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空间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战略环境

2024-09-14

信息空间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战略环境(精选8篇)

1.信息空间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战略环境 篇一

20世纪80年代初,战略计划在公共部门中出现。和私营部门相同,公共部门采用战略管理的最初阶段旨在计划而非管理,即形成战略计划。在最初阶段,战略计划被当作政府中的冒险行为,人们对能否将产生、成长于军队、工商部门的战略计划模式运用到公共部门中持怀疑态度。学者们集中讨论的是:战略是什么?如何形成战略计划?私营部门战略计划能否适用于公共部门?

对于战略概念的理解,主要来自于企业战略概念。这一时期的战略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战略是一种模式。战略是一系列的活动,它是组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重要决策、采取的途径和行动以及对资源进行分配的一种模式。第二类,战略是一种计划。战略是有意识、有预计的行动程序。第三类,战略是一种决策,是一种关于组织方向、性质的决策。第四类,战略是一种组合,即战略是计划(plan)、计谋(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观念(perspective)等的某种适当组合。

在这一时期,侧重于战略计划,忽视战略执行是政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战略计划被当作是涉及高层管理者的根本决策,它弥补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关注中低层决策,而忽视高层决策的缺陷。比如,奥尔森和伊迪认为,战略计划是在宪法规定范围内,为确定政府计划性质和方向的基本决策所进行的专业性努力。战略计划过程被认为是正式的、程序化的管理过程。比如布莱森认为,战略计划是一整套用来协助领导和管理者完成任务的概念、程序和工具。并且,学者们参照私营部门战略计划模式,提出了公共部门战略计划模式。比如,布莱森的八步骤计划模式。这八个步骤是:开始制定战略计划过程并取得一致意见;明确组织权限;阐明组织任务和价值;对外界环境进行评价(机会和危机);对组织内部状况进行评价(优势和劣势);确定组织面对的战略性问题;制定战备处理问题;制定有效的、未来的组织蓝图。

对私营部门战略计划能否适应、在多大范围内适应于公共部门的问题,学者们争论不休。对于这个问题,通常的回答是是,但是。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公私部门存在着相似之处,某些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技术能为公共部门所借用。比如,波兹曼和史陶斯曼认为,所有的组织都是公共的,公共性是理解组织方式的关键。虽然这种将所有组织都称为公共组织的观点有点极端,但不可否认,所有组织都具有公共特征,受到公共因素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略管理既适应私营部门,同样也适应公共部门。另一方面,公共部门在目标、运作方式、组织结构、资源获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比如,与私营部门相比较,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涉及到法律、法规、管辖权限、稀缺资源、政治因素、客户和委托人的利益等因素。因此,不能将私营部门战略管理完全照搬到公共部门中。

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们发现,许多成功的战略并未产生预期的结果。与私营部门一样,学者们再次把注意力投向战略执行行为,并引入了战略管理一词。对战略执行行为的关注,意味着公共部门战略研究已经由战略计划阶段进入了战略管理阶段。在战略管理阶段,由于受公共管理运动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的影响,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在方向、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杰克・科廷(Koteen,Jack)认为,为适应严重的财政紧缩时期的迅速、急剧的环境变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开始不断地演进、调整。它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出现了大量用于重塑政府或变革非赢利组织的备选战略方案;二是从侧重于战略计划,转向关注战略执行;三是战略计划过程分权化,许多项目管理者参与战略制定;四是战略过程变得灵活;五是在传统的战略计划的有限的、但为所有战略所共有的组织部分上,增加了新的战略特征;六是政府和非赢利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

综合而言,近10多年来,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战略概念的理解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这一时期,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战略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战略是一种意象(intent),即战略是组织渴望得到的远大前程和领先地位。这种观点要求组织更加注重未来,寻求发展机会。它强调的是组织的突破和创新。第二类,战略是一种选择(choice),即战略是对组织方向、服务对象等的选择。这种观点要求关注战略分析、战略决策。第三类,战略是一种革命(revolution),即组织应当以战略为杠杆,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观点认为,在当代社会,公众需求不断变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公共部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公共组织应该积极进行战略性的思考,以战略为杠杆来变革组织,从而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这种观点最终引发了学者对战略变革的研究。

(2)战略管理被作为既包括战略制定,又包括战略执行、战略执行过程的控制和战略结果评价的全面、动态的管理过程。比如,有的学者认为,从某种角度来看,战略管理包括战略计划的两个方面,并把战略扩大到包含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在内的更大范围。在这一时期,学者们逐渐加强了对战略执行、战略控制、战略结果评价的研究。比如,杰克・科廷在《公共部门和非赢利组织的战略管理》的修订版中,特别增加了战略执行、战略控制、战略评价三节。

(3)强调对特殊战略的研究。一些普遍适用的特殊战略引起了学者的兴趣,比如公私合作战略、政府间合作战略、顾客导向战略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些战略的内容、运作过程、方法、成效等进行了详细地研究。比如,奥斯本和普拉斯特里克提出了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核心战略、后果战略、顾客战略、控制战略和文化战略。

总的来说,战略计划阶段和战略管理阶段在时间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主要差别就在于它们的研究内容不同。在战略计划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后期),学者们侧重于战略计划的形成过程,而在战略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研究的内容更广,包括战略计划、战略执行、战略控制、战略评价等一系列功能活动。

2.信息空间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战略环境 篇二

1.1 竞争情报的概念

竞争情报是组织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对情报需求的一种延伸。人类对竞争情报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早成立了从事竞争分析和战略决策为目的的机构。有组织、系统化、大规模的竞争情报研究则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目前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开展自己的竞争情报工作,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0%都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2]。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CIP)将竞争情报定义为“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用合乎职业伦理的方式收集、分析和传播有关经营环境、竞争者和组织本身的准确、相关、具体、及时、前瞻性以及可操作性的情报”[3]。此后,国内外学者又在此基础上为竞争情报的概念加进了“是一个信息分析过程,也是一种信息产品”“是为了保持组织在市场上赢得持续竞争优势而经过加工的信息”“有助于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和“是一个智力增值的过程”等内容[4,5]。

由此可以看出,竞争情报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分析上。美国匹兹堡大学约翰·E.普拉斯科特教授认为竞争情报主要是对可能出现的机遇和危机提供早期预警,提供战略和战术决策支持,对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支持,对竞争对手的动向进行监控和评估,提供知己知彼的情报等[6]。

1.2 竞争情报的特征

竞争情报作为再加工的情报,拥有情报共性的特征,如知识性、社会性、传递性和实用性等。除此之外,竞争情报还有一些自身的特征。对于竞争情报特征的描述,最多的达13种。我们根据各学者的研究,对其进行总结如下[1,3,7,8]。

1.2.1 针对性和对抗性

竞争情报具有十分明显的目的和目标,为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中的主动权,通过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的信息收集、加工、分析,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协助企业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因此,可以看出竞争情报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决定其具备强烈的对抗性。

1.2.2 谋略性和增值性

竞争情报的谋略性表现在思维上的谋略性和方法上的谋略性。通过思维和方法的创新,发现信息的新效用,创造知识的新概念,产生新的管理理念。正是基于此,竞争情报也是一种经过整合和智能化的知识产品,智慧含量远远超过一般情报,价值也高于一般情报,因此其具有增值性。

1.2.3 隐蔽性和保密性

竞争情报主要研究竞争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产品等竞争者敏感的问题,这些信息隐藏在大量的公开信息中,具有隐蔽性。同时,竞争情报产品一旦形成,只能在企业内部传递,对外保持保密状态。

1.2.4 决策性和前瞻性

竞争情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战略和战术提供情报支持,为决策服务的。因此,其必须具备可靠的前瞻性。

2 企业战略管理及其信息需求

信息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马丁·伊诺认为从逻辑上说,从事一项成功的战略管理的核心要素就是信息。朗诵真等学者在《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一书中指出企业需要竞争情报的原因包括:新技术层出不穷、投资格局和竞争态势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企业重组的发展、竞争对手更具攻击性、商业信息超量过载和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变[3]。这也正是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竞争情报的原因。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9]。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用来应对变化的环境是战略管理的5种意义之一,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战略管理。而这种不确定性却存在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人类的策略行为中。从战略管理4个阶段中主要运用的PEST分析、“五力”模型、价值链分析、SWOT分析和平衡计分卡等战略管理工具来看,其主要目的就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描述,最终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战略管理应对变化的环境(即不确定性)的目的[10,11]。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对信息进行定义时认为“信息是能用来消除和减少信宿关于信源不确定性的东西”。因此,从无论从战略管理的定义、意义、战略管理工具实施的目的来看,信息都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马丁·伊诺认为从逻辑上说,从事一项成功的战略管理的核心要素就是信息[12]。战略管理的“认知学派”更是将战略形成的过程看作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信息获取和处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企业战略管理各阶段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不同,其对信息的需求也不一样:在企业战略分析阶段,主要进行企业战略环境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条件分析。这一阶段的战略管理需要的是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行业和市场)和企业内部条件(包括资源、管理和能力等的全面信息),并在信息分析基础上明确企业战略期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战略选择阶段主要对企业愿景、使命和目标、经营领域、资源配置等信息进行分析。战略实施阶段需要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需要对企业内部资源条件、组织结构、可以获取的外部资源等信息进行分析,以制定年度目标、策略、配置资源和激励员工等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企业文化、执行力等软信息进行分析。战略评估和控制阶段需要重新审视构成现行战略的内外部因素、企业运营的绩效以及战略期前后的对比等信息。

3 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的互动和融合

陈峰和梁战平认为从企业战略管理的兴起和演进、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与过程的研究来看,多变的外部环境导致战略管理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以监测和分析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为主要任务的竞争情报的产生。没有战略管理的需要,竞争情报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同时,没有竞争情报的跟进,企业战略管理难以高质量完成。他们认为两者互相依赖,互为依托,共同消长。这是竞争情报和企业战略管理互动和融合的基础[9]。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企业内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各类型管理信息系统和Intranet内部网络被建立起来,存储和传输有关企业的各种数据;在企业外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信息传播的革命,特别是Web 2.0技术的应用更是使得信息交互、传输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企业生存与竞争环境产生变革,甚至促进了企业业务流程和经营方式的改变。企业面对着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即现实和虚拟并存的复合型信息环境。这就意味着新信息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所需的信息除传统的来自企业内、外部现实环境外,更多的信息则来自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的数据库群中。企业战略管理的信息分析既要面临互联网信息数量庞大、内容繁杂带来难以搜集、辨别和组织的挑战,也面临着企业内部网络信息散布于各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群而缺乏关联性的挑战,造成了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分析同时面临“信息的海洋”和“知识的孤岛”现象。当然,信息技术革命也为企业应对这种挑战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手段、工具和方法。这其中,数据挖掘技术、竞争情报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的理念、技术和工具能够有效地应对新信息环境给企业战略管理提出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的互动和融合提供了路径和技术支撑。

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的互动和融合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竞争情报根据上述战略管理各阶段对信息的需求提供情报支撑,配合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信息技术手段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其所需的有关各种内、外部环境的成品或半成品情报产品,以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是指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必须以企业战略管理需求为导向,包括竞争情报规划、收集、处理、发布等必须以企业战略管理的需求为导向。只有通过这两者的互动和融合,实现无缝衔接,才能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使得企业战略管理走向更高的质量。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互动和融合的模型是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进行决策、监控和动态调整战略执行的模式,它在传统战略管理的基础上,以企业知识库、各种网络信息和公共知识库为基础,有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竞争情报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从复合型的新信息环境中获取战略管理所需的各种支撑情报(如图1所示)。

4 小结

在信息技术革命对我们生活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今天,它不可避免地对企业战略管理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企业生存和竞争的环境,改变了企业内部条件,使其面临全新的信息环境,对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又为企业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方法和工具。企业只有适应这种生存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才能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急剧变化的环境中获得保持持续的竞争力。企业战略管理也必须适应新信息环境带来的变革,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战略管理信息分析的方式,提高战略管理效率,为企业的持续竞争力提供战略支持。

对竞争情报和企业战略管理对信息需求的分析表明,竞争情报首要功能是要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为其提供情报支撑。企业战略管理的全过程都需要有力的竞争情报支持。正是这种需求催生了竞争情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互动和融合。竞争情报的方法与技能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找到出口,企业战略管理也因为竞争情报的支持而走向更高的质量。

摘要:信息革命带给企业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即现实与虚拟并存的复合型信息环境,这使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作为消除不确定性的战略管理,其整个过程需要信息的支撑,这就为竞争情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互动和融合提供了基础。信息技术在竞争情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的应用为这种互动和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产生了新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3.信息空间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战略环境 篇三

[关键词] 全球化世界转型 中国 和平发展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8)1-0008-06

当前世界处于激变时代。全球化为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最大的战略空间。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这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历史抉择。

从20世纪后期以降,人类社会的环境开始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全球大变革大调整在全球化条件下发生、深化,推动了世界的转型。这就是说,全球化使世界发生的变化,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面向新世界的本质变革。这是一种导致世界转型的历史性变迁,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几代人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从国际关系视角来观察,这个趋势性过程深刻地表现为,世界开始从基于军事力量和单边行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逐渐转向以经济、发展为主轴,多边合作共治和自主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全球社会的早期状态;以零和博弈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政治,逐步让位于以合作共赢为主要特点的全球政治。

为什么全球化会引发世界这种历史性变化?我们从大的历史视野中来考察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的变化并非是在常态基础上的变化,而是新旧更替的变化。它对世界的影响具有整体性和深刻性。它的历史变革意义,目前尚不表现为世界根本变革的历史条件已经充分具备,而是指明了世界根本变革的方向,并推动世界转型过程的展开。

此次世界转型主要并不是在近代以来传统的较低层面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它不是沿着历史惯性的轨道,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建构的世界民族国家体制内进行的。这种传统的转型,往往是所谓世界格局的转型,它只是大国格局的重新建构,是大规模战争造成世界权力重心转移的结果。

今日世界的转型,是在全球化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是一种在历史发展的更高层面上进行的转型,它趋于体系的更新、体制的创新,主要不再是原有体制内权力中心的转移,尽管它也涵盖这一转移,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大相径庭。因此,当今世界转型的根本动力绝非来自旧有体制内,而是源于历史的深层动力,全球化是这一历史动力的具体表现。

全球化足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沟通、联系、依存、整合的趋势和过程,体现了人类共同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即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要突破国家的束缚,实现经济要素的全球配置,形成全球市场,全球经济的整体性和一体性空前突出。经济全球化正在锻造着一个统一世界的坚实基础。但是,全球化已经溢出了经济领域,扩散到其他各个领域,尤其是社会与政治领域。人类的时空观念和社会观念开始具有全球特征,全球化超越地域化、国际化,成为一个社会过程和政治过程,这是分散的地域国家、国际社会,走向没有世界国家、世界政府的全球社会的趋势和过程,从而使得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有可能成为现实。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全球社会的中心议题先于全球社会形成,这就是涉及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全球公共问题全面爆发及其尖锐化,而人类社会并未为此作好观念、体制及物质上的准备,分国管理的局限凸显,全球公共事务管理能力严重不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旧的世界出现了根本性的危机。从这一视角来看,全球化被视为人类在出现危及自身命运的情况下,就全球公共问题的全球治理达成了共识,全球社会的整体性获得全人类的认同,其中包括跨国社会力量的形成,在全球公共领域拓展空问,培育合法性,逐渐从全球民间社会走向全球公民社会,这无疑是一一支决定人类社会走向的和平力量,还包括一系列全球制度的形成与实施。在政治领域,全球化导致人类政治生活相关性的加强,全球范围内政治往来日趋频繁与扩大,全球政治议程逐步形成,国内政治、国际政治与全球政治融为一体。在文化领域,全球化意味着全球范围内各种文化的持续互动和交流,相互融合与补充、共同繁荣与昌盛,它们通过全球化进程,凸显自己的多样性,以各自的特点和价值参与全球文化的创造,同时,它们也逐步表现出内涵及认同卜的某种共性,为整个人类提供基本的、共同的价值取向,构成全球社会的文化基石。

占登斯强调,“全球化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各种过程的复合”。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是全面的,不能用传统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的观念和理论来加以考察,也不能把全球化进程归结为一种单一的逻辑。这是一个多维度的历史进程、观念更新和社会整合的历史进程,也是人类价值观重大提升的历史进程。上述历史进程指向全球整合,其核心是全球社会的和平发展问题。

21世纪世界的本质特征,在于人类历史上首次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急迫的全球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群,在和平与稳定的前提下,促进全人类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把世界和平发展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量的思维方式、全球意识和全球行动。这也是世界转型的主要表现。

当前世界发生的大变革、大调整,是世界转型的强势表现,这种因全球化而出现的大趋势,是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战略空间。

实际上,世界转型在三个层面上提供了和平发展的空间。

第一,文明的转型。它预示着,随着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或生态文明过渡,人类逐步确立“地球村”的理念,认同“地球人”的身份,奉行全人类利益优先的观念,从而不断推进合作共治、全球公共问题,对全球公共事务进行善治。人类的眼光和关注点,将首次从冲突、战争与零和博弈,转移到和平、合作与共同发展,达到和合共生,互利共赢。它涉及人类理念、行为的转变,涉及国家和超国家利益、权利与责任的分配,涉及全球公共决策以及民主的全球治理及其制度创新。它们构成了全球新文明的底蕴。全球新文明是世界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二,世界生产力的转型。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相互依存的不断深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第一要务。随着一国经济向全球经济过渡,经济要素的全球配置在客观上为世界各国融入全球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只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区域和世界的共同发展之中,共享发展成果,

就能在全球经济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把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变成必然性。

这种和平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是有充分保障的。在最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生产力迅猛发展,在促成全球分工和全球资源配置上,锻造着一个具有整体性的世界,它把世界各国都编织到一个密切联系、持续交往、相互依托的全球经济网络之中,虽然也会有矛盾与冲突,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经济矛盾和经济冲突无法用军事手段加以解决,只能依靠和平的手段与方式,通过协商、谈判以及全球经济机制、制度,求得共赢性、妥协性的解决。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或次区域化载体的出现,也有助于确立问题解决机制和共同和平发展。这就在宏观上、微观上和主体上确保了全球总体的和平发展环境,为一切善用者提供了和平发展的全球战略空间。

第三,国际关系体系的转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展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显得落伍了。在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该体系的重要贡献是,确立了世界民族国家体制,从主权原则上保证了国家的独立自主性。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根治这个体系下出现的“安全困境”,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全球公共难题。

因此,国际关系体系开始超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孕育着重大变化。

首先是体系的构成单位多元化,从唯一的国家角色,扩展到多种非国家角色。它们与国家不同,没有主权和强制性,不需要领土,在实践中有极强的跨国流动性和协调性。这些角色基本上都是和平角色,无论是它们的目标、利益或手段,都具有和平的性质。它们积极参与体系活动,增强了体系的和平性质。这种体系构成单位的多元化,不仅标志着体系容量的最大化,而且意味着体系内涵的大革新,突破了旧的体系框架,走向世界的和平发展。

其次是国家的转型。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线是全球化,它是国家转型的历史前提。从总体上来说,国家的发展逻辑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国家为全球化所作的铺垫,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这种铺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家所保障的市场经济体系越趋于成熟,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及其市场体系在全球的成熟越有可能,世界的和平发展也就越有希望;②市场化、民主化的发展,使得国家在成长与制度化过程中,其制度的内在结构形式趋向均质化,这为国家问的沟通交流、合作共治奠定了价值认同与制度基础,而且,相应的现代政治、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普遍化,促进了全球制度的建构,保障了全球和平、稳定、合作、发展与和谐;③国家大力推进的区域整合,从根本上保证了区域的和平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④国家从统治向治理转化,促成了国家职能的转型,最大的产出是公共服务,伴随这一进程的是公民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公民的积极参与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逐步实现国家权力的多向转移:①大国问权力平行转移。大国间关系趋于以和平方式达到权力转移和相对平衡,结成建设性伙伴关系,合作共治,互利共赢,不再外在地表现为霸权的更替,世界格局向合作型的多极化和平过渡,这有利于世界总体上的和平发展,避免大规模战争的发生;②国家权力向全球市场、国内市场平行转移;③国家权力向上转移,向次区域和全球共治及其制度和载体转移;④国家权力向下转移,向全球民间社会和国内公民社会以及次国家政府转移,还政于民,以达到全球社会和国内社会的善治。

上述国家职能的转型,以及国家权力的多重转移,深刻反映了绝大多数国家顺应历史潮流,开始超越冷战思维,在观念、利益、制度、参与等四个层面,共同指向世界的和平发展。国家将自己全面融入全球社会,与全球市场、全球民间社会建立起全球政治的权威与善治网络,以适应世界和平发展的要求。由于到目前为止,国家仍然是政治合法性和力量的主要源泉,国家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趋向,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再次,未来国际关系体系的主要特征已经初步显现。它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的互动模式上。体系层次互动模式的基础,是人类所认识的全球社会和平发展的理念,以及对全球公共事务进行共同治理的机制和制度,构成单位建构体系的机制和制度,体系通过这些机制和制度,来规范构成单位的行为和活动,使之具有和平发展的内涵。在构成单位问层次上,关键是构成单位问互动新关系,如何在世界和平发展实践中被社会建构而成。行为层次则强调在新的观念、制度的基础上,有规律地维持相应的新的行为、活动,它们包括谈判、协调、合作、共治、和谐等。这一切意味着体系围绕着世界和平发展的互动范围、频率和强度的突破性扩展和增强。

上述国际关系体系的转型,使得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全球文明,通过观念与价值、身份与认同的革新,新的全球行为和制度的建构,以及对单极霸权体系扬弃的方式,挣脱威斯特伐利亚紧身衣,建立起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应该是全球共治体系。在这个新的体系中,合作式主权安排,代替绝对主权观;共赢的相互依存与共同发展,代替零和博弈的安全困境;多元的价值分配,代替国家独占的价值权威;以国家尤其是大国的合作共治为重心的全球共治,代替以追求绝对权力与独占利益为目标、以单边主义与先发制人式的战争为手段的霸权统治;体系互动过程从军事——政治过程,向经济——社会过程转化等。这一切都为世界和平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美国企图构建一个以它为核心的单极体系,甚至是“新帝国”。美国超强霸权的指向,与全球化所代表的历史大趋势逆向而行,屡屡受挫,但是,美国又不能完全逆潮流而动,美国扮演了一个非常矛盾的角色,既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巨大障碍,又不得不采取一些合作共治的行动。这使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些有利丁和平发展的战略空间。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全球化所代表的历史大趋势及其推动的世界转型,给中国带来生机无限的全球性战略空间,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的历史条件。

中国和平发展主要是经济崛起,它与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相对应,与世界的共同发展相呼应,同时,在世界和平转型的条件下,中国同整个世界互动的有效战略时空境域大大拓宽,与世界符国尤其是大国互动的有效战略时空境域大大拓宽,能够在一个更宏大的时空境域中,全面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社会、文化互动。从世界转型的核心要素来看,中国更能适应世界转型的需求,也可以从世界转型中找到适合自己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中国把自身和平发展意愿、战略与和平文化,与世界和平发展机遇有机结合,把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断拓展自身和平发展的战略空间。中

国立足于世界大势和转型,着眼于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和两个和谐,对外高举和平、合作、发展的旗帜,促进国内发展与和谐,以负责任大国身份,与世界各国和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挑战,致力于解决全球公共问题,致力于全球社会的正义性、道德性和合法性建设,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倡导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民主建设,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和谐亚洲与和谐世界。

中国在开展经济外交、倡导多边主义、贯彻睦邻政策之中,充分展现全方位外交的特征,以及和平发展的内涵,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和平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框架中,经济外交是开拓全球战略空问的突破点和主线,它不断拓宽共同利益边疆,为全球合作搭起了桥梁;多边主义是实现全球和平、合作、发展的关键,它寻求与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沟通,促进共同治理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睦邻政策意在争取区域战略环境的立足点,有利于国家战略目标在区域层面的实现,达到区域共同富裕的目的;软实力的广泛使用、硬实力的软使用,是和平发展战略的不竭动力源。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转型的背景下,由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战略,中国强大的经济潜能获得爆炸式释放,中国大市场蕴藏的规模经济力量,不同于那种源于军备和能源的力量,它来自于世界,又能反哺世界。中国以经济手段为主要方式,开放自己的大市场,既有利于世界进入中国,又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达到全球共赢。中国经济的开放性、包容性、分享性、共赢性优势,为自己的和平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战略空间。全球、区域的整合与一体化,是世界转型给中国带来了极大发展空间。

沿着世界转型的方向性思路,我们发现,多边主义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型,它从传统纵横捭阖的外交手段,演进为国际间和平发展的前提、手段和基础,它为中国提供了活动平台。中国站在和平发展的高度,以全球性思维和视野,不断审视和平发展战略,并切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和”为目标,以“中”为途径,提倡多边主义理念和政策,在多边领域就世界和平发展问题,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为中国赢得全球活动空间。

睦邻政策是维护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政策。以和平发展为参照系,中国要有更大的战略空问,就必须经营好周边关系。中国周边国家众多,人口密集,是世界上经济和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在和平发展上,中国和周边国家相互依存度高,利益交会点广,中国“安邻”、“富邻”的主要方式是让邻国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睦邻政策使中国与邻国之间增信释疑,求同化异,追求共赢,实现共同安全、共同发展,从而确保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地缘战略空间上,具有稳固的战略基础和依托。

中国顺着世界转型的方向,将自己的经济能量与和谐理念辐射出去,经济外交、多边主义和睦邻政策三位一体,推动和谐共存共赢。中国抓住世界转型给我们创造的契机,确立了和平发展道路,在全球化与世界转型中拓展自己的全球发展空间,又以自身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其结果是中国的战略空间又不断得到拓展。这是中国争取全球发展空间的主要机遇。

美国是中国和平发展必然要面对的国家。两国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内涵。由于紧紧把握住历史趋势和机遇,当中国在国际政治权力逻辑中被美国层层紧逼的时候,能够充分运用两国关系中因时代主流而产生的新生因素,化解阻力,扩大共识,走出围城。

按照西方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国际体系的兴衰,主要是大国的兴衰,即大国权力的增强或减弱,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霸权国家被另一个崛起大国所取代的过程,这就表现为大国兴衰的规律性和霸权转移的周期性,从而成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内在逻辑。因此,霸权国家必然对新崛起大国进行地缘战略的防范配置,蚕食其战略空间。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成了唯一超强国家,随着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和国力显著增强,美国视中国为其全球霸主地位潜在的最大威胁和最大变数,实行封堵中国战略空间的政策,这是中美关系面临的严重挑战。但是,世道变了,要像往日围堵苏联那样围堵中国,客观可能性不复存在。所以,美国一直对华实施对冲战略,两面下注,一而强化亚太军事部署,采取新的大国结盟战略,强化亚洲安全合作,对中国进行军事威慑与围堵,这必然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一面深化融合政策,承认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系的正式成员,进而促使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美建设性合作孕育着中国的战略空间。

中国面对美国,坚持顺应历史潮流,走和平发展的新路,绝不走传统大国军事崛起,向外扩张,争夺霸权的老路。中国从未扮演力图取代美国的挑战国角色。中国既愿意与美国进行战略合作,又不回避与美国的和平竞争;中美之间存在重大原则分歧,但双方利益的交叉与融合日益广泛、深入。中国化解美国遏制与围堵之法简明有效,一是坚持以经济为中心的和平发展既定方针,二是加速发展足以自卫的军事现代化,但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在中美之间的持续互动中,已经形成一条主线,即通过“接触”,发展出包括高层战略对话在内的一整套沟通交流机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安全等全方位协商合作机制,实现了世界最大生产者和最大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互利双赢,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中美关系发展动力经由外部共同敌人推动,转向各自内部需求与驱动,转向如防止核扩散、反对恐怖主义、防治禽流感等全球公共问题领域的广泛合作,这一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给中美关系注入了全新而持久的因素,为两国开辟了更广阔的合作领域。这一切是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转型的结果。中美关系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冲突性与合作性并存,在一定条件下,冲突性也可以转化为合作性。在全球化与世界转型的大背景下,中美关系有了重构的可能性。

美国对华战略非理性的一面,限制了两国合作的深度,有碍于中国全球战略空间的拓展。不过,我们更应该看到,形势强于人,时代主流推动的建设性务实合作,越来越成为两国关系的主调,这是中国深化开放战略、走向全球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抓住并延长战略机遇期,迅速达到和平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处于全球化和世界转型之中的中美关系,孕育着中国越来越大的战略空间,关键是我们要超越双边关系来看中美关系,要把它放到历史大趋势中去培育,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排除两国关系中的消极面,大力拓展中国的战略空间。我们深信,历史大趋势即使在复杂的中美关系中也有充分的表达。

总之,全球化与世界转型带来的新因素、新机遇,给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最大的全球战略空问,出现这种机缘的关键点在于,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在本质上和方向上与历史大趋势完全一敛,这是最大的优势和资源,任何力量都无法加以剥夺,加以阻挡。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是完全可能的,有着极大的努力空间。

4.网络图书馆学的兴起与发展 篇四

网络图书馆学的兴起与发展

网络图书馆学指的`是图书馆界的网民们在互联网上自发自由展开的与图书馆学有关的研讨,我国内地的网络图书馆学主要经历了论坛和博客两个阶段.网络图书馆学的兴起是图书馆界诸多方面的需求驱动的结果,有积极意义,也有负面作用,今后应加强引导,以利其规范发展,为图书馆学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作 者:王波 Wang Bo 作者单位:<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北京,100871刊 名:图书与情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LIBRARY AND INFORMATION年,卷(期):“”(1)分类号:G203关键词:网络 论坛 博客 网络图书馆学

5.信息空间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战略环境 篇五

在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确立相应的网络安全战略目标。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目标是谋求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利益的指标性任务,充分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对网络空间安全建设的整体需求,为此,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目标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建立完善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第二,使得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管理能力、防范能力以及控制能力显著提升;第三,使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健康、稳定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建设。

2 重视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顶层设计

在棱镜门事件之后,为了更好地维护网络安全,我国正式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这也标志着我国将网络安全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意味着我国将从战略地位和政策上解决国家网络安全缺少顶层设计的问题。在国家网络安全建设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则必须将眼光放长远,统筹协调各个地区、不同领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而且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职能部委也必须进一步明确其职责,对现有的管理资源进行充分整合,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全面优化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组织体系。网络使得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目标能够全面实现,则需要进一步明确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发展路线,制定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并且要对网络空间安全建设的重点工作予以确立。

3 积极推动网络安全空间的国际合作

由于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还不太成熟,所以,在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和一些发达的国家进行积极合作,以获取一定的经验。具体而言,可以在网络安全标准的设立、安全技术的应用、国家网路安全法规建设以及网络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地完善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的各项内容。而且,国家交流合作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推动全球化时代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这样也可以有效限制诸如美国这样超级大国的单边行动。在开展国际合作过程中,我国我可以通过联合国建立普遍接受的规则,从而更好地应对全球网络犯罪活动。就目前来看,在一些国际公约中开始将网络安全犯罪划归到刑事犯罪的内容,然而,针对一些具体的网络安全犯罪行为的处罚还没有明确,如对网络系统的恶意入侵、在线提供侵入系统工具等犯罪行为,为此,针对这些问题还应该通过联合国或其他多边机制予以界定和解决。在国际合作中,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国际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明确我国的正面立场,从而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实施建立良好的国际外部环境。

4 完善网络空间安全的法规体系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针对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电子签名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但是这些法律文件的立法层次不高,针对性不强,其中所包含的法律条文主要是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而且,这些法律条文所设立的内容彼此之间缺乏协调性,一些条文的内容比较笼统,导致所规定的内容在具体执法过程中缺乏较强的指导性。所以,在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我国可以对一些发达国家在立法方面的做法予以借鉴,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根据我国网路空间安全建设的实际需求,对相关法律体系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划和评估,对我国相关立法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有序开展网络空间安全法律修订工作,当然,要在原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那些指导效果不明显的条文内容予以删减,并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最终使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确保法律体系的完善。具体而言,在网络空间安全法规体系建设中,可以制定网络空间的青少年保护法、隐私权法等。最后,在立法过程中,要注意流出必要的空间,防止立法过度,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我国网络自律机制的完善。

5 进一步推进网络空间安全标准化建设

在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网络空间安全标准的设立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战略实施中所进行的法律体系建设、系统完善、技术研发以及网络安全产品的开发等都必须依据相应的安全标准。针对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我国早年间已经成立了信息安全标准技术委员会,到目前为止,相应的安全标准已近90项,可以说,我国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包含基础标准、技术与机制、管理标准、测评标准、密码技术、保密技术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中,这一进步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我国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应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速度还比较有限,所以,针对网络空间安全所设立的标准还不太完善。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在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方面,应该紧跟国际信息安全标准最新研究进展,在国际合作中积极吸纳,而且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网络安全标准建设方面进行积极创新。

6 进一步完善优化网络空间安全的组织管理体系

近些年来,我国在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方面出现了多头管理现象,这一情况的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有效应对这一困境,必须对我国在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方面的传统组织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具体而言,针对网络空间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建立相应的主管部门,这一部门应该由中央高层直接领导,然后再建立相应的下属机构部门,而且每一个部门都要进行明确分工,针对网络空间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由国家政府中央领导部门统一决策,然后下属机构积极配合,因为每一下属分支机构的分工比较明确,所以,中央领导部门要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对不同部门的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且,为了确保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可以在国家层面建立专门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领导小组,针对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实施进行统筹规划。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工作的针对性,还应该针对我国国家保密局、工信部、新闻出版署、公安部等国家安全相关职能部委,必须进一步明确其管理职责,从宏观角度出发,在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中央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对现有的管理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最终实现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组织体系的全面优化。另外,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机构,尤其是能源企业、金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必须建立专业化、扁平化的网络体系,而且要接受国家政府网络空间安全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

7 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专业人才培养

毋庸置疑,在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必须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我国可以引导一些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方面的高端技术人才到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深造,从而学习一些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方面的高端技术,在回国之后,应该作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建设的主力军。其次,加强后备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最好的做法就是联合国家教育部门在普通高校进一步强化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校相应专业教育工作,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国家可以从一些重点高校的优秀尖子生中抽调一些人,使其在学习期间就进入我国所建立的网络空间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实习,通过这种理论加实践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再者,我国可以从一些发达国家聘请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因为,在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方面,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差距,通过对发达国家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可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实施。

8 建立相对完善网络空间防御体系

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要紧紧围绕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目标进行,首先要建立攻防兼备的网络空间防御体系,夺取网络空间的控制权。这主要包括构建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分析及预测指标体系,打造基于骨干网、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御与预警体系,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的建设力度。

9 结语

文章具体分析了相应的构建策略,分别是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目标的设立、重视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顶层设计、积极推动网络安全空间的国际合作、完善网络空间安全的法规体系、进一步推进网络空间安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优化网络空间安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相对完善网络空间防御体系等,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郭利民.2014年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及主要建设举措综述[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5(1):71-77.

[2]沈逸.网络时代的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理解大数据背景下的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新态势[J].中国信息安全,2015(5):59-61.

[3]李雪威,王晓璐.美韩同盟新拓展:网络空间安全合作[J].东北亚论坛,2015(4):116-126.

[4]裴毅东.美国赛博空间安全攻防能力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军事,2015(11):36-44.

6.网络信息环境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篇六

1 网络信息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影响

图书馆要资源特色化, “小而全”或“大而全”是不可能的。网络信息环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使得高校图书馆除了能够利用自己的馆藏图书提供信息服务外, 还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更广泛的信息资源, 为读者 (师生) 提供导读、浏览、查询、检索技术, 极大地加强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弥补了图书馆收藏不足与用户需求旺盛的矛盾。随着信息存储技术的不断提高, 高密度存储压缩技术的广泛应用, 图书馆信息存储量剧增, 读者 (师生) 自然就可以不受存储空间的限制在图书馆任意搜集和检索文献资料。网络信息提供的联机编目、联机检索的工作便利, 使网上各馆均可以利用中央书目数据库中的数据来完成自己的编目工作, 同时向联合编目中心提供本馆的数据。这样的实时编目快捷迅速, 数据规范标准, 既为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又避免了各馆编目人员的重复劳动[1]。电子期刊特别是联机检索型电子期刊的迅速发展, 在提供二次文献信息报导的同时还可以提供一次文献的馆藏地点和全文资料服务, 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可根据用户的需要, 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挖掘, 并进行有效组织和加工整理, 建立起相关网上动态信息、电子出版物、研究机构以及专家资料的资源数据库, 使读者及时、便利地了解自己涉猎专业领域相关的学术信息, 同时能让用户感受到现代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2 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网络信息环境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变化和机遇, 也带来了希望和挑战。只有树立“大图书馆”的观念,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 走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道路才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供对口专业服务而使高校教学及科研能力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1 转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

彻底改变图书馆只是保存文献场所的传统观念, 改变那种“读者要什么, 工作人员给什么”的被动服务模式, 主动去了解读者的潜在需求, 面向网络环境, 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 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出发, 为科研攻关、科技创新提供及时的文献信息服务, 同时不断地跟踪网上资源的发展脉络, 广泛采集对学校教学、科研有重要价值的网上信息,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传递有效信息, 建立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2]。

2.2 大力建设图书数据库

对于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来说, 数据库的建设是信息资源电子化的核心。在强化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建设的同时, 创建多媒体电子阅览室, 引进“汇文图书管理软件”、“TRS全文信息发布和检索系统”, 开发多媒体触摸屏导读系统引导读者阅览和咨询。开辟专用咨询电子信箱、专家应答系统、经典著作点读系统和多媒体点播系统, 提供用户进行非顺序的随机的、网状阅览和检索, 实现超文本阅读, 使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联网的方式便捷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3]。并创造条件让读者可以把想看的资料“打包”到自己的硬盘上阅读, 把符合主题的篇章全文下载, 实现图书馆“阅读”、“外借”、和“复印”等功能。

2.3 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 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网络信息环境使高校图书馆工作性质和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 也对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 高校图书馆员除了应该具备必要的图书学、情报学专业知识外, 还应及时了解国内外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新动向;理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维护和软件运用;熟悉馆藏和网络信息资源并能围绕咨询课题, 快速、广泛地搜集信息, 综合运用知识、智力和能力加工、重组信息, 编制各种导读或导航系统, 方便读者查询[1]。具有将信息资源进行“重新包装”的知识和技能, 使网络信息在一个有价值的信息空间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4 引导读者的网络意识和信息素养

尽管高校图书馆网络已发展成为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的协作系统, 但许多读者还缺少图书阅读中的网络检索习惯, 更谈不上对网络信息中的伪信息和负信息的分辨与鉴别。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采取专题讲座、举办短期培训、设置专门的电子信箱接收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并及时作出解答等有效途径, 宣传、启发、培养读者的网络意识和信息素养[4]。通过协助用户入网、提供用户的网络接口、支持电子文献传输、存取商业性书目数据库、提供公共信息通道和数据库检索服务、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方式, 提高读者独立获取并灵活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3 结语

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 彻底摧毁了“田园式”的传统图书馆模式。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应及时从满足书刊借阅的文献需求为主, 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需求为主、以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要功能的轨道上来。从国情、校情出发, 积极利用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 使图书信息管理科学化, 为读者提供现代化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加强图书馆协作网络建设, 开展馆际互借来实现资料共享。网络信息环境给了我们新的机遇, 我们要抓住构建这个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机遇, 实现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拓展, 促使高校图书馆在网络信息环境下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成亚梦.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新西部·下半月, 2009 (1) .

[2]孟春红, 王涛.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考试周刊, 2009 (18) .

[3]张瑞云.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方向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2) .

7.信息空间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战略环境 篇七

一、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创新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1.透明型政府建设的要求。透明型政府的建设发展必须积极拓展社会公众获取政府公开信息的渠道,不断加强社会公众的参政议政意识。政府档案信息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公众信任度,也是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社会公众获取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的渠道不但有利于社会公众了解政府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更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政府通过积极鼓励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社会各项事务的管理,更进一步促进了透明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透明型政府档案信息资源中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军事机密的内容之外,政府掌握的各种政务信息资源都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从国家法律层面上来说,公共档案馆有义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公众也拥有查找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权利。公共档案馆负责存储和保管的档案信息资源主要记录的是各个单位职能情况和运行状况,这些档案信息资源全部属于社会公众有权知晓的范畴,每一位公民都有权利用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了解政府部门的真正职能和工作情况。由此,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公共档案馆更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开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档案信息资源,在确保了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宣传了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精神[1]146。

2.档案馆自身发展的要求。目前,公共档案馆在网络环境背景下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于以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为最终目标的公共档案馆来说,不仅是一次崭新的机会,更是巨大的挑战。公共档案馆如何能够应对不断出现的变化和挑战,成为了其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转变了公共档案馆以提供档案实体服务为主的传统业务,而是以网络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业务服务,馆藏结构和内容方面也发生了明显改变,进一步加强了数字档案馆的发展建设。数字档案馆是网络环境背景下公共档案馆创新的服务模式。同时,档案收集渠道、归档方式、存储保管等工作也由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转变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一体化工作模式。因此,公共档案馆必须积极转变档案服务理念,创新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方式,使社会公众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获取档案信息资源,创建公共图书馆远程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由传统的某个档案文件为多个档案信息资源需求者提供服务的模式,转变为多个档案文件为同一个档案信息资源需求者提供服务的模式,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获取服务。用户获取的档案信息资源均为数字化形式,避免了一个档案实体有多个需求者同时提出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冲突问题[2]20。

3.用户信息需求的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因此,需要公共档案馆网站建设与网络信息资源实现无缝链接,使用户能够享受到一体化、多样化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公众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公共档案馆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已经开始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包括婚姻档案信息、房产档案信息、健康档案信息等。随着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持续增强,对档案信息资源提出了多样化需求方式,尤其是在档案信息资源内容方面,很多潜在的档案信息资源需求用户逐渐发展成为现实需求用户。一般情况下,普通社会公众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内容需求主要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熟悉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等。而且,网络环境的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了多媒体展示平台,很多对档案信息资源有需求的用户也愿意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创新服务方式

1.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也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思想理念是以客户满意为目的,不断进行内部管理的完善和改进,使整个管理机构的功能得以相互配合协调,从组织规划、任务执行、服务提供到全面考核等工作能够适应,以形成高品质、高质量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集问题咨询、信息检索、文献提供于一体,用户只需要利用计算机终端和互联网就能够直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可以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将分散于不同单元的信息资源经过组织规划集中在一起,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例如:在档案信息检索方面,采用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档案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集合在一起,包括导航服务、信息检索和信息提供等一系列过程。如果网络环境允许、技术手段到位,还可以提供远程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确保公共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注重的是为档案需求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全面、高效的服务,同时,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环境、服务技术、服务设施等方面都争取达到用户的满意程度[3]51。而且,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对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能力要求。

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属于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的创新型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档案借阅方式与信息化建设相互叠加,更不是各种服务模式的排列,而是通过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不断进行优化组合之后提供的新型服务。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层面来看,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将公共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地区数据库和数字化信息集中于一体,以最大范围限度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建设;从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层面来看,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将传统的档案服务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了大范围内档案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面来看,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模式集合了工作人员的指导性服务,以及专家咨询系统的支持。由此可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是以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为基础,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与交换为目标,构建的档案信息资源深度加工的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化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发挥了档案信息资源的真正价值,是我国公共档案馆网站建设的发展趋势。

2.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档案用户的个人需求,根据档案用户提出的个体要求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或者根据档案用户的个人爱好、兴趣等分析用户可能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再向用户进行主动推荐。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的理念是为档案用户主动提供服务,与传统的档案服务目标基本相同,以用户满意为最终服务目标。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注重向档案用户推荐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同时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和创新,而且是立体化、动态化的服务。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手段方面,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方式更是充分发挥了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储技术的明显优势,使个性化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更具优势。目前,我国很多公共档案馆已经开始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工程,将档案用户感兴趣的信息资源主动推荐给用户。这种个性化档案信息服务系统中主动记录了档案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建立模型,再按照模型创建档案信息资源专题库,向档案用户推荐更多更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

8.信息空间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战略环境 篇八

媒介素养教育源于1933年, 英国学者ER·李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发表的文化批评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 该书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简要地说,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通过这种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1]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属于媒介素养教育范畴。互联网与社会的融合, 使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显得极为主要。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意在提高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能力, 以及面对互联网中各类信息时的辨别能力、认知能力、批判能力、利用能力、创造能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在不同的网络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一、“自媒体”的兴起与网络传播的新特点

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 使其共有媒体的特点得到更显著的体现。尤其是基于数字技术的, 集制作者/消费者/销售者于一体的新信息系统诞生, 博客、播客、新闻聚合、社交网络、论坛、即时通讯、手机短信、电子杂志等等应用技术的相继出现, 使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面临刻变革。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形象地将这一时代称作“自媒体”时代。

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在《We the Media:Grassroots J ournalis m by the Pe ople, for the Pe ople》一书中对“自媒体”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 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开放性、易用性、高时效、互动性强是其最显著的特点。”[2]“自媒体”的崛起使互联网信息传播格局正发生变革:

(一) 传播大众化

互联网进入众声喧哗的时代。论坛、播客、博客、社交网站等“自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被认为是大众传播者崛起的标志。“自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 互联网成为普通民众可以任意使用的“零门槛”的传播工具。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类型的信息。随着“自媒体”工具应用日益广泛, 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学习并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活动中。大学生是规模庞大且最为活跃的“自媒体”应用群体。以社交网站为例, 学生用户的比例达到50.3%, 其中绝大部分是大学生。[3]

(二) 传播模式多元化

在报纸、广播、电视主导的大众媒体传播环境下, 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地位清晰, 传播者制作发布信息, 信息的传播过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单向性传播传输模式。“自媒体”时代, 网络传播中人际传播效应凸显, 主要表现在网络用户之间一对一的互动传播以及基于用户人际社交圈的一对多的网状传播在互联网的信息传输中影响力日渐增大。[4]

(三) 互联网用户的新角色

传播学者怀特在卢因“把关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该模式显示“媒体的信息传播活动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媒体形成一道关口, 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5]互联网时代, 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传统媒体机构对信息的把关、控制能力被大大削弱。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信息分享模式, 对互联网信息传播影响不断增大。大学生网民数量大、关系紧密, 大学生“把关人”的角色越来越明显, 信息进入大学生社交传播渠道, 很容易在互联网学生社交圈子的作用下, 不断放大成为学生中的热点甚至社会热点。

(四) 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使用门槛低、操作简便、发布快捷等特点强化了互联网信息流动的自由度。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对发布信息的有效监督审查手段, 用户可以使用“自媒体”随心所欲的发布信息, 导致互联网信息监管难度加大, 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大学生是社交网络中数量庞大且最为活跃, 其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也最大, 因此提升大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判断、识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自媒体”应用的普及, 给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二、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一位大学生, 如果具备高程度的网络媒介素养, 表示他有以下的能力:1.网络媒介认识能力, 即了解网络媒介的功能和传播特点、对网络的影响力有警觉性和鉴别力。2.懂得分析网络传播的信息。3.善用网络, 即懂得运用网络表达意见, 又能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根据调查显示, 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一些不足:

(一) 网络媒介知识和运用能力不足

夏洪文等在调查中发现“在报纸、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中, 大学生平常使用最多的媒介为互联网 (84.5%) 和报纸 (51.3%) , 其次是电视 (43.6%) 、广播 (17.2%) 。”[6]大学生对互联网的高使用率并不代表其具有高度网络媒介知识和媒介使用能力, 我国大学生互联网媒介知识和使用能力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在媒介运用与操作方面, 获取信息、休闲娱乐是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目的, 重消遣娱乐, 忽视学术营养的主动汲取, 是大学生网上活动的常见现象, 大学生利用媒介学习和制作媒介产品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清华大学新闻中心调查发现“清华大学大学生对新闻传播知识不是很清楚的占47.0%。”[7], 李安英等在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也发现“上海交通大学有48.15%的理工科同学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媒体内容制作。这说明我国大学生缺乏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媒介训练”。[8]

(二) 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处于较薄弱水平

张宁、阳翼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总体处于偏弱水平, 具体反映在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三个方面的能力不足。其中, 在独立思考能力方面, 学生在与媒体接触中, 还是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但显然这种能力还是很欠缺的;深入解读能力方面, 大学生对媒体的报道还不能够深层次挖掘, 充分了解信息的内涵, 寻找报道的核心价值;批判质疑能力水平令人担忧。同时该报告认为大学生对媒体报道和客观现实的区分还不是很清楚, 容易盲听甚至盲从。”[9]

(三) 对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存在一定的认识, 但是媒介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处于较低水平

大学生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李安英等在其调查中

发现“大学生对媒介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有待提高。对于访问色情网站是否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 同意的仅占39.35%, 而不同意和说不清楚的比例高达62.37%。调查还显示, 半数左右的大学生浏览过黄色网站 (50.49%) 。同时, 还存在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强, 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 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虽有认知, 但自律意识薄弱。在使用媒介时, 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范行为。”[10]

大学生处于求学和成长的关键时期, 长期生活在较为自由的环境中, 加之缺乏必要的鉴别、思考、解读、判断和批判等必要的能力, 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的选择和使用上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也最大。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大大落后于网络技术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帮助其正确处理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的信息过滤和吸取问题。

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方式

我国大部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还处于初级水平, 这与我国当前蓬勃的互联网发展速度是极不相符的。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 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互联网发展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要求。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更重视, 采用多元化的方式, 从多方面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无论何种方式, 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 方能达到一定的效果。笔者认为, 除了课堂教学外, 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一) 讲座、论坛、竞赛

通过开展主题讲座、论坛、征文比赛的形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邀请相关网络媒体专业教师、学者或从业人员, 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 面向在校学生举办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相关主题讲座、主题论坛。举办媒介素养教育主题讲座、论坛与专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相比, 在形式上较为生动容易被学生接受;摆脱教材的束缚, 在内容上灵活度更大, 能够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嘉宾与大学生近距离交流对话还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竞赛活动不为一种可行的手段。以征文竞赛为例, 学生在完成征文的过程中, 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信息, 文章写作的过程也是媒介教育的过程, 这种形式即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亲身的经历能够留给学生们更深刻的印象。

(二) 大学生社团活动

大学生社团受学校或者学院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有着完整的组织结构, 通常由参与社团的学生们自我管理。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最有活力的学生组织之一, 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过加入各种学校社团的经历。社团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兴趣爱好, 自愿走到一起, 社团内同学之间的交流氛围轻松、自由、活跃。学校负责制定媒介素养教育总体方案、安排阶段实施目标, 各学生社团根据学校的目标要求,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自主决定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同时, 学校可以派遣大学生辅导员参与社团的具体活动中, 给同学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这也方便学校对计划实施展情况进行跟踪和效果评估。

(三) 校园社交网络元素

校园社交网络主要指的是大学网站下的学生论坛, 如:武汉理工大学经纬论坛、湖北工业大学湖工大在线、武汉大学珞珈山水。学校官方微博, 如:武汉理工大学官方微博、湖北工业大学的湖工大在线微博、陕西示范大学的微博。校园论坛、学校微博是大学生在网络上关注的热点。以它们为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首先, 可以利用学校的论坛、微博, 对重要事件、新闻及时发布信息, 引导学生舆论;其次,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关注度、留言内容等进行调查、统计, 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 2000 (4) :55-58.

[2]Dan Gillmor.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People, for the People[EB/OL]. (2007-7-1) [2011-12-18].http://oreilly.com/openbook/wemedia/book/index.html.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9:11-13.

[4]尹章池, 李凯, 覃春晓.刍议“自媒体”的兴起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策略的创新[J].出版广角, 2011 (6) :56-57.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62.

[6]夏洪文, 柏忠贤, 刘芳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6) :56-58.

[7]覃川, 王磊静, 张嵩印, 刘浩宇.当代大学生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 2007 (4) :64-68.

[8][10]李安英, 徐兵, 刘英飞.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新闻世界, 2010 (8) :181-183.

上一篇:北大清华经验下一篇: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起行政审判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