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关于诚信的作文

2024-06-23

高中关于诚信的作文(共11篇)

1.高中关于诚信的作文 篇一

且不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就算是袖珍小国,“诚信”二字也是国家里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社会公德。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却能在诚信中昂首于天地万物之间。

那是个临近考试的周末,作业堆积如山,我却因为在校时“偷工减料”为自己挖了一个看起来永远也填不完的坑。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我顿时感觉回天无力。尤其是想到下午即将到来的英语课,我更是心急如焚。我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咬住笔头冥思苦想。钟表还在滴滴答答烦人地转圈,慢慢加速的心跳声与之在空荡荡的房间交织。不完成作业的后果可想而知,被老师训斥一顿不说,更会有翻番的作业等着我去“冲锋陷阵”;如果不去上课,我被这个念头吓了一大跳不自觉地停了起来,下一秒便觉得自己的脸颊像火烧一样,心中生出了诸多惭愧。可是……算了。反正老师无从考证实情,一闭眼一跺脚,我就做了决定。

“滴——”闹钟提醒我该出发上课了。我咬了咬牙关掉了闹钟,决定对这善意提醒的闹钟置若罔闻。

我心安理得地继续写着作业。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全然放弃了去上课。可是随着作业一点点的减少,我的内心却越来越不安,我担心老师打电话,更害怕父母知道我没去上课时那关切的询问……

那一夜,老师未曾打电话,父母也安静如常,这一切都好像是我做的一个梦。

可是我却失眠了,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意中,书架映入了我的眼帘。看着那些整齐排列着的书,我不禁想起了太多关于诚信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三豪杰,关羽关云长面对高官厚禄加官进爵,丝毫不为所动,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千古美谈。西汉时的季布,言未出,信已在,故人言“黄金千两,不如季布一诺”。连《西游记》花果山尚未得道的孙猴子都知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我,岂能安心做一个无信之人?如今,这件事的后续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个月圆之夜我在迷茫之后立下自己的誓言: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高中关于诚信的作文 篇二

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精神,但一些传媒为片面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而一味的忙碌奔波于各种所谓的新奇事件。为了吸引受众的目光,有些传媒人士认为:凡是新奇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新闻。因此他们带着一双猎奇的眼睛去看待一切于是,一些无中有的“新鲜事”、“奇事”占据了传媒的空间,让感性轻易的击溃了理性的大堤。随之而来的时受众者对传媒的极度不信任,最终的结果是传媒被受众者所放弃。

对于市面上大量假新闻的出现,受众往往先感到被欺骗、被愚弄,继而很容易放弃所钟爱的传媒。如《解放日报》某日发表《“与狼共穴”说起》一文披露:《女记者与狼共穴61天》的“新闻”被刊登在发行量很大的杂志上,讲的是某省党报的女记者因揭露造纸厂污染而遭歹徒绑架,两次被卖给农民做老婆,历经险恶,终于逃出虎口。原来,这是这是一条凭空捏造的假新闻。文章指出,类似的假新闻近年来还有很多,如“上海将建300层容纳10万人的摩天大楼”、“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国竟占八个”、“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一男子游悉尼好色两肾被偷”等奇事怪闻不断出笼。这些捏造的所谓新闻,既扰乱了社会的秩序,搞乱了媒体应有的正确导向,也使传媒的诚信度受到公众的怀疑。文章认为,假新闻连连泛起的原因,一是近年来“枪手产业”恶性发展。一些人打着“自由撰稿人”的旗号,成为不少传媒的“弹药供应者”;二是一些小报和刊物,自称“非主流”传媒,打出“边缘化”旗号,越是耸人听闻,越认为“有卖点”,以高稿酬征“独家”。三是法律约束相对偏软,难以依法惩处。假新闻对社会的危害,与其它假货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产出这一毒瘤,要靠广大受众和业内人士积极参加和揭露假新闻,更要靠媒体的自深努力。

对于传媒内部的工作人员来说,一定要加强其自身的素质修养,特别是记者的素质修养。对于新闻记者而言,一定要正确的把握好“记者”二字的定位,许多媒体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我认为记者应从三个方面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首先,记者应提高自己的政治性和实践性。所谓政治性,就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所谓实践性,就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为党和人民提供既多又好的新闻作品,同时必须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其次,记者应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就是真实地报道时间的来龙去脉,甚至在许多时候记者必须抵得住强大的压力才能给受众一个真实的答卷。最后,记者应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层次的修养,不断学习。因为,当今的世界变换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记者要报道的是走在人们生活最前端的东西,因此,记者要在学好专业理论的同时,努力学习了解社会各方面的知识,甚至包括天文、地理、历史、风俗文化等各方面。

网络新闻的出现是造成假新闻的另一个原因。2000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新浪、搜狐等网站获得登载新闻业务的资格,这意味着中国政府第一次将新闻刊登业务授权给民营的商业网站。于是,一场无声的战争在互联网和传统传媒之间悄然展开,它所带来的是对新闻资源和新闻受众的重新抢夺。

由于我国的网络普及率不高,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就给网络新闻蒙上了一层面纱。新闻业不知不觉中不如一个风险时代,那就是无论传统传媒还是新生传媒,都在饱受一样的折磨。在网络与传统传媒实现互相互动时,如何利用对方信息又不侵权?如何判断对方信息的真实性?毕竟大多数传媒都想在合法、合理的旗帜下发展壮大。但新旧传媒之间的竞争又往往让它们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而出现了“争新闻”、“制造新闻”的混乱状况,其结果彼此都因无法得到受众的信任而失去观众,这正是二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的质量是传播信息、传播媒介和受众三大要素的函数。换言之,传播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信息、传媒和受众这三个主要变量。即受众既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又是新闻的提供者,与新闻密不可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很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众对我们媒体的信任程度。总之,只要我们踏实地深入调查,真实地全方面报道,选择诚信,永远不会被观众所抛弃。

最后,从长远发展来看,诚信是传媒最可珍视的资产,是传媒的保持持久的竞争活力的不竭之源。在未来的传媒市场上,谁的诚信高,谁就处于优势地位。诚信已成为传媒制胜的关键所在。同时,诚信也是传媒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提高传媒的诚信,既能提高传媒的舆论导向水平,发挥社会效益,又能使传媒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赢得观众,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为此,传媒应从确保传播内容真实,提高信息产品的品位,树立媒介自身的权威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发达的今天, 传媒也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然而, 如今不争的事实是, 公众对新闻传媒业的信赖度正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直线下降。本文对传媒的诚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3.关于诚信的思考 篇三

这是2001年夏季高考全国卷写作题目给出的素材,要求考生以“诚信”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高考结束后,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文,现选取其中的几篇,以飨读者。

曾经读过一本书,是关于美国人的消费,书上说:美国人都是在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我就有些迷惑不解了,既然美国人都是“举债度日”的,一旦出现了无赖的山姆小子不肯还钱怎么办?后来我又看了另外的一些书,这个谜团才解开。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是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所有的借款,此招是以使其无立身之地。据说,某些罪犯不怕违反法律,却独独不敢得罪信用局。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问题。本来,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熏陶了我们几千年。然而,近年来,信用违规的事情却不绝于耳。中国有个报社曾做过调查,信用危机位居腐败之后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15%。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恐惧。试想,生活在一个无信用的社会中,你的眼睛还可以相信谁?衣食住行,你在消费之前必须确认:这些是否假货?商家是否在“宰”你?

无信用行为的蔓延,使企业之间心存猜疑,使电子商务难于全面运行,徒然增加本可避免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竞争力下降。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的信用局不失为一个好参考。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信用惩罚机制,用信用机制和国家强制力双管齐下,对信用违规事件,用经济手段加以惩罚,用国家手段加以监督,来促使信用良性运行。信用问题,不能仅靠古代传统的“德”和“礼”来解决,必须用一个健全的机制加以完善,一旦某人出现信用违规,信用机制让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试想,这时谁还敢当不法奸商呢?

其实,信用,不仅牵涉到经济领域,实际上,它最终影响的,还是人心。试问:有谁愿意生活在一个毫无安全感、终日人心惶惶的国度。一个人的信用,反映的是他自身,而一个社会的信用,反映的却是民族的精神素质。一个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守信用的国家,才能为国际所信赖。最后,我想到了一位哲人的话:要使一个民族所有人都有信用,那未年过于天真;而若连守信用的人都找不出,那又未免过于堕落。

评点:

此文最大的特点是立足现实,做关于诚信的思考,使这种思考确定而不空泛。在层次安排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得中规中矩;同时,从物质领域谈到精神领域,是层进法的熟练运用,结尾用哲人的话留有更深刻的思考余地,使文章严谨而又深刻。

4.关于诚信的议论文素材高中 篇四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事实论据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元伯是好朋友。两人一起学习,后来都请假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回到太学读书,(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见一见你的幼子.”于是一起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两年前分手时,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就那么确定他会来拜访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登上大厅一起饮酒,最后开心的分别了。

太史慈应约来还

太史慈,青州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一次,他在神亭战败,被孙权的兄长孙策俘获了。孙策以前就听说过太史慈的大名,于是就立即为他松绑,并以礼相待,还向他询问下一步进军的策略。太史慈见孙策如此对待自己,倒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只是一味地说:“我乃败军之将,不配共论大事。”孙策则说:“从前,韩信定计于广武君李左车,现在,我想请教将军,您又何必推辞呢?”

太史慈见孙策如此恳切,就说:“刘繇所部刚被打败,士卒离心,如果分散了,就很难再聚拢起来;考虑到这种情况,想请您采取布施仁惠的措施加以安抚,又恐怕不符合您的心意。”孙策听了太史慈的话,长跪施礼回答说:“这实在是我内心所希望的。明天中午,希望您再回到这里来。”诸将都很怀疑,认为让太史慈走了,他明天就不会再来了。孙策则不这样认为,他说:“太史子义,乃青州名士,以信用和道义为立身处世的首要原则,他一定不会欺骗我的。”第二天,孙策下令大摆宴席,宴请各路将领,摆设酒食,立竿视影。正午时分,太史慈果然到了。孙策非常高兴,后来常常与他商议军事。

郭进守信

太祖时,郭进的官职是西山巡检,有人密报说他暗地里和河东刘继元有交往,将来有可能造反.太祖听后大怒,认为他是诬害忠良之人,下令将他绑起来交给郭进,让郭进自己处置.郭进却没有杀他,对他说:“如果你能帮我攻占河东刘继元的一城一寨,我不但赦免你的死罪,并且还能赏你一个官职.”

5.诚信的作文高中英语 篇五

Tod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any traditional ways of life have been changed, especially the way to pay for purchase. The record of credit occupies important role for everybody, and they need good credit to get loan, so as to start their business or buy a house. We have come to the age of credit.

There is a very classic exampl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redit. A Chinese man took the train in Europe. He found no one checked the ticket, so he just skipped the ticket. He thought he had saved the little money, but when he came to the bank and wanted to get the loan, he got rejected, because his record of credit showed he had skipped the ticket, which made him the unreliable man.

The record of credit is the main basis when people asked for loan. The banks consider the account of money they would borrow according to the credit, or the departments will check a person’s credit to see if they want to hire him. The age of credit asks for us to behave ourselves well, or we will live the tough life.

6.关于提升会计诚信的思考 篇六

一、会计诚信问题原因分析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司企业的不断进步, 虽然会计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会计诚信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会计诚信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据调查显示, 当前人们对于会计虚假信息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 具体认识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与不足, 加之市场经济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以致于会计诚信出现了严重的缺失。同时, 实践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成本造假、收益不对称等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当前公司企业会计造假行为, 这也是不法利益驱使的结果;如果造假收益超过了造假行为本身所要消耗的成本, 则造假人员就会不惜余力。从本质上来讲, 会计诚信问题的产生,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 以致于会计职业道德难以维持, 加之各方利益群体对会计信息的干预, 使得会计诚信问题屡见不鲜。

(二) 会计人员地位不独立, 导致其诚信严重缺失

会计诚信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造成会计诚信问题的根本原因, 公司企业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以致于各种造假行为屡见不鲜。会计人员的地位不独立, 成为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据现行会计法之规定, 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 即核算、监督, 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仅要维护本公司企业之利益, 而且还代表投资者对公司企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 但实践中并非如此, 多数会计人员无法真正发挥其双重职能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自身对公司企业具有依赖性, 除个人因素外, 单位领导层与管理人员对其影响非常的大。

(三) 缺乏执法力度, 监督管理乏力

近年来, 虽然国内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但部分概念判定标准非常的模糊, 缺乏时效性、实际可操作性;同时, 较大的选择空间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的部分情况难以准确界定。同时, 立法与执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很难保证, 加之部分工作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比较差, 严重忽视财会机制, 甚至为满足私欲而公款吃喝、偷税漏税;会计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 以及部分法规没有配套的细则, 以致于现有的规章制度难以有效的落实到实处。实践中, 因单位内部机制不健全, 加之现有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导致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单位虽然设立了相应的内审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 但因内审人员多为领导委任, 因此经济利益通常会受到领导的严重制约, 不独立的审计管理机制, 难以确保监督管理的规范性。

二、提升会计诚信的有效策略

2013年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文化建设年, 其中诚信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基石。基于以上对当前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要想加强会计管理, 全面提升其诚信水平,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加强思想重视, 建立和完善公司企业整治结构

对于公司企业治理而言, 其作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制度安排, 首先应当建立和完善公司企业的治理结构。第一, 建立公司企业管理机制, 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实践中, 应当加强公司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加强对股东财务信息的控制与提供。第二, 不断完善公司企业评价管理机制, 全面考虑企业持续生产经营能力中的会计指标。将代理人利益与公司企业的发展目标相挂钩。公司企业现行的治理结构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即董事会中的部分成因同时兼任着高管等职务, 以致于股东受聘评价会计报告制作过程中, 成为经理层自我评估的行为, 诚信风险尤为突出。基于此, 实践中应当不断加强思想重视, 建立和完善公司企业整治结构, 以有效防范公司企业会计诚信问题的发生。

(二) 加强会计师审计监督管理, 确保其身份地位的独立性

2013年6月7日, 中新网报道了关于财政部对会计诚信管理的若干规定, 其中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审计立法, 将会计诚信管理工作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确保其高度的权威性。实践中, 以法律的形式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明确, 尤其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其行为过失、徇私舞弊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 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公司企业管理层, 不受其约束, 以确保会计人员行为的客观公正性, 并为其创造条件。其次注册会计师在为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时, 不能同时为客户提供内部控制设计、代理记账、代理纳税或其他影响独立性的服务。如果管理咨询收入超过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的50%以上, 应考虑审计与咨询机构分立, 以此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三) 建设会计诚信工程

实践中可以看到, 单纯的采用会计监督、公司企业内部监督管理, 其效力明显不足, 还需要再营造一个会计外部监督环境, 即加强社会监督。据此,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强化会计诚信教育。这是全面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会计诚信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第二, 不断加大会计诚信宣传力度。通过对会计诚信重要性的宣传, 可以有效净化社会氛围和环境, 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重视会计诚信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结合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的指导思想, 加强会计诚信荣辱观建设。对于会计人员而言, 应当从正面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宣传、报告等形式, 加强对公司企业会计诚信建设。三是建立会计信用档案。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其公信证明可靠度。只有通过建立一系列会计信用档案, 每一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的一系列检测流程和信息, 会计诚信体系的逐步建立。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会计管理的若干规定之要求, 会计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 应当做好会计诚信档案管理工作, 并建立会计信息公开、共享机制, 以此来实现对公司企业的会计诚信管理。

(四) 确保会计诚信问题举报通道的畅通性

实践中, 还要建立健全会计诚信举报管理机制, 不仅要对举报人员的自身安全加强保障, 鼓励说真话、敢说话, 而且还要为会计诚信举报提供有效的方式、确保举报通道的畅通性。从实践来看, 传统的、单一式政府及相关部门受理会计举报案件缺乏力度, 没有真正实现权力的有效分解、彼此之间的约束与监督管理质量不高。因此, 笔者建议拓展举报渠道, 接受举报的机构既要有审计、纪检以及检查和信访等部门, 举报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信任的部门举报。对于举报受理机构而言, 应当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社会的监督, 对举报问题进行及时的查处, 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公布于众, 以激发举报人员的积极性。同时, 还可以在举报方式上进行适当的创新, 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举报处理, 即在原有信访、电话以及走访等方式基础上, 结合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微信、邮箱、博客以及电子邮件等方式, 将通信地址、电话、网址、线索处理程序以及相关举报处理事项, 积极公布于众,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举报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 会计诚信问题关系到诸多方面的内容, 不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也同时波及到诸多方面的社会问题, 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 加强结合实际情况, 对会计诚信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国内会计诚信水平和会计工作质量, 这也是各类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摘要:会计诚信作为会计人员自身的一种承诺, 实践中也表现出其独特的品质和特点, 同时这也是传统文化道德的一部分。无论会计人员还是会计机构, 都应当根据当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以及实际情况, 提供及时、准确以及合法和合理的会计信息, 秉承诚信原则, 为相关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真实的资料。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会计人员的诚信、素质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应当加强重视。本文将对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提高会计诚信, 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诚信,信息失真,提升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清玲.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向导, 2011 (21) .

[2]刘星厚.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探讨[J].中国外资·上半月, 2013 (01) .

[3]潘锟畅.论会计诚信缺乏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01) .

[4]敖云良.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 (06) .

[5]刘巍, 赵琴.略论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及原因[J].学术交流, 2010 (01) .

7.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篇七

【关键词】会计 诚信 对策 建议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商界自古以来就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传统,孔子也曾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可见,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石。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照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简言之,“不做假账”就是会计诚信最好的诠释。

二、会计诚信的意义:

诚信作为公司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也是会计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会计信息是去了真实可信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正像中国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所说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会计诚信,是经济秩序正常进行的保障,对规范商业行为的合法操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反之,会计诚信的缺失必然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最终危及经营主体本身的生存。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和管理者追求的基本目标,一些单位的负责人和高级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等为了获取更多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不惜铤而走险,通过会计造假、串通作弊而获得更高的职位、更多的业绩和更大的经济利益,达到“一举多赢”的效果。可见,见“利”忘“义”是诚信缺失的内在驱动力。

2、制度不健全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时期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已不再适用,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尚未健全,市场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息传递速度缓慢,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和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给不讲诚信的人有了可钻的空子。

3、执法不严,监督力度和处罚力度不大,缺乏威慑力。

首先,我国现有法律虽然对部分不诚信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还不能涵盖所有行为;其次,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无形中助长了不诚信的行为。《公司法》和《会计法》中对于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不大,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不仅威慑力不足,反倒起了“鼓动”作用。

4、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低下。

在我国现阶段,无论是普通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还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大都只强调了专业知识技能的灌输和培训,而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即使有,大多也是流于形式,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会计人员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经不起物质、权力的诱惑,上市立场和原则,从而出现会计舞弊等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5、会计人员身份不独立。

从总体上来说,一些会计人员并不是主观上愿意去造假,很多都是处于被动。依照《会计法》的规定,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要维护企业的利益,又要代表国家、投资者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是无法完成其双重职能的,因为会计人员身处企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任用、调动、工资、福利等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管理权,迫于无奈和压力,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授意、指使和强迫下职能选择被动造假。

四、加强会计诚信的对策建议: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立法上遏制会计造假。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制定法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大执法力度和惩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执法上提高威慑力,防患于未然。

在会计立法上,我国应从国庆出发,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加大对造假者的惩罚力度,在执法上,对敢以身试法者严厉打击,进行经济、行政甚至刑事处罚,使其造价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收益,以警示后来者不敢再重蹈覆辙,并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加强会计诚信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源头上预防会计造假。

建立会计诚信的内部控制机制,是提高我国市场交易信用程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礎,只有指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严格其会计行为,才能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使真正信用好的企业的大更大发展,让那些信用不良的企业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4、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从根本上杜绝会计舞弊。

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教育,为会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监督,为会计人员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专业必修课,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注意避免简单的说教和理论宣传,实行案例教学,使会计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就牢固树立起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观。

5、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从客观上防止会计造假。

改革旧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或稽查特派员制等,保证会计人员身份的独立性,解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客观地进行会计核算,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并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准确性进行监督,有效避免了因缺乏独立身份而受胁迫的无奈处境,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实行会计委派制,对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改善整个社会的会计环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结束语:

朱镕基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这十六个字写着容易,真正做到却不是易事。会计诚信建设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会迎来会计诚信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马北玲,徐长明。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当代经济,2012(22)

2、董连喜。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财政金融,2005(16)

3、汪道岗。 对于中国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2(13)

8.诚信的高中作文800字 篇八

现在这个社会很注重诚信,比如有许多商家销售的产品与对外界宣传的不一致,这就是欺骗消费者。不过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许多政策和相关的规定。如《消费者权益法》还有一个日子人人皆知,3.15!这就是很有说服力的说明,诚信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

诚信,不只是一种美德,还是源源不断的财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待人以诚,人也会报你以实,驰名海内外的长虹集团,何以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领市场经济的风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是处世的原则。解决问题的第一要素就是承认问题的存在和理清问题的脉络,离开了这一点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更谈不上把问题解决好,一个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人可能是一成功的人。相反,歪曲事实,隐瞒真相就等于一事无成。对于一个要生存,图发展的人来说,实事求是的对待一切事物就是得尤为重要。

诚实守信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在人际交往和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项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更始从业人员对社会,对人民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是维持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必须不可少的道德准则,诚实与守信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诚实,待人诚恳真挚,做事才能守信用,有信誉。

9.高中关于诚信的作文 篇九

“叮零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快速地坐到了位子上。只见老师端着一大叠试卷走进了教室,并大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测试!”教室里又是一片哀嚎。

试卷一张张地发了一下,我的内心也不由得紧张了起来:“昨天回家没好好复习,看来今天连临时抱佛脚的机会也没有了。”我不禁忐忑不安起来。

该来的还是会来的,我扫了一眼题目,基本上都是我会写的,于是,我便开始奋笔疾书,写着,写着,试卷上仿佛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一道题难住了我,我开始冥思苦想,我一会儿咬咬笔,一会儿用手托着脑袋,可我迟迟下不了笔。这时,我想起了这题老师正好讲过,书上也有。于是,一个坏念头了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抄答案。

只见我像做贼似的,偷偷摸摸地拿出了语文书,又小心翼翼地将书打开,找到了答案;这时,老师从我身边走了过去,我猛地将书推进了桌子。原来,沉浸在答案中的我浑然不知老师已经进来了。我见老师若无其事地走了,我便又拿出答案来抄。渐渐地,我将试卷写完了,便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把试卷交了上去。

第二天,试卷发下来了,我考了最高分——98分。但看着那一个个大钩,我又高兴又惭愧,它们像一根根刺,刺痛着我的心,因为这是我抄来的,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于是我下定决心去向老师坦白。

放学后,我跑到办公室,红着脸对老师说:“老师,我这次是来坦白的,上次考试的几道题是我从语文书上抄来的。”话还未说完,老师便说道:“抄答案是你不对,但你能主动承认错误,并诚实坦白,说明你知错能改,老师相信你还是个好孩子!”

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内心还不断的自责,我暗暗发誓:“从今以后,一定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学习,当一个诚信的好孩子!”

作者:尤程浩

10.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 篇十

关键词:诚信伦理;诚信建设;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19—0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公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与社会发展相伴随的社会问题,社会诚信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对这一问题不能加以高度重视,不能提出切实有效地解决办法和途径,势必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影响社会安定,影响人民的幸福生活,甚至消解我们以往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因此,我们应当而且必须从多角度研究社会诚信问题,研究提高社会诚信意识的措施,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提升全体公民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治久安。

一、诚信的道德源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的思想道德观念源远流长。诚信一词由“诚”与“信”构成。诚有双重涵义,一是宇宙本体内涵,乃天道,就是实际有,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3];二是一个表述人的基本德性和精神状态的道德范畴。“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个体德性和精神的内在实有,是人的自我统一性,身心内外的合一不二。

人的内在实有的德性,总是要通过人外在言行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言行就构成他对某人具有多少诚的德性的了解、判断和评价的依据。然而,仅凭某人的言行常常不能完全地表现一个人内在德性的实有。其他人受自身言行习惯的局限和某人言行了解程度的局限,常常不能对他人的德性做出恰当的评价。真正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有多少“诚”德性的人,是某人自己及对其有深刻了解的“知音”。

“信”字,在字型结构上从人从言,讲的是言谈的诚实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信原本指人神之间的诚实不欺之语,这种鬼神讲信的行为方式运用到了人际关系之中,讲求人与人之间的言而有信,也就是人际信用伦理[3]。

诚与信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从宇宙本体内涵的角度认为 ,大自然从不声张,从不掩饰,按“诚”的规律自然运行,虽然没有言语,却本然都不具有欺骗性,然而人类的言行具有不可靠性或不真实性的可能。因此,天道恰恰具有“诚”的本性,人道应该具有“信”的维度。天道的“诚”与人道“信”本来应该是一致的。“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人类借助天道的“诚”的品性就体现在其言行的一致性上。正因为诚信具有本体性,是自然规律,也是“形上”与“形下”的统一,更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诚信体现在人道上的关系为:诚是人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于中,必信于外。因此,诚与信联系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3]。诚信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诚实无伪,言而有信。千百年来,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对于人际的协作和和谐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诚信在个体生活中的价值

关于诚信在人类个体生活中的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们有过许多论述。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丧失了做人的起码资格,是不能在社会中立足的。北宋的周敦颐把诚看成一切道德的根基。他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诚信是个体道德的基石,是立人之本[1]。与自然科学排斥主观性不同的是:道德的学习和修养必须与主体自身紧密相联系。孔子和荀子把道德的学习和修养称为“为己之学”。它“入乎耳,善于心”,造就和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德要有一颗诚心。所谓诚,就是“真正想”,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不自欺欺人。诚是心灵、理性、情感、意志的内在合一,是自我身心的统一。古语有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到了至诚的境界,自我高度统一,自我的天然性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最终达到赞助天地化育的神奇境界。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干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常常自己给自己鼓劲,使自己集中精力,使自我内部统一起来,这就是一种诚的功夫。如果一个人,没有内在的诚,也就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自我,其心灵是散的,外部表情也是散的,对外部信息的感应是浅淡的。这种心灵状态,做事不可能做的漂亮,修德不可能有效果。

人是社会动物,人际交流主要通过言行来进行。心中有“诚”,通过言行表现,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一个人能够长期地坚持以诚信待人处事,就会形成诚信的人格。具有诚信人格的人,就会赢得人们的普遍信赖。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人信之,这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规律。

三、诚信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价值

诚信是执政之要[1]。孔子在谈到国家政府层面的诚信时说过:“自由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认为一个不讲信用的统治者,一个没有信用的政府,是不可能很好地治理民众的,更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公共领域的诚信,特别是国家诚信,主动权在上层管理者。上层管理者不以诚信对待公民,公民也将不以诚信对待上层管理者。因此,上层管理者应该慎言敏行,言出必践,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制度有信,使法规有信,使讲话有信,总之要取信于民。历史和现实生活实践证明:民信则立,民无信则不立;民信则安,民无信则乱;民信则昌,民无信则亡。

诚信是为商之道,兴业之宝[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若市场经济缺乏信用道德支持,市场经济会在无形中提高市场交易和人际交往的成本。对某些经济政策不信任,对预期回报无信心,投资过程必然畏首畏尾;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恐惧导致商品销售下滑,从而造成财富的极大浪费;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互不信任,造成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低下,使企业日渐萎缩,滑向倒闭的边缘。诸如此类现象相当普遍。大量事实说明:经济领域诚信的缺失已经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这是一种不可估量的社会灾难。总之,市场经济活动实践告诉我们:具体的商品是有价的财产,而诚信的声誉则是无价财富,是未来的财富。规范的市场经济,一定是以诚信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

四、社会诚信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社会道德教育和导向。要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成年人群开展持久、有效的诚信道德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引导人们追求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确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价值观念,自觉履行诚信道德责任。要确实发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功能,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营造诚实守信光荣、失信违约可耻的社会舆论和文化氛围[2]。

2.个人的内心信念和道德修养。领导干部带头开展“讲诚信”的自我道德教育和修养教育,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落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同时,还要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形成广泛的社会评价风气,使企业和个人真正感受到诚信光荣可敬,弄虚作假的可耻的社会氛围,从而强化企业和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修养.

3.社会法律等刚性力量的强制。加强法律的监管力度,对那些弄虚作假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贩卖假钞、假文凭、假证件的人员给予严厉打击;改革干部用人制度,惩治那些惯于弄虚作假、谎报成绩的官员,提拔和重用诚实可信的干部。舆论宣传是一种价值导向,提拔干部和实施奖惩本身则是一种更有力的社会价值导向,这方面做得好,能收到令行禁止甚至不令而行的效果。

4.合理吸收和借鉴西方信用制度。现代社会的诚信伦理,不仅是基于亲情和血缘关系的人伦信用,而且更加注重基于法律和契约的社会诚信制度伦理的建设。因为现代社会诚信本身只能是一种有条件的责任承诺,而不是无条件的道德义务。只有依靠以法律为基础的信用制度的完善,才能培育出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西方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净化功能来维护市场秩序,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建立社会诚信;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包括用实名和终身信用代码谋职和从事其他各种交易活动、加强资信评估机构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对有不良交易行为或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惩罚、建立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以确保信用行业健康运行等。

5.完善信用监察机制。建立健全个人和企业诚信资信纪录、评估机构,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设备,建立覆盖全社会所有公民和企业的诚信档案记录和评估查询网络,缩小信息不对称性,提高失信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和可预防性,降低一次性博弈中失信而获利、守信而受损现象发生的概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查询的公民个体、单位集体和公司法人的信用记录档案,并附之以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能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机制上的保障。在此特别强调:建立规范有效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该机构纳入政府机构管理。借鉴国外经验,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协调各部门开放数据,把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公检法机关有关个人信用企业信用的信息资料收集起来,建立一个全国的信用信息数据库,让失信企业和个人及守信企业和个人有稽可查,载入信用记录史。以此为信用信息的传递机制,进而形成社会惩罚机制,加大失信成本,完善全面的奖惩手段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刘苗荣,刘桂云.诚信机制:和谐社会的基本伦理内核[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

[2]林兴岚.当代诚信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7,(6).

[3]陈俊亮.传统诚信思想的源流及其基本内涵探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4).

11.关于会计诚信监督体系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会计诚信,监督体系

一、关于会计诚信监督研究的主要观点

所谓会计诚信, 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行为人在进行会计处理时的态度诚实, 二是行为人在提供会计信息时的信守承诺, 遵守会计法、会计准则和制度。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目前, 我国有关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

(一) 制度缺陷是导致我国会计诚信危机的根源

这种观点认为, 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制度缺陷、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安排中的激励约束制度缺陷、会计行业监督制度的缺陷等, 是企业会计造假的制度性根源。

(二) 社会制度改革和政府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出现

的一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诚信度, 特别是对会计诚信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 地方政府进行的业务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这是诱导会计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会计诚信问题实际是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的博弈行为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压力, 使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很难做到有“完全充分的过程”, 难以做到制定过程完全社会公开化, 使之成为各方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的产物。

(四) 会计诚信问题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副产品

无论是企业会计机构还是会计师事务所, 其工作内容都是受托责任性质。由于工作效率不同、委托代理费用的差异以及合约性质和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 会计诚信问题的产生不可避免。

上述观点主要从制度层面或会计行业内部运行机制方面讨论会计诚信问题, 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更应从社会道德诚信缺失以及制度方面寻找原因。

二、社会道德对会计诚信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道德始终居于重要地位, 其中诚信是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内容。

在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层面上, 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 强调的是内在品德修养, 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 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 “仁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 未知其可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老子也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在当时社会经济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条件下, 市场交易不发达, 诚信更多停留在“自省”、“自律”程度。因此, 诚信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然而, 在今天现实的物质利益与会计诚信联系如此紧密, 会计的诚信问题也变得更为紧迫。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选择, 这种选择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使大家认可一种需要“牺牲”的标准, 并且这种“牺牲”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是应该的、有价值的;二是绝大多数人能够生存。这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条件。因此, 完善我国的传统文化是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基础。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 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 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泊, 公共意识低下, 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 不可能营造出高品味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 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就能做到的, 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 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 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 各行各业都应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三、制度安排对会计诚信的影响

制度决定了个体如何行动。当然, 这种“决定”可以是利益激励或诱导型的, 也可以是法律惩罚与强制型的。也就是说, 个体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相应制度所能提供的利益激励或所施与的法律惩罚。

制度中的个体有各自的利益, 都在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 由于受到个体行为的影响, 各个个体又不可能无限地扩大自身的利益。因此, 制度中每个个体都希望达到“帕累托最优”, 而制度的制定和形成是多方博弈的结果, 并且成为博弈双方或多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行为规则。这说明, 某一时期的社会制度安排, 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我们将这一行为规则用于解释会计诚信行为, 会发现会计诚信和会计失信与当前的社会制度密不可分。

由于我国仍处在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各种制度尚未理顺, 有章不循的现象仍较普遍, 这对会计信息生产形成了制度上的约束。理想的制度安排要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 成为博弈双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规则, 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获得制度外的收益, 那么一个完善的制度必将让他付出更大的代价。而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来看, 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 新的经济情况、经济业务不断涌现, 会计制度中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注册会计师本应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最后一道防线, 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成了“迷途的羔羊”。市场份额、收入来源、客户审计收费、未来审计收费的预期以及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相冲突等因素都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大打折扣, 而目前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又强化了这一趋势。银广夏事件爆发后, 舆论普遍认为我国会计职业界出现了诚信危机, 会计职业界也在反省职业道德问题。所谓职业道德、诚信等, 都是由制度培养的, 如果与审计相关的制度安排不理性, 就不会有理性的职业道德与诚信;同样, 诚信建设也是由相关制度的建设所实现的。不改变现有制度而过份强调教育, 不仅不会解决问题, 还有可能夸大会计职业界在社会中的负面影响。

四、对会计诚信问题的解决对策

首先, 切实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 充分发挥法律和行政管理的作用, 抵制“会计失信”。加强有关会计信息的法制建设, 明确规定造成“会计失信”的法律制裁标准, 政府监管部门应发挥监管力度, 切实保证政府监管部门行使防止造假、惩处造假的责任与职能, 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完善监控系统, 坚持日常监管预防为先、处罚办法在后的原则, 改变目前政府监管部门只协助“灭火”, 无“防火”责任的现状。

其次, 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 发挥社会力量抵制“会计失信”。目前对于造假账的舆论谴责已经给企业、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师造成一定的压力, 但这种谴责大多是针对整体而非具体企业, 多数是学术性、政策性的而非实用性的。我们还缺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因此, 要建立和培植揭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市场力量, 以改变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状态。

第三, 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启发“违规会计人员”的良知, 抵制“会计失信”。教育的实效性要以大家公认的事实为基础。纠正人们的行为应借助于有效的奖惩措施的建立和实施, 增强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抵制“会计失信”。

第四,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诚信会计法规体系。诚信会计的建立, 一要靠人, 而人应是有信誉之人;二要靠法规制度, 法规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会计是要人来做的, 只有诚信会计人, 才能使会计成为诚信会计;但没有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 即使诚信会计人也会陷入“囚徒困境”。而法规制度不仅指会计法规制度, 还应包括政府监管制度、法人治理制度、审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现在的法规制度建设尚缺乏整体性、一体性和前瞻性安排, 因此, 个别制度反而成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诱因, 这是建立诚信会计应该特别予以关注的问题。

五、结束语

诚信是会计行业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力量之源, 加强诚信建设, 牢固树立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 大力弘扬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己任的职业道德, 是会计行业永恒的使命。广大会计人员, 要认真贯彻实施准则体系, 既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本领, 又要加强修养、恪守道德、永铸诚信, 更好地承担起当家理财、监督服务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耿广猛, 雷又生.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J].会计研究, 2004.

[2]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郭复初.经济发展中的财务问题[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罗福凯.会计学科的创新与发展[J].经济科学, 1998 (6) .

上一篇:最新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作文900字下一篇:题为那一次真令我难忘的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