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应对方法(共11篇)
1.考试焦虑应对方法 篇一
中考和高考将至,很多家长来电话,问考生减压问题,在此,我简单谈谈如何克服考前考中焦虑,一谈到焦虑,很多人感觉可怕,其实考试焦虑并非都是坏事,适度的焦虑可以改变惰性,使人努力,但如果焦虑过“度”就会起副作用,这个“度”就是以是否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标准。学生该如何克服考前考中焦虑心理,轻松面对考试压力呢?
一、考前复习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
这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
1、培养思维方法,避免机械重复,系统把握每科的知识点很重要。对每科知识内容在大脑逐一扫描,尽可能细化各项考查要求,挑选你做过的代表性的试卷,居高临下审视其中的得失,每天做几道符合自己实际的热身题,避免回生,客观性试题要限时训练,主观性试题重在思路分析,保持答题熟练程度,了解考试评分标准。
2、注意调节情绪。焦虑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真正使焦虑致持的原因,不是原发焦虑本身,而是对焦虑的认知歪曲。面对苦口婆心的家长、循循善诱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坦诚地与之交流沟通,求同存异,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复习应考。按老师要求完成学习计划,不主张我行我素,与老师对立。做到了行动上的“不急”,心理才能“不躁”。同时,同学之间不要遇事斤斤计较,免得影响学习心境。
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放松点儿,我能应付得了。”
2.考试焦虑应对方法 篇二
1.1 关于考试焦虑的界定
考试焦虑是个复杂的情绪问题,至今心理学界不同学者对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例如:
Wolpe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条件性的情绪反应。
Sarason et al.从考试焦虑发生的角度,提出考试焦虑是学生在评价情景中,易于产生或唤醒威胁性知觉,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贬低的认知,预期的失败归因以及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Sarason认为考试焦虑是一个不能明确定义的概念,给考试焦虑下定义是困难的。
面对国际性的定义,我们也要认识到考试焦虑更多的受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和文化背景。我国关于考试焦虑概念的研究不是很多,大多还是借鉴国外的考试焦虑定义,但是也有人从自己的研究出发,提出了一些定义或描述性的定义。例如:
郑日昌认为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等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1.2 考试焦虑不同于一般焦虑的特点
考试焦虑包括两种基本成分:一是对考试结果的担心,二是由担心而起的身体反应。心理学家将前者视为认知成分,将后者称为生理反应成分。
考试焦虑作为一种特质焦虑[1],与一般焦虑相比,考试焦虑有以下特点:(1)考试焦虑是由应试情景引起的,它比一般焦虑的威胁成分简单得多。(2)考试焦虑持续时间较短,因为其威胁来自考试情境,它一般随应考时间的长短而变化,且随着考试的结束,这种焦虑也就逐渐消失了。而一般性焦虑在较长时间内始终表现出焦虑的征状。(3)考试焦虑不是一种人格特性,而是一种特定情境(考试情境)下的状态反应。[2]
2 考试焦虑的教师应对策略
2.1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考试焦虑的评估
为了避免考试焦虑情况的产生,Nitko于2001年曾强烈要求教师重视以下两类考试焦虑的学生:第一,没有好的学习技能的学生。他们对掌握和理解所学的内容的主要观点的能力有所欠缺。第二,这类学生能够很好掌握学习技能,但当他们面临考试时还是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产生忧虑状况。
2.2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考试焦虑的形成因素的控制
教学过程包含了许多形式的评估方式,为了减少考试焦虑,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有效的知识积累。
教师帮助学生有评估考试困难程度的个人能力,并让学生很好评估自己取得的成绩的障碍等,都是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的很好的方式。另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自己习惯性使用的考试策略,以好的心态投入到各类考试中去。
Marzano等人曾于2001年提出,总结和做笔记是一种纯粹的学习技能,并且是学生最容易掌握且有效的学习技能。针对记笔记的方式、方法,要求教师认识并掌握以下几点:(1)一字不差的记笔记方式是效果最差的方式。(2)记笔记应被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工作。(3)笔记应能成为学生考试的指导性材料。(4)内容越丰富的笔记越好。
当然,实施形成因素的控制对学生准备各种形式的考试有所帮助。当考试到来时,充分地准备会使学生感到很从容。同时,这样的做法也对老师怎样准备好课程提出了高标准要求。
2.3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考生习惯性的培养
习惯性对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教学方式、学生对考试的准备以及对考试的评估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如一定的空间、室内明暗情况以及室温等物理条件也会对考试焦虑情况有影响。
Linn and Gronlund于2000年时曾提出当教师出现下列行为时会导致学生考试的过度焦虑:第一,如果学生的行为不够好,教师就用考试来威胁他们。第二,在重要考试中警告学生一定要考得很好,并且要做得最好。第三,在考试过程中要学生快速做答以致能按时完成考试任务。第四,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总是提到考试失败的可怕后果。
我们应该给学生这样的心态,让他们在考前、考中以及考后都要积极去应对。并时常给学生以正反馈,让他们保持自信。如:教师不要过多强调考试结果,要及时将卷子返还给学生,并从头至尾的帮学生温习考试所涉及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对他们成绩有帮助的内容,在回顾考试内容的过程中学习、了解未掌握的内容,以达到减少学生下一次考试时焦虑程度的目的。
2.4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考生进行应试指导
对于帮助学生应对正式、重要的考试来说,教师能做的便是给以他们最好的教学(Ariasian,2001)。这种教学伴随着清晰的教学目标、内容回顾、指导性实践、内容理解以及其他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如:Linn and Gronlund于2000年时曾提出以下应试指导方式:(1)教学生能以好的答题结构方式回答开方式答题。(2)强调考试和评估对于提高学习成绩的价值。(3)教师要以积极的方式描述考试及其有用性,以减少学生考试焦虑。
摘要:随着社会对考试的重视程度的增强,考试焦虑应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一项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在叙述、分析了考试焦虑这种现象,从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入手,提出针对考试焦虑问题的教师应对策略,以减轻考试焦虑这种现象对考生的影响。
关键词:考试焦虑,教师,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焰,张世桐.中学生特质焦虑的发展[J].健康心理学,2000,8(1):41-42.
[2]费良纯,唐点权.试论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成因及干预机制[J].中国教育导刊,2005(1):30-32.
[3]李焰,张世彤,王极盛.中学生特质焦虑与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J].心理学报,2002,34(3):289-294.
3.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篇三
[关键词]考试焦虑 心理 调节
案例介绍:小蕾曾两次参加高考,每次考试前后,都出现较严重的紧张恐惧心理,面色潮红,全身出汗,两手发抖,心悸胸闷,头昏脑胀,注意涣散,思想迟钝,原来记熟的复习内容,一时无法“回忆”起来,导致每次高考都落榜——小蕾是典型的“考试综合症”。患考试综合症的孩子有的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尿频、尿急,严重者会大汗淋漓,头脑轰鸣,手指震颤,甚至虚脱、昏厥。
专家点评:孩子由于某种主客观因素,当面临重大的考试时,产生紧张心理,偶尔考试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是一种正常的应激性心理反应,不能视为心理疾病。只有多次反复或面临考试情境屡屡出现相似的病症才可视为考试综合症,如不及时纠治,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学生学习。
一、学生考试综合症的产生原因
引起考试综合症的原因有内外两类因素。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提出过分的不恰当的要求,以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缺乏自信心,错误地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错误地夸大了考试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关系,令考生情绪过分紧张;由于考前不适当地减少睡眠时间而过度疲劳,或平时身体健康状况差,加上心理紧张,食欲下降,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等,都属于内因。外因可能与临场过分紧张相关,如考题难度过大,考试时间太紧,监考人员过于严肃,造成不适当的紧张气氛;考题形式与考生认识能力差别过大,考生难以理解考题的意义等。
从生理机制方面看,紧张心情和情绪波动之所以能起干扰作用,是大脑皮质上的神经活动过程产生了负诱导,引起了抑制,因而妨碍了“回忆”。
从心理学角度看,考试综合症主要是“回忆”受到了紧张情绪的干扰。当学生在考试中产生情绪波动或紧张心情时,大脑皮质上即出现一个与它相应的优质兴奋中心,由于这个优势兴奋中心的存在,按照神经活动过程“相互诱导”的规律,使储存信息的那部分大脑皮质出现了抑制状态,以致本来很熟悉的知识“回忆”不起来了。由这种诱导引起的抑制又会按照“相互诱导”的规律反过来增强大脑皮质上与精神波动相联系部分的兴奋(正诱导),因而使情绪波动更趋激烈。如此循环往复,使整个大脑的联系系统的化学变化发生混乱,直到最后抑制发展到超限的程度,而引起怯场的严重局面。
二、考试综合症的预防和矫治对策
考试综合症是一种对考试情景紧张恐惧,无法自行调试的心理疾病。因此治疗本症的有效措施,首先是消除考试前各种心理压力,纠正不正确的用脑与应考方法。
1.消除考试前各种心理压力
家长不切实际地提出过高要求,期望值很高,行动上有意无意地催逼、威胁、强迫和施加种种压力。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家长应该消除一切强加在孩子头上的心理压力。做父母的必须懂得文凭只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凭证,绝非是人生唯一的通行证。对子女有期望、有要求,但不能不切实际地人为拔高,人生道路只能由孩子自己选择。强加的心理压力,只能导致心理紧张和考试失败,事与愿违。
在学校,老师要积极创造和谐、适度的学校气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适当强调竞争但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尺衡量学生,清除心理紧张恐惧情绪,正确对待考试轻装上阵。
2.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应考方法
第一,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考试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迎考复习期间大脑神经细胞处于长时间持续高度兴奋状态,消耗大量能量,如不能保证充分睡眠时间,大脑神经细胞就会疲劳或衰竭,使思维效能大大降低。具体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做好睡前准备工作,消除不利于睡眠的各种因素。如提醒孩子不要长期连续用脑,睡前不要喝浓茶、玩得太兴奋,睡前洗脚刷牙等。监督孩子定时入睡,心理放松。
(2)创造良好睡眠环境。要尽量做到环境安静,室内黑暗和凉爽,空气流通又不对流吹风,床褥平整舒坦。
(3)考试前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倡两次睡眠制度(夜间睡8小时,午睡1小时),使大脑保持清醒的状态。
第二,培养良好情绪。复习效果好坏,考试是否成功,常常与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情绪因素有关。凡是孩子具有强烈的迎考复习愿望,炽热的良性情绪,全神贯注。有意识使大脑兴奋专一,将会使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以下两点: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充分地估计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调整期待水平,用平常心对待考试的成功与失败。
(2)在紧张考试复习中间,可适当安排文体活动,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和大脑疲劳状态。
第三,考试前一天要妥善安排,这是家长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一般孩子在迎考期间常分秒必争,对考前一天亦不懂得合理安排。通常的做法是考前一天仍拼命“开夜车”,晚上很晚入睡,生怕遗漏枝节点滴内容。其实这不是科学的用脑方法,常导致相反结果。这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调节考前状态,科学调节的要点是:
(1)停止孩子的迎考活动,让大脑得到最宝贵的“大战前”宁静休整时间,“养精蓄锐”。孩子和家长应该懂得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强弓弩末。也就是说,一直拉紧的弓弦,箭是射不远的。只有在射箭一瞬间,拉紧弓弦,才能迸发出强大无比的威力。
(2)停止紧张的脑力劳动,让身心松弛,处于宁静愉快的最佳状态,听音乐、看电视、公园散步、做徒手操,有意识忘却即将到来的“大战”情景,这样反而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收获。
(3)充分保证当晚的睡眠时间。
第四,学会各种应试技巧,消除考试时的紧张感。
(1)做好应试准备,进行一些答题的策略训练。培养应试技巧的先决条件是要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应试技能及时监测,发现薄弱环节,再加强调整,如对考试目的的把握、命题范围的分析、考试重点的领会、考前身心状态的调整、考场用具的准备、临场时情绪状态的调整等。
(2)考试技巧的准备:试卷填写顺序、审题作答的要领、必要的猜题技巧、保持席卷整洁、答卷工整、快速检查解题正误的步骤等。
(3)考试时发现“怯场”,不紧张、不惊慌,要自我鼓励,暗示自己有能力战胜“怯场”。最好是转移注意,暂停“回忆”,过一会儿等抑制解除后,再“回忆”遗忘的内容,可能就会想起来了。
(4)考场上紧张时可暂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安静下来,伏在桌子上休息片刻;做几次深呼吸,可使紧张的情绪放松;回忆一件令人十分愉快的往事,使自己超脱考试考场的紧张心理,使用这几种方法的时间均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考试做题的时间。
(5)遇到试题,若一时想不出某试题的答案,可跳过难题,着手做另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然后再回過头来做这道试题。
4.考试焦虑应对方法 篇四
平时个性比较张扬的同学,可以在张扬的前提下,稍微地平静一些。相反,平时比较内向的同学,性格可以略张扬一些。当然,也不要过意去追求做到,最好是有一定压力下的平静,高考才可能有超水平的发挥。
2、适度自信
高考临近,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失去信心,必将导致高考失败。要注意,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不能过于自信,凭自己模拟考试成绩高,就盲目乐观。
3、合理动机
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会不利于高考;有合理的动机,效率才能达到最高。当期望值过高时,容易导致学生负有紧张情绪,从而导致高考失败。所以,有合理的动机很重要。
4、适度运动
高考前夕,学生大多数不锻炼了,主要是课程紧张没时间运动。但小编还是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比如打一下篮球、或者进行慢跑等等。适量的运动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考时有一个清醒的大脑和健康的身体。
5、适度交流
5.青少年考试焦虑的矫正方法 篇五
1、对于小学生,家长或老师过多地强调名次,甚至于给儿童青少年制定目标,则儿童青少年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觉得达不到顶尖的名次就矮人一头,大大挫伤自尊心。建议家长,无论儿童青少年考试成绩如何,尽量不与别的儿童青少年比较评价,重点帮儿童青少年分析本次考试被扣分的原因,这对今后的复习与补习有指导意义。儿童青少年自己学习的漏洞被点破了,这不但不是吃亏,反而是大好事,为今后学习能有针对性提供了条件,使得以后重大的考试能够不丢分。鼓励儿童青少年下次一定能考好。
2、对于中学生,中考、高考是关乎前途的大事。这时候,怎么调整儿童青少年的考试焦虑状态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儿童青少年分析这件不平常的事情,帮助儿童青少年学会正确地估量自我,设定合适的期望值,提高自信心,精神抖擞地去迎接挑战。树立胜利在望的心态,在考试之前,要放开对考试结果的担忧。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注意力,使人高度亢奋,超常发挥。
3、对于轻微的儿童青少考试焦虑的矫正,通过一些常见的减压方法,如音乐、运动等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但是,如果这种焦虑的情绪持续不退,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此时,应及时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总之,在考试之前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应有所了解,对焦虑的程度有评估和认识,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心理调整方法。
6.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应对的方法 篇六
所谓无纸化考试(机考),即执行题库抽题考试专家建立一个试题库,考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会通过系统自动抽取一套完整的试题进行考试,每一位考生之间的试卷都是不同的。
2、为什么要无纸化考试?
考虑到传统的纸质考试通常具有组织难度大、投入成本高、运转周期长,并且存在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考试作弊等弊端,无纸化考试更能够有效地确保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实时性,具有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节约考试资源、规范考试管理、方便考生应考等传统考试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无纸化必然是会计资格考试发展的总体趋势
3、无纸化考试有哪些题型?
考试题库是根据财政部20xx年1月1日施行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对于20xx年度的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会计基础: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计算分析题。初级会计电算化: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实务操作题。
4、习惯了写写画画的纸质答题状态,不习惯看电脑做题。
电脑上看题的时候,可能一开始你很难进入状态,这样就会影响发挥。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地适应它,尽可能地在电脑上去做题,将每一次的演练都当成考试,然后总结使用电脑答题技巧,久而久之便也适应了。
5、综合题阅读不便,做题时习惯做标示。
现在开始就要多练习,熟悉电子版的做题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网校的题库资源,网校的移动课堂也可以在线做题,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进行非纸质读题习惯的训练。
6、练习主观题时,打字速度慢,影响了原有的思路。
调整心态,逐渐弱化打字速度影响考试的心理。熟能生巧,网校机考模拟系统新增打字训练功能,打字内容贴近考试,均为会计类专业术语,通过打字训练,可以增加机考信心。
7、不习惯键盘及输入法、公式等不方便输入。
建议考生利用网上题库和机考模拟系统进行训练,并掌握一些必要的快捷键;小工具如计算器的使用要提前训练。
8、考试采用机考,客观题题量增加,试题的覆盖面变广,该如何应对?
7.考试焦虑应对方法 篇七
一位长期从事学生心理咨询的中学教师王常春, 根据多年来丰富的咨询经验, 以及自己辅导孩子从备受高考煎熬到战胜焦虑的体会, 本着帮助众多考生同样摆脱考试磨难的目的, 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教你应对考试焦虑:考出最好的自己》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一书。该书收集了数以千计的学生个案咨询材料, 是各种类型考生经验的汇聚, 也是作者数年来上百场考前讲座、师生互动的宝贵心得。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教你应对考试焦虑:考出最好的自己》一书的案例都由第一手资料整理而成, 内容贴近考生、生动有趣, 所以无论学生和家长将书置于案头, 忙里偷闲地随手翻翻, 还是专门去听作者的讲座, 往往顿觉醍醐灌顶、获益匪浅。作者在重点学校做考前讲座时, 珍惜时间的学生常常怀抱各种课本和复习资料, 准备边听讲座边复习。但在阵阵开心的笑声中听完讲座时, 学生们却发现, 手中准备阅读的复习资料根本没有翻过页去, 自己已完全被幽默、生动的讲座吸引, 心里获得了难得的轻松和应考信心。
考前焦虑虽有多种, 但各类考生焦虑却有共性。作者根据在诸多省份讲座的经验和对考生准确的了解, 提出了关于焦虑的几条见解。
一、焦虑只需弱控制, 不必强排除
多数考生都深受考前焦虑所扰, 不得化解招数, 常为此遭受了至少10%以上的分数损失。家长和教师们一般会千方百计地帮助考生控制焦虑, 但该书另辟蹊径, 阐述了“焦虑只需弱控制”的根本原因。作者通过讲析汉字结构与相关的心理原理启发读者, 深入浅出地为考生开出了立竿见影地消除焦虑的“药方”。作者在解释“焦虑”二字时, 用传统的五行学说, 结合与中医对应的相关理论分析“焦虑”的来源。“焦”为“火”, 与“心”相对应;“虑 (慮) ”为
思虑过多, 心思过重;二字合为“焦虑”一词, 即心火过盛。所以, 欲消除焦虑, 作者不主张“扬汤止沸”, 而主张“釜底抽薪”。作者在“目标与焦虑”一节中给出了具体的解招:“明确目标除焦虑”“确定目标分数降焦虑”。
其后, 作者还专门谈了易产生焦虑的根源是“过度追求完美”。第二章的第四节讲了减少焦虑的办法之一是“抓住时间少焦虑”。作者从“时 (時) ”字解析, 以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教会读者学会“排除打扰法”“使用闹钟法”“时间运筹法”及“整理学具法”等简便易行的破解之招, 让读者一学就会, 一试就灵。
减少焦虑的办法之二是“学法得当免焦虑”。作者从“学 (學) ”字解析中提倡学生多动手, 从“左右”两字构成揭秘脑功能, 从“看”“听 (聽) ”“读 (讀) ”字所藏的玄机启发学生什么是真正正确的学法。
二、紧张不必强对抗, 适度紧张反有益
作者主张紧张不必强对抗, 紧张是本能, 放松须锻炼。该书既对“紧张”二字本义进行了解说, 也科学地阐明了适度紧张的益处, 提出了应对之策。
三、担忧过度寻烦恼, 消除恐惧是根本
考生的担忧多数来自于对既有考试失利经历的耿耿于怀, 但失败阴影的挥之不去会直接影响考试。消除烦扰的根本办法, 就是将易产生负面影响的“过去”与“曾经”彻底放下, 专心致志地正视眼下与未来, 以积极的心态驱除“曾经”的不快, 学会接受存在。对此, 作者结合直接收集的案例, 详加阐释。
四、压力适度不可怕, 过大过小皆不宜
作者在该书第五章提出, “学会以柔克刚, 学会与之维持平衡状态”是正确的压力观。关于如何合理释放压力, 作者主张可以采用“写出来”“说出来”或者“喊出来”“唱出来”, 甚至“哭出来”的办法, 利用一些游戏手段, 将压力驱逐出心境, 让学生轻装上阵, 告别烦恼。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8.考试焦虑应对方法 篇八
【关键词】体育高考;生理性焦虑;认知性焦虑;应对策略
On the Causes of Anxiety over Sports Skill Examinations in Candidate of College Sports Majors and Ways of Controlling It
YAO An-quan1, ZHANG Jian-feng1, WANG Zhilue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2. Harb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
【Abstract】 This paper hope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anxiety over skill exams, to help college sports major candidates achieve excellent grades in sports skill exams.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anxiety and explores the ways to control it. It finds that, through systematic training, the control of anxiety helps them to perform better in exams and to get higher grades. Therefore, it holds that, before examinations, teachers should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help students take the exams with a light heart and achieve the best result.
【Keyword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sports majors, physiological anxiety, cognitive anxiety
1 前言
体育高考生运动技术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同于普通的文化考试,又与一般的体育课程考试和运动竞赛有着本质的区别,考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考生的升学与前途,而且参加运动技术考试的考生主要由于学与训之间的关系,与专业体育考生相比,大多数表现为具有一定的运动技术水平,但与专业体育考生相比,体育高考生表现为技术水平偏低,参赛次数较少,考试经验明显不足。宋仁琴指出,考生的体育高考成绩的好坏除了学科性质的区别外,考生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优异成绩的取得〔1〕;杨改生、屈东华、王崇喜等人认为在考试前或考试过程中,过度的焦虑将会导致学生失去考试的信心和产生消极的情绪,致使他们不能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2〕。本文就体育高考生运动技术考试焦虑成因、体育老师采取的训练手段进行分析,为体育老师正确引导考生降低考试焦虑情绪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同时,对焦虑成因进行分析,为降低考试焦虑情绪提供参考依据。
2 体育高考生运动技术考试焦虑产生的必然性
体育运动技术考试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条通往大学求学的捷径,但在这条捷径上,由于体育考生要同时处理好文化学习和运动技术的学习,在时间比较紧张和个人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考生要同时处理好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育考生承受着比其他考生更大的心理负担。其次,体育高考结果的不确定性是产生心理焦虑的根源,如:体育考生担心在文化过线的情况下,自己体育高考成绩不佳,从而影响整个高考成绩。再次,从人体生理发展角度上分析,高中生心理发育迟于身体发育,考生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形成一致,在激烈考试环境中,考生不能适时的控制自己情绪,产生心理负担,如:害怕辜负亲人对自己的期望、害怕不能考取理想中的大学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考生心理焦虑的必然性。
3 体育高考生运动技术考试焦虑的分类
临场心理状态的解释和描述主要强调个体的情绪体验,因此,根据临场情绪状态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4种:战斗准备状态、临场焦虑状态、临场抑郁状态和临场虚假自信心〔1〕。临场心理焦虑是指体育考生在训练与考试中对当前的现状,或者是所预计的结果对自尊心有潜在的威胁的情境所具有的担忧倾向〔3〕。临场焦虑也是一种情绪感受,它可以通过身体特征清楚地表现出来,如肌肉紧张、出汗、嘴唇干裂和眩晕等症状。对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来说,在运动心理学中,焦虑可分为认知性焦虑(Cognitive Anxiety)和生理性焦虑(Rational Anxiety)〔4〕。
3.1 生理性焦虑
生理性焦虑是指个体处于一种适度的紧张状态,一旦超越这种状态,就会引起生理性焦虑〔5〕。在考前,考生由于过度兴奋,从而引起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反复上厕所等一系列生理性焦虑;在考试过程中,缺乏考试经验的考生往往表现出反应迟钝、动作僵硬、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从而导致考试不能正常发挥。同时,由于体育高考生平时在学校文化学习的时间比较多,花在实战考试的机会也就少,再加上临近考试时对考试场地和周边环境的不熟悉,进一步导致紧张感和焦虑程度加强,而紧张感和焦虑的加强,致使考生消耗过量体能的同时,使身体各部位调节能力减弱,导致考试发挥失常。
3.2 认知性焦虑
在运动心理学范畴内,认知性焦虑是指个体主观对自身运动状态或生活环境产生不愉快的、消极的感知引起的〔6〕。考生在考试前或考试过程中的消极自我以及消极期望,往往比较容易产生认知性焦虑。体育考生适当的焦虑可以激起其改变自身现状的紧迫感,进一步谋求达到某种目标;但如果体育高考生对预计到的威胁产生过度担忧和过分的恐慌,此时,往往会夸大考试的困难因素,小看自己的实际能力,害怕考试成绩不好,害怕辜负了教练、家长及他人的期望而产生焦虑,则不利于成功地参加考试。
4 体育高考生运动技术考试焦虑成因
4.1 学校训练条件因素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家长与学生的要求下,不少学生想借体育这块跳板考上理想的大学。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完善的训练场地会为体育高考生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先决保障。可在一些市县级中学,由于办学条件所限,教学设施难以跟上现代办学节奏和理念(如标准的400米田径场缩小到200米左右),体育老师和学生因为受学校条件的限制,难以开展科学的训练,不少体育老师通过校外拉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在这种条件下,考生担忧成绩提高慢。因此,训练环境是考生产生心理焦虑的因素之一。
4.2 学习因素
体育高考生不同于单一性文化考生,他们在文化学习之余还承担着训练的双重压力。现代体育高考竞争的科学性、激烈性从多方面对考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高校的扩招,为体育考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深造机会,但同时也对体育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化和体育同时达标的情况下,缩小范围择优录取。双向之间的矛盾,让考生焦虑和烦恼。不少学生反映在大负荷的训练结束后,带着疲惫的身体很难集中精力投入到紧张的文化学习之中,有部分学生在训练结束后的文化课学习过程中,出现上课瞌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疲惫现象。文化学习上的吃力,同样成为现代体育高考生产生心理焦虑的因素之一。
4.3 训练动机——情感因素
考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动机与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良好的训练动机在促进考生成绩提高的同时,对考生自我的情感也是一种升华;相反,动机不纯,则会降低训练的原本价值,容易让考生产生胆怯、急躁等焦虑情绪,如果不加以纠正,就更有可能导致恶性循环。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如果得到体育老师、其他老师、领导和同学之间的肯定、帮助和鼓舞,对体育考生的情感有着积极的作用。
4.4 其他因素
体育高考生正处于身体青春发育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相对较低,在自我的认识上,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往往导致产生认知性评价的谬误,往往会对考试结果的期望产生过高的期望或过低的评估〔7〕。学生对考试结果的期望会随着考试时间的推移、对手的表现、自己的期望值的高低等有不同程度的起伏,尤其是在关键的时刻容易背上思想包袱,造成心理过度紧张,致使动作脱节、变形,而影响实际水平的有效发挥,从而影响考试结果。再者,由于学生参加体育高考的时间集中,而考试期间对场地的不熟悉、起居饮食的改变和气温的不确定性及参考学生的行为等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体育高考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间接地造成体育高考生紧张心理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心理紧张的情况下,学生应有的水平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一旦有动作和技术方面的失误,学生在不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的情况下,容易否定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的焦虑水平会呈上升趋势〔8〕。另外,平时训练水平的扎实与否也与焦虑的程度有关。
通过对近些年体育高考考生的训练情况和考试的结果分析,平时训练扎实、心态乐观、自我调节能力较好的考生,临场的焦虑状态明显低于那些平时训练懒散、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过多地寻求客观原因的学生。前者在遇到不利的情况下(如:炎热的天气、陌生的场地、出色的对手等)会多途径调节自我,化不利为挑战动力,而后者的表现恰好相反,认为这些因素是有意阻止他的。如此对比,认知性焦虑的考生会担心失败,不敢拼争、害怕对手、不知所措等,运动智能下降。
5 体育高考生运动技术考试焦虑应对策略及调控方法
5.1 应对策略
体育老师通过平时的模拟考试,创造考场气氛,多次模拟,让考生积累考试经验,体会什么是临场状态以及临场状态下身体各机能的反应,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让学生总结如何正确处理碰到的问题、化不利为有利;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带队经验,让学生明白,适当的临场焦虑有利于状态的发挥,过度的临场焦虑会严重影响技战水平的发挥;教会学生降低焦虑的方法(如:两人和多人的肌体放松、意念训练法、目标转移法等)〔9〕。
5.2 调控方法
5.2.1 表象放松法
在赛前或赛后,选择在安静的环境中让考生想象他通常感到放松与舒适的环境,让考生在脑子里将自身置于这个环境之中,使身体得到放松,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使表象中的环境清晰,在大脑中能生动地看到想象的环境,增加情境对考生的刺激和情绪的调动。
5.2.2 音乐调节法
通过有目的的选听不同的音乐或自我哼唱小曲的方法,达到使人兴奋或使人镇定的作用。音乐通过其“声波信息”可以消除大脑所产生的紧张,也可以帮助人内在地集中注意力,促使大脑的冥想井然有序。在考试前,让由心理紧张而引起焦虑的考生听听音乐,可以达到调节情绪,降低焦虑的效果。
5.2.3 自我暗示放松法
通过体育老师指导考生依次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群,同时增强呼吸,经过几次指导之后,让考生自己独立完成。利用暗示语或录音,可以缩短全身肌肉放松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利用客观刺激物对考生的心理进行调节,如:在考试中考生看到体育老师从容的表情、轻松的言语及和蔼的态度等都会得到鼓舞,使自信心得到提高的同时,消除消极情绪。考生也可以通过自我暗示,运用指导语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反射活动,使消极情绪得到控制。
5.2.4 注意力转移
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或在不同的环境下,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这种相互间的转换是通过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实现的。由于大多数考生没有参与过实战的体育考试,在考前高强度的心理刺激下,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花大量的时间过多地思考或准备与考试有关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是自己所不能控制和改变的(如:考试的天气、对手的表现、场地的熟悉程度等)。降低考试前的焦虑,提高技能状态,可以把有效的注意力转移到与考试无关的事件上,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同时也可以疏导考生避免去考场观看考试,激烈的竞争会增加考生的应激反应。通过有意识地进行注意力的转移,可以使考生暂时避开过多的刺激,减少由于刺激而形成的紧张和焦虑。
6 小结
1.在运动技术考试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生的应考心理的好坏对其考试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使个人技战术正常发挥同时,对整个训练队伍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和鞭策。
2.在日常的训练和考试时体育老师可以有选择性、针对性地通过表象放松法、音乐调节法、自我暗示法等方法,消除和缓解考生不良情绪的发生,有效降低和控制临场焦虑。
3.对于考试过程中学生的焦虑状况,体育老师应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根据临场状态,综合使用,让考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发挥最佳的考试状态,考出最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宋仁琴.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焦虑及调适〔J〕.田径,2005(5):51.
〔2〕杨改生,屈东华,王崇喜.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问题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4):30-31.
〔3〕殷晓旺.焦虑水平与体育高考生竞技状态关系及
其对策〔J〕.心理学探新,2002,22(3):53-57.
〔4〕于少勇.陕西省体育高考生考前心境状况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1):91-94.
〔5〕殷晓旺.焦虑水平与体育高考生竞技状态关系及
其对策〔J〕.心理学探新,2002,22(83):53-57.
〔6〕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55-557.
〔7〕祝蓓里,季浏.体育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99-399.
〔8〕符明秋,于志涛,周喜华 .体育考生临场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2):
48-50.
〔9〕丁雪琴.青少年心理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16-17.
9.考试焦虑应对方法 篇九
高级会计师考试群号312456969
一、正确选择考试用书
对高级会计师考试,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报工时只制发《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没有统一的指定用书。在市场上高级会计师的考试辅导书虽然较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选择好的考试用书对应试者来说至关重要。我认为,在所有考试用书中《考试大纲》是必不可少的,应试者只能以《考试大纲》为主,由于考试大纲只有“说明”、“考试内容”、“考试样题”三部分内容,除“考试样题”外没有相关习题,要想顺利通过考试,有必要报一个辅导班,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握备考时间
有人会问,该如何把握备考时间呢?根据中国会计视野网站的调查结果,有50.58%的应试者是在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备考的,28.88%的应试者是在考前两个月开始复习备考的,鉴于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应试者均具有中级职称,我认为,复习备考实际那不需要太长,但应视考生基础而定,基础好一点的在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完全能来得及,对于考过中级会计师时间较长或者通过评审方式取得中级职称的应试者,因近年来会计法规变动较大,应提前进行备考,以确保万无一失。
三、解读考试特点
打算备考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应试者,首先,要了解一下高级会计师考试的特点,然后花一定时间研读考试大纲,在此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题训练上,按套路快速解读,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高级会计师考试总体上说有“开卷考、层面高、题量大、时间紧、难度不大”等特点。我们针对这些考试特点逐一解决进行分析,求解备考的最佳对策。
1、正确对待开卷考试:很多应试者认为,高级会计师考试是开卷考试,没必要下太大功夫复习,对考试的知识点只要有印象就行。其实,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存在着严重的思想误区,因为考试题量大,如果对考试内容不熟悉,在考场上只凭翻书抄很难做完考题,甚至有的连位置都找不到。千万不要以为是开卷考试就掉以轻心,开卷考试也需要认真对待。
2、准确把握考试层面:高级会计师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作为现阶段的高级会计师应具备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关于2005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对所提供的有关北京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可见,高级会计师考试侧重于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的考察,应试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能力的训练上。
3、重视新增知识点:高级会计师考试与国内其他考试一样也有“喜新厌旧”的特点。每年新增知识点较多地体现在考题中,以2005年为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经济利润、合并报表、外币折算等新增知识点在考题中均有出现,分值高达40分以上,所以应试者应重视新增知识点,对新增知识点必须准确把握。
4、题量大、时间紧:高级会计师考试一般有8—9道试题,全部为案例分析题,题干的信息量大,对答题速度不太快、知识点不太熟悉的应试者来说,最大遗憾莫过于在规定的时间内来不及答完试题。
5、难度不大:从开考以来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备考,考试时能把试题中已掌握的部分达到考卷上,通过考试的可能性就较大。
四、如何提高答题速度
通过对考试特点分析可见,除了注意新增知识点和把握好考试层面外,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做起,为适应开卷考试这种考试形式,我们可以把知识点分为理解性知识点和记忆性知识点。对于理解性知识点,必须深入理解,并能够用此进行分析、判断,不求死记硬背;对于记忆性知识点又可分为常用记忆性知识点和不常用记忆性知识点,对于经常用到的基础性知识点需要作为判断的基础,我们要牢记,对于不常用到的记忆性知识点,要记清在书中的位置,以便在考试时能够顺利找到。
其次,影响答题速度的因素之二是题干的信息量太大,且大多数鱼龙混杂,快速准确的读题是提高做题速度的办法之一。正确的读题方法是:先从试题的要求读起,明确问题是什么类型的题型,用笔标注问题的关键信息,看问题有无陷阱;然后,带着问题去读题干资料,阅读时仍然用笔标注关键的有用信息,再对照问题与已知资料,一一作出分析、判断。
最后,影响答题速度的另一个因素是没有掌握答题技巧,面对所需的文字描述,考场上不知道如何提炼语言及把握答题程度。从考试的评分标准可以看出,评卷是按点给分的,如果答得太少,可能漏掉关键点影响得分,如果答得太多,就会影响答题速度,所以要把握好答题程度,做好恰到好处。
五、研读历年试题,进行类型比训练
认真研读高级会计师历年试题及评分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题的类型化训练,培养快速读题、快速提炼相关信息的好习惯,一提高答题技巧。近3年来的试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分析判断题:这种题型要求“分析、判断业务处理是否正确”,主要考察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除另有要求者外,答题时只需要说请“正确”或“不正确”
即可得分,不必再说明理由。
解释理由题:这种问题的标志是“„„并简要说明理由。”对于这种题只需答出依据的相关知识点,除另有说明者外,不必写出相关的法律、法规。
正确处理题:对于“如不正确,说明正确的处理”这类问题,需要把正确的处理答上。
计算分析题: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不仅要求进行计算,还要求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分析或决策。
逐条指错题:这种题型从属于分析判断题,与其不同的是分析判断题的要求中指明需要的判断点,逐条指错题则要求应试者从题干中找出不当之处,可见这比分析判断题的要求更高。
这些题型的答题程度和技巧希望应试者结合历年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加以把握,做到有的放矢。
六、关注考前信息
对于考生来说,考前信息相当重要。很多辅导老师根据考试大纲和法规政策的变化,根据自身的命题经验和敏感性一般能预测出考试的重点,所以考生朋友在考前一定要关注各方面的考前信息,对考前信息的复习也是查缺补漏的过程,再者因为对考前信息比较重视,也会刺激自己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更深刻。
七、要学会选择性的放弃
考卷中,并非按难度大小安排考题顺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分支也不一定成比例,且应试者对各考点也有熟练程度的差异,考试时一定要先找自己熟悉的题目做,如果时间不够一定要舍得放弃,考试不要求考100分,只要合格就可以了,若能确保答题的准确率,一、两道题没做,丝毫不影响顺利通过考试。
10.如何应对周一上班焦虑 篇十
如何解决:
1.时间管理
周末对周一的焦虑是一种想到周一上班就有的工作例会,一大堆还未完成的工作,头就会很大,呼吸开始困难,是吗?对你的工作时间做一个好的计划,尤其是周一这天的工作时间,这会有利于缓解你的焦虑。我建议你可以在周五下班之前就这么做,这样你就有一个没有负担的周末,因为你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当然我也了解你周末如小鸟一般要放飞的心情,你迫不及待,那么周末的晚上做这件事也不错,做好了安排你就可以安心睡觉了。
(1)确定优先权---ABC技术
现在你的时间计划里,确定哪些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些是可以缓一缓的*每天在你的工作清单上标上A等级的工作是必须要做的---是最优先的项目
*B等级的工作也是重要的,但是可以在A等级的工作做完后再作
*C等级的工作你可以有空时做,但不一定今天或是明天完成(2)把大的工作任务分解成小的部分,把它简化成一系列的小工作,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完成小任务。这样事情会变得相对简单,并且容易控制
(3)把周一的工作时间模块化
把每一小时分为更具体的时间段,然后给每一时间段分配任务,你可以把十五分钟分为一段。当你有很多事情要做,并且需要把工作中的一些零碎小事分散做完时,这种方法很管用。你也许会说,我心里都有数呢什么重要,什么要先做,但是当你把它写下来,排成时间表,一步骤一步骤地去完成,就可以有效缓解你的焦虑,当然你每天有留出一些时间来应对突发事件,尤其周一可能有新的工作任务安排下来,但是你已经为它留出了时间,并且已经安排好了大部分的时间,所以焦虑将会下降。
2.在周末(或许是周日的下午)坚持一项锻炼的习惯,你也许不能控制生活的节奏和周围世界变化的速度,但是你能通过保持身体的积极状态,做好充分准备来应对周一即将到来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11.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及矫治方法 篇十一
1 不安
海南怀着不安的心情升入省一级重点高中,紧张的学习和激烈的竞争使这个脸面稚嫩又常带笑容的小男孩儿既激动又疲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但片面的身心发展状况却越来越明显,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更加突出,从小被娇惯而形成的不良性格特征也在班集体中逐渐显现出来。
2 难以自持
升入高二,海南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位于前20位,班主任对他的品德考评为良,课任教师对其评价是聪慧、礼貌,但情绪容易波动,缺少自制力。
有一天,海南逃学了,出走一星期。同学和老师感到震惊。回校后,海南检讨了自己的错误。经过询问,学校领导发现他的学习压力很大,其出走没有更复杂的背景,出于爱护和关怀,学校领导并没有过多责难他,也未追究违纪责任,而且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给予他更多的关心。但海南的学习成绩日见下降,与同学相处也变得更爱耍性子,更敏感。听课常走神,自修课很难集中精力,作业大多出于应付而已。
同学给予他帮助时,海南除了认为别人理应让着自己外,也能保持客气的态度,老师给予指点、开导,希望他学习努力,做品学兼优的学生,海南总是笑笑表示接受。表面上很平静,学习、生活也正常,就这样对付着过了高二这一年。
3 烦躁恐惧
与其他重点中学一样,进入高三后半学期,统考、适应考、强化训练、模拟考等等各种考试纷至沓来,考后自然是排名次。海南急了,虽然名次不低,偶尔略有进步,但是与自己心中期望不符,总认为当初以同样的分数人学的其他同学比自己强,而且觉得自己的考分是“运气”带来的,下次考试可能败下阵来,惴惴不安地等待着下一次的失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烦躁与恐惧,有时表现出干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常与同学和老师翻脸。
终于,离高考前两个月,海南再一次出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联合海南的同学、朋友、家人一起做工作,开着汽车到处“捕捉”,终于找到了海南,并把他劝回了学校。班主任找他再次长谈,海南表现出严重的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弱小,想逃避高考。班主任批评了他的错误做法,剖析了他的优缺点,同时帮助他分析使他整日提心吊胆的原因。海南表示理解并爽快地检讨自己的冲动行为,保证刻苦学习。班主任松了口气,事情暂告一段落,班级也日见平静。
4 爱反复
班长是位心地善良,好学又乐于助人的学生,与海南有良好的关系,表示要帮助海南圆满愉快地渡过高三最后阶段,并让海南有理想的高考结果。
海南调了座位,与班长坐在一起,学习成绩稳定下来了,内心也显得较为平静。但不久,海南又有了反复。因为班级每两周左右两排调位置,以矫正学生的视力。海南有了新想法,希望坐在第一排,并且单人一桌。纪检委员很为难,这样一来影响整个教室的座次,很难安排。海南不依,坚持已见。冲突交给班长,班长出面调解,海南生气,用扫帚做武器攻击班长,班长默默地忍受了他的无理行为,海南不仅没有觉得理亏,而且感到非常委屈,试图再次出走。
调查分析
班主任同德育处老师、课任老师一起研究对策。首先向学生深入了解情况,发现在许多情况下,同学都对海南“礼让三分”,因为他需要别人“让着点儿”,否则他就与别人闹别扭,这与他在老师面前的微笑与“温顺”表现极不一致。同学们也似乎对他没有办法,很多时候只能“哄着他”。其次,老师通过调查其家庭背景,发现其兄14岁夭折,父母一方面对海南百般疼爱,投其所好,另一方面又望子成龙,期望值极高,父亲经常打他。从其父亲的眼神、言语及对其家庭历史的了解中,发现海南的家庭对社会有一定程度的敌视,家庭成员在发生事情时往往习惯寻找外部原因。第三,调查发现,高二时海南曾被人欺负,他未采用正当途径解决问题,一方面急切希望报复,另一方面又为自己身体的弱小而无奈,于是通过结交社会上的“帮头”,寻找报复的机会,从而使自身染上一些“哥儿们义气”,对读书则表现出无兴趣,行为表现得散漫,不肯刻苦学习。
通过对海南的种种表现及所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海南明显有焦虑过度的表现。海南因对考试的自信心不足,对考试结果无法预计,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而产生过度而经常的焦虑。海南的多次逃学及其种种不好的表现主要由两个恶性循环造成。在初期主要是错误信息的积累与焦虑之间的恶性循环。在这个恶性循环不断发展的同时又产生了另一恶性循环,即错误的成功体验与错误的价值定位之间的恶性循环。循环可以用以下示意图表示:
此循环不断进行反应,而焦虑也逐渐加重,导致考试的多次失败,而使学习的自信心逐渐丧失。与此同时,为缓解焦虑,海南所采取的不当方式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的成功体验使他原有的价值定位产生偏差,形成了错误的价值定位,如下图:
掌握上述情况之后,老师试着又采取了一些措施。
1 认知偏差的矫正
海南逃学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考试焦虑,每遇到考试,总有情绪波动,有反常表现,他自己难以自制。那么,只有先改变海南对考试的不正确看法才能进一步进行行为矫正。于是教师通过指导海南寻找考试焦虑的原因,指导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家庭配合,统一观点,不迁就海南的动摇,坚持原有的期望,说服海南必须读好书,考上大学(海南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均有此能力,关键在“怕”)。逐渐树立海南的自信心,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考上大学及完成各种工作,以打破考试焦虑与错误信息之间的恶性循环,使之能以平和的心境,高度的自信来进行学习。
家庭与学校均坚持在原则问题上不让步,海南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教师以诚相待,以严要求相约束,不迁就,如行事出格,照样严肃处理。同时,向家长明确指出家庭教育的不当之处,帮助家长反省、检查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失误,在家长配合下,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进一步的教育工作使海南能够对事情进行正确的归因及对其错误的价值定位进行必要的分析与纠正。
鼓励其他同学关心、帮助海南,要求他们在与海南相处中以对待一般同学的心态对待他,对他的无理言行宽容但不纵容,不要让海南有特殊感,使海南的心境能够更快地平静下来。
课任老师多角度劝导,辅导,使海南认识到有这么多的老师关爱自己,从而产生追求上进的动力。
班主任随时“聊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其从成绩、品德、意志力等各方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使其知晓自身的优点,树立信心,矫正其认知偏差,对自己的缺点能够及时给予纠正。
2 从行为上加以控制
(1)切断与社会上“小朋友”的联系渠道(但要不留痕迹)。
(2)班主任每天给海南指定任务,要求必须完成(同时结合自身的安排),使他“忙个不停”。
(3)“奉陪到底”。模拟考试,高考报名,高考前志愿填报,教师均悉心指导,使其了解全局,心里感到踏实。
(4)对其不正确的行为给予及时纠正。
终于,海南升学了,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思考
1 海南“出逃”的根本动机在于逃避考试。考试焦虑导致了他的逃避。过高的期望与缺乏耐心,任性的性格,导致了海南自我认识的偏差,总认为自己无能,不够努力(其实他做得不错),于是走向了自我否定的极端,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归结起来,海南未能在个人发展的特定阶段掌握自己所需要的能力。
2 考前焦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疲劳带来的学习焦虑。家长、老师的期盼,同学之间激烈的竞争,以及学生自我过高的追求,都会使其心智活动的效率降低、注意力分散、意志力薄弱、情感波动,大脑兴奋与抑制失控,产生心理障碍。此外,还有复习中的猜题心理,侥幸碰运气心理,考试失败后的畏难心理,初次考试的恐惧心理,答题时的犹豫心理,屡试不第的惧怕心理等等,也会使学生对考试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以及种种神经官能症。如果不及早发现,不仅会导致厌学、逃学,而且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3 考试焦虑的调治方法很多,但要因人而宜。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调整心态。要消除心理压力,由“要我学”的“压抑性学习”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处理好突发事件,协调人际关系。
第二,要树立自信。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我经过了刻苦的学习,完全有把握考好,我能行,用想像中的成功场景去消除紧张。
第三,要准备充分。要认真地对待每一场考试,考前准备越充分,考试就越有把握。
第四,要方法得当。考试时,心理要进入竞技状态,像运动员进入赛场一样,既要奋发前进、拼搏,又要沉着、冷静。在答题时,要先易后难,灵活应对。
4 积极的考前心理调节,有利于减轻考试焦虑。
(1)学会放松。可针对本人实际,进行放松训练,养成放松的习惯。有时,短暂的祥和平静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加强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任何运动项目只要有兴趣从事,皆有助于身心发展与消除紧张焦虑感。
(3)保证足够睡眠,睡得好与吃得好同样重要,适宜的睡眠可松弛紧张的情绪,缓和承受的压力,储备面对挑战的精力。
(4)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与作息时间,可使自己精力充沛,减少紧张与焦虑的累积。
海南在老师和同学的教育、关心、帮助下,总算比较完满地渡过了高中阶段。跟踪调查发现,大学中海南偶有反复,但总的情况还算比较平稳。
这个实例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在目前这个多元价值社会中,人生观、道德观都在不停地碰撞、变化。学生的个性心理、个性倾向以及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在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挫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获首后“健康杯”征文二等奖)
【考试焦虑应对方法】推荐阅读: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教案10-08
教案与反思:11.考试焦虑怎么办一08-11
试论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07-21
焦虑症有什么自我治疗的方法07-15
职场焦虑07-17
中医怎么治疗焦虑09-14
罪犯案例分析焦虑07-23
心理课高三缓解焦虑08-13
小学生焦虑调查问卷07-29
教你克服“升职焦虑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