与整治提供准确依据。
2 地表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监测数据各方面不足
地表水环境的监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会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包括仪器、人员、方法以及操作过程等等,其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任何一点出现疏漏,都会降低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监测站,但在实际监测工作当中,存在责任心不强、重视不足、人员素质和能力低等情况,都会对于监测数据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以及可比性等方面难以达到相应规范、标准的要求,此种监测数据自然无法作为污染防治的依据,影响地表水环境监测的进一步提高。
2.2 监测过程管理的混乱
地表水环境监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包括水利、环保、国土等,才能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地表水环境监测过程当中,并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各个部门之间各行其是,缺乏高效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并不够统一,监测任务的交叉、重叠情况时有发生,职责与权力并不够明确,监测工作混乱、不条理,容易出现监测空白区域,监测工作自然是事倍功半,其监测结果也是难以保障的。
2.3 监测和信息处理能力低
在地表水环境监测中,监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两项十分重要的技能,直接影响到监测工作水平的高低,然而,就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来看,在监测手段、技术储备以及人才素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监测能力相对较弱,监测工作依然有许多不足,亟待解决与提高。在信息处理方面,虽然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数据上报规定,实现了监测数据、资料管理的制度化,提高了监测信息传递效率,但是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只重视监测结果、忽视监测数据的情况十分严重,许多监测人员并不会渗入分析数据结果存在原因,监测数据存在的干扰因素并不能保证完全排除,在这种情况下,监测结果数据自然也无法确定是可靠的,增加了地表水环境监测的难度。
2.4 监测参数并不够完善
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对象繁杂,监测的指标包括许多方面,只有各项指标全部被准确监测,才能确保监测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当中,监测的参数并不够完善,基本是知识针对常规因子展开监测,对一些行业的特征污染因子根本不进行监测,降低监测结果有效性。同时,在监测覆盖面上,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较为狭窄,缺乏及时有效的更新,实验室分析与市场间的脱节,都会对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造成妨碍,需要正确认识此点,采取对应策略来解决。
3 地表水环境监测加强的对策
3.1 加强地表水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地表水环境监测水平有着极大作用,具体的控制要点有:
首先,做好地表水样本采集的控制,由于样本中物质组成成本的复杂性,只对此样本进行单一分析,经常容易出现较大误差;对此,在监测前,需要先对样本进行处理,去除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干扰因素,在必要情况下,还需对样本进行浓缩处理,从而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在干扰因素的去除中,需要根据水样的具体来源,结合水体组成成分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其次,在监测过程中,除了要监测有害物质外,还需监测其它各种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成本,通过对比分析与干预处理,来消除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提高监测结果的有效性,使其达到标准要求。但是,在消除影响因素过程中,选择好方法,避免处理方法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
3.2 推广使用简单、有效的检测装置
我国地表水环境分布范围广泛,其监测工作任务繁重,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现场的及时、快速检测是一项重要工作,为提高现场检测效率,就需要使用简单、高效的检测装置,比如车载XRF,对常量数据、微量元素等展开监测,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缩短监测周期,为应对方案制定提供准确依据。因此,在现场检测工作中,要推广简单、有效检测装置的应用力度。
3.3 进一步完善监测站和水体质量体系
虽然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站点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水平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在各个区域对水质控制断面、饮用水源地等进行重点监测,做好与环保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对监测站体系进行合理优化,做到全面覆盖、无遗漏的同时,减少重复监测现象的发生,避免浪费,围绕流域管理,建立统一、高效的全覆盖监测网络,提高地表水环境的监测能力。
3.4 提高监测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
在水污染不断加重的背景下,水质在线监测势在必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地表水环境的实时、远程监测,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建立统一监测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保障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实际,引进先进检测设备,促进监测能力的提升[2]。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地表水环境的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就整体来说,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加强对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的了解,掌握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合适的应对措施,对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良好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我国水资源保护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培,谢寅凯.浅谈地表水环境监测相关的进展及问题[J].化工管理,
2014,(9).
4.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 篇四
2017年全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全国、省、市环保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环保中心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贯彻执行新法新规新标为主线,以打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以环境执法大练兵和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查办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为抓手,以防范环境风险为底线,努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扎实开展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效能,为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执法保障。
一、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
(一)以减轻雾霾改善空气质量为重点,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专项执法检查。一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按照市局工作安排,组织开展整治“小散乱污”、燃煤发电机组、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许可管理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等各类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依法监督排污单位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严厉打击各类废气超标排放行为,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推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二是开展水泥、玻璃行业整治专项行动。按照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要求,各县(区)环保部门对行政区域内水泥、玻璃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
2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8个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查工作,重点针对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与污染物达标排放、行政处罚及公众投诉等情况开展排查评估。5月18日前,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应完成排查评估工作并将有关情况报送市局,5月20日前全市排查评估情况报送省厅。三是加大惩处力度。各县区环保部门应从7月1日起,对火电、造纸企业无证排污行为集中开展执法检查,对于无证排污的企业依法责令停止排污,并顶格处罚;对拒不执行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从7月份起,各县区环保部门每月3日前将上月8个行业执法检查、违法案件查处情况上报市局,5日前市局汇总后报省厅。
(二)全面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各县区要分析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制定污染源“双随机”年度工作计划和抽查方案。市局将开展“双随机”制度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督促县区环保部门全面落实污染源“双随机”抽查制度;各县(区)环保部门要建立健全污染信息资源库,实现动态管理,推进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三)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充分运用新《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配套规章、《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用准、用对、用好、用足新法赋予的执法手段,重点打击偷排偷放、非法排放(倾倒、处置)有毒有害污染物、超标排污、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坚持强办案、多办案、办好案,保持严厉打击违法高压态势。高度关注群众反复投诉的热点、敏感点环境问题,通过实施挂牌督办、列入环保“黑名单”、约谈当地政府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继续深入贯彻“两高”司法解释,执行环保部、公安部《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与公安部门执法衔接配合工作的意见》,完善环保、公安联动执法机制,增强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合力,从重从快惩治环境污染犯罪。
三、规范执法行为,切实提升环境执法水平
(一)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工作。进一步突出重点,结合日常环境监管工作,市局对淅川县、内乡县、南召县、方城县、新野县、桐柏县等县开展环境监察稽查,重点稽查环境监察工作日常履职和依法行政情况、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督办情况以及上级转办、领导批示、群众反复举报、社会影响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整改情况,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
(二)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和稽查工作。加强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排污申报与排污费征收季报年报报送工作,按季度公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排污费征收情况;配合做好挥发性有机物征收标准的制订工作,稳妥有序推进石油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工作,促进企业主动减排;积极开展国控省控重点企业排污费清欠工作,做好费改税的配合工作。开展排污费专项稽查,重点稽查排污费征收工作开展情况、欠缴排污费情况以及重点行业
6动《环境监察工作年度考核办法》修订工作,市局将结合我市实际,完善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指标,对各县区环保部门环境监察工作进行年度考核。
六、坚持正风肃纪,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5.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 篇五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历经30余年,已初步形成一套基本成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本文根据多年工作的实践.结合当前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实际,分析了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作 者:廖岳华 樊娟 陈世雄 罗岳平 LIAO Yue-hua FAN Juan CHEN Shi-xiong LUO Yue-ping 作者单位: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长沙,410014期 刊:安全与环境工程 Journal: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年,卷(期):,17(3)分类号:X824关键词:地表水 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监测指标 单因子评价法
6.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 篇六
秦皇岛市地表水源地水环境状况评价与分析
调查了秦皇岛市地表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在水质分析测定的基础上对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秦皇岛市地表水水源地污染成因并探讨了保护对策,为水源地的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徐春霞 邢光敏 陈芳 张艳萍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秦皇岛,066003刊 名:水利渔业 PKU英文刊名:RESERVOIR FISHERIES年,卷(期):26(4)分类号:X132关键词:秦皇岛市 水源地 富营养化 保护对策
7.城市地表水环境评价方法综述 篇七
关键词:城市地表水环境,水质评价,感官评价,生物评价
城市地表水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发展和人类生活的一类水体的总称,主要包括自然形成和人工开挖的河流、渠道、池塘、景观水等,但不包括那些流经城市的大江河,如长江、黄浦江、太湖等。城市水体与大江大河相比,水量较小,而且受城市活动影响巨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绝大部分城市水体已经失去了饮用水水源的功能,更多是作为景观水体,其水环境的功能发生了转变,因此要实现对城市水环境的有效保护、治理和改善,首先应该对城市水环境质量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对水环境品质的优劣给以定量或定性的描述。它是人们认识水环境质量,找出水环境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1]。通常水环境质量评价包括水质评价、感官评价和生物评价3个方面。水质评价主要用于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划分污染等级,同时也是各种水质标准的制定依据;感官评价是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来判断水体的感官特征和性质优次[2];生物评价既可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又可以对水体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
1 水质评价方法
水质是指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我国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的研究已经有近三十年,评价河流水质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但至今仍没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具有可比性的水质评价方法[3]。目前比较流行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1 单因子评价法
单因子评价法是根据现行国家水质标准确定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是:用水体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对照该项目的分类标准,确定该项目的水质类别,在所有项目的水质类别中选取水质最差类别作为水体的水质类别[4]。该方法计算简便,是划分水质类别的主要方法,同时通过评价结果可以清晰地判断出主要污染因子。但是由于只对单个水质指标独立进行评价,因此其结果只能反映某种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而不能反映水体整体污染状况。
徐明德[5]对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水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并通过超标倍数表示各监测断面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河段氨氮和硫化物超标比较严重,并由此推断氨氮和硫化物浓度超标是河水黑臭的根源。
考虑到单因子评价法的片面性和不合理性,程文涛[6]等将污染物划分为两类,一类为重金属、放射性等毒性重、危害大的物质,这类物质在水质评价中按单因子评价,实行一票否决制;第二类为有机物、营养性物质和金属等,该类物质在评价时采用多参数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算术平均法,结果较为客观、合理。
1.2 污染指数评价法
污染指数评价法是指在求出各个单一因子污染指数的基础上,再经过数学运算得到一个综合污染指数,据此评价水质,并对水质进行分类的方法[7]。该方法可对整体水质作定量的描述,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水体污染性质和程度,也便于比较同一水体不同时空内的变化情况,但不能满足不同类别水体间的比较。常用的一般有均值型污染指数法、计权型污染指数法以及内梅罗评价方法。其中均值法能比较直观反映水体水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8]:
undefined
式中:p为综合污染指数;Ci和C0分别为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和评价标准值,mg/L。根据计算得出的污染指数找出对应的污染级别,其分级标准按污染指数大小分为清洁、尚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和严重污染6个污染级别。
张同祺[9]和林坤明[10]等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城市水体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较客观、直接地反映了各地区水体的水质,并对各水体综合治理后水质进行了评价。Mehmet[11]等人在原有水质指数(WQI)的基础上提出了L-WQI指数法,该方法选择溶解氧、温度、电导率、COD、氨氮、总磷、总氮总磷比等因子,标准化处理后计算得出评价结果,最后通过WQI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评价研究区域水质的时空变化时较为客观。
1.3 不确定性评价法
水体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变化复杂的环境,其中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成分和数量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不确定量,水质级别、分类标准都存在模糊性,因而水环境系统是一个有着随机性、模糊性和灰色性的不确定系统[12]。另一方面,水体污染程度的界限也是模糊的,人为地用特定的分级标准去评价污染程度也是不确切的。为了克服在水质评价中的不准确性,不确定性评价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反映水体污染的实测值转变为反映水质的参数。根据监测数据与各因子指标的关系建立隶属矩阵,然后将各因子的权重与隶属度矩阵相乘得到的模糊积,获得一个能够表明水体水质对各级标准水质的隶属程度的综合评判集,从而判断水质标准[13]。余根鼎[14]和朱红玉[15]等选用该法对上海杨浦区部分景观水体和滏阳河邯郸市区段的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水体水质较差,多数采样点为Ⅴ类水,治理工程刻不容缓。
模糊评价法考虑了水环境中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概念比较清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计算较为烦琐,在计算评判集时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法,通常使得结果出现失真、失效、均化、跳跃等现象,使得判断结果不准确,因此在应用该方法进行水质综合评价时还需进一步解决权重合理分配和可比性问题[16]。
灰色评价法的基本思路与模糊评价法类似,先计算待评价水体中各因子的实测浓度和各级水质标准的关联度,然后根据关联度判断各断面水质级别。该方法体现了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并且计算比较简单、直观。但是也存在信息丢失和分辨率低等问题,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进一步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1.4 其他评价法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如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和投影寻踪技术(Projection Pursuit Technique)[17,18,19]。
目前水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多,但均是通过化学指标,如氨氮、COD、石油类等监测数据的数学分析,然后与现行水质标准进行比较,最终确定评价区域的水质等级。对于感官指标,如颜色、透明度、悬浮固体等并未涉及。然而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这些感官指标却十分重要,无论何种水体,受到污染后首先察觉到的是人体感官,但是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还不全面。
2 水体感官评价方法
水体感官评价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人体对某一水体的感受表征出来,其中包括视觉、嗅觉和触觉等。一般感官指标包括颜色、嗅和味、透明度、浑浊度等。早期的感官评价主要对这些感官性状作定性描述,概念比较含糊,如Hoko[20]在评价水体时对于味道只是用95%的人满意来进行描述。另一方面感官也极易受到环境因子、个人经验和观察力、新闻报道等方面的影响[21]。感官的测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仅受到个体本身的影响,而且会随时间变化而有所差异[22]。目前该方面的评价方法还比较匮乏,主要的研究集中在颜色测定和极端黑臭现象的评价两方面。
2.1 水体颜色评价方法
水体的颜色是由于透入水中的光线受到水中杂质和水分子本身的吸收和色散作用而呈现出的。通常受浮游生物、藻类、悬浮固体、腐殖酸、金属离子等影响。一般将水体颜色分为真色和表色两类,真色是指通过过滤或者离心的方法除去水体中悬浮物后水体呈现的颜色;表色就是人们在自然界观察到的水体颜色,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水色[23]。
水体颜色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文字描述法、稀释倍数法和铂钴比色法。文字描述法是最为简洁和直观的表征方法,即以实验人员肉眼观察的颜色用文字加以描述,因此,该方法只能定性地描述,而且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稀释倍数法和铂钴比色法都是国标[24]所规定的方法。稀释倍数法就是用样品稀释至与纯水颜色相同时的稀释倍数来表达颜色的强度,该方法适用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铂钴比色法就是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然后用样品进行比较,确定颜色最接近的标准溶液,并记录标准溶液的值作为水样的色度。该法只适用于轻度污染的黄色调水色的测定,对于蓝色或者绿色色调的水体则不适用。
奚旦立[25]等提出用色阈值法表示水体真色的方法。该方法主要依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采用的XYZ标准色度系统,其中X、Y、Z为三刺激值。然后采用色品坐标x、y和刺激值Y通过式(2)表示色阈值(CH):
undefined
该方法简单易懂,仅将颜色的三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以1个数值表示,其结果也比较可靠,但是只能测定水样的真色,而且操作比较烦琐,既要调节pH、抽滤去除悬浮固体,又要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因此也一定程度影响该法的推广。
毕永红[26]等探讨了水色与藻类的关系,分别介绍了不同藻类的种类和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由此引起的水色变化,分析了不同水色中的优势藻类种群及其作用,阐明了藻类与水色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论述了水色与养殖的关系,并提出改变水质和调节水色的方法,为水质及感官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2.2 水体黑臭评价方法
黑臭水体就是指表观呈现黑色,并散发刺激人嗅觉气味的水体。水体受到污染后,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需要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从而使得水体呈缺氧状态,进而厌氧微生物成为优势种群,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氨氮、硫化氢和硫醇等有毒有味气体逸出水面,从而产生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气味。
人们通过感官只能对黑臭河道进行定性的判断,对于黑臭程度的描述因个人感官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通常采用一定的指数来描述水体的黑臭程度。目前对于黑臭水体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判别式法和多因子法两种,因子多选择与黑臭有关的指标,如DO、BOD5、COD、氨氮、水温、pH值等,其中DO、BOD5、COD和氨氮的含量与水体黑臭相关性较好[27]。
判别式法主要通过对黑臭指标的实测值分析计算得出综合指数,然后根据指数大小判断水体黑臭程度。最早的判别法是1986年由上海自来水公司提出的(式3),当指数I≥5时,可判断水体黑臭,表明水体污染严重[28]。阮仁良[29]等以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为基础(判别式见式(4)),将计算结果用于黑臭的评价中,当A≥2时,水体呈黑臭状态;A≥4时,水体严重黑臭,并成功用于上海苏州河的黑臭评价中。赵宏德[30]等选择溶解氧、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式(5)对沈阳细河进行了评价。以I=1作为判断黑臭的标准,并定义I<2时水体为微黑臭;2≤I<5时为中度黑臭;I≥5时为严重黑臭。结果表明细河水质逐年得到改善,黑臭情况有所减轻。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针对不同河流的黑臭评价方法[31,32,33]。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式中:NH3-N为氨氮实测值,mg/L;DO饱%为实测溶解氧与饱和溶解氧的质量百分比;BODi、CODi、NH3-Ni和DOi为实测值;BOD0、COD0、NH3-N0和DO0为标准值;CODMn为高锰酸盐指数,mg/L。
多因子评价法就是通过两个或者更多的指标逐项进行评价,只要有1个因子不满足则可断定水体黑臭。例如,程江[34]等针对上海市中小河道黑臭水体特征,提出了多因子评价水体黑臭的方法。最终确定水体黑臭的基本控制要求:DO≥2 mg/L、CODMn≤15 mg/L、BOD5≤20 mg/L、NH3-N≤8 mg/L和TP≤0.8 mg/L,判断时,上述五项指标必须全部符合,否则即可判断水体黑臭。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对黑臭的影响,符合中、小河道水体黑臭的实际情况,但是和单因子评价法一样,容易引起一定的误判,通过文献中列出的与其他方法对比的数据看,黑臭河流明显比其他方法判断的多。
3 水体生物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中,除了对水中物理和化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水体感官做出相应评价外,生物评价也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生物是对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反映,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环境条件,并且有一定的生活周期,因此生物可以持续、客观地反映一段时间内的水环境质量的变化。
目前常用的生物评价方法主要是指示生物法,该法是最经典的生物学水质评价方法。主要根据调查水体中对有机污染或某些特定污染物质具有敏感性或耐受力的生物种类的存在与否,指示河段中有机物或某种特定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程度[35]。该方法克服了水质监测的局限性和连续采样的烦琐,能够反映出环境污染对生物产生的综合效应,并且灵敏度较高,一些低浓度甚至痕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直接检测和人类直接感受前,生物可以及时显示出可见症状,利于及时预报和防治污染[36]。这些优势对河流水质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 展望
目前,水环境评价方法较多,但这些方法并不是都十分完善,从文献看,国内外对于经典的水质评价方法研究得较为成熟,如指数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等等,但仍然没有找出一种公认的、统一的、适用于各种城市水体的评价体系。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也越来越深入地被用于水环境评价中。完善和提高各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生物评价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污染程度以及污染种类,目前应用较为成熟,可以与水质评价相结合,进行连续、系统的评价,从而最大程度发挥优势。
8.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 篇八
四川省达州市环境监测站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水质量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所以环境检测中的地表水监测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在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正常使用,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的阐述我国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出现的现状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提高我国的水质量,对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提供帮助。
关键词:环境检测;地表水监测;问题及对策
0引言
在我国最主要的的水源是地表水,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多,工业的发展,大量含污染物气体、液体的直接排放,使地表水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我们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的巨大的挑战。水环境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由于我国的水资源污染情况的加剧,如何监测地表水的污染情况和改善地表水的污染程度是我们环境检测现在的主要任务。本文就我国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进行简述,分析水环境检测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1 我国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内容、重要性和现状
1.1地表水监测的主要内容
在不同的时期,地表水监测的主要内容有不同的方法和步骤。在多年之前,每年都是按照丰、平、枯3个水期分别进行6次监测。然而,在这之后,就做了些调整,即在每个月的1一10号展开监测。由于地表水监测的对象不同,所以监测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河流监测的主要项目是:石油类、水温、铅、pH、溶解氧、汞、电导率等,有时候也会对水流量进行监测。然而,在对湖库监测项目中的河流监测项目进行检测时,还要加入水位、总氮、透明度、总磷等检测内容。
1.2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性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且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人类的发展和生活都需要水资源的支持。如果水体受到污染,就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地球上,平均每天大约有2000 人因为使用被污染的水质导致死亡,水体污染问题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要依靠各种工业发展为国家带来经济增长,然而工业的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所以平均每年有1/3 左右的死亡是因为水体污染导致的,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必须重视水污染。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是很均匀,在东西部由于水资源匮乏经常要面临干旱等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就进入经济发展迅速的阶段,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越来越大,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扩增,导致我国大部分的地表水都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尽管在城镇都设置了各种污水处理厂,但因为技术与设备有局限性,水体中的污染物很难彻底清除,这就是我国用水安全性不高的原因。
1.3我国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
如今,中国已建成的监测水环境的中心大约有350个,类型不同的关于水环境监测的站点就有3000多个,基本已经覆盖全国各大流域和江河湖库。目前,在我国大概有上百家较高规格的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已经成立,这些实验室都已经经过相关计量认证系统的严格审核。虽然我国水环境监测站点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国依然在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全国各地的水利部门中大概三百多个地表水监测中心以及它们所以的分中心进行了相关的计量统计,来确保由这些水环境监测网点得到的数据是完全科学可靠的。另外,从1980年起,我们国家就开始仿照欧洲一些国家创建了水质连续监测系统,同时,还开始研发了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2我国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到目前为止,我国地表水监测发展已经30多年了,经历了30 多个春秋,这期间,在我国环境检测中多次对地表水监测的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和改革,因此,才有了现在正在使用的地表水监测系统。然而,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地表水监测系统在人力和技术上还是相对比较匮乏,目前,我国有关部门配备了高素质的人才和专业设备为地表水的监测工作服务,同时,政府也在这方面增大了投资力度,在这样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某些问题的存在必须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去寻找解决对策。
2.1地表水质的监测技术及设备不达标
我国的地表水监测只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欧洲一些国家不仅仅在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上领先于我们国家,而且国外在地表水质监测工作方面也要比我们国家先进好多。如今,我们国家几乎没有使用特别先进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还在使用被国外已经淘汰的理化监测方式来进行水质检测工作,像这种监测方式就相对比较落后。比如像一些非传统的监测技术——生物检测技术,就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监测技术中的不足。这种非传统的监测技术可以长期检测出某一个水域中的生物危害性和污染情况并且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准确无误的测量出水域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的程度。利用这种监测方法,有效的确保了水资源的质量。对于部分先进的实时监测技术和设备,这些非传统的地表水监测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的改善目前我国监测技术落后的情况,例如先进自动水质检测技术对于解决突发性污染问题是十分有效实用的监测技术,这种技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它能够运用不同的监测方式来处理不同的水域,还能够对水质的状况实施实时监测。遥感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全方位迅速的检测出地表水的受到污染的具体情况,然后立刻传送给相关的检测机构,而且还可以根据分析出的结果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虽然目前我们在地表水的监测技术方面有多种选择,但是有部分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还在研发的过程中,而且还不可以进行实际操作。这就需要我们的研发人员不断努力克服一道一道技术上的难关,开发出先进的地表水监测技术。
2.2地表水监测人员专业能力不达标
随着监测技术的持续提高,其技术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一部分地表水监测人员工作能力不够和低素质等问题就慢慢的显现出来了,这些问题在监测人员中普遍存在,也是最为典型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客观因素是无法避免的,当然,也有工作人员本身的主观因素。通常情况下相关部门都会忽略人力资源的管理作用而过分关注监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监测技术培训体系,因此监测技术人员几乎没有交流经验的机会,也没有很对机会能够参加培训增长专业知识。相关部门应当把提升监测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放在首要地位,把地表水监测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工作严紧的结合起来,让负责监测的工作人员可以牢固的、全面的掌握各种有关地表水的监测技术,从而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监测工作,顺利的完成规定的任务。与此同时,如果在监测过程中遇到一些技术方面的难题,要快速的组织技术人员共同攻破难关,确保地表水的监测工作能够按照预期的要求完成。
2.3监测项目的设置与环境实际状况不适应
相关部门必须要实时监测水域中的污染物,因为如果在某一个水域中有某种污染物的污染源,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污染该区域的地表水。通常情况下,设置监测项目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段而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模式。相关部门可以设置特定的地表水监测项目,这样就可以全面的了解某区域的地表水的质量情况并且能够及时掌握区域内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因此,要全方位的加强地表水的监测和分析。地表水监测项目必须要结合监测得到的数据、经过严格调查后了解到在检测区存有的污染物以及污染物具体的分布情况来确定,然后再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测,根据监测得到的结论再做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最后确定科学合理的监测项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标准化、系统化地表水监测系统。相关部门不要一味的只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各种污水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要杜绝先发展后治理。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对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投资,研发出更先进、更方便、更实用、更有效、更现代化的地表水监测设备;培养出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从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科学合理的监測项目,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以此达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窦乾.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A].基础科学,2013(02).
[2]胡彬.地表水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探讨[B].环境保护,2014(17).
[3]张学凯.探析我国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生物科技世界,2014(02).
[4] 万本太,蒋火华. 论中国环境监测发展战略[J] 中国 环境监测,2005,21(1):1 - 31.
[5] 王心芳. 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整体水平[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1):1 - 61 .
9.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 篇九
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地表水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摘要:对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地表水底泥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底泥受到重金属极强污染,各溪港污染程度为老霞湾港铜塘港>霞湾港,各元素污染程度为CAHgPbAs;霞湾港由于底泥量最大,其重金属含量最大,Cd、Hg、Pb、As分别占总量的69.45%、80.62%、66.46%和86.56%;霞湾港中污水厂~河口段重金属含量最大,CA、Hg、Pb、As分别占该港总量的98.50%、56.06%、18.14%和52.09%.作 者:窦佩琼 候方东 包晓风 绮华 张耘 DOU Pei-qiong HOU Fang-dong BAO Xiao-feng QI Hua ZHANG Yun 作者单位:窦佩琼,绮华,张耘,DOU Pei-qiong,QI Hua,ZHANG Yun(株洲市环境保护研究院,湖南,株洲,41)候方东,HOU Fang-dong(中机国际工程设计院江苏分院,南京,210001)
包晓风,BAO Xiao-feng(株洲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南,株洲,412000)
期 刊:四川环境 ISTIC Journal:SICHUAN ENVIRONMENT 年,卷(期):, 27(4) 分类号:X82 关键词:地表水 底泥 重金属污染 地积累指数10.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 篇十
摘要:在澳门半岛选取土地利用为公园绿地和商住混合的2个分流制城市小流域.于-08~2005-11借助自动采样器进行流域出口5场降雨地表径流水质水量监测.结果表明,商住混合分流制小流域TN、TP、COD多场降雨平均浓度值分别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V类标准4倍以上.公园绿地小流域TN、TP均超出V类水标准2倍多.从降雨-径流过程污染物浓度历时变化看,2个小流域TN和TP呈现一定的.初始冲刷现象.TSS与TN、TP的判定系数R2都在0.95以上,地表径流中水土流失与总氮总磷输出显著相关.TSS、浊度、COD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呈明显的正相关性.TN和TP营养盐浓度变化与流量的相关性不明显.重金属受降雨过程中交通流量的影响通常呈锯齿状波动.干期长度与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水质参数TSS、TN、COD的影响较显著.作 者:黄金良 杜鹏飞 欧志丹 李梅香 赵冬泉 何万谦 王志石 HUANG Jin-liang DU Peng-fei AO Chi-tan LEI Mui-heong ZHAO Dong-quan HO Man-him WANG Zhi-shi 作者单位:黄金良,杜鹏飞,赵冬泉,HUANG Jin-liang,DU Peng-fei,ZHAO Dong-quan(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欧志丹,王志石,AO Chi-tan,WANG Zhi-shi(澳门大学科技学院,澳门)
李梅香,何万谦,LEI Mui-heong,HO Man-him(澳门民政总署渠务处,澳门)
11.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探讨 篇十一
1 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及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
1.1 我国地表水的整体污染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地表水污染主要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废水成分较为复杂,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主要是参数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挥发酚等等。重金属污染重点出现在西南、长江等局部区域。地表水水质的地域分布特点大致为河流上游河段水质优于下游,城市及其下游河段水质普遍较差,南方河流水质整体优于北方,东部发达地区的水质差于中西部地区。总之,我国地表水的整体污染状况是非常令人堪忧的,迫切需要引起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1.2 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
近年来,我国全面进入了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先进产业设备生产技术的普及全面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这也为我国水环境实体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重大影响,并导致了地表水环境恶化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对我国地表水环境开展监测工作是整治和预防地表水环境发生恶化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者不断地努力创新,在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上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地表水环境的常规监测也逐渐完善,水质自动化监测也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通过常态化地进行监测水中的污染物,找出污染源以及污染的种类、方式,并通过监测数据对水污染进行评估,为水污染的整治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以350余个主要的水环境监测中心为核心的,3000多个各类不同的水质监测的站点为基础的,并已经覆盖了全国的江河湖库及各大流域的水质监测的非常有效的网络体系。目前环保系统设有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测站,绝大多数环境监测站都能正常开展地表水的例行监测及相关监测工作任务。以上这些监测基站及其科学有效的网络体系对于高效开展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水环境的监测站点的数量及质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和提高,但是为了保证这么多的水环境监测的网点的数据可以真正的做到客观、科学与公正,我国是从1980年起才开始逐渐的从一些国家引进这样的地表水环境的监测系统,可以看出,从那个时候起,我国也开始注重水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研发了。直到近期,我国公开发布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数据系统,通过对水体污染数值中的具体pH值、溶解氧、氨氮含量、COD、TOC等数值进行详尽的数据分析与预测,来加强对于地表水的水质自动监测水平和管理力度,对进一步有效解决跨界水污染纠纷处理、省界水质目标综合考核、地表水水质监测预警监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关键性作用。综上所述,我国仍需不断创新与探索,积极摸索更为先进的自动监测地表水水质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强我国地表水的水质。
2 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监测数据达不到“五性”要求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广泛涉及到人员、仪器、方法、标准、操作过程等诸多方面的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工作,任何环节和方面的不统一、不规范,都会影响到监测结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发展现状,必须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已经成为环境监测站面临的重点任务。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科学性。大家都知道,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是监测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是进行水环境问题分析的必要前提,也是各级环境监测站及相关有资质监测单位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基本保障,因此,这就要求各相关单位必须非常注重地表水监测过程中的检测质量要求。目前,各环境监测站都非常重视地表水环境的监测质量,但由于一些监测单位对于监测工作人员的技术不关心,没有意识到工作技术的重要性,未对相关工作人员安排专业培训和教育,致使部分监测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操作技术很差,使得监测数据结果可信度不高、监测数据不合理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监测数据不能真实的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导致制定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另外,全球环境污染水平不断提高,一般来说环境监测标准也应该随之而提高,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标准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根本就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发展要求,以致于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各部门的环境监测行业技术标准在监测技术路线、布点、监测方案、时间频次、设备选取要求、评价指标与测定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缺乏可比性。对水环境实施监测,有助于预防水质污染,对制定预防污染方案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制定水质监测标准。近年来,我国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水资源保护工作也有大的进展。不过,在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现状以及监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防治水污染提供技术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地表水的水质。
2.2 监测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
环境是一个涉及多要素的复杂系统,需要国土、建设、水利、环保等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团结协作。但是,我国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不统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明确,缺乏彼此之间的联合与协作,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部分监测领域有关部门争先恐后的介入,实际是为了谋取一定的部门利益,使得一些部门的监测任务和工作出现交叉与重叠,而某一些监测领域还没有实施开展、存在空白区域。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也是环境监察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数据反映了环境质量状况,是环境污染预测的基础。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的预防、治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都离不开监测数据的保证。因此搞好环境监测,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非常重要。监测站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和实际监测能力,把危害人类健康以及可能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纳入例行监测,要不断的扩大环境监测领域。根据详尽的环境监测数据来评估和预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目前,国际上对于水资源管理的共同做法是以相关的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进行较为有效地管理。而我国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也逐渐的从原来的点源或者区域性的监测转变到了现在的整个流域的监测管理了。很多地方的地表水资源的管理者往往过分注重自己区域内的利益,从而忽视了整个流域的总体利益,所谓流域管理的理念还没有完全的普及,也没有被所有的管理者所接受。所以,如何能够尽快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域控制,也必然是今后我国水环境监测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2.3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较差
地表水水质的监测主要的水质参数是无机污染物、各种重金属离子、微生物及营养物等,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我们比较熟练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先进的仪器分析或者是生物的方法来测定它们的浓度。但是,多年来,大部分环境监测机构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获取代表性数据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上,表现出重数据获取,缺少对数据的详细分析以及运用,重监测数据保管、轻监测信息挖掘,经费和人员现场以及应急监测设备方面投入大,但是室内分析科室仪器设备简陋。地表水报告往往会出现其中的一些参数只是可以水质的性质起到描述作用,但是却并不能来全面的反映流域的水质问题的发展状况。简单的环境监测报告对于实际水资源保护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会延误进行水环境保护的最佳时间。
综合分析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从事综合分析的人员的业务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都还比较差。目前绝大多数县级站对这些数据只能作些简单的评价,而对精通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准确解释污染产生原因、对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做出正确预测的综合分析人员则相当匮乏,这将直接导致我国在监测地表水水质过程中进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水平较差。
2.4 监测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有待于加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工作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同时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量也在不断加重。但是,目前环境监测的整体能力仍然不足,技术储备、监测手段、人才能力等方面差距较大;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应用监测成果还不够充分,监测的有效应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环境监测综合分析能力,及时准确地发布监测信息,实现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以监测数据检验环保工作成效的目标。致使监测过程较为缓慢,信息处理能力较差等问题的出现,这一切都让监测工作变得困难。
目前,为了加强环境监测报告的管理,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资料管理制度化,确保环境监测信息的高效传递,各部门都建立了本部门较为规范的数据上报规定。同时,现在我国大部分监测人员只重视监测过程和结果,并未对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和总结。多数人员在获得数据结果后未对其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记录监测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基本是对相应数据进行总体分析,分析过后并未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使监测工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综上所述,对地表水环境监测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欠缺不利于改善地表水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2.5 监测参数不够齐全
监测参数不齐全,一些行业排放标准的不够完善,对行业特征污染因子的监测不够,污染源监测仍然以常规因子为主,基本不涉及特征因子。国内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等涵盖面仍不够广,更新也不够及时,实验室所分析的目标化合物与市场使用的产品发生脱节现象,需要及时了解实际情况进行补充。目前我们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来源、负荷、危害及影响情况了解不很清楚,监测技术尚不配套和完整,监测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较差、缺乏相应的监测经验。
3 地表水环境监测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3.1 重视地表水环境监测,对监测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
对地表水环境监测都是以采集水体样本的形式进行的,采集到水体样本后才能进行水体污染分析。在采集的水体样本中,物质组成成分十分复杂。如果只对这样的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会有很大误差。这种条件下就要除去样品中存在的干扰,必要时应浓缩样品,提高对样本水体分析的准确性。一般来说,环境中的水样来源不同,组成成分不同,在进行样本处理的时候也要根据其特点采用最佳的处理方式及最合适的方法。
除了抽取地表水环境样品监测有害物质外,还要对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各种成分进行监测,为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使结果更符合标准,应对需要监测的样品实行干预,把阻碍检测结果的障碍物消除殆尽,并把相关样品融入水环境检测区域内,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利于工作人员对结果进行分析。但在消除阻碍监测结果的干扰因素时,要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处理方法不当,有可能会影响监测结果。
3.2 采取有效简易的检测装置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宽广、山河湖海较多,各个区域出现地表水环境污染的现象较多,发生饮水事故的地区一般发生在乡镇地区较多,而且大部分工业用地就在乡镇附近,从而导致水污染不断上升,由于因污染产生的事故不断增多,因此,要求采用有效简单的现场检测仪器。这其中,车载型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测量金属成分的便利装置,监测内容包含有:微量元素、常量数据等,通过运用这类监测仪器可快速、有效的对地表水环境进行监测,并确保水环境质量。尤其是对于被污染的土壤中的底质、废物等固体的样品,可以在不经过消解的情况下进行直接的测量。另外,像MS、GC-PID等仪器都是测量有机污染物的比较好的仪器,但是这些仪器在我国还没有普遍的使用,在今后的水质监测中,要逐渐的普及这样的现场检测设备,这样可以便于我们的研究人员快速的作出分析和判断,有助于减少监测时间。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有利于工作者迅速制定方案,也必定会使我们的水质监测工作有所提高。
3.3 优化监测站网络,完善水体质量评价标准和水环境监测方法
虽然国控的水环境监测站点已经经过了两次的优化,从宏观上可以反映我国的整体水环境质量状况。还应该针对区域划分水质控制断面及饮用水源地监测。在环保与水利两种监测系统中,有时候会出现对同一水域出现重复监测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层必须结合两个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对监测站网进行更加优化的配置,既不能漏测,也不能浪费,尽量的做到以流域管理为中心的监测网络全覆盖,进而根据特定的监测布设具有代表性的断面,来反映水质的真实情况。
3.4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监测信息化水平
随着我国水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在进行水质监测时有必要采取在线监测方式开展工作,运用计算机软件输送已经获得的监测数据,并把其输送到各个监测部门中。采用这一方法有利于提升监测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率,有助于消除各个区域工业用水污染问题。相应的,我们应该勇于借鉴国外水质监测方法的同时也要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的监测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先进的设备仪器,提高监测人员的操作水平,这要求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工作人员的努力,其主要是保证水质监测的质量和探索符合我国监测标准的设备仪器。
4 结语
【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