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精选16篇)
1.《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篇一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不倒翁的探秘》教学设计
一、主题背景
学生通过前期的活动,了解到鸡蛋壳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并产生制作不倒翁的想法。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不倒翁的制作方法,并自主尝试制作不倒翁。本节课通过检查学生制作不倒翁的情况,让学生在互相观察、互相评价中发现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类及分析,从而归纳出制作不倒翁的科学方法。本节课紧紧围绕问题 “如何做出最好的不倒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等能力得到强化。
二、活动目标
1、在玩不倒翁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自身和他人设计与制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问题。
2、能对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问题解决的办法
3、积极与老师、同学探讨改进自身不足之处,感受探究乐趣
4、清晰、简洁地表达个人观点,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乐意与他人分享活动成果,养成善纳他人观点习惯。
三、实施对象:五年级
四、活动课时:1课时
五、前期活动:
1、通过观察、探究鸡蛋壳的形状特征,感受鸡蛋壳性形状的奇妙之处,并 了解人们怎样把蛋壳的这种形状特点运用到生活中。
2、通过调查、上网搜索、查找书籍等方法收集鸡蛋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
3、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及利用已有的经验,尝试制作不倒翁
六、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共同回忆本主题活动的一些经历片断
师:现在赵老师要挑战大家的智慧,请看一张图片,(出示西安小雁塔照片)图片介绍: 西安小雁塔始建于公元707年,跨越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在陕西省乃至全国所存1300年前的完整建筑中名列榜首。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6级地震,小雁塔被震裂。时隔34年,即公元1521年,陕西再次发生地震,塔的裂缝竟然合拢,复原如初。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此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的北门楣上。小雁塔经历了几十次地震,史载大地震曾使其3次开裂又3次复合,尤其是1556年的一次地震将其由56米的完整高度震为43米的现存高度。但是至今其塔身不倾斜,让人惊奇。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说明,你们有话想说吗?(或有问题想了解吗?)(小雁塔为何历经几十次地震不倒呢?)
师:是啊,老师也很好奇,你们猜一下是什么原因?(请1-2名学生猜测)我们听专家怎么说
西安小雁塔保管所所长孔正一说:“小雁塔虽有40多米高,但其塔基之下的夯土层深而广,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像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塔基如同一个实心锅,使其整体上好似不倒翁一般,虽经千年而无大恙。”正是地下的庞大载体让它具有了如同不倒翁的原理与功能,让其减缓了各种外力、尤其是地震时外力的作用,虽经千年风雨而能保存至今
师:听了专家的话,小雁塔历经几十次地震不倒最大原因是什么吗?(是利用不倒翁原理,上轻下重,底是半球型的,稳定)
师:不倒翁原理不仅带给了人们乐趣,并在建筑设计、玩具制造、生活用品、汽车结构设计以及体育健身等方面充分利用不倒翁“上轻下重的物体因重心低而更加稳定”的原理
出示汽车透视图: 图片介绍:
汽车在设计制造时,通过增加底盘占整个车体重量的比例,降低汽车的重心,可以使汽车在紧急刹车或者转弯时,保持平衡状态,避免撞车、翻车等危及生命安全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用不倒翁原理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能。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不倒翁最大的特点是稳定平衡。与学生共同归纳不倒翁原理:上轻下重,重量集中在下面,稳定程度高,不容易倾倒。
老师要强调:设计制作活动不是盲目的,随意的,任何设计,除了要有明确的设计目标,还要搞设计原理——即科学道理,依据一定的原理来进行设计与制作。
二、玩中观察
发现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一个好的不倒翁应该是什么样的?
①静止时立得直、受到外力时很快直立,不能歪斜;②外形美观,表面干净。(板书)
师:你们都已做好了不倒翁,现在根据你们的评价标准,在互相玩不倒翁中认真观察自己或同学的作品还存在哪些问题,请组长记录下来(相同的问题不重复)哪个同学的作品做的好也一起记录下来,填在表格上。
存在的问题:
2、学生玩不倒翁,记录问题(5分钟)
3、各小组把问题单贴在黑板上
三、归类整理
分析问题
师:这么多问题看起来很杂乱,有什么办法把这些问题条理化,变得井然有序呢?
(提问1-2名学生)
师:采用归类的方法,可以使问题不重复有条理,如果按问题的内容,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类?
共同归纳得出以下三类:
一、歪斜、不能直立
二、孔钻得不规矩
三、外表修饰不好看
师:什么原因使不倒翁站不稳呢?
可能出现的答案:
1、重心没有固定:里面的沙跑来跑去,没有固定
2、重量问题: 如学生没有发现上轻下重还要考虑重心低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拿出两个站不稳的不倒翁进行比较(请一个同学上台听重心没有固定的,再拿一个重心稳定但没重心低的不倒翁进行比较)
让学生明白重量问题也是影响鸡蛋壳稳定平衡的一个因素。
3、重心位置:重心要低
四、梳理总结
拓展延伸
同学们,一件优秀作品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我们在玩不倒翁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形成了我们制作不倒翁的基本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能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去创作更多有趣的不倒翁,下阶段我们将举行一个不倒翁展览会,看哪位同学的作品能得到最佳创意奖。
板书设计
学生每组的问题
对策:
1、歪斜、不能直立
1、固定重心
2、孔钻得不规矩
2、重心位置:低
3、外表修饰不好看
3、重量高度不能超过蛋壳三分之一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变废为宝》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垃圾怎样变废为宝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怎样变废为宝?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3、废旧的垃圾物品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珠海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海宁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怎样变废为宝?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观看录象: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三、研究方案: 要求: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小组设计废品制作小制作方案。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四、动手操作:
1、小制作:根据小组活动方案,小组分别带自己制作作品的废品材料,制作小制作的工具,小组合作制作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安全。
2、作品评比:评比出有创意的作品,废品利用的有价值的作品,综合利用废品的作品。
五、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怎样变废为宝?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怎样变废为宝的设计写下来,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秋天》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
二、活动重点:让学生体会、发现大自然的美。
三、活动难点:学生创作是本课难点
四、活动课时:一课时
五、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录音机
学生准备画笔、各种叶子及白纸、胶水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显示屏上的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季),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喜欢秋天的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板书课题)
秋天的云、天空、树木、果园、山岗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美,你要怎样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呢?
二、协同创作
导语:就请同学们组成协作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秋天的美吧!
各协作小组自由创作。
(1)知识小组
(2)收集秋季常识及有关成语。
在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在秋天有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含“秋”的成语有:
一日三秋
秋风过耳
秋扇风捐
多事之秋
秋高气爽
秋毫之末
(2)美术小组
可单人也可几人协同完成“画秋天”,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协同作画。
(3)手工组
用收集的各种落叶贴成叶子画。
(4)朗诵组
朗诵赞美秋天的诗歌。
(5)舞蹈小组
用舞蹈来赞美秋天。
三、汇报展示
四、小结
2.《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篇二
针对上述情况, 笔者在本学期大胆尝试了在课前进行5分钟小演讲的活动。通过小演讲活动, 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 信心得到了增强, 技能得到了提升, 英语水平显著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我从班中选出英语水平较好的十几名学生, 给他们排好序, 并提前告知演讲时间, 以便于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并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演讲材料。这样做,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其次, 关于演讲内容, 教师不应做太多的限制, 只要是励志、阳光、传递正能量的都可以。
学生可以自由谈论学校小环境中关于同学或教师的趣闻、八卦, 也可以谈论大环境中国家乃至世界正在发生的关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各种话题。这样, 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题, 实施起来就会少很多顾虑, 但必须强调, 选题之后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内容进行演讲。
再次, 关于演讲形式, 学生可以借鉴所学经典句型或借题发挥, 可以随心所欲挑选话题, 但绝不容许背诵短文故事。
按照以上原则, 我组织学生开始实施, 在第一轮活动结束后, 效果竟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刚开始时, 学生表现得十分紧张, 站在讲台上甚至不敢正视自己的同学, 声音也比较低, 体态很不自然, 与同学之间没有互动, 可以看出, 演讲的学生只盼能尽快结束演讲。显然, 一开始, 演讲变成了学生的负担, 变成了干巴巴的背诵材料, 在学生的认知里, 它是一项任务。但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在更多的学生尝试后, 慢慢地, 情况开始好转, 后面的学生从前者身上看到不足后, 便不再满足于类似的演讲。有几个思维灵活且较能驾驭语言的学生开始尝试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于是, 演讲所用的语言变得生动起来, 演讲者的表情也越来越丰富, 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活动也有了, 甚至增加了有意而为之的煽情, 演讲内容开始升华。很显然, 学生的演讲不再是简单地讲述一个小故事, 而是试着从故事中升华出关乎人生的哲学。
在坚持开展演讲活动的过程中, 我一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并诚恳地表扬他们在课堂中的优异表现。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深信自己的能力超乎想象, 话题开始广泛起来, 有夸父逐日故事后的热爱人民、为人民呕心沥血的体悟;有守株待兔故事后提炼出来的NO pains, no gains的感悟;有小男孩与苹果树故事后These trees are like our parents.They devote their life to us的领悟;有大谈kindness之后If all of us are kind, our school will be better.If we are all kind, our country will be stronger.If we are all kind, the world will be more peaceful.的激情迸发;还有辩证看待失败与成功关系后的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的顿悟;更令我们感动的是关于尼泊尔地震之后一个同学的即兴演讲:Earthquake is terrible, which can destroy our buildings and can take away our lovers, but human being can’t be defeated.What we should do is to give them a hand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每一次倾听, 我的内心都能或多或少地被触动。
不知不觉间, 学生已经学会关心他人, 慢慢成长并成熟起来。他们不断尝试着, 开始殷切盼望着能在英语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视并珍惜自己登台的机会。有时, 会有学生拿着文章主动找我面批辅导, 我便针对句子的语法错误给予相应的指导, 而对于学生的主导观点则不过问, 坚持尊重学生的观点, 不限制学生的思想 (只要不是过于偏激的) , 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 课前五分钟的小演讲活动对于学生的写作技能也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 由于演讲话题比较广泛, 学生必定会遇到很多不熟悉的单词, 从而促使其通过各种途径 (如词典、互联网) 去解决, 这无形中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 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高级词汇时, 即使演讲者自身明确其意义, 但当同学们听得一脸茫然时, 他就会试着用简单的英语词汇做进一步的解释, 这又是另一种能力的培养。每一场演讲活动过后, 我都会针对本次演讲的内容做深度的挖掘, 并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如What did he/she talk about?What are their suggestions?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it?If you were the character, what would you do?等。因为听后要回答问题, 所以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 甚至在听后能做简单的复述, 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一段时间后, 学生不再畏惧, 不再羞于启齿, 且已经习惯了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和用英语交流的方式, 英语课成了名副其实的语言应用课。
3.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篇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打电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的过程,并找出最优方案,体会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并能够运用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早上快7点半的时候,老师接到学校的一个紧急通知,要求我们班笛子队的15个同学全部带上笛子,并且穿好演出服,今天上午要参加一次演出。由于时间紧急,我必须尽快地打电话通知到这15个同学!假如每通知一个同学需要1分钟。你觉得老师需要几分钟?
生举手:15分。
师:哦,说说你的想法,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逐个通知”怎么样?(板书:逐个通知)还有没有更省时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打电话的最省时方案。(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发现有代表性的方案
师:老师看到一些同学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下面我们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每个同学都各抒己见,然后研究出一套你们小组认为最省时的方案来,并写出所用的时间。完成方案设计单(课件出示方案设计单)。
三、小组成果展示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的非常优秀,每个小组都研究出了自己独特的方案,哪个小组愿意首先把你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小组汇报,师适时进行评价点拨)
师:同学们设计了分组的方法,用了7分钟,和刚才我们逐个通知方案相比确实节省了一些时间,这是为什么?那怎么样才能更省时呢?对了,让所有接到通知的同学都帮老师打电话,那老师闲着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用这种方案来打电话好吗?
四、探究最优方案,并发现规律
结合学生表述,教师动态出示最优方案示意图(课件出示)。
这种方案真的很省时啊,才用了4分钟,比我们刚才分组通知还节约3分钟。这个方案不但速度快,而且当中还隐含着数学规律呢!你发现了吗?
生说:……
师:这几个学生真的非常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出示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
如果照这样推理,那么10分钟可以通知到多少个学生呢?
我们用这个最优方案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通知到这么多同学,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实际运用这个方案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师:是的,在具体实施中还要事先设计好打电话的流程图,也就是说每个队员要清楚他接到电话后,后面要怎样继续通知其他的队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省时高效。
五、实践运用
大家真了不起,把老师当年初中才学会的知识现在就弄懂了!我真的很佩服大家!大家知道吗?在医学界有这样一种寄生虫叫阿米巴原虫,据说这种寄生虫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只阿米巴原虫3分钟就能分裂繁殖为两只阿米巴原虫,按照这样的分裂繁殖方式,1只阿米巴原虫18分钟后变成了多少只阿米巴原蟲?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如果遇到问题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大家有信心做到吗?
【板书设计】
打电话
15人,每通知一人需要1分钟
逐个通知 分组通知 无空闲同时通知
费时 较省时 最省时
12
22×2
32×2×2
102×2×2×……×2(10个2)
n2×2×2×……×2(n个2)
4.《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篇四
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临泉县城关街道城中小学 李红
礼物是一种感情上的关怀,看似简单的卡片‘纸花。
布艺
泥塑等作品,表达的却是希望对方快乐的真挚感情。母亲节
快到了,让我们亲手制作凝结心意的礼物,送出自己真诚的
祝福。看我们班的学生谁最棒?能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母亲节时送给妈妈,好吗?
活动要求: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从小培养学生的孝心和感恩的心
• 温馨提示: 发挥自己的想象,做一个自己认为最美的手工献给妈妈
也可以合作完成,让妈妈分享我们的劳动成果
把礼物给妈妈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制作过程
说出:妈妈我爱你,妈妈你辛苦了,节日快乐 最后写一篇日记描述妈妈接到礼物的……
制作的过程;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合作完成,把最美的礼物 •
5.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篇五
西柯村沟垃圾处理问题
一. 总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西柯村沟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经历垃圾回收利用的活动,认
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认识一些基本的回收标志;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带领学生走进环保世界,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身体力行。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3.能力目标:
1.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多多了解有关西柯村沟的垃圾处理问题,鼓励他们
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
2.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身参与,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
生的自己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3.培养提高学生自己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
4.锻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和自己主动查找资料的乐趣。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资源意识。
二. 活动准备:
课前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像带。老师可以实地考察,并且进行
拍照。
三. 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一周>)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并且以“一封来自江村沟小朋友的求救信”引入目前社会所存在垃圾处理问题。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发现问题。
示例:1.西柯村每天产生的垃圾有多少;2.这些垃圾分为哪几类;3.产生的垃圾
是怎么处理的;4垃圾处理问题出现的难处;5..我们是否可以进行垃圾的二次利用呢;6.如果垃圾处理不当会产生的危害;等等。
(二)第二阶段(发展阶段<第二周>)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主题,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如
果条件允许的话,由教师带领学生去江村沟实地考察。
(1)教给学生收集、记录信息的方法。
(2)给学生提出课外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比如:采访的时候遇到
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
(3)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充足的资料。
(4)走访江村沟附近的居民,向居民了解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教师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学生的安全问题。(提前与学校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征得学校和家长的同意。)
2.资料筛选、收集问题。(教给学生如何筛选有用信息、如何收集信息。)
3.外出走访江村沟村民时出现的问题:如何获得有用的信息、如何向村民进行询问、应该询问一些什么问题、如何记录得到的信息,等等。(教师向学生讲授方法、给学生做示范。)
(三)第三阶段(研讨阶段<第三周>)
(1)分组讨论整理收集的资料。
(2)按小组准备汇报材料、写出汇报表。(汇报表的写法、整理材料还需要教师的传
授与指导。)
(3)比如主题为“废旧材料二次利用”的小组,学生可以使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成有
用的生活用品。
(4)比如主题为“垃圾分类方法”的小组,学生可以讨论一些垃圾回收分类处理的新
方法。
(四)第四阶段(总结交流阶段<第四周>)
(1)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研究结果。比如:宣传稿、手抄报、手工制作,对于电脑技能掌握较好的同学也可以利用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开展“让西安重新变美丽、变整洁”的主题班队活动;或者是“利用废旧材料发
明创造制作”活动,展示自己的“变废为宝”的成果;也可以办展板,张贴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 预期成果展示:
教师预期成果:
1.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了解到了垃圾处理问题的难处、每日产生的垃圾数量、如
果垃圾处理不当会产生的危害等等问题,知道以后要爱护环境、减少垃圾的日产量。
2.学生体会到乱扔垃圾的危害,以后不会乱扔垃圾了。
3.学生掌握了“变废为宝”的好方法,充分利用了资源。
4.学生通过学习后,回家告诉家人垃圾的危害,告诉家里人要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垃
圾产量。
成果展示方法:调查报告、成果汇报表、手抄报、小制作、视频、照片墙。
五. 活动评价方式:
1.学生评价:全班同学在听过各个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之后,将各组的优点和缺点提
出来,以便让全班同学吸取好的经验,有所提高。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发明创造的物品,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
6.《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篇六
一、学生基本情况: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课程,其目标在于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特征,结合学生实际等因素,确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题为
1、节约用水
2、垃圾与生活。
三、总体目标:
1、了解我国可饮用水的储存量及现在各地的用水状况,了解学校现在一天的用水量及
全校师生的用水情况,感受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培养学生
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2、了解名人读书的故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开阔眼界,丰富积累,提高语文素
养,同时使学生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形成高雅的兴趣爱好,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活动安排:
1、有趣的谜语(9月——11月)
7.《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篇七
一、质疑, 是快乐的“导火索”
快乐, 是从质疑开始的。灌输式、模仿式的教学方式早就被大家抛弃了, 综合实践课更是如此, 只有注重引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的产生疑惑, 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推动学生自己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的渴望, 它能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感、积极的态度。
在上初二的旱地龙舟时, 一开始, 学生总会东倒西歪, 既影响前进的速度, 前进的路线也是歪歪斜斜, 还时不时会因为步调不一致而整体“翻船”, 这是为什么呢?我并不急于给他们提供现成的经验, 而是让他们通过各种尝试来摸索, 这样非但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他们的热情反而更高了, 想出了各种改进的措施并进行尝试, 时不时还会飞奔到教室里研究我给他们提供的视频, 后来终于摸索成功:“龙舟”前进时除了步调要保持一致, 所有同学必须微微前倾, 且倾斜幅度尽量也要一致。课后总结时, 学生问:“这是为什么呢?”, 我微微一笑:“这是秘密, 同学们已经开始学物理了, 我建议你们到物理书上寻找答案。”相信不久后, 他们在无力学习“惯性”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很自然的会联系到我们的这个活动, 还有我给他们设置的这个悬念。我们的综合实践课就是这样, 不断的引导学生质疑, 从而探究, 在探究中品味快乐。
在活动中加强质疑环节, 还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优化了活动过程的结构, 提高了活动的效益。
二、参与, 是快乐的“催化剂”
综合实践活动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 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 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给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使他们心情舒畅, 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敢想、敢说、敢问、敢做, 敢于大胆创新, 乐于发表意见。
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呢?
首先, 分工合理, 提高学生全体参与的程度。主体参与是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参与, 而主动参与是体现每一个学生的积极的参与。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方法, 使全体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以野炊为例, 有的学生生活经验比较丰富, 活动中就可让这些学生承担烹饪技术顾问, 胆大的可以派去杀鱼宰鸡, 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可以承担烧火的任务, 公关能力强的可以派出去向其他班级和小组取经, 心灵手巧的可以担任诸如雕花、拼盘等技术活等等, 决不让一个学生在一旁观望, 置身于活动之外。这样他们的特长都能充分发挥出来, 既保证了活动高质量的开展, 又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从而更自信。
再次, 追求民主, 鼓励学生参与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每个同学内心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与肯定, 我就抓住学生这种心理, 充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我让学生参与协调分工, 让他们参与卫生监督工作, 还让他们参与活动质量的评比, 每个学生都为自己能参与组织和管理课堂活动感到自豪, 尤其一些较怕羞的同学,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 也能充分的参与到我们活动中来, 体会到了活动的快乐, 增强了自信心。特别是这种民主的氛围使得课堂非常和谐, 活动开展的十分顺利。
当然, 还可以创设平台, 给学生提供更多表演和参与的机会。
通过上述方法,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 随着活动的深入, 自身的价值不断实现, 自然会催生一波又一波内心的惬意。
三、成功, 是快乐的“引爆者”
“体验成功”和“得到肯定”是孩子们健康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需求, 如同吃饭穿衣一样重要。试想:就是我们成年人, 在遭遇失败时, 往往都会灰心丧气, 心有余悸, 取得成功后, 常常是喜不自禁, 信心倍增。更何况是还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们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受到赞美或体验成功会对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鉴于此, 我在上综合实践课时总要千方百计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都会感受到成功的愉悦。野炊时, 无论哪个学生, 我都会让他至少包好一个馄饨;瓷盘画时, 无论哪个学生, 我都会让他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哪怕画面简单点;帐篷搭建时, 无论哪个学生, 我一定会教会他固定一个支点, 哪怕速度慢点。然后把最美好的赞誉送给他们, 引爆他们内心的快乐, 让他们更自信, 更好学。
翻开学生的感言本, 我确实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学生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特别是这一段:“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 我的孩子通过这一次活动, 真的像换了一个人, 变得爱与人交流了, 从来没见过他这般主动的参与群体活动, 这三天的笑声可能比三年还要多。”这是一位脑瘫孩子的妈妈给我们的留言, 三天的活动, 她推着轮椅上的儿子全程陪同, 我们同事在组织他们班活动的时候, 都耐心的给予他特别的指导和鼓励, 但处理的很艺术, 尽量不让他察觉, 直到他克服困难, 完成任务为止, 三天结束, 他能独立包一个粽子、一只馄饨、用轮椅带一组旱地龙舟进行比赛等等, 这样成功的体验, 可能会使他终身难忘, 这种成功后的喜悦应该会在他内心埋下自信的种子:别人能做到的, 我也行。
8.综合阅读教学应实现五个转变 篇八
语文综合阅读是一个立足于语文学科,实现内容多样化以及跨学科综合,达成学科间横向沟通的的新学习方式,它是一个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阅读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阅读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往的能力,以及批评和创新精神。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期·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树立新型的阅读观念,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认为,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必须首先要做到“五个转变”。
一.增强学生综合阅读的主动性,实现由传授课文知识到传授阅读方法的转变,使学生从要我读到我要读。
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究其本质就是教师启发学生明白,综合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使学生从被动、被迫的阅读转变为主动、积极的阅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阅读愿望,使阅读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已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但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阅读仍是不可替代的,看电影,看电视时,你可能很少思考,更少想像,声音,图像……一切都是设定好的,你只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而阅读过程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你可以让自己的心灵之翼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自在翱翔。另外,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说的都是这个理,通过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而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阅读的基础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都强调阅读对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作用,从而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长期地,持之以恒地读,这样定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对综合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从我要读到我爱读。
从我要读转变为我爱读,指的是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从“我要读”的愿望,决心,提高到“我爱读”的境界,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感兴趣了,才会产生乐于接触并力求参与其中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他们的观点,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中肯的指正。如可以在每节课前3分钟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学生以小组形式轮流主持“语文综艺大观”的活动等。“语文综艺大观”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主持的学生可根据自己已有的语文综合阅读的信息或从电视中、报刊资料中或网上获得的信息来设计自己主持的内容,让学生互动起来。学生主持的“语文综艺大观”活动的形式很多,有走进名人、伟人的,有对对联的,有词语、成语接龙的,有智力竞赛的,有讲故事的,有诗句填写的,有朗读短文要求大家谈感受的,还有针对当前的一些现象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的……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老师除了在每次活动结束对这次活动的优劣评价之外,还在每一次轮结束后,让学生们来一个大评比,看看哪个小组主持的好,以求后面内容更丰富些,形式更新颖些。通过评比,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小组是下一个轮次的胜出者,所以都积极地去查阅资料,积极地准备,积极地出谋划策,真是各尽其能,各展其才。
三.教会学生综合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从我爱读到我能读。
从“爱读”出发,通过阅读实践,达到能读的境界,是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一定的能力层级,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点拨。①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读书、读书,关键要去“读”,读了才知道课文中的人物事情理趣,“读”了才能感受到文章作者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读”了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邃与空灵,将文章读上两三遍,或快读全文,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总之,要用“心”钻进去,去感受文章的精美;②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要想效果好,必须做到四个方面:一要读好文章前的提示和前言,把握文章的重点和目标;二要读好文章的关键段落语句,理解句段的含义以及关键词语,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的作用;三要读好文章下的注释,把握生字词;四、要读好文章的“后记”或总记,整体把握文章思路和艺术特色;③鉴赏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高层次的阅读境界,这种阅读要求比较高,它要求读者能深入到文章的内涵中,将自己的“读”与作者的“写”融合一体,去感悟,去深思。这种阅读法在于细细揣摩,慢慢培养。④比较性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作较为深入的带有创造性的阅读,指导学习同类文章,能够“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让学生在这过程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⑤精炼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训练方法。阅读一篇文章时,对那些精彩片段,重点章节等要细细琢磨,要逐字逐句地分析,揣摩它的写法,理解它的内涵,从而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除了教会学生们的阅读方法,我们还应为学生搭建起综合阅读的平台,向学生们推荐好的课外书和指导学生们在网上阅读。在这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并非所有的书都“开卷有益”,要帮助学生净化阅读内容,规范阅读行为,提高阅读品位,教育学生远离黄色(色情),灰色(反动),黑色(暴力)的读物,拒绝“毒品”的诱惑,培养自己健康的阅读情趣。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专业性强、阅读品味高的、思想健康的读物,如《语文报》、《读写天地》、《读书》、《中国青年报》、《半月谈》、《青年文摘》等等,可以建议学生读一些中外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安徒生童话》……;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值得他们上的网站,让学生们徜徉在网上“书海”里,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网上阅读得到最大的满足。
四.让学生能够深入到综合阅读中,使学生从我能读到我会读。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规律,目的还是让学生提高阅读时效,实现从“我能读”到“我会读”的转变,这是根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
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记好读书笔记,对拆除阅读障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自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读书的真谛,要求学生圈画、摘抄佳句妙段,写读后感,对短章进行改写、仿写……。另外,中学生对生活开始有所感悟,有了一定的积累,教师就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去理解作品,从而克服阅读中的障碍,如学生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讲一些父母长辈为他们所做的,令他们感动的事例,并让他们阅读一些类似的文章。还可以经常周期性地开展一些读书笔记、读后感展评,周记展评、作文展评的活动,采取先让学生毛遂自荐或互相推荐,选出自己认为最得意的作品、文章,在班上朗诵、展示,再让全班同学进行评选,好的收录成册。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更上一层楼,要求自己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
五.关注综合阅读的成效性,使学生从我会读到我会用。
虽然开展语文综合阅读的时间不长,也仅仅只是初步地探索语文综合阅读,但看到了学生们一改以往对语文课的态度,由过去的上语文课时的无精打采到现在的热情洋溢,由过去的对写作的畏惧厌烦到现在的妙语连生。会用,这是开展语文综合阅读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要求,让学生在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拓宽了自己的阅读视野之后,把自己所学到的,所体会到的,所领悟到的,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来,提高自己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们脱口而出的佳词妙句,让我惊讶,学生们热情洋溢的演讲,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震憾;当批改日记时,发现那发自内心深处的语言,更令我感动。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作文?谁说我们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抒发自己的情感?实践证明学生能行,证明开展语文综合阅读,是深受学生们欢迎的,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要使语文课真正活起来,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请语文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探索语文综合阅读的新途径,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而共同努力吧。
9.《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篇九
《活动主题五:创意插纸》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图纸的提示折叠三角插、进行拼接。2.过程与方法:通过折叠、制作三角插,掌握利用三角插拼接物体的技巧和方法,学会较严密、全面地思考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具备问题意识;具有观察的耐心和试试糗事的观察态度;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在民间传统手工艺方面也是百花齐放。剪纸、皮影、吹糖人、刺绣、捏泥人、年画、纸折三角插孔雀等作品。师讲述折纸艺术的概述,折纸起源于中国,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当佛教的和尚从中国经朝鲜去日本时,带去了许多纸,由于当时纸张非常昂贵,所以他们用时格外小心而折纸则成了礼仪交往的一部分,折纸的艺术就是从那时起一代代传下来的。
1.实物展示插纸工艺品。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的作品像什么?
生1:好像天鹅 生2:这个小的像笔筒
师: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猜猜它是怎么做的? 生:用纸做的,折纸
2.师:是的,作品就是由这些三角形的折纸一个一个插接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创意插纸》。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小组探究折三角插:
每组预先发一个折好的三角插。
师:请大家利用五分钟时间,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折好的三角插,也可以参照书上的步骤,小组里探索一下三角插的折法。
自主探究5分钟,教师巡视。(5分钟后)拍手示意结束探索。2.全班展示:
师:下面哪个同学想上前面来为同学们展示你探索出的三角插的折法?
指名1生面向全班同学展示费方法,提示全体学生跟着操作一遍。学会的同学自己做10个以上的三角插备用。
3.自主制作:
播放视频, 不会的同学跟着再学习一遍三角插的折法。
学生折纸,教师巡视,提示各小组互相帮助,教师为有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
4.小结问题:
教师讲解并进行示范操作。
师:在刚刚自己制作的过程中,有一些同学的折法出现了问题,比如说对折的方向不对,还有没有用双层纸。
师生再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三角插。师:三角插用纸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长方形的纸,长的长度是宽的两倍。师:很好,真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5.插纸活动
师:现在我们已经会折三角插了,那么它们是怎么插接的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
要求:小组内试着用三角插插接简单的图形,可以随意插接。等一下我们看谁的插法最有创意。
小组内交流插接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拍手示意结束。
师:谁来介绍你们三角插的插法呢? 生1:我这个是一对一插的,直插法。生2:我这个是一对二的,跳插法。生3:我这个围成一个圈,圆插法。
生4:我这个一对一,但单面插的,另外一边不插,单侧直插法。生5:我这个反过来插的,反向直插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除了基本学会最基本的插接方法,还能自己探索出这么多种方法。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按照大家介绍的方法,每种都尝试一下吧。
学生小组活动,拼插各种方法。教师巡视。
三、活动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1:学会了三角插的折法和插法。生2:欣赏了美丽的三角插作品。
师:这节课跟大家一起活动得很愉快,请大家回去多折一些三角插,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随心所欲插接各种美丽的立体图形。下课!【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学生能够切实的掌握三角插的折叠方法,并能进行有效的拼插,总结出拼插的方法和规律。
2.在活动中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在小组分工时,明确每个学生要做什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有助于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
3.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需要老师要更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实践的热情。
10.《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篇十
(2009-2010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乡: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课程,其目标在于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特征,结合学生实际等因素,确定我校五年级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题为
1、各活动的时间
2、估测树叶的面积。
二、总体目标:
1、用最简分数表示一天中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占全天的几分之几,巩固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约分等知识。增强学生的时间紧迫感,懂得珍惜时间。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估计树叶的面积,算出一棵树所释放的氧气能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活动安排:
1、各活动的时间(2月——3月)
(1)通过录像、故事等方式介绍鲁班教子故事,引出主题。
(2)围绕活动主题,展开讨论,你想研究哪些内容,计划开
展哪些活动?(从学生的讨论中教师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出相应的集中)
(3)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由学生自己研究形成初步方案。研究方案可以是:记录一天
中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等等。
(4)学生自行设计一张表格,将所记录下的各活动时间填入表中。
(5)算出各项活动所用的时间占全天的几分之几。
(6)用分数知识进行全班交流,介绍心得体会。
(7)每一小组围绕研究主题出一期手抄报。步骤:确定主题、组员分工、选择材料、合作出报。教师作相应指导。该手抄报主要体现这一阶段学生读书成果。组织一次手抄报展评,评出优胜奖。
(8)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家里的人和周围的人,让大家明白时间的宝贵。
2、估测树叶的面积(4月——5月)
(1)用各种手段了解全球空气污染的情况(如:查书籍、上网、询问等)。
(2)户外学习:选择树叶。注意点:①采树叶时不要伤害树。②树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能太大或太小,为了更准确,选择5片树叶
(3)进行估策:教师提出可以将树叶描在纸上,再用透明方
格纸放在上面进行估策,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其他方法进行估策。(为了方便计算,每片树叶的面积可以适当的四舍五入)。
(4)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如果一棵树有10000片树叶,估计这棵树的树叶总面积以及释放的氧气能够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用这一系列的数字来警醒学生,使他们受到震撼。(树叶只有在光照下才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5)交流心得,结合所了解的空气污染情况,说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总结。
(6)出一期板报,并进行一次关于保护环境的数学手抄报比赛。
张光明
11.用综合活动促进作文教学 篇十一
一、开展“放眼看社会”活动积累生动素材
在与学生座谈了解中,笔者发现素材匮乏是影响作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障碍。有些学生拿到作文题目,脑海中空荡荡不知如何下笔;也有的学生生硬拼凑素材,缺乏真实的情感,作文质量自然无法有效提高。对此,笔者开展了针对性的活动,以“放眼看社会”为主题,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认真观察社会生活,从中搜集素材,整理提炼为作文学习所用。笔者要求学生要做两耳闻窗外事的当代青少年,从家庭、周围的生活环境等诸多环节搜集了解生活的素材,例如观察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生病时的照料、学习遇到挫折时的鼓励等等,让学生学会从小处着手搜集这些生动的素材,为接下来的写作活动逐步积累有价值内容。每一位学生都专门有一本素材本,随时将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感想记录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必然会对生活增加认识,积累丰富素材,从而有助于写作活动时信手拈来。
二、开展“生活深发掘”活动提高构思水平
一百双眼睛就有一百个角度,也能分出若干个层次。作文是用心构思、反映生活的一次创作活动,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深度对整个文章的质量至关重要。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角度与深度所创作出来的文章质量会有天壤之别。笔者着眼于学生构思能力培养开展了“生活深发掘”活动,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案例作为素材,组织学生进行深层次原因与规律的分析研究。如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包括住房条件、家庭存款、饮食结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等多方面,与五年前、十年前乃至二十年前具有明显的变化,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小汽车,从写信到传呼机、电话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等等。这些变化体现了什么、揭示出什么,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这些变化进行深度分析。有的学生总结出是自己父母勤劳获得的收入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反映是当前挣钱的机会多了,也有的学生总结出来的层次就明显不同,认为是整个社会经济在进步,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发挥了作用等等。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认识与其自身的阅历等方面有关,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发掘,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这样的层次上。立足于这样的高度和深度,学生所创作的文章自然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有效提高了学生构思的新颖性深刻性。
三、开展“观点大家谈”活动培养表达能力
青春期的初中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会对同样的事物产生不同的观念,例如当前校园生活中存在着勤俭节约与崇尚物质等不同的理念,笔者以“我眼中的幸福生活”为题组织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开放性讨论题目让学生打开了话匣子,畅所欲言表达。笔者在纠正其片面观点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在脑海中构思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层次上要鲜明,语句上要连贯,遣词造句上要精准,致力于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笔者还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既重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活动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促进功能。
四、开展“课堂无教室”活动进行形象指导
作文教学不应当枯燥进行,也不应当局限于狭隘的空间,要在更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快乐学习作文。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有些作前指导放在教室内进行,也有些教学活动突破了教室的限制,如带领学生走访本地区一些模范人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工作故事、先进事迹。这样的作前指导将课堂搬到了劳模的家中、劳模的单位,与先进人物面对面进行交流,所获得的事例素材非常形象直观,而且对人物肖像的观察与描写也格外传神。这样的活动还可以结合一些大型庆祝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进行,教师带领学生既亲身参与这些活动,同时也细心观察了解活动的具体情况,抓住其中的典型场景、典型人物。有了现场的参与,有了丰富的素材,有了教师的现场指导,整个作文创作就会如鱼得水,学生无论是从素材的丰富形象程度、人物描写的生动传神程度,还是整个文章的布局构思都会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学生在这样的作前指导中兴趣度更高,参与性更足。
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扎实有效整合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促进活动,从而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12.实践与综合活动的设计原则 篇十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一特点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中更为突出, 这就要求设计中要注重设计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 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活动的设计应注重实践性
13.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三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数学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时要特别关注五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要求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
所谓“设计问题”就是设计“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内容。好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现实性;二是开放性;三是综合性;四是实践性。四者之中,现实是前提,开放性是保障,综合性是基础,实践性是根本。比如:《估算玉米收入》
1、学生课前做好调查种玉米的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
2、阅读理解,读题,了解王大爷种玉米、结玉米以及玉米销售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充分接触并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出“小组合作,帮王大爷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合作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 在上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还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用计算器帮王大爷算一算:
(1)今年玉米大约收入多少元?(2)平均每公顷大约收入多少元?(3)预计比今年多收入多少元?然后交流各组计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
二、广泛开展实践,加强合作交流
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充分”,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应该包含“充分的交流”。比如在《铺甬路》活动中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了解信息,交流信息
调查地砖的相关资料信息,交流选地砖问题。通过调查、汇报信息,学生了解花坛的大小以及铺甬路的位置和需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然后
(二)讨论选转问题。
小组讨论之后,确定选择边长为 25厘米的地砖,并说明理由。(1平方米正好16块)
(三)解决问题
先构建思路,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求出甬路面积和每块砖的面积,再用甬路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就可以求出所需地砖的块数。然后小组合作计算与讨论,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全体汇报评价。通过这三个任务的完成,以达成“过程的充分”,“形式的多样”和“充分的交流”。
三、重视反思评价,提升实践智慧
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在动手实践、概括归纳,形成正确的结论。比如在“24点游戏”中: 活动环节一:新手上路。
1.找一找:①找出两张牌算出24。②再添一张牌算出24。
2.试一试:给出三张牌算24。
3.小结算“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得数为24。
活动环节二:能手展示。
1、学生自己选出三张牌,算出24;
2、同桌互算;
3、全班小组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环节三:高手擂台。
1、尝试四张牌算24。
2、分组活动:
(1)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2)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3)选答题:题目分为一星题和二星题各三题,让各组自由选择,答对奖励,答错倒扣。
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评价,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质量、效果,探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便于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
14.收获——五综合实践活动汇报 篇十四
——五(1)班基地实践汇报材料
“我参与、我体验、我快乐”,在我们农家乐实践基地的墙上,醒目地挂着这么九个大字,每天早上我们沐浴着晨光,走进蔬苑或洒水,或除杂草;下午我们披着霞光走进蔬苑与我们的蔬菜宝宝说再见,第二天见。在我们的辛勤耕耘下,我们的蔬苑绿意点点浓厚,我们的喜悦点点增加。这一个学期来,我们基地的劳作知识不仅逐渐丰富起来,而且还有下面的三个深刻的体会:
一、别样的拍卖,别样的风采
11月5日,我们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将已经在土里孕育了半年多的红薯挖了出来,由于我们的红薯长得实在很有特点,不是嘛,你看这是木瓜,那是土豆,这块是鼠标,那块是杨桃„„我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们,因此在班级里举行了个别样的拍卖会。‚好,现在‘鼠标’起步价为一毛。‛‚两毛。‛‚三毛。‛‚五毛。‛‚一块!‛叫价声纷纷从各个角落传来,‚有比一块多的吗?一块一次,‛老师话还没说完,教室后面角落里大声一喊:‚两块!‛呀!我吃了一惊,没想到价格上升得如此之快,‚有比两块多的吗?‛刚才还争抢的声音此刻静了下来,老师继续说着,‚两块一次,两块二次,两块三次。‛老师手中的‚重锤‛敲到桌面,‚恭喜你。‛吴博豪飞奔到讲台前,得意地接过老师手中的鼠标,一路炫耀着胜利的果实回到座位。拍卖还在继续,孙兴宇跟宋晨杰较上了劲,不过最后还是孙兴宇得到了他的‚杨桃‛,而吴博豪则偷偷地啃上他的‚鼠标‛了,同学们惊呼,老师问 他味道如何?‚还不错哪!‛他扬扬手中的红薯。最后一个大块头红薯到底花落谁家呢?当然是咱班的同学啦!短短的十多分钟,我们经历了异常激动人心的拍卖会,热闹的叫价声,长得贼有特点的红薯不仅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也乖乖地到我们的肚子里安家落户了。
二、辛苦的叫卖,快乐叮当响
“应老师,看看这菜,很新鲜的,买一袋吧!”应老师摇摇头,急匆匆地朝教室走去,“胡老师,我们这菜很好的,要吗?”我们见胡老师正从教室出来,急忙上前做生意,“好,那我看看哦。”耶,一路跟着老师到办公室,胡老师从袋子里仔细地掂量着,像挑衣服一样细致,不过我们货真价实,顺利地通过了老师的验收,“丁零——丁零——”两块钱入账。由于我们有多个班级种菜,而且菜种差不多,隔三差五就有一些班级的同学出来叫卖,因此有时候很难再老师场中推销出去,后来我们想了两招:一招到校门口叫卖,过来接送自己孩子上放学的家长,见到我们水灵灵、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二话不说,摸出口袋里的钱就买了。还有一招则是我们班的洪锦发明的,他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在真实的基础上来点酱油醋,我们管着这叫“包装”,基本上老师就会答应;若行不通的话则稍稍用上点拍须遛马之词,有次他拿下了十个老师的订单生意,你说咱班有这样的人物,菜还怕卖不出去?“叮叮当,叮叮当,硬币响叮当。”
三、精明的管理,拓展我们的视野
可以说,班级里人人都是劳动者,人人都是销售人员,但账房先生可是只有一个,她便是我们的小管家——洋洋。他不仅写得一手好 字,而且在账目方面管得井井有条:什么卖菜的收入啦,番薯拍卖所得啦,废纸、易拉罐回收的价值啦,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这些都作为我们的班费。而我们的支出也是有名有目:如扫把、水桶的购买啦,豌豆、香菇菜种子的购买啦,复习资料的支出啦等等。对了,我们最高兴的是这次剩余的212.1元班费,全部拿来购买有意的图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呼兰河传》、《汤姆索亚历险记》、《80天环游地球》等等,这些课外书籍,丰富了我们的图书角,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阅读视野。用我们的劳动,换来有益的知识。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劳动创造知识,知识带来财富吧!
四、我们的希望与思考
这个学期,我们基地为了充分发挥资源利用率,实施了套种方式,在番薯还未收成之时,剥下香菇菜的种子,等尺宽的距离,是为了一个多月后豌豆种子的播撒。当番薯收成后,重新翻耕田垄,继续剥下豌豆种子,在今年寒冬的第一场雪之前,我们的香菇菜已经收成了两次,豌豆苗也长出了一手掌这么高。学期结束前我们拔光了所有的香菇菜苗,每个同学手上都领回了一小捆,剥下的枯叶成了明年播种的最好肥料,等来年春天来临之时,我们继续将套种进行到底!
15.浅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 篇十五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来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的原则是指确立的课题应来源于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主题是总主题的确定,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 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 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只有着眼于生活, 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和创造, 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 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选题时教师应注意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小题大做, 从实际生活中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能力的探究题目。
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适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
在主题选择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 与孩子的生理、心理协调, 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使孩子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 因此,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引导孩子设计与自己生活、年龄和兴趣相关的主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 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 要求活动主题在选择时要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 立足于学校的特色, 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与开发主体的教师, 在学生、家长、社区力量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 挖掘学校资源, 选择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主题。
16.《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优化设计
现在“535”高效课堂,遵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转变教师教的方式:由灌输向引导转变,组织、参与、引领、促进学生学习。可以通过对任务的分配来进行合作,不仅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对象都有不同见解,然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观察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资料整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教学目标
《水的调查》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遵循教学发展的规律,采取开放性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就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学目标也指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范围,这有利于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来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
(一)在能力目标的设计上
目标设计上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简单的实验,写成简单的考察报告,最终形成一系列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系列性,即学生搜要达到的能力是否在不断递进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在与同学的配合中增强学习的互动性,提高学习热情。通过做一做,适当扩充学生的能力,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既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又是调查结果不会偏离调查主题。
(二)在情感态度的设计上
教师巧妙设计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事物尤其是容易被忽视的东西,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懂得自己的责任。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所要达到的有利意识,培养相应的的责任感。
(三)在知识目标的设计上
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通过具体调查数据说明了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合理、有益的原则,教学模式的设计一定要起到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这引领者、指导者的角色,不能将整个调查计划全盘扔给学生。
二、教学教学的主题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根据其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来进行自主择题,通过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中,学习到书中没有的知识。
现在社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水资源的短缺,让学生根据当代热点金乡调查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题选定位对水资源的研究后,就要求学生进行调查,需要有设计方案出来,即为活动过程。
主题的选择在选题时,首先要求具有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所学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另外这个选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每位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向家人、邻居、亲戚宣传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不仅是学校力量,放在社会上也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来进行研究,教师在学生的调查过程中,可以提供社会力量来进行帮助。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优化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教师指导与徐节省动手相结合,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调查中,创设主题丰富的主线来将整个调查活动连接起来。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他我意识向自我意识转变的阶段,逐步对身边的事物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但想法又及不成熟,同时动手实践能力较弱,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引领指导,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
(一)活动准备
在活动准备工作中,教师要与学生充分进行交流,教师的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来了解所需的选题。为有效地展开调查研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此次主题研究的意义。让学生对主题进行了解,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的前提下对主体进行布局,同时教师不必拘泥于单一的课堂中,科技问卷调查、资料整合、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调查研究
在质疑调查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使用方法的筛选,一般学生都会采用观察、实验、问卷的不同方法,可能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在水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问卷实验的方法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两份调查——水污染和用水量,并提出新颖的问题来对其进行补充。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几条节水的建议。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次的调查都有相对应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
学生们在进行了劳动成果的回报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总结,表扬其中值得肯定的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纠正,为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为下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鑒。教师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全局内容进行把握梳理,对教材要深入了解和研究,以此避免在学生的调查实践活动中出现大问题。
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了积极思维,集思广益,相互合作,知道了如何改善日常用水习惯,激起了珍惜每一滴水的社会意识,在最终要对调查全过程进行审视,看是否每一部分都达到要求,尤其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对问题的解决工程的思考,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要发现问题,问题是调查的前提,设置有效的问题有利于实验的完美进行。
结语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数学的发展不再仅仅是数字的组合,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魅力,并不像其他知识点具有明确的知识框架,这就要求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教师的主导意识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进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军洪.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思考——构建自主、合作、开放的学习方式[J].教师,2012,(16):41-41.
[2] 肖延华.精心设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1):309.
【《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06-19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计划08-17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五10-03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树木统计10-20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反思11-01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1-0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07-12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0-24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小学四年级)11-11
综合实践活动课《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