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2024-09-26

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教学反思(精选12篇)

1.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篇一

终于结束了期末考试,孩子们不管考得怎么样,都高高兴兴地回家玩儿去了。老师们也轻松了很多,剩下的任务就是批改试卷、分析试卷和登记分数了。原本挺乏味的工作,却由于一道作文题目平添了几许乐趣。而笑过之后,却也耐人寻味,不由得深思起来。

这是一道五年级的作文题,题目是这样的:请你用三个词准确地描述一下自己,并用具体事例向大家说明你为什么用这三个词描述自己。

拿到试题,五年级的老师们一片哗然:这题出得真有水平,学生们该怎么写呢?他们能理解题意吗?……在一大堆的疑问中,孩子们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看着作文稿纸格里满满的汉字,老师们仍然疑虑重重,心里没有一点底。

正巧我们被指定批改五年级的试卷,而我又被分配批改作文,有幸见证了这道题的难易和良莠。

大多数孩子都能按照题目要求,选择三个词语描述自己,并用具体事例说明。比如“聪明”、“可爱”、“活泼”、“幽默”、“勤奋”、“粗心”、“认真”、“胆小”、“助人为乐”、“善解人意”……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思路广泛,没有局限在一个模式中。这样看来,这还不乏是一道好题。文章中有一部分写得生动有趣,语言流畅,有扎实的基本功,妙语连珠,让我们这些改卷的老师也禁不住边判边读,细细品味。而多数学生都能围绕主题,虽然事例简单,但是叙述清楚,基本符合要求。我最关注的是那些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想看看对这样的题目,他们的反应如何。一看之下,还真出乎意料。在总共将近三百份的试卷中,只有不到十个人完全不理解题目要求,写的内容文不对题。而其他的孩子,虽然字迹比较潦草,但细细读来,还真给我带来很大触动。比如有一篇是这样写的:“我是个调皮、爱搞恶作剧、重义气的男孩子……我虽然学习不好,可是我从来不欺骗朋友,遇到好朋友有困难,我会拔刀相助……我经常闯祸,可我不是故意的,老师和同学们都骂我,从来都不站在我的角度上考虑……”,读到这样的句子,我忽然很感动,感动于这类孩子的真诚,而这份真诚在考试卷上是很少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作文题目太框架化,从来都是让孩子们以一种较固定的模式写差不多的内容。

从三年级进入习作的学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快就差距很大,教学困生写作文也成了老师们最头疼的问题。大家针对这种现象也进行了研讨,觉得习作的困难应该就是阅读的困难,阅读能力差,阅读积累少,阅读习惯不好,都是习作困难的根本原因。可是今天我的体会是:习作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写自己心里所想,不能抒自己心中的情。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孩子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它,到了学校反而学不会它了,这不是很奇怪吗?这当然与汉语言文字的复杂和广博有关,可是不能否认,也应该与我们的教授内容和教授方法有关。曾经读过一句话:让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才是最聪明的方法。从这道作文题看出,这也不是很难,但是必须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上,理解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对症下药,让所有的孩子都敢于说真话,我想,到那个时候,作文大概就不会是什么难题了。

很感谢那位出题的老师,能够带给我们这样的思考,能够给孩子们一次说真话的机会,能够引领我们走出习作的误区。至少能够让大家看到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完全可以按照孩子们的不同程度而因材施教。在语文考试中看到孩子们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心中所想应该再不会是幻想。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

考试结束了,判卷也结束了,没有结束的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我们这些执教者深深的思索!

2.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篇二

本题答案不唯一, 本答案仅供参考:

该函数图象表明小明骑车离出发地的路程y (单位:km) 与他所用的时间x (单位:min) 的关系。小明以400m/min的速度匀速骑了5min, 在原地休息了6min, 然后以500m/min的速度匀速骑回出发地。

我在中考改卷时发现学生有多种答法, 思维活跃, 这都归功于课程改革后教学形式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该题实际就是课本题目的变形。我们现在回看“速度的变化”这节课。

例1.分析右面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图, 想一个适合它的实际情境。

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研究, 得出很多种情境。

有的学生讲:“一个晴朗的一天, 从早上到下午两点多钟的温度变化情况。早上到十点多气温上升得很慢。十点多到下午两点多气温就以很快的速度上升。”有的讲学生说:“烧骨头汤, 先用小火烧, 后改用大火烧。”这符合上面的关系图。但是, 马上就有学生起来反对说:“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在现实中, 先用大火把骨头汤烧开, 再改用小火煨。”

反思:我对于上面学生的回答感到有些意外, 现在的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 再不是以前传统意义上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 有的学生讲上面的图可以表示烧水过程——先用小火烧再改用大火烧, 也被大部分学生以不符合实际情况为由否决。由此可见, 大多数学生很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正是我们这些在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所不足的地方。我们只考虑这样做的结果满不满足图象, 很少注意现实不现实, 只好强词夺理地说我就这样做:烧骨头汤, 先用小火烧, 后改用大火烧;烧水过程, 先用小火烧再改用大火烧, 它就满足图像。

例2.分析右面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图, 想一个适合它的实际情境。

有的学生说:“横轴代表时间, 纵轴代表距离。小明早上骑车从家去公园玩。由于去公园的积极性很高, 开始他以较快的速度骑到了公园, 到了公园以后, 他玩碰碰车、划船、看爷爷们下棋。不知不觉, 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 他才极不情愿地以低于去时的速度骑车回了家。”

有的学生说:“小颖从家骑自行车到甲城去办事, 因中途自行车坏了, 她修了一段时间, 但还是没有修好。所以, 她只好放弃去甲城, 推车回家。”

有的学生讲, “横轴代表时间, 纵轴代表速度。小刚去外婆家, 先要经过一个下坡, 再经过一段平路, 最后上坡就到了外婆家。在下坡时, 他行驶的速度越来越快, 平路段他保持匀速行驶, 并最终到了外婆家。”

甚至有的学生讲, “横轴代表时间, 纵轴代表非典死亡人数。由于非典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疾病, 人们刚开始对其各方面认识不足, 致使死亡人数急速上升。后来,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非典死亡人数基本得到了控制, 一段时间不再上升, 基本保持不变。最终, 由于研制出了疫苗和治疗药物, 非典死亡人数逐步减少, 最终为零。人类真正远离了非典。”

学生说得都很好,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充分理解了知识。原本枯燥的数学图象经过学生的加工, 变得很丰满, 充满了生活情趣。这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思:我在讲这节课时, 非典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学生能说出这些, 说明他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能够勇敢、乐观地面对非典。缺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是以往数学课所不足的地方。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 强调应通过教育使人的多方面才能、素质、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即主体参与意识与主体参与目的, 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内化教材中的知识, 从而在智能与非智能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例3.一根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小时烧掉5cm, 则表示蜡烛的剩余长度h (cm) 与燃烧时间t (小时) 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因为蜡烛长20cm, 每小时烧掉5cm, 那么4小时正好烧完。这也是我们的常规思维。但有的学生却选择D。他们给我的理由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有蜡油掉下来, 那么当燃烧4小时后, 被烧掉的部分的蜡油也有一定高度, 不可能为零。

反思:我认为学生的回答也有道理。学生能有这样的回答应归功于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使学生在支持的环境 (所谓“支持的环境”是指能接纳及容忍不同意见的环境。接纳是一种支持、鼓励, 容忍则是不批判、不压制) 下结合自身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 通过思维的过程, 对事物有不同的观点, 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 其过程不但使自己也使别人获得满足。

“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是创造力最重要的特征, 创造者与别人看同样的事物, 却能想出其他人所没想到的观点, 这其实就是新奇而大胆的想象力能产生独具—格、别出心裁的作品。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表达与容忍不同的意见, 不急于下判断, 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 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 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国学者费氏曾对创造性思维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原则:支持并鼓励学生不平凡的想法和问答。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 当学生提出独特的意见或想法时, 如果教师暂缓判断, 给予支持与鼓励, 不但增强了该学生的勇气和信心而且往往会影响到全体学生, 使他们也勇于表达, 进而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 此为创造性思维教学的起点。教师应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 以培养学生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所以, 教学应以开放性的、发现性的、自由选择性的以及多样性的方式进行。我们应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 带动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教学管理的全面改革, 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和成长, 使每个学生都有幸福的童年、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才干、健壮的体魄、活泼的个性。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 教学应以开放性的、发现性的、自由选择性的以及多样性的方式进行。教师应重视教学的过程、知识的获取历程重于所获得的结果, 应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改革相适应, 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

3.一道中考填空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中考题;引发;教学反思;类比;基本套路

1.题目及解答过程

题目:如图1,半径为6cm的⊙O中,C、D为直径AB上的三等分点,点E、F分别在AB两侧的半圆上,∠BCE=∠BDF=60°,连接AE、BF,则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cm2。

解:如图2作△DBF的轴对称图形△HAG,作AM⊥CG,ON⊥CE,

∵△DBF的轴对称图形△HAG,由于C、D为直径AB的三等分点,则H与点C重合。

∴△ACG≌△BDF,∴∠ACG=∠BDF=60°,∵∠ECB=60°,∴G、C、E三点共线,

∵AM⊥CG,ON⊥CE,∴AM∥ON,∴ = = 。在Rt△ONC中,∠OCN=60°,

∴ON=OCsin∠OCN= .OC,∵OC= OA=2,∴ON= ,∴AM=2 。∵ON⊥GE,

∴NE=GN= GE。连接OE,在Rt△ONE中,NE= = = ,

∴GE=2NE=2 ,∴S△AGE= GE·AM= ×2 ×2 =6 ,∴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 ,故答案为:6 。

2.题目考点剖析

本题设计新颖,颇具创意。以三角形和圆作为基本图形,在简单图形中设计了极富内涵的数学问题。灵活运用了圆的轴对称性,通过翻折使两块三角形面积合二为一。让静止的图形运动起来,是解决此题的突破口。然后把求三角形的底转化为求弦问题,考查了圆中重要的垂径定理。数学的转化思想立竿见影。除此之外,本题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本题综合性强,突出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反思

3.1注重几何问题的“基本套路”的教学

数学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推理能力,培养理性精神和创造力。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途径就是使学生在认识数学的基本方法的同时,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一点,必须把握数学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套路”。解决几何问题的一个“基本套路”就是:首先要认真分析条件,而分析条件就是将条件与相关的“基本图形”结合起来,利用这个“基本图形”的性质,获得相应的结论。有时图形中不一定有与条件匹配的“基本图形”,这时还需联想相关知识作辅助线构造出相关的“基本图形”,再利用这个“基本图形”的性质,获得相应的结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题充分体现了数学地认识和解决几何问题的一个“基本套路”:虽然没有一目了然的“基本图形”,但只要利用圆的轴对称性,马上可以转化为平时常见的一个“基本图形”,接着就是探究圆中的弦及三角形的有关性质,问题进行了很合理化的迁移。因此平时教学中注重“套路”,构造出“问题迁移”的“基本图形”,能培养学生对数学整体认识及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的能力。

3.2注重几何习题的类比、变式和拓展

许多几何图形都有相同的性质,经过适当的类比,在某些图形上可得相同的结论。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变形,能进一步加深对基本图形的理解,还可以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出其本质规律。变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时,变更概念非本质的特征,变更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创设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是概念或本质不变的一种教学方式。数学变式的研究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多思的学习习惯,提高类比推理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师在分析这道中考题时,可以先铺设这样一道题:

1.如图,P为直径AB上的一点,点M和N在⊙O上,且∠APM=∠NPB=30°。若OP=2cm,AB=16cm,则PN+PM=_______cm。

分析:利用圆的轴对称性,找出M点的对称点M1,可得M1,P,N三点共线,然后求PN+PM转化为求弦M1N,于是用垂径定理,在半弦、半径、弦心距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解决此题。

接着安排一道变式:

2.如图,已知⊙O的直径AB=6,E、F为AB的三等分点,M、N为弧AB上两点,且∠MEB=∠NFB=60°,则EM+FN=_____。

分析:利用圆的中心对称性,可延长ME交⊙O于点M1,则M1E=FN,于是求EM+FN转化为求弦M1M。接下来解法同上题。

最后再搬出这道中考题。由于上两题的变式教学,让学生已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这类题型的内在规律。就是先利用圆的对称性,把所求问题转化为与条件匹配的“基本图形”,然后利用“基本图形”的有关性质解决。有了上两题的铺垫,学生在处理这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时,也会得心应手。利用变式教学,通过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能帮助学生打通关节,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使思维在所学知识中游刃有余、顺畅飞翔。因此,平时注重几何习题的类比、变式和拓展,不仅能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各种各样的题型,而且能摆脱思维的僵化、刻板、呆滞,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想象丰富,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篇四

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老师要求我们先顺着题意找到数学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有一道题目我列出了这样的方程:65-X=25。老师告诉我是对的,但用我们现有的知识解答有些困难,所以一般不要这样列。回家后我反复琢磨老师的话,心想:到底困难在哪里呢,能不能应用课堂上学习的等式的性质来解答呢?于是我决定进行一翻研究和探索。

解答方程要把等式一边只留下X,我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65,

解:65-X+65=25+65

X=90

可是检验却发现65-90根本不好减。怎么不对?这使我想起了课上老师讲等式的性质时用到的天秤,这道题如果用天秤来表示是什么样的呢?一个天秤在我的脑中映了出来——左边是一个65克的砝码,65-X表示从65克里去掉X克;右边是25克的`砝码。如果给左边再加上65克,就变成了两个65克,再去掉X克,这样是不可能去掉65而留下X的。如果两边同时加上X克呢,左边就是正好是65克,而右边就成了25+X,天秤两边交换一下,就可以写成之前学过的简单的方程:25+X=65,哈哈,问题就迎刃而解啦!我快速地解答起来:

65-X=25

解:65-X+X=25+X

65=25+X

25+X=65

25+X-X=65-25

X=40

答案算出来以后我还不放心,进行了检验:65-40=25,完全正确!

啊,我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奥秘。当X是减数时,是可以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的,只是不能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被减数,而是要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减数X,变成一个新的简单的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

5.一节化学课引发的思考的教学反思 篇五

自从参与研究“以先学后教为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展示交流预习学习成果,进一步达成预设目标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将这一理念更好的体现在我平时的化学教学中,使新课程理念得以更完美的展现呢?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时间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的问题。我也一直在进行着尝试,尝试各种形式的“先学”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该说尝试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因为每一次尝试都凝结着我的思考与进步,这也让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要肯去尝试,肯动脑思考、肯去总结,就是一种成功,成功是一种态度。

上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这节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改变了以往由教师去搜集相关资料,再由教师展示、讲解的做法。

课前,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目前我国、我市水资源状况如何?

2、我国人均水量在世界的排列情况如何?这给你什么启示?

3、水污染的来源有哪些?如何防治水污染?

4、做为一名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应该如何真正参与、做到“爱护水资源”?

问题抛出后,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让各组选择一个问题,然后去收集相关资料,上课时拿出来与全班同学共享。

说实话,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自己仍做好了第二手准备,万一学生没有实际行动,或找不到相关资料,那我就按以前的方法自己讲。终于到了上这节内容的时间,走进教室前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不安的。当进入教室,看到学生们兴奋的、迫不及待的表情时,我才放心,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简单开场后,我便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准备的资料,没想到,他们准备的资料还挺丰富,图片、文字都有(遗憾的是本校教学设备落后,学生无法准备、展示音频资料)。当一个小组汇报、展示完后,若其他小组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有更深层次、更丰富的资料,便会迫不及待的举手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间自发的讨论就这样开始了。而我,只是在一旁认真的倾听,当发现有不足或有遗漏的时候,我便设置一些疑问,引导其他组的同学也参与近来,相互补充,这样,避免发生本组不准备的问题不关心、学习知识出现缺漏等情况,同时也培养他们“协作、共享”的学习习惯。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涨,直到下课铃响起,他们还意犹未尽。

这节课,学生在我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充分的展现自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整节课的氛围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在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轻松的掌握了知识。

因此,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至少应做到:

1、转变教学观念,把时间留给学生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许多老师课前查阅大量资料,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讲到了,才能得到安慰,才放心,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真难教!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老师。主要是因为老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所以学生“不领情”。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精讲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自学后完全能理解的知识,掌握的知识就不要多讲;只有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才讲;对于需举例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完成,不能完成的教师才加以引导。把课堂上的时间节省下来,留给学生去思考、探索。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有过形象比喻:“作为心智脂肪储备起来的知识并无用处,只有变成了心智肌肉才有用”。如果我们教师总是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学生真的会对学习感到“味同嚼腊”,失去兴趣,试想谁愿意去嚼别人已经嚼过的甘蔗呢!过去,我们是学生的师长,而今,我们应是学生的“导航员”。

2、把空间留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终究要被淘汰。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关键在课堂上由教师培养,所以教师要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知识教“活”,使学生学“活”,最终达到“活”学。

3、把自由留给学生,但要注意思想引导

现在学生年龄虽小,但思想敏锐,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有自己的一套,特别是受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偏激思想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英雄主义思想不少见,他们对于老师的思想教育内容和书本上的一些精神,往往不以为然。面对这些问题,如果老师不注意正面引导,并及时纠正学生思想观念中的误区,恐怕不仅影响教育效果,更会影响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6.由一道思考题教学引发的思考 篇六

先计算, 再观察每组算式的得数, 能发现什么规律?

你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教学时, 我以此题为契机, 帮助学生完整地经历了“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的全过程。

一、深入发现规律的内涵, 清晰完整地表达规律

教学实录1:

教师:“通过刚才的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每一组的结果都一样!”

教师:“他发现了计算的结果都一样, 谁还有发现?” (教师强调“结果”一词。)

学生:“每组中计算的分数也一样。”

教师:“参与计算的两个分数相同, 什么不同?”

学生:“运算符号不一样, 一个是减法, 一个是乘法。”

教师:“概括你们的发现, 可以怎么说?”

学生:“两个相同的分数相减和相乘的结果相等。”教师:“任意两个分数都可以吗?”

学生:“不是, 两个分数应该是相邻的。”

教师:“解释一下, 你说的相邻是什么意思?”

学生:“它们的分母是相邻的两个整数, 分子都是1。”

教师:“也就是说这两个分数是相邻的两个———”学生齐答:“分数单位。”

教师:“完整地说一说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

学生:“相邻的两个分数单位, 相减和相乘的结果相等。”

教学意图:

在找规律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常常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实际上, 找规律教学的关键不是运用似懂非懂的规律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获得一些解题的技法。而是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找”上, 规律是根, 技法是在规律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方法, 教师致力于引领学生深入发现规律的内涵, 并完整准确地表达规律, 是建构数学模型的关键。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越清晰, 表述越严谨, 才能越准确地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引领学生证明规律, 深入感受规律的可靠性

教学实录2:

教师:“仅靠课本上的两组算式, 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感觉怎么样?”

学生:“不可靠。”“可能是巧合。”

教师:“那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再举些例子。”

教师:“请同学们每人举出一组例子, 验证一下你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验证……

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进一步反思相减和相乘的计算过程, 想一想相邻的两个分数单位, 相减和相乘的结果为什么会相等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展开了讨论并举例说明了自己的认识:“比如, 计算, 计算过程为, 因为分母是相邻的两个数, 彼此互质, 通分后的分母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乘积, 分子相邻相减恰好为1。计算, 计算过程为, 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由此可见, 虽然运算符号不同, 但因为计算过程存在内在联系, 因此计算结果一定相等。”

教学意图:

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限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满足于学生能否发现规律, 对于规律的证明不够重视, 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让学生举几个例子简单验证一下即可。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 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上述教学中, 笔者试图让学生借助对“相减”“相乘”过程的反思来证明 (或者说是说明) 结果相等的内在缘由。实践证明, 学生是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这个“求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分数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法则, 有利于沟通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并帮助学生养成深入探究的思维习惯。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深入体验规律的价值

教学实录3:

教师:“这个规律的存在, 可以帮助我们将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转化, 从而使计算简便。同学们来看我们练习册上的一道题目。”

出示:

教师:“你能利用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计算出这一题的结果吗?”

学生尝试计算, 并巧妙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学意图:

一些数学练习册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的题目 (如上述问题) ,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 并没有事先去了解学生的练习册, 没有对习题进行精心设计。往往割裂了新授和练习的联系, 致使学生在新授课上不理解规律的价值, 在练习课上不明白算法的根据。如果我们能够在发现规律之后, 趁热打铁及时训练相关的拓展习题, 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算法, 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规律的价值。

教学反思:

7.一道错题引发的教学探讨 篇七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存在一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区域MNPQ,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5 T,磁场宽度d=0.55 m,有一边长L=0.4 m、质量m1=0.6 kg、电阻R=2 Ω的正方形均匀导体线框abcd通过一轻质细线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一质量为m2=0.4 kg的物体相连,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将线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物体到定滑轮的距离足够长.(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线框abcd还未进入磁场的运动过程中,细线中的拉力为多少?

(2)当ab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线框刚释放时ab边距磁场MN边界的距离x多大?

(3)在(2)问中的条件下,若cd边恰离开磁场边界PQ时,速度大小为2 m/s,求整个运动过程中ab边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本题是2015届高考复习《步步高》第九章专题十的例题2,本题的考查知识综合性比较强,第一问考查纯力学知识:连接体问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多物体运动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确研究对象的选择,什么场景下使用整体法,什么情况下使用隔离法,具体解法:

(1)m1、m2运动过程中,以m1、m2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1gsin θ-μm2g=(m1+m2)a

解得:a=2 m/s2

以m2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μm2g=m2a

(或以m1為研究对象,牛顿第二定律得m1gsin θ-FT=m1a)

解得:FT=2.4 N

第二问紧接着考查了平衡条件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具体解法:

(2)线框进入磁场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以m1、m2整体法由平衡条件得:m1gsin θ-μm2g-B2L2v—R=0

解得:v=1 m/s

ab到MN前线框m1和物块m2整体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v2=2ax

解得:x=0.25 m

第三问考查了能量守恒定律(或系统动能定理)和焦耳定律,具体解法:

(3)线框从开始运动到cd边恰离开磁场边界PQ这一过程,对m1、m2整体由动能定理得:m1gsin θ(x+d+L)-μm2g(x+d+L)=1-2(m1+m2)v21+Q

(或者线框ab边进入磁场边界MN到cd边离开磁场边界PQ这一过程,对m1、m2整体由动能定理得:m1gsin θ(d+L)-μm2g(d+L)=1-2(m1+m2)v12- 1-2(m1+m2)v2+Q)

解得:Q=0.4 J

由焦耳定律得:Q=I2Rt;

所以:Qab=14Q=0.1 J

本题从考查的知识点、难易程度和计算量上来讲都是一道非常好的题目,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来看第(3)问,这道题从考查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讲,好像没有问题,但实际上是有一个问题是cd边恰离开磁场边界PQ时,速度大小能为2 m/s吗?让学生在好好的思考一下。此时就调动了很多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学生肯定会使出浑身解数去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会分析在第二问成立的条件下,ab边进入直到cd边进入这个过程,因为线框m1和物块m2的受力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线框m1和物块m2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线框完全进入匀强磁场后,由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在发生变化此时线框不受安培力作用,线框再次拉着物块一起向下做加速度a=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边离开磁场,此时可以计算出线框的速度v2,具体过程如下:代入数据解得,此时发现,此后线框的速度能继续增加吗?学生在对线框m1和物块m2整体分析发现,此时和问题(2)的受力是一样的,只不过cd变所受的安培力比刚才大了,这样整体所受的合力不可能向下,也就是线框和物块组成的整体不可能加速,反而只能减速,这样线框离开磁场的速度不可能达到2m/s,因此题目出现了错误。

教师启发学生,如何改这道题的数据,可以达到出题人考查的知识点,并且又没有错误呢?

这一不起眼的提问,实际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能够提高学生变换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能力,更能增强学生对运动学公式的认知程度。

学生很快就会反应过来,只需要把cd边离开磁场边界的速度改的小一些就可以了,即为,有没有可能小于1m/s呢?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线框和物块组成的整体将在ab边离开磁场边界PQ时开始做减速直线运动,但根据安培力与速度的正比例关系,就知道安培力在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线框m1和物块m2整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小到为1m/s时,整体再次受力平衡,此后整体就匀速离开磁场,因此题目中设定的线框离开磁场的速度应该满足,此时的数据显然不是很好计算,影响本题的质量。

学生思考是不是还可以改变其它条件呢?题目中线框离开磁场的速度达不到2m/s的原因是因为磁场的宽度太窄,线框完全进入匀强磁场后,与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距离过短,可以增加匀强磁场的宽度使ab边到达磁场边界速度大于2m/s就可以了。由运动学公式得到临界值d=1.15m,可以把磁场的宽度改的比它大一些即可。如果把磁场的宽度设置的过大,显然不合适。如果过大,线框出磁场的速度太大,由于安培力和速度是正比关系,此时假设线框m1和物块m2没有作用力,发现线框比物块减速的加速度更大一些,这样它们之间就没有作用力,之后线框m1和物块m2的运动无联系,这样本题就无法考查后面的系统动能定理了。

8.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篇八

新课改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课改理念为指针,切实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对问题设计、师生关系、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生活与体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做精心的思考与设计,以求充分体现师生平等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落实课改理念中,我于20xx年9月份出示了一堂胶州市级语文公开课――《夏》,20xx年3月份,又参加了胶州市级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课题是――《柳叶儿》。因为这两次活动比较典型,因此在备课、上课方面更注重思考与设计,总体来讲,新课改的精神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课堂设计、学习过程均得到听课教师的肯定。但是,在课后,细思课堂每一个环节,仍觉遗憾在心。现结合这两堂课,谈一点认识与看法。

一、散文中的“读”尤为重要

这两篇文章,均为散文。前者是抒情散文:当代散文家梁衡用饱蘸情感的笔为我们描绘出幅幅夏的画卷,在作者笔下,夏天是紧张的、热烈的、急促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热爱夏天、歌颂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后者是叙事散文:旅美作家宋学孟回忆了小时侯摘柳叶儿、吃柳叶儿的往事,深切表达了对柳叶儿的感激之情。

怎样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读懂文本,是了解全文的基础。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指导学生先以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读课文,再请一个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做点评,点评过程也是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过程。这个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一人读、接龙式读、自由读、齐读均可,但读出声音、读出感情是必须的。在学习《夏》一文时,我请了班上朗读很好的同学来读,并且配以《梅花三弄》的曲子,很好的渲染了气氛。《柳叶儿》是和南关中学的学生学习的,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我以接龙式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自告奋勇的站起来并且给予编号,取得很好的效果。

读包括整篇课文的读,也包括细品重点段或语句时的读。由于时间仓促,课文赏析时的读往往不到位,“走过场”“流于形式化”严重。如赏析摘柳叶儿时有一段景物描写,在赏析时,学生指出此段写得细腻,我没有及时请他们再读语句,而是急于对这幅宁静、朦胧、优美、润湿的美丽画面做了总结并自己把景物描写的作用给予点拨。课后,我觉得,如果让学生加以体会,谈出意见,效果会更好。其实,在《夏》一文中,也存在读书欠缺的遗憾,只在赏析词与句,而忽略读中品是不可取得。这个读既可以在析之前读亦可在品之后再读,但读是必须的,尤其是在散文的学习中。

二、联系生活体验,才会品出滋味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学生的认识与体验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

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积极引导学生拾取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并让学生将自身体验与所学知识运用于文本的理解中,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感悟能力,进而使他们感受到文本中所蕴涵的哲理及饱含的情感。因此,我们说“知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体验才会真正走进文本、融入文本中。

1、导入新课,进入情境体验。

学习《夏》时,我以导语勾起学生的切身体验:同学们,我们刚从炎热的夏天走来,夏天的景物,是否依旧展现在你的眼前?夏天的人与事,是否依然回荡在你的心间。其实,你已有十几年的夏日生活的感受与体验。你喜不喜欢夏天?为什么?与老师和同学谈一谈好吗?

(生谈)

师结:同学们的夏日生活真丰富,老师已被深深感染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梁衡的《夏》,去感受那种独特的魅力吧!

学习《柳叶儿》时,我则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树木发芽......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老师也忍不住要吟诗一首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学生自然的随你吟诗,把对春的感受调动起来。然后,由咏柳谈到作者笔下“别有一番滋味”的颂柳,这样水到渠成。

2、在体验中进行品析。

梁衡的《夏》对身居小城的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其紧张、热烈与急促。在赏析“热风浮动”、“麦浪翻滚”几幅画图时,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夏日最难耐的酷暑时刻,想象夏日沙漠的炽热。尽管如此,学生的体验仍是不深刻的,只能凭借想象加以揣摩。对于田野里耕种与收获的场景,也是难以理解。在选择这课时也曾预料到感悟中的难度,也曾试着让学生加以体验,但在课后想来,总觉得学生并没有完全进入文本中。鉴于此课的经验,在学《柳叶儿》时,我重点做了预想,设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小的时候是多么的饥饿。当学生品析时点到“一个大红樱桃,鲜红鲜红的,全是肉做的”这个比喻句子时,我及时出示了图片。色彩鲜艳的图景,钩起了学生美好的联想。我让学生充分想象画面上的太阳在自己的眼里会是什么?学生兴趣大增,有的说是红苹果、有的说是红气球、有的说是红色的会徽......我接着问,为什么作者把它想象为红樱桃?学生很自然想到:饿!然后,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心情,让学生在情景中试读比喻句,淋漓尽致的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3、习题设计,联系生活,体验反思。

在赏析《夏》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写作题: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菏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如此多彩的季节,你最钟情于哪一个?请以《我爱胜过》为题,和同学畅谈一下你的感受好吗?

在学习《柳叶儿》后我设计一个体验写作题:今天人们吃不吃树叶、野菜?与课文所写是否相同?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发现生动的谈谈看法。

以上两个题目的设置,均可以让学生以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与能力,来认识自身的生活,表达自身的感受。这是与新课改的思想相一致的

三、课文赏析中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灵活机变很重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学习的内容不应该由教师预先全部安排好,教师应以课堂机智协调课的内容及顺序,这样才会充分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

我一直有些遗憾:在优质课评选那节课上,我预先设计了两个拓展练习:一个是比较阅读刘绍棠的《榆钱饭》;一个是写作题(见上)。因为课前下发了前文讲义,因此,我便按部就班的.进行第一个练习。当把第二个布置为作业时,才恍然发觉学生对此题如此感兴趣。我为自己课中的犹豫不决而感到有点后悔了,为什么没有及时加以调整?如果让学生口头作文,然后再当作业岂不更好?

由此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应果断的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包括阶段性目标),这样会更有利于课堂学习。禁锢学生、包办课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放任型的完全听从学生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最好的做法是:教师机智的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的调整学习内容、并及时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与方法。

2、赏析文章切忌面面俱到。

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只是个例子。“在新课改下,这个观点更有其积极意义。在散文教学中,品味与体验很重要。怎样才会品味的透、怎样才会体味的深?只有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或者语段做深入细致的研读,才会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独运及表情达意的淋漓尽致。

但重点赏析不等于不做整体把握。我认为学习一篇散文的大致思路是:”整体感知――细处品味――拓展迁移――体验反思“,重点应放在第二步上。根据文章写法及内容的不同,制定重点学习的目标。如《柳叶儿》可以重点赏析比喻句和景物描写句;《夏》则可以揣摩词语的表现力,如”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涌“这个动词相当富表现力,引导学生就此类词语加以赏析,学会赏析方法,便会收到举一反三之功效。

3、课题研究及学法指导应有意识的渗入。

发展性学习方式的研究是我校的省级研究课题。了解学习发展的六个轨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加以探索,积累经验,查找不足,用理论指导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学习方法的研究是我校的强项,教会学生”渔“的方法,可供其终身享用。再者,”师生相互促进教学模式“与新课改所倡导的”尊重学生“、”做形式平等学习的首席"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我也试着进行实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牢记课题要求,并做深入探讨。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更加生动有效。

4、多媒体教学可用,但不可流于形式。

语文是语言学科,有时直观性的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但是,一味的以多彩画面展示文章内容,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与想像,这是应避免的。我们都有感触:《红楼梦》百读生百味,屡看不厌。原因就在于,它给我们无尽的遐思。而观电视剧《红楼梦》,则总觉演员表演缺少内涵。不该用的多媒体亦有此之嫌。

此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等方面均须我们反思:哪些知识点需要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如何把握?探究的问题是否有价值?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有善于反思的意识,在新课改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定会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9.一堂课引发的思考和反思 篇九

英语课上,静静小朋友的表现令我费解。她用力的晃动椅子发出很大的声音,严重地影响了老师的上课。当老师对她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制止时,她的表情愤怒,我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不满,我分明感受到她的抵触与反抗的情绪,静静一向是老师公认的好孩子,遵守纪律,遵守规则要求,那么她为什么会在课堂上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反差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结合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我从两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教育教学中的规则要求与孩子

1、在规则要求下孩子处于什么地位

受教师本位观的影响,让孩子顺从、听话、服从,组织起活动来得心应手,一呼百应是很多教师心中潜在的事实规则的目的。于是在课堂上常常会把规则要求以禁令的形式出现在孩子的面前,“不可以。。。。。。”“不能。。。。。。”“不许。。。。。。”等等。孩子被限定在规则与制度所允许的时空里,不能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与教学无关的愿望都不可以满足。于是孩子的情绪备压抑,愿望无法得到满足,处在一个充满紧张感与压力感的环境中。

2、孩子对规则的挑战意味着什么

处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孩子变得驯良,死板;二是孩子变得叛逆,反抗。而静静小朋友的反抗就意味着课堂中规则要求本身有问题,压抑孩子个性的发展。仔细回想英语课上静静的表现,她曾经站起来说自己想要唱歌,然而她的愿望被压制下来,于是引起了她的不满,既而产生了抵触,反抗情绪,故意扰乱课堂秩序。

3、如何有效促使幼儿乐于遵守规则

首先,让幼儿体验规则的必要性,参与制定规则。

要让幼儿遵守规则,先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实际,让幼儿感受,体验到遵守规则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幼儿对规则的认识来源于他们的经验,所以更易于接受和遵守,同时他们还会在生活中相互提醒。

其次,将规则教育融于日常教学与游戏,淡化强制性。

将幼儿对规则的理解、认识、记忆等教育内容和语言、音乐、美术等教学活动以及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行为规范的教育,淡化了幼儿执行规则时的被动性,让原本枯燥的教育内容显得生动、有趣,易于幼儿接受。

最后,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使提示形象性。

教师借助于形象、直观、生动、正面的语言表明自己不赞同的态度,让违规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比直接大声训斥更为有效。这样做不仅可以维护幼儿的自尊心,而且说一些形象、有趣的提示语,可以抓住幼儿的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真正乐于遵守规则。

二、我们可以这样做教师

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幼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来实现的。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我们可以这样做:

1、善于用眼睛和幼儿说话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相信老师只要善于用眼睛和幼儿说话,孩子也会渐渐读懂老师的眼神,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师幼之间形成良好的默契。用赞许的眼神鼓励积极向上的幼儿,让他感受关爱的温暖;用严肃的目光约束调皮的幼儿,让他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用信任的目光鼓励胆小的幼儿,让他获得自信的力量。

2、蹲下来发现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带着孩子去逛商场的时候,孩子的情绪总是波动,甚至是哭闹,不得已你要将他抱起来,他才会安静,而你会觉得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听话呢?其实,如果你蹲下来的话,你会发现在他的眼睛里他看到的只是大人的双腿和高高的柜台。当我们和他们处于同一位置时,你还会觉得他不听话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懂得蹲下身来发现孩子的世界。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想问题,用尊重、平等的方式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摒弃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的姿态,让幼儿感受到你的`关注和尊重。拉近与幼儿情感上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蹲下来,请你蹲下来,发现了吗?蹲下来的世界有些不一样了,周围的墙似乎更高了,地面似乎离我们更近了――这就是和我们天天在一起的孩子的世界。请你用心去发现。。。。。。

3、欣赏孩子

10.由一道思考题教学引发的思考 篇十

你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教学时,我以此题为契机,帮助学生完整地经历了“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的全过程。

一、深入发现规律的内涵,清晰完整地表达规律

教学实录1:

教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每一组的结果都一样!”

教师:“他发现了计算的结果都一样,谁还有发现?”(教师强调“结果”一词。)

学生:“每组中计算的分数也一样。”

教师:“参与计算的两个分数相同,什么不同?”

学生:“运算符号不一样,一个是减法,一个是乘法。”

教师:“概括你们的发现,可以怎么说?”

学生:“两个相同的分数相减和相乘的结果相等。”

教师:“任意两个分数都可以吗?”

学生:“不是,两个分数应该是相邻的。”

教师:“解释一下,你说的相邻是什么意思?”

学生:“它们的分母是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子都是1。”

教师:“也就是说这两个分数是相邻的两个——”学生齐答:“分数单位。”

教师:“完整地说一说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

学生:“相邻的两个分数单位,相减和相乘的结果相等。”

教学意图:

在找规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实际上,找规律教学的关键不是运用似懂非懂的规律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获得一些解题的技法。而是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找”上,规律是根,技法是在规律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方法,教师致力于引领学生深入发现规律的内涵,并完整准确地表达规律,是建构数学模型的关键。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越清晰,表述越严谨,才能越准确地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引领学生证明规律,深入感受规律的可靠性

教学实录2:

教师:“仅靠课本上的两组算式,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感觉怎么样?”

学生:“不可靠。”“可能是巧合。”

教师:“那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再举些例子。”

教师:“请同学们每人举出一组例子,验证一下你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验证……

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进一步反思相减和相乘的计算过程,想一想相邻的两个分数单位,相减和相乘的结果为什么会相等呢?”

教学意图:

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限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满足于学生能否发现规律,对于规律的证明不够重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让学生举几个例子简单验证一下即可。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上述教学中,笔者试图让学生借助对“相减”“相乘”过程的反思来证明(或者说是说明)结果相等的内在缘由。实践证明,学生是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这个“求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分数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法则,有利于沟通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帮助学生养成深入探究的思维习惯。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深入体验规律的价值

教学实录3:

教师:“这个规律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将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转化,从而使计算简便。同学们来看我们练习册上的一道题目。”

教师:“你能利用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计算出这一题的结果吗?”:

学生尝试计算,并巧妙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学意图:

一些数学练习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的题目(如上述问题),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事先去了解学生的练习册,没有对习题进行精心设计。往往割裂了新授和练习的联系,致使学生在新授课上不理解规律的价值,在练习课上不明白算法的根据。如果我们能够在发现规律之后,趁热打铁及时训练相关的拓展习题,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算法,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规律的价值。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学生的思维肤浅,不会思考。与成人相比,小学生的思维确实显得肤浅、琐碎、直观。但是数学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将学生琐碎的认识变得系统,将具体的认识变得抽象,将肤浅的认识引向深入。学生不会思考,不是学生的错误,而是我们的数学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土壤。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就不应该仅仅成为数学知识的加工厂,而应该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实录1中,我们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规律的认知起初是片面的、零散的、不准确的,没有教师的深度追问,就不可能有学生对规律的深入探究;在教学实录2中,学生对于规律的证明仅仅局限于直观的例证,没有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也难以深入到计算过程中进行比较证明;在教学实录3中,没有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练习内容的有效融合,学生也很难如此深刻地认知规律的价值,并轻而易举地将繁琐的计算转化成简便的分数减法。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能否深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教的数学教师。一个思维细腻的教师,会教出一群细心的学生,一个严谨的教师会教出一群追求完美的学生,一个喜欢追问的教师,会教出一群喜欢深入思考的学生……可见,教师的深度决定学生的深度,教师能够洞悉地表下涌动的泉水,学生才可能在那里钻出一眼井来;教师能够俯下身来,体察学生的思维,才能领着学生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有人说: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他站在讲台上就是数学。我想道理就在于此。

11.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教学片段:

把下面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 最少能分成几个?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中的“想想做做”第5题。)

师:请小朋友们注意, 只能分成三角形, 不能分成其他图形, 而且要最少。

(请学生读题并认真观察思考。)

师:第一个是什么图形?

生:是四边形。

师:四边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 (出示三种分法后逐一提问) 分别说说画了几条线?把四边形分成了几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略。)

师:哪种分法符合题目的要求, 为什么?

生:题目要求要最少, 所以第一和第二种分法符合要求。

师:对。两种都是点对点画一条线, 将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

师: (出示五边形) 这是几边形?这样画线行吗? (边说边画。) 为什么?

生:这样画线不行。因为有一部分不是三角形。 (学生边指着五边形右边的四边形边说。)

师:那么小朋友们接着分一分。

(教师依次展示下面两种分法, 并分别提问:它们各分成了几个三角形?这样分对吗?为什么?)

生:第一种分法是对的, 分成了3个三角形。

生:第二种分法不对, 它不是最少的。

师: (出示六边形) 这是几边形?请大家各自分一分。 (大部分学生分错了。)

课后交流:

课后, 我与执教老师就这一习题的教学做了交流, 她很为难地说:“早就知道这一题很难, ‘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 这个要求学生很难理解。今天我花了近20分钟时间细致地一个图形一个图形地讲解, 可学生还是一知半解, 搞不清楚究竟怎样分才符合要求。他们自己按要求分六边形时, 只有少数学生分对了。”

有位老师建议:“如果在出示六边形让学生独立分之前, 也像五边形那样, 先在六边形里面画一条线将六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那样学生依据前面五边形的分法继续分, 可能就不会错那么多了。”

也有些老师认为:教材在这里安排这一题不合适,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 应该删去这一题或把题目中“最少”两个字删去。

思考建议:

1.教材安排此习题合理吗?

其实, 学生都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 尤其是当他们遇到挑战性的内容时, 更容易激起探索的欲望。笔者以为, 教材安排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习题, 其目的除了通过图形的变换活动, 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外, 还蕴含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以及积极探索的勇气等意义。

“把一个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分别分成三角形, 最少能分成几个”, 这是一个引导学生边想象边操作、在实践中探究规律的活动, 很有价值。其中“最少能分成几个”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如果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不受“最少”的限制, 不仅问题不确定, 还缺失思维价值。所以, 笔者以为教材的安排是合理的, 也是必要的。

2.怎样做才是“扶”、“放”适度?

殊不知, 教师细致的讲解, “扶”得过度, 反而使学生失去自主探索的机会, 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个性化理解落空。不难看出,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 执教老师的初衷是好的, 她想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可事实偏偏相反, 由于她过度的“扶”, 遭遇了“放”的尴尬, 学生在独立分六边形时依葫芦画瓢, 错误率极高。那么, 怎样教学这一习题才是“扶”、“放”适度呢?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师: (出示题目) 请大家读一读题目, 想想这一题要求我们做什么?

生1:要把每个图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生2:分的三角形个数要最少。

师:请大家先尝试着分一分四边形。

(学生画、分。)

师:请介绍自己是怎样分的。 (有对的, 也有错的。) 哪种分法正确, 为什么? (学生辩论。)

教师出示五边形, 教法同上。

师: (出示分得正确的四边形和五边形的不同分法) 请大家仔细观察, 想一想, 要分成三角形而且个数最少, 有窍门吗?

生1:要在图形内点对点画。 (学生说的意思是画对角线。)

生2:线与线之间不能交叉。

师:真了不起!请分错的同学重新分一分。

师: (出示六边形) 请大家按要求将六边形分一分。 (全班只有少数学生分错了。)

师: (同时出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正确的分法) 请仔细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的时候, 从一个点出发, 与不在同一条边上的所有点连接, 线与线之间不交叉, 就不会错了。

生2:四边形最少分成2个三角形, 五边形最少分成3个三角形, 六边形最少分成4个三角形。

生3:就是说分成的三角形个数等于多边形的边数减2。

12.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篇十二

“现代私塾”式教育引发的反思(素材及作文)

作者/河南陈相婷

【话题引入】

私塾,这种古代社会的办学形式,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绝迹。而今,“现代私塾”却在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学馆”“孟母堂”“日日新学堂”“儒愿学堂”“今日学堂”“蒙正学堂”……一个个濡染着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名字开始行走于现代教育的边缘,叩击着少儿教育的大门。

据“中国之声”报道,无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是在偏僻的农村,都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个案。教学阶段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其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一个区域的孩子共同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等,甚至有些学堂已初具微型学校的规模。

与此同时,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也关注了海南省海口市的一所“孔子学堂”。这所学堂接收的30名学生,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两岁。他们大多来自海南各市县,也有一部分从广东、广西慕名而来,长期寄宿在学堂。这些学生大多已退掉了学籍,在这里彻底接受类似“私塾”式的教育。

尽管各地的学堂受到了很多家长的热捧,但它仍属校外培训机构,并不具备从事全日制教学的资质。虽然各地的学堂数量颇多,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和统辖,未免良莠不齐,不尽如人意的事时有发生。

私塾:我的教育我做主

杨正莲

谋求官方承认和支持,被一些人视为私塾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眼下私塾学堂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其不拘一格的多元化教育。姑且不论人文经典和私塾学堂的是非争议,单就民间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热情,以及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来看,这种民间教育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无疑是可贵的。

绝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体系,都是随着现代国家的建设而确立下来的,中国也不例外。(范文网 )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教育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地发掘和加强,很多国家都力图培养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人才,并用现代知识技术武装个体,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扶贫曾一度被寄予厚望。

然而,这种批量生产式的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塑造出高度同质的人才。尽管创新性思维一再被强调,但在同质教育的体系下,各种努力均被证明收效甚微。比同质化更具破坏性的,则是个体个性的压抑与摧毁。无法适应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极端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孩子把复仇的刀刺向父母或老师时,当处于豆蔻年华的孩子绝望地结束生命时,人们才开始叩问教育。而比极端案例更为普遍的,则是人们对诸多社会乱象的不满,比如啃老,比如道德失范……

一种制度一旦形成就必然伴随着惯性,尽管其存在不合理之处,但若突然改变则会造成更大的不适。个体拥有选择的权利和空间,人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眼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大胆地迈出了这一步,于是私塾教育开始了。

仅就私塾教育而言,虽然中外经典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各家学堂对课程的选择和安排却不尽相同。有的主张重点学习国学经典,有的注重融入才艺培养,有的则主张顺其自然合乎人性……种种区别,既体现了私塾主办者的办学理念,也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上海孟母堂的创办者周应之认为,教育是人对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大家都有自己的路径,都有自己的思考。教育的改革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改革,而应放眼于整个社会人群,鼓励民间参与,使教育回归民众。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策。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16期)

【反思】

怎样才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样才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

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民族的复兴在于人才的培养。也许“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应试教育的救赎,为教育的百花园带来风光旖旎的春天。

“在家上学”是育人教胄消费的传奇

陈一舟

“在家上学”是“现代私塾”的另一个代名词,早在90年代就已有之,比如童话作家郑渊洁的家庭教育。毫无疑问,现代私塾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弊端应运而生的产物,带有高层次、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影子。应试教育固然存在弊端,但“在家上学”就完美无缺吗?

私塾式的知识传授过程固然是“快乐”而“个性”的,但教育的层面又必然是单一而浅薄的,而且其随意性强、系统性差的特点很难保证教育的品质。接受私塾教育的孩子,在某一专业领域固然会强于接受应试教育的孩子,但以大部分知识的荒废为代价换取个别素质的突出,值不值得、可不可行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拿孩子当教育的试验品,必须慎重。

此外,私塾式教育的环境相对封闭,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脱离了学生群体和学校大环境的孩子,既没有管理约束,又远离课业负担,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由”成长,但长期来看却弊端突出。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群体舞台”。这种教育功能,是家庭私塾所无法取代的。

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阶段或许可以选择“在家学习”,但最终这些孩子还是要回归正规国民教育体系的轨道,还是要参加高考上大学,这样才能就业融入社会。很难想象,没有经过学校的培养,“在家学习”的孩子如何适应和通过高考!

事实上,“在家学习”终归是一种富人教育消费的传奇,并不具备可复制性。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是一回事,有没有财力支撑则是另一回事。少数有经济能力的富人可以为子女选择这样的教育途径,因为他们有能力承担教育风险,没有后顾之忧。“在家学习”失败了,完全可以出国留学。但对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来说,“在家学习”注定是养在玻璃缸里的金鱼,徒具观赏价值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前这个教育需求多样化、教育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在家学习”应该得到宽容和认可,但不必人为地赋予其过高的责任和使命,因为那会是现代私塾不可承受之重。

(摘自《南国都市报》09月05日,有删节)

【反思】

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传统教育模式有力的补充,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落实。教育多元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社会需要人才,但人才不一定需要按照千人一面的模式来培养。而且,现代私塾的出现意味着受教育者选择空间的扩大和选择权利的实现,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尝试,应对私塾拥有更加宽容的心态。

坝代私塾并非“世外觥源”

李爱铭

5年前被上海市教委叫停的全日制私塾“孟母堂”重新开门,吸引了不少眼球。无独有偶,不久前在云南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的`“在家教育”、私塾学堂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现代私塾是否真的是教育的“世外桃源”,仍有待商榷。

“孟母堂”的独特之处,在于模仿古代私塾授课模式,没有教师灌输、课后作业和考试压力,学生多数时间用来诵读中国古典经史和原版外国名著。不少家长认为,此举是逃离应试教育的新出路。因此,在孩子本该享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宁愿每月花3000多元送孩子去私塾学堂。也正因为此类“粉丝”家长和学生的追捧,“孟母堂”才能重新开张。

“孟母堂”之类的现代私塾,是个性化、多元化教育需求与现代学校教育大一统之间的矛盾产物。小到校服、午餐、春秋游,大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家长都有不同要求。有些孩子在表演方面极具天赋,却因文化课成绩不佳而被视为差生;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多一些人文底蕴,但发展兴趣的空间却十分有限……学校提供的教育,是按照国家统一课程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划一的,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可谓众口难调,部分家长“失望”之余,便会转谋学校教育体制之外的出路。这就为“在家教育”和现代私塾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为满足家长的多元需求,我国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现代私塾”完全可以申请办学资格,获得合法身份。但现实中的一些私塾讲堂,一来多以民宅为办学点,师资不规范,很难达到民办学校的标准;二来坚持以“私塾”模式立身,不按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要求设置授课内容,因此大多难逃“屡开屡关”的命运。

而且,即便身在“私塾”,不少孩子的学籍仍保留在原来就读的学校,以备升学之用。可见,就读“私塾”,只是临时之举。其实即使身在“私塾”,压力和负担也不可避免: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岂不是“填鸭”式教育?不考核学习效果,放任孩子是不负责任,若设置考核的环节,又与一般学校何异?更何况孩子长大后,仍要与同龄人一起步入社会,科学技能与素养、竞争与合作精神都必不可少,在没有“孟母”的环境中,他们要如何适应和生存?

在不少家长看来,孩子的快乐现在和幸福未来似乎是“两难”选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令人不甘,为了前途而牺牲快乐童年又不舍。也许家长们期待的教育“桃花源”,还是该寄望于在正规学校中一步步实现。

(摘自“人民网”)

【反思】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现代私塾对改变当前教育虽大有裨益,但作为已被历史淘汰的办学形式,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选择私塾实为无奈之举。

在中国教育面临更多挑战的时候,借弘扬国学的名义,硬把具有现代思维的儿童拉回古代,根本无助于当今的教育改革。但对于现代私塾的出现也大可不必过于敏感,应该理性地看待:现代私塾只能说是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一种对现行教育补充的尝试。

【强化训练】

私塾,这种封建社会的典型办学形式,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绝迹。而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私塾”却在民间悄然兴起。该欣喜还是忧虑?这到底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

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私塾式学堂,其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等教学阶段,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些甚至已初具微型学校的规模。家长们认为私塾学堂不考试、不评比的教学模式能让孩子自由发展,更适合个性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对此现象可见仁见智,畅所欲言,把你的所思所想写成文字。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濮阳第―高级中学高三缑凯丽

净地为坛,环植以杏,周匝条石护栏,一位沧桑的老者独坐其上。围坐其身边的一群人,年龄不分大小,时而颔首、时而嗟叹、时而顿足、时而摩拳,如饥似渴地聆听,如沐春风。一扇黑油木门,一小方竹园,可以爬上花坛折腊梅,抑或在桂花树上寻蝉蜕。书屋中,一位学生为了激励自己,特意在桌角刻下“早”字……

诗一般的画面,常常让我们引颈遥望,可是当它真的闯入我们生活时,我们又该作何选择?

当北京大学校长骄傲地宣布北大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内地中国造福大学排行榜之首时,当教授放出“40岁挣不够四千万不要来见我”的狂言时,我们是该庆幸欣喜,还是该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耶鲁大学前任校长曾揶揄过中国的大学“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了教育的成功,并引以为傲,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笑话”。虽然我们摒弃了“君子重义不言利”的束缚,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法则是不能丢弃的。如果用铜臭代替书香,用金钱衡量水平,无疑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德行的培养。从孔子设立杏坛开始,中国教育的馨香已飘过了2500多年的历史,然而孔夫子所创立的私塾却成了众人声讨的对象,有人称私塾传播的传统经典使国人泯灭了个性,使少年变得老成,无形中扼杀了创造性。可是当“弱肉强食”的法则被奉为圭臬,当亲情遭遇寒光闪闪的利刃,当道德让位于功利私欲,当幸福指数被GDP远远甩在身后,我们才发现生活中更需要的是扶持和关爱。所以,更需要重视的是教育方法,而不是课程内容本身。素养的提升不在于姓“公”还是姓“私”,而在于它能否以人为本,使学生得到长足发展。

现代私塾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现行教育的一种补充。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读经典、尊孔孟、颂莎翁、演数理”,接受礼仪之教,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典籍,濡染熏陶,构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甚至能够实现超越特定时代的永久价值。

现代私塾的兴起,是对应试教育体制的救赎,对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大有裨益,切莫用一个标准衡量,更无需把学校建成一种模式,别让学校成为“病梅馆”。

【点评】

上一篇:人民法院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下一篇:书信盐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