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态调整

2024-06-29

教师心态调整(通用8篇)

1.教师心态调整 篇一

当前形势下的教师如何调整心态

弋阳县一小 徐莉萍

摘要:教师面对改革新形势下,社会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及社会现

实的时候,应该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培养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先公后己的牺牲精神及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有专业的文化知识,专业的教学技巧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也既是教师“会教”及“乐教”。会教的含义是教师通过教让自己得以全面发展,并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乐教的含义是以教为乐,把教育看成快乐的情。这是一种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舍此不能成为优秀教师,也不能办好教育。

教师的道德具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点,但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又有它自己的特点:

1、在道德意识上要求水准更高更全面。

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担负着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凭着自己的职业良心,尽可能地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对教师道德的要求有更高的水准,教师要把培养五爱、四有新人等精神贯穿于教师道德的各个方面。

2、在道德影响上比其它行业更深远更广泛教师的道德直接影响着儿童、少年、青年、成年,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具有相当的广泛性。教师道德又有其深远性,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进而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新课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给予了教师创造的空间和合作和沟通能力。于是教师的性格气质和心态也起了相应的变化:在社会道德滑坡、教育虚浮的背景下,教师最缺乏的还不是教育理念和专

1业技能,而是如何在平凡艰辛的教育岗位上坚守自己的教育哲学,百折不饶地抵制种种利益诱惑,虔诚地身体力行教育使命、矢志不移地追寻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意义世界。教育是一项拯救人类灵魂的事业,虔诚、热情、执著的教育信仰是教师履行教育使命、实现人生意义的动力。

在现实的生活中,如何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以超脱呢?那需要自己有坚守的教育信仰,并培养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先公后私的牺牲精神及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一、坚定的教育信仰

坚定的教育信仰教育信仰是教师长期进行教育实践凝聚于心的产物,它经由了“教育观念—教育情感—教育超越”的演化路线。教师自身对教育的认知、情感和外部教育环境构成教育信仰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构机制。

(一)教育理解:教育信仰重建的观念基础。

信仰是以“确认”为思想前提的,任何教育信仰首先是建立在清晰而笃定的教育观念基础上。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解作观念支撑,教育信仰会成为无依据的迷信。教育信仰首先表现为一种强烈而特殊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根源于对教育活动价值的理解与尊崇,是教师的精神与源泉。教育信仰所依据的核心观念指向两种教育理解:一是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要将学生置于“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生活世界”中,去真正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培育他们的独立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使其自由本性得以充分实现,让他们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协调发展。二是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应发挥什么样作用? 教师不仅仅帮助人掌握生存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要基于人类核心价 值 观 培 养 人 的 良知。具体到每个学科,涉及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以数学为例,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教学,是学习数学思维方式的教学,而且也是人的情感、人格和素质形成过程的数学,基于这些信念的教师

在教学生学数学时,不会狭隘地只想到考试、升学和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等非实质的因素。倘若教师拥有科学的教育理解,就不仅能够在课堂上真正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情境,而且在这种以情“感”人、以理“育”人的环境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学科的热爱和好的考试成绩,更会获得一种学习任何内容的方法,一种对待生活和人生的自信。这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最有效的资本。

(二)教育情感:教育信仰重建的内在动力。

信仰不单纯是一种思想,更是教师用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教育观点去感知现实的教育现象所产生的教育情感。这种教育情感不是外力作用而产生的,是伴随着教育认知而出现的,是在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之后形成的内心信念和意志。它在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行为力量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教育爱是教育情感的本质。教师的教育爱主要表现为对学生、教育过程的爱。这种爱的教育情感一经产生,与教育认知相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教育力量,激励教师超越现实,勇敢、坚定地追寻教育理想。

无论是面对利益的诱惑还是境遇的变迁,教师会处处站在学生的立场,倾听学生的召唤,都能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会为孩子们的成长和自己人生理想的实现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百折不饶,鞠躬尽瘁,使他们的生活变得具有教育学的意义。如果缺乏教育情感,教育认知很难转化为教育行为,也就难以形成教育信仰。

(三)文化境界:教育信仰重建的外部机制。

信仰并不是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自生自灭,而是在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机制作用中生成变迁、发展运作的。学校文化价值观是教师信仰塑造的根基。学校文化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以其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式为外部表现,影响并制 约 着 教 师 的 思 维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譬

如,传统学校文化教学观被深深刻上“分”与“率”的痕迹,这就迫使教师结下了深厚的“升学率情结”:无论确定什么样的愿景和目标,无论怎样改革,一定不能影响升学率。再如,“权威至上”的学校管理文化表现出明显的不平等的上下级分界,“校长在学校说一不二”的观念和行为使得他们对校长的决策很少公开地提出疑问。这种文化氛围容易形成教师随大流思想,谁也不愿意也不敢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更不用说克服种种障碍坚守教育信仰。由此可见,教师教育信仰的树立需要先进的学校文化来熏陶和塑造。

二、培养三种精神。

(一)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

我们的教师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很好的创造机遇。每个人都有理想,有追求,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愿望,作为学校管理者,需要认识到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现在,小学教师是一个紧缺人才的职业,在职教师容易产生压力不大、安于现状的自我满足,不仅仅影响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更是影响祖国下一代的发展。要让教师不断地自我寻求进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同时,还应该引导他们在学校的大方向中设置目标。设置目标时,不能盲目:首先要注意,个人目标与学校集体目标的统一。其次,设置的目标要适中,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目标过高,教师可能会因为目标遥不可及,自动放弃;目标过低,容易引起教师自负自满的心理,同样达不到激励的效果。因此,只有目标设置的合理且有吸引力,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二)先公后己的牺牲精神。

教师在工作中追求人格的尊严,追求教育教学工作的完美,对学校有强烈的认同感,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对教学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工作积极向上,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吃苦耐劳的奉献品质。

“用艺术提高小学生素质” 是大多数农村小学的难点、弱点,主要困难在于经费紧张、人才短缺。如何缩小与城市小学生在才艺发展上的差距,我校选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即“多方面多层次引领,多交流多帮助培养”。“多方面多层次引导”是指利用课余时间或在自由学习课程当中,引领小学生参加学习和观看音乐欣赏、电影欣赏、舞蹈排练等等,让他们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从中选择性地培养小学生的才艺发展。“多交流多帮助培养”是指定期组织开展家长交流活动,建议或督促家长培养小学生的才艺。这样不仅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还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

有了这些思想,教师的生活样式会是怎样呢?

教师的生活样式,是指教师以何种职业态度和准则来栖身于教育生活中。教师的生活样式包含两层内涵:一个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的教学生活,一个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之外的自然生活。其实,教师的生活往往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因为教育性行为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中。生命需要完整性,生活同样需要完整性。割裂教师的生活世界在本质上就是要摧残教师自我意识的完整架构,分裂自我的直接后果就是自主性精神的彻底覆灭。

所以我们要虔诚地身体力行教育使命、矢志不移地追寻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意义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德顺。价值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184。

[2]贺麟著。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0。

[3]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

[4]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教师心态调整 篇二

1.教师的心态与有效教学的关系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进行有效率、有效果和有效益的教学, 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效教学行为的载体是教师, 教师在有效教学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心态。

首先, 教师心态左右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良好进取心态的教师能够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 使得有效教学行为得到积累;相反, 消极心态教师的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多。其次, 教师心态影响教师的心理和情绪。对社会、教育和教学有正确的心态, 教师会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转化成精神动力, 更好地进行自身的专业发展。另外, 心态具有感染性, 教师心态影响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情绪不佳、消极低落, 那么学生的情绪就会受到感染, 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出现低效教学行为。

由此可见, 教师心态对有效教学有着重要影响, 有效教学首先诉求于教师的心态, 良好、积极的心态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保障。培养良好的教学心态, 使教与学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整体。在现实生活中, 若教师自身心理准备不充足, 对社会复杂现象感到迷惘、困惑, 就难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角色功能, 进行有效教学, 履行教育职责。

2.高职英语教师的心态现状分析

2.1社会大背景方面

在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心态渗入到教师的心理当中, 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师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的改善, 以及提高幅度, 都明显低于社会的其他阶层, 承担的多重角色给教师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冲突, 以至教师产生较强烈的不公平感, 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自信心有所降低。工作任务繁重, 社会责任重大, 角色期待和角色现实的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排解工作上的压力, 造成了心理困惑、心态失衡, 影响了有效教学。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 社会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如专业技术课,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缺少社会支持, 找不到成就感和归属感。

2.2高职英语教学方面

由于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要求等, 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被淘汰, 各种新型教学法日渐进入高职英语课堂。社会对英语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 作为公共课, 高职英语课堂要注重讲授和实训相结合, 注重工学结合, 为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打好基础。这使得高职英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 又是教学的研究组织者、学生的交际合作者、心理咨询师、知心朋友, 等等。担当如此多的角色, 对高职英语教师来说实属不易。

自高校扩招以来, 各高校引进大批青年英语教师。新加入的这一专业群体普遍存在学历低, 职称不高, 科研水平差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 他们负责全校的英语课程, 工作时间长, 工作要求高, 没有时间学习。在重科研重学历的职称评定体系中, 他们越来越处于劣势地位, 自我发展的需求被淹没在沉重的生存压力中, 对工作丧失热情, 无法保持良好的教学心态。此外, 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 高职院校的生源较差, 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抵触心理和教学不合作行为, 影响教师的心情, 加大了开展有效教学的难度。

3.如何调整好高职英语教师的心态

高职英语教师的心态与社会大背景、工作的学校场景、日常课堂教学、专业发展息息相关, 故教师良好心态的养成要从外部、自身两个方面着手。外部推力和内部拉力的双重作用使得教师拥有良好心态, 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3.1从外部因素进行调整

从社会角度而言, 要积极营造出尊师重教的氛围, 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认识高职英语教师这个职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教师职业被认可, 那么其才能从中感受到职业自豪感, 才能拥有积极的心态;从学校角度而言, 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展现教师的丰富个性, 实现自身价值, 在活动中肯定教师, 提升教师;从教师之间的互动角度而言, 人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积极的情绪也可以传播, 教师之间如果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心理氛围, 将有利于教师积极心态的形成与保持。

3.2从自身因素进行调整

首先,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认清自己的价值和位置, 肯定自己所教的这门课程的意义, 这是保持积极心态的基础。对自己进行客观地评价, 既不高估自己又不低估自己。其次, 高职英语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用微笑面对教育教学生活,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这些都将得到积极的回应, 从而给自身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教师将会发现学生的优点, 从而体验到成就感。最后, 高职英语教师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我们应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井然有序, 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目标, 并能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多钻研教法学法, 利用语言优势, 多读中外圣贤哲理书籍, 从中汲取战胜挫折的勇气。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 高职英语教师不能不修炼心态, 不能心理浮躁, 心态失衡。教师的职业生涯很长, 只有静下心来, 保持最佳心态, 才能在工作与思考中得到升华, 丰富人生。

参考文献

[1]黎万里.论大学英语有效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9) .

[2]张锐.影响教师心态的心理现象[J].青年教师, 2005 (7) .

3.教师心态调整 篇三

【关键词】自主招生 高职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7.32

一、自主招生对高职教师的影响

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推动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已成为大势所趋。随着此项工作的展开,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面临学生自我认识不清、学习兴趣不浓、自我管理不善、综合素质不高 等问题。有的学生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与老师关系紧张,看问题绝对化,判断能力差,厌学情绪严重,这些都加大了高职教师教育与管理的难度。此外,面对教育对象的改变,高职院校教师要保证在生源质量及招生背景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完成原有的培养目标,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均需做出调整。心理压力陡增,身心疲惫不堪。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如何科学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并完成教学任务,保持原有的教学水平是当下高职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教师心态转变的原因及对策

(一)了解政策信息

高职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关于自主招生的文件,如《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通过学习看清自主招生已是大势所趋,并明确学生素质下滑的现状,认清职业教育并非精英教育的现实,结合新形势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主动适应这一客观变化。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高职教师的进修、培养工作,培养的重点不应圄于专业课程,而应兼顾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心理学等内容。

(二)提升人文素养

面对由教学对象转变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难,高职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意识地补充、丰富人文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造诣,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将自己打造成为有高尚境界的教育者,并由此改变对待教学、学生的浮躁心态。增强在教学中的人格感染力量。同时,高职教育者必须明确:人文教育并非仅仅是人文学科教师的事情,理工类教师也需要不断丰富人文知识,从而在专业教育中向学生弘扬人文精神的魅力。并通过人文力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

(三)克服倦怠心理

“职业倦怠” (Burnout) 是指服务于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产生的一种身体和情绪的极度消耗状态, 是长期在工作环境中感受到过大压力的结果 。在自主招生后,高职教师所面对的学生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差,纪律性不强。这些因素进一步导致高职教师工作琐碎,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强, 挫折感相对增强,倦怠心理严重。

面对倦怠心理,高职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缓减压力、抵抗挫折的方法, 不断增强自身的耐压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乐观、自信、坚强、幽默的个性, 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压力和困难, 把压力看作是一种挑战, 在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增强自信。

(四)营造良好环境

4.教师心态调整 篇四

老师们,同学们!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新的一年悄然来到,伴随着新年即将敲响的钟声,期末考试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本次期末考试是五区县统一组织命题,统一考试,成绩也将全县通报。期末考试是检测我们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考试成绩是对我们一学期的学习情况的鉴定,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同学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打一个有备之战,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取得成功。

借此机会,与同学们谈几点:

1、要有明确的个人目标

美国耶鲁大学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人员问参与调查的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研究人员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可不可以把它写下来呢?”结果只有4%的学生清楚地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写下人生目标的那些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写下目标的同龄人。这4%的人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那96%的人总和。那些没有明确人生目标的96%的人,一辈子都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帮助那4%的人实现人生目标。可见,人生目标的确定,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希望同学们要尽快确立自己的期末考试目标,并把自己目标写下来,时时提醒自己,时时鞭策自己。自己心里一定要想着,只要努力学习、努力复习,一定能让自己的成绩上一个台阶。

2、从现在就开始行动

目标不是口头说说的动人话语,它需要用行动去证明,需要用行动去实现。从现在就开始行动,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明天是失败者找借口的日子。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如果我们迟疑,成功就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我们而去。从现在就开始行动。立即行动!

3、制定看书计划、绘出知识结构网络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首先学会自我检测。紧紧抓住重点和难点,努力感悟和突破。所谓重点和难点其实就是老师上课反复强调和题目中经常犯错的地方。如果能集中精力把重点的内容理解透彻,熟练掌握,有助于你提高复习效率。如果你能抓住经常犯错的地方吸取教训,你就不会在考试时犯同样的错误,同样是效率很高的复习良策。无论是重点还是难点,在复习时强调领悟,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仅仅是我做过多少个这样的题目。

4、看错题集,温故而知新

将日常练习、考试中遇到的错题、典型题分类收集在一起。期末复习中,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重新去温习,这样做,会比做几道题有更大的收获。将一学期的试卷与笔记整理、装订,在错题画上显眼的记号,有计划的看或做错题,这样可以避免以前所犯的错误,如果看过一次就能掌握的,将这题划去,看了两次以上还没有掌握的,要多请教与练习,直到错题基本掌握。这里要提醒的是,错题比较集中的单元,应作为重点复习单元之一。

5、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 学习是以时间作保证的,但是学习成绩和学习时间的长短不是成正比例的,关键是要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提倡复习期间同学们要劳逸结合,不要把时间全部都安排在学习上,要保证睡眠时间,下课的时候就要出去玩,周末的时候不要整天都是在复习,书看久了也可以到外面走走。

同学们,面对日益临近的考试,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用诚信打造品牌,用实力铸就辉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抓紧时间,认真复习,努力付出,期末考试中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让我们以新的姿态、新的风貌、新的精神、新的成绩进入新的一年!

5.高考心态调整 篇五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大考(特别是高考)成绩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考生在考前和考中的心态。中等程度的紧张对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成绩最为理想。低度紧张,甚至对考试抱无所谓态度,不能激起兴奋,不能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高度紧张又会造成临考压抑和考试怯场。因此良好的心态是高考取胜的重要法宝。怎样调整考前心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体验。

一、强化自信

不管你现在是成绩拔尖,还是跟别人有一定差距,千万别忘了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不论个人情况怎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同学基础扎实根底深,不论高考如何变,都能游刃有余;有的同学思维灵活敏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理解能力强,对考创新的活题尤为适应;有的同学阅读面广,视野开拓,心理素质好,抗挫能力强,善于超水平发挥。不管怎样,在高考前夕,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每一个有杰出成就的人,在其生活和事业的旅途中,无不以坚强的自信为先导。希尔顿是世界酒店大王,现在他的酒店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但他起家时仅有200美金。是什么使他获得成功呢?希尔顿回答说: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自信”。可见,信心孕育着成功,信心能使你创造奇迹。拿破仑说:“在我的学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一字眼。”正是这种自信激发了他无比的智慧与潜能,使他成为横扫欧洲的一代名将。

在现实中,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很多成绩优秀在同学在高考中失利,他们不是输在知识能力上,而是败在信心上。

二、优化情绪

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婆婆非常疼爱她的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均为小贩,一个卖雨伞,一个卖布鞋,这个婆婆晴天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整天哭泣,雨天又担心小女儿的布鞋卖不出去,又整天泪流。街邻叫她哭婆婆。后来一位先生开启她说:“我为你感到高兴。晴天您的大女儿的伞卖得好,雨天小女儿的鞋卖得俏。”婆婆听后,脸色马上转阴为晴,由哭到笑,街邻又叫她笑婆婆。哭婆婆变为笑婆婆的故事说明: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情绪就不同,结果就两样。变换角度看问题,情绪自然调整过来了。在迎考复习和高考中,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哼哼小调,或伸伸手,弯弯腰,摇摇脖子,扭扭屁股;或漫步户外,看看云霞,听听蛙声;或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趣事,幽默幽默。考场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

三、自我减压

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不要老想着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要知道高考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全部。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复习与考试,对进入最佳状态关系很大。若把复习与考试看成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很快进入状态;把它看成一种锻炼,会以平和的心态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机会,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

四、自我质辩

自我质辩是心态自我调整的良方之一。比如,有“离高考越近,便越担心自己能力”的忧虑的同学,不妨进行如下自我质辩:自问:这种担心必要吗?自答:毫

无必要,平时自己一向学习认真,虽不十分优秀,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为这无端的担心而苦恼。又问:这种担心有利吗?自答:没有,它有百害无一利,它松懈人的斗志,转移人注意目标,若不及早排除,到考后将悔之晚矣。再问:我该怎么办呢?自答:最要紧的是对考试充满自信,要有条不紊的地组织复习,扎扎实实地做好考前准备。通过这样自我质辩,心中的担忧也就化解了。

五、积极暗示

积极暗示能强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烦恼。消极暗示会降低人的信心,徒增忧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我行,我一定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大”。“我喜欢挑战”。如遇到自己实在解不出的题难题也不要忧心忡忡。从狐狸吃葡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 “聪明过人”之处。面对一颗自己确实吃不到的葡萄,与其在架下上窜下跳白费力,还不如说这颗葡萄是酸的,另找甜的——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以长补短,同样可以成功。通过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驱散忧郁,克服怯懦,恢复自信,激发兴奋点,把自己的心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六、潜心每一步

淡化对高考的神圣感与高不可攀感,集中注意力关注如何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钢索杂技演员,人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走钢索,没任何安全保护措施,险象可想而知。但瓦伦达毫不畏惧,每战必胜。有人问他成功的决窍,他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走钢索这一件事,专心致志走好每一步,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不为其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考生要想获得成功,就应有这种瓦伦达心态。在应对高考时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和困难了,不要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困难,让自己还没开始就先怯场了。只要你别把高考它看得那样神圣,那样高不可攀,你学习起来、应对起来就会轻松多了。其实,每一个同学从入学开始,每天都在为高考作准备,每天都在一步步走近高考。六月的高考只是一次比较大一点的检测而已。

七、正常作息

考前保证充足睡眠,蓄精养锐去迎接高考是非常必要的。挑灯夜战,以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是得不偿失时。殊不知题目浩如烟海,你再做一年、两年也做不完。头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脑就处于半休眠状态,思维就处于抑制状态,结果复习无效率,考试就发呆。但也不能走另一极端,认为考前要松手大休一周,停止复习,专调心态,这也会适得其反。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如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紧张思维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如果突然停下无事可干,原来的生物钟就会打乱,心理模式就无从所适,考生会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所以考生在考前还是按原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作息。

八、笑对考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情与人内心体验是相互促进的。笑与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强信心。考前与考中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考场遇到同学面带微笑,打打招呼就会相互鼓励,遇到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主动问好,老师也自然向考生问好,这样在不经意中就

消失对考场的陌生感、紧张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九、坦对现实

既然参加较大的考试都有一点紧张,那就面对现实,坦然面对考场。四川理科状元张力以688分考入北大,他说:“我在考试时有点紧张,但是我想,这样的考试每个人都会紧张,谁在考试时调整得快,谁就能考得更好。结果,我坦然面对紧张,我得到超常发挥。”所以当你进入高考考场感到有些紧张时,不要过分在意,不妨提醒自己,这是完全正常的,高考状元也紧张,相信紧张很快就会过去。考前睡得着是好事,睡不着是常事,也要坦然对待。因为紧张,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这时最可怕的不是没睡好,而是因为没睡好而带来的失败心理——这回我完了。

十七、八岁,正是人生中身体机能最好的时候,即使一夜失眠,对第二天的考试也影响不大,而影响大的倒是自己先乱了方寸,恐惧害怕。

第一,要经常想自己会成功,不要想自己会失败。要多想:我成功了将会怎样,我怎样做才能成功,不必想我失败了怎么办;第二,相信自己有巨大的学习潜能;第三,从现在起,集会、上大课尽量坐前排;第四、练习正眼看人;第五,走路的速度加快;第六,养成主动与人说话的习惯;第七,穿着尽量得体;第八,多看歇后语、幽默,笑口常开;第九,自我精神训话,每天朗读和默诵几遍自己的优点5条以上,再加几句自我鼓励的话;第十,有可能的话坚持心理训练,可以听听增强自信心的音乐。

变弊导思维为利导思维

对于高三考生经常出现的焦虑,王明中老师也给出了几条克服和缓解焦虑的简易做法:

首先要调整认知,变弊导思维为利导思维,所谓弊导思维就是看问题只看到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而利导思维就是只看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这两种思维方式在考场中将会给学生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王老师举例说,有甲乙两个同学在考试的第一阶段中都只回答了第2、4、6、8四道题,如果是弊导思维方式的人会计算自己没有答的题是多少分,计算自己已经丢了多少分,而利导思维的人,则会计算自己已经答了多少分,这样,随着考试的不断深入,弊导思维的人会觉得自己丢的分数越来越多,会变得越来越焦虑,最终可能影响考试成绩,而利导思维的人会觉得自己得的分越来越多,会越来越乐观,最终可能会超水平发挥。除了思维方式上进行调整以外,还要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这样可以非常有效地调整焦虑情绪,另外,如果在考场上突然出现了焦虑,也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帮助自己调整情绪。

考前两周调整生物钟

除了心理的准备之外,生理的准备也非常重要。

王老师指出,在考前冲刺阶段考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最高效率时间,并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高效率的复习,比如“夜猫子型”的,就在晚上多用用功,比别人晚睡一两个小时;“百灵鸟型”的就要更充分地利用早上的时间。

“但是,在考前两周左右,每个考生都要开始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尽量保证白天的考试时间是自己的大脑活力最充沛的时间”,王老师说。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调整睡眠时间。从考前半个月起,“夜猫子型”的考生,每天提前5分钟睡觉,“百灵鸟型”的每天推后5分钟起床,这样半个月下来,每个学生的生物钟基本调整到了正常范围,就可以保证考试时有一个最佳的生理状态。

进入考场应快速调整心态

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如果能迅速地将心态调整好,就可以顺利地进入答卷过程,否则将会影响考试结果。

专家指出,进入考场后,考生可以通过几种办法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

首先是向自己的同学主动问好,这样可以比较快地让自己从对考试的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其次是可以和自己附近的同学互相激励;第三是采用各种方法静心,专家指出考生可以微闭双眼,或者凝视一个固定的物体,这些办法都可以帮助考生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再有,考生也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办法,暗示自己:“我在考场上的任务是做题,而不是考虑前途之类的事情”,或者“要冷静,我能成功”、“我不会的题,别人可能也不会,难易对大家都是一样的”等等;当然也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先做简单短小的题目

开始答题后,考生还有几个应该注意的地方。

首先,拿到试卷后要先做那些简单而且短小的题目。

王明中老师指出,人在不同焦虑程度下所适合完成的任务也不同,焦虑程度较高时,只适合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焦虑程度中等时适合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通常,在刚刚进入考场的时候,人的焦虑程度是最高的,这个时候考生要尽量选择那些简单的、短小的题目,随着学生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焦虑程度会随着有所降低,这时,再去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一些难题就可以慢慢解决了。其次是要控制好时间。

要常看钟表,调整答题速度,要在阅卷者能看清的基础上,尽量加快写字速度,给自己节约出更多的检查时间。另外,在回答问答题或是写作文的时候,尽量不要打草稿,可以在草稿纸上大略地列出提纲或要点,打好腹稿后,直接在试卷上填写。

再次,题目回答完之后,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检查和验算。

第四,在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时,要尽量使用平时复习时总结出来的应答技巧。

最后,考试结束后不要立即与别人核对答案。

●建立自信小锦囊

首先是向自己的同学主动问好,这样可以比较快地让自己从对考试的紧张情绪中走出来;

其次是可以和自己附近的同学互相激励;

第三是采用各种方法静心,专家指出考生可以微闭双眼,或者凝视一个固定的物体,这些办法都可以帮助考生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

6.高考调整心态 篇六

很多高三考生都会遇上这样的问题,每到考试心里就非常紧张,一进考场,脑子就乱了,平时会做的题目也不大会,影响了自己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高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1、穿上喜欢的衣服 要熟悉考试纪律、考场规则及考生注意事项,避免不应有的失误。穿一套自己称心的衣服,背一只自己喜爱的小包,令自己心情愉快地参加考试,给自己增强自信。

2、保持宁静的心境 在考前几分钟尽可能安静独处,不要再和别人讨论知识上的问题,以免破坏自己胸有成竹的感觉。

3、做题从易到难 先易后难的答题方法有利于消除紧张,逐步提高自信,以饱满的精神和流畅的思维来攻克后面的难题。

4、留点时间检查 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已经做出的试题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计算方法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有错误,答案的内容是否完整,要点是否突出,阐述是否清晰,机读卡的填涂是否正确,题号与答案是否有错位的现象等等。最后还应该检查一下姓名和准考证号码的填写情况。

5、学会考间休息 一个人集中注意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考试中途可休息一两分钟,如闭目深呼吸等。

6、学会笑而不答 前一场考试不论好坏,应置之不顾,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下一场考试。更不要与同学讨论,讨论本是好事,但对于高考却是有害的。

有经验的家长在高考期间是不向孩子询问考试情况的,有时候越问越紧张,越说越糟糕。但询问者总是有的,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笑而不答,无可奉告,以免让家长的情绪影响自己的情绪。

考试后的心理调适

高考对于一个中学生虽说是至关重要的,但人生的道路还很长,拼搏的机会还很多。因此,如果你考出了理想的成绩应做到不趾高气扬,保持成功后的谦逊,这对完善你的人格,对以后的进步很有好处;如果你榜上无名,不可一蹶不振,不要被一次的失败击垮;万不可因一次失败而封闭自己,要尽快地昂首走出家门,直面社会、直面未来。

高考成绩不理想必定令人失望,为了驱散沮丧心境,你可以约一些好朋友痛痛快快地大玩一次,去郊游、跳舞、打球,在玩耍中、笑声中驱散心中的郁闷,忘掉烦恼,转换心情。作为落榜学生自己,要学会从光明的一面观察事物。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就会给你留下不同的印象。高考落榜后,既要找出失败的原因,还要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行动,把主要精力倾注到实现新目标的努力之中。一个人的命运往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你有了比读大学更高的理想和目标时,读大学就成为很平常的事。我们应该寻求同自己的能力相当的目标,或是复读一年重新再考,或是自费上大学等等。

“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自己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之后会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条条大道通罗马”,相信成功的道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第一节 调整心态,突破“心理围城”

一、考试一半是靠心态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广大考生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它不仅是对考生的知识、智力、技能的考查,也是对考生情感、意志、体力的挑战。无论心理学的研究,还是高考的实践都表明,考生的应考心理如何,临场发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考的结果。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对20个影响高考成功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考试中心态排第1位。

1.不良应考心理的外部表现

“应考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多数时候主要反映在思维活动中,但有时会在人的言行、神态中表现出来。比如在考试前感到紧张不安、焦虑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甚至食欲不振,精神体力都有极度疲惫的感觉;在考试中有人心情激动,难以平静,不能很快进入角色;有人碰到一些问题就惊慌失措、悲观失望,甚至想退场;有人感到头昏目眩,心慌烦躁,身心不适等等。这一切其实都是不良应考心理的外部表现。有一些医学工作者称这种现象叫考试综合症。据最近几年的实际观察,有以上这些现象的考生不是少数,而占到相当的比例。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适度的压力,适当的紧张,可以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无论是对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对人的心理锻炼都有益处。但是,如果压力过大,长期精神紧张,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情绪不安、焦虑紧张、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现象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临场发挥。

2.应考心理对临场发挥的影响

应考心理与临场发挥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应考心理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临场发挥的好坏。应考心理越好的考生,一般来说,临场发挥就越好。反之,则越差。经常有这种现象:有的考生平时成绩并不怎么好,甚至较差,但是高考中却发挥得相当出色,甚至超水平发挥;而有的考生平时成绩还不差,但考试结果却令人失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是应考心理在作怪。可以这样说:应考心理与临场发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临场发挥”是对“应考心理”的最好检验。

3.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应该教育考生,使他们认识到:高考固然是一条成功之路,但并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金榜题名诚然可喜,但“榜上无名”也未必就是穷途末路。当今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各方面人才。只要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就一定能有所作为。考生应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扰,正确对待高考。

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考生一定不能迷信,有的考生考前看到了乌鸦,就觉得自己完了,看到喜鹊则认定对自己是个好兆头。还有许多考生考前爱扔硬币来判定自己的成功几率。这些都是要不得的,只会扰乱你的情绪,打击你的自信。

二、考试情绪的自我调适

考生当听到入场铃声时,难免心理紧张,特别是第一天的第一科考试。所以提前准备很关键,首先是物质准备,而心理准备更为重要。考生一迈入考场,可能会出现突如其来的紧张。

考前的知识储备和身心调适越充分,这种紧张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在考场上已经出现这种状况,这时再去懊悔是没有益处的,只能积极地采用一些调控措施消除这些情况带来的影响。

1.突然慌乱

有时,考生可能因为在作答时遇到了难题,或是遇到钢笔坏了之类的意外情况,或是冷不防从脑海里迸出“我要失败了”等消极的想法,便突然慌乱起来。这种情况发生后,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放松,一旦出现突然慌乱的最初征兆,最好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重复六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弛的感觉;也可以全身高度绷紧十秒钟,然后突然放松。第二种方法是深呼吸,在突然慌乱时,呼吸会变得急促,这时应该有意调节呼吸,在吸气时绵长、缓慢、深沉,呼气时也这样。第三个办法是中断思路,一旦产生容易引起慌乱的想法,可以果断地对自己说“停”,同时握紧一下拳头,这样能中断原来的思路。当自觉情况好转后,应迅速转入正常考试状态。

2.瓶颈效应

瓶颈效应是指在考试过程中,心里觉得似乎容易解决而一时又解决不了的心理现象。这时考生答题一会儿感到似乎已经茅塞顿开,一会儿又觉得毫无办法,欲行不能,欲罢不忍,时间不知不觉溜过去了。瓶颈效应常伴随突然慌乱发生,并加剧慌乱程度。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保持镇静,注意放松,调整呼吸;然后,通过情境、结构联想,回忆与该问题有关的内容,发掘出有用的材料和线索。另外,还可以暂时放下当前的题目,先做别的题,过会儿再回头思考,说不定会从其他题目中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呢!

3.身体疲劳

高考时,连续数小时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思想持续活跃、书写量较大的状态中,考生很容易产生身体疲劳现象。在高考前,考生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和良好的营养,从而为高考储备足够的精力。在考试当中,要不时给自己一些调整状态的短暂间歇,伸展四肢和腰背,活动手腕和头颈,摇摇手指关节,这样,才不至于过分紧张或疲劳,维持良好的机能状态。有些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到手指非常紧张,严重时感到握笔和写字非常困难,这是手部疲劳的一种表现。出现这种情况时,先放下笔,活动活动手腕,手臂自然下垂轻轻地摇一摇;也可以双手交叉按压指关节,双手举至面部自上而下做干洗脸五至六次,手便会放松许多。

4.作弊冲突

高考,要求严格、组织严密,与每个考生的前途有着重大关系。由于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以及个人准备不充分、成功欲望过强、道德水准较低等原因,有的考生在高考中还可能陷于作

弊冲突之中。作弊是与社会道德相背离、与科学精神相对立、与考试规则相冲突的,应该坚决抵制。然而,高考关系重大,一分之差可能引起天壤之别,所以有些考生在高考中偶尔会萌发作弊念头。有了这种念头的考生应立即设法排除,以免影响考试。对于那些试图把意向变成行动的考生朋友,不要冒险做那些会令你窘迫,甚至断送你前程的傻事,因为监考老师和考场纪律都是严格无私的。

智康教育:领先的N对一个性化辅导、口碑好的家教品牌,提供奥数、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全科家教辅导,满足小学、小升初、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类人群课外补习需求。

第二节 考前一周整装待发

一、决战前的部署至关重要

1.一般来说,高考前几天复习,总的原则是回归教材,通过知识网络,把查漏补缺、解决前面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放在第一位。没必要也不可能再把每一科详细地复习一遍。因此,最后七天的复习更应收缩到教材上来。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重点等,一科一科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补习一下,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还可以看自己整理的提纲、图表、考卷,重温重要的公式、定理等。这七天的复习,就像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或适应性练习一样。通过这七天的收缩复习、强化记忆,可以进一步为高考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心理学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早起后半小时和晚睡前半小时,这两段时间是最佳的记忆时间,所以,这一个小时要充分利用。

2.进入全真模拟状态。全真模拟复习要与高考时间程序表一致,这样才能在高考的那天,顺利进入状态。每天做一套卷子,这样在几天后真正拿到高考试卷时不会感到手生,能尽快找到感觉。

3.要保持自己平时学习和生活的节奏,适当减小复习密度和难度,可以得到“退一步,进两步”的效果。保持大脑皮层的中度兴奋(既不过分放松也不过分紧张),要避免和他人进行无谓的辩论和争吵。可以适当地看电视、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过最好别玩电脑,因为电脑游戏、网络容易令人沉迷。这样,就能在考试前夕,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

4.高质量的睡眠永远是最有效的休息方式。考前有的考生可能会因兴奋而失眠。所以,睡前不应喝咖啡、茶之类的刺激性饮料,也不应看紧张、扣人心弦的故事片。到了正常睡觉时间或是稍早一点(大可不必早早上床等着入睡),躺到床上,全身放松,争取迅速入睡。若一时睡不着,千万不能着急,不要责备自己或胡思乱想,只管保持平和心情,采取重复放松技术。其实只要全身非常放松,大脑不兴奋,完全可以获得身心的休息。

“猫头鹰”式的考生如何应付上午的考试?有些考生习惯于夜间用功学习,夜越深精力越好;还有些考生为争取时间,拼命熬夜,以致养成习惯。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考生在白天,特别是上午精力不佳,但考试又都是在白天进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事先进行人体生物钟调整,逐步改变生活习惯,以适应考试的时间安排。调整生物钟,从临考前两周就要开始矫正作息时间,坚持晚上9点30分睡觉,早晨6点起床。开始时可能怎么也睡不着,不过没关系,睡不着就

看书,但第二天早6点一定要起床。因为头天晚间没睡好,起床后昏昏沉沉。这时一定不可赖在床上,可以到附近公园、街道上跑跑步,边跑边背些单词。几天过后,就会慢慢适应早睡早起的习惯了。考前一周应按考试时间安排作息,早6点起床、运动、吃饭,8点钟准时开始复习,中间休息20分钟。最好按考试科目时间复习。这样经过一段适应训练,临场考试就不会有异常感觉了。

5.在高考前一两天,考生应该熟悉考场。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学校的考生可能要到另一个学校去考试,所以,熟悉考场尤为重要。所要熟悉的内容有:所在考场离居住地点有多远;用什么方式抵达比较迅速和安全;在路上要花多少时间;自己在哪个教室;坐哪个座位;座位是靠近门窗还是贴近墙角;教室是向阳还是背阳;厕所及其他服务设施在哪儿;附近有无可以休息和饮食的地方,这些问题在准备时都应该弄清楚。否则,临到考试时由于没有准备,一些意外情况可能会让你陷入混乱和迷茫,影响注意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譬如出发过晚,气喘吁吁地赶到考场再匆匆忙忙找自己的座位,这样会影响情绪,耽误做题时间;如果开始考试时才发现窗户透进的阳光直射你的座位,这时抱怨着急只会起消极作用。还有在教室门口附近就座的考生,易受到巡视员进出的影响。若对这些事情早有准备的话,就能把这些所引起的心理冲击减小到最低程度。熟悉考场,早作准备,会给考生带来信心和安全感。

二、必要的物质准备是高考成功的先决条件

1.备齐考试用品。考试前一两天,要仔细检查一下高考时必备的文化用品(如手表、钢笔、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等),如果用品不齐或有故障,一定要及时解决。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临睡前要将包括准考证在内的所有必备品装在一个袋子里(最好是厚而透明的小塑料袋),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每次考试出发前,一定要检查一下。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小事弄不好,有时也会误大事。如每年高考都会有人忘记带准考证,从而无法进入考场,延误了考试时间,平添一番烦恼;有时,手表未及时更换电池,在考试中途手表停了,很长时间自己也未发现,造成考生不能合理地分配答题时间;还有的考生,只带了一支钢笔,答卷不久,钢笔又不下水了,也十分狼狈……总之,高考也应像打仗一样,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打无准备之仗。

2.注意养精蓄锐。考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特别是最后的复习,目的就是迎接高考,接受国家的考核和选拔,可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所以,考前要注意“养精蓄锐”,注意饮食起居,预防突发感冒、腹泻等疾病,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品营养丰富,有助于增强体力和记忆力。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考试前几天不要参加较为激烈、体能消耗过大的文体活动,同时不要到离家太远的地方。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应是考前一周的主旋律。

7.散打队员不良心态的调整 篇七

散打队员的不良心态有以下几种:

一、胆怯恐惧

胆怯恐惧是散打比赛中最常见的不良心态之一,多发生在初次参加重大比赛的新手身上,或是遭受了对手的重创;也有的是因为对手名望太高,实力太强等,从而产生了胆怯恐惧心理。其主要表现为动作紊乱,反应迟钝,在比赛中不能做出有效的进攻和防守动作,从而使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调整方法:

第一,通过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引导,告诉队员,胆怯恐惧其实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自然应激的保护反应,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第二,讲明散打比赛有严格的规则限定,有护具的保护及裁判的监督等各方面的保护措施,运动员参赛时尽可放心,无需多虑。

第三,散打是一种较为激烈的对抗项目,参赛者要有敢打敢拼的特质,为此才能发挥正常水平,战胜对手。正如拳语所讲,“两军对垒勇者胜”。

二、愤怒不满

比赛中,因对手使用违规动作进攻,如攻打禁区,或使用限制技法,或因场裁判罚不公出现错判、漏判,如有效的摔倒判定无效,对手有意击打后脑不予判罚等等,于是就出现了愤怒不满的情绪和心态,从而无心继续比赛,甚至与裁判进行争辩,或是用同样的方法回敬对手,以至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

调整方法:

第一,教练员要利用局间休息时间对队员进行指导,及时提醒队员不要意气用事,不要计较一时的得与失,要控制好良好的比赛心态,拿出自身的实力去战胜对手。

第二,当遭遇上述违规情况出现,教练员和队员可通过申诉途径进行解决,同时要相信仲裁委员会和众多的观众,相信他们能够判定场上的是与非,对与错。

三、过度兴奋

散打比赛需要适度的兴奋状态,否则必定会影响正常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但有些队员在离比赛开始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提前做准备活动,结果使身体和心理兴奋过早;还有些队员过度期望比赛临近,以至于寝食不安,过度兴奋,造成了身体不必要的“内耗”,上场比赛时感到软弱无力,具体表现为思维能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激动、动作变形等,使自己的正常竞技水平不能得以发挥。

调整方法:

第一,教练员要耐心细致地讲授,让参赛队员懂得什么时候该兴奋,什么时候该镇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参赛队员在做准备活动时放慢节奏,减小强度,缩短时间,以降低兴奋水平。

第二,避开比赛现场的刺激,到场外进行自我放松,如做呼吸功、抖摆功,也可做默念功,如“我要镇定”,“我的心态很好,我现在心态很稳定”等。

四、盲目自信

队员对比赛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对对手实力估计不足或估计过低,从而过高地评估自身的实际水平,自认为制胜对手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于是赛前不积极进行备战,出现了轻敌思想,致使比赛时注意力不集中,当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或挫折时,便会紧张急躁,不知所措,以至于无法应对眼前的不利局面。

调整方法:

第一,平时,教练员就应要求队员养成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每一个对手的好习惯。充分做好打硬仗、打加时赛的思想准备,在赛前要将比赛出现的困难设想得多一些,使队员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做到“遇强不惧,遇弱不懈”。

第二,队员在参赛前要正确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技术水平、战术素养、身体素质及心智胆力,不能盲目自大。正如兵法所言:“骄兵必败”。

五、参赛冷淡

参赛冷淡是指队员对于参加比赛表现出的无精打采、兴趣不高、情绪低落或缺少自信心,甚至无意参加比赛,其原因多是由于自身水平较低,无望摘金夺银;或是以前的比赛留存着痛苦的记忆,如被KO过或受过重创;还有的是与教练员之间有矛盾等。

调整方法:

第一,教练员帮助队员设定与其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奋斗目标,激发其参赛的积极性。

第二,教练员与队员要加强沟通,消除不和谐的因素,如改善指导方法,少些批评指责,多些鼓励引导等,最终实现“双知共进”型的教学方法。

第三,回忆过去的实战和比赛中发挥出色的场面、实景,增强队员的自信心,鼓舞队员的参赛斗志。

六、想赢怕输

队员在比赛前既对胜利期望过高,又惧怕战胜不了对手的矛盾心理,以及不切合自身实际水平的高定位,或运动队内有硬性夺冠指标等,是造成此种不良心态的原因。通常表现为自信心不足、身体紧张、疑虑增多、过多注意比赛得分而不是尽心尽力发挥自身技战术水平。

调整方法:

第一,不对运动员提出过高的要求,只需队员在比赛中发挥出自身的训练水平即可。

第二,正确分析对手及自身的真实竞技水平,要较为客观地评定自己所能获取的正常成绩范围值,降低对比赛结果的期望值。

七、意志薄弱

有的运动员因缺乏奋斗目标,胸无大志,认识水平低,因此在比赛中,表现出斗志不强,软弱无力,特别是与实力稍强的对手对抗时,更显示出竞争意识差、软弱无能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与过去舒适的生活和家庭娇惯、溺爱是分不开的。

调整方法:

第一,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来培养队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第二,积极改善认识态度,找到意识障碍的根源和表现,进行专门的心理调整,使之明白“爱拼才会赢”的道理,改变已有的行为习惯,用坚定的意志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

八、注意力分散

散打比赛要求运动员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专注技战术的运用,而有的运动员因主客观因素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赛上,即通常大家所说的“分心”,常表现出思维混乱、反应迟钝、动作僵涩等,其产生的原因多是由于自身疲劳过度或外界的叫喊声干扰和赛前胡思乱想等。

调整方法:

第一,应该从平时训练中培养队员认认真真、专心致志的好习惯。

第二,通过模拟训练来提高队员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第三,进行自我暗示,诸如“我现在不想与比赛无关的杂事”、“我能专心进行比赛”等,以集中注意力,专心比赛。

九、急躁情绪

急躁情绪多发生在运动员比分落后、急于追平赶上之时,或原来计划尽快结束比赛,赢得胜利,却偏偏遇上了不好对付的选手,从而造成了攻防盲目性、动作变形、心急意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等现象。

调整方法:

第一,自我暗示,“我不能着急,应静心捕抓战机,制胜对手”。

第二,利用调整动作节奏及发力的强弱或攻防转化等内容来缓解急躁心态。

十、消极思维

思维对散打队员有巨大的调节作用,积极思维能激发出良好的斗志和果敢的精神;而消极的思维能使队员丧失斗志,缩手缩脚,从而限制了自身水平的正常发挥。消极思维起因较多,有的担心竞技表现好坏,有的过多考虑比赛胜负结果,有的过分自责和消极自我预言等。

调整方法:

第一,自我阻断——在消极思维产生的瞬间,可以自己拍拍头以疾速阻断不良思维。

第二,自我对话——“运动员总有自身的优点,同样也有其缺点,尽管我有弱点,但我还是优点更多些”。

8.调整心态 战胜自我 篇八

【自我调整】

平衡自己。企业破产固然有诸多原因,你可以一口气数落出很多,历史的、现实的、国家的、企业的。可我们在数落时,却忽略了自己,结果是越数越气,越气越埋怨,埋怨生牢骚,牢骚伤身体,岂不自讨苦吃。假如我们也清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敬业精神怎么样,在企业工作状况如何,那么我们心理也许会平衡些了。如果你说你工作干得不错,那就值得庆幸,因为你没有愧对企业也没愧对自己,你在这个企业里学到了本事,增长了才华,养就了好习惯,积累了你今后谋生与发展的资本。握有“金刚钻”何愁揽不到瓷器活!我们拥有这样的“金刚钻”便能迎来柳暗花明的明天。

放眼自己。优胜劣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扶优助强是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即使是仁慈的上帝也改变不了这一规律。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必然淘汰出局,走上破产之路。但这并非世态无情。从行业看,军工行业结构调整可打翻身仗;从企业讲,企业运用国家政策可获得新生;从职工看,有多种安置渠道可供大家选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需要的是与时俱进,打破回头看的怀旧情节,重整旗鼓,放眼未来。留恋搁浅的沉舟,不仅寸步难行,而且大有淹没的危险,与其如此,我们何不改乘驶向东方红日的千帆,融入迎接春天的万木之林呢?

把握自己。破产创造了机遇,机遇带来了希望,只是你有无慧眼识别机遇、有无能力捕捉机遇罢了。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都给人们提供了改变潦倒人生的机会,提供了演绎辉煌人生的舞台。对于一个人来说,变革可能会创造发展的契机;对于一个团体来说,变革可能会使这个团体获得新生、走向辉煌。关键需要我们抓住机遇、把握好自己。

挑战自己。安于现状的人,最终是保不住现状的。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和能力挑战自我和挑战环境,只是想维持眼前的利益和习以为常的生存方式。可是,事态是发展变化的,决不会迁就你僵化的观念和偏执的思维而停下来保护你,于是那些居安守安的人到头来大多陷入逆水行舟、今不如昔的境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要有危机意识。一个人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遭殃;一个团体没有危机意识,就会垮掉;一个国家没有危机意识,就会灭亡。这里,我们应向那只奔跑的野兔学习——山坡上一只野兔在练习奔跑。树阴下的山鸡见了说:天气这么热,你这大傻瓜,何不躺下来休闲休闲,况且现在还没看到有老虎来呢。野兔回答说:等到老虎出现时再来练跑就来不及啦!这只野兔是聪明的,因为它具有居安思危这样的前瞻性。我们人类不仅有生存欲望,而且还有生活追求。生存跟生活不是一码事。生存讲的是活下来,生活讲的是丰富多彩。没有居安思危的人,上帝能保住你安居乐业地生存吗?能保住你有滋有味的生活吗?惟有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比别人超前做好精神和物质准备,一有机会就立即行动,以挑战的姿态去拼搏、去进取。这样,出现在挑战者面前的就不是遗憾、贫穷与哭泣声,而是鲜花、掌声、成功与财富。

【自我放飞】

认识自己。很多人一生都在原地踏步,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心理自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不敢去闯荡争取,画地为牢把自己圈起来了。有位哲人说过:“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是有反省能力而又能诚实面对自我并加以正确改善自我的人”。我们常常爱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别人或找出种种借口推脱自己,其实很多不顺心事都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弱点,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优缺点都浑然不知或者不知反省,不加利用与克服,其结果就会自己把自己埋没了、毁掉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普通人只发展了他潜在能力的十分之一;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出色一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和自我解剖的习惯罢了。这就要认识自己。职业和地位如何、得意和失败多少、学历和智商高低等等,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人生的价值,惟有真正认识自己,发展积极的心态和潜能,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放飞自己。一个人完全依赖或按照别人的意见去行事,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就如同被束缚住双翅的飞鸟,即使有飞翔的愿望,也不能自由自在地去展现自己。一个人要想改变处境,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得认准目标后展翅高飞,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就会牵着你的鼻子走;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远景规划,你就永远在原处盘旋;如果你对未来没有追求,你就会永远落后于追求者的后头;如果你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你将背着沉重而苦涩的心理包袱。与其如此,不如现在就开始放飞自己,飞往能自我实现的一片蓝天。

拯救自己。我们现在的处境是过去的观念在今天延续的结果,我们今天的观念又决定了我们今后的生活处境。尽管你对许多事情抱怨不已,祈求着、期望着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可与此同时却又抱残守缺,得过且过,懒得动一动手、伸一伸脚。如果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真正的自我,就应为此付出努力。只有自己有了拯救自己的强烈愿望,才能发挥出自身更多的潜能,才能做出更多出色的事情,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启动自己。许多人有美好的愿望,但他们的拖沓已经成了习惯,对于这些人,完成一件事情的一切有利条件都不足以压倒完成这件事的一个小小的困难,往往以种种借口不去执行。心动不如行动,只有行动才能使人进步。因此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立即行动,进而去实现自己向往的目标。非要等算计到“万无一失”时才开始行动是惰性在作祟,他们的周密计划只不过是一个不想行动的借口而已。只要行动起来,生活就会交上好运,并创造出奇迹,哪怕你现在的状况暂时是恶劣的。“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只有行动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你想奔向自己的目标,追求自己的成功,现在就立即行动吧。

【自我完善】

自我“充电”。只有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使认识不断深化,才能使自己储备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量。在知识与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如果不给自己“充电”,必然就会落伍。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给自己充“充电”。对一份工作,有的人干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了,想换一份工作,而换一份工作就得有实力,实力来自何处?实力来自知识的更新和综合技能的提升。你不想跳槽,想把现在的工作当作一生的工作,那么,以何种态度应对呢?如果因为目前的工作进行得还顺利就感到很放心,每天优哉游哉地过日子,那么目前的情形就不一定能长久维持下去了,失败的日子会与你不期而遇。与此相反,能将这份工作当作一生的工作而埋头苦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其进步是无止境的,即使你现在默默无闻,但总有一天你将会出人头地的。

自我敬业。所谓敬业,就是要敬重你的工作。从低层次讲,“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也就是说,敬业是为了对老板或上司有个交代。如果我们上升一个高度来讲,那就是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感。敬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有始有终。敬业,从表面上看,是为了他人或团体,其实也是为了你自己,因为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战胜比别人更多的困难,炼就比别人更坚毅的意志,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掌握比别人更多的技能,养成比别人更优秀的品质,而这些“战利品”便是你向高层次发展的跳板,就算你以后换了地方,从事不同的行业或工作,你的“战利品”也必然为你带来魅力和威力,助你登上成功的云梯。

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调整心态——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应对挑战——立即行动,那么我们破产企业职工何来茫然无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充满希望的绿色田野、任我们飞翔的海阔天空!

上一篇:新品上市会的营销策划下一篇:是你让我读懂了沉默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