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共16篇)
1.常规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 篇一
箐口乡中学2013-2014学第一学期教师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总结
一、值得肯定的工作
1、备课方面
(1)书写较以前规范,教学环节齐全,教学过程比较详实,个别教师教案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备课从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能注重学法的指导。
(3)集体备课基本能做到二次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大部分教师在教材上作了大量的填补。
(4)、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比上学期有所提高,少部分教师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解剖。
2、教师能及时批改作业,对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本次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作业设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有等级有激励的语言。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更改。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教师批改记录比较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3、教师主动听课、评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并把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基本上能体现出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如何。有很多教师听课记录详细,但评议简略。
4、单元检测能及时跟踪课本考察学生,认真总结、仔细分析、及时反馈班与班之间相互比较。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的备课过于简单,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教案中实用的语言欠缺,教学反思的质量不高。个别教师的书写应注意。在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年轻教师玩的思想比较严重,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批改次数少,批改不认真,备课没有做到熟悉整个教材,上哪一节就备哪一节,知识不连贯,有时上课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2、少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学生的错题没有及时订正,有的没有及时批改,相对滞后。学生的书写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年轻教师上课不严谨,大大咧咧,造成学生不会写解题格式。个别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评语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从所有作业批语看,鼓励性语言仍有待于探索。
3、有个别的老教师倚老卖老不认真对待常规工作检查。
4、年轻教师在教务处的督促下,非常反感学校的各项检查,有些人消极对待,他们觉得工作压力过大。
三、几点建议
1、所有教师要对学生进一步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的能力也要拓展训练。
2、教师们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翻阅资料,研究学生的心理及实际学习水平,在备课及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以饱满的激情、丰富的学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个别教师组织能力欠佳,直接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多学习、多请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语文组要加大课外阅读量及实现习作教学生活化,抓好作文教学,加强作文审题指导,围绕中心精心选材,文章立意要高,注重合理的谋篇布局。平时,鼓励学生多阅读,拓展视野,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英语组要加大学生的口语练习,并且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组的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常规工作,不要目中无人。
5、数学组的新同志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兴趣,做到上课下课一样的有激情,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老教师的课,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参与教研活动,早日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骨干。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通过本学期教学常规的检查,一方面找出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衷心地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我们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回顾昨天,欣喜充实;展望明日,任重道远。我校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待着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努力克服。我们期待着明天的成绩更辉煌!
箐口乡中学教务处 2014年6月24日
2.常规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 篇二
1. 启动机检查程序。
如启动机不转动,或其转速太低,按下述程序进行检查。
首先测量蓄电池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启动机开关处于START位置时,如果电压至少为9.6 V (在12 V系统中) ,则蓄电池正常。如蓄电池正常,则测量启动机端子的电压均应至少为8 V。如上述电压达不到8 V,则测量启动机导线、启动机继电器及蓄电池与启动机之间电路的其他部分,修理或更换有故障的部件。从车上拆下启动机,对它进行检查,并在必要时将它分解,进行修理。注意,拆下启动机电动机之前,一定要先将蓄电池的负极 (-) 导线脱开。否则,蓄电池电压会继续作用在启动机电动机上。如果扳手或其他工具接触到车身,就可能短路。
2. 预热系统检查程序。
启动机开关设置在ON或G位置后,测量预热指示灯熄灭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持续时间与标准值不符,则预热定时器或冷却剂温度传感器有故障。
将启动机开关拧至ON或G位置,听预热塞继电器运作声音,也可触摸感觉其振动。如继电器不能运作,则不是继电器有故障就是配线开路。拆下预热塞连接器,用欧姆表检查预热塞端子与地线之间是否导通。如不导通应更换预热塞。
3. 加速踏板拉索的检查。
对带有气压式调速器的发动机,当加速踏板踩到底时,检查节流阀应完全打开。当加速踏板松开时,节流阀也应平滑地完全开启。
对分配式喷油泵,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再检查调整杆,应与最大转速定位螺钉接触。当加速踏板松开时,调整杆也应平滑地返回,与怠速定位螺钉接触。
4. 喷射正时的检查。
喷射正时不正确可能是由于下面几点引起:正时调整不正确;喷油泵松动;正时齿轮或正时皮带安装不正确;正时齿轮磨损。喷射正时极端延迟就产生大量白色废气,使发动机输出功率大为降低。如喷射正时太过提前,气缸内空气充分加热之前,就会有太多燃油喷入,造成不完全燃烧。这就会产生黑色废气,通常还伴有很响的柴油机爆振和低速运转不良。喷射正时不正确产生不完全燃烧,并减少输出功率,消耗更多燃油。
5. 发动机压缩压力的检查。
当测量发动机压缩压力时,应使用专用工具,要脱开燃油切断电磁阀连接器或至EDIC (电子控制柴油喷射) 电动机的配线连接器以切断对气缸的燃油供应。压力不足可能是由于下面几点引起:活塞环卡住、磨损或断裂;活塞和气缸磨损或损坏;气门缺陷;气缸盖衬垫渗漏;喷油嘴或预热塞连接件处压力泄漏;连杆弯曲。
如气缸压缩压力变化,则每个气缸的燃烧效率和燃烧压力也会不同,使发动机转速不稳定。压缩压力明显降低,会妨碍空气加热至规定温度。压缩空气温度降低,会导致下列故障或类似故障:所喷入的燃油不能完全燃烧,浪费的燃油会产生白色废气;燃油点火受到阻碍,点火时刻延迟,产生柴油机爆振;气缸内空气温度降低,会导致不完全燃烧,减少输出功率。所以,加速踏板必须进一步踩下,才能获得所希望的发动机输出,使得油耗过大。
6. 喷油嘴的检查。
用喷油嘴测试器检查喷油嘴喷射压力。压力波动是由于以下几点引起:喷油嘴针阀动作故障;堵塞;压力阀调节不正确;喷油嘴压力泄漏。喷射压力太高会减少所喷入的燃油量,降低发动机输出功率,喷油嘴喷入太多燃油或喷射不当 (如滴漏、喷雾形状不均匀等) ,使得燃油不完全燃烧,这又产生黑色废气,减少发动机输出功率。这一故障是由于以下几点造成:喷射压力调整不当 (如压力太低) ;压力弹簧疲劳或断裂;喷油嘴针阀与阀座之间接触不完全,或针阀与阀座之间有异物楔入;喷油嘴针阀卡死打开。
3.试析尿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 篇三
关键词:尿常规;检查;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22-01
随着尿液分析仪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应用已逐步普及,有些检验人员就放松了对尿液沉渣镜检的重视,特别是对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尿标本,就照报不误,懒得做尿沉渣的镜检,却把可能存在的管型?红?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等有形成份漏报了?尿沉渣镜检能及时发现某些尿分析仪的错误报告而及时纠正?现将经本院尿干化学检测为阴性的100例尿标本的沉渣镜检结果作一报道和回顾性认识,以期引起同行们对尿沉渣镜检工作的重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该院曾收集的住院患者尿干化学检测为阴性的晨尿标本共100份?所有尿液标本均为使用一次性旋盖尿沉渣管收集?将这100份尿液标本通过随机性方式分为两组,并保证两组的数量相等,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两组?
1.2 检测方法
选用日产ARKRAY尿液分析仪为检测仪器,原装试剂为测定试剂?严格根据SOP 标准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仪器以及试剂说明书上的设定的参数进行设定,每天开机后要立即进行质控2 次(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两个水平),并将每天检验结果详细统计?
2 影响因素
2.1 采集准备
因尿液采集一般要让患者自己进行,因此做好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采集结果影响相当重要?分析标本采集中影响因素为患者性别?年龄?种族?采尿时间?采尿前用药以及饮食情况?
2.2采集保存
2.2.1 分析采集中的影響因素 尿道口清洁度不佳,在尿液采集过程中,女性存在阴道分泌物混入?经期采尿等情况对尿干化学检测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采集晨尿是指清晨第1 次尿液,其浓缩度较高,可较好的评价患者的肾脏功能,但因多数患者对晨尿概念理解有误差或医护人员叮嘱不到位而导致采集标本方法不当,尿常规标本也有较大影响?
2.2.2 采集标本后的影响因素 标本采集后收集以及运送尿液容器未处理干净,采集后送检时间太长会导致细菌出现大量繁殖以及标本中蛋白发生变形?尿胆原光照分解?细胞溶解等干扰因素影响?长时间放置的尿液标本极易出现细菌滋生,被分解为尿素生成氮,导致pH 升高,细胞以及管型发生溶解?若短期内不能顺利进行检验,可于特殊条件下储藏,再进行检验?
2.3 标本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主要是操作过程不规范?维护保养不当?尿试纸条保管不当,储存容器的光照条件或潮湿环境下可能会使试纸条被污染?变性,或试纸条取出后未妥善处理容器?检验操作过程不规范,纸条槽板不够整洁干燥,质控不及时,这些均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2.4 检验结果误差发生因素
2.4.1 蛋白质测定误差发生影响因素,大量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会导致患者尿蛋白试验出现假阴性;服用喹啉类药物药物导致强碱尿时,蛋白测定显示为假阳性;检验中一些洗涤剂污染也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
2.4.2 pH 测定 室温偏低或偏高也会导致pH 值发生变化,且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pH 值上升?
2.5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尿液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检验结果中的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并且通过t 对其进行检验,对于结果中的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在该次研究中,将P<0.05 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如表1所示,尿干化学检测红细胞为阴性的结果,镜检红细胞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有红细胞阳性例数,且P>0.05; 尿干化学检测白细胞为阴性的结果,镜检白细胞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有白细胞阳性例数,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尿沉渣镜检能及时发现某些尿分析仪的错误报告而及时纠正
4讨论
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标本采集中所存在的影响因素?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对于女性患者而言,采集其在月经期间或者出现阴道分泌物混入;另外,由于患者自身所存在的原因,比如未正确理解晨尿概念,或者是医护人员对其嘱咐未到位,导致患者在对晨尿进行采集时受到饮食与药物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晨尿尿液而言,其浓缩度比较高,经常用来评价患者的肾功能?第二,保存标本中有影响因素存在?在保存样本保存与样本的运送过程中要注意防漏与防污染; 采集之后应立即送检,采集之后若送检时间比较长可能会造成细菌繁殖以及标本中蛋白质发生变性,尿胆红素以及尿胆原通过光照发生分解以及细胞被溶解,这些因素都会干扰检验结果?久置之后的尿液也会发生有一系列变化?细菌滋生会引起尿素分解,进行产生氨,从而导致样本中酸碱度升高,而酸碱度升高之后会导致样本中所存在的有机成分被分解,从而对蛋白质检验造成影响?第三,分析中所存在的影响因素?该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在进行操作时未根据相关规范执行,维护以及保养不够充足,未严密管理尿试纸条,触摸导致误差?
目前,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用的检查,有着重要作用?在肾脏疾病的诊,尿液中所存在的蛋白质或者是尿沉渣中所存在的有形成分是一种主要依据?在临床上主要利用其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比如炎症?结石?肾移植术?结石以及其它多系统疾病,比如治疗以及诊断糖尿病?胰腺炎以及肝炎?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尿常规临床监测中,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
参考文献:
[1]程建华,黄一睿.尿常规检查在诊断心源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2593-2594.
[2]吴学发.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1):69-69.
4.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总结 篇四
安国市向阳中心小学
10月22日,教导处对我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内容涉及了所有的教学常规工作,对教师的备课、作文教案、作业、作业批改、听课记录、业务学习、校本教研活动记录等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通过检查,我们发现了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工作,当然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就检查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备课
较突出的教师备课:党卿、赵立、赵亚欣、单晓辉、赵会芳、高会等几名教师;三年级、科学组、英语组整体备课较好。
大部分教师的备课都能体现出各自的特色,并为课堂教学服务。大部分教师都有备课日期,石祝词、赵会芳、梁敏、侯海涛等几位教师备课本内都附有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用以指导教学;一年级数学、科学组部分教师、英语组部分教师、美术组部分教师在备课中配有插图、简笔画,高会教师的个性化设计尤为突出;四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备课每节课都很详细、具体;党卿、赵立、赵亚欣、单晓辉、梁敏、四年级语文、孟立萍等几名教师的教学反思很详细,能对教学做出较深刻的反思并用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张茹、焦彦乔等几名教师的备课中有习题设计。
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的备课课时不够,书写较乱,备课过程较简单、粗略,课后反思简单,存在应付现象,有的教师甚至没有课后反思,还有个别教师仍在使用“教学附记”这个词语,个别年级中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备课有雷同现象,极个别教师有使用旧备课现象。个别非考试科目没有上交备课。
建议:
备课要很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要先备课,再上课,做到超周备课。课后要做出针对本节课得失的课后反思,用以提高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水平,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要做到课课有备课,尽量做到课课详备,个别课可以简单备课,但要能体现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不能不备课就上课。提倡集体备课,但在具体备课中要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用。非考试科目必须有备课,不能不备课就上课。
二、作业:
(一)检查标准: 学生作业情况、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
1、学生作业情况:检查作业本和字面的整洁度,学生书写的工整程度、正确率、格式的规范度和错题的订正程度。
2、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从作业的针对性、作业的形式、作业量、作业的层次性等方面检查。
3、教师对作业的批改情况:从批改的及时性、是否有鼓励性批语等方面进行检查。
(二)优点:
作业量布置合理,学生作业能够跟进度进行,并能得到教师及时、认真地批改。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作业本整洁,书写工整,正确率高,大多数错题能及时改正。英语、科学教师作业题精心设计,题型多样,有鼓励性批语,注重实效性。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1、个别教师对作业批改缺少评语。有针对性的鼓励性的评语较少。(不要求人人、篇篇有评语,但不能人人、篇篇没有评语)
2、个别班作业内容少,题型有些单一。可从作业的实效性、开放性、创新性、层次性等反面考虑。
3、个别班级的作文有让学生批阅的现象,学生批改作文只是作文评改方法的一种尝试,但教师不能完全放手,篇篇让学生去评。学生水平毕竟有限,对作文的要求、结构、内容等方面不能全面评价,甚至一些错字也不能看出。为了提高作文批改的有效性,教师要做到收放结合,严格把关,以教师自己评改为主。比如五(1)班、五(4)班的作文是学生批改后教师再进行批改。
4、学生错题要及时改正,订正要规范。错题可在教师评语后写上“改正”两字再修改。
三、业务学习:
大部分教师都能坚持每周一个业务学习,所学内容都能为教学服务,书写认真,内容丰富、具体。尤其科学组和英语组,所学内容学科性强,与本学科内容紧密联系,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不足之处:部分教师没有记录学习时间,内容太少,一篇只有四五句话。个别教师存在使用旧业务学习本现象。
四、教研记录:
大部分教研组按时进行教研,记录较详细,尤其是科学组教研六次。建议:教研记录应该每周都教研,隔周学校集体教研,其它时间教研组自主教研。教研内容要和实际教学相联系,要注重实效性。
五、听课记录:
大部分教师书写认真,能达到听课节数。
5.教学常规检查总结 篇五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近期来我校所有教师的教学常规材料做了全面的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有备课、听课、反思、学生作业及批改记载、培优转差、政治业务学习等。总体来说,老师们都完成地较好。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好的方面
1、备课:教师能按常规要求认真备课。备课前一般都有三维目标,教案格式规范,突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计。大部分教师书写认真,特别是、、、、2、反思: 部分教师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解剖。
3、学习笔记:教师们都能按要求认真完成,并仔细填写报告册。在量上做到达标。
4、听课方面。多数教师能主动听课、评课,听课节数达到了学校要求,并能详细记录。
5、批改作业方面。本次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作业设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教师批改记录比较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1、备课方面。个别教师教案过简,练习设计一语带过没有进行过设计。
2、作业批改方面。有些教师作业批改不够精细,少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学生的错题没有及时订正,语文教师对作文批改评语过简针对性不强。
3反思方面:很多教师反思太过精简化,有些教师甚至一言以蔽之。
5、听课方面。部分教师听课次数不足,有些教师评语简略化或者只听不评。
三、后段要改进的地方
1、备课本前要有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2、反思数量上不少于30篇,且每次反思至少成段,内容稍微详实一些。
3、听课有详实的记载和评课,最好有旁评和尾评。
4、培优转差和作业记载要实际化,有可行性,且每空都填写完整。
5、报告册在12月中旬前应该完成地全部完成,除要学校指导填写的外。每处都要填写完整。
6.教学常规检查总结 篇六
2014年1月17日,校教务处对常规进行了期末检查,本次检查的重点有两项:一是教案,二是学生作业及作业批改记录。下面对本次检查小结如下:。
一、好的方面
1、备课方面。总体上看,老师们备课态度较认,能利用学校制定的表格编写教案,环节齐全,大部分教师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对集体备课教案教案进行增删,教案实用性很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前是认真的研究课了。
少部分教师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解剖。有的老师的反思极详细、深入、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感而发。
2、听课方面。多数教师能主动听课、评课,听课节数达到了要求,并把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总评恰如其分,既有优点不足又有建议,做到了教学相长。
3、批改作业方面。本次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作业设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采用双等级加激励性语言的评价。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更改。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教师批改记录比较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1、备课方面。个别教师反思过简,部分教师没有按课时写反思。有的没有二次备课。环节仍不齐全。
2、作业批改方面。少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学生的错题没有及时订正,有的没有及时批改。学生的书写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批改作业不要用一个大钩,应该给每一道小题目都要打上一个钩。这样能体现老师的精批细改。并且批阅后最好写上时间,最后所写批语要规范、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加强书写训练,书写工整、大小匀称、疏密有致;作业要整洁,不能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课堂作业本中,学生有错误,应该指导学生来订正,不应是教师的修改代替学生的订正。部分教师评语过简针对性不强,对指导学生帮助不大。
7.常规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经引产和分娩证实的胎儿先天性畸形20例。孕妇年龄17~39岁, 平均年龄27岁。孕周12~39周, 平均25.7周。通过做B超检查共发现18例畸形胎儿, 漏诊2例, 其中孕12~13周时发现2例, 孕17~18周时发现3例, 孕20~24周时发现7例, 孕28~29周时发现4例, 孕37~38周时发现2例, 产后发现2例。产前畸形诊断率为90.00%, 漏诊率为10.00%。所有畸形胎儿引产或足月分娩时均有追踪随访, 由专业人员作检查。
1.2 使用仪器
采用Apogee-3800彩超诊断仪, 探头频率3.5~6MHz变频聚焦探头。
1.3 检查方法
孕妇仰卧, 充分暴露腹部, 经腹进行多切面依次连续扫查胎儿, 观察胎头、脊柱、胸部、腹部、四肢、胎盘及羊水等, 冻结图像进行常规测量, 采集图片及数据。检查过程中由于胎位无法观察的部位, 让孕妇起床活动15~30min后再进行复查, 对怀疑异常部位反复仔细观察, 但每次检查时间不超过10min, 每脏器检查的时间不超过1min, 检查的时间越短越好, 尤其是敏感的器官, 更应缩短检查时间。并采用分段连续追踪扫查明确诊断, 必要时隔天复查或建议孕妇到有胎儿畸筛质职的医院复查。笔者一般建议孕妇从孕早期开始至孕足月常规做4次B超检查, 其中孕10~13周左右为第1次, 第2次在孕20~24周左右, 第3次在孕28~30周左右, 第4次在孕37周左右。
2 结果
20例先天畸形胎儿我院常规B超诊断符合18例, 漏诊2例, 产前畸形诊断率为90.00%, 漏诊率为10.00%。其中单发畸形17例, 复合畸形3例。单发畸形中脑膜脑膨出2例, 无脑儿3例, 脑积水1例, 脊柱裂2例, 颈部囊性淋巴瘤1例, 唇 (腭) 裂3例, 肢体畸形2例, 先天性心脏病2例, 腹裂并内脏外翻1例;复合畸形中无脑儿伴唇 (腭) 裂1例, 脊柱裂伴胸裂内脏外翻1例, 脑积水伴胸腹内脏外翻1例。见图1~图3。
3 讨论
3.1 常规B超检查胎儿畸形的优势
胎儿先天畸形又称胎儿出生缺陷, 是指胎儿形态结构发育异常。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遗传、环境、食物、药物、病毒感染、母儿血型不合等有关[1], 临床上很少有特殊表现, 除20%~30%合并羊水过多或过少外, 余无更多的自觉症状[2]。因此临床产前诊断较困难。提倡优生优育的今天, 降低缺陷儿的出生显得尤其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胎儿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日益增多。但是一些产前诊断的方法如取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检查等均属有创伤检查, 不能作为出生缺陷的常规检查方法, 而B超检查可实时、动态观察胎儿的各部位、各器官的发育情况, 可检出胎儿大部分结构畸形, 所以对胎儿发育畸形的诊断有其独到之处, 又因其无创伤、直观、廉价、可重复性, 孕妇易于接受, 对及时诊断胎儿畸形、指导临床医生进行宫内治疗或终止妊娠起着重要的作用。
3.2 科学合理的选择超声检查时间和次数对早日检出胎儿畸形非常重要
根据胎儿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 笔者建议每一位孕妇从孕早期开始至孕足月一般常规做4次B超检查, 以便及早发现胎儿畸形。 (1) 孕12周以前, 主要应用阴道探头检查, 可避开肠道气体、及一些腹壁脂肪过厚的影响, 还可避免憋尿带来的不便, 当然有流产症状的还是避免应用为好。第一次检查主要确定是否宫内妊娠, 胚胎数目、是否存活, 妊周大小, 有无先兆流产, 有条件还可测量颈项透明层 (NT) 大小, 孕12周后胎儿颅骨光环已形成, 明显畸形可诊断, 如无脑儿。本资料中的1例无脑儿及1例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瘤在孕12周时检查发现。 (2) 第二次检查在20~24周左右, 大部分胎儿畸形可在此阶段检查出来, 尤其对有畸胎家族史的孕妇, 更应强调此次产前常规检查的意义。在此阶段因羊水充足, 胎动活跃, 胎体发育及大小适合超声观察。胎儿形态结构改变越明显, 超声检出率越高, 确诊率也越高;反之, 形态改变越小则易漏诊。另外双胎或胎儿偏大时, 胎儿活动的空间少, 增大检出难度, 尤其在羊水偏少时, 紧贴宫壁的胎儿部分易漏诊, 被胎头或身体遮挡的肢体常显示不满意。胎儿偏小时, 因胎儿的结构小而不能分清。因此, 这段时间超声检查对发现胎儿畸形意义重大, 在此阶段本资料中发现的畸形有脑膜脑膨出2例、脊柱裂1例、腹裂并内脏外翻1例、短肢畸形1例、脊柱裂伴胸裂内脏外翻1例、脑积水伴胸腹内脏外翻1例。 (3) 第三次在孕28~30周左右, 检查胎儿发育、胎位、胎盘位置、羊水及脐带等情况, 并进一步排除各种胎儿畸形, 重点是胎儿唇 (腭) 裂、先心病、消化道畸形和泌尿系统畸形等。在此阶段本资料中发现的畸形有唇 (腭) 裂2例、胎儿短肢畸形1例、先心病1例。 (4) 第四次在孕37周左右, 检查胎儿成熟度及大小, 确定胎位及有无脐带缠绕, 做脐血流检查, 进一步排除前3次B超检查中因各种原因漏诊和以前从未做过B超的孕妇的胎儿畸形, 在此阶段本资料中发现的畸形有唇裂1例, 脊柱裂1例。 (5) 漏诊2例, 其中先心病1例, 无脑儿伴唇、腭裂1例, 只检查发现无脑儿未近一步观察是否有其他畸形。因此检查时胎儿的每一部位、每一脏器都要争取查清, 发现一处畸形后还要注意有无其他部位畸形, 否则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当然胎儿畸形检出时间越早意义越大。此阶段本科所发现的20例胎儿畸形中, 12周发现2例, 12~24周发现10例, 28~30周发现4例, 37周发现2例。80.00%的畸形是在孕30周之前发现, 10.00%的畸形是在孕37周左右发现。早期发现可根据临床医生的意见及孕妇的情况, 早期进行宫内干预治疗或终止妊娠, 避免对孕妇及其家属造成更大的精神、肉体伤害及经济损失。
3.3 影响常规B超检出胎儿畸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超声医师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2) 医院B超设备的分辨力; (3) 孕妇是否接受医生的建议定期做B超检查; (4) 孕妇和胎儿本身原因, 如羊水过少、胎位影响等。因此超声医师首先要本着对每一名孕妇就如自己的亲人, 在检查前及检查中可询问其病史及家族史, 与孕妇建立一定的病史信息及感情信任度, 在检查时一定要仔细认真观察每一部位, 每一脏器, 检查要连续多方位、必要时改变孕妇体位、下床活动后再查或请其他医师再查, 熟练掌握畸形胎儿的B超声像图特征, 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定期随访, 注意超声仪器的定期质检, 同时不仅要重视高危人群, 也不能忽视低危人群, 都将有助于畸形胎儿的检出。
3.4 正确处理好常规B超检查医患关系
虽然常规B超能检查出大部分胎儿畸形, 但B超诊断受孕龄、胎位、胎儿姿势、羊水量、检查者的技术水平、超声仪器的性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加上超声检查是一种间接性检查方法, 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产前超声检查不能发现所有的胎儿畸形, 这与部分孕妇及家属认为彩超是万能的, 胎儿的每一个缺陷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显矛盾, 因此在候检厅制做一些有关B超检查胎儿畸形知识宣传贴画, 检查前向孕妇及其家属做必要的孕妇B超检查知情同意书说明并让其签明意见, 检查时可以让其一位亲属陪同, 对于在检查中, 不管是在早孕还是在晚孕, 很多孕妇都会问的, 我的孩子正常吗?我的孩子健康吗?有没有残疾?等问题, 我们一时不好回答, 但只要我们能耐心地给予解释, 目前的B超还不能把胎儿所有的畸形都检查出来, 我们医院现在能做的胎儿超声检查级别及检查内容, 在什么孕月检查什么项目, 都是有针对性的, 给予说清楚, 孕妇及家属总是会理解的, 即使有什么毛病, 也不会怪我们, 总不能我看不到的你也让我看吧, 同时告述她们有些胎儿畸形还必须与唐氏筛查、血清AFP和HCG筛查[3]、羊水或脐带等检查相结合, 必要时建议孕妇到有胎儿畸筛质职的医院复查, 从而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 检查完后书写超声报告要准确、及时、规范, 标注必要的说明, 职责分明, 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57.
[2]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7:195.
8.孕前应做哪些常规检查 篇八
应当说,夫妻孕前都应做相关检查。不过,相对于准爸爸面而言,准妈妈孕前的健康状况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检查项目也更多。准妈妈孕前检查主要包括:
血常规目的是早发现是否有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母亲贫血,不仅会出现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而且还会导致孩子易感染、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落后等。
尿常规有助于肾脏疾患早期的诊断。十个月的孕期对于母亲的肾脏系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身体的代谢增加,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如果肾脏存在疾患,后果会非常严重。
粪常规了解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感染等。例如弓形虫感染,如果不及早发现,会造成流产、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肝功能(两对半) 检查是否有肝炎、肝脏损伤等。如果母亲是病毒性肝炎患者,没有及时发现,怀孕后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造成早产甚至新生儿死亡。肝炎病毒还可垂直传播给孩子。
TORCH检查是指一组病原微生物(即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的英文缩写。这组病原体常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围产期感染,导致流产、死胎、早产、先天畸形和智力障碍等各种异常结果,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内分泌功能检查有助发现月经不调等卵巢疾病。例如患卵巢肿瘤的女性,即使肿瘤为良性,怀孕后常常也会因为子宫的增大,影响了对肿瘤的观察,甚至导致流产、早产等危险。
白带常规检查是否有滴虫、霉菌、细菌的感染。如果患有性传播疾病,最好是先彻底治疗,然后再怀孕。否则会引起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等危险。
此外,有遗传病家族史、曾分娩过先天性疾病婴儿,以及35岁以上的孕妇,应听从医生建议,或做染色体检测、羊膜穿刺术或者绒毛取样术等,以便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chenying1114@126.com
9.教学常规检查总结 篇九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梁山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引领学校做好常规,抓严细节,做实过程,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有效提升,同时养成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精致化。营造“教学相长,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通过检查引领,进一步强化学校层面对教学常规的管理、落实、提升,实现“教研引领、学校管理、师生自觉、共同成长。”的检查效应。努力促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实现精致化。
检查时间:2017年10月30日
检查内容:
1、学校各级教学教研职能部门的计划及教师个人计划;
2、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检查细则、检查记录与检查小结;
3、教学职能部门的工作实录及教师的教学材料和记录(教案、教学反思、听课记录、试卷分析、学习笔记等等);
4、学生作业;
5、课堂教学;
检查程序:
1、依据课程表,分学科听取推门课(必须按进度授课,否则不计分);
2、评课、座谈、交流与反馈;
3、各检查组长负责落实具体检查内容。
检查过程:全体检查小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艰苦细致的察看、听评、座谈、交流、反馈,发现好的教学常规经验和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把经验及时的推广到各位教师,对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找出原因,共商解决的办法。
问题探究:
1、要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协调性发展
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制定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细则要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引领性、方向性、标准性、全面性、人文性和发展性。在此次检查中发现的矛盾冲突。表现在课程安排上的不协调,教导处总课表和教室里的分班课程表不一致性,在听取推门课时出现与总课表课程不一致的现象。造成检查目标无法圆满实现。
2、要强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学校要有意识的加强构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系统,使之全面合理科学化。在学校常规检查记录中发现,检查得认真细致,记录真实,问题暴露明显,在检查总结中没有突出问题和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更没有整改的措施,让问题在下次检查中重复出现,丧失了学校常规检查的作用。从察看教师的听课记录发现教师的听课记录学科属性弱化,听课记录没有学科特色,听课学科与自己任教学科关联相差悬殊,不反对跨学科听课,互相学习,兼容并蓄,但要突出学科特色。
对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性表现在不仅要查看次数,格式,规范度,更重要的是要看质量,比如教案,不仅要节数足,还要环节全,过程有效,备课时间要在上课前。课后补教案的现象依然存在,致使教师大喊教案费事、教案无用,费力不讨好。教案不仅要有新授课型,还要有复习课型教案,讲评课型教案,研讨课型教案,练习课型教案等等。听课记录的管理,不要只看次数,要从科目,听课时段、记录项目,交流程度去考察教师听课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校本教研的同伴互助。作业的管理,不仅要从布置,做、批改的次数管理,还要从布置时间、作业量、作业内容、作业类型,做的质量(做的正确率、卷面等),批改质量,批语质量,反馈质量等方面做好,避免作业应景现象发生。使各项常规工作既精细,又精致。
3、要重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龙头效应,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关键是一开始就要养成优秀的好习惯。学校要重视抓好学期出的第一次常规教学普查,校长要对教学常规中每一项工作中的第一次要严把关,例如计划,第一节教案,第一次集体备课,第一次教研活动,第一次读书笔记,第一次作业与反思等等对这些常规工作审阅签章,有效了解学校各工作人员是如何进入工作状态的。师生也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到学校领导对教学细节的高度重视,从内心深处领会到自己对各项教学工作是马虎不得的。
4、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要抓严细节,抓实过程
从这次检查发现,学生的作业字迹普遍不好,卷面布局不够美观,要思考解决这一细节问题。建议学校要提出“我们一定要把字写好”的教学要求,要把这一责任交由学校的语文老师负责,一学期下来师生的字仍没有写好,就要追究语文教师的责任。还有,作文批改不注日期,教案不注日期,谁知是那一周的作文或教案等等。我们一定要知难而进,促使我们的工作精致化。
最后,强调要引领教师眼睛不能只盯住我们的教材,要做到心中只有我们的学生,那老师在课堂上就会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从学生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闪烁的眼神中敏锐地捕捉到每一个孩子当下的状态,真正关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韩岗镇刁集小学
10.小学教学常规检查总结 篇十
我校于2013年3月31日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常规工作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备课方面:
总体上看,老师们在备课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来钻研教材,课前都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教案真实有效,注重因材施教。大部分教案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环节清楚,并有自己的反思,课时数量充足;每课时根据学生实际定好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较清晰。全体教师能按规定备课,备课有超前意识;个别的教师的备课书写字迹清晰端正,备课优秀的教师有:刁文静、李莉莉、郭锋、张应娥、潘书丽、等。
个别教师没有按要求备详案,教案欠全册分析,单元分析、个别教师没有书写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或时有时没;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对以后的教学无多大的帮助。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个别的教案的板书过于简单,存在教学反思随便、不深入。
(二)作业情况
在检查中发现大多数老师能按照新要求去布置,批改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作业方面表现较好的老师有:刁文静、段赛男、陈茹、潘书丽、钱晓凤等
1、主要成绩:(1)多数教师布置的作业量适度,批改及时有复批;(2)涉及书中练习册上的习题均有详尽的批改。
(3)希望老师更加注重学生作业本上激励性评语的运用。将作业本开发为进行班级管理的又一阵地,成为家长、老师、学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4)综合学科中,五、六年级英语作业批改的次数多,且批改认真。
2、存在问题:
(1)学生作业本保洁不好,纸页不整齐。
(2)个别老师批改作业不够认真、严谨,对学生的错题纠正不及时,没有二次批阅。
(3)建议老师加强对学困生多采用面批形式。
(4)个别数学教师的批改数量达不到一周四次。
(5)部分语文老师的作文批改的不及时。
(三)记录
在检查中发现大多数老师能按照学校要求去记记录,培转达到一周一次;教学反思达到一月两次,部分教师的反思能针对教学实际去写;大多数老师听课在五节以上,且填写完整,有些教师达到八节以上,也有少数教师的听课记录填写不完整,记得简单;部分班级的班级记录没有及时去记;单元试卷都能及时考,数有教师都阅了一单元,部分教师以将第二单元试卷改了一部分。
三、改进意见:
1、教学案要体现个性,虽然有第二次修改,但不到位。修改意见不要为了修改而修改,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修改,教后反思要写得实在而有针对性,要有有理论性的东西,不能只言片语。施教前必须将教案仔细阅读,认真修改。
2、写教案时,借鉴人家的东西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舍取,而不能照搬照抄。
3、课后反思要有一定的数量,也要有一定的质量,每次上完课要认真总结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今后自己更好的教学积累一笔财富。
4、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发现学生有错误,要少打“×”,圈出来或划出来,让学生订正后,再第二次批阅。
5、把漏写的东西要及时整改,补充完整,一定要记好班会记录。
11.如何看血常规检查一报告 篇十一
人体的血液中有三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人体组织器官发生变化,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血液成分的改变。我们查血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血液成分的变化来判断疾病、指导治疗和推测疾病的发展趋向。
血常规检查的内容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有时也包括血小板计数检查在内。
红细胞和它所含的血红蛋白,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氧和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的运输者。根据我国的综合统计资料,正常成人每立方毫米血中,男性含有红细胞400~550万个,女性350~500万个,每100毫升血中含有的血红蛋白量,男性为12~16克,女性11~15克。临床上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低于正常值的低限,称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它是诊断贫血,查明贫血原因和程度的关键检查,是确定此项治疗方案和进行疗效观察的重要依据。红细胞、血红蛋白计数高于正常值的高限,称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当环境缺氧或有严重的心肺疾患时,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白细胞是人体忠诚的卫士,对于外来感染起防御作用,对免疫有重要的意义。正常成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在4000~10000个之间。白细胞分类计数(简称血白分)是指在白细胞总数中,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白细胞分类的正常参考值是t中性粒细胞(外文缩写N)占50~70%、嗜酸性粒细胞E)占0.5~3%、嗜硷性粒细胞(B)占0~1%、淋巴细胞(L)占20~40%、单核细胞(M)占3~8%。
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化验指标。人体如受到炎症感染,或组织损伤,或得了白血病等等,常引起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如果白细胞计数高于10000/立方毫米,称为白细胞增多。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的妇女、剧烈运动或劳动后、较长时间受冷,白细胞计数可以增加将近一倍,这是生理性的增多。至于病理性的增多则多见于受到急性感染,如细菌性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引起许多种疾病、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感染),少数病毒感染(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感染或急性血吸虫感染等。尤其当受到急性化脓细菌感染(如金葡菌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时,白细胞增多最为明显。另外在较严重的组织损伤如严重烧伤、大手术后,大出血后,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时,白细胞计数也可以增多。
一般白细胞低于d000/立方毫米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多见于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肝炎)、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结核),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以及慢性物理或化学性损伤(如铅中毒、汞中毒,接受放射线照射过多等),某些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及血液病,系统性红斑性狼疮,脾功能亢进、或者使用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合霉素以及含苯环的合成药)后,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的分类计数(血白分)也有很大的临床重要性。由于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主力军,因而白细,胞总数的多或少,通过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可得到反映,其意义相同。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常见于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或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可表明有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感染(风疹,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结核病时,可以明显增多,在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也可增多。此外,淋巴细胞减少以及嗜硷性粒细胞的减少,一般不说明什么情况,后者的增多也较少见,故不赘述。
血小板是血液中形状和大小很不规则的小体。当人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中有10~30万个血小板。血小板低于6万,即使无明显外伤也易出血,当降至3万以下时,则常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特发性和症状性紫癜。血小板过多则多见于血小板增多症。
12.胸腹水常规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了拟诊肿瘤患者共计100例, 均抽取胸腹水行细胞学检查, 其中男63例, 女37例, 胸水患者有55例, 腹水患者有45例;恶性肿瘤60例, 良性肿瘤40例;35例恶性肿瘤胸水患者中肺癌30例, 乳腺癌3例, 恶性淋巴瘤2例;25例恶性腹水患者中胃癌7例, 肠癌3例, 卵巢癌5例, 肝癌6例, 恶性淋巴瘤1例, 肠癌2例, 宫颈癌1例。
1.2 方法
采集标本, 以每分钟3000半径的离心率做离心运动, 10min后观察标本沉淀状态, 将上清液去除, 然后采集2~4张沉渣涂片, 湿润后以浓度为95%的乙醇进行固定, 固定时长为10min, 采用HE染色方法对标本染色, 在光镜下进行检查, 并按照细胞学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阴性、疑似以及癌症确诊[2]。
1.3 统计学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分析, 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 如果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恶性肿瘤细胞类型
采用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对胸腹水恶性肿瘤类型进行分类, 100例患者中共有60例患者诊断为恶性肿瘤, 其中胸水35例, 腹水25例;肿瘤类型主要为腺癌, 其次为鳞癌与未分化癌。见表1。
2.2 胸腹水细胞学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学临床诊断对比
胸腹水细胞学临床诊断患者阳性率与阴性率占病理学诊断的91.67%, 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恶性肿瘤细胞均具有体积大的特点, 本研究中100例患者60例为恶性肿瘤, 其中胸腹水平均细胞直径在 (18.12±5.11) μm左右。肿瘤细胞的种类不同, 其排列方式以及细胞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性[3,4]。对恶性肿瘤细胞进行识别能够提高检验的阳性率。
采用细胞学检查胸腹水能够正确识别正盛以及变性的间皮细胞与癌细胞, 防止假阳性细胞的误诊。由于胸腹水脱离细胞在炎症刺激下会导致间皮细胞以及癌细胞的变性, 因此容易误诊为癌症, 因此在进行临床检查时必须明确胞浆丰富的腺癌细胞与体积增大的间皮细胞之间的区别[5~7]。我院采用细胞学检查方法对胸腹水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后, 并进行病理组织学的检验, 发现细胞学检查方法仅漏诊5例, 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符合率为91.67%。
但需注意的是, 采集的标本在送检过程中的材料送检-取样-染色等流程严重影响着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 是其临床诊断价值体现的重要指标。如果送检延误时间较长, 则会影响到脱落细胞的送检质量, 其随着离体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增生反应, 进而导致自溶与退变, 影响了细胞的排列结构, 不利于临床诊断与分析。所以临床在采样过程中因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避免误差。
综上所述, 采用细胞学检查方法对患者胸腹水进行常规性检查, 具有安全可靠性, 其操作简便、诊断时间短, 具有快速、无痛、准确等优势, 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摘要: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拟诊肿瘤患者临床资料, 探究胸腹水常规中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有60例患者诊断为恶性肿瘤, 肿瘤类型主要为腺癌, 其次为鳞癌与未分化癌;胸腹水细胞学临床诊断患者阳性50例, 疑似5例, 与病理学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1.67%。胸腹水常规中细胞检查方法具有快速性、准确性以及简便型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胸腹水,常规细胞学检查,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印, 刘梅, 季晓丽, 等.胸腹水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查[J].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 (2) :6-7.
[2]武湘云, 曾婉怡, 孙桂兰, 等.胸腹水的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恶性肿瘤的价值[J].临床荟萃, 2010, 25 (22) :1995-1996.
[3]邓志勇, 李海, 陈芳, 等.超薄液基细胞技术在胸腹水癌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 (9) :1829-1830.
[4]胡锡林, 邓群英, 吴轮治, 等.胸腹水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东南国防医药, 2005, 7 (6) :449, 455.
[5]王俊利, 陈学杰, 曾江辉, 等.DNA倍体分析和CEA在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 :32-34.
[6]郭建华, 伍亚云, 陈炜, 等.不同性状胸腹水放置时间和取样部位对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 2010, 20 (4) :51-52.
13.教学常规检查总结英语 篇十三
通过11.1——11.3两天半的检查,需要改进的地方较多。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案:
1.数量:15位英语教师中,只有8位教师在数量方面能够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2.计划:首先,大部分教师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装订。学期计划放在教案的最前面,单元计划应在每模块的前面。然后和教案一起按周装订。
其次,大部分教师缺少学期计划,还有5位教师没有学期计划。有4位教师既没有学期计划,也没有单元计划。1位教师的学期计划没写完。
3.表头:有8位教师的表头不全
4.修订:大部分教师的修订不实用,有的教师写的修订根本找不到对应的地方。建议以后教师在写修订时,用笔去勾画一下,需要添加的地方,教师用横线标注一下。
5.达标题:大部分教师能够在备课时设计达标题环节,但是有的教师的教案在设计达标题时,没有注明是“达标”环节,只是注明练习环节,因此,教案上还需要教师再进一步完善。
6.质量:有些教师的教案比较实用,但有的教案写的内容没有突出重难点,没有由浅入深的梯度性,也没有强化训练的环节,只是罗列一些课文内容,在设计教学活动方面,表述的过于简单。缺少各个环节的衔接性语言。建议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是教案为教学服务。此次有几位教师的教案是用全英文书写,希望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述和单词的拼写,并将教学过程表述清楚。
7.书写:此次从教案的内容上,可以看出,有的教师是在用心去备课,书写非常
认真。另有一些教师,书写较乱,字大行稀。
二、英语作业及作业批改
1.数量方面,只有李壮宇小学英语教师和刘迎秀、刘俊芳布置的作业数量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其他教师的数量都不够。
2.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全批全改。北赵李晨光的作业整理较乱,作业只批阅了1次,而且批阅无日期、无改正。
3.在批阅时,批语应慎用,书写较乱的学生,不能给予“Good”的评价。
4.要求须严格。教师能够做到全批全改,但是学生去没有按照要求去改正。
5.批阅要细心。从此次的作业批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有错批现象。作业批改:
大部分教师的作业批改比较实用。但是有的教师在时间上仍然不对应,记录上表述的含糊不清,记录不详细。只有概述,缺少个别学生的情况记录。还有的教师记录不准确。
三、配套练习册和基础训练
大部分教师能够随进度运用这两本书。但是在利用率方面比较欠佳。
学生许多错误的地方未能指出,书写较乱,许多需要教师指正的地方,未能得到及时的订正。学生批阅较乱,对错号乱用。
四、作文及批改记录
数量:13位教师的数量到达基本要求。李壮宇小学完成较好。全部是教师批阅,而且批阅较为详细。
作文批改记录:大部分教师作文批改记录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批改记录的表头不全、批阅时没有时间。华能小学姜淑冉的批改记录比较详细。
五、质量检测
大部分教师在整理时有遗漏现象。
成绩分析、试卷、讲评教案三项缺一不可。
在试卷分析方面,许多教师分析内容太少,有的教师只有2句话就分析完毕。大部分教师的讲评教案只是题目的罗列,缺少必要的教学过程。
在讲评教案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14.教学常规检查总结报告 篇十四
期中教学常规检查报告
期中考试期间,根据学校教学常规检查规定,教学处对学校9科老师的备课、听课、集体备课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小结如下:
一、检查情况反馈
1、在备课方面:大部分教师备课认真仔细。教案规范完整,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具体,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有课后小结。部分学科能够有导学案设计。并且老师能够根据本班情况设计针对性的补充内容。二次备课情况良好。部分老师能够做到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设计补充习题。
存在不足:个別老师教案教学环节不清晰,只是教材内容的罗列,未能体现出教学组织与设计。习题课只有对习题的解答过程,没有反映出为什么选择这道习题以及习题的解题思路。教案中体现和学生互动的环节较少。备课中板书内容在备课上的体现较少。教学反思力度不够,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本堂课的优点和缺点。个别老师没有做到超前备课。
2、听课检查:大部分老师数量达标。能够准确记录所听课程的上课流程。并能做出评价。
存在不足:部分教师听课记录过程简单,反馈与评价部分评析略显粗略。3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组成员能够全员参与集体备课。主备课人备课充分,组内其他成员每人进行充分的交流。集体备课研究的内容科学合理,主要问题突出,并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策略。
不足之处:有些备课组集体备课内容过于简单。对学情分析不够具体,没有体现出班级的差异。
二、建议
1、从备课检查中发现,同一教研组老师的教案书写环节差异很大。对教案究竟应该怎么写,大家各有各的看法。是否可以组织教研组设计适合自己学科的备课格式。在充分重视班级差异和个性化的同时。形成具有五中特色的备课模式。
2、同一位老师带不同层次的班级。共用一份教案。应该在教案中体现出不同班级的教学内容层次。
3、部分老师对“课后小结”的重视不够,甚至不知道该写什么。希望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应强调“课后小结”的作用。“课后小结”要指出本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一个有力的教学反思。能够为我们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重要的支撑。
4、一些老师会使用一些试卷。辅导书作为自己的备课内容。这些资料如何融入到备课内容中,应当设立规范。不能简单的拿出一摞书籍就作为备课。我认为教学资料中的题目可以用。但是不是简单的只是把答案写在资料上就作为备课了。而是应当在备课本当相应位置写明使用哪份资料,为什么使用这份资料上的题目?能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要有自己的思考过程。
5、集体备课所备内容是否应该做到分单元备课,这样教师可以更好的把握所备课在该单元中的整体目标,可以做到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有机衔接起来。
15.常规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 篇十五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体检中心86例, 男47例, 女39例, 年龄29.58±7.15岁。纳入标准: (1) 所有人参加研究人员均经过我院体检中心检查并确定未患任何疾病的健康人; (2) 所有患者均为吸毒史、且在近两个月内未进行输血治疗。 (3) 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 并已签署先关同意书。 (4) 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嘱所有人采集前一晚9点以后禁食禁饮, 于次日早晨8点抽取肘静脉血, 每人一次性抽取20ml, 分别装于三个试管, 记为A、B、C、D四管, 每管5ml。
1.2.2 仪器和试剂
仪器采用罗氏Cobas c702全自动生还分析仪, 试剂为罗氏配套试剂。
1.2.3 标本储存与检测
按照操作规范采集空腹血血液标本, 当标本放置20min后血液凝集放入35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 留取血清作为检验标本, 均采用密闭试管保存。所有患者血清中的A组血清作为空白对照, 制作完毕后无需保存, 直接行生化8项检测。血清中B、C、D组至于24~28℃的恒温条件下, 相对湿度50%, 分别保存1h、3h、6h, 后行生化8项检测, 包括ALT (谷丙氨基转移酶, U/L) 、AST (谷草氨基转移酶, U/L) 、TBIL (总胆红素, umol/L) 、DBIL (直接胆红素, umol/L) 、K+ (钾, umol/L) 、Na+ (钠, umol/L) 、BUN (尿素氮, mmol/L) 、GLU (葡萄糖, mmol/L) [3]。
1.3 观察及评价
观察86份血清标本在不同储存时间下的生化检验结果与未放置时的检验结果差异;比较不同保存时间下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异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相同室温条件下保存1h的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有所变化, 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保存3h、6h后的GLU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降低幅度较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保存3h、6h后的血清标中ALT、AST、K+、Na+检验结果略高于未放置标本, 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 保存1h、3h后的BUN、TBIL、DBIL结果较未放置标本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保存6h后BUN、TBIL检验结果出现明显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血清生化检验是指用生物或化学方法对人体血清中的多项生理指标进行检测, 从而通过检测数据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特征对疾病做出诊断和筛查[4]。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检查结果对人体多个不同系统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5]。在检验过程中, 常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检查, 导致结果出现误差, 造成临床误诊等重大失误, 生化检查结果常见的印象因素包括生理因素、饮食、药物、标本采集、储存环境、标本状态、仪器错误、操作不规范等, 而标本的存储包括储存温度、存储时间以及是否暴露于周围环境[6]。有研究证实[7], 血液生化检验要求血标本应尽快送往化验室, 室温下放置30~45min后离心, 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h, 而实际工作可能由于多种原因限制, 不得不长时间保存, 此时应尽量规范、科学保存。
本研究结果显示保存时间对于血清生化检查结果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 但并非所有的生化指标均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升高或降低。其中保存3h、6h后的GLU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降低幅度较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保存3h、6h后的血清标中ALT、AST、K+、Na+检验结果略高于未放置标本, 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 保存1h、3h后的BUN、TBIL、DBIL结果较未放置标本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保存6h后BUN、TBIL检验结果出现明显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合既往已有研究进行误差原因分析, 血液中GLU含量随时间而降低的原因主要由于葡萄糖在血液内发生酵解, 同时血液中多种细胞在储存期间均可能会消耗葡萄糖, 已有研究证明, 常温下, 血细胞中的葡萄糖酵解可使GLU浓度以5%~7%/h的速度降解, 因此, 及时测定有助于提高标本结果的准确性[8]。而结果中的BUN和TBIL在存储3h内检测结果与未放置的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在存储6h后却出现了明显的增高,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曝光使其发生降解, 同时由于长时间存放, 血细胞难免发生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甚至发生溶血, 从而增加了TBIL的含量[9]。相关研究显示, 血清中的多种酶活性可能随着时间出现一定的降低, 且酶对于光、温度等外界条件较为敏感, 其血清含量可能随保存时间延长而降低;而K+和Na+的含量常因为长时间存放导致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而出现一定的升高或降低[10], 本研究中ALT、AST、K+、Na+含量虽有一定的升高, 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可能由于放置时间不够长或外界影响条件较小等原因所致。
既往已有研究显示, 影响血清标本检测结果的因素还包括标本储存温度、是否采用密封保存、患者血清脂肪含量、是否发生溶血、黄疸等。总而言之, 为了提高血清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应做到自标本采集前应做好采集准备, 采集中应严格规范操作, 采集后应进行科学储存, 尽早完成检测。
参考文献
[1]徐杰锋, 雷敏.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9) :1353-1354.
[2]康玉华, 蔡水仙, 王菊玲, 等.应用六西格玛方法缩短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 (6) :642-644.
[3]徐莉.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 2014, 46 (1) :51-52.
[4]杨云霞, 潘爱平, 张梅香, 等.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09 (8) :980-981.
[5]杨凤珍.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22) :126.
[6]赵红英.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12) :1580-1581.
[7]吴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18) :2148-2149.
[8]张丹.抗凝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09 (4) :477-478.
[9]韦秋立, 钟显英, 杨家壮, 等.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生化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8) :1181-1182.
16.常规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 篇十六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常规检查;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75-02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科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1],炎性病变往往会累及结肠和直肠,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误诊[2]。因此,对炎症性肠病进行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7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探讨开展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炎症性肠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7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准[3],被确诊为炎症性肠病,其中克罗恩病26例,溃疡性结肠炎44例,男女比例为38∶32,平均年龄为(42.78±9.83)岁。选取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5∶35,平均年龄为(41.62±9.74)岁。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于清晨空腹状态时,抽取2ml抗凝外周静脉血液,进行血常规和血沉检验,对比其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中性粒细胞浓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血沉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例(%)]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常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均发生了改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4-5]。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常见临床疾病,包括各种炎症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为主,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容易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6-8]。目前,在临床上,关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9],临床上普遍认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与遗传、肠道免疫功能异常、环境、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10]。炎症性肠病通常会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1]。因此,对炎症性肠病进行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
本次研究选取7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炎症性肠病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浓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血沉均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常规检查对指导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是可行的。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能够吞噬细菌,当肠道出现炎症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吞噬的细菌增多,变为脓细胞,并进入血液中,浓度增高[12]。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反应蛋白,当机体发生炎症感染时,C反应蛋白会出现迅速的升高[13]。血沉是指红细胞的沉降速度,与红细胞的聚集密切相关,当机体发生炎症感染时,红细胞和血小板发生聚集,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血小板体积增大,血沉速度明显加快,血液黏稠度增高[14]。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指标在机体发生炎症感染后均发生改变,因此,当血常规检查各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改变,加上患者出现消化道异常症状,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炎症性肠病。
综上所述,开展血常规检查能够对炎症性肠病进行诊断,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荣萍,郭梅梅,肖鹏,等.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2):1247-1250.
[2]徐黎明.探讨开展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4):207-208.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18-831.
[4]杨纪国.探讨炎症性肠病中凝血异常与炎性反应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150-151.
[5]杨冬,王贞.炎症性肠病血清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32(3):343-347.
[6]王为.血清学标志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5):314-316.
[7]杨伟.探讨炎症性肠病中凝血异常与炎性反应的关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6):165-166.
[8]俞静华,单国栋,楼滨,等.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10):675-679.
[9]姚芳,范一宏,吕宾,等.血清学标记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2014,19(4):245-247.
[10]李慕然,刘艳迪,郑晓莉,等.血清学抗体检测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8(6):2425-2428.
[11]古春昱,张玲娟,刘力宾,等.凝血功能异常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6):1042-1044.
[12]黄勤,王恩,林敏华,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分析[J].胃肠病学,2012,17(7):430-432.
[13]陶东升.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3607-3608.
[14]袁晓艳,汤浩,姜敏,等.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常规和凝血系列的变化[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3):267-268.
【常规教学检查的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评比方案07-21
语文教学常规检查总结08-25
教学常规检查07-11
每日教学常规检查表格09-17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09-28
官塘中学常规教学检查方案10-26
XXX小学教学常规检查通报11-17
2018秋第二次常规教学检查方案11-12
2022年秋罗针田小学第一轮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情况小结08-12
教学常规备课教案检查登记表I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