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允许我转身——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2024-06-22

请允许我转身——读龙应台《目送》有感(共3篇)

1.请允许我转身——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篇一

刚刚在新浪博客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时间,留住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住真实的拥有。患难时读懂了人情冷暖,平淡中体会到缘分善变。

时间和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检验人与人关系最好的一张“试纸”。真正的朋友不在于朝朝暮暮,而在于心的相通,彼此能够互相理解,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担待。

人最累的,就是心累。只要心不累,再大的困难都能够战胜的。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不要指望谁来陪伴。择友交友,一定要把握好这样几条:心底不善良的人,不能交;不懂得感恩的人,不能交;自私自利之心重的人,不能交;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更不能交。

现在,关于人生的书籍,确实非常多,比比皆是。但是,书籍是书籍,生活是生活,二者之间有很大差距。人生重在边走边感悟,走错了,就要立即回头,如果明知错了,还优柔寡断,不能立即回头,肯定会受到惩罚的。

都说“好心有好报”,也不一定;也有人说“行的好多遭的难多”,这也不一定。好心、行好,都要选择对人,如果没有选择对人,就会“一腔的热血变成一肚子的冷水”。

2.请允许我转身——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篇二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1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1

或许有些人从出生起,只是纯粹地作为一个“人”的个体存活于世,直至度过这短暂的一生。浑浑噩噩,庸庸碌碌,不明不白地活着,跟随大众的步伐前行后退,足尖从未着地;不明不白地死去,顺应自然的秩序骤然离世,灵魂苍白虚浮。

终此一生,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对自我的直面剖析,即研究“我”这一个体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亲子、兄弟、朋友、陌生人等等——以及对虚无概念的物质化描述,例如生与死、得与失、新生与永诀,失散与重逢。龙应台,在她的《目送》中,直面地剖析了她所走过的人生。

目送,落笔成书时,龙应台已行过半生的路途。近半生侍养于父母膝前的子,近二十年垂髫稚童面前的母,一路走来她目送着世间种种,用文字,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那年,父亲的离去,意味着失去了那双牵引自己前行的手,意味着照片仅余黑白二色,意味着那从哪里来的灵魂便要归哪里去。闪电劈开漆黑的幕布,于命运的狭缝中,龙应台窥视到生死的无果。她开始求索生死大问,探求“生死”这一永恒的辨题。意识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的这时,她已过半百。

“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啊,你现在在哪里?”

某个有着慵懒阳光的午后醒来,八十多岁的人儿又变成了当年轻倚窗棂,浅嗅青梅的女子,门前是熟悉的树与河流,自己正要去佃农那收租,忙起身下床,路过妆镜,那皱纹遍布的面庞,青筋暴露的手不由让她迷惑。只知道唤着“雨儿,雨儿……”熟悉又陌生。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龙应台应市长邀请,出任首任文化局局长,她离开时,孩子尚幼,而当她卸甲归田之时,孩子已长成大人的模样,唤的依旧是“妈妈”,却少了几分亲近。或许会遗憾吧,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十年。犹记婴儿时水清见底的欢快眼睛,而如今注视她的眼神却深邃不露。

我们作为“人”这一个体,在人生的路途上前行,有先行者,有跟随者,亦有与自己携手同行的友人相伴。我们一生都在进行一项漫长而浩大的仪式——目送。

目送生与死的更相交替,目送失散与重逢的悲欢喜怒,目送缠绵不舍与绝然的虚无。“目送”使我们真实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到若有所思顿然醒悟,这一过程充满温情与残酷,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不愿承认、不愿直视,但必定发生及存在的现实。挣扎,反抗,最终与时光达成和解,塑造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的个体。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的,这世间太多事实总以温和的语言粉饰太平,让它看起来不是太过残酷。目送前行者的老去,日益佝偻的萧条身影;目送同行者的远行,猝不及防的挥手告别;目送跟随者的成长,自信的姿态不曾犹疑;目送自己,依旧是与生俱来的愚钝,依旧是不畏前路的初衷。

我们的人生不抵冥灵的半个春秋,又如战国枭雄织田信长的辞世诗中所言:“天下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时间久了,便明白了,没有什么苦痛是咽不下去的,没有什么欢乐是永久长存的,没有什么悲恸是无法抚慰的,亦没有人离了谁就活不下去。“目送”——贯穿一生的仪式,使“人”真切感受到了“活着”的含义。

不只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注定的独立,“目送”揭开了我执意蒙蔽双眼的一角轻纱——认识到“人”的不完美。这历经亿万年爬上金字塔塔尖的物种因为智慧,有着无法摆脱的劣根性,同时也有着会随时间流逝而变更的本性。没有人回望自己的一生会完完全全地满足,这种不满足使之衍生出欲望与野心,促使其向更高处攀登。即使劣根性的存在使“人”的存在显得有所残缺,但又有谁会断言否定这种不完美呢?正是由于“人”的不完美,才会彰显“活着”的含义与价值,我这样认为。

“人”的出生并不意味他活着,只有他真正剖析自己的存在并有所了悟,才能称之为“活着”;“人”的死亡并不意味他已离去,只有与他相关的所有痕迹均被抹去,才能称之为“死亡”。贯穿“活着”与“死亡”的“目送”,是项漫长而浩大的仪式,纵使如今我尚愚钝无知,但将持一腔孤勇一生目送,自始吾生,终至死亡。

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2

很久以前就读过《目送》,那时唯一吸引我的就是作者,第一次看到龙应台这个名字,我以为是一个男作家,完全没有女性特点,其中“龙”这个姓使名字更偏向男性化。

当看完《孩子你慢慢来》时,颠覆我对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作家的推测,这细腻的`文笔所书写的情感,证明男性化的名字并不能代表她不是一个温柔的母亲,龙应台所在孩子面前展现的爱和智慧,曾使我一直幻想当我有了孩子一定像她一样做孩子亲密无间的朋友。

因为对龙应台的喜爱,买下了《目送》这本书,第一次翻开时正值大一的寒假,第一篇散文中的一段话深深触动了离家许久的我,“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眼泪慢慢地流了下来,心底莫名的情绪被触动,不知是因为想念还是这段话对亲情说得透彻。

上了大学后流传着一句话,作为外地学子你会发现考了十几年的试就是为了离开家,初看我觉得有些诙谐,细想来却越发觉得伤感,我来上学时妈妈就是在车站目送我的背影离开。我有些讨厌这样犀利的龙应台,她将她认为的父女母子关系这样赤裸裸的写了出来,我抗拒这样的解释,却无法辩驳,心里不得不承认她是对的。这也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作者不再有温柔母亲的形象,她是一个作者,一个有思想的作者,一个理性的作者,一个手诛笔伐的作者。

越读这本书就觉得龙应台真的是很适合她的名字,叙事绘景时也许还有女子的柔情,每一篇文章中的柔情总被那么一段话戳破而让心颤动,心在流血却没有办法与之抗争。《为谁》中安德烈嫌弃妈妈煮的泡面,带着妈妈去买菜,教妈妈做菜。正在为安德烈如此孝顺感动时,文章最后安德烈反驳妈妈的话“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让刚刚的感动一下沉入谷底。

文章最后我总希望龙应台回复儿子点什么,翻来翻去之后确定真正的结束了,作为一个母亲又能说什么呢,抱怨孩子即将把自己抛弃,让自己安顿好自己,可是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会离开妈妈的身边,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现在年轻人总是说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生病就是帮我们了,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努力避免自己成为孩子的拖累。

我每每读完一个故事,总是沉迷其中思考一番。生来二十多年,经历的只有生和在老去的路上,忽然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了。平时人们很避讳说到病和死,特别是父母姊妹身边最最亲密的人,逃避着逃避着,成了坚信身边的人不会离自己而去。龙应台用一生的经历诉说着在你渐渐老去的过程中,身边终将有人离你而去,你只能无可奈何接受整个过程。

《俱乐部》中“爱生”俱乐部的成员详细地把所有不愿意再活下去的状况一一列举,然后会员们互相执行。残忍的俱乐部,何尝不是对将逝之人的尊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次次被病痛折磨到死亡的边缘,一次次医生在家人的要求下费尽全力的将他救回,割开气管装上呼吸机,张不开嘴挂上吊瓶,大小便失禁渐渐身上有了味道,还每天被病痛折磨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痛。我们都会说这些子女是孝顺的,比那些抛弃父母的人好太多太多,可是这孝顺折磨着老人,让他们努力留下老人的又何尝不是他们对病和死的不接受。

经历过一生的老人而言,多几天几个月也许显得并没有什么不同,质量远远要比长度要重要,用医疗措施减少痛苦,带着生命的美好走向终点,不是比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着走向终点好的多。亲人间的爱,让人们对生命心生留恋,也是亲人的爱抛弃将逝之人的尊严只为了呼吸机上的跳动。当病床上的人失去了人的一切行为能力,靠着机器活着,直到在一次次的手术后再也看不出人样,死也就没有了尊严。

这本书的作者是理性的,没经历过生死的我也是理性的,不知道在死亡面前感性的我是什么样子,会做出什么抉择。但现在我看的最懂得是珍惜眼前人,没有什么失去后的后悔更让人痛苦。

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3

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题记

《目送》这本书以散文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漫漫长路中不可避免的跌倒。这本书中解析了人世间各种各样的感情,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别等等,描写深刻,感人肺腑,从人间真情而得出对生活和生命的冷静反思,打动人的心灵,触碰人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字里行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推敲。从“目送”到“不必追”告诉我们应该珍爱拥有的一切,也应当正确面对失去的一切。

记得那次挣班费,开始我们都很胆怯,可又想想:什么事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我便挪步走向一个大哥哥面前说:“哥哥,看一下吧。”可大哥哥却一手推开,给了我一个白眼,就这样,第一次的满怀希望的试探失败了。天空阴了下来,下起了蒙蒙小雨。伤口这时候疼了起来,哦,这才想起来是被传单划破了。冰凉的风肆意的吹着那几道伤口,雨无情地打在上面,疼,这才有了疼的知觉。此刻的天气像极了我的心情,我甚至知难而退,望而却步,不想继续下去了。

难道就这样狼狈的结束这次旅程?不,我不甘心!

“不要放弃,一次跌倒算什么?”一种来自心灵的声音唤醒了正在沉睡的勇气,它燃烧起来了!对,我要继续!我勇敢的迈向一个看起来二十几岁的姐姐,说:“姐姐,看一下吧!”我都没有想到自己说出这句话的声音竟如此温柔。姐姐对我温柔一笑,我们几乎同时说出了“谢谢”。那个姐姐的微笑,如同冬日的暖阳,点燃了我的自信之火。于是,我鼓起勇气,看到对面来了个人,我走近他身边,重复那句话。就这样,我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了起来。

人生的漫漫长路上,不管你幸运不幸运,你总会跌倒,总会失败,你无可避免。也许你会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而放弃努力,放弃一切成功的机会,你就像“因噎废食”,就像“杯弓蛇影”,你怕了所有,不敢去闯,害怕失败,害怕跌倒,害怕被人嘲笑。如此畏畏缩缩,躲在角落怨天尤人的你怎么可能会成功?所以,你不去尝试,又如何得到心的救赎?你终日迷茫度日,不知道自己一生要朝哪个方向前行。怕这个方向上荆棘太多,怕那个方向上不易成功,畏首畏尾,你想给自己找一条平坦的阳光大道,想轻而易举就获得成功,可是你忘了,成功要靠自己的实力,失败是成功之母,可你却站在十字路口的位置左右徘徊,进退两难,郁郁不得终。

也许你下定决心选了一条路,却又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而感觉这条路是错误的,你开始后悔,并且极力回头狂奔,但是等你跑累了,是不是才发现,这条路的起点早已消失,你再回不到当初,那个十字路口,再不会出现在你面前。你只能选择向前,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算不知道道路的尽头在哪,又或是它根本没有尽头,你也应该不回头,勇往直前地走下去,不管结果如何,你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你只能毫不犹豫地前进。

你也许会停在原地,等待命运召唤,这一生你也就这样了;也许,你会一条路走下去,但你已经失了当初那份热忱,你对跌倒和失败已经麻痹,虽然不会绝望,但也再找不到一丝希望,就这样,你自己一点一点掩埋了希望。你不肯相信一个道理,希望是自己给的,而不是外界。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不要为昨天的烦恼而忧愁,展望未来,给自己一份信念和力量,心态平和地去接受每一个挑战,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挑战自我,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奇迹。我们无法计量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每天给自己订一个小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你才能触碰到成功的曙光。我们要心怀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

书中所说:也许你在起点时拼命的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你,跌倒时,怎样跌的有尊严;你的膝盖破的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的无法忍受时,用什么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当然,有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是好事还是坏事?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修行的必经之路?

3.读龙应台《孩子,请慢慢来》有感 篇三

――读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小悟作为育才的教师,已经习惯了,每半年至少要看一本与教育相关的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今年学校又会推荐怎样的书目呢?带着这样的企盼,《孩子你慢慢来》走进了我的世界。

能选择这本书,主要原因在于“孩子你慢慢来”这句话的简明、朴实又温暖人心。我觉得很荣幸,能够早早地就身兼母亲和教师二职,两个极其伟大的身份,生养教育的职责相融,才真正理解了“养育”一词的涵义――无私地生养,一生的教育。

这本书不太厚,我用了两天的时间读了两遍。虽说读得挺快,但随即思考的并不少,有时会不自觉地因书中那中西合璧,又定居于彼此异乡家庭的孩子――安德烈,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四种语言而惊叹环境在孩子成长中作用之大,有时又会因作者的家庭生活中语言大杂烩而生发的乐子而陶醉。妈妈与孩子的交流用的是汉语,爸爸与孩子的交流用的是德语,幼儿园小朋友之间交流用的是瑞语(瑞士话,是方言德语,和德语差别较大),父母间交流用的是英语。正是缘于耳濡目染,四岁的小孩子就能依交流对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语言,而每一次,孩子掌握了一个新的词语后,对于细心的母亲来说,都是莫大的惊喜与欣慰。

“孩子,你慢慢来”,正如书名所要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样,相信作者正是想通过自己身为两个儿子的母亲这十几年来,积累生活中的点滴感性片断,与众多的母亲以及即将做母亲的朋友彼此交流。真的,我觉得自己真的从中有所感悟,正如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格在《管一辈子的教育》一书中所说,作为家长,攻读经典教育,目的不是为了立即拿来用,而是读了不用,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教育素养。通过两次品味这本书,自认为在教育思想上,有所受益,也想与大家分享。

感受一:身为母亲的老师,身为老师的母亲

身为母亲的老师,对待孩子会更多些耐心,教育孩子会更关注思想的引导;身为老师的母亲,对待子女会更多些细心,教育孩子会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所以前面我说过,很荣幸我能身兼二职,而且是两个极伟大的身份。很喜欢作者这样的母亲,生活中的多数时间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写作)留到孩子入睡之后。注重倾听,与孩子成为交流的朋友;解决事情放慢半拍,去寻找孩子做事的出发点,从孩子的角度再思考,会更理解孩子;陪孩子共同学习,不论是自然界的知识,还是故事中的情节。其实想想,孩子能绑着我们,几乎如影随形的,也就是上幼儿园之前的三年时间,而恰恰就是这三年,是我们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最好时机。孩子天生好动,爱探究,极单纯,我们引导孩子怎样,孩子就会朝着我们给他指定的方向去发展。三岁的小孩,能犯多大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多对孩子笑笑,多为他解决些他的小问号,该多好。

作者定居在美国乡村,在儿子去幼儿园仅一千多米的途中,妈妈骑着脚踏车,像个导游一样,不停地给孩子介绍途中所见到的一切一切,从太阳、白云、乌云、蓝天、喷气机、风,到苹果树、葡萄藤、兔子、鸭子、蘑菇、青蛙,还有路上不停奔跑的各种车。妈妈总是很珍惜这路上的时间,又总觉得时间太短了,要给宝宝介绍的东西太多了。

是呀,想想生活中的我们,似乎总想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幼儿园、推给学校,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全心地对待孩子,又怎能企盼老师比自己多用心思呢?

感受二:幽默风趣的语言,轻松快乐的生活之前对作者不太了解,读了这本书后,不自觉地查找了关于她的资料。

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

她常常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其《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她举出无数台湾社会现象来讨论,并以中国人文化的心理角度深入解释台湾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表现,其中辛辣讽刺的文笔虽遭人反对、谩骂、或密投书至政府单位,但她仍秉着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是源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下面摘录几处我非常喜欢的句子。

鸬鹚被描述成 “这鸟的嘴巴极大,像把剪树枝用的大剪刀。奇怪的是,嘴巴下面还吊着个大口袋”。

蟾蜍被描述成“一身鸡皮疙瘩的小青蛙”。

“小提琴的声音真像森林里的小河。”

在描述下课时,她这样写道,“突然一声铃响,像爆炸一样,空气被点燃了。”

“在窗外聒噪的是数不清的鸟,是春天那忍不住的声音。”

“窗外木兰树的叶子金黄了,落了一地,好像有人用黄色的毯子将草地盖了起来。”

想想,真如鲁迅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待时势,她的语言如鲁迅般犀利,然而面对生活,对待孩子,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偶遇的,她都会以无限的耐心去等待,以不尽的智慧来回答,以巧克力般的诱惑来引导。正如她在书中说过的:

世上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喜欢孩子的都是好人,不喜欢孩子的都是坏人。

感受三:学习依孩子的兴趣,惩罚是一生的心结

正如前面所说的,书中,作者的语言多处都充满着童趣,读起来,真的是让我很开心的。但,当她回忆自己在台湾读小学的经历时,那种记忆的片断,真的是很冰冷。倒是自始至终,作者从未贬低过中国的教育,可是,当时大家都接受的老师的种种做法,在今天被回忆起来,的确让人颇感不适。

“当‘督学’出现的时候,大家会眼明手快地把参考书放在腿下,老师也换上轻松的表情说:‘今天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等督学走了,又把厚厚的参考书从裙下捞出来,做‘鸡兔同笼’”。

“张小云没交作业,老师要她站在男生那一排去,面对着男生把裙子高高地撩起来。”

“李明华上课看窗外,老师要他在教室后面罚站,两腿弯曲,两手顶着一盆水,站半个小时。”

“张炳煌得了个‘丙下’,老师把一个写着‘我是懒惰虫’的大木牌挂在他胸前,要他在下课时跑步绕操场一周。”

其实想想,老师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孩子们羞愧自己的行为,以后不敢再那样做了。可是,面对今天这些独生子女的第二代,这样的惩治方法,能奏效的凤毛麟角。今天,从大人到小孩,都在强调人权,“南风有时要比北风更有力”,作为老师,我们能做到的也就是多鼓励他们,多引导他们,让那些在学习、行为上后进,自己还浑然不知傻打傻闹的孩子能自己顿悟;但,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企盼别人去改变孩子们的不如意,自己要多用心,因为我们是孩子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作者的大儿子――安德烈,为本书作了跋。书中有一小段话,我觉得特别熟悉:我承认自己是个顽皮的孩子。琴弹得不好,泳游得不精,我也没法倒过来“指控”她说:“当年我小,你应该强迫我啊。”因为我记得那么清楚,当年她就说:“好,现在我不强迫你了,但是你长大以后不要倒过来埋怨我没强迫你喔。”多么熟悉的对话,这些话我总会对我的学生、我的女儿说,真的。想想,我们小时候,母亲常常会用所谓的粗暴的“打骂”来教育我们,甚至强迫我们,所以今天,听话的我们多数因踏实、认真而能够自立于自己的生活。可是,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学生的时候,通常是“哄”“引导”,能教育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吧,将来是不是后悔,只有孩子们自己知道了。大人的想法是:

我们真的尽力了。小孩子的想法是:当初听话点就好了。反正,谁都别怨谁,方向是自己选的,路是自己走的。

感受四:面对孩子的选择,放慢自己的节奏

小孩子的思维必定是不成熟的,有时候,他会突然冒出让大人难以接受的话,会做出让大人难以面对的事,但,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放慢自己的节奏,哪怕只是半拍的停顿,我们就会做出不同的判断、采取不用的方法。

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情节,安安随作者回到台湾老家,在好奇的驱使下,妈妈告诉他,柱子上缠绕的,张牙舞爪的那是龙。回到欧洲,安安在电车上,突然就对着窗外大声呼唤着“龙!”,妈妈的眼睛不断地搜索,并未见到龙,可是她放慢了自己的节奏,开始寻找,终于明白过来,那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彩饰,对于安安来说就是龙,龙就是长条的东西。未及纠正,一阵秋风吹过,那鲜红的彩带在风里波浪似的翻滚,此起彼落,妈妈呆住了,连她自己也认定了,这是“龙”。后来,安安在地毯上排自己的车队,竟也冒出来个“龙”,有了经验的妈妈放慢了自己的节奏,开始迅速地思考,笑着告诉安安 “车水马龙”。我喜欢这样的妈妈,她总是能放慢自己的节奏,让自己充分的思考。试想一下,如果在大街上看到彩带时,妈妈厉声厉色地告诉孩子,“别瞎说,那是彩带”,也许孩子在玩小汽车的时候,也就不敢去想象,去试用语言了,更不会知道“车水马龙”。

洞悉孩子的世界,今天物资富庶环境中的妈妈与昨天为衣食而忙碌的妈妈是不同的,我们更应用心地教育孩子,不能总是托辞――没时间。

面对孩子的错误,我觉得,更多的时候,也要慢半拍来处理。就像静候在最后的黄雀一样,要看清楚孩子到底想做什么,要想清楚他为什么要那么做。真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在孩子面前厉声强压,势必会让他在家长面前拘束,而到家长的背后去放纵,那样,会更危险。书中曾有一段,安安陪母亲去妇产科做检查,老医生和小孩子之间有一段让我们听着会脸红的关于生理的对话,然而孩子在与医生的交流中,运用了自己看过的《人体的奥秘》中隐约的记忆,让自己的很多懵懂结合生活变成了知识,潜移默化地上了一节实习课。其实,目前我们身边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越来越科学化了,多数家长都会告诉孩子,你是妈妈生的,而不再是老一辈的“捡来的”。很巧,前几天陪女儿看《大耳朵图图》,里面也涉及到了小孩子性别的知识,通过动画片,告诉孩子男女、爸妈、生孩子等等知识,真的挺好的。再反过来想想,那么多十六七岁花季少女,做出后悔的事情,甚至遗憾终生的,真的是生理知识匮乏,相应的引导不够造成的。

啊,合了书,收了笔,神却还在游荡。我感觉这本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准备作母亲的人看,适合教育工作者看。最后把自己曾经在迷途中的几点顿悟与大家分享:

作父母很辛苦,但决不痛苦。我们常常会抱怨养孩子有多累、有多气,但在内心深处,洋溢着的却是幸福。

作父母多好,正是我们用自己的辛苦,完成着延续生命的使命。“能够见证宇宙的蕴吐,是多厚的恩泽啊!”

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即使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即使我们的声音很严厉,但,只要是出于爱,就会被理解,就会被接受。“让我们的孩子在爱中出世,在爱中成长。”

上一篇:上学期中学生评语下一篇:分析化学竞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