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精选10篇)
1.中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一
中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一、现状分析: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00人,我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县级骨干教师13人,校级骨干教师13人,其中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33人,为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的发挥其辐射作用,特制定培训计划如下:
二、培养目标:
通过努力,培养一支由区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区骨干教师、及各类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三、主要举措:
1、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
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师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
2、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光福的孩子快乐成长起来。
四、骨干教师培养
1、凡被评为本的骨干教师,实行公开。
2、学校个人制定本培养计划,要求骨干教师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
3、每学期学校提出骨干教师到校
外先进校学习、交流2-3天。
4、每学年骨干教师组织公开课一节,每学年骨干教师撰写有价值的论文一篇,并在区级以上获奖。
5、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6、学校每年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作为骨干教师。
7、学校对骨干教师实行奖励,并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五、骨干教师培训
参加各级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做好名师、学科带头人带名人、带学科组活动。
搞好课改交流,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
各级骨干教师要及时上交有特色的经验材料。
骨干教师培训是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人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批素质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在本学年的校本培训工作中,加强了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并取得了一点成绩。
在培训工作中,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在学年初就制定了培训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能积极支持他们参加进修组织的集中培训,并在时间等优他们不但自己努力学习,改革创新,而且还主动指导帮助其他教师,与他们一同备课,一同研究教材,一同研究教法,并互相听课,听后能及时交流、探讨改进的方法,在他们的指导下,教师们的双科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
本学期骨干教师在本校共上示范课2节,两位老师送课下乡2节。老师自制的教具参评省级自制教具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总之,通过培训,骨干教师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
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以后还要向其他兄弟学校学习,力争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发表99
2.中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二
长期以来,教师继续教育和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培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这种分离研究的一个显著的消极影响就是造成师范生培养的断裂以及教师继续教育的孤立化,如何将二者结合,进而形成教师研究的多元对比态势,是教师终身学习和大学生面向就业岗位教育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师范生与胜任教师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工作多年的教师是否与时代合拍? 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完善? 要回答这些问题,对师生的职业人格、职业能力、职业理想之间的对比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模式正处在从“专才培养”向“通才培养”的转变与探索过程中,适合中国国情的通才培养模式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很多院校在对大学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大学生未来发展还处在一种探索阶段。大学生活是人生的转折点,每个人由中学升入大学,面临的不仅是学习内容上的选择、学习方法上的挑战,而且还有独立生活、情感调控、人际关系处理及个人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挑战。已有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扰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缺乏生涯规划方面的觉醒、责任意识,没有树立生涯规划观念; 二是对我国大学教育模式和策略不了解,对所学习的基础课程没有兴趣; 三是对所学专业与未来要从事的工作之间的联系不清楚; 四是缺乏生涯自我探索,对自己不了解( 性格、能力、价值观、职业兴趣) ; 五是缺乏对职业世界的了解; 六是不懂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七是不会选择,缺乏一个科学的决策; 八是没有制定生涯规划方案; 九是缺乏生涯行动; 十是职业生涯准备不足( 知识、心理、能力) 。
其中的自我认识不足,是导致大学生迷茫的最主要原因,它包括对性格、能力、价值观和职业兴趣等方面的认知。很多大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缺乏对自己人生未来走向的探索,所以对大学生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的测试非常必要。这不仅可以让他们了解自我,也为大学生的培养和职业准备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从教师继续教育方面来说,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正处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而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其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我国中西部的广大地区,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堪忧,妨碍了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为此,国家实施了“国培计划”,对中西部省份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如何设计国培计划的培训方案,成为每一个培训项目承担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其中,更重要的是培训内容的设计。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反复强调: “培训不能讲空道理,也不能纠缠概念,重要的是要务实,从培训的针对性入手,突出围绕解决一线教师最容易碰到、最困惑的问题,共同研讨解决的出路。这是研究的收获,也是进步。”所以研究作为“学生”的教师是培训成败的关键。
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一直是我国教师培训研究的重要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自此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各种有关外语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教师的素养与心理健康是研究的热点,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方面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但是,骨干教师样本的难得性、测量的不稳定性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培训教师的调查研究。国培学员作为骨干教师集中培训的群体,其心理特点是中学骨干教师心理特点的典型代表。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南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师范专业大三学生、2010年度在南阳师范学院培训的学员( 中学英语骨干教师) 。在国培学员中随机选取40人,发放问卷40份,回收36份有效问卷; 在英语专业师范专业大三学生中随机选取62人,发放问卷62份,回收52份有效问卷( 见表1) 。
( 二) 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问卷,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创立的人格类型论所发展的测验工具。该工具普遍为学校及职业机构所采用,应用成熟,信效度高,应用价值大,实用性强,操作方便,能有效地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帮助。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这种兴趣我们称之为职业兴趣。鉴于文字版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问卷里面包含询问个人理想、职业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等多种人格因素,我们拟使用这个量表在国培学员和师范生之间实施测量,然后进行对比,以期发现差异。
随机对教师和大学生进行职业适应、职业准备和自我概念等方面的访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A和教师B,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 三) 研究假设
中学英语骨干教师与该专业师范类大学生之间是否存在职业方面的差异? 是哪些方面的差异? 是职业人格、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个性,还是其他方面? 这些差异可能是师范类大学生培养的切入点,也将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参考方向。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拟选取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和英语骨干教师( 国培学员) 为初试进行上述内容的比较调查研究。
( 四) 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使用文字版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问卷,问卷包括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感兴趣的活动、擅长获胜的活动、喜欢的职业、能力类型简评和职业价值观等六个部分。在进行正式测验之前随机抽取20名大学生进行预备测验,并在测验后进行了访谈。根据施测及访谈结果对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了问卷。最后,由经过培训的测验员对调查样本正式施测。使用SPSS17. 0统计软件包对问卷数据进行管理与统计分析。
三、结果
( 一) 统计数据的预处理
根据103份问卷的内容,经过5名心理学专业师生的讨论,对每份问卷中所涉及的类型进行归类编码,并将结果录入统计软件。
( 二) 国培学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差异
国培学员的职业人格倾向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型、传统型、艺术型、企业型、研究型和实际型。大学生的职业人格倾向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型、艺术型、传统型、企业型、研究型和实际型。t实际型= -7. 838,p实际型=0. 000; t研究型= -5. 728,p研究型=0. 000,当p <0. 01时,说明骨干教师( 国培学员) 与英语专业师范学生的对比在实际型、研究型两个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而在艺术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等四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注: * 在0. 05水平显著;**在0. 01水平显著。
( 三) 职业能力上得分差异
骨干教师与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实际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等四个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当t艺术型= -1. 681,p企业型= 0. 006时,在企业型维度上差异显著。而在艺术型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 四) 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
对从“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中取得的有关师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数据进行百分比统计,用每一项的选取人数除以总人数得到该项目的百分数。结果显示,在骨干教师中,100% 的教师倾向于“工资高、福利好”的职业; 50% 的骨干教师倾向于有“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职业; 17% 的教师倾向于“工作稳定有保障”的工作; 17% 的教师倾向于“工作环境( 物质方面) 舒适”的工作。在师范专业大学生中,48% 的大学生倾向于“工资高、福利好”的职业; 37% 的大学生倾向于“工作稳定有保障”的工作; 33% 的大学生倾向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的工作; 27% 的大学生倾向于“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的工作; 17% 的大学生倾向于“工作环境( 物质方面) 舒适”的工作。除了工作环境舒适方面无差异,其余方面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教师比学生更注重工资、福利方面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学生更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保障性、工作轻松以及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等方面。
注: * 表示在0. 0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 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 001水平上显著。
四、个案研究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师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取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选择了大学生A和中学教师B,对其调查结果进行了个案分析。
师范大学生A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例子,他在各维度的得分都很高,最令人惊奇的是,在霍兰德职业测验中看似不相容的两个维度———“实际型”和“社会型”上都得了36分,访谈显示,实际型的操作技能是其从小的爱好,社会型的交往倾向则是受家庭、学校教育、朋友等后天因素的影响,结果出现“不相容”的多个项目高分。那么,这些高分同学真的就任何方面都比骨干教师强,无须提高,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事实上,真的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儿童和青少年时,尽管他们学习了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知识,但是仍然很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去帮助他们。此外,据访谈,该学生自己的情绪常常陷入混乱,怎么去帮助其他人呢? 所以,尽管这名大学生在测验中得了高分,但是自己的情感调控能力、表达和助人能力还远远比不上那些骨干教师。从访谈中可知在他的自我概念中有较为明显的冲突,比如在对待自己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时,感到落差大、情绪容易紧张,出现不同“社会自我”之间的角色冲突、情绪的极端化等现象。
中学教师B,36岁,虽然自己从事了多年的教学,有着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估分都很低,“因为在生活中,感到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越来越多,所以在评估自己能力的时候自然就比较保守,而且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比较大,也不敢去夸张自己的能力。因为从教时间较长,除了教学之外没有旁骛之心,所以也不奢望自己拥有其他方面的能力,更没有刻意去发展,只是在有关教学方面才予以重视”。他的有代表性的情况说明教师拥有一种成熟的心态、有较高的情绪调控和教学监控能力、充足的教育机智、较强的实践助人能力。访谈显示,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他对自己的“教学自我”有了比较稳定的同一性认识; 有一定程度的教学效能感,作为人父、人夫、人子,不同“社会自我”之间的角色冲突也渐渐平息,自己的工作的阻力也慢慢减少。“因为我已经做了一定的准备,所以情绪较为稳定”。
作为“教学专家”的骨干教师和作为“新手”的师范生,存在大量实践知识和经验的缺口,这些实践知识和经验都是以“缄默知识”形式存在于内隐记忆,所以在问卷之中无法发现,而无法对比的正是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隐知识,他们决定了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一个可能让刚登上讲台的师范生抑郁的教育场景对于“专家教师”来说可能意味着挑战,意味着自我效能感的新迈进,所以新手容易产生挫败感而专家不会。
从访谈结果我们才真正发现师生之间存在的差距,师范生要想早日达到骨干教师的水平,需要多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生活中发展自己的社会情绪能力,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符合社会和学生需要的好教师。而现在,即使拥有多种技能的大学生也有可能被市场淘汰,这就加重了大学生的危机感和焦虑感,所以现在的师范生情绪调控能力和助人技能迫切需要得到强化。
深入的个案研究发现,师生的测验结果深受时代和实践经验的影响。骨干教师与大学生比较起来,自我更加和谐,自我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 增加了“教学自我”) 。
五、讨论
( 一) 国培学员与英语专业师范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差异
骨干教师与师范生职业人格类型方面,“师生”在社会型维度上得分都比较高,实际型维度得分则都比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样本限制,另一方面也说明师范生和教师都有乐于助人的从善意向,适合做育人工作,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骨干教师职业认同和职业归属感是积极的。尽管二者在得分上的排序稍有不同,但是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的各项得分都比教师高,说明当代大学生兴趣广泛,也可能是教师需要面临更多的现实压力,从而使自己的兴趣面缩减,但这样可能更有利于他们集中精力研究教学。
在职业兴趣倾向测验中,“师生”在实际型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且学生在测验中所得平均数比教师高。研究型的人格倾向的典型职业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测验结果显示,骨干教师在研究型维度上的测验结果和师范生有显著差异,其平均数低于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再加上教师承担的职称评定、家庭生活等压力,使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方面。
( 二) 国培学员与英语专业师范学生的职业能力倾向差异
在职业能力测验中,中学骨干教师与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实际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等四个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而在企业型维度上差异相对较少。中学骨干教师已经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固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看待事物较为保守,在自我认知上没有一种积极、乐观的评价。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新人,对自我职业能力的估计偏高,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对于尚未亲身经历的职业挑战,有很强的乐观性,相信自己能够发挥潜能勇敢面对未来的职业挑战。
( 三) 国培学员与英语专业师范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
通过对师生职业价值观上的比较发现,骨干教师比较倾向于工资高、福利好和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这也反映了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当前,很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仍然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乱集资乱摊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条件和教育环境不闻不问、不关心教师生活等现象。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条件,使其安下心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青年学生更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保障性、工作轻松以及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等方面。这反映了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认识到高福利工作比较难以得到,以及大学生没经历较多的社会化,思想相对自由,热心追求自己的理想,期望实现自己的价值。
六、不足与展望
由于条件有限,调查取样的选取仅仅是在南阳师范学院进行国培计划的学员和南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样本容量少是本研究的一个不足,这会对研究的效度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得出的结论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加以验证。
展望今后的研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取样,无论是在目标取样上还是在样本容量上都应该加以扩充,以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
3.如何迅速成为中学骨干教师 篇三
一、关于教师的成长过程
教师分化大致为四类:不合格型、合格型、经验型(实践型)、学者型。
1.适应时期:1~3年,这是教学新手向教学熟手的转变时期,是教师上岗后的工作初期。师范生经过师范教育专业系统训练,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素养,同时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和锻炼,对中小学教学实践已有一定的了解,但与一个成熟的教师相比,新教师存在明显的缺陷,诸如课程知识、实际教学经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教育方法、教育能力等方面。
我国师范教育的许多知识与社会和学校实际脱节。所以,必须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1)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由教学理论知识向教学实际能力的转变。
(2)作为学校行政,要注意对新教师的传、帮、带,让新教师结对、拜师,进行教育教学常规要求和相关检查,尤其是很多学校都让新毕业的师范生做班主任,学校往往缺乏细致的指导、示范和培训。
(3)作为新教师,要强化自主意识,要以自己模仿、借鉴和主动学习为主。
2.分化定型阶段:4~8年,又叫迅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教师会出现分化,绝大多数教师会在教学实践上持续努力,全面掌握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逐渐成长为基本功扎实、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实效明显的经验型教师,从原有群体中分化出来。
这一时期,有些教师在继续强化教学基本技能技巧发展的同时,更侧重于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其知识面宽,思想观念转变快,教学改革有胆有识,这一部分教师的所授课程一般有一定的深度,水平较高,尽管在技能技巧方面尚有不足,但却有较强的发展后劲,日积月累地成为教学成绩较突出的教师。
但是,有的教师基础比较差,动力缺乏,教书只是“为了混碗饭吃”,无远大目标,缺乏主动性,教育教学基本功比较差,随着年龄优势的消退和身体素质的下降,开始定型为“教书匠”,甚至一辈子也教不好书。
3.突破阶段:教学8~9年以后,人到中年,开始从教学能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知识型和经验型教师尽管不满足于现有的发展状态,但如果方法不对或没有继续提高的意愿,就有可能进步不大。这一时期又称“高原期”,要想有所突破,建议去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知识型教师要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消化和发展所学的知识,使明确理论知识经验化、体验化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教育思想或信念,同时更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技能技巧,在感性发展和技能技巧上下工夫。
经验型教师则要在系统的理论学习上下工夫,努力把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实践智慧化成知识,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科学化、规范化、理性化。
总之,这两类教师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悟性为基础,以自己的教学个性类型为条件,通过自己不断学习和反思来继续提高自己。要想继续提高的教师一定要把握关键期,突破“高原效应”,使自己成为准学者型教师。
4.成熟阶段:10~15年间,这一时期属于教师工作最佳状态阶段。此期间教师在认识、情感、个性和人格等方面都得到升华。但要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只靠单纯的理论学习,技能诊断和发展,知识与经验结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以自己的学科性质特点为基础,要研究自己的教学个性,要有创新意识和精神,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或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因此,个性化教育研究、主持科研课题是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二、化学教师成长的个人体会
我在中学第一线教学13年,其间做过初中班主任3年,高中班主任7年,还做过化学科组长、年级主任、教导副主任、高中部副主任、产业处主任、高中教工党支部书记等;1996年以后做了5年的县级市化学、生物教研员,2001年至今做地级市化学教研员,在学术上也小有收获。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有如下的体会:
1.抓住关键期。教师成长曲线如右图。教师到校后的1~3年只是适应学校教学,能力提高较慢,但是是一个积累时期;4~6年为迅速成长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即4~6年内在教学方法、业务素质等方面没有大的变化,甚至停留在原有水平,以后就很难改变,这是因为你已经养成了一些坏的习惯。
这一时期要注意有做各种记录的习惯,如每一节教案后面留一空白,上课结束后在空白处写“教学后记”,记上课的成功与失败,记学生的闪光点和典型错误,记对教材和资料的疑问……;又如专门用一个笔记本记班主任工作得失、记别的班主任处理班务工作的好方法等等。这些资料就是下一次教学、下一次做班主任工作的参考资料,也是你今后写论文的素材;同时还是你不断提高的原始积累。例如“教学后记”,课后总结记录这一节课的成功失败之处,成功的是否还可以更完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进就不会失败?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有这样一个化学教师:大学毕业时成绩不错,刚来到学校试讲和到后来的2年教学中都感觉过得去,但后来越来越感到他不如后来到学校的新教师,讲课没大的问题,可是班级管理和学科成绩总比别人差。究其原因是满足于现状,不刻苦,舍不得在教学研究上下工夫,讲课只图完成任务,不与学生沟通、不作深层次的教学研究。
所以,一个刚毕业出来的教师必须早一些给自己定位,有了这样一个目标和定位,一切办法都可以想出来。
2.向一切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大学生毕业生常常踌躇满志而经验不足、意气风发却孤芳自赏。究其原因,一是来自社会上的流行理念,觉得“教师是玻璃缸的金鱼,前途光明、出路不大”;二是觉得自己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学了很多高深和前沿新知识,一定可以胜任区区一个初中或高中教材的知识教学。
可是有责任心的新教师很快会发现,自己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非常有限,有时竭尽全力却效果不好。所以新毕业的大学生到了工作单位,既要信心十足,又要谦虚谨慎。因为你是学生的时候,你的老师可以毫无保留地提醒你、将经验和方法传授给你;可是工作后作为同事,别人没有一定要帮助你的义务,同事间有时候还有一定的戒心,你不谦虚甚至有些骄傲的话就很难有較大的进步。
所以,要尽可能向成熟教师、骨干教师或者名教师学习,向名教师奋斗。学他们的教学好方法、教育好技巧,学他们的刻苦奉献精神。如听课、讨论问题、看别人的备课和教学后记,看别人如何写文章等。周总理曾说:“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处读书”。
3.突破“高原效应”,成为学者型教师。这一时期一定要继续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和管理学生的方法,将教学后记整理、反思,写教研论文,搞课题研究。自己当过学生,不一定了解学生的心理,尤其不一定了解现在你所教的几十个或一百多个学生的心理。时代在变,你的年龄和心理在变,必须在现实中研究。他们想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最了解的是什么?为什么对某些学科开始感兴趣、后来又不感兴趣了?如何稳定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违纪同学、早恋同学如何做思想工作?用什么方法管理学生效果最好?如何发挥班委、团支部、小组长、科代表的作用?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高考、中考是我国受人为因素影响最小、最公平竞争的唯一一块净土,你教的学生高考成绩怎样是学校、教育局、社会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衡量你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所以研究高考,使自己所教的学生取得高考化学好成绩非常现实和必要。研究高考的方法是:研究复习方法、几年高考试题的题型、考点热点(最好列表对比)、深度难度及其变化、题目用过什么载体考查什么能力点。
在教学中要及时将经验体会总结写成论文,并能参与或独立主持科研课题。我的化学教学业务能力能迅速提高,也得益于不断地写教研论文和参与并主持科研课题。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搞出高质量的科研课题成果,关键是要抓住教育科研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平时就要收集素材和资料。
4.练得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讲课要有气势、有饱满的精神、声音洪亮,表达的语言要精炼、抓得住关键,不拖泥带水,最好能诙谐幽默、善举其他例子予以说明;写文章要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需要坚持、需要模仿、需要反复练习。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要能熟练使用常见的学科工具软件、能上网找到对教学有帮助的教学资源、具有制作课件的能力(如用PPT课件、制网页课件、用Flash和其他软件制作课件),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和辅导学生。
总的说来,要使自己迅速成长为一个中学骨干化学教师,必须踏踏实实,有刻苦钻研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像唐僧去西天取经那样,脚踏实地才能取得“真经”,成为有大德、大智慧的高层次教师。
4.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四
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各方面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要实现这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因此培养一支师德修养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队伍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为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特制定我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现状分析: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0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有6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教职工队伍稳定,人心思进,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工作能力比较强,特别是教师们的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强,是学校培养大批骨干教师的强大后盾。但同时,存在着学科结构不合理,青年骨干教师支撑点少,尤其是教改科研意识较弱等问题。
二、培养目标:
1、通过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使培养对象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理论素养、专业知识、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素养和水平,在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2、通过约三年的努力,培养一支由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使骨干教师的比例超过镇平均水平,使骨干教师的学科覆盖更均衡。
三、主要举措:
1、校内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领导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善于发现人才,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创造条件让想学、肯学、会学的多一点学习机会,让想干、肯干、能干的人多一点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展示的舞台,让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2、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着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宣传,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交1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3、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培养对象的专业水平。骨干教师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为此,在校内坚持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与培养对象的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切实抓好“一课三议”和“三课一评”的有效开展,让培养对象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为体现校内的骨干教师的培养成果,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赛课活动。
4、压担子促使培养对象更稳定、持续发展。骨干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但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学校工作中,对培养对象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基本功竞赛要让他们积极参加,让教研组长等优秀教师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培养对象自我成长的需要。并进一步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5、学校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档案,跟踪培养对象的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孩子快乐成长。
5.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五
一、师德建设。继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部分章节,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新型教师形象。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领会《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职业内涵,对照、排查、纠正不良教育行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重塑21世纪教师的新形象。重申职业纪律,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及侮辱学生人格等一切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二、师资培训:
1、教学培训。
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
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
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
四是加强合作交流:邀请区教研员来校讲座、辅导;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信息技术培训。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为方便教师课堂教学,使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电脑应用能力,让中青年骨干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并应用简单的课件制做并能独立制作课件。为这些青年骨干教师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教育教学技能和才华的空间。
3、进行教育科研基础培训。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本学期认真作好了这项培训工作。及时制定计划,安排辅导人员,建立健全培训制度,认真开展培训工作。
三、其他
(1)引导、组织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参加各级论文评选,广泛发动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骨干教师参加教科研论文评比的积极性,帮助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撰写理论文章,提高文章的质量。支持骨干教师承担上级教研公开课。
(2)配合学校进一步巩固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一课制度和教育教学案例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好起始年级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准备。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领导班子与时俱进,求实进取,深化教育改革,实施骨干教师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发展策略,全面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进而提升我校办学质量.特制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二、培训要点
(一)提高骨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1、按照浦校长学初办班会上关于教师培训方面的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以“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增强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职责感、使命感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在骨干教师中开展“三立”工程,即立志、立德、立业,使骨干教师在思想上注重以人为本,在工作态度上注重服务学生,在工作作风上注重廉洁从教,在教育行为上注重依法执教,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3、透过电视、录像、刊物等媒介,领悟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让教书育人的观念根深蒂固.
(二)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提高业务水平.
1、在骨干教师中实施“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2、骨干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这就要求他们多听一些教师的优质课,借鉴领悟,取长补短,请组内教师听自我的课,指出错误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教学质量.
3、每位骨干教师学初精心准备一堂生动精彩的校级公开课.同学科的骨干教师要透过群众备课的形式展示一节观摩课.
4、对骨干教师进行专人培训,令其每人都能独自完成高质量课件的制作,并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三、透过多种渠道领悟,提高骨干教师综合素质
1、每位骨干教师要有定期的教学反思记录,要做到对教育教学案例的分析.要有学术论文,并定期做教学经验汇报.
2、开展优秀教案、优秀课件等评比活动,并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大赛,使其在大赛中得到锻炼和完善.
3、委派骨干教师外出领悟、考察,尽可能为他们带给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
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训计划基本如上,期望透过此次培训,骨干教师能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和完善,以便带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飞速发展.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想,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效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求得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源;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通过改革和创新,突破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使这些学校的中坚力量在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发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特制定我校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如下:认真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强化师资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真正把继续教育培训落到实处,努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如:中青年教师优质课、专题教研活动、案例剖析式,把学校专题培训与教研组培训、教师自培自练结合起来;把专家讲授与分组研讨结合起来。具体培训内容有:
一、师德建设。继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部分章节,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新型教师形象。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领会《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职业内涵,对照、排查、纠正不良教育行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重塑21世纪教师的新形象。重申职业纪律,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及侮辱学生人格等一切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二、师资培训:
1、教学培训。
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
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
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
四是加强合作交流:邀请区教研员来校讲座、辅导;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信息技术培训。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为方便教师课堂教学,使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电脑应用能力,让中青年骨干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并应用简单的课件制做并能独立制作课件。为这些青年骨干教师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教育教学技能和才华的空间。
3、进行教育科研基础培训。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本学期认真作好了这项培训工作。及时制定计划,安排辅导人员,建立健全培训制度,认真开展培训工作。
三、其他
(1)引导、组织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参加各级论文评选,广泛发动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骨干教师参加教科研论文评比的积极性,帮助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撰写理论文章,提高文章的质量。支持骨干教师承担上级教研公开课。
6.镇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六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汪园小学
中卫市汪园小学(镇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及措施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镇级)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镇级骨干教师或名教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培养方式:
1、任职资格: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专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学校教坛新秀:从事教师工作1—4年(含4年)的年轻教师中评选并培养。
2、工作职责:
⑴ 贯彻“十八大”重要思想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⑵ 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⑶ 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⑷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⑸ 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承担支援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等工作任务。
三、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长才干。
2.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学校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方面,应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
4.结对带徒,促进成长
为了加快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力度,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结对,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物色、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及时提升相应教师职称或提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来,以适应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6.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期间,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
7.学校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对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7.中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七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是由云南民族大学与呈贡区政府合作创办、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学校参与的混合所有制民办完全中学。学校2014年招生办学, 现有初、高中教学班12个, 在校学生400人, 教职员工65人。学校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134号, 四周毗邻多所名校, 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多元开阔的文化氛围。民大附中既有保证骨干教师的公办学校编制, 又有灵活办学的民办学校机制, 学校践行“做有生命温度的教育, 为学生的品质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实行小班教育, 专家治校, 名师护航, 正精心创建一所同行认同、家长称赞、学生眷念、社会满意的现代化学校,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打造成为云南一流、全国知名的有特色、有示范功能的品牌中学。民大附中2015年招聘教师70人, 其中在职骨干教师40人, 国家重点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30人。骨干教师招聘公告于2015年4月上旬通过云南教育网、云南民大附中网站及相关媒体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教师招聘岗位、招聘条件、招聘程序及教师待遇等各类信息及后续安排将及时在民大附中网站上发布, 敬请关注。学校地址: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民族大学莲华校区招聘电话:0871-65846699 13988975695民大附中网站:http://www.ynmdfz.net教师拓展训练李兴富校长
8.多渠道培养骨干教师初探 篇八
培养个性教师
开发丰富实在的选修课程和“研究性学习” 选修课程和“研究性学习” 尽管与学生的升学无直接关系,却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了专业特长发挥的空间,涌现出一批“复合型教师”,使学科的发展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相互交融.
创建“东川大讲坛” 两年前创建,该讲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9期,请到了孙健、韩立福、冯恩洪、余映潮等全国著名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座,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和感知前沿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推荐本校教师登上讲座进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培养其独立的探究精神,营造了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
成立“名师工作室” 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研究员、特级教师等师资资源,加强对课堂改革的视导和分层对教师的指导,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研究性问题,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建言献策。
培养骨干教师 学校可以广泛推荐教师参加由国家级或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要涉及所有学科,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培训对象,不仅能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理论水平,更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比如,笔者所在学校2012年有7名教师申报市、区级骨干教师,并通过了评审,取得了市、区级骨干教师资格;目前学校有20名教师已获得市级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有32名教师获得区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称号。此外,学校近两年来外出培训考察的教师达到30多批,人数近一百,占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聚集课堂,开展学本式研究
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途径。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学校以“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围绕“168问题导学”学习模式开展了多层面的课例观摩研究活动。如:行政会成员展示课,教研组长示范课,市、区级骨干教师研究课,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党员优质课比赛,高一年级分层教学展示课,学科备课组每学年一人一次组内研讨课,市、区学科专家视导课。
在这些课例观摩研究活动中,学校倡导:一评“常态课”,关注原始教学问题,寻找个人经验与团队智慧的差距;二评“改进课”,关注教学问题的行为改进,寻求理念的内化与教育效果外显的差距;三评“提高课”,最终进行全程反思,写出反思总结,提出改进的措施,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感悟教育智慧,改善教学行为,把研与教融为一体,实现专业提升。
开展校本教研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学校长期坚持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学科教研活动立足“校本”,研究七中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在常态的教研活动的基础之上,学校经常承担区级和市级以上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们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特别是课改中,结合课改中凸显的问题,开展研究和探讨。例如,初中物理组根据学校推行的“168问题导学学习模式”的课改,结合物理学科特色,在沙坪坝区进修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三助式”教学的课改探索,并进行研讨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对兄弟学校起到了区域性的“引领”和正向的辐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语文教研组聘请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来校观摩我们的课堂,并作了《语文阅读教学10味》的专题讲座,和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一起进行了“中学语文学科特点教学研讨会”。这种结合学校课堂教学作学科专题研讨的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达到了锻炼教师队伍、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目的。
近两年以来,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切合实际的教学研究几十次。如市区级教研员深入课堂之后的共同教学研究、针对高考中考的专题研究和指导、学校课改结合沙坪坝区进修学院“卓越课堂”的联合体的教学研究等。
引导教师心理发展
关注教师心理发展是学校长期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旧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的情形下,如何帮助教师顺利度过这个交替期呢?结合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先后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教师课程心态》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对课改的认识、对课改的感受、在自己教学行为中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在新旧教学模式下教师心理冲击等方面的问题。问卷有助于学校了解一线教师的心理变化,寻找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帮助学校教师在课改行动中平稳过渡,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解决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同时,学校还针对个别教师进行了校级课题“教师课程心态”的访谈记录,跟踪个体教师,研究他们的心理发展历程,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其在课改过程中健康积极地迎接各种挑战。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教师课程心态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9.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篇九
一、具体工作:
1、师傅要教学过硬,要刻苦钻研教材,虚心学习。要起榜样示范的作用,要以身作则,要努力向上。
2、要多给徒弟指导、帮助、解难,要与徒弟共同提高。
3、每月与徒弟共同听课、评课、反思,交流彼此的看法与观点,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共同提高。
4、每月给徒弟做一节示范课,课后与徒弟一道交流,共同取长补短。
5、指导徒弟每学期完成10篇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并发到博客上。
6、同徒弟一起研修、网上学习,鼓励徒弟主动参与学校或上级组织的教学活动,来不断充实、提高业务水平及道德水准。
二、预期效果:
1、指导徒弟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敢于承担教学任务,求真务实,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愿意与师傅、同行进行交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自己。
3、能独立并出色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4、养成勤学、勤问、勤练、勤动脑、虚心好学的工作态度。
三、保证措施:
1、师、徒彼此旅行各自职责,不懈怠。
2、按计划稳步实施,落到实处。
10.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篇十
一、认真指导备课:
针对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少,我从备课抓起,让她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
二、跟踪听课:
青年教师以后的路怎么走,课上的怎么样,在初始阶段最为重要,因此,我跟着她听每一节课,帮助她扬长避短,尽快成长起来。
三、让其听课:
让她把一单元的每一个环节都听到,从课型上让她对英语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能够自己去设计课型。
四、指导复习:
青年教师除了要把握教材,认真备好课,上好自习课,让学生有收获也特别重要,因此,从这一目的出发,我引导她正确利用自习课。
【中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推荐阅读:
中学骨干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06-18
骨干教师培养下一级教师计划09-21
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07-08
骨干教师示范学校申请报告-澄城中学10-13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10-27
骨干教师管理计划08-26
骨干教师个人研修计划08-28
骨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