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4-06-22

关于我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共8篇)

1.关于我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一

刍 议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傅 伟

[摘要]本文就校园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介绍。并就我校目前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需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关键词]学校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人们常说:靠领导来管理的学校是三流的学校,靠制度来治理的学校是二流的学校,靠文化来统领的学校才是一流的学校。因此,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并要长期不断为之而努力的一个问题。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恪守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它是以学校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反映着一个学校长期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以及公众形象等文化积淀。从不同层面看,学校文化又可细分为三个方面:即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指物质形态的内涵及其表面附着物所包含的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环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校园物质文化形态主要表现在优雅的校园、宁静的教室、整洁的宿舍及文化设施这些校园环境中的硬件,是学校各类活动的载体。它是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对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陶冶情操,享受美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步入学校的第一印象,就起始于物质文化形态之中。学生们在那里消化学术营养,增长知识;在那里与学友进行交流,学会与人相融;在那里构建文明卫生环境,提高公民素养。因此,营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形态,不仅能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而且使学校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协调同步,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最基础、最形象、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师生的价值观、行为理念要求和规范在内的精神成果,是学校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形式,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反映和体 现着学校文化的发展水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学校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内除去物质制度以外的所有的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包括观念文化、活动文化、校本课程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方面。

(1)校风。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

(2)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

(3)学风。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4)学校人际关系。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从上可以看到,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认真思考并努力加强和改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枝江一中办学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已经发展到拥有六十多个教学班、四千余名学生的规模,学校办学水平日益提升,多次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或最佳文明单位,是较早被认定并通过复评的省级示范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在:

1、亮丽的校园物质文化。在市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办学四十周年之际,学校实现了整体搬迁。新校规划科学合理,建筑恢宏大气,传统与现代融合,东西方特色兼顾,借自然地势,融江南山水神韵,加上点缀于校园的山石、气派的宣传长廊、别致的广场灯饰、整齐的绿化树木,悬挂于走廊上的颇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图片,立于道路两旁的警示宣传标牌,让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感。学生生活其间,无时无地不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2、完备的校园制度文化。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特别是在2006年,学校通过引进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体系,按照国际标准认真梳理并完善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章可行、有法可依,明确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责、权、利,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3、纯正的校园精神文化。经过不断的教学管理实践和对办学认识的不断深化,学校办学理念逐渐明晰,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为了每一位学生自主、和谐、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从最初的“以德治校、全面发展、求真务实、质量第一”,“求真、尚智、务实、创新”带有较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烙印的校训,再到今天的将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始终的“人本、和谐、至善、日新”的校训。形成了“求真务实、严谨善导、生动活泼、开拓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学高、身正”的教风和“志存高远、尊师守纪、博学慎思、刻苦自励”的学风,谱写了校歌,设计了校徽校旗,确定了校庆纪念日,还有围绕校园精神开展的多项文化活动等等,使我校校园文化得到不断的厚实和积淀。而这种学校精神,正是我校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根本原因。

但是,应当看到,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和全国其他先进学校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

1、文化硬件实施的不完备。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学校建设只完成了一期工程,目前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艺术楼等还未建设,相关的文化配套设施诸如文化石、文化墙、文化柱、文化路、文化桥等彰显学校文化特色的景点没有规划兴建,使得学生置身于空旷的校园中,直观感受文化熏陶的氛围不强,文化育人的气息不浓。

2、制度建设虽有长足的进步,但有很多还停留在纸面上,有些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对已有制度的执行检查力度不够。由于学校的制度还得靠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队伍来执行,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所以,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应当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显然,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队伍素质建设。

3、办学思想和理念还未被全体师生所认识,并自觉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身体力行。首先是办学理念刚刚提炼,在师生中没有广泛宣传讨论,对其内涵还不是特别明晰,其次是和我们的办学理念相一致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本思想在一些方面体现不够充分,其三是良好的教风学风的继承不够,如何将学校长期形成的优良教风学风保持并传承给年轻一代的教师和学生,还要继续努力。

4、对学校自身保持下来的文化传统挖掘不够。如在四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涌现出了以朱正文校长为代表的一大批敬业爱岗的优秀教师和一大批在各行各业做出巨大成绩的优秀学子,他们的风范和成长经历就是极好的校园文化资源和德育教材,应当加以发掘和利用,来教育教师和学生。

5、受制于升学的压力,校园文化活动还不够丰富,有限的活动学生参与面还不广,学生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特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培养,个性也没有充分张扬。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要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激励为核心、以促使师生一生更好发展、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为根本目的的原则。必须坚持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其次是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层面等制度文化,最表层的才是学校文化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如各种文化设施、形象设计等等。如果我们只注重物质文化,忽视校园精神建设,让表层的形式脱离了深层的基础,那么这样的文化建设就不完备,就没有抓住要害,对学校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就要大打折扣。

1、对学校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精心打造诗情化、艺术化、哲理化、人性化的校园人文空间,营造优美校园学习环境。首先是制定学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确立我校文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文化建设的内容、队伍、途径、手段、措施、阶段性任务、经费投入等,使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科学性;其次是对校园文化设施进行整体规划,一次设计,根据经费情况分阶段实施,确保设施的高标准、高品位。对校园绿化树木、文化宣传长廊、文化墙、文化柱、文化石、特色雕塑、生态园、公告牌等纳入考虑。因为这些设施的兴建不仅在于改变外观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蕴含“精、气、神”的外观形象设施,来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三是规范已有的文化设施。比如教寝室办公室各种行为规范、名言警句、班训室训、学习园地等进行统一规范,从而实现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能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达到用环境来熏陶人、感召人的目的。

2、强化学校办学理念的宣传教育,使之深入人心。一是在全校师生中进行一中精神大讨论,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进行充分的剖析,让全体师生了解其实质和文化内涵;二是在学校橱窗、墙壁或建筑上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及含义,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激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品格。

3、充分挖掘学校自身和本地乡土文化资源,并以适当的形式呈现给师生。如将这些年来为学校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师德楷模、优秀教师的事迹,历届校友中取得突出贡献或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刻苦自励的优秀学生的事迹编成资料,对入校的新老师和学生进行教育,对特别突出的可在校史陈列室或教室、寝室、公共走道等醒目位置介绍宣传他们。对三峡地区地域乡土文化、学生创造的书画、小制作、创造发明等作品通过图片、实物上墙上架进行展示,既是对这些学生的肯定,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激励。

4、加强以教师师德建设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教风校风。坚持在教师中开展“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争名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倡导教师“爱学生、讲师德;爱学校、讲质量;爱岗位、讲职责;爱事业、讲奉献 ”。健全教师师德考评制度,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切实改变少数教师工作不负责任、不求上进的状况。只有真正转变了教风,才能形成优良的学风。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职责教育,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下,做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赏罚分明,严格规范师生行为。强化过程管理,强调内化自律,从而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制度文化。

5、以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内涵。继续开展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学术讲座、丹阳论坛、辩论赛、征文赛、学生科学报告会和各项德育教育活动,积极研究开发更多符合教师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社团活动和各类校本课程,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增强学生间合作与团队精神,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友好互信关系,从而实现在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塑造人的目的,做到师生相长。

总之,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时时思考并努力探索,注意吸收别人好的经验,不断总结完善自身文化建设的不足,才能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关于我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二

确保《高等数学》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地位

当前, 高职数学教育中三对矛盾非常突出, 即教学知识的起点高与学生数学素质低的矛盾, 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矛盾。由于高职学生初等数学基础普遍较差, 加之数学本身抽象、枯燥的特点, 使得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甚至恐惧心理, 教学质量难尽如人意。于是, 从学校对课程安排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有被弱化的趋势, 认为可以少学或不学这些难学的内容, 让学生加强技能学习。例如, 由于学生最后一学期要到企业顶岗实习, 有些课程课时相应压缩, 普通专业数学课开设教学时数140学时, 占国家规定学时的70%左右, 勉强能够满足课程学习的需要;而有的专业将教学时数压缩到70学时, 占国家规定学时的30%左右, 教师匆匆忙忙赶进度, 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课业负担。有的教师为了照顾基础差的学生, 大幅度删减教学内容, 使得知识结构支离破碎, 学生连专业课程学习需要的最基本的数学概念都没有掌握。

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提高思想认识, 站在战略的高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确立《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地位, 使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真正落在实处。一是必须保证一定的课时量。一般每周应4~6个课时, 学习一年时间。没有量的积累, 不可能实现质的突破。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 系统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机会恐怕以后很难再有。二是遵循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基本教学要求》, 重新审视、整合、更新教学内容, 通过降低难度、淡化理论、加强应用, 使之既易于教, 又便于学, 更加贴近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 又不乏体现高等数学的文化修养和实际应用的双重功能。三是对基础太差的学生, 入学后即安排初等数学的课外补习辅导, 并将辅导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构建《高等数学》模块化课程体系

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需求的多样性, 《高等数学》的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 以“必需, 够用”为原则, 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笔者科学认识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的内涵, 对现行教材进行整合和改造, 构建了包括“共用基础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

共用基础模块包括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数学软件简介, 约需70学时 (不含复习考试) , 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函数概念是描述运动变化的基本工具, 极限方法是微积分学的基本方法, 在函数概念和极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微积分理论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 未必再有什么像17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现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如果在某个地方我们看到人类精神的纯粹的唯一的功绩, 那正是在这里。”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部分,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高等数学的宏伟大厦。微积分将教会学生如何在运动与变化中把握世界, 将复杂问题归纳为简单规律和算法, 它是现代文明人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 按照“必需”的原则, 笔者把函数、极限、一元微积分作为高等数学“共用基础模块”的主体内容。电子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功能使数学如虎添翼, 也改变了数学应用的实践方式。为了使学生摆脱复杂的笔算和推导, 有更多的时间更新知识, 让学生尽早掌握以科学计算和作图为主的数学软件的应用, 这也是“共用基础模块”的内容之一。

专业选修模块包括空间向量、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矩阵与线性方程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线性规划初步、数值计算方法等, 笔者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用70学时讲授其中的部分模块 (或其中的部分内容) 。如果说“共用基础模块”遵循的是“必需”的原则, 那么“专业选修模块”体现的是“够用”的原则。高职教育通过不同的专业课程的学习, 培养不同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而不同专业课程对数学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 在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学习中, 需要解决大量的空间计算问题, 空间解析几何就是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因此, 在讲解空间坐标轴的旋转时, 重点应该是点的坐标定位, 而不是复杂的曲面方程的推导和论证。在通信技术、电子电工类专业, 在电路分析时需要利用矩阵的相关知识, 矩阵与线性方程组就是该专业的学习内容。教学时重点不是矩阵的性质的证明, 而是运算法则的应用。根据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求, 应精选基础的数学教学内容, 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有效的数学学习, 获得学习专业知识的数学工具和能力。

改革《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都是经过系统的基础数学专业教育的, 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基于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价值偏好与思维定势, 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观念的形成。一讲数学, 不顾今天学生的实际和高职教育定位, 就自觉不自觉地追求体系的完整、逻辑的严密、计算的技巧, 这成为制约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潜在因素。因此, 应该更新观念, 《高等数学》的教学要从纯数学转向“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应用数学”。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要适合高职学生智力因素的特点,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中要注重背景导入、例题引路, 讲课时要直观通俗、定性描述, 淡化理论体系, 强化实际应用, 重视形象思维, 指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师要了解专业的数学背景及数学知识的工程背景, 使数学教学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这才是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

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的有机结合, 促进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让计算机走入高职数学课堂, 应用优秀的数学软件, 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把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和繁杂的计算技巧中解放出来。例如, 几何画板软件可以实现几何图形的动态化和“形”与“数”的同步化。图形可以随意运动, 图形的大小可以任意改变, 并在变化过程中保持几何性质和图形间的关系不变;可以测算出“图形对象”的数值, 并能把“形”与“数”的潜在关系及其变化动态地显现出来。基于几何画板的特点, 把几何画板引入《高等数学》教学中, 能使函数的性态、极限、导数、积分等抽象的数学内容直观形象化, 从现象到本质, 从抽象到具体, 化难为易, 便于学生理解和思考;此外, 它能辅助创设学习情境, 突破教学难点, 渗透数学思想, 丰富和扩展数学学习内容和形式, 给予学生“做数学”的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培养其发散思维和学习能力。只有革新过去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 突破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才会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职的一门基础课, 它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方法。本文对进一步整合和改造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法等, 以适应高职教育《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整合

参考文献

[1]李广全.关于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9) .

[2]云连英.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 2008, (4) .

[3]马来焕.高等数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关于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7-6557-02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is an important constructing task.Take my school as an example,it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sufficiency of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elaborated the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goal,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contents of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goal

目前,全国的各行各业掀起“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浪潮,这也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校自身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化,随着信息化技术应用规模的延伸,广大师生对信息资源快速获取需求的不断提升,各个职能部门对管理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增强,对我校来说,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建设对我校的整体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讲,它直接会影响到我校的发展战略。

1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我校已经建成了一些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了部分应用系统,积累了一些信息化资源(公告、通知、视频、文件、课件等)以及应用服务,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教职工的教学、财务、图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环境。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各类应用系统的信息存在孤岛现象,有用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等。

第二,广大师生使用应用系统时,需要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进行身份认证,同时,应用系统功能服务分散,缺少面向学生、教师的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信息化服务。

第三,各职能部门的应用系统的功能基本以数据采集、查询统计为主,缺少业务流程协同,信息化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2 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将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校园数字化并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和共享,从而为我校广大师生、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信息发布与业务管理服务。

3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具体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围绕我校数字校园基础架构平台、应用系统、系统集成进行建设,构建满足我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学生综合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和校园网络互动平台等应用需求。

3.1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数字化校园网络中各个应用系统完成的服务功能各不相同,有的应用系统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如财务系统,而有的需要协同合作完成某个特定任务,如学生工作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对于需要使用多个不同应用系统的用户来说,如果各系统各自存储管理一份不同的身份认证方式,如我校的人事信息管理平台、费用发放查询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教师就需要记忆多个不同的密码和身份,并且用户在进入不同的应用系统时需要进行多次登录。这给用户和系统管理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身份认证及权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对整个校园网用户的身份和权限管理,保证各应用系统基于统一的模式、集中的环境开发与升级,一方面降低了系统整体运行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保证了整个校园系统能够随着平台的升级而同步升级,方便使用和管理,也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先进性与安全性。

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将分散的用户和权限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统一身份管理的建设将帮助实现内网信息门户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改变原有各业务系统中的分散式身份认证及授权管理,实现对用户的集中认证和授权管理,简化用户访问内部各系统的过程,使得用户只需要通过一次身份认证过程就可以访问具有相应权限的所有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账号和用户管理工作的压力。

3.2 学生综合管理平台

学生综合管理平台区别于学籍管理系统,不同的是学籍管理主要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而本系统主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智能跟踪分析。因此其主要包含以下功能:入学管理、宿舍管理、收学杂费、学生学籍、学生事务、助学管理、综合测评、辅导员考评、就业指导、离校管理及系统管理等方面,基于校园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学生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学生及辅导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学生综合管理平台的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部分基于校园网为系统管理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管理控制手段与智能批量的数据处理功能。

3.3 教学资源平台

教学资源平台以课程为中心、同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完美结合,涉及到平台首页、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课外交流、课外作业、课外训练、在线考试、成绩管理、教学评价、试卷管理、教学资源与平台管理共十二个方面,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公众、学生、教职工及管理人员提供高效便捷、先进实用的(教学资源)手段。该平台采用先进的J2EE技术架构、多层软件构架(即数据表现层、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存储层)、统一的身份认证以及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3.4 校园网络互动平台

我校建立校园网络互动平台,满足了网络时代学生、教师、学校之间交流的需要,是培养当代学生的重要工具。该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开展网络教学、弘扬校园文化精神、开展网络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方与学生的沟通、加强师生交流、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例如,网络教学使学生除了学习课本教材外还可以接触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它是一个自主学习的模式,通过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师生可以随时交流,帮助老师跟踪、管理、影响学生行为,提高课堂质量的管理系统,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交流和评分,该平台可以通过投影仪显示在每个教室,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与教师交流,提出问题,还可以看到教师对他们的评分、评价以及对学生信息的及时反馈。

当然,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充分保障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及时解决,保证建设中必要的投资力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必要的环境、政策和技术支持[2]。

参考文献:

[1] 罗南.试论高校建立校园网络互动平台的必要性[J].科教文汇,2009(32).

4.关于请求扶持我校专业建设的报告 篇四

黄冈市、麻城市政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麻城理工中专历经29年艰苦奋斗,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下,完成了学校规模扩张阶段。目前,在校生达到5257人,开设专业12个,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湖北省示范中职学校,湖北省职教先进单位。为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促使学校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快车道,学校力求学历教育稳规模,上水平,社会培训大发展,逐步实现为麻城市每个农户培养一名技工的奋斗目标,更好地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服务。请求黄冈市、麻城市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上支持,在资金上扶持我校专业建设。具体要求如下:

一、支持我校数控加工实训基地和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在校学生1799人,目前学校现有实训设备:普通车床14台,数控车床4台,数控铣床2台,线切割1台,钻床4台,仪表车床20台,钳工工位78个。现有设备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实训的实际需要,急需购置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及配套设备,完成数控加工实训基地建设约需资金300万元。学校汽修专业及农业机械维修专业在校生共计309人,现有设备仅示教电路板20台套和旧汽车2台,急需购置成套汽修专业实训设备,完成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约需资金200万元。

二、支持我校与专业设置相近的高校开展深层次校校合作,实现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有效对接

按教育部2010年颁布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师生比1:20,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目前我校在校生5257人,应配备专任教师263人,专业教师13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66人。而我校现有专任教师213人,专业教师59人,双师型教师28人,现有师资状况不足标准的一半,而且专业教师年龄偏大,师资问题已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专业建设中的师资问题,请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一是要安排计划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教师12名,连续三年共计招考36名专业教师,以解学校燃眉之急;二是要从省属高校中的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和8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中挑选一所高校与我校进行深层次的校校合作。通过合作,一方面为学校培训专业教师,请求政府每年扶持100万元,连续3年共计300万元,培训100名专业课教师;另一方面,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帮助学校制订专业培养标准,建立实训教学体系,开发实训仿真软件,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请求政府扶持专业开发建设资金100万元。

三、出台政策,推动和扶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实现中职学校与企业有效对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中提到,要“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加办学的机制”。我校现有的12个专业,主要是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服务类专业,与麻城市、中部地区产业类型相匹配。因此,政府牵头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搭建平台,出台激励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和服务保障。具体来说,从麻城当地企业筛选一批企业与我校现有专业进行专业共建,采取“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使学校与企业成为发展共同体,确保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必将有力地推进麻城市招商引资工作。

校企合作,一是联合培养人才。合作中企业直接参与学生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岗位标准的制订,为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有效推进专业建设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接,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的对接,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适应企业、行业和社会的需求。二是联合招生,招生即招工。校企合作开辟了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需要的人才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合作企业入职。三是联合提升教师水平和职工水平。校企合作可建立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也可建立教师进入企业定期服务制度,还可建立企业职工培训提高制度。这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了条件。学校与企业开展“实职互派,双向兼职”工程,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四是联合服务社会。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政策,让教师更加积极主动走出校门,走向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学校可面向社会、企业开展职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五是联合建设校园文化。校企合作在校内校外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学校在与企业、开发园区进行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合作的同时,大力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学校中推行企业现场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注重细节的现场管理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也近距离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企业代表担任班级辅导员,不仅可从专业学习上给予学生指导,而且在班级管理上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企业文化,而企业代表也能体验到学校文化的魅力。

为了推动校企合作,政府可向合作企业提供相关额度贴息贷款。

专此报告

麻城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5.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 篇五

1、充分认识荆州历史文化优势。荆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楚文化底蕴深厚、三国文化脍炙人口、名人文化千古传颂、水文化震憾人心、红色文化可歌可泣、非物质文化琳琅满目,荆州古城享誉中外。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在荆州定都长达411年,历经20代楚王,成就了“春秋争霸”、“战国称雄”的雄伟霸业。荆州是三国文化的中心,“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三国演义》120回,有72回写到荆州。荆州人杰地灵,孕育出屈原、宋玉、孙叔敖、关羽、岑文本、张居正、“公安三袁”等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形成名人文化。荆州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广、水网密度高,形成水文化。荆州“天、基、佛、道、伊”五教皆有,形成宗教文化。荆州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任弼时、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形成红色文化。荆州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巨型民俗文化宝库,闻名遐迩的楚辞歌赋,享誉中外的楚剧楚舞,匠心独具的髹漆楚绣,名扬天下的八宝美食以及龙舟竞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构成了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核心,以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烘托的荆州历史文化。

2、切实把握文化旅游发展条件。荆州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优越,同时具备战略机遇、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一是有战略机遇。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湖北省委提出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同时,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确定由“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提出“文化荆州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有区位优势。荆州水陆交通便利,长江横贯荆州,“二广”高速、“沪蓉”高速交汇荆州,在建或筹建的“沪汉蓉”高速客运铁路、“荆岳”铁路、“准(葛尔)荆”铁路穿越荆州,宜昌三峡机场、武汉天河机场,距荆州较近,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出行快捷的交通网络。三有基础条件。近年来,荆州加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精心策划优势旅游项目,先后委托美国灯塔公司和华中师范大学编制完成《市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委托英国mci公司和清华大学策划《重建纪南城暨海子湖休闲度假区项目规划》。全市现有景区(点)65个,其中4a级3个;共有星级酒店36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34家,晶威国际大酒店已通过国家五星级饭店初评;共有旅行社41家,其中国际社3家、国内社38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其中各类中高级管理人才150多人,持有导游资格证的300多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城市,荆州有资源、有机遇、有优势、有基础。

3、正确应对荆州发展的严峻挑战。首先,面临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挑战。荆州强力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经济发展明显提速,进入快速发展期。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24亿元,比XX年增长74%。但是与现代大城市的发展要求,仍然相距甚远,主要表现为区域中心地位不突出,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城区龙头带动作用乏力。在2010年全国城市综合实力排位中,湖北省的武汉、宜昌、襄樊、荆州四个大城市,只有荆州游离于百强以外;在“一带两圈”战略中,荆州不在武汉城市圈内,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点是“一江两山”,荆州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块头不大、实力不强,在全省县市综合实力第一方阵中,荆州榜上无名。其二,面临产业协调发展的挑战。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30.1:33.8:36.1,对比上年第一、二产业分别增长0.4和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7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收入仅占13.8%,对比上年占比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滞后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滞后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次产业平分秋色。其三,面临文化旅游发展的挑战。2010年,全市完成旅游收入31亿元,对比XX年仅增长10.71%;旅游收入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9%,对比XX年占比下降了2.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6.5%的平均水平;同属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同、洛阳、开封、扬州等城市,其旅游收入分别是:78.8亿元、224亿元、83.4亿元、176亿元,增幅分别是:24.6%、15.3%、15.5%、20.3%,占比分别是:13.9%、11.6%、12.1%、11.2%,都高于荆州的发展水平。荆州的旅游业发展存在着“三多三少”,即:人文资源多,旅游品牌少;地下遗址多,地上景观少;零散景点多,形成规模少。表现为“三个不相称”,即:丰富的人文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与荆州厚重的历史文化不相称;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与历史文化名城不相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城市任重道远。

4、深刻理解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旅游被誉为“朝阳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荆州面对现实,必须突破性地发展文化旅游业,通过文化旅游的兴旺,促进城市的竞争发展;荆州面向未来,必须发挥文化旅游优势,通过文化旅游的开发,促进城市的创新发展;荆州走向世界,必须彰显文化旅游特色,通过文化旅游的融合,促进城市的开放发展。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发挥“荆州市旅游管理委员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发展文化旅游的格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跨越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城市,实施“大决战”,吹响“集结号”。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确立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5、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指导思想。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城市,是荆州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对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继续推进“工业兴市”,积极实施“文化立市”,按照建设“人水和谐”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增强城市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把荆州建设成为现代国际文化旅游城市。

6、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荆州古城记忆着荆州历史的辉煌,世界唯一,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不可复制。荆州文化旅游发展必须与古城保护开发和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发展与文化旅游发展协调一致,相得益彰。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是: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荆州古城为核心,以县市协调发展为支撑,以历史文化旅游为重点,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为补充,以现代旅游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中心城区以凸显楚文化、三国文化为内涵的荆州古城为主体,融入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元素,形成“一主多元”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叫响“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的文化旅游城市名片,充分展示荆州“文化之都、亲水之城”的魅力。通过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文化旅游环境,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由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由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由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现代化、旅游城市品牌化、旅游市场国际化,把荆州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国际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研究和展示楚文化的中心。

7、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规划。用科学规划统领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实行规划全覆盖。根据总体规划,制定详细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一是科学编制文化旅游战略发展规划。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水准、荆州特色”的要求,编制、修订和完善总体发展规划,做到“三个结合”,即: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县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确立中心城区和荆州古城在全市文化旅游格局中的龙头作用和核心地位,精心编制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荆州古城保护开发规划。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新观念,调整城市建设布局,跳出老城区、拓展新城区,城市空间布局要优先于旅游发展,城市建设项目要赋予文化内涵。在抓好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统筹县市区的发展。二是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调整,尤其是做好“十二五”时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占比大幅度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10%以上。三是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好项目建设规划,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重点规划旅游公路、火车站、汽车站、旅游码头、旅客集散中心等“路、港、站”建设项目;突出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规划,按照“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优化景区布局;突出文化旅游景点建设项目规划,修新如旧、原汁原味,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四是科学编制城市建设及用地规划。按照国务院批准的102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制定城市用地计划。改变城市带状格局,实现沙市区北扩,荆州区南进,将关沮乡27平方公里纳入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政务新区。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实行村民向市民身份的转换,集体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的转换。实施城市土地资本营运,降低城市建设成本,突破城市发展资金瓶颈。

8、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构架。把文化旅游建设与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一个核心”,形成“四个板块”,体现“四个特色”,搭建多层次、全方位、复合式的文化感受,生态体验,休闲娱乐的现代旅游构架。“一个核心”即:以荆州古城为核心,重点打造“四区两带”,建成荆州古城核心游览区,海子湖游览区、熊家冢楚墓游览区、八岭山风景区、滨江景观带、内河景观带。“四个板块”即:中心城区文化旅游板块,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板块,石首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板块,松滋洈水自然风景区旅游板块。“四个特色”即:“历史文化旅游特色”,重点打造荆州城、纪南城、八岭山森林公园及熊家冢楚墓遗址博物馆等景区,建成以传统历史文化、现代都市观光、娱乐购物为主的旅游区域;“水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重点打造“一江、两湖、三区”,重点打造长江荆江大堤及分洪工程景区,长湖、海子湖休闲度假区,洈水风景区、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保护区、洪湖湿地生态保护区,建成以水文化为载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区域;“红色文化旅游特色”,重点打造洪湖瞿家湾、监利周老嘴、石首桃花山、江陵沙岗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建成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旅游区域;“荆楚民俗文化旅游特色”,按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建成以荆楚民俗文化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景区,以县市为单元,县市有名镇、乡镇有名村。按照上述构架,设计精品旅游线路,串珠成线,联线成片,实现在荆州全境内的一日游、二日游和多日游,彻底改变目前荆州“过境游、消费少”的旅游窘况。

三、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9、精心策划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按照“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的要求,以“大整合、大开发、大手笔”的气慨,精心策划大项目,通过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荆州的特色和主导产业。目前,我市对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已规划各类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390亿元,其中申报先期启动项目18个,总投资290亿元,占全省的20%,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整合资源,盘活存量,突出一个“活”字。通过整合现有景区(点)资源,盘活文化旅游资产存量,实施有效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和存量在项目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以三国文化为主题,整合荆州古城景区资源;以楚文化为主题整合海子湖、纪南城、熊家冢及八岭山古墓群等景区资源;以水文化为主题,整合荆江大堤沿江景观带资源。二是整体开发,以大带小,瞄准一个“大”字。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精品意识策划大项目,实施整体开发,综合配套。通过大项目开发带动小项目配套建设,把小项目放在大项目之中统筹安排,致力打造核心景区,把景区(点)做大做强做优,全面提升景区(点)的档次和级别,彻底改变景点多而散、小而乱的状况。三是抢抓机遇,加快建设,立足一个“快”字。抓住我省实施“一带两园”战略的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荆州文化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形成文化旅游项目大上、快上、优上的建设热潮。对重大的文化旅游发展项目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创造条件,加快建设,尽早受益。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具体协调,统筹解决项目建设中规划论证、房屋拆迁、土地利用、建设资金等问题。

10、倾力实施古城保护与建设。突出荆州文化旅游重点,倾力打造“荆州古城”。一是加强荆州古城保护。做好古城墙“申遗”工作,使荆州古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将荆州古城整体打造成为5a级旅游景区。对古城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维修,恢复建设两汉古建筑,突出三国名城特色,古城内现有建筑和设施依据旅游功能进行逐街、逐巷、逐屋包装改造,使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与古城文化相一致。下决心尽快实施城内人口搬迁,列出搬迁时间表,党政军机关、行政部门、医院学校要率先搬迁,对古城内的超高与违章建筑,要依法予以拆除,清除一切与古城景区(点)不和谐的设施。加快实施护城河整治工程,进行城垣保护、河道疏浚、驳岸护坡,景点建设、游步配套。近期重点开发护城河南岸,建成仿明清一条街,仿秦淮河景观带。二是加强重点景区建设。以环城“四门”为中心,复建城垣楼阁,建设“四大”特色旅游区域,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国名城”游。以东门为中心,形成古城墙游览区;以南门为中心,形成关公文化祭祀区;以西门为中心,形成文博实物观赏区;以北门为中心,形成三国风俗展示区。乘“关公文化之乡”冠名授牌的东风,加快申报国家级“三国文化之乡”。三是优化古城景点建设。在突出“三国名城”特色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荆州数千年历史文化,展示“文化之都”的品位。高水平建设一批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和文化广场。逐步在古城内原址上复建“荆州将军府”、“承天寺”、“三管筆”、“相爷府”、“梁朝皇都”、“江陵县衙”等,改扩建荆州博物馆,建设楚文化博览园。荆州古城保护与开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应成立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指挥部,统筹协调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11、致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在倾力打造“荆州古城”的同时,还应根据文化旅游优势资源,打造以下文化旅游精品:一是打造以熊家冢楚墓遗址为主体的楚文化品牌。加快熊家冢楚墓考古发掘,建设高标准的楚墓遗址博物馆;尽快启动楚纪南城遗址公园暨海子湖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加快八岭山森林公园建设及古墓群保护。二是打造以屈原、关公、张居正等为主体的名人文化品牌。以屈原塑像为中心,建设以屈原祠、江渎宫、屈原广场等为主要内容的屈原文化园;以关庙为中心,建设以关庙、关府、关公剧院、关公陈列馆、关公祭祀广场等为主要内容的关公文化园;以“相爷府”为中心,建设张居正故居、相爷府、张居正文化一条街等为主要内容的张居正文化园;建设孙叔敖、“岑门相府”、“公安三袁”文化园。三是打造以章华寺为主体的宗教文化品牌。将章华寺按照4a级景区打造,扩大景区面积、拆除违章建筑,将太师渊、烈士陵园、章华寺进行联体开发;恢复建设太晖观、开元观、玄妙观,实行联合经营。四要打造以滨江景观带、内河景观带为主体的水文化品牌。以荆江大堤为主体,建设好万寿园、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水文化博物馆等,贯通护城河、荆沙河、文湖、江津湖、内荆襄河、海子湖等内河水域,沿河多点布景、纵深绿化,让游客感受亲水文化。

12、大力推动县市统筹发展。按照“区域合作、错位发展、协调推进”的原则,加快县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到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发展。各县市应根据资源特点,确定发展重点:江陵县重点打造南星洲长江文化园,建设高尔夫球场、旅游度假区、人水和谐体验区;松滋市重点打造洈水风景区,建设山、水、岛、洞、泉等景点;公安县重点打造北闸风景区、黄山头风景名胜区,建设分洪文化博物馆、生态园,南闸纪念馆等景点;石首市重点打造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保护区、桃花山自然风景区,建设麋鹿科普博物馆、白鳍豚标本陈列馆;监利县重点打造洪湖西岸“梦里水乡”景区;洪湖市重点打造“洪湖岸边是家乡”景区,建设蓝田生态园、明清一条街、瞿家湾红色生态旅游度假区、乌林温泉国际度假村。

19、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的作用,争取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宣传荆州文化旅游产品,建立文化荆州网站、荆州文化旅游网站,形成宣传文化旅游产品的网络体系,多层次宣传荆州。举办荆州国际龙舟节,国际关公祭祀节,楚文化、三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古城保护国际研讨会等,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展示荆州。加强区域间旅游城市的合作,推出一批跨区域的文化旅游产品,借助各类旅游交易会平台,强力推介荆州。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利用规划的展示,统一全市人民思想,增强发展信心。大力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家家都是旅游窗口、处处都是旅游风景”的社会氛围。

6.关于我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学校作为人才的主要输出地,需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旅游行业输出更加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上的大型旅游客源输出国。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必须有大量的旅游人才作为支撑力量,但是就目前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真正符合旅游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虽然我国旅游专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专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与市场发展严重脱轨。面对这种现状,高校应该意识到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学校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一些学校为追求经济利益和学生数量的增长量,严重忽略了学生质量的培养,导致学校在教学计划设立方面忽略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学校人才培养没有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实际发展相结合,难以达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虽然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实行了明确的划分,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各个专业的课程相似性较大,导致学生在专业基础学习方面没有突出特征。

(二)缺乏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

传统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都是按照专业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选择的,忽略了旅游专业和其他专业在知识体系上的相似性,导致一些专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被反复讲授,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同时,这种重复率较高的教学内容还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三)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知识,可以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很多高校都采用传统的理论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抑制了教学的实践性发展。

二、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体系确立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才质量和总体类型的规划。旅游专业本身具体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在确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一些笼统人才培养目标之外,还应该结合学校本身的办学理念和生源状况设定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源和培养人才的师资队伍进行明确划分,采用专业性师资队伍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构成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部分。教学设置中,需要合理安排这三个部分的内容,例如,公共课程教学中,应该突出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上,需要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各个领域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例如,可以安排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景区管理以及饭店管理课程让学生学习。选修课程是在基础课程的平台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发展方向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针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学校可以加强同相关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施教学。可以聘请旅游企业的专家作为执教老师到学校开展教学演讲,让学生能够增长见识,提高技能。同时,学校的教师也可以作为人才培养导师深入企业,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传播到旅游企业的各个领域,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此外,高校可以同旅游企业共建旅游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参与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可从实践基地选择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作为自身管理中的人才储备军。不仅如此,学生深入实践基地参与旅游课程实践,为教师进行旅游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7.我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篇七

一、我校网络课程建设成效

网络课程是我国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资源保障[3]。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本科教学工程”的文件要求, 为进一步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 加大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自2012年起, 学校逐步对50门校级精品课程进行了转型升级和网络课程建设工作。截至2015年9月5日, 我校“课程中心”平台上已建成202门网络课程网站, 总访问量为1740487人次。网络课程建设要求2016年底完成全部必修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 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教材、习题、试题、参考资料、优秀课堂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网上开放, 为师生提供了免费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另外, 为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学校在原有任意选修课程基础上, 增设了36门网络通识课程, 创建了网络通识课程学习平台, 内容涵盖了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生、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经济与管理思维六个模块, 已有14420人次在该平台上选课学习,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看重设计制作, 忽视使用、更新和管理

网络课程的建设往往前期投入较大, 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课程负责人需要将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 包括全部章节的电子教案、授课PPT和授课视频等;同时, 网络课程建设的技术投入也较大, 需要定期对后台数据库进行更新。但在实际中, 我们发现, 网络课程设计完了, 制作好了, 但使用的情况、使用的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缺少学生的反馈, 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那些技术进步快、与时事紧密相连的课程, 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和调整, 甚至一些网络课程多年没有更新内容。

(二) 教学活动安排少

当前网络课程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观看教学视频和学习电子教案, 大部分网络课程往往只是重视教学内容的灌输, 没有具体的教学活动的安排, 而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但现有的网络课堂停留在教师通过视频讲授, 学生面对视频接受式的学习。

(三) 教学互动不足

网络课程学习环境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4]。网络课程建设中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建设, 而忽略了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等有效的互动手段, 造成学习者学习知识的被动, 从而不能通过交互互动学习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网络课程改进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我校目前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课程建设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为了增强现有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智能化、个性化,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首先应该充分体现学习者是学习的核心,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学习者得到有效的学习, 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 加强后期课程管理与评价

网络课程前期的投入较大, 但后期使用有待改善, 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加强网络课程的后期管理。如通过加入学生的评价机制, 学生对网络课程的使用体验中的不足进行反馈和评价, 如界面体验、知识内容、互动模式等, 对网络课程的后期建设与使用进行激励。

(二) 教学内容层次化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提供多层次的网络课程学习内容, 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将教学内容划分成知识点, 若干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构成一个单元。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跳过自己掌握的知识点, 学习深层次的内容和进行扩展学习。同时, 多重感官刺激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 网络课程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 如文本、图像、PPT、动画、音频、视频流媒体素材都是信息媒体的表现方式, 将课程内容生动、形象、立体地展现,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三) 教学活动探究化

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也是学习者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网络学习更需要学习者在质疑、调查、探究、实践中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活动的设计应重视创建探究性活动, 让学生参与讨论问题和发表意见。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才更能提高学习积极性, 将自己的学习结果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产生学习归属感和成就感, 增加网络学习积极性。

(四) 提高教学互动的实效性

在网络课程中一般都建设有互动模块, 但互动模块的应用效果好不好, 关键在于学生的问题能不能得到及时的回答。网络课程的学习者没有班级的限制, 都可以共享网络课程的内容, 老师要对更多的学生进行指导, 显然要占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解决网络课程互动功能形同虚设的问题, 就要把网络课程中课程组成员的工作量纳入到考核范围, 这样才能激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及时的回答。当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回答的时候就增加了教学互动的归属感、增强了互动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五) 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理解网络课程内涵

通过专题讲座或参加培训的方式更新教师的医学教育理念, 充分清晰地理解网络课程建设意义。网络课程不是课堂课程的移植与克隆。课堂课程和网络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它们是不同层面的事情;网络课程教学能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记和背的教学模式。

(六) 完善管理制度

网络课程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网络课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制定网络课程申报、过程管理、课程质量评价、验收和激励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 以保障网络课程顺利建成, 并高效地投入教学,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 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四、总结

在“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年中, 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必将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建设好、使用好网络课程还需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摘要: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 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我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为下一阶段更好的建设网络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鲁大圣.建设网络课程的思考[J].华章, 2013, (2) :162.

[2]胡庆, 马瑞民, 常瑛.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环境构建, 2013, (3) :71-72.

[3]张红艳.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改进[J].教育与职业, 2014, (17) :139-140.

8.关于我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7-02

一、创新“行校结合、校企合作”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

1.“行校结合、校企合作”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依托行业业务主管部门,携手全省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局)、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农业经济产前策划,产中管理与产后营销环节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以能力项目为载体设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层级递进、循序渐进的思路,将全学程分为“4+1+1”三个递进的教学阶段组织教学。教学进程与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1-4学期):专业基本技能与素质培养,分项培训职业岗位技能。第二阶段(第5学期):专业岗位综合能力培养,模拟训练岗位操作能力。开设专业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通过ERP软件和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软件模拟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过程及工作任务,将农产品市场调研、产品营销和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等技能贯穿于一体。第三阶段(第6学期):顶岗实习,进入社会掌握工作能力。运用“行校结合、校企合作”的“农校+农村+农企+农协+农户”专业办学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顶岗实习。

2.“行校结合、校企合作”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确定试点班级。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关系,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按照层级递进、三段安排方式组织教学进程,安排教学内容。“行校结合、校企合作”组织专业实训。多元主体、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工作实绩与目标的差异,进行动态调整,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用性加以修正和完善。

3.建设成效。2011年《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教研成果获得第四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研成果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010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牡丹江地区高校大学生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双证书”获取率由80%增加到100%。

二、基于农业经济管理流程设置核心课程,实行“双证融通”

1.建设措施。首先,根据毕业生履职能力培养需要,确立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行分项设置、相互补充和整体耦合。其次,基于农业经济管理流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核算、农业企业经营运作和农产品营销四门核心课程。在此基础设置其他专业课程。第三,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将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实现“双证融通”。按照“经济以社会为课堂,课堂外延与社会融合”思想组织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进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采取举案分析、角色扮演、软件模拟、分组活动、任务驱动和现场实做等方法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第四,“行校结合、校企合作”组织与安排生产实训,以“农校+农村+农企+农协+农户”实训平台为支撑,着重培养学生策划、经营、核算与营销四大职业岗位能力。

2.建设成效。新增国家级精品课《农产品营销》,完成《基础会计》等5门省级精品课建设,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6篇,主持完成省级教改课题11项,主编专业教材16部,其中特色教材4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得第三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构建形成职业化、综合化和开放性的专业实训平台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①社会内化,仿真模拟。引用真实案例,建设模拟经济法庭、商务谈判室和报关大厅等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演练和掌握实际业务处理能力。②虚拟岗位,软件操作。新购计算机227台、专业教学软件26套,设定虚拟岗位,进行经济核算、贸易业务和物流配送等管理程序及方法训练。③“引企入校”,实际经营。学校提供场地和基本办公条件,引入星辰速递有限责任公司和牡丹江国恒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委托经营和教师自营两种模式。④前校后厂,现场实践。学校的农场、畜牧场、校园超市和农副产品经销公司常年开放,满足学生参加生产技术与管理实践的需要。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①依托行业,服务企业。依托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组织学生参加农村经济调查,增加实践经历和体验。与牡丹江德世盟公司、大润发公司等企业合作,学生为其代销商品和进行市场宣传。②携农企、助农协、带农户。依据农业产业化企业产品订单,协助桦川岩顺香谷合作社、海林长胜农机协会等合作组织进行经营策划、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带动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③多方合作,共建共享。依托黑龙江省用友软件公司等企业,与区域内兄弟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多方合作互惠共赢,实行资源共建共享。

3.建设成效。新建农产品营销、农村经济核算和农产品模拟贸易公司3个实训室,扩建农村经济策划和企业经营管理2个实训室,引入星辰速递有限责任公司和牡丹江国恒商务咨询公司2个合作企业。新开发8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多元投资、机制创新、方式多样,建成了功能配套、模拟与实战并举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体系。

四、服务地方经济,辐射带动同类专业发展

1.社会服务。①深入农村“结对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学校与牡丹江、宁安和林口等市(县)合作进行农村科技共建,协助牡丹江市、海林市农委制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到海林、东宁等县(市)农村进行经济管理咨询服务;以海林市长胜村、牡丹江市桥头村和林口县奎山村等村屯作为服务对象,进行农村产品营销、农机合作组织管理策划与指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策划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②运用多种传播渠道,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普服务。录播《农经大讲堂》节目5期,编写出版《农村书屋》科普丛书6部,参加农民科技大集数次,发放科普读物。100多名师生参加农村科普志愿服务队,到牡丹江市周边村屯进行科普宣传服务。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进行农民创业和农村管理干部培训。会同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和科技推广部门,培训县、乡、村三级农村管理干部和农民。④运用经济管理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咨询服务。

上一篇:单细胞生物概念教学教学设计下一篇:勤工部本学期工作计划