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

2024-09-29

妊娠期糖尿病(精选8篇)

1.妊娠期糖尿病 篇一

妊娠合并糖尿病健康教育

一、心理护理

糖尿病孕妇除了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外,还要担心胎儿安危,所以心理压力较正常孕妇大。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发生率达25%,尤其焦虑症和焦虑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告知孕妇在妊娠期严格控制血糖,加强监测,使母儿预后较好,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临产后孕妇情绪波动大,紧张、疼痛、兴奋均可引起血糖大幅波动,故产程中更应该严密监测血糖变化,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消除各种顾虑,使其有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二、药物治疗护理

胰岛素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唯一的治疗药物。因为它不透过胎盘,对母婴均安全。通过教育、指导使孕妇及家庭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应用胰岛素的重要性,掌握剂量、注射部位,每日有序更换,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化。讲解注射后有无头晕、无力、饥饿、脉快等低血糖反应,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即进食含糖食物,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三、专科护理

孕期护理孕妇高血糖本身可降低胎盘对胎儿血氧供给,并且胎儿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糖使机体耗氧量增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发生胎儿死于宫内。在孕期应加强母儿监护,严格检测尿糖、血糖变化。准确核对孕周,教会孕妇自测胎动,若胎动频繁或减少,应立即就医。孕妇应进行超声检查、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产时护理孕妇临产后情绪紧张及疼痛均可引起血糖变化,临产后应设专人护理,严格观察神志状况、呼吸变化及呼气有无酮味,血压、心率变化及胎心、宫缩、宫口等产程进展情况。妊娠合并糖尿病若胎儿发育正常,无产科指征,应尽量阴道分娩,减少手术产,且尽量缩短产程。因疾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手术指征,但大部分胎儿偏大,常伴宫缩乏力,故剖宫产率较高。

四、产后护理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发生率随之增高,故应积极预防产后出血,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宣教并指导母乳喂养,向家属及产妇解释新生儿的吸吮有利于子宫收缩。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皮肤清洁。

五、新生儿护理

所有新生儿不论孕周及体质量,均按早产儿护理,加强保温,生后即喂葡萄糖水,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低血糖症状(呈安静昏睡、不易激怒状态)。若口服葡萄糖低血糖未能纠正,应静滴葡萄糖,并检测血糖变化。因新生儿出生后体内大量红细胞破坏,胆红素产生增加,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出现早,黄疸重及消退时间延长,故应常规检查。

六、健康教育

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将来患糖尿病机会逐年增加,故产后应控制饮食,调整食物结构,参加积极有益的运动,控制提质量,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发生,应加强随访与指导。

2.妊娠期糖尿病 篇二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 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 (29.1±1.4) 岁, 孕周32~39周, 平均孕周 (33.6±2.2) 周。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多食、多饮、多尿以及外阴和阴道内细菌反复发作, 大部分孕妇的体重≥84公斤。

研究方法: (1) 检查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两种检测方法。尿糖测定法:如果患者的尿糖呈现阳性, 除了要考虑其妊娠生理性的糖尿病外, 还要做血糖检查和糖筛测试。空腹血糖检测法:如果患者两次空腹血糖>5.6 mmol/L, 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此外, 还要做糖耐量实验, 要求患者空腹12 h, 然后口服葡萄糖75 g, 然后监测患者血糖变化, 其上限为空腹血糖5.6 mmol/L、1 h血糖10.3mmol/L、2 h血糖8.6 mmol/L、3 h血糖6.7 mmol/L。如果患者的血糖含量超过以上的2项 (包含2项) , 则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其中1项高于标准值, 则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2) 治疗方法:首先应积极降糖, 即依据孕妇的身体条件合理应用胰岛素, 并根据其体重和热量的消耗程度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 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同时让孕妇进行适当的运动, 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糖分。孕妇早期地妊娠反应可能会对血糖的控制造成影响, 所以医护人员要实时检测患者血糖变化。若患者出现血压升高、下肢水肿以及尿蛋白等, 应及时住院接受治疗, 同时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成熟度以及胎盘功能等。治疗的原则是尽量延长妊娠时间, 并控制好血糖。如果胎儿状况良好, 则妊娠>38周孕妇可以终止妊娠;如果血糖控制情况不理想, 则尽早监测羊水, 以更好地了解胎儿情况, 并给予及时治疗。 (3) 护理:饮食护理:保证孕妇餐后血糖值<8.0 mmol/L, 并提倡少食多餐, 将原有的一日三餐转化为一日六餐, 保证孕妇每天所摄入的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充足, 并且每个月体重增长量≤3斤。运动护理:根据孕妇个人爱好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如慢跑、行走等, 坚持每周5~7次, 20~30 min/次, 其运动强度要保证心率120次/min。但妊娠后期要控制运动量, 以免导致早产。分娩时机的选择:如果血糖控制很好, 则到预产期即可;如果血糖控制不好, 则妊娠35周即可以住院待产, 住院期间还应调节和控制血糖, 若出现胎盘功能不良、巨大儿等情况, 则妊娠36周即可选择剖宫产。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妊娠的结局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 孕妇空腹血糖 (8.2±1.6) mmol/L, 餐后2 h血糖 (8.9±2.3) mmol/L。经过相关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 孕妇空腹血糖 (6.2±1.2) mmol/L, 两组孕妇血糖浓度<6.5 mmol/L, 餐后2 h血糖 (8.3±1.6) mmol/L。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孕妇生产的114例新生儿均健康, 产后存活率100%。两组剖宫产率相似, 无产后出血、产后感染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等情况的发生。

讨论

目前,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3]。因此,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 不仅家人要十分注意, 医护人员更要实时关注, 以能够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病情较轻的患者要合理控制饮食, 并积极运动, 可控制血糖。若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 应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合并糖尿病, 早期的干预和治疗十分重要, 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4]。

患者行糖耐量实验的目的在于发现空腹或者餐后血糖高于正常的糖尿病患者, 可以尽早发现轻型的糖尿病患者, 并及时进行治疗。糖耐量实验过程中, 患者应处于非应激状态, 且实验前3 d均应摄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基本>200 g) , 患者胃肠功能正常;实验前患者禁食≥10 h, 并且戒烟;患者应保持正常的作息, 不应绝对卧床, 也不应剧烈运动;糖耐量实验一定要在上午完成, 排除一些药物的影响。

本研究收治100例患者中, 通过对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分析可知, 饮食和运动能够有效控制血糖, 但部分患者却不适合此类方法, 所以要配合胰岛素的注射治疗。因为血糖过高, 患者羊水过多以及早产儿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孕妇。所以, 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够极大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合并糖尿病会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 并且糖尿病也会对妊娠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过程中主要以饮食控制和运动为主, 并以胰岛素辅助治疗, 以达到合理控制血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春霞.浅谈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电子版) , 2016, 3 (7) :66-67.

[2]徐洪颖.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5) :95.

[3]李可瑜, 唐璇霓.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随访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9) :48-50.

3.警惕妊娠期糖尿病 篇三

Q: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A: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即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和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后者又称妊娠期糖尿病,即GDM。世界各国报道GDM发现率为1%~14%,GDM患者多数产后糖代谢功能恢复正常,但患糖尿病的机会增加。糖尿病孕妇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Q:妊娠期糖尿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A:孕妇血浆葡萄糖随妊娠进展而降低。

胎儿从母体摄取葡萄糖增加。

孕期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排糖量增加。

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降低,原因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GDM。

Q:妊娠期糖尿病会对母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A:高血糖可制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发生率高达15%~30%。

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高血压病发生率为正常妇女的3~5倍,一旦并发高血压,病情难以控制,对母儿极为不利。

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难产、产道损伤、剖宫产率增加,产程长易发生产后大出血,其原因为孕妇血糖高,通过胎盘转运,而胰岛不能通过胎盘,使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为21%,而早产儿发生率为10%~25%,胎儿畸形发生率为6%~8%,均高于非糖尿病孕妇。而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Q:在孕期,什么情况下应该考虑有糖尿病呢?

A:当孕期出现有以下情况者应考虑筛查糖尿病:

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体重大于理想体重20%以上。

曾分娩过4000克以上的婴儿。

有不易解释的流产或死产史,

曾出现过胎儿异常。

羊水增多。

尿糖阳性。

Q:如果患了妊娠期糖尿病应该怎样处理呢?

A:首先,饮食调理是控制妊娠糖尿病的基础。

合理控制总热量。孕28周后每周体重增长不超过500克,同时应避免热量摄入过低引起酮症酸中毒。

每日主食应保证250~350克,过低不利于胎儿生长。适当选食粗杂食。

蛋白质供给要充足,且保证其中1/3以上为优质蛋白质,如蛋、鱼、虾、精肉、豆制品、奶类。

脂肪摄入不宜过多,硬果类食品可适量食用。

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补给要充足。

钠盐的攝入应严格限制,每日不超过6克。

一少食多餐,每日吃5~6餐,即除早,午、晚三餐外,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尤其晚睡前加餐,防止夜间因进食不足发生低血糖,适量运动有利于血糖控制和防止孕期体重过度增加。运动强度不可过大,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散步,每天散步2~4次,每次15分钟。

其次,若经饮食调理和适量运动效果不佳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孕妇最适合、最安全,最有效的疗法,不会对母儿产生不良反应。口服降糖药会致胎儿生理缺陷与畸形,忌用。

再次,妊娠糖尿病患者应于妊娠第34周时入院待产。住院后检查胎儿情况和胎盘功能,如果两者均正常,可自然分娩。分娩过程中要监测血糖,血酮,尿酮,以防止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

Q:究竟怎样去做才能有效地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呢?

4.妊娠期高血压护理查房 篇四

时间:2013年7月23日

主持人:徐丽姣 地点:妇产科医生办公室

记录人:刘萍 参加人员:各临床科护士长12人、质量管理会成员5人、妇产科护理人员9人、实习生2人。主题:妊娠期高血压护理查房 查房形式:教学查房

内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疾患,占全部妊娠的5%-10%,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约占妊娠相关的死亡总数的10-16%,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病因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包括有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能够解释所有子痫前期发病的病因和机制。基本病变——全身小动脉痉挛临床表现血压升高 水肿 蛋白尿.患者自觉症状抽搐、昏迷 分类1.妊娠期高血压 指妊娠20周以后首次出现血压≥140/90mmHg,但无蛋白尿。产后12周视血压恢复正常。2.先兆子痫1)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140/90mmHg伴蛋白尿≥300mg/24h或1+试纸法。

(2)重度: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蛋白尿≥2.0g/24h或2+试纸法;血肌酐>106μmol/L或较前升高;血小板<100×109/L;微血管溶血性贫血(乳酸脱氢酶升高);肌酐ALT或AST水平升高;头痛或其他脑部或视觉症状;持续性上腹不适。3.子痫 在先兆子痫基础上有抽搐及昏迷。临床常见为眼球固定、瞳孔放大,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肉抽动,四肢强直,双手紧握,双臂伸直迅速发展成强烈抽搐。抽搐时患者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约1min抽搐幅度减弱,全身肌肉渐松弛,孕妇一深长的鼾音作深吸气而恢复呼吸。如抽搐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既可出现昏迷。此时孕妇因抽搐可出现窒息、骨折、自伤。可有各种并发症如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脑疝、脑血管意外吸入性肺炎、胎盘早剥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严重并发症.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20周前BP≥140/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

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无蛋白尿,妊娠后出现蛋白尿300mg/24h;或妊娠前有蛋白尿,妊娠后尿蛋白明显增加或血压进一步身高或出现血小板减少<100×109/L。治疗原则

一、妊娠期高血压: 原则为防止子痫的发生:休息、左侧卧位、饮食、药物

二、子痫前期的治疗原则:1.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 及必要时利尿.2.适时终止妊娠(A先兆子痫孕妇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者;B、子痫控制2小时;C、先兆子痫孕妇,胎龄超过36周,经治疗明显好转或胎龄未满36周,但胎盘功能减退而胎儿已成熟者。

吴小荣护士长:欢迎各位来妇产科进行护理查房,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时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下面请护士刘萍给大家介绍一下病人的一般情况。

刘萍护士:大家好,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病人的一般情况。评估(一般资料)

患者,宋利春,女,35岁,已婚,汉族,宜章第九中学 医疗费负担形式:新农合 文化程度:高中文化 职业:农民

患者于2013年7月16日15时30分步行入院

停经30+1周,发现血压增高1月。未诉头晕,眼花。

入院诊断:1.子痫前期

重度 2.G7P2宫内妊娠31+1周,头位,单活胎

查体:T 36.6℃ P 98次/分 R 20次/分 BP 168/107mmHg.血糖6.4mmol/l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无异常,双下肢浮肿(+)。专科检查:腹部隆起如孕月大小,宫高24厘米,腹围108厘米,无明显宫缩,胎心率160次/分,率齐,常规消毒后行阴道检查宫口开大0厘米,头先露Hs-4,骨盆外测量正常。B超提示宫内单活胎(晚期妊娠),头位,胎盘Ⅰ级。胎监NST(+)辅助检查:尿蛋白(++)白蛋白33.4 g/l 谷丙转氨酶242U/L谷草转氨酶 238U/L 总胆汁酸 18umol/l 尿酸465umol/l 甘油三酯 3.38mmol/l 肌红蛋白

156.1IU/mL B型RH阳性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心电图检查异常(STJ压低)

入院后予监测血压及患者自觉症状,予硫酸镁静滴解痉降压利尿,促胎儿成熟等治疗,及口服降压药。测Q4h血压。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

子痫、HELLP综合征 2.有窒息或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有关

3.体液过多:水肿:与下腔静脉受增大的子宫压迫,使血液回流受阻或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

4.有受伤的危险(胎儿):与妊高征、胎盘功能减退有关。5.有药物中毒的危险:与较长时间使用硫酸镁解痉降压有关。6.焦虑: 对环境不熟悉,担心高血压与其对母儿造成的危害有关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有关 8.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进食不足有关 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子痫)的护理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正确及时地应用解痉、降压、镇静、利尿等药物。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患者主诉,如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

3.尽量安排病人住单间、光线稍暗的病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声、光刺激,限制亲友的控视。

4..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轻柔,相对集中,以减少对病人的干扰。

5.为防受伤,必须专人护理,床边加护栏,备好急救用物,如压舌板、开口器、吸痰器、气管切开包、氧气等。6.完善术前准备,为终止妊娠做好准备。

HELLP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防止自发性出血;病人皮肤黏膜出现淤点、瘀斑时,应嘱其剪短指甲,避免搔抓,注意皮肤清洁,忌用酒精和热水擦洗;

2.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不要抠鼻孔;刷牙时姿势要正确,不要用硬毛刷用力刷,饭前饭后漱口,防止口唇干燥;

3.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时,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操作,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至少5min;

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注意体温变化,防止发生感染;当皮肤出现黄染或瘙痒时,应做好皮肤护理,忌用热水和刺激性化妆品,不要搔抓皮肤,每日用温水擦浴。5.密切观察病情,重视患者主诉,如出现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6.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多数孕产妇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以至于病情恶化。有药物中毒的危险的护理措施:

1.严格控制掌握用药方法及控制滴速,可采用静脉滴注或深部肌内注射,静脉滴注以每小时1-1.5g为宜,24小时累积用量不超过20g.2.使用硫酸镁治疗时要明确其使用方法、毒性反应及注意事项。在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要认真检查膝反射是否存在,呼吸不少于16次/分,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或每小时不少于25ml。

3.准备好10%葡萄糖酸钙以便出现毒性作用时及时予以解毒。一旦发生中毒时,立即静脉注射10毫升,3分钟以内推完。有胎儿受伤危险的护理措施

1.患者左侧卧位,低流量吸氧3次/天,每次半小时,缓解胎儿窘迫。

胎心监测,听胎心每天三次,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知识缺乏的护理措施

1.告知患者此病可能引起的原因及相关症状及发展与转归,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有所认识,有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2.告知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的必要性,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3.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所用药物的名称、用途及不良反应。4.嘱孕妇精神放松,心情愉快,评估孕妇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其他护理措施

1.监测体重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指导产妇重视从饮食中摄取营养,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类、动物肝脏、蛋类、绿叶蔬菜、海带、红枣等,提高机体抵抗力。

.3.创造安静、清洁的休息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嘱孕妇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体位改变应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姿势而致头晕跌倒。在休息或睡眠时以左侧卧位为宜,在必要时也可换成右侧卧位,但要避免平卧位,其目的是解除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的循环。

4.做好会阴护理,嘱孕妇勤换内衣裤,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上行感染。效果评价

1.孕妇充分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与医务人员合作良好 2.孕妇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平稳,血压控制在143-158/91-100mmHg,无其他并发症发生。3.孕妇的焦虑情绪改善,乐观应对。

4.现存护理问题:(1)硫酸镁使用时病人有胸闷,给予半坐卧位胸闷减轻,能坚持药物用完,报告医生,无替代药品,一直使用硫酸镁解痉。(2).住院5天后复查肝功能提示总蛋白(57.5g/l)、白蛋白(30.8g/l)继续下降,低蛋白血症未纠正,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总胆汁酸好转。

(3)胎儿孕周小与疾病需终止妊娠相矛盾,胎儿及孕妇安全隐患大。没有更好的措施度过孕晚期。

4.7月22日患者静滴硫酸镁又出现胸闷,气促,给予改变体位,吸氧,请内科主任会诊,内科医师建议转上级医院。患者于7月22日21:05分转上级医院。以上就是病人的基本情况。吴小荣护士长(主管护师):现在病人转上级医院了,对于效果评价中的一些问题看各位护士长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徐丽姣(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况,我从病历中自始至终没有看到你们记尿量,为什么没有记尿量了?

吴小荣护士长(主管护师):尿量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每天有问,但是因为医生没有开医嘱我们就没有记录在记录单里面。这是我们的一个疏忽。

徐丽姣(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患者护理效果评价还可以,但是实际护理中却是很一般,也许是我们重视不够,请问各位护士长针对这个病人你们有什么要提问的?首先患者有水肿请问水肿怎么分级的?

陈琼(护士):水肿分四级 +水肿局限于膝以下++

水肿延及大腿+++ 水肿延及外阴及腹壁++++ 全身水肿或伴有腹水 徐丽姣(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此患者有低蛋白血症,请问饮食上如何指导?

刘香护士长(主管护师):三高一低饮食即高蛋白、高钙、高钾及低钠饮食 每日蛋白摄入量为100克,孕妇应多吃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补充铁和钙剂,少食过咸食物。减少脂肪过多的摄入,加强妊娠中、晚期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可以建议多吃鲤鱼。吴小荣护士长(主管护师):我每天查房,我都会和她讲让她多吃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

徐丽姣(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妊高症中有一护理问题是:HELLP综合症,请问怎么样分级的?

刘萍(护士):HEIIP综合征分三级:根据血小板分型:Ⅰ 型:血小板≤50×109/L; Ⅱ 型:50×109/L<血小板≤100×109/L;Ⅲ型:100×109/L<血小板≤150×109/L 徐丽姣(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降压药在使用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刘喜云护士长(主管护师):我想说说口服降压药存在的一些注意问题,首先我们要注意常用口服降压药物有: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短效或缓释片。如口服药物血压控制不理想,可使用静脉用药,常用有:拉贝洛尔、尼卡地平、酚妥拉明。孕期一般不使用利尿剂降压,以防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高凝倾向,也不推荐使用阿替洛尔和哌唑嗪。禁止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硫酸镁不可作为降压药使用。

吴小荣护士长(主管护师):终止妊娠的指征是什么? 陈琼(护士):1.终止妊娠时机:小于孕26周的重度子痫前期经治疗病情不稳定者建议终止妊娠。孕26~28周的重度子痫前期根据母胎情况及当地围生期母儿诊治能力决定是否可以行期待治疗。孕28~34周的重度子痫前期,如病情不稳定,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病情仍加重,应终止妊娠;如病情稳定,可以考虑期待治疗,并建议转至具备早产儿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孕34周后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成熟后可考虑终止妊娠。孕34~36周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的益处尚无定论。孕37周后的子痫前期可考虑终止妊娠。子痫控制2小时后可考虑终止妊娠

徐丽姣(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妊娠期高血压期间要使用硫酸镁,在使用期间我们要注意观察硫酸镁的中毒反应,注意膝跳反射,尿量及呼吸。最后我还想问一下终止妊娠的心里护理,谁给我说说。

黄韩江(主管护师);首先安慰患者不要紧张,告知一些注意事项,积极配合。

刘香护士长(主管护师):心里护理重在沟通,用心去交流,让病人信任感到安全。

5.补钙能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篇五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 9。4%,国外报道 7% ~ 12%。孕产妇死亡率 7。7/10 万。一般从妊娠 5 个月以后比较常见,以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为主,严重者发生子痫。

应积极预防,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必须从早孕期抓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孕妇懂得产前检查的重要性,按时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是早发现、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手段。在妊娠早期因人而异,需测基础血压。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初孕妇、孕妇年龄 <18 周岁或 >40 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有心肾及严重贫血等疾病的孕妇,更需加强产前医疗保健。

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孕妇应该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镁、碘、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

补钙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每日补钙 1 ~ 2g 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一旦出现症状,除适当休息外,应接受镇静、解痉、降压等药物治疗。重症者及时住院。如产后血压仍高,需继续治疗,防止引起高血压等疾病后遗症。

总之,为了孕妇的身心健康,必须做好产前检查,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孕妇掌握孕期卫生的基础知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

6.妊娠期高血压规范化诊治整理 篇六

河北省人民医院 作者:郭艺芳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妇女所出现的血压异常增高,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发生率约占孕妇的10%左右。妊娠期高血压可显著增加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出血、急性肝功能衰竭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预防、早期筛查并合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对于保障孕妇与胎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特点不同,妊娠期高血压的防治原则与普通高血压亦显著不同。在妊娠期高血压的综合管理过程中,既要适度控制血压,预防或延缓由血压升高所致的靶器官损害的发生,还需充分顾及胎儿安全,因而显著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由于大型随机化对照试验均不会纳入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因而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临床实践中主要依据小型观察性临床研究与临床经验进行处理。

1.妊娠期高血压的分类

正常妊娠期间,孕妇心血管系统可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例如血容量与心排出量增加,动脉管壁对血管紧张素Ⅱ反应性下降,肾素活性降低而心钠肽水平增高,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与前列环素增加。这些生理性变化的综合效应是全身血管阻力下降,因此妊娠早中期孕妇血压常有所下降,并于妊娠6个月时降低至谷值。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孕妇血压可出现异常增高,甚至诱发严重的靶器官损害与临床事件,此即称为妊娠期高血压。参照美国妇产科学会和美国高血压教育工作组标准,可将妊娠期高血压分为4类:(1)慢性高血压;(2)妊娠高血压;(3)子痫前期/子痫;(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因而其临床特征与处理原则也有所不同。由于子痫患者的血压管理原则与子痫前期相同,而其他临床状况的处理不属于高血压的范畴,因而本文未重点讨论子痫的治疗策略,建议参照相关指南性文件。

2.慢性高血压

慢性高血压即妊娠前或孕龄20周前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产后12周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为轻度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特别是并发靶器官损害时称为重度高血压。病理生理学研究显示,慢性高血压孕妇的血管阻力持续增高,血管阻力指数及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健康孕妇。慢性高血压可显著增加围产期孕妇与胎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如子痫前期、围产期死亡、胎盘早剥、低出生体重、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约10%-25%的慢性高血压孕妇可发展为子痫前期。一项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高血压孕妇发展为子痫前期的风险是无高血压病史孕妇的2.7倍,其中未控制的高血压或同时患有其他心血管及肾脏疾病的患者风险更高。并发子痫前期时可能会掩盖慢性高血压患者妊娠前已存在的蛋白尿。当尿蛋白排泌量增加2-3倍,血压迅速升高且伴靶器官损害时应警惕是否发展为子痫前期。无论是否并发子痫前期,出现蛋白尿的慢性高血压孕妇早产(妊娠<35周)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增加3倍。并发子痫前期的慢性高血压孕妇发生胎盘早剥和围产期死亡的风险也明显升高。

随着生育年龄延后以及肥胖和2型糖尿病人群的增加,女性慢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90%属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多继发于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胶原血管病、或内分泌疾病等)只占10%。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研究显示73%的初产妇舒张压在妊娠期可升高15mmHg,但其血压数值仍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建议对收缩压较前升高≥30mmHg或舒张压较前升高≥15mmHg的孕妇应进行严密监测,以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

2.1 慢性高血压的治疗

2.1.1降压目标及时机

目前对于妊娠女性的最佳血压目标值尚无一致意见。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在于降低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的风险,但对于普通高血压患者,这一获益可能在持续控制血压数年后方能出现。短期降压治疗能否同样改善轻度高血压孕妇的预后、以及是否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尚不清楚。不论应用何种降压药物使平均动脉压降低,均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因此建议妊娠前已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孕妇应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避免因血压过低而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对于轻度高血压孕妇(血压<160/100mmHg)可密切观察,暂不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只有当血压≥160/100mmHg或出现靶器官受损时方考虑应用药物治疗。

2.2.2降压药物的选择

2000年美国国家高血压教育计划有关妊娠高血压的的报告推荐首选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甲基多巴,其证据来自于一项随访时间长达7.5年的大规模对照研究。甲基多巴不影响胎盘及胎儿血流动力学状态,但降压作用较弱,且具有镇静、口干等不良反应,常需联合其他药物降压。拉贝洛尔兼有α受体及β受体阻滞剂作用,降压作用显著且副作用较少,故可首先考虑选用。美托洛尔缓释剂也可用于此类患者。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可导致孕妇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呼吸暂停;阿替洛尔可影响胎儿血流动力学状态而导致妊娠早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因此不推荐选用这两种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长效制剂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研究显示妊娠早中期服用硝苯地平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其他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对胎儿的安全性仍有待论证,但目前尚无关于此类药物导致胎儿畸形的报道。临产孕妇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可能会影响子宫收缩,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注意。

关于利尿剂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应用价值存在较大争议。理论上来讲,利尿剂可使子痫前期孕妇血容量不足,导致胎儿畸形及电解质紊乱。然而新近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利尿剂并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并可使孕妇获益。据此,专家组建议妊娠前已服用利尿剂治疗的孕妇继续应用,如并发子痫前期应停止服用。

妊娠期间绝对禁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与直接肾素抑制剂。ACEI可导致早期妊娠妇女胎盘血流灌注下降,以及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肾功能衰竭、低出生体重、心血管畸形、多指趾畸形、尿道下裂、自发性流产,并导致妊娠中晚期孕妇肾功能不全、羊水过少、胎儿肺发育不全、颅骨面骨发育不全等。Cooper等人对妊娠早期服用ACEI的妇女研究发现,胎儿出现严重先天畸形(特别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ACEI对妊娠期妇女为绝对禁忌。ARB与ACEI的不良反应相似。既往曾服用此类药物的妇女在计划妊娠前应停止服用。

肼屈嗪最常用于恶性高血压的治疗,可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美托洛尔、或甲基多巴的静脉剂型也可用于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尼卡地平降压作用显著,静脉应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引起低血压反应。因短效硝苯地平降压作用迅速,可能因反射性增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而增加心血管事件,因而不建议将其作为首选治疗,尤其不宜舌下含化。硝普钠可增加胎儿氰化物中毒风险,除非其他药物疗效不佳时不建议使用。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降压药物是绝对安全的,多数降压药物在FDA的安全性评价中属于C类水平(即不能除外对母儿具有风险,见表1),因此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选择药物时应权衡利弊。正确的监测和治疗,配合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有助于改善孕妇及胎儿预后。慢性高血压孕妇的最佳降压策略仍需大规模、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的常用治疗药物如表1与表2所示。

3.妊娠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患者尿蛋白阴性,产后12周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该病可能会进展为子痫前期。部分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分娩后可能演变为原发性高血压。一些患者产后血压恢复正常,于再次妊娠时复发。晚期产后高血压是指妊娠期血压正常,产后几周或几个月时出现高血压。该病具有自限性,血压多于产后1年内恢复正常。目前不清楚该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晚期产后高血压的妇女未来患高血压风险较高。如果产后血压持续增高,可诊断为慢性高血压。

虽然妊娠高血压与慢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明显不同,但二者的降压治疗原则相似,因此可参照前文的原则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控制。

4.子痫前期和子痫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指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常伴有水肿与高尿酸血症。子痫前期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靶器官(心脏、脑、肺、肾脏、肝脏)损害。约30%的患者因胎盘功能不全而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死胎。初次妊娠妇女患子痫前期的风险为多产妇的2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生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包括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肥胖、糖尿病、多胎妊娠、葡萄胎、血栓形成倾向(抗磷脂综合征、抗凝血酶Ⅲ缺乏)。一旦子痫前期患者出现抽搐即可诊断为子痫。抽搐可出现于分娩前、分娩期、产褥期或产后(48h-1个月),甚至可见于无子痫前期的妇女。

4.1 子痫前期/子痫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特征

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滋养细胞浸润不足而致子宫螺旋动脉重塑障碍是子痫前期的致病因素。正常妊娠时滋养细胞沿螺旋动脉逆行浸润逐渐取代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弹性层被纤维样物质所取代,使血管腔扩大且血流量增加以更好的营养胎儿,这一过程称血管重塑。子痫前期时滋养细胞浸润仅达蜕膜少数血管,子宫螺旋动脉重塑不全,因而胎盘血流灌注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与健康孕妇相比,子痫前期/子痫孕妇可伴随一系列病理生理异常,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心肺系统:子痫前期患者常存在血容量减少和血液浓缩,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常伴左心室高动力状态、全身血管阻力增高、肺毛细血管楔压正常或升高、中心静脉压降低。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的孕妇血管阻力及左心室充盈压升高,左室心搏指数增加。子痫前期患者可发生急性临床事件,如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梗死、呼吸心跳骤停,其中肺水肿是子痫前期最常见的并发症。

(2)肾脏:子痫前期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一般保持在正常范围,在妊娠晚期滤过分数较正常孕妇下降。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细胞管型,蛋白尿严重的患者可见透明管型。肾小球损伤可导致严重非选择性蛋白尿,是子痫前期的重要特征。

(3)中枢神经系统:子痫前期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脑出血、脑水肿、脑微血管血栓、脑血管痉挛等,可发生于抽搐发作时,常伴头痛、视力模糊、视野盲点、皮质性盲等症状。抽搐常表现为癫痫大发作,孕龄不足32周出现抽搐提示预后不良。抽搐的发作与血压及蛋白尿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无法预测抽搐发生的风险。目前子痫整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晚期产后子痫发病率有所增加。由于抽搐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于子痫的治疗至关重要,在评估出现抽搐症状的生育年龄妇女时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分娩史。

(4)肝脏及凝血系统:子痫前期患者凝血系统处于激活状态,轻则仅为轻度血小板减少,重至发生危及生命的HELLP综合征。HELLP是妊娠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发病率约占所有妊娠的0.12%~0.16%。子痫前期肝损伤病理变化包括:①纤维蛋白沿窦状隙沉积,偶可见于汇管区毛细血管、肝小动脉和门静脉周围;②末稍小血管和汇管区出血;③缺血后肝细胞坏死。严重病例可见肝被膜下局部或大量出血,甚至被膜破裂危及母儿生命。

4.2子痫前期的远期预后

有子痫前期病史的妇女具有较高的心脑血管风险,其发生高血压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增加4倍及2倍。子痫前期患者,特别是并发HELLP综合征者再次妊娠时发生高血压相关不良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时期对预后影响显著,在37周孕龄之前发病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机率较血压正常孕妇高8倍。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与轻度子痫前期相比,血压>160/110mmHg伴蛋白尿者未来罹患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对风险为3.65。有子痫前期病史的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8.1倍,脑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59倍。上述死亡风险多发生于20年以后。因此,应将具有子痫前期病史的患者视为心血管病预防的重点监控人群,更为积极的干预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4.3 降压治疗

降压治疗的目的在于延长孕龄,努力保证胎儿成熟。目前关于妊娠高血压的降压治疗目标值尚无一致意见。相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而言,妊娠期患者启动药物治疗的血压界值要更高。宽松降压策略有助于延长孕龄,但可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孕妇严重高血压及产前住院的发生率。迄今尚无确凿研究证实降压治疗可改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预后。一项应用拉贝洛尔治疗轻度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的研究显示降压治疗不能改善患者预后,反而增加早产风险。

与舒张压相比,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对预后影响更大。一项对28例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显示,收缩压>160mmHg的患者占90%以上,而舒张压>110mmHg者仅为12.5%。专家组建议,当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应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使血压维持在140-155/90-105mmHg的范围。

严重高血压可显著增加脑出血发生率,故需积极控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急剧升高时,可静脉应用拉贝洛尔及肼屈嗪。对于距预产期时间较长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采取期待疗法,并口服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控制血压。

硫酸镁迄今仍为治疗子痫前期-子痫的首选解痉药物,在国内外普遍应用。现已证实硫酸镁在预防抽搐发作及复发,降低孕妇死亡率方面优于镇静药物(如苯妥英钠或地西泮),还可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但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抽搐发生率较低,是否可因预防性应用硫酸镁而获益尚存在争议。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显示,为子痫前期患者预防性应用硫酸镁可降低子痫风险,但这一结论尚需随机化对照试验论证。

5.结语

虽然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且常对孕妇与胎儿构成严重危害,但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的特殊性以及相关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匮乏,其治疗策略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并早期合理干预,可能有助于减少妊娠高血压对孕妇与胎儿的不利影响。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基于现有研究证据,遵循积极、适度的处理原则,减少因血压增高所致的危害,最大程度的保障妊娠妇女与胎儿的安全。加强产科与心内科等多科协作,采取综合防治策略,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表1.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的治疗药物

药物(安全性分级)剂量

对孕妇的不良影响

证据水平(临床研究)

甲基多巴(B)

500mg-3g/日,日2次

外周水肿、焦虑、恶梦、嗜睡、口干、大型

低血压、孕妇肝损害,对胎儿无严重不良影响

拉贝洛尔(C)200mg-1200mg/日,日2-3次 持续的胎儿心动过缓,低血压,新生儿低血糖 大型

氢氯噻嗪(C)12.5mg-25mg/日 胎儿畸形、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 大型

硝苯地平(C)30mg-120mg/日

低血压,抑制分娩(尤其与硫酸镁合用时)小型

肼屈嗪(C)

50mg-300mg/日 日2-4次 低血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中型

ACEI(D)孕妇禁忌

羊水过少、宫内生长迟缓、肾衰竭、低体重出生、大型 ARB(D)

心血管畸形、多指趾畸形、尿道下裂、自发性流产、中型

直接肾素抑制剂(D)

胎儿肺发育不全、颅骨面骨发育不全 无

注:妊娠期应用降压药物的安全级别——A 对照研究显示没有风险:充分的临床试验证据显示对母儿无不良影响;B 无证据提示有风险:现有研究未发现该药对母儿有风险,但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论证;C 风险不能除外:缺乏人类研究,动物研究提示对胎儿有风险,或缺乏动物研究。其获益可能大于风险;D 研究证实有风险:现有证据显示此药对胎儿有风险,但其获益可能大于潜在风险;X 孕妇禁忌:人类或动物研究提示对胎儿有风险,其风险远远大于获益。

表2.恶性高血压的常用治疗药物

药物(安全分级)剂量与用法 注意事项

拉贝洛尔(C)(1)不短于2分钟内静脉注射20mg,间隔10分钟

可能导致胎儿心动过缓与低血糖

后可重复应用40-80 mg,总量不差过300 mg;

(2)2mg/min 静脉输入,根据血压反应调整剂量,直至总量300mg 肼屈嗪(C)

(1)肌肉或静脉注射:起始10-20mg/次,每4-6

可能导致心动速

小时可重复;必要时可增量至40mg/次。

(2)静脉输入:起始剂量0.5mg/h,根据血压反应 可逐渐增加至10 mg/h

尼卡地平(C)(1)静脉注射:起始剂量5 mg/h,据血压反应逐渐 可致低血压,与硫酸镁合用时增加 至15 mg/h

可能抑制子宫收缩

硝苯地平(C)

口服:每次10-30mg,60分钟后可重复 不推荐使用短效硝苯地平,不宜舌 下含服。可致低血压,与硫酸镁合 时可能抑制子宫收缩

硝普钠(C)

静脉输入:起始剂量0.3-0.5g/kg/min,根据血压反应 连续使用>4小时或剂量>2g/kg/min

可逐渐增加剂量;最大10g/kg/min。

7.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0年开始对妊娠28~30周的孕妇进行50g糖筛查试验。选择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产妇1 694例, 其中27例 (1.6%) 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组。年龄20~35岁, 中位年龄27.7岁, >30岁7例占25.9%;初产妇22例, 经产妇5例;均为单胎妊娠。随机选择与妊娠期糖尿病组分娩时间最接近的孕妇27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20~35岁, 中位年龄23.5岁, >30岁5例占18.5%;初产妇23例, 经产妇4例;均为单胎妊娠。孕前及孕期无糖尿病史, 50g糖筛查试验阴性 (<78mmol/L) , 无其他急慢性疾病史。

1.2 方法

患者先行50g糖筛查试验阳性, 再行75g糖耐量试验确诊。如年龄>30岁、有糖尿病家族史、产次>3次、肥胖、高血压病家族史[2]等妊娠期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的孕妇直接行75g糖耐量试验。

1.3 诊断标准

50g糖筛查试验:随机口服50g葡萄糖, 服糖后1h抽取静脉血检查血糖, 血糖值≥7.8mmol/L为阳性;予进一步行75g糖耐量试验:禁食12h后, 口服葡萄糖75g, 测空腹血糖及服糖后1、2、3h 时点血糖, 正常值5.6、10.5、9.2、8.0mmol/L, 若其中有任何2点超过正常值, 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母体影响

糖尿病组27例中出现病理妊娠14例 (51.9%) 。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例;羊水异常4例 (过多2例, 过少2例) ;胎膜早破1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3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IUGR) 3例。对照组27例中出现病理妊娠4例 (14.8%) , 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例, 羊水过少1例, 胎膜早破2例。2组出现病理妊娠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围生儿患病率比较

糖尿病组27例中出现围生儿患病11例 (40.7%) :其中新生儿窒息2例, 巨大儿3例, 足月低体重儿4例, 死胎2例。对照组27例中2例患病 (7.4%) , 其中新生儿窒息1例;巨大儿1例。

2.3 终止妊娠方式比较

妊娠期糖尿病组顺产10例 (37.0%) , 剖宫产14例 (51.9%) , 产钳2例 (7.4%) , 臀助产1例 (3.7%) 。对照组顺产19例 (70.4%) , 剖宫产7例 (25.9%) , 产钳1例 (3.7%) 。糖尿病组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剖宫产率和用产钳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 论

3.1 50g糖筛查测定的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是糖耐量试验, 但对所有妊娠28~30周的孕妇做75g糖耐量试验, 可给大部分孕妇造成不必要的麻烦。50g糖筛查方法是1961年O’Sullivan首先提出来的。1985年, 第二届国际妊娠期糖尿病专题讨论会推荐对所有孕妇做50g糖筛查测定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选检查。本研究认为, 所有孕妇做50g糖筛查测定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选检查简单易行, 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因此50g糖筛查测定法值得推广。

3.2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

妊娠期内分泌素的增加使周围组织有抗胰岛素作用, 而妊娠血液稀释使胰岛素相对不足。故孕期易发生糖尿病。这是由于血糖的升高使孕妇红细胞氧释放量下降, 并且多有小血管内皮增厚及管腔狭窄, 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征, 而使子宫胎盘血流量降低, 胎儿高胰岛素血症使胎儿氧耗量增加, 这些因素导致胎儿宫内缺氧, 故有很高的胎儿宫内病死率和新生儿病死率。母体的高血糖使过多的葡萄糖通过胎盘, 引起胎儿高血糖, 刺激胎儿胰腺增生, 导致胎儿高胰岛素血症, 激活氨基酸转移系统, 促进糖原、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肪分解作用, 导致脂肪及糖原在胎儿组织中沉积增加, 使胎儿巨大。巨大胎儿的发生, 易引起难产、产伤、新生儿窒息等, 并且增加手术产率, 对母体造成创伤。高胰岛素血症不仅引起巨大胎儿, 亦导致胎儿代谢紊乱, 胎儿出生后易并发高胆红素血症, 同时高胰岛素血症又可延迟肺Ⅱ型细胞成熟, 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增加。另外胎儿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若不及时补充糖, 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3.3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应立即控制饮食, 使每天热量控制在36kcal/kg。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是饮食控制, 严格饮食控制, 空腹血糖≥5.6mmol/L或餐后2h血糖≥6.7mmol/L或出现酮尿症时应加用胰岛素治疗。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加强胎儿宫内监测, 严格控制孕妇血糖, 减少胎儿高血糖所致的胎儿酸中毒、巨大胎儿、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的发生。

3.4 妊娠期糖尿病终止妊娠时间选择

关于终止妊娠时间, 文献报道不一, 有的认为如血糖控制满意可等待自然临产, 对于妊娠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且效果不理想, 应在促胎肺成熟后尽早终止妊娠。这样可避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 又可防止突然胎死宫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越接近足月, 其胎儿病死率越高。本资料中有2例孕40周胎死宫内, 故主张选择36~38周终止妊娠较为安全[3]。总之, 只要常规对所有孕妇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加强管理, 即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患者先行50g糖筛查试验, 如 (+) 再行75g糖耐量试验确诊。结果2组患者出现病理妊娠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围生儿患病率, 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终止妊娠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 对妊娠糖尿病应早诊断、早治疗, 降低母婴并发症。

关键词:糖尿病,结局,妊娠,分析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09.

[2]刘惠玲, 何勉.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新医学, 2003, 34 (10) :613.

8.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 篇八

方法:对15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期护理进行分析。

结果:159例GDM患者在妊娠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血糖控制较好,孕妇、胎儿结局好、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对GDM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有效的饮食控制及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控制糖尿病病情、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妊娠 糖尿病 妊娠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88-01

妊娠期糖尿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致残、致死率的第三位原因,位于恶性肿瘤及心血管疾病之后。其发病率:国外文献1~14%国内文献1~5%。本病对母儿危害较大,并发症较多其危害程度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因此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的观察及护理,是确保母婴健康的关键。我院对15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正确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分娩6913人,共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9例,年龄22~44岁,妊娠周数34~39周,初产妇96例,经产妇63例,足月产110例,早产49例,剖宫产126例,顺产33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700克。最重体重5000克。巨大新生儿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无重度窒息患儿,产后出血12例。本组由于注意围产期监护,积极的预防性护理,血糖控制较好,适时结束分娩加之产时产后精心护理,产妇均未发生产后大出血及产褥感染,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

2 护理体会

2.1 妊娠期健康教育。大部分GDM是通过产前筛查发现的。护理人员应加强对GDM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GDM对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对家人和自己的长期影响。使其认识到良好的饮食控制及系统的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教会使用胰岛素及自我血糖监测。强调自我监护的重要性和达到最佳监护效果的自我责任感,提高重视程度,增强控制疾病的信心。

2.2 一般产前监护。定期产检,建立高危卡,监测胎儿生长、体重生长、血压、腹围、子宫高度。

2.3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是最基础的治疗措施,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目的是:提供母体与胎儿足够的热量及营养素,使母体及胎儿能适当地增加体重,符合理想的血糖控制、预防妊娠毒血症及减少早产、流产与难产的发生。GDM患者要少量多餐。①每日糖类40%~50%,蛋白质12%~20%,脂肪35%~40%,膳食纤维20~35g。以蔬菜、豆制品、瘦肉、蛋、奶、鱼为主,水果以含糖量低的为主,饮食清淡少盐、少糖、少油。②计划合理的餐次。可三次正餐三次加餐,早、中、晚各加餐一次,根据不同餐次分配能量,早餐10~15%、午餐20~30%、晚餐20~30%、加餐5~10%早餐避免食用水果、水果汁、精制谷物和谷类制品。控制孕期体重增加不超过9㎏,每月不超过1.5kg为宜。

2.4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有益于母子健康,还可以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如无运动的内科和产科禁忌证。可选择比较舒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3-5天,每天运动时间30mim-45mim,最好选择餐后30min,运动强度以达到最大耐受运动量的一半强度。运动过程要注意低血糖反应。

2.5 孕34-36周住院,病情严重者提前住院。严密监护,保证母儿安全。促胎肺成熟治療,37周左右终止妊娠。

2.6 分娩期护理。整个分娩期做好心理护理正确对待分娩的每一个阶段所出现的情况。指导产妇宫缩时进行深呼吸。给予精神安慰、心理支持。特别注意孕妇休息、镇静。胎膜早破提前用抗生素。重视并进行糖尿病孕妇产程中的血糖控制与管理。专人守护产妇,检测血糖和胰岛素用量分娩前正确估计胎儿体重,预防肩难产试产不宜过久,12小时内结束分娩,若产程延长或停滞,胎头下降在中骨盆以剖宫产为宜。尽量避免阴道助产,同时做好肩难产及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通知儿科医生到场,保证胎儿的安全重视新生儿的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不论新生儿体重大小,均按早产儿护理。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大,不良的妊娠结局与血糖水平控制有关,整个孕期应进行严格跟踪护理指导。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使其更好配合医生治疗。对提高母婴健康,降低母婴健康并发症及不良生产结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杨慧霞.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

上一篇:污水处理系统应急预案下一篇:静夜作文200字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