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学案

2024-06-17

教学设计及学案(精选12篇)

1.教学设计及学案 篇一

10、信客(教学设计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中交代了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了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等优秀品质,说明了奉献者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

2、解析

本文脉络清晰,以信客为什么做信客、怎么做信客、为何不做信客、不做信客又怎么样了为线索,运用质朴典雅、精辟畅达的语言,紧紧抓住了信客的品质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信客”这一值得敬佩的人物形象。

二、目标及解析

1、目标(1积累字词。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3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4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2、解析

(1学生会读会用课后生词,增加词汇量。

(2通过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一步的理解文章内容(3体会本文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学习语言的运用技巧

(4通过对“信客”的品质特征的理解,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流于浅表,缺乏进一步的探究人物精神的能力。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和赏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课文比较长,学生课前应充分预习课文,查阅作者资料;教师准备多谋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

导课——读课文——自学——讨论明确——检测——小结(二、教学情景

1、情景导入

同学们,请看两幅图片(图片展示,10年来,“溜索姑娘”——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的邮递员尼玛拉木,就行走在邮路上,行程10万公里。她,被当地藏族同胞称为“太阳仙女”。她说:“人家把信交给我来送,其实就已经把心交给我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要把信件送到对方手中,因为我捧着的是一颗颗滚烫的心啊!”这是令人敬佩的乡村邮递员,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是余秋雨先生给我们讲述的另一个关于邮递员的故事——《信客》。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重视字词的学习习惯(1抽学生起来读生字词,然后全班齐读。(2抽问学生几个生字词的解释

3、自读课文,整体感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全文按小标题形式已分成四部分,请归纳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一、写年轻人做信客的缘由。(二、写年轻信客怎么做信客。(三、写年轻信客为何不做信客。(四、写人们推荐信客当教师。

4、课堂研讨(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线索

明确:全文紧紧围绕信客“诚信”这个主题来展开,用老信客的没落来引发信客艰难的一生。这样写既突出了重点,又表现了老信客对信客的深远影响。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

明确: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后宽厚待人的事迹。这些都说明信客职业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所以重点写。

(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思考两代信客之间的深厚情谊

明确:因为他通过多年的奔波、体会,他了解这一职业,热爱这一职业,因而他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4、从文中可以看出“信客”有哪些优秀品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明确: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阅历丰富、值得钦佩

5、语言品味

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你对哪些词语和句子最感兴趣,请勾画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语言在文章中的作用,尝试 明确:本文的语言典雅而又精辟。

(1典雅精练的词语,如:“破烂灰暗”“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劲厉的山风”“满脸戚容”“猝然昏厥”“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破碎和焦灼的心”“满纸幽怨”……

(2精辟的句子如,“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形象地表现了身居穷乡僻壤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关注。“都市里的升降荣辱,震撼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表现信客是联系城乡的纽带。

6、目标与检测(《练习册》P18-19第1-4题

7、小结

信客这种职业靠的是一个“信”字,其实,任何人都要讲诚信。一个人,不管地位多高、职权多大,只要他真正为老百姓做过实事, 老百姓就会记他一辈子。把声誉和诚信刻在老百姓心上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六、教学反思: 配餐练习A组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bá(涉私shú(颠pâi(吊yàn(焦zhuó(文zhōu zhōu(2、解释下列词语 诘问—— 噩耗—— 焦灼—— 参考答案:

1、跋塾沛唁灼绉绉

2、诘问:追问,责问。

噩耗:指近亲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焦灼:非常着急。B组练习

1、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式。

A、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B、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 乡谊?()C、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

2、当信客受到死者家属的大声呵斥时,“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 诺诺”。你怎样理解他的这一做法?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A、神态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2、这些做法体现了他宽以待人的人格美。《信客》学案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6

1、对文章的生字词进行充分的识记。

2、这篇文章的各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3、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4、文章所要突出的主题是什么?

二、课堂研讨(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4)、从文中可以看出“信客”有哪些优秀品质?

三、目标检测 《练习册》P18-19 第 1-4 题

四、学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7

2.教学设计及学案 篇二

“学案”, 简而言之就是学习方案。教师在充分了解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 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学案不是教材的翻版, 不是练习的汇总, 而是侧重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相对于教案而言, 学案是给学生看的学习方案。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从教案设计到学案设计, 笔者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实践。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以教师指导为主导,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 由教师指导学生先学, 然后教师再教, 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 学案指导导学, 导学依据学案, 使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导”, 学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 改变知识的传递方式

传统教学大多沿用知识、教材、教师、教案和学生之间的单一线性知识传递过程, 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知识必须通过教师加工再传授给学生, 学生处于“接收”状态, 缺乏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

“学案导学”教学则建立起知识、教材、教师、学案和学生之间的新的关系型知识传递过程, 如图1所示。图中, 教材主要传递陈述性知识, 学案主要传递策略性知识, 教师更注重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 弥补教材的知识内容

1. 弥补教材的滞后性, 使知识内容更具前沿性。

现今,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 可谓是日新月异, 而计算机教材一般要考虑到学校主流的计算机硬件条件和应用程度, 因此, 教材的内容往往滞后于计算机的发展。学案的引入, 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学案中加入最新的计算机资讯、知识和技术,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最新知识, 掌握最新技能。

2. 弥补教材的通用性, 使知识内容更具专业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目前中职学校作为公共课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因此, 编写教材时是以中职学生的共性作为依据。但中职学生有明显的专业性, 而且更喜欢有个性的内容。学案的引入, 使学生学习更具个性和专业性的内容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补充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 通过学科整合, 让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强。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在学习WORD时可以补充一些最常用行政公文 (如通知、请示等) 的格式与排版内容;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学习EXCEL时可以补充一些财会电子账表的制作内容;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在练习文字录入时可以补充一些国际商务字符的内容;等等。

(三) 增加教师的指导时间

学案代替教师的“口”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工具和指导, 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中, “一对一”地指导学生,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树立学习信心, 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由课前和课中两大部分组成。其中, 课前是学案的设计与编写, 课中是导学的组织与实施。实施环节如图2所示。

(一) 课前:学案的设计与编写

学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操作材料, 学案的设计与编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一份完备的中职计算机学案, 应当包括问题要素、情境要素、教学与学法要素、多媒体使用要素等基本要素。在学案的设计与编写时, 教师首先要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 而后再设计自己怎样配合、组织、帮助、引导学生学习。

1. 学案的设计。学案的设计具有两重性, 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1) 教师的主导性。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 教师要在课前充分了解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 从学习者的角度在学案中为学生设计必需的导学题和必要的材料, 巧妙“埋雷”。

(2) 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全体性, 即学案设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引导每位同学积极主动参与;二是个体性, 即学案设计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差异, 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学案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2. 学案的编写。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即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内容安排。

(1) 学习内容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分析。以纲目式列出每次课的学习内容;拟订学生通过学习预期达到的目标;点明学习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2) 学习内容安排。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呈现、学习方法指导、疑难问题提示、自我小结和问题反馈等。

因此, 学案设计完全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 为学生的“学”服务。优秀的学案不但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 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会学、会用、会做,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课中:导学的组织与实施。

1. 激趣导情, 提出问题—诱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开辟一条以非智力因素改善智力因素的通道, 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智能生趣”, “趣从志生”, 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 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 思路就能拓展。

在教学“Excel数据统计与筛选”时, 笔者以学生颇感兴趣和熟悉的QQ农 (牧) 场中的数据 (种子成熟期、经验值等) 和图片等素材制作成一个QQ农 (牧) 场视频作为导入。创设的QQ农 (牧) 场情境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 更重要的是, 视频中的数据为本堂课后续数据的统计和筛选等操作奠定了基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修炼好“诱导”功。

2. 引导探究, 分析问题—引导。

“引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目的是让学生切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 开拓思路, 使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教师提出问题后, 在学案中设计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学案中的“埋雷”主动“探雷”和“挖雷”。学生可以自主学习, 也可以小组合作, 必要时教师再进行启发、引导, 以补充完善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组建者”。

3. 释疑破难, 解决问题—疏导。

学生在依据学案的学习过程中, 必然会碰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在学生生疑的过程中, 教师应发挥疏导作用, 帮助学生释疑破难、解决问题。一方面,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思维障碍进行疏导或建立“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自己动手解决, 使学生既感受成功, 又扩展思维;另一方面, 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去体验, 设计解决问题的“台阶”, 保证教学双方思维活动能够达到同步协调。

4. 讨论交流, 深化问题—指导。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交流、讨论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从而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提炼、技能得以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变教师提问为学生发问”、“变教师总结为学生小结”等方式组织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总结操作要点, 也可以指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深化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总之,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 教师要学会编导, 善于诱导, 巧于引导, 精于疏导, 重于指导, 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学案导学”的实践中学会学习。

教案是教师为自己的“教”而编写的“脚本”,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的“学”而创作的“剧本”。“学案导学”的课堂需要教师既是资深编剧又是给力导演, 把更多的正能量传递给“演员”—学生。从教案到学案, 从“牵手”到“放手”, 相信“学案导学”的教学课堂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乐学、会学和善学。

参考文献

[1]陈晓隽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法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杨兆林.“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1 (1) .

[3]秦雪丽.“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心声》学案设计 篇三

[学习目标]发散性思维训练;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主旨;通过本文学习,初步掌握小说欣赏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结合问题探究,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结合小说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并将它们抄在笔记本上。

棱角恍惚沉浸发窘

祷告抽泣发颤抽噎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复述的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3.小说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请结合人物分析的一般方法,用几个词语对他们进行评价。

4.根据个人阅读体验,结合课本P.259所附的知识短文《谈谈小说》以及自己对小说的认识,探究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第二板块:人物分析

(一)速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文中写到了几个人物,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说说自己的理由。

2.文中的李京京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小说中的情节,从不同角度说说自己对李京京的看法。

(二)细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刻画李京京这一人物形象的?结合小说内容,说说自己的观点。

2.结合小说的特点,说说作者刻画李京京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

(三)小组交流,同伴互助。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针对以上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回答时要能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并言之有据。

(四)再读课文中关于程老师的片段,思考如下问题:

程老师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你觉得她是个好老师吗?请依据程老师的言行,简述自己的理由。

第三板块:主旨探究

1.通过多次阅读,你对本文的内容有了很好的了解。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内容,谈谈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2.作者对李京京遭遇的描述,其目的是否就是表达作者对他的同情?说说自己的理由。

3.这篇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和同学们讨论一下,然后思考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第四板块:学习总结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总结一下小说在人物刻画以及主题表现方面的特点。

2.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对本文所列问题的思考,说说自己对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认识。

3.发挥想象,假如你是小说中的程老师,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

第五板块:知识链接

1. 阅读小说《万卡》片段,说说自己对万卡的认识。

2.小说中作者安排了《万卡》作为公开课时的朗读课文,结合你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说说它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小说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鲜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难度不大,可安排一课时学习。依据阅读训练的基本规律,针对学生在解答阅读题过程中所存在的思维过于集中问题,选用本文作为发散性思维训练的范文。在设计过程中,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进而形成情感体验,促进能力提高。二是围绕人物形象分析、写法分析、主旨探究等问题,由浅到深,由小说形象到小说主旨,让学生结合阅读经验来探究讨论。三是在各个问题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这一教学目标,并借助具体的问题,通过思考和交流,不断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

□责任编辑:罗贤良

4.教学设计及学案 篇四

郝妍妍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3、掌握我国在极地建立的考察站并知道位置。

4、极地的环境保护。

二、学习重点:

1.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根据地图,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学难点: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图片,想一想这些图片最有可能在哪里见到?

2、“考眼力”:两幅图哪一幅是北极地区?哪一幅是南极地区?你是怎么认出它们的?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完成自学提纲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位置

范围

自然

环境

动物

资源

考察站

探究一:两极探奇----独特的自然环境

(一)“纬度位置与范围之奇”,课件展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图

1、南极洲全在南极地区吗?还包括哪些区域?北极地区呢?

2、观察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是哪个洲?

3、在北极和南极观察地球自转有什么不同?

(二)“海陆位置与方向之奇”

(三)“气候之奇”1、南极地区的气温、降水、风力各有什么特点?

2、南、北极地区气候比较有何差异?南极成为世界气温最低的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精讲点评、归纳知识】

探究二:极地探宝-----科学考察的宝地

1、极地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尤其是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这么恶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科学家来这里科学考察?我国在南、北极地区建立了哪些科学考察站?2、通过播放科考队员在极地考察的照片,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极地科考队员不畏艰险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探究三:“企望两极”——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极地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2、我们的企鹅绅士它们也经常在岸边伸立远眺,好像在“企望”着什么……。人类要爱护地球上这最后一片净土。

【课堂小结、过关训练】

让学生结合板书自己总结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游戏“猜南北”,学生出题,一个学生上前背对黑板猜说的是南极还是北极。

5.教学设计及学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知道的人类红绿色盲遗传方式。

(2)、理解伴性遗传现象(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能完成遗传图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

(1)、探讨如何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指导人类本身的优生优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五章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第三十条

国家建立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阐述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规律特点

2、教学难点:以人类红绿色盲为例的伴性遗传方式的推导。

3、重难点突破:(1)、结合课堂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发现伴X隐性遗传特点;

(2)、通过减数分裂和基因分离规律的复习,理解红绿色盲的遗传实质上是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的具体体现。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质疑:道尔顿和弟弟为什么把红色袜子看成灰色呢?

过渡:红绿色盲是怎样一个病症呢?有什么样的遗传特点?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人的伴性遗传。

表演道尔顿发现色盲症

患有色盲症

创设情境,激起求知的欲望

简单介绍色盲症

盲图自查

色盲:就是不能辨别色彩,即辨别色彩能力丧失。

质疑:这会对人体有哪些影响呢?

展示色盲检查图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识图辨认

骆驼、58、60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体现认知过程

伴性遗传的概念

过渡:经科学研究发现,红绿色盲是位于性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像红绿色盲这样,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遗传方式往往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什么呢?

质疑: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

伴性遗传

学生知道红绿色盲是一种伴性遗传,为下面学习做铺垫。

伴性遗传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探究步

1、展示探究活动一

红绿色盲遗传家系图

思考:每个符号代表的情况?

2、展示探究活动二

红绿色盲遗传家系图

思考:每个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3、展示探究活动三

红绿色盲遗传家系图

思考:家族中可能的婚配情况?

推导六种婚配的结果——子代色盲发病率

指出对红绿色盲的调查,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色盲的发病率为0.5%。

各小组讨论完成学案

各小组讨论完成学案

各小组讨论完成遗传图解

展示成果

得出结论

合作学习:

主要由学生进行练习,要求学生正确书写规范。学生通过图解形式把未知伴性遗传方式与学过的分离定律进行整合,形成遗传部分的完整知识体系,并通过概念计算验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进一步探究红绿色盲

2、交叉遗传

3、隔代遗传

过渡:红绿色盲症还有哪些特点?

展示四种婚配方式组合成一个家系图。

引导学生思考: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

各小组讨论并寻找基因在传递过程的特点

得出结论

再进一步探究红绿色盲

4、母亲是色盲,其儿子必定是色盲患者;女儿是色盲,其父亲必定是色盲

展示四种婚配方式组合成一个家系图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的传递还有何特点

各小组再继续讨论并寻找基因在传递过程的特点

得出结论

伴性遗传在生物界中还普遍存在除了红绿色盲外,在生物界中还存在其他的伴性遗传吗?

思考回答:有血友病、女娄菜叶形遗传、果蝇红眼与白眼。

拓展学生知识

小结

课堂巩固

拓展知识

红绿色盲症遗传的特点(即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2、小李(男)和小芳是一对新婚夫妇,小芳已被确诊为血友病患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你将建议他们怎样优生优育,生男孩好还是生女孩好?

PPT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五章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三十条

国家建立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1)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交叉遗传;(3)隔代遗传(4)母亲是色盲,其儿子必定是色盲患者;女儿是色盲,其父亲必定是色盲

学生积极思考

师生共同总结巩固知识

七、板书设计:

人的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伴性遗传的特点

(1)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

(3)隔代遗传;

(4)母亲是色盲,其儿子必定是色盲患者;女儿是色盲,其父亲必定是色盲

八、教学设计反思:

对“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中,不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上,应该引导学生问一些“为什么”,把教材中很多是结论性内容,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改变过去单一接受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善于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法。

《人的伴性遗传》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知道的人类红绿色盲遗传方式。

(2)、理解伴性遗传现象(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二、预习自查

1、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

18世纪英国著名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准备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看到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2、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规律特点

三、课堂探究

1、伴性遗传概念

[探究一]

每个符号代表的情况

1——16

I~IV

[探究二]

每个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性别

女(♀)

男(♂)

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基因型

[探究三]

家族中可能的婚配情况并推导六种婚配的结果——子代色盲发病率

① XBXB ×

XBY

② XBXb ×

XBY

③XbXb ×

XBY

④ XBXB ×

XbY

⑤ XBXb ×

XbY

⑥ XbXb ×

XbY

得出结论:

进一步探究: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

XBYY

XbYYYY

XBXBBBBBBBBB

XBXb

XBYY

XbXb

XBXB

XBXb

XBYY

XbYY

XBXb

XbYY

XBXb

XbXb

XBYY

XbYY

I

I

I

V

得出结论:

四、课后习题

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

6.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学情分析 篇六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开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结合本校

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操作、重在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wenmi114.com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用word制作作品、用ecle管理数据、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frontpage制作网页是重点,用flash制作动画和vb编写程序是难点。复习完后九年级的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作品。好范文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4、实行分组管理,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

四、教学措施

1、主要采取教师指导方式、学生自主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

2、把课程整合,学生便于记忆。

3、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7.教学设计及学案 篇七

新课标颁布以来,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许多学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改革却步履维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体参与不够、教学质量提高不大、厌学气氛严重等等. 为了彻底改变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把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本人在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名校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高中数学中推出了“三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

二、模式简介

“三段式导学案”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精髓是教师愿教、乐教、会教

教会,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学会,旨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这种教学法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了最大效益.简单说来,这种模式主要分为三环节: 一是自主学习: 学生借助导学案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二是合作探究: 学生课堂展示、探究、交流,教师点拨、师生、生生交流; 三是反馈训练: 反馈、练习、拓展、提高. 当然,其中的模式及要求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三、理论依据

1. 新课程标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看成是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 学生要获得教师利用媒体或信号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则必须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这种理解与消化主要指的是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提供的新知识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从而使新的知识在头脑中获得特定的意义.

四、模式应用

以“概率的意义”一节为例,来说明“三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

1. 自主学习

教师在上节课结束前,先讲几个有关概率的日常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发“三段式导学案”,布置课余自主学习内容,展示此节的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 1) 实例引入: 连续两次抛掷一枚硬币,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吗? 如果某种彩票的中奖概率为1 1000,那么买1000张这种彩票一定能中奖吗?

( 2)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 2了解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进一步理解概率统计中随机性和规律性的关系.

( 3) 思考题:

1彩票的中奖率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计算? 3对实际决策的意义是什么? 4若经过检验某厂的产品合格率为90% ,问: “从该厂产品中任意地抽取10件,其中一定有9件合格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2. 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进行精讲释疑.

( 1) 课前检测

教师对留下的问题找学生进行回答,据此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以确定需要精讲释疑的内容.

( 2) 课堂探究

让各个小组的同学进一步交流自学心得,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由全班同学讨论解决. 学生能够解决的,由学生解释,不能够完成的老师重点点拨.

3. 反馈训练

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层次性和启发性,要使优秀生从练习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做到有的放矢.

五、几点思考

1. 编写导学案时,最好是集体研究,因为只有集思广益,才能保证学案的质量. 另外,在编写导学案时,一定要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具体科学的设计,如在各栏目上,添加人性化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就更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落后学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成功.同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 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 运用“三段式导学案”教学,学生的负担轻了,课堂实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极少,很不利于学生个体的主动探索,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三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8.“三卷式”学案教学 篇八

【关键词】学案;三卷;编写;实施

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随着这股浪潮,学案式的教学模式也迅速推广开来。学案,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的出现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它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了,学习有目标,有过程,有结果,学案的的知识结构相对独立完整。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了解并改进学案教学有助于教育教学的继续发展和提高。本文中的“三卷”就是把传统的一份学案一分为三,按照学习难度和能力培养目标编写成三份学案,即基础预习卷、重难点突破卷和综合复习卷,并在课堂中依次实施教学。这就是“三卷式”学案教学。

学案教学一般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编写过程,二是实施过程,下面是本人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总结出了“三卷式”学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一些体会和心得。

1.学案的编写

在编写理念上,导学案的编写应注重环节引导和方法提示。学案教学主张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从主动发现知识,到实践应用,反馈纠正,获得知识迁移的过程来来编写各类学案,学案的编写需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已具备的认知基础,要循序渐进地按照一定的难度编写,而这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解决能力,也因此而影响到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参与程度和能力。传统的一张学习卷包含所有内容的传授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强调一张学习卷培养全面能力,所以本人主张一张学习卷重点突出某种相关能力的培养,降低难度,化繁为简,先易后难,先分后合,有层次逐步地提高各种能力,这是“三卷”编写的基本理念。

在编写形式上,本人依据以上理念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参考了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设置和难度,在传统学案基础之上,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把传统学案一分为三,设计出基础预习卷、重难点突破卷和综合复习卷(即“三卷”)的单元学习卷,三卷的编写力求减轻学生的负担,每一份不多于4个A4的版面,越精越好。三份学习卷在形式上既独立完整又具有共同点,比如都有相同的步骤,同样都是练习题,在名称上根据各种学习卷的难度和目标分别称之为“基础练习”、“突破训练”和“单元综合题”。

在编写内容上,三卷的内容多以阶梯式的问题的形式呈现,预习卷以基础为主,难度适中,内容主要涉及课本上的一些阅读知识和主干知识,设计的问题多来自于课程标准和已有知识,同时设计了一些难度不大又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探究活动,适当拓展知识面和提高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和基本能力;重难点突破卷首先回顾基础知识,然后再突出重点、难点,既是复习基础也是提高难度,设计的问题和活动一般是重难点和典型知识点,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级地理素养和能力;综合复习卷既是全面回顾知识,也是归纳综合各类知识,设计多个全方位的问题,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高级思维。

当然,由原来的一份学习卷变成三份学习卷,不是简单的拆分和增加课时,而应该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要保证学习卷和课堂的有效性,也不能因此而增加课时,否则将会增加师生的负担。因此,学习卷的编写既可以单节编制一份基础预习卷和重难点突破卷,也可以多节综合编制一份基础预习卷和重难点突破卷,最后以一个单元为整体编制一份综合复习卷,同时灵活安排课时和授课时间,保证课时不会增加,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课堂实施

在学案的实施策略上,用学案引导学生从学习目标开始,经过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到反思总结结束,完成一个学习循环周期。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要用有限的是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学习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更需要学生、师生来合作完成,本研究主张民主、宽松和开放的学习氛围,这将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思维碰撞,同样地,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密不可分,学生的探究活动多,时间长,学生的参与面就广,提出的问题就多,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本课题还主张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主要精力放在三卷的编写和课堂的跟踪把握以及各种教学活动的修正完善。

根据三卷设计的难度和内容,在具体课程实施中也会有不同侧重点,预习卷主要让学生投入自主预习和集体探究活动中,突破卷主要是学生的基础复习、探究突破,综合复习卷则是师生共同活动、综合归纳和共同评价。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实施的:要在所有章节的的基础预习卷完成后才进行重难点突破卷的学习,同样,要把所有的重难点突破卷完成后才会进入综合复习卷的学习,类似于高考复习中的一轮、二轮和三轮学习,以达到先易后难、先分解后综合、反复加深逐步提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进勇.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文献综述[J].中学数学研究,2014

[2]张从利.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J].新课程导学,2013(4)

9.教学设计及学案 篇九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以基础为主,以学生为本,在寒假来临之际,这样的一份试卷比较适时宜,既可以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地过年,又能让孩子们自信满满的过年,或许会对孩子将来的数学学习产生长远的影响,当然如果再有一两个有难度的题的话会更好。

七个班的均分均在93分以上,整体成绩不错,尽管班级之间有差距,我觉得非常正常。

二、试卷质量分析

我们的两个班的情况是:

一班实考53人,及格率100%,优秀生49人,优秀率92.45%,均分94.52分。二班实考55人,及格率100%,优秀生47人,优秀率85.45%,均分93.74分。

从学生做题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有部分学生知识学得比较死板,不会灵活或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比如:二大题的5小题,三大题的5小题,六大题的5小题,这几个题都属于图形题,说明有的孩子对图形题的理解有待提高,或空间想象能力很差,亦或是动手操作能力欠缺。

(二)计算失分太多,(1)运算顺序错误;(2)计算的结果让人看不懂,不知人家的得数怎样来的;(3)把减算成减的,把减算成加的;(4)口算的结果出错的,二六十八,5+8=15,五花八门的错误;(5)抄错数字的等。

(三)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课堂上讲了不下十遍,还有孩子出错,说明有的孩子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的理解有问题。

(四)细节出错的也不少。该加单位名称不加的,该加括号不加的等。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部分学生基本功不扎实,今后须在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技巧上下功夫,让所有的学生逐步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2.在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辨析与数学教学的联系,对关键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加以区别;

3.在教学中应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要有依据,解答问题要符合要求,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根据每个学期的时间长短,针对各班的实际情况,做出详尽的计划,及时指导自己的教学。

10.教学设计及学案 篇十

本次教研活动共分三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是课例展示,由瑞景小学的赵琳老师执教《分数、百分数的应用》;第二单元是教材研读,由模范小学的刘秀梅老师解读《 分百应用题归类总结》,南仓小学的李刚老师解读《圆和鸡兔同笼》;第三单元由教研室的高学红老师进行期中检测学情分析和期末复习指导。

赵琳老师执教的《分数、百分数的应用》,以学生收集案例为线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主体行为,尤其是学生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虽然很稚嫩,却显示了孩子们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就在于我们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这样的空间和平台,让其充分展示自己,这次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课后,老师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华辰学校的闫恩领主任、苍园小学的刘春亮老师、瑞景小学的崔振铃副校长都做了精彩点评。

第二单元的教材研读更是把本次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模范小学的刘秀梅老师细致详实地对分百应用题进行了归类整理,尤其是对学生易错易混的内容进行了招法导航,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南仓小学的李刚老师则从不同的侧面将圆和鸡兔同笼问题向纵深进行了研读。老师们说,李老师的分析,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很少思考的,他将数学知识与其它学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发展的目标。第三单元高老师对期中检测情况做了细致地分析,既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又看到我们在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支了招。

整个教研活动安排有序,老师们精神集中,不放过对每一个问题的研读与剖析。虽然整个教研活动进行了近3个小时,但是老师们情绪高涨,教研结束之后,大家还围在一起,探讨交流,纷纷拷贝课件,关注网站的发布时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11.小议英语学案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改“学案”教学 以学生“学”为主 导学结合 练评促能

由使用教案到使用学案,不是一次简单的备课改革,两者之间内容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决定了教学使用过程中体现的教学改革。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教案和学案的区别

教案是备给教师的,学案是备给学生的。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学案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动交流,自评自纠。

教案是以教师为中心,学案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而教案的编写,我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以学案就少得多。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共性和透明度。这样上课前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意图就无从了解,变成了老师手中的牵线木偶,老师让他们往东就往东,往西就往西,学生上课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学案却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重点解析由一个个知识点构成,也是学案的重点。

对口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理解分析知识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反思总结是学案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问学生两个问题“这节课我学会什么了”“这节课的难点是什么”让学生对知识自己反思,自行消化。因而,我认为学案的编写是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或有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表演,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有了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而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地渗透,更是学路地引领。

三、学案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自学 2.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3.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4.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5.学案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6.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 7.能让学生尝试成功快乐 8.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实施“学案”教学需注意和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1.“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有可操作性,讲求课堂的时效性。2.“学案”的运用要与教学管理挂钩 3.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有三:用好、填好、留好。“学案”作为课上的学习材料,学习的依据和指导,要高效完成,做到“人人动脑,人人动手,全员行动”。学生要认真填写,并且要保存好,作为复习材料。

对教师的要求:要恰到好处地用好,不做无用功,再忙再累也要及时检查,并记录在案。每节下课时收回,有时内容没完成,下次完成时收回,这样不给“懒”学生留有偷懒的空间。

总之,学案的使用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观。新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的第一位。真正把“教教材”改造成为“用教材教”,真正把“学教材”改造为“用教材学”。学案教学法导入了各种有效的方法,容易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这样,课堂活了,效率也高了,教学成绩也就不言而喻了。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参考书目:

1.《英语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12.“三卷式”学案教学 篇十二

学案教学一般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编写过程,二是实施过程,下面是本人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总结出了“三卷式”学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一些体会和心得。

1. 学案的编写

在编写理念上,导学案的编写应注重环节引导和方法提示。学案教学主张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从主动发现知识,到实践应用,反馈纠正,获得知识迁移的过程来来编写各类学案,学案的编写需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已具备的认知基础,要循序渐进地按照一定的难度编写,而这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解决能力,也因此而影响到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参与程度和能力。传统的一张学习卷包含所有内容的传授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强调一张学习卷培养全面能力,所以本人主张一张学习卷重点突出某种相关能力的培养,降低难度,化繁为简,先易后难,先分后合,有层次逐步地提高各种能力,这是“三卷”编写的基本理念。

在编写形式上,本人依据以上理念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参考了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设置和难度,在传统学案基础之上,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把传统学案一分为三,设计出基础预习卷、重难点突破卷和综合复习卷(即“三卷”)的单元学习卷,三卷的编写力求减轻学生的负担,每一份不多于4个A4的版面,越精越好。三份学习卷在形式上既独立完整又具有共同点,比如都有相同的步骤,同样都是练习题,在名称上根据各种学习卷的难度和目标分别称之为“基础练习”、“突破训练”和“单元综合题”。

在编写内容上,三卷的内容多以阶梯式的问题的形式呈现,预习卷以基础为主,难度适中,内容主要涉及课本上的一些阅读知识和主干知识,设计的问题多来自于课程标准和已有知识,同时设计了一些难度不大又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探究活动,适当拓展知识面和提高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和基本能力;重难点突破卷首先回顾基础知识,然后再突出重点、难点,既是复习基础也是提高难度,设计的问题和活动一般是重难点和典型知识点,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级地理素养和能力;综合复习卷既是全面回顾知识,也是归纳综合各类知识,设计多个全方位的问题,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高级思维。

当然,由原来的一份学习卷变成三份学习卷,不是简单的拆分和增加课时,而应该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要保证学习卷和课堂的有效性,也不能因此而增加课时,否则将会增加师生的负担。因此,学习卷的编写既可以单节编制一份基础预习卷和重难点突破卷,也可以多节综合编制一份基础预习卷和重难点突破卷,最后以一个单元为整体编制一份综合复习卷,同时灵活安排课时和授课时间,保证课时不会增加,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 课堂实施

在学案的实施策略上,用学案引导学生从学习目标开始,经过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到反思总结结束,完成一个学习循环周期。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要用有限的是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学习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更需要学生、师生来合作完成,本研究主张民主、宽松和开放的学习氛围,这将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思维碰撞,同样地,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密不可分,学生的探究活动多,时间长,学生的参与面就广,提出的问题就多,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本课题还主张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主要精力放在三卷的编写和课堂的跟踪把握以及各种教学活动的修正完善。

根据三卷设计的难度和内容,在具体课程实施中也会有不同侧重点,预习卷主要让学生投入自主预习和集体探究活动中,突破卷主要是学生的基础复习、探究突破,综合复习卷则是师生共同活动、综合归纳和共同评价。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实施的:要在所有章节的的基础预习卷完成后才进行重难点突破卷的学习,同样,要把所有的重难点突破卷完成后才会进入综合复习卷的学习,类似于高考复习中的一轮、二轮和三轮学习,以达到先易后难、先分解后综合、反复加深逐步提高的教学效果。

摘要:学案教学已成为中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探索一种新型和高效的模式有助于发展和完善学案教学,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案,三卷,编写,实施

参考文献

[1]徐进勇.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文献综述[J].中学数学研究,2014

[2]张从利.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J].新课程导学,2013(4)

上一篇:原则第二章读后感下一篇:六年级复习卷(句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