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1.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摘要] 运用非随即方法中的偶遇抽样法,调查了青少年对网络的一些看法,总体上比较成功,但是一些细节上还有许多不足,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Use meeting lawing of sampling by chance in the method immediately , investigate teenagers some views on the network, relatively succeed generally, but there are insufficient a lot of on some details , has analysed the reason why the network influences to teenagers, and some settlement measures of pointed proposition
[关键词]:网络影响
The network influencing
导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上网成为拉一个较为普及的事物,但是,面对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我们当中的一部分青少年并不能合理的面对!可以说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拉影响!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的不成熟,网络对它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有些青少年通过网络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沉迷与网络游戏,甚至是网上不健康的一些东西。本身青少年就是刚接触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这样的话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内心,使他们远的不说,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他以前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学生,但是自从接触到拉网络,他的人就变拉,每天的生活费全用在拉上网上,和我们同学之间的话也越来越少,心里只想着网络游戏那个很虚幻的世界。我觉的玩游戏可以,但是像他那样已经分不清虚幻与现实的话没有任何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网络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办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这让我们深得其益,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看到他们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网络犯罪,少年犯等等,这些惊心触目的字眼都让我们对网络产生了一丝的担忧。如何让青少年合理的利用网络正是现在一些专业人士关注的话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需要我们每个有识之士认真的引导和帮助,如果帮助不当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今年来少年犯的比率逐年增加有许多就是和暴力的网络游戏有关,还有的是没钱上网而导致的偷、抢行为,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所以做青少年网络影响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青少年的心理,以及在网络中他们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告诉我们今后家长和有关人士如何教育青少年让其能“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一,网络影响青少年的情况分析:
通过我的调查影响青少年的有许多网上因素:下面是我对青少年平时上网做什么的调查,调查显示:查资料的占16%,玩网络游戏的占47%,看新闻的占12%,聊天的占21%,通过调查说明青少年的主要时间花费在拉网络游戏与聊天上!
频率y 百分比t 有效的百累计的百
分比t 分比t
有效的d3 10.0 10.0 10.0
123412345***43454
总数l
21119191230
6.73.33.33.330.03.330.03.36.7
100.0
6.73.33.33.330.03.330.03.36.7
100.0
16.7
20.0
23.3
26.7
56.7
60.0
90.0
93.3
100.0
(一)网络游戏:这是最容易让青少年沉迷于其中的,许多青少年甚至连家都不回天泡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整天生活在那个只属于网络的虚幻世界。据调查,青少年最喜爱玩“传奇”这个网络游戏有有这么一句笑话:“为传奇生,为传奇死,为传奇奋斗一辈子。”这句话足以说明青少年对它痴迷的程度!沉迷于其中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在传奇的虚幻世界里可以体会到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成就感,正是这种心态让无数的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度过拉自己非常宝贵的青春!网络游戏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以网络游戏为中心诞生了一系列相关职业和工作机会,比如新兴的GM、网管等,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网游构建的虚拟的社会生存环境为普通大众带来全新的娱乐方式,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人们可以体验到另一种角色的别样人生,可谓乐趣无穷。尤其是压力较大的上班族和学业繁重的高中生,他们在休息时玩玩网络游戏,还是相当不错而且经济实惠的娱乐方式。然而,作为网络游戏的最大消费群体,中国的下一代——青少年在其中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不容
忽视,我们开始对网络游戏这把双刃剑带来的伤痛感到一种由衷的震颤。因此围绕着网络游戏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网络游戏因其游戏特质而带来的虚拟及娱乐性,在金钱利润驱动下高速发展,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社会风险对快速发展的网络游戏行业来说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令人担心的问题,青少年因玩游戏而耽误功课和工作成为网络游戏面对的最多指责。而因沉迷网游影响学业,诱发青少年暴力犯罪事件,则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之所以有大量的青少年迷上游戏,其实只是它们在刚刚接触游戏时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新奇感,而后来被发现后立即受到各方面极大的压力,而游戏恰恰又是逃避这种压力的最佳工具,所以就出现了加压--逃避--加压的恶性循环,其实只要能认识到游戏是有益的,能开发智力,那么,事情就有了解决的基础。玩网络游戏可以,但是,把它当作生活寄托那么就失去网络游戏本身的价值了!所以我建议青少年要正确面对它!
下面是对于青少年是否玩过网游甚至于痴迷于其中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青少年都曾经于网络游戏当中,认为是的占57%,否的占43%频率y 百分比t 有效百分累计百分
比t 比t
有效的d17 56.7 56.7 56.713 43.3 43.3 100.0100.0 100.0总数l
(二)网络聊天
这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但是通过网上聊天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却是非常严重的.在虚幻的世界里利用打字来沟通人们的感情确实是件好事,但是网络并不是现实生活.许多因为网恋而自杀的人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青少年有的时候并不能完全分清现实与虚幻.这也让许多网络骗子有可乘之机!网络骗子通过虚伪的与青少年建立感情,在虚幻的感情基础上对青少年进行欺骗.青少年是最脆弱的,也是最天真,网络骗子往往是对这种人群下手.所以大家尤其是青少年应该对网络中的朋友加以小心,不要轻易的把自己暴露在网络的聚光灯下!(三)淫秽网站
互联网传递的信息中裹挟着不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网上信息量大,虚拟空间幻真幻假,而各种信息更是良莠并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而对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来说,实在是不足以抵御。有关人士指出,要做到把网络上的有害内容和信息拒之门外,仅靠查处是不够的,这需要上网人员加强自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抵御网络有害内容和信息的侵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让青少年对网络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青少年需要的是一个纯真的心,如果几个孩子在一起谈论着成人的话题那么大人的心里是多么的难受,大家需要共同努力来给青少年一个纯净的心灵!
三,影响青少年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几点启示:
一般说来,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尚未形成,缺乏主动追求道德人格的能力,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靠成人的引导与熏陶。一方面,学校可以进行道德灌输,利用德育课,加强青少年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遵守网络规范,不违背社会道德和亵读文明。另一方面,学校要促进青少年自我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可以吸取我国德育的精华,帮助他们主动进行道德修养,主动净化自己的灵魂。从本质上讲,道德 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内心对自我的自觉要求。修养是道德主 体的自我道德教育。当一个人具有了强烈的道德愿望,并具有了自我修养的能力时,也就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这是一种道德境界,它在网络时代更重要。因为每个网络的使用者都是网络的主人,都具有某种独立性,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注重个人修养,并能做到自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遵守网络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
青少年沉迷的原因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的寂寞、无聊,所以他们应该从小培养一种健康的爱好,让他们的身心从小健康的发展.青少年上网可以,但是应该有一个限度,把握好这个度,他们就会得到很大的益处!
下面是我对青少年上网动机的调查:通过调查学习的占7%,娱乐的占32%,是消磨时间的占34%,觉得现实空虚的占22%,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少年有一种以网络的虚拟世界来代替现实的心理!频率y 百分比t 有效百分累计百分
比t 比t
有效的d1 3.3 3.3 3.312 1 3.3 3.3 6.7
1 3.3 3.3 10.0
1234 1 3.3 3.3 13.36 20.0 20.0 33.33 10.0 10.0 43.3
234 6 20.0 20.0 63.3
334354
总数l
431330
13.310.03.310.0
100.0
13.310.03.310.0
100.0
76.7
86.7
90.0
100.0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中小学德育网络工作。在建立城域网和校园网的同时,使中小学德育同步进入网络。建立中小学德育网站和网页,用正确、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网络道德与法纪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辨别是非、抵制假丑恶的能力,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进一步加强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实行上网实名登记制度,通过网络文化监控平台进行严格把关,成立网吧协会,以加强相互间的监督。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动员全社会力量,严厉打击网吧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要强化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对校园周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进行专项治理,学校周边不应审批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最后还是强烈要求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青少年的利益!四,结尾
通过做这篇调查报告,使我了解到青少年的教育的重要性,要让青少年正确的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就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大家共同积极的创建一个健康的网上空间.我忠心的希望我们可以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有益的东西,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到一个光明的世界!
2.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二
10年来, 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网络生活也日新月异, 这一代中学生的网络生活及其道德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存在哪些需要引导和关注的问题?这些都是家长、教师、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为了回答各方对新生代中学生网络生活及其道德状况的关切, 笔者通过“中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监测平台”, 再次集中收集安徽、北京、福建、吉林、浙江、重庆、四川等7个省市的2157份中学生的有效数据, 对中学生网络生活开展10年跟踪的深度研究。
积极变化: 重学习、 沉迷少、守规则
经统计分析, 与10年前相对照, 笔者发现中学生参与网络生活的情况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趋势:
( 一) 参与网络生活的整体情况
1.中学生的网络生活时间在增加、花费在减少。
首先从上网频繁程度上看, 现在的中学生每天都上网的比例是13.9%, 相比10年前的3.6%, 增长了10个百分点。
其次, 从上网时长分析, 今天的中学生每次上网少于2小时的比例相较10年前降低了13个百分点, 并且时长在2到4小时的中学生比例高于10年前10个百分点, 差异性显著。可见10年间, 中学生网络生活的用时在增长。
最后, 在网络消费支出上, 有七成中学生选择零支出, 比10年前的中学生网络零消费人数增加了一成。表明今天中学生的网络消费趋向理性, 更多学生享受花钱少的网络生活。
2.网络学习正在成为中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角”。
对比10年前只有20%的中学生选择“经常借助网络促进学习”, 10年后, 这一比例增长为45%。同时, 基本不用网络来学习的人数下降了20%左右, 差异性显著。说明网络的学习功能日渐被中学生重视, 网络学习成为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
同时, 学生对“一边上网玩, 一边学习”的态度有所改观, 相较于10年前近一半中学生认为可取, 而今天这一人数降至30%。可见, 中学生对网络的娱乐功能与现实的学习生活界限有所明晰。
( 二) 网络游戏参与情况
1.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中学生百分比降低。
本次调查显示:有22.32%的中学生经常玩网络游戏, 55.83%的中学生很少玩。而在这些学生中,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数比例达10%左右 (玩电子游戏时间每次超过5小时, 每周玩的次数超过4次) , 而10年前是12.6%, 通过检测发现中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有显著差异, 如今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数有所减少。
2.体验刺激不再是玩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
10年前, 中学生玩网络游戏主要是为了消磨时间、释放压力、锻炼智力、体验刺激。而今有57.2%的中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只是为了消磨时间, 也有缓解压力和益智的, 但很少有为体验刺激而去的。
调查显示, 有76.91%的中学生对周围玩网络游戏的同学采取不干预的态度 (10年前为62.2%) , 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多数中学生逐渐对网络游戏持开放态度。
3.网络游戏中与人相处更守规则、懂合作。
在网络游戏中, 如果与合作者共同获得“战利品”, 79.1%的中学生愿意按游戏本身的规则去分配或者由电脑随机分配, 这比10年前多了18个百分点;10年前有11%的中学生认为要去抢“战利品”, 谁抢到归谁, 而现在只有4.9%的人愿意这样做, 在今夕对比中, 能看出中学生参与网络游戏时更守规则。
10年前, 有31%的中学生认为无需考虑网络游戏的竞争者, 做好自己即可;而今约有80%的中学生认为要合作、公平竞争, 能看出中学生在网络游戏中越来越具有团结精神与合作意识。
( 三) 网络交友情况方面
相对于10年前, 中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信、微博等新交友平台受青睐。
这次调查显示, 66.5%的中学生有经常联系的网友, 40%的中学生有1—5个网友, 11.3%的学生表示有6—10个网友, 15.2%的学生有10个以上网友;而2006年的调查中, 有46.5%的中学生没有网友, 29.1%的学生有1—5个网友, 9.4%的学生有6—10个网友。
从开始结交网友的时间看, 在小学便开始网络聊天的人有1873人, 占67.8%, 764个人在初中时开始接触网络聊天, 占27.7%, 高中才开始的比例最少。目前, QQ依然是活跃在学生中的通讯软件, 而近年来新出现的微信、微博等带有通讯功能的软件, 开始抢占即时通讯市场, 受到青少年学生的青睐。
2.中学生对网友依赖程度和依赖人数有升高的倾向。
本次调查显示, 11.5%的中学生对网友有中度以上的依赖, 其中重度依赖的比例为3.1%, 而2006年调查中, 达到重度依赖的不到1%。网友对部分中学生的生活产生着明显的影响, 其中, 有32.6%的学生下网后难以忘记与网友交流的一些内容、交往时的体验, 25.1%的学生每次与网友交往实际所花的时间都比原定时间长, 21.4%的学生将与网友交往作为逃避问题和排遣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
我们发现, 中学生对网友的依赖, 存在着一定阶段性特征, 初中生对网友的依赖程度要高于高中生, 而且从一年级到三年级, 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年龄的成熟与学生压力的增加, 高中生对网友的依赖程度整体低于初中生, 但也呈现出随年级而不断升高的趋势。
这种变化与网络普及速度的加快有关, 但也说明网友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正在扩大。
问题: 网络游戏中不文明现象依然严重
通过调查, 笔者发现, 当前, 中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中学生网络游戏中文明缺失、暴力倾向依旧严重。
在网络游戏中, 有42.9%的中学生会说脏话, 其中超过一半的中学生认为说脏话的原因主要是发泄情绪, 16.19%的中学生表示说脏话已成为一种习惯, 网络游戏中的不文明现象令人堪忧。
有47.5%的中学生认为周围同学有模拟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这比10年前多了将近4个百分点, 表明中学生受网络游戏中行为方式的影响一直比较大, 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
2.约两成中学生难以区分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
在与游戏近似的现实情景中, 中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在电子游戏中基本一样的有19.8%, 比10年前少了2个百分点, 偶尔一样的有48.2%, 比10年前多了8.1个百分点;但整体并没有显著改进, 依然有约两成的中学生不能清楚地区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3.中学生对玩网络游戏的认同度明显提高。
本次调查显示, 中学生对“花费很多时间玩网络游戏的行为”认为“很正常”的比例是22.5%, 比10年前增长了7.5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学生网络生活的状态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绝大多数中学生能够合理地使用网路, 发挥网络的正向功能,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沉迷在网络游戏中, 而部分同学认为“很正常”。
4.网络游戏对现实影响利弊参半, 有利影响范围缩小。
与10年前的调查结果一样, 有约70%的中学生认为网络游戏对现实有影响, 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和生活作息上, 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上。
总之, 相比10年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网络生活新奇光环的逐渐退却, 中学生参与网络生活的普遍与深入程度都有了提高, 而且呈现出沉迷少、守规则、重合作和通过网络扩展学习资源, 不再通过网络游戏寻求刺激等积极的变化倾向。但在当前的中学生网络生活中, 也表现出对网络游戏的认可度增高, 参与网络游戏时的文明缺失现象与模拟游戏的暴力倾向依旧严重的问题, 也还有少部分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切换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模式, 从而将游戏中的暴力行为与不文明语言带入到现实生活中来等, 都是当前中学生网络生活引导中需要密切关注与重点引导的问题。
建议: 讲究引导策略
( 一) 网络游戏引导策略
根据调查结果, 我们建议, 对中学生参与网络游戏, 可以改变以往以禁止为主的策略, 转向对参与网络游戏的时间、方式以及如何参与网络游戏的具体引导上来。
1.建议与孩子协商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间, 并监督其遵守约定。
根据调查, 中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可以缓解学习压力, 已经成为这些中学生的一种正常的休闲娱乐方式, 中学生正在游戏中实践合作、守规则等积极的行为方式, 因而, 不必完全禁止中学生参与网络游戏, 而是协助自制力尚不健全的中学生, 根据整体生活的安排, 协商制定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间, 并进一步帮助他们遵守自己的时间约定, 以使其在享受网络游戏乐趣的同时, 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2.提醒并监督网络游戏中的语言文明。
网络游戏中存在着普遍的语言文明较差的现象, 经常使用发泄性、侮辱性的语言, 不利于放松与缓解情绪, 反而可能增加不良情绪, 因而, 需要进行引导与纠正。与10年前的情况非常不同的是, 目前电脑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普通电子用品, 当前孩子玩网络游戏, 很多是在家庭中进行 (住校生除外) , 因而, 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文明, 引导孩子在网络中以宽容、平和的态度对待他人, 也放松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
3.学校可以以群体辅导的方式, 引导学生区分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情境。
模仿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是目前中学生网络游戏对现实生活的主要不利影响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可以开展群体辅导, 通过深入、生动的亲身体验及现实案例的方式, 锻炼提高学生社会角色辨识能力, 严格区分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情境, 不能把游戏情境中的行为方式带入现实生活。
( 二) 中学生网络交往引导策略
首先, 要引导学生区分网络交往的特殊性, 提高鉴别网友的能力。
网络交友环境复杂、多变, 中学生容易盲目对网友产生信任和依赖, 因此, 要加强对网络交友的引导, 让学生学会判断和识别不同的网友, 注意在网络交往中对自我的保护。特别要重视加强女生的安全意识, 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个人真实信息透露给陌生的人, 更不要与陌生的网友约会见面。
其次, 可以对中学生网络交往进行时间上的约束, 避免网络沉迷。
中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自制力比较差, 容易在网络交往中花费太多时间。因此, 家长和教师对中学生的网络交往要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帮助中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网络交往与线下交往平衡进行, 避免中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3.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三
首先,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看,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不过八九年的时间。尽管已经发现和总结出网络语言的一些特点,并逐步将这种研究引向深入,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对网络语言全方位的跟踪、量化研究还远没有做到位。网络语言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实的语言,又给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多大的冲击,这些问题还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局部的、主观的认识上。其次,青少年群体是网民群体的主体(有资料显示,网民年龄在18岁至24岁之间的人群,占网民总人数的38.9%,是第一大网民群体),是网络语言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虽然有如此庞大的写作与阅读群体,但目前社会对他们了解、调研得却不够。再次,随着网络语言的风行,一些专家、学者担忧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最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专业的3名在校大学生所做的相关调查,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更坚定了我们做此项调研的决心。
我们围绕“网络语言的影响”问题,共设计了包括“上网的目的”等13项调查内容。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洛阳市区的在校大、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印制调查问卷1000份。问卷收回后,我们运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问卷调查结果与对比分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专业的3名在校大学生针对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2006年在北京的10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2006年12月27日的《北京日报》报道了这一教育调查。我们把在洛阳高校进行的调查结果与他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如下:
对于网络语言的错别字,持反对态度的人数,两地都占大多数:北京为80.9%,洛阳为62.2%,这说明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是比较强的。但是,两地几乎比例相当的大学生(北京为15.1%,洛阳为13.9%)对此持赞成态度,我们分析其原因:这部分网民认为,在网络这种特殊的环境里,即使使用了错别字(确切地讲属于别字),阅读者依据一定的语言环境,一般能够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而快捷、省时的需要才是第一位的。这种思想认识与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又构成了矛盾,因此,在洛阳的高校,还有23.9%的大学生选择了“说不清”。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一些蛮不讲理甚至黄色下流的语言,成为一部分网民的发泄语言。对于这种网络语言中的粗俗语言,两地的调查结果,持反对态度的大学生人数都占绝大多数:北京为89.5%,洛阳为80.5%。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北京为7%,洛阳为7.7%)不反对网络粗俗语言。对于后者,虽然人数只占很少一部分,也应该引起重视。
网络之外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北京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使用”的大学生并不很多,占总人数的35%,而洛阳的人数则非常少,只占3.7%。洛阳的调查结果还显示,53.7%的大学生在网络之外只是偶尔使用网络语言,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27.2%)网络之外从不使用网络语言。网络之外使用网络语言,一般是用于手机短信,日常写作中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北京为3%,洛阳为4.8%。
把网络语言和传统汉语的应用分得很清楚的人数,两地均为大多数:北京为52.9%,洛阳为64.5%。另外,北京有68%的人认为,网络语言给传统语言添加了新元素,洛阳的调查结果与北京的基本相当,有61.8%的人持这种认识。
我们把洛阳调查结果中的大学生与中小学生进行了对比,分析如下:
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都是聊天,比例分别为56.4%和51.4%,这就为网络语言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天然的温床。与大学生相比,中小学生有一个特别之处,即玩游戏的人数相当多,占总人数的43.7%,高出大学生10.4个百分点。我们分析:这是由于中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和追求刺激的年龄阶段,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较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中小学生甚至逃避学业上网玩游戏。而大学生中的不少人已有一定的网龄,渐渐对网络游戏失去了浓厚的兴趣;有的是因各种考级、考研和就业等压力而无心网络游戏。对比结果还有一个差异,即大学生使用博客、参与论坛的比例均高于中小学生。这说明大学生的上网目的更加多样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更平常更自然的心态去对待网络。
对于网络语言中四种形式的喜欢程度,大学生从高到低依次为旧词新意、缩略、符号和数字,而中小学生依次为符号、旧词新意、缩略和数字。其中对缩略语的喜欢程度,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并无差异。对旧词新意的喜欢程度,大学生明显高于中小学生,这与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的学识差异是分不开的。而对符号和数字的喜欢程度,中小学生又明显高于大学生。符号与数字,或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或简单省事,而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这些语言表达形式有喜爱倾向。
对网络语言中错别字的态度,有半数的中小学生反对使用错别字,这说明了中小学生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但是,仍有10.9%的中小学生持赞成态度,还有多达40.8%的中小学生选择“说不清”,这会给正处在语文学习打基础阶段的中小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应该引起重视。
对于网络语言中的粗俗语言,与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调查显示,有绝大多数(占总人数的71.2%)的中小学生持反对态度。但仍有7.8%的中小学生持赞成态度,还有21.1%的人选择了“说不清”。这提醒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需做引导,在网络之外,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为6.2%,使用程度一般的为19.3%,从不使用和偶尔使用的人数占绝大多数。网络之外的使用,中小学生一般用于发手机短信,也有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和记日记的。
结语和讨论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产生影响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出: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对正处在基础教育学习阶段的中小学生的影响(尽管目前影响的程度有限)。有一部分中小学生将网络语言也应用到了他们的作文、日记(或周记)及日常的沟通交流(包括发手机短信)里。北京大学汉语言学研究中心的陆俭明主任在教育部召开的“著名语言学家及有关人士与记者见面会”上就建议,中小学生作文应禁用“网语”。网络语言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Internet的普及使网络不再是专家们的技术沙龙,使人们可以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而共享信息资源和进行全天候的交流。在我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速度非常快。这一科技的广泛普及,对于处在好奇心强、追求时尚又容易接受新事物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影响是巨大的。这为他们接触网络语言提供了客观条件。
其次,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升学是中小学生的头等大事。所以,繁重的学习压力使中小学生的内心需要放松,而上网聊天、玩游戏则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需求;加之网络的虚拟性特点,他们的情绪又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这正是中小学生热衷上网聊天、玩游戏,有的甚至逃学上网的个体心理原因。上网聊天就能逐渐掌握网络语言(有的还是网络语言的创造者),而网络语言生动有趣、活泼可爱、诙谐幽默的特点也正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以至于在网络之外的发手机短信、日常交流,甚至写作文、日记都会用到网络语言。
再次,在我国的网民群体里,多数是青年人,他们蔑视传统,崇尚创新,张扬个性,追求另类,在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源中,有源于此的;网络之外的使用,成为他们自认为时尚、另类的标识。在这一点上,中学生体现明显。另外,在大力倡导要尊重孩子隐私权的今天,很多家长愿意给孩子一些隐私的空间,但有的家长就是“不放心”,要“时时、事事关心”,于是,记录内心世界的日记成了家长“探寻”的对象。孩子无奈的同时,也在想办法摆脱这种“关心”,市面上的带锁日记本正是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聪明的孩子还发现,日记里用网络语言,可起到与加锁日记异曲同工的效果。说白了,就是防止家长偷看。
最后,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造成语言风格的变化。语体是语言的环境变体,如日常会话语体、公文语体、文艺语体、媒介语体等。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虫”们觉得网络语言这种语体读来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把这些词换成正统词表达,可读性就会差很多。网络语言之所以“势头”不减,自有它的魅力所在,青少年倾心于网络语言的魅力,甚至把它应用到现实语言中。
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产生至今,争议也不断。持积极态度支持者有之,批评、质疑者也有之,甚至将网络语言斥为对几千年传统汉语的破坏,斥为文化垃圾、精神污染、网上黑话者也有之。面对网络语言,很多人评论说:有人爱你有人烦。网友们认为,网络语言直观形象,随意性强;使表达手段更丰富;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而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专家李如龙则表达了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担忧: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2004年12月19日新华社)。中学老师认为:学生的判断力相对较弱,而网络语言还处于不规范阶段,如果盲目追随,势必影响孩子对规范语言的掌握。而那些对网络语言一头雾水的学生家长则抱怨:从孩子们嘴里总蹦出那些让人听不懂的词,沟通越来越难。一些家长最担心孩子动不动就“稀饭”、“偶”地不好好说话,如果养成不标准的语言习惯,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被16岁的儿子用网语搞得晕头转向的一家长不无忧虑地说:“我担心这些奇怪的话说多了,会损害孩子的汉语理解力和正常表达能力。”那么,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既然不能采取漠视的鸵鸟政策,那就必须学会如何面对。
首先,应该承认,网络语言已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上的人际交流,而是被“移植”到了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网民中流行,说明它是有一定生命力的,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看待。但是,由于中小学生的语言基础还不牢固,在正式文体中还是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所以,教师需要做这方面的引导工作。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教他们学会选择在适当的场合使用,而不必一味地排斥。
其次,网络语言现在还“难登大雅之堂”,但是,我们的母语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是活着的,是成长着、发展着的。语言的生命在于与时俱进,在于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干部”一词当年从日本传来时,也不是当时公认符合规范的词语。50年前,“电话”叫“得律风”、“水泥”叫“士敏土”,那时大家说这些很时髦,可是现在不用了。可以想见,若干年后,会有源自网络语言的词语被收入汉语词典,也会被各种正规的汉语文本所使用。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些和这个时代的生活相关的新词语,其中凝聚着民间的智慧,而那些粗俗的、不健康的网络语言,最终必定会被自然淘汰。的确,网络语言如果约定俗成了,也会流传开来。2002年增补本《现代汉语词典》就增收了新词新义1200条,“CEO、作秀、熊市、牛市”等都在其中。
最后,这是一则因使用网络语言造成误会的实例: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看到一组镜头,中国男子篮球联赛(CSA)辽宁队与山东队比赛结束后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辽宁队主教练蒋兴权因某媒体将其称为“骨灰级教练”而勃然大怒。他向某记者质问道:骨灰是人死了后烧成的灰,用这个词来说我是什么意思?他认为,自己虽然年龄较大,但将其称为“骨灰级”是极大的不尊重,甚至会让自己折寿。在场的许多年轻记者试图向他解释这个新生的网络语言,但 一时插不上话,整个新闻发布会上蒋教练都怒气难消,使场面陷入尴尬。“骨灰级”,最早是对网络游戏顶尖高手的称呼,后来,“骨灰级球迷”、“骨灰级歌迷”等衍生词慢慢见诸 网上。搜索网络,并没有对“骨灰级”一词最准确、最权威的解释,但目前大致公认的意思是:指某人对某种事物至死不渝的热爱,或是某人在某领域中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并拥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该报纸对蒋教练的称呼并没有“大不敬”的意思,相反,是对其多年执教经验的一种肯定。——由这个实例,我们回到“语言”的本质,即“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在人际交流中,如果只顾及自己的喜好而不顾及对方的接受与理解,那么,这种表达是无效的,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本文系洛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网络语言对现实语言的影响》(项目批准号为2006-D092主持人张政英)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网,2004-01-20。
2.刘超等:《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有哪些影响》,《北京日报》,2006-12-27。
3.尚春光:《网络词语的人情味和形象性》,《语文建设》,2001(7)。
4.汪磊:《网络语言报道和研究中的客观真实性问题》,《语文建设》,2005(1)。
5.乐耀:《试论网络语言的自动调节能力》,《语言文字应用》,2006(4)。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4.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四
1现状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下面是我对网络对同升村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目前全国网吧数量不下于20万家(其中有一半左右为无证黑网吧),我国网民已突破337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年龄在35岁以下青少年占了网民总数
79.95%,中小学生上网比例更是高达81.3%,比成年人高出22个百分点,而同升村在市区,网吧多,青少年上网也很容易,去网吧时却经常会出现无空座位的情况,而上网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这足以说明同升村的青少年与网络走到了一起,成为网络一代。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在庞大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魔盒,在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和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阴暗丑恶的一面。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让同升村的青少年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当长辈的教诲与现实社会相冲突时,他们就会因为得不到成人社会的承认而转向自主性更强的网络世界。
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得同升村的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网络成瘾不仅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同升村的许多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会越来越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许多目标、理想很难实现,因此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令人头痛的问题。
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此年龄阶段的人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喜欢模仿、爱冒险,他们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新事物必然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接受起来也特别快。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其识别能力差、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瑕瑜不分;法制观念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触犯刑律被捕后还天真地认为那样做纯粹是为了好玩,没有意识到会产生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社会阅历浅,富于幻想,容易上当导致被教唆犯罪。
网络犯罪的虚无化导致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迅速增加。网络犯罪通常不附加暴力,犯罪者面对的只是屏幕、键盘和鼠标这些无生命的个体,无论是黑客行为还是网上诈骗、网上诽谤,实施犯罪的人眼前没有满怀愤怒和痛苦呻吟的受害者。这一切的表象极易导致青少年判断的偏差。在实施犯罪后,犯罪人的主观心理上往往没有罪恶感,极易在心理上自我宽恕,甚至还会产生成就感。
目前法制建设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安全的立法欠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同升村的网吧林立,但管理松懈,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立法更是严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网络警察队伍也刚刚建立,其队伍建设和职能发挥亦要逐步进行。对网络犯罪打击力度不够,无疑助长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迅速增快。
2对策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除了宏观上加强网络安全设计、提高网络监管技术等对所有网络犯罪的措施外,还应特别针对同升村的青少年这个特殊的群体,制定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
要抓好他们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网络道德教育。
在犯罪预防的环节中,道德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它使人们从内心形成道德情感、信念和善恶是非观念,从而支配人们的内心活动和动机,以此实现内在的自我结束。在无序的网上世界,网络安全立法尚不健全的今天,提倡网络道德尤其必要。因此,我们要从网络道德教育入手,加强同升村青少年的个人道德修养,重点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他们的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止网络犯罪的“防火墙”。
让同升村的青少年在多元化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只有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青少年才能做到上网聊天时语言文明,发布信息时内容健康,不浏览“黄色”网站,不相信、不传播反动言论,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合格网民。
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很多案例反映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的严重欠缺,因此,加强同升村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尤显重要。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建立起适应现代生活的法律观念。要使他们明白网络犯罪尽管有别于传统的暴力犯罪,但其危害程度是相同的,都是对社会公共安全、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等的侵害,都是违反法律的,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积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
我们要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不良信息源头,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加强“防火墙”的研制,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将与色情、犯罪等不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锁住,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良信息与青少年的接触。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网吧的安全合格检查和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应建立和完善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
199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有关信息网络安全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中增加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内容;1997年10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 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和促进我国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网络犯罪广泛性和犯罪主体低龄化等特殊性,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有关青少年网络的专项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同升村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同时,加快我村网络警察队伍的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侦破,加大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此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执法力度。
公安、政法、文化、工商以及行业协会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加大整治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落实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净化网络空间,为同升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减少并防止有害信息对青少年身心的侵蚀。
要对“黑网吧”进行全面整顿,取缔侵害同升村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设立监督电
话,聘请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新闻媒体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宣传,把网络道德纳入到社会道德体系中,并将职能部门管理和执法情况向社会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部门、团委等与同升村青少年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要大力开展“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的创建活动,使网吧业走上更加规范的道路。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网吧经营者的素质。
要规范营业性网吧的经营行为,保障青少年安全、健康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就必须不断提高同升村网吧经营者的自身素质。一方面,网吧管理的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网吧经营者的培训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经营者在网吧经营中学会知法、守法和用法。另一方面,要通过舆论监督来加强经营者的素质。对违规经营的上网服务场所,要进行严厉查处,并给予曝光,迫使其遵纪守法、正当经营。
3建立一流的青少年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上环境,还需要从互联网站本身入手。网络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介,如果任由商业网站来传播他们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良影响。在加大对不健康网站的治理整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在网上营造主流文化氛围。
各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在“政府上网工程”的基础上,加大青少年网站的建设力度,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给予更多投入;有条件的校园和社区,应组织建设一批非营业性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为未成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
4重视学校教育,为青少年提供网络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作用。当前,将同升村青少年与网络隔绝不可能也不明智。因此,加强对他们的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要按照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单位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形成他们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提高网络“防腐”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同升村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政治理想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他们浏览的健康网站、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帮助同升村青少年增强自律意识,不浏览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不文明语言聊天,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其次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普及网络知识上下功夫,要加大信息技术硬件投入,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课程,条件好的学校,可以自己创建校园网,让校园网成为传播知识的窗口,教育学生的阵地,发挥才能的舞台。同时要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网络负面作用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教育的滞后,因此,除了教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以外,在信息时代,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要主动了解网络,学习网络知识,运用互联网的各项优势,将思想教育渗透在富有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制宣传教育,用先进的思想去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5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最大,网络文化的加入给家庭教育也带来新的问题,所以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已迫在眉捷,这些都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管者,面对飞速发展的与青少年学习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网络,要有所意识,及早行动,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
5.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与研究 篇五
一.目前现状
目前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大的网络功能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正是因为其功能的强大而使网络暗含着很多的隐患,虚拟的网络空间对于判断能力较差,且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的青少年来说,也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产生这种负面作用严重危害正值学生时代的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同时很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目前状况,本组成员在第九周和第十周在仙林大学城展开一系列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样卷见附表)。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2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07份,针对本次问卷调查数据整理,我们做如下数据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占本次调查对象的79.4%,初中和高中生占20%左右,初中以下学生占2.8%.此次被调查人中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在5-30小时的占绝大多数,其中5-15个小时的占45.8%,15-30小时的占31.8%,平均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下和30小时以上的占少数.对于上网的场所,49.5%的人选择在网吧上网,认为在网吧上网感觉比较好,其余一些人则偏向于在宿舍或学校电脑室上网,由于条件限制,极少数人选择在家上网.网络涵盖的信息很多,45.8%的人上网主要是看电影、听歌和玩游戏,27.1%的人的大部分上网时间用于聊天交友,而用于日常学习查阅资料的仅仅占了25.2%,由此可见,青少年在日常上网过程中,多数时间是用于娱乐方面,对于如此丰富的网络信息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值得我们深思。青少年因上网而学习退步的原因多样化,主要原因是上网时间与学习时间相冲突。来自学校与家长的压力也使得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造成学习退步。对于网上交友,大约70%的青少年表示支持态度,认为网上交友可以扩大交友面,随时随地的和亲人朋友联系。但由于网络上的不真实不可靠的信息和网络犯罪的存在,使得有大约30%的人反对网上交友。正由于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和网络犯罪的存在,使得65.4%的家长或监护人要求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避免不健康信息,或在其监督下进行网络操作。大部人人认为网络信息是健康的,极少数人认为网络信息危害大于益处。目前已有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其原因主要有自己学习压力大或学业不佳或与长辈有代沟,交际冲突带来的发展困惑等。
以上为本次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由此可看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要站在一个客观合理的角度看待网络,正确使用网络。三.正面影响
互联网将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信息联结起来,成为吸纳、交换、传递、品味信息和分享文明进步的大平台,它增加了青少年吸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鼓励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正确引导青少年接触、利用网络。
第一,网络丰富了青少年的求知、学习方式,开发了智力和感官能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潜能。网络所展现的互动式学习模式将强迫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快乐的学习。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取课堂上接触少但却必要的知识是最便捷的。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总之,网络学习让青少年们体验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快乐。
第二,网络丰富了青少年的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与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而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往空间,许多孩子可以变得自信、开朗、幽默。网络文化为他们探索自律、独立的自我起到了安慰和牵引的作用。第三,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青少年的娱乐、游戏方式。对孩子们来说,玩乐、游戏本身既是天性,是健全个性形成的必需,也是一种学习。通过游戏、玩耍,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交往的礼仪和规范,学习到规则意识并增强想象力。
第四,网络丰富了全社会了解,教育,保护青少年的方式。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网络上有了充分的展示,多掌握了网络就能更了解青少年各项发展的新动向,就掌握了及时教育引导未来发展的先机。
第五,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 成的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主页正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第六,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中学生们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因为这几年的高考还在改革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措施。而平时好些学生不大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只一味地埋头书海,因此可从网上查询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综上,我们看到网络对青少年个性形成的有利性是新兴的,难以代替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弊端可控性,肯定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并不等于回避网络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四.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接受前卫观念,关注世界前沿问题,又会传播一些颓废、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
第一,网络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网瘾就象传染病,感染免疫力较差的青少年,过分迷恋上网,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危害程度不亚于吸毒。人们把网络称为”电子海洛因”,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此外,青少年网上无意中接触的黄色垃圾,促使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再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通过接触网络色情内容的青少年往往容易产生性幻想,成为性犯罪行为的动机。
第二,网络会弱化青少年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引发网络自闭症和人际信任危机。随着一些“虚拟学校”、“虚拟公司”、“虚拟银行”等虚拟事物的诞生,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与电脑的频繁接触,人们之间的交往则以间接形式为主,以符号化为特征,其交往活动不受时空限制。这种交际方式虽然能提高效率,开阔眼界,但直接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社交能力。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沉溺于虚拟空间,熟人社会中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络淡化了,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感。他们从网络走出来的时候,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极易导致情绪紧张、孤僻、冷漠以及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青少年交际态度的随便和不负责任,还直接导致了网络犯罪行为的增多。
第三,网上“文化侵略”弱化了青少年的民族意识,阻碍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长期浸润在网络世界里的中国人,就难免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因而在外来网络信息流的侵袭中难以产生免疫力和识别力。这种信息传播往往与青少年头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突,使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青少年的思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第四,造成青少年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的弱化,引发人格障碍。在互联网上游离着大量色情、暴力、赌博、迷信和反动的灰色信息,这些信息防不胜防,如同魔鬼般时刻侵蚀着涉世未深、好奇心强、自制力弱、辨别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的青少年,逐渐使一些青少年心灵扭曲,道德意识弱化。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使人在网上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后果,这使一些自律性差的人会对自己实行双重道德标准,在生活中是“好学生”、“好青年”,在网上则随意地在聊天室、BBS上进行谩骂、欺骗,充分暴露压抑在心理深层的需要和欲望。一些青少年还时常盗用他人域名、利用终端电脑搞恶作剧。这种行为倾向会引发人格障碍,如攻击性人格、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五.对策和建议
从青少年自身出发,青少年要加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增强对网络的识别选择能力,自觉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多浏览一些有益的网站。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融入集体,把重心放到真实的生活中,不一味的沉迷于虚拟的网络。
从家长出发,家长不要一味盲目地强调学生不懂事、不着调、不上进,开始埋怨、训斥孩子,甚至用暴力来制止他们这种行为。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是网络素质修养和价值观念更新,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与理解,在尊重他们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形成辨析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学校出发,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让青少年认识上网的利与弊,尽可能利用现代技术来获取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增加与家长的交流,共同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使用网络。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网上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的吸引力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辅导课程,引导青少年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从社会出发,社会应该创建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根据青少年自身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网站,让青少年学会有效使用网络信息,学会正确的网络交流,社会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加强对网吧经营的监督,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吧。相关机构要对网络成瘾开展系统研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六.本次实践调查总结
总之,网络对青少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要充分利用它的正面作用,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它的负面作用,更要看清这些负面影响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心理成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各方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青少年真正远离网络不良影响带来的侵蚀和伤害,这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各位朋友,您好!
本问卷是为了研究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课题所进行的调查,希望您能够客观真实的填写此份问卷。谢谢您的参与!1.您属于哪个阶段的青少年
A初中以下
B.初中或中专
C高中或中专
D大专或大学 2.目前你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多少? A.30小时以上
B.15-30小时
C.5-15小时
D.5小时以下
3、你经常上网的场所 A.学校电脑室
B.网吧
C.家中上网
D.宿舍上网
4、你上网最常做的事情是 A.看电影、听歌或玩游戏
B.查阅资料,看新闻与评论 C.聊天交友
D.其他 5.您个人认为上网对开阔自己视野培养兴趣爱好作用大吗?
A很大
B一般
C很小
D几乎没有
6、有些学生因上网而使学业退步。你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何在? A.学校、家长和社会没有对青少年上网进行足够的引导,没有做到趋利避害 B.家长、学校的压制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和厌学情绪 C.网络中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D.上网时间和学习时间把握不当 7.您是怎么看待网上交友的 A.支持,可以扩大交友面
B.支持,因为比较方便,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可以联系 C.不支持,网络上有很多不真实的信息,不可靠
D.不支持,因为很多犯罪都是利用网络进行的,例如诈骗 8.你的家长或监护人对你的上网的态度如何? A.坚决反对
B.必须在监督下进行
C.要求正确使用,避免不健康的信息
D.无所谓 9.互联网是否改变了青少年以往的生活方式? A.几乎没有改变自己的作息习惯
B.多少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
C.目前还没有改变,但将来可能会有 D.完全不影响 10.你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看法是:
A.内容丰富、健康
B.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内容
C.健康的多一些,有害的少一些
D.有害的多,有益的少 11.您或您的身边的有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吗?(多选)A.有,因为自己学习压力大或学业不佳
B.有,因为与长辈有代沟,交际冲突带来的发展困惑 C.有,因为平时在生活中群体交往上的缺憾
D.有,从接触网络后,便深陷其中
E.偶尔会有
6.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六
您好!网络已经成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了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以
及能够更好的利用网络,找到一个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利用网络,我们组织了这次调查。您被选中为本次的调查对象,现在需要您花费一些宝贵的时间协助我们填写这份问卷。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网络?
A.幼儿园B.小学C.初中D.高中E.大学
2、您一个月上网的花费为:
A.10元以内B.15到30元C.30到100元D.100元以上
3、您一般在哪里上网?
A.电子阅览室B.学校机房C.自己带电脑D.网吧
4、您平均一天上多久网?
A.不到1小时B.1~3小时C.4~6小时D.6~10小时E.10小时以上
5、您认为上网对于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吗?
A.有B.没有C.说不清楚
6、您如何鉴别网上信息的真假?
A.凭直觉判断真假B.对于有怀疑的信息会询问别人查证
C.有自己的一套筛选鉴别方法D.不知道如何鉴别真假,容易相信别人
E.不加鉴别就相信了
7、您认为互联网是否能替代其他媒体(报纸、电视、电台等),成为你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A.完全可以B.部分可以C.不可以D.没有想过
8、您认为防止沉迷网络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制力B.身边的人的监督提醒C.限制上网时间
D.杜绝上网,不上网E.禁止网络
9、您有过在网上购物的经历吗?
A.有B.没有
如果有,您一般一个月在网上购物几件商品?
A.0~2件B.3~4件C.5~6件D.7件以上
10、对于经常发生的网络欺骗事件,您有什么看法?
A.这些事经常发生,以后上网更谨慎
B.这些事应由政府整治,营造良好的网络气氛
C.这些事与我们很远,不过以后会小心
D.这些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用在意
11、您一般上网做什么事?(多选)
A.学习,查找资料B.下载,看电影、电视剧,听歌等娱乐C.玩游戏
D.漫无目的的浏览网页E.聊天F.逛淘宝等网上购物G.看新闻
12、您认为上网的最大乐趣是什么?(多选)
A.上网可以让我们视野更广阔,对学习很有帮助B.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具娱乐性
C.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方便D.可以打发时间
E.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F.可以很好的帮助学习G.可以使购物更方便H.___________________
13、您认为网络的利弊有哪些(多选)
A.网络可以提供很多与学习相关的信息B.网络可以提供一个与人交流的平台
C.网络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D.网络存在很多虚假信息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您认为您或您身边的人沉迷于网络的原因是?(多选)
A.因为学习上的压力和学业不佳B.因为与生活群体的不融洽和交际的欠缺
C.网络的吸引力大D.受周围的人或氛围影响
E.自制力差F.没有人监督,也没有上网限制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您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多选)
A.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形成不好的习惯B.影响身体健康,如视力等
C.诱发青少年的犯罪倾向D.网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E.浪费时间和金钱F.影响学习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好处有哪些?(多选)
A.对学生的学业有促进作用B.可以掌握最新最快的信息
C.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D.加强对外交流交际能力
E.其他
17、您对网络的看法?
7.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篇七
根据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与本次设计和发放的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当前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率较高, 日均使用时间较长, 对其依赖性较强。青少年在使用移动社交网络后, 通过各种方式结交了大量的好友且保持密切的联系, 部分青少年也出现沉迷移动社交网络的情况, 甚至遭受诈骗和骚扰等不良行为, 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危害。
二、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一) 扩大人际交往范围
移动社交网络为青少年广泛结识好友提供便利条件。“附近的人”“摇一摇”、扫二维码、绑定手机通讯录等多种添加好友的新途径, 在满足日常社交需求的同时, 也使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 为将来步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
(二) 提高好友互动频率
移动社交网络媒体功能强大, 带来全新视觉和听觉体验, 丰富了交流内容和互动方式, 提升了好友互动的频率, 打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 成为青少年维护人际关系, 增进情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三) 缓解和释放心理压力
移动社交网络为青少年表达和宣泄情感提供良好的途径, 通过发布心情、朋友圈等方式释放不良情绪, 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人—机—人的交互方式, 避免了面对面交流时的紧张和尴尬, 从而缓解了面对面交流时的心理压力。
(四)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移动社交网络高度的开放性, 使信息传播更直接, 更快速, 对青少年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 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起到一定作用。用户除了可以浏览信息, 还可以发布和转发信息, 更加丰富了信息的来源渠道。
三、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
(一) 沉迷移动社交网络
长期使用并沉迷移动社交网络, 出现大量“低头族”。对新鲜事等信息过度关注和渴望, 产生敏感、焦虑、烦躁等情绪, 出现眼疲劳、视力下降、颈部和手指酸痛、失眠等症状, 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二) 降低现实交往的主动性
长期依赖移动社交网络, 将减少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种缺乏感情的交流方式将降低青少年现实交往的期待感, 从而降低现实交往的主动性。缺少现实交往的经验和耐心, 会产生对现实交往的恐惧, 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三) 虚拟交往产生安全隐患
移动社交网络的开放性增加了青少年与陌生人接触的几率。青少年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不足, 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与陌生人虚拟交往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严重的甚至将危及青少年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 负面信息危害思想道德意识及价值观念
移动社交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 靠目前的人工监管和技术手段尚不能保证垃圾信息的渗透。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这些负面信息很有可能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产生不良影响。
四、对策与建议
(一) 净化移动社交网络环境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移动社交网络的法制建设, 健全我国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 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序的移动社交网络环境。整顿和规范行业秩序, 落实管理主体责任, 对用户的账号名称、头像和简介等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定期检查, 及时清除和打击涉及违法的视频、图片、文字等。对违规违法现象, 通过限期整改、暂停使用、注销登记等措施加以管理。
(二) 加强青少年自身素质教育
通过宣传单、校园板报、专题讲座、专题团日等活动方式, 加强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宣传和教育, 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 增强青少年自身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关注现实生活, 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移动社交网络。
(三) 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借助移动社交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 密切关注学生动态, 及时了解青少年的全方位信息, 使教育工作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创建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的微信交流群, 提高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频率,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移动社交网络相结合, 充分利用移动社交网络的优势, 辅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 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五、结论
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少年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抓住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 积极制定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妥善处理好青少年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问题, 为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更好的局面。
摘要:当前移动社交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和娱乐工具。本文将探究和分析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并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对策,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移动社交网络,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丽璇, 王同奇.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科学引导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1 (07) :125-128.
8.论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八
摘 要:网络的出现,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说话的方式,我们必须积极回应网络语言带来的挑战,积极借鉴与汲取网络语言的优势,与时俱进地开展教育工作,创造一种契合青少年的“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语言;青少年;影响
网络的出现,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说话的方式,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明显。为保持语言的民族性和纯洁性,我们必须积极回应网络语言带来的挑战,积极借鉴与汲取网络语言的优势,与时俱进地开展教育工作,创造一种契合青少年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规范语言的网络变体。所谓网络语言就是指网民在网上交流时使用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组成的数字形式。网络语言有其独特的明显区别于规范汉语的特点和风格,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更新速度快。网路语言与语言发展进程中的其他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于其发展的速度快,同时更新的速度也快。流行一时的网络语言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新网络语言发展又开始如火如荼。网络语言产生的途径广泛,充满创造性,每位网络使用者只要愿意都可以加入网络语言使用和创造的行列。只要你创造的词语或句子有足够的吸引力就能成为网络通用的语言。广为流传的网路语言有可能一时转瞬即逝,真正能保存下来的只占其中很少的比例。网络语言这种极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现象,使得这一系统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也就使得网络语言呈现出更新速度快的特點。
2.影响范围广。网络语言的影响范围大,首先表现在其使用的群体十分庞大。不仅包括以大学生等为主的青少年群体,在其他群体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次,其使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上的交流,日常生活中许多青少年交流中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也在增多。再次,网络语言不仅仅是人们网络中交流娱乐使用,部分青少年甚至把网络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3. 新奇时尚、生动幽默。使用网络语言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学生,因为青少年具有时尚创新、标新立异的心理特点,网络语言因此呈现出新奇时尚、生动幽默、形象感性的特点。青少年网民大多喜欢使用具体形象的谐音代替一些抽象、概括的语义,使用颜色词、动感色彩较浓的词语表达汉语中原有的词语,以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如美眉(妹妹)、幽香(邮箱)、酱紫(这样子)等,这些“网语”一旦触网,很快就会风行一时,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他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地创作了许多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网络语言生动传神,使网络聊天具有了“可互视、可互听”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给虚拟的网络交际增添了许多生气,使其具有实在感。
4.直白浅显、随意粗俗。由于网络交际的隐蔽性,网民聊天时可以放纵表达,无所顾忌,随心所欲地发泄不满与压抑,因此与传统规范语言讲究含蓄、委婉相反,网络语言大多直白浅显,通俗易懂。某些网络语言因网民素质低下,则显得随意粗俗。表现为突破传统的语言规范及语言道德规范,随意引申、解构规范词语,使其呈现出语义泛化、虚拟倾向。无视规范词语的原有感情色彩、语意轻重,有意附会颠倒曲解词语原意,使原来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呈现出贬义化倾向,讽刺、调侃意味浓重,带有黑色幽默色彩。
二、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
如何正视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它,正确地把握它发展的方向,科学地利用它,使它朝着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网络语言的利与弊并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争的事实。
1.网络语言中存在的不足。一方面,网络语言容易导致青少年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环境下、特定交往圈子里使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汉语的发展和丰富。学生借此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有利,是可以使用的。但是,网络语言毕竟是非正式的语言,正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新兴词语层出不穷,难免会产生大量的超出汉语规范的词语。如今,这种不规范的语言不仅流行于网络,而且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长此以往不加强调和引导,他们极可能会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量变会引起质变,习惯会成为自然,青少年一旦有了长期使用网语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不利。
2.网络语言容易使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走进网络社会,参加或浏览网民之间的语言交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色彩。然而,网络社会由于特殊环境和交流主体的隐蔽性,网民往往以隐匿的身份出现在聊天室或 BBS,匿名身份使网民拥有了充分、自主的“话语权”和释放社会压力的机会,而且对自己说过的话不用承担责任,这无形中给一些素质不高的网民以可乘之机,却常使我们突然撞上横飞而来的语言垃圾。那些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启齿的庸俗废话、下流脏话和五花八门的奇怪念头,还有横竖看不懂的生僻词语,全都被堂而皇之地贴到了网上。有一些网民在网上借机发泄内心对他人的仇视或不满,一时脏字满眼飞,令人脏不忍睹,这种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使青少年学生的网络交流发生变质,走向了歧途。
3.如何应对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在将网络语言运用于汉语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采取排斥的态度,教育、疏导、规范化更能合乎实际,压制只会产生负面效果。当网络语言已经介入到现实生活时,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分清楚哪些是健康的网络语言,哪些是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语言,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打压,造成代际之间的鸿沟。既要充分肯定体现现代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网络语言,又要引导青少年做出合适的选择,引导青少年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不盲目和盲从。
【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09-22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09-22
对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10-22
现代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07-08
网络对中学生影响调查报告08-30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07-13
恐惧信息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08-28
网络对学习的影响09-13
浅析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五大原因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