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思想窥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2024-09-30

从管理思想窥看东西方文化差异(共11篇)

1.从管理思想窥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篇一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09204010141许东东工商一班

西方管理学从泰勒、法约尔开始,逐渐架构成完备的体系,又衍生出众多的流派、学派、丛林。与此相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虽观点各异,但都离不了理国治邦,他们的文化精髓既是人生哲学,也是管理思想。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不乏深邃闪光之处,却沧海遗珠,散见于经、史、子、集,缺乏系统的整理。于是,学院教授的“正统”管理学“言必称希腊”,基本是西方管理学一统天下。

一、西方管理思想分析

西方管理在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中积累出明显的优点: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试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地控制和严密地管理,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重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在管理中的作用等。而其缺点也是明显的:重视对管理的理性分析,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管理技术片面追求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的倾向,无视了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和管理艺术的丰富性;对管理中某一要素进行深入地、科学地分析,总结出的某一方面的规律,却往往把局部的规律看成是一个管理活动的普遍法则,产生了以偏概全,走极端的弊病;现代西方管理日益趋向复杂化,复杂也带来新的矛盾。组织结构复杂常常使各种矩阵结构相互牵扯,扼杀了创造行为。

二、东方管理思想的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重视社会人生。所以东方管理文化也是以人为核心,具有浓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协调各种组织、群体间的关系,强调整体协同,而且这种协同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而且包括人与自然之间。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的是“愿不愿、想不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员工“心愿”的问题;而西方则注重员工“会不会、能不能”,是针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方面下工夫,各有侧重。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不断提升境界的养料,把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共同发展的平台,而不只是个人财富积累的木桶,那他前进的动力在某些阶段会受到限制和影响。

相对于西方系统的、并在某种程度上已发展起来的科学监督和统计制度,东方管理思想更注重人的自我约束、修身养性的自我管理,通过高度的自律适应自然。从“性善论”出发,通过自身修养来解决问题。这些和现在比较流行的“人本管理”思想有共通之处。儒家讲究的是“宽容和谐内部环境”,但在管理中的感性成分较大。极端的感性管理也会导致具体管理者无所适从、无所凭依,管理走型。

东西方管理文化不同,对管理的本质和认识也就不同。但是在当代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中,现代管理本质越来越体现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为核心的人本管理思想。对于“人本”管理思想的回归,中国上古时代提出了“德为贵”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儒家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修己”,即自我管理;其归宿是“安人”,即理想化的社会管理及最终的天下大同。“修己安人”包含了根本性的个人修炼与管理方法。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需要提倡诚实守信、意志坚强、艰苦奋斗的精神。西方也普遍认识到了这种重要性,在MBA课程中也开设了“管理伦理”的课程,西方管理学派提出了“以德为先”观念,强调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把道德行为放在首位,遵行“德智兼容”。

三、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共性方面

首先,无论是东方管理思想,还是西方管理思想,在讨论管理问题时,都把人放在第一位(人在管理,管理的对象也包括人。既是是主体,又是客体)。只是西方管理思想中是把单纯的被管理者个体放在第一位,通过对被管理者个体的尊重达到组织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因此,也就有了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奋斗精神。而东方管理思想是把集体的重要性放在个体之上。

其次,二者都以追求社会组织的高效运转为最高目标。(和谐社会)

再次,二者都不是人类组织管理通用的灵丹妙药,任何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另外,二者也如同文化形态一样,也存在着强势和弱势管理模式之分,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从管理思想窥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篇二

门的基本功能自然在于连接内外以通行,此外还有防卫、防风保暖、采光通风、显示地位身份等功能。《门铭》“门之设张,为宅表会。纳善闭邪,击析妨害”。《释名》“门,扪也,为扪幕障卫也;户,护也,所以谨护闭塞也”。因此,门在建筑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而在传统民居中,门不仅具备上述功能,还承载着展示文化、传承文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民居的特征是合院式,而合院式的根本是“门堂之制”,门堂之制的源泉来自儒教的礼法,因此门虽然是表象,但其实是构成民居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与堂几乎对等。从某种角度理解,中国古典建筑又是一种“门”的艺术。以显示权力、地位、财富、文化和社会的象征,门的标志意义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涵义。

“门堂之制”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核心制度,也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礼”的体现。门、堂分设,就是区分内外、上下、尊卑等“礼”的需要。李允先生在《华夏意匠》中就有这样的阐述:“有堂必需另立一门,‘门’随着‘堂’相继而来。‘门’成为建筑物的外表,‘堂’才是房屋的内容。”这就清楚地说明了门的定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重礼法,礼法则展现秩序,因此中国传统民居的空间秩序几近相同,而门的位置、形式、规模、装饰、功能、色彩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近来我们在对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的饶氏庄园进行专项测绘,在饶氏庄园及饶氏老屋中,门都是重彩装点的,可以看出屋主对门的重视。强烈地感受到门文化带给我们的冲击。我们研究传统民居,可以透过“门”这一重要的建筑构件,窥视出凝聚在门上的文化精华。

2 饶氏庄园的空间布局

始建于清末民初的饶氏庄园坐落于丹江口市浪河镇黄龙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选址在海拔700 m的山凹之中,占地1 330 m2,建筑面积1 118 m2,现存房屋40余间。庄园坐西朝东,分南北两院,为偏正结构,其中北院为正院。该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入口南侧的足有四层高的高大碉楼,这在鄂西北传统民居中实为罕见。尽管该庄园仅为两路两进的格局,但是其正院的空间布局还是相当有特色的。

该庄园的正院由大门—前天井院—正门—中厅—后天井院—正房及南北厢房组成,除中厅两层通高外,其余建筑均为两层,显示出当时主人向往的奢华。从前天井院的南侧偏房穿过,可以进入碉楼的一层及附属单层偏房。南院仅一进院落,且无轴线,呈偏心三合院布局,结构简单,装饰简朴,前后排建筑为二层,南边建筑为一层,基本看不出主次建筑,中间天井院较宽大,适合做一些较大型的活动,据说这曾是下人居住的院落。

3 饶氏庄园的门文化解读

饶氏庄园对于门是十分重视的,其处理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变化。从正立面看,为了烘托主入口的门楼的精彩,院落围墙采用防御性很强的马头山墙型实体砖墙砌筑,高达6 m以上,配合两侧的碉楼简洁的砖墙,突显出门楼的特别。山墙为当时南方流行的龙背圆拱式“镬耳墙”,意即独占魁首、发达富贵。云墙上雕有五个蝙蝠,意为五福临门。左侧四层的炮楼以及饰有雕刻的门洞或门道(右侧四层炮楼还没来得及盖),以利防御和守护庄园,同样显示了庄主不一般的身份和地位(见图1)。

主入口门楼十分精美且十分讲究。这也是以往鄂西北传统民居考察中仅见的孤例。从现状来看,门楼内外、上下各分两个层次,正大门居中,其外设有一道罕见的木栅栏,这只在以前衙门口见过。这对于正门既是装饰,又是保护。尽管中间的平开木栅栏门镶太极图似是后来制作的,但是两侧方形木条扭转45°所形成的栅栏却有着唐宋古韵。

木栅上方为五方镶板,中间贴有三个圆形云状装饰,镶板上方则是木看梁,附有精美深浮雕。左右方形门柱上石刻花卉,门框、门槛为木雕四时如意、五福临门,并辅以花鸟虫鱼,山水胜景。

打开栅门才是厚重的正门门板,与栅门之间为垂花门廊,其间置石鼓一对,形似卧狮守于正门两侧,亦为守门家丁避风雨而设。“门当”与“户对”是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庄园正门采用方形短柱,四个门簪,下方八面雕刻暗八仙。正面雕刻四个字,形同老屋正门门簪四字“食德服畴”和老屋正堂的门簪“履泰恒丰”,可视为庄园主门第身份的重要标志。

群组轴线上三座单体门,每增设一座单体门,就意味着增添一进门庭,亦即为轴线增添一进庭院层次。建筑的“门”代表着一个平面组织的段落或者层次。庭院式建筑对单体门的调度的确达到匠心独运的纯熟境地,“门”成了平面布局中极重要、极活跃的要素,特别是纵深构成的建筑群,在起、转、接各个环节,“门”都承担着重要角色,都有精彩的表现。

4门的风水朝向

庄园坐西朝东,有“紫气东来”之意。右卧虎山,左腾龙泉,前浸水畈,后依峭岩,于古松翠竹的环映之中,夕阳斜照的氲氤之下愈显静谧、神秘。

建筑,“相、景、观、卜”择地之后,平面布置是经过推算安排的。特别是入口大门,被视为一家之“气口”所在,是考虑的重要内容。正门门前以栅门围护,栅门中央以太极阴阳鱼锁门。建筑正门朝向讲求阴阳,建筑为活人住地为阳,阳对阴,正门应对山谷;坟墓为阴,门对山峰。然而庄园门的朝向对的是东面的山峰,似对着剑锋,门朝向不对,这也是导致传说中风水先生害宅命,庄园主英年早逝无后的主要原因。

5门的文化内涵

《易经》中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这已经不是简单地谈门的实用等功能了,而上升成了哲学命题。开与关之间,关是为了防卫和隐藏,是保守的、被动的;开是为了出入和吐纳,是开放的、主动的。开门的观念使人类的心灵从封闭的自我世界中脱离出来,去接触更为广泛的外在世界;而阖门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境,这集中体现在中国的隐逸文化之中。

饶家庄园在入口内侧设“门廊”(见图2),使门与内部空间的过渡更加自然,甚至有的门的内侧装修比外面还要富丽,更显示出人们对于内部环境的重视和一种自省的心态。在门和内部环境的关系中,也反映了“阖与辟”的矛盾统一,门的收束往往造成内部环境在心理上的扩展。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纲常礼仪的影响,汉民族文化中的“门”,除了它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外,更多地是彰显贫富尊卑和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在社会等级划分方面具有文化标识功能,而在门的数量、规模、颜色、装饰附件等都有具体而微的规定仅从住宅的大门便可知道居住者的等级地位,故有“门户之别”的说法。

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核心艺术之一,作为儒家“礼制”传统的象征物之一,渗透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精髓以及强烈的民族情趣、地方气息和艺术文化内涵,应在更高层面上得到重视。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中,门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造型语汇,应汲取门的传统内涵,使其自在生成于建筑之中,并使整个建筑空间形态得到和谐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吴裕成.中国的门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李允.华夏意匠[M].北京:广角镜出版社,1984.

3.从管理思想窥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篇三

关键词:弟子规 儒家 西方 管理思想

1 儒家与西方现代管理都重视人本主义

《弟子规》中有:“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意思是主人要爱护与平等对待仆人,主人是一家之主,延伸到现代企业,就是老板与管理者。儒家思想从组织的角度来关心人、爱护人,维护人的生存权利,根本目的是维持组织的稳定性。西方现代科学管理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人本化,把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成长看得同样重要。美国轰动一时的《掌握人性的管理》提出激发员工的管理黄金准则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该如何待人。恰恰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思想。中国企业家胡小林先生带头学习《弟子规》后,以人为本,赢得员工一致爱戴。

2 儒家的“仁”与西方现代管理的“关怀”相通

《弟子规》中有:“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意思是对天地万物都有仁爱之心。“ 仁” 是儒家人本哲学的中心概念。孔子解释是“爱人”,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由此推而广之去爱别人,甚至去爱物类。管理者都对员工关心和爱护,员工也都很热爱自己的工作。过去的人事管理职能以“控制”为主,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则以“关怀”为主,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同时,企业对外也有仁爱之心,就会乐于从事慈善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东方首富李嘉诚先生的仁爱致富与西方首富比尔盖茨的利润分享的经验同为一理。

3 儒家与西方现代管理都重视学习

《弟子规》中有:“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说明了一个人学习的重要。又有“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讲解了学习的方法。《论语》首篇第一句话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与西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现在,很多企业鼓励员工继续教育,企业大学也不断涌现。例如,首钢第二炼钢厂组织职工网上学习、网上考试、网上攻关、网上管理、网上交流等方法,使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4 儒家“道之以德” 与西方“以德治企”相通

儒家特别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弟子规》是一本道德教育读物,很多地方体现了德育重要。“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是道德总纲。细述很多,比如“物虽小 勿私藏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西方现代科学管理思想也强调“以德治企”和企业文化建设。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受东方传统伦理思想和管理观念影响,西方管理学界正经历着一次由“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向“伦理管理”的重大变革。领导要有德行才能服众,员工要德才兼备才会重用。

5 儒家与西方现代管理都重视信用

孔子认为为政的要素有三:兵、食、信,其中“信”最为紧要。诚实守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要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弟子规》中有:“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意思是说话要重信用,才能被人信任。这与现代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经营理念相一致。信用是个人与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企业的诚信经营,首先表现在经营方针的正确,即儒家所说的“求财须有道,不义害自己”。其次就是要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平,改变社会不良的风气为己任。再次就是要“守信”。安然破产事件就是反面典型。美国安然能源公司,曾经居世界500强第7位,2000年营业规模过千亿元。可是,能源巨人几乎在一瞬间倒塌了,原因在于安然公司隐瞒关键财务报表,掩盖经营危机。

6 儒家与西方现代管理都慎重细节

《弟子规》中有:“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茍轻诺 进退错” 意思是说话与承诺都要谨慎。“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意思是举止要端正。西方管理有句话“细节决定成败”同理。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重视细节,获得成功。比如,海尔的OEC管理法,即Overall(全方位)、Every(每人、每天、每件事)、Control&Clear;(控制和清理)简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1995年2月巴林银行倒闭就是反例。巴林银行的倒闭是由于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公司交易形成巨额亏损引发的。由于前台首期交易员(而且是后台结算主管)里森业务熟练,被视为有才干的人,对其委以重任,却疏于监管,甚至当问题暴露出来后,管理层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事态逐渐扩大,导致银行的倒闭。

参考文献:

[1]黄灿.《弟子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李月彬,李竞雪,安然.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2).

[3]郑秀芬.《弟子规》中的儒家文化传统及现代价值[J].新闻爱好者,2010(14).

作者简介:

4.从东西方习俗看文化差异(模版) 篇四

一、自我价值观的文化差异

西方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强调实现自我,在英文词典的合成词中有许多词都是 Seif 为前缀的。SeifeSteem/ Seifreiiance / Seifre-Spect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个人” 在西方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日本人,往往性格内向,谦虚含蓄,喜好安静,习惯忍让,不强调自我。因此,多数以群体意识为意识,以集体意向为意向,缺少个人进取精神和个人竞争意识。如当我们与美国人接触用英语交流时,对方会说 “Your EngiiSh iS very good”。这时中国人往往显得紧张发窘,会说: “不、不!我的英语说得不好。” 日本人会说: “いいえ,まだ下手です。其实,美国人的回答并非谦虚,中国人、日本人的回答也不是不诚恳。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持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也迥然不同。东方即中国、日本的人生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 “克己服礼”,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服从国家和天下的利益。而西方国家的人生价值观也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倡导人文主义,即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提倡个性,要求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因此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个人,崇尚个人奋斗。另外,在道德规范上,中日两国受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尊崇亲仁善邻,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吃苦耐劳。而西方人则强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尤其注重自己的成就和才能。

二、“男女尊卑观” 的文化差异

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讲究绅士风度,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男士为女士献殷勤、效力、为女士服务,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女士照顾是礼貌风度。而在东方,在公众场合一般除恋人关系之外,主动为女士服务的绅士是很难看到的。由于受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日两国的男人是 “大丈夫”。男性被看作是社会的 “中流砥柱”,从事国家中的 “伟业、大事”。如果男士在公众场合照顾女士,是有失男子汉的 “面子”,有伤 “大丈夫” 的尊严。往往还会引起女性的误解。正是不了解东西方生活习俗上的文化差异,才引起了这样的误解。在英国,过街护腰,离别拥抱,亲吻脸颊(并非接吻),这些都属呵护举止,不表示爱情。日本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文化传统上还是男人社会,女性得不到平等的待遇。在社会上女人仍处于附属地位。直至今天,女性也得不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即使就了业,在同等学历、同样经历和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女性却享受不到与男性同样的机遇。反之,日本男人对女人的依赖程度更令人惊讶。

二、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在交际语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称谓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称谓语系统和使用习惯。中国与日本即汉民族与大和民族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体现了一种重视尊卑、长幼之别的等级意识,并且必然要反映在语言交际上。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习惯地按照等级来确定称谓。例如:对一定职务的谈话对象喜欢以职务相称,而且为了表示尊敬,即使对方担任副职,也往往把“副” 字略去。如: “王副书记” 被称为 “王书记” ;“张副校长” 被称为 “张校长” ; “田中副社长” 被称为 “田中社长” ; “竹下副部长” 被称为 “竹下部长”。英语跟汉语、日语则几乎完全相反。首先,除了正式场合对有特殊地位的人称呼其职务(如 “总统阁下”、“部长先生”)外,一般不以职务相称。其次,在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上下级之间、不同辈分之间都可以互称其名。如在西方的电影里,我们常看到儿媳、女婿直呼公公、岳母其名的场面。这在中国、日本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而西方人却习以为常,并无反感。这种现象正说明自己待人友好,平易近人,与基督教关于 “上

帝面前,人人平等” 的教义无不关系。现代英美社会,人人平等的观念已深深的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别人平等的、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即不喜欢服从别人,也不希望别人过分客气地对待自己。尤其是美国人,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常常担心被别人视为不易接近的人。

四、委婉表达的文化差异

5.从东西方地域差异看中外建筑风格 篇五

关键词:建筑风格,地域,天人合一,环境,岭南建筑

0 引言

人类的建筑活动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联的, 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地域的差异, 地理的距离, 使气候相异, 地形相差, 由此萌生的历史文化相差甚远, 人们对美的感受, 对建筑的理解也大相径庭。古往今来, 不同地域的建筑为我们呈现了缤纷的视觉享受。由地域差异引起的建筑之美的强烈对比引发了我的思考。本文着眼地理差异而引起的历史文化区别, 主要以中外建筑对比, 阐述地域差异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以及保持地域特色的重要性。

建筑以其不同的艺术风格而被人们所认知。就世界范围大文化圈的空间区域来划分, 建筑有西方建筑风格、伊斯兰建筑风格、中国建筑风格、印度建筑风格和俄罗斯建筑风格等类型。风格的另一种含义是把某个时代的重要文化标志、审美对象的美学效果等诸多因素集结在一个概念之中。我们说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以及国内正在盛行的“欧陆风格住宅”等, 都是一定历史时期主要的或大量的建筑物所显示的特征。可以看出, 建筑风格与地域和时间的联系是紧密的, 本文着重探究地域差异对中外建筑风格的影响。

1 东西方地理环境造成的文化根源差异

亚洲地域广袤而分明, 有宽广的平原、奔流的江河、雄伟的高山。而欧洲的地貌较为分裂, 小块的平原、密集的山岭和河流。这种显著的地区差别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基础,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风格。

欧洲和中国在地理环境方面的这种差异, 导致在文明诞生时, 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结构, 而这种社会结构的差异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延续下来, 又进一步对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体与多元, 历来是中国与西方社会结构的根本差异。

大一统的精神在中国的皇城、北京故宫的主轴线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大清门开始, 之后依次是天安门、端门八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 最终以神武门作为整个序列的结束。这一系列门组成了起承转合的连接点, 塑造了高潮迭起的空间。其中最精彩的是从天安门到太和殿, 经过四个不同形式的封闭空间, 由窄到宽, 由低到高, 由小到大, 通过这些变化引出建筑群的主体太和殿, 将人性空间演变成为王权与神权的空间。

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征则是多元精神的体现, 同属皇家建筑的凡尔赛宫, 从平面图上看, 就没有故宫这样清晰鲜明的中轴线概念, 从建筑内部风格上看, 不同区域却凸显个性化, 有大理石庭院、维纳斯厅、阿波罗厅、狄安娜厅、镜厅等各具特色的区域。这些设计与多元精神是分不开的。

2 天人合一还是天人相分的建筑设计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与之相匹配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观念, 于是十分重视建筑、人、环境三者的关系。

苏州园林就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 在设计构筑中, 采用因地制宜, 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手法来组织空间, 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 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 自然山水融入园林建筑设计中。

与之相对应的西方观念是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虽然这个命题早被批评为带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观点, 但是一定程度上能体现西方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趋向。这体现在建筑设计理念上就是天人相分的观念, 所以西方的建筑师设计理念有创新大胆、与自然的对抗性很强的特点, 在外轮廓的处理中, 有意强调建筑的几何体量, 特别是那些常见的巨大弯隆顶, 更是赋予一种向上与向四周扩张的气势, 那些纯粹几何形的造型元素, 与自然山水林泉等柔曲的轮廓线, 呈现出对比与反衬的趋向。

3 东西方历史文化根源

除美国以外, 中西方文明前期都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在古代, 中华文明远先进于西方文明, 当中国发展为封建统一集权国家时, 欧洲还是奴隶制的社会。因此, 相对于西方, 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 而且封建主义观念也比西方要根深蒂固得多。西方人崇拜天, 宗教特质突出, 由此诞生的宗教建筑总体来说有一个重要特点:以向往的天上、神的居所为模板。宗教建筑的风格也影响到了民居。

以闻名的哥特式建筑为例, 人们往往研究它都以宗教建筑为主, 总结的哥特式三大特点探究———尖塔、拱形、玫瑰窗等。但是往往忽视了这些表象的根源。西方有很多神话传说, 人们自己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天上世界, 神是完美的, 所以建筑风格上体现了向往天的特点, 设计上必须用完美的神的尺度, 也正是他们对超验和永恒的神的渴慕与向往的最好表达方式。

从总体特征看, 西方古代建筑以神的尺度表现了神性的崇高, 神庙与教堂, 也就成为最高等级的建筑类型, 能够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建筑的风格。

东方人崇拜祖先, 人们相信祖先驾鹤西游仍会庇佑他们的后代, 子孙发愤图强也是为了光宗耀祖。因此东方人要为他们的祖上建造舒适宜居的环境, 以南方的一种著名建筑形式为例就是祠堂, 我们可以发现, 祠堂相比于西方的宗教建筑更近于居所而不是以完美、高贵为特点的殿堂。

4 建筑美创造要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而制宜

不同的建筑风格没有高下之分, 各种设计理论也没有孰强孰弱, 只要能有巧妙独到的构思, 合理利用环境, 给人以或新奇或舒适的审美体验, 令人展开联想沉浸其中就是好的建筑设计。在当今中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 城乡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中国短短20年的建设量超过了以往几个世纪的总和。大量的大型建筑仿佛一夜之间出现。高速的建设伴随着种种问题, 其中就有建筑不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而制宜。

一些房地产商把追求最大的产出投入比和回报率作为指导建筑行为的唯一准则, 不分场合与地点, 不分具体环境与气候, 甚至不顾群众的真实需要, 成片的高级住宅区、旅游度假区、别墅区等在不断地被疯狂复制。不少设计人员和设计法人主体, 为了争取项目, 追求效益, 不借放弃人本的原则, 顺应业主的一些不合理要求。这种急功近利的建筑, 不能达到建筑合理的功能需求, 就更没有考虑到建筑审美、建筑风格等问题。

在一些新建建筑设计方案招标中, 发展到非洋不取, 在建筑造型上, 优先考虑的不是实用经济美观, 而是好不好看, 是不是新奇特, 有没有眼球冲击力。例如, 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的设计建造就考虑到了环境、人文的影响, 与东湖、西湖周边已有建筑协调统一, 空间连通, 层次错落, 理性设计和地域性设计体现在了对华南地区气候的深入研究中, 成为不可多得的集实用功能、景观结构于一身的具岭南建筑特色的人文空间。

5 结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人拥有一方人独特的文化, 地域的差异为我们呈现了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 建筑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产生无与伦比的审美感受。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更是凝固的一方水土, 这就是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现代城市的建设应该遵循建筑影响因素的基本规律, 城市建设也是在为后代创造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陈周燕.中外建筑师设计理念的差异[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9.

[2]张卫, 刘冬梅.透过“门”看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J].南方建筑, 2006, (1) :9.

[3]谢浩.建筑风格之我见[J].陕西建筑, 2009, (4) :1-3.

[4]倪阳, 何镜堂.环境·人文·建筑——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设计[J].建筑学报, 2004, (5) :46.

[5]李蕾.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 2006.

6.从抑郁症看东西方文华差异 篇六

抑郁症的机理至今尚未彻底搞清,但它和血清素有很大关系,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血清素的另一个常用名叫做5-羟色胺,这是人脑中很常见的一种神经递质,负责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血清素的多寡和人的情绪密切相关,含量低的人容易抑郁。市面上流行的抗抑郁症药物多半是以血清素为靶点的,其中最有名的百忧解就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对血清素的再吸收来增加血液中的血清素含量,从而减轻症状,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血液中的血清素含量还和SLC6A4基因有关,这个基因负责编码血清素载体,它有两个常见亚型,一个短(S),一个长(L)。S型的人对负面的信息较为敏感,遇到逆境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焦虑,易患抑郁症。统计显示,70%~80%的东亚人体内含有这个亚型,相比之下,只有40%~45%的欧洲白种人是S型的。但奇怪的是,早期的心理学统计显示,东亚人患抑郁症的比例反而比欧洲和北美要低,这是为什么呢?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琼·西奥认为,这个看似很奇怪的悖论恰好说明基因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远比大家想象的要紧密的多。她认为东亚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S型个体在集体的庇护下更容易生存,因此得以保留了下来。反过来,S型个体因为对负面信息较为敏感,比L型个体更加善于感知同伴们的愤怒或者恐惧,因此也就更善于提前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避免冲突,使得集体主义这种思维模式变得越来越强大。

西奥博士目前任教于美国的西北大学,她组建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基因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个典型的边缘学科,有个奇怪的名称,叫做文化神经科学。科学家们想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不同人种之间的性格差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不同人种之间在身体结构上是不同的,这个肯定没人反对。具体到每一个人的性格差异也很明显,这个结论应该也没有人反对。问题在于,不同人种之间在性格上有差异吗?这个结论就有些争议了。事实上,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点,公元7世纪出版的欧洲百科全书《词源》的作者,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曾经指出,不同人种不但相貌不一样,而且性格也大不相同,这是有规律可循的。此后的欧洲哲学家,比如笛卡尔和约翰·洛克等人也都曾研究过这个问题,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现代心理学诞生后,科学家们对东亚人和欧洲人进行了很多次心理测试,结果都证明两者之间确实有差别,前者注重集体主义,善于整体思考,后者更推崇个人主义,善于分析细节。这个差异的开始时间非常早,有研究显示,欧洲和东亚的孩子从3岁起就在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呢?自启蒙时期开始,关于这个问题诞生了两套不同的解释体系。一套用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两者的区别,认为人类性格的形成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没有别的原因。另一套体系则用到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认为这是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和基因无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领域又诞生了一个新的体系,将上述两者结合了起来。新的体系认为人性的差异是文化和基因协同进化的结果,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换句话说,文化也可以像基因那样优胜劣汰,而基因也可以被文化所改变,不再只是环境变迁的结果。西奥博士是该领域一名冉冉升起的明星,她的研究为这个新理论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但是,西奥博士的理论只是解释了东亚人和欧洲人的性格是如何在进化过程中被强化的,它本身仍然需要一个初始推动力,这个推动力是什么呢?西奥博士认为是传染病。众所周知,越是热带地区传染病的种类就越多,传染病高发地区的居民为了减少被传染的机会,就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排外,越来越强调小圈子集体主义。和寒冷的欧洲相比,东亚地区气候炎热,人口密度也更大,导致这一地区的传染病非常多,最终培养出了东亚人独特的性格。

这个理论有个名称,叫做病原体假说。与之竞争的还有一个理论,称之为现代化假说。后者的大意是说,当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个人财富积累得越来越多时,就会导致其成员越来越重视分析性思维,越来越鼓励个性发展。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假说越来越不吃香了。比如,日本和韩国都已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国不少地方也在迎头赶上,但这些地区的人民仍然表现出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说明社会发展水平和性格差异之间的相关性很小,不足以解释欧亚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别。

今年5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的托马斯·塔尔海姆博士,他认为东亚人和欧洲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源自饮食习惯的不同,东亚人喜吃大米,进化出了集体主义,而欧洲人喜欢吃面食,进化出了个人主义。

听着很奇怪吧?其实塔尔海姆博士的意思不是说这两种主食在营养成分上有什么神秘的差别,而是说种水稻和种小麦的方式不同,导致两地农民进化出了不同的生活习惯,进而影响到了性格的发展。在他看来,水稻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作物,需要很多人合力修建灌溉系统,相互商量分配水资源,所以稻农们必须学会相互合作,避免冲突。相比之下,小麦虽然单产比水稻低,但种小麦基本上无需灌溉,所需劳动力也较少,麦农不需要和他人合作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这个解释听起来貌似很有道理,但需要设计一个实验去验证它,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经过一番寻找,塔尔海姆教授在中国找到了最合适的试验对象。中国以长江为界,江北和欧洲一样适宜种小麦,江南则以水稻为主,和大部分东亚国家一致。但中国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人种和语言文化都是类似的,只是农作物不同,如果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就可以排除文化或者种族的影响了。

于是,在中方研究人员的帮助下,塔尔海姆教授从6座中国城市招募到了1162名志愿者,先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测验他们的思维偏好,再统计他们到底是吃米长大的还是吃面长大的。当他把两组数据摆到一起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两者确有关联,吃米长大的中国人更符合传统东亚人的思维模式。

那么,如果原来种水稻的人停止种地,这个差异是否还会保留呢?这就是塔尔海姆教授下一个研究计划试图回答的问题。

回到抑郁症的话题。从抑郁症的发病率上来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集体不再那么温暖了。正如前文所述,中国人当中带有S型血清素运载基因的比例很高,天生就比欧洲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如果中国社会不能提供足够的安慰,那么抑郁症很可能成为转型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健康隐患。

(摘自《大众健康》)

7.从饮食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七

关键词: 饮食 中西方文化 差异

引言

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饮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不仅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与交流障碍。

中国历来讲求“天人合一”,“水乳交融”,西方社会一直强调“天人对立”,“人定胜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息息相关VS生存所需

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向来视“吃”为头等大事。中国人打招呼的首选就是“吃了吗?”。小孩满月要吃满月酒,周岁要吃抓周宴,结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寿宴,就连过世也要吃。客人来了要接风洗尘,客人走了要饯行,首选当然还是吃。搬家要吃,升迁要吃,离职还是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筹交错之间表达欢迎之情、恭贺之意与惜别之绪,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过吃来平复。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谓饮食,就是民生问题。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不仅可以用来维持生存,而且可以用来维持健康。这种对“吃”异常的执著,在中国人的文化当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中国的很多成语典故都离不开“吃”或与吃相关的词,例如,“寅吃卯粮”、“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不了兜着走”、“好汉不吃眼前亏”,等等。中国人常把职业比做“饭碗”,将嫉妒说成“吃醋”,轻而易举被形容为“小菜一碟”,经常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称为“家常便饭”中国人什么都可以用“吃”来形容,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喝西北风”。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常常将吃喝入诗,苏东坡就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饭仅仅是满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饮食当做一门科学。在他们看来,吃饭,仅仅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五个不同的层次,饮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层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别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将“吃”看做是对机器添加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在吃过以后能够保持身体健康,能够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对于西方人来讲只是为了维持生命所需。

二、随意随性VS科学规范

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国的烹调中,对美味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人在评价一道菜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为“好”,何为“不好”则很难下定论。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便中国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这种“意境”,也很难把握。

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饪者会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样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饪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节烹调,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浓郁,夏季则考虑清淡爽口,婚宴须色彩斑斓,丧宴则忌讳红色,等等。此外,烹饪者还会根据自己的临场变化随性发挥。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成就了中国庞大的菜谱。食材的丰富,加工方法的多变,调味料的多样,以及烹调手法的繁杂,再加以组合,就变成成千上万种的菜肴。如“饺子宴”、“全羊宴”等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随意随性所派生出的无穷创意。

西方的饮食就显得很规范科学。西方人注重饮食的科学与营养,因此在烹调时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在哪里,他们的食品味道都没有太大分别,全因其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在这样的高规格下,要求烹饪者不能有任何随意与创新,就如同机器一样严谨。

再看中西菜谱,可以发现中式的随意性和西式的严谨性。中式菜谱中涉及材料及调味料的用量都会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如“一些”、“少许”、“适量”等,谈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则常会出现“放入滚油中”,“炸至微黄色”,“焯水少时”等字眼。西式菜谱,则让初学者很有头绪,菜谱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材的分量,就连烹调的时间也很精确,让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样的西餐。

三、和合团圆VS个性分别

台湾地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

中国人一向追求“和”与“合”为最高境界。中国饮食强调“五味调和”,指在烹调过程中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础上,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调和,该调和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最终结果就是要味美适口。中国人之所以把做菜称为“烹调”,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历来是将烹与调合为一体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不用说是繁复的宴会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须讲求荤素搭配,将各种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锅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焖,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适当添加调味料,或搅拌,或翻炒,最后出锅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经完全融合。

细观西方的烹调方式,则会发现地道的西餐,除了“罗宋汤”是多种食材混合烹煮外,几乎都会是一大块肉(牛肉、羊肉、鸡肉或鱼肉等),配上几个土豆,几片菜叶或番茄,虽然同放在一个盘子中,却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会在腹中融合。调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调过程中加入,而是现吃现加的,即使现在受到了中菜的影响也开始注重调味了,但仍然是分开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合”与“分别”的根本差异。

结语

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目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强了互补性和兼容性。同时,这类的交流,会使得世界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同样,中国饮食也会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发展,推陈出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中华饮食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南怀瑾.孟子旁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4]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治安,等.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6]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14.

8.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八

一、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

现代社会有两种主要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与延伸家庭。一对夫妇加上儿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家庭是延伸家庭。中国人比较注重“养儿防老”,但这句话在西方意义并不大。西方家庭多为核心式,儿女成人后一般都自立门户,三代同堂极为少见。当代中国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三口之家”愈来愈多,但三代同堂仍大量存在。

在西方,独立性的培养始于孩提时代。当小孩周岁时,许多父母就给他们安排一个单间,有意让小孩从小习惯自己的小天地,这大概算是向个人独立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勤工助学都很普遍,除资助自己上学或挣点零花钱外,更主要的是从小改变事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有的去快餐店、加油站服务,有的为人送报、照看小孩,有的为人铲雪、代扫落叶,等等。做父母的认为,小孩靠自己劳动挣钱有助于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从小培养起自立的意识。子女18岁成年后就独立在外闯荡,或上学,或工作,他们宁愿租房也不愿与父母同住,他们认为与父母同住是不可思议的。很多西方年轻人认为中国父母长期和已婚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匪夷所思。美国的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念头,他们鼓励成年子女独立生活,认为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搬出去住。平时子女和父母外出共同就餐,侍者也会很自然地询问是否分开付账。美国人认为,生儿育女是自己的事,父母没有为子女当保姆的义务,如果麻烦父母帮忙带一天小孩,也应按照社会上的劳务费标准支付费用。美国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积淀极厚,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子女哪怕另设门户之后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去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代父母付钱也理所当然。西方人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关涉。

同时,中国人的传统关系是互补性的,即通常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中国人“养儿防老”就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补关系。当代中国,城市里大多数老人享有退休金,但延伸家庭远未消失。从生活条件看,有的子女希望身体尚佳的父母能帮忙料理家务、照看小孩,或是儿女没有住房,只好与父母同住。有些儿女虽然生活条件不错,但仍希望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更乐于儿孙绕膝,一家三代共享天伦之乐。

互补性还体现孝敬与礼让。父母年老了,儿女孝敬侍奉父母便是天经地义的了。在兄弟姐妹较多的家庭里,互相礼让是父母的谆谆教导。按照传统的儒家观念,年长的应关照年小的,年幼的应尊敬年长的,尊敬意味着儿女孝敬父命、弟妹敬重兄长。家庭内部的等级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为了保持互补性的平衡。

二、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根源

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的关系与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人延伸家庭的模式显然与中国在农耕经济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宗法制社会结构密不可分。在这样的体制下,连接人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便是血缘与婚姻,其中又以父系传承的血亲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世代相续盘根错节的家族集团。不仅如此,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重农抑商、安土重迁的民族心态,使中国的大多数家族往往在同一地区世代繁衍,聚族而居,形成了血缘与地缘相互扭结重叠的特殊社会结构。而西方核心家庭则是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西方文化的产物。

此外,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不依附家庭、也不依赖于他人,而是倾向于一种自我依赖。家庭与个人之间只存在暂时性的纽带,是不稳定的。而中国人的群体取向致使他们尤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纽带的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而依赖的可靠程度则由血缘关系的亲疏程度来确定。同时,中国传统的群体取向也要求每个人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因而他必须接受“礼”的规范约束,严格按照长幼尊卑亲疏的等级去处理人际关系。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相分,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必然十分明显。

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态度使其做事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追求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一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知觉上重直觉,迥异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观。中国人之所以如此注重总体原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整体取向,凡事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从笼统到具体。西方人则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奋斗,人们高度重视个人权利、个人隐私,强调各开其口、各行其事、各展其才、各实其志。西方人侧重向外探求、发展和改造世界以获取自由;中国人则向内探求,追求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和谐,协调个人身心和整个环境相适应。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习惯容忍、依赖和合作,西方人则外露、直率、好斗、有冒险精神、性格独立、崇尚抗争,中国人崇奉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则更倾向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推理方式。

中西方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其在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上的差异,家庭观念的差异便是其中之一,认识到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牢记的重要原则是: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好或绝对坏的。文化也是一样,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承认、尊重甚至学习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这与承认文化差异是不矛盾的,只有承认差异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跨越差异,更加有效地沟通。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方, 尤其是中国与美国主流人群对待家庭的不同态度, 探讨其文化差异, 为跨文化交际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观念,中西方,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祝西莹, 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3]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9.从包子和披萨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九

饮食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古语有云, “民以食为天”, 饮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食品原材料的选择, 到烹饪工具、烹饪方法的确定, 都需要认真甄选、慢慢研究。从狭义上说, 饮食文化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人们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吃都是有考量的。

现如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交流的更加频繁。与此同时, 中西方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了解文化差异, 我们应该首先知晓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中国的代表食物是包子, 而西方的却是披萨, 本文将通过包子和披萨的对比来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怀特曾说过, 除了满足生理需求, 饮食还能彰显一定的文化认同性。也就是说, 饮食不仅是满足人类一天三餐的需要, 更能反映人类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差异。通过对饮食文化的观察, 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传承、生活习惯、历史传统等等。

二、包子和披萨的比较

包子和披萨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各具代表性的食物,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中西方的文化。在中国, 人们一日三餐都能吃包子, 不同的烹饪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和口味的包子, 如果你不咬一口包子, 你很可能不知道他是什么馅和什么味道的。它像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 如果你不深交就不能彻底了解他们。

披萨是一种在发酵的圆面饼上面覆盖番茄酱、奶酪和其他配料经烤制而成的食物。披萨做为西方国家的代表饮食, 只要一看披萨你就能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馅料的。西方人的性格也是如此, 他们表达直截了当, 从不拐弯抹角。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只通过观察你不可能知道包子是什么馅的, 但你却能清楚地知道披萨是什么馅料做的。中国人通常保守, 通过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言行举止, 你一般很难猜到他们的真正含义。然而, 西方人坦率真诚, 他们正如披萨一样表现自己, 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呈现给你什么样的性格。

1. 中西方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

不同的文化能衍生出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产物, 表达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西方国家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独立。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关键所在, 他们是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前者强调个人的利益得失, 国家在做任何决策时要首先考虑到个人的利益, 独立、平等、自由、隐私和民主等都是个人主义所提倡的。后者强调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只有集体的利益实现了, 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满足。

2.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特点

集体文化强调国家和团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需求。当需要作出任何决定时, 必须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是否和国家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 如果不一致应该以集体的利益为重, 待实现集体的利益之后再考虑个人的利益。集体主义倾向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在家和亲人聚会还是出门和朋友小聚, 中国人在吃饭时都喜欢分享食物。在外聚餐时, 主人会首先让客人点菜, 即使主人点菜也会考虑客人的喜好。用餐结束时, 大家争先恐后的买单。分享的精髓从饭前贯穿到饭后, 大家能很清楚地意识到集体主义在饮食中的作用。

个人主义主要体现在美国和西欧国家, 强调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的得失, 所以西方人有很强的竞争意识。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只有通过竞争才能确保个人利益的实现。像婚姻状况、年龄、收入这些都属于敏感话题, 西方人不希望被提及自己私人范畴内的问题。在美国, 政府鼓励大家勇于争取自己的利益, 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天助自助者”能很好地表达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倾向。西方人喜欢吃自助餐, 每人把菜盛到自己的餐盘里, 而从不使用自己的餐具在公共的盘子里夹菜或者盛汤。“AA制”在西方国家很流行, 聚餐时每人支付自己的用餐费用, 从不给他人造成困扰。

四、中西方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的文化偏向保守, 与其长期的闭关锁国有关, 而西方的文化开放深受其殖民统治和航海运动的影响。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中国人大都谦逊礼让。这种性格使中国人说的少想的多。古语有云, “祸从口出”, “沉默是金”。中国人之所以保守和封闭, 跟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人认为西方文化是开放的。西方文明是一部游牧文明发展的历史。西方人开阔的地理环境和传统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又带来了启明运动, 人们开始摆脱宗教枷锁的束缚, 着手追求自己的权利。所以西方人勇于直言自己的观点, 跟披萨一样, 能从其表面看到其材质, 绝不有所隐藏。

1. 保守和开放的对比分析

中西方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又塑造了不同的性格。孔子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其所提倡的大同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孔子的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里, 造成了他们保守、礼貌、传统的个性。中国人同时又是含蓄的。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见证了中国人独特的性格, 诗歌的发展更验证了中国人那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象征、隐喻、明喻和其他修辞方法借用间接和委婉的表达来抒发诗人的情感, 避免因直抒胸臆带来不必要的尴尬和不便。

西方国家的封建历史时期没有中国的长。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 他们追求平等、自由、博爱。他们不被传统的和封建的思想所束缚, 开始向其他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和先进文明来发展自己。跟其他国家的交流越频繁, 他们能取得的进步越大, 西方人变得也越来越开放和自由。在竞争激烈的时代, 有时我们应该像包子一样保守, 不随便表达自己的观点以防被卑劣的人伤害。有时我们又要像披萨一样勇于直言, 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优势。

2.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比分析

所谓集体主义, 简而言之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 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的文化价值观念。它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 又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个人主义认为个人虽然不能离开集体存在, 但正是因为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所以在社会事务中应该优先考虑个人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 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 一切从个人出发, 为满足个人私欲从而不考虑集体利益的价值观。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前者提倡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后者呼吁个人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集体主义虽然代表的是一种集体荣誉思想, 以实现集体的利益为最终目标, 但偶尔也会出现为了实现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利益的时候。同理, 个人主义虽是代表普通百姓的利益, 但也会出现为了盲目实现个人利益而视集体利益而不顾。所以, 应该客观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及其所代表的国家文化, 不应该片面的判断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的好坏。

综上所述, 中西方文化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待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一方面热爱自己的国家, 捍卫国家的权益, 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另一方面, 人们应该学会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结语

通过对以上文章中包子和披萨的比较,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包子馅和披萨馅可以反映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 从而彰显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其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饮食文化也丰富多彩。西方国家也有自己别具一格、高雅精致的饮食文明。本文主要侧重于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来比较文化的异同。随着中西方国家经济文化的交融, 中国开始接受和引进异域文化, 使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国际化。与此同时, 西方国家也开始认同中国的餐饮特色, 面条、饺子深受西方国家的喜爱。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中国人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 传播中国优良的传统, 不遗余力的向外国人展示自己的文化。同时, 每个中国人又有义务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以防自己的文化被他国文化所同化。

参考文献

[1]Chang, K.C.Food in Chinese Culture: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M].USA:The Vail-Ballou Press Inc., 1977:35~304.

[2]党冰花.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刍论[M].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0.

10.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篇十

关键词:饮食差异;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

一、饮食与文化

文化是什么,什么是饮食文化,饮食与文化之间到底有着何种关联?中西方在饮食与文化上又有何异同。我们试图了解中西饮食的差异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中西文化避免文化冲突更好的“融合”。纽马克说“食物是一个国家文化中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纽马克,2001a:97)然而饮食在文化中的影响与地位,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很大的差异。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说“食,色,性也。”通晓中西文化的孙中山先生说:“我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成为“世界人类之导师”(《建国方略》)。中国人从古至今对饮食的认识和重视都到达一个很高的层次。而西方国家在“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上却与我们有着反差极大的观点。林语堂先生说,英国人很少谈吃,而且“心中略有几分愧意地吃”。英国人认为吃是人的本能不值得一提,提了有失绅士身份。对于法国人在吃上的基本态度也是不屑一顾(高成鸢,2008:119),而法国人在吃的水平上看似略胜与其他西方国家。不过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明确记载法国的烹饪发展也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即得益于意大利公主的下嫁法国,而意大利饮食与马可波罗在中国受到的影响密切相关。(高成鸢:2008:37)。而严谨,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德国人甚至可以预知的不会对食物有过高的关注。“康德和黑格尔都不承认美食够上艺术层次,前者认为视听二官“近于智慧之官”,味嗅二官“近于机体之官(《判断力批判》);后者则断言嗅觉,味觉“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美学》)”(高成鸢,2008:37)。由此,中西方人从古至今在对待食物,美食上的态度上可见一斑。而这种分歧也导致了中西方对于美食在审美,哲学,文化上的大相径庭,接下来我们将借助电影《推手》中有关饮食矛盾的一些片段具体分析中西方饮食的差异。

二、食物的冷与热

影片刚开始有一段描写老朱跟儿媳玛莎各自吃早饭的场景。玛莎打开冰箱找食物,目光游移后漫不经心的停在了一块剩下的奶油蛋糕上,玛莎随便的用食指挑了一指头舔掉,然后关上冰箱门。玛莎的早餐就算吃过了。接下来老朱出场了,他端着应该也是剩下的一碗西红柿炒鸡蛋下面是米饭放到微波炉里打算加热。此处看似老朱比玛莎更注重吃早餐。但影片应该在此没有要强调对早餐重视的区别。

不过影片中玛莎冷食冰箱中的蛋糕却是反了中国人的大忌。中西方饮食的冷热差异非常大。中国人不吃凉冷的食物原因有二。一是对身体有害,二是冷的食物没有味道。

第一个原因,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英国大臣恨林则徐禁烟,请他吃雪糕。林则徐见冒白气,便撅起嘴来呼呼地吹,英人大笑。转天林则徐回请,端上“老母鸡汤炖南豆腐”,汤面上盖着厚厚一层油,滚热却不冒气。英国大臣舀起一勺猛喝了一口,烫得嗷嗷之叫。这才知道林则徐的厉害”(高成鸢,2008:102)。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与英国人在对于冷热食物的习惯差异。中国人讲“寒食近于不食”(高成鸢,2008:57)。《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寒温要适中。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食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影片第二个关于饮食的场景里玛莎吃的沙拉很可能都是凉的蔬菜。可见西方人对凉寒的食物不仅“不怕”而且还非常喜欢。这成了近些年好多中国人争相效仿的理由,所谓“人家都能吃,我们也可以”。实不知,淮南为橘 淮北为枳。中西方人的体质不同,中医其实也说,饮食冷热因人而异。《内经》有饮食寒温要因人而异的论述。一般而言,里热盛者宜适当进食寒凉食物,里有寒者宜适当进食温热食物。说到这里又引出另一个差异问题。西方人把饭食只是当做身体的能量供给,而中国人在很早就有了“食医同源的概念”(高成鸢,2008:5)中国人把吃,食补,养生从来都没有分割开来。在西方,无论是遥远的过去,还是发达的现在都没有把饮食与医疗扯上关系。这其中种种原因之一是认识人与天的关系上的异同。中国人讲天人合一,“…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人孕育于天地间,人为小天,天为大人,所以冷热寒暑都遵循着天的道理。而西方人的哲学更重视物质的世界,将物我分离开来看问题。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饮食问题也自然包括其中。关于“食医同源的概念”影片另一个场景也有体现,一家人晚餐中老朱疑惑儿媳玛莎“这个美国女人光吃菜怎么回事啊?”,儿子回答,“她怕胖”老朱说“我怎么不怕胖?这地球上的东西,五谷杂粮、果木蔬菜属于隐性。另一种东西,牛羊鸡猪是显性的。两种东西配合起来吃才能补先天之不足”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老朱无论作为一位传统的中国老人,还是太极拳的教授对中国传统的“食医同源”或者是道家的养生就算不是精通也一定是有相当的了解和认识,这些不是学到的是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的。而影片中李安表现的矛盾不光是一个中国老头与美国洋媳妇之间的矛盾文化差异。连自己的儿子晓生可能也不认可老朱的那一套理论了,或者晓生在中国父亲与美国妻子之间的苦恼挣扎也是两种文化交织冲突的选择与苦恼。

三、体质差异的历史渊源

那么中国人讲的“因人而异”里,中西方人的“异”又异在哪里,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冰河时代以后,世界上曾到处洪水泛滥,继而是日益严重的干旱。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的研究》中认为,一些地区的沙漠化逼迫原始人迁移,一部分人远去成为游猎者,即肉食民族,另一部分退入河流低地,后来成为务农者。高成鸢指出,这为后来的中西方人饮食结构差异埋下了伏笔,肉食民族的身体更加强壮,肉食也使得他们成为了中医所谓“里热盛者”;而务农者发展成为后来的中国先民,河流低地的环境并没有提供大型的肉食动物,汤因比所说的“卓越出自艰辛”的中国先民催生出了“黍”“粟”的文明。这种素食饮食结构加之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食物极度匮乏,导致了中国人的体质弱,总体上偏向于中医理论中的“里有寒者”。这就是中西方饮食在冷热上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体质差异。

四、“味”之超凡入圣

那么原因之(二)则是中国人超越饮食习惯,走向更高层次的饮食审美,也是中餐审美的灵魂所在。袁枚在被称为“美食经典”的《随园食单》中说,才要的鲜美“全在起锅时”,“略为停顿,便如霉过衣裳,虽锦绣罗绮,亦觉旧气可憎矣”。“起锅滚热之菜,不使客登时食尽,而留之以至于冷,则其味之恶可知矣”。袁枚的这段对饮食要趁热的论述,不知西方人看了是要大为不解还是大为恼火。饭食不仅不能冷着吃,哪怕稍微慢些,留一小会儿“其味之恶”即便是珍馐美味“亦觉旧气可憎矣”。这显然与冷食对身体的健康的影响无关,留一会儿不至于有这么严重的后果,遭到这么让人难以接受的批评。究其原因是热可以保证中国人的另一个追求,味道与口感。热会让食物的分子运动加速,食物的“味”由于分子加速变得活跃,“味”通过“热”的手段加强或者保持了,所以对“味”的追求必然导致对食物要趁热吃的要求。对于食物热着吃的口感作为中国人非常容易理解,焦,酥,脆,滑,有嚼头等等都与食物的热有关,一旦变冷根本就是两道菜。西方也有很多煎炸烤制食物若是凉了肯定也是影响口感,西方人应该也会有察觉,一是可能凉一些口感差距没有那么大,二是如果只是作为营养的摄入那就更没什么区别了。影片中儿媳玛莎毫不在意的挖一块儿冷蛋糕与老朱“翻箱倒柜”费尽心思也要给早饭加热,结果还搞错了,用了锡纸包裹西红柿鸡蛋饭加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玛莎的“毫不在意”与老朱的“翻箱倒柜”,中西方人冷热态度之巨大立现。这让我想起了“泡面现象”。通常情况下泡面是被中国人看做是不健康没有营养的食物,居家也很少吃,而现今快餐饮食高度发展,有很多可以替代泡面的更营养,更方便的食品。但在好多地方特别是火车上,泡面却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面包牛奶之类西方食物甘拜下风,特别更受到年龄稍大中国人的偏爱。在方便携带程度与面包牛奶无异,甚至冲泡还要比“西食”麻烦的情况下。我想原因之一就是要追求一个“热”字。

此外,高成鸢还提到了一个原因。中国人在历史上长期的处在饥寒交迫的状态,所以食物的热不仅可以裹腹还可以增加身体温度,具有御寒的功效。

五、结语

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这些年对冷食,快餐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对冷食危害观念也慢慢淡化。这首先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分不开。西方物质经济的强盛带来的精神文化的输出。随着中国进入到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冷食,快餐更能适合这样的要求。从宏观上看,我们这些年努力发展经济,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保护相对较弱,也同样淡化了传统文化中对于不是寒食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吕尔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杨静.从《推手》看中西文化差异//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5):154-155.

11.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异同 篇十一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对比

0 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当中, 特别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也为颜色的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颜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 它也代表这一定的审美取向。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氛围当中, 颜色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并由文化差异的载体语言呈现出来。本文将会选取中英双语中具有代表性的颜色词, 通过举例对东西文化异同进行简要分析。

1 红色red

红色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 红色代表了吉祥, 喜庆。中国人婚丧嫁娶人们要送“红包”;过年要挂红灯笼;传统婚礼新人要穿大红色婚服, 都代表了吉祥。红色还代表成功, 受欢迎。某人在某项竞赛中取得佳绩, 单位或学校要悬挂红色条幅或张贴”大红榜”来予以嘉奖;遇事开了个好头称之为“开门红”, 明星受欢迎被称为“走红”, 被上级欣赏的人叫“红人”。除此之外红色还有逢凶化吉、弃恶扬善之意。故宫等古代建筑群的城墙都被漆成红色, 以此来趋吉避凶。综上所述, 中国人对红色的热爱无人能及, 无论是新年还是国庆, 全国山河一片红。可以说红色是中国人的国色。红色充斥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西方却恰恰相反, red是个十分敏感甚至带有贬义的颜色。说起red, 西方人首先联想到的是“火”、“血”, 代表暴力流血, 紧张。例如:red revenge代表血腥复仇, a red battle有血战之意, red ruin表示火灾。red又象征激进、暴力革命, 如a red revolution指赤色革命。红色还象征危险紧张, 如red alert空袭报警, a red flag危险信号旗;red light红灯等。除此之外, red还象征放荡、淫秽, 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 a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红色在英语中还有亏损损失之意, 如red figure, red ink都表示赤字, red balance指赤字差额, in the red指亏损。

2 白色white

在传统汉文化中, 白被认为是不吉利, 如葬礼称作“白事”, 逝者的子孙要穿白衣以示对逝者的哀悼。古代平民, 若无官职在身, 称之为“白丁”。最具代表性的是在京剧脸谱中, 红色脸谱代表忠勇正直, 而白色则代表了奸猾。这都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精神上对白色厌弃。白色的正是腐朽, 衰败及毫无生命力的象征。

而在西方, 白色更多的是代表纯洁、美好。这是因为西方文化着眼于颜色本身, 白色是百合花, 牛奶以及雪等纯洁事物的化身。如在西式婚礼中, 新娘身穿白色礼服, 头戴白纱, 代表了纯洁神圣的爱情。这与中国人以红为主色的婚庆习惯大相径庭。白色是西方社会的崇尚色。白色还有一些特定含义, 如white lie表示善意的谎言, white night表示不眠之夜等等。

3 黄色yellow

中国人对黄色的热爱紧随红色之后。黄色在最初的时间里被认为是土壤的颜色, 比如著名的“黄土高原”, 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但是随着时间得推移黄色的涵义有了变化。作为中华文化之中最明亮的颜色, 黄色被古人视作是日出之色, 正所谓“天无二日, 国无二君”, 唐代起统治者开始对黄色青眼有加, 君王开始穿着黄色。这也就有了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典故。到清代, 黄色变成为了皇帝的专属色, 普通人无权穿着。所以黄色作为皇权代名词, 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故宫的琉璃顶就都为黄色。但西方社会中, 权力的对应颜色却为紫色。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中国黄色又增添了新意义, 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指代一些不健康或者限制级的内容, 其常含有贬义。

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 yellow代表了金子, 黄油以及柠檬的颜色, 可以象征财富。而yellow的用法及引伸义并不复杂。yellow pages并非指淫秽书籍而是指分类电话簿, yellow还表示人性格上的懦弱胆小。如He is a yellow man.指他是个胆小鬼。yellow dog则指卑鄙小人。

4 绿色green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 级别低的政府官员的官服也是以是绿色的为主, 所以绿色同时象征着谦逊。在西方文化中绿色是主要是植物的颜色, 代表生机和活力, 如greenhouse指温室, green apple指未成熟的苹果, green worker指擅长园艺的人。但是在一些特定的短语, 绿色有不同的含义。莎士比亚曾在《麦克白》中用green eyed monster形容善妒之人,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眼病”。但是无论是英文或中文, 绿色都或多或少代表的生机勃勃之意。

5 黑色black

中国古代从秦始皇开始乃至汉初, 中国的君主的皇袍曾经是黑色的。黑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权力, 具有沉重神秘之感, 显得复杂深沉。中英双语中对于黑色的内涵有一定意义上的重叠。Black在西方是禁忌之色, 象征死亡、凶兆、灾难。西方人在葬礼上要穿着黑衣, 英文中black market指黑市, black list指黑名单, black magic即害人的黑魔法, black sheep指害群之马, 这些短语都表明black所代表阴暗性质。而汉语中也有黑店、黑心、黑话等名词, 可见由于黑色特殊的厚重感让东西方也有共鸣。但是在英汉互译的时候并不是与黑色有关的词语都译为黑色。如black tea是红茶, 因为西方人是从茶叶本身的颜色命名的, 而中国人看的是茶水的颜色。black coffee俗称黑咖啡, 其实是指不加奶的咖啡, 与white coffee加奶咖啡相对应。黑面包在英文中则被翻译成“brown bread”。

6 结论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相径庭, 导致了双方在用词乃至遣词造句上的巨大差异。中英颜色词的对比也只是一个方面, 展示也只是文化差异的冰山一角。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充分掌握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切忌望文生意, 应有意识的抵御文化冲击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在进行双语互译的时候, 译文才能够更加的流畅, 最大限度的还原摹写, 把脱离了原语语言外壳的内容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刘金花.从颜色词看英汉的民俗文化差异[J].辽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9.

[2]李群.颜色词与英汉文化差异[J].开封大学学报, 2001 (02) .

[3]林秀君.汉民族色彩崇拜意识与色彩词的等级观念浅探[J].汕头大学学报, 2006 (03) .

[4]梁曼莉.颜色词在汉英语言中的镜像折射[J].外语研究, 2004, 04:44-46

[5]黎昌友.汉英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1:93-95.

上一篇:介绍电视机的作文下一篇:宽带装维人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