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案例

2024-10-30

中学体育教学案例(通用9篇)

1.中学体育教学案例 篇一

中学生篮球体育教学案例

作者:白金宇

一、案例背景: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分组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记住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要点和学练方法,初步了解和掌握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知识技能,80%以上学生能体验正确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正确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沟通协作的意识能力,体验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和喜悦感。

设计思路: 篮球运动是深受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本课针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已得到一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用篮球运动技术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主教材,以跳棒接力为辅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情,创设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探究、交流、互动地学练,让学生在学练中体验交流、协作和克服障碍的感受,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完成。

二、案例叙述:上课铃声一响,初二、二班的学生便聚集到体育课的集合点。同学们,知道今天上什么课吗,许多同学看到地上的篮球便说是篮球课,对,今天我们就上篮球课,那请你们大声告诉我,你们喜欢这项运动吗?喜欢,许多男生和少数女生一起回答。我笑眯眯的问道,有不喜欢的吗?请你举一下手,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我有什么玄机,不敢举手。我接着说,做人吗,要实事求是,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时有几个人举起了手。好,很诚实,那么我们这次课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不喜欢篮球的同学喜欢上篮球,让喜欢篮球的同学变得更喜欢篮球。

准备阶段:“健康第一”,安全更不可忽视。为了更好的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教学目标,我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采用了“背靠背”和“自创自编传递球”两个游戏来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目的通过这两个游戏让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受伤。通过前面的练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达到热身的目的。接下来,让里圈的同学拿球,外面的同学进行合理的抢断球练习,看哪位同学球在手中停留时间长,同学们开始练习,整个篮球场上出现了你运我抢的练习局面。学练阶段:学生们互相争抢,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在他们意犹未尽之时,我吹响了哨声,开始对基本内容的学习。下面我给同学们提一个问题,同学们要积极动脑思考后回答,同学们都知道,篮球比赛是一个集体性的项目,乔丹个人技术很好,但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打不了一支球队的,那么在篮球场地上是通过什么方式把五个联系成一个整体?传球,许多同学经过片刻思考后在小声的说,但又不敢说,怕答案不正确。对,就是传球,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及时表扬学生,给他们以信心,学生受到表扬后,脸上绽出一丝笑意,感到比较的自豪。)同学们,篮球比赛中传球方式很多,那么你能凭借你的想象,你能创新出多少种传球的方式呢?两人一组进行大胆的创新练习,创新场面非常地热烈。

在他们练习的最开心的时候,我不忍心的又吹响了哨声,同学们,哪两位同学能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们创新成果?我,我,我„„,同学们争先恐后。因时间原因找了两组同学到前面进行了创新成果展示(对创新的同学进行表扬与鼓励)。同学们创新的都不错,那么在这些练习中哪种传球的方法是最为常用的,或者说传球是比较有力量的呢?双手传球,有几个同学在下面喊到。很好,有的同学说的对就是双手传球,那么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一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通过此种方式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呢?(我有意提高了讲话的语气)经过讲解动作要领后,然后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我巡回进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

经过一段练习时间的练习后,找了两名练习不错的同学到前面进行展示。同学们对他们的展示进行鼓掌,然后让学生对他们的动作进行评价,紧接着我指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本节次的重、难点问题。同学们知道了他们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后,我让他们带着两个问题再次去练习,一是刚才同学们在练习传球的同时,有的同学在接球时产生了“啪„„”的响声,怎么才能不产生声音呢?第二问题是如果你们练习的技术不错了的话,能不能试着尝试一下拉长传球的距离后,或者说你们利用双手传球能传多远呢?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走向了练习,再次掀起练习的高潮。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接球的动作技术。经过短暂的暂停,我讲解接球的动作要领,又给同学提出新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技术已经掌握的不错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我们所学的这个动作技术,然后同学们自由组合,创新出一个几何图形,先进行多人传一个球?逐渐过度到多人传几个球?到最后创新出一人传球游戏呢?咱们就是看看哪一组配合是最好,游戏最有创意?同学们又经过短暂的商讨组合后,学生又投入到紧张的练习中去,练习的热情逐渐达到了本节课的最高潮,有四个人一组的,有五个人一组的,有六个人一组的,还有更多人一组的;由开始传一个球逐渐过度到传多个球,再逐渐过度到共同创新一个传球的游戏(有斗牛游戏,有传球跑接力游戏„„)。这时,我及时的参与到他们练习中去,和学生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指导学生练习,积极创造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同学们那忘我的投入劲着实让我感动。放松时我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意念放松和放松操练习。同学们,下面跟我一起做,举起你的双手,两脚跟抬起,同时重心提起,脑海中想想大海、蓝天、白云、草原„„,好的,重心往下降,同时身体放松(高位站立成蹲位姿势);同学们做得都很好,下面闭上双眼再跟我做一遍„„。最后让同学们自已对本次课进行了总结一下,都是学习了哪些东西?我对学生提出下课后的要求,要求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进行对篮球球性的练习,增强对篮球的球感。本节课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

三、教学反思: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篮球创新体验来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并以集体竞赛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享受篮球乐趣之余,体验集体合作获取成功的喜悦心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本案例淡化篮球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既提高了篮球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本案例中,老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篮球体验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

实验中学

2.中学体育教学案例 篇二

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共进必须与语文教学论课程紧密结合, 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建构, 必须创新改革, 必须不断开拓进取。案例教学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学会自我分析和反思,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

1、简化语文教学理论

中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因此, 理论知识教学应当简化, 使之精要、管用。第一步, 删去过时的内容。第二步, 筛选出重点内容进行重点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是重点, 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精神的是重点, 学科基础理论是重点。如“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现代教育手段与语文教学”等。其中语文教学设计和语文教学方法是重中之重。第三步, 教学方法简化。语文教师应当把语文学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学钻研的能力。对基础理论的学习, 教师的讲解也是不可少的, 关键是要讲到该讲之处。讲关键, 讲疑点、难点, 讲应当强化的地方。要讲解得精、深、新。实践证明, 语文教学如果照本宣科, 泛泛讲解, 即倒人味口, 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更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厌烦而失去信心。

2、敢于讲新东西

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与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步共进。这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全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动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治学方式在当今语文教学中是行不通的。语文教师不能闭门造车, 纯粹抱着课本搞教法研究, 要多关注各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进展情况, 各地新的改革举措, 专家、学者关于语文教学新的研究成果, 以及各地教研部门语文教研状况和成绩等等, 敢于给学生讲解语文发展的新成果, 力图使教学内容更新。

3、苦练语文教学基本功

首先是练板书。板书是教师的“开门功”。它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外在表现之一。粉笔字的提高非一日之功, 必须长期坚持练习。二是练口语。语文教师的“讲功”是不可低估的。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要准确、清晰流畅, 这是需要练习的。背诵是很好的口语练习。优美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台词以及精美的语文课导语都是我们背诵的好材料。另外, 练绕口令也是一种口语练习的好方法。三是练讲课。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 灵活多变。如:导语设计练习, 提问设计练习, 课文分析讲述等。

4、加强中学语文教学科研

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而极具挑战性, 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勤于思考, 突破接受式学习观念, 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是创新语文教学的需要, 是学生日后从事课后学习的需要。开展语文教学科研活动, 旨在培养学生认真思考, 勤于总结和勤于动笔的习惯, 它的成效是明显的。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是灵活生动的, 语文教学的课堂自然更应该是生动活泼的, 在注重教学科研的同时, 还应该活跃课堂教学。在组织教学时遵循“扎实、有用、灵活”六字原则。扎实是指课堂教学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训练结构, 讲究新、深和系统。有用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相结合, 要能解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灵活则是指课堂结构安排灵活, 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教学方法活泼新颖。

5、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需要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像、画面与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如讲到唐诗宋词时, 可以播放一些文化记录片来引起同学们意境的共鸣, 更好地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 以及诗词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老师还可以用摄像机把自己的讲课过程摄录下来, 然后回放供观摩分析研究, 这样反复地录反复地播放, 在相互提示和自我检讨中逐步探索和掌握讲课的方法, 进步很快。

二、案例教学的运用

1、语文案例教学的概述

语文教学案例, 是对语文教学情境的描述, 这一情境应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 包含一定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原理, 能较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征。语文教学案例具备的特征: (1) 真实性。案例是关于某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 它不能杜撰, 也不能用从抽象的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真实性是案例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 (2) 具体生动性。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 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师生的态度、动机、需要等。同时还要有完整的情节。也就是说, 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 (3) 时代性。案例的内容应与整个时代相适应, 富有时代气息。

2、案例教学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案例教学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差距, 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案例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包含了大量基础教育信息的问题情境, 在问题情境中, 要求他们像真正的教师那样对问题做出分析、判断, 并作出决策。而这种分析、判断、决策能力的培养不是通常举例子所能达到的。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一方面可以熟悉基础教育现状, 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步学会如何分析教材, 如何处理教材的重难点,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可以促使学生更好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情况, 更好地知道自己学习。

3、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学生作为主角之一, 在阅读案例时要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在分析讨论时要合作。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亲身体验, 亲自操作, 可以说,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一步步建构起来的, 他们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 获得的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 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案例本身具有的生动有趣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教法的改变彻底影响改变了学生的学法。

4、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科研素养的养成

作为一名教师, 缺乏科研素养、反思精神是难以成长为教育专家的, 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问题, 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 自觉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从而摆脱教学的盲目性, 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借助案例的开发、运用来训练和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语文课堂进行的案例教学本身就是对案例所描述的个别教学过程的分析、思考、评价等, 教学本身就蕴涵着反思教学的方法论因素。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 “教师即研究者”的现代教育理念将能够得以贯彻落实。

结束语

语文教学是创造性的劳动,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中学语文教师应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大胆尝试改革创新。敢于在课堂上引入案例, 进行案例教学, 同时我们深知, 创新改革不能等条件, 创造条件的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值得庆幸的是, 新时期的中青年教师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 他们思想先进, 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敢想敢干, 肯干能干。他们往往能成为语文教学课程创新发展的引发力、鞭策力, 我们为此感到十分欣喜。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行,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创新改革, 需要加速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创新改革要突出实践, 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运用案例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加强训练,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为重心;革新观念, 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共进。

关键词:语文教学,案例教学,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

[2]董云:《语文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中学语文教学网》, 2003年2月10日。

[3]李昭存:《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育理论研究》, 2003年8月。

3.中学政治案例教学法探究 篇三

【关键词】中学政治;案例教学法;实施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完成中学政治课教学任务、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现代教学方法,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

一、内涵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选用的具体的、真实的、典型的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评价等,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面前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中学政治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参与讨论与交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背后,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思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2)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每个案例都有一个主题思想,学生在分析案例时要排除旁枝细节的干扰,重点把握案例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与教育理论有密切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简单联系,有时一个案例对应着三四条教育观点。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教育知识来分析案例中蕴藏的教育观点,也需要从案例的线索中引申开去、创造性地评说案例所反映的教育现象。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的想象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3)有助于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抽象教育理论的理解。案例具有典型、形象、直观等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阅读那些生动、逼真的案例,往往能震动学生的内在感受,加之教师绘声给色的讲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更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易于学习、理解。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知识内化为教育信念和能力,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印象,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

三、中学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中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设计、分析、总结。

1.设计

案例的设计是案例是展开案例教学的基础,好的案例能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总结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案例的选择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因此,案例的设计十分关键,应如何设计,笔者认为:一是案例要精,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能贴近地说明概念和原理,引起学生兴趣,有教育意义;二是案例要新,选编的案例要新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尽量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少用大家已知的历史性案例。三是案例要近。就是选用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远离学生、远离现实的案例不仅难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还会让学生怀疑其真实性,缺乏说服力,削弱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四是案例要真,就是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客观真实性,有事实依据。

2.分析

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政治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揭示政治案例与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分析其发展变化规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运用相关的政治理论,大胆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政治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

3.总结

案例的总结主要是教师能对发言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恰当的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促使学生调整视角, 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以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的评价应该重“过程”, 而非“结果”, 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包括在课堂内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方面。总结环节是政治课堂进行有效互动的“次战场”, 因此教師要特别把握好评价的度, 不要把评价变成学生间相互攻击的工具, 要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 而老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 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 这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然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申出一定的结论, 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 可以让学生总结, 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 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 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 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给参与者以鼓舞。

四、中学政治案例教学法的误区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现代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虽被广泛运用,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案例教学法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误区:一是对案例的感性认知多于理性思考。由于案例通常是很直观的感性材料,视听效果好,便于学生接受,往往使学生对案例本身印象深刻而忽视了对案例的理性思考。二是在案例教学中选用案例越多越好。有些思政课教师为了说清楚核心理论,反复地使用案例,如果教学中使用的案例较多,容易将大量课堂时间用于图片欣赏或事例讲述,占用了学生自主分析和合作分析学习的时间,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三是选用的案例与课堂内容牵强附会。由于中学政治教材中的很多材料大多在时间上有滞后性,在空间上距离学生较远,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思政课教师就一味求新求近,将一些最近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但与课堂内容并无联系的事例牵扯进课堂。这样看似联系了实际,实则与实际脱离。

总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现代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如能认真实施,把握实施的关键点,消除误区,一定能帮助我们提高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虹,刘智主编.中学政治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2]李玉华.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案例的选择[J].中学教学参考,2011(90)

[3]戴顺良.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探索[J].政治课教学,2002(10)

4.中学语文教学案例论文 篇四

一、协调好课内与课外,二者相互促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太纲》(试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指出:“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形式”,“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其基本原则是:课内指导课外,课外发展课内;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法,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课外活动的原则和规范;益,指应用和实践,是课内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要得法于课内,必须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得益于课外,必须作到课外活动的广泛性。课堂教学指导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拓展课堂教学。

案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校一老师都信奉:“不管语文怎么改,我就靠作业和书本”。她班学生语文的基础一如既往的扎实,但是近几年,她遇到新问题:学生在阅读写作上翻跟斗,每次期末考试卷面分析,她的班级在阅读和作文上失分最严重,把她辛苦在抓基础中得到的优势丧失殆尽。这让她困惑了。

案例二:我校一位新老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特别重视,每周都带学生到阅览室读书,写阅读笔记,学生非常喜欢他这样上课,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也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这位老师也积极准备着每一节课读的环节,读的同时也注重读写的练习。但是,这个班的学生每次在反馈练习中基础知识失分严重,特别低分每次都最多。该老师为此很是困惑,有放弃这种教学方式的念头。

思考: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特别重视读写能力,中考对读写的考察更为重视。几年的中考反馈告诉我们:忽视语文的读写的教学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初三语文课时相对少,内容又非常紧凑,很多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往往前学后忘,繁忙的课务不容他们对学过的知识迸行归纳和总结。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好像成了打好基础的唯一手段。

殊不知,课本上的知识和课外阅读一个有机统一体,扎实的课本基础知识更加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领会。而阅读又可以将课本的知识化为实践,行动记忆和理解虽掌握慢,但这种知识的掌握更具稳定性。现在语文教学成功的老师往往将课本知识与课外阅读形成有机整体,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巩同。

二、协调好深度和广度,有利于语文的整体提高。

案例三:张老师在语文中考复习的时候,喜欢挑战有难度的题目,他对其他学校和过去中考中出现的文学作品阅读题特别感兴趣,他的想法:“难度取胜,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到了最后阶段,语文课就是找难题,解难题和破难题。沈老师在语文中考复习的时候,就死抓基础,到了最后阶段,语文就是背背背和默默默。几年下来,一个奇特的规律出现了:中考语文简单,沈老师的班级强一些;中考语文难点,张老师的班级强一些。

思考:语文复习时,一味挑战阅读难题,虽然满足了优秀的学生,但无形中把中下层次的学生给放弃了。一味的背和默,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一般一个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是呈正态橄榄形分布的,取张老师和沈老师的长处,协调好深度和广度,无疑会兼顾两头,受益中间,赴于临界的学生也会受益良多。

三、协调好方法和结果,有利于统一教师的立足与学生的提高。

案例四:我一位同学刚踏上教师岗位时,踌躇满志。他把精力放在提高课堂的质量上:他除了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还积极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并且对所听的内容在课后作总结,第一次期中考试,由于经验不足与其他老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校长叫他转行去教“副课”,几年后好不容易又回到语文教学前沿,他倍感珍惜,放弃掉自己原有的特点,在成绩上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他在与我交流的时候也充满疑惑:难道靠死记硬背和加大学生作业量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是自己想耍的?

思考:还有很多学校把“成绩”当作学校的唯一生命线。积极去尝试和改革在某些学校中很难立足,成绩差就没有机会来完成一个长远的学习,急功近利成了套在教师颈上的枷锁。久而久之,教师也就没有完善自己教学方法的动力了,为了立足,不得不采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最后,学生永远在一个模式中成长,教师也一代一代的重复前人。

好多好的语文老师在坚守成绩这块阵地的时候,反思总结,循序渐进的完善自我。在尝试各种好的有效的方法和理念的时候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他们就是协调好了方法和结果。

四、协调好语文与其他学料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案例五:有个问题一直困扰学生和教师:主课和副课如何分配?语文课上涉及到的其他科目上的知识,学生是一副茫茫然的样子。很多学生在上其他副科的时候总是感觉浪费时间,上课也不听而是奔波于语数外的书山题海之中,结果写出的作文思路狭窄,内容没有深度,在这一个小坎上栽跟斗,小小的不统一可真的害苦了学生。往往副科老师强势的班级学的认真,往往副课老师不强势的班级那副科就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教学效果了。

5.中学语文教学案例写作要求 篇五

【标题】

自拟标题,标题可具体、可形象、可富有哲理。副标题格式一律为“**版**年级**内容的教学案例”。可以设计一个课时,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

【署名】

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

【正文】

教学案例是教师对自己或者他人真实教学故事的叙述,是包含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要把一堂课中最亮的点表现出来,要通过这个教学片断明确地告诉人们一个思想,或给人们可鉴参照的一种方法。教学案例必须要有比较鲜明的主题思想,要有教学的情景展示,要有反思或评析的内容。每个案例都设三个栏目,即导言、案例、反思。

【导言】这是一个十分灵活、富有创意的栏目,目的是通过一段短小的文字,将读者引导入案例的研读中。它是一个引子,要写得引人入胜。它可以是对该案例体现思想的一种概括,也可以为案例的展开制造一个悬念。不同的案例的导言要各有特色,要避免不同案例的导言雷同的.现象。文字的可读性要强,要概括,文采要好。

【案例】主要是对课堂现象的记录。要比较具体地反映教学的过程,使读者可学到一些具体的做法,获得一定的帮助和教益!关键之处要表达得尽可能具体。可以是对过程的叙述,也可以用对话的形式直接反映过程。有的也允许适当的议论,但夹叙夹议一定要十分自然。案例可以是正例,也可以是反例,但应以正例为主。采用反例时,语气要婉转些,不要太尖刻。 .

6.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篇六

一、模式理念

(1)理念引领,以生为本

教学宗旨: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课堂主题: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教学意图: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培养目标: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教学要求: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由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几十个人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

教育目的: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知识储蓄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

学生、教师、课堂的转轨。

学生:⑴由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有自主人格的人;⑵由对考试的准备变为对人生的理解;⑶由对知识的背记变为规律的总结;⑷由内向羞涩变为勇敢大方;⑸由自私变为公益。教师:⑴由主演变为导演;⑵由经验变为科研;⑶由现成变为生成;⑷由师长变为朋友;⑸由老师变为学生。课堂:⑴教师由传授者变成策划者;⑵一言堂变为百家鸣;⑶单纯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⑷唯一答案标准答案变为多种解答;⑸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⑹精英式变为大众化;⑺死记硬背变成体验感悟;⑻听说读写深化为演、唱、画、作;⑼接受式变为探究式;⑽安分守己变为超市自选。

(2)创设环境解放学生

1.撤掉讲台,搬走讲桌。教师成为引导者,策划者,参于者,追问者,合作者;学生成为探究者,研讨者,体验者,表达者,创造者,成功者。

2.取消插秧式课桌排放,变为以小组为单位对桌而坐。

3.增加黑板,提高板面利用次数,短平快实现了课堂效益最大化。4.把时空还给学生。“10+35”,5.形式多样,自主发展。讲、析、问、辩、演、唱、画、作,课本剧编排,擂台赛,小对子。6.预习、展示、反馈成为特色课型。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基本操作步骤是:

1、师生共同明确预习目标;

2、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

3、教师出示预习提纲,做好预习指导;

4、学生搜集各种信息,做好双色笔记;

5、小组反馈预习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原则: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都会的不展示,遇到困难比较大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将是我们展示课重点的展示对象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在每节反馈课上,注重体现:重点学生(弱势群体)和重点问题;让组中的同学进行帮扶;教师通过学生板演进行检测的同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因材施教。(3)体制变革,机制保障。

1.班主任的把关课 2.级部主任的反馈课 3.学科主任的科研课 4.验评组的考核课 二.教学原则编辑

1.民主性:师生平等的人格,是伙伴。实施感动教育,创设民主、宽松、自主、和谐的良好环境。

2.问题性: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兴趣、动力。

3.创新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尊重他们的奇特思维,引发他们的求变、求异、求新、求奇的内驱力,营造一种标新立异、创新超凡的竞争氛围。树立异曲同工、独具匠心、天斧神工、巧夺天工、举一反

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风气。

4.拓展性:以教材为例子,要注重知识的源头、过程、联系、结合,以本节知识为核心作好辐射与延伸,引发学生浮想联翩,上接下连,左顾右盼,构建网络,形成综合连体,千丝万缕,星星之火,燎原之势。5.尝试性: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放手,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分析、总结。懒惰是培养出来的,哪里有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的人,哪里就有快乐的懒汉和庸人。

6.实践性:学习切实注意联系实际,运用活生生的事例,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听到、看到的事件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剖析、归纳、总结、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做过的学得好。

7.技巧性。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特点、规律,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总结知识内在的技巧,分清层次,记住要点,开展好相应总结,纲举目张,上课不是死记知识,而是找方法,寻规律、抓特征。

7.中学体育教学案例 篇七

一、人文地理案例的选取原则

在新课程教学中, 有些教师往往混淆地理情况和例子。地理情况包含在有困难的情况下, 包括典型的真实事件的地理问题。一个例子是对一个实际情况的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一个或多个困难的问题, 甚至还可以含有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例子只是为了证明地理现象或原理。在这种情况下, 案例可以激发讨论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理案例素材和一般地理教科书材料不同。地理素材把地理事物作为最主要的描述对象, 而一般的地理课本以概念、原理为基础, 书面表达简练、概括。地理案例叙述的是一些细节和相关的地理概念和原理, 知识则“蕴含”在其中。一般的教材往往是在总结语言中使用直接的地理概念和原理, 结论明确。案例是集成的一个课堂教学资源, 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 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的特点, 对于教师来说, 相当于教学工具的载体。

教学案例应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等内容进行选择, 并考虑典型、科学以及时代特征、对信息的足够充分性, 难度设置要合理。从实际人文地理事件选取案例, 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 为了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故事的内容和来源要多样化, 应该有丰富的和渐进的特点, 要通俗易懂,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强调启发学生。教师要选择一些经典的案例, 这些案例既要代表性强, 又要有广泛的地域覆盖面, 视野开阔, 具有显著的意义和地理教学的价值。例如, 案例教材“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等, 是值得采纳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合理安排和恰当选择教学案例, 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课堂案例教学组织实施策略

(一) 呈现案例

案例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构成部分就是陈列柜, 从案例教学开始就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展示, 不但能够节约时间, 使课堂效率增大,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

案例介绍要直观, 灵活多样。一般教师会发出地理文本数据, 多媒体演示工具, 教师或学生还要参与有关的模拟角色表演。无论演示还是表演, 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联系的事实情况和感觉来适应学习环境。

根据案例长度和难易程度不同, 教学时间可能会不同。如果案件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完整的展示呈现, 不要所有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如果案例很短或比较简单, 可以呈现在课堂上。

(二) 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案例讨论是基于案例基础上, 教师和学生要挖掘案例潜在的问题, 这是事实和课本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是主要的讨论者, 教师要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师在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对地理问题的探索,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 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多加以鼓励和肯定

案例研究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如果案件具有模糊性, 就会使学生的讨论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在讨论和分析中, 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因果关系去观察问题并分析和总结, 学生也可以通过联想和批判、质疑的方法来参与讨论, 所以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让学生从过去简单接受转变为自己去积极探索。而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时, 尊重、鼓励学生。

(四) 应用拓展, 整合提升

由于每次的案例是特定的, 因此, 也是有局限性的, 所以为了掌握地理原理, 案例研究应适用于拓展学习。学生可以使用一个新的案例进行同样的地理原理的学习, 这是教学的关键一环, 以确保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新的地理学原理,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让学生开拓思维空间, 对他们的创造力也会有一定的激发。在第一次案例学习后安排其他的案例学习, 扩大两次之间的学习间隔, 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知识, 并有时间仔细阅读新的案例, 并和之前所用的课堂案例进行比较。

总而言之, 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更新教学方法, 更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学会并懂得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 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 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 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爱玲.地理案例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 (l) .

[2]林雪清.中学地理案例的分类和选编[J].地理教学, 2012 (11) .

8.浅谈中学地理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篇八

关键词 中学地理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于1870年首创,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特点为案例教学法提供了空间,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地理教学在选择案例时应该注意的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选择好的案例,能够很好的为教学服务,能够培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选择案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本土化。选择时尽量用本地的,这样学生的讨论更加趋于贴近生活。例如在甘肃白银市的铜,平川王家山的煤,金昌的镍,会宁的红色旅游资源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多的读生活的思考。

(二)要有时效性。要反应时代的最新成就和当前的热点,这样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

(三)内容完整丰富。内容的完整和丰富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利于思考与决策。

(四)多样性。案例的多样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阔视野,不同的地理原理由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案例来对其进行解释,所以案例的选取要从多渠道来选择,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来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授道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内容之中。

(一)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中如何来定位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把握好教师的角色才能有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努力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利于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缓解紧张的情绪,教师同时要注意掌握学生讨论的方向和主题。

2.要做一个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要善于引导和控制讨论的方向进程,在讨论出现焦灼和停止时,应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及时引导学生,使讨论能够正常进行,当出现分歧时,应给予充分的讨论时间,这样使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要做好一个倾听者。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让他们能够充分的发挥其个人和团队的才智,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4.要在课堂中做好沟通与评价。讨论结束,教师要做点评,这时是教师对讨论引导的最佳时间,把他们的观点想法进行解读,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

(二)学生如何定位自己在课堂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如何来把握其角色定位非常重要,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在课堂上学生一定是主角,要学会思考和提出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学生要学会其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一些富于创造性问题,摆脱课堂对学生的束缚。

2.在课堂上要合作。案例教学中强调合作精神,学生要善于进行合作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这样有助于促进整体的学习水平。

3.要成为各种有效信息传递。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相互传递知识信息,这时老师要注意其问题和观点,在平等中交流中接受知识会更加的深刻。

四、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案例教学中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自学的能力,对案例解读的偏差,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解决。

1.在编制案例时,要注意其分析框架。教师应注意案例的实效性、本土化,但不应千篇一律,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2.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的主动性。案例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将案例的真实性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内化,也学会了驾驭学习知识的经验。当然一个好的案例,能够真正的实现案例的真实情景再现,学生身临其境独立深入到案例之中,成为案例活动的主角,利于深刻的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互助合作力。案例的答案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可进行创造的机会,使学生有比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同时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互助协作、取长补短发挥学生的最大值。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作为地理教学常用的方法,教师应在遵循学科知识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地理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会用地理思维关注社会和生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正如在《地理课堂标准》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铁军.浅谈案例教学的两个基本环节[J].成人教育,2004,(4).

[2]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BY[2011]G153。

9.中学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鲁子问 篇九

这是为全国首届中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大赛编写的案例,现在大赛已经结束,特将案例发在这里,以作参考。表格只能以图片形式发,请谅解。

三、教学设计说明1.学习者分析鉴于教学对象是县级中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可能英语学习并不系统,而本课是第一次学习be doing的用法。因此,学生几乎没有任何be doing学习的基础,不过学生在初一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很多动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了动词be的用法,尤其是否定句、疑问句形式。由于be doing的否定句、疑问句形式与动词be的否定句、疑问句相同,而教学前已经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这些用法,所以本课不把句型问题作为重点,而把语言知识重点放在动词ing变化形式上。同时,学生对于be doing的用法可能并不熟悉,所以本课需要教会学生在所给语境中正确地使用be doing进行口头表达。2.教学方法设计本课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方法,同时采用发现式语法学习法、学生中心教学法,以及有语境的操练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鉴于学生真正运用英语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本课设计为电视节目配英语解说以便让外国朋友了解我们的春节活动这一任务,让学生在这个指向真实的任务的驱动下,认真学习be doing的用法,同时通过操练、游戏等,了解be doing的其它用法。本课用发现式语法学习法,让学生总结动词加ing的变化形式,因为这一内容不是很难总结,比较容易发现基本规律。同时初一学生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3.管理策略设计县城的学生比较难以管理,尤其是初一学生,他们不像农村学生那样朴实,知识面比较广,生活阅历比较丰富,可能见过电视采访这类活动。而且初一学生还在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比较好动,自我监控能力还比较弱。在电视节目配音、以及watch and catch这样的警察抓小偷的活动中,很可能出现场面失去控制的现象。为此,教学管理上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若学生的活跃程度影响了教学活动开展,教师可以采取具有更强吸引力的活动来控制教学过程,比如更好看的电视节目(足球比赛现场解说等、动画片或动作片现场配音等)。4.媒体设计本课需要呈现动态的画面,所以必须使用视频媒体。教师事先拍摄春节活动,或者找出本地电视台春节新闻片,让学生进行电视节目解说。本课还需要PPT幻灯媒体,以便更快捷、更直接、更明晰地呈现动词加ing的变化。本课也使用黑板、卡片等传统视觉媒体,呈现新语言。对于课文内容,由于本课是对话课文,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准确的发音,我需要采用录音机这样的听觉媒体。阅读与写作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很大问题。尽管省市教研室在组织优质课评选时一再选用读写课,旨在引起老师们对于读写课的重视,从而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模式,但是总体效果还不是很尽如人意。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结合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英语的读写能力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读写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下面结合视频学习,我的My New Neighbor的读写教学设计如下。【学习目标】1.语言知识目标:①掌握词汇lonely, fill, basket与neighbor;了解词汇fold与attach。②学会正确使用first, then, next, finally, after that 等连接词。③掌握单词能够在图片提示整体感知整片文章,并学习和应用一般过去时。2.语言技能目标:能够运用一般过去式介绍自己或者他人的经历。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主动帮助别人,拥有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这样比其他人更容易收获友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敢于开口用英语记述自己的经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习过程】Step1.Pre-reading1.Talk about friends with the class.Dou you have friends? How did you make friends with him or her?(引导学生尽量用过去时描述交友的过程。)2.引导学生先看图片,老师问问题,让学生预测文本内容。Ask the students.Who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at’s the relationship(关系)between them, do you think? Who wrote the card?Who is reading the card?Why did she write the card?(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回答。)Why did the girl hide behind the tree?When the girl got the basket, How did she feel?(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设计意图】通过读前活动,1.明确阅读目的。2.熟悉相关话题。3.预测文本内容,激发学生兴趣。4.激活与本话题相关的语言。Step2.While-reading1.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give the passage a better title.My New Neighbor, My New Friend(期间加入阅读指导,关键信息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怎样通过略读和跳读抓住关键信息。)2.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Para1,2(1)

What did the girl look like?(2)

Why did Lucy say the girl felt lonely?Para.3,41.To make friends with the girl, what did Lucy do?2.When the girl got the basket, why did she smile?3.Fill in the blanks with first, then, next ,finally.Lucy had a good idea, ________ she folded a piece of paper into a shape of basket._________, I picked some grass and put it inside.__________ I filled the rest of the basket with candy and flowers.____________, I attached a card.【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学习怎样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一件事。同时让学生注意其中连词的用法,为后面的写作做准备。Step3.After-reading.1.通过给出Key words动词顺序:moved-----had---looked----saw----folded----picked---became让学生四人一组用第三人称简单的转述整个小故事。2.四人一组讨论续写故事。小姑娘在收到Lucy的花篮后会怎样做呢?例如: The girl picked up the basket and smiled.In the afternoon, she rang my doorbell.After talking I knew her name was Christina.She moved here three days ago because her father found work here.We played games and listened music together.We talked happily.We became good friends after that.【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复述打单个的句子串成一篇简单的小文章。通过续接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一般过去时。Step4.Discussion.老师提出问题讨论。Why could Lucy and the girl become friends?

If you are Lucy, will you do that?【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本话题,引导学生引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主动帮助别人,拥有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这样比其他人更容易收获友谊。老师进一步总结:A friend is a present which you give yourself.朋友是你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R.L.StevensonStep5.Writing.Write a short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and the words.Try to use “first, then ,next ,finally”

写完后在投影仪上给予展示。注意,应以鼓励为主,不要只挑毛病,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设计意图】1.课标解读中四级目标是能用词组或者简单句为图片写出说明。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和主要单词的提示用所学过去时写出简单的文章,同时运用文中所学的连词first, then.next ,finally, after that.2.进行写作展示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写后的自我反思,形成自主的写作能力。

上一篇: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池塘》教案下一篇:首问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