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设工程监理的风险因素论文

2024-07-17

研究建设工程监理的风险因素论文(共9篇)

1.研究建设工程监理的风险因素论文 篇一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缺陷主要有两方面,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公众参与积极性、公共对其风险的认知度。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的风险等级通过测试系统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加以反映,风险水平越低、水利工程建设系统越弱、社会稳定风险水平越高。基于系统脆弱性视角,引入工程建设的公众风险认知,从社会风险暴露、公众风险认知、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和模型,并对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行了实证研究。社会系统的脆弱性能够反映社会稳定风险水平,社会系统越脆弱,应对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弱,社会风险水平就越高。

1、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系统脆弱性

1.1 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社会风险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工程建设的风险暴露,公众风险认知与社会敏感性。能够引发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直接风险就是社会风险暴露。非自愿移民的拆迁安置与补偿都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部分,从而降低了该区域人民群众的收入,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并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能够形成风险暴露的就是项目施工的安全,或者是卫生的问题。不是工程建设所引发的社会风险即社会敏感性与公众风险认知。能够使区域社会原本的社会状态得到改变就是依靠水利工程建设。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例如会引发产业的结构被调整,增加人口失业的风险,并且社会环境也会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区域社会系统如何影响工程建设,并且影响工程建设的程度如何,都是通过社会敏感性来体现的。

能够体现公众对社会中各种事件的认识和判断就是公众风险认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公众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与支持程度就决定了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公众会判断这项水利工程建设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例如,环境损坏与基础设施损坏。同时也会权衡考虑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在以上基础上,才会对水利工程建设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作出相应的判断。

1.2 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应对能力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的移民安置补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是社会风险应对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只有越来越强的社会风险应对能力,才会有越来越强的系统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从而社会系统的脆弱性与社会稳定风险水平就会越来越小。为了使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得到有效的缓解,移民安置补偿与投资是十分重要的。风险应对的最基础的环境,就是区域社会能够更好的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社会的保障能力与社会的控制力。

2、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社会风险就产生了。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就应该对它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判断。由以上分析可知,社会经济的影响,生态环境与工程建设的安全与卫生是最直接的特征,都会引发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暴露。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敏感性是由从业的人口与产业结构分布决定的,是区域社会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反应。所谓公众风险认知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公众对于工程建设所做出的认识与判断。包括了生态风险与社会经济风险等。除此之外,公众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所作出的是否能促进区域发展的判断决定着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的社会风险水平。只有充分考虑到指标选择的系统性和独立性,选择最合适的指标表达式,遵循具体的指标操作性与实用性原则,才能够构建出良好的水利工程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3、结论及建议

3.1 建立标准化风险识别体系

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体系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观念对社会风险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从前至后,从“善后”到“预防”、“被动维稳”到“积极促稳”。对上述三点的管理理念进行升级转变,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引导群众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影响产生正确的认知,避免由于个人价值观错位、社会心理失衡等导致的从众、非理性等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

3.2 民众利益的维护性

“以民为主”是我国基础设施兴办的主旨。水利工程隶属于基础设施中的一种,对其工作的态度和要求直接影响着周围设施的环境,对周围居民和植被建设也需谨慎的思考。工程建设的稳定性需要“因地制宜”,通过一系列的补贴手段和利益的补偿,解决群众的日常所需,消除利益带来的心理差异,兼容并济,达到社会稳定的最优化。

3.3 保证资金投入的持续性

资金投入的数额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基础的物质保证,可持续性的投入也能够从基础上保证公正安全的持续性、社会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社会基础设施的“软实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硬实力”。大力倡导积极地社会风气,引进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加入,将社会正确性的舆论与水利工程的风险评估相结合,证明其实力,实现社会稳定的“零风险”。

2.研究建设工程监理的风险因素论文 篇二

一、电力企业加强电力工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电力工程具有投资大、设施分散、资金密集的特点。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力设施建设, 如果企业管理松弛, 内部控制差, 则不仅浪费资金, 达不到投资效果, 也极易滋生违法犯罪现象。因此, 电力企业在工程供应、施工和验收等环节都急需加快内控制度的建设。

二、内控指引的要求

2008年、2010年,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先后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以下简称“内控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第二条规定:“本指引所称工程项目, 是指企业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所进行的建造、安装活动。”

按照《内控指引》的要求, 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内控体系应包括: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设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评价、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审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四个方面。

按照《内控指引》的要求, 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设计应按照以下流程完成:管理现状描述→风险评估→识别并描述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并评价工程项目风险→选择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完成工程项目风险数据库或绘制风险图谱。

本文按照《内控指引》要求, 仅对电网工程建设中识别出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浅析。

三、电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业务环节

按照流程, 电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可分为前期管理内部控制、工程过程管理内部控制、物资管理内部控制、竣工管理内部控制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内部控制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1、前期管理内部控制

主要包括立项与审批、项目发包、设计 (勘察) 管理等内部控制。

2、工程过程管理内部控制

主要包括招投标、工程转分包、工程施工、设计变更、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内部控制。

3、物资管理内部控制

主要包括物资采购、领用、处置、退运及其他相关业务管理等内部控制。

4、竣工管理内部控制

验收、试运行及工程移交、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工程项目后评估、工程档案管理等内部控制。

四、电力工程建设主要内部风险识别

根据上述四个层面面对的分类, 电力工程内部控制风险识别如下。

1、前期管理中识别的主要风险

(1) 立项与可研管理识别的风险。未能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如果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的划分标准不明确, 或者与国家税法规定不一致, 项目划分错误, 可能导致资金安排不合理, 违反税务法规的规定。如果未能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 可能会形成账外资产, 造成资产流失;项目安排缺乏计划;可行性研究不足等。

(2) 项目发包管理识别的风险。选定的承包单位水平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如果招标选择时没有严格依照规范制度执行, 可能导致选定的承包单位水平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造成质量不高;由于招投标流程不完善, 将项目前期工作委派给与自己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单位, 并从中收受好处。

(3) 勘察设计管理识别的风险。设计水平不能满足工程要求;项目被转包或分包, 造成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的不可控;简化建设程序, 搞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2、工程过程管理层识别的主要风险

(1) 招投标管理识别的风险。提前泄露招标项目信息风险。如果由于缺乏招标项目信息发布规定和严格执行程序, 可能导致关键岗位人员因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向特定利益人提供所需信息;部分优质投标人没有足够时间准备投标文件。如果招标流程中各时段时间点的控制不规范, 可能导致部分优质投标人没有足够时间准备投标文件参与竞标, 影响招标质量及招标的公正公平, 也可能导致评标小组成员利用职权便利收受投标单位好处, 违规招、评标使评标结果有利于特定投标单位;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不合要求、无法胜任;应招标的项目未招标或化整为零规避招标。

(2) 工程转分包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项目被转分包, 造成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的不可控。如果对工程项目转包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必要的监督措施, 从而导致项目被转包, 造成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的不可控;违法转包、违规分包或以包代管、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不完善。

(3) 工程施工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缺乏对工程安全、质量的严格管理, 从而导致工程建设存在安全隐患, 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不稳定因素。如果没有针对项目完成率的现场监督体系, 不能有效准确地管理进度。如果技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安排不合理, 项目集中在第四季度实施, 可能带来的安全生产和可靠性风险。如果技改工程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不完善, 可能影响施工进度, 施工质量与安全存在隐患。如果项目施工费支付与项目进度脱节, 加上资金支付控制不严, 超进度付款、多付进度款, 可能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损失, 同时也可能带来法律风险。

(4) 设计变更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对项目变更合理性的控制以及相关管理规范不完善, 对工程造价控制和资金运作造成风险。如果对项目变更合理性的控制以及相关管理规范不完善, 审核标准不明晰、审核程序不严格, 可能对工程造价控制和资金运作造成风险, 同时也带来廉洁和法律风险。

(5) 工程监理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工程监理单位与施工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商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造成业主方利益受损;缺乏对监理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对监理的历史表现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持续记录, 从而导致选择了不负责任的监理单位, 令监理工作不到位, 造成业主方利益损失。

(6) 合同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合同签订与招投标文件不一致, 合同变更或解除没有履行必要程序, 补充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合同条款没有得到全面、严格地履行, 给企业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

3、物资管理层识别的主要风险

(1) 物资采购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采购过程不规范或手续不完善。属于公开招标项目, 未在国家指定媒体发布招标公告, 存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经办人与批准人未分离;采购定价机制不科学;入库过程监督管理不到位;如果采购定价机制不科学, 可能导致采购价格不合理, 造成企业资金损失, 也可能出现廉洁风险和法律风险。抽检物资品类、数量达不到规定的抽检比例, 出现到货质量监控的遗漏点等。

(2) 物资领用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领用的设备材料达不到设计要求;物资领用单位保管不善造成企业物资被盗、丢失, 或领用单位使用不当造成企业物资损坏、浪费, 而未承担赔付责任;物资领用存在“以领代耗”、“以领代建”, 而非实际物资耗用等。

(3) 物资处置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资产提前报废而造成损失;现场施工人员私自变卖设备或据为已有等。

(4) 其他相关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工程余料退库再利用机制风险;资产价值管理系统与实物管理系统不能做到有效同步联接, 对账机制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资产台账与财务账没能及时进行对账及差错调整, 可能导致造成账、卡、物不符。

4、竣工管理层识别的主要风险

(1) 验收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验收人员构成不合理, 对工程质量不能严格把控;监理单位的监督不到位, 导致监理人员和项目施工人员相互串通, 谋取不正当利益, 在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中, 存在安全、质量隐患;承包商未能提供齐全有效的施工技术资料;竣工验收不严格, 竣工图与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不一致, 对日后生产运行产生影响。项目验收过程中手续不完善, 资料文档遗漏, 影响正常的投产运营。

(2) 试运行及工程移交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对主要设备技改状态评估不到位, 可能导致难以发现项目子项的遗漏或虚报。如果对项目交付的制度流程和细节规范没有明确规定, 会导致交付衔接中存在工作不完善, 资料文档遗漏, 影响正常的投产运营维护。

(3) 工程结算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结算编制依据不规范、结算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竣工资料 (竣工图、设计变更数据) 等不一致影响工程项目结算的准确性。工程结算编制依据不规范, 可能导致计算不准确, 影响工程项目结算的准确性。工程投资支出控制不严, 造成工程实际金额与预算存在偏差, 以致投资计划失控。没按规定时间结算, 可能导致对工程造价控制和资金运作造成风险, 同时也可能带来法律风险。资金计划制定、支付申请、审核、批准、支付等岗位没有完全分离, 可能导致资金舞弊风险。资金审核不严格、监控不到位, 出现侵占转移、挪用建设资金等行为, 造成严重损害公司利益、集体利益。成本开支的依据不充分, 欠缺必要的多级审核程序, 可能导致业务经办人利用管理漏洞, 采用虚假发票报支来套取现金, 形成部门“小金库”或个人贪污行为。施工、物资采购等合同支付款项时未扣除质量保证金, 可能导致提供的服务或物资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4) 竣工决算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没有编制竣工决算书, 可能会导致无法对项目的经济性及项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反馈, 影响成本造价的真实性。

(5) 工程项目后评估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没有设立项目后评价体系, 无法合理有效地评估项目成效。

(6) 工程档案管理识别的主要风险。由于缺乏严格的档案管理要求, 工程招标、设计、施工建设文档存在遗失, 查询繁琐等问题, 从而导致项目验收移交不能按期进行, 造成经济损失。

五、结束语

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 Porter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 (Value Chain) , 竞争不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 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业务流程) 实行有效管理的企业, 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对电力工程流程风险进行充分识别是供电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进行的内部科学调整,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和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课题组: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控制有关问题研究[J].会计论坛, 2010 (2) .

[2]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课题组: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基于112个企业案例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10 (6) .

[3]方红星、池国华主编:内部控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3.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对策研究 篇三

摘 要 工程建设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需要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做好风险对策研究,才能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工程建设项目 风险处理 风险应对措施

一、概述

一项工程,特别是重大工程项目,由于时间的跨度比较长,在建设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如设计方案不完善、施工组织方案不充分、项目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都会对工程建设项目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处理不当,往往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工程建设项目失败。

二、现状

我国对于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是起步较晚,由于多种原因,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往往流于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有更多的外国建设企业进入我国建设市场参与竞争,我们的建设承包企业也要参与国际项目的竞争,但由于对风险管理不到位,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2010年10月26日,中国铁建发布公告称,承建的沙特麦加轻轨项目预计亏损达41.53亿元,此消息一出,该公司股票随之大幅下跌。由于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工作量比签约时预计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导致项目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而承建单位显然对风险因素分析不够,导致损失惨重,而这样的例子在我国还有很多。

三、风险处理概述

风险处理就是对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有效处理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风险应对措施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回避:是指考虑到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

(2)风险降低: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尽量降低其损失。

(3)风险分散:是指增加承受风险的单位以减轻总体风险的压力,从而使项目管理者减少风险损失。

(4)风险转移:是为了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转嫁给另外的单位或个人承担。通常有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财务型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三种形式。

(5)风险自留:是项目组织者自己承担风险损失的措施。

四、对策和措施

本文以“中石油某区域管道光缆通信建设工程”为例,结合风险应对的几个方面,从以下一些阶段对该工程进行风险控制。

(一)项目论证阶段

由于该区域中石油下属单位较多,长期以来都依赖地方运营商提供通信资源,光缆资源有限,能开展的通信业务较单一,不利于建设数字化石油企业,再加上该区域输气管道形成环网,随沟敷设光缆,也能形成通信环网,这就为构建企业自己的通信系统打下了基础。该工程耗资巨大,是自己搭建通信系统还是继续租赁地方通信运营商资源,该项目筹备组聘请了专业咨询公司进行论证,得出可行性报告,然后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在听取专家的论证意见之后再敲定方案。对方案论证阶段进行控制,尤其是听取专业机构和专家的建议,能有效做出是否开展此项工程的判断,避免盲目的上项目,浪费巨大资金。

(二)项目设计阶段

找有较强实力的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设计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避免纸上谈兵。比如输气管道进行施工,通信管道什么时候进场;输气管道回填如何避免砸伤通信管道;通信管道是布放在输气管道上方还是下方。很多施工技术难点,都必须在设计阶段一一化解。

(三)项目实施阶段

这是项目的关键阶段,需对项目的时间、资金、安全、质量等方面的风险进行控制。

1.聘请监理

以前石油工程项目大多是指定单位某个人作为现场管理人员,但自己人往往很难管理自己人。如今引入监理人员,通过招标选择信誉好、有较强技术力量和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能协助业主做好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安全的风险控制,有效规避风险。

2.引入多家施工单位

通过招标选择信誉好、有较强技术、经济力量和施工能力的公司承担施工建设,对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具有可靠的保障作用。由于该工程涉及川渝两地多个城市,工程量大,技术难题多,如果只引入一家施工单位,一旦这家施工单位因为技术等原因不能继续施工,项目实施就会中段。因此该工程以地域为界,分段引入施工单位,通过多家施工单位共同实施。

3.施工现场安全控制

根据对现场施工风险的评估结果,确定现场施工安全风险为坍塌、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根据每一类风险,制定详细的控制措施。比如,触电这类风险主要发生在现场电动工具操作不规范上,对此的控制措施是施工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施工前要制定应急措施,作业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操作人员懂操作规程、掌握应急处理措施,作业时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在施工作业现场设置一名监护人员,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不定期到现场进行检查等,通过这些安全措施进一步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4.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关键是现场不折不扣的落实设计要求,比如线缆的路由和埋深,如果敷设的位置不当,在管道回填时候就会被坚土砸伤,为后期在硅管里吹缆制造障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硅芯管与输气管道同沟敷设,其敷设位置在管道右侧靠近沟壁处。无特殊要求时硅芯管敷设在与输气管道管底齐平处,硅芯管与管道外壁的水平净距>300mm”的技术要求,并在现场设置质量监督员,监督各项要求的落实。

5.购买工程保险

通过购买工程保险,保障该工程在计划开支范围内避免因地质等重大变化和特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重大损失,这样就有效的将资金风险进行转移。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对策研究,能提高企业运用风险应对措施,化解建设项目在各阶段存在的各种风险的能力,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曾加.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方法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08(6).

[2]张根合,李渊.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初探.交通标准化.2010(9).

4.公路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 篇四

冯兴吾 汪长海 方松林

公路建设工程中出现的事先不确定的内部或外部的干扰因素,谓之风险。任何公路建设工程都存在风险,如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等,这些都会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甚至公路建设工程的失败。正是由于风险会造成很大的损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公路建设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风险管理能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和管理水平。

一、公路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的内容

1、公路建设工程中各个过程的风险管理

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结束的各个过程,都必须进行风险的研究与预测、过程控制以及风险评价,以求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以及积累经验和教训。

2、公路建设工程全面风险管理

多年来,人们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在公路建设工程的各个部门都存在的风险,有的风险相互叠加放大,有的风险相互抵消而减少。因此,公路建设工程不能只从某个环节、某个部门的角度来考虑风险,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以贯穿整个公路建设工程的角度看风险,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如工期、费用、质量、设计能力、市场、信誉等。

3、公路建设工程风险的全方位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企业的目标,即公路建设工程中业主、承包商、监理的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等4个目标。第二个维度是全面风险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等8个要素。第三个维度是企业的各个层次,即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各分公司面临的共同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环境和移民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如在BOT项目中,政治风险的主要构成为政局的稳定程度、政策变动因素、项目所在国与东道国的双边贸易关系等。

4、公路建设工程全面的组织实施

全面风险管理8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4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4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二、公路建设工程的主要风险构成1、工期风险

表现为造成局部的(工程活动、分项工程)或整个工程的工期延长,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如业主在公路建设工程合同签发前或实施中,未按合同规定时间解决征地移民问题、提供“三通一平”,未按公路建设工程合同规定及时供应电、水,未按公路建设工程合同规定及时提供各种合格的主材等。

2、费用风险

包括财务风险、成本超支、投资追加、报价风险、收入减少等。费用风险主要受以下4个方面影响:①经济发展规划。其中包括银行利率、信贷管理制度、货币兑换比率等。②市场情况。其中包括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公路建设市场的需求风险等。③电力输送情况。其中包括自发电、国内输送电、省内输送电等。④承包商的施工能力。其中包括承包商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成本以及经营情况。

3、质量风险

包括材料、工艺、工程等不能通过验收,工程验收不合格,经过评价工程质量未达到标准和要求等。

4、设计能力风险

主要表现为公路建设工程完成后未能达到施工设计要求。设计量的大小是设计质量高低的必然反映,所以把好设计关,是有效控制变更量的首要途径。如在时间过于紧迫,勘察成果质量不高的条件下,设计人员若依据这些质量不高的勘察成果来设计,其设计的质量也必然不会高。设计时间过紧,设计工作难以做到周密,各专业协调不够,会出现漏项、错误,其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使设计修改多,增加了投资,延长了工期,索赔率会增长。

5、市场风险

公路建设工程完工后达不到预期的市场份额,没有竞争力。如北京市五环路投资人民币20亿元,计划20年收回投资,但实际上每天车流量未达设计要求的五分之一。

6、信誉风险

可能对企业的形象、信誉造成损害是信誉风险。如业主未按公路建设工程合同规定及时对承包商支付工程价款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承包商未按公路建设工程合同的技术要求,造成工程质量有缺陷,包括工程验收时发现不合格的情况;虽经返工但达不到技术指标要求,但结构稳定,不影响其基本功能。

7、人身伤亡以及工程或设备毁损的风险

一般来讲,施工设备由承包商自备,但由于有的公路建设工程量巨大,工期紧,坚持大型专用施工设备由承包商自备确有困难时,业主购买后可有偿、无偿提供给承包商以确保工期,减轻承包商的压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合同总价。施工设备风险包括未按合同的规定时间进场、使用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及配件供应不及时等。

8、法律责任风险

法律责任风险是指法律的完善程度和变动情况给公路建设工程带来的风险,包括专门设计和规范公路建设工程的法律文本内容的变更等。也包括出现金融、工期和费用索赔等纠纷时,能得到及时仲裁或处理,保障业主的建设和经营权、投资受益和抵押权。法律责任风险的主要构成是法律完善程度、项目违约法律条款。

9、环境风险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包括气候条件、气象变化情况。公路建设工程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降雨雪量、风力、晴雨天数、日照指数,特别是自然灾害情况,如地震、洪水、风暴及海啸。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高致病禽流感等也应视为自然灾害情况。

三、公路建设工程的风险控制

1、从公路建设工程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发挥各方积极性

公路建设工程的风险是时刻存在的,如果公路建设工程的项目参加者都不需承担风险,相对来说也就不存在责任,没有责任就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如果取成本加酬金合同,承包商则没有任何风险责任,那么他会千方百计地提高成本以获取工程利润,最终将损害工程整体效益;如果承包商承担全部风险,为防范风险,他必然会提高报价,加大预算,此时业主无须承担风险,最终仍将损害整体利益。

2、公路建设工程责、权、利均衡

一是公路建设工程的风险责任和权力应是平衡的。承担责任也应该享有权力,同样,如果已有某种权力,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是风险与收益要对价。对于风险的承担者,应享受风险控制获得的收益和机会收益。

三是风险承担可行性,风险的承担应当拥有预测、计划、控制的条件和可能,有迅速采取控制风险措施的时间、信息等,只有这样,公路建设工程的参与者才能理性地承担风险。

3、公路建设工程应回避大的风险,选择相对小的或适当的风险

对于那些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项目就应该放弃,而对于某些风险超过其承受能力,并且成功把握不大的公路建设工程应当尽量回避。

4、公路建设工程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

为减少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应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进行预先的技术模拟试验,采用可靠的保护和安全措施。对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应选择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采取有效的管理组织形式,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严密控制。

科学规范计划变更。为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在给予一定时间、空间的前提下给予其一定的压力,业主与勘察设计单位签订限额设计协议、供图协议,优化设计管理办法,制定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控制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要通过建立设计指标,选择方案优秀、报价合理,信誉好、素质高、技术服务周到的设计单位,与其签订设计委托合同。

编好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由业主自身编制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设计院编制。招标文件指招标设计、投标须知、合同格式、商务条款(一般合同条款、专用合同条款)、招标书格式、工程量报价单以及投标报价所需的辅导资料、技术资料及该合同的标段划分说明等。招标文件是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业主对投标者就该合同工程发出的要约,也是对投标者对其响应和承诺的依据,是选择中标者的条件要求。因此,业主要给招标文件编制一个合理的工作周期,合同条款尽量引用合同范本的条款,合同文件应请专家会审,标段划分应科学,各标段基本是独立的,避免施工干扰。

5、公路建设工程的业主应要求对方担保并购买保险

对于合作伙伴在公路建设工程中可能产生的资信风险,可要求对方出具担保,如由银行出具投标保函,合资项目政府出具的保证,履约保函以及预付款保函等。

提出合理的风险保证金。在报价中增加一笔不可预见的风险保证金,以抵消或降低风险发生时的损失。

对于一些无法排除的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法解决。因为公路建设工程合同中虽然规定了业主和承包商的权利、义务,也明确各自承担的风险,但在公路建设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预先无法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等造成的损失是可能会发生的。因此,可以根据公路建设工程合同的规定购买工程保险、财产保险等保险,以转嫁风险减少损失。

6、公路建设工程应加强风险的预警工作

在公路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动态,捕捉风险的前期信号,以便更好地准备和采取有效的风险对策,对抗可能发生的风险。

7、公路建设工程在风险状态下应实施危机管理

在公路建设工程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影响,是降低损失,防范风险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5.研究建设工程监理的风险因素论文 篇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程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管理工程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而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质量管理工程与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如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对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控制变得极其重要。工程质量管理的时候,必须对工程建设存在着的风险进行分析,然后针对相应风险提出对策,以确保施工顺利正常进行。

1建筑工程风险分析

1)施工组织计划风险。建筑单位必须要对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计划进度进行审查,确保施工组织计划、工序流程、进度安排以及施工单位等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和规范。目前我国施工组织计划具有特定的规定,单独组织计划的时候对于施工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做出相应指导,并且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但是在进行施工组织计划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风险。2)工程设计风险。建设单位完成建设施工承包合同之后,必须根据需求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并完成审查。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图纸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施工是否能够按照顺序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流程设计的时候,必须对于工程进行项目安检、验收以及施工。施工设计图纸完成设计之后,也就意味着建筑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以及地基基础安全进行约束管制。3)施工人员风险。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建设活动必须要以人为主体,建筑施工人员包含了决策人、工程设计人员、监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人员风险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操守上,这些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很大。如文化水平、控制能力、决策能力、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作业能力、组织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对于综合素质比较高的管理人员可以优先录取。我国法律规定,当前建设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上岗必须要持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风险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性风险,对于其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2质量的管理工程

工程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有客观标准作为判定,从而能够更好的对管理工程工作进行有效评价。管理工程要以质量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应用对象,进而对管理工程做出客观评价。首先,质量问题是贯穿古今始终重视的问题,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质量问题有了新的内涵。管理工程的实施要明确质量标准的界定,进而能够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对管理工程做出客观评价。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工程的建设,而确保工程的质量需要有效的管理,进而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其次,产品质量与工作和生活质量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工程的质量即是产品的质量,是工程施工中整体工作质量的结果,因此,工程的整体工作质量决定产品质量的好坏。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生活质量三者之间既存在着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一,工作质量为产品质量提供重要保证,而生活质量又对产品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其二,三者的主体存在差异,产品质量的主体是工人,其质量的好坏由工人掌握;工作质量的主体是领导者,其领导人的管理决定着工作质量;生活质量的主体是消费者,消费者的要求则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总之,确保产品的质量,必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考虑工作质量的原因方面,另一方面,考虑生活质量的要求方面。再次,质量的本质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改变的。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能力、提高工作质量的工作能力、生活质量的需求方面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而导致人们生活质量发生改变的.原因有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讲,生产者的设备优劣、经营管理能力等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对生活追求方式的变化、个人喜好的改变等因素可以影响生活质量;第三,从市场角度讲,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市场呈现跌宕起伏的状况,影响着生产者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者的消费方式;第四,的导向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活质量;第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者应用科技程度的差异会影响生活质量。最后,效率与效益决定着质量的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的发展,需要兼顾质量和效率,而工程的效率和效益必须要与社会的效率和效益保持一致,因此,质量管理工程必须要注重兼顾效率以及效益。

3工程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1)采取国外先进工程质量管理经验。首先,我国的管理工程虽然有的支持和肯定,但是与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其管理工程的质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国应加强对管理工程的有效研究和应用,并不断提高管理工程的质量,进而促进管理工程更好的应用于我国各个领域,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加强管理工程的融合性。目前,管理工程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其他科学以及技术相融合的实例还比较少,而我国自然科学发展至今,遇到了很多的限制和阻碍,需要积极应用管理工程。管理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要想提高其质量,不能将其孤立于其他科学技术之外进行,因此,需要管理工程向自然科学的逐渐融合。3)加强监督减少风险。针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时候,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注意在管理过程中积极引入监督机制,促进整个管理受到群众的舆论监督。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时候缺乏管理措施,必须要加强监督落实监督制度。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从各个阶段加强风险控制,尤其涉及到资金流通地方更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控制。按照国家发改委、司法部等部门颁布的相关法规要求,要求律师对招投标行为、合同签订等合法性需出具法律意见书,避免工程发包的暗箱操作,避免没有施工资质的企业进入建设工程行业。最后,引入会计师事务所介入重大政府投资工程,会计师事务所可审核资金的来源及流向,保证资金安全,并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新时期我国要想促进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发展方向转变,就需要充分发挥管理工程的优势。建筑工程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对存在着的风险以及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针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才能够为建筑施工提供保障。通过文章针对工程质量管理策略以及风险控制策略研究,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6.研究建设工程监理的风险因素论文 篇六

平遥县养老保险中心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自觉接受领导和群众监督、认真贯彻和落实好各项政策、法规。3.坚持廉洁自律,严已律已,做到大公无私。

4.强化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方法,实现任务目标。

5.尽职尽责,抓好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圆满完成工作任务。6.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防控责任制。7.强化监督,督促检查。

8.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法规制度。

9.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10.按照本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11.认真学习现代信息知识,精通并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12..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搞好廉政建设和风险防控。

13.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14.遵守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业务管理、操作。

15.认真学习养老保险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学习,重塑价值观、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17.勇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严格按照程序、制度办事,规范经办、严于律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18.遵守各项廉政纪律,抓好廉政防控工作。

19.强化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方法,实现任务目标。

20.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提升工作效率,落实好各项政策法规。

21.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廉洁自律,严以律己,接受群众监督。22.强化监督、严格规程,确保经。

23.加强学习,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24.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自律。

25.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防控责任制。26.提高办事高效率。

27.加强管理,全面提高全民素质。

28.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和和工作效益。29.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自律。30.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1.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防控责任制。32.认真贯彻《档案法》

33.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改进思想观 3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35.严格自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36.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3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学习,重塑价值观、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

严格按照程序、制度办事,规范经办、严于律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39.遵守各项廉政纪律,抓好廉政防控工作。40.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

41.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认真履行职责

42.廉洁自律,加强责任性,严格管理程序和各种规章制度

43.加强团结、互相制约,严格审核,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目标任务

44.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养老资金的安全和准确性。

45.按照本中心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办事 46.做到按制度办事,尽职尽责。

47.认真响应中心下达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

48.增强自身的素质,做到心中有底,提高自身的防腐能力。49.加强工作责任心的培养,积极稳妥进步。

50.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强监督,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51.严格自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风险防控工作 52.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和工作效益。5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54 严格考核奖惩制度。

55.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56.好党风廉政建设和风险防控,落实责任追究制 57.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58.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责任心。59.严格自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60.遵守各项廉政制度,遵纪守法,兢兢业业,吸取别人的经验,争取工作上有新的台阶。

6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62.建立要情报告制度。63.建立奖惩制度

64.接受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的监督

65.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性事业性,提高工作效率。66.加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67.严格自律自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68.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69.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性事业性,提高工作效率。70.加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

71..严格自律自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72.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73.加强基金收缴,发放以及内部业务的稽核检查,建立一个运行规范、监控有效、管理科学的稽核体系。

74.提高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75.严以律己,主动接受群众监督。76.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性事业性,提高工作效率。77.加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

78.严格自律自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79.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80.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能。

81.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严于律已,接受群众监督

82.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83.遵守各项廉政制度,搞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84.树立廉政意识,实现职责清晰的任务目标。85.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依法依归履职。

86.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抵御反腐败侵袭的能力 87.提高自身素质和廉洁自律的能力

88.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抵御反腐败侵袭的能力 89.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能

90.加强思念作风建设,增强责任心纪律性,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91.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自律

92.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9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学习,重塑价值马、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

94.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严格操作规程,完善规章制度,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规程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将一些不确定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95.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自律,抓好廉政防控工作 96.提高自身素质和反腐倡廉。

97.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操作规程 98.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自律。99 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100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效率 101.建立奖惩制度。

7.建设工程风险分析与研究 篇七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及风险来源不同,建设工程风险可分为以下类别:1)组织风险;2)经济与管理风险;3)工程环境风险;4)技术风险。一种或几种风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同时,建设工程风险是一个动态过程,如图1所示,几乎每一类风险都会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项目目标的实现。

风险管理采用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法规的要求。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风险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风险识别应从项目管理的目标出发,采用数据整理,信息分析,风险调查,专家咨询及实验论证手段,对项目风险进行多维预测,从而对风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形成风险清单。识别过程如图3所示。

在确定风险管理对策之前,需要通过分析,定量地确定风险的概率大小或分布和风险对项目目标有何种程度的潜在影响。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流程见图4。风险衡量需要同时确定项目风险的概率和损失量,目的是为了评价项目风险的相对重要性。项目风险导致的损失包括以下4个方面:1)损失出超;2)进度延期;3)质量事故;4)安全事故。分属不同性质的损失在本质上可以归纳为经济损失和责任,但同时还须对项目风险进行量化,即确定损失值的大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同时导致一系列损失。因此,在估计风险导致的损失大小时,既不要遗漏任何间接损失或连带损失,也不要重复计算损失。衡量建设工程风险概率有相对比较法和概率分布法。相对比较法是将风险概率定义为一种风险事件最可能发生的概率。概率分布法更有可能全面地衡量项目风险。但在建立概率分布时,通常缺乏所需的有关项目的数据,这使得概率分布法只适用于一般由厂方数据或经验积累的项目风险的衡量。通过风险衡量可将风险量的大小分为5个等级:很小、小、中等、大、很大。

风险控制过程中应从风险控制对策,风险自留对策,风险转移对策三方面制定应对风险的管理对策。风险控制对策有风险回避和损失控制两种。另外风险自留也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技术,它是由自己承担因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分为有计划性风险自留和非计划性风险自留。风险转移对策分为合同转移和工程保险两种。

总之,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应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响应的反复过程对风险进行控制,减少项目风险产生的不利后果,使项目能更好的完成。

摘要: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及风险来源,将建设工程风险进行了分类,并对风险管理流程和识别过程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各类风险作了分析和评价,从而有效规避风险,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风险,管理,识别,评价

参考文献

8.工程项目风险因素与风险管理探讨 篇八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根据研究发现,很多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总结得出下面几个大致的情况:风险意识不足、缺乏对风险知识的系统把握、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缺乏新的风险管理思路以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这些都会成为一个工程项目不能正常运转的原因。对于风险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和完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理论方面的问题,还能够提高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水平,这些研究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

1.1 风险的来源

根据风险本身的多方位,可以分析出风险的几个来源,对于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由于社会情况,这些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很小,我们就不做太多的介绍了。接着有经济风险、自然条件方面风险、社会风险这几种情况。有关经济风险,相关的因素有原料的进口,这里材料是根本,如材料市场出现变化,整个工程的开始就会出现问题;然后是承包工程,劳动市场和工资的提高之类的变化,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不能保证这些工程是无法进一步实施的;还有就是金融风险、物价、通货膨胀之类的。自然因素就是一些不可预测的天气和地质问题。社会风险就是以宗教信仰类的民风习俗为主。

1.2 风险的性质和形态

前人研究,风险的性质被分为纯粹风险和投资风险两种。两者发生时都会造成损失,前者会造成损害,比如人、财产、责任等情况;后者是有关利润或者经济损失方面的风险,比如市场方面、经营方面、投资方面。这些或大或小的风险都会导致工程出现不完善。纯粹风险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已有的理论知识可以与之对应,而投资风险则不行。有趣的是纯粹风险的发生对企业和社会都会有所损害,但投资风险发生时企业虽然受了损失,对社会确是有利的。风险的形态也是分为两种,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静态风险是人为的出现判断或者行为错误,从某种角度讲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资产的物理性质方面的损失,犯罪分子造成的损失,当然,也会有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因素,比如经营者行为能力丧失等;动态风险是一些人习惯爱好发生变化,或者是生产方面的技术、方式的变化,像经营者的管理上的财务、生产、市场把握不足,技术的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1.3 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和目标方面的风险

工程项目相关人员有业主、投资者、承包商、项目管理者以及其他方面的人员,这些人作为工程项目的直接行为主体对工程本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业主和投资者的资金和设备的提供能力、信誉问题等都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实施状况。承包商方面的比如承包设计问题,管理和技术的不足导致工程无法继续进行,对于业主或者投资者的意图没有理解到位等问题都会影响工程的进展。项目管理者在个人方面的各种能力,比如组织、管理、职业道德、工作状态、个人偏见等问题都会引起在命令工程实施时的错误判断。其他的一些诸如项目对周边人民的影响、政府的公共供应部门的接触等问题也是工程项目风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工程项目的目标也会出现多重风险,比如工程运行时间、工程经费、工程质量、工程的效果、市场、工程实施人员损伤、工程设备损伤等;工程运行时间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实用效果,工程经费上的风险包括很多,类似于成本超标、收入降低、投资回收期延长或无法收回、回报率降低;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效果就是一些产品或者材料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市场上的各种销售、产品量不足、销路和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也都有着诸多风险;对人造成的损伤则会有可能导致法律风险的出现。

2 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2.1 风险识别

以上我们已经了解了风险因素的一些具体类型,但怎样才能预测这些风险的发生?下面我们就说一下风险的识别。我们要知道的是对于风险的识别需要依据的具体是什么,风险的识别需要通过五种途径来作出判断: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项目的规划、历史等各种资料的收集、风险的种类、相应的制约因素与假设条件。管理计划是规划和设计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它对于项目组织和成员风险管理的行动方案做出了规划,可以作为一种指导项目组织选择风险管理方法。该计划主要是定性地概括一些情况如风险的识别范围、信息的来源或者方式、相关人员的分工责任、项目风险识别时的使用方法等。项目目标、任务、范围、进度计划、费用计划、资源计划等很多问题都属于项目规划的问题,这些问题还要在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政策范围内。不管是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政策都要作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准则,也要作为风险识别的依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历史资料,它可以从相关项目的资料或者别的公开的信息来源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相关人员可以阅读已有的项目材料,向该项目的参与人员了解,尽可能的从这些记载着过去详细信息的资料中多多了解,这样对即将进行的项目的风险识别是很有利的。对于风险的种类上面已经做出了详细的介绍,项目的制约因素与假设条件对风险的识别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制约因素多是些国家或者相关部门的政策,项目人员不能控制。假设条件立出来就要对该项目的管理计划作出检查,出现情况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会发现原本不曾注意的问题。

2.2 风险评价

紧接着风险识别之后的是风险评价,这里首先要分析出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就是风险因素转化为风险事件的可能性。提前分析出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是一件对风险管理很有利的事情,这里需要用到的关键是分析方法。随着风险研究的发展,工程项目上有很多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比较常见的有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数学法、RBI法、概率统计法、图表法等。当然,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比如层次分析法就是一种综合性相当强的方法,它可以把问题简单化,最终得出相应的风险因素转化为风险事件的数据,方便以后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发生后需要得出的是风险损失的程度,对于管理者而言必须能够知道可能出现的损失资金和对工程造成的影响。风险管理者需要在这方面作出很大的努力,因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损失包括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对环境的伤害等很多问题,这些情况在不同的伤害时又会有不同的程度指标。风险的这些因素主要可以分为转化概率、转化后损失程度两个主要属性,将两者单独分析可以很好地为后续的工作中风险控制和管理提供方便。

3 结语

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了解了风险的种类之后对之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这就会很好地保证工程项目的实施。相对应的除了上面的一些管理方法还有很多方法,像技术、合同、组织、经济方法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办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不宜混合太多办法,否则容易造成管理措施的重复性,这样管理者很容易忽视一些问题。方法多了可以作为借鉴,但是要先制定一套方案再看,这样之后再阅览别的方法才会让工程风险尽可能地降低。在这里希望工程项目管理者尽可能地做出完善的方案以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宫玮.工程项目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黄波.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3]李殿佐.浅析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4]陈勇强,顾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8):157-160.

[5]陈素梅.浅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价值工程,2010(12):28.

[6]徐宁.风险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实施研究[J].甘肃科技,2009(24):93-94.

[7]杨护朝.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2):164-165.

[8]高存胜.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成本控制[J].苏盐科技,2006.

[9]谢聪聪,袁永博,张国军.工程监理企业信用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08(08):28-30.

[10]全艳玲,胡艳.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外部约束因素分析[J].管理论评,2009(8):93-94.

[11]吴号.工程项目风险发生的因素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7(26):226-227.

[12]王猛,陈锴.加强项目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科技信息,2008(28):162.

[13]邹律龙.基于模糊概率的项目工期风险影响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09(01):99-101.

[14]余燕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7(11):73-74.

[15]蔡建伟.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招投标的分析[J].建设监理,2009(11):40-41+58.

[16]李春郁.关于在养管工程项目中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5):79-80.

作者简介:

9.研究建设工程监理的风险因素论文 篇九

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

郑必勇

江苏省建设监理协会

内容摘要

地下铁道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已建地铁与正在扩建地铁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南京等11个城市;正在建设、尚未运营的城市,有成都、武汉、苏州等7个城市;准备筹建的城市有乌鲁木齐、兰州、昆明等5个城市。至今我国地铁总长度将达700km,到2015年,我国地铁总长已达1700km,预计总投资约6000亿,方兴未艾。国人深感地铁发展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带来消费市场的繁荣。很显然的一个事实,地铁到哪里,哪里的商品房销售就会兴旺。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影响建筑环境的负面问题,如塌方、涌水涌砂、地下管线破坏、地面建筑裂损和变形等,常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将对此作点浅议,以求获得客观认识,并探求减少负面影响途径。其内容:地下工程施工是一个先扰动后稳定的过程;通常出现的扰动现象与一般规律;减少扰动负面影响的途径与一些方法。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岩土工程

地铁

环境效应

据统计[1],从1995年~2008年,13年来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 1 程中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共107起,平均一年就有8起,从数量上看,不少!按事故破坏形态划分,塌方事故占32.3%;涌水、涌砂事故占5.8%;地下管线破坏事故占8.2%;周边建筑物开裂变形事故占8.2%;隧道及其围护结构渗漏事故占14.9%;其它事故(如:吊车倾倒,支架倒塌,意外坠落,火情事故等)占30.6%。地下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共性“4MIE”的影响,工程事故出现有一定的概率性,绝对一点问题不出现,是少见的。问题在于,如何设法做到少出现或者控制其影响最小化,仍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为此作些浅议,供同行参考。

1.地下工程施工是一个先扰动后稳定的过程。地铁是快速交通工程,大部分属于地下工程范畴,其施工涉及岩土工程学科。地铁施工工作是首先要破坏原始地应力场的平稳状态,然后通过各种作业程序、工艺与措施,使其处于新条件下的再平衡(即重新稳定)。

1.1地铁施工作业对地层扰动有一定必然性。

无论明挖法地铁车站,矿山法区间隧道或是盾构隧道,都是先破坏地层土体应力的原始平衡(即扰动了原始应力状态)。如图1-a所示,在地面以下,任一点未开挖前,是处于应力平衡状态,不会发生位移和变形,处于稳定状态。如果开挖了,如图1-b所示,就失去了侧向平衡应力σ3。因此侧壁土体必然向右发生位移。如果不及时补偿(即支护)失去的σ3,侧壁土体释放变形超过极限状态就可能坍塌,只有补偿了应力σ3'得到(各种支护体系),才能抑制了因开挖扰动的土体发生后继变形,从而使基坑土体处于稳定状态。同理,矿山法隧道,在掘进中,对地层也发生扰动,如图1-c所示,因开挖失去径向 应力σr,隧洞周围的地层(称围岩)就会发生收敛变形,如果不及时给予应力补偿(即支护提供的σr'),变形超过极限状态,围岩就可能坍塌。只有在一次和二次支护(喷锚支护或钢筋混凝支护等)作用后,如图1—d所示,限制围岩进一步的变形,在新的支护条件下,围岩又处于新的应力平衡,并处于稳定状态。就是土压平衡盾构也是先扰动后平衡,如图1-e所示,要达到动态平衡,即Pz+Pw=Pj,是不可能的。盾构要前进,必须Pj≥PE+Pw,这样,盾构的掘进对土体的扰动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盾构掘进时由于土体损失,也会造成对土体扰动。只有在管片安装后,一次二次注浆完成,而且有效的条件下,盾构的管片与围岩紧密结合后,才会处于新的稳定平衡状态,如此等等。可见,地铁施工作业对地层扰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是我们对地铁施工出现风险的认识的客观理性基础。

图1-a

图1-b 图1-c

图1-d

图1-e

2.通常出现的扰动现象与一般规律

根据已有实例资料和理论的推导,对地铁车站深开挖引起的扰动范围、区间隧道矿山法开挖引起的扰动范围以及盾构法施工引起扰动范围归纳如下:

2.1地铁车站段深开挖引起的扰动范围

据南京城东干道深基坑开挖影响的实测分析,给出深开挖引起坑周地面变形的范围与最大沉降分析表达式可作为一种参考。[2][3]

n 影响最大范围:B=∑Hitan(45-φi/2)--------------(1)

n=1 式中,B-深开挖引起的地面变形范围(m);

φi—深开挖自上而下各土层厚度(m)及内摩擦角(φ),据此计算,深基坑开挖扰动范围,一般是开挖深度的(1~1.5)倍的距离。

影响地面的最沉降量:

Smax=[a×b+1.5×S(0.5h+0.04hz)/300]/B--------------(2)式中:Smax---------地面最大沉降量(m);

b-----------深层位移测得的最大位移值(m);

a-----------深层位移测得的变形曲线的底宽(m); S-----------深基坑开挖的宽度(m); h-----------深基坑开挖的深度(m);

B-----------深开挖引起的地面变形范围(见公式1)。坑底因开挖扰动引起隆起和回弹。据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4],在模型试验基础上,得出经验估计表达式为:

δ=-29.17-0.167rh'+12.5(D/h)-0.5+3.5rc-0.04(tanФ)-0.54----(3)式中:δ——坑底隆起量(cm);h'——换算深度h'=hq/r(m); h——开挖深度(m); q——坑外地面荷载(t/㎡)

r——坑底以上地基上的天然重度(t/m3)D——围护墙体在坑底以下的入土深度(m); C,Ф——坑底以下地基的凝聚力(kg/cm2)和内部擦角

2.2区间隧道,矿山法开挖引起的扰动范围 常利用弹性力学有孔板解来分析,即拉梅解:

σr=P0(1-R20/r2)----------(4)σθ=P0(1+R20/r2)式中:σr,σθ——洞室周围地层的径向,切向应力;

P0——洞室所受的双向等压荷载; R0——洞室半径;

r——离洞室中心至地层中任一点的距离。

扰动范围的应力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图2 常用Po模拟原始应力场,也就是未被扰动的应力状态,当地下洞室开挖,洞周产生应力集中,切向应力增大,σθ=2P0;径向应力减少,σr =O0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开挖造成的洞室失去原岩的平衡力σr的结果。如果任其发展,围岩就会被压坏,其结果就会出现坍塌。计算表明,一般认为只有当r/R0=4时,σθ,σr才趋近原始的应力状态P0,所以常把2倍洞径作为扰动范围。这就是我们常说,地铁埋深应大于2倍洞径才不致于对地面发生影响的理论根据。

为了定量估计地下开挖引起扰动的范围,也有用双向等压的弹塑性解,用来确定影响半径(又称塑性半径)。在地下开挖过程中,岩 体受到扰动,在洞围岩产生松动,物理力学指标显著下降,变形量增大,乃至破坏,这个区域称塑性区,在离洞周较远区,其扰动比较小,还维持原有的弹性状态,这个区域称弹性区,判定弹塑性分界,即塑性半径,这对分析扰动产生的风险有重要意义。其表达式:

1sinφ2sinφ

RP= R0·〔(P0+C·Ctgφ)(1-sinφ)/Pi+C·Ctgφ〕

-----(4)式中:

RP——型性半径;

P0——原始地应力;

C,φ——地层的凝聚力,内摩擦角; R0——洞室的半径; Pi——洞室内的支撑力。

可以理解为塑性半径Rp即矿山法施扰动的范围,显然这个范围直接影响隧道上方岩体的稳定,如果Rp波击到地面,就可能出现“冒顶”风险。

2.3 盾构掘进引起的扰动范围

众所周知,PECK公式,和日本学者竹山乔总结弹性介质有限元分析结果,并根据实测资料加以修正,提出盾构掘进扰动,对地表沉降影响的估计公式[5]如下:

地面最大沉降量

δ=2.3×104/E2·(21-H/D)-----(6)影响范围 H =36H/D-----(7)沉降面积

S=1.62×104/Es2H/D-----(8)式中:

H——隧道覆土厚度;

D——隧道外径;

Es——等代弹性横量,Es=∑ESHi/Hc Esi——各层土的弹性模量; Hi——各层土的厚度; Hc——土层总厚度。

这些表达式,可以作扰动预估,实际上盾构掘进过程对土体扰动各个阶段并不相同,盾构到达前、盾构到达时、盾构通过后,管片脱出盾尾时等,扰动特征并不一样,一般(a)盾构到达前超前沉降,沉降量很少,主要是盾构掘削面引起的地下水位降低而发生的;(b)盾构到达时的隆沉,当推力较大时,在地面呈隆起,当推力较小时,地面呈沉隆变化;(c)盾构通过时发生沉降,主要由于盾构超挖纠偏蛇形引起的土体的扰动产生的;(d)盾尾通过后隆沉,主要因注浆不及时而产生较大沉降;(e)后续沉降,由盾构施工过程中因挤压、超挖、注浆等扰动后,土体缓慢固结而产生的沉降,其综合纵向、横向地面沉降范围,如图3-a,3-b所示。

图3-a

图3-b

图3-c

图3-c反应盾构掘进扰动影响建筑环境的范围[6], 研究表明,在Ⅰ区内,建筑物的基础,通常要求进行托换或地基加固,在Ⅱ区内,建筑物,有一定损害,但不必托换或加固,在Ⅲ区内对建筑物无影响。

地铁工程掘进扰动现象是客观的,但是扰动范围的计算表达式大多是典型条件下推导的,其结论与介质、参数、计算模型、本构关系、边界条件等都带有很大的假定性,并非能够在复杂的条件下,作出准确的评估预测。但是可以作定性分析参考,至少比“拍脑袋”好!

2.4扰动对点建筑环境的影响 地铁施工的扰动就是对地面建(构)筑物和地下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网赋存的地层扰动,这些建(构)筑物或以地层作为地基,或作为环境,地基或环境受到扰动超过允许量,必然影响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网的极限承载力状态和正常使用状态,带来“安全隐患”。

隐患可以是直接扰动造成的,例如塌方,可能造成上方房屋开裂、倾斜、塌陷,甚至倒塌和地下管线破坏等,也可以是间接扰动造成的。开挖扰动,引起地下水动力作用,产生涌水、流砂,由此引起地面附加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的出现,可使房屋倾斜或开裂等。就目前地铁施工出现事故而言,塌方事故最为显著。有在车站的塌方、有在区间隧道塌方,还有沿线路走向附近地面塌陷等,它们带来的损伤现象是多种多样。

2.4.1 地铁施工塌方引起的破坏现象

塌方是地铁掘进直接破坏土体原始平衡,使土体失去平衡力,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土体坠落现象。

常见塌方引起的破坏现象。

(1)塌方引起地面建筑破坏。某地铁施工单位采用冻结法施工,因制冷设备发生故障,产生冻融,大量流沙涌动,引起地面大幅沉降,导致沿江防洪墙倒塌,地面建筑破坏,其中一幢8层楼的裙楼部分倒塌。

(2)塌方引起地下管线破坏。某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在基坑 南侧挖至8M处出现渗水现象,十几分钟后,在基坑南侧中间部位突然塌方,导致基坑南侧的通信电缆和其它电缆祼露悬空,一根Ф1600水管弯曲、一根Ф800污水管和一根Ф1600的两水管断裂、一根燃气管线外露,多根信息管线断开、一根Ф600自来水管断裂,自来水流入基坑,无法正常施工作业。某区间隧道渗水引起坍方造成路面塌陷,形成10m宽5-6m深坑,损坏地下自来水管、电缆、光缆和燃气管道,天然气爆燃、火焰冲上坑边大楼,5000多户居民停水、停电、停气,并对416户居民进行暂时安置。

(3)塌方引起道路破坏,中断交通。某地铁车站施工不当引起75M长路面坍塌,下陷1.5m,导致河水倒灌,13辆车陷入深坑,造成1人死亡,18人失踪。某地铁因为工人拆除地下换乘通道内承重墙,通道顶部土体塌方,在地面形成30㎡面积,深6m深坑,影响道路正常交通。

(4)塌方直接引起人员的伤亡。某地铁工程在车站出口处发生一起塌方事故,路面出现的坍塌口,面积20㎡,深11M,6名施工人员被埋。某地铁车站挖土作业,端头土坡超过土体休止角,开挖过程坡体下滑,掩埋两名工人。

2.4.2地铁施工扰动引起超限变形造成的破坏现象

这里的超限变形,是指地铁施工的扰动引起的土体位移超过地面和地下建(构)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能够承受的变形值。

如前所述,施工扰动,必然带来变形,区间盾构掘进地面就会发 生起伏的变形,车站基坑开挖就会产生释放变形,降水施工就会带来附加沉降变形。问题在于如何控制这些变形不要超限。举几个超限变形的引起破坏的现象。

某地铁车站施工,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明挖顺作法施工,挖深16.679m,宽24.2m,长192.80m,基坑南侧,距离边基坑7m,有2幢5层民房,条形基础;距基坑北9m处,为一幢在建的9层商业楼,钻孔灌位桩基础,由于地质条件差,围护结构刚度不足,未能抑制超限变形,地下连续墙发生位移,地表沉降严重超过警戒值,建筑物最大沉降量96mm,这个变形远远超极限,结果房屋出现较严重的开裂现象。

某地铁车站,施工扰动,至使附近地下一根在径φ600mm的主供水管变形过大,发生爆裂,车站所在的整个广场倾刻间成为一片汪洋,地铁站售票处台阶被强大的水压冲得翘起来,长度达20m左右,离台阶4.5m处的地铁线高架桥桥面出现0.5cm宽的裂缝。

2.4.3地铁施工扰动改变地下水原有渗流路径和水力平衡条件,在砂性土地层常出现涌水,涌砂现象。

砂性土渗透系数一般比较大,因开挖造成地下水的水头差,产生动水压力,动水压力大于土体浮重度,就会发生涌土,涌砂现象。由此会造成地面的随机的附加沉降,影响建筑环境。

某地铁盾构在一赋存承压水的地层中掘进,在用刀盘割除钢筋时,承压含水层顶板被扰动了,刀盘下部突然出现漏水漏砂点,并且迅速扩大,瞬时涌水涌砂量达260m3/h。10分钟后,盾尾急剧下沉,仅 不到一小时,地表即发生沉陷。

某地铁为防止已经浇好的垫层破坏,施工单位在此处布设了几个卸压井,但是并没有得到控制,承压水反而从卸压进涌上来,发生了严重的涌水,涌砂事故,临近的房屋外侧围墙出现了裂缝。

实践表明,涌水、涌土、涌砂的现象,通常发生在砂性土,存有承压水或潜水位较高的条件发生,就地铁盾构施工作业而言,盾构进,出洞最容易发生此类现象,业内人士说:水是掘进中“最头疼”的事,很值得重视。

2.4.4扰动是风险的“源”。概括而言,“源”就是扰动,引起扰动原因不同,就出现不同风险源,值得注意的是源相互影响。扰动产生的各种现象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地下开挖扰动引起的地面沉陷,沉陷引起地下水管的爆裂,爆裂产生大量涌水,涌水又浸泡了扰动土层,土层因此受到新的扰动,加重了地面沉降,大幅度沉降,水管又进一步破坏,如此反复相互作用,“交叉感染”,对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会不断扩大。甚至由一小点的问题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同一风险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产生的风险现象并不一定相同。例如:同时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区间隧道,在相同埋深条件下(2倍洞径以下),不同的地层结构,风险现象就不同。如果地层结构均匀,掘进过程地面一般不会出现过大风险;相反,如果地层结构不均匀,是二元结构,下部是基岩,上部是软土,地下水位较高,且有承压水,掘进过程就可能产生地面的沉陷,从而造成 风险,此类实例蛮多。

同一风险源对不同地面建筑,产生风险现象也不尽然相同。例如:地铁掘进时对地面产生附加沉降,其差异变形同是4‰,对小于24m的多层和高层整板基础或桩基建筑不一定发生影响,而对砌体承重结构为条形基础就可能出现问题了!

地铁掘进不同方法对岩土环境的扰动程度不同,特点不同,影响量也不同。矿山法涉及爆破振动问题,对不同的地面,地下建(构)物,只能承一定的振动速度(cm/s),超出一定振动速度,建(构)筑物就可能引起破坏。例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允许振速是5cm/s,而一般古建筑与古迹,只允许0.1-0.5cm/s的振速。新奥法的本身,就是有意识的使地下洞室在开挖过程释放一些变形,才可发挥技术经济效果,如果二次支护处理不适时,也可造成坍塌。关于浅埋暗挖,值得注意的一个事实,就是地质条件的许可性。不可盲目套用。历史上称“插板法”后来把“板”改为“钢管”,就发展为“管栅法”。最近一个过街道施工坍陷,充分证明其适用条件。相比,盾构隧道掘进的扰动比较小。好像最近有一个提法,在地铁或者其它地下工程施工中,“能盾则盾”。从安全角度分析是一定道理的。

明挖区间隧道和车站开挖施工的风险及风险现象,类似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已为大家熟知,不再赘述。

现象是一种感性认识,规律是一种理性认识。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深刻理解它,只有理解的东西,我们才能深刻的感觉到。就风险而言,如果能将风险现象提高到理性上来认识,这样既可以防止经验 主义,又可防止本本主义。

3.减少扰动负面影响的途径与措施

在地铁掘进方法已确定的条件下,地铁掘进扰动产生的风险(负面效应),可以用一个数学式表达式,y是负面影响,xi是引起负面影响的因素。

即:Y=f(x1, x2, x3, x4……xn)式中:Y如:房屋裂损、倾斜、倒塌、地下管网断裂、道路坍塌;相临地下建(构)筑物的破坏等;

x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x2——建筑环境的条件(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网等); x3——工法(操作,工序,工艺等特殊性); x4——信息化施工的有效性;

x5——施工的管理,各有关单位的配合与支持;...xn——地铁工程特点。

显然,这是一个多元函数,是非线性函数,而且是超越函数,正体现风险出现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随机性和因果关系的交叉性。

据此,谈几点减少地铁施工扰动负面影响的途径和措施。

3.1全面认识地铁工程的特点 众所周知,地铁规模大,其长度多以km计、投资多以亿计、施工周期多以年计,所遇地质条件随机性大、技术复杂、控制标准严、风险大。例如:波兰曾有一段地铁施工遇流砂,处理此事故用10多年左右时间。如盾构管片制作偏差在±1mm;防水要求高一般在S8-S12;是一个多专业、多环节、多接口的系统工程,稍有不慎,轻则影响正常工程进度,重则会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或重大的经济损失。另则,地铁工程的改造和土建部分维修是极其困难的。在从事这项工程只能精益求精、切不可掉以轻心、粗心大意,这是地铁工程施工必需应有的思想准备。

3.2充分了解地层条件

地质环境是地铁施工掘进的对象,掘进对地质环境扰动随地质条件而变化,决定了影响量的大小。因此对地质条件了解得越深入,越细致越有利于控制扰动的负面效应。殊如:地层结构,软弱土层的层位关系;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渗透系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地下水位,承压水头;有关地下障碍和地下孔洞的存在与否、是否有有害气体等。清楚掌握这些,才可制订具有针对性,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①勘测资料粗糙,甚至不真实;

②现在的规范规定勘察孔的距离太大,有些突变的地层结构反应不出来; ③水是引起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土渗透系数是主要指标;而现有勘察资料给出渗透系数,是室内试验确定的。实践证明,现场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比室内试验渗透参数资料要大十倍左右。所以应作现场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统。

3.3深入掌握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包括地面、地下建(构)筑物及地下的管网系统(煤、水、电、通讯、热力等),这是地铁掘进扰动的对象。为预估掘进是否对其产生扰动,扰动量大小,是否会造成大的风险,是否要采取防范措施等,对其必需要深入了解。如:地面及地下建(构)筑、地下管线距地铁掘进轴线水平距离、深度。建(构)筑物:结构的类型,基础的类型;建筑的年代;抗震等级。地下管网:类型管径、走向、材质、接头方式、管节长度、使用年限、使用状态等。特别要注意不同地下工程同时施工作业的相互影响。例如:地铁上下行两盾构(有平行的、有上下层的)的作业、或者过街道顶管与正在施工地铁相互影响等。这个问题讨论的重点,重在技术管理与部门相互配合。像南京这样的城市,六朝古都,确实有些地下水管难以查清,就是民国的水管也难以搞清,但是新埋的煤气管道,总应有清楚的记录,是可以查清的,可以设法避免风险的。

3.4精心施工可以克服扰动带来的风险

有一个例子,某地铁[7],下行线3#盾构要穿越一幢1984年建 的六层楼,底层为框架,上部为砖混结构,基础为条基下的桩基,桩断面200x200mm的方桩,桩长7m,桩间距600-1950mm,共484根。盾构掘进要穿越84根桩。其风险可想而知,轻则房屋损坏,重则房屋倒塌。由于精心施工,合理选择盾构掘进方向、对房屋基础进行预加固、盾构上加装先行刀、控制掘进速度、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加强沉降观侧与监控等,盾构顺利通道桩群,整幢建筑平均沉降10mm(<20mm的标准)。楼上居民正常起居、底层商业房正常营业。可见精心施工是可以克服扰动带来的风险。

3.5必要的加固必需提前

加固的目的,是提高地铁施工环境的岩土的强度和改变渗透性能。使之在掘进的扰动下能有相当的自稳性,改变扰动引起的应力路径,挡水和绕流作用。具体措施很多,如:深层搅拌法,旋喷法、压密注浆和混凝土板墙等。这些作业都在地下进行的,都以水泥作为主要材料,固化期比较长,对必要加固的区段需导前,届时,才能发挥作用。在中山北路南京地铁3#线与模范马路地下通道,将发生上下立交,为确保3# 线在通道下方顺便通过,对此段通道的基底提前作了压出注浆加固,其原因就在于此。

3.6做好有效监测工作,确实起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所谓有效监测,就是及时捕捉到正确信息,并能分析其变化原因,起到预防和控制风险的作用。南京地铁2#线,采用矿山法穿越国家 重点文物明孝陵的大门——“下马坊“ 时,采用了有效监控的工作,确保下马坊安全[2]。2#线地铁上、下行将马坊碑夹于中间,隧道埋深距下马坊基底16.0M,构地层为二元结构,上部是坡积层,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夹卵砾石层,下部为弱中风化泥质砂岩。隧道断面4.5m X 6.5m,采用正台阶爆破作业施工。

下马坊碑已是风烛残年,裂缝纵横、承受不了超限的振动。为此,地铁指挥部与市文物局会同有关专家多次讨论,决定在掘进面到达下身坊碑前100m前就开始监测下马坊的振速,每隔10m,爆破作业一次就监测一次,根据测得数据,通过调整炸药量、炮眼布置、起爆顺序、起爆的时差、调整进台的距离等,控制了下马坊的振速<0.4CM/S的标准。确保隧道爆破掘进安然通过下马坊碑。这是信息化施工,可以避免由于地铁施工扰动所产生的风险的一个典型例子。

3.7加强管理与协调,使掘进扰动最小化,抑制风险扩大化 地铁施工掘进扰动具有客观性,但扰动量可以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例如盾构在掘进中,由于产生土体损失,地面必然出现沉隆现象,如能在掘进中,做到“保头、护尾、姿态正”,这些沉隆就会减少。如果管理到位,在盾尾及时注浆,并做好二次压浆,盾尾的沉隆量就会减少些,地面建筑出现的风险也小了。

出现了风险要及时处理,不能等、不能拖、更不能侥幸。某地铁车站,随着气温回升,地层内冰水逐渐融化,水下渗造成地层内土体融沉,地面形成一大空洞。从上一年就已经开始处理该施工范围内的 地下空洞了,但是由于该处地面是主干道交通繁忙、车流量大,交管部门只允许周六、日对空洞进行处理,且一次只能封闭一股道,空洞处理十分缓慢。因此造成附近路面沉陷的面积扩大到41.63㎡,最大沉陷值25㎝。

3.8充分利用成熟的经验、主动接受教训,并落实到施工中各个环节

比如说,深基坑开挖过程,坡顶不要超载,违反此规定,引起基坑坍塌事故何至一例,缕缕发生。对应不同掘进方法都有相应的经验教训,如;车站基坑开挖:先撑后挖,分层分部开挖,严禁坡顶超载,迅速封底,注意“中边效应”和“时间效应”,确保支护桩和止水桩的施工质量等。又如:浅埋暗挖法: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等。再如:盾构掘进:做好封门、控制好盾构姿态及盾尾注浆和二次压浆、特别注意控制覆盖土厚度小于盾构直径时的浅埋段掘进速度,以及进出洞防止涌水、涌砂。冻结法是地铁掘进一种有效的辅助措施,其实有关冻融事故,都有教训,然而确时有发生。类似教训有,而在具体工作中未切实接受。冷静下来回想,地铁施工中的风险,不过如此几项,并为参与者熟知,同类事故重复出现原因,值得深思。

3.9要注意到风险关联性,潜伏性和突变性的特征

有一深基坑工程,一侧居民楼的自来水上水管年久失修,产生修 漏,修漏的水浸泡车站基坑支护桩处的土体,流水慢慢淘蚀,连泥带水就从支护桩缝中渗流,一天一天,一周一周,基坑周围的监测确无显示,无任何变形,就在一天夜里,基坑侧路面突然塌陷,一台大卡车陷入。这事故发生直接原因不在施工,而是在周边建筑环境变化而引起的。这个塌陷有一个发生发展过程,地面虽然无变化,却潜蚀作用逐渐在进行,在路面下以致形成空洞,因空洞上面有一层路面结构层,有一定刚度,反应不出下面空间发展状况,只有在路面结构层承担不了行车压力时突然跨塌,有文章称其“硬桥现象”。该例可以看出风险关联、潜伏和突变特征。对此我们要有敏感性,不要只看到“太平无事”,此时,也可能就掩盖着某种风险发生。

3.10 在施工方案控制中,可以参考适当的数值模拟计算,但“工程类比”更重要。数值模拟计算可了解某种工法扰动的大概范围,一般都能够给出塑性区和弹性区,应力状态、变形等。欲用其决策尚有实际距离,因这种模拟计算带有很大的假定性,一是本构关系不确定,二是边界条件不确定,三是确定参数更为困难,有计算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一些计算上是只用调整参数,去迎合实测结果。

由于作为地铁介质(岩土环境),具有变异性,不连续性、多相性;土层结构与地下水分布规律的地域性,以及岩土工程计算指标确定中现场与实验室结果的不一致性,计算模型与实际工程差异性,目前,对就“扰动”的规律,尚无定量计算方法,即使有,也是些经典的评估公式,只能作为定性分析参考。而工程类比资料最有参考价值,特别对某些当时、当地条件的工程类比资料,更有实际意义。

实践经验证明:掘进过程就是认识风险的试验过程。掘进实践根据掘进产生的各种物理力学的现象,不断调整掘进操作方法,就是工程类比法的过程。只要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正如刘建航院士在总结上海地铁工作经验时说;“理论导向,实测定量,经验判断、检验验证”,事故是具有可预防性的。

本文只是点滴认识,未必正确,恭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编,地铁工程监理人员质量安全培训教材[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4.1 [2]樊白桦等,开挖卸荷影响范围的实例分析[J],江苏建筑2006.(6)[3]邹锐等,深基坑开挖周边地面最大沉降预估[J],江苏建筑2007(5)

上一篇:校园拒绝吃零食倡议书下一篇:本科函授生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