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的赏析

2024-07-11

未选择的路的赏析(精选12篇)

1.未选择的路的赏析 篇一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

二、作者简介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三、讲读全诗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3.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4.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5.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板书设计

2.未选择的路的赏析 篇二

关键词:弗罗斯特,隐喻构建,文本世界

1、引言

隐喻,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 一直以来都是语言研究的重点话题。成功的诗歌隐喻能使人赏心悦目, 回味无穷, 同时能带给人美的享受, 让诗人和读者产生共鸣。既然这样, 那么诗歌中的隐喻是怎样构建的呢?诚然, 关于诗歌和隐喻的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Lakoff&Turner (1989) 在他们合著的《超越冷静理智:诗歌隐喻指南》的书中开始对诗歌中隐喻的工作机制进行了思考和研究;胡壮麟 (2004) 对诗歌中隐喻的理解过程进行了解释;束定芳 (2005) 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和诗歌的关系及隐喻在诗歌中的功能进行了探索;后来认知诗学的兴起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诗歌和隐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文本世界理论方法对这首诗中隐喻进行探索。

2、理论介绍

文本世界理论 (the Text World Theory) 是由已故教授Paul Werth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最先提出并发展的关于文本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文本世界理论的观点, 在语篇中隐喻被作为一种概念双视角 (conceptual double vision) 。它是由文本中不同的世界 (心理表征) 混成新的世界 (心理表征) 。而概念隐喻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习的经典理论, 其思想首先由首先是在Lakoff&Johnson (1980) 提出, 这种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的手段。

3、诗歌中隐喻的构建和理解

本文主要以20世纪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为例分析。这首诗就像诗人写的众多的其他的诗歌一样, 以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观察为开端, 仿佛诗人是一位在自然中观光游玩的旅行者。这首诗的主题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当任何人为了拥有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时, 他不得不放弃另一种似乎可能同样有价值的东西, 而最终这种选择的结果却难以预料!这首诗也是一首象征性的诗歌, 在这首诗中, 许多具体的隐喻性的表达, 如:“黄色的丛林”、“路”、“旅行者”、“荒草萋萋, 十分幽静”、“遥远的路途”、“黑暗的森林”等等, 它们都含有深刻的含义, 都能引起我们关于生活的哲学思考。更重要的是, 在这首诗中, 从这些隐喻性的表达中, 我们发现有四个篇章层面的隐喻, 即:LIFE IS A JOURNEY (生活是旅途) , FUTURE IS A MYSTERY (未来是个谜) , CHOICE IS PAIN (选择是一种痛苦) 和LESS IS UNIQUE (少是一种独特) 。通过这四个篇章隐喻, 诗人成功将读者带入了诗歌描述的世界, 感受诗人所感受到的东西。在这首诗中, 弗罗斯特本人从小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其所受的深刻的虔诚宗教思想的也对诗歌本身和其中元素的构建产生影响。这首诗中, LIFE IS A JOURNEY (生活是旅途) 隐喻既反映在具体的文字之中, 又是诗人本人早期艰苦的生活和对诗歌创作梦想的不懈追求生活的理解和诠释。此外, 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看, 这条路不仅是诗人所要经历之路, 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人类由于原罪在被逐出伊甸园后要回归上帝怀抱和幸福的必经之路, 是一条众生之路。它就像一个漫长旅途, 充满了欢乐和悲伤。同时, 也正因为此, 这里路的心理表征和生活的心理表征自然而然的联系到了一起, 这条路实际上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之中, 我们都可以分享。其次, FUTURE IS A MYSTERY (未来是个谜) , CHOICE IS PAIN (选择是一种痛苦) 和LESS IS UNIQUE (少是一种独特) 也是如此, 他们既是诗人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也可以在读者心中产生自己的心理表征, 形成自己理解文本世界。在这首诗中, 道路的另一方是一片黑黑的森林, 诗人不知道自己会何去何从, 未来的状况是无法设想。这种未来的不确定性也造成了诗人对自己所选择的痛苦性, 同时自己的人生最求与世俗的分离也是自己的梦想的选择。这一切都是弗罗斯特本人对生活的理解和体会, 同时也存在他的宗教信仰文化中。这是他在诗歌中构建这个隐喻的基础, 同时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隐喻进行理解的难点。这也正是诗歌以及诗歌中隐喻构建的关键之所在。在这首小诗中, 我们还发现这四个语篇层面的隐喻在这首诗中组成了一个概念系统, 它们是诗中各种隐喻表达的源头, 一起帮助构建整个诗篇的主题。

4、结语

由上可见, 诗歌作为一种小型的语篇, 其构建和理解过程和其他语篇一样,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层面的隐喻构建方式并不相同, 诗歌中隐喻的构建和理解受到诗歌的目的以及作者和读者本身经历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此外隐喻的构建和理解过程具有并不是固定的, 而是一定动态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Joanna, G.2007.Text World Theroy:An Introduction.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Lakoff, G.&M.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by.Chicago:Chicago Press.

[3]、弗罗斯特, 1998, 《一条未走的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4]、胡壮麟, 2004, 《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未选择的路 篇三

1. diverge v. 分开,叉开

2. undergrowth n. 灌木丛

3. grassy adj. 长满草的

4. tread v. 踩;行走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向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而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青草茵茵,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这两条小路极为相似,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上的枯叶都还尚无践踏的污痕。

呵,留下一条路待来日再寻访吧!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难以再回返。

也许不知何年何月置身何处,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

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条,

4.《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诗歌,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教学难点:对于象征的理解。

教具:幻灯机或实物投影仪,自制胶片或卡片一张。(如果没有教具也可以板书到黑板上)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师点播小结。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名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领悟了如何面对误解和挫折的哲理。那么,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品读《未选择的路》(板书课题)说到路,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每天走来走去脚下踏的不就是路吗?是的。然而我们可曾思索过:这路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李白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想法。这样看来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也有着特别的意蕴。那么,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二.作者和有关背景简介

“作者和有关背景”这一问题,谁能帮大家解决? 师作小结即可。

三.诗文理解: 1.生朗读诗文,查找生字词。注意字形(学生演板)弗 涉足 伫立 萋萋 幽寂 延绵 2.理解诗意

首先整体把握

(1).这首诗共四节第一节是说.......?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却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其中一条;而一旦选定了一条,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啊!(先由学生叙述,师再小结。回答完整的,可不必小结)选择前的慎重(久久伫立), 深思(板书)(2).谁来告诉大家你对第二节内容的理解?

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路,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艰难和挑战。

选择更幽, 更美, 更有挑战性的路(人迹很少)(板书)(3).那么诗人在第三节里又写了什么呢?

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可这时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十分的留恋,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他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踌躇:万一选错了将“难以再返回”了。

踏上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艰难跋涉;

但仍怀念未选择的路。(板书)(4).最后一节中诗人告诉我们什么了呢? 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在一个小树林里,有两条路,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从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可是诗人并未沿着第三节的诗意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结果怎样,而是为未选择的路而叹息。留下想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是啊,人生的道路,结果谁能料得到呢?诗人带着一丝惆怅。但这样写似乎更接近生活本来的真实状态,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诗人是在感叹未选择的路也许更美,这是舍弃的美——缺憾美(板书)* 小结: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是重点却放在了未选择的路上。题目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要写未选择呢?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是舍弃。然而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人们常用“想当年我要是......现在就会怎样怎样了” 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使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来耐人寻味。3.再次品读诗歌,研讨问题

(1).诗人为何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这首诗表面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择的路,而却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为何要这么写呢?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更能让人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一定要慎重选择!独立选择;不要随波逐流,不可掉以轻心!

(2).诗人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是象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含义(抽象的东西)寄托在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上表达。把“人生的道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

(3)诗人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定了绝无重走之机,所以,必须慎重;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如果有,请提出来, 大家一起研讨研讨 如果没有,我们就来做一个小片断练习

说话训练:昨天,今天和明天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未选择的路》,诗人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采用了象征手法,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岔路口都要慎重选择,切不可随意盲目!

作业:当你面临“上学去,玩去?”的选择时,你会......附: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选择前的沉思 慎重(久久伫立)

5.未选择的路作文 篇五

在这黄色的树林中,我站在一个岔路口的中央,观察着这两条各不相同的小路,路的两侧都是树,正值深秋,树上一片枯黄,脚下黄的,灰的树叶被风吹动着,我站在岔路口中央,反复的踱步。两条路摆在我眼前,而我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第一条路平坦而宽广,上面有一些脚印,有许多人从这里走过,另一条小路则幽寂而神秘,看起来很危险,却又吸引着我前进,我怀着一颗冒险的心,毅然的走上了那条深深吸引我的小路。

小路上除了高大的树木之外,还有许多矮小的树丛,一不留神,裤子就会勾出一个大洞,但这周围的一切又是多么的安静美丽,只能听见细微的鸟叫声和呼呼风声。

这条路弯曲而细长,路面凹凸不平,我飞快的走过,但这条路仿佛没有尽头一般,我走了许久,心里有些害怕,想回到之前的岔路口,可是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也许,这条路是一条死路;也许,这条路上常有野兽出没;也许,我会死在半路上,只有落叶将我埋葬,但我既然选择的这条路,就要坚定的走下去。

也许在很多年以后,我躺在树上,长叹一声,对过路的年轻人一个劝诫,要用自己的心去选择,选择了就不能再改变了。

人生有许多岔路口,有无数的道路让人们来选择,但一个人只能选择一条,而其他的路,只能无奈的放弃,虽然在道路的选择中会有很多阻力,但是那些没人走过的路,才会更加的让人产生兴趣。

6.未选择的路作文 篇六

人生是场AB剧,选了A剧就再也没有机会选B剧了,不仅没有机会选连试看的机会都没有,你永远无法想象到另一种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我很喜欢一个游戏《剑侠情缘》,选择不同的路线。地点就会导致不同的结局,甚至让你不知是哪一个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啊。

有一句广告词我很喜欢“成功路不同各有各成就!”殊途同归,既是如此!

相信自己的路,偶尔停下看看别人的,但不要动摇自己的!

7.读《未选择的路》有感 篇七

最近,我学了一首哲理诗――《未选择的路》。作者通过写自然界的路来叙述人生的路有千万条,选择了就再也不能回头的一个哲理。当我们来到这世界时,我们便带着美好的梦想,开始了我们人生的小路。刚开始的风景让我们赏心悦目,信心剧增。走过了阳光,走过了树林,突然电闪雷鸣,阻挡了前进的道路,在心中漫延的只有迷茫与黑暗。于是,我们开始忧虑,懊丧不已,后悔当初没有选择那一条路,那边也许是阳光灿烂的。

然而后悔也没有用,昨日的太阳已落,生命的旅途没有返程的路线,自己选择的路,含泪也要走完。

也许我们会错过春天,但是我们还有秋天,不是吗?也许我们错过了太阳,但是我们还有月亮,不是吗?也许现在是大雨倾盆,可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或许那一条路更加糟糕,我们也是幸运的,不是吗?我们要坚持走下去。有时,艰辛也是一道绚丽的风光。

也许飞去了太多时光,也许用尽了所有力量,也许成功者已站上领奖台,可是回头看看自己曾经经历的风雨,即使成功的不是你,但是我们坚持走完了这条路,我们将会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读《未选择的路》有感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作家罗伯特・弗罗斯特写的。他当时就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当农场主,二是做一个诗人。最后他毅然选择了走那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的小路。结果却创造了奇迹,走出了一片天地。

其实,我们每天都面临着诸多选择。选了这条路,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其他的所有条路。从每天早上起床开始,我们就面临着选择:是起床努力实现梦想,还是低头继续做未做完的梦?勤奋未必会成功,懒惰必然会失败。只有 你自己做出选择,才能决定你自己的成功与否。

我们不可能预知未来,不会知道路的那边会是什么,路上会发生什么。在做选择时必然会犹豫,在路口徘徊。一条宽阔的大路,一条狭窄的小路。当必须做决定时,一切决定权都在你自己手里,命运是由你自己安排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去品味。

人生没有回头路,一旦选择就要义无反顾的走到底。所有应该慎重,考虑周全,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一旦选择了,真的就没有了回头的机会了。既然选择了,就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勤奋坚持走下去。有可能走得很成功,在这条路上开拓了一片天地,成为这条路上的佼佼者;也有可能失败了,因为自己的闪失失去了机会,从此一蹶不振,没了出头之日。

8.初一语文《未选择的路》教案 篇八

象征是文学艺术的―种重要表现手法,本课中的《未选择的路》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可据此给学生讲一点关于诗歌中象征方面的知识,注意区别比喻和象征在诗中的表现。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②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2.能力目标:

①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②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②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2.难点: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别林斯基曾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这首诗是诗人于被流放时期题在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诗句,叮嘱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镇静振作,等待光明的到来,其实这更是支撑诗人在艰难岁月里不懈奋斗、追求、创作的座右铭。

二、讲读全诗

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同学要品味一下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明确:①这是写给邻居小女孩的赠诗,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并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一副教训人的语气,而是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来写,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好像诗人在与你促膝谈心;②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性。

3.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三、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

一、教学导入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

二、关于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三、学习本诗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3.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明确:

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4.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5.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明确:答案不求―致。譬如:人只能选择―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诗句。

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

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不要随波逐流,

9.未选择的路高三作文 篇九

你有没有因为曾经某个重要的选择而后悔过?

我在朋友圈问了这个问题,收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容易冲动,经常性后悔”“早知道我就不选那个了。”“即使现在想想,也颇为遗憾。”云云。但是有一个回答有些特别。

是我曾经的美术老师。

她说,那个曾经改变了她一生的选择,她没有后悔,反而感到庆幸和满足。

那年,她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了一家不错的金融公司工作。一直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着分内的事。生活虽谈不上富裕,但也还算自在,日子也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着。后来她被公司分到了一个大项目,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她在这个项目中崭露头角,然后被升了职。她成为了同事们口中那个“年纪轻轻但很优秀的高材生”。

一切都是那样自然那样顺利。她理应感到开心。但是,稚气未脱的脸上没有半分喜悦。

她说:“莫名地,我高兴不起来。我甚至......没什么波澜。说实话,这个不是我想要的。我喜欢的是画画。这是我从小的梦想。但是当初填志愿的时候,还是顺从了家里人的.意愿,填报了最热门的金融专业。我没有撕心裂肺的难过不舍,也没有和家里叛逆地吵架,我平静地接受了安排。金融啊,说不上喜欢,但也不算讨厌。那就这样吧。”

“从读大学到工作,一直都是这样,无起伏无跌宕,和专业的相处也还算和谐。我也没有‘等我赚够了钱就继续我的梦想’这种野心。我几乎已经搁置了画画,尽管依旧热爱。”

“我表面怎么都行的样子,实际也确实没什么感情波动,只是在深夜加班的时候会猛地一愣,内心某处被轻轻揪一下。很轻很轻,但没法忽视。它以这样的方式提醒着我,它一直在。不是它不想走,是我不愿放手。”

“原来我一直都没放下过。”

但当去国外学习绘画的机会摆在她面前时,她还是犹豫了。

不去吗?那可是她一直以来的心之所向啊。去吗?那她要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赌一个从零开始的美术梦。她过去十多年的努力,就会这样被清空。

如果做选择,注定要放弃。一旦选择,便是一生。

“我记起一句话:有些人是不被允许拥有梦想的,却突破重围去追寻梦想;而我们被鼓励拥有梦想,却担心走得太远失去眼下的安稳。”

她最终选择了出国这条路,追随自己的本心。

老师最后说:“如今我虽没有功成名就,但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倒也颇为快活。我没有后悔,只是有时会心血来潮地想:如果我选择了另一条路,会怎么样呢?会像现在这样快乐吗?罢了罢了,既已做出选择,便无需计较这些。自己问心无愧足矣。”

10.读未选择的路有感 篇十

这首诗没有从正面说出它的含义,而是有象征意义的。它是说人生充满了选择,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做出慎重的、明智的、正确的选择。

如果我们选的是一条有很多人走的大路,虽然我们不太可能会失败,但是实现自我的概率也很小;如果我们选的是一条更有神秘感和挑战性的小路,那么路的尽头有可能是万丈深渊,也可能是奇迹般的人间天堂。但是,我们不可能两条路各走一遍,只有选择,我们才能继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做出正确选择,要依据你的兴趣,追随你的梦想,更要尊重你的心灵。只有这样,你才有前进的动力,你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你才会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也许你一路走来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受尽了各种挫折,但你会得到成功的回报。

11.未选择的路优秀教案 篇十一

学校:南乐县寺庄乡初级中学

共1课时

未选择的路 初中语文 人教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诗歌,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 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 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诗歌知识,能够大体理解诗歌的大意,只是诗中的意象需要进一步学习。

3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

难点: 对于象征的理解。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聆听歌曲《天路》。

说到路,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每天走来走去脚下踏的不就是路吗?是的。然而我们可曾思索过:这路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李白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慨;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想法。这样看来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也有着特别的意蕴。那么,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二.作者和有关背景简介

“作者和有关背景”这一问题,谁能帮大家解决?

师归纳小结。

三. 读诗

1.听课文录音,查找生字词。

注意下列字形

弗涉足伫立萋萋幽寂延绵

2.生配乐朗读诗文

四. 品诗

首先整体把握

(1).这首诗共四节,第一节是说什么?

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却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其中一条;而一旦选定了一条,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啊!(先由学生叙述,师再小结。回答完整的,可不必小结)

(2).谁来告诉大家你对第二节内容的理解?

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路,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艰难和挑战。

(3).那么诗人在第三节里又写了什么呢?

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可这时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十分的留恋,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他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踌躇:万一选错了将“难以再返回”了。

(4).最后一节中诗人告诉我们什么了呢?

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在一个小树林里,有两条路,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从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可是诗人并未沿着第三节的诗意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结果怎样,而是为未选择的路而叹息。留下想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是啊,人生的道路,结果谁能料得到呢?诗人带着一丝惆怅。但这样写似乎更接近生活本来的真实状态,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五.悟诗

(1).诗人为何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这首诗表面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择 的路,而却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为何要这么写呢?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更能让人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一定要慎重选择!独立选择;不要随波逐流,不可掉以轻心!

(2).诗人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是象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含义(抽象的东西)寄托在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上表达。把“人生的道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

(3).诗人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定了绝无重走之机,所以,必须慎重;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六.课堂练习

1、想一想

选出下列对《未选择的路》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仅描绘选择,而不说面临的选择内容是什么,使此诗具有了内涵的开放性。

B.这首诗具有象征意味,读后令人深思。

C.“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是诗人对自己年轻时错误选择的悔恨。

D.“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说明选择其中一种意味着对另一种的放弃,选择时应慎之又慎。

2.说一说 下列事物各象征什么?

长城;蜡烛;梅花;奥运会会徽。

七、拓展阅读 《选择》

你的路/已经走了很长很长/走了很长/可还是看不到风光/看不到风光/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没有风帆的船/不比死了强/没有罗盘的风帆/只能四处去流浪

如果你是鱼 /不要迷恋天空

如果你是鸟 /不要迷恋海洋

八、送你一首诗 《无悔人生的选择》

前方征途漫长修远/星辰之海一望无垠/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追求中/为了虚幻不定的人生

奋斗/永不放弃/无悔人生的选择

九、再读美文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未选择的路》,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是重点却放在了未选择的路上。题目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要写未选择呢?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是舍弃。然而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人们常用“想当年我要是......现在就会怎样怎样了”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使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来耐人寻味。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采用了象征手法,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岔路口都要慎重选择,切不可随意盲目!

12.《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 篇十二

初一新教材中,第10课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我与学生共同学习,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问题让我不明白。这首诗歌所揭示怎样的道理,诗歌描述了在人生之路的选择中,面对两条路,他选择了一条人迹更少的路。那条路芳草凄凄,十分幽静,诱人美丽。应该是一条非常美好的路,也就是说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可是诗歌的结尾怎么又去怀恋另外一条路呢?自己选择好的路就应该执著用心的去走好。可是,很多年以后却将回顾并叹息往事,好像对自己人生选择并不满意,就像是我们所说的见异思迁,心猿意马,得陇望蜀,不专注不专一的表现。那么作者到底要表现一种怎么样的生活态度呢?这真是一种令人费解。在教学参考资料中,我查找,选择这篇文章作为初中学生的典范教材是为了告知学生什么,资料上告诉我们,我们对待人生路的选择要慎重。人生的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只能选择一条,所以要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那诗歌中又说,他不只是说选择了本来很美的一条了,可是却对另一条很留恋,这就是他的正确选择么,而这些又怎么作诗歌的主要思想呢?为了推测它更深层的理解和所要表达的寓意。我继续去读资料,好像其中又告诉我们,诗人这样表达好像有着一种很惆怅的感觉,那就是它真实的生活感受,不满足自己已经选择的美好,而去留恋没有选择的,所以惆怅。这是什么思想,文中说,诗歌好像是要表达生活的真实和复杂,就是真实的生活就是诗歌中所描述的样子,我们不要避讳,只是因为真实,所以要写,可是这是一个人阴暗的一面,为什么要这里歌颂。

人生的路有好多条,我们不可能每一条都要走过,可是在人生的这一条路上,我们的生活会分为好几个阶段,如果划分开的话,我们也可以说走过好多条,经历过好多真实又复杂的路,那么作者未选择的路其实是可以再走的,就是走过那条他选择好的路以后,也许有失落和怅惘,可是他可以在这以后再走一下那未选择的路,人生也许就没有什么更多的叹息了。如果还要去思考那些根本没有能够可能的千万条路,那就是思想上的问题了,

我又考虑到是否这里便有一种中外思想的碰撞,外国人的外向,中国人的内敛,使得在选择思考方面有差别。我们在平时接受的正规的传统的教育,是否就是认识到教材就是要贯穿正统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反映复杂真实就是不好了呢。可是编书的又怎么认识的,至少不是为了真实吧,那么外国人的思想的外向是否就暗藏在这篇文章呢,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样好像更加深了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整整认识到生活的复杂,并且把它反映在诗歌或者我们的思想中,而不管什么文学样式了。《未选择的路》让我们留恋和向往,那么我们又怎么样的选择呢?

上一篇:关于工会请示报告下一篇: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