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物资采购监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024-09-25

加强物资采购监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精选11篇)

1.加强物资采购监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一

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为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跟踪监管问效,确保项目资金发挥应有效益,由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薛昌斗同志牵头,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项目办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项目资金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现予以印发,供领导参阅。

管好用好各项专项资金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切实改变我县贫困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对改善县乡财政状况,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管理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带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如何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已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项目资金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申报程序、立项和实施不规范,缺乏透明度,部分项目立项时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出现重复建设

对项目考察论证不够严密,甚至不顾客观实际,争项目、争资金,没有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还有一些项目虽然勉强立项,但缺乏整体效应,投资数额小,又不能与其它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最终导致项目资金使用质量不高,效益差。同一项目有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和交叉,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一些项目和资金分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各渠道下达的资金难以捆绑整合使用,责任不清、效应不高、投资效益不佳。同时,资金使用状况没有真正公示,群众无从监督。

(二)项目建设“四制”落实不到位

1、部分项目责任主体不明确。项目的实施基本上是成立临时指挥部和项目办公室,人员从部门选派,责任人一般由县级政府领导担任,项目完成后就被撤销,其法律责任主体不明确,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导致了使用资金的随意性和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2、部分项目业主在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审核单位的选择上重关系、轻实际工

作能力,造成工作被动。主要体现在部分项目设计深度不够,项目建设“三边”(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现象突出;在工程施工上主要存在部分工程监理不具备相应资格,业务素质低,工作不负责任,有的甚至与施工单位串通损害业主利益;部分招标代理制定的招标文件不严谨,给工程合同的签订、工程价款的决算留下隐患,有的招标代理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甚至出现既为业主编制工程标底又为投标施工单位编制投标预算的“既吃甲方、又拿乙方”现象。

3、工程招投标不规范。部分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串通,操纵工程招投标,通过肢解工程,以人定标,将一个两三百万元的工程分解成四、五个标段招标,让利害关系人人人有份。工程转包、业主指定分包现象也较为突出。有的工程项目不进行招投标,由实施单位直接发包,还有的项目从设计、概算、施工到竣工验收均为同一单位自行实施。

4、工程施工合同执行不严格。有的合同违背招标文件和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多次签订补充协议,使施工单位低价中标,高价决算。部分建设单位将项目工程决算直接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审核,逃避国家审计的监督。

(三)项目资金管理有待加强,违纪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1、滞留欠拨、超拨项目资金。部分资金管理部门未能及时足额拨付项目实施单位,影响项目的实施。而有的项目根本未实施,就拨付大量的项目资金;有的超规模、超进度多拨项目资金,造成项目资金流失。

2、置换项目资金。一种情况是项目申报单位领到专项资金后,不按规定组织实施,随意改变资金用途,以专项资金置换其他已投入的资金。另一种情况是专项资金“戴帽”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中小项目资金审批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

3、挤占挪用,雁过拔毛。少数部门以各种名义扣拨专项资金,层层截留,级级揩油,最后用于具体项目上的资金大打折扣。有的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将资金下拨后,又想尽千方百计从下面捞回一部分。一是采取有偿服务,以服务费的名义从项目申报单位按一定比例收回部分资金归己所用。二是以提供物资抵项目资金,赚取高于市场价格的差价。三是主管部门以培训、开会、赞助等名义向项目申报单位摊派收费、间接地“掠夺”下拨的国家专项资金。

4、虚假发票报销。从近几年部分资金报帐的情况来看,项目实施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缺乏真实性、合法性。有的项目资金就是一份油料发票或是在税务部门开据一张总发票,没有真实可信的原始依据。有的虚列工程量、虚列工程项目或以虚构劳务用工名册套取务工费等。

(四)工程验收不严格

项目建设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质量控制的环节很多、要求很高。很多项目的管理,都是“先搭台,后唱戏”,大都是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临时组建“项目指挥部”或者“项目领导小组”进行管理、验收。而临时组建的项目班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班子的负责人多由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担任,在项目决策、概预算审查和施工管理方面都缺乏足够的专业经验。项目竣工验收时,抽调的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人员均为“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没有引进具备相应资质的专职机构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也没有专门的检测仪器,仅凭验收人员肉眼和感觉是很难把住工程质量关的。

(五)项目资金效益不高

部分项目实施单位以骗取国家项目资金为目的,资金到手后,不按计划实施项目;有的项目建成后,未达到设计能力,有的甚至长期闲置未投入使用。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上的偏差。重争取项目,轻前期准备工作;重上级资金到位,轻配套资金落实;重安排投资,轻监督管理。少数干部认为专项资金是公款,只要公用,不装私囊,就没有问题。

(二)制度不完善,缺乏操作性。现有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分类性的管理办法较多,规范性管理办法很少,原则性的条款较多,细则性的规定较少,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管理办法明显滞后,制约了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三)监管职能缺位。各项专项资金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项目主管等部门的监管,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多头监管,责权划分不明确,部门配合不协调,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监督难以形成合力;专项资金透明度低,缺乏完善的举报系统,社会公众舆论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事前监管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对项目立项过程监管、工程开工前执行“招投标、监理、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制”情况的监管淡化、甚至缺位;监督部门缺乏专业监督人员和手段,对项目的内部监督不到位。“外行监督内行”,不能实行有效监督,监督停留在程序和形式上,在招投标等领域甚至为腐败分子充当了保护伞和挡箭牌。专项资金的监管线长、监管面广,就目前财政、审计等经济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监督手段而言,已很难满足对专项资金的监督需要。

(四)配套资金难以到位。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难以落实配套资金和项目前期费用,项目前期费用挤占项目资金,使项目难以按进度和设计全面完成。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县政府成立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监管小组),由县主管财政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发展和改革局、建设局、移民局、农业局、林业局、教育局、水利局、畜牧局、扶贫办、民宗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监管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监管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主要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立项批复、初步设计批复、招投标管理、合同审核、工程审价审计、内控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应成立项目资金监督网,由纪委、监察局、审计局、检察院、财政局等单位建立项目资金监督网,定期召开联席会,建立健全联席制度,不定期地开展检查监督。

(二)高度重视项目前期规划工作。项目前期规划工作,是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一是要按照国家和省对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来安排项目建设内容,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搞好项目立项前的调研和评估论证。二是要坚持对涉农项目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避免项目资金分散,出现“撒胡椒面”的现象。三是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计划一经批复,应严格按照计划施工,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内容确需调整的,要及时履行报批手续。四是实行专项资金项目公示制度。对专项资金立项扶持的项目,县主管部门要利用相关媒体或项目实施区公共场所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拨付严格遵照“按计划、按预算、按基本建设程序、按工程进度”的原则办理。特别应加大对民营企业专项资金投入的监管,防止项目资金流失。

(四)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监理委派制度。对项目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从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抽调懂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作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财务监理,并与县政府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由财务监理定期提供财务监理报告,工程进度款的支付须根据工程进度报告、发票和资金使用申报表并经财务监理审核签字,才能作为拨款的依据。对项目建设单位不按规定使用资金的,财务监理应及时报告财政部门,停止拨付项目资金、限期整改或中止项目执行、收回项目资金。单项工程投资总额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竣工决算必须由县审计局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心实施造价审计,以审计结论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五)严格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坚持“问责”与“问效”并重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实施及资金落实情况加强监管,实行跟踪问效。充分发挥监督合力,结合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强化审计监督;联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及公检法等机关严肃法纪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作用,合力打造优质高效的“阳光工程”、优质工程、民心工程和廉洁工程。由于勘察、设计单位工作深度不够或玩忽职守等原因引起的重大设计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经监理、代建、建设等各方共同确认,分清责任后扣减相应勘察、设计费用。

(六)构建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推动项目资金管理长期在规范高效的轨道上运行,积极探索并逐步健全一整套切实可行、监管有效的项目资金管理长效机制,即要切实健全项目决策机制,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项目公示制;强化约束机制,实行工程项目招标制、物资集中采购制和资金报帐制;完善监管机制,实行管理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监督跟踪制、监督抽查制;强化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激励制度和问责制度,奖优惩劣;加强部门监管自律,各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既监管好具体项目和自己的干部队伍,又要对项目资金对应的乡镇加强监管,逐步健全项目资金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管理长效机制。

2.加强物资采购监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二

1物资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

一个企业要想运作就不可能凭空进行,不管是销售类企业还是建设类企业,只要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涉及到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而物资采购是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营销成本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将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好的话,那么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就会大大减少,对于提高企业的效益有着很大的效果。而如果物资采购管理松懈的话,公司的内部资金就会有很大的浪费,不仅仅无法保证采购到物美价廉、性价比最高的材料,甚至会有很多“浑水摸鱼”的现象发生,即公司职员利用工作便利将私人消费混到公司消费中让公司报销的情况。所以加强对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其实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力,减少企业运行成本有很重要的影响。

2目前我国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物资采购时不严谨

俗话说“货比三家”不是没有道理的,尤其是在物资采购时,采购人员往往通过熟人或者认识的公司直接采购,或者在老关系户中长期采购,而物资的采购中,切忌采购渠道单一,一定要注意多比较,包括在价格上的比较和在质量上的比较,争取在最低的价格内采购到质量最好的材料。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真正能做到优质采购,保证物资材料的性价比最高的企业其实很少。

2.2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不完善就涉及到了物资管理的最根本性问题。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不完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会造成真正在管理的时候十分混乱,没有标准的体系框架来约束。就拿现在的我国的物资采购管理来说,真正的按照标准程序走的其实很少,因为涉及到物资采购管理的人员与部门都比较集中,这样的话其实就是个人因素影响比较大,很多时候只经过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领导同意就可以施行,并不涉及到其他部门,这样一来,其实整个公司对于物资采购管理的控制力度就小了很多。物资采购就会比较随意。

3怎样加强企业对物资采购的管理

3.1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加强对企业物资采购的管理,就必须要制定出严格的管理标准和采购标准,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公司应该对无在采购的管理现状进行一定的调整,让其他部门参与进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同时,严格的按照管理制度进行物资采购的管理,严格把控好资金的流出以及物资的流入,严格做好账目的核对,建立起严格、合理的物资采购程序,完善管理体系,不给任何人以偷空的机会。

3.2加强预算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加强预算管理对于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具有很有效的作用,公司要严格统计好所需采购的物资的数量,市场的基本价格,从而计算出大概所需的采购成本,这样一来,公司对于上报上来的预算就会做到“心里有数”,而不至于盲目批准。对于管理物资采购的成本预算管理来说也能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另外,公司应该在质量相当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采购价格低的物资,以降低整体的采购成本。

结束语

物资采购管理对于公司的管理来说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对于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节约成本也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近几年企业发展迅速的时期,企业的生产量与工程量不断加大,而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所以加强对公司物资采购的管理是目前各企业刻不容缓的内部管理调整,企业一定要引起重视,对制度、体系、人员、预算等等进行严格的把控,万不可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方贤水,薛丽莉.战略采购研究综述及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2(8):31-33.

[2]周佩.成本管理的新思维[J].统计与决策,2014(10):76-78.

3.加强物资采购监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三

【关键词】建设工程;物资管理;效益;措施

建设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建设施工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能促进建设单位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对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而工程物资管理就属于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中的一部分,实现工程物资管理的现代化,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管理上的支持。

1.施工物资、构配件及设备的质量要求标准

在施工物资、构配件及设备的质量规定上,国家做了相应的要求,这些物资配件的质量生产一定要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现行标准,在合格标准和设计要求上也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在施工物资、构配件及设备的包装上要标注所采用的标准,还要通过说明或者实物样品的方式来实现质量状况的表明。

2.施工物资、构配件及设备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要求

施工物资、构配件及设备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要求要有产品质量检验的合格证明,还要进行中文标注,注明产品的厂家、产地及名称等情况。产品的包装和商标样式,也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标准。设备还应有产品详细的使用说明书,电气设备还应附有线路图。如果所使用的产品还需要进行质量认证,就需要做好许可证或质量认证的编号、批准日期和有效期限的管理。

3.施工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物资成本预算和控制分析比较粗放

施工企业的物资成本控制,需要制定详细的成本预算计划,通过对材料成本费用的科学分析来实现企业成本的节约。然而实践中企业在控制物资材料成本上的控制还比较粗放,还不能形成物资材料成本的科学分析和控制,反馈制度也存在很多缺陷。这种成本控制分析的粗放性使得目前的很多施工企业不能实现对工程物资管理的合理设计,目前施工企业还普遍缺乏对工程设计科学的计划组织,这种前期准备工作的不足导致物资材料的成本预算往往不能与实际相符。

3.2物资材料管理体制的缺失

在施工企业中,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物资材料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上的缺失使得物资管理的责任制难以落实到位,企业的各个责任部门不能很好的实现对物资材料成本目标的控制。在物资材料管理体制上的缺失,还导致对工作实绩的考评和考核不能科学进行,也不能很好的调动各部门在物资材料控制方面的主动性,由此可见,必须不断完善现行的施工项目管理体制以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完善的物资材料管理系统。

4.加强施工企业工程物资管理的具体措施

4.1重视物资材料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施工企业如果不能提高物资材料的管理控制意识,就不能做好工程物资的材料管理工作。所以在项目物资材料成本的管理控制上,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变被动为主动,逐步推进物资材料成本的目标控制。通过成本控制意识的加强,可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如果将物资材料成本管理的好坏与考评制度实现有机的结合,还能对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及奖罚情况进行监督,以此来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2建立科学的物资材料成本预算及分析制度

施工企业通过制定科学的物资材料目标成本体制可以提高单位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在工程材料的控制上,要通过预算分析制度来减少材料的积压,还能避免盲目采购情形的出现,实现材料库存成本的降低。施工企业还应该制定进料计划,可以通过对施工程序及工程进度的周密安排,来建立阶段性的计划。科学的预算及成本分析制度的制定能够降低材料的存储成本,还能保证工程作业的连续性,能有效的避免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的不良状况。施工企业加强对材料成本的分析与考核工作,还能找出造成材料管理问题的原因,通过经验总结来实现对物资材料成本偏差的纠正。

4.3加强物资材料采购、检验、出入库及保管环节的管控

4.3.1物资材料的采购环节

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应当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在主要材料和大批量物资的采购上,还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招投标采购程序,通过阳光操作及供应商的竞争,在实现物资材料成本的控制,减少材料采购人员的暗箱操作。物资采购环节的好坏会影响材料的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采购的硬性规定来规范采购工作。目前市场上的供货方有很多,所以要选择好供货方就需要材料采购员能够做到对市场的了解,材料采购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整体供货方的资料,通过严格的程序规定来敲定最后的供方主体。材料采购员的工作及其重要,在采购时要多做比较,货比三家,这样才能挑选出合格的供应商。在确定好供货方后,施工单位还要注意材料供销合同的及时签订,要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责任,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纠纷的发生。在材料的采购供应环节,材料部门还要做好相关的验收和保管工作,可以通过台账和仓库管理制度的建立来实现最终的把关工作。

采购人员要严格进行抽样检测工作,要及时的清理不合格的产品,控制好施工现场材料的进场工作。

4.3.2物资材料的质量检验环节

在工程的质量管理中,物资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一旦物资材料的质量不能符合规范性要求,就会给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工程质量如果出现问题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还会造成非常负面的社会影响,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及其巨大的。

4.3.3物资材料的验收及出入库环节

物资材料的验收及出入库控制,需要规范的程序和手续。在材料的出入库手续办理中,实行岗位分离制度能够通过互相牵制来实现工作的开展。在那些包工不包料的工程中,材料的出入库工作还要坚持按实际用量来出库,这能够减少承包人的损失,避免浪费情形出现。在承包人工程材料的验收工作中,严格的监管制度还能防止工程材料的浪费,实现工程材料耗用情况的适时监督,减少偷工减料情况的发生。主要施工用材的管理更要坚持勤检查、严把关的原则,杜绝劣质材料进场。材料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明书,发现缺失应及时向供货方索取。

4.3.4物资材料的保管及余料回收环节

材料保管制度的严格执行能够有效控制监守自盗情况的发生。公路工程非常复杂,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这使得材料多数都没有正规的仓库,导致施现场物资材料堆放的混乱,不能实现材料的科学管理。为此仓库的保管员一定要将材料进行规范存储,还要认真负责,做好材料的清点工作。材料保管及余料回收工作的科学开展,还能实现物资的节约,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余料的回收及废料利用,还能有效的改善施工环境,实现废旧材料的循环利用。

5.结语

4.加强物资采购监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四

论文关键词:企业 成本管理 提高效益

论文摘要: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永恒的主题,全面加强成本管理是目前集团做大做强的需要,是企业打造大集团、提升竞争力的保证。

1全面加强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1.1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

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很好,产销两旺,价格回升,煤炭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职工收入有所增加。这是近年来国家对煤炭行业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的体现,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强力拉动的结果。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煤炭经济形势的好转,主要是煤炭产量增加和价格上升形成的,煤炭产量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没有质的提高。煤炭工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很大挑战。为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竞争力,夯实企业内部管理基础,特别是全面加强成本管理尤为重要。

1.2企业的内部管理

为保证企业做大,规模扩张的成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基础。只有抓好内部管理夯实基础管理工作,才能打好做大的根基。根基建立的关键是抓好成本管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关键是成本费用的高低。过去几年,集团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的成本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诸多问题:①部分单位领导重生产轻管理的意识还很浓,成本管理工作参差不齐,市场形势的好转掩盖了内部管理的漏洞,过紧日子的思想淡化,意识差,应该实现的利润被成本所挤占。②成本核算和分析重结果,不重过程,控制手段弱。③成本核算口径不统一,不规范,没有可比性。这些问题都须各级管理人员加以重视。

2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中。在现阶段,集团公司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成本管理,夯实基础,提高集团公司效益。

2.1全面实施责任目标成本管理责任目标成本管理是以落实企业内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经济责任制为手段,以目标成本控制为对象,以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双向控制为重点,对企业成本的投入,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最大责任控制。自集团1999年创建这一管理体系并运行5年以来,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行的最大特点是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提高了各级人员的管理意识,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序运行,变以往的行政命令式为制度约束式。

2.2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煤矿成本控制重点在井下,采、掘、开环节直接成本在煤炭生产成本中占40%左右,机、运、通等辅助生产环节的成本约占30%,因此控制好井下、生产、辅助各环节、各过程的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地节支降耗。

(1)加强生产过程成本控制。首先把生产过程中涉及成本形成的过程逐一摸清。根据生产组织方式确定每一工作面、每一掘进头的生产工艺。将材料、工资、电费、修理费等成本项目逐一分解到采煤、掘进、运输、通风、机电等各个环节,再依据各种成本消耗定额,测定每个环节的直接成本即标准成本。例如:依据每个掘进头的支护方式、断面的大小、组织方式等测定每个掘进头的每米巷道直接成本。在运行过程中做到日常控制、分析和考核。

(2)抓好生产设计上的“先天成本”。煤矿的成本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工作的“先天成本”。当开拓系统、巷道布置、设备造型、开采工艺等技术方案确定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成本基本已确定。至于在给定的生产系统内,使用既定的方法和设备进行生产,仅是一个后天保证问题,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仅限于减少浪费,降低消耗,节约支出等。而对于因技术不合理造成的成本偏高,则无能为力。因此要解决煤炭生产的“先天成本”问题,必

须全力把住工程优化设计关,注意抓好两方面工作。

首先,在开采方案的设计上,要反复论证,优中选优,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系统,减少新开工、降低工程造价。其次,在老矿的开采设计上,根据井深巷远,环节多,系统长,用人多的特点,重点在收缩老区、简化系统,实行合理集中生产、降低通风、排水、供电、提升等固定成本费用上优化设计。

2.3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成本

煤矿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原煤成本主要项目中人工成本约占20%。要想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化发展生产之路,通过科学合理组织生产,提高单产、单进,实现减线、减面、减人、提效。近几年来,邯矿集团紧紧抓住技术创新这条主线,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了成本下降。狠抓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和高产高效采煤队建设,大力提高矿井日产和工作面单产水平,减少矿井工作面个数,节约工资支出。在生产和施工中,要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2.4抓好安全文明生产降低安全成本

5.加强物资采购监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五

本文针对施工企业管理者不够重视资金成本、资金使用效益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提高效益的途径,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 者:李亚东  作者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内蒙古,通辽,028000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TECH AND ECONOMY 年,卷(期):2004 “”(12) 分类号:F275.1:TU7 关键词:施工企业   资金   管理  

★ 增强团支部活力调研报告

★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 资金管理会议纪要

★ 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 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演讲稿

6.加强物资采购监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六

这次讨论交流的内容是:“如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推动xx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走出一条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党的建设的新路子,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只有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全面来抓,把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从我们国资系统的角度来看,在推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中,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区国有企业继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之所在,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保证,关系到国有经济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发挥。

国资系统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推动xx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思想认识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围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一中心任务,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区委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上来,统一到大力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领导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上来;要在目标举措上,以思想建设为根本,以组织建设为重点、作风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证,在抓改革发展推进的同时抓加强党的建设,抓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的同时抓强化党的意识,抓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把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坚强领导集体。

国资办党委加强党建工作,一是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党的执政意识。

思想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正处于攻坚阶段,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深入推进改革奠定思想基础,既是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任务。

首先,中心要把牢。要紧紧抓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穿落实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这个中心环节,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强化理论学习,着力掌握科学的发展观,掌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对国有企业提出的要求。通过学习,促进领导班子树立党的执政意识,树立自身的党员意识,树立企业的党建意识。要求企业党员领导人员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明白自己的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把履行岗位之职作为尽好党员之责的平台。特别是“双肩挑”的一把手,要牢记只有党的教育培养,才有接受锻炼、提高能力的机会;只有党的信任和委派,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与党同心同德,有效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有搞好国有企业的美好前景。

其次,目标要明确。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目的是要指导实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我们就是要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第二,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三,要按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推动企业创新、应对复杂局面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第四,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统筹考虑、把握全局,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把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向前进。第五,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努力造就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者、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工作者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第六,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第七,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切实改进企业领导班子作风,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

二是要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为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组织载体,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做好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就是要在组织关系理顺的基础上,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主要是包括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层面,要把创建“四好”企业领导班子活动与目前在开展的“高兴、放心”活动结合起来,认真总结优秀典型的先进事迹,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争当“四好”领导班子良好氛围;要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要求,选好人用好人。要把那些忠于党的事业、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讲政治懂经济的干部充实到企业领导班子。

在选拔企业领导班子时,强调在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的同时,具有决策判断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领导协调能力。一方面,大胆选拔和使用青年干部,放手把经营能力强、掌握现代知识、有事业心、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年轻干部提拔进入企业党政领导班子,让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长期在企业领导岗位上的年纪比较大的同志的作用,发挥他们管理经验比较丰富、对国企运转比较熟悉的长处,在给年轻同志“传、帮、带”的过程中,继续为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

下一阶段,我们将根据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在企业领导班子具体配备时,以《党章》和《公司法》为依据,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作为企业法人代表,全面负责企业的党建工作,并依法行使董事长的岗位职责。强化党委书记党要管党的意识,为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便利,使企业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实际更好结合,努力使党组织在企业中较好的把方向、抓大事、管人才,从机制上确保董事和经营管理人员更好地贯彻企业党组织的意图。

党员队伍建设层面,要进一步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党员的归属感。把培养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深化凝聚力工程的关键环节;把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活力作为深化凝聚力工程的基础,把党员、人才和职工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切实凝聚党员、凝聚职工、凝聚人才,做到一呼百应;把完善企业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深化凝聚力工程的重要保证,形成层层抓党建、一级抓一级的全覆盖督察激励机制。

三是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廉洁自律的表率。

抓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做好企廉工作,反对腐败行为,是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重点。

国资系统各级领导班子都要按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区委的部署,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强化对企业决策、重组改制、产权变更与交易等重要事项和环节的监督,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两个五条规定”。

四是要完善党的制度建设,着力创新机制体制条件。

完善党的制度建设,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长远。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制度建设,必须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同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的机制相结合,努力创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体制新机制,完善和改进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对于国资办党委来说,抓党的制度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以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为载体,要求学习中贴近班子的思想实际、贴近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贴近企业的各个重大项目,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实效;二是要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企业领导班子思想上团结、认识上统一、工作上协调的目标;三是要坚持职工群众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制度,不断加强了班子建设,促进领导干部的改革意识和工作热情;四是要着手探索建立企业党建督察制度,把企业国资监管和党建督察有机融合起来,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和力量,切实加强对企业“一把手”监督,探索企业国资监管与党建督察相结合的运作机制。特别是最近,市委已经下发了文件,明确要求建立党建督察员制度,推动企业党建督察与国资监管同步落实。

7.加强物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篇七

一、要加强对货源组织的管理

物资进货的价格高低、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的高低。在采购的过程中, 提高物资采购的透明度, 现在物流业为物资运输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企业所需的大、小批量的物资都可直接向厂家进货, 不通过中间商进货。因为中间商除了和企业直接向厂家进货的费用成本一样多外, 还要加上自己的利润, 这部分利润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降低了企业的利润, 有些企业认为是中间商先垫付了资金, 是赊欠了中间商的物资, 实际上中间商会把拖欠的利息、利润、费用都算进去。对于零星的物资采购, 同样需要价格监审, 监审要事前监审, 事后复查。集团公司地面生产性质不一样的各单位也有许多使用一样的材料, 集团公司地面各单位物资供应科、价格监审部门每季度按类别划分每种物资进行进货价格对比, 像城市物价局每月公布物价一样, 每月进行内部交流物资进货价格, 一是相互监督, 二是参考比较。现在很多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 导致许多物资价格上涨, 在市场价格现在处于不稳定时期内, 更要注意材料的进货价格。有些厂家借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理由, 过分抬高自己的物资价格, 有很多物资了解了基本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 可推出物资价格的上涨幅度。通过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 控制物资上涨的合理幅度。

二、要加强对物资消耗的管理

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下, 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 合理消耗物资的数量标准。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资, 物资消耗定额的合理制定, 可以有效降低物资的消耗, 提高物资利用率。加强物资消耗定额管理是开展增产节支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资消耗定额制定方法常见的有三种类型:经验统计法、写实查定法、技术计算法。在一个企业, 生产用的物资常常有上百种、上千种甚至上万种, 在制定物资消耗定额时, 要先重点、后一般, 逐项研究。怎样抓住重点, 针对这个问题, 运用经济学家巴雷特的ABC管理法 (也叫ABC分析法、重点管理法) , 将物资类别分为A、B、C三个管理类别。巴雷特揭示了一个经济现象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即在社会经济现象中, 都存在一个“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 (巴雷特规律) 。我们运用这个方法对一个企业的全年物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 全年物资消耗资金排列图管理类别A类、B类、C类合计物资类别比例15%、25%、60%、100%, 占用消耗资金比例75%、15%、10%、100%, 结论:从分析图可以看出A类物资消耗资金占用高, 是重点管理物资。用这种方法根据单位实际情况, 在每个类别里再找出重点物资, 进行严格的消耗定额的制定。在运用ABC分类法时, 有些零配件单价不高, 量也不大, 但由于是关键物资, 缺了它将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因此, 也可以定为A类物资。在制造、加工企业里, 单项工程主要材料采取写实查定法、技术计算法进行制定。但对于为单项工程服务而发生的日常辅助材料消耗定额不好掌握, 可采取经验统计法确定, 根据各基层单位性质不同, 可采取定额、定量、资金限额不同方法管理。

三、要加强对生产辅料的管理

基层各单位所使用的限额辅助材料费用、用量指标制定方法: (1) 指标是根据近二年各单位实际限额辅助材料消耗费用平均而定。 (2) 系数 (比率) 是依据各单位近二年的月平均产值和月平均辅助材料费用消耗量而定。 (3) 本费用的考核办法是根据各单位产值的高低而定各单位的辅助材料费用的多少。 (4) 每月初按计划科所排各单位产值、按照比率制定各单位的辅助材料费用月指标。若月中间产值增加, 按万元产值增加其辅助材料费用。 (5) 其考核办法采用累计考核法、实际月考核、年累计考核法。上月超领的辅助材料费用, 在本月扣除所超部分。 (6) 辅助材料原则上交旧领新, 特殊情况需经主管厂长签字后方可办理领料手续。 (7) 各车间由设备科提供配件费用, 由设备科办理有关手续。 (8) 各车间每月生产产值比较平均产值有差别, 超减产值部分的费用指标按万元产值升降率 (比率的60%) 计算等。

对物资储备资金的管理, 可同样运用ABC管理方法进行, 这种方法与物资消耗相比较, 可以发现有些物资在物资消耗资金ABC管理方法中是A类, 而在物资储备资金ABC管理方法中不一定是A类。可以分析变化的原因, 综合更准确的确定重点管理物资与一般管理物资。如铁运处1类物资主要消耗的是内燃机车用的柴油, 它在物资消耗资金ABC管理方法中是A类, 而在物资储备资金ABC管理方法1类物资不是A类。原因是机车用柴油不储备, 由石油公司加油车直接往机车上加油。组织货源时, 在燃油市场平稳时期可作为一般管理, 在燃油市场紧张时期要作为重点管理。通过物资周转天数的计算, 根据周转天数、储备量及属于长短线物资等情况, 及时调整物资进货量和储备量。

8.国企采购应加强监管 篇八

部分国企采购招标权力寻租严重

近十年,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加强与深化,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日益完备,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采购招标领域,透明度越来越高,规范性越来越强,不少企业还通过推行集中采购降本增效,培育第二利润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采购招标仍然是国企经营管理的明显短板。量体裁衣、明招暗定、应招未招、高价采购、奢侈浪费、以次充好、收受贿赂等现象时有发生,暗箱操作、徇私舞弊、权力寻租,成为中石油、中石化、中储粮、三峡集团、大唐集团等企业近几年大案要案的共性,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成为大面积滋生腐败与社会积怨的温床,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采购招标监控制度不健全

从制度层面看,虽然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采购招标方面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国家层面相关制度不健全,导致缺乏刚性约束,现有制度难以有效指导和规范企业的采购招标行为,使得企业在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钻制度规则空子”、“透明度和竞争性不强”、“变通走样”等现象。

从操作层面看,一些企业采购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企业对采购部门缺乏有效的业绩考核,内部控制力度不足、内部监控失灵等现象时有发生。

从监督层面看,各级政府未授权国资监管机构对国企采购招标履行监管职能,使得国有企业的采购招标工作长期以来各自为战,缺乏统领。虽然各级国资监管机构通过财务监督对企业采购招标问题提出监管意见,要求企业整改,但这种间接监管的力度不大,针对性较弱,企业采购缺乏直接有效的外部监管。

国企采购招标监管存在认识误区

目前,面对采购招标领域的复杂局面,仍有不少人认为,采购招标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范畴,国资监管机构不宜干涉,应当放手给企业,依靠市场,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这种认识看似正确,但10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训已经证明,这种认识似是而非,危害匪浅。

一是对当前的市场环境还没有清醒的认识。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不少国企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仍然处于依靠一定的外部行政力量的“半市场、半行政”状态。二是未能区分采购招标管理监督职能与操作执行的边界。国资监管机构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应在采购招标领域发挥其外部监管职能,主要是在制度建设、监督考核一前一后两个端口发挥作用,廓清职责边界,不参与也不干涉企业的具体采购招标工作。三是对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还缺乏深刻理解,仍习惯于老一套监管模式。传统的监管思维主要靠审批、靠检查,存在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问题。当前,亟需澄清认识误区、转变观念、统一步调,扫清发展道路上的思想障碍。

完善国企采购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国资监管工作一方面存在管得过多、过细问题,一方面存在缺位、不到位问题,如采购招标监管就是明显例子。实施采购招标监管靠的是制度标准、是市场手段,而不是靠审批备案、不是靠检查指导。制度规则不改进,透明度、竞争性不提升,即使实行属地化招标管理,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无济于事,以此为基础如果贸然推进集中采购,往往容易演变为上级包办,可能蕴含更大的权力寻租。

加强制度建设,打造专业监管队伍。国企采购招标交易规模庞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企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建议国资监管机构增加国企采购招标监督管理职能,设立独立的采购招标专职监管机构,实行专业化运作,创建国企采购招标领域的“鞍钢宪法”,加强对国有企业采购招标工作的宏观指导与监督。

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独立运作。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应当通过设立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将采购招标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定期议事制度。监管机构应独立设置,忌兼职、忌几块牌子一套人马,以权威性、独立性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明确职能定位、切实履行职责。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该机构职责,包括建立国企采购招标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国企采购招标信息统计和监督考核体系、采购预算标准和指标体系,培育采购审计、采购监理、采购管理咨询、集中采购联盟等第三方中介市场,开展业务交流与培训等职责。

加强国企采购招标监管意义重大

我国国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和基础支撑作用,且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情况复杂,分别存在于公益性领域和竞争性领域。国际上,欧美国家普遍将国企采购纳入政府采购体系。我国政府采购未将国企纳入调整范畴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特征。

高价采购、虚假招标、暗箱操作、雪藏利润、体外循环,不仅是权力寻租的表现,还往往是转移盈利、逃避所得税收的隐蔽手段,严重影响了市场交易秩序和社会公平。按国际通行标准(节约率10%)保守估算,国企采购招标领域每年10万亿元的规模如实行严格的透明竞争程序,每年节约的资金将超过五六千亿元以上。

9.加强物资采购监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九

2009-09-29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加强招标投标统一监管提高招标代理服务质量

——专访中建精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弘

《招标投标法》颁布整整十年,对行业行为的规范做出了重大而积极的贡献。然而,是否招标过程中不违规、不违法、不出现腐败现象就算招标成功了呢?相应的,是否招标监管不发现违规、违法、腐败现象就算监管到位了呢?中建精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张弘副总经理,用她多年的从业经验和阅历,为我们做了独到的解答。

中建精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弘

建立招投标统一监管机制形成全国招投标统一市场

张总在回顾《招标投标法》走过的这十年感慨万千:《招标投标法》颁布以来,无疑是具有积极的意义:招标投标基于其“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十年来已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它不但有效保护了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而且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形成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对我国推进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体系等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十年来,我国《招标投标法》的配套规则体系基本完备,招标投标活动的主要方面和环节都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当记者问及《招标投标法》实施过程中还有哪些实际问题亟需解决时,张总不无忧虑地说:“虽然招标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健全,但却缺少一个综合的招投标行政管理部门。多头管理是当前招投标行政监管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既影响了行政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也降低了行政监管效率。作为规范招投标活动的《招标投标法》就有不尽完善之处,各行业主管部门又有自己的规定,而对于不同地区的相关招投标管理规定,更是五花八门。中建精诚是一个具有五甲资质的企业,以公司实施建设工程招标的资格、经验和能力来说,应该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开展招标代理工作,但现实中却并不这么简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地的招投标建设行政监管部门对工程招投标的监管规定各不相同,有的监管规定甚至细化到对招标文件评标办法分值设定的区间,使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各地的相关规定。我们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分析:同一个建设工程,假如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拟参加的投标人和评标委员会成员都完全相同,仅仅是对该工程实施招投标行政监管的区域不同,最终的中标结果有可能完全不同,原因就是这两个区域的招投标行政监管相关规定不同。”张总认为,有必要统一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并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管理权限,建立规范有效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统一协调和解决各部委之间、地方与部委之间以及地方与地方之间存在的差异、冲突与矛盾问题。统一进行监管,加大监管力度,避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打破部门壁垒,行业壁垒、地方保护,最终形成全国招投标的统一市场。

切实提高招标代理服务质量为招标人选择最优中标者

在谈及招标成功的标准问题时,张总表示,她所理解的招标成功的标准就是“通过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招投标程序,为招标人最终择优选择了一个最适宜承担招标项目的中标人,确保招标后合同的顺利履行”。她提到,现在很多人把招标投标活动仅仅作为防止腐败行为滋生的手段,并认为招标项目只要顺利地招下来,没有不合法不合规的事情发生就算成功。张总以她多年从业的经验感悟到:招标项目成功与否不仅要看是否防止了腐败,保护了各方的利益,更要看是否为招标人选择一个合格的中标人,是否通过招标投标为招标人缔结了一份确保招标项目实现终极目标的有执行力的合约,从而实现项目有限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节约和优化配置。

任何管理控制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招标投标法》制定的目的是“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所以招标投标的管理、监控是否合理,都应该看工程最终结果是不是令人满意,而满意的最终核心应该是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了项目质量。

但目前的制度和方法都大部分局限于招投标环节本身,不重视系统性最终结果。尤其是对于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通过要约和承诺机制,形成并订立一份具有较强可执行力的合同。对于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施工总承包的招投标一般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通过这一个多月的招投标活动所最终签订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常常需要履行2至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所以,张总认为招标代理的从业人员应是高智力、复合型的人才。同时,张总也不无遗

憾地说,由于目前部分招标代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对所代理的项目完全是流于表面化的程序性操作而不重质量,甚至行为不规范,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对当前招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形象的认同,实际上也影响了这个行业的前途。对此,张总希望广大招标投标从业人员,特别是同行企业管理者能够切实提高从业人员选择标准、加强从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用自身的行动切实扭转招标代理从业人员的形象。

坚持科学管理 树立良好企业信誉

在采访的最后,张总为我们介绍了中建精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北京市率先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三体系认证的招标代理机构,中建精诚近年来圆满完成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楼、北京朝阳医院和十个奥运场馆等几百个招标代理项目。公司严格按照三体系的要求,贯彻“守约、保质、薄利、重义”的经营方针及求实公正、准确快捷的服务宗旨,坚持科学管理,全面发展,并为顾客严守商业秘密,得到了委托方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

张总还介绍说,多年来公司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对即将开考的招标师考试,公司上下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但同时张总也建议,目前,如何将招标师考试与实际工作有机的结合,也将是从业人员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0.加强物资采购监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十

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特点,属高危行业,易发生火灾爆炸、群死群伤等重特大恶性事故。针对近年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国家、省、市各级安监部门连续多年开展了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工作,大丰市

按照上级有关危险化学品专项治

理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地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监管,努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一、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1、领导重视,严密部署。为认真开展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大丰市根据国家、省和盐城市安监部门关于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经贸、安监、环保、工商等部门抽调专门人组成,脱产集中办公,负责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具体工作。及时召开由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全市化工企业参加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专题会议,把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的目标、范围、重点任务和工作步骤逐一落实到每一个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相关部门。

2、调查摸底,掌握情况。抽调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专业人员和化工专家,分成几个专业组,对全市化工企业开展了拉网式的全面的调查摸底和安全检查。通过调查摸底和安全检查,摸清了全市化工企业基本情况,查出了全市化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查清了全市化工企业违规建设项目的情况。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详实的化工企业基础台账,为做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3、制订方案,认真实施。在调查摸底,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大丰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后报盐城市政府审批。方案对全市的化工企业分别提出了关、停、并、转、迁、留等相应的措施,确保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二、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根据国家、省和盐城市安监部门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会同市行政服务中心,专门召开了全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会议,对新、改、扩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的设立批准、安全审查、“三同时”验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申办《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行政许可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布署落实,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上主要抓了以下3个重点:

1、根据国家、省、市安监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关文件精神,督促、指导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部在省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报工作。目前全市已有35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取得了省安监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领证率达到了100.大部分企业为了达到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整改,该市德尔明化工有限公司在进行《安全生产许可证》领证评价时发现生产现场安全间距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企业在安监部门的督促指导下迅速征地并投入资金五百多万元,对全厂的生产、仓储、行政、生活设施重新布局调整,确保符合安全生产条标准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化工企业为整改隐患投入的资金达2000多万元。通过隐患整改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领证工作,全面提升了化工企业的本质安全度,规范了全市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2、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核发工作。针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面广量大、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淡漠、《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推行难度大等特点,大丰市的安监、工商、农业、经贸等部门密切配合,督促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与严格把关并重,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共办理了农药、油漆和化学试剂经营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762家,发证率近90。同时对不具备安全条件或不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进行依法查处。

3、严格危化品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认真组织对危险化学品新、改、扩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设施初步设计审查和“三同时”竣工验收。

三、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工作基础。

1、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大丰市将具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安监、经

贸委、质监、环保、交通、卫生、工商、邮政、监察局和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治安大队、消防大队等共12个部门和单位明确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制订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开展活动,及时交流信息、通报情况、会办有关事项,解决具体问题,通过联席会议,使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有力地促进

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工作。

2、全面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上报工作。根据有关法律和上级安监部门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登记上报工作的统一部署,对全市所有化工生产企业、剧毒品使用单位、加油站、石油液化气站、天然气供应站、烟花爆竹批发公司等单位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上报工作。组织专门工作班子,采取先培训、后逐家过堂的方法,对全市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及时进行了微机录入、汇总以及上报工作,为建立“四级”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网络系统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全市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上报工作共普查登记137个单位,经初步辩识确定全市有重大危险源88个,目前在进行评估定级,落实监控责任、监控措施等工作。以迅速形成分级管理、分级监控,确保安全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机制。

3、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专门召开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会议,布置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对危险化学品登记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针对部分化工企业缺乏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利用安全生产协会这个平台,组织有关化工专家,为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确保了全市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目前已按省、市安监部门的要求,全市35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均已网上注册登记成功,已有31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登记数据与省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心对接登录成功,目前已着手准备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通过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摸清了家底,掌握了情况,为应对危险化学品的突发事件建立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

4、开展全面深入细仔的安全检查,着力整改安全隐

患。射阳氟源化工有限公司“7.28”发生爆炸事故后,盐城市政府率先开展了化工企业集中清理整顿活动,大丰市迅速传达了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对全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市政府先后三次成立8个化工安全检查组,分别由安监、公安、质监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带队,每个组安排一名化工专家,对全市每个化工企业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共查出各类隐患130余条,发出整改指令书68份。其中:对四周防护距离达不到安全标准的4个企业责令立即停产整改。

四、严肃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在开展化工企业集中清理整顿工作中,对全市拟建、在建和已建成的化工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共查出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手续不齐全的企业和项目共14个(家),对这些企业和项目责令立即停止项目建设或试产。并采取了封存生产设施、生产原料等强制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化工企业的安全。对个别违反安全生产监察指令,擅自拆封生产的企业予以立案查处,保证了安全生产执法的严肃性。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积极指导帮助企业及时办理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手续,努力使每一家化工企业、每一个化工项目合法、安全运行。

11.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篇十一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效益 ;会计;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一、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规避投资风险

对于创造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最重要的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投资决定了购置的资产类别,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不同的资产,因此投资决定了日常经营活动的特点和方式。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前景,因此,只有加强财务管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和评价方案并使之具有可行性才能够很好地规避投资风险,使企业免遭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流动资金是指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流动资金的主要项目是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它们占用了绝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流动资金在一个不断投入和收回的循环过程之中,这一过程没有终止的日期,这就使我们难以直接评价其投资的报酬率。因此,对流动资金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对现金、应收账款及存货的日常管理要严格按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科学合理地使用流动资金,这样才能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生产经营在需要。

二、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的规模以及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都相应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资产疏于管理,财务控制薄弱

1、对现金管理不到位,导致现金闲置或不足

许多企业不编制现金收支计划,他们对现金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随意性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就很难使现金快速周转。

2、应收账款周转缓慢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销售会越来越普遍,在市场激烈竞争情况下,企业为抵御大企业的压力,会采取更多的商业信用促销。

3、存货控制薄弱

许多企业对存货缺乏有效管理,无存货计划、无存货定期监督和检查制度,对日常存货的控制不到位,致使存货周转失灵,造成资金呆滞。

4、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低

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成本费用控制上仍处于事后算账的阶段,定额标准、信息反馈、责任制度等都不健全,事前和事中控制能力较低。因此,许多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职能缺失

大多数企业用人特点往往是超负荷劳动,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核算事务中,导致出现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

(三)相关制度的缺失或执行力度不够

企业一般很少设立完善的、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奖励与处罚制度、财务人员定期培训与考核制度。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虽然很强,但由于种种原因,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往往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针对在我国企业的财务问题,给出了以下一些可行措施:

(一)加强资产管理

严格遵守企业现金管理制度,编制现金收支计划,对大型设备的购置事前要做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投资回收期及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做到大钱小钱都要有计划地使用,收支基本平衡。加强应收帐款的周转,合理控制好存货。

(二)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要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必须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以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纪律性,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无论何种情况都不丧失原则。其次,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坚持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严格上岗证的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同时,会计人员还应掌握岗位所需的内部会计控制知识,能正确应用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实现企业的控制目标。

(三)完善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

要保证内部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必须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支持环境,这就需要从制度制定层面和企业实际操作层面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首先,倡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软控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其变为企业内部自发需要。应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财务管理的认识水平,将内部财务管理置于企业的战略高度。

其次,强化风险意识。对风险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与内部财务管理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战略制定阶段,内部财务管理服务于风险管理的需求;战略实施阶段,风险管理体现于内部财务管理的过程。无论二者关系如何,对风险的积极管理是进行内部财务管理的大势所趋。在今后对规范的制定与修订中,应进一步强化对风险因素的重视,督促企业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四、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一)加强成本的预算工作,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对影响成本费用升降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以全过程的先进水平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为参数,进行科学预算,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成本定额指标。

(二)实行全员成本控制,建立目标责任制。为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年初对成本费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横向分解落实到企业内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控制;纵向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进行管理控制,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成本费用管理网络,并进行严格考核。

(三)定期搞好全方位的成本费用分析。按月、季、半年、年度进行成本费用分析。肯定成绩,找出差距,确保成本费用控制在既定的目标范围内。

五、结束语

只有充分认识和分析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认真的学习、不断的探索,明确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加强领导者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健全会计机构,加强财务控制,提高财会队伍的素质,规范会计秩序,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先治,等.内部管理控制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34~38

[2]张彩霞,王光玲.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对策.经济论坛,2004年7月

[3]陈子彤.论中小企业成长风险管理.经济论坛,2004年7月

上一篇:数据库课程设计免费下一篇:新媒体代运营合作协议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