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24-09-18

2015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共8篇)

1.2015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篇一

浏阳市2015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5年4月15日)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挺进三十强,再创新辉煌”目标,坚持创新驱动,项目拉动,攻坚克难,一季度工业经济呈现稳步增长良好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55.29亿元,同比增长18.5%;预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12.7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工业税收8.1亿元,同比增长15.2%。预计完成工业投资81.7亿元,同比增长17.1%。

(二)园区主导地位突出。经开区、制造产业基地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33.1亿元,占全市的65.6%。其中,经开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为166.3亿元,增速高出全市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制造产业基地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为66.8 亿元,增速高出全市平均增速8.8个百分点。

(三)四大支柱产业支撑明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鞭炮烟花行业规模工业总产值为250.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0.4%,同比增长20.6%,高出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2.1个百分点。

1、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给力。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3.9亿元,同比增长24.4%,高出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其中蓝思科技产销两旺,工业总产值增长26.7%,实现税收3.49亿元,同比增长53.6%,且新项目进展顺利。

2、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增长。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3.8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尔康制药经营情况良好,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增长达50%;一季度纳税2672万元,增幅45.9%,其淀粉胶囊项目完成计划投资总额的53.53%。

3、机械制造行业亮点纷呈。机械制造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2.2亿元,同比增长25.3%,高出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产业基地年初引进的东莞安达自动化设备,在基地计划投资10亿元;长沙华恒焊接机器人,一季度销售8000万元,订单达4000万元;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高精度双端面磨制机床后,依托园区管委会对其的支持强劲发力,开始布署建设生产基地;湖南五新重工、亚明电子科技、湖南中大机械依托科技创新,紧扣“两化融合”,分别将自身的港口起重机、智能仪表仪器、压路机械又提升了品质档次;长沙昌佳自动化以其“多极泵流体输送泵系统解决方案”这一行业的最高端技术,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27%。

4、鞭炮烟花行业企稳向暖。鞭炮烟花行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0.2亿元,同比增长15.2%。花炮出口质量与效益有所增长,国际市场保持增长态势,内销呈现企稳向暖趋势。烟花出口市场呈现“增长较快、质量提升、趋势向好”三大特点,出口烟花爆竹每箱均价从去年的25.5美元增长至今年的33.0美元,同比增长29%,安全、环保新产品成增长新亮点,发达国家市场成我市烟花爆竹出口主阵地。内销持续发力,国内市场呈现企稳向暖态势,一是内销量价双双回升,二是消费市场格局转变,烟花爆竹销售市场由大中城市逐步转变到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目前城市与农村销售量比约为2:8,三是销售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由大规格产品向安全、环保型小规格产品转变。

二、工作亮点

(一)深入调研走访促开工。一是早布置早安排。年前通知各乡镇园区做好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安排和全年工作布置;新年上班第一天布置园区、乡镇调查企业开复工情况,要求动态掌握企业开复工情况及企业需求,督促帮助企业搞好节后开工复工工作。二是深入调研走访。年初组织在全市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中开展一次走访调研活动,重点对2014年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库存情况进行摸底,并形成201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市场销售情况分析报告,更好地为花炮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经开区等园区及大部分乡镇领导班子带队开展新春企业大走访活动,切实了解、解决企业发展及存在的难题;3月份,对各乡镇(园区)的工业企业开工情况进行了督查,且按照市领导要求,组织乡镇、街道、园区每两天报送一次工业企业开工情况,督促企业尽早开工。

(二)招聘人才搭平台。工信局代表政府组织企业将人才招聘平台延伸到外地,年前在多个市州发布用工信息,正月初八、十一组织62家企业赴龙山县、花垣县举办浏阳市第六届、第七届“揽万名英才 助浏阳腾飞”工业企业人才招聘会,发布1.2万个岗位,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共有2939人签订就业协议。经开区管委会积极帮助重点企业招聘员工。两型园产业园帮飘香、绝艺、聚成、佳年华等多家企业积极向社会公开招揽人才。

(三)加强培训优服务。3月初,工信局组织召开了全市黑火药行业协会复工会议,拟订了浏阳市黑火药企业整合提升实施方案(草案),依托现有7大公司对全市黑火药企业进行整合提升,加强对黑火药行业宏观管理,促进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四)加大帮扶力度,落实招商引资。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的总体要求,今年拟订了160多个项目、30家企业进入帮扶计划。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引进项目37个。其中制造产业基地已有波特尼、浦泰、广泽、全盛等6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签约落户。农业园成功签约引进了航凯住宅产业化项目1个,协议引资1亿元,主要进行建筑材料PK板、PK砖、PK梁制造,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过亿元。

三、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鞭炮烟花产业是我市所有产业中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产业,虽然目前运行平稳,但由于受国家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花炮产业订单不足,部分企业在元宵节过后仍然没有复工,并影响了上游一系列配套企业的开工生产,需要加大整合提升力度。同时,也面临着环境偏紧、安全环保压力增大的困难。高耗能、高污染的造纸等小企业依然不少,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紧迫。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花炮产业转型升级是保持浏阳花炮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发展新跨越的必由之路。

(二)企业资金问题。融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项目投资自有资金不足,银行贷款额度偏低。二是流动资金相对不足,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有限,企业难以达到均衡生产和满负荷生产。三是设定的抵押条件较为苛刻,企业可作抵押的财产不足。四是新办企业尚未取得信用等级,贷款更为困难。

(三)用工成本增加。花炮产业的最低工资水平提高,作为高危行业的花炮产业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花炮生产,增加了作为劳动密集型花炮产业的企业的成本。今年人力成本比去年平均有一定增长,用工成本明显增加。

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抓园区建设,构筑发展平台。坚持以园区为重点的集约式工业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工业新城,扶持发展工业小区,促进“以工业新城为核心、乡镇特色工业小区为支点,协调互动,多元定位,内外关联,竞相发展”的工业经济格局的尽快形成。在推进园区发展的过程中,抓住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势头好、产业特色明显、带动力强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给予重点支持的机遇及省、长沙市相应的支持政策,主动对接,争取支持,加快发展。

(二)抓集群培育,加强产业支撑。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能源材料等支柱产业集群进一步统筹规划布局。研究制订我市扶持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强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市领导抓产业、挂企业、联项目责任制,及时解决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机械制造三个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和企业。抓住长沙市重点培育工程机械、汽车、家电三大产业集群的机遇,建立园区产业配套体系,提升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按照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要求,加速构建“小而精、小而专、小而优”的配套协作新型企业群体。

(三)抓项目建设,打造发展载体。以培育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同时向基础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全面拓展,争取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大项目。在项目落地投建上,实行“一家受理,全程代办”的服务模式,由一个窗口部门负责受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代办小组,全程服务,限时办结。对在建项目,加强日常管理,实行跟踪服务,采取不定期的重大工业项目协调调度会,及时解决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四)抓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认真落实有关鼓励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将科技经费向工业倾斜,用足、用好、用活有关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企业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改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的研发。鼓励和促进企业用信息集成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改造提升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的集成化、自动化水平;用信息控制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改造提升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水平;用嵌入式软件技术提高消费品、工业品的智能化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流程的工艺水平;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提升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支持企业与技术研究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对接和合作,通过成果转让、成果购买、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多种途径,形成一批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企业。

(五)抓服务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的综合协调、统一调度、督促检查、集中解决重大问题的作用,以浏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建设好融资、信息、技术、人才、政务、投诉六个平台,建立专业化、现代化的资本、土地、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使其成为既符合我市经济发展特点和经济建设要求、又符合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经济规律,立足本市、辐射周边、面向全省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2.2015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篇二

1、产销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5月, 我国汽车产销量回落到200万辆以下, 环比下降5%左右, 与上年同期比较, 产销量均略低于同期水平。

5月,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6.42万辆和190.38万辆, 比上月分别下降5.6%和4.6%;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下降0.6%和0.4%。

1~5月,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4.44万辆和1004.62万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和2.1%。月度累计增幅继续回落, 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6.2和6.9个百分点。

2、乘用车产销增速回落

5月, 乘用车产销环比回落, 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但增幅呈现较大回落。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7.69万辆和160.93万辆, 产销量比上月分别下降4.4%和3.6%;与上年同期相比, 产销分别增长1.7%和1.2%, 增幅分别回落14.5和12.7个百分点。

1~5月, 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74.05万辆和858.32万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8%和6.4%, 增幅分别回落3.3和4.7个百分点。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 比上年同期, SUV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分别为49.1%和47.7%;MPV产销增速超过15%, 分别为17.8%和17.9%;轿车产销分别下降3%和4.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15.2%和18.5%。

3、商用车产销降幅趋缓

5月, 商用车产销比上月下降, 与同期比较产销均继续呈现下降, 但与4月同比降幅比较有所趋缓。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8.73万辆和29.45万辆, 产销量比上月分别下降11.8%和9.6%;与上年同期相比, 产销分别下降11.9%和8.3% (4月产销同比降幅分别为18.6%和17.6%) 。

1~5月,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0.38万辆和146.31万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7.4%和17.3%。分车型产销情况看, 客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5%和1.8%, 货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0.3%和20.1%。

4、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保持增长

5 月, 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3.

31万辆, 同比增长8.2%, 市场份额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轿车共销售17.34万辆, 同比下降21.6%, 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SUV共销售23.78万辆, 同比增长92.4%, 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3.1个百分点;MPV共销售11.95万辆, 同比增长10.3%, 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1~5月, 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361.28万辆, 同比增长17.3%, 市场份额42.1%, 比上年同期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轿车销量107.99万辆, 同比下降8.3%, 市场份额21.9%, 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SUV销量120.46万辆, 同比增长101.5%, 市场份额54.4%, 比上年同期增长14.5个百分点;MPV销量79.14万辆, 同比增长22.3%, 市场份额88.9%, 比上年同期增长3.2个百分点。

5、汽车出口环比回升

据中汽协会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 5月汽车企业出口为7.08万辆, 比上月增长15%, 比上年同期下降7.3%。分车型看, 乘用车本月出口3.81万辆, 比上月增长19.4%, 比上年同期下降11%;商用车出口3.27万辆, 比上月增长10.4%, 比上年同期下降2.4%。

1~5月, 汽车出口31.62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13%。其中乘用车出口17.49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18.8%;商用车出口14.13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4.6%。

根据海关数据整理, 2015年4月汽车整车共进口9.60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26.5%;汽车整车出口6.80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13.4%。1~4月, 汽车整车累计进口35.43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19.3%;汽车整车累计出口26.31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6.7%。

6、行业集中度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1~5月, 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902.90万辆, 比上年同期增长2.3%, 高于行业增速0.2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9%, 高于上年同期0.1百分点。

7、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回落

据2015年1~4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 (集团) 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 行业内重点企业 (集团) 主要经济指标多数同比下降, 降幅与1~3月相比, 有不同程度扩大。

1~4月, 汽车工业重点企业 (集团) 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101.72亿元, 同比下降0.13%, 由1~3月正增长变为负增长。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689.65亿元, 同比下降12.84%, 降幅比1~3月扩大10.81个百分点。

8、摩托车销售量降幅明显收窄

5月, 摩托车产销环比、同比均下降, 其中销售量同比降幅比上月明显收窄。当月完成产销162.68万辆和164.45万辆, 比上月下降3.9%和1.2%, 比上年同期下降7.9%和5.8%, 销售量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2.8个百分点。其中, 二轮车产销141.8万辆和143.8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9.3%和6.7%;三轮车产销20.89万辆和20.66万辆, 比上年同期增长2.3%和1.1%。

1~5月累计产销787.96万辆和791.42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7.8%和7.7%, 其中销售量降幅比1~4月收窄0.5个百分点。

9、摩托车出口继续回升

5月, 摩托车出口继续回升。当月出口摩托车68.49万辆, 比上月增长5.1%, 比上年同期下降9.3%, 出口量已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 本月出口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4.8个百分点。其中, 二轮车出口66.28万辆, 比上年同期下降9.7%;三轮车出口2.22万辆, 比上年同期增长2.4%。

3.2015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篇三

一、2015年12月国内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增速再次回落

2015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回顾近3个月工业经济走势,10月份增速下降,并维持低位徘徊态势,11月份出现明显反弹,但12月份又再次回落,这表明当前工业增长的动力仍未恢复。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品市场在持续一段时间稳中有升状态之后出现小幅下降。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1%,增速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维持一个月稳定之后继续下滑。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10%,增速比1—11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住宅投资仍然是支撑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力量,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3%。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17.2%,比1—11月份降低1个百分点;外部需求仍然低迷。12月份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速同比名义下降4.3%,降幅比上月扩大了2.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短期内“三驾马车”的表现均不太乐观。在当前一段时间内,工业行业增速仍处在中低速增长与提质转型阶段。

(二)产业链上游行业好于下游行业

分三大门类看,12月份,采矿业回升幅度增大,其增加值同比增长1.4%,较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制造业增速又出现了回落,12月份增长7%,增速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下降幅度偏大,在维持了一个月正增长之后,又呈现负增长状态,12月份同比下降0.8%,较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虽然汽车制造业的增速(同比增长12%)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是自8月份恢复稳定增长以来的首次下降,但仍然是12月份增长最快的行业。除了汽车制造业外,增速超过8%的行业还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速最慢的行业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7%,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是唯一呈现负增长态势的行业。其次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

(三)西部地区成为工业增长最快区域

分地区来看,2015年12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分别同比增长6.4%、7.5%、8.4%,相比于11月份,东部和中部地区增速分别下降0.9和0.6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则提高了0.6个百分点,并接替中部地区,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另外,东北地区下降3%,较上月下降幅度又扩大了0.5个百分点。

(四)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降幅进一步扩大

在当前工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企业效益仍不乐观。1—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降幅比1—11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7%,降幅比11月份扩大3.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较上年下降58.2%。分行业来看,受产能过剩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上游行业盈利普遍不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加速负增长。而中下游部分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纺织业利润同比增速较上月分别回落3个和0.8个百分点,而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仅上升0.9个百分点。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近期,全球工业呈现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工业增长明显放缓。

(一)美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PMI继续下滑

(1)工业生产增速持续下降。12月份,美国工业总体产出指数(季调)同比下降1.75%,同比增速已连续第2个月为负值,且连续第4个月环比下降。12月份,美国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6.49%,比11月下降0.37个百分点。美国工业生产活动近4个月持续放缓。(2)PMI继续下滑。12月份,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2,较11月下降0.4,已连续6个月下降,是2009年7月以来的新低,是2012年11月以后首次连续2个月低于50。(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12月份,美国失业率(季调)为5.0%,与上月持平,为2008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持续下降。12月份,美国PPI(季调)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8%,PPI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逆差同比下降。11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季调)为423.7亿美元,逆差同比增加5.9%,较10月减少22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总额(季调)为1822亿美元,同比下降7.1%,进口总额(季调)为2245.9亿美元,同比下降4.9%。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持续缓慢增长,贸易规模增长

(1)工业生产保持缓慢增长。11月份,欧元区17国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1%,环比下降0.7%,为连续12个月同比正增长。四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1.4%,比三季度下降了0.2个百分点。(2)PMI回落。2016年1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3,比上月下降了0.9,是2015年11月、12月连创新高后的首次回落,仍处于较高水平。(3)失业率继续下降。11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季调)为10.5%,比10月继续下降,连创2012年2月以来的新低值。(4)PPI持续下降。11月份,欧元区17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2%,降幅连续3个月持平,自2013年8月以来欧元区PPI已连续28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顺差增大,贸易规模增长。11月份,欧元区18国贸易顺差(季调)为226.6亿欧元,较10月增加28亿欧元,出口(季调)同比增长3.8%,进口(季调)同比增长2%。

(三)日本工业生产下降,PMI回落

(1)工业产出下降。12月份,日本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1.6%,连续2个月同比负增长。11月份,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季调,2010年=100)为97,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2.6%。(2)PMI下降。2016年1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4,比上月下降0.2。(3)失业率处于低水平。12月份,日本失业率(季调)为3.3%,与11月持平,处于近年来的低水平。(4)PPI持续下降。12月份,日本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4%,连续9个月同比下降,降幅有不断减小的趋势。(5)贸易顺差扩大。12月份,日本贸易顺差为1403亿日元,较11月增长5249亿日元,出口额、进口额同比分别减少8%、18%,环比则比11月分别增长5.9%、-2.6%。

(四)巴西工业生产持续萎缩,PPI上涨

(1)工业生产持续负增长。11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2.4%,环比大幅下降10%,已经连续21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持续下降。12月份,巴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回升至45.6,比上月回升1.8,是连续4个月下降后的首次回升。(3)失业率继续下降。12月份,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为6.9%,比11月下降0.6个百分点,在10月达到2009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后连续2个月下降。(4)PPI上涨。2016年1月份,巴西PPI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自2015年3月以来PPI同比增速逐月加快,已连续4个月达到10%以上,为2011年5月以来的最高值。(5)贸易顺差增大。12月份,巴西贸易顺差为62.4亿美元,比上月大幅增加50.4亿美元,出口比上月增加30亿美元,进口减少20.7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4%、40%。

(五)南非工业生产下降,PPI持续上升

(1)工业生产下降。11月份,南非制造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1.8%。(2)PMI回升。12月份,南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季调)为45.5,比11月回升2.2,已连续5个月低于50。(3)PPI增速持续上升。12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PPI同比增速连续6个月不断提高。(4)贸易顺差大幅增加。11月份,南非实现贸易顺差17.7亿兰特,比10月的贸易逆差大幅度增加234亿兰特。进口额较上月减少145亿兰特,同比减少4%,出口额比上月增加89亿兰特,同比增长12%。

(六)印度工业生产负增长,PMI持续下降

(1)工业生产负增长。11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8%,是连续12个月同比正增长后首次转为负增长,同比增速为2011年11月以来的最低值。(2)PMI继续下降。12月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1,较上月大幅下降1.2,已连续5个月下降,近26个月首次降至50以下。(3)PPI持续下降。12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同比下降0.7%,连续14个月同比负增长。(4)贸易逆差增大。12月份,印度实现贸易逆差116.6亿美元,比上月增大1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23亿美元,同比下降14.8%,进口额为339.6亿美元,同比下降3.9%,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已连续13个月同比负增长。

(七)俄罗斯工业生产持续萎缩,PMI下降

(1)工业生产持续萎缩。12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5.3%,连续11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下降。12月份,俄罗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7,较上月大幅下降1.4,是连续2个月高于50后再次跌至50以下。(3)通货膨胀缓和。12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增长10.7%,环比下降2.2%,增速回落,已连续12个月保持7%以上的增速。(4)失业率与前月持平。12月份,俄罗斯失业率为5.8%,与上月持平,保持在2015年初的水平。(5)对外贸易大幅萎缩。11月份,俄罗斯贸易顺差为91亿美元,同比下降33%,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30.5%,进口额同比下降29%,环比分别下降6%、4%。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及趋势分析

(一)2015年12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持续低迷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5年12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持续低迷。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震荡回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恶化,连续5个月在荣枯线之下,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处在偏冷区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转好迹象依旧不明显。不过贸易环境有所改善,一般贸易进口额降幅大幅收窄,而一般贸易出口额下降势头有所缓解,出口规模基本与去年持平。货运量有所改善,发电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向好,代表货币政策信号的M1—M0表现积极,对工业经济稳定起到支撑作用。

(二)2016年1—2月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预示2016年1—2月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速继续探底。2015年12月份,外围市场分化持续,美国制造业PMI持续下滑至48.2,欧元区制造业PMI持续上涨至53.2,分化程度为5个百分点,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依旧处在负值区间,但降幅缩小。工业品产量增速分化显著,铝材、乙烯同比增速落在正值区间,焦炭降幅扩大,生铁、粗钢重新落至负值区间。货币市场稳步增长,各种口径的货币供应量同比持续稳步增长。房地产市场震荡下行,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幅度较大,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显著。

当前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未来一段时间工业增加值增速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较大。中国制造业经理人指数持续处于荣枯线下,制造业落入低迷期。靠投资拉动的经济高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而受制于全球市场低迷,出口增长陷入停滞,而缓慢增长的消费难以弥补投资和出口“双降”导致的工业下行压力。

4.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篇四

进入2010年以来,我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全镇企业1—5月份进出口总值为8450.4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8%;其中出口总值5352万美元,同比增长26%;进口总值3098.4万美元,同比增长60.6%。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增长缓慢。虽然全镇工业企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但同比增速均较缓慢。

(二)项目进展不甚理想。一是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导致企业加快工业投入的信心不足,对上项目、赶进度持观望态度。二是高新技术等化工产业受政策性限制,准入门槛较高,项目立项、环评、安评等相关手续办理难度较大,项目上马面临诸多困难。三是资金短缺仍是制约项目投入的主要因素。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及时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搞好对策指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调度,保持工业经济高幅增长,圆满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强对重点企业生产情况的监测,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手段,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企业把握市场动态,加强营销网络和营销机制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销率。

二、狠抓工业项目建设。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发展契机,紧紧围绕支柱产业,加快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

项目,壮大企业规模,膨胀经济总量。继续实行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充分发挥企业特派员作用,靠上指导服务,强化调度,加快推进,促其尽快投产见效。

三、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推进财政性担保公司成立进程,鼓励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积极争取股份制银行到我区设立机构、开展金融业务。深入开展银政企合作活动,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深化银企合作,促进银企互信。

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及创新。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结构调整。重点抓好全区技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借力高校和科研机构搭建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篇五

信息来源:中国船舶报2011-12-26

2011年1~11月,我国船舶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造船完工量持续增长。但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不利影响,承接新船订单量大幅减少,手持船舶订单量持续下降,船舶工业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造船完工量保持增长。

1~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为61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8%。其中,11月完工量为656万载重吨,环比增长56.2%,同比下降26.5%。

1~11月,承接新船订单量为336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7.3%。其中,11月新接订单量为394万载重吨,仅为去年同期的40%。1~11月,我国新接订单仍以散货船为主,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0.8%,而集装箱船占11.5%,油船占7.7%。

由于新接订单量连续11个月低于造船完工量,手持船舶订单量加速下降。统计显示,截至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627亿载重吨,同比下降17.4%。

(二)工业总产值保持增长。

1~11月,全国规模以上1536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76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为5451亿元,同比增长22.7%;船舶配套业为832亿元,同比增长33.2%;船舶修理及拆船业为724亿元,同比增长15.1%。

(三)船舶出口交货值增幅下降。

1~11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913亿元,同比增长14.1%,增幅下降3.1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为2504亿元,同比增长14.8%;船舶配套业为90亿元,同比增长10.2%;船舶修理及拆船业为276亿元,同比增长8.9%。

1~11月,全国完工出口船5182万载重吨,占全国造船总量的83.9%;承接出口船订单2516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4.7%;11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3666亿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4%。

(四)主营业务收入继续增长。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34亿元,同比增长25.7%,增幅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为4294亿元,同比增长26.6%;船舶配套业为687亿元,同比增长31.1%;船舶修理及拆船业为592亿元,同比增长14.7%。

(五)实现利润同步提高。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9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船舶制造业为362亿元,同比增长27.5%;船舶配套业为35亿元,同比增长19.5%;船舶修理及拆船业为29亿元(主要为拆船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14.7%。

(六)船舶订单向重点企业集中。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船舶市场迅速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新船订单向建造技术先进、质量好的优势企业集中。1~11月,重点监测企业承接新船订单量为2800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83.1%。11月,我国船企承接各类船舶订单300万载重吨,其中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承接了4艘1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接了2艘20.6万吨矿砂船订单,长航重工金陵船厂承接了9艘散货船订单。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造船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受美欧债务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导致2011年全球造船市场成交量下滑。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1~11月,全球新船成交量为59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4.1%,而造船完工量达到1.4亿载重吨,远远高于新船成交量。因此,随着手持订单的不断消耗,今后全球造船产量将呈逐年下降的态势。新船需求不足将继续困扰船企,造船企业接单难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二)船舶修理企业盈利继续下滑。

受航运市场极度低迷及船东亏损严重的影响,船舶修理企业整体业务量比去年略有下降。统计显示,1~11月,重点监测企业修船3444艘,同比下降6.9%。效益方面,除中海工业有限公司外,以修船为主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20%,利润降幅达20%~70%。

(三)船舶制造企业效益存在下滑的风险。

尽管船舶行业经营总体上保持平稳,但从影响成本的各项因素分析,船舶制造企业效益存在下滑的风险。统计显示,1~10月,船舶制造企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上涨53.6%和33.4%,分别高于主营业务收入27和6.7个百分点。受连续加息和船东首付款比例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1~10月船舶行业利息支出31.5亿元,同比增长10.5%。截至10月末,船舶企业应收账款达到469.1亿元,同比增长39.6%。与此同时,船舶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和亏损企业数量明显增加。1~10月,船舶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0.27亿元,同比增长40.6%;亏损企业数量为23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8家,亏损面约为15.5%,比去年大幅提高。

三、市场预测

6.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篇六

工 业 股

今年以来,按照大力发展“三型”工业,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要求,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工作思路,克服困难,强化措施,全县工业经济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元至9月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如下态势:

1、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到9月底完成工业产值12.34亿元,同比增长44.56%,完成年计划的72.59%,其中轻工业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40.23%;重工业完成7.24亿元,同比增长47.77%。电力工业完成工业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13.49 %;建材工业完成工业产值2.05亿元,同比增长52.25 %;煤炭工业完成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75.36 %;富硒绿色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45.29 %;电子工业完成工业产值2.34亿元,同比增长40.23%;药材加工业完成产值0.26亿元,同比增长

5.39%。元到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99亿元,同比增长28.5%。

2、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进度良好。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5.15亿元,同比增长7.33%;产销率达到97.68%,超州计划0.68个百分点;59家企业实现税金总额3953.5万元,同比增长55.83 %,比州下达指标“增长10 %”超45.83

个百分点,连续五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利润总额1426万元,同比增比450.45%,比州下达指标“增长10%”超440.45个百分点,大多数企业的利润增长率超过10%,亏损企业4户,同比减少10户;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加快,资金利用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对财政和社会的贡献率稳步提高,企业职工平均人数达到6800人,同比增长9.45%。

二、抓工业经济工作的主要措施

1、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一是继续采取各种形式,突出抓工业经济的氛围。二是积极争取政策,特别是争取结构调整资金、挖潜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信息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三是进一步突出建设园区平台,继续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2、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效益。一是突出重点企业。集中人力和财力对重点企业进行扶持,特别是扶持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企业做大做强,使这些企业逐步成为全县工业企业的“顶梁柱”。二是突出重点产业。围绕六大工业支柱,实行分类指导,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产业集群。三是突出重点项目。突出抓了铁矿开发、年产20万吨硫金砂项目、太阳能结晶硅片、100万吨旋窑等有可能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工业项目。

3、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服务水平。一是及时解决运行中的问题。要组织工业经济工作专班和有关职能部门要以现场办公的方式主动到企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加强企业生产

要素的调度,力争现有工业企业满负荷投入生产,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二是积极搭建工业发展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了“中国.湖北第六届产学研活动”,开阔了企业发展理念,拓展了企业产销领域。三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经营者和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鼓励企业引进和利用管理、技术、经营人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特色产业规模较弱,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目前全县魔芋、生猪、景阳鸡、林果、香米、箬叶、药材等涉农的产业都存在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生猪、景阳鸡、药材产业基本上长期接近停产状态,举步维艰。

2、资金仍然短缺,继续制约全县工业企业扩大再生产。全县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规模以上企业中有80%的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流动资金缺口约1.5亿元,技术改造资金缺口约1亿元。

3、企业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少企业已经停产。一是建材行业中的高坪水泥公司已经关闭停产,至少影响产值6000万元;二是从事洗选煤生产的佳能工贸公司已经停产,至少影响产值2000万元;三是煤炭沟铁路道砟公司已经停产,至少影响产值2000万元。上述企业停产不仅影响产值,而且减少了税收,并进一步增大了明年培植工业企业的压力。

四、四季度的工作打算

1、强化生产调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随时全面了解和掌握规模以上企业的运转情况。二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防止出现生产下滑,确保工业总产值超过17亿元。三是坚持每月深入乡镇、企业加大督办力度,现场督办解决工业经济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

2、突出重点项目,确保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对全县工业项目再进行一次清理,一是切实抓好工业技术改造工作,搞好跟踪协调和督办,使技改项目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切实抓好 “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业项目的规划启动工作;三是切实抓好工业项目的储备工作,建好工业项目库,积极搞好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工期短、竣工快、见效早。

3、着力解决难点,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一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尽快完成煤炭行业改造升级,提升煤炭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二是要组织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到重点企业现场办公,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继续加大对今年拟纳入规模以上企业的培植争取力度,确保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65户以上。四是全面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现状评估分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升企

业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企业生产不发生责任事故,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7.2015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篇七

新能源汽车市场导入期的网络效应及策略选择…………………………………………许研等2015.03.0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系统功能演化研究……………………………………………侯沁江等2015.03.12

基于产业结构的我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刘金平等2015.03.26

跨区域能源调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李春红等205.03.322

我国不同所有制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比较研究…………………………………刘亚铮等2015.03.38

基于Granger检验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研究………………………………范秋芳等2015.03.44

基于SFA的中国主要工业省区工业用水效率及节水潜力分析:1999~2013年………雷玉桃等2015.03.49

基于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的省域碳排放研究………………………………………欧元明等2015.03.58

中国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佟昕等2015.03.66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梁广华2015.03.79

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研究……………………………………………郭际等2015.03.85

基于减排碳无形资产的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研究…………………………………江玉国等2015.09.03

基于SFA的低碳企业产融结合效率研究…………………………………………………唐建荣等2015.09.12

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研究……………………………………郑凌霄等2015.09.19

扩展的能源库兹涅茨曲线…………………………………………………………………曹飞等2015.09.26

我国海洋低碳经济效率地区差异与收敛分析……………………………………………刘新民等2015.09.37

非线性视角下煤炭类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张恪渝等2015.09.47

经济增长、政府规制与烟粉尘排放…………………………………………………………王立平等2015.09.57

以低碳经济为导向的民族地区工业化定位探讨…………………………………………张春敏等2015.09.64

【产业经济】

政策工具视角: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张大蒙等2015.01.03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互影响分析………………………………张豪等2015.01.12

城镇化、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蒋勇等2015.01.20

世界创新竞争驱动制造业转型的机理与验证………………………………………………叶琪2015.01.29

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分析…………………………………………牛冲槐等2015.02.111

制造业升级中劳动力需求趋势与质量结构研究…………………………………………李中建等2015.02.117

高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傅为忠等2015.02.124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王成东等2015.02.134

我国煤炭产业生命周期阶段识别及其峰值………………殷腾飞等2015.04.44

中国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及成因分析……………………谢守红等2015.04.51

区域创新系统下的产业路径演化分析……………………张洪阳2015.04.59

产业集群与集聚区的社会经济网络研究…………………周瀛等2015.04.69

基于SNA的产业网络研究…………………………………廖先玲等2015.04.77

资源型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增长………………………………………薛继亮2015.05.49

出口和FDI对钢铁行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付韶军等2015.05.56

产业链RVO分析范式研究………………………………陈亚光等2015.05.65

产业结构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及实证分析…………………雷强2015.05.7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我国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任宇等2015.05.80

铁路运输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策略选择研究……………王会宗2015.06.03

民航运输对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实证:2002~2012年……………………………………李……2015.06.10

我国大数据产业竞争优势研究……………………………胡剑波等2015.06.17

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李春生等2015.06.28

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体系研究…………………李晓翠2015.06.36

FDI对我国内资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陈丽珍等2015.06.45

中国区域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研究………………王铁山2015.07.39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吉亚辉等2015.07.46

产业集聚、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金飞等2015.07.5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构区域空间的驱动因素及作用路径韩锋等2015.07.64

全产业链下物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贡献…………………程永伟等2015.09.10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杨国忠等2015.09.115

金融集聚、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张晓燕等2015.09.123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我国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罗丽英等2015.09.131

中国电力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2011~2013)…………朱至文2015.10.83

市场化进程对资本错配的影响……………………………徐伟平等2015.10.91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评价研究………………张铁山等2015.10.99

循环经济发展视角的中国工业结构合理化分析…………刘淑茹等2015.10.107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研究…………………………………张………2015.11.03

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尹肖妮等2015.11.12

中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差序测度与评价:2009~2013…………………………………钟………2015.11.19

基于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差异的产业集聚度研究…………卜洪运等2015.11.29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陶爱萍等2015.11.36

供应链金融行业应用潜力度量研究………………………周建等2015.12.03

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化要素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效应分析………………………………李………2015.12.10

我国纺织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与系统效率评价研究……………………………………孙………2015.12.21

基于主成分———粗糙集方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绩效评价………………………欧阳峰等2015.12.30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绿色财务管理效率研究……………………………………赵…2015.12.40

【创新研究】

金融创新对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卫平等2015.05.03

基于共同前沿方法的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差异研究……………………………………李………2015.05.12

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创新动力评测与比较分析……………………………………艾………2015.05.20

我国海洋能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丁………2015.05.29

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章………2015.05.41

经济改革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卫平等2015.07.03

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张倩2015.07.10

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失效及治理研究…………………刘宇等2015.07.19

公共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刘伟等2015.07.25

基于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的外资日化企业品牌建设策略分析…………………………………束……2015.07.3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环境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傅………2015.08.81

制度环境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石盛林等2015.08.91

华东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党……2015.08.99

基于价值链视角对技术创新效率两阶段分析……………张根文等2015.08.108

IDE技术创新方法在煤层气开采中的应用研究…………冯立杰等2015.11.139

基于TRIZ和CAI的产品概念设计及应用研究…………付敏等2015.11.147

多种创新方法集成与应用研究……………………………张世彤等2015.11.154

【区域经济】

集聚经济、创新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高丽娜等2015.01.70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与经济增长………………………王涛等2015.01.78

货币政策的工具类型与区域效应…………………………吉亚辉等2015.01.91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齐……2015.04.84

省域技术创新发展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侯………2015.04.91

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地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张永礼等2015.04.98

区域经济圈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推手”……………………杨建平等2015.04.105

中国省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石风光2015.06.137

区域智力资本:基于面板数据的评估体系验证及应用……………………………………张………2015.06.145

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及财税政策调控研究………………段铸等2015.06.154

技术差距、资本深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吴振信等2015.08.117

区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的互动效应研究…………程颖慧等2015.08.126

国内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热点与趋势……………………董微微2015.08.134

中国地区工业强省指数的计算与分析……………………曾光等2015.10.51

金融视角下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梁斐然等2015.10.59

基于VAR模型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孙虹等2015.10.69

物流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聂正彦等2015.10.77

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赵雪冉等2015.12.46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西部地区土地利用效益时空演进…………………………………戴志敏等2015.12.52

环境承载力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划分………………………李影2015.12.62

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尹猛基2015.12.71

【技术经济】

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测度与评价………………………郭苏文2015.01.100

金融集聚、国内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苏建军等2015.01.108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的实证研究……………………………………关……2015.01.116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冉光和等2015.02.41

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刘美玲等2015.02.48

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性的博弈分析………………………陈长彬等2015.02.55

技术标准锁定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研究………………陶爱萍等2015.02.63

面向创新驱动战略的创新质量分析………………………孙兆刚2015.02.71

服务生产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孙明贵2015.03.91

知识产权保护、FDI与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冯志军等2015.03.98

ICT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刘飞2015.03.106

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罗霞2015.03.113

我国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共聚的空间分布研究……………张丽虹等2015.03.119

空间视角的创新投入产出差异及其布局调整……………万勇2015.04.03

融资约束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刘素荣等2015.04.13

终极控制权对高管薪酬激励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孙………2015.04.20

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下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机制………………………………李……2015.04.27

组织文化对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的中介关系研究………戈晓燕2015.04.36

OFDI逆向溢出的人力资本要素门槛效应分析……………沈飞2015.05.110

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各区域人力资本的影响………………常远2015.05.118

行业因素对综合预警模型的判别效果的影响研究………朱卫东等2015.05.124

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苏建军等2015.06.106

网络组织超额利润分配研究………………………………孙凤娥等2015.06.120

我国上市公司跨区域并购复杂网络研究…………………黄玮强等2015.06.128

分行业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动态影响研究…………………姜金秋等2015.07.113

基于突变理论的战略型项目评价选择模型研究…………王保龙等2015.07.122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和计算机使用的生产率效应…………王万等2015.07.128

债权人监督、负债融资与企业R&D投资…………………马如飞等2015.07.137

国有化风险与不可再生资源开采…………………………曾志伟2015.08.139

技术进步来源的就业增长效应……………………………王光栋等2015.08.147

国际油价下行下中国新能源发展政策选择………………郭庆方等2015.08.154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水权交易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王莉芳等2015.09.70

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对贸易利益的影响研究……………叶霖莉等2015.09.78

银行亦或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M2/GDP比例影响研究………………………………………………………………………………………………贾清显等2015.09.86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规范性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权变影响研究……………………………罗鄂湘2015.09.94

我国石油进口来源结构的安全度分析……………………王正明等2015.09.99

熵视角下我国ERE复合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研究…………路正南等2015.10.03

中国出口贸易服务增加值竞争优势的评价研究…………姜延书等2015.10.13

技术创新网络租金分配的仿真分析………………………杨娟等2015.10.23

基于L-P和B-K模型的国际技术溢出获取路径比较研究…………………………………霍忻2015.10.29

中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实证分析及预测………………………………………程颖慧等2015.10.36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张的生态环境响应演化…………………………………李争等2015.10.45

西北五省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何剑等2015.11.49

快速轨道交通对城市群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齐等2015.11.55

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协同机制研究………………………………………………………王祥等2015.11.65

发展城郊经济是“三化”统筹的突破口………………………………………………………贾文哲2015.11.72

社会比较的视角下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黄昱方等2015.12.127

基于博弈论的协同创新行为研究……………………………………………………………徐蕾2015.12.137

基于空间计量的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王小斌等2015.12.144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稳定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赵鑫铖2015.01.37

中国R&D强度区位分布条件因素的差异分析………………………………………王立平等2015.01.49

中国经济和能源之间协调发展关系研究……………………………………………………于凤玲2015.01.60

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吴鹏2015.03.131

政府支出、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潘涛等2015.03.138

制度变迁、教育层次与中国经济增长………………………石丽等2015.04.114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丽婷等2015.04.121

基于分工与效率视角看我国经济增长的未来前景………吴伟等2015.04.129

中国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变系数计量分析……张建伟等2015.09.139

产业转移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郑涛等2015.09.147

基于计量模型经济增长与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赵旭明2015.09.154

【企业经济】

债务融资水平、期限结构与公司绩效………………………彭熠等2015.02.03

高技术企业成长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吴丹2015.02.15

公司创业投资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制………………万坤扬2015.02.27

金融支持效率视角下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发展研究………………………………………刘………2015.02.34

团队异质性视角下的高管流动与跨企业战略学习的关系研究………………………………谢荷锋等2015.03.145

企业间竞合及生态位演化建模与仿真……………………黄万艮等2015.03.153

管理层人力资本对全要素销售效率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研究………………………………尹向飞等2015.05.134

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蔡树堂等2015.05.144

企业家社会资本、竞争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邓健等2015.05.150

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布及演变态势研究………闫军印等2015.06.82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与绩效研究……………………………………黄伟麟等2015.06.90

行业间智力资本、股权性质对企业绩效推动效应的比较研究………………………………谷文林等2015.06.99

企业R&D投入影响因素……………………………………………………………………任海云2015.08.40

中国轻、重工业企业集约用地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张琳等2015.08.50

中国工业深加工行业的生产效率研究……………………………………………………陈秀兰等2015.08.59

异质性视角下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R&D产出…………王霞等2015.08.65

广告及研发强度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江……2015.08.73

企业ERP投资公告信息分析………………………………徐扬等2015.10.114

吸收能力、FDI技术溢出门限效应与内资企业生产率增长………………………………陈建丽等2015.10.121

城市规模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范红忠等2015.10.129

中国石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收敛性研究…………魏静等2015.11.113

变革型领导、团队凝聚力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李宁琪等2015.11.123

声誉效应视角下高管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财物绩效水平的影响…………………………常丽娟等2015.11.130

科技研发补助对于新能源企业的影响分析………………刘传宇等2015.12.78

不同年龄阶段下中国企业绩效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夏………2015.12.88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入的溢出效应研究…………………宋震等2015.12.96

【低碳经济】

基于知识链的能源密集型产业链的低碳化知识创新研究…………………………………张伟2015.01.123

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关系及风险评价测度研究……………………………………谭………2015.01.132

绿色生产技术、规模、管理与能源利用效率………………………………………………臧洪等2015.01.145

基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区域节能减排对策探讨………牛晓耕等2015.01.155

绿色技术扩散的典型商业模式、案例及启示………………张静进等2015.02.77

国外“可持续制造”研究述评………………………………何岚等2015.02.86

基于成本和利益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常凯2015.02.98

基于博弈论的ICT低碳方案协同创新行为及策略分析………………………………………………………………巩永华等2015.02.106

中国东、中、西地区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及成因研究………………………………………崔维军等2015.06.5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路径及其效应分析……………………………………………罗丽英等2015.06.59

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周少甫等2015.06.67

基于ISM模型的我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研究……………谭章禄等2015.06.74

居住建筑CO2排放量的核算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李潇潇等2015.07.72

最终需求对中国工业行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分析…………王连芬等2015.07.83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异质性研究…………………………………………仇……2015.07.94

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城镇居民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李国志2015.07.106

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区域转移……………张静进等2015.08.03

非线性视域下工业污染排放的EKC检验…………………赵桂梅等2015.08.12

基于动态面板门限模型的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工业废气排放研究郭……………………彬等2015.08.18

碳排放权交易下的异质性企业博弈模型分析……………王一涵等2015.08.23

地区能源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李影2015.08.31

基于经济周期视角及灰色理论的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谢品杰等2015.10.137

我国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研究…………………………刘健等2015.10.145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李治国等2015.10.151

工业环境效率的景气指数研究……………………………王连芬等2015.11.76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曹洪刚等2015.11.84

基于ZSG-DEA模型的产业部门碳排放分摊分析………………………………………钱………2015.11.97

中国海洋经济绿色效率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吴淑娟等2015.11.105

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度量及其影响因素………………………………………祝………2015.12.10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评价………………………郭随磊2015.12.114

企业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创造影响的实证分析………………………………………李……2015.12.120

【城市经济】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刘………2015.02.143

基于DEA交叉评价的中国三线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研究………………………………秦青等2015.02.151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变动与城市化的空间发展态势…………………………………………鲁……2015.04.134

制度、人力资本与乡村劳动力迁移…………………………高一兰等2015.04.144

城市规模、城市结构、产业集聚度与城市能耗……………苏素等2015.04.153

我国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钱……2015.05.87

能源消费与城镇化、工业化…………………………………谢利平2015.05.95

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张………2015.05.101

【城镇研究】

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实证研究……………………………刘慧媛等2015.07.145

8.2015年一季度工业形势分析 篇八

文■魏琪嘉

2015年前两个月,工业减速运行迹象明显,各项指标低位徘徊。在潜在工业增速下降、工业投资效率下降、有效资金并未真正流入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工业减速运行态势或将持续。政策短期内应着眼于“稳增长”,通过落实项目投资防止工业增速滑出合理区间,中长期内应立足于优化结构,打造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互联网+”模式日渐兴起的背景下,应尽快制定相关规划,使工业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紧跟时代潮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一、一季度工业经济走势特点

(一)工业减速运行迹象明显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 %,比2014年12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降低1.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减少2.3个百分点,成为带动工业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2010年以来,劳动力价格上升推高了制造业成本,去产能压力较大,对工业生产的挤压效应明显。在新的工业增长点尚未形成之前,整个工业增速仍处于下行通道。

(二)工业投资增速继续放缓

1—2月份,工业投资12856亿元,同比增长11.2%,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7个百分点。受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采矿业、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较为明显,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速下滑12.8个、4.5个百分点。2014年9月以来,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在14%以下,投资增速处于历史低位。其中,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12个月负增长。

(三)重化工业利润减速拖累工业利润增长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5万亿元,同比增速3.3%,增速比2013年回落8.9个百分点。其中,重化工业利润减速对整个工业利润增速降幅影响最大。测算显示,对利润降幅影响较大的行业有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上述3个行业分别下拉利润增速1.49个、1.2个、0.89个百分点。

(四)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呈上升趋势

2010年以来,三项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该比例约为7.3%。此外,从三项费用和利润增速的对比情况看,2010年以来,三项费用的增速已经超过利润增速。

(五)工业价格低位徘徊

PPI负增长仍在持续,幅度还没有收窄,需求乏力的格局还在继续。1—2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降幅进一步扩大,连续36个月负增长。此轮负增长周期之长,前所未有。产能过剩弱化价格指标的信号指示作用。供给端的产能过剩持续压低产品价格,使得微观价格不能有效地反映需求端的波动。我国目前处于“去产能”周期,即便是需求稍有改善,价格总体上仍将处于下降通道。

(六)部分先行指标表现疲弱

从用电量看,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2.5%,比去年同期低近2个百分点,属于近5年同期增速最低点。从铁路货运量看,自2014年以来,铁路货运量就呈现负增长态势,2015年1月,铁路货运量同比减少9.06%,降幅进一步扩大。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期间(2009年),铁路货运量增速最低值也仅为-6.9%,当前这一指标已经处于历史最低点。从波罗的海航运指数看,2月份该指数低位运行,并在当月报出30年以来最低值。

二、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几点认识

(一)工业潜在增速在下降,但并非都是坏事

从HP滤波测算结果看,工业潜在增速处于下行态势。对工业潜在增速下降应该辩证看待。首先,增速下降不一定都是坏事。以前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依靠的主要是重化工业。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向前推进,转型升级技术难度增加的背景下,工业经济增速不可能再继续维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必要历经一个由高速发展向中高速换挡的时期。在现有要素效率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工业增长放缓具有一定的趋势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工业下行态势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刻意追求高增长,很有可能贻误工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其次,结构性供给过剩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一方面,传统工业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去库存压力大,另一方面,部分先进装备的制造材料还依赖进口,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比单纯追求工业增速更有意义。

(二)工业投资的效率在下降

我们模仿增量资本产出率的计算方法来构建指标衡量工业投资的效率,即当工业投资增加1个单位,引起工业增加值的边际变动情况。测算显示,单位工业投资撬动的工业增加值自2010年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投资效率(工业增加值增量/工业投资增量)从2010年的1.5左右下降到2014年的0.5左右。工业投资效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地使用,过剩产能问题影响了工业投资效率。同时也说明,说明我国工业尤其是一些重化行业依靠低端制造、低成本、大规模扩张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三)技术升级难度加大是比速度问题更为引起关注的因素

一方面,新一轮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兴起。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制造成为此次产业变革的主攻方向。而我国尚且没有完全实现工业的自动化,发展差距可能迅速被拉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巢”将彻底改变了我国在技术方面“引进—模仿—创造”的传统路径,创新驱动的压力在逐渐加大。技术升级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而技术升级的难度正在逐步加大,因此,技术升级难度加大是比速度问题更为引起关注的因素。

三、值得关注的苗头性问题

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并未使工业企业盈利情况得到改善,工业企业盈利增速趋缓的状态短期内难以改变。表面上看,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产生了资金结余。以2013年价格为基准,据测算,铁矿石、煤、原油的进口金额分别下降了1754亿元、242亿元和909亿元,五种大宗商品进口金额比2013年节约了3064亿元。但这种利好很快就被其他成本上升掩盖。2014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比2013年增加5.9万亿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比2013年增长了6000亿元,完全淹没掉了由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来的利润改善。在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背景下,企业盈利状况尚且得不到改变,大宗商品价格一旦上升,企业盈利增速放缓趋势将更加明显。

大量有效资金并未直接流入实体经济,应引起警惕。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61万亿元,同比多增6534亿元;但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于国内贷款的资金仅为9083亿元,同比仅增加20亿元左右。同比新增的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和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内新增贷款之间有近6500亿元的差距。这说明,即便是信贷资金流入到实体经济,也没有作为有效资金进行投资。当前的问题不是金融资金“避实就虚”的问题,而是企业并未将信贷资金用作生产投资。

四、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增长动力换挡的特殊时期,在潜在经济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工业增速呈现趋势性下行是正常的。对此,一方面要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做好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应确保工业在合理区间运行,防止出现惯性下滑。短期内通过项目建设稳增长,中长期通过调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寻找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加快推进城际快速轨道网络、城市公共交通、油气管道及储气库等重大工程建设。以“一带一路”战略通道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联通国内外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海运水运网、航空网、通信光缆网,形成互联互通的总体布局。

(二)加大制造业技术设备升级改造投资力度

一是稳步提升技术改造投资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重点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技术改造。二是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发展符合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三)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一是尽快制定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完善国家政策支撑体系。二是严控控制所谓的“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的设立,特别是禁止地方政府竞相出台各种优惠条件打造新的产业园区,防止“过度竞争”。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在先进制造业科技攻关、产品升级、市场开拓、人才引进方面给予长期、不间断的资金投入保障。

(四)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

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促进智能制造发展,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通过智能生产、智能设备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

(五)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一是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强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二是规范涉企收费行为。进一步清理、整合和规范一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涉企收费。三是进一步抓好督促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违规收费行为的曝光和查处力度,抓好各项惠企减负政策的督促落实。

(六)探索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途径

一是建议尽快研究制定以环保、能耗、安全、技术等指标为主的淘汰落后标准。现阶段,可以以行业平均的环保、能耗、技术水平为标准,低于该标准的企业要缴纳高额罚款。严把土地供应闸门和环保关口,严肃查处用地环保违法行为。二是发挥融资信贷调节作用,切实做到“有保有控”,不搞“一刀切”。三是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大国内外消费市场开拓力度。

上一篇:清明扫墓策划下一篇: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科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