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2024-10-08

“红领巾”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精选6篇)

1.“红领巾”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篇一

一、项目简介

“朝阳行动”是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于xx年3月起启动实施的一项志愿服务项目,项目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以长期结对帮扶、节假日帮扶、特殊试点帮扶、心理帮扶、物资帮助、健康帮扶等方式,对在粤的农民工子女进行关爱志愿服务。“朝阳快乐营”——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是其中的一个专项行动。

为了让农村的农民工子女更好的感受到城市对他们的关怀,营造社会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围,潮州市山区计划志愿者于六月初组织开展了以“快乐童行,爱心传递”为主题的“朝阳快乐营”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二、主要思路与做法

近几年来,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涌入数量不断增加,潮安县归湖镇白藤坑小学农民工子女数量剧增。白藤坑小学全校学生共49人,其中留守少年儿童30人。这些留守少年儿童随着父母生活在县城的边缘,他们的教育与生活上的状况不容乐观。本次“朝阳快乐营”则以归湖镇白藤坑小学的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感受城市”为服务内容,以“快乐童行,爱心传递”为活动主题,通过“结对帮扶+项目推进+接力关爱”的方式,开展了一次“朝阳快乐营”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朝阳快乐营”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一是感受大学——参观韩山师范学院;二是感受历史文化——参观潮州市博物馆;三是感受科技电影文化——观看一部电影。

三、实施效果

“朝阳快乐营”通过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分组结对(一个志愿者结对四个小学生为一组),全程由志愿者带领陪伴结对的学生进行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活动具体内容为参观韩山师范学院的图书馆、田径场、体育馆等,感受大学的风采和魅力,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参观潮州市博物馆,让孩子们了解家乡潮州的历史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潮州的热情;最后在志愿者们的陪伴下,孩子们观看了最新上映的电影《功夫熊猫2》,感受科技电影文化。

通过志愿者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的形式开展活动,一方面为青年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关爱帮扶、沟通交流搭建了桥梁;另一方面“朝阳快乐营”活动令他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让农民工子女在“快乐营”里面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在“快乐营”里面健康成长。

四、基本经验

总结本次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基本经验:

一是整合多方资源。活动动员潮州市所有的山区计划志愿者参加,并联合了韩山师范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同时配备四名带队老师,一名医师以及若干工作人员等,确保人手充足;

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由于活动参与人数众多,活动提前做好明确详细的分组分工安排和具体工作部署,并在活动开展之前召开专门的志愿者工作会议,落实各级负责人的具体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安全意识,做好各项安全措施。活动以“安全第一”为准则,活动开始前特别强调了志愿者的各项工作要求及孩子们须注意的重要事项,强化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由一名志愿者负责带领四名小学生,同时由带队老师和医师协助管带,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活动安全进行。

五、存在不足及改善的举措

总体来说,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宣传方面仅限于网络平台,媒体报道宣传欠缺;经费筹资方面,虽然省青基会下拨专项资金支持活动开展,但由于活动人数多,规模较大,导致经费预算超出,最后由饶平县大埕镇的山区计划志愿者李瑞龙提供一部分专项经费赞助,使活动得以按计划开展;服务对象方面,本次活动主要面向归湖镇白藤坑小学,范围比较小,社会影响力不够大。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改善的举措如下:

一、宣传方面:活动举办前应联系好报社、电台记者,充分利用电台、报纸、网络平台等,多渠道加强活动的媒体宣传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经费筹资方面:开展活动前应详细做好各项经费预算,可积极通过爱心企业赞助、爱心人士捐赠、义卖筹集善款等方式,多方面整合社会资源,确保活动有充足的资金经费,顺利开展活动;

三、服务对象方面:在资金经费充足的前提下,适当扩宽活动范围和服务群体,力求扩大活动规模,为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提供帮助,也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团体队伍参与到这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xx年6月15日

2.“红领巾”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篇二

一、实施关爱理念,开辟绿色入学通道

我校农民工子女的比重为40%,每学期都要接收百余农村学生转入。为了让这些孩子尽快融入整体,我校实施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阳光工程”,使他们与城里的孩子一起健康成长。

首先,学校为进城务工子女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对其入学一律免收借读费,使之享受本学区孩子同样的教育。对待贫困家庭,学校努力在经济上给予资助。对持有特困证的外乡农民子女,同样使其享受“两免一补”。对没有办理此证又确实生活困难的,学校积极联系社会赞助,使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其次,统一教职工思想,缓解教师压力。对农民工子女的转入,班主任有一定的压力:班级成绩、集体活动开展、行为习惯的培养、班级和谐等等都是他们的顾虑。为此,学校成立“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建立一套管理机制,由校长挂帅,党支部、教务处和班主任共同参与完成,积极缓解教师的压力。

第三,学校将农民工子女和市内学生混合编班,在学籍管理、分班、编位、教师教育辅导等方面同等对待,使其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消除偏见与歧视。

二、实行助学帮扶,成立爱心机构

(一) 设立助学基金,减免学费

农民工以个体经营和打工为主,家庭收入普遍偏低。为此,学校成立“困难学生援助中心”,设立“困难学生援助基金”,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打开“绿色通道”。虽然学校的合理收费不高,但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仍然无力负担。因此,学校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学具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援助其在校期间的各项所需。

(二) 心理干预,倾尽爱心

由于各种因素,农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很大缺失。除城乡差异,家长长期外出打工、生长环境不健全、疏于对孩子管理、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管教粗放等等,使农民工子女的心理产生很多问题。特别是面对城市学生的优越意识,他们大多存在自卑心理,常常表现出内向、孤僻、忧郁、不愿与人交流。为此,学校十分注重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课,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有针对性地对新转入学生做心理辅导。同时,采用板报、广播等普及心理学知识,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 建立农民工子女档案

学校为农民工子女建立档案,从调查入手,详细记录其父母的从业情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每人与2~3名农民工子女学生结对子进行跟踪帮扶,不仅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而且能给予力所能及的经济帮扶。

三、积极调动资源,增强孩子自信

(一) 开展活动,和谐共处

学校定期组织“让我们共同成长”手拉手活动,要求城乡双方相互介绍一个好朋友、互写一封信、互赠一个小礼品,共度一个周末、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使孩子们相互促进,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二) 因人制宜,调动积极因素

农民工子女由于生活经历,大多吃苦耐劳、心灵淳朴、做事认真、生活俭朴,学校利用第二课堂、班队会、综合实践课等,经常举办诸如“今天我当家”“打扫校园,美化环境”“我为环保作贡献”等家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彰显他们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 重视细节,融入真情

农民工大都忙于生计,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疏于管理,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学校要求教师做到“真、细、实”。真,融入真情;细,注重细节;实,要落到实处。

四、开展家校互动,促进学生建康成长

(一) 家访拉近师生距离

家访是沟通情感的最好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学校组织有针对性的家访活动,班主任主动联系家庭,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和学习上的障碍,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伴你成长”活动,党员一帮一地辅导。几年来,学校的上百本家访纪实手册,记录了老师们对农民工子女所付出的心血。

(二)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每学期,学校都邀请农民工家长参加开放式教学活动。学校的朗读赛、运动会、科技活动、技能比赛乃至期末表奖会,都邀请家长参加。家长通过参加特色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表现如何。此外,学校每学期分年级召开一次座谈会,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解决农民工在教育方面的困惑,了解他们对学校的要求。通过参加活动,农民工对家庭教育有了很大的认知。

3.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 篇三

9月22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乡村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项目启动仪式暨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七彩小屋揭牌仪式在湫头小学举行。

在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中,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推出了“七彩小屋”项目。

据介绍,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2075.4万。关爱行动自2010年“五四”青年节启动以来,共青团中央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为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已在全国2817个县(市、区、旗)动员了549万名志愿者,与1496万名农民工子女开展结对服务,并筹集资金2.5亿元,建设“七彩小屋”等各类规范性活动阵地5.4万个。

用亲情传递帮扶行动

2010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团中央启动实施了“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 积极探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的有效模式,深化“结对+接力”机制、项目专员骨干队伍、“七彩课堂”服务内容、“七彩小屋”活动阵地“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牵手结对等内容的志愿服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按照“团组织或青年志愿者团队+农民工子女+接力”的模式,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与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广泛建立结对关系。各级团组织认真贯彻团中央统一部署,高度重视、扎实工作,推进了这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了较好反响。

河北省秦皇岛团市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秦皇岛青年志愿者服务农民工子女‘亲情传递E+1行动”,全市各级志愿者组织已经形成了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爱心氛围。全市8个县区已建立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10个,其中,城市5个,农村5个。该市已完成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一助一”或“多助一”结对347对,农民工子女受助人数达到704人,爱心捐款48020元,爱心捐物价值37120元,有731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

5月27日,共青团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哈尔滨共同开展了“欢乐度六一共筑七彩梦”——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团省委不断加强项目化推进、社会化动员、市场化运作、专业化队伍、制度化保障,逐步形成了以“结对+接力”为长效机制。截至记者发稿前,黑龙江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已结对农民工子女较集中学校832所、结对农民工子女15万余人、结对的青年志愿者组织745个,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达15万余人,基本实现了“结对学校全覆盖,关爱服务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用七彩小屋搭建载体

“孩子们,你们今天的心情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拍手,假设我是你们的妈妈……”日前,山西省晋城市凤台小学的20名同学走进“七彩小屋”,听了一堂有趣的“七彩课”, 使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有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晋城市从2011年起开始建立“七彩小屋”,目前已建立了16间,开展“七彩课堂”活动1000余次,受益青少年、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两万余人。该市也成为山西省拥有“七彩小屋”最多的城市。

据了解,“七彩小屋”的建设和运行,为广大农民工子女提供课外活动的场所,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是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的重要环节,旨在为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学习活动阵地,同时也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一个规范化的服务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志、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原则,“七彩小屋”主要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或社区。在这里,志愿者将定期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小屋内配备了电脑、书籍、各类文体用品等,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不仅可以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而且还能得到青年志愿者的悉心辅导,做功课、聊天、谈心、做游戏,有效的改善了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此次共青团中央启动建设的首批226个“七彩小屋”,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个小屋建设经费为2万元,其中硬件投入1.5万元。

七彩小屋阵地建设为建设地搭建了社会动员和筹资的工作平台,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有形载体,部分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促进社会稳定全面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七彩小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好去处。共青团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委书记陈泽新向《小康》记者表示:“我们积极争取到该项目,希望给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一个集娱乐、学习、休闲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同时打造一个关爱留守孩子的志愿服务阵地,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经常性的关爱和帮助,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用创新机制实施关爱

农民工子女长期远离父母,由于监护不到位、亲情缺失、生活困难,容易引发安全、心理等各种问题,这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全国各级共青团组织如何用“创新机制实施关爱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服务网络,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全方位关爱服务,是构建农民工子女关爱服务体系的关键因素。

用创新机制实施关爱服务,共青团组织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组建由爱心人士和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等各类人员共同参与的关爱服务队伍,为外来工子女提供父母之心、心灵抚慰、生活救助,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和缺位的监管,使留守儿童虽然远离父母,也能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身心健康地成长。

8月19日,共青团贵州省委与省内27家公益组织形成公益合力,共同探寻“精心关爱、精准救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公益综合路径和模式。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4)》援引贵州省教育厅数据显示,2013年在校中小学生为658万人,农民工工子女约为240万人。其中,在校农民工子女为98万人,学龄前农民工子女约150万人。

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涂妍对《小康》记者说,社会公益组织要携起手来,有效整合资源,在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公益事业上要共同奋斗,为农民工子女编织幸福童年、美好明天。

4.“红领巾”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篇四

一、活动目的通过对农民工子女的支教,让他们接受更多的课外知识,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使他们能够更快乐地学习、生活,健康成长,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吸引社会中更多人的关注。同时也能够让参加支教的同学,从活动中增加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真正承担起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与关心。

二、活动主题

温暖同行助成长

三、活动时间

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

四、活动地点

柳州市环江小学

五、活动参与者

鹿山学院计算机工程系青协成员、普通志愿者

六、活动内容

(一)授课内容

文学类:书法、绘画

体育类: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语言类:英语

社会知识类:地震知识、防范火灾知识等科技类:电脑应用

5.“红领巾”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篇五

生活的艰难与困苦,也许曾经让你们一度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孩子们,不要困惑,不要犹豫,你们并不比别城里孩子差,一定要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爱心是人类最为高贵的品质。

所有帮助你们的人,不只是在付出他们爱心,也是在培育你们的爱心。只要你们心中长存善与爱,你们就是生活的成功者。你们一定要--爱为你们辛勤操劳的父母,爱为你们提供许多无私帮助的邻居,爱为你们呕心沥血的老师,爱所有关心过、帮助过你们的人。

6.“红领巾”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篇六

(2010小学期、上学期)

一、活动简介

“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家教活动为一个校青协直属的长期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为贫困的农民工子女带去我们的关怀,为他们进行课业上的辅导及思想上的教育,使他们尽早地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志愿者们本着“我志愿、我服务、我快乐”的服务精神,希望能为孩子们带去实质性的帮助。为大连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项目化、规范化运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活动主题:“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家教活动

三、活动时间:

1、固定类:(1)个人类:两个人每学期一共服务至少10次,每次服务时间

为2个小时。

(2)班级类:每个班级针对每个小学生的家教活动一学期至少做

12次,每次服务时间为两个小时。每学期鼓励举行一次集

体活动(如带小学生游大工等),组织小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时长另算。

2、临时类:按照小学生的临时要求进行家教服务(若小学生临时有问题可

以联系相关的志愿者,志愿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是否进行家教)。

四、活动成员:

主办:大连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承办:

1、由校青协统一招募的28个志愿服务活动班级

2、由校青协统一招募的个人

五、活动对象:庙岭小学78名农民工子女

六、活动形式:

由大连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提供相关协议,各组一式三份,志愿者与学生家长签字后由志愿者、学生家长、大连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各保留一份;

1.前期培训

由校青协统一组织,培训会将于小学期家教正式开始前举行。

培训内容:①校部负责人讲解相关制度规定。

②与部分凌水小学家教进行经验交流。

③针对相关事宜进行提问和说明。

④宣布分组结果。

2.见面会

(1)家教与学生见面会:由校青协统一组织,见面会于活动正式开始前举行。各组家教与学生建立固定帮扶关系,并进一步确定与家长见面时间等相关细则。

(2)家教交流会:家教服务队成员参加由校青协组织的义务家教见面会,每学期进行两次交流会,在交流会中共同分享家教过程收获和体会,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3.个人形式家教

(1)由两名大学生共同负责一个小学生的家教工作,在每次服务中对小学生进行课业辅导。辅导形式建议为志愿者前往小学生家中,并在有家长监护情况下进行。

(2)个人家教每学期的集体活动由校青协统一组织,如有与小学生单独出行计划需先上报校青协并告知学生家长,同意后方可进行。

(3)家教活动正式开始前,建议家教与小学生取得联系,获知对方需要帮助的科目等信息,并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4)每学期家教活动结束后,每位志愿者均需上交一份家教活动感受,与服务时长表一起上交到校青协,将作为评选优秀义务家教志愿者的参考依据。

(5)因突发事件导致家教活动中途结束,并不能继续的,需上报校青协以便进行其他安排。

4、班级形式:

(1)每个班级对三名小学生进行义务家教辅导。每个班级选出一名家教活动的负责人。

(2)辅导形式可以到小学生家中进行家教;也可以在大学对小学生进行家教,但必须负责

小学生的接送工作以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3)每个班级需在签署的协议后附属上班级所有同意参加家教活动个人签名,若参加人数不足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由班级自行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家教活动。

(4)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班级在一个工作周期前需向校青协上交一份对三名小学生的家教辅导计划(计划要有特定的格式,该格式由校青协制定)。

(5)建立一份班级家教服务日记。一个工作周期结束后,上交一份家教服务总结。日记、总结和服务时长共同在学期结束时上交到校青协。

(6)举行集体活动前需要提前向校青协报告,上交一份活动计划。校青协审批同意(通知小学生家长)后签字后该活动计划才能生效。(举行校青协未批准的活动后果自负)

七、服务时长统计:

1、每次家教服务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受助小学生及其家长三方均需在校青协统一下发的时长统计表上签字,每次活动按两个半小时计算时长。(家教两个小时,半个小时为路上花费时间)。若一个学期的家教次数未达到10次,则最后计算时长时按总时长×0.8处理。

2、每学期活动结束后由校青协统一收取时长统计表,作为评“义务家教优秀个人及集体”、“校优秀青年志愿者”的时长依据。

八:评优机制:

1、个人评优机制

(1)比例:总人数的40%

(2)标准:服务时长、针对孩子的教学计划(包括教案及感受)

(3)形式:个人申报,然后由校青协根据评优标准打分

(4)表彰:一学期一次,有颁奖大会及证书

2、班级评优机制

(1)比例:总班级数的40%

(2)标准:服务时长、集体活动、班级报名同学的参与程度

(3)形式:班级申报,并由负责人进行ppt展示并进行答辩

(4)表彰:一学期一次,有颁奖大会及证书,并且可开具团建证明

3、班级的个人评优机制

(1)比例:参与申报的同学加入到个人评优中

(2)标准:服务时长、针对孩子的教学计划(包括教案及感受)、在班级活动时的参与程度

(3)形式:个人申报,然后由校青协根据评优标准打分

(4)表彰:一学期一次,有颁奖大会及证书

注:被评为“义务家教优秀志愿者”的个人在“校优秀青年志愿者”的评比中将作为参考依据。被评为“义务家教优秀志愿者”的班级可以将此项活动作为班级的特色团建活动,并且校青协可开具证明。

九、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权利:

1.享受大连理工大学注册志愿者接受培训、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参与评优的权利;

2.对校青协和自身志愿服务队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建议的权利;

3.根据自身情况提出关于志愿服务工作合理化要求的权利;

4.参与志愿服务队活动的权利;

5.请求志愿服务队帮助解决在志愿服务期间遇到的实际困难的权利;

6.根据自身情况要求退出志愿服务队的权利(退出志愿服务队不取消其注册志愿者身

份)

十、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义务:

1.遵守校青协和服务队的相关规章制度;

2.执行志愿服务队的决议,积极按照要求尽自己努力高质量完成交办的志愿服务工

作;

3.不得向服务对象收取报酬或者借钱、借物、谋取其他利益,在服务期间不得接受服

务对象的捐赠;

4.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志愿者需注意言谈举止,共同维护大连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的优良形象;

5.为了保证班级形式进行家教的教学质量,各个班级需要在每个月月初上交一份本月的教学计划,由校青协统一审批。

上一篇:斩钉截铁成语解析下一篇:“落叶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