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演进下的组织结构(通用4篇)
1.数字技术演进下的组织结构 篇一
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类型及其演进路径分析
本文主要论述了关于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和演进的路径。首先文章现对物流产业的集群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境况做了简明概括的阐述,简述了分工和生命周期对物流产业集群的影响。
文章的第二大部分则是具体研究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结构分别分为了无核心企业的物流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和多核心企业的物流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然后以自然发生论、跳跃论和不确定性三个视角论述了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演进路径的分析。
最后一个部分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结论。
这篇文章读后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引导可以避免许多弯路。
2、由于无核心企业的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网络结构,发展模式一般都是“自下而上”,主要受市场机制作用而形成,所以,无核心企业物流产业集群组织网络结构内的价格指导。政府在相关上事务的宏观调控可对物流产业聚群的网络结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2.数字技术演进下的组织结构 篇二
关键词:数字技术,传媒类型,媒介融合
0 引言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对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使得信息传播这一占据生活重要地位的活动在方式和载体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并至今还在继续向前发展。其中, 数字传播技术的出现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最为深刻, 使得许多领域都留下了数字技术的印记, 而这些领域中又以媒介融合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 显示出数字传播技术在自身的发展中对媒介融合演进产生了巨大的催化作用。
1 数字传播技术影响下的媒介融合发展历程
1.1 准融合阶段
准融合阶段, 即模拟传播技术诞生之后, 数字传播技术问世以前, 媒介融合尚未开始普遍化的一个历史阶段。此时期的模拟传播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给人们的社会生活造成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尤其是传媒领域, 其便利快捷的程度已远远超出当时人们的想象。例如广播、电视及传统摄影, 都是以模拟传播技术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 社会生活实际的不断变化, 使媒体受众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且变得越来越难以被媒体掌握。而此时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 而使得任何一种传媒方式都无法独立完成最具竞争力的信息报导, 或者在完成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各家媒体为了在传媒市场中获得领先地位和独特优势, 纷纷着手开展与其他类型媒体的合作, 以获得媒体受众更加广泛的认可[1]。这样, 一种基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媒体融合方式——跨媒介写作, 就这样在时代的召唤下应运而生了。
1.2 融合阶段
数字技术的出现在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信息传播手段的同时, 也给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但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逐渐消亡, 而是提供了一个不同媒体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机遇。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媒体借助数字技术拓展发行渠道这一重要方面。
传统媒体目前主要包括报纸和广播电视。众所周知, 报纸的发行必须以纸质印刷物为依托, 再经过物流手段, 最终才能得到有效传播, 因此传播能力及时效性相对较差;广播电视则以电磁波为传播载体, 但只能传播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 对媒体的市场覆盖率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为了摆脱这种制约的不利影响, 许多传统媒体开始将目光望向了互联网技术, 将其作为新的发行渠道。由于在互联网环境下, 任何一种媒体形态都可以被传播、下载以及发布, 因而使得传统媒体的内容在发行能力上有了显著提高。同时, 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进行跨区域信息传播可以有效降低发行成本, 这也是目前众多媒体寻求网上推广的原因之一。
1.3 深入融合阶段
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带动下, 当前的媒介合作早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和主流传播形式。但随着这种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不同媒体之间依然泾渭分明, 并未达到一种形态上的真正融合。在未来的发展中, 由于数字技术对传媒领域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 因此极有可能出现以数字技术为根本依托, 整合众多其他传媒方式的崭新媒体平台, 甚至会形成网络、传媒、通信三者的最终合流, 并延续以往的服务和功能, 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2 媒介融合的不同类型
2.1 内容载体融合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宽, 使信息传播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一变化使媒体受众对信息内容的需求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即对规模化信息的巨大需求, 同时这一需求又反过来刺激各类媒体对内容的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分为专业型和个体型两类[2]。专业型的规模化生产有着较强的权威性, 而个体型大多并非出于功利的目的, 只要拥有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内容的自由上传。这一类型虽然内容制作能力有限, 但在技术的支持下, 个人信息传播正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好评。
2.2 传播渠道融合
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传播渠道的独立化及逻辑化是其最为明显的发展趋势。独立化指的是信息内容的传播渠道将从目前存在的传播机构中独立出来, 使传播渠道与信息采集、生产及制作等其他方面走向合作, 衍生出独立存在的媒体产业[3]。逻辑化指的是在整个信息传播的所有流程中, 其中涉及到的众多合作者不必为其他环节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担心, 整个信息产业链会为用户提供类似于专用通路一样的无障碍终端, 因此技术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考虑。
2.3 接收终端融合
接收终端的融合主要表现在技术融合与应用融合两个层面。首先来看技术融合, 台式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在目前所有电子设备当中处于顶端, 但同时不具有便携性而难以普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虽然体积较小, 但在性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4]。因此可以大胆设想, 未来硬件设备的发展在保证处理能力得以高速发展的前提下, 同时会将外观的微型化作为其基本追求。
3结论
本文通过对数字传播技术对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指出数字技术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 有提供了各类媒介相融合的机遇, 表现了对未来传媒技术的展望。
参考文献
[1]黄建友.论媒介融合的内涵及其演进路径[J].当代传播, 2010, 7 (5) :15-18.
[2]辜晓进.国内“媒介融合”现状[J].中国记者, 2012, 10 (2) :99-101.
[3]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化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 2012, 7 (7) :86-88.
3.数字技术演进下的组织结构 篇三
[摘 要] 本文从产业结构的概念入手,简单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未来可能的变动趋势,最后就政府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政策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发展历史 现状 问题 趋势 政策建议
2008年金融风暴袭卷全球,国际市场一片哀嚎。我国的出口企业由于订单急剧萎缩而受到重创。这种背景下,政府做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由此引发了笔者对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思考。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了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其生产物取自于自然,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则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被解释为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地产,公共设施,科教文卫等等。
所谓产业结构,就是“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其中,“技术经济联系”从质的角度规定了各产业之间的组合关系,是各产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比例关系”则从量的方面反映了各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中的地位,是各产业经济活动的外在表象。从静态看,三次产业间的联系表现为某一时点三次产业各自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及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动态看,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三次产业间联系表现为三次产业上述比重和比例关系的变化及其趋势。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
1.产出结构变动
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约30%,但是到2007年第三季度,已经下降到10.97%,降幅非常明显。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但总体上看,没有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在GDP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48.22%下降到1990年的41.34%,到2007年,再次回升到50.27%。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所占比重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而在1983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在1985年超过了第一产业。2002年,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最为微小,仅相差3.07个百分点,但是自2002年以后,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的比重却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
2.就业结构变动
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自改革开放以后就不断下降,从1978年超过70%下降到2005年不足50%;与之相对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有所增加,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提升到2005年的23.8%和31.4%。
三、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到2007年底,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占GDP比重为11.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占GDP比重为49.2%;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占GDP比重为39.1%。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相当落后。在发达国家GDP构成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第二产业一般不超过30%,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却是最大的,一般为6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
比,我国产业结构仍有优化的空间。
1.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但是,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有些地区的矛盾还比较尖锐。例如华北、西北等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2)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我国的牛、羊、猪等肉类产品、苹果、梨等水果产品、花卉产品,以及水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
(3)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
(4)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2.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但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升级较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批量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使我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我国的比较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这导致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劳动密集的装配环节中,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高。
在总出口额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同样超过了50%。这表明,即使是本土企业,也严重依赖外国企业的订单,而不是依靠自主研发和自有产品来开拓国际市场。这种对订单的依赖是中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的又一明证。而一旦国外市场出现疲软,这种模式就难以为继。此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目前,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研发投入严重匮乏,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出现严重萎缩。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导致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企业无法在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靠低成本维持收益。这正是我国的企业在彩电、空调、手机等诸多领域都深陷价格战泥潭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
3.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国第三产业增长非常快,在就业中已经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但存在总量偏小和行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发展水平滞后。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0%之间。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40%以上;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仍然不足。
四、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总体判断是,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期阶段可能将持续到2020 年之后。一、二、三大产业中, 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格局不大可能在 2020 年前发生变化。“ 十一五” 到 2020 年, 第一产业收入比重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在“ 十一五” 期间还有可能上升, 在 2010年前后达到顶点后, 有可能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在“ 十一五” 期间基本稳定, 2010 年之后可能出现明显增加。
1.农业基础地位不变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但其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不会改变。传统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将下降,渔业、畜牧业的贡献将会增加。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的比例会缓慢下降,经济作物、瓜菜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比重将会上升。
2.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1)重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霍夫曼法则表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出现重工业化趋势,是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攀升的时期,居民消费结构随之持续升级,即从吃饱穿暖、有耐用消费品可用、有屋可住,向吃好穿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耐用消费品质量、扩大服务消费转变。与之对应的是,汽车、住宅、建材、通信等行业将会有长足的发展,从而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重化工业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2)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据统计,1985-2003年,世界高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14.3%,比中低技术和低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速度高5~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产业变为主导制造业的部门。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IT产品消费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参与信息产业制造业国际分工最多的国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集中了大量发展信息产业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同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我国的IT产业制造业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通过参与IT产业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既能实现充分就业,也能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通过不间断的“干中学”和“用中学”,将逐渐积累起强大的IT产业技术开发能力。信息产业应该而且也能够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岳全化,2009)
3.服务业快速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部门投资的增长,尤其是会带来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将日益增大;生产社会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继续影响国民的预期和消费支出,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将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将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其中,满足人们生活层次提高的文化、教育、旅游、电信,为生产提供高效能服务的金融、保险、专业化的咨询和服务将继续得到较快发展,电子商务、新型物流将得到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格局将逐步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几点个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第一,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与市场机制相协调;
第二,去除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三,控制高耗能、强污染产业的发展;
第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培养积极创新的机制。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了解产业结构的现状,理清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对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原毅军 董 琨: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理论解释和定量分析[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30,35
[2]龚仰军 应勤俭: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15
[3]毛根林: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41
[4]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2008
[5]中国统计年鉴, 2006
[6]房朝君: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4
[7]王业涛 王 清: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1
[8]曾 贝: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调整思路[J].内江科技, 2009,5
4.数字技术演进下的组织结构 篇四
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资源配置并追求经济总体水平提高的过程[1],产业结构随经济增长而变动,并且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增长。钱纳里[2]等(1986)和麦迪森[3](1996)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变量。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有关产业结构演进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如刘志彪[4]、石磊[5]和周振华[6]等人对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和演进机制进行了探讨,汪斌
[7]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演进规律作了探讨。
学者们对天津滨海新区①(以下简称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以下简称浦东新区)产业结构演进问题的研究角度不尽相同。陆萍萍[8]对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作了回顾和分析。白仲林和李军[9]对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变迁进行了比较。张晨光和孙占芳[10]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基础条件的差异、改革进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郎东和王述英[11]从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滨海新区一、二产业的重要性。周桂荣和叶新利[12]对深圳、浦东和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比较,归纳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起来看,学者们的研究偏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少,深度有待挖掘,分析问题的角度也较为单一。
从演进路径看,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也是一个优化和高级化的过程。2007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为2 364.08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比为0.3∶71.7∶28,②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但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第三产业比例过低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滨海新区的发展。
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则经历了重化工业化、高度加工化再到高技术化和产业结构软化(服务业)的过程。1990年,浦东被确立为国家级开发区,浦东新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0.2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比为3.7∶76.2∶20.1;2007年,浦东新区国内生产总值2 480.76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比为0.2∶47.5∶52.3。③
浦东新区被确立为国家级开发区时间上较早,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滨海新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以浦东新区为基准,对滨海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偏离情况进行测度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和提出政策性建议。1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SSM)的设定和分析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Shift-share Method)是一种在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广泛、注重实效的方法,它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成为现在学术界普遍采用的形式。
本文主要以浦东新区为基准,对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进行比较。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以一定时期浦东新区的年生产总值为基准,分别测算滨海新区经济按浦东新区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额,将这一假定份额与滨海新区经济实际增长量进行比较,分析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相对于浦东新区地区平均水平的偏离情况。
把滨海新区经济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于是,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量可以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地区经济增长出现的偏离(快于或慢于浦东新区平均水平),可以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如产业结构是否由快速增长型产业构成,可以解释滨海新区经济增长偏离的结构份额;如果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浦东新区各产业增长同步,这种偏离则要用区域产业竞争份额来解释,竞争份额包括了区位因素等不能细分的影响因素。数据处理
分别选取1996-2000年(“九五”)、2001-2005年(“十五”)和2006-2007年三个阶段浦东新区的数据,对滨海新区同期三个阶段的产业结构演进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
进中的问题。由于资料的限制,“十一五”的资料计算到2007年末。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弥补偏离-份额静态模型分析的局限性。
根据统计资料,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经计算得到表1至表3所示的结果。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三次产业演进的比较分析
3.1 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二、三产业的对比分析
观察表
1、表2和表3。就总体而言,滨海新区在“九五”期间,经济以低于浦东新区经济增长水平3%(-8.68亿元)的速度发展;“十五”期间,滨海新区经济相对于浦东新区有了长足的发展,比浦东新区平均水平多完成42%(289.659亿元);在2006-2007年期间,虽然增长速度较“十五”期间有所减缓,但仍比浦东新区平均水平多完成16%(307.9亿元)。
从第二、三产业看,在“九五”期间,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产值高于浦东新区平均增长水平26%,而第三产业则低于浦东新区平均水平76%,从而带来了-68.14亿元的总偏离量;在“十五”期间,滨海新区第二产业高于浦东新区平均增长水平71%,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九五”期间有所提高,但仍低于浦东新区平均增长水平16%,从而带来-36.00亿元的总偏离量。可以看出,从“九五”到“十五”再到2006-2007年期间,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在2006-2007年间,总偏离量高达-146.6亿元。这也说明了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在演进中的问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生产总值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
从增长的相对偏离情况来看,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下面从产业结构偏离和竞争偏离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从产业结构偏离情况来看,“九五”期间,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偏离量为-18.14亿元,而“十五”期间则下降到-11.821亿元,而2006-2007年期间更是大幅下降,为-140.20亿元,较“十五”期间降低率高达109%。其中第二产业在“九五”期间结构偏离分量为7.33亿元,“十五”期间,结构偏离分量提高到86.70亿元,而2006-2007年期间大幅下降至-50.36亿元。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减缓已严重影响到整个滨海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第三产业看,滨海新区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全为负值,其中“九五”期间为-25.96亿元,而“十五”期间结构偏离分量降至-98.53亿元,2006-2007年间,结构偏离分量为-89.92亿元,说明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浦东新区平均水平并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将影响到整个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
从竞争偏离分量来看,滨海新区竞争偏离分量在“九五”期间为9.56亿元,即滨海新区竞争分量高于浦东新区平均水平9.56亿元;“十五”期间竞争偏离分量有了大幅提高,高出浦东新区平均水平301.48亿元;2006-2007年间,竞争偏离分量又有所提高,高出浦东新区平均水平448.10亿元。这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竞争力迅速提升所导致。
但总体而言,滨海新区经济还是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并且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从表
1、表2和表3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竞争偏离分量增长率在“九五”期间为23%,“十五”期间为52%,从而实现了竞争偏离分量从52.60亿元到237.37亿元的飞跃;到了2006-2007年间,虽然增长速度较“十五”期间有所减缓,降至37%,但这一时期滨海新区第二产业得到了很快发展,相对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第二产业更具有竞争力。
通过分析表明,滨海新区的支柱产业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发展的好坏会直接制约滨海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竞争偏离分量从“九五”到“十五”期间增长率由低于浦东新区平均增长率的47%升高到了高出浦东新区平均水平28%,从而带来了62.53亿元的竞争偏离分量;但2006-2007年期间竞争偏离分量增长率降低到-10%,竞争偏离分量更是降低到-56.68亿元,说明在这一时期滨海新区第三产业相对于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明显下降。
3.2 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第一产业的对比分析
滨海新区总面积达2 200多平方公里,有1 200多平方公里盐碱地,其中大部分为不适宜耕种的重度盐碱地,发展农业的空间相对较小,而且国家致力于将滨海新区发展成为环渤海乃至于整个北方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这个定位也决定了新区农业必定不是主要发展对象。2007年滨海新区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所占比例为0.3%,而浦东新区农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设之初就将建设中心城市作为战略目标,浦东新区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所占比例2007年仅为0.2%。从表
1、表
2、表3可以看出,滨海新区第一产业与浦东新区第一产业总偏离度不大,其中“九五”期间总偏离量为-0.47亿元,“十五”期间总偏离量为1.589亿元,2006-2007年期间总偏离量为-0.51亿元,从中可以看出滨海新区农业发展速度除“十五”期间快于浦东新区以外,其他两个时期均低于浦东新区。
从结构偏离分量来看,三个时期呈下降趋势,从“九五”的0.49亿元到“十五”的0.009亿元,再到2006-2007年的0.08亿元;从竞争偏离分量来看,“九五”期间,与浦东新区偏离量为-0.86亿元,“十五”期间为1.58亿元,2006-2007年期间为-0.59亿元。由此可见,滨海新区农业无论从对经济的贡献率来说还是从竞争力来说都不如浦东新区,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滨海新区在建设之初的十几年间对二、三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而第一产业发展相对落后。问题与建议
第一,与浦东新区相比,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竞争力较弱,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从表3的总偏离量数据可以看出,2006-2007年期间,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十五”期间大幅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不断减少。说明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和竞争力与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相比都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已经影响了滨海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其中2006-2007年期间滨海新区经济总增长率为21%,虽然从绝对数字上看似乎并不低,但相比于“九五”期间和“十五”期间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有了明显的下降。2007年滨海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3∶71.7∶28,而浦东新区为0.2∶47.5∶52.3,从这些数据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滨海新区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服务业缺乏竞争力,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由此可见,滨海新区要加快完善配套制度,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而现代服务业涉及面非常广,一定时期内要有所侧重,滨海新区要结合自身优势,以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不断拓宽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空间;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服务企业,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而且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否则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不仅会影响滨海新区制造业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会制约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二,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比重最大,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从1996年至今,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始终超过70%。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产值已完成了从1996年的224.78亿元到2007年的1 694.84亿元的飞跃,第二产业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从结构偏离分量来看,滨海新区从“九五”期间的7.33亿元到“十五”期间的86.70亿元,然而到2006-2007年这个数据降至-50.36亿元,低于浦东新区平均水平4%。这说明滨海新区第二产业在高速发展中内部结构存在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第二产业这种高速发展将难以持续。第二产业结构内部调整应注重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还应该加强第二、第三产业的联动效应,实现第二产业在新区经济中的真正主导作用。
第三,滨海新区农业应进行提升优化和保护式发展。
在滨海新区的建设中,应该注意现代农业对于整个经济发展以及整个产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性。虽然农业对与滨海新区经济贡献率不大,但滨海新区的农业对新区的意义远不只是提供产品和剩余劳动力、增加GDP那么简单,农业是地区生态良好的环境标志,乡村是城市的均衡点。
【数字技术演进下的组织结构】推荐阅读:
3d数字技术论文07-26
数字化创新技术11-10
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11-13
关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10-16
数字化技术论文10-27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思考11-05
数字电子技术考试大纲07-03
《数字技术与应用》杂志社09-09
ca数字证书技术标准06-23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